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商周青铜爵用途之说的检讨(论文文献综述)
张涵钰[1](2020)在《纹饰复杂化视域下的二里头、二里岗文化青铜容器铸造技术》文中研究指明青铜器在中国早期青铜时代反映出了当时的政治制度、生产生活和社会文化,从二里头文化早期青铜文化在中原地区兴起伊始,到殷墟文化时期青铜文明达到巅峰,青铜器所展现出的每一阶段的装饰艺术风格便是其中时代内涵最好的体现。二里头、二里岗文化时期是青铜艺术发展的关键过渡时期,是青铜器最终能够在商代晚期完成质的飞跃的量变过程,体现着生产力与社会发展的不断相适应。因此,对此时期青铜器装饰艺术,尤其是其纹饰演变的研究,有助于了解青铜铸造技术的进步因素,从而对探究中国早期青铜文明的发展有着积极作用。二里头遗址和郑州商城是二里头文化和二里岗文化最有代表性的两个遗址,而青铜容器在青铜器中也有着重要地位,因此本文将研究对象局限于两大都邑中的青铜容器上的纹饰,在整合前人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时间为标尺,纹饰为分类依据,对不同器形的青铜器作了系统的梳理。而对于纹饰在铜器上不同的表现手法,也归纳了其组织方式和与器物造型之间的关联。通过对纹饰的梳理,可以看出从二里头到二里岗文化时期,青铜器所饰纹样呈现出由几何纹到动物纹再到动物纹为主、几何纹辅助、元素混杂的趋势,而在器表上的空间分布也从大片的留白逐渐演变为饰纹面积远多于素面。可见,这段时期内纹饰复杂化与精细化程度高,所展现出的内涵也相应增多,青铜器能够更加完备地展现出统治阶级的意志,而这种纹饰变化的背后体现出的是生产力的变革。根据青铜容器上纹饰的特点,本文对不同器形中纹饰所见的铸造技术进行了分类研究,并综合既往的研究成果,从二里头到二里岗文化时期青铜合金、纹饰铸造技术、范铸工艺与铸后加工工艺四个方面来论述青铜器铸造技术的进步。合金上,青铜器经历了从二元合金为主到以三元合金为主的变化,铅和锡的有意加入对于青铜器复杂、精细的纹饰塑造起着直接推动作用。而在纹饰铸造上,器形逐渐不成为纹饰表现的阻碍因素,青铜器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独立语言,技术上完成了范作纹到模作纹甚至模范合作纹的跃进,母模和母范在二里岗文化期出现,意味着青铜器生产效率的大幅提高。范设置的科学性也在这一阶段有着很大提高,其与铜器纹饰带条的分组数量的关联性成正比上升,外范从定位线定位到榫卯定位提升了纹饰的连贯性,方鼎中所展现出的拼铸技术也使范铸工艺有了新思路。而先进的陶范制作技术与社会发展带来的文化需求也是纹饰复杂化所反映出铸造技术进步的动因,反映了生产力对生产关系乃至上层建筑的决定性作用。
杨文昱[2](2020)在《张亚初先生的古文字学研究》文中指出张亚初先生是当代卓有成就的古文字学家,学术造诣颇深,尤其擅长金文研究,在学术界有深远的影响。本文以张亚初先生研究古文字所取得的成就为研究对象,系统论述了张亚初先生在甲骨文考释、金文考释与研究、青铜器及历史文化研究、汉字理论、有关专着等方面的成就。文章共分为五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了张亚初先生的生平和主要学术成就,国内研究现状,研究内容、方法、目的及意义。这一部分内容,对张亚初先生的求学经历、工作经历以及学术活动的特点进行了简短的概括。第二部分为“张亚初先生的文字学考释与研究”,是本文的重点章节,分类讨论了张亚初先生在甲骨文考释、金文考释与研究、青铜器及历史文化研究等方面的成就。在甲骨文考释方面,本文介绍了张亚初先生对甲骨文中“铸”、“(?)”、“挞”、“讯”等字的理解;在金文考释与研究方面,本文介绍了张亚初先生对金文中“免”、“(?)”等字的考释成果以及对多友鼎、太保罍、作册嗌卣等器铭文的研究成果;在青铜器及历史文化研究方面,本文介绍了张亚初先生对乙辛时期青铜容器、对商周青铜盉及卣壶等内容的研究成果;并对其撰写的包括《西周金文官制研究》《殷周金文集成引得》《商周古文字源流疏证》《商周金文姓氏通考》在内的诸多着作进行了概括总结。第三部分为“张亚初先生的汉字理论及其它”,一方面对张亚初先生提出的关于古文字形体、造字法以及古文字考释方法方面的内容进行了总结评析,另一方面对张亚初先生所做的包括编写年鉴在内的其它工作进行了梳理。第四部分“结语”,对全文内容进行了总结。第五部分为“附录:张亚初先生论文汇编”。附录部分搜集、整理了张亚初先生发表、合作发表论文以及会议发言稿42篇,按发表年代先后顺序升序排列,并选用较为清晰的古文字形体代替了部分模糊形体,将部分手抄本文章录入为更加清晰的印刷体文章,以方便读者阅读与推进后续研究的深入发展。
章秀霞[3](2019)在《殷墟甲骨文中所见先公的整理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项研究通过同辞并举、同版并举等卜辞系联方式,利用殷墟甲骨文中人祖在称谓、配偶、宗庙、祭法等方面的特征,以及其他学科资料提供的旁证等,充分吸收甲骨缀合成果提供的更加完整的信息,最终判定出殷墟甲骨文中的先公远祖名号28个,包括夒、河、岳、(?)((?))、(?)、(?)、土、龚、企、娥、兮((?))、(?)、山、(?)、(?)、目、(?)、方、戈、巫、蔑、(?)、季、杺、(?)、王亥、王恒、王矢等,并对这28个先公远祖名号用字在殷墟甲骨文中的用法进行了梳理和研究。这对于推动殷墟甲骨文中先公问题研究工作的进展,探索商族这个古老民族的早期历史,深入了解我国乃至世界早期文明发展进程中的有关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在不少方面获得了新的认识,如:第一,(?)就是《殷本纪》所记先公昭明在殷墟甲骨文中的名号。(?),即“皿”,作祭祀对象时可读为“盟”,其实就是《殷本纪》所载先公昭明。昭明在卜辞时代本为单字称名,殷亡入周之后,随着社会情势的变化,周人用字时出现用“明”字来表示“盟誓于神明”之“盟”义的现象,这种现象到战国时更加普遍,实为周人书写记录的一种发展趋势,反映了时代的变迁。殷先公名“(?)”也正是在这一过程中被周人辗转写作了“明”字,应该说这是汉字演进过程中由于周人用字习惯而致的自然结果,并不是由于周人的错讹而使然。不过“昭”字或其初文“邵”字的混入则可能是因为周人理解偏差所致。(?)与昭明的关系,一为殷人自称,一为周人他称。殷先公昭明由单字称名变为双字称名的时间,极可能出现在西周中期以后。第二,以“河”“岳”为名号的两位先公应该属于商族旁系先公。甲骨文中有“高(祖)眔河”(《屯南》916)之语,实为“高祖”与“河”同辞合祭的卜辞,甲骨文中又有“高祖”与“河”同版并举(《合集》32308)以及“高祖”与“河”“岳”同版并举(《合集》32028)的情况,所以“高祖河”一语应该点断,也就是说“河”确实不属于商人“高祖”的范畴,而据殷墟甲骨文中称“高祖”者均为直系先祖的实例,所以应该认为名号为“河”、为“岳”的两位先公当为商人的旁系先祖。