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陕西7年500万人越过温饱线(论文文献综述)
李洪周[1](2021)在《习近平关于贫困治理的重要论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张瑜[2](2020)在《塑造“社会主义新人” ——集体化时代一个晋东南村庄的个体与群体》文中指出中共对于人的塑造和培养的重视程度是一以贯之的。本研究关注的是集体化时代中共对于社会主义新人的塑造和培养问题,通过考察乡村社会中的“问题人物”、各类模范、干部、妇女、儿童、民兵六类不同身份的人物群体或具体的人物代表,集中探讨了集体化时代国家在基层乡村社会中塑造社会主义新人的实践方式和过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形成并不断完善的培养机制和治理技术。从国家的角度来讲,通过政治学习、日常劳动、军事训练、树立典型等方式向“新人”们传输中共的价值观,将不同的人纳入到不同的组织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和培养,就成为国家为塑造社会主义新人在乡村具体的实践方法。从民众的角度来讲,他们主动或者被动地去适应社会主义新人的标准,通过具体的行动实践着国家在不同阶段对于新人的要求,体现了国家意志,使得国家不再是事不关己的遥远存在,而是化身为一个熟悉的邻人,他可能是一名干部、模范,又或是五类分子。在塑造新人的过程中,国家的权力不仅触及到乡村的每个角落,也触及到了生活在这里的人,将个人与国家紧密地联合在一起。不同群体和个人在中共的领导下,共同缔造了集体化时代。论文的主要内容分为六章。第一章:乡村“问题人物”的思想改造与人生际遇。本章是对四个乡村社会中“问题人物”个人生活史的研究,主要运用个人档案,还原这些曾经生活在村庄五类分子的平凡人生,试图揭示出他们在那个政治挂帅的时代环境下,那些隐藏在不合时宜言行中的复杂内心世界与性情。第二章:“公”“私”之间:集体化时代的乡村干部。乡村干部作为村庄里的领导人,他们是沟通国家与基层社会的桥梁。因此,他们的自身素质、作风问题、与村民的关系问题则成为影响基层社会正常运转的重要因素。教育、培养好各种类型的乡村干部,也成为国家控制、动员广大的农民的前提和基础。本章主要从组织架构、干部正面和负面的形象等方面,尽可能全面揭示集体化时代真实的干部面向,探讨国家是通过怎样的方式将乡村干部塑造成为符合中共价值观的社会主义新人。第三章:榜样的力量:集体化时代对模范的塑造。集体化时代是模范辈出和“模范引领”的时代,国家重视模范的引领作用,不遗余力地评选模范。本章既关注模范作为一种精神的存在,也关注模范作为具体个人的存在。将以村级档案为核心史料,尝试揭示集体化时代基层普通模范的形象和模范评比制度在基层的运作及不同时期对劳模标准的变化,以求尽可能真实、立体、动态地展示各类模范被塑造的过程。以此呈现新中国通过树立模范典型来塑造社会主义新人的过程,进一步阐释中共在群众动员方面的成功之道。第四章:家庭·劳动·革命:妇女形象的嬗变。本章将依照集体化时代不同“表征”的顺序,探讨中共期望新妇女在新社会中扮演怎样的角色。通过分析集体化时代妇女参加劳动的基层实践,揭示国家对妇女角色和形象如何在劳动的过程中得以塑造,妇女劳力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如何被一步步开发以及开发的程度,又如何从家庭逐步走向社会的过程,进而考察妇女参加劳动生产的成绩和问题;同时,也尽量从妇女的角度出发,分析其自身体验,从而尽可能全面地、连续地呈现国家如何培养、塑造新时期女性的努力,进一步回答社会主义新妇女何以产生的问题。第五章:“新人”的启蒙:集体化时代的儿童教养。中共对儿童的“共产主义接班人”式塑造和培养赋予了儿童新的角色、定位、属性和“儿童—国家”关系。通过梳理集体化时代儿童教育(包括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的发展与变化,可以追寻特殊历史背景下童年经历的蛛丝马迹,不失为理解集体化时代和集体化时代的人们提供一个新的角度和途径。因此,本章以集体化时代幼儿教育的发展、变化以及国家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阶段如何去塑造社会主义新人为线索,尝试从儿童的角度出发,探讨儿童观念在这一时期的变迁和国家在塑造“共产主义接班人”过程中与儿童的互动,试图为理解集体化时代提供一个新的角度和途径。第六章:从拿镐到拿枪:建国以来山西乡村的民兵。民兵制度作为集体化时代的一项重要制度,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民兵是中共把老百姓组织起来的一种方式,是集体主义的重要表现形式。本章主要突出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揭示民兵制度如何嵌入到农村并逐步完善起来;二是将农民置于特定的历史环境中,考察他们在民兵制度下的心态与行为以及与国家的互动,进一步探讨国家借助民兵形象为塑造社会主义新人的努力。本研究将采用传统史学中重资料重描述的方式,注重村庄一手档案的整理与利用,并以此为主,结合地方文献、官方档案和口述资料,试图运用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的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来阐释集体化时代国家与个人互动的场景及其背后的微妙关系,再现权力与利益博弈的历史图像。力争把宏观的理论构想和微观的个案分析相结合,更全面系统地研究集体化时代和集体化时代的人们,试图诠释集体化时代社会与文化的深层内涵,思考集体化时代的留给后人的经验和教训。在具体研究中,既关注人物群体也关注具体个人,既关注历史进程也关注具体事件,既关注制度层面也关注执行效果,既关注成绩又考察问题与矛盾,希望以“社会主义新人”为线索,体现出集体化时代不同时期国家对社会主义新人要求的动态的变化过程,以揭示共产主义革命对现代中国人的思想改造和重塑历程,进而去解读集体化时代在乡村的运行逻辑和历史进程。回答“集体化时代基层民众的真实生活是怎样的”、“国家与个人是怎样互动”、“国家如何塑造社会主义新人”的问题。研究表明,劳动是集体化时代塑造新人的重要途径,是理解集体化时代的一条重要线索。劳动成为了中共塑造社会主义新人的主要方式和重要载体,在劳动的过程中,集体化时代的人们无论从思想上还是身体上,都得到了塑造和锻炼。集体化时代所塑造的各类新人形象是符合时代要求的,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与时代的命运休戚相关,但是也夹杂着问题与矛盾,其中问题的根本还应回到对人的关照上来。因此,对待集体化时代的认识,也应当放到动态地、连续的情境中,将历史的解读更为人性化。集体化时代的乡村社会研究应当在重视档案史料的基础上,终究回归以人为中心,以历史学为本位的研究,这样才能实现整体史的研究。
刘颖[3](2020)在《十八大以来我国农村精准扶贫实践研究 ——以湖北省孝昌县白沙镇S村为例》文中指出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高度重视精准扶贫工作,精准扶贫工作已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保障。本文以湖北省孝昌县白沙镇S村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以及实地调查等方法进行,聚焦在孝昌县S村的精准扶贫工作。论文共分为六部分。绪论部分提出论文选题的缘由及其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等方面;第二部分主要是介绍十八大以来我国精准扶贫工作概况;第三部分主要介绍S村精准扶贫工作概况;第四部分分析S村精准扶贫工作成效;第五部分对S村精准扶贫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成因进行分析;第六部分是对农村精准扶贫工作的对策分析,从贫困户转变观念到完善精准扶贫管理机制、拓宽扶贫资金筹集渠道,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打造优质产业,创建产业扶贫新模式、大力提升基础设施水平,强化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充分发挥保障制度在精准扶贫工作中的兜底作用等六个方面提出对策,以便精准扶贫工作能更好的落到实处,实现贫困户脱贫致富奔小康。
