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利用自身牙根作支持的全口覆盖托牙的制作(论文文献综述)
张丽仙[1](2021)在《神经肌肉法在颌位关系确定中的应用研究及病例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比较两种不同的颌位记录法下颌位置差异、修复后义齿咀嚼效率及患者的满意度。方法:采用自身对照法,对10例无牙颌患者分别采用K7神经肌肉法和哥特式弓法确定颌位关系制作两副全口义齿,比较两种不同的颌位记录法下切牙颌骨位置垂直向和矢状向的差异、修复后义齿使用1个月的咀嚼效率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K7神经肌肉学设备确定颌位关系与哥特式弓相比:60%的患者神经肌肉法所得垂直距离小于哥特式弓法,70%的患者神经肌肉法所得下颌位置较哥特式弓法更前位;二者咀嚼效率无明显差异(P>0.05);神经肌肉法确定颌位关系舒适度高于哥特式弓法(P<0.05)。结论:K7神经肌肉法确定颌位关系制作全口义齿与哥特式弓法相比:K7确定的下颌位置制作的全口义齿患者的舒适度较高,但二者的咀嚼效率差异不大。有待进一步研究。目的:使用数字化修复方式进行前牙美学和全口咬合重建修复,并探讨下颌运动轨迹等数字化方式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方法:收集2019年3月至2020年12月就诊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的3位患者作为病例收集对象。根据患者的主诉和自身条件,将下颌运动轨迹运用于动态咬合设计中,采用数字化修复方式分别进行前牙美学修复和全口咬合重建修复。应用虚拟牙合架和下颌运动轨迹描记技术,探讨其在数字化口腔修复中的应用。结果:结合下颌运动轨迹的数字化修复方式简化了就诊流程,减少患者就诊次数及椅旁调牙合时间,修复体制作精度良好,患者舒适度高。数字化微笑设计和动态功能设计提高前牙美学与功能治疗效果的可预测性;数字化制作采用复制方式提高修复体的制作精度,简化传统制作的繁琐流程。虚拟牙合架和下颌运动轨迹描记技术应用于全口咬合重建中,可视化分析下颌运动过程中的静态和动态咬合接触,进行修复体的精准设计。患者对最终修复效果均表示满意。结论:数字化虚拟微笑设计和动态功能设计的应用,在前牙美学修复中保障了美学效果和功能状态;结合虚拟牙合架和下颌运动轨迹的数字化诊疗方式,可加强牙科团队成员之间、医生与技师之间的沟通,真实模拟口内的运动情况,实现精确咬合设计。
庞鸿娟[2](2021)在《不同类型附着体支持的种植覆盖义齿的临床疗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回顾性分析应用不同类型附着体支持的种植覆盖义齿的临床疗效,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一定的依据。研究方法:随访46名行种植覆盖义齿修复的无牙颌患者(附着体类型分别是磁性、杆卡、球帽和Locator),进行影像学和临床检查,并记录机械并发症的发生情况。采用问卷法调查患者满意度。通过种植体存留率、种植体边缘骨吸收量、种植体周围软组织情况、机械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患者满意度得分来评估种植体覆盖义齿的临床疗效。结果:在种植体平均愈合期(6.41±2.03)月内,1颗种植体在愈合期间内骨结合失败脱落,愈合期间内种植体存留率是99.2%,随访时间(64±36)月内,种植体存留率是93.44%,种植体边缘骨吸收量为(1.32±1.13)mm。不同附着体支持的种植覆盖义齿修复后种植体边缘骨吸收量、探诊出血指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探诊出血指数最高组是杆卡组(1.26±0.99)。探诊深度、菌斑指数和牙龈增生指数有统计学差异(P<0.05),探诊深度磁性组最高(2.77±1.38)mm,菌斑和牙龈增生多见于杆卡组。机械并发症主要有固位帽松动、固位力不足、基台磨损和螺丝松动。患者对覆盖义齿的总体满意度较高,各组患者对种植覆盖义齿总体满意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不同类型附着体支持的种植覆盖义齿均可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和较高的患者满意度,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在完成种植覆盖义齿修复后应对义齿进行定期复诊维护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姜帅[3](2019)在《改良GBR技术在后牙颊侧轻度骨缺损种植中的短期疗效评价》文中提出目的:通过比较改良GBR技术和常规GBR技术在后牙颊侧轻度骨缺损种植中的临床效果及放射学结果,从而探讨植入骨替代材料后未覆盖屏障膜技术对后牙区种植体颊侧较小骨缺损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7月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口腔种植中心行后牙区种植手术的患者63例,包括男性患者33例,女性患者30例,其种植体均未暴露且颊侧骨壁至邻牙牙槽嵴顶弧线距离>1mm,随机分为单纯植入骨替代材料无屏障膜组(植入骨替代材料组,32例)和植入骨替代材料并覆盖屏障膜组(GBR组,31例)。植入骨替代材料组术中所有病例手术区软组织及骨膜均未作减张处理,种植体均未埋入;GBR组所有病例均按照GBR标准步骤操作,种植体均埋入愈合。