一、盐酸纳洛酮注射液治疗突发性耳聋疗效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陶娜[1](2021)在《“小醒脑”针刺法结合温针灸治疗气血亏虚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观察“小醒脑”针刺法结合温针灸治疗以眩晕为主要症状的气血亏虚型后循环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椎、基底动脉供血情况,为针灸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提供一些思路和方法。方法按随机对照方法,将60例诊断为气血亏虚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治疗组运用“小醒脑”针刺法结合温针灸,而对照组采用十三五规划教材《针灸治疗学》中眩晕气血亏虚证的针刺治疗,每日1次,7天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通过比较治疗前及治疗后,气血亏虚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中医证候评分、眩晕障碍量表(Dizziness handicap inventory DHI)的得分情况,以及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transcranial doppler TCD)检测并记录基底动脉(Basilar artery BA)、右侧椎动脉(Right vertebral artery RVA)、左侧椎动脉(Left vertebral artery LVA)平均血流速度(Mean velocity Vm)和血管搏动指数(Pulsatility index PI)变化情况,对两组临床疗效作相应比较,并对整个治疗过程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1.治疗前,对两组气血亏虚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的性别、年龄、病情轻重程度、病程进行比较和分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都具有可比性。2.临床疗效比较:中医证候疗效分析,治疗组有效率93.33%,对照组有效率90.00%,证候评分疗效指数比较,P=0.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DHI量表临床疗效分析,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3.10%、85.71%,疗效率比较,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3.中医证候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中医证候评分比较,P=0.70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再次进行中医证候评分比较,P=0.012,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证候评分组内比较,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均P<0.01)。4.DHI评分比较:治疗前,治疗组与对照组DHI总评分比较,P=0.769;两组DHI量表三个部分躯体(Physical P)、情绪(Emotional E)、功能(Functional F)得分分开比较,DHI-P:P=0.737、DHI-E:P=0.315、DHI-F:P=0.857,治疗前DHI总评分、分开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DHI总评分比较,P=0.029;DHI量表三个部分分开比较,DHI-P:P=0.032、DHI-E:P=0.030、DHI-F:P=0.022,治疗后DHI所有评分比较,差异都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组内治疗前后DHI所有评分比较,差异均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均P<0.01)。5.TCD指标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BA、RVA、LVA平均血流速度(Vm)及血管搏动指数(PI)进行比较,BA-Vm:P=0.484、RVA-Vm:P=0.498、LVA-Vm:P=0.667,BA-PI:P=0.438、RVA-PI:P=0.880、LVA-PI:P=0.61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说明治疗前两组TCD指标具有可比性。治疗后,再次行TCD检查,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BA-Vm:P=0.024、RVA-Vm:P=0.019、LVA-Vm:P=0.022,BA-PI:P=0.025、RVA-PI:P=0.021、LVA-PI:P=0.03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TCD指标治疗前后组内比较,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LVA平均血流速度组内比较,P=0.04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BA、RVA平均血流速度和BA、RVA、LVA血管搏动指数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小醒脑”针刺法结合温针灸和普通针刺法均可缓解气血亏虚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症状,改善患者的伴随症状。