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您如何看待教师?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您如何看待教师?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教师您想到了什么(论文文献综述)

姜珊[1](2020)在《用逻辑思维推动历史教学——以岳麓版必修Ⅱ“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为例》文中指出逻辑思维是指人们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借助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能动地反映客观现实的理性认识过程,又称抽象思维。历史教学的过程中合理运用逻辑思维,既可以构建知识之间的联系,又可以让学生理清历史问题的内涵,培养学生对历史事实、历史现象进行分析、归纳、比较、概括的能力。但是由于教科书篇幅有限、学校课时有限等诸多原因,教师出于应试考虑,

斯琴[2](2019)在《诗词类文化益智节目融入诗词教学的研究 ——以《中国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中国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等电视节目的播出,引起了众多热爱诗词文化的人的热切关注。这类节目是以诗词为依托,以比赛、答题、歌唱的形式,通过电视网络等媒介播出,旨在传播中国优秀的古诗词文化的节目。这类节目不仅为电视节目注入了新元素,而且也为诗词教学带来了新思考。诗词类文化益智节目与诗词教学同是传播诗词的方式,为什么学生对这类节目有很浓厚的兴趣,但对诗词教学却反响平平呢?本文从两者的共性出发,探寻诗词类文化益智节目蕴含的教学资源,分析诗词类文化益智节目融入诗词教学的可能性,从而为打破诗词教学课堂上的沉闷提供一些建议,为一线教师的诗词教学提供一些借鉴和思考。正文一共包括三章,第一章从诗词教学的困境着手,从诗词类文化益智节目点燃学生学习诗词的兴趣、丰富教学课堂、促进教学目标实现三个角度,探讨诗词类文化益智节目引入诗词教学的必要性;其次,从理论方面及诗词类文化益智节目本身蕴含的教学资源方向分析阐述诗词类文化益智节目引入诗词教学的可行性。第二章首先通过诗词类文化益智节目对学生及诗词教学的影响的问卷调查,了解高中生对诗词类文化益智节目的态度、兴趣点;其次通过对相关课例的分析为诗词教学引入诗词类文化益智节目找准现实依据。第三章从强调诵读,以读促悟;细化分析,由点带面;注重方式,寓教于乐三个层面分析诗词类文化节目对诗词教学的启示。本论文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将诗词教学与《中国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两档节目结合起来进行研究;二是通过分析“一师一优课”平台上,部级优课里将诗词教学与诗词类文化益智节目相结合的教学篇目以及笔者的教学案例《涉江采芙蓉》总结出诗词教学融入诗词类文化益智节目的角度及可能出现的问题,有一定的针对性和实践性。笔者真诚希望通过本论文的研究,为一线语文教师在诗词教学中提供一定的参考。

王茜雯[3](2017)在《教师地位研究:中西文化比较的视角》文中认为一般有关教师地位的研究,大都从政治、经济、学科等角度来展开,少有从文化比较角度来进行。人人都可能会说教师职业很重要,教师地位应该高,但实际上教师地位长期以来却处于“虚高”而“实低”的矛盾之中。由于种种原因,导致当代中国的教师地位被矮化了,远不如政府公务员、商界人士和网络“大V”。教师工作辛苦,责任重大,但却心灵迷茫,包括教育界在内的社会各界普遍缺乏对教师地位的正确认识。基于这样的观察,本文试图从文化的角度对教师地位进行中西比较研究。通过研究教师在不同文化系统中的不同地位,揭示出中国教师所承担的独特而崇高的文化使命,来帮助人们去重新定位中国教师在当代应该具有怎样的政治、经济地位。本文的意义在于为教师地位的提高,找到文化维度上的关键理由。通过研究,本文得出以下观点。首先,由于中西文化系统存在家国组织与城邦制度、德性文化与理性文化,以及圣人情怀与宗教情怀的差异,中国教师在中国文化系统所承载的使命远大于西方教师之与西方文化系统。中国传统文化把教师与“天地君亲”并列,放到很崇高的位置。教师不仅要“授业”、“解惑”,更加要传“道”,不仅教人做事,更要教人做人,教师是文化和信仰的传承者。比较而言,由于西方文化中“宗教—牧师”系统承担着信仰的教化,这就为世俗的“学校—教师”系统减少了很大一部分有关灵魂性的工作,而中国教师则身兼教师(teacher)和牧师(priest)的双重角色和双重担当,使命更为崇高而沉重。其次,我们正在努力实现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不仅包括经济富强之梦,尤其还包括文化大国之梦,这就意味着教师既要扮演“科学之师”,更要扮演“人文之师”和“精神之师”。教育不仅是“职业”,更加是“使命”。教师应衔接“过去”与“未来”,贯通“苍穹”与“大地”,肩负“传承”与“创新”。我们不仅需要现代西方意义的“教师”,更需要“道”的“守护者”和“传承者”。中国教师的使命与责任极为重大,但是赋予教师的地位却不能与其使命和责任相匹配。中国教师承担的比西方教师多,而其经济和政治地位却还赶不上他们。第三,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社会赋予教师越来越高的要求,越来越重的工作,要使教师能担当此任,就一定要赋予与之相匹配的教师地位。基于此,我们应从国家的制度和政策、社会和媒体的宣传引导、学校治理、家长的尊重包容、教师的选拔培养等多方面着手。本文在访谈的基础上着重从学校与教师的关系、教师选拔与培养、以及教师自身修养等三方面提出了建议,促进教育内部自我提高教师地位。