分别于种植手术后即刻、种植手术后6个月拍摄CBCT,通过Dental Imaging Software软件处理CBCT图像测量种植体肩台根方0、3、6mm处(分别设为T1、T2、T3)颊侧牙槽嵴水平骨量变化;通过菌斑指数、探诊深度及改良出血指数评价种植体周围软组织情况;根据牙列缺损患者种植义齿修复疾病专表(OHIP-I)测定患者满意度;采用SPSS软件对两组病人的牙槽嵴水平骨量变化、种植体周围软组织评价和患者满意度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因后期随访中3名患者失访,即植入骨替代材料组失访2例,GBR组失访1例,故最终样本量为60例。60例患者共80颗种植体均达到了良好的骨结合,无种植体脱落,存留率100%,所有种植体均完成上部修复,负载时间3个月,两组均未发现严重的生物学或修复学并发症。(2)术后6个月较术后即刻各位点牙槽嵴水平骨量变化为植入骨替代材料组:T1(-0.48±0.73)mm、T2(-0.64±0.95)mm、T3(-0.28±0.80)mm,GBR组:T1(-0.35±0.66)mm、T2(-0.49±0.74)mm、T3(-0.30±0.84)mm。两组各位点的牙槽嵴水平骨量变化无显着差异(P>0.05)。(3)术后6个月复查两组种植体周围软组织结果为植入骨替代材料组的菌斑指数、探诊深度、改良出血指数分别为:1.19±0.78、(3.11±1.29)mm、1.20±0.81;GBR组的菌斑指数、探诊深度、改良出血指数分别为:1.06±0.90、(3.08±1.25)mm、1.15±0.85。两组种植体周围软组织均健康且相比无显着差异(P>0.05)。(4)两组患者的OHIP-I分别为植入骨替代材料组:2.12±0.45;GBR组:2.10±0.49。两组患者满意度相比无显着差异(P>0.05)。结论:(1)后牙区种植体颊侧较小骨缺损通过单纯植入骨替代材料可达到与GBR技术相同的骨增量效果,具有进一步降低患者费用,减少手术时间及风险等有利条件,并且能获得健康稳定的软组织以及较高的患者满意度。(2)改良GBR技术对于后牙区种植体颊侧较小骨缺损可达到良好稳定的软硬组织效果,具有临床推广及应用前景。
金杭颖[4](2019)在《改性聚醚醚酮与钛合金作为种植固定修复桥支架性能的比较研究》文中认为目的:BioHPP(Bio High Performance Polymer)是一种聚醚醚酮基陶瓷增强型生物高性能聚合材料,属于一种改性聚醚醚酮(PEEK)。本研究目的主要是比较BioHHP和钛合金作为种植固定修复桥支架材料的部分性能,包括它们与饰面材料复合树脂的剪切结合强度(SBS),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作(CAD/CAM)后牙区三单位种植固定修复桥支架的边缘适应性以及复合树脂饰面的种植固定桥的抗压强度。以期为种植固定修复桥支架的材料选择方面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本研究包括以下三部分实验:实验一利用CAD/CAM技术从两种不同材料的成品圆盘中切削出同一形态的圆柱形底盘(直径25mm,高4mm)(n=20/组),再将圆柱形(直径14mm,高2mm)复合树脂粘接于以上两种圆柱形支架材料,改性聚醚醚酮BioHPP为实验组(Bi),钛合金组为对照组(Ti)。24小时湿贮存后经冷热循环和机械循环模拟处理后,使用万能材料试验机测定其剪切结合强度;实验二则采用数字化技术切削出20个分别由改性聚醚醚酮BioHPP和钛合金材料制成的CAD/CAM三单位桥支架,分为两组(n=10/组):Bi组和Ti组。先使用校准的加力扳手以20 N.cm的扭矩将一端螺丝拧紧,另一端螺钉被取下,即单螺丝试验法,再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三单位固定桥未拧紧端的支架与种植体复合基台之间的边缘密合情况,分别从颊侧远中、中间和近中界面测量并记录上部支架与种植体复合基台之间的垂直距离;实验三是将实验二中所有试件经复合树脂饰面粘接之后,先经冷热循环和机械循环模拟处理,再使用万能材料试验机测试三单位种植固定修复桥的抗压强度并比较两组试件的失效模式。采用SPSS 19.0软件的独立样本t检验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统计学分析检验性为0.05。结果:1、实验一测试发现BioHPP(Bi)组的剪切结合强度(31.1±3.5)MPa显着高于钛合金(Ti)组(20.5±1.8)MPa,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实验二中Bi组平均边缘垂直间隙为(19±4)μm,Ti组为(16±6)μm,统计学检验无显着性差异(P>0.05)。3、实验三发现经万能试验机加载负荷后,Ti组产生的平均负荷为(1960±233)N,Bi组支架的平均负荷为(1518±134)N,两组试件失效时的断裂载荷值存在组间差异(P<0.05)。但两组试件的失效模式有所不同:Ti组全部试件均只观察到饰面树脂的崩裂,却未发生支架的断裂;而Bi组支架则直接断裂,但断裂之前均未见饰面树脂崩裂现象。结论:与复合树脂饰面材料粘接后,改性聚醚醚酮BioHPP比钛合金具有更高的剪切结合强度。CAD/CAM BioHPP种植固定修复桥支架具有良好的边缘适合性,经复合树脂饰面后具有较强的抗断裂性能。BioHPP是一种具有临床应用前景的可替代金属的种植固定修复桥支架材料之一,可以满足临床的基本需求。