2.“小醒脑”针刺法结合温针灸治疗气血亏虚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在临床疗效、证候改善情况、椎基底动脉供血方面优于普通针刺法。3.“小醒脑”针刺法结合温针灸治疗气血亏虚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具有临床疗效稳定,安全性高等优点,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李艺鸣,崇奕[2](2021)在《纳洛酮联合氟桂利嗪治疗眩晕症患者的研究进展》文中认为近年来,伴随着社会工业化进程的加剧,人们的生活方式、生活环境随之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人口老龄化也越来越严重,眩晕症的发病率也随之不断升高。眩晕症还被称作梅尼埃病、美尼尔氏病、良性阵发性眩晕,该疾病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主要是内耳迷路积水与淋巴积水。眩晕症是一种极其难治的疾病,大多数的患者在治疗后临床症状(眼花、眩晕等)得到一定的缓解,但在后期具有较高的复发率,预后较差,还有少数患者在治疗后可能会出现耳鸣,甚至不可逆性的耳聋。在临床上,已经把眩晕症界定为患者的自我定向感觉障碍。眩晕症尽管对患者的生命没有产生较大的影响,但严重降低了眩晕症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因此寻找一种有效的治疗眩晕症患者的方法是现在临床医师所面临的严峻课题。现就眩晕症的背景、分类诊断,以及纳洛酮与氟桂利嗪单独和联合治疗的有效性和不足作一综述分析,旨在为临床治疗眩晕症提供参考。
梁化菊[3](2019)在《纳洛酮与碳酸氢钠联合静注治疗眩晕探究和实践》文中认为目的:探讨纳洛酮与碳酸氢钠联合静注治疗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120例眩晕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60例)和B组(60例),A组采取单用盐酸纳洛酮治疗,B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碳酸氢钠治疗,并比较不同组患者治疗疗效和安全性。结果:B组患者治疗有效率较A组患者明显升高(P <0.05);B组患者治疗起效时间明显短于A组(P <0.05);两组患者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纳洛酮与碳酸氢钠联合静注治疗眩晕疗效较佳且安全性较高。
马诗瑜,杨婉花,徐培红[4](2018)在《某院门、急诊常用中药注射液3281张处方点评及用药合理性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分析某院门、急诊处方中应用中药注射液的基本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总结中药注射液的点评思路,以促进中药注射液的临床合理用药,进一步推动中药临床药学工作的开展。方法:抽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某院急诊处方中涉及的常用6种中药注射液("参附注射液"、"红花注射液"、"银杏达莫注射液"、"丹参注射液"、"醒脑静注射液"、"参麦注射液")的处方,门诊处方中涉及的常用2种中药注射液("丹参注射液"、"红花注射液")的处方共计3 281张进行处方点评,分析其用药合理性。结果:共抽取急诊处方2 200张、门诊处方1 081张,平均每张处方用药品种数为2.90(剔除葡萄糖、氯化钠等溶媒,以及维生素B6、维生素C等药物,平均品种数在5个以下,符合相关规定),平均处方金额为320.14元,其中不合理处方225张,占6.46%。不合理处方主要涉及为临床诊断不完整、联合用药不适宜、重复用药、适应证不适宜、溶媒不适宜、用法用量不适宜、给药途径不适宜。对于发现的疑义处方,进行分析,重点关注中药注射液与西药联用的适宜性、中药注射液两两合用的适宜性、中药注射液重复用药的合理性等。结论:中药注射液的处方点评工作可进一步促进中药临床药学的发展,同时需加强临床医师、临床药师的相关知识培训,最终更好地促进中药注射液的合理用药,提高用药安全性。
郭忠,赵晋,金龙[5](2008)在《盐酸纳洛酮的临床应用进展》文中认为盐酸纳洛酮系人工合成的阿片受体拮抗剂,它广泛应用于临床,并且具有治疗多种疾病的良好功效.
徐超,王立平,贾桂欣[6](2003)在《盐酸纳洛酮注射液治疗突发性耳聋疗效观察》文中认为目的 探讨盐酸纳洛酮注射液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方法 选取24例(25耳)患者用纳洛酮静脉滴注治疗(3 d为1疗程,可重复使用),对照组选取21例(23耳)患者用扩血管药物治疗。结果 纳洛酮治疗组有效率为88%,其中治愈率为68%;而扩血管药物治疗有效率与治愈率依次为61%及21%。结论 纳洛酮注射液治疗突发性耳聋,方法简单,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王玉山,高慧芹[7](1999)在《纳洛酮临床应用》文中认为纳洛酮(Naloxone,NAL)是一个纯粹的吗啡拮抗剂,几乎完全没有吗啡样激动作用。与吗啡受体的亲和力比吗啡或脑啡肽部大,在体内和吗啡竞争μ、R及部分σ受体[1]。近几年用于治疗多种疾病,取得了可喜的进展,由于它几乎没有毒副作用,尤其适用于基层医疗...