白雨[4](2020)在《兴安盟脱贫效果的可持续性研究》文中提出从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就对解决贫困问题,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作出了战略规划。从解决温饱问题到满足人民基本生活需要,从解决物质文化需求到提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中国奋斗了 40多年,成果令人瞩目。农村绝对贫困人口由1978年的7.7亿人减少到2019年底的551万人。十九大报告中指出,2020年我国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前,距离成果检验还有半年的时间,保证剩余贫困人口顺利脱贫,特别是深度贫困地区顺利脱贫成为当下社会各界努力和关注的焦点。兴安盟作为少数民族聚居、农业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国家扶贫开发重点盟市,尽管近年来少数民族农牧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高,但是兴安盟基础设施落后、贫困人口脱贫能力差、经济发展滞后等问题并未得到根本解决,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顺利脱贫不返贫任务仍然艰巨。本文聚焦国内外贫困问题研究的相关概念理论,从保持脱贫效果的可持续性角度出发,研究现阶段绝对贫困及未来相对贫困问题。选取兴安盟为切入点,总结兴安盟近年来精准扶贫政策实施取得的脱贫成效,结合兴安盟地区特点,以实地调研与大量访谈结果分析总结出当地脱贫效果的可持续性存在的实际问题,找出结症所在并给出针对性对策建议,为当地巩固脱贫成果,提升人民整体生活水平提供参考。
叶善青[5](2020)在《精准生态扶贫研究 ——对2020年后我国扶贫战略的思考》文中研究表明减贫和生态文明建设是人类社会需长期面对的现实问题。2020年我国即将打赢的脱贫攻坚战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作为还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世界人口最多的多民族发展中国家,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以及相对贫困问题还将长期存在。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生态资源短缺约束加剧,我国的贫困和扶贫实践也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和问题:传统的以制度改革、开发战略为主的扶贫成效开始放缓;过度的扶贫开发伴随着生态环境破坏问题日益凸显;现行标准下脱贫人口获得资源相对困难;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和疫病交织而导致的返贫现象增多;传统的“开发式扶贫”与近年的“精准扶贫”在基层实践中逐步呈现出一定的矛盾和冲突;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和丰富的物质生活需求对传统的开发扶贫、精准扶贫提出了更高要求等。以上这些都亟需我们寻求一条新的扶贫途径。顺应当前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本文在系统梳理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等理论和实证方法,将减贫与生态建设结合起来研究,提出应走因地制宜、低碳循环、持久效率、包容发展的精准生态扶贫新路,力求为处于脱贫攻坚决胜期的当下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的我国如何推进扶贫事业提供一种新思路。论文立足于我国传统开发扶贫实践和2020年脱贫攻坚后的经济社会发展背景,剖析了我国开展精准生态扶贫的现实动因及具备的条件;运用规范研究与实证分析、比较分析与综合分析、共性分析与特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论证了生态贫困与生态环境脆弱存在的交互影响关系;探析了生态贫困类型、成因、辨识方法以及精准生态扶贫的作用机理,揭示了生态贫困存在“生态环境不良致贫型”“功能角色束缚致贫型”“工业化进程中资源耗竭致贫型”“制度缺失性致贫型”等四种主要类型,从新的角度为精准化识别扶贫对象提供了靶向引导,也为精准生态扶贫政策制定提供参考。论文在分析我国精准生态扶贫现有探索成效和存在问题以及借鉴国外开展针对性生态减贫经验的基础上,构建了精准生态扶贫的理论框架,设计了“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的生态扶贫治理体系和运行机制,并提出了基于资源禀赋开展针对性、差异化的生态扶贫措施建议,以为我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协同开展减贫与生态保护服务。精准生态扶贫战略的提出,是现有精准扶贫实践和传统扶贫开发理论的发展,其现实依据是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生态贫困问题的存在,理论基础在于正确处理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价值取向在于创新包容低碳可持续发展,实现路径是基于资源禀赋生态治贫发展,基本要求在于通过资本、劳动力、技术、制度等要素保障,协调政府、市场和社会多方力量消除生态贫困地区人与生态环境不良关系,实现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发展相协同,根本目标在于将“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推动生态贫困人口脱贫致富,享有美好生活。
刘金新[6](2018)在《脱贫脆弱户可持续生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农村处于普遍性绝对贫困之中,改革开放近40年,我国减贫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截止到2017年农村贫困人口下降为3046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至3.1%。正如贫困是人类社会的永恒现象,返贫也一直与反贫困治理如影随形。剩余贫困人口脱贫难度大,脱贫攻坚责任考核压力客观造成中国反贫困治理实践中的减贫数量要求与脱贫质量要求之间的矛盾,脆弱性脱贫时有发生。消除致脆因素,提高贫困户脱贫后的可持续生计能力,降低脱贫脆弱家庭的数量,减少返贫压力,是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和保障2020年小康社会质量的必要条件。论文以脱贫脆弱户这一特殊群体为研究对象,沿着历史到现实的维度,客观分析了脱贫攻坚时期中国反贫困治理中的返贫现象,认为实现了“两不愁三保障”的部分临时脱贫户,因生计资产不足、自我发展能力欠缺、村级整体贫困未根本改善,加上反贫困治理制度的基层实效,其脱贫后的生计仍存较大不可持续性,本质上仍属于贫困群体。论文分析了脆弱性脱贫的生成原因、生计现状,以马克思反贫困理论和中国反贫困治理理论为指导,借鉴西方反贫困理论中的有益成分,提出了实现脱贫脆弱户可持续生计的对策,具体包括以下方面内容:一、分析脆弱性脱贫客观存在性贫困是经济、社会、历史、文化、自然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依据不同角度,贫困有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生活贫困与发展贫困,生产性贫困和社会性贫困,物质贫困与精神贫困多种类型。导致贫困的原因往往也是引致返贫的原因,返贫被称为反贫困治理之谜,即原有贫困人口脱贫,新贫困人口又会产生,新产生的贫困人口可能包括原来已经脱贫的人口。中国对人类反贫困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也同样在各个反贫困阶段存在返贫现象。