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入世后安溪乌龙茶发展的若干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闵闽[1](2012)在《地方政府与农产品区域品牌运营的理论与实践》文中研究指明发展农产品区域品牌是世界农业发展的大势所趋,地方政府需要明确地方政府与农产品区域品牌之间的关系,并在农产品区域品牌运营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通过打造农产品区域品牌,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可以推动我国农业快速发展。因此,从地方政府行为角度来研究农产品区域品牌,就是将既是地方经济投资者又是保护者的地方政府纳入到整个运营过程中来,尤其是着重分析地方政府的行为是如何直接作用于农产品品牌发展和区域发展的进程。这既能促进我国地方经济发展,又能在指导农产品区域品牌发展方面提高地方政府的执政能力。本文从我国农产品区域品牌发展的实际国情出发,对农产品区域品牌运营过程进行了横向和纵向研究。对比分析国内外农产品区域品牌运营模式,探究了我国着名的农产品区域品牌——安溪铁观音的形成因素和机理,探讨在中国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中地方政府行为方面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借鉴国外农产品区域品牌Welch’s农业合作社建设的先进经验,为地方政府扶持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提供理论和决策依据,不断推进我国的农业品牌化进程。
谢向英[2](2012)在《地理标志品牌成长研究 ——以福建茶业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在中国,品牌与农业的结合意义重大。其效用之显着使得农业品牌化成为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新阶段、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整体素质的客观要求。但是,鉴于中国小农经济的现实,发展农产品和农业企业品牌条件尚不成熟,农业区域品牌的建设更为实业界和学术界所关注。在此方面,本文认为,鉴于农业的原产地特性突出,发掘与运用地理标志资源对于区域品牌农业发展意义重大。但当前的主要问题在于:国内在对待“地理标志”问题上还主要是限于法理层面的知识产权保护,对于在现实中作为原产地证明的地理标志已经演化为巨大的无形资产,具有明显的差异化区别特性,具备品牌基本属性的事实却探测不够。这使得尽管各地已纷纷展开地理标志的申报与保护工作,但对于进一步发掘地理标志市场价值,以地理标志品牌建设带动区域特色农业发展的实践却还处于经验探索和积累期,缺乏成型成熟的理论指导。由此,从品牌角度探测地理标志的市场价值发掘,分析地理标志品牌价值的成长规律就成为一个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的研究命题。而福建茶叶地理标志品牌成就的显着性与多样性则为本研究提供了珍贵样本。本研究中,“地理标志品牌成长”是对区域农业发展中的地理标志品牌建设及其市场推进的生物隐喻。因此,基于生命过程的研究重心促使本论文延循以下思路展开:首先,依据当前品牌建设的主流观点——“一个成功的品牌关系就等于一个成功的品牌(Duncan,2000)",选择基于“品牌关系”视角,构筑地理标志品牌关系模型,以为地理标志品牌的市场运作与价值成长提供路径指导与理论支持。具体内容可参见本文第二章。其次,以福建茶业的地理标志品牌成长为研究对象,集中探讨了地理标志品牌成长过程中的品牌关系处理及其品牌成长轨迹、成长机理与效用传导,对地理标志品牌成长规律进行了全面剖析。在这部分——第三章与第四章分别基于福建茶业实践,探讨了福建茶叶地理标志品牌成长的两大层面关系处理:一是福建茶叶地理标志品牌成长与其产业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出福建茶叶地理标志品牌成长的产业协同进化管理建议;二是福建茶叶地理标志品牌成长与其利益相关群体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系统的问卷调查与博弈分析为地理标志品牌成长提供了主体行为依据。第五章结合福建茶叶地理标志品牌成长的实践对地理标志品牌成长的生命历程与特征、成长机理及其效用传导进行了深刻解读,实现了对地理标志品牌关系系统运动轨迹与运动规律的全面把握。最后,通过对福建茶叶地理标志品牌强势成长典型案例的比较分析与总结,提炼驱动地理标志品牌成长的关键要诀,为福建区域特色茶业发展,进而其他基于地理标志品牌成长的区域特色农业发展提供富有助益的对策建议。其具体内容参见本文第六章。此外,论文第七章是对全文的总结、评价及未来研究的展望,同时基于对福建茶叶地理标志品牌成长的考察而提出推动地理标志品牌成长,带动地方特色产业发展的一股性建议。对本命题探索性研究所取得的可能创新成果包括:第一,基于生物隐喻,站在生命全景的高度,从区域品牌视角对地理标志的市场价值实现展开系统研究。第二,依据品牌关系理论,结合地理标志品牌成长的价值来源,勾勒了地理标志品牌关系模型。指出地理标志的品牌成长必须处理好两层次关系:一是地理标志品牌与产业发展关系;二是地理标志品牌与其利益相关群体关系。第三,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较为系统地提出了地理标志品牌成长的理论体系——包括地理标志品牌化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地理标志品牌化及其成长的内涵界定;地理标志品牌成长的运动轨迹、运动机理与效用传导;地理标志品牌成长的驱动模式等。第四,提出品牌定位是驱动地理标志品牌正向成长的关键要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明确和深化农业,进而其他产业的地理标志区域品牌建设,推动地方传统特色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雷丽芳[3](2012)在《福建省安溪县茶叶合作社发展研究》文中提出安溪县是全国最大的产茶县,是名茶铁观音、黄金桂的发源地,中国“乌龙茶之乡”。茶业不但是安溪县传统特色产业,更是事关全县的重要民生产业。但是,作为茶农经济合作组织的茶叶专业合作社(简称茶叶合作社)在安溪县起步较晚,大多在《合作社法》实施以后兴办的,仍处于初步的探索阶段。本文通过实地调研与访谈,了解安溪县茶叶合作社发展的概况与茶叶合作社的具体做法。通过统计分析归纳总结出茶叶合作社发展中遇到的主要问题为茶叶合作社的经营范围小,经营规模偏小,公共积累少,资金来源渠道不畅通,人才短缺等。在此基础上,采用系统分析法从系统内部与系统外部环境两方面入手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其中,系统内部因素主要体现为合作意识薄弱、合作社成员的科技文化素质偏低、合作社运行管理不规范、缺乏动力机制等;系统外部的环境因素主要体现为政府的扶持力度不足、政策落实不到位,金融机构支持合作社的政策严重缺位以及其他事业或服务部门的服务工作的开展情况等。最后,也是本文的重点,是通过借鉴台湾农会的成功经验,从系统结构、要素和环境的优化三个方面提出安溪县茶叶合作社的进一步深化发展的建议。首先,从系统自身优化看,一是茶叶合作社系统结构与组织管理的优化,即借用现有的多级行政体系,并通过将村级行政负责人的绩效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挂钩的方式,比照台湾农会的三级组织机制模式,从上至下将茶叶合作社分为县、乡(镇)、村(居)三级,下级接受上级的辅导与帮助,将各级茶叶合作社联系起来,同时,通过茶叶合作社的横向合并化与纵向一体化的方式,实现产业链的深化;二是系统要素优化,即通过公民意识与合作意识教育、合作社带头人的教育培训、茶农的科技文化素质教育等方式,全而提高合作社成员素质。其次,从系统环境优化看,第一,明确政府在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中的职能定位主要表现为制度约束与环境优化以及示范引导三个方面;第二,鼓励各金融机构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支持力度,增加金融部门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信贷投放,改善金融服务,不断创新金融服务体系,建立并不断完善多种形式的信贷抵押与贷款担保制度,解决茶叶合作社融资抵押担保难的问题;第三,明晰各个服务部门可以在茶叶合作社建设中所起的作用。
余文权[4](2011)在《安溪县茶叶产业链的整合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茶是世界三大饮料之一,全球有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人民有饮茶及茶产品的消费习惯,20多亿人热衷于饮茶。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栽培茶树和饮茶的国家,已有几千年的制茶与饮茶历史。中国茶叶产业在国际市场上不断提高的影响力,给中国茶叶产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也为中国茶叶拓展海外市场奠定了良好基础。然而,在实现跨越式发展和面临新的机遇之时,中国主要茶叶产区茶叶产业的快速可持续发展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瓶颈,如茶园种植容量已经饱和,茶叶原材料供给增长受限;标准化、规范化、大规模的茶叶生产链尚未形成;茶叶产业链各环节主体的利益关系失衡;茶叶产业链条仍然较窄较短;茶叶卫生与质量安全控制难;等等。而茶叶产业链的整合管理与优化升级具有诸多好处:提升茶叶产业链的整体绩效;提高茶叶质量安全的保障程度;促进茶叶产业链的拓宽与延长;等等。安溪县是名茶“铁观音”的发源地,有“中国乌龙茶之乡”与“中国茶都”的美誉,先后创下县级茶园总面积、年茶叶总产量、涉茶总产值、茶业受益人口、在外茶商、在外茶店、中国茶都市场交易额和交易量等多项指标的全国第一。