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论文文献综述)
朱晓军[1](2022)在《中国农民城》文中提出2019年9月,浙江龙港市正式挂牌成立,实现了从中国第一座"农民城"到全国首个"镇改市"的历史性跨越。朱晓军将目光聚焦于这座奇迹之城,历时两年,对龙港"造城者"群体进行了深入采访与书写。从一路带领龙港发展的陈定模、李其铁,到进城创业一心创造财富的陈智慧、杨恩柱……《中国农民城》用一个个人物揭开龙港成长之谜,在呈现个体命运的同时,尽显龙港在历史发展中的风起云涌。朱晓军用朴素的创作风格和真诚的叙事力量谱写了龙港传奇,细致而宏观,轻盈而厚重,龙港这座城在他笔下发出了别样光芒。
钟之阳,王雁[2](2021)在《为新时期中外交流合作赋能》文中提出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对外交流合作工作进入一个新的时期,有力配合着对外开放这一基本国策的顺利实施。这一时期,对外开放不仅包括经济和科学技术等方面,也包括文化方面的对外开放。邓小平同志曾明确指出,经济上实行对外开放的方针,是正确的,要长期坚持。对外文化交流也要长期发展。
何妤如[3](2021)在《渔业伦理视角下的现代渔业治理研究》文中认为中国渔业经过数年发展,先后解决了“捕鱼难”、“养鱼难”及“吃鱼难”等问题,奠定了渔业持续稳定发展的经济基础,相关治理手段也不断完善。渔业领域主要矛盾已从基本温饱和生计问题,转向更高层次的生境、人权、产权和公平等维度。然而,作为上层建筑的渔业伦理研究并尚未得到应有重视。我国现代渔业治理体系中更强调管理和法律等“硬”手段,忽视了伦理道德的“软法”作用。当前政府和民间推行的多项渔业活动已呈现出鲜明的伦理特征,现代多目标治理场景需要引入价值判断加以权衡。如果说关涉伦理的讨论在中国过去的渔业治理中只是镜花水月、空中楼阁,那么到了新时代,伦理研究就好比是万事俱备下的那股“东风”。传统渔业管理关注政策和法律层面的制度突破。政策和法律固然重要,但不能包治百病,尤其是充满不确定性的“现代病”。它可以将电鱼、毒鱼、偷渔者绳之以法,却无法强制要求渔民必须善待生态环境、关心鱼类福祉。它可以明示、预防、规范和校正渔业的行为和后果,却无法指导渔业利益相关方的道德行为选择。它可以为失海渔民提供各类政策保障,却无法弥合渔民海洋纽带被切断后的心理创伤。它可以依照科学模型和数据制定总可捕量(TAC)目标,却无法对渔家妇女在职业、情感和生活上的遭遇加以同情和关心。正如决定技术的往往是非技术因素,涉渔法律和政策不应被指望能解决所有问题。倘若文化、伦理不能发挥价值规训作用,那么政策和法律也终将失范。当前,养护渔业资源、维护渔业公正已为时代大势所趋,现代渔业治理不仅要务实,也要务虚,以便从战略全局高度推进治理措施的正当性和合法性。实际上,人们的道德伦理价值观影响会渗透到公共政策过程的各个环节。可持续、负责任渔业的发展依赖于一个具有明确性的规则指引,在治理中开展价值性分析显得十分重要。国内外渔业资源的衰退趋势,以及不断涌现的现代性社会问题,让形而上学的价值回溯变得更为必要而迫切:渔业行为的善恶是非是什么?伦理判断有哪些原则和标准?何种治理才是伦理意义上具备正当性和合法性的治理?如何破解渔业治理中存在的伦理困境?中国怎样利用已有道德资源和智慧应对渔业发展中的不确定性风险?基于此种认识,本文从伦理视角出发,反思当前出现渔业生态和社会危机的根本原因,尝试建构渔业伦理的理论体系,详述渔业伦理的由来、定义、主要原则和类别。将抽象的伦理考量运用于对治理问题的具体分析,提出符合渔业价值的治理范式,从渔业治理的“元层次”,谈到相关现代治理理论,再到针对治理实践的分析评估。现代渔业治理在追求各类目标时,容易陷入价值冲突的困境。本文针对治理实践中的普遍问题,提出“应然”层面的解决方案。伦理分析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我国现代渔业治理。因此,文章结合中国本土的涉渔道德资源和渔业实际状况,探索符合中国特色的现代渔业治理路径,以渔业领域的价值尺度和伦理基础为导向,为推动渔业的“天人合一”和协调发展提供了一种新视角、新理念和新思路。伦理学是哲学中关于道德的价值系统。生态伦理学的兴起从根本上触及了“为什么要对鱼谈伦理?”这一问题。“人类中心主义”和“自然中心主义”的论辩突破了传统伦理学的“人伦”语境,让“渔业”和“伦理”的结合有了学理上的支撑。道德共同体得到拓展,将包括渔业资源在内的自然资源纳入道德考量范畴。但完全以生态为中心又会减损人类福祉,人与自然应当被视作一个以人类为中心的价值整体。“为己利TA”的价值取向既能为己谋福,也能在此基础上考虑利TA(既有属人的“他/她”,又有属自然的“它”)因素,因而是渔业伦理所追求的最重要、最基本的善。渔业资源是渔业存在的基础,具有不确定性、波动性、竞争性、整体性、多样性等五大特性。从价值构成上看,它在使用、生态和选择等层面具有功效价值,在政治、社会、哲学、宗教、伦理、文化等层面具有非功效的内在价值。对渔业资源价值的充分认识是现代文明进步的标志,而鱼类为人类所提供的多元价值是人类养护渔业资源的基础。养护伦理强调的是如何科学人道地利用水生动植物资源。鱼类是否能够成为道德主体、权利主体甚至是诉讼主体成为环境伦理学讨论的重要内容之一,而鱼的道德地位与福利越来越被认为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渔业的伦理维度涉及“渔业”和“伦理”的互动关系。鱼类依次满足了人类基本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人类在享受水生动物开发权利的同时,理应履行与之对等的责任和义务。为了人类自身和生态系统的长期福祉,须建立一套指导渔业行为、受到大众认可、经得起实践检验的渔业伦理规范。渔业伦理以渔业现象的合理性和正当性为研究对象,是指导渔业行为的规范和原则的总和。涉渔法律和伦理可共同为基于价值的渔业治理策略提供依据。渔业伦理学主要任务是通过得到普遍认可并经过实践检验的道德原则,对渔业行为的善恶是非开展事前指导和事后评判。在渔业伦理中,渔业正义是最高原则;渔业福祉、渔业自由和渔业公平是三大基本原则;而以《负责任渔业行为守则》为代表的伦理性国际文书,以及符合国家/地区具体渔况的纲要构成了具体原则。根据渔业伦理学研究对象的关系属性和所涉问题的不同特征,可将其分为生态伦理、社会伦理、产业伦理和科技伦理四大类别,这四大类在伦理要求上存在差异、各具特色,但都应服从上述伦理原则。将伦理原则和要求融合进现代渔业战略管理过程,可能会产生“为善者诸事顺”的良心效应,从而实现治理的最终目的——“善治”。为克服多元价值冲突带来的治理障碍,元治理理论应运而生。该理论研究治理现象背后的治理逻辑,寻求协同发展科层、市场和网络治理组合的最优解:当参与式治理导致监管过于复杂、进入无休止协商状态时,就启动科层模式;当科层模式无法触及所有渔业问题或获得渔业利益相关方广泛接受时,就开启市场或参与式模式;在此过程中,政府应当承担起作出最终决策的元治理者的角色。