随着中国脱贫攻坚进程的加快和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临近,我国贫困人口数量将大大减少,随后,因脆弱性脱贫造成的隐性返贫问题将上升为影响我国反贫困事业的最大威胁。当前的脆弱性脱贫主要表现为因病、因学、失业和经营失败型返贫等,具有隐蔽性、频发性、地域性和异质性特征。所以,应当客观对待返贫问题,高度重视脱贫攻坚时期的脆弱性脱贫问题。二、探究脆弱性脱贫生成原因和测度方法脱贫脆弱性的生成既要回溯分析脱贫之前的贫困状态和致贫原因,还要分析脱贫过程中政策措施的有效性以及脱贫后实现可持续生计目标的内外在制约因素。依据脆弱性脱贫理论和可持续生计理论,论文提出了贫困历史维度测度、生计资产状况测度、收入和消费信息测度、可持续生计能力测度、返贫持续时间测度五种测算脱贫脆弱程度的基本方法。认为,过去贫困不代表未来会贫困,但过去的贫困和未来的贫困必然存在一定的联系,且过去经常贫困的农户在未来返贫的几率更大。因此,依据历史贫困状态,脱贫后再次返贫的次数和滞留贫困陷阱的时间,现有生计资产数量和质量,收入来源和结构,发展性消费在消费总支出中的比重,对市场风险和自然灾害风险的敏感度,可以预测脆弱性脱贫发生的可能性和脆弱程度,从而推动反贫困政策前移。三、描述脱贫脆弱户生计现状生计是一种生活状态,脱贫脆弱户因生计资产不足、自我发展能力较弱,对传统生计方式依赖性较大,可持续的替代生计方式未完全建立,整体处于由“旧”生计方式向“新”生计方式转变的过渡期,收入不稳定,收入来源单一,高收入占比少,家庭发展性消费占总消费支出偏低,非农性经营活动保守,在遭受外界不良环境冲击时极容易再次成为风险冲击受害者,经历由临时性脱贫到轻度贫困、由轻度贫困到深度贫困、从暂时性贫困到长期性贫困、从相对贫困到绝对贫困某一两阶段或多个阶段上的反复转变。纯农型脱贫脆弱户、兼业型脱贫脆弱户与非农型脱贫脆弱户,因生计策略不一样,在生计结果上也存在较大差异,非农型和前两种类型的脱贫脆弱户相比较,生计结果符合风险与收益正相关的经济学原理。社会制度、经济转型、产业升级、市场决定作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基层党组织建设状况是脱贫脆弱户可持续生计的外在环境。因适应和利用外在环境中的有利条件,以及消除家庭生计脆弱因素的意愿和能力不同,不同生计资产和生计策略的脱贫脆弱户,可持续生计的实现程度也不一样。四、提出脱贫脆弱户可持续生计实现路径脱贫脆弱户生计不可持续在现象上表现为生计资产短缺,其根本原因则是内生能力不足,外部帮扶难以形成有效牵引力。因此,需要从脱贫脆弱户自身和外部环境两个方面探究实现生计可持续的着力点。首先,脱贫脆弱户自身积极主动发展内生能力。主要依靠自我发展能力的提高,实现家庭生计资本数量增加和质量提升;其次,重建乡村促进脱贫脆弱户实现可持续生计。包括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传承乡村农耕文明,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盘活农村资产,壮大集体经济,培育农户专业合作社和农村集体经济合作组织等新型经营主体,建立有效的利益联结机制,以乡村整体富裕带动脱贫脆弱户实现生计的可持续。再次,加强制度设计,提高反贫困效率,形成脱贫脆弱户可持续生计的合力。内容包括建立完善的脱贫纠偏机制,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机制,建立适度(有限)普惠的扶贫制度和政府与市场协调发展的机制四个主要方面。
闫奕铭[7](2017)在《陕豫鄂毗邻区历史地理研究(1912-2012)》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陕豫鄂毗邻区地处我国东西部和南北方的过渡区域,位于汉江流域的中上游地区,境内资源种类丰富多样。自民国初至21世纪南水北调移民搬迁的结束,在一个世纪的历程中,毗邻区的发展逐步走向衰弱,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性凸显,区域人地关系日益紧张,逐渐成为内陆腹地发展中的边缘地带和贫困地区。区域的发展受到气候、土地、水文、资源等自然因素和人口、交通、城镇、政治等社会因素的制约,无论是自然因素还是社会因素都是在不断地变化中,受自然规律控制的地理环境和受社会发展规律控制的人类生产活动之间的相互作用共同决定了区域发展的历史进程。民国时期,陕豫鄂毗邻区的地貌环境为人口的增殖提供了地理条件,并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和驱使,人口的增减变化刺激了区域空间的进一步拓展。然而,近代新式交通的变革,打破了区域的传统空间结构,毗邻区区位交通的重要性下降。依靠交通发展的省域、流域贸易势衰,传统的农副产品交换市场地位被取代,凭借道路维系的城镇以及建立在此基础上的层级贸易体系走向了没落。经济的衰退,时局的动荡,进一步激化了毗邻区社会矛盾,致使匪乱丛生,社会秩序趋向失衡和失控。这一系列连续的社会变化对毗邻区的经济结构、生计方式和人地关系产生了重要影响。水田减少,旱地作物被推广,经济作物成了民众增加收入来源的重要补充。过度的农业开发造成了区域严重的生态后果,土壤贫瘠,水土流失加剧,旱涝灾害频发。由于生态环境的恶化,区域的经济发展更趋艰难,民众生活也愈益贫困。新中国建立以后,毗邻区的社会发展逐渐步入正轨,人口数量在经历三十年的爆炸性增长之后趋于平稳。区域内新式道路交通得到建设发展,陆路运输成为沟通贸易的主要方式。城镇重新布局,并兴起了一批新的工业城镇。同时,南水北调等国家工程的建设,对区域发展及域内人地关系带来了新的影响。人口变迁改变了原有的社会组织关系和生产方式,区域发展和生态保护因人地关系的改变面临新的挑战。
裔兆宏[8](2013)在《美丽中国样本》文中认为引子伯禹愎鲧,夫何以变化?纂就前绪,遂成考功。何续初继业,而厥谋不同?洪泉极深,何以(?)之?……河海应龙?何尽何历?鲧何所营?禹何所成?这是屈原在《天问》中几句关系治水的诘问。我始终相信苍天有眼。大自然的一切变化,都是有规律的,任何对大自然的犯罪行为,都将会受到惩罚,只有顺应自然,利用规律,才能趋利避害。
王洪涛[9](2013)在《中国西部地区农村反贫困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贫困是全球性的社会现象,是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发展不平衡和地理自然生态条件差异以及人类个体差异综合作用的结果。解决贫困问题是当今的世界性的课题。贫困不仅是经济问题,更重要的是政治问题。中国的贫困主要在农村,而农村的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中国的西部地区,西部农村贫困地区是中国自然条件最为恶劣、少数民族最为集中,贫困发生最为广泛的地区。西部农村贫困地区的贫困问题具有强烈的、独特的区域性个性,表现为高原山区的特点、少数民族的特点和边远地带的特点。西部贫困地区的贫困是多种因素相互交织、相互制约形成的一种综合现象,是历史的积累。尽管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一直格外重视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针对西部地区少数民族居住分散、地理条件恶劣、交通闭塞、经济较为落后的状况,实施特殊民族政策以帮助其脱贫,并且进行扶贫开发的30余年来,西部地区贫困人口大幅减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西部地区农村居民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但由于历史和地理等种种原因,我国西部农村发展水平远远低于其他地区,贫困问题仍然格外严重,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并存,绝对贫困人口多、面广、程度深、返贫率高,由此构成了对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严峻挑战。对中国西部农村贫困问题的研究,将有利于加快贫困户的脱贫步伐;有利于实施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战略;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有利于经济社会的改革、发展和稳定。