王莉[4](2017)在《小学《品德与社会》中的历史教育实践探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飞速发展,历史教育也凸显出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历史教育作为单独学科的出现是从初中教育开始的,但在小学这一义务教育的初级阶段,历史教育也非常重要。小学阶段是每个人身心发展的过渡期,小学生心理发展不成熟,有极大的可塑性,因而小学教育在每个人一生的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的作用。而在小学阶段进行历史教育显得尤为必要,它可以培养学生的历史人文素养,让学生从历史知识中明白事理,初步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成为明德诚信的合格公民,可以陶冶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充分发挥历史教育的育人功能。教育部于2002年正式向各地中小学颁发了《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实验稿》,将小学阶段的历史教育正式放入了思品课,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和教材中就加入了大量的各类历史题材,为小学历史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教学内容,使小学阶段开展历史教育具有了可行性。本文以人教版小学各年级《品德与社会》教科书为例,分析其中的历史题材内容及呈现特点,在探索小学历史教育的可行性及必要性的同时,对小学历史教育的目标及作用进行探究总结,分析在小学不同阶段进行历史教育的课堂实践中遇到的相关问题,在此基础上探讨解决问题的相关有效策略,并根据小学历史教育的具体实践和小学各年级历史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进行小学历史教育的有效方法。

张素琪[5](2012)在《乡村教师学习机会状况及保障体系研究》文中认为本研究基于国际社会教师学习热潮的兴起、学习型社会的构建、我国新课程改革和城乡教育一体化进程推进的时代背景,从理论分析和现实考察两个维度,探讨了当下我国乡村教师学习机会的现状、问题及其成因,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乡村教师学习机会的保障体系。具体而言,其主要内容涉及如下四个方面:首先,对国内外乡村教师学习机会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对乡村教师、教师学习机会、乡村教师学习机会保障体系等概念作了界定,并以此作为本研究的逻辑起点。其次,对乡村教师学习机会的现状及其问题进行田野考察。本研究以浙江、河南、甘肃三省为例,抽取一定数量的乡村教师作为样本,对其进行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实地考察了乡村教师学习机会的现状及其问题。研究发现,乡村教师工学矛盾突出,学习时间偏少;乡村学校公用经费短缺,教师学习经费不能保障;乡村学校学习资源匮乏,现有资源利用率低;乡村教师学习自主性差,学习环境欠佳。再次,从四个维度探讨了乡村教师学习机会问题的成因。从政府层面来看,乡村教师学习的政策规定不明确,保障制度不健全,学习经费支持不足;从社会层面来看,支持力度不够,援助重点偏差,学习氛围欠佳;从学校层面来看,教学管理模式化,教师学习组织不得力,激励、评价制度不完善;从乡村教师自身来看,农活杂事多,时间管理能力差;观念落后,利用学习资源的意识、能力差。所有这些,导致乡村教师学习机会问题的产生。最后,构建了乡村教师学习机会的保障体系。本研究认为,要通过行政立法来保障乡村教师的学习时问,通过教学常规管理创新来增加乡村教师的学习时间,同时乡村教师自身要学会管理和合理利用时间,以此来保障乡村教师的学习时间;要建立乡村教师学习的专项资金制度,制定乡村教师学习援助计划,加之学校和教师酌情承担部分学习费用,以此来保障乡村教师的学习经费;要实行远程教师教育,建立乡村教师学习资源中心,加之实施校本培训,以此来保障乡村教师的学习资源;要建立合理的价值认同和科学的教师学习评价制度,以此来营造乡村教师良好的学习环境。通过乡村教师学习机会保障体系的构建,为乡村教师提供与创设优良的学习机会,以促进他们的良性发展和整体素质的提升。

