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发展性教育评估(论文文献综述)
蔡其全[1](2021)在《知识学习的发展功能及其局限研究》文中认为知识与发展的关系问题是教育学中的经典性、基础性、永恒性的问题,是教育研究者必须要回答的基本问题。在西方,从苏格拉底“知识即美德”的命题,到培根“知识就是力量”的论断,都展现了人们对于知识发展功能的关切。在国内,主流的教学本质观认为,知识学习是学生发展的“基础”“中心”和“起点”。从国内外关于知识学习与人的发展关系的文献来看,人们总是从知识学习出发,或者仅仅在知识学习的范围内,理解和落实学生的发展问题。当然,仅仅将知识学习作为学生发展的起点、基础,或者主要途径,从逻辑上讲也是合理的。但是,教育是一项长期性的育人事业,在这一漫长的过程中,人们极易将主要的事情当作首要的事情,把首要的事情当作唯一的事情。很多人就将学生发展的“基础”和“起点”,当做是学生发展中“最重要”甚至“唯一”的东西。通常情况下,所谓知识是指人类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积累下的认识成果,也就是书本知识。现行学校教育当中的知识学习,主要是一种以书本知识为对象的学习。这种知识学习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中有着独特的功能,但也存在不可回避的局限。知识学习是学生发展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学生发展是知识学习的可能结果,而不是必然结果。在新时代,旨在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需要超越传统的知识授受的“大框架”,重新审视知识学习的发展功能及其局限。本研究综合运用思辨研究、历史研究和案例研究的方法,澄清了关于知识学习对于学生发展作用的三种误解,揭示和确认了知识学习存在的发展功能及其局限。最终,基于知识学习的发展功能及其局限,提出了相应的教育改革思路。本研究的具体内容分六部分七个章节展开论述。第一部分(绪论)阐述了该选题的背景、意义与研究思路。首先,从知识教学与学生发展的“矛盾”,知识学习的发展性限度,学生素养的培育,人何以发展四个方面概括了本研究的缘起。然后,通过梳理与评析国内外关于知识学习的功能与局限,知识学习的功能与局限,学生发展的内容与机制的研究成果,进而明确了推进本研究的可能方向,也明晰了本研究的意义、思路与方法。第二部分(第一章)厘清了本研究中的知识与知识学习的涵义。关于知识与知识学习的涵义的理解不一,是造成人们对知识学习的发展功能与局限产生误解的根源之一。因此,我们首先从学科立场与知识类型的角度界说了本研究中的知识涵义,并对相关概念进行了辨析。其次,总结出当前关于知识学习的两种理解,然后基于对这两种理解的综述,确立了本研究中知识学习的概念范畴。本文中知识学习指是一种以书本知识为对象的学习活动,而不是以获得知识为目的或手段的学习活动。第三部分(第二章)考察了国内外关于知识学习与人的发展关系的主要认识和观点。在西方,古代教育的认识当中暗含着“知识等于发展”的信念;近代教育阶段,出现了儿童中心与知识中心的“博弈”;现代教育阶段,学生全面发展在理论上得到无比重视,但在实践中知识却占据着核心地位。在国内,从民国初期,到新中国成立,再到改革开放,学界关于知识学习与人的发展关系的认识与西方类似。从国内外的认识来看,关于知识学习对于学生发展作用主要存在三种误解:将知识掌握本身等同于学生发展;在知识学习范围内理解和落实学生发展;将认知发展的规律泛化为全面发展的规律。第四部分(第三章)探讨了学生发展的取向与机制。学生“发展什么”与“怎么发展”的问题,是影响学生学习过程的重要因素,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学什么”与“如何学”等问题的回答。因此,我们首先澄清了学生发展概念的实质,将发展概念与人的素质结构关联起来。其次,梳理了我国教育在学生发展取向上的几种类型,并指出当前教育价值取向归于学生全面发展的事实。最后,探讨了学生素质发展的机制。本章对于学生全面发展取向与素质发展机制的探讨,为后文分析知识学习的发展功能与局限提供了的理论基础。第五部分(第四、五章)分析了知识学习的发展功能与发展局限,该部分是全文核心部分。第四章基于对“知识学习具有发展功能”的思想前提的考察,重新确立了知识学习发展功能的分析框架:一是不同的知识学习内容与方式具有不同的发展功能,二是知识学习对不同素养的发展具有不同的功能。归纳出知识学习对于全面发展的功能:知识学习奠定全面发展的认知基础,知识学习为全面发展提供间接经验的指导,知识学习是促成知识学习主体的基本途径。最后,通过对优秀学生发展过程的案例分析确认了知识学习的发展功能。第五章首先从知识学习对全面发展取向的悖离,素质发展机制的僭越,语言文字的符号特性,以及知识中心的教育传承四个方面,论证了知识学习为何具有发展局限。然后,揭示了知识学习对于学习本义的违背、对于学习对象的窄化、对于学习过程的简化,以及知识学习可能存在的其他“教育风险”。最后,通过对知识学习导向下的学生发展现状分析、中西方课堂教学的差异比较、典型“发展”案例的剖析等实证方法,对知识学习的发展局限进行了确认。第六部分(第六章)澄明了知识学习在教育中的定位问题。知识学习在教学中的地位是由知识学习在教学中的必要性,知识学习在学习活动中的特殊性,知识学习促进学生发展的可能性决定的。正确把握知识学习在教学中的地位,发挥知识学习在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中的作用,需要明确知识选择的功能依据,促进多维学习的融合互动,从知识中心转向学习中心。基于对知识学习的发展功能及其局限的认识,学校教育改革需要在观念层面树立正确的知识观与学习观;在实践层面提升教育的全面发展功能。
常鑫[2](2021)在《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困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今世界文明、科学与技术的飞跃发展,俨然为培智学校学生生存及其教育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可能性。尊重、关注、理解他们的生存及成长,日益成为人类社会的一种共识。本研究基于全纳教育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运用参与观察法、问卷法、访谈法等多种研究方法,以培智学校教育为主线,同时关照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从生存教育的目标和理念、基本知识和技能、课程与教材、管理者及教师的情感与态度等多维视角切入,试图更为客观地阐述H省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的现实困境。研究发现,当前H省培智学校以智力障碍学生为主,其生存教育更多地侧重于补足教育,存在教育资源和学段分布不均,仍存在入学困难,缺乏跟进和保障,就业支持相对薄弱,尤其是学前教育和职业教育匮乏等诸多现实困境。究其缘由,相对于家庭和社会需求,培智学校在教育教学设备、教育目标和理念,教材和课程,师资条件与教育质量等方面仍存在较大缺口,尚未能满足培智学生全纳性与创造性的拓展。