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适合高硬度高碱度水的复合缓蚀阻垢剂的研制(论文文献综述)
吕宇涛[1](2020)在《聚环氧琥珀酸类绿色阻垢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原油的开采,我国大部分油田开发已经进入中后期,含水量持续增加,结垢问题严重影响油田注水开发的正常生产。在诸多防垢除垢措施中,添加阻垢剂是最有效且经济的方法,因此对阻垢剂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采用先环氧化后聚合的方法分步合成绿色阻垢剂聚环氧琥珀酸(PESA),环氧化反应以马来酸酐为主要合成原料,在催化剂钨酸钠和氧化剂过氧化氢的作用下,发生环氧化反应,得到中间体环氧琥珀酸(ESA),并以收率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合成条件进行了优化;聚合反应以最佳反应条件下合成的环氧琥珀酸为原料,Ca(OH)2作引发剂,进行开环聚合反应,得到聚环氧琥珀酸,并对其阻垢性能进行了评价;评价了 PBTCA、HEDP、BHMTPMPA、EDTMPS、ATMP、TH-3100等6种常用阻垢剂的阻垢性能,并将其与PESA进行复配优化,选择效果较好的BHMTPMPA、PBTCA与PESA的复合阻垢剂进行评价。(1)采用单因素和正交的实验方法研究了环氧化和聚合反应中各因素对环氧琥珀酸的收率和聚环氧琥珀酸阻垢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环氧化反应过程中,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时间1.5 h,反应温度65℃、氢氧化钠与马来酸酐摩尔比为1.5:1、催化剂用量0.003 mol,在此反应条件下合成的环氧琥珀酸的收率可达92.3%。在聚合反应过程中,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时间3 h,反应温度90℃、体系pH=12、Ca(OH)2与马来酸酐的摩尔比为1:12,在此反应条件下,当聚环氧琥珀酸用量为6 mg/L时,阻垢率达到90.3%。(2)利用静态阻垢法考察了 PESA的阻垢效果与阻垢剂用量、硬度、碱度、体系成垢时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当阻垢剂的用量为4 mg/L时,阻垢率就能达到85%以上;在抗硬度和耐温性方面表现出优良的阻垢性能,但在抗碱度方面表现出不足。(3)将PESA与6种常用阻垢剂进行复配,结果表明:BHMTPMPA和PBTCA复配效果较好,当PESA:PBTCA=2:3时,阻垢率达到98.6%,当PESA:BHMTPMPA=2:1时,阻垢率达到98.1%;对BHMTPMPA和PBTCA与PESA的复合阻垢剂进行评价,结果表明:PESA与PBTCA的复合阻垢剂在阻垢剂用量为3 mg/L时,阻垢率达到95%左右,PESA与BHMTPMPA的复合阻垢剂用量为3 mg/L时,阻垢率>90%,其中PESA与PBTCA的复合阻垢剂在抗硬度,抗碱度以及耐温性方面均表现优异。
肖杨杨[2](2020)在《羧基碳量子点阻垢剂的优化制备及阻垢机理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中国人口的增长和工业化、现代化的不断深入,使得我国对水资源的需求进一步增加,水资源十分短缺。在工业生产中,水资源的使用量是巨大的,而使水资源得到更好的利用就是通过循环使用冷却水,但是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水中金属离子浓度的增加,使得金属管道产生严重的结垢以及腐蚀现象,这将造成传热系统的严重损害。传热系统的损害降低了传热效率,同时也大大缩短了管道设备的使用时间,严重增加了热能以及动力的消耗,增加了维修设备的成本。添加阻垢剂是解决结垢问题最为便捷有效的方法,研制新型的无磷绿色阻垢剂具有重要意义以及巨大的直接经济效益。本文以无水柠檬酸为碳源,采用有机物碳化法(油浴法)一步合成了羧基碳量子点(CCQDs)阻垢剂。探讨了油浴温度(180℃、190℃、200℃、210℃、220℃)、油浴时间(2 h、4 h、6 h、8 h、10 h)对羧基碳量子点阻垢剂的阻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200℃、4 h条件下制备的阻垢剂的阻垢性能最佳。HRTEM表征证明我们所合成的羧基碳量子点是近似球形的,粒径在2-7 n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的结果证实羧基碳量子点表面有羧基和羟基基团。通过荧光分光光度计对羧基碳量子点进行荧光表征,发现其发出蓝光,最大激发波长为380 nm,且200℃、4 h下合成的羧基碳量子点的荧光强度最强。通过拉曼和XRD表征发现羧基碳量子点的碳核是无定形碳。参照国标GB/T16632-2008,采用静态阻垢性能评价法进一步研究了羧基碳量子点的阻垢性能。本文系统的研究了在不同温度、pH以及钙离子浓度下羧基碳量子点的阻垢效率。结果表明:羧基碳量子点具有高效的阻垢效率,在25-90℃,对硫酸钙的阻垢效率均可达到100%,该类阻垢剂适合在中低温且偏碱性的环境下使用。同时在硫酸钙型卤水中进行了挂片结垢实验。结果表明:在40℃、50℃、60℃下分别在硫酸钙型卤水中投加4mg/L、5 mg/L、6mg/L羧基碳量子点阻垢剂,就可使钛管表面无明显的结垢现象。证明羧基碳量子点阻垢剂在动态卤水中同样具有很好的阻垢效果。最后,利用电位滴定仪、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并结合现场拉曼光谱(Raman)技术,研究了羧基碳量子点阻垢剂的阻垢机理。结果表明:羧基碳量子点阻垢剂表面的羧基越多,阻垢效果越好。当羧基碳量子点阻垢剂加进去后,其表面上的羧基负离子会和Ca2+螯合从而增加Ca2+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同时羧基还会吸附到硫酸钙垢的活性位点上使硫酸钙垢发生晶格畸变,从而抑制硫酸钙垢的形成。
张盼盼[3](2020)在《荧光示踪聚天冬氨酸衍生物的制备及其阻垢缓蚀性能》文中研究指明循环冷却水系统由于水温升高、流速变化等因素常常存在结垢、腐蚀等问题,解决结垢、腐蚀问题最经济有效的方法是在水质中添加阻垢缓蚀剂。荧光示踪阻垢缓蚀剂可以实现药剂浓度的在线监测,发挥药剂最佳性能,提高循环水浓缩倍率,节约水资源,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聚天冬氨酸(PASP)是一种公认的绿色水处理剂,但其本身并不具有荧光特性,基于此,本文拟采用含有特定荧光功能基团的化合物对PASP进行接枝改性,在保持PASP衍生物优异的阻垢缓蚀性能基础之上,使其同时具有较好的荧光特性,从而扩展PASP衍生物的应用范围。(1)以5-甲氧基色胺、2-氨基-5-(氨基甲基)-1-萘磺酸、3-氨基甲基吡啶为荧光功能基团,通过氨基开环的方法制备了聚天冬氨酸/5-甲氧基色胺(PASP/OTAM)、聚天冬氨酸/2-氨基-5-(氨基甲基)-1-萘磺酸(PASP/APS)及聚天冬氨酸/3-氨基甲基吡啶(PASP/3-AMPY),通过1H NMR及FTIR对上述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2)采用静态阻垢法和旋转挂片法评价了PASP/OTAM、PASP/APS及PASP/3-AMPY接枝物的阻垢缓蚀性能。与PASP单体相比,PASP/OTAM、PASP/APS及PASP/3-AMPY的阻垢缓蚀性能均有较大程度的提升。采用荧光分光光度法考察了接枝物的荧光性能,实验结果表明:PASP/OTAM、PASP/APS及PASP/3-AMPY均具有较好的荧光性能,其荧光强度与浓度之间的线性相关系数R2分别为0.99963、0.99919及0.99966。