班红娟[6](2010)在《国家意识与地域文化 ——文化变迁中的河南乡土教材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国家意识是人们在历史进程中形成的对国家的态度、情感、认知以及信念、习俗、价值认同的复合存在形式。国家自身也是一种地域概念,它拥有一定的疆域和一定数量的人口,因此,一定意义上说,国家意识也是一种地域意识。国家文化包含了不同地域文化的特质,对于国家内部各地域人口而言,对地域文化的认知和认同有助于对国家的态度、情感和认知的形成,离开对地域文化的情感和认同,国家意识往往也就成了空洞之物。本研究借用阐释人类学范式,以文本分析法和田野调查法为主要研究方法,以百年来河南乡土教材的变迁为主线,透过乡土教材文本和本地人话语来阐释河南乡土教材兼具的国家意识与地域文化的双重文化意义,分析作为补充教材的乡土教材中的国家意识与地域文化的统一性,乡土教材如何既传承了地域文化,又建构了国家意识。清末,社会面临转型,国家被迫革新。乡土志是清政府应对生存危机不得不妥协而采取变革的产物。在内忧外患的形势下,清末乡土志更多的是为主流价值和国家主义服务的,凸显的是一种国家意识。清政府采取了通过乡土观强化国家观的程式,在培养乡土情的基础上养育人的爱国、爱朝情怀。乡土志的这种功能一直伴随其以后的发展历程。民国时期,在国民党只是形式上完成了国家统一的状况下,军阀混战、外敌入侵、内战不断,各地地方自治、教育自治甚嚣尘上,乡村建设、乡村教育运动此起彼伏。虽然河南省教育厅对学校乡土教材的编辑进行了理想化的阐释,视乡土教材为培育民族精神的基础,但实际中,初等及中等教育的乡土教材编辑很不理想,起步晚,又逢战争,遂不得不搁浅。而在地方自治、教育自治的催生下,河南乡村教育及教育实验区中产生了一批乡土教材,这批乡土教材成为河南民国乡土教材的主体。其主要内容是对民众进行最基本的教育,如识字教育、卫生教育、生计教育等,也包括有公民教育。因此,民国河南乡土教材更多的是从地域状况出发,为河南民众最基本的生存生活需要而服务的一种教育工具,教材最主要的功能是教育民众、振兴乡村,实现教育自治与地方自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教育发生了很大变化。对于这样一个新生的政权,迫切的是要国民树立社会主义的国家意识。在国家政治形势的影响下,五十年代末的河南乡土教材及“文革”时期的自编教材具有浓厚的国家意识,政治性、国家政治文化潮流成为教材的主要内容,乡土教材在地域文化的框架中坚定地传达着国家政治主流话语。改革开放之后,经济发展成为国家的中心任务,“双基”教育成为教育的主旋律,受此影响,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的河南乡土教材成为学科知识的载体。进入21世纪,随着各地经济进一步发展,文化产业成为各地发展中的一个重头戏,地域文化自觉意识渐强。河南地方政府致力于中原文化的复兴,河南乡土教材逐渐成为教育领域中地域文化宣扬的主阵地。适逢三级课程管理体制改革,乡土教材有了更大的生存空间,在河南地方教材与校本教材中诞生了一批地域文化浓厚的乡土教材。但乡土教材并非地域文化的独角戏,地方与国家的不可分割,爱乡与爱国的浑然一体,决定了爱乡进而爱国是乡土教材的一贯使命。乡土教材本身蕴含的文化意义,以及其兼具国家意识与地域文化的双重文化意义,决定了利用乡土教材进行德育的可能性。目前,河南一些乡土教材的开发就是在德育的旗帜下进行的,乡土教育被视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一项创新。林州市第二实验小学的《走近红旗渠》乡土教材就是把地域文化与德育进行联姻的典范。但是,在现实中,乡土教材面临很多困境,这些困境制约着乡土教材文化功能的发挥。对于河南乡土教材而言,其开发及使用存在着不稳定和短期行为,评价方式也值得进一步商榷;分析制约河南乡土教材发展的因素,典型的莫过于经费的瓶颈和应试教育的影响。可以说,国家意识和地域文化是乡土教材的双重文化意义,河南乡土教材就是一曲国家意识与地域文化的二重奏,透过河南乡土教材的历史变迁,我们看到,乡土教材既反映和传承地域文化,又有助于国家意识的建构。本研究进一步指出,家国同构的传统社会政治形态以及河南人对河南文化的认识对此有一定的影响。