同时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之间衔接失衡,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培智学生的生存效度。由于受身心条件所限,培智学校学生一旦缺失家庭教育的养护和社会教育的支持,很难顺利实现学校教育效果的延续和社会性发育。因此,培智学校学生的生存教育不仅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支持,同时需要医疗、残联、民政、财政等各部门予以协同,共同满足学生的成长需要,充分挖掘和发挥他们优势智能的可能空间和条件,进一步实现关注平等差异、积极融入社会、重审人的价值的全纳教育目标和理念。可见,培智学校的生存教育并不是纯粹地教会学生知识,而是利用一切教育力量,通过“身教”用生命影响生命的过程,犹如“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的过程,从而尽力实现对每一位特殊学生产生实质性的生存培育,突出发展学生的社会能力,帮助学生从中寻求人的突破,营造和谐共生的生存空间。生存教育是培智学校学生获取生存意识与能力的主要途径,需要各级政府有关部门通力协作和保障力度、进一步支持和完善生存教育条件,社会要大力接纳和提供就业机会形成长期支持体系,同时家庭要及时强化和改善培育效果。只有构建各方合作和联动机制,才能更好地实现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目标,才能使学生具备服务自身与社会的意识与能力,才能更完整、自由且公平公正地参与社会融合,实现他们真正的生存价价值。
刘萍珊[3](2020)在《大学生性教育小组实务研究 ——以“爱情五重奏”性教育小组为例》文中指出大学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力军,大学生群体的身心健康和综合素质决定了国家与民族未来的发展。当代大学生思想开放,性观念前卫,随之亦产生了大学生婚前性行为增加、未婚先孕现象增多、婚前人工流产率上升等问题。这些问题若不能得到很好的处理,既会在不同程度上损害相关大学生个人的身心健康,也会在青年群体中形成不良影响。因此,“性教育健康问题不可回避。”1大学生正处于身心成熟的重要时期,同时也处于性活跃期,如何引导大学生正确对待性,进行科学健康的性教育是高校教育和管理的重要工作。本研究从社会工作角度出发,运用小组工作方法介入大学生性教育,旨在为大学生性生理和心理的健康成长提供科学有效的服务,丰富高校性教育工作思路和方法;同时探索小组工作及“社工+朋辈辅导员”服务模式在大学生性教育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为学校社会工作者提供经验借鉴。首先,论文研究者在查阅和梳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沈阳市H大学学生性教育现状和需求进行问卷调查。通过需求分析发现H大学学生对性教育课程或相关教育活动具有强烈的需求,希望学校能够运用多样化形式开展性教育。其次,根据调查需求分析,论文研究者组织开展了“爱情五重奏”H大学性教育小组活动并记录阐释了小组工作的整个过程和理论方法。小组共招募了36名组员,开展了5节小组活动,并根据小组成员实际情况,在小组工作服务过程中创新性地运用了“社工+朋辈辅导员”服务模式。最后,论文研究者运用定量和质性测量评估方法对小组活动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估并对论文研究进行总结和反思。通过研究,本文得出三点主要结论:一是小组工作对教育和改变大学生性观念具有显着有效性;二是小组工作因其与大学生的亲和力强,易于操作,可复制性及可推广性强等优势,适宜作为大学生性教育活动的首选社会工作方法,能够为高校在学生性教育工作方面提供新的思路和工作参考;三是“社工+朋辈辅导员”服务模式是可行有效的,能够提高小组成员对小组的投入度和主动性,为高校社会工作实务活动提供借鉴。但也存在不足之处,如引导组员目标与小组目标相一致问题、活动设计符合小组组员发展需求问题、“社工+朋辈辅导员”服务模式理论升华问题、小组时间控制问题、次小组形成小团队以及工作团队沟通问题等。
王雯雯[4](2020)在《高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 ——以H大学为例》文中提出高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力图改善当前大学生评价生态,以期实现人才培养不仅要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还要满足学生全面而个性的发展的诉求。由于高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相关理论研究并不成熟,且评价工作开展有失规范,因此有必要对高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进行探索研究。通过文献研究法了解当前国内外学生评价、高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及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相关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之上,通过调查研究法和个案研究法以了解H大学本科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开展情况。将高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应然追求与当前高校实施的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相结合,以期提出有效的问题解决策略,并为其他高校优化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提供可借鉴参考的案例与方法。高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研究主要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进行探讨分析,在丰富与夯实理论基础的同时,从实践角度出发寻求评价工作落地实施的有效路径,不断推进高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的深入开展。首先,在理论层面阐释了高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相关核心概念,明确高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特点,以凸显其在高校学生评价中的优越性与独特性。