而纵观云南省、贵州省、四川省、浙江省等茶叶主产区的茶叶产业发展实际,其茶叶产业的发展水平、所处阶段与安溪县茶叶产业相当,或者有些正在向安溪县靠拢。因此,我们有理由断定,安溪县茶叶产业发展遇到的瓶颈,中国其他茶叶主产区也会遇到,或者在未来发展中将会遇到。因此,本研究以安溪县茶叶产业为例,通过对茶叶种植主体、加工主体、流通主体与零售主体的问卷调查,收集一手数据;利用相关的计量方法,了解安溪县茶叶产业链运行绩效的关键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找出茶叶企业实施涉茶多元化经营决策的关键影响因素;根据以上研究结果,提出茶叶产业链整合管理与优化升级的政策措施。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7个方面:(1)采用文献研究法,对国内外产业链运行绩效影响因素及相关内容的研究文献进行分析,为茶叶产业链运行绩效潜在影响因素分析奠定基础。主要是第二章。(2)分析安溪县茶叶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安溪茶叶产业发展与安溪县经济发展的关联度以及安溪县茶叶产业链整合管理优化与延长拓宽的重要意义。主要是第三章。(3)茶叶产业链运行绩效的测量变量及其潜在影响因素的设计。从客观绩效与主观绩效两方面来设计茶叶产业链运行绩效的测量变量,即客观绩效评价指标包括营业额、销售价格满意度与交易费用降低;主观绩效评价指标包括客户协同度、销售顺畅度与顾客满意度;茶叶产业链运行绩效的潜在影响因素包括:政策环境因素11个、市场环境因素3个、社会环境因素2个、种植环节因素10个、加工环节因素12个、流通环节因素11个,零售环节因素12个。主要是第四章。(4)结合运用熵权法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识别茶叶产业链种植环节、加工环节、流通环节与零售环节运行绩效的关键影响因素。主要是第六章。(5)以关键影响因素识别结果基础,利用结构方程模型,研究关键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了解茶叶产业链运行环境对种植环节、加工环节、流通环节与零售环节运行绩效的影响,探析各环节运行绩效关键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主要是第七章。(6)通过文献回顾以及调查访谈,确定了茶叶企业涉茶多元化经营意愿的潜在影响因素,然后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找出茶叶企业涉茶多元化经营意愿的关键影响因素。主要是第八章。(7)根据以上研究结论,提出安溪县茶叶产业链的整合管理与优化升级的政策建议,主要是文章的第九章。文章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得到的主要结论:(1)茶叶产业与安溪县经济发展的关联度研究表明:茶叶产业发展与安溪县总体经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均存在高度关联关系,茶叶产业的快速发展是推动安溪县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2)茶叶产业链运行绩效关键影响因素的识别结果表明:种植环节因素中,客户关系、种植经验、耕作技术、采摘技术、信息获取、沟通交流、鲜叶质量等7个因素与茶叶产业链种植环节运行绩效具有显着的正相关关系;加工环节因素中,营销能力、供应商关系、管理能力、机器设备、信息反馈、支付能力、卫生安全等7个因素对茶叶产业链加工环节运行绩效具有显着的正面影响;流通环节因素中,客户关系、信息反馈、拼配能力、茶叶质量、客户开发等5个因素对茶叶产业链流通环节运行绩效具有显着的正面影响;零售环节因素中,信息反馈、供应商关系、茶叶质量、服务质量、交通便利、地理位置、客户关系等7个因素与茶叶产业链零售环节的运行绩效具有显着的正相关关系;运行环境因素中,市场建设、技术推广、信息服务、市场信誉、科研投入、物流服务等6个因素与茶叶产业链总体运行绩效具有显着的正相关关系。(3)关键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研究表明:环境因素对种植因素、加工因素、流通因素与零售因素有显着的直接影响;种植因素对加工因素有显着的直接影响;加工因素对流通因素有显着的直接影响,同时通过零售因素对种植因素产生间接影响;流通因素对加工因素、零售因素有显着的直接影响;零售因素对种植因素、流通因素有显着的直接影响,同时通过流通因素对加工因素产生间接影响。(4)目前安溪县境内茶叶企业的涉茶多元化经营意愿较低,其关键影响因素识别结果为:茶叶市场前景、茶叶产业收益能力、技术难度与茶叶企业涉茶多元化经营意愿具有显着的负相关关系;涉茶行业预期收益能力、企业规模、人才充足度、资产负债率和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与茶叶企业涉茶多元化经营具有显着的正相关关系。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了安溪县茶叶产业链的整合管理与优化升级的政策建议,主要包括:茶叶产业链种植环节、加工环节、流通环节与零售环节的内部整合管理措施以及各环节之间有效衔接措施;茶叶产业链运行环境的优化措施;基于企业经营视角的茶叶产业链的拓宽与延长措施。
沈立[5](2010)在《闽台乌龙茶生产机械化历史、现状与发展趋势》文中认为闽台两岸一水之隔,在地理条件与气候等诸多方面有着许多的相似点,茶叶是两岸重要的经济作物,国内乌龙茶产区也主要集中在两岸。本文通过对两岸茶产业机械化发展历史沿革以及闽台茶叶机械现状和发展趋势的研究,深入认识、比较海峡两岸乌龙茶品种、生产加工装备的异同点以及各自优势特点,学习借鉴台湾乌龙茶产业高效、低碳、精细、集约等方面先进经验,引进、消化、吸收台湾先进的茶叶机械化生产技术,结合海西自身特点,发展高效、高质、低耗、安全、创新、具有海西特色的乌龙茶产业,对于提高我国乌龙茶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意义。论文以图文并茂资料,阐述了茶叶生产从手工到基本实现机械化的历史进程;分析了闽台乌龙茶起源、历史渊源以及乌龙茶生产机具的变革过程;较为系统地研究了闽台乌龙茶茶园管理技术装备、乌龙茶加工包装技术装备的发展现状,特别是台湾乌龙茶生产机械化的优势特点;以台式乌龙茶应用两种烘干设备进行烘干为例,开展乌龙茶生理生化、感官品质、加工成本、生产效益等方面对比试验,分析比较了不同加工机械对乌龙茶的影响;探讨了闽台乌龙茶生产加工机械化的发展趋势,提出进一步开展闽台茶产业合作、交流、创新、共赢的思路。
林春桃[6](2010)在《福建乌龙茶的品牌忠诚影响因素研究 ——以福州消费者为例》文中指出福建乌龙茶不仅面临来自台湾和广东乌龙茶的激烈竞争,而且还要面对全国其他茶类的名优茶如西湖龙井、普洱茶等的竞争。为应对来自各方面的压力,福建乌龙茶产销企业意识到培养消费者忠诚的必要性和紧迫感。目前国内外对消费者品牌忠诚在其他商品上的研究比较丰富,而鲜少对茶叶的品牌忠诚进行研究,关于福建乌龙茶的品牌忠诚影响因素的研究,目前尚未见报道。本研究以福建乌龙茶品牌为对象,从消费者角度出发,于2009年对福州市的福建乌龙茶品牌消费者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在此基础上,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福建乌龙茶的品牌忠诚影响因素进行计量分析。研究表明,福建乌龙茶品牌忠诚影响因素可以从两大层面来探讨:一是企业营销层面,如福建乌龙茶的感官品质、价格、销售渠道、广告等;二是消费者态度层面如消费者对时间的态度、消费者对自我形象的态度、消费者对相关群体的态度、消费者对风险的态度等。其中福建乌龙茶的感官品质、价格合理性、购买便利性、广告、消费者对自我形象的态度、消费者对风险规避程度都对福建乌龙茶的品牌忠诚具有极显着的正向影响;“消费者对相关群体的重视程度”对福建乌龙茶的品牌忠诚具有极显着的负向影响。而“消费者对时间的重视程度”对福建乌龙茶品牌忠诚的影响没有达到显着。根据上述研究结果,提出提升福建乌龙茶的消费者品牌忠诚的对策与建议:1.保持产品的优良品质,提高福建乌龙茶品牌的美誉度;2.制定合理的价格,培育福建乌龙茶长期稳定的消费群体;3.简化市场流通渠道,让福建乌龙茶更加贴近消费者;4.利用媒体广告效应,传达福建乌龙茶的品牌形象和公司形象;5.塑造符合目标消费群体自我概念的产品,提升福建乌龙茶的品牌形象;6.注重产品的售后服务,提升福建乌龙茶品牌的忠诚度;7.通过市场营销组合策略,提高福建乌龙茶品牌的知名度。
高显达[7](2009)在《安溪县茶产业发展现状及可持续发展策略》文中指出安溪县地处福建东南部,属南、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雨量充沛,无霜期长,昼夜温差大,境内绝大部分是山地,以红壤、黄壤土为主,最适宜茶树生长。安溪县产茶历史悠久,茶树品种资源丰富,无性系良种多,茶叶加工工艺精湛,被誉为“茶树良种的宝库”、“中国乌龙茶之乡”。铁观音品种种植面积、乌龙茶产量、销售量与市场占有率、出口量均居全国之首。全县70%以上的人口以茶为主业或从事与茶相关的行业,茶叶在国计民生中占有十分凸显的重要地位。安溪县从1985年的国家级贫困县发展到2006年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的百强县,是与茶叶的贡献密不可分的。同时,安溪县茶产业也存在经济增长方式、产业结构、生态建设、食品安全、科技创新、文化建设及财政扶持等方面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深入调查研究、收集资料、应用SWOT理论模型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安溪县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策略:①依靠科技创新,为茶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原动力。构建县级茶叶科技创新平台,推进茶叶种植业、加工业、商贸业领域的科技自主创新。②强化茶食品安全意识,减少化肥与化学农药使用,严控农药残留与重金属污染,推进茶叶清洁化加工,发展绿色或无公害、安全茶食品。③大力建设生态茶园,突出植树种草、兴修茶园水利与节水灌溉,制止过度开垦,“退茶还林”。④根据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茶产业实施“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循环生产程序,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茶产业的放大与永续发展。⑤加强茶文化建设,促进茶叶市场繁荣。建设茶文化,创立品牌,发展多元化、多样化消费的茶产品,不断丰富人们的物质与文化生活,提高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水平。本文力求在理论上拓展县域特色产业经济研究范畴,丰富产业经济的实证研究,为安溪县茶产业发展规划与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资料。在实践上力求为安溪县茶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切实可行的措施和先进实用的技术。在县域特色产业经济可持续发展道路上先试先行,力求为本地区乃至全省全国茶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本文在选题、理论分析方面,以及提出的茶产业可持续发展策略,都有所创新。