李海慧[5](2019)在《个性化基台与成品基台的临床应用效果对比及与修复体固位力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对成品钛基台和CAD/CAM个性化钛基台的临床应用效果对比及对两种基台与冠修复体粘接后的固位力检测,比较两种基台与修复体的粘接固位力和临床应用效果,为临床种植体支持式义齿修复基台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包括两种基台临床应用效果对比和基台与修复体粘接固位力的实验研究两部分内容。试验一:选择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因牙列缺损已植入种植体待修复的患者156人,其中男性82人,女性74人,年龄23-60岁,平均年龄42.3±3.5岁。根据患者的意愿分为实验组A组(应用个性化钛基台)和对照组B组(应用成品钛基台)。A组79例135颗种植体均选用个性化钛基台制作修复体完成种植体支持式义齿上部修复,B组77例129颗种植体选用成品钛基台制作修复体完成种植体支持式义齿上部修复。待患者完成修复1年后由两名医生在不知道基台类型的情况下评价两组患者种植体支持式义齿的功能和美学效果及患者满意度。实验二:选择下颌第一磨牙缺失、第二磨牙无向前倾斜移位(缺牙间隙为正常牙冠间隙)的单牙修复病例设计制作个性化钛基台试件和成品钛基台试件。个性化钛基台试件是根据修复体正常制作的要求像牙体预备一样磨改四个轴面和一个牙合面,共制作出相同的个性化基台(高度为4mm,聚合度为3°)的试件10个;同时选择直径最大(6.5mm)原厂成品基台,调制成高度为4mm、聚合度为3°,相同的试件需要10个,用Magics 19.01专业STL文件处理软件计算两组基台的表面积,应用3D打印机制作对应两组基台的钴铬合金内冠,内冠外表面两个相对轴面的合方各设有一个金属圆圈供拉伸试验用,内冠与基台结合紧密,两者间隙大约15μm,分别将基台与基底冠用DMG双固化复合树脂粘接,然后将基台基底冠复合体分别安装于替代体上,用中央固位螺丝固定,扭矩为35 N·cm,将试件固定于自制的夹具上,再将载有试件的夹具固定到万能试验机上进行拉伸试验,记录基台与冠分离时的最大载荷力。所有数据采用SPSS2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在为期一年的随访中,实验组有2人失访,对照组1人失访,实验组共计随访77人133颗种植体支持式义齿,对照组共计随访76人127颗种植体支持式义齿。经过1年的临床观察,两组患者的260种植体支持式义齿骨结合良好,无一例发生种植体周围炎,种植体存留率100%。在龈乳头指数比较中,两组患者均无PIS4级,个性化基台组PIS2级和3级比率显着高于成品基台组,0级和1级比率显着低于成品基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个性化基台组的红色美学评分(PES)和白色美学评分(WES)均明显高于成品基台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个性化基台组133颗种植体支持式义齿均未发现牙冠脱落及崩瓷现象,成品基台组127颗种植体支持式义齿发生崩瓷2颗,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成品基台组牙冠脱落6颗(牙冠脱落率4.7%),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两种基台与修复体粘接后单轴向固位力拉伸实验结果显示,个性化基台组的固位力高于成品基台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应用Spearman相关系数进行相关性分中,结果显示基台与修复体的粘接固位力与表面积大小呈强正相关性。结论:个性化钛基台支持的种植义齿无论在软组织形态、种植体支持式义齿的功能还是种植修复体与基台的固位力方面,均显着优于成品基台。
朱彦红[6](2019)在《牙齿缺失应及时修复》文中认为"明眸皓齿""唇红齿白",这些我们经常听到的成语证明完整、健康、整齐的牙齿是面部容貌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美丽微笑的重要基础。而在现实生活中,"牙好,胃口就好,身体倍儿棒,吃嘛嘛香"这句广为流传的广告语更让很多老百姓认识到,牙齿健康和全身健康具有紧密的联系。全国第四次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显示:65—74岁的老年人中,平均存留牙数为22.5颗,比10年前增加1.5颗;全口无牙的比例下降了33.8%,缺牙修复治疗的比例上升了29.55%。很多人认为牙掉了还能凑合
杨菁[7](2018)在《颌骨后部骨量不足区域种植技术探讨 ——基于随机对照实验的Meta分析&经牙槽嵴顶上颌窦底提升术后的影像学分析》文中提出随着种植外科技术的发展和种植体设计的不断革新,种植牙的适应症范围不断扩大,种植牙已逐渐成为目前广泛采用并且有着极高可预见临床疗效的牙列缺失修复方法。为解决颌骨后部区域骨量不足问题,学者们发明并不断改进各种骨增量技术(包括上颌窦底提升技术、引导骨组织再生技术、植骨术、牵张成骨术等)和种植体的设计方案(包括短种植体、窄种植体、倾斜种植体、颧骨种植体以及种植体形态、表面处理技术等),并针对各种方案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了大量的比较研究。本文针对颌骨后部骨量不足区域种植技术,分以下三方面进行研究探讨:1)运用基于随机对照实验的meta分析方法对比牙槽骨骨增量技术与短种植体在颌骨骨量不足区域的疗效,研究结局指标包括种植体生存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种植体周边缘骨吸收情况。2)运用基于随机对照实验的meta分析方法对比植入骨移植材料与不植入骨移植材料上颌窦底提升技术的临床疗效,研究结局指标包括种植体生存率、上颌窦内新骨形成量、种植体周边缘骨丧失、新生骨密度。3)回顾性分析经牙槽嵴顶上颌窦底提升术联合短植体植入术后的影像学变化并探究影响上颌窦内新骨形成以及种植体周围边缘骨丧失的相关因素。第一部分牙槽骨骨增量技术与短种植体在颌骨骨量不足区域的疗效对比-基于随机对照试验的meta分析目的:本研究比较牙槽骨增量技术和短种植体两种不同临床解决方案在骨量不足区域种植中运用的临床疗效。