齐海鹏[7](2008)在《农村教师课程理解研究 ——以吉林省D县D初级中学为个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学校教育一直是最主要的教育表现形态,在经济相对落后、信息闭塞、缺少教育人文环境的农村,有着系统的课程设置和专业的教师队伍的学校是满足农村人口受教育需要的一个最重要的教育场所。任何学校的教育教学目标都是通过对课程的实施来实现,也只有对课程有效、合理的实施,才会最大可能的提高教育质量。而作为课程实施者的教师,必须先通过对课程的解读之后才能具体的展开教学活动,因此可以说教师对课程理念的理解,以及对课程文本的理解将直接决定着教师课程实施的价值取向,即对实施方法的选择,对接受对象的认识、态度以及课程实施的评价等。但由于农村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农村学校接收和获得信息的滞后、缺失等一系列客观因素的制约,农村初中教师自身课程理论水平和专业知识结构的良莠不齐,以及中考、高考指挥棒的制约,使得他们无法正常开展科学合理的且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教育活动。现实的客观条件是农村初中教师无法选择和逃避的。从主观方面来看,农村初中教师对课程理解的角度不同,关注的兴奋点不同,或者自身对课程的设置是否赞同,都可能引发对课程理解的偏差,导致之后的教学远离正常的轨道。由此可见,农村初中教师对课程的理解以及怎样理解就成了影响农村中学教育成败、教育质量高低的关键问题。新课程改革已经在吉林省推行了几个年头,在农村推行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已经突显出了很多问题。本篇论文是笔者经过对吉林省D县D镇农村初级中学长期深入的调研后所形成的个案研究,从多角度了解了农村初中教师对课程的理解能力以及对新课程理念的感悟和态度,深入分析了农村初中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对课程文本、课程理念的理解以及理解的偏差,在大量真实事例的基础上解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对如何纠正在课程理解上的偏差以及如何提高农村初中教师对课程的理解能力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曾宪瑛[8](2005)在《基于信息时代的期刊编辑信息素养的提高方式研究》文中认为社会科学类综合性期刊的编辑,是先进文化的重要传播者之一。信息时代,这类期刊编辑如何培养信息素养,适应现代出版业的发展要求,这是现代期刊编辑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信息时代对期刊编辑产生了深层次的影响方式,即约稿、组稿方式的改变,审稿、校对方式的改变,工作方式的改变。信息时代对期刊编辑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一名全面发展型的期刊编辑,必须具备较强的信息意识、一定的信息知识和足够的信息能力。 本文对期刊编辑的现状进行了分析,阐述了信息时代的特征、信息素养的基本概念与特点、期刊编辑的基本素养和信息素养等概念性问题,借鉴了信息素养培养的相关理论,提出了基于信息时代期刊编辑信息素养的提高方式,即:注重传统的培养方式;努力在日常编辑工作流程的组稿、审稿、校对、评刊环节培养;充分利用期刊自办网站来培养信息素养,以之提高刊社的知名度、进行编读互动、调动全体编辑人员的积极性;利用论坛来培养信息素养,搞好期刊社自办论坛建设,充分利用论坛组稿,充分利用论坛进行评刊或者征求意见。 作者长期从事教育期刊的编辑工作,主持多个栏目的编辑工作,有着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对期刊编辑的信息素养关注由来已久。因此,本文的实践性强、操作性强,提出的基于信息时代的期刊编辑信息素养的提高方式有着较好的借鉴意义。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教师您想到了什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教师您想到了什么(论文提纲范文)

(2)诗词类文化益智节目融入诗词教学的研究 ——以《中国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诗词类文化益智节目引入教学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第一节 诗词类文化益智节目引入诗词教学的必要性
    第二节 诗词类文化益智节目引入诗词教学的可行性
第二章 诗词类文化益智节目开发利用的现状分析
    第一节 诗词类文化益智节目开发利用的可能性调查分析
    第二节 教师将诗词类文化益智节目引入诗词教学的实践分析
第三章 诗词类文化益智节目对诗词教学的启示
    第一节 强调诵读,以读促悟
    第二节 细化分析,由点带面
    第三节 注重方式,寓教于乐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谢辞
个人简介