第三,殷墟甲骨文中所见先公远祖,大多具有程度不等的祖先神与自然神色彩并存的两属现象,尤以河、岳、土为重。对于此类现象,学者间长久以来争论不休,至今没有形成共识。本文引入民族学、人类学等其他学科资料与学术理论,对此类两属现象进行探讨,并尝试在人类思维层面作些理论解释。比如,以“河”“岳”为名号的祖先神之所以与自然物的大河、山岳之神纠缠在一起难以分辨,看起来是如此“矛盾”,大概有两种可能性:一是,二者只是用了同一个字来表示自己的名号而已,没有任何关联性。如果是这样,当然也就不存在需要讨论的问题了,但在上古时代那种特殊的政治宗教时空背景下,这种可能性应该极小;二是,二者确实存在某种密切关系。如果是这样,倒是与天下初民曾普遍存在的文化现象相吻合,我们认为这应该是商人在很久以前——原始氏族社会时期——原逻辑思维下形成的思想文化在卜辞时代仍具影响力的表现,是他们远古祖先的古老认知流传至卜辞时代的一部分。卜辞时代的商人无疑早已进入文明时代,但他们对本族先公远祖的认知则继续着历代祖先流传下来的观念与传统。民族志、人类学中有大量材料证明,人类在原逻辑思维占主导地位的原始氏族社会时期,往往认为各种物都是有生命的,而人和物之间是可以有密切关系的,名字对他们具有特殊的意义,往往意味着某种亲密的关系。先公河、岳与自然之河、岳应该也具有这种关系。另外,本文还对自上甲以下的先公近祖以及“数字+示”和“其他+示”结构中所包含的先公情况进行了梳理和探讨。
查飞能[4](2019)在《商周青铜器自名疏证》文中认为商周青铜器自名是时人对青铜器的命名,由专名和修饰语组成,用于说明青铜器名称、用途及性质等。青铜器研究肇始汉唐,至宋代成为专门学问,尤以定名为主,而青铜器自名是定名的基础。然青铜器功用扩大、器类关系、地域文化、古人分类思想及礼制等均对时人命名青铜器产生重要影响,以致商周青铜器自名数量庞大、称谓复杂,既有纷繁多样、写法奇特的专名,又有丰富的修饰语以限定用途与性质。纵观以往成就,商周青铜器自名研究已有较丰富成果,既有综合性研究,也有专题性研究,更有疑难问题的长期性研究。但学界相关研究运用的自名资料却并不多,缺乏系统性与全面性,绝大多数自名之字尚未得到关注。为深入发掘商周青铜器自名在古器物学、古文字学、历史学、文献学等方面的研究价值,本文全面分类统计与整理商周各类青铜器自名,进而展开系统疏证,藉此发挥金文出土文献的史料价值。全文主体分上、下编两部分。上编是商周青铜器自名专名疏证,主要是逐一对商周各类青铜器自名专名进行分类整理与疏证,对一些疑难文字作出分析与考释。本部分由商周青铜容器、乐器、兵器及杂器共4类青铜器自名专名疏证组成,容器包括食器、酒器、水器及杂容器共4类。第一,商周青铜容器自名专名疏证,由常见容器共名、食器、酒器、水器、杂容器等5部分组成。常见容器共名分动词、名词名物化的共名和异器同铭导致的共名2种情况。食器有鼎、高、(?)、簋、盨、簠、敦(盏)、豆、铺、盂、盆共11种;酒器有爵、尊、觚、壶、卣、罍、锣、(?)、缶、瓿、罐、同、杯、卮共14种;水器有盘、盉、匜、鉴共4种;杂容器有盛饭器、食器盖、炉盘、杂饮器、杂量器共5种。第二,商周青铜乐器自名专名疏证,由钟、缚、铃、铎、钲、籴共6类组成。第三,商周青铜兵器自名专名疏证,由戈、戟、矛、剑、铍、斧钺、杂兵共7类组成。第四,商周青铜杂器自名专名疏证,由衡器、符节、车马器、器座、钩类器、门锩、匕、俎等组成。自名专名疏证之时尤其注意多角度解读自名文字,探究疑难自名,以补证旧说、提出新说。文中或结合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献互证,或结合青铜器器型特征解释,或结合青铜器器类之间的组合、更替、相生、派生关系对自名产生的影响进行探讨,或注重古文字音韵通假方面的证据,或注意礼仪、祭祀意义的动词、名词名物化成为自名现象,对商周青铜器自名专名进行系统疏证。举凡重要的自名专名疏证有:鼎自名方、合、填、甾、枳、鬻、(?)(鲧鼎),簋自名(?)(簋)、衡、即((?))、(?)、(?),盨自名(?)(盨)簋、(?)、诌、匜,豆自名(?)、(?)、敦、钲,盆自名益,壶自名(?)((?))、(?)(镬)、盏、牟,匜自名(?)、(?),镈自名(?)、,钲自名(?),(?)自名(?),戟自名(?)、(?)、(?)、(?),戈自名镐、(?),斧钺自名(?)、就,剑自名锃、(?)。下编是商周青铜器自名修饰语疏证,是上编的重要组成部分。先依据商周青铜容器、乐器、兵器及杂器的主要用途及性质对商周青铜器自名修饰语展开全面分类与整理,然后逐一对各类自名修饰语进行综合疏证,考释疑难杂字,以此加深对商周青铜器性质、用途的进一步认识。第一,商周青铜容器自名修饰语疏证,本章由特征类、祭祀类、荐献类、膳饮类、宴飨类、盥洗类、置用地类及其他共8类自名修饰语组成。特征类是反映青铜器性质、盛装、形制及大小与数量的限定性语言。祭祀类是用各种祭祀或祭祀方式之字来表明青铜器用于某种祭祀。荐献类是用具有荐献义的字来限定青铜器用于进献、馈食场合。膳饮类又分粢盛、膳牲、制作膳食、备置膳食、酒饮等5类自名修饰语,主要是反映日常膳饮的字词。宴飨类是用与宴飨或具有宴飨之义的字以体现青铜器用途。盥洗类主要是限定青铜器净洗用途的修饰语。置用地类包括宫室、庖厨及其他使用地等限定性字词以体现青铜器使用场合、摆放位置。其他一类是不宜归入以上七类的自名修饰语。第二,商周青铜乐器自名修饰语疏证,由声律与其他两类组成。声律类是乐器重要自名修饰语,起着说明乐器声音或声音特征与演奏乐律的作用。其他一类包括演奏方式、性质与用途等限定性修饰语。第三,商周青铜兵器自名修饰语疏证,由特征类、使用对象类、击杀持执类及其他共4类自名修饰语组成。特征类是限定兵器性质、长短、大小与数量的修饰语。使用对象类分基层士兵、军制单位两种情况。击杀持执类包含兵器击杀用途与持执方式2类修饰语。其他一类包括兵器制作工库、置用地、使用、者精神意志等修饰语。第四,商周青铜杂器自名修饰语疏证,包括材质、数量、置用地等,因量少而附于文末。自名修饰语疏证之时,对一些疑难杂字亦基于各类青铜器性质、用途进行重新解读和多角度分析,如会、(?)、叀、造/佶、(?)、簟(寻)、御、锣、(?)(孰—熟)、(?)((?)—熟)、(?)、曲(区)—(?)、(?)、米宫、行、(?)、林/大林等。
叶磊[5](2019)在《晋国金文整理与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晋国金文是指晋国人在铜器上铸刻的文字,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从时间范围上说,它涵盖了从西周成王世到“三家分晋”之前的这一历史阶段;第二、从内容上说,它包括确定无疑的晋国铜器和根据出土地、铭文字体、器型等参考点合理推测其国别属晋的铜器铭文。目前已经发表的晋国铜器铭文有120余件,本文对这些铜器铭文进行了逐一地梳理,并在此基础之上编制了晋国金文史料索引表,这将为学界提供一部较为全面的晋国金文资料汇编。本文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介绍了晋国金文的内涵、本文的研究目的与篇章结构、本文的研究方法、晋国金文的研究概况。第二部分是晋国金文的整理与研究,主要分为西周晋国金文的整理与研究、春秋晋国金文的整理与研究、国别存疑等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三部分是晋国金文史料索引,主要将晋国金文中所见的史料进行了搜集与整理,并在此基础之上作了索引表。