梁劲锋[8](2009)在《茶叶产业特性及融资影响因素研究 ——以福建为例》文中提出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生产和饮用茶叶的国家,中国的茶叶生产很早就有商品化的特征,并且茶叶产业在中国既是个古老的产业,也是个长青的产业。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贸易自由化的进一步推进,茶也逐渐成为世界性的饮料,全球茶叶生产再创新高,茶叶贸易不断增长,茶叶价格持续上升,茶叶市场前景十分广阔,中国茶叶在面临发展机遇的同时也日益严峻的挑战,茶叶企业规模普遍较小,生产技术力量较薄弱,经营管理水平落后,出口门槛不断提高,融资难度不断加大。茶叶企业作为茶叶产业的载体是产业化组织,切实地破解茶叶企业融资困境,不仅能有效地提高茶叶企业的经济效益,还能进一步优化茶叶产业结构,提高产业化程度,从而实现茶叶产业竞争力的提升。茶叶产业具有鲜明的特性,研究茶叶产业的特性既有利于学习借鉴其它农业产业发展的优秀经验,又有利于探索符合茶叶产业发展的自身规律。由于茶叶产业受自然条件影响大、信贷回收周期长、没有多样而有效的信贷抵押品、金融单位无法有效控制信贷资金的有效使用及茶叶企业规模的零散性等多种因素,造成了茶叶产业信贷风险较大、茶叶企业融资难等问题。茶叶生产的农村地域性,一定程度决定了其所需要的资金也具有一定的地域性。中国农村金融体系存在诸多问题:国有商业银行撤并县以下基层机构;农业发展银行削减了政策性支农业务;农村信用社资产质量差且业务非农化倾向日趋加重等,茶叶企业的融资难问题成为制约茶叶企业发展的最基本、最关键问题。在这种产业特性及金融背景下,探讨具有农村地域特性的茶叶企业融资影响因素问题具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现实意义。该项研究也必将对制定以实现“提高茶叶生产技术效率和提高茶叶企业区域竞争力”的茶叶经济发展体制改革提供强有力的理论与实践指导作用。为此就茶叶产业发展的现实出发展开茶叶产业融资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是一个崭新而又重要的研究命题。本文以茶叶产业发展为研究背景,以茶叶产业特性及融资影响因素为研究主题,以大量的茶叶产业经营主体的调查数据为基础,以金融创新理论、企业融资基本理论为理论基础,采用重点调查法、比较分析法、多元回归分析法、案例分析方法、问卷调查与半结构式访谈法等,建立茶叶产业融资影响因素的多元回归分析模型,综合利用实地调查数据与统计数据,对茶叶产业融资影响因素的成因和提升茶叶产业融资能力的具体路径选择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文章分为五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第一章,阐述论文研究的背景意义、相关研究观点评述、研究目标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本研究的方法、技术路线及内容框架;第二部分分为第二章,归纳说明企业融资基本理论、茶叶产业特性及融资趋势已有研究成果,得出企业融资理论对茶叶产业融资的启示。第三部分为第三章,着重以福建省为例对茶叶产业的特性及其表现形式进行分析论证,分析茶叶产业链的特性及表现形式对茶叶企业信贷的可获得性的影响。第四部分包括第四、五章,主要对茶叶企业融资状况与影响因素的进行理论分析,并以福建省茶叶企业为例对茶叶产业融资影响因素的进行实证研究;第五部分包括第七、八章,提出提升茶叶产业融资能力的具体路径选择,归纳研究结论及有待进一步研究探讨的问题。研究表明:(1)从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视角看,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在给予茶叶企业授信时,必然考察茶叶企业家的状况以及所属员工的情况,从而判断该茶叶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发展潜力等。茶叶产业的各种特性及茶叶产业链的特点会影响茶叶产业发展前景的判断,从而影响茶叶企业信贷的可获得性。(2)茶叶企业融资状况与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分析表明:茶叶企业的基本情况包括茶叶企业的规模、员工人数、成立时间、企业类型、企业信用记录;企业主个人情况包括年龄、受教育年限和茶叶行业管理年限;茶叶企业所产产品的情况包括产品类型,产品市场,是否名牌,原材料来源,茶叶包装以及销售渠道等;借款用途、贷款方式、借款来源及银企关系;茶叶产业的风险因素以及企业所在地区等都是影响茶叶企业融资的因素。(3)运用2008年福建省188家茶叶企业的调查资料(问卷调查与访谈结合),通过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得到茶叶企业融资能力的显着性影响因素。在置信度为99%的水平上,茶叶企业类型(包括茶叶加工企业和茶叶加工销售)、企业信用等级、企业主行业管理工作年限、生产的茶叶为乌龙茶,茶叶品牌,企业贷款用途中的固定资产投资、企业贷款方式中的抵押贷款、企业的风险中的自然风险等因素对茶叶企业融资能力(信贷获取能力)的影响是显着的;在置信度为95%的水平上,茶叶企业的员工人数,茶叶企业主年龄,企业的风险中的市场风险、通过熟人介绍;在置信度为90%的水平上,茶叶企业主受教育年限对茶叶企业融资能力(信贷获取能力)的影响也是显着的。(4)提升提升茶叶产业融资能力的具体路径选择是:建立科学合理的茶叶产业投融资体制;健全茶叶企业的信用制度;进一步加强财政投资促进茶叶产业化发展的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构建提升茶叶产业融资能力的政府配套政策体系。
陈嫣[9](2008)在《农产品地理标志原理与实践探索》文中研究指明农产品地理标志源于地理标志。地理标志是识别某产品来源于某地域或该地域内某地区或某地点的标志。它不仅提供了其产地的明确信息,更重要的在于它是一种品质保证。虽然地理标志的使用并不限于农产品,但由于农产品通常都具有源于其产地的品质并受当地诸如气候和土壤这些特殊地理因素的影响,因此,地理标志对于农产品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在我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作为服务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研究对象,是在本世纪初我国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强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与商标注册工作之后才开始的,是一个新的后起的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研究对象。但是,自从地理标志问题被纳入《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TRIPS协议)之后,对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就成为理论界讨论研究的一个新热点,就成为农村经济工作实务的一个新热点。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传统农业大国,大力推进农产品地理标识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对原产地域农产品进行法律保护,对于推进和提升我国农业产业化,加强我国农产品质量标准化,支持和促进农产品品牌战略都具有现实和深远的意义。但由于我国保护地理标志的历史较短,研究起步较晚,目前国内对农产品地理标志的研究大多从法律这一“传统视角”来研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问题,因此,从农村区域经济发展角度,来探讨分析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问题,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鉴于此,本文拟站在促进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新视角,在总结并借鉴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概念定义和内涵比较入手,尝试阐明农产品地理标志的确切涵义,并从对我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发展历程的回顾和现有保护模式的分析,提出目前我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模式存在制度障碍、意识障碍、运作障碍等三大问题,进而运用需求弹性和成本价值等经济学理论对农产品地理标志的经济价值做理论分析和现实分析,同时以福建为研究样本,通过对安溪铁观音、柘荣太子参两个具体典型实例研究农产品地理标志的实践运用,实证分析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给农产品经济效益带来的影响,从而论证对我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模式进行完善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可行性。最后,本文对如何利用好这一重要的知识产权,提高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进行了初步探讨,尝试从制度设计入手解决双重保护冲突的问题;从强化监督管理入手解决保护主体缺位的问题;从强化行业组织作用入手解决日常运作不畅的问题,从而提出适合我国的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制度及相应的政策建议。
