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社会林业工程数量化分类(论文文献综述)
班博洋[1](2019)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特色小城镇规划研究 ——以新湖农场为例》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住建部公布的第一、二批特色小镇的成果建设及取得的较好的发展成果,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建设也随着全国的这股热潮不断推向前进。当下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正响应中央对兵团深化改革的重要指示,发展有兵团特色的小城镇建设之路,实现垦区经济发展的大规模提升。首先,本文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兵团走特色小镇发展的特殊背景,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特色小城镇、兵团特色小城镇、兵团特色小城镇规划的概念进行解读并从兵团的历史发展历程、区位分布的不完整性、体制的特殊性、人口及文化的多元性、生态环境的特殊性及其空间布局特征等角度总结了兵团的基本特征,这些共性与差异性特征的分析不仅明晰了研究兵团特色小城镇规划体系对于兵团特色小城镇建设的普适性意义;同时,针对于兵团特殊性分布特征,也可依据兵团小城镇规划体系结合各个团场的具体特色资源,具有设计各团场特色小城镇的现实意义。接着,笔者分析总结了特色小城镇构成要素及基本要求并结合兵团特色小城镇的构成要素及特殊要求,构建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特色小城镇规划体系,以产业及空间两大体系进行构建。产业规划分别从农业现代化及特色产业建设两方面构建。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层面:利用AHP层次分析法构建兵团农业现代化综合指标体系,并基于该体系对现状兵团农业现代化水平进行评价分析,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战略;对于特色产业设计,笔者构建了特色产业选择的AHP分析模型,同时对特色产业的发展战略方向以战略SWOT分析模型构建出了四种可能的战略发展路径。对于空间规划结合产业、生态、文化三大影响因素提出了响应的设计要点及设计策略。兵团特色小城镇规划体系的研究及构建是为指导具体兵团各师及团场建设特色小城镇发展的规划设计框架,针对兵团小城镇体系具有普适性意义。最后,承接上述兵团特色小城镇规划体系的研究,以第六师新湖农场特色小城镇规划设计为例,以兵团特色小城镇规划体系为规划框架结合新湖农场自身特殊的资源及文化,分别从产业、空间、机制体制三个方面实证探索了兵团特色小城镇建设。工程实践将本论文理论研究运用实际项目的最终成果,实现了兵团特色小城镇规划设计。图38幅,表27个,参考文献81篇。
李明睿[2](2019)在《兵团第六师设施农业发展路径选择研究》文中认为【目的】现阶段设施农业的发展还存在诸多的问题,如设施机械化程度低、资金资源缺乏、发展指导与风险保障缺乏、硬件设施建设程度不足、缺乏相关专业性人才、市场化程度低、设施规模与生产效率有待提高等。兵团第六师五家渠市作为“一带一路”北通道的重要节点、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区域和乌昌一体化的后花园,研究其设施农业发展路径选择,以点带面,对全面推进新疆兵团设施农业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方法】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实地走访调研考察法、SWOT分析法与理论与实际结合法,在进行大量的国内外、新疆、兵团设施农业发展的相关资料文献收集、阅读、梳理与分析的基础上,深入兵团第六师五家渠市及所属团场,走访政府管理部门、生产基地了解真实情况,分析其优势与劣势,机遇与威胁,根据所学理论支持与调查数据分析,与实际的建设操作相联系,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与建议。【结果】本文在收集分析国内外设施农业发展的文献,以及对第六师设施农业发展特征及存在问题实地调研的基础上,通过SWOT分析方法以及了解我国不同时期不同省份设施农业发展中得到的启示,探索了第六师设施农业发展的路径选择。论文共分六章,第一章对收集的文献资料进行研究分析,了解国内外设施农业发展现状,为进一步研究做了理论基础准备。第二章通过实地调查数据分析等方法阐述了兵团第六师设施农业发展演变的过程及特征,提出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第三章运用SWOT分析法,研究了提出了第六师设施农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与威胁,第四章通过对明清北京蔬菜基地发展情况,以及对各省蔬菜基地发展演变从中发现其特有的发展模式,在对乌鲁木齐城市圈研究相结合,从中获得第六师设施农业发展的启示,第五章提出可持续发展、环境友好型等四个发展原则和发展目标,结合国家与地方发展战略规划与实际情况,论述了适合第六师设施农业发展的路径并提出了建议。【结论】当前第六师的设施农业产业发展并不十分发达,对于设施农业产业的发展过程还多需借鉴,第六师设施农业基本已经完成发展之初的经验积累,形成了一套设施农业发展体系,着手眼前需要坚持设施农业发展可持续化,建设环境友好型设施农业产业,切实改善提高兵团职工收入和生活水平,充分发挥区域经济发展特点,第六师各团连牧场基本囊括在乌鲁木齐城市圈之中,从石河子市一直延伸到奇台县,十分利于城郊集约型设施农业和休闲旅游型设施农业发展。
肖成程[3](2018)在《《兵团日报》(汉文版)报道中的兵团人形象呈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一部兵团历史,也是一部兵团人发展进步、艰苦创业的历史。兵团人这个特殊的群体,来自不同地域,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和职业背景,但他们最后都留在了兵团,结成兵团人这个特殊的群体,一起为兵团的发展建设建言献策。通过对国内相关研究文献进行分析,笔者发现对于形象呈现方面的研究很丰富,尤其是将某一社会群体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媒体平台对报道对象的呈现,这个模式已经很成熟,但是并没有以兵团人作为研究领域的。究竟兵团人在《兵团日报》这一纸质媒体长期的报道中呈现出怎样的媒介形象,报道中不同时代、不同时期的兵团人是否呈现出不同的媒介形象?笔者以《兵团日报》近五年(2013年——2017年)间有关兵团人的报道作为研究样本,采用文献分析法、内容分析法、文本分析法对报道样本进行分析,研究《兵团日报》呈现的兵团人的媒介形象,对兵团人媒介形象呈现的特点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本文以研究《兵团日报》中兵团人的报道为切入点,分析其呈现的兵团人的媒介形象。笔者采用内容分析法对《兵团日报》近五年的相关报道进行统计分析,包括报道数量、报道版面、报道来源、报道体裁、报道主题、报道立场以及兵团人的形象性质、指涉对象、兵团人的品质特征等。采用文本分析法,通过筛选典型报道,将报道中描述的语句进行分析,总结出《兵团日报》呈现的兵团人的媒介形象。根据《兵团日报》呈现的兵团人的媒介形象,剖析《兵团日报》报道中兵团人媒介形象呈现的特点、影响因素。通过以上研究,发现《兵团日报》在兵团人媒介形象呈现中的优点及需要改进的地方,为以后党报在报道兵团人这个特殊群体提供启示。
朱文[4](2017)在《兵团文化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屯垦兴,则西域兴;屯垦废,则西域乱。”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下简称兵团)的建立是中国共产党总结历代治疆的经验教训,洞察新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实际,充分估计新疆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而做出的一个重大战略部署。六十多年来,兵团在几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坚强领导下,牢记历史使命,忠实履行职责,铸剑为犁,垦荒屯田,创造了人进沙退、戈壁变绿洲、荒野变花园的人间奇迹,开创了新中国的屯垦戍边事业。同时,兵团在解放边疆、保卫边疆、建设边疆的进程中,为促进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巩固祖国边防和扞卫祖国统一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业已成为稳疆建疆兴疆、安边固疆的战略核心力量。兵团在开创屯垦戍边事业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孕育和创造了灿烂的兵团文化。兵团文化是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特殊的地理环境中、特殊的使命下、特殊的组织中创造出来的一种特殊文化,是当代中国独具特色的区域文化。它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兵团的具体体现,更是兵团人的精神家园和思想灵魂。而兵团文化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则是兵团文化的核心与精髓,体现的是兵团文化的先进性,坚持的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充分体现了兵团人坚定的政治信仰,对党和国家的忠诚与担当,对人民的热爱与奉献。对兵团文化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进行研究,将有利于挖掘兵团文化蕴含的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资源、载体资源、方法资源和环境资源;有利于开发兵团文化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时代价值,发挥兵团文化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等方面的突出作用,对于坚定人们的理想信念,塑造人们优秀品行,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兵团屯垦戍边综合能力,加快兵团、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维护新疆稳定,增进民族团结,巩固祖国边防和维护国家统一具有重大的意义。论文首先从理论入手分析本文研究的基础理论。其次,以历史为起点,研究兵团文化的内涵。在此基础上论述兵团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关系,阐述两者的一致性和相似性关系。承接上述内容,对兵团文化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含义、种类、特征、价值进行系统分析。