李琦[6](2019)在《东周青铜食器称谓与功用整理研究》文中提出在崇尚金石学这一风气的影响下,宋代学者已经开始对青铜器称谓和功用进行研究,具有开创之功。金石学在随後的元明两代遇冷,青铜器研究也相应地陷入了低谷。到了清朝,青铜器与金文的研究又重新焕发生机,学者们在此问题上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总体来说,宋清两代的学者由於知识水平和所见材料的限制,对青铜器称谓及功用的研究虽然建立了可行的框架,但在很多具体环节上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建国以来,随着出土文物的不断丰富,学者们对该问题的研究不断深入,获得了许多可喜的成果。但是长期以来,学界对青铜器称谓以及功用的研究大多较为零散。有鉴於此,本文拟对东周青铜食器称谓及功用的问题进行整理。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该部分主要是对青铜器称谓及功用研究的相关学术史和研究现状进行概述,并说明本文的研究意义、目的与方法,以及研究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第二部分是第一至第十二章。该部分主要是对东周时代每一类青铜食器的称名及功用研究的成果进行介绍,并结合其他相关材料进行补充和研究。第三部分是第十三章。该部分主要是对东周青铜食器的修饰语进行研究。同时,我们还将其与西周时代的情况相比较,以期归纳出一些值得注意的现象。第四部分是附録。该部分内容为东周青铜食器自名统计表。
邓培培[7](2019)在《试析陕西先秦青铜爵流与柱形态数据的关系及其功用》文中认为青铜爵的造型独特,尤其是口部的设计,前有流,后有尾,流与杯口之间有柱.柱的位置距流根处很近,绝大多数为双柱.作者通过测量陕西先秦青铜爵的流与柱的距离、夹角,以探究青铜爵流与柱的形态关系.将所得数据与先秦古人颅骨测量数据相比较,发现流柱间距与先秦古人的唇眉间距相吻合;流柱夹角与先秦古人颅骨的上齿槽角相吻合.这为青铜爵的饮酒功能提供了一定的数据支持.
黄薇[8](2018)在《中国古代青铜器发现与研究史》文中指出中国古代青铜器是享誉世界的文物,自史前时代诞生,到战国末年,至少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有关青铜器的研究自北宋金石学始,也有一千年的历史。面对不断涌现的青铜器发现资料和研究成果,需要我们整理归纳,考镜源流,阐述近千年来青铜器研究的发展历程与基本特征。本文采用时间分期的方式,尝试综合分析每一时期青铜器研究的特点与方法。共分为五期。第一期是萌芽期,谈宋代以前的青铜器研究。宋代之前的人们认为发现铜器是一种祥瑞之事,并且已经开始对铜器年代进行初步判断,研究成果大多零星记载于文献中。第二期是雏形期,谈宋代到清代的青铜器研究。宋代学者的最大的贡献是确立了青铜器研究的着录形式与研究体例,对铜器进行了初步的定名与分类,开创了青铜器研究的最初研究范式,为后世树立了典范。清代学者将青铜器作为学术研究的对象,纠正了宋人在定名与分类等方面的一些问题,且研究者众,着述丰富。本期重要特点是重视铭文研究,并取得较高的成绩。第三期是蜕变期,谈民国时期的青铜器研究。随着民国时期铜器标准器断代法的提出,考古层位学与类型学的运用,青铜器分期断代研究开始科学化,铜器的定名和分类研究进一步明晰,青铜器研究已开始脱离金石学的窠臼。第四期是融合期,指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末。此时青铜器研究已经成为考古学的一个分支,青铜器分期断代研究体系进一步完善,专题研究成果显着,并关注青铜器的起源问题,研究类别也扩展到兵器、工具、农具等。第五期是成熟期,指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到本文成稿时。此时青铜器综合研究的方法已成为学界共识,“多因素综合分析断代法”得以熟练运用,通过青铜器分期分区系研究,已基本构建起中国的青铜文化谱系,并深入研究青铜器与中国文明以及世界文明的关系。中国古代青铜器研究史的发展有三个值得注意的动因。首先是物质方面的原因。1925年7月,王国维先生在清华大学(当时叫清华学校)演讲时指出:“古来新学问起,大都由于新发现”①。正是由于青铜器的不断发现,尤其是经考古发掘的青铜器的问世,促进了青铜器研究这门分支学科的新生。萌芽期、雏形期的青铜器都是偶然零星发现,非特意寻找。蜕变期之后,有了科学考古发掘,青铜器出土有了地层学做参照,类型学做基础,拓展了青铜器整体研究的深度与广度。其次是学术方面的原因,主要是考古学的介入。在西方考古学传入后,地层学、类型学的应用,使得青铜器研究产生了巨大的蜕变,真正成为考古学的一个分支。从此青铜器研究在目的、对象、内容、方法等方面都焕然一新。研究目的,由雏形期之前的补史正经、考礼问道,变为蜕变期之后,通过青铜器遗物以及相关遗址等,来考察当时的人类社会生活。在萌芽期和雏形期,研究对象局限于偶然得到零散青铜器。蜕变期的研究对象是传世青铜器与新出土无地层关系的青铜器群。而到了融合期、成熟期,研究对象是所有出土的与传世的青铜器,包括青铜车马器、工农具等。研究内容也扩展为“三大层面六大线条”:即考古与历史层面、艺术层面、科技层面;形制、纹饰、铭文、分期、地域、铸造六大线条。青铜器研究方法由浅到深,从粗到细,由单件器物的研究到器群的研究,再提升到研究青铜器的背后族群、文化等深层次问题。青铜器研究形成了将历史文献与出土发现相结合,重视考古学角度的考察,并进行多学科交叉综合研究的基本成熟的研究范式。再次是研究群体的变化。萌芽期与雏形期时,研究群体是以单纯的古文字学家、经学家、金石学家组成。而蜕变期之后的研究群体发生了变化,大体分为两大群体。一是古文字学家和历史学家,如王国维、容庚、郭沫若、唐兰、陈梦家、李学勤等先生。二是考古学家,如李济、郭宝钧、邹衡等先生。同时还有一些自然科学研究者参与。以上两大研究群体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携手共进,共同开创中国古代青铜器研究的新时代。最后,有几点说明,本文中青铜器研究包括青铜礼器、乐器、兵器、车马器、工农具等,未包括铜钱、铜镜等类别。又因关于金文、铭文的研究已有专论,故文中在此方面不做过多介绍。由于时间关系及本人能力所限,文中未对铜器铸造等科技方面以及海外铜器研究情况做深入考察,希望日后有机会补充完善。