方法:预先设定好入选标准后,搜索以下数据库PubMed、EMBASE(通过OVID)以及 CENTRAL(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通过电子检索和手工检索,以及检索相关文章的参考文献作为补充获得的结果均导入Endnote X7软件。两位研究者分别独立的对检索结果进行审查,确定纳入文献,并进行质量评价。关心的结局指标包括种植体生存率、并发症发生率和种植体周围边缘骨丧失。Meta分析使用RevMan(Review Manager)5.1软件。证据的总体质量评价使用 GRADE(Grades of Recommendation,Assessment,Development,and Evaluation)系统评定。结果:数据库和手工检索共获得2082篇文章。经过标题、摘要和全文审查,并交叉比对预先设定的纳入标准,Meta分析最终纳入10篇符合标准的研究。10篇文献总计将1175个种植体纳入研究,其中605个种植体在骨增量组,570个种植体在短种植体组。Meta分析结果提示骨增量组与短种植体组的种植体成功率无显着性差异,风险比(RR)为0.99(95%的可信区间为0.96到1.01,P=0.29)。骨增量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着高于短种植体组,风险比为2.23(95%的可信区间为1.16到4.26,P=0.02)。同时骨增量组的种植体周围边缘骨丧失相较短种植体组显着增高,风险比为0.19(95%的可信区间为0.11到0.27,P<0.00001)。依据GRADE评级,证据的质量等级均为高。结论:在具有足够剩余牙槽骨高度和厚度以植入短种植体的颌骨相对骨量不足区域,相较于使用骨增量技术联合植入常规种植体,单纯使用短种植体具有相似的成功率和更少的并发症及种植体周围边缘骨丧失。第二部分植入骨移植材料与不植入骨移植材料上颌窦底提升技术的临床疗效对比-基于随机对照实验的Meta分析目的:本研究系统性评价上颌窦底提升植入骨移植材料和不植入骨移植材料在上颌后牙区种植的临床疗效。方法:预先设定好入选标准后,搜索以下数据库PubMed、EMBASE(通过OVID)以及 CENTRAL(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通过电子检索和手工检索,以及检索相关文章的参考文献作为补充获得的结果均导入Endnote X7软件。两位研究者分别独立的对检索结果进行审查,确定纳入文献,提取数据并进行质量评价。关心的结局指标包括种植体成功率、上颌窦内新骨形成量、种植体周骨水平和新生骨密度。Meta分析使用RevMan(Review Manager)5.1软件。证据的总体质量评价使用GRADE(Grades of Recommendation,Assessment,Development,and Evaluation)系统评定。结果:数据库和手工检索共获得707篇文章。经过标题、摘要和全文审查,并交叉比对预先设定的纳入标准,Meta分析最终纳入5篇符合标准的研究,总计包含336种植体,其中122个种植体在上颔窦底提升不使用骨移植材料组,214个种植体在上颌窦底提升使用骨移植材料组。Meta 分析结果提示上颌窦底提升不使用骨移植材料组与使用骨移植材料组的种植体生存率无显着性差异,风险比(RR)为1.00(95%的可信区间为0.96到1.04,P=0.94)。上颌窦内新骨形成量上颌窦底提升使用骨移植材料组显着高于不使用骨移植材料组,风险比(RR)为-0.69(95%的可信区间为-1.28到-0.11,P=0.02)。同时植骨组与不植骨组比较种植体周骨丧失水平以及新生骨密度均无统计学差异(P值分别为0.73和0.54)。依据GRADE评级,证据的质量等级分别为中等(种植体成功率和种植体周边缘骨水平改变)、低(上颌窦内新生骨量)、极低(新生骨密度)。结论:依据现有证据,我们认为可以初步得出结论上颌后牙区行上颌窦底提升植骨与不植骨种植体短期成功率无显着性差异。第三部分经牙槽嵴顶上颌窦底提升联合短植体植入术后影像学分析-随访18个月的回顾性研究目的:本研究回顾性分析经牙槽嵴顶上颌窦底提升术联合短植体植入术后的影像学变化并探究影响上颌窦内新骨形成以及种植体周围边缘骨丧失的相关因素方法:研究分析40位行经牙槽嵴顶上颌窦底提升同期种植Bicon种植体并采用单冠修复患者(共植入51颗种植体)的影像学相关资料。每位患者均采集术前全口曲面断层片、术前CBCT以及术后即刻(TI)、术后6个月(T2)、术后12个月(T3)、术后18个月(T4)的全口曲面断层片。采用相关分析和偏相关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经牙槽嵴顶上颌窦底提升术后上颌窦内新骨形成以及种植体周围骨水平改变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经牙槽嵴顶上颌窦底提升术后18个月,上颌窦内平均新骨形成量为2.55±2.24mm(范围为0.1 to 8.6mm),种植体周围边缘骨丧失的值为0.69±0.61mm。术前可用骨高度与术后上颌窦内新骨形成量无显着相关性,偏相关系数为-0.143(P=0.328).偏相关分析同时显示上颌窦底提升程序中种植体突入上颌窦内长度(IPL)/是否使用骨移植材料与术后上颌窦内新骨形成正相关,偏相关系数分别为0.560(P=0.000)和0.596(P=0.000)。种植牙牙冠/种植体比与种植体周围边缘骨丧失无显着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173(P=0.224),偏相关系数为0.006(P=0.966)。结论:种植体突入上颌窦内长度(IPL)以及是否使用骨移植材料与术后上颌窦内新骨形成正相关,而种植牙牙冠/种植体比与种植体周围边缘骨丧失无显着相关性。短种植体与OSFE联合应用是修复萎缩上颌后部的可行方法,适量的植骨有利于获得可预期的临床结果。