劳荣巨,冯凤芳,李伟恩,林炯垣[8](2018)在《520例住院患者注射用脑蛋白水解物应用合理性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了解住院患者注射用脑蛋白水解物的使用情况及其合理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江门市中心医院(以下简称"我院")使用注射用脑蛋白水解物的520例出院患者的病历资料,对注射用脑蛋白水解物的适应证、用法与用量及疗程等进行统计分析,评估用药合理性。结果:520例使用注射用脑蛋白水解物的患者中,男性271例,女性249例,年龄590岁,平均60.83岁;多来自于神经内科(207例,占39.81%),其次为神经外科、中医科等;用药时间多为17 d(346例,占66.54%),其次为814 d(158例,占30.38%);联合应用其他脑保护药的有114例(占21.92%);不合理使用注射用脑蛋白水解物共870例次,主要表现为用药疗程不适宜(362例次)、溶剂选择错误(191例次)、超适应证用药(145例次)及存在配伍禁忌(135例次)等。结论:我院住院患者注射用脑蛋白水解物的使用存在一定的不合理现象,需进一步规范用药行为,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吴凌志[9](2016)在《低氧抑制纳洛酮临床疗效和新生大鼠延髓脑片节律性呼吸放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脑干损伤是神经外科常见病,因其致死率、植物生存率或致残率非常高,常常给予家庭带来极大的甚至是毁灭性打击,同时给予社会带来极大的负担。脑干损伤包括自发性脑干出血、脑干梗塞,及因颅脑外伤及各种类型的脑出血病情进行性演变导致的脑干损伤。研究表明,脑组织损伤后释放大量内阿片肽,患者的脑脊液中阿片类的含量明显升高,给予纳洛酮(非特异性阿片类受体拮抗剂),可拮抗该类物质的影响。在脑干损伤患者中,常常合并低氧血症,是导致患者不良转归的重要因素,在治疗脑干损伤合并低氧血症的患者过程中,发现纳洛酮对合并低氧血症脑干损伤的患者治疗效果显着低于无明显低氧血症的脑干损伤的患者。脑干是延髓呼吸中枢的所在部位,对呼吸心跳等基本生命活动极为重要,因此研究纳洛酮和氧浓度对脑干疾病患者的作用,甚至利用动物脑片实验模型研究纳洛酮和氧浓度对延髓呼吸中枢的作用非常有现实意义。据此,我们设计并完成了本实验研究。目的通过观察分析纳洛酮对脑干损伤患者的治疗作用,针对性的使用新生大鼠离体延髓脑片标本探讨纳洛酮在常氧及低氧条件下对新生大鼠延髓呼吸中枢的作用,为科学合理使用纳洛酮治疗脑干损伤提供治疗思路和实验依据。方法1.临床研究:选择脑干损伤患者为临床研究对象,对比研究纳洛酮对低氧血症和非低氧血症脑干损伤患者的治疗效果,通过进行GCS评分(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按入院后的Day1,Day2,Day3,Day7,Day11,Day15,Day30的变化,患者的死亡率,意识状态恢复时间,随访6个月后的脑干功能转归分级(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lasgow Outcome Scale,GOS),康复期生活质量评估等指标判断临床治疗效果。2.动物实验:制备新生大鼠延髓离体脑片,使用吸附电极记录延髓脑片基本节律性呼吸放电。观察不同浓度纳洛酮、不同氧浓度对新生大鼠延髓基本节律性呼吸放电的作用,分析纳洛酮在不同氧浓度下对新生大鼠延髓基本节律性呼吸放电的作用。结果1.临床研究无论患者是否伴有低氧血症,纳洛酮对疾病好转均有促进作用;同样使用纳洛酮的患者,纳洛酮对伴有低氧血症的患者的治疗效果要差于不伴有低氧血症患者的治疗效果。2.动物实验1.25μmol/L的纳洛酮对新生大鼠延髓离体脑片RRDA已经产生了轻度兴奋作用,表现为缩短RC(P<0.05),但对TI和DA没有兴奋作用(P>0.05);2.5μmol/L的纳洛酮对RRDA已有全面的兴奋作用,表现为表现为延长TI、增加IA、缩短RC(P≤0.01),对RRDA的兴奋作用超过;5μmol/L的纳洛酮同样对RRDA具有兴奋作用,且要强于2.5μmol/L的纳洛酮对RRDA的兴奋作用(P≤0.01);10μmol/L的纳洛酮同样对RRDA的具有兴奋作用,延长TI、增加IA、缩短RC(P≤0.01),但与5μmol/L的纳洛酮对RRDA的作用相比则无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5μmol/L是纳洛酮对RRDA最适作用浓度。5μmol/L的纳洛酮对RRDA有全面的兴奋作用,当氧浓度下降至80%时,RRDA减弱但与95%相比无统计学差异;氧浓度降至65%时,RRDA的TI缩短、DA减弱、RC延长,与95%和80%相比差异显着(P≤0.01);氧浓度降至50%时,RRDA进一步减弱,与前三个浓度相比均有显着性差异(P≤0.01)。结论纳洛酮对脑干损伤疾病的好转具有促进作用,低氧血症降低纳洛酮对脑干损伤的治疗效果。纳洛酮对新生动物延髓脑片基本节律性呼吸方向有兴奋作用,降低氧浓度降低纳洛酮对延髓脑片基本节律性呼吸放电的兴奋效果。