(3)教师地位研究:中西文化比较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现状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五、核心概念界定
第一章 当代社会发展对教育的冲击与教师地位问题
    第一节 当代社会发展对教育的冲击
        一、教育活动功利化
        二、教师权威趋弱化
        三、教育模式多元化
        四、教育环境复杂化
    第二节 教师地位的现实境况
        一、教师工作:奉献还是计较?
        二、教师形象:光辉还是暗淡?
        三、教师岗位:追求事业还是选择安逸?
    第三节 教师地位:文化使命的匹配
第二章 教师地位的中西文化与历史比较
    第一节 中西文化体系差异
        一、家国组织与城邦生活
        二、德性文化与理性文化
        三、圣人情怀与宗教情怀
    第二节 中国传统文化中教师地位的理想形态
        一、天地君亲师的形成和作用
        二、道的守护与传递者
        三、文化传承与书写者
    第三节 中国文化背景下教师形象地位的起落
        一、“师道尊严”的形象代表
        二、教师中的特殊群体——塾师形象
        三、师道沉沦的形象
    第四节 西方文化背景下教师形象地位的演进与理想形态
        一、授人以本领的教师
        二、为宗教服务的教师
        三、职业专门化的教师
        四、西方文化背景下的教师地位的理想形态
第三章 教师地位的现代意义
    第一节 教师地位的现代性转化
    第二节 文化道德引领
        一、教师是科学之师,更是人文之师
        二、从教是职业,更是使命
    第三节 知识能力引领
        一、教师面对现在,更面向未来
        二、教师重视传承,也需重视创新
第四章 教育文化使命与教师地位的匹配路向
    第一节 重塑教育组织文化
        一、学校:回归育人的中心
        二、校长:组织文化的构建者
        三、制度:教师地位的保护
    第二节 回归教师精英职业
        一、准教师:严格把关
        二、成长中的教师:全面发展
        三、模范教师:更多发声平台
    第三节 教师自身与教师地位
        一、教师的内在修养可以提升地位
        二、教师自尊才能获得别人的尊重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4)小学《品德与社会》中的历史教育实践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1.1 问题的提出
        1.1.2.研究价值
    1.2 研究现状分析
    1.3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1.4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及主要研究方法
        1.4.1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4.2 主要研究方法
    1.5 研究的创新性
2 小学阶段历史教育的概述
    2.1 国内外小学阶段历史教育概况
    2.2 小学阶段历史教育的目标
        2.2.1 知识与能力目标
        2.2.2 过程与方法目标
        2.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2.3 小学阶段历史教育的作用
    2.4 小学阶段历史教育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2.4.1 小学阶段历史教育的可行性
        2.4.2 小学阶段历史教育的必要性
3 小学《品德与社会》中历史题材分析
    3.1 《品德与社会》中的主要历史题材内容
    3.2 《品德与社会》中历史题材内容呈现的特点
4 小学阶段历史教育的具体实践
    4.1 课程实践的方案
        4.1.1 小学低年级的实践情况与方案分析
        4.1.2 小学中年级的实践情况与方案分析
        4.1.3 小学高年级的实践情况与方案分析
    4.2 小学阶段历史教育实践的有效策略
        4.2.1 提高小学历史教师的综合素养
        4.2.2 贴近学生生活,注重教学方式的多元化
        4.2.3 充分运用分段情感教学法,重视情感教育
5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5)乡村教师学习机会状况及保障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目次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相关概念的界定
        1.3.1 乡村教师
        1.3.2 教师学习机会
        1.3.3 乡村教师学习机会保障体系
2 文献综述
    2.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2.1.1 国外教师学习机会研究综述
        2.1.2 国外乡村教师学习机会研究综述
    2.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2.2.1 国内教师学习机会研究综述
        2.2.2 国内乡村教师学习机会研究综述
    2.3 相关研究的反思与展望
        2.3.1 厘清基本概念,明确研究范围
        2.3.2 拓宽研究视角,丰富研究内涵
        2.3.3 研究方法多样化,进行多种方法的整合研究
        2.3.4 转移研究重心,关注乡村教师
3 乡村教师学习机会的现状与问题考察
    3.1 乡村教师自然状况分析
        3.1.1 乡村教师性别比例
        3.1.2 乡村教师的年龄和教龄
        3.1.3 乡村教师职称结构
        3.1.4 乡村教师学历情况
        3.1.5 乡村教师学科结构
    3.2 乡村教师学习机会的现状与问题
        3.2.1 乡村教师工学矛盾突出,学习时间偏少
        3.2.2 乡村学校公用经费短缺,教师学习经费不能保障
        3.2.3 乡村教师学习资源匮乏,现有资源利用率低
        3.2.4 乡村教师学习自主性差,学习环境欠佳
4 乡村教师学习机会问题的成因分析
    4.1 政府层面原因
        4.1.1 教师学习的政策规定不明确,配套保障制度完善
        4.1.2 乡村教师学习经费支持不足
    4.2 社会方面原因
        4.2.1 社会支持不够,援助重点偏差
        4.2.2 乡村学习氛围欠佳,社会舆论支持不足
    4.3 学校方面原因
        4.3.1 乡村学校管理模式化,教师学习组织不得力
        4.3.2 学校激励、评价制度不完善
    4.4 乡村教师自身原因
        4.4.1 农活杂事多,时间管理能力差
        4.4.2 自身观念落后,利用资源意识、能力差
5 乡村教师学习机会的保障体系构建
    5.1 乡村教师学习时间保障体系的构建
        5.1.1 通过行政立法来保障乡村教师的学习时间
        5.1.2 通过教学常规管理创新来增加乡村教师的学习时间
        5.1.3 乡村教师自身要学会管理和合理利用时间
    5.2 乡村教师学习经费保障体系的构建
        5.2.1 建立乡村教师学习的专项资金制度
        5.2.2 多渠道筹集乡村教育资金,制定乡村教师学习经费援助计划
        5.2.3 学校和教师酌情承担部分学习费用
    5.3 乡村教师学习资源保障体系的构建
        5.3.1 实行远程教师教育,建立乡村教师学习资源中心
        5.3.2 因地制宜,实施校本培训
    5.4 乡村教师学习环境保障体系的构建
        5.4.1 建立合理的价值认同,营造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
        5.4.2 建立科学的教师学习评价制度,促进教师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附录一 乡村教师学习机会现状调查问卷
附录二 乡村教师学习机会现状访谈提纲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的学术成果