乔玮,高翔[8](2018)在《磁性附着体在下颌覆盖义齿中的临床应用与发展》文中研究说明牙列缺损和牙列缺失是口腔修复中常见的两大问题。龋病、牙周病和口腔颌面部外伤等原因均可造成牙列缺损或牙列缺失。我们可以通过运用人工装置,将口腔内牙齿及相关附属组织的缺损及缺失恢复至正常的功能和外形。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类寿命的逐年延长,我国老年人口总数不断增长,此类缺牙甚至无牙颌患者的人口总数也呈上升趋势。对于这些老年患者,过去往往采用可摘局部义齿或总义齿进行修复。随着应用时间的延长,其修复后远期出现固位和稳定等方面
董十月[9](2018)在《种植—正畸联合治疗复杂型单颗后牙缺失的(牙合)力分析》文中提出目的临床上部分患者由于牙列缺损时间较长,经常会出现邻牙倾斜或对颌牙伸长等情况,这些症状都给种植修复带来了极大的困难,本研究旨在探究使用种植联合正畸治疗修复复杂型单颗后牙缺失的临床效果,为跨学科联合治疗的必要性提供了临床依据。方法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我院口腔科收入的单个后牙缺失伴错颌畸形的患者中,随机选取10例为实验组,其中男性6例,女性4例,年龄处于41-58岁之间。对照组为同期选取的10例无牙列缺失和错牙合畸形的正常牙列的患者。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无明显差异。使用T-Scan III咬合力分析测定仪系统测定实验组及对照组总咬合力的大小,牙合力不对称指数(AOF),并观察其牙合力中心位置(COF),测定时间为实验组治疗前、修复后、修复后6个月和修复后12个月。采用t检验对各项数据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同时观察种植体及其周围牙槽骨和软组织等的情况。结果种植与正畸联合治疗的患者,经T-scan III系统测量治疗前实验组总咬合力(785.40±14.29N)明显低于对照组(1084.20±22.48N),治疗前实验组牙合力不对称指数(13.23±4.04%)高于对照组(8.98±3.24%),以上两组数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修复后即刻测量的总咬合力(1012.60±51.18N)明显高于治疗前实验组总咬合力,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实验组修复后即刻测量总咬合力低于同期对照组的总咬合力(1085.20±52.25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修复后即刻测量实验组左右位移(3.54±0.64mm)前后位移(34.15±2.03mm),同期测量对照组左右位移(3.79±0.63mm)前后位移(36.14±2.24mm),两组数据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修复后半年测量实验组总咬合力(1078.90±53.65N)低于修复后半年同期对照组总咬合力(1086.90±49.17N),两组数据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修复后一年测量实验组总咬合力(1086.90±49.17N)稍高于修复后一年测量同期对照组总咬合力(1084.40±48.08N),两组数据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修复后半年测量实验组左右位移(3.59±0.51mm)前后位移(34.47±1.98mm),修复后半年测量同期对照组左右位移(3.79±0.56mm)前后位移(35.93±1.94mm),两组数据无统计学意义(P>0.05)。修复后一年测量实验组左右位移(3.61±0.48mm)前后位移(34.46±1.78mm),修复后一年测量同期对照组左右位移(3.83±0.55mm)前后位移(35.83±2.13mm),两组数据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后基本消除了不良咬合状态,且咬合力分布均匀。10例患者术后咬合关系基本恢复正常,种植体周围无明显骨量吸收及种植体松动等其他异常,全口牙周情况均未出现异常现象。结论本实验种植联合正畸在治疗复杂牙列缺损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本治疗不仅可以明显的扩大种植治疗的适应症,改善修复效果,还能为最终修复提供良好的咬合关系。本实验还证明了多学科联合序列治疗的重要性。
蔡树玉[10](2017)在《白细胞介素-23和白细胞介素-35在慢性牙周炎中作用的研究及临床病例报告》文中提出慢性牙周炎(Chronic periodontitis,CP)是牙周细菌感染,导致牙周附着组织和牙槽骨破坏,而引起的慢性非特异性感染性疾病。目前临床上对牙周炎严重程度的评价指标主要有:牙周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银沟出血指数(sulcus bleeding index,SBI)和X线等,然而这些指标均只能代表单一病变的最终结果,并不能及时准确地反映牙周炎的发生、发展变化。在牙周炎的发生、发展过程中,除细菌微生物感染外,宿主的免疫调节作用也尤为重要,尤其是细胞因子参与的免疫调节作用。细胞因子是由活化的免疫细胞或其它细胞分泌的有生物学活性的蛋白质,通过与靶细胞受体结合后,激活细胞信号通路,从而调节细胞生理功能,介导炎症反应,参与免疫应答和组织修复等。因此,细胞因子在促进牙龈组织炎症,加速牙周结缔组织的破坏和牙槽骨的吸收中具有重要作用。所以,寻找有效的、重要的牙周炎发生发展相关细胞因子是阐述牙周炎发病机理,研究早期诊断和治疗靶点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本项目拟在结合前人及前期工作的基础上,以牙周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白细胞介素-12(Interleukin-12,IL-12)家族中白细胞介素-35(Interleukin-35,IL-35)和白细胞介素-23(Interleukin-23,IL-23)在牙周炎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相关机制,为进一步了解牙周炎的发病机制,寻找有效的牙周炎诊断靶点及临床开发新型牙周炎诊疗技术奠定基础。