同时实验表明在加热温度为25-80℃、溶液p H值为5-11、加热时间为8-14 h的范围内,接枝物的荧光强度基本保持恒定。(3)采用电化学方法评价了PASP/OTAM、PASP/APS及PASP/3-AMPY在3.5%Na Cl溶液中的缓蚀性能,实验表明:PASP/OTAM、PASP/APS及PASP/3-AMPY在3.5%Na Cl溶液中的缓蚀效率分别为71.49%、68.53%及77.99%,在相同的浓度下,PASP单体的缓蚀率仅为36%。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结果表明,接枝物具有较强的吸附性能,其可通过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等方式作用于于金属表面,起到较好的阻垢缓蚀作用。(5)采用逐级放大的实验方法,通过5L-20L-50L-100L-500L反应釜反应条件的优化,制定了PASP/3-AMPY接枝物的中试生产操作规程,利用自建的500L-2000 L中试生产线,初步合成了PASP/3-AMPY工业品,为荧光示踪聚天冬氨酸类衍生物的推广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6)采用正交试验研究了PASP/OTAM、PASP/APS及PASP/3-AMPY(中试产品)与PAPEMP、HPMA、Glu及Zn2+离子等市售阻垢缓蚀剂之间的协同性能。实验表明复合型水处理剂在较低浓度下,其阻垢缓蚀效率即可高达95%以上,且其可以应用于高温、高碱、高p H领域。SEM及XRD研究表明上述三种复合型药剂可改变垢晶体的结构,使其变得疏松、颗粒细小,极易被水流冲走,避免垢晶体在金属管道表面沉积。
袁小静[4](2019)在《含氨基酸环保型阻垢剂及缓蚀剂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为保护绿化环境,国家与水处理行业出台了相关政策,从而限制了有毒害及高磷水处理剂的使用。现在,众多企业和学者都将研究重心集中在绿色、易降解环保型水处理剂的开发上。基于此,本论文合成了三种基于氨基酸的无磷、绿色的水处理剂,对其性能进行深入的研究,为新型绿色水处理剂的开发奠定了一定的实验基础与理论依据。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采用色氨酸(Try)和甘氨酸(Gly)对聚天冬酸(PASP)进行改性合成了荧光示踪聚天冬氨酸衍生物(Gly-Try-PASP)。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热重分析(TGA)以及荧光分光光度计对其进行了相关表征。采用静态阻垢法、电化学交流阻抗法(EIS)、极化曲线法分别研究了Gly-Try-PASP的阻垢性能及缓蚀性能。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以及电化学测试结果探讨了Gly-Try-PASP的阻垢及缓蚀机理。结果表明,Gly-Try-PASP具有好的荧光性能、阻垢性能及缓蚀性能,对CaSO4与CaCO3的阻垢率分别为99.7%和78.6%,与2 mg/L Zn2+复配时缓蚀率为81.7%。机理研究表明,Gly-Try-PASP改变了CaCO3和CaSO4的形貌特征与晶形结构且其可吸附在碳钢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抑制腐蚀阳极反应,从而达到阻垢与缓蚀效果。2.以天然色素姜黄素为荧光单体、柠檬酸和天冬氨酸为功能单体,采用无溶剂、无催化剂的环保方法,一步合成了绿色高效的荧光示踪阻垢剂姜黄素-柠檬酸-天冬氨酸聚合物(PCCA)。研究结果表明,PCCA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优异的荧光性能(荧光强度与浓度的线性相关系数R2为0.9997);对CaCO3和CaSO4具有优异的阻垢效果,阻垢率分别为99.7%和98.8%,且对抑制CaSO4的生长具有非常好的环境适应性;机理研究表明其对CaSO4垢的抑制作用为晶格畸变、螯合及分散作用,而对CaCO3的抑制作用为螯合和分散作用;此外,PCCA是一种混合型缓蚀剂能同时抑制阴极和阳极反应,缓蚀率为84.1%,其在碳钢上的吸附遵循Langmuir吸附模型,吸附力由化学吸附和物理吸附组成。此项研究不仅原料天然绿色、合成工艺简单环保,且PCCA阻垢功效显着、有望实现在线检测功能,这为绿色荧光示踪阻垢剂的开发与生产提供了新思路和可能性。3.利用色氨酸对葡聚糖改性合成了葡聚糖衍生物(Dex-Try),其有效地抑制了HCl溶液对碳钢的腐蚀。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葡聚糖与色氨酸的摩尔比对Dex-Try的缓蚀性能影响较大,当葡聚糖与色氨酸摩尔比为2:1时,Dex-Try的缓蚀性能最佳。Dex-Try是一种混合型缓蚀剂,当投加浓度为400 mg/L时,缓蚀率为87.1%。Dex-Try在碳钢表面的吸附遵循Langmuir吸附模型,吸附作用力由化学吸附与物理吸附提供。在常温下(25-40°C),Dex-Try具有稳定的缓蚀性能,但其在40°C时使用范围为50-200 mg/L。本章研究进一步拓宽了葡聚糖的应用范围。
苏玲莉[5](2019)在《纺织厂空调循环水系统中阻垢剂的应用与性能研究》文中提出通过对咸阳纺织厂空调循环水的取样分析,得出其水质存在高硬度易腐蚀的问题。本研究以衣康酸(IA)、烯丙基磺酸钠(SAS)、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为原料,过硫酸铵为引发剂,叔丁醇为分子量调节剂,采用水溶液自由基共聚合法,合成出一种具有多种官能团的三元共聚物阻垢剂。通过正交对比实验确定三元共聚物的最佳合成条件为:单体配比(IA:SAS:HEMA)=3.5:1.0:0.8,引发剂用量占单体总质量的11%,分子量调节剂占单体总质量的10%,反应温度为90℃,反应时间为2h,其合成出的三元共聚物阻垢剂的阻垢率为98.76%,固含量为13.25%。静态实验结果表明,共聚物在夏冬两个温度体系下对CaCO3和CaSO4都具有良好的阻垢效果。当共聚物浓度为5mg/L,温度为25℃,水浴时间为10h时,对CaCO3的阻垢率为98.25%,对CaSO4的阻垢率为80.05%,与市售阻垢剂聚天冬氨酸在同水质条件下进行对比,效果明显优于聚天冬氨酸,因此更适用于纺织厂空调循环水系统中。凝胶色谱图显示,该共聚物分子量分布基本呈正态分布,属于一种分子量分布较窄的聚合物;红外光谱图显示,共聚物含有羧基、羟基、磺酸基、酯基等官能团,多种官能团相互协同对共聚物起到增效作用;扫描电镜图显示,共聚物可以改变CaCO3、CaSO4晶体在成核过程中的排列方式,使得晶体形貌发生变化,对CaCO3和CaSO4具有较好的阻垢分散性能。采用旋转挂片法,研究了共聚物与锌盐复配的缓蚀性能以及pH值对缓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共聚物与锌盐的协同作用明显,比较适合于碱性环境中,当锌离子(Zn2+)投加量为3mg/L时,与共聚物的复配效果最好其缓蚀率可达90%以上,而且当共聚物投加量较少时,锌离子(Zn2+)的加入明显提高了缓蚀性能,同时共聚物在第28d的生物降解率达到了理论值得60%,满足易生物降解型阻垢剂的条件。采用朗格利尔的饱和指数(L)以及雷兹纳的稳定指数(R)对循环水水质分析得出,空调循环水的硬度相对较大具有结垢倾向。将共聚物在纺织厂空调循环水系统中现场应用,试验表明,共聚物具有良好的阻垢性能,有效地缓解了系统的结垢腐蚀等问题,验证了共聚物能够适用于纺织厂敞开式空调循环水系统中。图41幅,表12个,参考文献87篇。