最后,从现实出发,开展实证研究,探讨兵团文化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本文以兵团文化为研究对象,旨在对兵团文化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进行全面研究,形成兵团文化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完整的研究体系,建构系统化的兵团文化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研究内容,引导人们全面、深入的认识兵团文化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同时,加快对兵团文化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发挥兵团文化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思想引领、价值塑造、品德铸造等方面的重大作用,为兵团的跨越式发展、新疆的长治久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障、政治保障、社会保障和道德保障。通过以上内容的呈现,系统地分析了兵团文化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对兵团文化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进行深入研究的过程中,本文研究存在以下创新点:第一,研究内容的创新。首先,合理界定了兵团文化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概念,其次,对兵团文化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内容进行了探索性的研究。第二,研究视角的创新。本文以兵团文化为着眼点,以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视角考察、研究兵团文化,突破了以往仅局限于从历史、文化、兵团自身建设等视域对兵团文化进行研究。本文通过对兵团文化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梳理和分析,得出三点启示:一是兵团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新疆、兵团的具体体现,其本身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需要我们引起重视并深入挖掘。二是兵团文化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具有重大的时代价值。它是兵团文化的核心与灵魂,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弘扬,具有重要的政治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社会价值和生态价值。三是在实际调查的基础上,较为全面地提出了兵团文化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开发利用的策略,为更好、更有效地开发利用兵团文化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提供了理论指导与方法指导。
杨建刚[5](2013)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力资本集群管理机制及发展方向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的重要历史机遇期,把握好这一黄金时期的关键在于人力资本的投入,兵团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人力资本集聚管理必将为兵团经济的发展带来新的生机。然而,当前我国西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经济社会发展远远落后于东部沿海地区和中部地区,也远远落后于西部城市地区,很大程度上与兵团内部人力资本积聚机制不完善、积聚力很弱相关。本文旨在对兵团现有人力资本集聚管理存在的问题做一些实践上的分析和理论上的探讨,以期健全兵团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提供解决思路,使人力资本在新的集聚机制下朝合理性、可行性方向发展。论文首先阐述了研究的背景、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人力资本和资本集聚的理论基础,从教育层次、产业层次和区域层次对兵团人力资本集聚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兵团人力资本集聚存在的问题。其次,论文针对影响兵团人力资本集聚的诸多因素进行了因子分析,将影响人力资本集聚的主因指向了三个关键矛头,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破解此三类矛头的人力资本集聚管理机制,并提出了相应的保障措施。论文研究结论如下:(1)兵团人力资本集聚过程中存在人才教育滞后于经济发展需求、人力资源分布不均衡、人力资源非正常流动较大等问题,这些问题制约了人力资本的有效集聚。(2)从兵团人力资本的影响因素分子可以发现,制度、规模收益、非农经济与工业发展是主要影响因子,而制度和规模收益是人力资本集聚的突破口、非农经济是人力资本集聚的关键、工业发展是人力资本集聚的支撑点。(3)教育学习机制、能力建设机制、社会保障机制、流动转移机制、政策引导机制是构建兵团人力资本集聚的各个重要环节,也是构建兵团人力资本集聚管理机制的核心内容,在相应的保障措施下,其相互作用、相互推进指明了兵团人力资本集聚管理的发展方向。
刘静[6](2012)在《新疆地方财政林业支出绩效评价体系构建研究》文中提出森林是新疆陆地生态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对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近几年,随着国家的大力扶持及地方对林业经济的日趋重视,林业项目资金的投入逐年加大。随之也带来林业项目资金的绩效管理问题。探索新疆地方财政林业支出绩效的相关理论与实践,进而建立地方财政林业支出绩效评价体系的意义在于:有利于完善的新疆地方财政支出绩效考核制度,实现财政预算的绩效管理,为地方政府制定林业支出预算提供科学依据,切实构筑公共财政体系;同时,可以转变林业资金管理的观念,加强林业资金使用管理与监督,及时发现地方财政林业支出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林业资金的使用成效。本文主要应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实证和规范相结合等研究方法对新疆林业财政专项支出项目的分类、绩效目标体系构建、共性和个性指标体系的构建以及指标的权重的设置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按照新疆财政专项资金的功能不同,把林业项目分成了五类,即:生态效益类、技术推广类、林业基础设施建设类、林业病虫害防治和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林业项目类。制定了各类项目的绩效目标,进而根据项目绩效目标构建了共性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和个性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最终建立了林业项目资金的绩效评价体系,并对新疆特色林果业项目和乡镇林业站建设项目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对评价结果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些相关建议。本文的主要的创新之处是对新疆林业财政支出项目进了科学的分类,在林业专项项目科学分类的基础上,根据共性、个性两类绩效目标,结合项目开展的阶段,设计了基于项目分类的绩效评价体系。完善了新疆林业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研究,对完善绩效管理理论建设及新疆林业财政专项资金的绩效管理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董向芸[7](2012)在《结构功能主义与内卷化理论视阈下云南农垦组织改革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农垦组织是我国边疆区域长期存在并发挥着重要作用的组织,对边疆地区的经济带动与辐射作用举足轻重。本选题立足于云南农垦组织的发展与改革历程研究,运用调研、问卷、访谈以及文本、数据统计等方法,对农垦总局、分局、农场不同层面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以结构功能主义和“内卷化”作为理论工具,阐释农垦组织在改革和发展过程中所发生的整合与分化现象。选题的创新在于:“特殊公权力组织理性”设定,组织学理论疆域和农垦研究视域的拓展,“组织内卷化”概念创新,以及“宏观-中观-微观“的立体实证结构等。从理论角度来说,作为西方政治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之一,结构功能主义集中于研究系统承载的功能以及实现这些功能的结构,强调分析每一特定系统中结构和功能的相互关系,试图通过剖析政治结构和政治功能揭示政治系统运转的规律。文中拟将组织视为一个系统,从而可以通过组织的结构、功能以及两者之间互动关系三个方面,来分析和研究组织及其发展。另外,还引入了“内卷化”概念来对农垦组织改革状况进行描述。“内卷化”是一个可以用来回应、分析和解释许多层面现象和问题且尚未统一界定的概念,文中分别从经济层面有增长无升级,管理层面有汲取无控制,文化层面有惯习无突破来具体定性这一概念,归纳出基本的共性要素来进行相应的组织研究,使之成为本研究审视组织的重要理论工具。以上述结构功能主义与“内卷化”为基本理论支撑,两者在农垦组织的实证研究过程中最终达成有机契合,奠定了本研究的重要基础。本研究借鉴和使用结构功能主义的一些概念,如整合、分化、利益结构,制度学中的一些界定,如制度环境、非制度环境、成本效益的分析等,同时,将社会结构功能主义对系统的理解引入组织理论的理解之中,综合融通形成了三个层次的基本理论逻辑框架,研究整体思维进路为:组织的产生和发展与组织所处的环境是紧密相联互为影响的,总要随时空的变化而变化,在这个变迁过程中,当资源与利益分配失序时,组织的相关利益主体不能在现有组织结构功能体系下获得利益诉求的满足,就产生新的获利需求,进而推动组织变革以重获新的利益结构。具体到相应的变迁过程,则本研究试图通过对不同的利益相关主体在利益结构的解构与重构行动分析,如组织的成本收益比较、相关主体利益属性的多元性、利益博弈中的取舍动机、组织资源依赖等,来辨析宏观环境变迁下的组织变化情况,以及组织结构功能转型过程中的内卷化约束条件。即农垦组织作为一种特殊公权力组织,它的结构功能转型与内卷化是以特殊公权力组织理性为前提,在既有区域资源禀赋的条件限制下,以渐变的方式呈现出组织整合与分化的演进过程,这个过程亦展示了组织变革结果与最初期望的悖离性,同时,相关的研究命题为下文的研究铺垫了理论基础。在实证方面,主要是从组织的形成环境与发生机制——组织结构功能演进——组织结构功能扩展过程来剖析云南农垦改制的组织变迁过程。云南农垦组织作为一种特殊的公权力组织,是建国之初特殊的国际和国内政治背景下的产物,它作为国家边疆管理的特殊手段,肩负着对地方整合与国家认同等政治社会功能。随着社会转型与发展,农垦组织也开始进行了相应的改革,其内容主要是改革传统的国有制和集权控制的资本组织形式,调整传统的国有所有制结构,使组织能够逐渐适应市场经济并转化为相应市场主体。这段时期农垦组织从结构与功能方面都发生了较大变化,本研究选取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农垦作为相应的实证样本。在其后的发展过程中,组织的发展实效却往往并不符合其发展预期,农垦组织的演进过程就证明了组织发展的这一困境。随着宏观制度环境的变化,组织原有的优势随之解体,组织逐渐陷入“内卷化”困境,表现为组织结构层面的行政取向与部门复制化,以及组织功能层面的目标模糊与劳动收益的人均递减。自2007年末开始,组织再现重构的端倪,云南省政府相继出台一系列政策,使组织重构步入了探索阶段。而这种组织结构功能重构的探索由于其关注点的不一致,使得云南农垦组织未能完全摆脱内卷化困境,获得组织结构功能的现代性。随着云南区域的经济社会的变迁,农垦组织需继续维持组织结构功能的比较优势,客观上要求进一步改革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相关结构体制、功能机制以及组织的社会影响力,满足区域民众日益增长的经济发展需求,建构农垦组织与当地发展的新场群关系。文章最后主要从内部与外部两种视角来探讨农垦组织的建设与发展,分别就新形势下农垦应有的功能与作用的进行讨论,从国家以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层面,来寻求界定组织未来改革与发展的方向;继而深入组织内部,讨论组织本身的结构功能的逻辑形塑与安排,以及在今后发展中的完善途径;转向组织的外部环境建设,以组织发展的资源依赖与社会支持为对象,扩展分析组织与政策介入、与区域既有资源之间的互动机制和策略选择。