张平[10](2008)在《中国茶叶国际贸易的双品牌竞争战略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人类社会和文明的不断发展交流,作为世界三大饮料之一,目前茶叶的生产和消费几乎遍及全国和世界五大洲的国家和地区。近代茶叶产业的发展速度很快。随着茶叶贸易的不断发展,尤其是从1999年以来,世界茶叶市场呈现出以下一些特点:茶叶产量急剧上升,供需矛盾明显,价格压力越来越严重,竞争方式日益多样化。本文首先对于国际茶叶市场的新特点以及竞争格局进行了分析,找出了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例如,尽管近年来,茶叶产业素质提高,产业化开始起步,品牌意识逐步加强,但迄今为止中国茶叶出口仍以散装茶为主,自主品牌很少,竞争仍局限于以价格为主的低层次水平上。同时对与本文涉及的一些专业的概念进行解释。仔细研究了国内外关于茶叶品牌研究的一些主要成果,分析了这些研究工作所取得的一些成就和不足。其次通过对我国一些传统茶叶品牌(原产地品牌)和出口品牌的发展现状进行调研,找出了它们目前都存在的一些问题。如传统名茶生产效率低、专业性较差、组织化程度低、缺乏规模效应、假冒、仿冒产品横行;出口品牌设计、宣传、管理、经销渠道方面都存在弊端。然后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对与国内外成功茶叶品牌的异同进行分析,揭示了国内茶叶品牌相对的不足。根据在国内34个主要城市的大型超市中的茶叶品牌调查数据,直观的分析国内茶叶品牌的存在状况。接着根据波特的基本竞争战略分析,结合我国茶叶产业竞争背景,对于我国茶叶产业未来战略选择进行了分析。并在这些理论依据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实际情况提出了我国茶叶国际贸易的差异化竞争战略,并初步完成了我国茶叶国际贸易双品牌竞争战略的模型架构以及这一战略的实现步骤。结合印度对于大吉岭茶的保护和安吉白茶进行双品牌营销的成功案例,证明了这一战略的可操作性。最后分析了国内现存法规的一些不完善之处,对于中国未来茶叶产业国际竞争战略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本文采用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在理论分析的过程中,结合统计数据、案例分析,对于我国目前茶叶品牌建设的现状进行了综合分析,根据实际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可能的解决方案,对于未来茶叶产业的发展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二、入世后安溪乌龙茶发展的若干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入世后安溪乌龙茶发展的若干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地方政府与农产品区域品牌运营的理论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1.1 农产品区域品牌运营与地方政府行为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国外研究动态 |
1.2.2 国内研究动态 |
1.3 研究思路、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1.3.1 基本思路和主要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创新与不足 |
第二章 农产品区域品牌的理论分析 |
2.1 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内涵 |
2.1.1 内涵 |
2.1.2 特征 |
2.2 农产品区域品牌的理论支撑 |
2.2.1 品牌理论 |
2.2.2 产业集群理论 |
2.2.3 市场营销理论 |
2.3 地方政府与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关系 |
第三章 农产品区域品牌发展的内外部约束条件 |
3.1 内部约束条件 |
3.1.1 品牌多,规模小 |
3.1.2 知名品牌少,品牌力不强 |
3.1.3 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不高 |
3.1.4 外向度低,辐射范围窄 |
3.2 外部制约环境——基于地方政府的分析 |
3.2.1 品牌意识淡薄 |
3.2.2 运营主体不明确 |
3.2.3 缺乏运营机制 |
3.2.4 缺乏有效宣传 |
第四章 农产品区域品牌运营的实践——基于地方政府的分析 |
4.1 农产品区域品牌运营的成效 |
4.2 地方政府的实践与启示——以安溪铁观音为例 |
4.2.1 背景介绍 |
4.2.2 发展历史 |
4.2.3 建设主体——安溪县政府 |
4.2.4 具体措施 |
4.2.5 近年来发展的综合成效分析 |
第五章 国外农产品区域品牌运营的实践与启示——以 Welch’s 为例 |
5.1 Welch’s 区域品牌运营的实践 |
5.1.1 经营主体 |
5.1.2 品牌发展历史 |
5.1.3 运作模式和特点 |
5.1.4 合作社的主要作用 |
5.1.5 美国地方政府对 Welch’s 的扶持政策 |
5.2 Welch’s 区域品牌运营的启示 |
5.2.1 不能照搬国际经验 |
5.2.2 高度重视产品质量 |
5.2.3 采取多种扶持政策 |
第六章 地方政府推进农产品区域品牌发展的新思路 |
6.1 完善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 |
6.2 构建农产品区域品牌运营机制 |
6.3 促进龙头企业、行业协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 |
6.4 加大优势区域和农产品的宣传力度 |
第七章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地理标志品牌成长研究 ——以福建茶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评价 |
1.2.1 品牌的认识与研究 |
1.2.2 区域品牌的研究 |
1.2.3 基于地理标志的农业区域品牌建设研究 |
1.2.4 茶业区域品牌建设研究 |
1.2.5 对已有研究的小结 |
1.3 研究设计 |
1.3.1 研究对象与研究角度 |
1.3.2 研究目标与思路展开 |
1.3.3 研究方法与内容设计 |
第二章 地理标志的品牌成长及其品牌关系构筑 |
2.1 地理标志认知 |
2.1.1 地理标志概念讨论 |
2.1.2 地理标志的法律特性 |
2.1.3 地理标志的现实保护 |
2.2 品牌视角下的地理标志及其特性分析 |
2.2.1 地理标志的品牌属性 |
2.2.2 地理标志品牌化的理论解释 |
2.2.3 地理标志品牌之特性分析 |
2.3 地理标志品牌成长与其品牌关系构筑 |
2.3.1 地理标志品牌成长及其产业推动意义 |
2.3.2 地理标志品牌成长的价值来源分析 |
2.3.3 地理标志品牌关系的确定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福建茶叶地理标志品牌成长的产业基础及其协同进化 |
3.1 福建茶叶地理标志品牌成长的原产地优势 |
3.1.1 自然优势 |
3.1.2 人文底蕴 |
3.2 福建茶叶地理标志品牌成长的产业基础 |
3.2.1 福建茶叶产业总揽 |
3.2.2 福建茶叶企业市场成长 |
3.2.3 福建茶业标准化推进与技术创新 |
3.3 福建茶叶地理标志品牌成长现状 |
3.3.1 地理标志品牌化对于福建茶业发展的现实意义 |
3.3.2 福建茶业地理标志品牌成长概况 |
3.4 基于产业协同进化的福建茶叶地理标志品牌成长管理 |
3.4.1 系统的协同进化概述 |
3.4.2 基于产业协同进化的福建茶叶地理标志品牌成长管理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福建茶叶地理标志品牌成长的利益相关者行为解构 |
4.1 农户之于福建茶叶地理标志品牌成长的行为分析 |
4.1.1 问卷及样本基本情况 |
4.1.2 茶农对地理标志品牌的认知 |
4.1.3 茶叶地理标志的使用及其品牌化对茶农生产经营的影响 |
4.1.4 茶农对“茶叶地理标志”品牌化推广的期望 |
4.1.5 茶叶地理标志品牌成长背景下的茶农共同特征 |
4.2 茶企业之于福建茶叶地理标志品牌成长的行为分析 |
4.2.1 问卷及样本基本情况 |
4.2.2 茶叶企业对地理标志品牌的认知 |
4.2.3 茶叶企业对地理标志的市场运用意愿 |
4.2.4 茶叶企业对地理标志的市场运用行为 |
4.2.5 茶叶企业对茶叶地理标志市场运用的评价 |
4.2.6 茶叶企业对茶叶地理标志品牌的推广期望 |
4.2.7 茶叶地理标志品牌成长背景下的茶叶企业共同行为特征 |
4.3 消费者之于福建茶叶地理标志品牌成长的行为分析 |
4.3.1 问卷及样本基本情况 |
4.3.2 消费者茶叶消费行为中的信息关注 |
4.3.3 消费者对基于产地来源的茶叶地理标志的认知情况 |
4.3.4 消费者对茶叶地理标志品牌化成长的支持态度 |