赵一满[6](2019)在《铬盐废水蒸发系统环保缓蚀阻垢剂配制及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以工业铬盐废水多效蒸发系统的腐蚀和结垢问题为研究对象,将传统稳定指数模型引入铬盐废水方向,并结合静态模拟实验数据及Matlab软件实现对传统稳定指数的改善,使其能够更准确的描述工业铬盐废水中的结垢趋势。同时,通过对工业铬盐废水蒸发系统的腐蚀及结垢作用分析,探究不同多效蒸发系统条件对腐蚀、结垢两种作用的影响。通过多种腐蚀抑制剂和结垢抑制剂不同比例混合复配,得到铬盐废水中最佳APC型缓蚀阻垢剂,再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APC型缓蚀阻垢剂作用机理进行初步研讨后,得到主要结论如下:(1)结合实际工业铬盐废水成分及低温多效蒸发系统中严重结垢趋势的实际情况,验证了优化的稳定指数(SAII)模型对铬盐废水的结垢趋势描述更加准确,实现了对传统稳定指数(SAI)模型的改善。同时,优化后的稳定指数(SAII)模型准确性高、可操作性强,能够定性的反映铬盐废水中碳酸钙的结垢情况。(2)0.5L工业铬盐废水中加入1mgAA/AMPS+3mgPESA+80mgC6H11O7Na时,腐蚀和结垢过程均可得到有效抑制。(3)APC型缓蚀阻垢剂具备优异的结垢抑制性能,碳酸钙垢抑制率接近91.94%;对金属碳钢(20#)材料有极好的腐蚀抑制性能,金属碳钢(20#)材料的年腐蚀率可降低至0.15mm/a;APC型缓蚀阻垢剂的具备显着的生物自然降解性能,28天后降解率在88%以上。(4)通过在金属碳钢(20#)材料表面上形成隔离膜,APC型缓蚀阻垢剂可避免金属(20#)材料与工业铬盐废水直接接触,从而发挥腐蚀抑制作用;(5)APC型缓蚀阻垢剂能抑制碳酸钙晶格的生长,并通过分散结垢抑制作用和晶格畸变结垢抑制作用使晶格歪曲,从而实现对碳酸钙垢积聚的抑制作用。
魏佳虹[7](2017)在《磷钼聚合物缓蚀阻垢剂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现代化建设的快速发展,我国水资源日益短缺,水污染问题愈加严重,而工业用水占据了城市用水的80%以上,其中冷却水更是工业用水中最大的一个部分,因此将工业冷却水循环使用能够极大程度的缓解我国的水资源危机。冷却水在循环的过程中由于蒸发、渗漏等原因导致水中盐类浓缩,容易引发管道及换热设备的腐蚀和结垢等问题,进而影响设备的换热效果,严重时甚至会引起管道泄露、穿孔,危及工业生产安全,因此有必要对循环冷却水进行处理,以减缓腐蚀、结垢的趋势。本文就是在了解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方法以及国内外缓蚀阻垢剂发展的基础上,针对太原市狮头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的循环冷却水系统,开发了一种新型的磷钼聚合物缓蚀阻垢剂。该缓蚀阻垢剂是由羟基乙叉二磷酸(HEDP)、聚丙烯酸钠(PAAS)、磷钼聚合物以及2-巯基苯并噻唑(MBT)等原料按照特定的比例聚合而成的。文中首先讨论了磷钼聚合物的制备方法,通过对聚磷酸盐和钼酸盐缓蚀阻垢机理的研究,采用正交试验的方式确定了钼酸钠与六偏磷酸钠的最佳比例以及制备磷钼聚合物的最佳聚合温度、聚合时间和冷却温度,对磷钼聚合物的处理效果进行了测试。而后对HEDP、PAAS、磷钼聚合物以及MBT分别做静态的缓蚀或阻垢试验,再次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合成磷钼聚合物缓蚀阻垢剂的各组分投加量以及最佳聚合条件,对磷钼聚合物缓蚀阻垢剂的性质作了分析。最后采用动态模拟装置模拟循环冷却水系统,对系统运行前后金属的腐蚀程度以及系统运行过程中换热设备的污垢热阻值进行了监测,系统共运行12天,金属试片的平均腐蚀速度为0.0571 mm/a,换热管的平均污垢热阻值为3.27×10-4m2·K/W,均符合国家标准规定。从试验结果得知,磷钼聚合物缓蚀阻垢剂是一种高效、无毒的冷却水处理药剂,能够应用于工业循环冷却水系统。
赵贺[8](2015)在《独山子石化千万吨炼油循环水处理缓蚀剂和杀菌灭藻剂的优化》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紧密结合独山子石化炼油新区生产实际,根据水质特性,对缓蚀剂、阻垢剂进行了筛选,并系统研究了缓蚀剂间、阻垢剂间的协同作用,利用各单剂间的协同效应将多种缓蚀剂、阻垢剂进行复配,优化出了高效复合型缓蚀阻垢剂配方并进行了性能评价。根据循环冷却水中的状况进行了杀菌灭藻剂的筛选,进而优化了杀菌灭藻方案。循环冷却水补水性质分析表明,当浓缩倍数为1时,其稳定指数为6.86>6,水质具有腐蚀倾向,应考虑加入缓蚀剂进行处理;随着浓缩倍数的逐渐增大,稳定指数逐渐减小,当浓缩倍数为4时,稳定指数下降为4.2,具有严重的结垢倾向,在进行水处理药剂的添加上需要同时考虑结垢和腐蚀。缓蚀剂、阻垢剂的筛选、相互作用研究表明,缓蚀单剂2-膦酰基-1,2,4三羧酸(PBTCA)相比于2-羟基膦酰基乙酸(HPAA)和羟基乙叉二膦酸(HEDP)具有更优异的缓蚀性能。相比于单一缓蚀剂,PBTCA+乙酸锌、HEDP+乙酸锌、PBTCA+HEDP+乙酸锌三元复配体系均呈现出优异的缓蚀性能,复配体系呈现出极好的缓蚀协同性。阻垢单剂聚马来酸酐(HPMA)、2-丙烯酰胺-2-甲基丙基磺酸(AMPS)的阻垢性能不如PBTCA。PBTCA与HPMA、PBTCA与AMPS两两之间存在明显的阻垢协同效应,而AMPS与HPMA不存在协同效应。通过正交实验优化出的复合型缓蚀阻垢剂配方的组成为PBTCA 15 mg/L、HEDP 25mg/L、乙酸锌2 mg/L及AMPS 25 mg/L,该配方的腐蚀率为0.0126 mm/a,缓蚀率为98.65%,阻垢率为93.52%。优化配方的阻垢缓蚀性能优异,且含磷含锌量较低,属于环保配方,性能指标均满足GB 50050-2007《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的规定。杀菌灭藻剂的筛选和杀菌灭藻方案优化的结果表明,在非氧化型杀菌灭藻剂中,异噻唑啉酮和复合型杀菌剂的杀菌效果要优于季铵盐,而异噻唑啉酮和复合杀菌的效果相差不大。氧化型杀菌灭藻剂次氯酸钠的效果十分显着。本文优化出的杀菌灭藻剂与缓蚀阻垢剂有很好的相容性并且杀菌灭藻剂的加入对缓蚀阻垢剂的缓蚀阻垢效果没有影响。杀菌灭藻方案优化的结果是采取连续投加氧化性杀菌灭藻剂次氯酸钠为主,并定期冲击式加入非氧化性杀菌剂(复合杀菌剂和异噻唑啉酮交替使用)的杀菌灭藻方案。
任元明[9](2015)在《新型复配阻垢缓蚀剂的研制及其性能评价》文中研究说明在石油、天然气开采过程中,CO2通常作为油气伴生气存在于油气中,引起生产设施的严重腐蚀,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并威胁生产安全,还会造成一定的环境污染。同时在油气田开发过程中,由于温度、压力和油气水平衡状态的变化,容易在油套管、地下设备及集输管路发生无机盐类的沉积,堵塞管路,影响原油生产,造成油气产量下降,严重影响油田开发效益。添加阻垢剂和缓蚀剂是解决油田腐蚀结垢问题的有效方法,单一的缓蚀剂或阻垢剂往往不能同时解决腐蚀和结垢的问题或者效果不佳,通过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阻垢剂和缓蚀剂进行复配,能够发挥药剂间的协同效应,提高缓蚀和阻垢效果的同时还能减少药剂的用量。为此本文将实验室自制的咪唑啉双季铵盐类缓蚀剂(A)、聚天冬氨酸(PASP)和羟基乙叉二膦酸(HEDP)进行复配,研制出了一种低磷的、环境友好型复配阻垢缓蚀剂,同时对复配阻垢缓蚀剂的缓蚀阻垢机理进行了研究,为该复配阻垢缓蚀剂的实际应用提供理论上的支持。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咪唑啉双季铵盐类缓蚀剂具有很好的缓蚀效果,而HEDP和]PASP仅需很小的用量就可以达到较好的阻垢效果,同时兼有一定的缓蚀效果。复配阻垢缓蚀剂的最佳质量比为A:HEDP:PASP=100:3:2,即最佳配方为a3b2c1。(2)25℃、40℃、60℃、80℃四个温度下,在复配阻垢缓蚀剂的添加量小于120 mg·L-’时,缓蚀率逐渐增大,超过120 mg·L-1时缓蚀率基本保持不变。复配阻垢缓蚀剂的阻垢率随温度增加逐渐减小,四个温度下阻垢率随浓度增加普遍呈现出逐渐增大的趋势,且在150 mg·L-1时阻垢率均达到85%以上。