(6)国家意识与地域文化 ——文化变迁中的河南乡土教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一、主观上的情感倾向
        二、客观上的迫切需要
        三、个人成长过程的反思
    第二节 研究意义与目的
        一、河南地域文化及其变迁
        二、乡土教材的教育人类学意义
        三、兼具国家与地方双重文化意义的乡土教材
    第三节 理论范式与研究方法
        一、阐释人类学理论范式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基本概念界定
        一、"地域文化"
        二、"国家意识"
        三、"乡土"与"乡土教材"
    第五节 相关研究综述
        一、关于国家与地方文化的研究
        二、中国乡土教育与乡土教材研究回顾
        三、河南地域文化研究
        四、河南乡土教材发展及相关研究回顾
        五、前人研究的批判性借鉴
        六、本研究的创新点与重难点
    第六节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进度安排
        一、研究内容概要
        二、研究进度
第一章 中国之中:河南地域文化及教育发展概述
    第一节 九州之中:地理概貌与地理文化
        一、居中的地理位置
        二、数量巨大的人口
        三、河南地理特征及对文化的影响
    第二节 河南文化:厚重的中原文化
        一、历史文化:河南人的集体记忆
        二、农业文化:中原文化的底色
    第三节 滚雪球:中原汉民族形成及发展
    第四节 源远流长:河南教育发展概况
    小结
第二章 国家危难 乡土任重:清末河南乡土志
    第一节 乡土志的"名"与"实":地方志还是乡土教材
    第二节 国难的产物:清末河南乡土志的产生
        一、德日乡土教育思潮:国外教育思潮的影响
        二、两个学制:国内改良的促成
        三、奉命办学:河南新式教育的兴起
    第三节 奉饬编志:清末河南乡土志的编纂
        一、清末河南乡土志编纂基本概况
        二、地方官员:河南乡土志编纂主导者
        三、两册乡土志的考证:《洧川乡土志》与《范县乡土志》
    第四节 国家意识的建构:清末河南乡土志内容解析
        一、《乡土志例目》全文
        二、十五例目:河南乡土志编纂体例
        三、详略侧重不同:河南乡土志编纂内容整体分析
        四、乡土志中的国家意识:以《淅川直隶厅乡土志八卷》为例
    小结
第三章 地方自治 乡计民生:民国河南乡土教材
    第一节 民国河南乡土教材发展基本概况
        一、屡遭挫折:河南初等、中等教育乡土教材编辑状况
        二、清末乡土志的延伸与革新:部分教师自编的乡土志
        三、乡村教育及教育实验区的乡土教材:民国河南乡土教材主体
    第二节 乡村教育中的乡土教材
        一、近代乡村教育运动的兴起
        二、河南乡村教育与乡土教材
        三、新村自治与农事农俗:王拱璧的新村教育及其自编教材
        四、民生教育与乡土活动:省立民众师范院与百泉乡村师范学院的乡土教材
        五、乡土调查与民众读物:教育实验区民众教育的乡土教材
    第三节 小学教材以乡土为基:开封教育实验区的乡土教材
        一、李廉方"小学教材以乡土为基"思想的形成
        二、实验区乡土教材的编辑
        三、综合翔实的乡土知识:实验区乡土教材的内容
        四、小学兼民众:实验区乡土教材的使用
        五、为贫苦民众的教育:实验区教育的成效与启发
    小结
第四章 国家政治主流意识:新中国至"文革"期间的河南乡土教材
    第一节 主流政治文化的代言: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的河南乡土教材
        一、由统一到下放:乡土教材开发的背景
        二、教材编写与乡土活动相结合:乡土教材开发概况
        三、"大跃进"精神与领袖情怀:乡土教材内容的主旨寄托
    第二节 自编工农教材:"文革"期间特殊的乡土教材
        一、复课闹革命:自编教材的背景
        二、开门编书:自编教材的原则
        三、"毛主席语录"下的乡土知识:自编教材的内容
    小结
第五章 国家意识下的地域文化自觉:改革开放之后的河南乡土教材
    第一节 渐行渐远的"领袖":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初的乡土教材
    第二节 乡土知识与爱国教育:八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的河南乡土教材
        一、国家教委政策的驱动:八十年代末乡土教材开发背景
        二、爱国主义教育下的乡土教材:八十至九十年代乡土教材开发状况
        三、乡土知识的载体:八十至九十年代乡土教材基本内容
    第三节 地域文化自觉与爱国主义教育:二十一世纪的河南乡土教材
        一、三级课程管理体制改革:乡土教材开发的国家政策驱动力
        二、中原文化自觉:乡土教材开发的地域文化驱动力
        三、多层级开发:乡土教材开发概况
        四、地域文化自觉:乡土教材中的地域文化分析
        五、爱国主义:乡土教材中的国家意识
    第四节 二十一世纪河南乡土教材发展的现实困境
        一、各自为政的开发
        二、使用及评价方式的不确定性
        三、制约河南乡土教材发展的关键因素
    小结
第六章 地域文化与德育:二十一世纪河南乡土教材个案研究
    第一节 激情燃烧的岁月:红旗渠的修建及红旗渠精神
    第二节 《走近红旗渠》乡土教材的诞生
        一、领军人:Y校长
        二、引子:一篇《红旗渠》课文
        三、思索:乡土与德育的联姻
        四、行动:乡土教材的开发历程
    第三节 乡土与德育:《走近红旗渠》教材内容及乡土教育活动
        一、《走近红旗渠》教材内容分析
        二、校园乡土文化与学校乡土教育活动
        三、德育基地:"红旗渠精神教育馆"
    第四节 课堂上的乡土文化与德育:一节乡土教材课
    小结
第七章 国家与地方:河南乡土教材的文化意义阐释
    第一节 河南乡土教材的国家意识分析
        一、政策驱动行动:乡土教材开发中的国家意识
        二、地域文化的国家解读:乡土教材内容中的国家意识
        三、爱国之道 始自一乡:乡土教材功能中的国家意识
    第二节 河南乡土教材与河南地域文化
        一、中原文化的边缘化
        二、乡土教材对地域文化的反映与传承
        三、乡土教材与地域文化认同
    第三节 乡土教材中国家意识建构与地域文化传承统一的文化分析
        一、"家国同构"传统社会政治形态的影响
        二、河南人眼中的河南文化
    小结
结语
    一、本论文的结论
    二、研究的反思
    三、后续研究思考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访谈提纲
    附录二:调查问卷
    附录三:河南省乡土教材简介(清末至今)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后记