探寻高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理论依据,并分别从评价理念、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方法及评价结果的呈现与使用五个维度进行评价的基本架构,探讨高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之应然追求。其次,通过对H大学进行问卷调查与访谈了解其本科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实施现状,对相关数据与资料进行整理统计和深度剖析,发现其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存有一定的问题,如综合素质评价的教育功能未得到有效发挥、评价内容较为偏重于传统学生评价、评价方法较为强调量化评价、评价结果的呈现运用单一刻板、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等相关配套措施不完善等。这是由综合素质评价的相关理论研究不足、评价主体的评价素养较为薄弱和评价过程存有操作不当监管不力的现象等原因造成的。基于此,本研究提出H大学可以从加强开展综合素质评价的相关理论研究、学校统筹完善综合素质评价的顶层设计、评价人员提高自身的评价素养与能力、优化评价氛围以促进综合素质评价的常态化实施、完善相关配套制度以彰显两个课堂协同育人的效果等方面入手,逐步解决综合素质评价开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一步提升高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的效果。
雍元[5](2020)在《成都市新都区教育督导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教育督导是现代教育管理中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措施之一。我国教育督导体系建设不断完善,特别是十九大以来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正在逐步深化。教育系统相关行业从业者逐渐认识到教育督导重要地位和作用的同时,也发现教育督导存在制度机构不健全、权威性不够、结果运用不充分等问题。教育督导发展与社会各阶层的期望,仍有较大差距。作者作为战斗在基层的一线教师,更为关注基层教育督导实施现状,为此本文以新都区教育督导实施现状为研究对象,在综合运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的基础上,探究新都区教育督导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并借鉴国外和国内试点城市教育督导成熟经验提出对策建议。本文将新都区教育督导存在的问题分为三个方面:(1)教育督导管理方式方面,包括督学人员定位偏行政化、督导职能偏督政、评估过程存在不足;(2)督学队伍建设方面,包括专兼职督学比例不协调、梯队建设意识不强、专业化水平不高;(3)督导结果效用方面,包括督导结果运用有限、社会参与度低、督学之间交流反馈少。进一步探究三方面问题产生的原因:(1)教育督导管理方式方面,主要是基层教育督导体制不健全,工作受传统理念影响深,评估过程自身存在一定缺陷;(2)督学队伍建设方面,主要是基层人民政府对教育督导重要性认识不够,督学队伍自身建设不完善,以及督学资格认证制度缺失;(3)督导结果效用方面,主要是评估反馈渠道不畅通,学校重视程度不够,学生和家长意识淡薄,社会群体监督不够。最后,基于新都区教育督导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本文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1)教育督导管理方式方面,包括健全基层教育督导工作机制体系,提升教育督导机构行政和专业权威性和强化基层人民政府在教育督导工作中的主导作用;(2)加强督学队伍建设,包括提升督学队伍专业水平和工作能力,逐步扩大专职督学比例,健全督学资格认证工作,以及树立发展性教育督导理念,服务学校建设发展;(3)提升督导结果效用,包括基于不同级别学校的需求提升督导结果运用,提高教育督导的信息化、科学化水平,加强基层教育督导的创新改革,和提高教育督导专业化、创新化、科学化的水准。
余思亮[6](2020)在《在小学班级活动中发挥学生主体性的行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新时代的教育提倡以学生为主体,以此为基础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主体性教育也成为素质教育的关键之一。研究如何在课堂教学、班级管理以及班级活动的开展中发挥学生主体性显得极为重要和紧迫。小学是人生的起步阶段,也是发展学生主体性的关键时期。目前关于学生主体性的实践研究主要集中在具体的学科教学实施上,在其他教育形式中发挥学生主体性的研究相对较少。本研究从班级活动的视角切入,对小学班级活动中如何发挥学生主体性进行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研究,通过“研究-实践-反思-实践-总结”的行动研究模式探索在班级活动中更好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方式和策略,借此一方面提升班级活动的品质,另一方面培养小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使其在班级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得以彰显。本研究始于反思、观察和访谈,通过对现状的分析了解到由于班主任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淡薄、学生自身也缺乏主体意识,再加之班级活动构建体系不完善、班级活动评价体系不合理等原因导致学生参与班级活动时自主意识薄弱、能动性较差、在活动中缺乏创造性和参与度等诸多问题。为了充分发挥学生在班级活动中的主体性,本研究借鉴了国内学者裴娣娜的“少年儿童主体性发展指标体系的目标分解”和国外学者琳达·莫斯(Linda.L.Morse)的WSCC模型建立了班级活动的“Role-Playing模式”,通过让学生在班级活动过程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参与到班级活动的内容选择、方案设计、活动实施、总结评价等各个环节,以此来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活动过程中使用了基于裴娣娜教授的主体性分解目标制订的观察提纲,用于衡量在研究的不同阶段学生在班级活动中主体性发挥的情况变化。通过两轮行动研究,本研究最终总结出了在班级活动中发挥学生主体性需转变的观念和可采用的策略:一方面,教师应该树立和践行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另一方面,要帮助和支持学生提升自身的主体意识。此外,要完善班级活动的模式,包括:依据学生的需求选择活动内容;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活动设计;依托学生组织进行活动实施;确立多元化主体的评价模式等。本研究所采用并优化的“Role-Playing模式”在以上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当然也仍然存在局限和不足,可以为未来班级活动的开展提供一些经验和借鉴。