基于经济性考虑,在保证缓蚀阻垢效果的基础上,选取复配阻垢缓蚀剂的最佳使用浓度为120mg·L-1。(3)通过极化曲线法、交流阻抗法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方法研究了复配阻垢缓蚀剂的缓蚀机理。极化曲线结果表明:在不同温度下添加复配阻垢缓蚀剂后,X65钢的自腐蚀电位均明显正移,且正移的幅度随复配阻垢缓蚀剂的浓度增加而增大;阴极和阳极反应作用系数均小于1,且fa要远小于fc,说明该复配阻垢缓蚀剂是一种典型的阳极型缓蚀剂。交流阻抗实验结果表明:在25℃、40℃、60℃和80℃四个温度下,复配阻垢缓蚀剂分子均可以吸附在X65钢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从而抑制X65钢的腐蚀。不同浸泡时间的交流阻抗结果表明,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复配阻垢缓蚀剂在X65钢表面形成的吸附膜经历生长和衰减的过程,且可以长时间保持较高的缓蚀率。X65试样的扫描电镜分析结果表明:在25℃、40℃、60℃和80℃四个温度下,不添加阻垢缓蚀剂时X65钢在60℃腐蚀最严重,添加复配阻垢缓蚀剂可以对X65钢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4)通过电导率法、SEM和X射线衍射(XRD)方法研究了复配阻垢缓蚀剂的阻垢机理。电导率法实验结果表明:碳酸钙结晶过程可以分成晶核形成和晶粒长大两个过程,复配阻垢缓蚀剂可以延长反应的诱导期并主要通过抑制晶核形成过程来减缓碳酸钙垢的生成,对晶粒长大过程的影响较小。CaCO3垢的扫描电镜分析结果表明:复配阻垢缓蚀剂的加入使碳酸钙晶体由方解石向文石及球霰石转变。CaCO3垢的XRD分析结果表明:复配阻垢缓蚀剂能够促进球霰石和文石的形成,抑制方解石的形成,从而使碳酸钙的晶型发生改变,达到阻垢的目的。
陈依漪[10](2015)在《AA-APEm-H3PO3聚醚阻垢缓蚀剂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文中认为结垢和腐蚀是循环冷却水系统中最主要的两个问题,对于经济和技术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在循环冷却水的使用过程中,碳酸钙和硫酸钙是最常见的两种钙垢。大多数进行冷却水循环的设备都是以碳钢和不锈钢为基本材料,所以就会有腐蚀问题,包括管道、换热器表面等。所以需要寻找合适的水处理剂。单体丙烯酸、APEM和亚磷酸在水相系统中进行自由基聚合反应,加入引发剂,合成了新型的三元低磷聚醚类水处理剂,它具有良好的阻垢、缓蚀和分散效果。然后对单体和三聚物进行红外光谱、氢核磁和热重分析的表征,分析其具体结构和热稳定性。该聚合物具有优异的阻垢性能,投加浓度为18mg/L时,阻碳酸钙效率达到80.97%;投加浓度为8mg/L时,阻硫酸钙效率达到93.94%;具有良好的分散氧化铁性能,当单体质量配比m(AA):m(APEM):m(H3PO3)为2:1:0.5时,该聚合物的分散效率达到最好,透射率为12.2%。在缓蚀效果上,与市场上的水处理剂相比,投加浓度为70mg/L时,共聚物的缓蚀率为87.14%,而有机膦类缓蚀剂HEDP的缓蚀率只有80.5%。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碳酸钙和硫酸钙垢的形貌进行了观察,利用X-射线衍射(XRD)和红外光谱(FT-IR)对碳酸钙和硫酸钙垢的晶型变化和晶体衍射强度做了研究,使用三元共聚物之后的碳酸钙和硫酸钙形貌均发生了明显变化。另外还研究了单体比例、引发剂用量、链转移剂用量、滴加时间和反应温度对AA-APEM-H3PO3阻垢性能的影响,确立了最佳合成工艺。也将AA-APEM-H3PO3与市场上销售的水处理剂进行了各种性能的对比,考察了循环水水质和复配对其阻垢、分散、缓蚀性能的影响。三元低磷聚醚类共聚物含有醚键、膦酰基、羧基等官能团,羧基能螯合多种会属离子,阻止钙垢的生成,对氧化铁有分散作用。膦酰基的存在能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吸附膜,减少腐蚀介质与金属元素的作用,从而起到减缓腐蚀的效果。
二、适合高硬度高碱度水的复合缓蚀阻垢剂的研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适合高硬度高碱度水的复合缓蚀阻垢剂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1)聚环氧琥珀酸类绿色阻垢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油田垢的结构机理以及除垢方法 |
1.1.1 油田垢的结构机理 |
1.1.2 除垢方法 |
1.2 阻垢剂的分类 |
1.2.1 含磷阻垢剂 |
1.2.2 羧酸类聚合物阻垢剂 |
1.2.3 磺酸型聚合物阻垢剂 |
1.2.4 环境友好型绿色阻垢剂 |
1.3 阻垢机理 |
1.3.1 鳌合增溶作用 |
1.3.2 阈值效应 |
1.3.3 晶格畸变作用 |
1.3.4 分散作用 |
1.3.5 再生-自解脱膜假说 |
1.4 阻垢剂的评价方法 |
1.4.1 静态阻垢法 |
1.4.2 鼓泡法 |
1.4.3 电导率法 |
1.4.4 临界法 |
1.4.5 恒定组分法 |
1.4.6 动态模拟法 |
1.5 聚环氧琥珀酸的研究现状 |
1.5.1 聚环氧琥珀酸的发展历程 |
1.5.2 聚环氧琥珀酸合成方法 |
1.5.3 聚环氧琥珀酸的应用 |
1.6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聚环氧琥珀酸的合成 |
2.1 环氧琥珀酸盐的合成 |
2.1.1 实验仪器和药品 |
2.1.2 合成原理 |
2.1.3 实验步骤 |
2.1.4 合成产物环氧琥珀酸盐的测定 |
2.1.5 环氧琥珀酸的合成影响因素的研究 |
2.1.6 最佳反应条件的确定 |
2.2 聚环氧琥珀酸的合成 |
2.2.1 实验仪器和药品 |
2.2.2 聚合机理 |
2.2.3 合成方法 |
2.2.4 PESA阻垢性能的测试 |
2.2.5 PESA的合成影响因素的研究 |
2.2.6 最佳反应条件的确定 |
2.2.7 PESA的表征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聚环氧琥珀酸阻垢性能的评价 |
3.1 实验原理 |
3.2 实验仪器和药品 |
3.2.1 实验仪器 |
3.2.2 实验药品 |
3.3 实验步骤 |
3.3.1 试剂的配制与标定 |
3.3.2 碳酸钙沉积法 |
3.3.3 阻垢率的计算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阻垢剂用量对PESA阻垢效果的影响 |
3.4.2 硬度对PESA阻垢效果的影响 |
3.4.3 碱度对PESA阻垢效果的影响 |
3.4.4 成垢时间对PESA阻垢效果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PESA复配及其阻垢性能的研究 |
4.1 实验仪器和药品 |
4.1.1 实验仪器 |
4.1.2 实验药品 |
4.2 实验步骤 |
4.3 复配阻垢剂阻垢性能的研究 |
4.3.1 常用阻垢剂的阻垢性能 |
4.3.2 PESA与常用阻垢剂的复配 |
4.3.3 PESA与 PBTCA复合阻垢剂的阻垢性能 |
4.3.4 PESA与 BHMTPMPA复合阻垢剂的阻垢性能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2)羧基碳量子点阻垢剂的优化制备及阻垢机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阻垢剂的分类 |
1.1.1 天然高分子阻垢剂 |
1.1.2 含磷类阻垢剂 |
1.1.3 磺酸类阻垢剂 |
1.1.4 羧酸类阻垢剂 |