(7)农村教师课程理解研究 ——以吉林省D县D初级中学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引言
    一、问题提出
        (一) 农村地区的课程改革急需教师对课程的理解
        (二) 农村教师对课程的理解存在偏差
        (三) 农村教师缺乏对课程理解的能力
    二、研究价值
        (一) 研究的学术价值
        (二) 研究的实践价值
    三、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
        (一) 个案研究法
        (二) 文献研究法
        (三) 访谈法
        (四) 观察法
    五、核心概念
        (一)对课程相关概念的解读
        (二) 对理解的认识
第二部分 农村初中教师对课程的理解及影响的个案分析
    一、研究对象的选择
        (一) 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
        (二) 研究者个人优势
    二、D 中学校长谈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
        (一) D 中学校长谈对教师培训的态度
        (二) D 中学校长谈对新课程理念的感悟
        (三) D 中学校长谈新旧理念的关系
        (四) D 中学校长谈对农村教师能否理解并接受新课程的担忧
    三、D 中学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
        (一) 课程实施过程中对新课程理解的偏差
        (二) D 中学教师对课程文本的理解
        (三) D 中学教师谈新课程实施后的自身收获
第三部分 分析与思考
    一、制约农村教师正确理解课程的几个因素
        (一) 环境因素
        (二) 改革自身的因素
        (三) 教师能力水平的制约
        (四) 农村学生接受能力的因素
        (五) 管理及评价机制的不完善
        (六) 家长落后的教育观念
    二、D 中学对提高教师理解能力给我们的启示
        (一) 校领导对教师课程理解有着重要影响
        (二) 校本培训对教师形成课程理解有重要的意义
        (三) 素质较高的农村教师容易形成对课程的恰当理解
    三、如何提高和形成教师对课程的理解
        (一) 教材编制者与一线教师增强交流和沟通
        (二) 师范类大学应更多的关注农村基础教育
        (三) 加强与学生的沟通
        (四) 完善学校管理体制与评价标准
        (五) 从家校互动的立场引导农村家长配合学校工作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访谈提纲
后记