[实验目的]研究慢性牙周炎患者牙龈组织中IL-23、IL-35亚基及受体表达情况。研究慢性牙周炎患者龈沟液和血清中IL-23、IL-35和可溶性CD14(soluble cluster differentiation 14,sCD14)表达情况及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探讨IL-35、IL-23在牙周炎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相关机制。[内容与方法]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分为以下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慢性牙周炎患者牙龈组织中IL-23和IL-35亚基表达检测及意义分析1、实时荧光定量 PCR(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CR,RT-PCR)检测慢性牙周炎患者牙龈组织中IL-23(p19、p40),IL-35亚基p35、EBI3基因表达;2、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WB)检测慢性牙周炎患者牙龈组织中IL-23(p19、p40),IL-35 亚基 p35、EBI3 蛋白表达;3、IL-23和IL-35亚基表达与各项临床指标的关系。第二部分慢性牙周炎患者龈沟液和血清中IL-23、IL-35和sCD14表达检测及意义分析1、记录治疗前后各项临床指标的变化;2、治疗前后龈沟液及外周血中IL-23、IL-35和sCD14含量检测;3、IL-35、IL-23和sCD14含量与CP患者疾病程度的关系分析;4、CP患者龈沟液与外周血IL-35、IL-23和sCD14关系分析;5、CP患者IL-35、IL-23和sCD14相关性分析;[结果]1、CP患者牙龈组织中的p19mRNA、p40mRNA、p35mRNA和EBI3mRNA相对表达量均显着高于健康志愿者(healthy volunteers,HV);2、CP患者牙龈组织p19、p40、p35和EBI3蛋白与Real-timePCR检测一致均显着高于HV志愿者;3、重度CP患者牙龈组织p40 mRNA和EBI3 mRNA相对表达量均显着高于中度CP患者;4、CP患者牙龈组织中p35 mRNA相对表达量与EBI3 mRNA相对表达量呈显着正相关;5、重度CP患者牙龈组织中p19 mRNA相对表达量与p40 mRNA相对表达量呈正相关性;6、CP患者龈沟液及外周血中的IL-35,IL-23和sCD14高表达;7、IL-35、IL-23和sCD14含量与CP患者疾病程度有关;8、治疗前CP患者GCF中的IL-35,IL-23和sCD14与其血液中的正相关;9、CP患者龈沟液中IL-35和sCD14含量之间存在显着的相关性;[结论]本研究中,我们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发现CP患者牙龈组织确实存在p19、p40、p35和EBI3异常表达,尤其是CP患者牙龈组织p19、p40、p35和EBI3在蛋白和mRNA水平均显着高于健康牙龈组织,提示p19、p40、p35和EBI3介导了 CP患者的慢性炎症过程,且与疾病的严重程度相关。p40是IL-12家族促炎细胞因子IL-12和IL-23的重要组成亚基,而EBI3是IL-12家族抑炎细胞因子IL-27和IL-35的重要组成亚基。在重度CP患者牙龈组织p40mRNA和EBI3mRNA相对表达量均显着高于中度CP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提示重度CP患者牙龈组织促炎信号和抑炎信号均活跃。30例CP患者牙龈组织中p19 mRNA、p40 mRNA、p35 mRNA 和 EBI3 mRNA 仅 p35 mRNA 相对表达量与 EBI3 mRNA相对表达量呈明显正相关性。p35和EBI3是IL-35组成亚基,这提示IL-35的确介导了 CP的发生发展,尤其在重度CP患者中,IL-35可能是CP患者牙龈组织中的重要抑炎信号。p19是IL-23独有亚基,CP患者牙龈组织p19高表达,且相关性显示p19与组成IL-23的另一亚基p40存在一定相关性,而在重度CP患者中,p19 mRNA和p40 mRNA相对表达量呈显着正相关,提示IL-23可能也介导了 CP患者牙龈组织中的局部炎症过程。另外,在CP患者龈沟液和外周血中存在高浓度的IL-35,IL-23和sCD14,并且发现龈沟液中IL-35,IL-23和sCD14含量升高且与外周血IL-35,IL-23和sCD14含量相关。更重要的是,我们发现CP患者IL-35含量升高与sCD14有关,而与IL-23含量无关。IL-35可能促进sCD14诱导先天免疫细胞介导的炎症反应参与CP发病。
二、利用自身牙根作支持的全口覆盖托牙的制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利用自身牙根作支持的全口覆盖托牙的制作(论文提纲范文)
(1)神经肌肉法在颌位关系确定中的应用研究及病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部分 神经肌肉学设备确定颌位关系的自身对照初探 |
前言 |
1.材料与方法 |
2.结果 |
3.讨论 |
4.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下颌运动轨迹在咬合设计中的应用(病例报告) |
前言 |