冯骁[7](2019)在《基于可持续供给的教育税收制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教育经费作为支撑教育事业发展的基础,其充足且可持续性的供给,是我国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根本保障。教育经费对于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性无需赘述,可以说教育经费是教育发展的先行保障。而教育经费中,其重要的来源之一就是教育税收收入。税收作为国家宏观调控和收入分配调节的重要宏观经济工具,在教育经费筹集方面的作用不可忽视。纵观世界各国教育税收管理征收办法,许多国家是通过征收独立的教育税,或将如流转税或财产税等税收收入作为税基从中按比例划拨教育经费等方式,来保障本国教育经费的稳定供给和教育财政的稳定投入。在我国,教育经费收入尤其是公共财政预算安排的教育经费中,除了教育事业费和基本建设费外,以教育费附加为主,其他教育税收优惠政策为补充构成了教育税收制度,这种教育税收制度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教育经费收入,为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经费保障。但在当前社会背景下存在诸多问题:第一,教育费附加由于本质上是一种行政性收费,而不是税收,存在很多法理层面的问题,这不仅为足额征收带来很多不确定性,也难以保障教育经费稳定的、可持续供给;第二,教育费附加征收的量很有限,难以为教育可持续发展提供充足的收入;第三,教育费附加由于附加税的特性,导致了其地区差异非常明显,更加导致了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均,不宜于教育资源的高效公平分配。由此引申出全文的两大主干问题:一是教育税收理论框架下,为什么要征收教育税,从经济学和法律角度,教育税征收是否能推进我国教育事业进步。二是教育税收实践视角下,教育税收征收的可行性。我国教育费附加施行至今,取得了哪些成就,存在哪些问题,如何通过开征教育税来解决这些问题。本研究的思路:围绕核心问题“构建以教育税为核心的教育税收制度,保障教育经费的可持续供给”进行论述。由于“基于可持续供给的教育税收制度”是一个新课题,因此,本文尝试着构建一个系统、全面、符合逻辑的研究框架。除了研究文献综述外,研究沿着回答“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的问题进行架构。首先,论文阐述了“教育税收制度的理论基础”,回答“为什么要建立教育税收制度”。运用公共经济学的公共产品理论、外部性理论等理论,说明教育税收的合理性。运用税收学的税收调控机理和税收法定理论,说明教育税收对教育活动的促进机理,以及建立法定的教育税收制度体系的意义;其次,论文剖析了“我国教育税收制度的现状与问题”,回答“我国教育税收制度现状如何”,揭示存在的问题;最后,论文回答了“怎样构建基于可持续供给的教育税收制度”,其中包括国外经验借鉴、制度设计和检验性实证等。结合研究思路,论文全文包括八章内容。第1章,导论。主要阐述了我国教育费附加政策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研究框架、研究方法等内容。第2章,文献综述。主要梳理了当前研究文献的特征、国内外教育税收相关研究。第3章,教育税收理论分析。分别从教育税收制度理论分析框架、教育税收经济学理论、教育税收调控机理、教育税收法理基础等方面,分析了开征教育税的理论依据。第4章,我国教育税收制度的现状分析。主要探讨了我国教育税收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与根源,从实践角度论证了构建教育税收制度的必要性。第5章,国外教育税收制度研究与启示。主要分析了国外教育税收制度实践、国外教育税收优惠制度实践,并获得相关启示。第6章,我国可持续供给的教育税收制度设计。这一章是在理论和现状分析、借鉴国外的教育税收制度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税收法理和教育税制度构建。其中主要包括教育税收法定理念、教育税收原则、教育税收要素界定、教育税收优惠设计、教育税收和财政支出关系等。第7章,实证分析:基于可持续供给的教育税收制度政策有效性验证。这一章主要运用两个模型进行实证,验证我国教育税收制度设计的有效性。即通过教育税收入灰色预测模型,模拟实证了教育税的收入规模;通过学区房Hedonic模型,回归运算得出了教育资源在教育税应税财产中的资本化比率。第8章,研究结论及建议。主要包括研究的主要结论、政策建议和研究展望。通过研究,本文得出如下主要结论:1、我国应开征以财产持有额为税基的教育税,并以此为核心构建我国的教育税收制度,以保障教育经费的可持续供给。2、教育税收制度理论框架由教育税收经济学理论、教育税收制度税收调控机理、教育税收制度法理三部分组成。在依法治国和税权法定角度下,通过经济学原理征得可观的税收收入,通过税收调控机理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与教育资源的合理分配。3、当前我国教育税收制度问题的根源集中于两个层面:法理层面和税收调控层面。法理层面因为教育费附加的行政收费属性,导致法律治理不规范,许多内容和缺陷与当前我国部分法律精神相违背;税收调控层面,我国教育税收对教育活动影响因素不均衡,对教育活动调控缺乏主税种,对教育活动调控手段无创新,对教育活动调控力度不持续,对教育活动调控对象不平等。4、发达国家具有成熟的教育税收制度值得我国借鉴。国外在教育税层面,纳税主体和课税对象范围较广、教育税税率根据不同的课税对象分别设置、教育税收入由国家和地方共享、教育税税收优惠制度健全、教育税遵守税收法定原则;在教育税收优惠层面,政策多样覆盖面广、政府与个人的责任有机统一、对公私教育平等对待、注重对受教育者的税收优惠、鼓励教育机构自筹自支经费、有完善的教育捐赠激励机制。5、我国基于可持续供给的教育税收制度设计的核心在于征收教育税。征收教育税应该遵循以下原则:税基独立原则、税负均分原则、税源稳定原则、征管有效原则。教育税将以财产持有额为税基计征并通过合理的征管机制,合适的税收优惠,恰当的支出方式,保障我国教育税的收支合理有效,进而保障我国教育经费的可持续供给。6、实证分析印证了我国基于可持续供给的教育税收制度的有效性。通过教育税收入灰色预测模型,我们模拟出了教育税的收入规模预测结果,并得出两大结论,第一是教育税的增长速度优于教育费附加,第二是教育税在财政收入稳定性上优于教育费附加,证明教育税可以替代教育费附加,实现教育经费的可持续供给。通过学区房Hedonic模型,我们经过回归运算得出了教育资源在教育税应税财产中的资本化比率,通过对回归结果的分析,我们得出了教育税收制度可以形成教育资源不断优化合理分配的良性循环。