(8)基于信息时代的期刊编辑信息素养的提高方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1.2.1 信息素养的源起及定义
        1.2.2 信息素养概念的继承和发展
        1.2.3 信息素养的培养目标
        1.2.4 信息素养的特性
        1.2.4.1 信息素养的层次性
        1.2.4.2 信息素养的整体性
        1.2.4.3 信息素养的发展性
    1.3 本论文要解决的问题和达到的研究目标
        1.3.1 本论文要解决的问题
        1.3.2 本论文要达到的研究目标
    1.4 研究的意义和研究方法
        1.4.1 研究的意义
        1.4.2 研究的方法
第2章 期刊编辑的现状分析
    2.1 期刊编辑的人员结构
        2.1.1 年龄结构
        2.1.2 性别结构
        2.1.3 学历结构
        2.1.4 职称结构
    2.2 期刊编辑的业务素质
    2.3 期刊编辑的信息素养现状
第3章 信息素养培养的相关理论
    3.1 加强信息意识和信息观念的培养
    3.2 营造良好的信息环境和氛围
    3.3 注重文化底蕴的培养
第4章 信息时代对期刊编辑的新要求
    4.1 关于本论文的“期刊编辑”定义
    4.2 信息时代的特征
        4.2.1 思维方式的改变
        4.2.2 交流方式的改变
        4.2.3 工作方式的改变
        4.2.4 教育方式的改变
    4.3 期刊编辑基本素养的构成要素
        4.3.1 较强的组稿能力
        4.3.2 扎实的编辑功底
        4.3.3 较强的采写能力
        4.3.4 一定的创新能力
    4.4 信息时代对期刊编辑的深层次的影响方式
        4.4.1 约稿、组稿方式的改变
        4.4.2 审稿、校对方式的改变
        4.4.3 工作方式的改变
    4.5 信息时代的发展对期刊编辑提出的信息素养新要求
        4.5.1 具备较强的信息意识
        4.5.2 具备一定的信息知识
        4.5.3 具备足够的信息能力
第5章 期刊编辑信息素养提高的方式研究
    5.1 注重传统的培养方式
        5.1.1 自学
        5.1.2 听取讲座,参加交流
        5.1.3 短期培训
        5.1.4 在职攻读学位
    5.2 努力在日常编辑工作环节中培养
        5.2.1 组稿环节
        5.2.2 审稿环节
        5.2.3 校对环节
        5.2.4 评刊环节
    5.3 充分利用期刊自办网站培养信息素养
        5.3.1 充分利用网站提高期刊的知名度
        5.3.2 充分利用网站进行编读互动
        5.3.3 充分利用网站调动全体编辑人员的积极性
    5.4 充分利用论坛培养信息素养
        5.4.1 努力搞好论坛的建设
        5.4.1.1 认真设计论坛,使论坛格局与期刊工作协调一致
        5.4.1.2 合理安排版主,使论坛人气得到最大限度的聚集
        5.4.1.3 建立激励机制,调动版主和注册会员的积极性
        5.4.2 充分利用论坛来组稿
        5.4.3 充分利用论坛来进行评刊或者征求意见
第6章 结束语
    6.1 研究的结论与创新
        6.1.1 我的结论
        6.1.2 我的创新
        6.1.3 我的价值
    6.2 研究的不足与今后的打算
        6.2.1 资料的分析、研究不够深入、透彻
        6.2.2 论文的理论体系不够完善
        6.2.3 今后的打算
后记

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教师您想到了什么(论文参考文献)

  • [1]用逻辑思维推动历史教学——以岳麓版必修Ⅱ“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为例[J]. 姜珊.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2020(24)
  • [2]诗词类文化益智节目融入诗词教学的研究 ——以《中国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为例[D]. 斯琴. 宁夏大学, 2019(02)
  • [3]教师地位研究:中西文化比较的视角[D]. 王茜雯. 深圳大学, 2017(07)
  • [4]小学《品德与社会》中的历史教育实践探究[D]. 王莉. 四川师范大学, 2017(02)
  • [5]乡村教师学习机会状况及保障体系研究[D]. 张素琪. 杭州师范大学, 2012(12)
  • [6]国家意识与地域文化 ——文化变迁中的河南乡土教材研究[D]. 班红娟. 中央民族大学, 2010(02)
  • [7]农村教师课程理解研究 ——以吉林省D县D初级中学为个案[D]. 齐海鹏. 东北师范大学, 2008(11)
  • [8]基于信息时代的期刊编辑信息素养的提高方式研究[D]. 曾宪瑛. 江西师范大学, 2005(04)

标签:;  ;  ;  ;  ;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您如何看待教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