李鹏跃[10](2014)在《基于MD-MS技术研究葛根总黄酮及葛根素静脉和鼻腔给药的药动学差异》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脑中风学名脑卒中,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常见难治疾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死亡率高、预后差、经济负担重的特点,在严重影响患者本人生活质量的同时,也给家庭、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葛根为治疗脑中风的常用中药。目前,其主要成份葛根素已有4种相关静脉注射制剂上市,在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方面疗效确切。葛根素作用机制与扩张脑血管、清除自由基、抗氧化、抑制炎症反应等作用有关。同时,现代药理研究亦表明,除葛根素外,葛根总黄酮中其余成分同样具有脑保护作用,能够明显缩小大脑中动脉栓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模型大鼠脑梗死体积、降低脑水肿程度、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降低丙二醛水平,目前已有葛酮通络胶囊及愈风宁心系列口服制剂上市。然而,上述制剂均存在一定的缺陷。葛根素注射剂自1993年上市以来,临床不良反应时有发生,严重者甚至导致死亡;而口服制剂存在吸收差、生物利用度低的问题,并且对于中风病人而言,吞服困难,给药顺应性较差。这些问题均限制了上述制剂在临床中的应用。传统中医学理论和现代医学研究均证明鼻腔给药是治疗脑病的有效途径。因此,本课题基于“鼻通脑络”中医理论,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选择鼻腔作为给药途径,采用微透析取样技术,对葛根素及自制葛根总黄酮经不同途径给药后的药动学差异进行了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葛根总黄酮的提取纯化工艺研究以葛根素和总黄酮提取率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对葛根总黄酮的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最优工艺为12倍量水,提取3次,每次1.5h,所得工艺便捷可行,目标成分提取率达到90%以上。对葛根水提液进行了醇沉处理,最佳醇沉工艺为提取液浓缩至0.5g药材/ml,加95%乙醇,调节醇浓度为60%,醇沉24h,进一步提高了浸膏中目标成分的纯度。在此基础上,运用单因素考察法对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工艺进行了优化,最佳树脂为HPD200A,上样液浓度为0.25g药材/ml,大孔树脂柱径高比为1:5,上样量为0.5g药材/ml树脂,上样流速为1ml/min,水洗2BV,水洗流速为0.5ml/min,30%乙醇洗脱4BV,醇洗流速为0.5ml/min。最终产物的出膏率约为10%,葛根素的纯度在30%以上,总黄酮的纯度在70%以上。对葛根总黄酮的树脂纯化工艺进行放大实验研究,所得提取物纯度基本稳定,工艺可行。对提取物中各成分进行质谱分析,初步推断其中5种主要成分分别为:3’-羟基葛根素、葛根素、葛根素木糖苷、3’-甲氧基葛根素、大豆苷。以Bcl-2 mRNA为指标对葛根素及提取物的抗凋亡作用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显示,提取物组效果更好,提示提取物中有成份能够促进抗凋亡基因Bcl-2mRNA的高表达,更有助于抑制细胞在缺氧环境下的凋亡。2葛根素微透析及HPLC-MS/MS方法的建立体外透析实验及反渗透实验显示,葛根素的探针传递率及回收率分别为:63.37%和71.52%,两者之间存在显着差异,而不同浓度药液对探针回收率(或传递率)并无影响,通过探针清除率实验,证实了葛根素与探针膜材料之间不存在吸附;同时研究表明,药物回收率、传递率以及两者之间的差值会随着探针外药液搅拌速度的升高而增加;在灌流液中添加适当的添加剂能够有效的提高回收率,降低传递率,同时亦使两者之间的差异增大;随着探针膜长的增加,药物的传递率及回收率均有显着提高,但两者之间的差值亦随之而增大。