本文可能的贡献在于:首先,本文选取了已有文献研究不足、现实又亟待解决的影响教育民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教育税收制度进行研究。教育是培养人才的事业,是政府关注的最大民生事业之一,它关乎国家的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政府办教育需要花钱,而且需要可持续供给,税收收入是教育经费可持续供给的重要保障。在我国以地方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下,教育税收对地方教育经费的可持续供给尤为重要。但长期以来,(1)我国实施的是以附加税(教育费附加)、辅以税收减免,来为地方提供教育经费的政策。按照法定税收原则,这种“附加税”作为行政性收费并不具备持续征收的法定效力。(2)我国还没有一个保障教育经费可持续供给的教育税收制度体系。近年来我国财产税改革设计,以及加大对“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支持力度,为建立以财产持有额为税基的主体税种的教育税收制度创设了可能。(3)已有文献多针对教育税收进行问题导向的研究,对我国的教育费附加政策,我国的教育财政转移支付,我国教育财政事权财权分权理论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缺乏针对教育税收制度进行系统化、逻辑化、全面化的研究。其次,论文运用灰色模型(GM)预测和Hedonic模型回归研究方法,实证教育税收制度的有效性。目前我国关于教育税收的研究主要是采取文献与定性研究,尚未引入定量实证工具进行分析。本文基于教育经费可持续供给,在构建以财产持有额为税基的教育税作为主体税种的教育税收制度基础上,引入大量数理工具,通过验证性实证来分析教育税收制度的可行性和有效性。(1)论文使用灰色模型(GM)预测方法,选取山东省数据,对山东省未来教育税的收入规模进行了测算,从而得出了对教育财政收入来说,无论是增长速度还是稳定性方面,教育税都要优于当前我国的教育费附加制度。(2)论文使用Hedonic模型回归方法,选取山东省部分学区房数据,对学区房价格与教育资源分配之间的比例数量关系进行了测算,从而得出了教育资源会资本化于教育税应税财产,并通过教育税可以推进教育资源的合理分配与教育事业的良性发展,从定量角度论证了教育税收制度的有效性。第三,论文提出的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论文在分析中国教育税收制度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我国可持续供给的教育税收制度进行理论设计,并通过模拟实证和检验实证,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1)择机建立以教育税为主体税种的教育税收制度体系,教育税的税基选择财产作为主要税基并配套合适的税收减免等制度。(2)改变现有教育费附加由于行政收费属性导致的税收征管监管漏洞,完善针对教育税收的征收管理体系。(3)在建立规范教育税收制度中,需要完善的财产评估机制,而当前摆在我国财产税立法立制面前最大的困难就是财产的评估,本文结合教育税税基评估,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财产评估制度,明确了教育税税基评估的主体、方式、时间周期等,为教育税收制度及时落地奠定基础。
胡朝阳[8](2019)在《教师教学语言的教育性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语言是人类作为交际工具的表现符号,是人类形成和表达思想的手段。教学是以促进人的身心发展为指向,以教与学的对成为发生机制和存在方式的师生之间特殊的交往活动。语言与教学之间具有天然的联系。这种天然的联系通过教学语言得以建立。教学语言是存在于教学关系中用于教学交往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根本指向的语言符号系统。研究教学语言是深化教学理论研究和提升教学质量的需要。基于功能主义的视角对教学语言教育性的分析,具有内在逻辑的一致性,可以实现教学语言研究的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实然与应然的统一、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深化教学语言研究的可行路径。本研究共分为五章,阐释了“具有何种教育素养的教师如何运用教学语言实现了好的教学效果”。第一章,阐释了教育性是教学语言的根本特性。基于功能主义的视角,教学语言是存在于教学关系之中的语言,是教学交往的工具。教育性是教育之为教育的根本特性,它是社会性与发展性的统一,规律性与目的性的统一,价值规范与实际效果的统一。教育性是教育目的的协同性、教育过程的规范性和教育效果的发展性的融合。真正的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教学语言既是教学交往的工具,同时构成教学本体。教育性是教学语言所表现出的根本特性,是教学语言的价值预设与功能实现的融合。第二章,阐释了教学语言教育性的价值预设。真正的教学“是立于科学达于艺术之伦理性活动”,它是“向善、求真、趋美”的,它具有伦理性、科学性和艺术性。教学语言既是教学的工具,也构成教学本身。教学语言要具有教育性就应该符合教学的价值预设,即“向善、求真、趋美”,它们分别表现为教学语言的伦理性、科学性和艺术性。科学性是教学语言教育性的基础,伦理性是教学语言教育性的灵魂,艺术性提升教学语言教育性的表现力。符合教学的价值预设是教学语言具有教育性的根本前提。第三章,基于事理的逻辑,以教学语言教育性的实现过程为线索,阐释了教学语言功能实现的标准。首先,建构教学关系是教学语言实现其教育性的前提性标准。师生是一种资格,是建构教学关系的主体。在教学目的的协同下,师生的相互作用建构了教学关系,使得教学语言成为自身,因而建构教学关系是教学语言具有教育性的先决条件。其次,形成教学交往是教学语言实现其教育性的过程性标准。形成教学交往就是实现教学语言教育性的过程。形成教学交往的关键是实现师生的心理沟通。教学交往的形成依赖于教学对话的展开。最后,实现教学目的是教学语言实现其教育性的结果性标准。实现教学目的是教育性现实生成的标志。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在教学交往的过程中,教学语言促进了学生的发展,实现了它的教育功能,就表现出它的教育性。第四章,分析了教学语言功能实现的机制。基于功能主义的观点,制约教学语言功能实现的因素是教学目的、教师和教学语境。教师既是教学语言的“创造者”,也是教学语言的“使用者”,其言说条件和言说的原则直接决定了教学语言的功能实现。教师的教育素养构成教师的言说条件。教师应遵循的言说原则包括适应原则、合作原则和得体原则。教学语境是教学语言实现其功能的另一重要制约因素,它制约着教学语言的语义生成、表达和理解的过程。学生是最重要的语境因素。语义的生成是教学语言功能实现的起点,语义的表达是教学语言功能实现的展开过程,语义的理解是教学语言功能实现的最终保证。第五章,探讨了提升教学语言教育性的策略。首先,提高教师的教育素养是提升教学语言教育性的根本策略。教师要形成良好的教育思维,具备丰富的教育知识,拥有卓越的教育能力,确立坚定的教育信念,并涵养通达的教育智慧。其次,要完善教师的言说条件,即确立言说的前提,明确言说的目的,精心准备教学语言的内容,并形成教学语言的风格。最后,要改进教学语言的表达,即遵循基本的表达原则和掌握丰富的表达技巧。