4.3.5 茶叶地理标志品牌成长背景下的消费者特征 |
4.4 福建茶叶地理标志品牌成长的利益相关者博弈分析 |
4.4.1 茶农与茶企业之间的博弈 |
4.4.2 茶叶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博弈 |
4.4.3 政府与茶叶企业之间的博弈 |
4.4.4 茶叶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博弈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福建茶叶地理标志品牌成长机理及其效用传导 |
5.1 福建茶叶地理标志品牌成长的阶段进程及其特征分析 |
5.1.1 地理标志品牌成长的阶段划分 |
5.1.2 地理标志品牌成长各阶段的一般性特征 |
5.1.3 福建茶叶地理标志品牌成长的阶段分布与特征 |
5.2 福建茶叶地理标志品牌成长的机理分析 |
5.2.1 福建茶叶地理标志品牌成长的动力源泉分析 |
5.2.2 福建茶叶地理标志品牌成长的机理分析 |
5.3 福建茶叶地理标志品牌成长的效用传导 |
5.3.1 福建茶叶地理标志品牌成长效用的影响层面与影响路径 |
5.3.2 福建茶叶地理标志品牌成长效用的传导机制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福建茶叶地理标志品牌成长的驱动模式与比较 |
6.1 市场导向型——安溪铁观音地理标志品牌成长驱动模式 |
6.1.1 安溪铁观音地理标志品牌成就 |
6.1.2 安溪铁观音地理标志品牌成长过程解析 |
6.1.3 安溪铁观音地理标志品牌成长驱动模式总结 |
6.2 品质中心型——武夷岩茶(大红袍)地理标志品牌成长驱动模式 |
6.2.1 武夷岩茶(大红袍)地理标志品牌成就 |
6.2.2 武夷岩茶(大红袍)地理标志品牌成长过程解析 |
6.2.3 武夷岩茶(大红袍)地理标志品牌成长驱动模式总结 |
6.3 科技创新型——福鼎白茶地理标志品牌成长驱动模式 |
6.3.1 福鼎白茶地理标志品牌成就 |
6.3.2 福鼎白茶地理标志品牌成长过程解析 |
6.3.3 福鼎白茶地理标志品牌成长驱动模式总结 |
6.4 主体联动型——福安坦洋工夫地理标志品牌成长驱动模式 |
6.4.1 福安坦洋工夫地理标志品牌成就 |
6.4.2 福安坦洋工夫地理标志品牌成长过程解析 |
6.4.3 福安坦洋工夫地理标志品牌成长驱动模式总结 |
6.5 福建茶叶地理标志品牌成长驱动模式的比较与总结 |
6.5.1 福建茶叶地理标志品牌成长的典型驱动模式比较 |
6.5.2 福建茶叶地理标志品牌成长驱动的关键要诀 |
6.5.3 福建茶叶地理标志品牌成长成功驱动的共同特征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建议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1.1 地理标志品牌化的可行性与重要意义 |
7.1.2 地理标志品牌成长及其品牌关系管理 |
7.1.3 福建茶叶地理标志品牌成长与其产业的协同进化管理 |
7.1.4 福建茶叶地理标志品牌成长与其利益相关者关系解构 |
7.1.5 福建茶叶地理标志品牌成长机理及其效用传导 |
7.1.6 福建茶叶地理标志品牌成长的驱动模式与比较 |
7.2 研究建议 |
7.2.1 以更宽广的视野看待地理标志问题,推动地理标志市场价值的实现 |
7.2.2 促进区域特色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升级,实现地理标志品牌与产业发展的协同进化 |
7.2.3 深入挖掘地理标志品质特性与文化特色,凝练差异化地理标志品牌内涵,拓展地理标志品牌市场影响 |
7.2.4 推广双品牌体系运用,实现地理标志区域品牌带动下的企业品牌族群发展 |
7.2.5 构建利益均衡机制,协调地理标志品牌成长与其利益相关群体关系 |
7.2.6 协调多元保护模式,在注重地理标志知识产权保护同时关注其品质特性维护 |
7.2.7 打造地理标志品牌创建、维护、发展与延伸系统,推动地理标志品牌持续成长 |
7.3 研究展望 |
7.3.1 本研究的可能创新与不足 |
7.3.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福建茶农调查问卷 |
附录二 福建茶叶企业调查问卷 |
附录三 关于茶叶地理标志使用调查(消费者)问卷 |
附录四 福建主要产茶县茶业调查统计表 |
附录五 茶叶地理标志注册与运用调查表——茶叶地理标志注册人访谈记录 |
附录六 茶叶地理标志注册与运用调查表——政府(茶叶主管部门)访谈记录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
致谢 |
(3)福建省安溪县茶叶合作社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二、研究目的与方法 |
三、研究相关动态 |
第一章 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其演变历史 |
第一节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界定 |
一、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相关概念 |
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原则 |
三、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性质特点 |
第二节 我国合作社发展的历史演变 |
一、新中国成立前的合作实践 |
二、新中国成立后的农业合作化与集体化运动 |
三、新时期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 |
第二章 福建省安溪县茶叶合作社发展现状 |
第一节 安溪县茶叶合作社的发展概况 |
一、安溪县茶叶产业概况 |
二、安溪县茶叶合作社概况 |
三、安溪县茶叶合作社的运行机制 |
第二节 安溪县茶叶合作社的具体发展情况 |
一、安溪长坑珍田茶叶合作社 |
二、安溪感德三安茶叶合作社 |
三、安溪蓬莱华福鹤厅茶叶合作社 |
第三章 安溪县茶叶合作社发展的问题及其原因 |
第一节 安溪县茶叶合作社发展的问题 |
一、合作社规模小,合作范围小、合作方式单一 |
二、资金问题 |
三、人才匮乏 |
四、其他问题 |
第二节 安溪县茶叶合作社发展出现问题的原因 |
一、茶叶合作社发展的内部制约因素 |
二、合作社系统发展的外部环境制约因素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安溪县茶叶合作社深化发展的出路 |
第一节 台湾农会及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启示 |
一、台湾农会简介 |
二、台湾农会的特点 |
三、台湾农会的经验借鉴 |
第二节 安溪县茶叶合作社系统的自身优化 |
一、安溪县茶叶合作社系统组织管理的优化 |
二、安溪县茶叶合作社人员素质的提高 |
第三节 安溪县茶叶合作社系统的环境优化 |
一、明确地方政府的职能定位 |
二、明晰金融机构的政策实施 |
三、明确其他事业或服务部门的作用 |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4)安溪县茶叶产业链的整合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标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图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图 |
1.5 研究特色 |
1.6 本章小结 |
2 农业产业链理论与实践研究的文献综述 |
2.1 产业链的内涵 |
2.2 农业产业链的内涵 |
2.3 农业产业链的相关研究 |
2.4 农业产业链运行的实证研究 |
2.4.1 产业链运行绩效的评价研究 |
2.4.2 产业链运行绩效的影响因素研究 |
2.4.3 产业链实证研究的方法概述 |
2.5 农业产业链整合管理研究 |
2.6 茶叶产业链的相关研究 |
2.7 文献述评 |
3 安溪县茶叶产业链整合管理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
3.1 安溪茶叶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 |
3.1.1 茶叶产业的发展历程 |
3.1.2 茶叶种植环节的发展现状 |
3.1.3 茶叶加工环节的发展现状 |
3.1.4 茶叶流通环节的发展现状 |
3.1.5 茶叶零售环节的发展现状 |
3.1.6 茶叶产业发展的带动作用 |
3.2 茶叶产业与安溪县经济发展关联度的实证研究 |
3.2.1 方法选择 |
3.2.2 指标设计与数据收集 |
3.2.3 关联度计算结果分析 |
3.3 安溪县茶叶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3.3.1 茶叶质量安全问题仍然存在 |
3.3.2 茶叶产业集中化程度较低 |
3.3.3 茶叶加工水平低,产业链条延伸不够 |
3.3.4 茶业专业人才缺乏,劳动力成本高 |
3.3.5 产销衔接有待强化 |
3.4 安溪县茶叶产业链整合管理的重要意义 |
3.4.1 提升茶叶产业链的整体绩效 |
3.4.2 提高茶叶质量安全的保障程度 |
3.4.3 促进茶叶产业链的拓宽与延长 |
3.5 本章小结 |
4 茶叶产业链运行效率影响因素的研究设计 |
4.1 茶叶产业链整合管理研究的理论基础 |
4.1.1 产业链理论 |
4.1.2 系统论 |
4.1.3 协同论 |
4.1.4 行为决策理论 |
4.2 茶叶产业链的理论分析 |
4.3 茶叶产业链运行绩效测量变量的设计 |
4.4 茶叶产业链运行绩效的潜在影响因素分析 |
4.4.1 茶叶产业链运行绩效潜在影响因素的初步确定 |
4.4.2 茶叶产业链运行绩效潜在影响因素的完善与确定 |
4.5 问卷设计 |
4.6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
4.6.1 样本选择与数据收集方式 |
4.6.2 数据收集与样本基本情况 |
4.7 本章小结 |