上述结果提示,如果需要求得体内的真实药物浓度,以探针的在体传递率替代在体回收率是不可行的,故采用零净通量法对探针的在体回收率进行了计算。脑探针的定位按照大鼠脑立体定位图谱结合脑组织切片,确定嗅球的位置为以前囟为基点,AP:+8mm,ML:±1mm处定位,血液探针沿向心室方向植入颈静脉,以生理盐水为灌流液,采用零净通量法测定探针在血液及嗅球部位的在体回收率,分别为:17.52%,29.13%。建立了透析液中葛根素及内标柚皮苷的HPLC-MS/MS测定方法。色谱条件为C18色谱柱(Agilent ZORBAX Eclipse Plus C18 column(3.5μm,4.6 × 1Omm,USA));HPLC条件:甲醇-水,0-8min,24:76,8-15min,60:40;MS/MS条件:离子源:ESI负离子模式,监测离子:415/295(葛根素),579/271(柚皮苷)。葛根素在0.002-0.111 μg/mL和0.111-8.9 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分别为y=0.23816x-0.0001(r=0.998)和y=0.25562x-0.01582(r=0.999)。精密度、稳定性均符合要求。定量限以标准曲线最低点计。3葛根素经不同途径给药大鼠体内药动学研究以雄性SD大鼠为实验动物,将血液探针埋植于颈静脉,脑探针埋植于嗅球部位,葛根素按照7mg/kg的剂量分别静脉推注、静脉滴注、鼻腔给药,微透析取样,20min收集样品一次,HPLC-MS/MS检测透析液中药物浓度。以Kinetica药动学软件非房室模型处理体内数据。血药动力学结果显示:各组的血药峰浓度Cmax分别为30.89±10.69μg/ml(i.v.)、9.31±3.99μg/ml(i.v.gtt)、3.82±1.03 μg/ml(i.n.),各组的血药 AUC0-5h 分别为 1524.63±584.05μg/ml.min(i.v.)、1037.18±501.70 μg/ml·min(i.v.gtt)、623.12±170.86 μg/ml.min(i.n.),各组的 tmax分别为 20min(i.v.)、100min(i.v.gtt)、68±10.95min(i.n.),各组的平均滞留时间分别为 44.20±8.97min(i.v.)、87.24±7.84min(i.v.gtt)、140.27±7.86min(i.n.)。与静脉给药相比,鼻腔给药组各参数均有显着性差异。嗅球部位药动学结果显示:各组的药物峰浓度Cmax分别为0.29±0.07μg/ml(i.v.)、0.0523μg/ml(i.v.gtt)、0.50±0.16μg/ml(i.n.),各组的嗅球部位 AUC0-5h 分别为 28.44 ±6.89μg/ml·min(i.v.)、8.30±4.85μg/ml·min(i.v.gtt)、86.84±23.50μg/ml.min(i.n.),各组的 tmax分别为 20min(i.v.)、132±36min(i.v.gtt)、212±30.33 min(i.n.),各组的平均滞留时间分别为 81.76±11.46min(i.v.)、162.63±19.00min(i.v.gtt)、186.43±6.25min(i.n.)。各组的脑靶向指数分别为1.87%、0.80%、13.94%。鼻腔给药虽然血药浓度较低,但嗅球部位药物浓度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脑靶向性显着提高。4葛根素经不同途径给药MCAO模型大鼠体内药动学研究为了进一步模拟葛根素的临床用药对象和给药方式,以雄性SD大鼠为实验动物,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对病理状态下,葛根素经不同途径给药后的药动学行为进行了研究。血药动力学结果表明:各组的血药峰浓度Cmax为13.84±2.45μg/ml(i.v.gtt)、4.36±1.06μg/ml(i.n.),各组的血药 AUC0-5h分别为 1416.68±249.74μg/ml·min(i.v.gtt)、533.48±136.75μg/ml·min(i.n.),各组的 tmax分别为 100 min(i.v.gtt)、80±31min(i.n.),各组的平均滞留时间分别为88.85±6.34 min(i.v.gtt)、115.61±13.82min(i.n.)。鼻腔给药的绝对生物利用度为37.66%,与正常大鼠相比,静脉滴注时MCAO模型大鼠具有较高的血药AUC,鼻腔给药时MCAO模型大鼠血药AUC与正常大鼠组无显着性差异。嗅球部位药动学结果表明:各组的药物峰浓度Cmax为0.19±0.12μg/ml(i.v.gtt)、1.54±0.43μg/ml(i.n.),各组的嗅球部位的 AUC0-5h 分别为 24.50±16.74μg/ml·min(i.v.gtt)、255.96±87.74μg/ml·min(i.n.),各组的 tmax 分别为 104±38 min(i.v.gtt)、92±11min(i.n.),各组的平均滞留时间分别为141.72±12.68 min(i.v.gtt)、136.57±17.12min(i.n.),各组的脑靶向指数为1.73%和47.98%。