1.1.5 绿色新型阻垢剂 |
1.2 阻垢剂的阻垢机理 |
1.2.1 晶格畸变作用 |
1.2.2 双电层作用机理 |
1.2.3 螯合增溶作用 |
1.2.4 凝聚分散作用 |
1.2.5 再生-自解脱膜假说 |
1.3 阻垢剂的评价方法 |
1.3.1 碳酸钙沉积法 |
1.3.2 浊度法 |
1.3.3 鼓泡法 |
1.3.4 电导滴定法 |
1.3.5 临界pH法 |
1.3.6 动态快速阻垢测试 |
1.3.7 动态模拟法 |
1.4 碳量子点简述 |
1.5 碳量子点的制备方法 |
1.5.1 自上而下法 |
1.5.2 自下而上法 |
1.6 碳量子点的性质 |
1.6.1 光稳定性 |
1.6.2 上转换荧光 |
1.6.3 荧光性质 |
1.6.4 低细胞毒性和生物相容性 |
1.7 碳量子点的应用 |
1.7.1 生物成像 |
1.7.2 化学传感 |
1.7.3 光催化应用 |
1.7.4 光电器件与太阳能电池 |
1.8 本课题选题依据及主要研究内容 |
2 羧基碳量子点阻垢剂的制备与条件优化 |
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2.2 羧基碳量子点阻垢剂的制备 |
2.2.1 羧基碳量子点阻垢剂的制备过程 |
2.2.2 羧基碳量子点阻垢剂的制备条件优化 |
2.2.3 羧基碳量子点阻垢剂的表征 |
2.3 本章小结 |
3 羧基碳量子点阻垢剂的阻垢性能研究 |
3.1 羧基碳量子点阻垢剂的静态阻垢性能研究 |
3.1.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3.1.2 实验过程 |
3.1.3 结果与讨论 |
3.2 硫酸钙型卤水挂片结垢实验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装置及实验步骤 |
3.2.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4 羧基碳量子点阻垢剂的阻垢机理研究 |
4.1 实验步骤 |
4.1.1 电位滴定法实验步骤 |
4.1.2 Raman在线监测步骤 |
4.2 实验仪器 |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 |
5.1 全文总结 |
5.2 论文的创新点 |
5.3 论文的不足之处 |
6 展望 |
7 参考文献 |
8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专利 |
9 致谢 |
(3)荧光示踪聚天冬氨酸衍生物的制备及其阻垢缓蚀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阻垢缓蚀剂研究概述 |
1.2.1 阻垢剂的分类 |
1.2.2 阻垢剂阻垢机理 |
1.2.3 缓蚀剂的分类 |
1.2.4 缓蚀剂缓蚀机理 |
1.3 荧光示踪阻垢缓蚀剂研究概述 |
1.3.1 荧光机理 |
1.3.2 荧光强度的影响因素 |
1.3.3 荧光示踪型水处理剂研究进展 |
1.4 选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
1.4.1 选题依据 |
1.4.2 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聚天冬氨酸/5-甲氧基色胺接枝物的制备及其阻垢缓蚀性能 |
2.1 实验部分 |
2.1.1 实验药品与仪器 |
2.1.2 聚琥珀酰亚胺(PSI)的合成 |
2.1.3 PASP/OTAM接枝物的合成 |
2.1.4 阻垢和缓蚀性能测试方法 |
2.1.5 荧光性能测试 |
2.1.6 理论计算 |
2.1.7 电化学测试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PASP/OTAM的结构表征 |
2.2.2 PASP/OTAM阻垢缓蚀性能 |
2.2.3 PASP/OTAM接枝物荧光特性研究 |
2.2.4 PASP/OTAM电化学测试 |
2.2.5 PASP/OTAM机理研究 |
2.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聚天冬氨酸/2-氨基-5-(氨甲基)-1-萘磺酸接枝物的制备及其阻垢缓蚀性能 |
3.1 实验部分 |
3.1.1 实验药品与仪器 |
3.1.2 PASP/APS接枝物的合成 |
3.1.3 阻垢和缓蚀性能测试方法 |
3.1.4 荧光性能测试 |
3.1.5 理论计算 |
3.1.6 电化学测试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PASP/APS结构表征 |
3.2.2 PASP/APS阻垢缓蚀性能 |
3.2.3 PASP/APS接枝物荧光特性研究 |
3.2.4 PASP/APS电化学测试 |
3.2.5 PASP/APS机理研究 |
3.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聚天冬氨酸/3-氨甲基吡啶工业化产品的制备及其阻垢缓蚀性能 |
4.1 实验部分 |
4.1.1 实验药品与仪器 |
4.1.2 PASP/3-AMPY接枝物的合成 |
4.1.3 阻垢和缓蚀性能测试方法 |
4.1.4 荧光性能测试 |
4.1.5 理论计算 |
4.1.6 电化学测试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PASP/3-AMPY结构表征 |
4.2.2 PASP/3-AMPY阻垢缓蚀性能 |
4.2.3 中试生产设计路线 |
4.2.4 中试生产实施方案 |
4.2.5 混酸对PASP阻垢性能的影响 |
4.2.6 PASP/3-AMPY中试产品阻垢缓蚀性能 |
4.2.7 PASP/3-AMPY中试产品荧光特性研究 |
4.2.8 PASP/3-AMPY中试产品电化学测试 |
4.2.9 PASP/3-AMPY中试产品缓蚀机理研究 |
4.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荧光示踪阻垢缓蚀剂的协同性能研究 |
5.1 实验部分 |
5.1.1 实验药品与仪器 |
5.1.2 阻垢和缓蚀性能测试方法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PAPEMP、HPMA及 Glu浓度对接枝物荧光性能的影响 |
5.2.2 .荧光示踪阻垢缓蚀剂正交试验 |
5.2.3 复合型阻垢缓蚀剂协同性能研究 |
5.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结论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4)含氨基酸环保型阻垢剂及缓蚀剂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阻垢剂分类 |
1.2.1 天然高分子阻垢剂 |
1.2.2 人工合成阻垢剂 |
1.3 缓蚀剂分类 |
1.3.1 表面活性剂型缓蚀剂 |
1.3.2 离子液体型缓蚀剂 |
1.3.3 天然提取型缓蚀剂 |
1.3.4 多糖类缓蚀剂 |
1.4 含氨基酸型阻垢剂及缓蚀剂 |
1.4.1 含氨基酸型阻垢剂 |
1.4.2 含氨基酸型缓蚀剂 |
1.5 阻垢及缓蚀机理 |
1.5.1 阻垢机理 |
1.5.2 缓蚀机理 |
1.6 本论文的工作 |
1.6.1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
1.6.2 本论文的研究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2.氨基酸改性聚天冬氨酸荧光阻垢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试剂与溶液 |
2.2.2 仪器 |
2.2.3 PSI的合成 |
2.2.4 Gly-Try-PASP的制备 |