因此,有着极其重要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意义。我国农村贫困问题的理论研究落后于实践,找出制约我国西部农村的贫困因素,对我国西部农村反贫困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可以探索出我国西部农村反贫困的有效途径。本文梳理了农村贫困与反贫困的基本理论,从贫困的内涵、分类和测定方法入手,对贫困与反贫困的内涵进行了阐述;在此前提下,分析了中国西部地区农村反贫困的必要性,认为西部农村反贫困是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应然要求,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是民族团结与发展的推动力。在分析中国西部地区农村反贫困必要性和重要性的基础上,对西部地区农村贫困状况、特殊性和反贫困历程进行了阐述,并进一步分析了制约中国西部农村反贫困的因素。针对制约因素和在反贫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文章探讨了中国西部地区农村反贫困的推动力和模式选择,认为西部地区农村应当根据自身具体情况,应采取多元化的反贫困模式,最终提出了推进中国西部地区农村反贫困的对策建议。本文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之上,提出了中国西部农村反贫困方式的创新:坚持开发式扶贫和社会保障相结合;坚持专项扶贫和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相结合;坚持外部支持与自力更生相结合;阐述了主要脱贫途径选择:一是走农业产业化道路,消除或减缓贫困;二是严格控制贫困地区的人口过快增长;三是低生活保障和养老保险制度;四是易地扶贫搬迁。指出了主要扶贫方式的选择,也就是开发式扶贫与救助式扶贫的协调统一,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景虹梅[10](2012)在《黑色幽默小说主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黑色幽默小说盛行于20世纪60、70年代的美国。一般认为,它的兴起是以美国作家布鲁斯·杰伊·弗里德曼于1965年编辑出版的一本小说选集《黑色幽默》为标志的。在这本小说集里收入了自1960年以来发表在美国报刊杂志上的若干小说的片段。这些小说片段典型地体现了被编选者命名为“黑色幽默”的艺术特点。自此,黑色幽默小说被当作一个不甚严密的文学流派在60年代的美国文坛上独树一帜,日益壮大:作家成员不断扩充,富于黑色幽默特色的作品不断涌现。随着其影响力的逐步扩大,黑色幽默小说形成了美国60、70年代声势浩大的一股文学潮流,在文学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迹。黑色幽默小说之所以能够在上世纪60年代的美国脱颖而出,在很大程度上被认为是它所采用的艺术表现手法——黑色幽默手法——独具开创性而令入耳目一新;这也成为其最受瞩目的文学成就。自60年代起,有关黑色幽默小说的研究就层出不穷;但是,相当多的研究热衷于探讨黑色幽默小说的艺术特色或美学风格,其中尤其突出了其“反英雄(主角)”、“反情节”、“反线性(逻辑)结构”等小说形式上的创新,在“反传统”的意义上,确立了其先锋实验的品格与性质(因此,历史上的黑色幽默小说也曾一度被称作60年代美国文学中的“先锋派小说”或“实验小说”),并由此彰显出其主要的价值和意义。然而,如果要客观、全面地来衡量或重新评估黑色幽默小说的价值与意义,那么,黑色幽默小说中所蕴含的主题、思想同样是不容忽视的。黑色幽默小说的贡献,说到底,是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曲折而深刻地反映了60年代、乃至“二战”以来的美国社会现实。但遗憾的是,迄今为止的黑色幽默小说研究恰恰在主题方面显出薄弱。大多数的主题研究局限于对具体作品的个案分析,“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缺乏从整体上对黑色幽默小说这一产生于20世纪60、70年代的重要的文学现象作宏观上的思想把握或主题概括,从而不利于对其思想价值的全面发现。基于这样的认识,本文的研究目的主要是通过对黑色幽默小说——以上世纪60、70年代处于全盛时期的美国黑色幽默小说中的经典作品为具体研究对象——的主题研究(对具体作品作主题分析,对由其共同凸现出的主题类型进行梳理),发掘其常常被(为了强烈的艺术效果而采用的)表现手法所遮蔽的思想内涵;并透过其对现实的观照态度与表现方式,揭示出黑色幽默小说的思想价值。可是,由于黑色幽默小说的表现手法所造成的人物多、事件杂、结构混乱的文本特点,通常建立在这些元素基础之上、主要借由人物和情节来表达的“主题”在黑色幽默作品中显得模糊游移,不易捕捉;再加上黑色幽默小说常常在一部作品中涉及或设置了多个主题(黑色幽默小说的“多主题”特征),也令主题的梳理和归纳变得更加繁复、困难。本文采取文本细读结合历史研究的方法,尝试在(具体作品的)微观分析与(社会现实的)整体观照中找到某种平衡,以获得尽量客观而准确的剖析、解读。全文以“专题”的形式,列出了凸现于黑色幽默小说中的6个重要主题——战争、政治、财富、科技、宗教、精神危机;在每一个相应的主题下,选择1-2部具有典型性的、对该主题有着较为主要、充分的表达的作品为重点分析对象,兼及其他涉及到这一主题的作品,来共同达成对此一主题的深度阐释,以及对它作为黑色幽默小说代表性的主题类型之可成立性的论证。依照这样一种思路,从黑色幽默小说中总结出来的一系列主题,恰好对应了20世纪60、70年代美国的种种社会现实,有力地证明了黑色幽默作家广泛关注现实、关注人的处境的创作视野和人文关怀立场,也更深刻地洞见了黑色幽默作家隐藏在幽默背后的深切的批判意识和悲观态度。由于在作品中这些主题几乎都是以“混乱”的方式加以表达和呈现的,更由于其自觉或不自觉的哲学意识观,所以,在更加抽象或深层的意义上,可以提炼出黑色幽默小说更具隐喻性质的一个主题——“混乱”。在黑色幽默小说中以“混乱”写“混乱”,或者说,以“混乱”表现“混乱”,体现了一种形而上的思想观——“熵”的世界观。作为一种继牛顿机械论的现代世界观之后提出的新的世界观模式主张,受现代物理学“熵定律”启发而来的“熵”的世界观,更好地解释了当代世界日益走向混乱无序,日益显出各个方面的衰亡之气的现实。黑色幽默小说在表达“混乱”、从不同角度呈现或揭示一个处于各种“混乱”中的世界(“乱世”)等方面,在世界观上与“熵”的理论有着高度的契合和相当的自觉。鉴于“熵”的世界观于1981年方有专门的论着问世,因此,20世纪60、70年代的黑色幽默小说实践实际上体现出思想上的某种前瞻性或先导性;这也又一次证明:艺术忠于真实可能使作品具有的潜在超越性。这或许正是黑色幽默小说所具有或产生巨大影响的思想价值!本文的创新性体现在三个方面:一、研究视野上,对黑色幽默小说的主要作品做了整体性的“收纳”和统一的把握,实现了对黑色幽默小说基本主题类型的梳理与总结,弥补了以往在此方面研究的不足。二、研究方法上,对具体作品展开的尽可能细致、深入的文本解读使其显露出以往研究所不具备的阐释深度:比如像《第22条军规》、《上帝保佑你,罗斯瓦特先生》、《公众的怒火》、《冠军早餐》、《囚鸟》、《上帝知道》等作品,过去或是较少单独的个案研究,或是即使已有数量可观的作品分析,但是囿于文章规格、篇幅等因素的限制而在具体进入文本时难免产生浮而不入或不尽透彻之嫌,本文通过文本细读使其相应地在各自的主题呈现上都出现了新的阐释纬度与空间,对于丰富和深化黑色幽默小说的个案研究有所增进。三、研究结果上,结合“熵”的世界观考察和论证黑色幽默小说的思想价值,这样的角度和观点似乎尚属新见。以往尽管在个别作家或作品(主要是品钦的作品)的研究中,涉及“熵主题”的讨论时有所见;但从格局上来看,都未能超出个案研究,也并没有上升到世界观的高度来审视主题的思想价值。黑色幽默小说在美国大约盛行了20年左右的时间,其创作高峰期公认在20世纪60-70年代;70年代中期以后,美国黑色幽默小说作为一支流派或一股文学潮流的创作规模和声势渐弱。但其影响——包括“黑色幽默”的概念——业已波及到更大范围、更广的领域:不仅在许多国家出现了深受其影响的小说创作,而且“黑色幽默”的表现手法与艺术风格也被借鉴到了其他艺术领域的创作中(例如黑色幽默电影);甚至在更宽泛的意义上,“黑色幽默”一词已经成为一个日常词汇,参与到当代文化(在社会学意义上)的建设中。诚如学者钱满素所言,“黑色幽默小说虽然巅峰已过,但它在感知方式和表达方式上的特点还保持着深远的影响”①。因此,黑色幽默小说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犹未过时。