王曦[9](2019)在《高等教育第三方评价制度创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从重数量到重质量发展的转变,高等教育也从政府管理转向了共同治理。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评价仍是以政府评价为主,自办自评是不符合当前时代发展要求和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积极培育和发展高等教育第三方评价是历史发展之必然,亦是大势所趋。受我国传统社会文化的制约,加之第三方评价自身独立性、专业性、公正性、效用性缺失,使得我国高等教育第三方评价发展滞后,评价结果还不能得到政府、高校及社会的普遍认可。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对我国高等教育第三方评价与国外高等教育第三方评价进行了比较。通过调查研究了解我国高等教育第三方评价的发展现状及问题,其症结在于制度的缺失,缺少相关的国家法律制度、第三方评价组织管理制度、行业规范制度及评价结果的应用制度。完善我国高等教育第三方评价制度,就要处理好政府、高校和第三方评价三者的关系,即建立第三方评价的外部法律制度。同时为解决第三方评价自身问题,还要创建第三方评价内部管理和组织制度。委托代理理论解决了三者在法律上的关系,公共治理理论很好的解释了第三方评价机构在高校治理中的重要作用,综合评价理论成为第三方评价的具体操作规范,很好的解决了第三方评价自身建设的问题。结合委托代理理论、公共治理理论和综合评价理论,提出了SMART框架。SMART框架包括了制度建设(System)和属性革新(Revolution)的第三方评价外部制度建设,以及操作规范(Manipulation)、应用专业(Application)、和目标导向(Target)的第三方评价内部制度建设。继而提出国家性法律制度建设和主体革新性制度建设的外部制度建设框架;规范性操作制度建设、专业性应用制度建设和发展性教育评价制度建设的内部制度建设框架。从内外制度着手共同打造我国高等教育第三方评价制度,从而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第三方评价的健康发展。
孙月娟[10](2018)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公信力研究》文中指出人无信不立,国无信则衰。在教育所处的社会环境和舆论环境发生变化的前提下,公信力的生成和维持是当下教育强大力量的来源和滋养,如何正确认识、塑造、提升教育领域的公信力是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切教育工作的生命线,是要在人的头脑中搞建设,在这过程中,只有信任才会有交流,只有交流才会有沟通,只有沟通才会有影响,只有影响才会有传承。因此,公信力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题中之义,是思想政治教育生命力所在。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引入公信力理论并加以分析,是思想政治教育在公众价值观中合理存在的投射和支撑,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公信力研究是对当前低效化困境的有声回应。本研究综合运用多种学科的相关理论和知识,基于定性分析法、系统科学方法、跨学科研究法等方法,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公信力”问题进行了初步的学理回应。2016年12月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并提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在改进中加强”这一总体要求,这使得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公信力的培育和发展变为形势之需、任务之求。本研究鉴于公信力的研究现状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展望,阐述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公信力研究需突破的研究论域。第一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公信力的界说。概念内涵的界定是分析研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公信力及其运行机理等相关理论的逻辑前提。文章首先从深入解读和解析公信力的词义开始,基本勾勒出了公信力概念的关系模式:公信力是以实体性的“公”为基点,以主体性的“信”为核心,以客体性的“力”为驱动,最后复归于主体性之“公”的精神品质的彰显和塑造这样一个辩证统一的概念逻辑之维。进而界定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公信力的基本内涵、属性特征,并从“公”“信”“力”出发提出了把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公信力的三个向度:信任度、影响力和公共性。第二章:信任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公信力的基础要件。信任度包含着两层含义:一是对方是否可信?二是如果可信,主体赋予信任的程度。本章首先对信任度等相关概念、特点进行了辨析,按照主体类型和主体信任的维度分别对信任度进行分类。随后,从“谁信任谁”“何种信任”“何以信任”三个方面阐述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信任度架构;并从“真”“善”“美”与思想政治教育信任度的三个契合视角论述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信任度的逻辑演进。第三章:影响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公信力的目标追求。影响力也是公信力研究的一个重要向度,影响力侧重于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力”的大小和方向来作用和影响于大学生并反馈信用。本章从双向互动关系的视角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力进行了祥实解读,阐释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力的核心目标导向性、过程调控性、因素复杂性、结果非定量性等特征;从主体维度、介体维度和环体维度分析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力的因素,并对其内在的作用机理和作用层次进行了系统揭示。