李菁[8](2011)在《兵团农业行政管理绩效研究》文中指出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期,为适应新形势行政体制的改革在所难免,农业体制改革本身的滞后性又将这一客观事实体现得更为明显。对具体的农业公共部门开展绩效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必要性。绩效评估本身是政府部分职能和公共服务输出市场化之后所采取的一种政府治理方式,同时也是民众表达利益和参与公共事务管理的重要途径与方法。绩效评估反映了政府管理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寻求社会公平与民主价值的发展取向。通过绩效评估的管理方式可以提高服务质量、完善公共责任机制和增强公共部门的号召力与民众的凝聚力。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政府绩效评估的考察,立足于兵团的现实条件,对兵团农业行政管理绩效评估的理论与实践展开研究,这也是转变兵团农业行政职能的迫切要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由于其行政管理体制的特殊性,使得农业行政管理体制也具有自身的特色,与我国其他地区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本研究基于兵团管理体制的特殊性,在此基础上得出在兵团体制下进行绩效评估的特殊性,提出对兵团绩效评估的重要性和必要,兵团中面临的问题就是应如何加强绩效评估来提升绩效水平。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就在于正确把握农业行政绩效评估的内涵、构建绩效评估体系、完善相关的政策措施。笔者试图通过对于兵团农业行政管理绩效评估的应用性研究,提出如何提升兵团农业行政管理绩效的建议对策。本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首先介绍了兵团农业行政管理绩效评估的选题背景、研究思路和方法,对所涉及的概念也进行了界定,并提出了农业行政管理绩效评估的理论基础:路径依赖理论、治理理论、公共选择理论和权变理论,分析了上述理论对农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及农业行政绩效研究的借鉴意义。其次,兵团农业行政机构设置和职能定位的特殊性,决定了兵团农业行政管理体制存在着优势,但也暴露了一些体制性的缺陷,因而开展兵团农业行政管理绩效评估具有其必要性,本文通过考察国内外绩效评估的价值取向和理论模型,提出了切合兵团实际的绩效评估模型的设计理念和所遵循的原则。兵团农业行政管理绩效评估模型确立后,运用统计软件设计指标体系,用层次分析法设置指标权重,并对近十年兵团农业行政管理绩效水平的动态趋势进行测评,并对评估结果做了详细的论述。最后,本文就如何提升兵团农业工作的绩效水平提出相关建议和应采取的配套措施,并通过绩效评估来推动兵团农业行政职能的创新和定位,通过开展有效地绩效评估来促进兵团农业管理工作的改善。
王孔敬[9](2011)在《三峡库区退耕还林政策绩效评估及后续制度创新研究》文中认为我国自1999年以来所开展的退耕还林工程已进入其成果巩固的后续时期。在工程实施的10多年时间里,中央政府和各省(市)地方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用来指导和执行退耕还林工程的建设。然而,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广大退耕区域自然环境差异巨大、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以中央政府主导下的退耕还林政策能否适应各区域的退耕还林建设的实际需要?退耕还林政策的绩效如何?退耕还林政策的绩效如何评价?退耕还林后续时期的政策体系如何完善和构建?以及后续政策构建的路径和实施的保障机制如何建立?这一系列问题还需要做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基于我国退耕还林工程的复杂性和各区域自然与社会经济的巨大差异性,本文选择三峡库区作为特定研究区域来深入探究上述问题。选择该区域作为特定的研究地区主要基于以下考虑:从自然环境看,三峡库区位于我国长江流域中西部的结合部,地势主要以山地和沟谷为主,该区域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繁,同时,也是长江中下游和三峡工程的重要生态屏障保护区域,有着重要的生态地位;从社会经济发展来看,三峡库区人口密集,人地关系紧张、少数民族众多、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滞后,是我国西部连片贫困区之一。同时,该区域也是目前我国最大的非自愿性的工程移民地区,社会问题错综复杂,是一个典型的“老、少、穷、库、移”等多种特征于一体的区域,在广大的西部地区具有典型的代表性。因此,对三峡库区退耕还林政策问题的研究,不仅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而且可以揭示出我国现行退耕还林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解决的主要对策。立足于上述问题和研究目标的分析,在退耕还林政策的后续时期,试图将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运用区域经济学、生态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和公共政策学等相关理论与原理与三峡库区退耕还林的实践相结合,从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个视角来进行分析探究。通过田野调查法、层次分析法、货币价值法和农户意愿评价等具体方法的运用,在对我国现行退耕还林政策体系分析梳理的基础上,对三峡库区退耕还林政策实施的绩效从农户意愿、生态效益、社会经济效益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分析和评价。在此基础上,探究了我国现行退耕还林政策在制度设计和政策体系中所存在的缺陷与主要问题,提出了构建退耕还林后续政策体系的路径和主要内容,并进一步分析了退耕还林后续政策体系实施的保障机制,由此得出论文的研究结论和后续政策建议。本论文在内容结构上由九个部分组成。导论部分主要介绍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国内外研究状况、研究方法、技术路线以及本文的主要内容及创新点;第一章的内容主要是分析退耕还林政策绩效评估与后续制度创新的理论基础;第二章主要是对我国退耕还林工程的现行政策体系与实践历程等几个方面进行回顾和梳理;第三章主要介绍了本文研究区域的自然环境、社会经济概况以及案例区概况;第四章主要从农户意愿评价的角度,分析了三峡库区农户对退耕还林政策的意愿评价,分析退耕还林政策与农户意愿的矛盾和一致的地方以及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因素;第五章是对三峡库区的案例区——重庆市万州区的退耕还林政策的现实生态效益进行评估研究,在选择的模型基础上,运用实物价值化和货币价值法,对案例区退耕还林政策的生态效益进行了定量研究;第六章是对三峡库区的案例区——重庆市万州区的退耕还林政策的现实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评估研究,通过层次分析法,在评价层级和指标体系及其权重确立的基础上,运用无量纲的计算方法,分别从经济领域和社会领域得出了退耕还林政策的社会经济效益指数及其社会经济的综合效益;第七章是在对现行退耕还林政策理论体系梳理和对三峡库区政策效益评估的基础上,对我国现行退耕还林政策所存在问题进行深入探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后续退耕还林政策体系构建与完善后续退耕还林政策实施的保障机制研究;最后部分,在全文分析的基础上,得出整体研究结论与建议。在全文探究的基础上,本文得出了以下研究结论:首先,在三峡库区案例区——万州区选择的9个生态指标实物和货币价值计算的基础上,得出万州区退耕还林年总生态效益价值为1045.48万元,同时也得出该区域退耕还林政策9种生态指标效益的具体贡献,其中固碳释氧效益占总价值的44.22%,水土保持效益和水源涵养效益两者占总效益量的49.35%,说明实施退耕还林政策对增加三峡库区的森林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具有积极的抑制作用,符合我国实施退耕还林政策的主要目的。从深层次表明我国生态状况的变化与具体的生态制度和政策的设计紧密相关。其次,在社会经济效益方面,2000-2006年万州区退耕还林政策在社会经济方面的综合效益指数分别为:0.0458、0.1365、0.2059、0.2646、0.3695、0.4758、0.5678,呈现出随着时间推移不断增加的趋势。在选择的5个社会经济效益分领域,其作用和影响差别明显,其中退耕还林政策对社会结构和经济发展的作用最大,对社会进步的作用最小,其次为人口素质和生活质量。三峡库区退耕还林政策的社会经济效益结果说明:我国的退耕还林政策在提高其社会经济效益方面还存在诸多缺陷;单一的政府主导模式和依靠林业部门一家来实施很难实现预期目标;退耕还林政策必须与“三农”问题的解决紧密地结合起来,大力实行制度创新,才能实现预期目标。最后,从农户意愿评价的角度来看,三峡库区的大部分退耕农户因各种因素的影响对退耕还林政策的成效评价存在差异,退耕还林政策与农户的利益既有一致地方也有矛盾和冲突之处。农户意愿评价的结果说明:我国的退耕还林政策在调动退耕农户的积极性和维护其利益方面还有许多需要完善和改进的地方,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社会主体基础不稳定。整体而言,我国的退耕还林政策取得了比较明显的阶段性效益,但由于其现行政策体系在制度设计上的缺陷和执行层面的某些偏离,我国退耕还林政策成果的巩固还面临许多不确定因素。因此,如何克服现行退耕还林政策体系的制度缺陷和实现制度创新、建立一套具有系统性、科学性和前瞻性的政府主导下的激励相容的后续退耕还林政策体系,就成为巩固我国退耕还林政策成果的关键。