5 安溪县茶叶产业链运行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5.1 安溪县茶叶产业链的运行环境分析 |
5.1.1 政策环境 |
5.1.2 市场环境 |
5.1.3 社会环境 |
5.2 安溪县茶叶种植环节的情况分析 |
5.3 安溪县茶叶加工环节的情况分析 |
5.4 安溪县茶叶流通环节的情况分析 |
5.5 安溪县茶叶零售环节的情况分析 |
5.6 安溪县茶叶产业链运行绩效的情况分析 |
5.6.1 种植环节的运行绩效 |
5.6.2 加工环节的运行绩效 |
5.6.3 流通环节的运行绩效 |
5.6.4 零售环节的运行绩效 |
5.7 本章小结 |
6 茶叶产业链运行效率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
6.1 问卷的信度检验和效度检验 |
6.1.1 信度检验 |
6.1.2 效度检验 |
6.2 研究方法的选择 |
6.2.1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 |
6.2.2 熵权法 |
6.3 茶叶产业链运行绩效测量变量权重的确定 |
6.3.1 熵权法概述 |
6.3.2 测量变量权重的确定 |
6.4 茶叶产业链运行效率关键影响因素的识别结果 |
6.4.1 种植环节运行绩效的关键影响因素识别 |
6.4.2 加工环节运行绩效的关键影响因素识别 |
6.4.3 流通环节运行绩效的关键影响因素识别 |
6.4.4 零售环节运行绩效的关键影响因素识别 |
6.4.5 茶叶产业链运行绩效的环境影响因素识别 |
6.5 本章小结 |
7 安溪县茶叶产业链运行效率关键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研究 |
7.1 结构方程模型概述 |
7.2 变量设计 |
7.3 概念模型与研究假设 |
7.3.1 结构方程模型的构建 |
7.3.2 概念模型的构建 |
7.3.3 研究假设 |
7.4 量表的信度检验与效度检验 |
7.4.1 量表的信度检验 |
7.4.2 量表的效度分析 |
7.5 路径分析 |
7.5.1 结构方程模型的初步拟合与评价 |
7.5.2 模型的修正与确定 |
7.6 假设检验的结果分析 |
7.6.1 环境因素 |
7.6.2 种植因素 |
7.6.3 加工因素 |
7.6.4 流通因素 |
7.6.5 零售因素 |
7.7 本章小结 |
8 茶叶企业多元化经营的关键影响因素识别 |
8.1 茶叶企业涉茶多元化经营的潜在影响因素分析 |
8.1.1 文献回顾 |
8.1.2 潜在影响因素的确定 |
8.2 涉茶多元化经营决策行为测量变量的设计 |
8.3 问卷设计与数据收集 |
8.3.1 问卷设计 |
8.3.2 数据收集 |
8.4 茶叶企业涉茶多元化经营意愿及其潜在影响因素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8.4.1 茶叶企业涉茶多元化经营意愿分析 |
8.4.2 制度因素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8.4.3 市场因素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8.4.4 企业特征因素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8.5 茶叶企业涉茶多元化经营意愿的关键影响因素识别 |
8.5.1 研究假设 |
8.5.2 概念模型构建 |
8.5.3 概念模型的检验结果分析 |
8.6 研究假设的检验结果分析 |
8.7 本章小结 |
9 安溪县茶叶产业链的整合管理与提升措施 |
9.1 茶叶产业链整合管理的总体思路 |
9.2 茶叶产业链各阶段的整合管理 |
9.2.1 茶叶种植环节的整合管理 |
9.2.2 茶叶加工环节的整合管理 |
9.2.3 茶叶流通环节的整合管理 |
9.2.4 茶叶零售环节的整合管理 |
9.3 茶叶产业链各阶段的有效链接 |
9.3.1 订立合同,稳固合作关系 |
9.3.2 照顾茶农,保护劣势环节 |
9.3.3 上下游环节互相监督,共同创造良好质量 |
9.3.4 强化上下游环节的沟通与交流,及时提供与反馈信息 |
9.4 安溪县茶叶产业链运行环境的优化措施 |
9.4.1 强化茶叶技术创新与推广,提升科技兴茶能力 |
9.4.2 加强管理,维护和提升茶叶产品信誉 |
9.4.3 加强和完善茶叶市场体系建设 |
9.5 安溪县茶叶产业链的延长与拓宽策略 |
9.5.1 培育与扶持茶业龙头企业 |
9.5.2 加大人才培训力度,奠定涉茶多元化经营的智力基础 |
9.5.3 加大茶叶深加工技术研发投入力度 |
9.6 本章小结 |
10 研究结论与展望 |
10.1 研究结论 |
10.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茶叶产业链运行环境的问卷调查表 |
附录二 茶树种植主体的问卷调查表 |
附录三 茶叶加工主体的问卷调查表 |
附录四 流通主体的问卷调查表 |
附录五 茶叶零售主体的问卷调查表 |
附录六 茶叶企业涉茶多元化经营意愿的问卷调查表 |
致谢 |
(5)闽台乌龙茶生产机械化历史、现状与发展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本论文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论文主要研究方法 |
1.4 本论文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闽台茶产业发展历史 |
2.1 福建乌龙茶发展历史 |
2.1.1 福建乌龙茶起源 |
2.1.2 福建花茶与台湾包种茶的渊源 |
2.1.3 福建茶树品种的选育 |
2.2 台湾茶叶发展历史 |
2.2.1 台湾乌龙茶 |
2.2.2 台湾包种茶 |
2.2.3 台湾绿茶和红茶 |
2.2.4 台湾茶树品种的选育 |
2.2.5 闽台乌龙茶主要品种与性状 |
2.3 早期闽台乌龙茶生产器具 |
2.3.1 竹匾 |
2.3.2 杀青锅 |
2.3.3 揉捻机 |
2.3.4 焙笼 |
2.4 小结 |
附图 1 |
第三章 闽台茶园管理机械化现状与发展趋势 |
3.1 闽台茶园立地生态条件 |
3.1.1 茶树生长环境条件要求 |
3.1.2 闽台茶园立地生态条件 |
3.1.3 闽台标准化茶园现状 |
3.2 国内外茶园管理机械化概况 |
3.2.1 茶园节水灌溉 |
3.2.2 茶园施药 |
3.2.3 茶园中耕管理 |
3.2.4 茶树修剪 |
3.3 闽台茶园管理机械化发展历史与现状 |
3.3.1 茶园垦植与机械化 |
3.3.2 茶园耕耘与机械化 |
3.3.3 茶园施药与机械化 |
3.3.4 茶树修剪与及机械化 |
3.4 台湾茶园管理机械化的特点 |
3.5 闽台茶园管理机械化发展趋势 |
3.6 小结 |
附图2 |
第四章 闽台乌龙茶加工机械化现状与发展趋势 |
4.1 福建乌龙茶加工技术与设备 |
4.1.1 鲜叶采摘 |
4.1.2 萎凋 |
4.1.3 凉青 |
4.1.4 做青 |
4.1.5 杀青 |
4.1.6 去红边 |
4.1.7 包揉 |
4.1.8 烘干 |
4.2 台湾乌龙茶加工技术与设备 |
4.2.1 鲜叶采摘 |
4.2.2 萎凋 |
4.2.3 浪青(搅拌) |
4.2.4 炒青 |
4.2.5 渥堆 |
4.2.6 揉捻 |
4.2.7 Q茶 |
4.2.8 干燥及焙火 |
4.3 闽台乌龙茶真空包装设备 |
4.3.1 普通型真空包装设备 |
4.3.2 全自动真空小包装机 |
4.4 台湾的茶机制造业 |
4.5 闽台乌龙茶加工技术与设备发展趋势 |
4.6 小结 |
附图3 |
第五章 闽台烘干机性能对比试验 |
5.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试验设备与仪器 |
5.1.3 试验设计 |
5.1.4 测定内容与方法 |
5.1.5 毛茶感官审评 |
5.1.6 数据处理 |
5.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5.2.1 闽台烘干设备的在制叶含水率比较 |
5.2.2 闽台烘干设备的乌龙茶生化变化比较 |
5.2.3 闽台烘干设备的毛茶品质比较 |
5.2.4 经济效益分析 |
5.3 小结 |
第六章 闽台茶产业与茶机业的合作发展 |
6.1 台湾茶产业的发展与经验 |
6.1.1 台湾茶产业的发展 |
6.1.2 台湾产业转型对茶叶机械化的影响 |
6.1.3 台湾茶产业的发展经验 |
6.2 台湾茶机产业发展对福建的启示 |
6.2.1 模式不同,发展不同 |
6.2.2 抓住机遇,趁势升级 |
6.2.3 茶机引领,适应市场 |
6.2.4 产学研结合,成果转化 |
6.2.5 茶机产业升级是系统工程 |
6.2.6 走集约化道路,促茶叶生产全程机械化 |
6.2.7 茶文化宣传的重要性 |
6.3 加快闽台茶机产业合作发展的思路 |
6.4 结语 |
附图4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福建乌龙茶的品牌忠诚影响因素研究 ——以福州消费者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问题与相关概念的界定 |
1.3 相关文献综述 |
1.3.1 品牌忠诚的相关概念 |
1.3.2 品牌忠诚的测量 |
1.3.3 消费者品牌忠诚形成机理 |
1.3.4 消费者品牌忠诚影响因素 |
1.3.5 乌龙茶消费者品牌忠诚形成及影响因素 |
1.4 研究目标、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的目标 |
1.4.2 研究的思路 |
1.4.3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的特色与创新 |
2 福建乌龙茶的发展态势分析 |
2.1 福建乌龙茶的产销现状分析 |
2.2 福建乌龙茶品牌的发展态势分析 |
3 福建乌龙茶品牌忠诚影响因素的研究方案设计 |
3.1 福建乌龙茶品牌忠诚影响因素的研究假设 |
3.1.1 企业营销对福建乌龙茶品牌忠诚影响的研究假设 |
3.1.2 消费者态度对福建乌龙茶品牌忠诚影响的研究假设 |
3.2 福建乌龙茶品牌忠诚影响因素的模型构建 |
3.2.1 企业营销对福建乌龙茶品牌忠诚影响的模型构建 |
3.2.2 消费者态度对福建乌龙茶品牌忠诚影响的模型构建 |
3.3 福建乌龙茶品牌忠诚影响因素的统计分析方法 |
3.3.1 描述性分析法 |