张芳[9](2018)在《西周食器称谓及用途研究》文中认为自宋代以来,青铜器称谓研究一直为学者所重视,而在铭文中主要依靠自名体现铜器的功用和名称。自名包括共名与专名两类,修饰语如“旅、媵、行、飤”等,则主要用於限定青铜器使用的场合或功用。本文拟收集整理《商周青铜器铭文暨图像集成》及《商周青铜器铭文暨图像集成续编》所录西周食器的铭文材料,通过分析其自名及修饰语,考证其定名及器物用途。本文结构如下:绪论部分。概述西周食器称谓研究的历史与现状,介绍本文的选题范围及研究意义。第一章为自名研究。本章主要从器物的共名和专名两部分着手:第一部分是器物的共名,如尊、彝、器;第二部分器物的专名,以器型为依据,分类讨论各类器的自名情况,包括器名的连称、代称。第二章为器名修饰语研究。将器名修饰语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一般性器名修饰语;第二部分是功能性器名修饰语,主要通过此类器名修饰语来研究食器的社会职能。第三章为用法不确定者,主要包括用法存在争议的字以及存疑字。附录部分为“西周食器称谓统计”表。
张卉[10](2017)在《中国古代陶器设计艺术发展源流》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对中国陶器设计艺术的发展源流进行了宏观系统化的研究,揭示了中国陶器在原始时期、夏商周时期、秦汉时期、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时期、辽金宋元时期、明清时期六个阶段的工艺发展和艺术设计特点。通过对各历史时期陶器的材料、种类、工艺、造型、装饰、功能、审美、内涵等方面系统的总结,探讨中国陶器设计艺术的发展面貌。本论文主要由六个章节组成:第一章从陶器的起源谈起,根据史前陶器产生和发展的情况进行阐述分析,对新石器时代早、中、晚各时期,陶器的制作材料、造型、工艺、装饰、烧造方式等方面的内容进行梳理,总结史前陶器艺术发展的源流。第二章主要阐述了夏商周陶器发展的基本面貌,讨论了陶器的日用功能与礼仪功能的分化;陶器与青铜器的关系以及这一时期具有特色的彩绘陶、磨光压纹黑陶、周边地区陶器的艺术发展面貌。第三章主要分析了秦汉时期装饰性较强的日用陶器、厚葬风气下作为明器的陶器、汉代釉陶的产生等内容,指出本阶段陶器艺术表现力和审美价值有很大的提高。第四章从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时期釉陶的陶质、焙烧气氛、烧成工艺、造型、装饰釉彩等诸方面,厘清了这一时期釉陶及陶俑发展的艺术面貌。第五章介绍了辽金宋元时期实用与审美相结合的日用陶器,疏理了宋辽金釉陶艺术及宋金元陶俑的继承发展关系,对实用和赏玩相结合的陶器设计进行了总结。第六章对明清时期的紫砂陶器、珐华釉陶、石湾釉陶等陶器品种,并对明清陶俑、少数民族地区的陶器进行了介绍。通过以上研究,力求总结中国古代陶器设计艺术的源流和面貌,探讨中国古代陶器的发展规律和文化价值,以及在中国艺术设计史中的重要地位。
二、关于商周青铜爵用途之说的检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商周青铜爵用途之说的检讨(论文提纲范文)
(1)纹饰复杂化视域下的二里头、二里岗文化青铜容器铸造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发现与研究概况 |
(一)青铜器与铸铜遗存的发现 |
(二)研究现状 |
二、研究目的与方法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范围界定 |
第二章 二里头文化的青铜纹饰与铸造技术 |
一、二里头文化青铜纹饰的特征 |
(一)青铜容器的装饰风格 |
(二)各类铜容器的纹饰及其组织方式 |
二、二里头文化青铜纹饰所见铸造技术 |
(一)合金成分 |
(二)铸造工艺 |
第三章 二里岗文化的青铜纹饰与铸造技术 |
一、二里岗文化青铜纹饰的特征 |
(一)青铜容器的装饰风格 |
(二)各类铜容器的纹饰及其组织方式 |
二、二里岗文化青铜纹饰所见铸造技术 |
(一)合金成分 |
(二)铸造工艺 |
第四章 结论与相关问题 |
一、二里头文化至二里岗文化时期青铜纹饰的演变 |
(一)几何纹 |
(二)镂孔 |
(三)动物纹 |
二、二里头文化到二里岗文化时期青铜纹饰所见铸造技术的发展 |
(一)合金的发展 |
(二)纹饰铸造技术的进步 |
(三)范铸工艺的提高 |
(四)铸后加工工艺的完善 |
三、纹饰复杂化所反映出铸造技术进步的动因 |
(一)陶泥与制范 |
(二)社会文化需求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表1 二里头遗址出土铜容器 |
附表2 郑州商城出土铜容器 |
致谢 |
(2)张亚初先生的古文字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张亚初先生生平及其学术成就述略 |
第二节 国内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内容、方法、目的、意义 |
第二章 张亚初先生文字学考释与研究 |
第一节 甲骨文考释 |
第二节 金文考释和研究 |
第三节 青铜器及历史文化研究 |
第四节 有关专着 |
第三章 张亚初先生的汉字理论及其它 |
第一节 汉字理论 |
第二节 其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张亚初先生论文汇编 |
附录说明 |
附录1 吴史新证 |
附录2 《对扬补释》质疑 |
附录3 周厉王所作祭器?簋考——兼论与之相关的几个问题 |
附录4 从商周八卦数学字符号谈筮法的几个问题 |
附录5 甲骨金文零释 |
附录6 谈多友鼎铭文的几个问题 |
附录7 商周族氏铭文考释举例 |
附录8 殷墟都城与山西方国考略 |
附录9 两周铭文所见某生考 |
附录10 《北京图书馆所藏青铜器铭文拓片汇编》序 |
附录11 张亚初先生关于淅川下寺楚墓的发言稿 |
附录12 论鲁台山西周墓的年代和族属 |
附录13 论楚公(?)钟和楚公逆镈的年代 |
附录14 于省吾先生在学术方面的贡献 |
附录15 淅川下寺二号墓的墓主、年代与一号墓编钟的名称问题 |
附录16 解放后出土的若干西周铜器铭文的补释 |
附录17 宋代所见商周金文着录表 |
附录18 对妇好之好与称谓之司的剖析 |
附录19 对商周青铜盉的综合研究 |
附录20 商代职官研究 |
附录21 殷代乙辛时期青铜容器的形制 |
附录22 论商周王朝与古蜀国的关系 |
附录23 谈古文字中的变形造字法 |
附录24 古文字分类考释论稿 |
附录25 金文研究(1988) |
附录26 北京琉璃河出土西周有铭铜器座谈纪要 |
附录27 金文研究(1990) |
附录28 蔡国青铜器铭文研究 |
附录29 从古文字谈胡、胡国与东胡 |
附录30 殷周青铜鼎器名、用途研究 |