徐龙[10](2010)在《中国林业生态工程投资管理体制研究》文中指出由于林业生态工程的公共物品特征,国家投资一直是其建设的主导形式。其中,投资管理体制是影响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关键与核心。长期以来,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和影响,我国林业生态工程投资管理体制滞后于国家投资管理体制改革的步伐,影响和制约了林业生态建设。因此,探索建立符合林业生态工程特点、科学合理的投资管理体制,已成为理论和实践的迫切需求。本文的研究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展开的,并得出了以下研究结论:第一,对林业投资管理体制演变过程的研究表明:随着林业分类经营模式的改革,商品林投资主体已经形成多元化格局,其经营模式也不同程度的引入了市场竞争机制,但林业生态工程的投资管理体制依然在一定程度上沿用传统的“基数法”管理模式,较之计划经济时期没有明显的改变。只是在管理权限上强化了国家综合部门计划资金管理职能,弱化了部门管理职能,明显表现出“一放一收”的特征。第二,对林业生态工程投资管理特征研究表明:相对其他工程而言,林业生态工程具有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经济属性特征。其中,自然属性将导致投资管理的不可控性加大;社会属性将导致诸如生产生活方式、宗教信仰等因素对投资效果的潜在威胁更加明显;而经济属性中的公共物品特征将导致投资管理中可供选择的激励和约束等市场工具明显缺乏。第三,显然对林业生态工程投资管理体制的演变过程和其投资管理特征的研究,还不足以构成构建合理投资管理体制的有效依据。为此本文以三北防护林为重点,对目前中国“五大”林业生态重点工程的投资管理体制的现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和全面评价。这一研究表明:在投资结构方面,投资主体多元化趋势有所加强,但政府主导投资的状况并没有明显改变;在投资总体规模上,林业生态工程呈现快速、持续上升趋势,但单位投资增长并不明显;在投资管理上,虽然明确责任到省,但由于宏观管理体制的原因,林业生态工程的责任主体实际处于虚置状态;在投资规划与决策方面,尚未建立起十分有效地科学规划与决策机制。第四,划分了林业生态工程投资建设阶段。结合林业生态工程实践,研究确定了林业生态工程投资建设五个阶段,分别是:投资前期准备阶段、投资实施阶段、竣工验收阶段、竣工后管护阶段与后评估阶段,明确了不同投资建设阶段的特点与任务。第五,构建了林业生态工程投资管理体制。建立了林业生态工程长效投入保障机制,主要包括建立林业生态工程稳定的投资渠道、将林业生态工程投资纳入公共财政范畴、鼓励引导社会资金进行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等;提出了林业生态工程投资管理体制组织管理结构模式,研究确立了中央和省级林业生态工程投资管理中心的组织管理系统应按矩阵式设置;提出了林业生态工程项目管理的法人负责制、招投标制、监理制构建的框架与建议等。第六,提出了林业生态工程投资管理内部控制机制的构建。研究确定了林业生态工程投资管理内部控制的主体是建设单位、政府与社会,客体是经济业务与投资管理活动;提出了投资前期准备阶段、投资实施阶段、竣工决算阶段投资内部控制的重点架构;提出了林业生态工程投资建设五个阶段与内部控制体系八要素可以构成一个包括四十个点的矩阵等。
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社会林业工程数量化分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社会林业工程数量化分类(论文提纲范文)
(1)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特色小城镇规划研究 ——以新湖农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序言 |
1 引言 |
2 绪论 |
2.1 研究背景 |
2.1.1 国家政策支持 |
2.1.2 地方发展目标导向 |
2.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2.1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研究 |
2.2.2 特色小城镇理论研究 |
2.2.3 城镇产业发展理论研究 |
2.2.4 城镇空间发展理论研究 |
2.3 研究意义、目的及方法 |
2.3.1 研究意义 |
2.3.2 研究目的 |
2.3.3 研究方法 |
2.3.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2.3.4.1 研究思路 |
2.3.4.2 技术路线 |
2.4 创新点 |
3 相关术语、概念及理论解析 |
3.1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及其特性 |
3.1.1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
3.1.2 兵团的特征性分析 |
3.1.2.1 兵团的基本特征性分析 |
3.1.2.2 兵团的空间特征分析 |
3.2 特色小城镇的概念及特性 |
3.2.1 特色小城镇概念 |
3.2.2 特色小城镇发展历程 |
3.2.3 特色小城镇特点 |
3.3 兵团特色小城镇的概念及特性 |
3.3.1 兵团特色小城镇的概念 |
3.3.2 已建兵团特色小城镇分析 |
3.3.3 兵团特色小城镇的特性 |
3.4 兵团特色小城镇规划的概念及相关理论基础 |
3.4.1 兵团特色小城镇规划的概念 |
3.4.2 兵团特色小城镇规划的相关理论基础 |
3.4.2.1 田园城市理论 |
3.4.2.2 产业集群理论 |
3.4.2.3 特色小城镇产业培育和发展研究 |
3.5 本章总结 |
4 兵团特色小城镇规划体系研究 |
4.1 特色小城镇规划基本要求 |
4.1.1 特色小城镇规划构成特征 |
4.1.2 特色小城镇规划的基本要求 |
4.2 兵团特色小城镇规划特殊要求 |
4.2.1 兵团特色小城镇构成特征 |
4.2.2 兵团特色小城镇规划的特殊要求 |
4.3 兵团特色小城镇规划的技术路线 |
4.4 兵团特色小城镇规划的重点内容 |
4.4.1 兵团特色小城镇产业规划设计研究 |
4.4.1.1 兵团现状产业结构合理性分析 |
4.4.1.2 农业现代化发展 |
4.4.1.3 特色产业规划设计 |
4.4.2 兵团特色小城镇空间规划设计研究 |
4.4.2.1 空间规划设计要点 |
4.4.2.2 空间规划设计策略 |
4.5 本章小结 |
5 实践分析论证—新湖农场特色小城镇规划设计 |
5.1 规划背景 |
5.2 规划定位与目标 |
5.2.1 总体定位 |
5.2.2 发展目标 |
5.3 规划内容 |
5.3.1 产业规划 |
5.3.1.1 新湖农场产业发展现状 |
5.3.1.2 新湖农场产业上位发展目标 |
5.3.1.3 新湖农场农业现代化发展 |
5.3.1.4 新湖特色产业规划 |
5.3.2 空间规划 |
5.3.2.1 生态渗透格局 |
5.3.2.2 “点、线、面”空间要素设计 |
5.3.2.3 节点文化传承——节点风貌设计 |
5.3.3 体制机制创新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兵团第六师设施农业发展路径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设施农业的概念及理论 |
1.1.1 设施农业的概念 |
1.1.2 设施农业发展理论 |
1.2 国内外设施农业发展现状 |
1.2.1 国外设施农业发展现状 |
1.2.2 国内设施农业发展现状 |
1.2.3 新疆设施农业发展现状 |
1.2.4 兵团设施农业发展现状 |
1.2.5 兵团第六师设施农业发展现状 |
1.3 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的背景 |
1.3.2 研究的目的 |
1.3.3 研究的意义 |
1.3.4 研究的方法 |
1.3.5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兵团第六师设施农业生产发展特征与存在问题 |
2.1 兵团第六师设施农业生产发展的演变 |
2.1.1 兵团第六师设施农业发展过程 |
2.1.2 兵团第六师设施农业种植面积的演变 |
2.2 兵团第六师设施农业发展特征 |
2.2.1 设施结构特征 |
2.2.2 种植类型特征 |
2.2.3 装备与栽培技术特征 |
2.2.4 团场区域特征 |
2.3 兵团第六师设施农业生产发展存在的问题 |
2.3.1 设施结构简单,抗灾能力弱 |
2.3.2 技术与装备不配套,劳动强度大 |
2.3.3 设施土壤化学与物理性状恶化,病虫害严重。 |
2.3.4 职工综合素质不高、团场设施农业专业技术人员匮乏 |
2.3.5 设施农业组织化程度和集约化生产水平低 |
第三章 兵团第六师设施农业的SWOT分析 |
3.1 独特的优势 |
3.1.1 自然环境优势 |
3.1.2 区位优势 |
3.1.3 产业优势 |
3.1.4 市场需求优势 |
3.2 现实的劣势 |
3.2.1 土地资源有限 |
3.2.2 资金投入不足 |
3.2.3 农民技术文化水平较低 |
3.2.4 服务体系不健全 |
3.3 难逢的机遇 |
3.3.1 政策机遇 |
3.3.2 社会发展机遇 |
3.3.3 农业转型机遇 |
3.3.4 增收增效的现实机遇 |
3.3.5 促进就业优化产业机遇 |
3.4 潜在的威胁 |
3.4.1 技术威胁 |
3.4.2 经营威胁 |
3.4.3 自然环境威胁 |
第四章 我国设施农业发展规律的启示 |
4.1 以明清时期北京为例 |
4.2 以省蔬菜基地发展为例 |
4.3 以乌鲁木齐市城市圈为例 |
第五章 兵团第六师设施农业发展路径选择及建议 |
5.1 兵团第六师设施农业发展的原则 |
5.1.1 可持续发展原则 |
5.1.2 环境友好型原则 |
5.1.3 以兵团职工为基础原则 |
5.1.4 以乡村振兴为目标原则 |
5.2 兵团第六师设施农业发展的目标 |
5.2.1 加快美丽乡村建设 |
5.2.2 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 |
5.2.3 提高兵团职工收入 |
5.2.4 完善设施农业产业链 |
5.3 兵团第六师设施农业发展的路径选择 |
5.3.1 政策路径——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和政府的战略规划 |
5.3.2 区域路径——依托有利条件谋求发展 |
5.3.3 产业路径——产业升级与产业链延伸 |
5.3.4 科技路径——强农惠农,提高设施农业科技含量 |
5.3.5 创新路径——积累经验探索新的路径 |
5.4 兵团第六师设施农业发展的建议 |
5.4.1 科学统一规划,统筹协调发展 |
5.4.2 引进智慧农业技术,推进设施农业现代化进程 |
5.4.3 依托师市旅游资源,建立休闲观光设施农业示范基地 |
5.4.4 加大各类人才引进,提高设施农业人力资源水平 |
5.4.5 积极发展多种类型经营模式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件 |
(3)《兵团日报》(汉文版)报道中的兵团人形象呈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1. 研究背景 |
2. 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及概念界定 |
1. 关于《兵团日报》的研究 |
2. 关于兵团人的研究 |