3.3.2 信度分析法 |
3.3.3 效度分析法 |
3.3.4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
3.4 福建乌龙茶的品牌忠诚影响因素的问卷设计 |
3.4.1 福建乌龙茶的品牌忠诚影响因素的变量测量 |
3.4.2 福建乌龙茶的品牌忠诚影响因素的问卷主体设计 |
3.4.3 福建乌龙茶的品牌忠诚影响因素的预调研与问卷修正 |
3.5 福建乌龙茶的品牌忠诚影响因素的正式调研 |
4 福建乌龙茶的品牌忠诚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4.1 样本及基本数据特征的描述性分析 |
4.1.1 样本的统计分布 |
4.1.2 基本数据的特征 |
4.2 信度分析 |
4.3 效度分析 |
4.4 结构模型及理论假设的检验 |
4.4.1 企业营销结构模型及理论假设的检验 |
4.4.2 消费者态度结构模型及理论假设的检验 |
4.5 结构模型的结果分析 |
5 基于福建乌龙茶的品牌忠诚影响因素分析的营销策略研究 |
5.1 基于企业营销层面的福建乌龙茶营销对策 |
5.1.1 保持产品的优良品质,提高福建乌龙茶品牌的美誉度 |
5.1.2 制定合理的价格,培育福建乌龙茶长期稳定的消费群体 |
5.1.3 简化市场流通渠道,让福建乌龙茶更加贴近消费者 |
5.1.4 利用媒体广告效应,传达福建乌龙茶的品牌形象和公司形象 |
5.2 基于消费者态度层面的福建乌龙茶营销对策 |
5.2.1 塑造符合目标消费群体自我概念的产品,提升福建乌龙茶的品牌形象 |
5.2.2 注重产品的售后服务,提升福建乌龙茶品牌的忠诚度 |
5.2.3 通过市场营销组合策略,提高福建乌龙茶品牌的知名度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调查问卷 |
附录二:攻读硕士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7)安溪县茶产业发展现状及可持续发展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安溪县茶产业发展状况的研究综述 |
1.2.2 安溪县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进展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本论文的相关定义 |
1.3.2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 |
1.3.3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方法 |
1.3.4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安溪县茶产业发展现状与SWOT分析 |
2.1 安溪县简介 |
2.2 安溪县茶产业发展历史 |
2.2.1 安溪县茶业发展的古代史 |
2.2.2 安溪县茶业发展的近现代史 |
2.3 安溪县茶产业发展现状 |
2.3.1 取得的成就 |
2.3.2 成功经验 |
2.4 安溪县茶产业的SWOT分析 |
2.4.1 安溪县茶产业的优势(Strengths) |
2.4.2 安溪县茶产业的劣势(Weaknesses) |
2.4.3 安溪县茶产业的机会(Opportunities) |
2.4.4 安溪县茶产业的威胁(Threats) |
第三章 安溪县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
3.1 依靠科技创新为安溪县茶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原动力 |
3.1.1 构建县级茶叶科技创新平台,推进公共茶叶技术创新 |
3.1.2 加大支持力度,鼓励企业自主创新 |
3.1.3 根据安溪县茶产业的实际需要,加快科技创新 |
3.2 发展绿色食品茶,促进安溪茶叶消费的持续增长 |
3.2.1 树立安溪茶叶的绿色食品理念 |
3.2.2 综合防治、科学施肥,保证原料来源安全 |
3.2.3 推进茶叶加工清洁化,保证加工过程不受污染 |
3.3 大力建设生态茶园,促进安溪茶叶生产的可持续 |
3.3.1 兴修水利夯实生态茶园建设基础 |
3.3.2 因地制宜选择生态茶园建设模式 |
3.3.3 进一步探索生态茶园建设技术措施 |
3.4 发展茶叶循环经济,促进安溪县茶产业的放大与永续发展 |
3.4.1 茶叶生产的"减量化",节约物资与能源投入 |
3.4.2 茶叶生产的"再利用",延伸产业链、提高资源利用率 |
3.4.3 茶叶生产的"再循环",减少废弃物排放量 |
3.5 改善茶叶经营理念,促进安溪县茶叶经济持续繁荣 |
3.5.1 诚信经营,维护安溪茶叶的良好形象 |
3.5.2 推进大茶文化建设,搞活安溪茶叶经济 |
3.5.3 发展多样化茶叶市场,提高安溪茶叶市场占有率 |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8)茶叶产业特性及融资影响因素研究 ——以福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选题目的、意义) |
1.2 本研究的相关文献回顾 |
1.2.1 关于农业信贷支持研究 |
1.2.2 关于企业融资模式研究 |
1.2.3 关于中小企业融资研究 |
1.2.4 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因子研究进展 |
1.2.5 茶叶企业融资的研究进展 |
1.2.6 国内外研究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目标 |
1.3.1 研究目标 |
1.3.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 研究方法及内容框架 |
1.4.1 研究方法及调研方案 |
1.4.2 论文的内容框架 |
1.5 论文的研究创新点与不足 |
1.5.1 论文的研究创新点 |
1.5.2 论文的研究不足 |
2 茶叶企业融资的理论基础 |
2.1 农村金融基本理论 |
2.1.1 农村金融市场理论 |
2.1.2 农村金融发展理论 |
2.2 企业融资基本理论 |
2.2.1 企业融资的资本结构理论 |
2.2.2 企业融资的金融成长周期理论 |
2.3 茶叶经济管理相关理论 |
2.3.1 茶叶产业特性与产业发展 |
2.3.2 茶叶产业风险与农业政策性金融支持 |
2.4 企业融资理论对茶叶产业融资的启示 |
3 茶叶产业的特性及其表现形式---以福建为例 |
3.1 福建茶叶产业的总体态势 |
3.1.1 福建茶叶地位不断提升 |
3.1.2 福建茶叶自然资源禀赋丰裕 |
3.1.3 福建茶叶产业链不断拓展 |
3.1.4 福建茶叶海外市场份额不断扩大 |
3.1.5 福建茶业品牌建设初见成效 |
3.1.6 福建茶业生态化建设水平逐步提高 |
3.2 福建茶叶产业特性 |
3.2.1 茶叶产品多样性与区域性 |
3.2.2 茶叶产品质量不稳定性、信息不对称性和季节性 |
3.2.3 茶叶区域品牌与独占性共存 |
3.2.4 茶叶资产专用性显着 |
3.2.5 福建茶叶产业结构特征 |
3.2.6 福建茶叶产业人力资源特性 |
3.2.7 福建茶叶产业市场特性 |
3.2.8 茶叶产业风险水平高 |
3.3 福建茶叶产业链的特性及表现形式分析 |
3.3.1 福建茶叶产业价值链的分析 |
3.3.2 福建茶叶产业信息链的分析 |
3.3.3 福建茶叶产业物流链的分析 |
3.3.4 福建茶叶产业组织链的分析 |
4 茶叶企业融资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
4.1 福建茶叶产业发展的可能融资模式 |
4.1.1 间接融资模式 |
4.1.2 直接融资模式 |
4.2 福建茶叶产业发展的现有融资模式 |
4.3 茶叶企业融资的影响因素 |
4.3.1 茶叶企业的基本情况 |
4.3.2 茶叶企业信用记录、借款的担保方式及银企关系 |
4.3.3 茶叶企业产品基本情况 |
4.3.4 茶叶企业主个人情况 |
4.3.5 茶叶企业借款用途 |
4.3.6 茶叶企业财务状况 |
4.3.7 茶叶企业借款来源 |
4.3.8 茶叶产业的风险因素 |
5 茶叶产业融资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以福建为例 |
5.1 变量设置及释义 |
5.2 数据获取 |
5.3 模型建立及工具选用 |
5.4 实证研究结果 |
5.5 结果分析与讨论 |
6 提升茶叶产业融资能力的具体路径选择 |
6.1 建立科学合理的茶叶产业融资体制 |
6.1.1 建立科学的茶叶产业融资机制 |
6.1.2 改革茶叶企业的融资体制 |
6.1.3 完善茶叶产业融资政策法规 |
6.2 健全茶叶企业的信用制度 |
6.2.1 加快茶叶企业信用担保机制的建设 |
6.2.2 加大对社会信用环境的治理力度 |
6.3 进一步加强财政投资促进茶叶产业化发展的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
6.4 构建提升茶叶产业融资能力的政府配套政策体系 |
7 结论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7.1 本研究的结论 |
7.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1 福建茶叶产业链管理调查问卷表 |
附录2 茶叶企业金融需求问卷调查表 |
附录3 2008 年福建茶叶企业问卷调查数据 |
附录4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9)农产品地理标志原理与实践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提出的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的目的 |
1.1.2 研究的意义 |
1.1.3 研究主要内容 |
1.2 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研究概述 |
1.2.1 农产品地理标志国外研究概况 |
1.2.2 农产品地理标志国内研究概况 |
第二章 农产品地理标志的基本理论 |
2.1 农产品地理标志的概念 |