二、陕西7年500万人越过温饱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陕西7年500万人越过温饱线(论文提纲范文)
(2)塑造“社会主义新人” ——集体化时代一个晋东南村庄的个体与群体(论文提纲范文)
附图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理论反思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和主要内容 |
四.研究区域及史料特点 |
第一章 “问题人物”的思想改造与人生际遇 |
一.精诚所至:董心诚的重归“群众”之路 |
(一)学生时代 |
(二)军旅生涯 |
(三)成为“反革命” |
(四)接受改造 |
(五)成为“群众” |
二.我行我素:石逢生难以被改造的本性 |
(一)成长过程一波三折 |
(二)青年时期因言获罪 |
(三)政治渗透下的家庭关系 |
(四)本性难改:回村后的表现 |
(五)学会使用政治话语保护自己 |
(六)人生悲剧的心理分析 |
三.大起大落:一个皮革手工业者人生的“高潮”与“低谷” |
(一)坎坷波折的前半生 |
(二)改造生活 |
(三)个人与国家的关系 |
四.“学而优则仕”:宁家成士绅梦想的破灭 |
(一)求学 |
(二)工作 |
(三)管制 |
(四)改造 |
五.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公”“私”之间:集体化时代的乡村干部 |
一.集体化时代蔚村权力结构的变迁 |
二.大队的核心干部 |
(一)大队书记 |
(二)大队长 |
(三)其他干部 |
三.小队干部 |
(一)小队干部的基本设置 |
(二)大队干部与小队干部之间的关系 |
四.“三通四化”的干部形象 |
(一)党课制度 |
(二)干部参加劳动制度 |
五.“人无完人”:干部的另一面 |
(一)违反国家政策问题 |
(二)“四清”与整风运动中的干部问题 |
(三)作风问题 |
六.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榜样的力量:集体化时期对模范的塑造 |
一.制造模范 |
(一)制造模范的标准及变化 |
(二)制造模范的困难与问题 |
二.解读模范 |
(一)模范贴近生活 |
(二)模范无处不在 |
(三)模范的奖励 |
三.典型模范 |
(一)水利专业队队长赵世喜 |
(二)第七生产队长卫胜利 |
(三)“保险会计”杨家星 |
四.事件中的模范 |
五.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家庭·劳动·革命:妇女形象的嬗变 |
一.互助组时期:妇女走向生产的准备 |
(一)“互助”的早期理解 |
(二)妇女参与生产的背景 |
(三)效果和经验 |
(四)理想的妇女形象 |
二.初级社、高级社时期:从家庭妇女到劳动妇女 |
(一)以妇女参加劳动生产为中心 |
(二)妇女参加劳动生产的成绩 |
三.人民公社时期:“劳动妇女”和“革命妇女”的双重身份 |
(一)新的要求 |
(二)新的举措 |
(三)新的变化 |
四.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新人”的启蒙:集体化时代的儿童教养 |
一.幼托事业的发展及幼儿教养 |
(一)合作化时期“保育为主、教育为辅”的方针 |
(二)人民公社化时期对“共产主义接班人”的培养 |
(三)集体化时代后期:“儿童本位”的回归 |
二.儿童的小学教养 |
(一)集体化时代农村小学教育普及概况 |
(二)“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 |
(三)“教育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 |
三.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从拿镐到拿枪:建国以来乡村社会中的民兵 |
一.民兵制度的数据分析 |
(一)人数统计 |
(二)组织、干部结构 |
(三)年龄分析 |
(四)基本情况 |
二.民兵的日常管理 |
(一)军事训练制度 |
(二)宣传、学习制度 |
(三)武器管理制度 |
(四)评优制度 |
(五)问题及对策 |
三.民兵的模范带头作用 |
(一)改造种子山 |
(二)抗旱蓄水 |
(三)抗洪抢险 |
(四)科学种田 |
四.民兵营中的女民兵 |
五.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3)十八大以来我国农村精准扶贫实践研究 ——以湖北省孝昌县白沙镇S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引言 |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选题缘由 |
2.研究目的与意义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1.贫困概念 |
2.精准扶贫概念 |
(三)研究现状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研究现状 |
(四)研究思路及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五)研究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
1.创新之处 |
2.不足之处 |
一、十八大以来我国精准扶贫工作概况 |
(一)十八大以来我国精准扶贫工作进展 |
1.财政投入不断加大 |
2.政策扶持力度不减 |
3.多方合力共克脱贫攻坚 |
(二)十八大以来我国精准扶贫工作的主要成效 |
1.大幅度提升贫群众生活水平 |
2.大幅度改善贫困地区基础设施 |
3.大幅提升贫困治理能力 |
二、S村精准扶贫工作概况 |
(一)S村基本情况分析 |
1.自然环境 |
2.经济方面 |
3.社会事业方面 |
(二)S村精准扶贫工作开展现状 |
1.改善基础设施 |
2.发展村级产业 |
3.大力开展党建工作 |
4.提升群众满意度 |
(三)S村精准扶贫工作的特点 |
1.帮扶对象精准 |
2.多元主体合力精准 |
3.因户施策帮扶精准 |
三、S村精准扶贫成效分析 |
(一)S村精准扶贫工作的主要成效 |
1.经济方面:实现户脱贫村出列 |
2.政治方面:乡村治理有效提升 |
3.文化方面:乡村文化大发展 |
4.社会事业方面:民生事业得到大改观 |
5.生态方面:村庄面貌换新颜 |
(二)“脱贫记”——多元主体合力脱贫 |
1.艾草变成爱“宝”,富乡邻齐脱贫——贫困户典型案例 |
2.以柔软的力量开拓扶贫路——驻村第一书记扶贫案例 |
3.合作社带出新气象——合作社助脱贫案例 |
四、历史与反思——S村精准扶贫工作问题及成因分析 |
(一)曲折中的前进——孝昌县精准扶贫工作的历史与反思 |
1.曲折中的前进 |
2.孝昌县精准扶贫工作问题的历史反思 |
(二)S村精准扶贫工作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1.S村精准扶贫工作存在的问题 |
2.S村精准扶贫工作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五、农村精准扶贫工作的对策分析 |
(一)进一步完善管理机制,保障精准扶贫工作的可持续性 |
1.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
2.完善动态监测机制 |
3.深入扶贫帮扶持续机制 |
(二)转变贫困户观念,增强其脱贫内生动力 |
1.以移风易俗为抓手,开展“精神扶贫” |
2.以创业就业为抓手,开展就业培训和创业贷款发放 |
3.以增强脱贫内生动力为抓手,开展“智志双扶” |
(三)拓宽扶贫资金筹集渠道,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
1.持续加快推进金融扶贫 |
2.吸纳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 |
3.发挥村级精准扶贫理事会作用 |
(四)打造优质高效大产业,创建产业扶贫新模式 |
1.鼓励小型实体经济,带动脱贫致富 |
2.发展高质生态产业,助推增产增收 |