一、前牙美学修复病例报告 |
病例一 前牙美学修复(下颌运动轨迹复制) |
体会 |
二、全口咬合重建病例报告 |
病例二 牙列缺损修复(下颌运动轨迹重建) |
病例三 重度磨耗修复(下颌运动轨迹改建) |
体会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 下颌运动轨迹描记技术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致谢 |
(2)不同类型附着体支持的种植覆盖义齿的临床疗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1 前言 |
2 材料和方法 |
2.1 病例资料 |
2.1.1 病例选择 |
2.1.2 纳入标准 |
2.1.3 排除标准 |
2.2 种植外科方法 |
2.3 种植修复方法 |
2.4 临床随访及检查指标 |
2.4.1 种植体存留率评价标准 |
2.4.2 骨组织的测量评估 |
2.4.3 软组织检查指标及评分 |
2.4.4 机械并发症 |
2.4.5 患者满意度 |
2.5 统计学分析 |
3 结果 |
3.1 概述 |
3.2 种植体存留率 |
3.3 种植体周围骨吸收量比较 |
3.4 种植体周围软组织状况 |
3.4.1 探诊出血指数 |
3.4.2 探诊深度 |
3.4.3 菌斑指数 |
3.4.4 牙龈增生指数 |
3.5 种植覆盖义齿机械并发症情况 |
3.6 患者满意度 |
4 讨论 |
4.1 种植体周围骨组织 |
4.2 种植体周围软组织 |
4.3 种植覆盖义齿机械并发症 |
5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综述 无牙颌种植覆盖义齿修复设计与并发症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改良GBR技术在后牙颊侧轻度骨缺损种植中的短期疗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材料与方法 |
1.1 病例来源 |
1.2 材料器械 |
1.3 手术方法 |
1.4 疗效评定 |
1.5 统计学分析 |
第二部分 结果 |
2.1 患者和种植体的分布情况 |
2.2 影像学检查 |
2.3 种植体周围软组织评价 |
2.4 患者满意度评价 |
第三部分 讨论 |
3.1 GBR的诞生与发展 |
3.2 改良GBR的植入骨替代材料材料的选择 |
3.3 改良GBR中自体骨膜替代屏障膜 |
3.4 改良GBR的基本原则 |
3.5 影像学分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综述参考文献 |
病例汇报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或缩略词表 |
致谢 |
(4)改性聚醚醚酮与钛合金作为种植固定修复桥支架性能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两种支架材料与饰面复合树脂的剪切结合强度检测 |
材料与方法 |
1 材料与设备 |
2 试件的制备 |
3 剪切试验 |
4 统计学分析 |
结果 |
讨论 |
第二部分 两组材料作为CAD/CAM三单位种植固定修复桥支架的边缘适合性检测 |
材料与方法 |
1 材料与设备 |
2 试件的制备 |
3 垂直距离的测定 |
4 统计学分析 |
结果 |
讨论 |
第三部分 两组复合树脂饰面的CAD/CAM三单位种植固定修复桥的抗压性能检测 |
材料与方法 |
1 材料与设备 |
2 饰面复合树脂的粘接 |
3 抗压试验 |
4 统计分析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综述参考文献 |
病例汇报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缩略词表 |
致谢 |
(5)个性化基台与成品基台的临床应用效果对比及与修复体固位力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个性化基台与成品基台的临床应用效果对比 |
材料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1.1 纳入标准 |
1.2 排除标准 |
1.3 临床资料 |
2 材料与器械 |
3 治疗过程 |
4 评价指标 |
4.1 龈乳头指数 |
4.2 红白美学效果评价 |
4.3 患者满意度 |
4.4 机械并发症(牙冠脱落、崩瓷) |
5 统计学处理 |
结果 |
讨论 |
第二部分 个性化基台、成品基台与修复体粘接固位力的实验研究 |
实验材料和方法 |
1 材料与器械 |
2 实验方法 |
3 统计学分析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种植修复基台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
综述参考文献 |
20例临床病例汇报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颌骨后部骨量不足区域种植技术探讨 ——基于随机对照实验的Meta分析&经牙槽嵴顶上颌窦底提升术后的影像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文献综述 |
第一部分: 牙槽骨骨增量技术与短种植体在颌骨骨量不足区域的疗效对比-基于随机对照试验的META分析 |
1.前言 |
2.资料与方法 |
3.结果 |
4.讨论 |
5.结论 |
第二部分: 植入骨移植材料对比不植入骨移植材料上颌窦底提升技术的临床疗效对比-基于随机对照实验的META分析 |
1 前言 |
2.资料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第三部分: 经牙槽嵴顶上颌窦底提升联合短植体植入术后影像学分析-18个月随访的回顾性研究 |