3. 关于媒介形象的研究 |
4. 本人对综述的评价 |
(三)研究方法、问题及创新点 |
1. 研究方法 |
2. 研究问题 |
3. 研究创新点 |
(四)研究设计 |
1. 选择《兵团日报》的理由 |
2. 样本时间确定 |
3. 样本选择 |
4. 类目制定 |
一、《兵团日报》与兵团人媒介形象呈现 |
(一)《兵团日报》 |
(二)媒介形象呈现 |
(三)兵团人媒介形象呈现数据分析 |
1. 报道数量分析 |
2. 报道版面分析 |
3. 报道来源分析 |
4. 报道体裁分析 |
5. 报道主题分析 |
6. 报道立场分析 |
7. 形象性质 |
8. 指涉对象 |
二、兵团人媒介形象呈现分析 |
(一)兵团人群体媒介形象呈现 |
1. 维稳戍边的兵团人 |
2. 忠诚伟大的兵团人 |
3. 无私奉献的兵团人 |
4. 创新进步的兵团人 |
5. 开放包容的兵团人 |
6. 勇于担当的兵团人 |
7. 热爱自然的兵团人 |
(二)兵团人个别群体媒介形象呈现 |
1. 老一辈兵团人媒介形象呈现 |
2. 新一代兵团人媒介形象呈现 |
三、《兵团日报》栏目中呈现的兵团人媒介形象分析 |
(一)“咱兵团人”栏目 |
(二)“画说兵团”系列版面 |
(三)“字说兵团”栏目 |
(四)“最美兵团人”评选活动 |
(五)“兵团人系列”专版 |
四、《兵团日报》中兵团人媒介形象与现实形象的差异及原因 |
(一)兵团人媒介形象与现实形象存在的差异 |
1. 报道中与现实中形象反差较大 |
2. 报道主题较为单一 |
3. 报道主体缺少语言环境 |
(二)兵团人媒介形象与现实形象存在差异的原因 |
1.社会因素 |
2.文化因素 |
3.思想因素 |
五、《兵团日报》呈现兵团人媒介形象的启示 |
(一) 报道来源多样,增强主体话语权 |
(二) 挖掘报道深度,增加报道层次 |
(三) 注重图文结合,强化视觉效果 |
(四) 创建特色版面,避免同质化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兵团日报》2013 年—2017 年兵团人形象报道统计表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致谢 |
(4)兵团文化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现实意义 |
1.4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之处 |
第2章 兵团文化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研究的相关概念及基础理论 |
2.1 相关概念 |
2.1.1 兵团 |
2.1.2 兵团文化 |
2.1.3 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
2.1.4 兵团文化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
2.2 马克思主义关于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相关理论 |
2.2.1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 |
2.2.2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相关论述 |
2.2.3 党的领导人关于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相关论述 |
2.3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依据 |
2.3.1 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理论 |
2.3.2 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理论 |
2.3.3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理论 |
2.3.4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理论 |
第3章 兵团文化的形成及其特点 |
3.1 兵团文化形成的基础 |
3.1.1 兵团文化形成的理论基础 |
3.1.2 兵团文化形成的自然环境基础 |
3.1.3 兵团文化形成的社会历史基础 |
3.2 兵团文化的形态 |
3.2.1 兵团文化中的物质文化 |
3.2.2 兵团文化中的精神文化 |
3.2.3 兵团文化中的制度文化 |
3.3 兵团文化的特点 |
3.3.1 浓厚的军人情结 |
3.3.2 多种文化的兼容并蓄 |
3.3.3 对党忠诚与对组织依赖 |
3.3.4 强烈的团结协作意识 |
第4章 兵团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关系 |
4.1 从目标上看:兵团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具有一致性 |
4.1.1 提高人的思想政治素质 |
4.1.2 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
4.1.3 激励人们为实现国家、民族的根本利益而奋斗 |
4.2 从功能上看:兵团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具有相似性 |
4.2.1 导向功能 |
4.2.2 保证功能 |
4.2.3 育人功能 |
4.2.4 开发功能 |
4.3 从内容上看:兵团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具有互补性 |
4.3.1 兵团文化是对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丰富和有益补充 |
4.3.2 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是对兵团文化的凝练与升华 |
第5章 兵团文化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分类 |
5.1 兵团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资源 |
5.1.1 政治情感资源 |
5.1.2 人生价值资源 |
5.1.3 道德精神资源 |
5.2 兵团文化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资源 |
5.2.1 榜样示范的方法 |
5.2.2 现身说教的方法 |
5.2.3 实践教育的方法 |
5.2.4 依靠群众的方法 |
5.2.5 隐性教育的方法 |
5.3 兵团文化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资源 |
5.3.1 兵团文化遗址 |
5.3.2 兵团文化产品 |
5.3.3 兵团文化活动 |
5.3.4 兵团英雄模范人物 |
5.4 兵团文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资源 |
5.4.1 自然环境资源 |
5.4.2 社会环境资源 |
第6章 兵团文化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特征 |
6.1 政治性 |
6.1.1 诞生于履行屯垦戍边的政治使命中 |
6.1.2 见证了国际国内政治形势的深刻变化 |
6.1.3 服务于国家政治目标的实现 |
6.2. 民族性 |
6.2.1 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为基础 |
6.2.2 以维护各民族的根本利益为己任 |
6.2.3 由多民族职工群众共同创造 |
6.3 地域性 |
6.3.1 表现在形成的环境上 |
6.3.2 表现在兵团的文艺作品上 |
6.3.3 表现在兵团的英雄模范人物上 |
6.4 继承性 |
6.4.1 对中国历史上屯垦戍边精神的继承 |
6.4.2 对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南泥湾精神的继承 |
第7章 兵团文化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价值分析 |
7.1 兵团文化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政治价值 |
7.1.1 事关国家的核心利益 |
7.1.2 事关兵团屯垦戍边事业的成败 |
7.2 兵团文化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经济价值 |
7.2.1 关系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
7.2.2 关系到兵团经济的二次腾飞 |
7.3 兵团文化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文化价值 |
7.3.1 引领兵团文化发展 |
7.3.2 丰富和发展新疆文化、中华文化 |
7.4 兵团文化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社会价值 |
7.4.1 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
7.4.2 有利于屯垦戍边新型团场的建设 |
7.5 兵团文化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生态价值 |
7.5.1 帮助人们树立强烈的生态责任感 |
7.5.2 帮助人们形成正确的生态意识 |
7.5.3 引导人们走绿色生态发展之路 |
第8章 兵团文化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 |
8.1 兵团文化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 |
8.1.1 兵团文化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兵团高校开发利用的现状 |
8.1.2 兵团文化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兵团团场开发利用的现状 |
8.2 兵团文化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不足及原因分析 |
8.2.1 兵团相对落后的经济实力制约了开发利用的水平 |
8.2.2 兵团文化在形成和分布上的特点增加了开发利用的难度 |
8.2.3 开发利用主体科学观的缺失造成开发利用缺乏深度 |
8.2.4 政府“孤岛”现象影响了开发利用的广度 |
8.2.5 专业人才的缺乏成为开发利用的致命短板 |
8.3 兵团文化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开发利用的策略 |
8.3.1 兵团文化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开发利用的思路 |
8.3.2 兵团文化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开发利用遵循的原则 |
8.3.3 兵团文化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开发利用的方法 |
8.3.4 兵团文化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开发利用的途径 |