鼻腔给药组的Cmax、AUC均显着高于静脉滴注组,脑靶向系数更是高达静脉滴注组的27倍,充分体现了鼻腔给药的优越性。与正常大鼠相比,静脉滴注和鼻腔给药时,MCAO大鼠嗅球部位药物峰浓度和AUC显着增加,并且曲线形态发生明显变化,这种现象可能是由于血脑屏障的破坏或脑缺血对嗅黏膜和嗅神经的影响所导致的。5葛根总黄酮经不同途径给药MCAO模型大鼠体内药动学研究以雄性SD大鼠为实验动物,制备MCAO模型大鼠,自制葛根提取物按照20mg/kg的剂量分别静脉滴注、鼻腔给药,微透析取样,HPLC-MS/MS检测透析液中药物浓度。以Kinetica药动学软件非房室模型处理体内数据。血药动力学结果表明:各组的血药峰浓度Cmax为14.96±3.97μg/ml(i.v.gtt)、0.75±0.30μg/ml(i.n.),各组的血药 AUC0-5h 分别为 1707.02±457.88μg/ml·min(i.v.gtt)、134.72±37.61μg/ml.min(i.n.),各组的 tmax 分别为 104±9 min(i.v.gtt)、68±18min(i.n.),各组的平均滞留时间分别为90.28±15.18 min(i.v.gtt)、139.41±12.11min(i.n.),鼻腔给药的绝对生物利用度为7.89%,但药物在血浆中的MRT显着长于静脉滴注组。与葛根素单独给药相比,静脉滴注时两者血药AUC并无显着差异,提示在该药物浓度下提取物中其余黄酮类成分并未对葛根素的代谢产生影响;但鼻腔给药时提取物组的血药AUC显着降低,仅为葛根素组的25%,这种现象可能是由于提取物中多种成分在透过鼻黏膜时发生竞争所致。嗅球部位药动学结果表明:各组的药物峰浓度Cmax为0.060±0.03μg/ml(i.v.gtt)、0.37±0.11μg/ml(i.n.),嗅球部位的 AUC0-5h分别为 7.38±4.65μg/ml-min(i.v.gtt)、58.60±14.48μg/ml·min(i.n.),鼻腔给药组嗅球部位药物浓度持续升高,并且下降趋势不明显,各组的DTI分别为:0.43%和43.50%。与葛根素单独给药相比,静脉滴注时提取物组嗅球部位AUC仅为葛根素组的30%,这可能是由于透过血脑屏障时黄酮类成分发生竞争所致,鼻腔给药也发生相似的现象。尽管葛根素组和提取物组鼻腔给药后血液和嗅球部位AUC存在显着差异,但二者的DTI分别为47.98%和43.50%,较为接近,进一步证明了黄酮类成分在经鼻转运入脑过程中存在竞争。
二、盐酸纳洛酮注射液治疗突发性耳聋疗效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盐酸纳洛酮注射液治疗突发性耳聋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小醒脑”针刺法结合温针灸治疗气血亏虚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写对照表 |
引言 |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研究对象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终止试验标准 |
1.6 病例脱落 |
2.研究方法 |
2.1 设计方法 |
2.2 病例分组 |
2.3 治疗方法 |
2.4 观察指标 |
2.5 疗效评价标准 |
2.6 统计学方法 |
研究结果 |
1.两组资料基线比较 |
1.1 两组患者性别组成比较 |
1.2 两组患者年龄构成比较 |
1.3 两组患者病情程度比较 |
1.4 两组患者病程比较 |
2.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
2.1 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
2.2 DHI临床疗效比较 |
3.两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比较 |
4.两组治疗前后DHI评分比较 |
4.1 两组治疗前后DHI总评分比较 |
4.2 两组治疗前后DHI各项评分比较 |
5.两组治疗前后TCD指标比较 |
5.1 两组治疗前后BA、RVA、LVA平均血流速度(Vm)比较 |
5.2 两组治疗前后BA、VA血管搏动指数(PI)比较 |
5.3 两组治疗前后组内TCD数值比较 |
6.安全性评价 |
讨论 |
1.现代医学对PCIV的研究 |
2.中医对眩晕的认识 |
3.选题意义 |
4.治疗组选穴依据及机理探讨 |