1 前言 |
2.材料与方法 |
3.结果 |
4.讨论 |
5.结论 |
中外文参考文献 |
病例分析报告 |
1 病例一 |
1.1 —般情况 |
1.2 病史 |
1.3 临床检査 |
1.4 诊断 |
1.5 治疗计划 |
1.6 具体治疗步骤 |
1.7 讨论 |
1.8 参考文献 |
1.9 临床照片和图片 |
2 病例二 |
2.1 一般情况 |
2.2 病史 |
2.3 临床检査 |
2.4 诊断 |
2.5 治疗计划 |
2.6 具体治疗步骤 |
2.7 讨论 |
2.8 参考文献 |
2.9 临床照片和图片 |
3 病例三 |
3.1 一般情况 |
3.2 病史 |
3.3 临床检査 |
3.4 诊断 |
3.5 治疗计划 |
3.6 具体治疗步骤 |
3.7 讨论 |
3.8 参考文献 |
3.9 临床照片和图片 |
4 病例四 |
4.1 一般情况 |
4.2 病史 |
4.3 临床检査 |
4.4 诊断 |
4.5 治疗计划 |
4.6 具体治疗步骤 |
4.7 讨论 |
4.8 参考文献 |
4.9 临床照片和图片 |
5 病例五 |
5.1 一般情况 |
5.2 病史 |
5.3 临床检査 |
5.4 诊断 |
5.5 治疗计划 |
5.6 具体治疗步骤 |
5.7 讨论 |
5.8 参考文献 |
5.9 临床照片和图片 |
6 病例六 |
6.1 一般情况 |
6.2 病史 |
6.3 临床检査 |
6.4 诊断 |
6.5 治疗计划 |
6.6 具体治疗步骤 |
6.7 讨论 |
6.8 参考文献 |
6.9 临床照片和图片 |
临床工作总结 |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
附录 |
致谢 |
(8)磁性附着体在下颌覆盖义齿中的临床应用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传统义齿的特点 |
2 磁性附着体的出现 |
3 磁性附着体的特点 |
3.1 磁性附着体的优点 |
3.1.1 增加义齿的固位力 |
3.1.2 保护基牙及其牙周组织 |
3.1.3 提高义齿咀嚼效率 |
3.1.4 美观舒适, 较高的患者满意度 |
3.1.5 基牙要求低, 适用范围广 |
3.2 制作磁性附着体时容易出现的问题 |
3.2.1 基牙继发根面龋、松动或脱落 |
3.2.2衔铁、磁铁的松动脱落 |
3.2.3 基牙周围软组织炎症 |
3.2.4 远中游离端骨吸收 |
3.2.5 义齿基托的折裂或折断 |
4 临床展望 |
(9)种植—正畸联合治疗复杂型单颗后牙缺失的(牙合)力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材料和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3 研究方法 |
2 结果 |
2.1 临床效果 |
2.2 治疗前牙合力情况对比 |
2.3 修复后即刻对比 |
2.4 修复后半年和一年后对比 |
2.5 统计分析 |
3 讨论 |
3.1 牙列缺损及修复难度 |
3.2 种植修复的选择 |
3.3 单一科室修复结果 |
3.4 正畸联合种植治疗优势 |
3.5 发展及展望 |
3.6 待解决问题 |
4 结论 |
典型病例 |
参考文献 |
综述 种植-正畸治疗复杂型牙列缺损相关技术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10)白细胞介素-23和白细胞介素-35在慢性牙周炎中作用的研究及临床病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中英文词汇对照表 |
论文创新点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文献综述 |
第一部分 慢性牙周炎患者牙龈组织中IL-23和IL-35亚基表达检测及意义分析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第二部分 慢性牙周炎患者龈沟液和血清中IL-23,IL-35和sCD14表达检测及意义分析 |
材料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病例报告 |
临床工作总结 |
个人简历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四、利用自身牙根作支持的全口覆盖托牙的制作(论文参考文献)
- [1]神经肌肉法在颌位关系确定中的应用研究及病例报告[D]. 张丽仙. 福建医科大学, 2021(02)
- [2]不同类型附着体支持的种植覆盖义齿的临床疗效研究[D]. 庞鸿娟. 中国医科大学, 2021
- [3]改良GBR技术在后牙颊侧轻度骨缺损种植中的短期疗效评价[D]. 姜帅. 青岛大学, 2019(02)
- [4]改性聚醚醚酮与钛合金作为种植固定修复桥支架性能的比较研究[D]. 金杭颖. 青岛大学, 2019(02)
- [5]个性化基台与成品基台的临床应用效果对比及与修复体固位力的实验研究[D]. 李海慧. 青岛大学, 2019(02)
- [6]牙齿缺失应及时修复[J]. 朱彦红. 群言, 2019(02)
- [7]颌骨后部骨量不足区域种植技术探讨 ——基于随机对照实验的Meta分析&经牙槽嵴顶上颌窦底提升术后的影像学分析[D]. 杨菁. 武汉大学, 2018(01)
- [8]磁性附着体在下颌覆盖义齿中的临床应用与发展[J]. 乔玮,高翔. 包头医学院学报, 2018(07)
- [9]种植—正畸联合治疗复杂型单颗后牙缺失的(牙合)力分析[D]. 董十月. 郑州大学, 2018(11)
- [10]白细胞介素-23和白细胞介素-35在慢性牙周炎中作用的研究及临床病例报告[D]. 蔡树玉. 武汉大学, 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