2.1.1 有关国际条约对地理标志定义 |
2.1.2 我国对地理标志的定义 |
2.2 农产品地理标志的基本特征 |
2.3 农产品地理标志与相关概念的梳理 |
2.3.1 农产品地理标志与商标的比较 |
2.3.2 农产品地理标志与原产地名称比较 |
2.3.3 农产品地理标志与货源标志的比较 |
2.3.4 农产品地理标志与证明商标、集体商标的比较 |
第三章 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现状 |
3.1 国际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概况 |
3.1.1 《巴黎公约》对货源标志和原产地名称的保护 |
3.1.2 《马德里协定》对货源标志的保护 |
3.1.3 《里斯本协定》对原产地名称的保护 |
3.1.4 《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TRIPS 协议)对地理标志的保护 |
3.2 我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概况 |
3.2.1 我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基本情况 |
3.2.2 我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发展历程 |
3.3 我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模式 |
3.3.1 关于农产品地理标志的取得 |
3.3.2 关于农产品地理标志的注册 |
3.3.3 关于商标法保护体系与国家质检总局保护体系的比较 |
3.3.4 关于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模式存在的问题 |
第四章 农产品地理标志经济价值分析 |
4.1 经济学意义 |
4.1.1 经济价值理论分析 |
4.1.2 经济价值现实分析 |
4.2 福建省农产品地理标志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
4.2.1 产品单价变动情况 |
4.2.2 产值变动情况 |
4.2.3 出口量占总量比例变动情况 |
4.2.4 种植户人均收入、营销户户均收入变动情况 |
4.2.5 本地加工企业总户数、总产量及总产值变动情况 |
第五章 农产品地理标志运用实践个案分析 |
5.1 “安溪铁观音”个案分析 |
5.1.1 “安溪铁观音”主产区情况介绍 |
5.1.2 “安溪铁观音”农产品地理标志注册前发展状况 |
5.1.3 “安溪铁观音”农产品地理标志注册情况 |
5.1.4 “安溪铁观音”农产品地理标志注册后使用情况 |
5.1.5 “安溪铁观音”农产品地理标志的经济效用分析 |
5.2 “柘荣太子参”个案分析 |
5.2.1 “柘荣太子参”主产区情况介绍 |
5.2.2 “柘荣太子参”农产品地理标志的注册过程 |
5.2.3 “柘荣太子参”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监管情况 |
5.2.4 “柘荣太子参”农产品地理标志的经济效用分析 |
第六章 完善我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的建议 |
6.1 关于农产品地理标志的制度设计 |
6.1.1 明确保护模式 |
6.1.2 细化保护规定 |
6.1.3 完善审批程序 |
6.2 关于农产品地理标志的监督管理 |
6.2.1 合理制定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发展规划 |
6.2.2 完善农产品地理标志标准体系 |
6.2.3 改进注册管理 |
6.2.4 健全市场监控 |
6.2.5 强化国际保护 |
6.3 关于发挥行业组织在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中的作用 |
6.3.1 明确行业协会的法律地位与职责 |
6.3.2 引导培育农产品生产基地和龙头企业 |
6.3.3 加快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开发和推广 |
6.3.4 积极推动特色农产品地理标志的国际注册 |
第七章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
作者简历 |
(10)中国茶叶国际贸易的双品牌竞争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和选题的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选题的意义 |
1.2 研究背景 |
1.2.1 世界茶叶市场格局分析 |
1.2.2 我国茶叶市场格局分析 |
1.3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3.1 品牌 |
1.3.2 地理标志 |
1.3.3 原产地名称 |
1.3.4 双品牌战略 |
1.4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1.5 研究方法和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1.6 创新点和不足 |
第二章 我国一些传统茶叶品牌(原产地品牌)以及主要茶叶出口品牌现状 |
2.1 传统茶叶品牌(原产地品牌)的发展现状 |
2.1.1 碧螺春 |
2.1.2 安溪铁观音 |
2.1.3 祁门红茶 |
2.1.4 我国传统茶叶品牌(原产地品牌)的主要问题分析 |
2.2 我国主要的茶叶出口品牌的发展现状 |
2.2.1 我国茶叶出口品牌的发展现状 |
2.2.2 骆驼牌茶叶曲折的品牌建设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国内外成功茶叶商业品牌分析 |
3.1 国外茶叶品牌 |
3.1.1 国际市场茶叶品牌现状 |
3.1.2 成功的世界级茶叶品牌-立顿 |
3.2 国内茶叶品牌 |
3.2.1 国内茶叶品牌现状 |
3.2.2 天福茗茶 |
3.2.3 京华 |
3.3 国内外茶叶商业品牌比较 |
3.4 国内主要超市袋装茶叶品牌状况调查 |
3.4.1 调查方法 |
3.4.2 抽样调查的相关参数以及调查结果范例 |
3.4.3 调查结果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茶叶双品牌竞争战略构想 |
4.1 基本竞争战略分析 |
4.1.1 茶叶产业竞争战略的提出背景 |
4.1.2 基本竞争战略分析 |
4.2 中国茶叶的潜在竞争优势 |
4.2.1 生产商潜在竞争优势 |
4.2.2 经销商潜在竞争优势 |
4.3 中国茶叶产业竞争战略的选择 |
4.4 实施双品牌竞争战略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
4.4.1 实施双品牌竞争战略的必要性 |
4.4.2 实施双品牌竞争战略的紧迫性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国茶叶的双品牌竞争战略模式 |
5.1 中国茶叶的双品牌发展战略模型 |
5.2 双品牌战略实施核心 |
5.2.1 新的原产地品牌的打造 |
5.2.2 双品牌竞争战略的实现 |
5.3 类似成功案例分析 |
5.3.1 印度大吉岭红茶 |
5.3.2 安吉白茶的双品牌战略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国茶叶双品牌竞争战略实现机制及政策建议 |
6.1 我国政府在品牌保护方面的相关政策 |
6.1.1 商业品牌的相关法规政策 |
6.1.2 原产地品牌(地理标志)保护的相关法规政策 |
6.2 我国政府部门对茶叶品牌的保护方式 |
6.2.1 商标法的相关法规保护 |
6.2.2 地理标志的注册 |
6.3 现存政策存在的一些不足 |
6.3.1 多个行政主管部门造成的成本浪费和协调障碍 |
6.3.2 加大了在国际贸易中的知识产权保护难度 |
6.3.3 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完善 |
6.4 未来政策建议 |
6.4.1 理顺涉及地理标志的知识产权管理体制 |
6.4.2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
6.4.3 加大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 |
6.4.4 加大对优秀茶叶生产和经销企业的扶持力度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国内主要超市袋装茶叶品牌状况调查表 |
四、入世后安溪乌龙茶发展的若干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地方政府与农产品区域品牌运营的理论与实践[D]. 闵闽. 武汉科技大学, 2012(05)
- [2]地理标志品牌成长研究 ——以福建茶业为例[D]. 谢向英. 福建农林大学, 2012(10)
- [3]福建省安溪县茶叶合作社发展研究[D]. 雷丽芳. 中央民族大学, 2012(05)
- [4]安溪县茶叶产业链的整合管理研究[D]. 余文权. 福建农林大学, 2011(06)
- [5]闽台乌龙茶生产机械化历史、现状与发展趋势[D]. 沈立. 福建农林大学, 2010(03)
- [6]福建乌龙茶的品牌忠诚影响因素研究 ——以福州消费者为例[D]. 林春桃. 福建农林大学, 2010(04)
- [7]安溪县茶产业发展现状及可持续发展策略[D]. 高显达.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9(S1)
- [8]茶叶产业特性及融资影响因素研究 ——以福建为例[D]. 梁劲锋. 福建农林大学, 2009(10)
- [9]农产品地理标志原理与实践探索[D]. 陈嫣.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8(10)
- [10]中国茶叶国际贸易的双品牌竞争战略研究[D]. 张平. 江南大学, 20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