可持续渔业治理研究中涌现出诸多符合伦理的现代渔业治理理论,其中基于“生态整体主义”的管理和基于“价值平衡原则”的管理成为研究热点,前者主要聚焦渔业生态系统方法、预防性原则等整体思维,而后者主要涉及管理策略评估,正当性理论,系统治理等理念工具。在构建起理念框架的基础上,根据新生物技术的实践伦理发展出的伦理分析矩阵,以及Rapfish评估工具,促进了对伦理原则遵守情况的考察,有助于为负责任渔业实践提供“良善之策”。现代渔业治理时常陷入一种伦理意义上的权利困境,众渔业利益相关方不得不在多项行动方针之间艰难行使选择权。遵循特定伦理原则选择其中任何一项,都可能涉及违反其他某项伦理原则。可持续渔业发展面临的挑战主要出现在追求“天时”、“地利”、“人和”三大目标的决策选择过程之中。如何平衡现代人和未来人的资源利益是最首要、最核心的议题;渔业所涉水陆空间差异和相关社会生态问题构成了空间正义研究的一个典型样本;而人际关系中整体、长远利益与个体、短期利益的冲突影响到资源的公平分配,渔家妇女和小型渔业等弱势参与方应当得到更多的道德注意力。导致上述困境的原因既有人与人因抢夺野生资源所导致的公地悲剧或囚徒困境,又有在人与鱼道德地位孰高孰低的辩难中掉入的激进环保主义陷阱,还有理论与实践脱节的执行障碍。上述困境的破解之道不仅具有制度属性,也深刻地蕴含着价值属性。从制定目标,到开展决策,再到执行、监督和评估,伦理视角可渗透至治理的全部流程。治理者和被治理者可从制定伦理目标和开展伦理决策着手。作为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目标是增进民生福祉。我国的渔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些成就离不开丰富道德资源的支持。生态方面,我国渔业治理史就是一部鱼类资源养护史,古今实践中折射出关怀鱼类福利、师法自然等生态感悟。社会方面,我国传统乡土社会文化里蕴含着包括群体意识和互助伦理、涉渔组织的参与式伦理在内的道德及礼俗规范。“三渔”问题是中国渔业发展面临的伦理性挑战,其本质是渔业的过密化,渔民的过溺化,以及渔村的过疏化。为解决渔业渔民渔村的问题,新中国开展了各项改革措施。新中国绿色渔业治理制度体系构建历程大体上可分为萌芽探索、改革攻坚与走向成熟三大阶段。在气候变化、疫情冲击、渔业资源衰退、全球不确定性风险日益增加的背景下,我国渔业治理者迎难而上,实现生计型治理→发展型治理→可持续治理的价值飞跃,积极探索出一条符合伦理的中国特色可持续渔业发展道路,培育出政府元治理者主导下,科层、市场和参与式治理协同开合的多元治理形态,形成了顺应自然、生态优先、以养为主、立体复合、科技导向、体系健全、应兜尽兜的发展模式。随着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不断提升,中国渔业发展在收获伟大果实的同时,也为未来可持续、负责任渔业发展积累了大量可贵的实践经验。在今后的渔业治理中,我国各渔业利益相关方应本着福祉、自由和公正的原则,进一步促进渔业的绿色转型发展。
马裕[4](2021)在《跨地纪实 ——贾樟柯电影的原乡与世界》文中研究表明贾樟柯,一个出生于二十世纪70年代山西普通家庭的“汾阳小子”,从原乡出发,跨越中国大江南北,迈入世界舞台,最终回归三晋大地,在跨地空间迁徙路线中以纪实影像将全球化背景下一直被忽略的原乡在地经验如实表达,将改革快进中千疮百孔的多地疮痍真实呈现。而这背后,是贾樟柯悲天悯人的人文关怀的影射,是其独特纪实风格在电影史中的价值体现,更是其串联原乡与世界的文化初心。本文正是基于贾樟柯的影像跨地呈现,以电影纪实美学为基本理论依据,以“跨地性”理论为方法指导,对贾樟柯从原乡到世界的影像纪实风格进行多元探讨,深入剖析贾樟柯跨地纪实的价值意蕴。第一章从原乡出发进行在地静观,对影像中改革巨变下的山西原乡的空间景观和日常生活进行精细研究,借空间中的人与物进入对贾樟柯纪实风格的多元探讨中。贾樟柯的在地静观主要集中于“故乡三部曲”的创作中,他以粗粝的影像还原原乡混乱嘈杂的街道、简陋叠加的老房、灰暗破败的生存空间,呈现原乡青年慌乱迷茫的生命状态,对话原乡的迟钝落后气质,揭示原乡沦为他者此在的赤裸真相,开启跨地纪实的第一旅程。第二章由原乡向外延伸,关注贾樟柯的世界多地呈现,以全球化的时代大背景为参照细读贾樟柯的多地影像文本,深入探寻其进入“世界”后的影像纪实特点。贾樟柯作为改革开放的同龄人,在亲历时代巨变和跨地“移民”的经历中目睹了北京的阶层问题、三峡的移民问题、东莞的金钱问题、澳洲的情感问题等一些全球共性问题,于是,他以影像为刀,以多重地域为俎,审视中国大江南北,直面时代快进中的满目疮痍。第三章落脚于贾樟柯从原乡到世界的跨地纪实背后的现实主义精神旨归,融合贾樟柯人生经历带来的人文滋养,挖掘其冷峻纪实背后悲天悯人的人文关怀,对其纪实风格进行思想定位。“汾阳小子”贾樟柯在“游走世界”中受到了各方面的人文意识淘洗,他将其融入到影像纪实创作中,将自己对生命的感受与尊重寄于跨地作品中,关注边缘、歌颂善良、聚焦情义、反抗物化,饱含温情、极具人文力量。第四章将视野从本土拉向全球,关照本土、对话世界,以全球化的眼光综合定位贾樟柯跨地纪实所体现出的沟通之桥的作用,探究其在电影史中的地位、其为联结原乡与世界所做的贡献,丰富贾樟柯及其电影的价值意蕴。完成“原乡-世界-原乡”空间闭环的贾樟柯,以独特的跨地影像纪实,对巴赞纪实美学作出了跨越时空的历史回应与深入承继;以对中国电影纪实性风格的承接,为中国电影在商业大片时代的内容抉择与主题界定提供了很好的文本范式与价值参考;以多重影像活动对话世界,对连接原乡与世界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已成为促进中国电影走向国际的重要推手、串联原乡与世界的“中国名片”。
汪明帅,王亚君[5](2021)在《指向教师专业发展的教研员“桥梁”隐喻研究》文中指出教研员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机制主要体现在"桥梁"隐喻。本研究透过"桥梁"这一隐喻来分析教研员与教师在政策、理论与实践之间的互动,探究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机制。研究显示,教研员不但了解国家教育政策方针、教育改革政策和教育理论,同时还具备丰富的一线教育经验,为教师搭建理论与实践、政策与实践、实践与实践这三重桥梁,就成了教研员工作的应然诉求和优势所在。通过进一步分析可知,这三重桥梁既指向教师专业素质结构,也指向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与方式。基于此,在"反映的实践者"成为好教师形象的当下,为了更好地服务教师专业发展,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关注:一方面,全面认识"桥梁"隐喻,充分挖掘"桥梁"隐喻背后的作用机制;另一方面,尤为重视桥梁功能对"反映的实践者"这一新型好教师形象的促进作用,助力"反映的实践者"早日实现。