8.3.5 兵团文化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开发利用的具体举措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5)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力资本集群管理机制及发展方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关于人力资本的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关于人力资本的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的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结构 |
1.5.1 论文主要内容 |
1.5.2 论文研究结构 |
2 基础理论 |
2.1 概念界定 |
2.1.1 人力资源、人力资本及其关系 |
2.1.2 资本积累、资本集聚、资本集中 |
2.1.3 核心概念:人力资本集聚 |
2.2 相关理论 |
2.2.1 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理论 |
2.2.2 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
2.2.3 推拉理论 |
2.2.4 人力资本集聚 |
3 兵团人力资本集聚的现状与问题 |
3.1 兵团人力资本集聚结构 |
3.1.1 教育层次结构 |
3.1.2 产业层次结构 |
3.1.3 区域分类结构 |
3.2 兵团人力资本存在的问题 |
3.2.1 人才教育滞后于经济发展需求 |
3.2.2 人口集聚化趋势下降 |
3.2.3 人力资源分布不均衡 |
3.2.4 人力资源非正常流动较大 |
4. 兵团人力资本集聚的影响因素分析 |
4.1 人力资本集聚的主要影响因素 |
4.2 人力资本集聚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
4.2.1 指标确定与数据选取 |
4.2.2 模型运用及结果 |
4.3 结论分析 |
4.3.1 制度与规模收益是人力资本集聚的突破口 |
4.3.2 非农经济发展是人力资本集聚的关键 |
4.3.3 工业发展是人力资本集聚的支撑点 |
5. 兵团人力资本集聚管理机制构建与发展方向 |
5.1 教育学习机制 |
5.1.1 以基础教育为抓手,引导建立终身教育与培训理念 |
5.1.2 以创建学习型兵团为支撑,搭建人力资本积聚基础平台 |
5.2 能力建设机制 |
5.2.1 以提高职工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为目的,培养综合型人才 |
5.2.2 以科技生态农业为重要依托,建立新型科学生产方式 |
5.3 社会保障机制 |
5.3.1 以加大公共卫生经费投入为动力,健全兵团医疗保障体系 |
5.3.2 以完善制度为基础,建立完善兵团社会保障体系 |
5.4 流动转移机制 |
5.4.1 以城镇化工业化为契机,转移兵团剩余劳动力 |
5.4.2 以国家户籍改革为导向,健全适合兵团人口流动的户籍制度 |
5.5 政府引导机制 |
5.5.1 以多种宣传为手段,加强观念引导 |
5.5.2 以鼓励竞争为目标,实施政策引导 |
5.5.3 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核心,推行制度引导 |
5.5.4 以公共品集中投入为突破口,实行支出引导 |
6 兵团人力资本集聚管理的保障措施 |
6.1 经济保障—提高财政支出对教育的投入比重 |
6.2 制度保障—创建全社会多维度人才培养体系 |
6.3 科技保障—提升劳动力素质和科学技术水平 |
6.4 社会保障—提供人力资本集聚的外部保证 |
6.5 法律保障—维护兵团劳动力的合法权益 |
7 结论和创新点 |
7.1 研究的结论 |
7.2 可能的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评阅表 |
(6)新疆地方财政林业支出绩效评价体系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随着公共财政体制的建立,绩效管理的要求日益凸显 |
1.1.2 新疆林业专项资金投入力度加大 |
1.1.3 新疆地方财政林业支出绩效管理指标体系的不完善 |
1.2 选题意义 |
1.2.1 有利于促进新疆财政资金绩效评价的理论研究 |
1.2.2 有利于树立林业资金管理的新观念 |
1.2.3 有利于对林业资金的使用管理进行有效监督 |
1.3 相关文献综述 |
1.3.1 政府绩效评价的文献综述 |
1.3.2 林业支出绩效评价的文献综述 |
1.3.3 林业专项及其管理方面的文献综述 |
1.4 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的思路框架 |
1.4.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3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2 研究的理论基础及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 公共财政理论 |
2.2 “5E”理论 |
2.3 委托代理理论 |
2.4 新公共管理理论 |
2.5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5.1 财政与公共财政的相关概念界定 |
2.5.2 财政支出与林业财政支出界定 |
2.5.3 绩效、绩效评价与林业资金绩效评价界定 |
3 新疆林业专项资金管理与绩效评价现状 |
3.1 新疆林业专项资金管理的现状 |
3.1.1 林业专项资金管理制度 |
3.1.2 林业专项资金绩效管理的探索 |
3.1.3 初步确立了财政支林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工作体系 |
3.1.4 基本规范了林业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的内容 |
3.2 新疆林业支出项目分布情况及其绩效评价现状 |
3.2.1 新疆林业专项支出项目的基本情况 |
3.2.2 新疆林业专项支出绩效评价现状 |
3.3 新疆林业专项资金绩效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
4 新疆林业支出绩效评价体系改进依据与实行项目分类评价的基础 |
4.1 新疆林业支出绩效评价体系改进的主要依据 |
4.1.1 财政资金预算管理精细化的要求 |
4.1.2 其他省市绩效评价的成功经验借鉴 |
4.1.3 改进新疆林业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需要 |
4.2 新疆林业支出项目的特征与分类 |
4.2.1 新疆林业支出项目的特征 |
4.2.2 新疆林业支出项目的分类原则 |
4.2.3 现有新疆林业支出项目的基本分类 |
5 基于新疆林业支出项目分类的绩效评价体系设计 |
5.1 新疆林业支出绩效评价体系的框架结构 |
5.1.1 林业支出绩效评价体系的系统分析 |
5.1.2 新疆林业支出绩效评价体系的总体框架 |
5.2 构建新疆林业支出绩效评价的制度体系 |
5.2.1 新疆林业支出绩效评价的法律规范 |
5.2.2 新疆林业支出绩效评价的制度规范 |
5.3 构建新疆林业支出绩效评价的组织体系 |
5.3.1 新疆林业支出绩效评价的主体界定 |
5.3.2 新疆林业支出绩效评价工作范围的界定 |
5.3.3 新疆林业支出绩效评价的客体 |
5.3.4 新疆林业支出绩效评价的工作程序 |
5.4 制定基于项目分类评价新疆林业财政专项绩效目标体系 |
5.4.1 绩效目标的含义及重要性 |
5.4.2 开展绩效目标管理的意义 |
5.4.3 绩效目标制定的原则 |
5.4.4 制定新疆林业绩效评价的考核目标体系 |
5.4.5 确定绩效目标对绩效评价的意义 |
5.5 林业支出绩效评价考核指标的设计 |
5.5.1 构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 |
5.5.2 绩效指标的类别 |
5.5.3 筛选绩效评价指标的思路和方法 |
5.5.4 以多目标决策法建立多层次、多目标、多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 |
5.6 林业支出绩效评价指标权重的设置方法 |
5.7 新疆林业支出绩效评价的标准和方法体系 |
5.7.1 林业支出绩效评价标准分类 |
5.7.2 林业支出绩效评价标准的档次划分 |
5.7.3 构建新疆林业支出绩效评价的计分模型 |
5.8 新疆林业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结果的运用 |
6 特色林果专项支出绩效评价的实证分析 |
6.1 新疆特色林果业的概况 |
6.2 特色林果业财政专项资金作用 |
6.3 特色林果业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思路 |
6.3.1 指标体系设计 |
6.3.2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权重计算 |
6.3.3 确定标准值和评价方法 |
6.3.4 特色林果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优点 |
6.4 新疆特色林果业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案例 |
6.5 基于评价结果的情况分析 |
6.5.1 绩效得分情况 |
6.5.2 绩效考核表反映出专项资金管理与执行中存在的问题 |
6.5.3 几点建议 |
7 新疆地方乡镇林业站建设专项支出绩效评价的实证分析 |
7.1 乡镇林业站建设概况 |
7.2 乡镇林业站建设专项资金的作用 |
7.3 构建乡镇林业站建设的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
7.3.1 指标体系设计 |
7.3.2 乡镇林业站建设指标体系的优点 |
7.4 新疆乡镇林业站建设绩效评价案例 |
7.5 基于评价结果的情况分析 |
7.5.1 绩效得分情况 |
7.5.2 绩效考核表反映出专项资金管理与执行中存在的问题 |
7.5.3 几点建议 |
8 结论与不足 |
8.1 主要结论 |
8.2 本文创新点 |
8.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7)结构功能主义与内卷化理论视阈下云南农垦组织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
一、 研究背景 |
二、 问题提出 |
三、 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相关文献综述 |
一、 国内相关研究 |
二、 国外相关研究 |
三、 既有研究的共识、局限与理论空间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
一、 研究方法 |
二、 资料来源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章节安排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章节安排 |
第五节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一、 研究创新 |
二、 研究局限 |
第二章 结构功能主义、内卷化与农垦组织研究的契合 |
第一节 结构功能主义及其方法论意义 |