附录31 太保罍、盉铭文的再探讨 |
附录32 金文新释 |
附录33 金文研究(1992) |
附录34 现代已故史学家于省吾 |
附录35 疑难铭文拟定字一览表——摘自《殷周金文集成引得》 |
附录36 金文考证例释 |
附录37 商周卣壶考述 |
附录38 甲骨文字新解(二则) |
附录39 《汉语古文字字形表》订补 |
附录40 燕国青铜器铭文研究 |
附录41 谈四种整体文字及其意义 |
附录42 古文字源流疏证释例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殷墟甲骨文中所见先公的整理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引书简称表 |
凡例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范围和意义 |
一、研究范围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本文主旨 |
一、研究现状 |
二、本文主旨 |
第二章 殷墟甲骨文中先公名号的判定方法 |
第一节 先公涵义的界定 |
一、殷墟甲骨文中“公”字的涵义 |
二、本文对殷墟甲骨文中所见先公涵义的界定 |
第二节 先公名号的判定方法 |
一、卜辞系联法 |
二、其他方法 |
第三章 殷墟甲骨文中的先公名号 |
第一节 先公近祖名号 |
第二节 上甲以前祭祀对象的名号 |
一、具有同辞并举关系的名号 |
二、具有同版并举关系的名号 |
三、其他名号 |
第三节 先公远祖名号 |
一、有高祖称谓的名号 |
二、有配偶称谓的名号 |
三、有宗庙类祭祀场所的名号 |
四、有告祭、侑祭的名号 |
五、有人族地名混同的名号 |
六、小结 |
第四章 殷墟甲骨文中的先公两属现象 |
第一节 先公的祭祀与权能 |
一、先公祭祀与权能概况 |
二、先公祭祀与权能分析 |
第二节 先公的两属现象 |
一、先公两属现象的表现 |
二、先公两属现象原因探析 |
第五章 殷墟甲骨文中先公远祖研究(上) |
第一节 夒 |
一、从字形看高祖“夒”与动物“猱”的区别和联系 |
二、从音理上看高祖夒之夒与帝喾之喾的相通性 |
三、高祖夒即商人心目中的始祖帝喾 |
第二节 (?) |
一、(?)与夒所指为两人 |
二、(?)为商人心目中的先公远祖 |
三、(?)是传说中的少皞 |
第三节 (?) |
一、研究史略 |
二、(?)为昭明说的提出 |
三、(?)到昭明的称名演变过程 |
第四节 土 |
一、研究史略 |
二、用法梳理及属性分析 |
三、单称之土为相土说 |
第五节 河 |
一、研究史略 |
二、用法梳理及属性分析 |
三、河为旁系先公说 |
第六节 岳 |
一、研究史略 |
二、用法梳理及属性分析 |
三、岳为旁系先公说 |
第七节 (?) |
一、研究史略 |
二、用法梳理及属性分析 |
第八节 龚 |
第九节 企 |
第十节 娥 |
第六章 殷墟甲骨文中先公远祖研究(中) |
第一节 兮((?)) |
第二节 (?) |
第三节 (?) |
一、研究史略 |
二、用法梳理及属性分析 |
第四节 山、(?) |
第五节 目、(?) |
第六节 季、杺、(?) |
第七节 方、戈、巫 |
第八节 蔑 |
第七章 殷墟甲骨文中先公远祖研究(下) |
第一节 王亥 |
第二节 王恒 |
第三节 王夨 |
第八章 殷墟甲骨文中先公近祖研究 |
第一节 上甲 |
第二节 报乙、报丙、报丁 |
第三节 示壬、示癸 |
第四节 “数字+示” |
第五节 “其他+示” |
总结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殷先公(?)(昭明)与皿方罍和皿屖簋 |
附录二: 殷墟甲骨文组类与王世对照表 |
致谢 |
(4)商周青铜器自名疏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相关学术史回顾 |
三、基本疏证思路与方法 |
四、材料来源与疏证规范 |
上编 商周青铜器自名专名疏证 |
第一章 商周青铜容器自名专名疏证 |
第一节 商周青铜容器自名共名疏证 |
第二节 商周青铜食器自名专名疏证 |
第三节 商周青铜酒器自名专名疏证 |
第四节 商周青铜水器自名专名疏证 |
第五节 商周青铜杂容器自名专名疏证 |
第六节 小结 |
第二章 商周青铜乐器自名专名疏证 |
第一节 商周青铜钟镈铃自名专名疏证 |
第二节 商周青铜铎钲自名专名疏证 |
第三节 商周青铜鑃自名专名疏证 |
第四节 小结 |
第三章 商周青铜兵器自名专名疏证 |
第一节 商周青铜戈戟矛自名专名疏证 |
第二节 商周青铜剑铍自名专名疏证 |
第三节 商周青铜杂兵自名专名疏证 |
第四节 小结 |
第四章 商周青铜杂器自名专名疏证 |
第一节 商周青铜衡器自名专名疏证 |
第二节 商周青铜杂用器自名专名疏证 |
第三节 小结 |
下编 商周青铜器自名修饰语疏证 |
第五章 商周青铜容器自名修饰语疏证 |
第一节 特征类自名修饰语疏证 |
第二节 祭祀类自名修饰语疏证 |
第三节 荐献类自名修饰语疏证 |
第四节 膳饮类自名修饰语疏证 |
第五节 宴飨类自名修饰语疏证 |
第六节 盥洗类自名修饰语疏证 |
第七节 置用地类自名修饰语疏证 |
第八节 其他自名修饰语疏证 |
第九节 小结 |
第六章 商周青铜乐器自名修饰语疏证 |
第一节 声律类自名修饰语疏证 |
第二节 其他自名修饰语疏证 |
第三节 小结 |
第七章 商周青铜兵器自名修饰语疏证 |
第一节 特征类自名修饰语疏证 |
第二节 使用对象类自名修饰语疏证 |
第三节 击杀秉持类自名修饰语疏证 |
第四节 其他自名修饰语疏证 |
第五节 小结 |
附录 商周青铜杂器自名修饰语疏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学术成果 |
致谢 |
(5)晋国金文整理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凡例 |
第一章 绪论 |
一、晋国金文解题 |
二、研究目的与篇章结构 |
三、研究方法 |
四、晋国金文研究概况简述 |
第二章 西周晋国金文整理与研究 |
001 觉公簋 |
002 父乙鼎 |
003 作宝鼎 |
004 作宝鼎 |
005 作宝鼎 |
006 申鼎 |
007 作父丁鼎 |
008 陵鼎 |
009 南宫姬鼎 |
010 南宫姬鼎 |
011 伯雍倗鼎 |
012 叔虞鼎 |
013 作父辛鬲 |
014 伯簋(伯作彝簋) |
015 伯簋(伯作彝簋) |
016 作宝彝簋 |
017 小臣(?)簋 |
018 晋侯尊(晋侯猪尊) |
019 (?)尊 |
020 晋侯尊(晋侯鸟尊) |
021 作宝彝鼎 |
022 作尊鼎 |
023 光鼎 |
024 子鼎 |
025 爯鬲 |
026 (?)甗 |
027 伯簋(伯作簋) |
028 作宝彝簋 |
029 作宝彝簋 |
030 作皿尊簋 |