5.对照组选穴分析 |
6.结果分析 |
7.安全性评价 |
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气血亏虚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临床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2)纳洛酮联合氟桂利嗪治疗眩晕症患者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眩晕症的背景 |
2 眩晕症的分类诊断 |
2.1 眩晕的分类 |
2.2 眩晕的诊断与表现 |
3 纳洛酮治疗眩晕症患者的有效性 |
4 氟桂利嗪治疗眩晕症患者的有效性 |
5 纳洛酮联合氟桂利嗪治疗眩晕症患者的有效性 |
6 纳洛酮联合氟桂利嗪治疗眩晕症患者的具体方法 |
7 纳洛酮联合氟桂利嗪治疗眩晕症患者的不足 |
8 小结与展望 |
(3)纳洛酮与碳酸氢钠联合静注治疗眩晕探究和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和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
1.3 方法 |
1.4 观察指标 |
1.5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患者治疗疗效比较 |
2.2 患者治疗起效时间比较 |
2.3 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
3 讨论 |
(4)某院门、急诊常用中药注射液3281张处方点评及用药合理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资料来源 |
1.2 方法 |
2 结果 |
2.1 门、急诊中药注射液常用品种情况 |
2.2 基本用药情况 |
2.3 中药注射液在门、急诊使用情况 |
2.4 不合理处方情况 |
3 分析 |
3.1 不合理处方分析 |
3.1.1 不规范处方 |
3.1.2 不适宜处方 |
4 讨论 |
4.1 急诊中药注射液合理性分析 |
4.2 门诊中药注射液合理性分析 |
4.3 中药注射液联合用药适宜性 |
4.4 加强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的监管 |
(5)盐酸纳洛酮的临床应用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抗休克治疗 |
2 治疗脑梗死 |
3 治疗脑出血 |
4 治疗颅脑损伤 |
5 肺性脑病 |
6 肝性脑病 |
7 药物中毒 |
7.1 急性酒精中毒 |
7.2 安眠药中毒 |
7.3 有机磷中毒 |
7.4 冰毒中毒 |
7.5 一氧化碳中毒 |
7.6 急性海洛英中毒 |
8 眩晕症 |
9 儿科应用 |
9.1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
9.2 新生儿窒息 |
9.3 新生儿破伤风 |
9.4 新生儿颅内出血 |
9.5 胎儿窘迫复苏 |
9.6 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 |
9.7 婴儿肺炎 |
9.8 流行性乙型脑炎 |
9.9 闷热综合征 |
10 呼吸衰竭 |
11 老年血管性痴呆 |
12 流行性出血热 |
13 突发性耳聋 |
14 急性胰腺炎 |
15 胆道手术后假性小肠梗阻 |
16 心脏骤停 |
17 临床麻醉 |
(8)520例住院患者注射用脑蛋白水解物应用合理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资料来源 |
1.2 方法 |
1.3 合理用药评价标准 |
2 结果 |
2.1 使用注射用脑蛋白水解物患者的性别与年龄分布 |
2.2 使用注射用脑蛋白水解物患者的科室分布 |
2.3 使用注射用脑蛋白水解物患者的临床诊断分布 |
2.4 注射用脑蛋白水解物的用药疗程分布 |
2.5 使用注射用脑蛋白水解物患者的联合用药情况 |
2.6 注射用脑蛋白水解物不合理应用类型分布 |
3 讨论 |
3.1 超适应证用药 |
3.2 用法不适宜 |
3.3 单次用量不当 |
3.4 用药疗程不适宜 |
3.5 配伍禁忌、特殊人群用药问题 |
3.5.1 配伍禁忌: |
3.5.2 特殊人群用药: |