第四章:公共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公信力的构筑之基。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属人意义的学科,公共性是主体性维度下的一种现代品质,两者在理论价值层面都是关注人的发展,彰显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要求。“公共性”有其丰富的学术资源和学科基础,基于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公共性才有深厚的理论渊源。本章围绕“公共性何谓”“公共性何来”“公共性何在”三个维度深入论述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公共性的核心要义、生成语境和价值彰显。第五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公信力的提升路径。本章承上启下,着力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别从信任度、影响力、公共性视角出发,从各自的主要影响维度入手提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公信力的提升路径。在“信任度”视角下,把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真”“向善”“塑美”;在“影响力”视角下,人是最活跃的因素,因此把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公信力主体维度的培育路径具有决定性意义;在“公共性”视域下,提出要以主导和主流意识形态为引领,以“公共人”人格品质培养塑造“接班人”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公信力的方向性路径。
二、论发展性教育评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发展性教育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1)知识学习的发展功能及其局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 现实回应:知识教学与学生发展的“矛盾” |
(二) 理论省察:知识学习的发展性限度 |
(三) 时代诉求:学生素养的培育 |
(四) 个人旨趣:人何以发展 |
二、文献综述 |
(一) 关于知识学习与人的发展关系 |
(二) 关于知识学习的功能与局限 |
(三) 关于学生发展的内容与机制 |
(四) 研究述评 |
三、研究意义 |
(一) 理论意义 |
(二) 实践价值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知识与知识学习 |
一、知识界说 |
(一) 知识的立场与类型 |
(二) 知识的相关概念 |
(三) 本文中的知识 |
二、知识学习的涵义 |
(一) 知识学习的两种理解 |
(二) 知识学习的涵义界定 |
(三) 知识学习的概念辨析 |
第二章 知识学习与人的发展关系的历史考察 |
一、西方对知识学习与人的发展关系的认识 |
(一) 古代教育中的认识 |
(二) 近代教育中的认识 |
(三) 现代教育中的认识 |
二、国内对知识学习与人的发展关系的理解 |
(一) 民国初期:“死读书”与“学做合一 |
(二) 建国之后:“知识至上”与“开门办学” |
(三) 改革开放以来:知识学习的超越 |
三、关于知识学习对于学生发展作用的三种误解 |
(一) 将知识掌握本身等同于学生发展 |
(二) 在知识学习范围内理解和落实学生发展 |
(三) 将认知发展的规律泛化为全面发展的规律 |
第三章 学生发展的取向与机制 |
一、学生发展的实质 |
(一) 发展概念述评 |
(二) 学生发展的实质 |
二、学生发展的取向 |
(一) 知识取向与发展取向 |
(二) 学生发展的取向类型 |
(三) 学生的全面发展取向 |
三、学生发展的机制 |
(一) 发展的本能与可能 |
(二) 学生发展的机制 |
第四章 知识学习的发展功能 |
一、知识学习发展功能的立论基础 |
(一)知识学习的双重功能 |
(二) 为什么知识学习具有发展功能 |
二、知识学习与素质发展的结构剖析 |
(一) 知识学习发展功能的分析框架 |
(二) 知识学习内容与方式的发展功能 |
(三) 知识学习对不同素质的发展功能 |
三、知识学习在全面发展中的功能表现 |
(一) 知识学习奠定学生全面发展的认知基础 |
(二) 知识学习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间接经验的指导 |
(三) 知识学习是促成知识学习主体的基本途径 |
(四) “优秀学生”的成长透视:知识学习全面发展功能的案例剖析 |
第五章 知识学习的发展局限 |
一、理论分析:知识学习为何具有发展局限 |
(一) 全面发展取向的背离 |
(二) 素质发展机制的僭越 |
(三) 语言文字的符号特性 |
(四) 知识中心的教育传承 |
二、现实表征:知识学习具有哪些发展局限 |
(一) 坍缩学习的本义 |
(二) 窄化学习的对象 |
(三) 简化学习的过程 |
(四) 知识学习的可能风险 |
三、实证分析:知识学习发展局限的确认 |
(一) 知识学习导向下的学生发展现状 |
(二) 中西方学生发展状况与课堂教学的比较 |
(三) 典型的“发展”案例 |
第六章 知识学习在教育中的定位 |
一、知识学习在教学中的地位 |
(一) 知识学习在教学中的必要性 |
(二) 知识学习在学习活动中的特殊性 |
(三) 知识学习促进学生发展的可能性 |
二、如何发挥知识学习在学生全面发展中的作用 |
(一) 明确知识选择的功能依据 |
(二) 促进多维学习的融合互动 |
(三) 从知识中心转向学习中心 |
三、基于知识学习发展功能与局限的教改启示 |
(一) 观念转变:更新知识观与学习观 |
(二) 实践变革:提升教育的全面发展功能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2)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困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培智学校学生主体教育的意义 |
(二)培智学校学生的人文关怀价值 |
(三)培智学校学生的社会融合目标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
(二)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
四、概念界定 |
(一)生存教育 |
(二)培智学校学生 |
(三)智力障碍 |
五、研究方法 |
(一)文献法 |
(二)参与观察法 |
(三)问卷法 |
(四)访谈法 |
六、理论基础 |
(一)全纳教育理论 |
(二)多元智能理论 |
七、研究创新点与不足 |