季金亮[6](2020)在《留学生高级视听说课堂练习调查研究 ——以上海师范大学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语言学习离不开大量的练习,而课堂练习是对外汉语教学的关键环节,对学生掌握言语知识和听说读写四项言语技能至关重要。同时,教师在课堂上实施练习的方式、选择的练习内容、练习的题型和时长等直接影响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言语知识和言语技能的获得。视听说课作为将影像视觉和录音听觉结合的新型汉语课型,结合生动直观的情景语境,立体多样地呈现中国文化和现实生活场景,提供了丰富的言语知识材料,激发汉语学习者了解中国文化和社会的兴趣,也为学生提高口语表达能力提供了交际话题。视听说教师如何在课堂上处理视频材料,实施“视听说”练习,直接影响学生对视听说课程的体验和综合技能训练效果,尤其是“说”的技能。不同水平的汉语学习者,需要掌握的“听”、“说”、“读”、“写”语言能力目标各有不同,不同水平的汉语学习者所侧重的课堂练习自然也有所不同,笔者将高级水平的视听说课堂练习作为本文研究内容。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介绍前人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课堂练习研究的成果和不足。第二章通过梳理相关理论和重要观点,结合《国际汉语教学通用课程大纲》对“高级”水平学习者汉语学习目标、对外汉语教学基本原则、视听说课型性质、教学目标、特征等,笔者尝试设计高级视听说课堂练习评估量表。第三章以上海师范大学为例,对留学生本科三年级视听说课堂进行抽样录音,并以课堂录音的转录文本为基础,分析课堂“讲练”比重、练习形式、练习内容,分析学生在课堂练习中的语言输出情况,再对照课堂练习评估量表,研究上海师范大学当前对外汉语视听说课堂练习是否达到了高级阶段语言练习的目标,是否达到了该课型的教学目标、是否能有效通过课堂练习将标准和原则转化为学生的表现能力,最后总结当前高级视听说课堂练习的优点并发现需要改进的问题,进一步归因研究,发现对外汉语视听说课堂练习改进的有效方向。第四章对上海师范大学高级视听说课堂练习相关的教材、教师、学生三方面因素进行研究,通过对任课教师的访谈以及对三个班学生的问卷调查,发现高级视听说课堂练习现状背后的多方面复杂原因,然后给出多角度切实的建议,希望为高校留学生高级视听说课堂教学和课堂练习设计带来一些启发。第五章笔者尝试根据高级视听说课堂练习现有问题,结合自己设计的高级视听说课堂练习量表和自己对高级视听说课堂练习的理解,以《汉语视听说课程:家有儿女》第二册,第一单元第一课为教学案例材料,提出自己的课堂练习设计理念,提供一份90分钟的高级视听说课堂练习设计案例。第六章对本文主要观点进行总结,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对未深入讨论的问题进行整理并提出相关的设想和研究方向。
张晨瑶[7](2020)在《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18年9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要求东北地区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建设开放合作高地,明确了东北参与“一带一路”的方式和程度即深度融入,提升了新形势下东北在国家对外开放战略布局中的站位,即建成国家开放合作高地。时隔一年,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五次会议时强调,东北地区要打造对外开放新前沿,提示东北要通过深度融入“一带一路”进一步提升开放的水平和层次。从建设开放合作高地到打造对外开放新前沿,国家对东北地区在“一带一路”的定位逐步升级,期望逐渐提高。为此,东北地区在融入“一带一路”的过程中要努力贯彻新理念、注重拓展新领域,实现对外开放的高层次、高质量。丝路深耕,开放升级,“一带一路”倡议给东北地区开放发展提供了新舞台也提出了新要求,东北唯有强化优势、补齐短板,才能在深度融入“一带一路”过程中,尽快达到对外开放新前沿的理想境界。关于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学术界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主要是侧重于某一产业、某一领域的对接,和相对笼统的整体性研究,缺乏系统而完整、全面而细致的研究成果。本文以东北三省一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厚根基为切入点,分析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客观条件、重要依托、拓展平台、推进路径,提炼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的时代价值,力求逻辑严密、系统完整的展开东北地区作为国家重要战略区域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整体开发阵容,以此撬动我国“一带一路”倡议在东北方向的主要驱动力量。本文共分为六个章节展开论述:第1章,绪论。概述了本文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总结了国内外目前对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这一课题的研究情况,综述现有研究成果,形成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2章,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客观条件。以习近平关于“一带一路”重要论述作为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指导思想,梳理从国家到东北各地关于深度融入“一带一路”的政策依据。从历史渊源、文化底色、经济关联、跨境交往四个方面探究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厚根基。第3章,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依托。全面分析了东北地区既有国家级区域发展规划包括辽宁沿海经济带、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沈阳经济区、哈长城市群的发展情况。评估发展现状、分析制约因素、提出对策建议,强化其依托作用以更好的承接“一带一路”建设重要机遇。