(9)低氧抑制纳洛酮临床疗效和新生大鼠延髓脑片节律性呼吸放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低氧抑制纳洛酮对脑干损伤救治的治疗效果临床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二部分 低氧抑制纳洛酮对新生大鼠延髓脑片呼吸节律性放电的兴奋作用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纳洛酮的临床应用及前景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基于MD-MS技术研究葛根总黄酮及葛根素静脉和鼻腔给药的药动学差异(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前言 |
第一章 葛根的提取纯化工艺研究及其对Bcl-2 mRNA表达的影响 |
第一节 葛根提取工艺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二节 葛根纯化工艺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三节 葛根纯化放大工艺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四节 葛根提取物的化学成分分析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五节 葛根素及葛根提取物对Bcl-2 mRNA表达的影响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二章 微透析及HPLC-MS/MS方法建立 |
第一节 微透析探针回收率体外实验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二节 微透析探针在体回收率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三节 HPLC-MS/MS方法学的建立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三章 葛根素不同途径给药大鼠血液及嗅球部位药动学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四章 葛根素不同途径给药MCAO模型大鼠血液及嗅球部位药动学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五章 葛根总黄酮不同途径给药MCAO模型大鼠血液及嗅球部位葛根素药动学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六章 葛根素鼻腔给药入脑机理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盐酸纳洛酮注射液治疗突发性耳聋疗效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小醒脑”针刺法结合温针灸治疗气血亏虚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研究[D]. 陶娜. 云南中医药大学, 2021
- [2]纳洛酮联合氟桂利嗪治疗眩晕症患者的研究进展[J]. 李艺鸣,崇奕.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1(08)
- [3]纳洛酮与碳酸氢钠联合静注治疗眩晕探究和实践[J]. 梁化菊. 中国农村卫生, 2019(18)
- [4]某院门、急诊常用中药注射液3281张处方点评及用药合理性分析[J]. 马诗瑜,杨婉花,徐培红.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8(17)
- [5]盐酸纳洛酮的临床应用进展[J]. 郭忠,赵晋,金龙.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2)
- [6]盐酸纳洛酮注射液治疗突发性耳聋疗效观察[J]. 徐超,王立平,贾桂欣. 职业与健康, 2003(01)
- [7]纳洛酮临床应用[J]. 王玉山,高慧芹. 现代诊断与治疗, 1999(04)
- [8]520例住院患者注射用脑蛋白水解物应用合理性分析[J]. 劳荣巨,冯凤芳,李伟恩,林炯垣.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8(05)
- [9]低氧抑制纳洛酮临床疗效和新生大鼠延髓脑片节律性呼吸放电[D]. 吴凌志. 新乡医学院, 2016(04)
- [10]基于MD-MS技术研究葛根总黄酮及葛根素静脉和鼻腔给药的药动学差异[D]. 李鹏跃.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4(04)
标签:纳洛酮论文; 眩晕症论文; 盐酸纳洛酮注射液论文; 突发性耳聋论文; 盐酸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