031 同簋 |
032 伯(?)簋 |
033 伯尊(伯作旅彝尊) |
034 (?)尊 |
035 仲曼父壶 |
036 (?)卣 |
037 (?)卣 |
038 (?)卣 |
039 伯罍(伯方罍、伯作宝彝罍) |
040 家父盘 |
041 晋仲韦父盉 |
042 晋侯簋 |
043 晋人事寓簋 |
044 晋侯簋 |
045 (?)簋 |
046 晋伯卣 |
048 晋侯鼎 |
049 (?)鼎 |
050 孟得簋 |
051 晋姜簋 |
052 晋侯簋甲 |
053 晋侯簋乙 |
054 晋侯(?)簋 |
055 晋侯(?)簋 |
056 晋侯(?)簋 |
057 晋侯(?)簋 |
058 晋侯僰马壶 |
059 晋侯僰马壶 |
060 晋侯(?)壶 |
061 晋侯(?)壶 |
062 晋侯僰马壶甲(晋侯僰马方壶) |
063 晋侯僰马壶乙(晋侯僰马方壶) |
064 晋侯喜父盘 |
065 僰马盘 |
066 晋侯喜父盉(晋侯喜父皿) |
067 伯喜簋甲 |
068 伯喜簋乙 |
069 伯喜簋丙 |
070 伯喜簋丁 |
071 晋侯簋盖 |
072 晋侯苏鼎 |
073 晋侯苏鼎 |
074 晋侯苏鼎 |
075 晋侯苏鼎 |
076 晋侯苏鼎 |
077 晋侯邦父鼎 |
078 晋司徒伯(?)父鼎 |
079 晋侯对鼎 |
080 晋侯对鼎 |
081 晋侯鬲 |
082 晋侯鬲 |
083 叔钊父甗 |
084 晋伯(?)父甗 |
085 伯喜父簋 |
086 伯喜父簋 |
087 伯喜父簋 |
088 晋侯对盨 |
089 晋侯对盨甲 |
090 晋侯对盨乙 |
091 晋侯对盨丙 |
092 晋侯对盨丁 |
093 晋姬盨 |
094 晋侯对铺 |
095 杨姞壶甲 |
096 杨姞壶乙 |
097 晋叔家父壶甲 |
098 晋叔家父壶乙 |
099 晋侯对匜 |
100 晋侯苏钟 |
101 晋侯铜人 |
第三章 春秋晋国金文整理与研究 |
102 晋姜鼎 |
103 晋侯簋 |
104 晋姞盘 |
105 晋姞匜 |
106 戎生钟 |
107 晋侯戈 |
108 晋侯戈 |
109 晋侯戈 |
110 晋公戈 |
111 晋侯戈甲 |
112 晋侯戈乙 |
113 晋侯戈丙 |
114 晋公戈 |
115 子犯鬲 |
116 晋公盘、晋公盆 |
117 子犯编钟 |
118 赵(?)戈 |
119 赵孟庎壶 |
120 赵孟庎壶 |
121 黄城戈 |
122 比城戟 |
123 少虡剑(吉日壬午剑) |
124 少虡剑(吉日壬午剑) |
125 少虡剑(吉日壬午剑) |
126 少虡剑(吉日壬午剑) |
127 少虡剑(吉日壬午剑) |
第四章 国别存疑篇 |
128 方甗 |
第五章 晋国金文史料索引 |
一、晋国金文人名索引 |
二、晋国金文地名索引 |
三、晋国金文赏赐物索引 |
四、晋国金文铜器自名索引 |
五、晋国金文职官索引 |
六、晋国金文史实索引 |
七、晋国金文通婚索引 |
引书简称目录 |
参考文献 |
後记 |
(6)东周青铜食器称谓与功用整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凡例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青铜器称谓与功用研究学术史简述 |
第二节 研究的意义、目的与方法 |
第三节 研究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
第一章 鼎 |
第一节 青铜鼎自名情况概述 |
第二节 东周青铜鼎称谓整理研究 |
第三节 东周青铜鼎器名修饰语整理研究 |
第四节 其他相关问题 |
第二章 鬲 |
第一节 东周青铜鬲的相关信息 |
第二节 东周青铜鬲称谓整理研究 |
第三节 楚遣册材料中的鬲 |
第四节 青铜鬲的功用 |
第三章 甗 |
第一节 东周青铜甗的相关信息 |
第二节 东周青铜甗称谓整理研究 |
第三节 青铜甗器名修饰语整理与研究 |
第四节 楚遣册材料中的甗 |
第五节 青铜甗的功用 |
第四章 簋 |
第一节 青铜簋定名学术史回顾 |
第二节 东周青铜簋称谓整理研究 |
第三节 青铜簋器名修饰语整理研究 |
第四节 青铜簋的功用 |
第五章 盨 |
第一节 青铜盨定名学术史回顾 |
第二节 东周青铜盨称谓整理研究 |
第三节 东周青铜盨的其他相关信息 |
第四节 青铜盨的功用 |
第六章 瑚 |
第一节 青铜瑚定名学术史回顾 |
第二节 东周青铜瑚称谓整理研究 |
第三节 遣册材料中的瑚 |
第四节 青铜瑚的来源 |
第七章 敦 |
第一节 青铜敦着録情况概述 |
第二节 东周青铜敦称谓整理研究 |
第三节 青铜敦器名修饰语整理研究 |
第四节 楚简材料中的敦 |
第五节 青铜敦的功用 |
第六节 青铜敦的来源 |
第八章 豆 |
第一节 铜豆着録及定名情况概述 |
第二节 东周青铜豆称谓整理研究 |
第三节 遣册材料中的豆 |
第四节 青铜豆的功用 |
第九章 铺 |
第一节 青铜铺的着録情况 |
第二节 东周青铜铺称谓整理研究 |
第三节 青铜铺的功用 |
第十章 盆、(?) |
第一节 青铜盆、(?)的着録情况简述 |
第二节 青铜盆、(?)称谓整理研究 |
第三节 青铜盆、(?)用途简述 |
第四节 盆类器的来源以及盆、(?)的关系 |
第十一章 盂 |
第一节 青铜盂的着録及定名情况概述 |
第二节 东周青铜盂称谓整理研究 |
第三节 青铜盂和盆的关系 |
第四节 青铜盂的功用 |
第十二章 俎、匕 |
第一节 东周青铜俎称谓整理研究 |
第二节 东周青铜匕称谓整理研究 |
第十三章 东周青铜食器代称、连称、共名、省名与修饰语情况概述 |
第一节 代称、连称 |
第二节 共名、省名 |
第三节 修饰语 |
附録 东周青铜食器自名统计表 |
简称对照表 |
参考文献 |
(7)试析陕西先秦青铜爵流与柱形态数据的关系及其功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流、柱形态关系数据的测量 |
1.1 测量方法 |
1.2 实际测量及分析 |
2 先秦古人面部形态数据的测量 |
2.1 唇眉间距的测量方法 |
2.2 上齿槽角的测量方法 |
2.3 古人面部形态数据 |
3 流、柱形态关系数据与面部形态数据的比较 |
3.1 流柱间距与唇眉间距数据的比较分析 |
3.2 流柱夹角与上齿槽角的比较分析 |
4 结论 |
(8)中国古代青铜器发现与研究史(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中国古代青铜器的特殊性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思路 |
第二章 两宋以前的青铜器发现与研究 |
第三章 宋代的青铜器发现与研究 |
第一节 代表人物与主要着述 |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成果 |