第4章,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四方平台。系统阐释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在四个方向上的跨国战略平台,即东进构建东北亚自由贸易区,西拓连接中蒙俄经济走廊,南下撬动环渤海经济圈,北上开发北极航线,东进西拓南下北上构建东北全方位开放大格局。第5章,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基本路径。深入论证大连自由贸易港建设,创建满洲里作为中蒙俄经济走廊全面开放第一品牌重镇,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开发,“冰上丝绸之路”建设研究的时代契机、基本思路、重要价值、支撑条件、现存问题、实施方案等,以重大工程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第6章,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时代价值:塑造包容性全球化发展的中国范例:打造全国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区域示范,创造老工业基地振兴的东北机遇。
贾如[8](2020)在《善与实践智慧 ——在利科反思诠释学的视野内》文中提出面对现代性的危机和后现代性对“大写的人”的否定,哲学界出现了两种声音:一种是对现代性的形而上学完全持否定态度,如德里达和罗蒂;一种是对现代性下的形而上学抱有复兴之意,如罗尔斯和哈贝马斯。相对于同时期哲学家们较为激进的道德主张,利科在这两种哲学声音中显得比较温和,他始终以现象学-诠释学为方法论,建构一个以人的形而上学为基础的伦理学体系。该体系与主体哲学息息相关,伦理学本身是关于人类自身的诠释,而经过伦理学诠释的自身概念也得到了扩大与升华。利科由此建立起了以语言和反思为方法论的诠释学。对自身的理解与诠释,就是主体从内在反思到外在实践的诠释学循环过程。主体在实践活动中不断地反思自身性与相同性、主体性与自身性、自我与他者的辩证关系,并对自身的能力进行认识与肯定,从而树立起自尊与自善相统一的自我形象。利科认为自我在他者处认识自身、建构自身,在与他人的遭遇中更新与发展自身。所以人的问题归根结底就是伦理学的根本问题。我们必须放弃在笛卡尔主义下的直观自我来回答“我是谁”这个哲学问题,放弃对终极的伦理主张的妄想,转而在反思诠释学的哲学视野内去发现更为具体的伦理生活方式。在当代的道德境遇中,与他人一起生活意味着主体必须做出与社会道德标准相符合的行为。对利科而言,人的所有能力都统一在人类原始的肯定性之中。他从语言、行动、叙事和负责任这四个向度去诠释人的破碎性与创造性,从而在现象学的生活世界概念下去接近人的内心生活,去建构自我。所以在利科的伦理哲学体系中,作为行为主体的人才是伦理活动、道德动机与道德责任的最终责任人。利科伦理哲学的伦理主张既强调对善的生活的伦理目标的追求,也重视道德义务的规范性,因为伦理本身来自于主体自身的存在及其对自身的诠释。主体哲学本身属于伦理学范畴,而伦理学也应当被看作是主体自身的诠释学。主体是诠释的主体,而伦理是主体的诠释。利科将善与义务同自身联系起来,并由此提出分别代表着目的论与义务论的自善与自尊的两种自身筹划的结构。在利科看来,没有任何一个道德主张可以在单一形式的自身筹划中展开,目的论必须经过义务论的检验,而义务论必须以目的论伦理意向为前提。但当出现不能被自善与自尊化解的解释的冲突时,利科认为只有实践智慧才能妥善处理善与善之间的冲突。所以利科的形而上学伦理学,是从目的论出发,经由义务论的检验,从而在实践活动中采用实践智慧来对道德规范体系作出补充。综上,利科伦理学是以人的行为规范为导向的伦理哲学体系,是在实践生活中完成从个人向善的伦理意向到主体间信服的过程。实践智慧来自于对自身的诠释,它源自哲学人类学,也最终走向人对自身的认识。利科伦理哲学思想经历了反思与实践的迂回,已经不同于亚里士多德的实践哲学。利科更加具体地对实践智慧提出了要求,认为后者在现代社会中可以在善与善的冲突性领域中去规范道德标准,并针对性地为伦理判断充当最后一道保障。
吴应海[9](2020)在《话题作文“桥”构思演练》文中研究说明文题在我们身边,桥随处可见,有木桥、石桥、钢铁桥;有古代的桥,有现代的桥……除了这些真实存在的桥外,还有一些桥是"隐形"的,比如友谊之桥、信任之桥等。请以"桥"为话题,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写作指津这是一道话题作文。话题中的"桥"主要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指现实生活中各种真实的桥;二是指虚拟的桥,比如在两个人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父母为我们架起的通往未来
WAGECHE MARK IRUNGU[10](2016)在《习近平与奥巴马国外演讲话语概念隐喻计量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美两国在当今国际事务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近年来两国元首在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作了重要外交性演讲,由此,中美两国元首国外演讲话语的语言学特点研究就显得更加重要。本文运用概念隐喻理论,语料库语言学理论与亚里士多德修辞学理论,对国外演讲话语隐喻使用进行了考察和分析。通过中美两国元首,习近平主席与奥巴马总统,在4个不同国际场合(非洲,亚洲,欧洲,南美)的18篇演讲,我们考察并分析了 3个关键问题:一,国外演讲话语隐喻使用计量对比分析;二,国外演讲话语概念隐喻使用计量分析;三,国外演讲话语概念隐喻使用意义与区别;概念隐喻修辞意义,概念隐喻使用与外交思想,概念隐喻使用与对象文化特点以及隐喻选择与文化内涵。最后,本文表现了本研究对国外演讲话语隐喻研究的补充与贡献及其未来发展空间。基于国外演讲话语隐喻使用计量对比分析,我们发现在国际场合的讲话中,两国元首的隐喻使用是有意识的、普遍的、系统的和一致的。总体上,18篇演讲两国元首一共使用了 1377个隐喻。习近平主席一共使用740个隐喻,奥巴马总统一共使用637个隐喻,这说明国外演讲话语中隐喻使用不可能是偶然的,而是有意识的并且普遍的。通过考察,在我们所认定的隐喻中,习近平主席所使用的隐喻占53%,而奥巴马总统所使用的隐喻占47%。通过不同国际场合隐喻使用来分析习近平主席隐喻区域分配如下:非洲145个,亚洲161个,欧洲174个,南美188个,联合国72个,而奥巴马总统不同区域隐喻使用分配如下:非洲155个,亚洲149个,欧洲168个,南美102个,联合国63个,表现了两国元首隐喻使用的系统性和一致性。