2.2.5 产物的表征 |
2.2.6 阻垢性能测试 |
2.2.7 钙垢表征及阻垢机理 |
2.2.8 缓蚀性能测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合成条件优化 |
2.3.2 红外表征 |
2.3.3 荧光表征 |
2.3.4 热重表征 |
2.3.5 Gly-Try-PASP阻 CaSO_4 性能测试 |
2.3.6 Gly-Try-PASP阻 CaCO_3 性能测试 |
2.3.7 Gly-Try-PASP的阻垢机理 |
2.3.8 Gly-Try-PASP的缓蚀性能测试 |
2.3.9 Gly-Try-PASP与 Zn2+复配时缓蚀性能测试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3.基于姜黄素类荧光阻垢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试剂与仪器 |
3.2.2 姜黄素-柠檬酸-天冬氨酸(PCCA)三元聚合物的合成 |
3.2.3 产物的表征 |
3.2.4 阻垢性能测试 |
3.2.5 钙垢表征及阻垢机理 |
3.2.6 缓蚀性能测试 |
3.2.7 分散氧化铁性能测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氨基酸种类筛选 |
3.3.2 PCCA合成条件优化 |
3.3.3 红外表征 |
3.3.4 热重分析 |
3.3.5 荧光表征 |
3.3.6 测试条件对PCCA阻 CaSO_4 性能测试 |
3.3.7 测试条件对PCCA阻 CaCO_3 性能测试 |
3.3.8 PCCA的阻垢机理 |
3.3.9 分散氧化铁性能测试 |
3.3.10 PCCA的缓蚀性能测试 |
3.3.11 PCCA在 Q235A碳钢表面吸附模型研究 |
3.3.12 PCCA的缓蚀机理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4.色氨酸改性葡聚糖用于强酸环境下碳钢缓蚀剂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试剂 |
4.2.2 Dex-Try的合成 |
4.2.3 表征与测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合成条件优化 |
4.3.2 红外表征 |
4.3.3 单体与Dex-Try缓蚀性能比较 |
4.3.4 Dex-Try缓蚀性能研究 |
4.3.5 Dex-Try在 Q235A碳钢表面吸附模型研究 |
4.3.6 40℃时 Dex-Try的缓蚀性能 |
4.3.7 浸没时间对Dex-Try缓蚀性能影响 |
4.3.8 碳钢表面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5.结论 |
致谢 |
附录 硕士研究生学习阶段主要成果 |
(5)纺织厂空调循环水系统中阻垢剂的应用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纺织厂空调循环水系统的分类及特点 |
1.1.2 纺织厂空调循环水系统存在的问题 |
1.2 空调循环水处理技术研究现状 |
1.2.1 纺织厂空调循环水水质稳定方法 |
1.2.2 国外空调循环水处理技术研究现状 |
1.2.3 国内空调循环水处理技术研究现状 |
1.3 共聚物缓蚀阻垢剂的开发与应用 |
1.3.1 羧酸类聚合物阻垢剂 |
1.3.2 绿色环保型阻垢剂 |
1.4 阻垢机理 |
1.5 缓蚀机理 |
1.6 课题研究意义及研究内容 |
1.6.1 研究意义 |
1.6.2 研究内容 |
2 实验材料和方法 |
2.1 实验药品 |
2.2 实验设备 |
2.3 水质测定 |
2.4 三元共聚物的合成及纯化 |
2.5 共聚物表征方法 |
2.5.1 分子量分布表征 |
2.5.2 红外光谱表征 |
2.5.3 扫描电镜表征 |
2.6 共聚物的性能测试方法 |
2.6.1 共聚物固含量的测定 |
2.6.2 阻垢性能的测试 |
2.6.3 缓蚀性能的测试 |
2.6.4 分散氧化铁性能的测试 |
2.6.5 生物降解性能的测试 |
3 IA/SAS/HEMA三元共聚物的合成及其表征 |
3.1 实验方案设计 |
3.1.1 聚合方式的选择 |
3.1.2 单体的选择 |
3.1.3 引发剂的选择 |
3.1.4 正交实验 |
3.2 聚合机理 |
3.2.1 链引发 |
3.2.2 链增长 |
3.2.3 链转移 |
3.2.4 链终止 |
3.3 三元共聚物的表征 |
3.3.1 凝胶色谱表征 |
3.3.2 红外光谱表征 |
3.4 本章小结 |
4 IA/SAS/HEMA三元共聚物的性能研究 |
4.1 IA/SAS/HEMA三元共聚物阻垢性能 |
4.1.1 浓度对IA/SAS/HEMA三元共聚物阻垢性能的影响 |
4.1.2 硬度对IA/SAS/HEMA三元共聚物阻垢性能的影响 |
4.1.3 碱度对IA/SAS/HEMA三元共聚物阻垢性能的影响 |
4.1.4 水浴时间对IA/SAS/HEMA三元共聚物阻垢性能的影响 |
4.1.5 硫酸根离子浓度对IA/SAS/HEMA三元共聚物阻垢性能的影响 |
4.1.6 垢样的电镜扫描(SEM)分析 |
4.2 IA/SAS/HEMA三元共聚物与锌盐复配的缓蚀性能 |
4.2.1 锌离子浓度对IA/SAS/HEMA三元共聚物缓蚀性能的影响 |
4.2.2 pH值对IA/SAS/HEMA三元共聚物与锌盐复配缓蚀性能的影响 |
4.2.3 碳钢挂片表面腐蚀宏观分析 |
4.3 IA/SAS/HEMA三元共聚物分散氧化铁性能 |
4.4 IA/SAS/HEMA三元共聚物生物降解性能 |
4.5 本章小结 |
5 IA/SAS/HEMA三元共聚物在纺织厂空调循环水系统中的现场应用 |
5.1 咸阳纺织厂某织布车间空调循环水系统概况 |
5.2 水质分析 |
5.2.1 水质测定 |
5.2.2 水质评价 |
5.3 实验步骤 |
5.4 应用效果评价方法 |
5.5 结果与讨论 |
5.5.1 试验期间水质变化情况 |
5.5.2 挂片腐蚀情况 |
5.5.3 系统结垢情况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致谢 |
(6)铬盐废水蒸发系统环保缓蚀阻垢剂配制及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铬盐废水蒸发系统腐蚀控制 |
1.3 铬盐废水蒸发系统结垢控制 |
1.4 缓蚀阻垢剂 |
1.4.1 腐蚀抑制剂类型 |
1.4.2 结垢抑制剂类型 |
1.4.3 腐蚀抑制剂、结垢抑制剂间的复配增效 |
1.4.4 缓蚀阻垢剂研究现状 |
1.5 研究目的、意义和内容 |
1.5.1 研究目的、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1.5.3 技术路线图 |
2 铬盐废水蒸发系统结垢作用分析 |
2.1 前言 |
2.2 铬盐废水蒸发系统结垢影响因素分析 |
2.2.1 碳酸钙结垢受温度影响 |
2.2.2 碳酸钙结垢受钙离子浓度影响 |
2.2.3 碳酸钙结垢受铬离子浓度影响 |
2.3 铬盐废水结垢趋势预测模型的改进与优化 |
2.3.1 结垢趋势预测模型研究现状 |
2.3.2 传统稳定指数(SAI)模型应用误差 |
2.3.3 优化稳定指数(SAII)模型求解 |
2.4 铬盐企业生产废水结垢趋势预测 |
2.5 本章小结 |
3 铬盐废水蒸发系统腐蚀作用分析 |
3.1 前言 |
3.2 铬盐废水蒸发系统腐蚀影响因素分析 |
3.2.1 铬盐废水中金属碳钢(20#)材料的腐蚀受温度的影响 |
3.2.2 三价铬离子浓度对金属碳钢(20#)材料的腐蚀作用 |
3.3 本章小结 |
4 结垢抑制剂性能及协同作用研究 |
4.1 前言 |
4.2 实验试剂及仪器 |
4.3 实验方法及步骤 |
4.3.1 结垢抑制性能评价方法—静态结垢抑制法 |
4.3.2 试验步骤 |
4.4 PESA阻碳酸钙垢性能的测定 |