一、着录体例的形成与确立 |
二、在定名与分类方面的贡献 |
三、以铭文为中心的断代研究 |
第四章 元明时期的青铜器发现与研究 |
第五章 清代的青铜器发现与研究 |
第一节 青铜器的新发现及其意义 |
第二节 代表人物与主要着述 |
一、清代前期 |
二、清代中期 |
三、清代后期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成果 |
一、着录书籍大量问世 |
二、书籍质量的提高 |
三、着录体例的进一步完善 |
四、定名与分类取得新成就 |
五、研究方法取得一定进步 |
第六章 民国时期的青铜器发现与研究 |
第一节 青铜器的新发现及其意义 |
第二节 代表人物与主要着述 |
一、金石与史学研究者 |
二、受西方考古学影响的学者 |
三、外国学者的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成果 |
一、“二重证据法”的提出 |
二、分期断代标准的创立 |
三、分国别研究的提出 |
四、类型学方法的初步运用 |
五、定名与分类研究的进展 |
六、综合性研究着作的出版 |
七、开始关注冶铸技术 |
第七章 20世纪50~70年代的青铜器发现与研究 |
第一节 青铜器的新发现及其意义 |
第二节 代表人物与主要着述 |
一、古文字与史学研究者 |
二、考古学者 |
三、外国学者的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成果 |
一、青铜器研究已成为考古学的分支 |
二、关注青铜器的起源问题 |
三、断代研究进一步科学化 |
四、类别研究有了新进展 |
五、研究青铜器与文明的关系 |
六、其他专题研究蓬勃开展 |
第八章 20世纪80年代~21世纪初的青铜器发现与研究 |
第一节 青铜器的新发现及其意义 |
一、中原地区 |
二、西部地区 |
三、南方地区 |
四、北方地区 |
五、东部地区 |
第二节 代表人物与主要着述 |
一、各考古文博单位 |
二、高校研究群体 |
三、外国学者的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成果 |
一、综合研究已成共识 |
二、分期断代研究方法更加缜密 |
三、分区系研究取得进步 |
四、类别研究更加细致而系统 |
五、工艺与铸造的研究蓬勃开展 |
六、青铜器与古代文明研究成果丰硕 |
第九章 青铜器研究的分期与基本特征 |
第一节 青铜器研究史的分期 |
一、萌芽期 |
二、雏形期 |
三、蜕变期 |
四、融合期 |
五、成熟期 |
第二节 青铜器研究的基本特征 |
一、研究对象的变化 |
二、研究群体的转变 |
三、研究方法的转变 |
四、青铜器的研究范式形成 |
余论 中国古代青铜器研究对考古学、历史学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9)西周食器称谓及用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凡例 |
绪论 |
一、研究历史与现状 |
二、研究范围 |
三、研究意义 |
第一章 自名研究 |
第一节 共名研究 |
一、尊 |
二、彝 |
三、器 |
第二节 专名研究 |
一、鼎 |
二、鬲 |
三、甗 |
四、簋 |
五、盨 |
六、瑚 |
七、盂 |
八、豆、铺 |
九、匕 |
第二章 器名修饰语研究 |
第一节 一般性器名修饰语 |
一、宝 |
二、皇 |
三、金 |
第二节 功能性器名修饰语 |
一、祭祀组 |
1、宗 |
2、盟、衁 |
3、尝 |
4、(?) |
5、彝 |
6、尊 |
7、荐 |
8、羞、(?)(馐) |
9、登 |
10、(?) |
11、(?)、则((?)) |
12、从 |
13、(?) |
14、(?)(馨) |
二、飤器组 |
1、用 |
2、食、飤 |
3、念(饪) |
4、善(膳) |
5、龢(和) |
三、行旅组 |
1、行 |
2、旅 |
3、彶 |
四、大小形状 |
1、大、小 |
2、(?) |
3、方、(?) |
五、动物修饰语 |
六、媵 |
第三章 用法不确定者 |
第一节 人名或器名修饰语 |
一、比 |
二、好 |
三、助 |
四、粦 |
五、追 |
第二节 器名或器名修饰语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第三节 存疑字 |
一、(?) |
二、(?) |
三、(?) |
四、簟 |
五、(?) |
附录 |
凡例 |
西周食器称谓统计表 |
参考文献 |
引书简称表 |
(10)中国古代陶器设计艺术发展源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二、研究的现状 |
1. 古代对陶器的相关着录 |
2. 考古学及相关史学研究现状 |
3. 陶器的分类专题研究 |
4. 民族学角度对的陶器工艺的研究 |
5. 侧重于美术学及设计学角度的研究 |
三、设计艺术学研究的角度与多学科的研究方法 |
四、本文相关概念的界定与主要的研究范围 |
第一章 多元的原始陶器(距今约20000~4000年) |
第一节 陶器的萌起(距今约20000~11000年) |
一、华南及附近地区的原始陶器 |
1. 华南山地洞穴遗址和陶器的起源 |
2. 陶器因炊食生活的出现而产生 |
第二节 新石器时代早期定居生活的陶器(距今约11000~7000年) |
一、以夹碳陶为主的浙江地区早期陶器 |
1. 上山文化 |
2. 跨湖桥文化 |
二、以红陶为主的黄河中上游地区早期陶器 |
1. 裴李岗文化 |
2. 大地湾文化一期 |
三、以夹砂陶为主的华北地区早期陶器 |
1. 河北阳原于家沟遗址 |
2. 河北徐水南庄头遗址 |
3. 磁山文化 |
四、以夹砂陶为主的东北地区早期陶器 |
1. 兴隆洼文化 |
五、以夹砂褐陶为主的泰山周边的山前地带早期陶器 |
1. 山东沂源扁扁洞遗址与黄崖遗址 |
2. 西河遗址 |
3. 后李文化 |
4. 北辛文化 |
六、以夹碳红褐陶为主的长江中游地区早期陶器 |
七、小结 |
1. 不同的土质产生了不同的制陶工艺 |
2. 陶器的造型和功能由单一逐渐丰富 |
3. 不同成型方法对陶器造型的影响 |
4. 装饰由辅助到独立 |
5. 陶器的烧造技术的进步 |
第三节 丰富多彩的新石器时代中期的陶器(距今约7000~5000年) |
一、黄河中上游地区以彩陶为特征的仰韶文化陶器 |
1. 陶器制作工艺的进步 |
2. 器形的多样化 |
3. 丰富多彩的彩陶装饰 |
4. 小结 |
二、鲁南苏北地区多姿多彩的大汶口文化陶器 |
1. 多样的陶器种类 |
2. 富于变化的陶器造型 |
3. 陶器的配套组合 |
4. 绚丽的彩陶装饰 |
5. 制作技术的提高与黑陶和白陶的产生 |
6. 大汶口文化陶器的象形符号 |
7. 小结 |
三、钱塘江下游和环太湖地区向轮制灰黑陶发展的陶器 |
1. 河姆渡文化 |
2. 马家浜文化 |
3. 崧泽文化 |