本研究认为,国外演讲话语隐喻使用规模和系统的分布具备一定的语言学研究价值,值得深入考察。基于国外演讲话语概念隐喻体系及计量分析,本研究发现,以上隐喻分类能够映射到六个基本概念(源域):旅行概念,亲密概念,复兴概念,建筑概念,上下概念,和战争概念。根据Lakoff&Johnson(1980)名称法,两国元首使用的隐喻可以建设六个概念隐喻如下:“外交是旅行”,“外交是亲密”,“外交是复兴”,“外交是建筑”,“外交是上下”,与“外交是战争”,表示概念隐喻灵活性。我们进一步研究两国元首概念隐喻计量对比分。习近平主席一共使用277个旅行概念隐喻,占所有概念隐喻的37%,166个亲密概念隐喻,占所有概念隐喻的22%,59个复兴概念隐喻,占所有概念隐喻的8%,89个建筑概念隐喻,占所有概念隐喻的12%,95个上下概念隐喻,占所有概念隐喻的13%,24个战争概念隐喻,占所有概念隐喻的3%,30个其他概念隐喻,占所有概念隐喻的4%。同样,奥巴马总统一共使用222个旅行概念隐喻,占所有概念隐喻的35%,71个亲密概念隐喻,占所有概念隐喻的11%,128个复兴概念隐喻,占所有概念隐喻的20%,51个建筑概念隐喻,占所有概念隐喻的8%,58个上下概念隐喻,占所有概念隐喻的9%,65个战争概念隐喻,占所有概念隐喻的10%,42个其他概念隐喻,占所有概念隐喻的7%。本研究参考大量文献后发现,旅行概念隐喻,建筑概念隐喻,上下概念隐喻与战争概念隐喻常常出现在演讲话语研究里,而亲密概念隐喻与复兴概念隐喻是我们研究国外演讲话语时的新发现,希望能够丰富国外演讲话语概念隐喻研究。基于国外演讲话语隐喻使用意义与区别,我们从4个角度分析问题:国外演讲话语隐喻修辞意义,外交隐喻使用与外交思想关联,概念隐喻使用与对象的文化特点以及隐喻选择与文化内涵。我们发现:第一,通过亚里士多德修辞学框架,概念隐喻手段是一种修辞现象。概念隐喻会在听众者的脑海和眼前创建意向图示,给听众者不同经验,引起听众者的感情,主要目标为加强说服力;第二,通过考察和分类两国元首在不同国际场合反复使用的隐喻,习近平主席的隐喻传递了团结和包容的思想,而奥巴马总统的隐喻传递了民主理想。这说明,国外演讲话语隐喻不仅是增强了演讲说服力,更深入传递了演说者的外交思想;第三,国外演讲话语隐喻使用选择时往往意识地顾及对象(听众)的文化特点,尤其使用对象历史上的经典谚语;第四,国外演讲话语隐喻选择具有演说者的文化内涵,习近平主席旅行隐喻与亲密隐喻及奥巴马总统旅行隐喻与复习隐喻鲜明的体现两国元首文化内涵。本研究发现,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完整的理论能够完成大规模国外演讲话语隐喻研究。本研究使用概念隐喻理论作为基础,借用语料库语言学理论来收集及分类大量语料数据,采用亚里士多德的修辞学理论来考察国外演讲话语隐喻修辞意义。因此,大规模国外演讲话语隐喻研究目前只能客观采用综合性理论方法。对于大规模国外演讲话语隐喻研究的理论还存在很大的研究和发展空间。
二、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农民城(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第一章苍凉方岩下 |
1 |
2 |
3 |
4 |
第二章江南垟的“猴子” |
1 |
2 |
3 |
4 |
5 |
第三章九人班底 |
1 |
2 |
3 |
4 |
5 |
第四章对岸是天堂 |
1 |
2 |
3 |
4 |
第五章让百姓都知道 |
1 |
2 |
3 |
4 |
第六章穷而强悍的陈家堡 |
1 |
2 |
3 |
4 |
5 |
第七章挑战的最终是自己 |
1 |
2 |
3 |
第八章屋顶的钟楼 |
1 |
2 |
3 |
第九章先干起来再说 |
1 |
2 |
第十章退地风波 |
1 |
2 |
3 |
第十一章由波谷到波峰 |
1 |
2 |
3 |
4 |
第十二章十万引擎推动下 |
1 |
2 |
3 |
第十三章落地就要生根 |
1 |
2 |
3 |
第十四章飞起来的翘头鸟 |
1 |
2 |
3 |
第十五章连出两张错牌 |
1 |
2 |
3 |
4 |
第十六章龙港是艘船 |
1 |
2 |
3 |
尾声 |
(2)为新时期中外交流合作赋能(论文提纲范文)
深植中华文化,架起沟通桥梁 |
树立中国形象,维护祖国利益 |
推广中文国际教育,助力孔子学院发展 |
立于国际舞台,深入多边交流 |
(3)渔业伦理视角下的现代渔业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方法及内容框架 |
第二章 渔业伦理的理论建构 |
2.1 渔业伦理的立论基础 |
2.1.1 逻辑起点 |
2.1.2 资源养护 |
2.1.3 可持续利用 |
2.2 渔业伦理的概念、地位和原则 |
2.2.1 概念溯源及研判 |
2.2.2 学科关联 |
2.2.3 相关原则 |
2.3 基本分类 |
2.3.1 渔业生态伦理 |
2.3.2 渔业社会伦理 |
2.3.3 渔业产业伦理 |
2.3.4 渔业科技伦理 |
第三章 基于伦理的渔业治理范式分析 |
3.1 渔业治理的元层次 |
3.1.1 合法性与正当性 |
3.1.2 渔业元治理 |
3.2 符合伦理的现代渔业治理理论 |
3.2.1 基于“生态整体主义”的治理理论 |
3.2.2 基于“价值平衡原则”的治理理论 |
3.3 渔业伦理分析和评估 |
3.3.1 伦理分析矩阵 |
3.3.2 伦理评估工具 |
第四章 现代渔业治理的伦理进程 |
4.1 可持续渔业中的维度指向 |
4.1.1 时间维度 |
4.1.2 空间维度 |
4.1.3 人际维度 |
4.2 渔业治理之伦理难题 |
4.2.1 人与人的博弈 |
4.2.2 人与鱼的博弈 |
4.2.3 知与行的脱节 |
4.3 渔业治理之伦理突围 |
4.3.1 制定渔业伦理目标 |
4.3.2 开展渔业伦理决策 |
第五章 中国渔业治理的伦理议题 |
5.1 中国渔业道德基础与现代问题 |
5.1.1 中国传统智慧中的渔业伦理元素 |
5.1.2 中国现代渔业问题的伦理之维 |
5.2 中国现代渔业治理的绿色转型 |
5.2.1 发展阶段与模式进化 |
5.2.2 基于伦理的转型实践 |
5.2.3 未来发展的伦理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缩略语 |
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4)跨地纪实 ——贾樟柯电影的原乡与世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三、理论依据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在地静观:改革巨变下的原乡实录 |
第一节 灰暗破败的生存空间 |
一、混乱嘈杂的街道 |
二、简陋叠加的老房 |
第二节 慌乱迷惘的生命消耗 |
一、 “手艺人”的困兽之斗 |