4.5 AA/AMPS阻碳酸钙垢性能的测定 |
4.6 HPMA阻碳酸钙垢性能的测定 |
4.7 PESA、AA/AMPS、HPMA复配后结垢抑制性能的测定 |
4.8 本章小结 |
5 腐蚀抑制剂性能及协同作用研究 |
5.1 前言 |
5.2 实验试剂及仪器 |
5.3 实验方法及步骤 |
5.3.1 腐蚀抑制性能评价方法-静态挂片失重测量法 |
5.3.2 实验步骤 |
5.4 复配缓蚀阻垢剂腐蚀抑制性能研究 |
5.4.1 钼酸盐与AP型结垢抑制剂混合后腐蚀抑制性能测定 |
5.4.2 锌盐与AP型结垢抑制剂混合后腐蚀抑制性能测定 |
5.4.3 葡萄糖酸钠与AP型结垢抑制剂混合后腐蚀抑制性能测定 |
5.5 本章小结 |
6 APM/APC型缓蚀阻垢剂性能研究 |
6.1 前言 |
6.2 APC/APM型缓蚀阻垢剂腐蚀抑制性能研究 |
6.2.1 APC型缓蚀阻垢剂腐蚀抑制试验 |
6.2.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6.3 APC型缓蚀阻垢剂结垢抑制性能研究 |
6.3.1 APC型缓蚀阻垢剂结垢抑制实验 |
6.3.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6.4 APC型缓蚀阻垢剂生物自然降解性能研究 |
6.4.1 APC型缓蚀阻垢剂生物自然降解实验 |
6.4.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 APC型缓蚀阻垢剂机理初步研究 |
7.1 前言 |
7.1.1 腐蚀抑制作用机理 |
7.1.2 结垢抑制作用机理 |
7.2 试验方法及原理 |
7.3 APC型缓蚀阻垢剂腐蚀抑制机理研究 |
7.4 APC型缓蚀阻垢剂结垢抑制机理研究 |
7.5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7)磷钼聚合物缓蚀阻垢剂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水资源现状及冷却水循环的意义 |
1.2 敞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概述 |
1.2.1 循环冷却水系统 |
1.2.2 敞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的水质变化特点 |
1.3 循环冷却水的处理方法 |
1.3.1 循环冷却水的前处理及旁流处理 |
1.3.2 循环冷却水系统中沉积物的处理方法 |
1.3.3 循环冷却水系统中金属腐蚀的控制方法 |
1.4 阻垢剂 |
1.4.1 天然聚合物阻垢剂 |
1.4.2 含磷类合成聚合物阻垢剂 |
1.4.3 羧酸类聚合物阻垢剂 |
1.4.4 磺酸类共聚物阻垢剂 |
1.4.5 环境友好型聚合物阻垢剂 |
1.5 缓蚀剂 |
1.5.1 无机缓蚀剂 |
1.5.2 有机缓蚀剂 |
1.6 复合缓蚀阻垢剂 |
1.7 研究的目的及内容 |
1.7.1 研究背景及目的 |
1.7.2 研究内容 |
第2章 原水水质分析及缓蚀阻垢剂的选用与试验方法 |
2.1 水泥厂简介 |
2.2 补充水水质分析 |
2.3 循环水分析 |
2.3.1 水泥厂循环冷却水系统 |
2.3.2 换热器水质变化及其对换热效果的影响 |
2.4 缓蚀阻垢剂的选择 |
2.4.1 羟基乙叉二磷酸(HEDP) |
2.4.2 聚丙烯酸钠(PAAS) |
2.4.3 磷钼聚合物 |
2.4.4 2-巯基苯并噻唑(MBT) |
2.5 试验整体思路 |
2.6 试验方法 |
2.6.1 试验温度的确定 |
2.6.2 试验用水的配制 |
2.6.3 腐蚀速度与缓蚀率的测定 |
2.6.4 阻垢率的测定 |
第3章 磷钼聚合物的制备与机理讨论 |
3.1 单因子分析 |
3.1.1 钼酸钠与六偏磷酸钠的配比 |
3.1.2 聚合温度 |
3.1.3 聚合时间 |
3.1.4 冷却温度 |
3.2 正交实验设计方案 |
3.3 正交试验结果及统计分析 |
3.4 磷钼聚合物的缓蚀效果 |
3.5 磷钼聚合物的缓蚀阻垢机理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缓蚀阻垢剂的合成与处理效果 |
4.1 缓蚀阻垢剂配料用量及合成条件的单因子分析 |
4.1.1 羟基乙叉二磷酸(HEDP) |
4.1.2 聚丙烯酸钠(PAAS) |
4.1.3 磷钼聚合物 |
4.1.4 2-巯基苯并噻唑(MBT) |
4.1.5 聚合条件 |
4.2 正交试验设计方案 |
4.3 正交试验结果及统计分析 |
4.4 磷钼聚合物缓蚀阻垢剂的性质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动态模拟实验 |
5.1 试验条件 |
5.1.1 试验流程及控制参数 |
5.1.2 试验水质条件 |
5.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5.2.1 缓蚀结果 |
5.2.2 阻垢结果 |
5.3 磷钼聚合物缓蚀阻垢剂的适用范围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及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发表论文 |
参加科研情况 |
致谢 |
(8)独山子石化千万吨炼油循环水处理缓蚀剂和杀菌灭藻剂的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冷却水系统 |
1.3.1 直流冷却水系统 |
1.3.2 循环冷却水系统 |
1.4 循环冷却水腐蚀结垢产生原因 |
1.4.1 电化学腐蚀 |
1.4.2 有害离子腐蚀 |
1.4.3 微生物腐蚀 |
1.5 循环冷却水防腐阻垢方法 |
1.5.1 物理防腐阻垢法 |
1.5.2 化学防腐阻垢法 |
1.6 课题研究内容及思路 |
1.6.1 研究内容 |
1.6.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独山子石化千万吨炼油循环冷却水系统现状分析 |
2.1 循环冷却水场简介 |
2.2 循环冷却水场工艺流程 |
2.3 循环冷却水来源 |
2.4 循环冷却水水质类型及浓缩倍数判断 |
2.4.1 水质测定实验 |
2.4.2 循环冷却水补水水质 |
2.4.3 循环冷却水补水的水质类型 |
2.4.4 循环冷却水系统浓缩倍数与补水量 |
2.5 水处理剂使用现状 |
2.5.1 现有水处理剂种类 |
2.5.2 水处理剂投加方式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缓蚀阻垢剂的筛选及高效复合型缓蚀阻垢剂的优化 |
3.1 缓蚀实验及阻垢实验 |
3.1.1 缓蚀实验 |
3.1.2 阻垢实验 |
3.2 缓蚀剂配方筛选及缓蚀剂间的协同增效作用 |
3.2.1 单一缓蚀剂的缓蚀性能 |
3.2.2 缓蚀剂间的协同增效作用 |
3.3 阻垢分散剂的筛选及阻垢剂间的协同阻垢作用 |
3.3.1 单一阻垢剂的阻垢性能 |
3.3.2 阻垢剂间的协同阻垢效应 |
3.4 复合型缓蚀阻垢剂的配方优化、性能及与现有产品对比 |
3.4.1 复合型缓蚀阻垢剂的配方优化 |
3.4.2 高效复合型缓蚀阻垢剂的性能及与现有产品的对比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炼厂循环冷却水系统微生物及杀菌灭藻剂的优化 |
4.1 杀菌试验 |
4.2 炼厂循环冷却水系统中的微生物状况分析 |
4.2.1 循环冷却水系统水质及微生物状况调研 |
4.2.2 循环冷却水系统微生物生长的影响因素分析 |
4.3 杀菌灭藻剂的筛选及优化 |
4.3.1 非氧化性杀菌灭藻剂的性能测定 |
4.3.2 氧化性杀菌灭藻剂 |
4.3.3 杀菌灭藻剂优化方案 |
4.4 杀菌灭藻剂与缓蚀剂匹配性研究 |
4.4.1 杀菌灭藻剂与缓蚀剂的互溶性 |