3.健全产业利益共享机制,加大链接贫困户的力度 |
4.培优做强农业品牌,助力脱贫致富 |
5.农旅融合,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 |
(五)大力提升基础设施水平,强化基本公共服务能力 |
1.主动作为,积极争取资金和项目 |
2.对重点区域基础设施提级改造,强化辐射带动作用 |
3.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大力开展植树造林 |
(六)充分发挥保障制度在扶贫工作中的兜底作用 |
1.强化扶贫开发与保障制度的有效衔接 |
2.强化医疗卫生政策保障覆盖面 |
3.强化教育扶贫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
4.强化生活保障的兜底作用 |
结论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
(4)兴安盟脱贫效果的可持续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2 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界定 |
2.1.1 贫困及其相关概念 |
2.1.2 脱贫效果的可持续性概念 |
2.2 基本理论阐释 |
2.2.1 反贫困理论 |
2.2.2 中国特色减贫理论 |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3 兴安盟脱贫成效 |
3.1 兴安盟基本概况 |
3.2 各项扶贫政策实施推进情况 |
3.2.1 以制度责任保障目标脱贫 |
3.2.2 内帮外扶机制合力脱贫 |
3.2.3 多措并施推进减贫进度 |
3.3 兴安盟脱贫现状 |
4 兴安盟脱贫效果的可持续性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脱贫效果的可持续性存在的问题 |
4.1.1 相对贫困程度深 |
4.1.2 多种因素导致返贫易发 |
4.1.3 能力贫困程度深 |
4.2 脱贫效果的可持续性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2.1 长期贫困导致发展动力不足 |
4.2.1.1 历史遗留问题 |
4.2.1.2 产业结构不合理 |
4.2.1.3 缺乏特色产业优势 |
4.2.2 抵御致贫风险能力不足 |
4.2.3 能力贫困代际传递 |
5 促进兴安盟脱贫效果的可持续性的建议 |
5.1 优化政策支持 |
5.1.1 完善扶贫开发体制机制 |
5.1.2 以增效益为出发点调整产业结构 |
5.1.3 健全资金整合使用机制 |
5.1.4 利用产业优势发展特色经济 |
5.2 强化政策保障 |
5.2.1 确保各项民生政策兜底 |
5.2.2 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服务水平 |
5.2.3 因村制策高效配置资源 |
5.3 对症下药加强扶贫对象教育 |
5.3.1 合理提供教育资源 |
5.3.2 定制化开展技术帮扶 |
5.3.3 加强组织建设保障 |
5.3.4 完善劳务输出保障 |
6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5)精准生态扶贫研究 ——对2020年后我国扶贫战略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的结构框架与研究方法 |
一、结构框架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
一、主要创新点 |
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相关概念 |
一、贫困 |
二、减贫 |
三、生态贫困 |
四、精准生态扶贫 |
第二节 主要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相关理论 |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相关理论 |
三、西方经济学的相关理论 |
第二章 精准生态扶贫问题的提出 |
第一节 精准生态扶贫是脱贫攻坚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
一、经济发展任务要求持续推进扶贫事业 |
二、经济增速放缓带来开发扶贫投入压力 |
三、区域发展不平衡要求深度贫困区脱贫加劲 |
四、社会结构分化需加大贫困群体的社会保障 |
第二节 精准生态扶贫是传统开发扶贫方略的升级方向 |
一、弥补传统开发扶贫的不足 |
二、具备创新包容低碳发展新特质 |
三、优化现有扶贫模式和体系 |
第三节 精准生态扶贫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客观需要 |
一、两者密切相关且具内在协同性 |
二、助推乡村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
三、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和谐发展 |
四、增强乡村内生发展动力 |
第四节 精准生态扶贫已具备实施条件和机遇 |
一、生态扶贫战略理念日渐清晰 |
二、生态扶贫政策调整日趋到位 |
三、生态扶贫实施环境日臻完善 |
四、生态发展与生态减贫已成为国际共识 |
第三章 我国生态贫困的现实与理论考察 |
第一节 贫困状况与生态环境条件 |
一、当前我国贫困状况 |
二、当前我国生态环境状况 |
第二节 生态贫困与生态环境脆弱关系的理论阐释 |
一、环境脆弱引发生态贫困论 |
二、生态贫困导致生态环境脆弱论 |
三、生态贫困和生态环境脆弱交互影响论 |
第三节 生态贫困与生态环境脆弱关系的实证分析 |
一、表现及特征比较 |
二、空间分布考察 |
三、耦合度评价 |
四、数据验证 |
第四节 生态贫困类型的划分 |
一、划分原则 |
二、划分依据 |
三、主要类型辨识 |
第五节 生态贫困主要类型的形成原因 |
一、生态环境不良致贫型的成因 |
二、功能角色束缚致贫型的成因 |
三、工业化进程中资源耗竭致贫型的成因 |
四、制度缺失性致贫型的成因 |
第四章 精准生态扶贫的实现机理与实践探索 |
第一节 精准生态扶贫的实现机理 |
一、生态环境内生变量化优化了生产力和经济发展目标 |
二、绿色投入产出动力机制的构建驱动了生态经济增长 |
三、扶贫整体质量和效率的提高促进了经济效益的提升 |
第二节 精准生态扶贫的实践进程及成效 |
一、实践进展情况 |
二、典型实践案例 |
三、现有实践成效 |
第三节 精准生态扶贫的实践障碍 |
一、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依然存在矛盾 |
二、产业资本增值和产业项目选择不能满足需求 |
三、市场要素、社会及贫困群体人力资本作用不足 |
四、生态贫困基本情况不精准 |
五、生态扶贫资源配置体制机制还不完善 |
第五章 精准生态扶贫的国际经验启示 |
第一节 相关国家针对性生态扶贫举措 |
一、针对生态环境不良致贫型 |
二、针对功能角色束缚致贫型 |
三、针对工业化进程中资源耗竭致贫型 |
四、针对制度缺失性致贫型 |
第二节 国际针对性生态扶贫的基本经验 |
一、高效利用生态资源促进经济发展 |
二、保障生态贫困人口发展权益 |
三、注重市场减贫与社会减贫作用 |
四、立足区域资源禀赋发展特色产业 |
第三节 国际经验对我国精准生态扶贫的启示 |
一、精准生态扶贫成效获得应立足资源禀赋选择适宜模式 |
二、精准生态扶贫动力激发需要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 |
三、精准生态扶贫区域协调要有统一的资源配置管理机构 |
四、精准生态扶贫有序实施重在制度的健全与保障 |
第六章 精准生态扶贫的战略导向 |
第一节 坚持生态资源开发利用与经济发展相协调 |
一、促进生态建设与扶贫开发良性互动 |
二、推进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布局 |
三、坚持生态扶贫与新农村建设相衔接 |
第二节 立足资源禀赋发展与因人施策相结合 |
一、基于区域禀赋因地制宜发展 |
二、因应家庭差异分类帮扶 |
三、区分贫困个体不同施策 |
第三节 发挥市场机制与社会多方力量作用 |
一、突出发挥市场作用 |