二、 “文艺工作者”的妄图 |
三、 “混混”的“末世狂欢” |
第三节 原乡的真相:沦为他者的此在 |
一、家园认同的逝去 |
二、权力话语的消解 |
第二章 多地面向:时代快进中的世界疮痍 |
第一节 北京:全球化之初的“世界”分割 |
一、微缩公园的“三重世界” |
二、仿真建筑下的阶层错觉 |
第二节 奉节:大坝工程下的“身体废墟” |
一、 “身体”:自然废墟中的谋生工具 |
二、生命坍塌:成为“废墟”的身体 |
第三节 东莞:商品社会下的“金钱权力” |
一、娱乐城:情色空间的金钱役使 |
二、自我毁灭:金钱权力的真空 |
第四节 澳洲:未来时空里的“情感断裂” |
一、大洋彼岸的情感境况 |
二、情感断裂:“无根”的焦灼 |
第三章 跨地旨归:冷峻纪实背后的人文关怀 |
第一节 县城青年“游走世界”的人文滋养 |
一、 “汾阳小子”的县城平民经历 |
二、 “改革开放”青年的省城初探 |
三、 “游走世界”的国际视野浸润 |
第二节 以纪实创作凸显跨地人文精神 |
一、关注边缘:宏大历史强化底层人物 |
二、歌颂善良:宽悯苦难呼唤“善”念 |
三、聚焦情义:激荡世界坚守江湖情义 |
四、反抗物化:民族性格抵御物欲浊流 |
第四章 沟通之桥:跨地纪实的价值定位 |
第一节 承继巴赞:西方纪实美学的时空回响 |
第二节 关照本土:承接中国电影的纪实性风格 |
第三节 对话世界:架起原乡与世界沟通的桥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贾樟柯作品一览表 |
附录二:贾樟柯荣誉记录 |
后记 |
(5)指向教师专业发展的教研员“桥梁”隐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 问题提出 |
二、 研究设计 |
1. 隐喻这一研究视角的提出 |
2. 资料来源与收集 |
3. 资料分析与处理 |
三、 研究结果与讨论 |
(一) 教研员为教师专业发展搭建了三重桥梁 |
1. 政策与实践之间的桥梁 |
2. 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桥梁 |
3. 实践与实践之间的桥梁 |
(二) 桥梁的搭建与教研员的角色定位密切相关 |
1. 教研员是边界工作者,熟悉双边的情况 |
2. 与教师的教学建立经常且实质的联系 |
(三) 三重桥梁指向教师专业发展的诸多面向 |
四、 启示 |
(6)留学生高级视听说课堂练习调查研究 ——以上海师范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与选题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对外汉语视听说研究现状 |
1.2.2 对外汉语练习相关研究现状 |
1.2.3 对外汉语视听说练习相关研究现状 |
1.3 前人研究的不足及本文研究切入点 |
1.4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与目标 |
1.5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高级视听说课堂练习量表设计依据及设计 |
2.1 设计依据 |
2.1.1 对外汉语教学原则中的练习原则 |
2.1.2 高级水平汉语能力目标 |
2.1.3 视听说课理论基础 |
2.1.4 基于脑的学习理论 |
2.1.5 技术环境与学习变革的互动:从“共享”到“共生”的E-LEARNING |
2.2 高级视听说课堂练习考察量表设计 |
第三章 上海师范大学高级视听说课堂练习概况 |
3.1 视听说课堂练习考察方法及过程 |
3.2 视听说课堂练习考察内容 |
3.2.1 课堂练习中讲练比重 |
3.2.2 课堂练习方式考察 |
3.2.3 课堂练习题型考察 |
3.3 上海师范大学视听说课堂练习现状评价 |
第四章 上海师范大学高级视听说课堂练习改进探究 |
4.1 教材分析 |
4.1.1 题量 |
4.1.2 内容 |
4.1.3 题型 |
4.2 学生视听说课堂练习问卷调查 |
4.2.1 问卷设计 |
4.2.2 调查对象及问卷发放与回收情况 |
4.2.3 调查基本情况分析 |
4.3 教师访谈内容及访谈分析 |
4.3.1 教师对视听说课及高级视听说课定位 |
4.3.2 教师对高级视听说练习定位 |
4.3.3 教师对高级视听说教材练习评价 |
4.3.4 教师对当前课堂练习评价 |
4.3.5 教师对高级视听说课堂练习改进建议 |
4.4 上海师范大学视听说课堂练习建议 |
4.4.1 练习内容方面 |
4.4.2 练习方式方面 |
4.4.3 练习平台方面 |
第五章 高级视听说课堂练习设计案例 |
5.1 高级视听说课堂教学案例材料分析 |
5.2 高级视听说课堂教学案例练习改进构想 |
5.3 练习设计及设计理念 |
5.4 课堂练习设计评价 |
第六章 结语 |
6.1 本文的主要观点 |
6.1.1 高级视听说课堂练习考察量表四项参照标准 |
6.1.2 高级视听说课堂练习优点及问题 |
6.1.3 高级视听说课堂练习改进设计理念 |
6.2 可能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上海师范大学对外汉语本三视听说课堂练习调查问卷 |
致谢 |
(7)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创新点摘要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客观条件 |
2.1 习近平关于“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论述 |
2.1.1 “一带一路”倡议的本质意蕴 |
2.1.2 “一带一路”倡议的主要内容 |
2.1.3 “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意义 |
2.2 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政策依据 |
2.2.1 国家顶层设计 |
2.2.2 地方政策规划 |
2.3 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厚根基 |
2.3.1 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历史渊源 |
2.3.2 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文化底色 |
2.3.3 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经济关联 |
2.3.4 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跨境交往 |