4. 良渚文化 |
5. 小结 |
四、以几何形装饰纹样为主的燕山南北地区的陶器 |
1. 以筒形罐为代表的日用陶器 |
2. 以压划“之”字纹为特色的陶器装饰 |
3. 以几何纹为主的彩陶 |
4. 祭祀陶器 |
5. 小结 |
五、以竹节造型为元素的长江中游地区的陶器 |
1. 长江中游地区早期的陶器 |
2. 大溪文化 |
3. 屈家岭文化 |
4. 小结 |
第四节 新石器时代晚期陶器艺术的繁盛(距今约5000~4000年) |
一、马家窑文化把彩陶艺术推向高峰 |
1. 以饮食器为主到以盛储器为主的品种变化 |
2. 制作大型陶器改变了陶器成型方法 |
3. 由对称器形发展出不对称器形 |
4. 誉为新石器时代彩陶之冠的马家窑文化彩陶 |
5. 小结 |
二、作为礼器的陶寺文化的彩绘陶 |
三、轮制技术高度发展的龙山文化黑陶 |
1. 高度发展的制陶技术 |
2. 多样的陶器造型 |
3. 小结 |
四、以印纹软陶为特色的山背文化陶器 |
五、以素陶为主的齐家文化 |
1. 与社会生活相适应的陶器造型设计 |
2. 富有地域特色的陶器装饰 |
3. 小结 |
第五节 新石器时代形简意赅的陶塑 |
一、立体的人物陶塑 |
二、人头形陶塑 |
三、动物陶塑 |
四、陶塑面具 |
五、小结 |
章节结语 |
第二章 青铜时代的夏商周陶器(前2070~前221) |
第一节 日用陶器与礼仪陶器的分化 |
一、二里头文化的陶器 |
1. 二里头文化陶器概述 |
2. 以酒器为主的礼仪用陶器 |
二、脱胎于成系列礼仪陶器的青铜礼器的产生 |
第二节 摹仿青铜器的高温印纹硬陶 |
一、商周陶器概述 |
1. 陶器的种类 |
2. 商周陶器的制作与装饰手法 |
二、商周摹仿青铜器的陶器 |
1. 青铜原料的缺乏与仿铜陶器的出现 |
2. 陶器对青铜器的摹仿和对陶器工艺的改进 |
3. 陶窑的改进和硬陶的产生 |
第三节 战国时期的彩绘陶、磨光压纹黑陶 |
一、彩绘陶 |
二、磨光压纹黑陶 |
第四节 周边地区各具特色的陶器 |
一、半农半牧文化特色的西北地区陶器 |
1. 四坝文化 |
2. 辛店文化 |
3. 寺洼文化 |
4. 沙井文化 |
5. 卡约文化 |
6. 新疆东部地区的陶器 |
二、以彩绘陶为特色的东北地区陶器 |
章节结语 |
第三章 大一统格局下的秦汉陶器(前221~220) |
第一节 实用陶器的增多和美化 |
一、构思巧妙的器具设计 |
1. 熏炉类的陶器 |
2. 多功能的灯具 |
3. 种类丰富的日用陶器 |
第二节 厚葬风气下的陶器设计艺术 |
一、陶俑的兴起和繁盛 |
1. 帝王陵墓的大规模陶俑 |
2. 折射人间生活的豪门贵族墓的陶俑 |
二、以宅院为主体的陶建筑明器 |
三、体现日常生活的彩绘陶器皿 |
第三节 汉代釉陶的产生 |
一、单色釉彩的装饰 |
二、复色釉彩的装饰 |
三、釉彩与釉下刻划的结合 |
四、立体装饰与釉彩的结合 |
章节结语 |
第四章 彩釉兴盛的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陶器(220~960) |
第一节 釉陶的全面发展 |
一、北朝釉陶的复兴 |
1. 单色铅釉陶 |
2. 釉陶技术的转变与复彩釉陶的发展 |
二、隋邢窑三彩的产生 |
三、唐三彩的繁荣 |
1. 河北地区以生活器皿为主的三彩器 |
2. 洛阳地区以明器为主的三彩器 |
3. 长安地区集大成的三彩器 |
第二节 釉陶器皿设计中的外来元素 |
一、陶器造型设计中的外来影响 |
1. 异域风情的壶瓶类陶器 |
2. 受外来造型影响的各类饮食器 |
二、陶器装饰设计的外来影响 |
1. 立体雕塑的器物附件 |
2. 凹凸效果的器表装饰 |
3. 连珠纹等外来纹饰的影响 |
第三节 陶俑的继续发展 |
一、南北朝彩绘陶俑的发展 |
1. 北朝规模宏大的仪仗俑 |
2. 北朝陶俑的艺术特点 |
3. 东晋南朝的陶俑 |
二、高度写实的隋唐陶俑 |
1. 规模宏大的彩色陶俑 |
2. 陶俑的制作方法及装饰方式的多样性 |
三、五代的陶俑的转折 |
第四节 陶建筑模型的发展 |
章节结语 |
第五章 互动中整合的辽金宋元陶器(960~1368) |
第一节 釉陶的延续 |
一、具有草原气息的辽三彩 |
1. 丰富的品种和器形 |
2. 辽三彩的烧制与装饰工艺 |
二、宋金三彩 |
三、元代琉璃釉陶 |
第二节 富有生活气息的宋辽金元陶俑 |
一、陶俑的品类和造型 |
二、具有地方特色的宋金陶俑 |
三、宋金陶俑朴素典雅的艺术风格 |
四、民族特色鲜明的元代陶俑 |
第三节 赏用和赏玩风气下的陶器设计 |
一、赏用结合的陶砚 |
二、赏玩结合的陶玩具 |
1. 立体式玩具 |
2. 浮雕式玩具 |
章节结语 |
第六章 衰落中有新创的明清陶器(1368~1911) |
第一节 质美韵雅的紫砂陶 |
一、紫砂陶器的历史沿革 |
二、紫砂陶的原料及制作工艺 |
三、紫砂陶器的品类 |
四、紫砂陶的设计艺术特点 |
第二节 流光溢彩的观赏陶 |
一、琉璃釉陶器 |
二、珐华釉陶 |
三、别开生面的石湾陶塑 |
1. 石湾陶塑的历史沿革 |
2. 石湾陶塑摆件 |
3. 石湾陶塑的制作工艺 |
4. 石湾陶塑的艺术特点 |
第三节 明清陶俑 |
第四节 少数民族地区的陶器 |
章节结语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图版说明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学术成果 |
后记 |
四、关于商周青铜爵用途之说的检讨(论文参考文献)
- [1]纹饰复杂化视域下的二里头、二里岗文化青铜容器铸造技术[D]. 张涵钰.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01)
- [2]张亚初先生的古文字学研究[D]. 杨文昱. 天津师范大学, 2020(08)
- [3]殷墟甲骨文中所见先公的整理和研究[D]. 章秀霞.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3)
- [4]商周青铜器自名疏证[D]. 查飞能. 西南大学, 2019(01)
- [5]晋国金文整理与研究[D]. 叶磊. 西南大学, 2019(06)
- [6]东周青铜食器称谓与功用整理研究[D]. 李琦. 吉林大学, 2019(10)
- [7]试析陕西先秦青铜爵流与柱形态数据的关系及其功用[J]. 邓培培.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1)
- [8]中国古代青铜器发现与研究史[D]. 黄薇. 陕西师范大学, 2018(12)
- [9]西周食器称谓及用途研究[D]. 张芳. 吉林大学, 2018(01)
- [10]中国古代陶器设计艺术发展源流[D]. 张卉. 南京艺术学院, 201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