一、 结构功能主义的产生与新功能主义的发展 |
二、 结构功能主义的“整合-分化”理论逻辑 |
三、 结构功能主义的方法论解读 |
第二节 “内卷化”概念与其基本规定性 |
一、 内卷化概念的溯源与拓展 |
二、 内卷化概念的基本内涵 |
三、 内卷化概念的定性分析 |
第三节 理论应用分析 |
一、 组织结构功能研究理论的借鉴与反思 |
二、 相关理论的契合性 |
三、 农垦组织、组织结构功能相对优势与组织内卷化 |
第三章 组织结构功能转型与内卷化理论建构 |
第一节 “特殊公权力组织理性”的前提分析 |
一、 从“经济人”到“政治人” |
二、 “政治人理性”与公权力组织 |
三、 本研究前提:“特殊公权力组织”理性 |
第二节 理论框架构建与命题 |
一、 第一层次:环境既定情境及其与组织的互动 |
二、 第二层次:组织结构功能转型——整合与分化 |
三、 第三层次:组织变革方向的期望与其偏离性 |
第三节 研究的相关命题 |
一、 云南农垦组织的嵌入环境:层级权力体制及其利益形构 |
二、 云南农垦组织结构功能变革 |
三、 云南农垦组织的内卷化 |
第四章 云南农垦组织的发生与结构功能演进 |
第一节 组织的形成环境与发生机制 |
一、 云南区域自然历史状况与文化积淀 |
二、 建国初期的国家整合需求与农垦 |
三、 云南农垦组织的发生机制 |
第二节 组织结构功能的演进与扩展 |
一、 农垦组织角色设计 |
二、 结构演进:组织制度与管理体制 |
三、 功能扩展:组织资源与功能分析 |
第三节 微观透视: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农垦改革 |
一、 调查对象选择 |
二、 组织改革与资源分析 |
三、 组织结构的变迁 |
四、 组织功能的扩展 |
第四节 小结 |
一、 组织结构功能改革的特征 |
二、 “结构功能双重性”的相对优势 |
第五章 云南农垦组织结构功能的内卷化与重构 |
第一节 宏观环境变化与组织危机 |
一、 宏观制度变化下的背景 |
二、 组织原有相对优势的解体 |
三、 群体性事件与组织危机 |
第二节 云南农垦组织内卷化——以勐养、东风农场为例 |
一、 个案选择与实证方法 |
二、 云南农垦组织的内卷化困境 |
三、 组织结构内卷化分析 |
四、 组织功能内卷化考察 |
第三节 组织结构功能的重构探索 |
一、 云南农垦组织的“二次创业”改革 |
二、 云南农垦组织的属地化改革 |
三、 改革思路的比较分析 |
四、 组织职能定位 |
第四节 小结 |
一、 组织相对优势变迁与内卷化 |
二、 组织结构功能的整合与分化 |
第六章 云南农垦内卷化突破与组织转型 |
第一节 政策介入路径选择 |
一、 新形势下对农垦组织功能的再认识 |
二、 政策支持原则与走向 |
三、 政策分类支持 |
第二节 组织“内卷化”的突破与结构功能转型 |
一、 农垦组织的发展逻辑 |
二、 组织“内卷化”的突破 |
三、 农垦组织的结构功能转型 |
第三节 农垦组织与环境支持 |
一、 组织社会支持的重建 |
二、 区域异质性资源禀赋与组织相对优势 |
三、 组织相对优势的扩展 |
第七章 结语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后续研究 |
一、 现实问题的分析 |
二、 利益边疆研究视角的拓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1. 调查问卷:关于云南农垦发展的认识调查 |
附录2. 建国以后有关云南农垦重要政策、讲话与文件汇总 |
附录3. 云南省各地农垦分局、国营农场简况表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8)兵团农业行政管理绩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1 国外文献综述 |
1.3.2 国内文献综述 |
1.3.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4 研究内容与思路方法 |
1.4.1 研究的技术路线 |
1.4.2 研究内容 |
1.5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相关理论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效力、效率与绩效 |
2.1.2 政府绩效 |
2.1.3 农业行政管理绩效 |
2.1.4 绩效评估的含义 |
2.2 相关理论评析 |
2.2.1 治理理论 |
2.2.2 路径依赖理论 |
2.2.3 公共选择理论 |
2.2.4 权变理论 |
第三章 兵团农业行政管理体制的特殊性分析 |
3.1 兵团农业行政机构的设置与职能定位 |
3.1.1 农业行政职能系统分析 |
3.1.2 兵团农业行政管理的职能定位 |
3.2 兵团农业行政体制改革的实践分析 |
3.2.1 兵团农业行政体制变迁的理论分析 |
3.2.2 兵团农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实践分析 |
3.3 兵团行政管理体制设置的特征与优势 |
3.3.1 兵团行政管理体制的特征 |
3.3.2 兵团行政体制设置的优势 |
3.3.3 兵地两种体制下农业工作的绩效比较 |
第四章 兵团开展农业行政绩效评估的背景与意义 |
4.1 农业行政绩效评估存在的问题 |
4.1.1 评估本身存在的问题 |
4.1.2 农业行政管理内部存在的问题 |
4.1.3 绩效评估技术上存在的问题 |
4.2 农业行政绩效评估的意义 |
4.2.1 提高行政绩效水平 |
4.2.2 增强透明度和责任感 |
4.2.3 增收节支,提高农业资金的使用效益 |
4.2.4 优化资源配置 |
4.3 行政绩效模型研究的考察 |
4.3.1 政府绩效的价值取向 |
4.3.2 绩效评价中典型模型的考察 |
4.3.3 兵团农业行政绩效评估的价值取向 |
第五章 兵团农业行政管理绩效评估体系构建 |
5.1 指标选取的原则 |
5.2 农业行政管理绩效评估的理论模型 |
5.3 指标的筛选过程 |
5.3.1 数据的无量纲化处理 |
5.3.2 相关性分析 |
5.3.3 指标体系的确定 |
5.4 确定指标的权重系数 |
5.4.1 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的步骤 |
5.4.2 确定指标权重 |
5.5 指标绩效得分和整体指标的计算 |
5.5.1 指标评分标准——"增量值"法 |
5.5.2 指标运算方法 |
5.5.3 测评结果及分析 |
第六章 开展绩效评估的相关措施及政策建议 |
6.1 构建多元化的评估主体 |
6.1.1 评估主体来源多元化 |
6.1.2 采用独立的"第三方"评估 |
6.1.3 引入民众参与评估机制 |
6.2 转变行政管理职能 |
6.2.1 明确兵团农业行政管理职能 |
6.2.2 以绩效评价推动职能的转变和重新定位 |
6.3 通过绩效评价完善兵团农业行政工作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本文研究所得结论 |
7.2 不足之处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导师评阅表 |
(9)三峡库区退耕还林政策绩效评估及后续制度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四、论文的主要内容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退耕还林政策绩效评估与制度创新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公共政策评估理论 |
一、公共政策评估概念与内涵 |
二、公共政策评估的类型与标准 |
第二节 生态经济学理论 |
一、生态经济的概念与内涵 |
二、生态经济系统的特性 |
三、生态经济效益最大化理论 |
第三节 制度经济学的相关理论 |
一、交易费用理论 |
二、产权理论 |
三、制度变迁理论 |
第四节 博弈论中的相关理论 |
一、博弈论简介 |
二、退耕还林相关主体的目标利利益 |
三、退耕还林相关主体之间的博弈 |
第五节 退耕还林生态补偿问题的相关经济理论 |
一、生态补偿的概念 |
二、生态补偿的经济理论基础 |
第二章 现行退耕还林政策体系与实践成效 |
第一节 现行退耕还林政策体系的目标与内容 |
一、退耕还林工程政策的目标 |
二、现行退耕还林政策体系的内容 |
第二节 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进展与整体效益 |
一、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进展 |
二、退耕还林工程的成效 |
第三章 研究区与案例区概况 |
第一节 三峡库区的自然环境概况 |
一、三峡库区的自然环境特征 |
二、三峡库区的生态环境现状 |
第二节 三峡库区社会经济概况 |
一、三峡库区经济发展的历史阶段与经济增长 |
二、三峡库区社会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三节 案例区概况 |
一、自然地理概况 |
二、自然资源概况 |
三、社会经济概况 |
第四章 三峡库区基于农户意愿的退耕还林政策效应评价 |
第一节 农户意愿评价方法的基本原理与思路 |
一、农户意愿评价的概念与特点 |
二、农户意愿评价的设计思路 |
三、农户意愿评价的步骤 |
第二节 三峡库区基于农户意愿调查的退耕还林政策效应研究 |
一、研究的样本区和研究方法 |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
三、调查结论 |
第五章 三峡库区退耕还林政策的生态效益评估 |
第一节 退耕还林政策生态效益评估的方法 |
一、国内外森林生态效益评估方法概况 |
二、案例区退耕还林生态效益的研究方法 |
第二节 万州区退耕还林生态效益的计量模型 |
一、水源涵养效益的计量模型与价值计量方法 |
二、水土保持效益的计量模型与价值计量方法 |
三、改良土壤效益的计量模型与价值计量方法 |
四、固碳释氧效益的计量模型与价值计量方法 |
第三节 万州区退耕还林生态效益的计量分析 |
一、万州区退耕还林工程执行状况 |
二、退耕还林的水源涵养效益计量分析 |
三、退耕还林的水土保持效益计量分析 |
四、退耕还林改良土壤效益的计量分析 |
五、退耕还林固碳释氧效益的计量分析 |
六、万州区退耕还林生态效益总量与总价值的修正 |
第六章 三峡库区退耕还林政策的社会经济效益评估 |
第一节 万州区退耕还林政策社会经济效益评估的框架与方法 |
一、退耕还林政策社会经济效益评价的框架与指标选择 |
二、退耕还林政策社会经济效益综合评价体系构建 |
第二节 万州区退耕还林政策社会经济效益评估的实证分析 |
一、各主要指标的相关数据描述 |
二、退耕还林政策社会经济效益的综合分析评价 |
第七章 退耕还林政策的制度创新 |
第一节 现行退耕还林政策体系的缺陷与问题 |
一、现行退耕还林政策体系设计的缺陷 |
二、现行退耕还林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二节 退耕还林后续政策体系构建与制度创新 |
一、退耕还林后续政策体系的构建 |
二、退耕还林后续政策体系实施的保障机制 |
结论与讨论 |
(一) 研究结论 |
(二) 研究讨论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的科研情况目录 |
后记 |
(10)中国林业生态工程投资管理体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引言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研究的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的内容 |
1.3.2 研究的方法 |
1.3.3 研究的技术路线 |