第3章 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依托 |
3.1 辽宁沿海经济带 |
3.1.1 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现状概述 |
3.1.2 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的现存问题 |
3.1.3 针对辽宁沿海经济带现存问题的应对措施 |
3.2 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 |
3.2.1 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发展现状 |
3.2.2 当前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发展的制约因素 |
3.2.3 应对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现存问题的对策建议 |
3.3 沈阳经济区 |
3.3.1 沈阳经济区的基本态势 |
3.3.2 当前制约沈阳经济区发展的主要因素 |
3.3.3 解决沈阳经济区现存问题的基本路径 |
3.4 哈长城市群 |
3.4.1 哈长城市群发展情况概述 |
3.4.2 当前哈长城市群发展的制约因素 |
3.4.3 加快哈长城市群发展的重要举措 |
第4章 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四方平台 |
4.1 东进构建东北亚自由贸易区 |
4.1.1 构建东北亚自由贸易区的现实基础 |
4.1.2 构建东北亚自由贸易区的制约因素 |
4.1.3 推进东北亚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对策建议 |
4.2 西拓连接中蒙俄经济走廊 |
4.2.1 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的优势条件与发展态势 |
4.2.2 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的主要瓶颈 |
4.2.3 优化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的路径选择 |
4.3 南下撬动环渤海经济圈 |
4.3.1 环渤海经济圈发展现状 |
4.3.2 环渤海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制约因素 |
4.3.3 撬动环渤海经济圈发展的对策建议 |
4.4 北上参与北极航线开发 |
4.4.1 我国参与北极航线开发的战略价值 |
4.4.2 我国参与北极航线开发的现实挑战 |
4.4.3 我国参与北极航线开发的基本策略 |
第5章 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基本路径 |
5.1 大连自由贸易港建设推进方略 |
5.1.1 大连建设自由贸易港的优势条件 |
5.1.2 建设大连自由贸易港的重要战略价值 |
5.1.3 推进大连自由贸易港建设的对策建议 |
5.2 创建满洲里作为中蒙俄经济走廊全面开放第一品牌重镇推进构想 |
5.2.1 满洲里对外开放的历史沿革 |
5.2.2 满洲里开放发展的现存问题 |
5.2.3 创建满洲里作为中蒙俄经济走廊全面开放第一品牌重镇的品牌识别与塑造 |
5.3 开发渤海海峡跨海通道 |
5.3.1 开发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的历史沿革和现实进展 |
5.3.2 开发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的重要战略价值 |
5.3.3 开发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的可行性分析 |
5.3.4 加快推进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开发的建议 |
5.4 中俄共建“冰上丝绸之路”建设研究 |
5.4.1 中俄共建“冰上丝绸之路”建设的动力解析 |
5.4.2 中俄共建“冰上丝绸之路”的主要挑战 |
5.4.3 推进中俄共建“冰上丝绸之路”的基本策略 |
第6章 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时代价值 |
6.1 塑造全球化包容性发展的中国范例 |
6.1.1 把握全球化模式深度调整下的历史机遇 |
6.1.2 提供东北亚各国共话发展的沟通平台 |
6.1.3 促进东北地区跨境民族文化传承发展 |
6.2 打造全国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区域示范 |
6.2.1 完善国家区域经济总体布局 |
6.2.2 推进京津冀与东北地区协同发展 |
6.2.3 提升东北地区城市群整体实力 |
6.3 创造老工业基地振兴的东北机遇 |
6.3.1 形成东北地区产业发展新动能 |
6.3.2 打通东北地区对外开放大通道 |
6.3.3 开创东北地区对外贸易新局面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善与实践智慧 ——在利科反思诠释学的视野内(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目的与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综述 |
三、论文的理论框架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利科伦理哲学思想的缘起 |
第一节 利科伦理哲学思想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 |
一、亚里士多德主义的复兴 |
二、法国伦理思想的当代发展 |
第二节 利科伦理哲学思想的理论来源 |
一、对亚里士多德善与实践智慧概念的继承 |
二、对伽达默尔实践哲学思想的吸收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利科伦理哲学思想的诠释学视域 |
第一节 方法论基础:反思诠释学 |
一、现象学与诠释学的双重遗产 |
二、语言与反思的双重迂回 |
第二节 本体论基础:反思诠释学与主体哲学的辩证融合 |
一、打破自身:主体的危机与重建 |
二、诠释自身:文本理论与行动理论 |
三、证明自身:自身的诠释学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利科伦理哲学思想的理论建构 |