二、培育社会力量参与 |
三、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
第四节 完善生态扶贫制度设计和治理体系建设 |
一、优化顶层制度设计 |
二、科学搭建治理体系 |
三、创新精准运行机制 |
第七章 推进精准生态扶贫的措施建议 |
第一节 生态环境不良致贫型的主要措施 |
一、坚持“三生融合”,厚植生态资本 |
二、发展科技新能源产业,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
三、加强基础设施投入,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
四、推进劳动力转移,多举措提供就业机会 |
第二节 功能角色束缚致贫型的主要措施 |
一、科学合理开发利用生态资源 |
二、探索生态资源的价值转换渠道 |
三、优先发展生态服务业 |
四、深化发展现代化农业 |
五、积极发展特色禀赋产业 |
第三节 工业化进程中资源耗竭致贫型的主要措施 |
一、全面推进废旧资源再生利用 |
二、发展资源互补或替代的产业 |
三、推进生态复建工程 |
四、大力开发人力资源 |
五、加快新城镇、新农村建设 |
第四节 制度缺失性致贫型的主要措施 |
一、实施生态环境综合治理 |
二、推进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
三、完善精准生态扶贫模式 |
四、健全财税金融支持政策 |
五、建立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脱贫脆弱户可持续生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 |
一、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约束 |
二、脆弱性脱贫降低了脱贫质量 |
三、稳定脱贫是检验“三农”问题解决成效的重要标准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关于返贫现象和原因的研究 |
二、关于生计脆弱性的研究 |
三、关于生计脆弱贫困户可持续生计的研究 |
四、研究评价 |
第四节 主要观点、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主要观点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方法 |
第五节 创新与不足 |
一、可能创新之处 |
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脱贫脆弱户可持续生计理论基础 |
第一节 贫困基本理论 |
一、贫困概念 |
二、贫困类型 |
三、贫困测量 |
第二节 脆弱性脱贫相关理论 |
一、脆弱性脱贫内涵 |
二、脆弱性脱贫生成与识别 |
三、脆弱性脱贫测度 |
第三节 可持续生计相关理论 |
一、基本概念 |
二、分析框架和构成要素 |
三、运行机制 |
第四节 脆弱性脱贫理论与可持续生计理论的耦合 |
一、脆弱性脱贫理论与可持续生计理论耦合的必要性 |
二、脆弱性脱贫理论与可持续生计理论耦合的可行性 |
三、脱贫脆弱户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改革开放以来的脱贫成效与返贫现象 |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脱贫成效 |
一、改革开放之初贫困形势 |
二、改革开放以来减贫成效 |
第二节 重要反贫困政策与措施 |
一、中央一号文件中的扶贫政策与措施 |
二、国务院扶贫规划中的扶贫政策与措施 |
三、政府年度工作报告中的扶贫措施 |
第三节 贫困治理中的返贫现象 |
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推动减贫阶段的返贫现象 |
二、大规模减贫和市场经济推动经济快速发展阶段的返贫现象 |
三、新世纪头十年的返贫现象 |
第四节 脱贫攻坚决胜期脆弱性脱贫的基本特征 |
一、隐蔽性特征 |
二、频发性特征 |
三、地域性特征 |
四、异质性特征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脱贫脆弱户生计分析 |
第一节 脱贫脆弱户的生计外部环境 |
一、脱贫不脱政策 |
二、农村全面深化改革机遇 |
三、新型城镇化推动 |
第二节 脱贫脆弱户的生计资本 |
一、自然资本 |
二、物质资本 |
三、金融资本 |
四、社会资本 |
五、人力资本 |
第三节 脱贫脆弱户的生计策略 |
一、纯农型脱贫脆弱户生计策略 |
二、兼业型脱贫脆弱户生计策略 |
三、非农型脱贫脆弱户生计策略 |
第四节 脱贫脆弱户的生计结果 |
一、纯农型脱贫脆弱户生计结果 |
二、兼业型脱贫脆弱户生计结果 |
三、非农型脱贫脆弱户生计结果 |
第五节 脱贫脆弱户生计状况调查 |
一、发展性生计资产有限 |
二、传统生计方式依赖 |
三、家庭人力资本水平偏低 |
四、产业扶贫项目偏离 |
五、收入结构不优 |
六、存在支出型返贫风险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脱贫脆弱户可持续生计内生能力建设 |
第一节 内生能力界定 |
一、内生能力内涵 |
二、内生能力特征 |
三、内生能力理论对扶贫的启示 |
第二节 脱贫脆弱户内生能力形成机理 |
一、基本要求 |
二、影响因素 |
三、形成机理 |
第三节 脱贫脆弱户内生能力建设路径 |
一、健康救助恢复生计能力 |
二、教育培训提高生计能力 |
三、发挥基础设施牵引力作用 |
四、能力主体行为优化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脱贫脆弱户可持续生计村级重建 |
第一节 乡村重建促进脱贫脆弱户可持续生计的必要性 |
一、乡村在脱贫攻坚中的地位 |
二、脱贫脆弱户可持续生计的乡村制约 |
三、乡村重建促进脱贫脆弱户可持续生计的意义 |
第二节 乡村重建促进脱贫脆弱户可持续生计的机制 |
一、乡村振兴与精准扶贫关系 |
二、乡村建设促进脱贫脆弱户可持续生计经验借鉴 |
三、乡村重建促进脱贫脆弱户生计可持续过程分析 |
第三节 乡村重建促进脱贫脆弱户可持续生计的着力点 |
一、乡村资源主导扶贫项目引进 |
二、重建农村集体经济 |
三、振兴乡村文明 |
四、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脱贫脆弱户可持续生计制度建设 |
第一节 制度反贫困基本内容 |
一、制度分析法 |
二、反贫困制度体系 |
三、反贫困制度绩效 |
第二节 脱贫脆弱户可持续生计制度构建 |
一、构建原则 |
二、基本要素 |
三、效率导向 |
第三节 制度创新推动脱贫脆弱户可持续生计对策 |
一、完善脱贫纠偏机制 |
二、健全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机制 |
三、建立适度普惠扶贫制度 |
四、构建政府主导的市场化扶贫模式 |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一、主要结论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部分研究成果 |
(7)陕豫鄂毗邻区历史地理研究(1912-201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背景和研究目的 |
(一) 选题背景 |
(二) 研究目的 |
二 研究对象与意义 |
(一) 研究对象 |
(二) 研究意义 |
三 学术回顾与研究现状 |
(一) 学术回顾 |
(二) 研究现状 |
四 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 研究内容 |
(二) 研究方法 |
五 研究思路与创新 |
(一) 研究思路 |
(二) 创新特色 |
第一章 陕豫鄂毗邻区的地理概述 |
第一节 陕豫鄂毗邻区的政区区位 |
第二节 陕豫鄂毗邻区的地形地貌 |
第三节 毗邻区的气候条件 |
第四节 区域内的河流 |
第五节 区域内的各种物产资源 |
第二章 陕豫鄂毗邻区人口变迁 |
第一节 人口的数量与分布 |
一 民国时期的人口数量 |
二 建国以后的人口数量 |
三 人口的分布状况 |
第二节 人口的迁移 |
一 民国时期的人口迁移 |
二 建国后的人口迁移 |
第三节 人口变迁的趋势、影响及因素 |
一 人口变迁的趋势 |