2.基本概念、理论基础和研究综述 |
2.1 基本概念 |
2.1.1 生态工程与林业生态工程 |
2.1.2 林业投资与林业投资管理体制 |
2.1.3 林业生态工程投资与林业生态工程投资管理体制 |
2.2 林业生态工程的特征 |
2.2.1 林业生态工程的自然范畴特征 |
2.2.2 林业生态工程的社会范畴特征 |
2.2.3 林业生态工程的经济范畴特征 |
2.3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3.1 制度经济学理论 |
2.3.2 新公共管理理论 |
2.3.3 内部控制理论 |
2.3.4 公共选择理论 |
2.3.5 委托—代理理论 |
2.4 相关研究综述与评价 |
2.4.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2.4.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2.4.3 国内外相关研究评价 |
2.5 本章小结 |
3.中国林业生态工程投资管理体制演进及变革趋势 |
3.1 中国林业生态工程投资管理体制改革进程 |
3.1.1 中国政府投资管理体制的演进过程 |
3.1.2 林业投资管理体制的演进过程 |
3.2 林业投资管理体制与宏观经济体制的关系 |
3.2.1 林业投资管理体制的类别 |
3.2.2 林业投资管理体制与经济体制的关系 |
3.2.3 林业投资管理体制与金融体制的关系 |
3.3 中国林业投资管理体制的变革趋势 |
3.3.1 中国政府投资管理体制改革的最新要求 |
3.3.2 林业投资管理体制改革的最新要求 |
3.3.3 林业生态工程投资管理体制的变革趋势 |
3.4 林业生态工程属性对林业生态工程投资管理的影响 |
3.4.1 自然属性对林业生态工程投资管理的影响 |
3.4.2 社会属性对林业生态工程投资管理的影响 |
3.4.3 经济属性对林业生态工程投资管理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4.中国林业生态工程投资管理体制评价 |
4.1 中国林业生态工程实践与投资概况 |
4.1.1 中国林业生态工程实践 |
4.1.2 中国林业生态工程投资概况 |
4.2 中国林业生态工程投资主体与结构 |
4.2.1 投资主体 |
4.2.2 投资结构 |
4.2.3 投资规模 |
4.2.4 责任主体 |
4.3 中国林业生态工程投资规划与决策 |
4.3.1 投资规划 |
4.3.2 投资立项决策 |
4.3.3 投资风险约束 |
4.4 中国林业生态工程投资管理与标准 |
4.4.1 中国林业生态工程投资计划管理机制 |
4.4.2 中国林业生态工程资金管理机制 |
4.4.3 中国林业生态工程投资项目管理机制 |
4.4.4 中国林业生态工程投资标准机制 |
4.5 中国林业生态工程投资管理监督与调控 |
4.5.1 中国林业生态工程投资审计机制 |
4.5.2 中国林业生态工程投资效益评价与调控机制 |
4.6 中国林业生态工程投资动力与控制机制 |
4.6.1 中国林业生态工程投资动力机制 |
4.6.2 中国林业生态工程投资内部控制机制 |
4.7 中国林业生态工程投资管理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
4.7.1 组织管理存在着责任管理建设主体不明确的问题 |
4.7.2 规划管理存在着建设目标不科学且缺乏操作性的问题 |
4.7.3 计划管理存在着投资下达时效性差的问题 |
4.7.4 项目管理存在着项目管理流于形式的问题 |
4.7.5 资金管理存在着投资效益相对较低的问题 |
4.7.6 工程评估与评价存在着投入产出缺乏评估标准和评价体系的问题 |
4.7.7 工程建设管理部门缺乏组织实施和管理工程建设的手段 |
4.8 林业生态工程投资管理体制存在问题产生的根源 |
4.8.1 中国林业生态工程投资管理体制改革严重滞后 |
4.8.2 中国林业生态工程没有实行项目管理 |
4.8.3 中国林业生态工程投资建设忽视过程管理 |
4.8.4 中国林业生态工程缺乏科学合理的内部控制机制 |
4.9 本章小结 |
5.国外林业生态工程实践及主要国家林业生态建设投资管理 |
5.1 国外林业生态工程实践 |
5.2 国外主要国家林业建设投资管理 |
5.2.1 美国林业建设投资与管理 |
5.2.2 英国林业建设投资与管理 |
5.2.3 日本林业建设投资与管理 |
5.2.4 法国林业建设投资与管理 |
5.2.5 印度林业建设投资与管理 |
5.2.6 国外林业生态建设投资管理的共性与特性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中国林业生态工程投资建设阶段划分与实施影响研究 |
6.1 林业生态工程投资建设阶段划分 |
6.1.1 林业生态工程投资前期准备阶段 |
6.1.2 林业生态工程投资实施阶段 |
6.1.3 林业生态工程投资竣工验收与决算阶段 |
6.1.4 林业生态工程竣工后管护阶段 |
6.1.5 林业生态工程后续评估阶段 |
6.2 林业生态工程投资实施的影响因素 |
6.2.1 投资决策的影响因素 |
6.2.2 实施主体的影响因素 |
6.2.3 目标群体的影响因素 |
6.3 林业生态工程投资管理风险分析 |
6.3.1 林业生态工程投资多目标管理风险 |
6.3.2 林业生态工程投资决策风险 |
6.3.3 林业生态工程投资实施风险 |
6.3.4 林业生态工程投资项目监督评价风险 |
6.4 本章小结 |
7.中国林业生态工程投资管理体制构建 |
7.1 中国林业生态工程投资管理体制实施体系构建的理论分析与基本框架 |
7.1.1 中国林业生态工程投资管理体制构建的制度选择 |
7.1.2 政府在林业生态工程投资建设中具有局限性 |
7.1.3 发挥市场机制作用,解决"政府失灵" |
7.1.4 构建科学合理的林业生态工程投资管理体制 |
7.2 建立科学有效的林业生态工程投资决策机制 |
7.2.1 明确林业生态工程投资决策主体 |
7.2.2 健全林业生态工程投资决策原则 |
7.2.3 确定林业生态工程投资决策程序 |
7.2.4 确定林业生态工程投资决策内容 |
7.3 建立林业生态工程投入保障机制 |
7.3.1 建立林业生态工程稳定的投入渠道 |
7.3.2 把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纳入公共财政重点支持范畴 |
7.3.3 细化和完善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财政投入政策 |
7.3.4 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投入林业生态工程建设 |
7.3.5 完善林业基金制度 |
7.3.6 建立市场调节与政府引导相结合的筹资机制 |
7.3.7 完善有利于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投资优惠政策 |
7.4 建立林业生态工程科学有效的投资组织管理机制 |
7.4.1 组织管理的重要性 |
7.4.2 影响组织管理结构设计的因素 |
7.4.3 建立组织结构模式 |
7.5 建立科学有效的林业生态工程投资项目管理机制 |
7.5.1 项目和项目管理的概念和特征 |
7.5.2 坚持的方针和原则 |
7.5.3 实行"三制"管理制度 |
7.5.4 投资计划直接到项目建设单位 |
7.5.5 明确建设单位前期和管理经费 |
7.6 建立科学有效的林业生态工程资金管理机制 |
7.6.1 国库资金集中支付制 |
7.6.2 资金使用报帐制 |
7.6.3 资金使用监督管理机制 |
7.7 建立科学有效的林业生态工程投资质量管理机制 |
7.7.1 完善林业生态工程投资质量管理考核内容 |
7.7.2 建立投资质量全过程管理制度 |
7.8 建立科学有效的林业生态工程投资成本管理机制 |
7.8.1 林业生态工程投资成本管理的分析 |
7.8.2 林业生态工程投资成本管理的原则 |
7.8.3 提高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投资标准,实行动态管理 |
7.9 建立科学有效的监督与评价机制 |
7.10 本章小结 |
8.中国林业生态工程投资管理内部控制机制构建 |
8.1 林业生态工程投资管理内部控制的目标与原则 |
8.1.1 林业生态工程投资管理内部控制的主体 |
8.1.2 林业生态工程投资管理内部控制的客体 |
8.1.3 林业生态工程投资管理内部控制的主要目标 |
8.1.4 林业生态工程投资管理内部控制机制构建原则 |
8.1.5 林业生态工程投资管理内部控制组成要素 |
8.2 林业生态工程投资管理内部控制机制构建的重点与环节 |
8.2.1 林业生态工程投资管理内部控制环境 |
8.2.2 林业生态工程投资管理前期准备阶段的内部控制 |
8.2.3 林业生态工程投资管理实施阶段的内部控制 |
8.2.4 林业生态工程投资管理竣工验收与决算阶段的内部控制 |
8.3 林业生态工程投资管理的信息沟通与内部监督 |
8.3.1 信息与沟通 |
8.3.2 投资管理内部监督 |
8.4 本章小结 |
9.中国林业生态工程投资管理体制在三北工程中的应用 |
9.1 三北工程的主要内容 |
9.1.1 三北工程实施范围与期限 |
9.1.2 三北工程任务目标 |
9.2 三北工程实施效果与问题分析 |
9.3 新型投资管理体制在三北工程中的应用 |
9.3.1 建立科学决策机制 |
9.3.2 建立组织保障机制 |
9.3.3 建立投入保障机制 |
9.3.4 建立项目管理机制 |
9.3.5 建立质量管理机制 |
9.3.6 建立资金管理监督机制 |
9.3.7 建立监督评价与核查验收机制 |
9.4 本章小结 |
10.研究结论 |
10.1 结论 |
10.2 研究的创新之处 |
10.3 研究的不足之处 |
10.4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导师简介 |
个人简介 |
在读期间成果清单 |
致谢 |
四、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社会林业工程数量化分类(论文参考文献)
- [1]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特色小城镇规划研究 ——以新湖农场为例[D]. 班博洋. 北京交通大学, 2019(01)
- [2]兵团第六师设施农业发展路径选择研究[D]. 李明睿. 石河子大学, 2019(01)
- [3]《兵团日报》(汉文版)报道中的兵团人形象呈现研究[D]. 肖成程. 新疆大学, 2018(12)
- [4]兵团文化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研究[D]. 朱文. 陕西师范大学, 2017(05)
- [5]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力资本集群管理机制及发展方向研究[D]. 杨建刚. 石河子大学, 2013(03)
- [6]新疆地方财政林业支出绩效评价体系构建研究[D]. 刘静. 北京林业大学, 2012(08)
- [7]结构功能主义与内卷化理论视阈下云南农垦组织改革研究[D]. 董向芸. 南开大学, 2012(07)
- [8]兵团农业行政管理绩效研究[D]. 李菁. 石河子大学, 2011(06)
- [9]三峡库区退耕还林政策绩效评估及后续制度创新研究[D]. 王孔敬. 中央民族大学, 2011(10)
- [10]中国林业生态工程投资管理体制研究[D]. 徐龙. 北京林业大学, 2010(09)
标签: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论文; 林业论文; 新疆历史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生态工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