4.4.2 杀菌灭藻剂对缓蚀阻垢性能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石河子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
(9)新型复配阻垢缓蚀剂的研制及其性能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油气田中腐蚀结垢情况研究现状 |
1.1.1 概述 |
1.1.2 腐蚀机理及影响因素 |
1.1.3 结垢机理及影响因素 |
1.2 控制腐蚀结垢的方法 |
1.2.1 CO_2腐蚀控制方法 |
1.2.2 结垢控制方法 |
1.3 阻垢缓蚀剂概述 |
1.3.1 缓蚀剂 |
1.3.2 阻垢剂 |
1.4 阻垢缓蚀剂之间的协同效应 |
1.4.1 缓蚀协同效应 |
1.4.2 阻垢协同效应 |
1.4.3 复合阻垢缓蚀剂特点 |
1.4.4 复合阻垢缓蚀剂选取原则 |
1.4.5 典型的复合阻垢缓蚀剂 |
1.5 阻垢缓蚀剂性能评价方法 |
1.5.1 缓蚀剂性能评价方法 |
1.5.2 阻垢剂性能评价方法 |
1.6 课题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 |
1.6.1 课题研究意义 |
1.6.2 课题研究内容 |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仪器 |
2.1.2 实验药品 |
2.1.3 试样 |
2.1.4 介质 |
2.2 实验方法 |
2.2.1 失重法 |
2.2.2 电化学测试方法 |
2.2.3 静态阻垢法 |
2.2.4 电导率法 |
2.2.5 表面分析方法 |
3 复配阻垢缓蚀剂配方的筛选 |
3.1 单一组分的缓蚀阻垢性能 |
3.2 设计正交实验筛选最佳配方 |
3.3 温度和浓度变化对最佳配方缓蚀阻垢性能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4 复配阻垢缓蚀剂的缓蚀和阻垢机理研究 |
4.1 复配阻垢缓蚀剂的缓蚀机理研究 |
4.1.1 极化曲线测试结果 |
4.1.2 交流阻抗测试结果 |
4.1.3 X65钢试样SEM结果 |
4.2 复配阻垢缓蚀剂的阻垢机理研究 |
4.2.1 电导率法对碳酸钙结垢动力学的研究 |
4.2.2 CaCO_3垢的SEM分析 |
4.2.3 CaCO_3垢的XRD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结论 |
5.1 主要结论 |
5.2 后续工作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AA-APEm-H3PO3聚醚阻垢缓蚀剂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阻垢分散剂的研究进展 |
1.2.1 天然高分子阻垢剂 |
1.2.2 聚合物类阻垢剂 |
1.2.3 生态友好型阻垢剂 |
1.3 缓蚀剂的研究进展 |
1.3.1 无机型缓蚀剂 |
1.3.2 有机型缓蚀剂 |
1.3.3 聚合物类缓蚀剂 |
1.4 阻垢和缓蚀机理 |
1.4.1 阻垢机理 |
1.4.2 缓蚀机理 |
1.5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1.5.1 研究内容 |
1.5.2 创新点 |
第二章 聚醚类水处理剂AA-APEM-H_3PO_3的制备与表征 |
2.1 AA-APEM-H_3PO_3的制备 |
2.1.1 主要试剂和仪器 |
2.1.2 聚醚大单体APEM的制备 |
2.1.3 低磷聚醚类三元共聚物AA-APEM-H_3PO_3的制备 |
2.2 单体APEM和共聚物AA-APEM-H_3PO_3的结构表征 |
2.2.1 红外光谱表征(FT-IR) |
2.2.2 核磁共振表征(H-NMR) |
2.2.3 热重分析(TGA) |
2.3 小结 |
第三章 AA-APEM-H_3PO_3阻垢性能的研究 |
3.1 实验试剂和仪器 |
3.2 阻垢性能评定方法 |
3.2.1 阻碳酸钙垢 |
3.2.2 阻硫酸钙垢 |
3.2.3 阻磷酸钙垢 |
3.3 阻碳酸钙垢性能测试 |
3.3.1 反应条件对AA-APEM-H_3PO_3阻碳酸钙垢性能的影响 |
3.3.2 测试条件对AA-APEM-H_3PO_3阻碳酸钙垢性能的影响 |
3.3.3 AA-APEM-H_3PO_3与商业阻垢剂的碳酸钙阻垢性能比较 |
3.4 阻硫酸钙垢性能测试 |
3.4.1 投加量对AA-APEM-H_3PO_3阻硫酸钙垢性能的影响 |
3.4.2 测试温度对AA-APEM-H_3PO_3阻硫酸钙垢性能的影响 |
3.4.3 成垢离子浓度对AA-APEM-H_3PO_3阻硫酸钙垢性能的影响 |
3.4.4 AA-APEM-H_3PO_3与商业阻垢剂的硫酸钙阻垢性能比较 |
3.5 阻磷酸钙垢性能测试 |
3.5.1 不同质量单体配比对AA-APEM-H_3PO_3磷酸钙阻垢性能的影响 |
3.5.2 AA-APEM-H_3PO_3与商业阻垢剂的磷酸钙阻垢性能比较 |
3.6 小结 |
第四章 钙垢表征及阻垢机理 |
4.1 引言 |
4.2 实验仪器与钙垢 |
4.3 碳酸钙垢分析结果与讨论 |
4.3.1 SEM |
4.3.2 TEM |
4.3.3 XRD |
4.3.4 FT-IR |
4.4 硫酸钙垢分析结果与讨论 |
4.4.1 SEM |
4.4.2 XRD |
4.5 AA-APEM-H_3PO_3的阻垢机理 |
4.6 小结 |
第五章 AA-APEM-H_3PO_3缓蚀分散性能的研究 |
5.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5.2 缓蚀性能研究 |
5.2.1 缓蚀性能评定方法 |
5.2.2 AA-APEM-H_3PO_3单体配比对缓蚀性能的影响 |
5.2.3 AA-APEM-H_3PO_3与商用缓蚀剂的缓蚀性能比较 |
5.2.4 AA-APEM-H_3PO_3与锌盐复配 |
5.3 分散性能研究 |
5.3.1 分散性能评定方法 |
5.3.2 AA-APEM-H_3PO_3单体配比对分散性能的影响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四、适合高硬度高碱度水的复合缓蚀阻垢剂的研制(论文参考文献)
- [1]聚环氧琥珀酸类绿色阻垢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D]. 吕宇涛. 西安石油大学, 2020(10)
- [2]羧基碳量子点阻垢剂的优化制备及阻垢机理的研究[D]. 肖杨杨. 天津科技大学, 2020(08)
- [3]荧光示踪聚天冬氨酸衍生物的制备及其阻垢缓蚀性能[D]. 张盼盼. 河南大学, 2020(02)
- [4]含氨基酸环保型阻垢剂及缓蚀剂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D]. 袁小静.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5]纺织厂空调循环水系统中阻垢剂的应用与性能研究[D]. 苏玲莉. 西安工程大学, 2019(02)
- [6]铬盐废水蒸发系统环保缓蚀阻垢剂配制及机理研究[D]. 赵一满. 西南科技大学, 2019(11)
- [7]磷钼聚合物缓蚀阻垢剂的研究[D]. 魏佳虹. 天津大学, 2017(06)
- [8]独山子石化千万吨炼油循环水处理缓蚀剂和杀菌灭藻剂的优化[D]. 赵贺. 石河子大学, 2015(04)
- [9]新型复配阻垢缓蚀剂的研制及其性能评价[D]. 任元明. 中国海洋大学, 2015(08)
- [10]AA-APEm-H3PO3聚醚阻垢缓蚀剂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D]. 陈依漪. 东南大学, 20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