第一节 伦理目的论的优先性 |
一、以善的生活为目标的伦理意向 |
二、关心他人的伦理意向 |
三、在公正的制度中生活的伦理意向 |
第二节 伦理目的论与道德义务论的辩证法 |
一、善的生活伦理意向与义务间的关系 |
二、关心他人的伦理意向与尊重他人的规范间的关系 |
三、正义的伦理意向与正义法则间的关系 |
第三节 实践智慧:道德判断的试验场 |
一、由悲剧引发的伦理与实践的疑难 |
二、实践智慧对道德冲突的解决对策 |
三、基于叙事的道德境遇判断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利科伦理哲学思想的反思与评价 |
第一节 利科伦理哲学思想与反思诠释学的内在联系 |
一、目的·义务·实践智慧:诠释学循环的伦理哲学 |
二、诠释的主体与主体的诠释:伦理与道德规范的自身 |
第二节 利科伦理哲学思想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
一、从道德到制度:伦理与政治的实践智慧 |
二、存在的希望之乡:反思诠释学的本体论意义 |
三、向自身的回归:负责任的伦理主体 |
第三节 利科伦理哲学思想的局限性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9)话题作文“桥”构思演练(论文提纲范文)
文题 |
写作指津 |
佳作展示 |
心桥 |
桥的变迁 |
(10)习近平与奥巴马国外演讲话语概念隐喻计量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与意义 |
1.2 研究方案 |
1.2.1 研究内容、对象 |
1.2.2 研究方法 |
1.2.3 理论基础 |
1.2.4 相关术语界定 |
1.3 与本研究相关的研究现状 |
1.3.1 隐喻研究相关的现状 |
1.3.2 演讲话语隐喻研究相关成果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理论框架与语料 |
2.1 研究理论框架 |
2.1.1 概念隐喻理论 |
2.1.2 语料库语言学及话语分析框架 |
2.1.3 亚里士多德修辞分析框架 |
2.2 语料来源,语料数据与语料分析法 |
2.2.1 语料来源 |
2.2.2 语料数据 |
2.2.3 语料分析法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习近平与奥巴马国外演讲话语隐喻计量分析 |
3.1 两国元首隐喻使用计量分析 |
3.1.1 两国元首外交隐喻使用普遍性探索 |
3.1.2 两国元首隐喻使用特点说明 |
3.1.3 两国元首外交隐喻映射 |
3.2 两国元首概念隐喻使用计量分析 |
3.2.1 两国元首外交概念隐喻形式 |
3.2.2 “外交是旅行”概念隐喻形式 |
3.2.3 “外交是亲密”概念隐喻形式 |
3.2.4 “外交是复兴”概念隐喻形式 |
3.2.5 “外交是建筑”概念隐喻形式 |
第四章 习近平与奥巴马国外演讲话语隐喻使用分析 |
4.1 国外演讲话语隐喻修辞意义 |
4.1.1 旅行概念隐喻修辞结构与意义 |
4.1.2 亲密概念隐喻修辞结构与意义 |
4.1.3 建筑概念隐喻修辞结构与意义 |
4.2 国外演讲话语隐喻与外交思想的关联 |
4.2.1 习近平国外演讲话语隐喻使用与外交思想的关联 |
4.2.2 奥巴马总统话语隐喻使用与外交思想的关联 |
4.3 国外演讲话语隐喻选择与对象的文化特点 |
4.3.1 习近平隐喻选择与对象的文化特点 |
4.3.2 奥巴马隐喻选择与对象的文化特点 |
4.4 国外演讲话语隐喻使用倾向与文化内涵 |
4.4.1 习近平亲密隐喻使用的文化内涵 |
4.4.2 习近平旅行隐喻使用的文化内涵 |
4.4.3 奥巴马复兴隐喻使用的文化内涵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5.1 研究成果 |
5.1.1 两国元首隐喻使用计量对比分析 |
5.1.2 两国元首概念隐喻使用计量分析 |
5.2 两国元首概念隐喻使用意义与区别 |
5.3 隐喻研究语料收集和综合分析法 |
5.4 隐喻研究理论补充 |
5.5 外交隐喻研究贡献与发展空间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 习近平在坦桑尼亚的演讲 |
2 习近平在南非的演讲 |
3 奥巴马在加纳的演讲 |
4 奥巴马在非洲联盟的演讲 |
5 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的演讲 |
6 习近平在印度尼西亚的演讲 |
7 奥巴马在印度尼西亚的演讲 |
8 奥巴马在韩国的演讲 |
9 习近平在比利时的演讲 |
10 习近平在法国的演讲 |
11 奥巴马在法国的演讲 |
12 奥巴马在挪威的演讲 |
13 习近平在墨西哥的演讲 |
14 习近平在巴西的演讲 |
15 奥巴马在巴西的演讲 |
16 奥巴马在墨西哥的演讲 |
17 习近平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 |
18 奥巴马在联合国纽约总部的演讲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研成果 |
四、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农民城[J]. 朱晓军. 江南, 2022(01)
- [2]为新时期中外交流合作赋能[J]. 钟之阳,王雁. 神州学人, 2021(Z1)
- [3]渔业伦理视角下的现代渔业治理研究[D]. 何妤如. 上海海洋大学, 2021(01)
- [4]跨地纪实 ——贾樟柯电影的原乡与世界[D]. 马裕. 河北师范大学, 2021(12)
- [5]指向教师专业发展的教研员“桥梁”隐喻研究[J]. 汪明帅,王亚君. 全球教育展望, 2021(03)
- [6]留学生高级视听说课堂练习调查研究 ——以上海师范大学为例[D]. 季金亮.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3)
- [7]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研究[D]. 张晨瑶.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4)
- [8]善与实践智慧 ——在利科反思诠释学的视野内[D]. 贾如. 黑龙江大学, 2020(03)
- [9]话题作文“桥”构思演练[J]. 吴应海. 作文成功之路, 2020(10)
- [10]习近平与奥巴马国外演讲话语概念隐喻计量分析[D]. WAGECHE MARK IRUNGU. 浙江大学, 20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