二 人口变迁的影响 |
三 影响人口变迁的因素 |
第三章 交通变迁与城镇发展 |
第一节 陕豫鄂毗邻区的交通状况 |
一 区域的水路交通 |
二 区域的陆路交通 |
三 举步维艰的近代交通 |
第二节 城镇的发展 |
一 交通变革中的毗邻区贸易状况 |
二 区域的中心城市 |
三 集镇的兴衰 |
第三节 新中国建立以后的交通发展与城镇建设 |
一 交通运输的改善 |
二 工业城市的兴起和城镇的发展 |
第四章 社会发展与人地关系 |
第一节 农作物种植与分布 |
一 粮食作物 |
二 经济作物 |
第二节 毗邻区的社会秩序的动荡 |
第三节 自然环境的变迁 |
一 林木资源的破坏,水土流失加剧 |
二 自然灾害频发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9)中国西部地区农村反贫困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的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国外反贫困研究综述 |
2.2 国内关于贫困与反贫困的研究综述 |
2.3 中国农村反贫困的研究综述 |
3. 论文主要内容与研究思路 |
4. 论文研究方法 |
4.1 系统分析法 |
4.2 比较分析法 |
4.3 因素分析法 |
5.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
5.1 可能的创新 |
5.2 存在的不足 |
第1章 概念界定和中国西部农村反贫困的必要性 |
1.1 贫困和反贫困的内涵 |
1.1.1 贫困的内涵 |
1.1.2 贫困的类型与特征 |
1.1.3 贫困的测定方法 |
1.1.4 反贫困的内涵 |
1.2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
1.2.1 马克思的制度贫困理论 |
1.2.2 贫困成因理论 |
1.2.3 反贫困理论 |
1.2.4 制度变迁理论 |
1.2.5 产业发展理论 |
1.2.6 NGO(非政府组织)理论 |
1.2.7 可持续发展理论 |
1.2.8 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 |
1.3 中国西部农村反贫困的必要性 |
1.3.1 西部农村反贫困是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
1.3.2 西部农村反贫困是建设和谐社会的经济基础 |
1.3.3 西部农村反贫困是民族团结与发展的内在推动力 |
1.3.4 西部农村反贫困是我国全局性生态建设的重要推力 |
第2章 中国西部农村反贫困概述 |
2.1 西部地区农村贫困状况及特殊性 |
2.1.1 西部地区农村贫困状况及区域分布 |
2.1.2 西部地区农村贫困致因分析 |
2.1.3 西部地区农村贫困问题的基本走势 |
2.2 西部地区反贫困历程 |
2.2.1 1979—1985 年西部农村反贫困的新思路 |
2.2.2 1986—1993 年西部农村反贫困的新探索 |
2.2.3 1994—2000 年实施“八七扶贫攻坚计划”阶段 |
2.2.4 “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后西部农村反贫困新阶段 |
2.2.5 西部农村半个世纪反贫困的经验 |
2.3 制约中国西部农村反贫困瓶颈因素分析 |
2.3.1 贫困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滞后 |
2.3.2 扶贫政策供给不足 |
2.3.3 扶贫政策执行不到位与监管不完善 |
2.3.4 扶贫资金分散,缺口较大,难以产生合力 |
2.3.5 某些开发性脱贫项目收效不理想 |
2.3.6 贫困人口素质技能普遍较低 |
2.3.7 脱贫与返贫的矛盾制约反贫困的可持续发展 |
第3章 中国西部农村反贫困推动力及模式选择 |
3.1 中国西部农村反贫困推力 |
3.1.1 贫困循环圈及其突破点 |
3.1.2 贫困人口主体地位的确立与素质技能的提高 |
3.1.3 国家扶贫政策的制定与执行 |
3.1.4 NGO(非政府组织)的行为与作用 |
3.1.5 扶贫资金的使用与监管 |
3.1.6 反贫困载体体系的科学与完善 |
3.2 西部农村反贫困模式选择 |
3.2.1 财政反贫模式 |
3.2.2 项目(产业)反贫模式 |
3.2.3 科技反贫模式 |
3.2.4 文化反贫模式 |
3.2.5 旅游反贫模式 |
3.2.6 新农村整村推进反贫模式 |
3.2.7 生态恢复与生态经济反贫模式 |
3.2.8 西部农村区域反贫困模式创新思路 |
第4章 推进中国西部地区农村反贫困的对策 |
4.1 国内外农村反贫困的经验启示 |
4.1.1 国外农村反贫困成功经验 |
4.1.2 中国中东部农村反贫困成功案例 |
4.1.3 对西部农村反贫困的经验启示 |
4.2 西部农村反贫困的法律和机制创新 |
4.2.1 制定国家反贫困法 |
4.2.2 加强贫困地区人才队伍建设 |
4.2.3 健全我国政府反贫困的管理和监督机制 |
4.2.4 加强和完善贫困的监测系统 |
4.3 西部农村反贫困方式及途径选择 |
4.3.1 西部农村反贫困方式的选择 |
4.3.2 西部农村主要脱贫途径的选择 |
4.3.3 西部农村反贫困的可持续发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10)黑色幽默小说主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黑色幽默小说家的创作观念与由来 |
第一节 作为社会背景的“黑色”现实 |
第二节 作为思想基础的反理性主义思潮与存在主义哲学 |
第三节 文学与艺术的自营养:时代的文学取向与喜剧观之渗透 |
第二章 战争:恐怖的幽灵 |
第一节 《第22条军规》:死亡世界的乱相 |
第二节 《五号屠场》:毁灭的梦魇 |
第三节 《万有引力之虹》:被阴谋操纵的世界 |
第三章 政治:残酷的游戏 |
第一节 《公众的怒火》:公开焚烧的“信念” |
第二节 《茫茫黑夜》:在政治的“黑洞”中 |
第三节 《囚鸟》:权力游戏的“买单者” |
第四章 财富:追逐与幻梦 |
第一节 《上帝保佑你,罗斯瓦特先生》:“美国梦”的谎言与罪恶 |
第二节 《拍卖第49批》:“美国”的遗产 |
第五章 科技:魔咒或双刃剑 |
第一节 《自动钢琴》《泰坦的海妖》:科技时代的“黑色想象” |
第二节 《猫的摇篮》:致命的“科学” |
第三节 《熵》:科学的“黑色定律” |
第六章 宗教:神祗的“新装” |
第一节 《上帝知道》:祛魅的“上帝” |
第二节 《猫的摇篮》:被驱逐的“宗教” |
第三节 《羊童贾尔斯》:“救世”的寓言 |
第七章 精神危机:“出了毛病”的世界倒影 |
第一节 《出事了》:在“焦虑”的炼狱中 |
第二节 《冠军的早餐》:当“空虚”遭遇“悲观”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四、陕西7年500万人越过温饱线(论文参考文献)
- [1]习近平关于贫困治理的重要论述研究[D]. 李洪周. 浙江理工大学, 2021
- [2]塑造“社会主义新人” ——集体化时代一个晋东南村庄的个体与群体[D]. 张瑜. 山西大学, 2020(01)
- [3]十八大以来我国农村精准扶贫实践研究 ——以湖北省孝昌县白沙镇S村为例[D]. 刘颖.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2)
- [4]兴安盟脱贫效果的可持续性研究[D]. 白雨.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2)
- [5]精准生态扶贫研究 ——对2020年后我国扶贫战略的思考[D]. 叶善青.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2)
- [6]脱贫脆弱户可持续生计研究[D]. 刘金新. 中共中央党校, 2018(02)
- [7]陕豫鄂毗邻区历史地理研究(1912-2012)[D]. 闫奕铭. 西北大学, 2017(02)
- [8]美丽中国样本[J]. 裔兆宏. 中国作家, 2013(20)
- [9]中国西部地区农村反贫困问题研究[D]. 王洪涛. 中央民族大学, 2013(12)
- [10]黑色幽默小说主题研究[D]. 景虹梅. 山东大学, 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