(一)本研究的创新点 |
(二)本研究的不足 |
第一章 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的应然状态 |
一、培智学校学生与生存的关系 |
(一)学校是培养学生社会规则的主阵地 |
(二)家庭是建立学生生活需要的原发动力 |
(三)各界联动帮助学生主动适应社会文化 |
(四)学生自身与生存建立完形 |
二、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的理想状态 |
(一)培养目标应是健全人格的人 |
(二)教育理念应是独立的生存者 |
(三)生存实质应是维护学生自由公正的权利 |
(四)生存机制应是构建和谐社会道德的体系 |
第二章 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的实然状态 |
一、调查设计 |
(一)调查思路 |
(二)调查点的选取及基本情况 |
(三)调查样本 |
(四)调查工具 |
二、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开展情况 |
(一)目标定位 |
(二)管理措施 |
(三)课程设置 |
(四)教材使用 |
(五)师资配备 |
三、培智学校学生家庭生存教育的培育情况 |
(一)家庭结构 |
(二)家庭生存教育环境 |
(三)家庭生存教育内容 |
(四)家校合作的生存教育模式 |
四、培智学校学生社会生存教育情况 |
(一)资本分配情况 |
(二)考试选拔情况 |
(三)社会沟通情况 |
(四)社会就业情况 |
第三章 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面临的困境 |
一、培智学生生存教育的学校育化困境 |
(一)教育管理特殊化不足 |
(二)教师专业发展的瓶颈 |
(三)培智学校学生生存学习桎梏 |
(四)学校育化的生存实践脱节 |
二、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的家庭维护困境 |
(一)家长育人意识薄弱 |
(二)家长育人方法欠缺 |
(三)家校合作教育固化 |
(四)家长支持条件缺乏 |
三、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的社会给养困境 |
(一)社会文化给予生存空间不足 |
(二)法律保障弱化 |
(三)社会匹配资源较少 |
(四)社会育人结果被忽视 |
第四章 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困境的成因分析 |
一、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的学校干预困境成因 |
(一)生存教育定位模糊 |
(二)校园文化的智能环境缺乏 |
(三)教师专业素养支持力不足 |
(四)管理者的决策粗浅 |
二、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的家庭教养困境成因 |
(一)家庭教育结构残损 |
(二)家庭教育意识窄化 |
(三)家长教育方式不当 |
(四)家校合作不对称 |
三、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的社会融合困境成因 |
(一)社会规则与沟通的适应不调 |
(二)同伴关系存在距离 |
(三)就业效度岌岌可危 |
(四)教育分层处于劣势 |
第五章 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困境的解决策略 |
一、加强政府对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保障力度 |
(一)建立学生入学综合诊断评估与档案追踪机制 |
(二)扩大培智学校办学总量 |
(三)扩大培智学校教师培养力度 |
(四)政府、专家、一线教师参与校本教材推广 |
(五)开设临床教育学,推动五位一体的康养模式 |
二、完善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实施条件 |
(一)改善教育特殊化环境,促进多元智能发展 |
(二)拓宽教师招聘渠道,提高教师培训实效 |
(三)教育评价中引入社会性评价机制 |
(四)改进教育管理普教化倾向 |
三、改善培智学校学生家庭培育效果 |
(一)设立家长学校提高家长教育意识与能力 |
(二)提供家长公益岗位 |
(三)建立家长心理干预调节机制 |
(四)改善家长与学校教育的衔接 |
四、提高培智学校学生社会生存支持 |
(一)加强义工的专业性 |
(二)民办培智幼儿教育公助化 |
(三)健全职前教育,设立专业性托养机构 |
(四)进一步融合培智学校学生的就业支持 |
结论 |
附录一 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现状调查校长问卷 |
附录二 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现状调查教师问卷 |
附录三 访谈提纲概要 |
附录四 课堂参与观察记录表 |
附录五 双鸭山市S培智学校总课程表1 |
附录六 哈尔滨市H培智学校总课程表2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大学生性教育小组实务研究 ——以“爱情五重奏”性教育小组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概念界定 |
1.3.1 性教育 |
1.3.2 小组工作 |
1.3.3 朋辈辅导员 |
1.4 文献综述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1.4.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1.6 研究重难点及创新性 |
1.6.1 研究重点 |
1.6.2 研究难点及创新性 |
1.7 理论依据 |
1.7.1 社会学习理论 |
1.7.2 认知行为理论 |
1.7.3 社会支持理论 |
第二章 大学生性教育现状调查与需求分析 |
2.1 H大学性教育现状调查分析 |
2.1.1 调查对象人口学特征 |
2.1.2 调查对象的性观念 |
2.1.3 调查对象的性知识状况 |
2.1.4 调查对象的性教育状况 |
2.2 H大学性教育需求分析 |
2.3 小结 |
第三章 “爱情五重奏”性教育小组方案设计 |
3.1 小组简介 |
3.2 小组活动目标 |
3.3 小组成员招募方法 |
3.4 小组活动服务模式:“社工+朋辈辅导员”服务模式 |
3.4.1 “社工+朋辈辅导员”模式 |
3.4.2 “社工+朋辈辅导员”模式运作过程 |
3.5 小组活动方案计划 |
3.5.1 小组活动方案设计理念 |
3.5.2 第一节活动方案计划 |
3.5.3 第二节活动方案计划 |
3.5.4 第三节活动方案计划 |
3.5.5 第四节活动方案计划 |
3.5.6 第五节活动方案计划 |
第四章 “爱情五重奏”性教育小组干预过程 |
4.1 第一节小组活动过程:相识 |
4.2 第二节小组活动过程:相知 |
4.3 第三节小组活动过程:相爱 |
4.4 第四节小组活动过程:相惜 |
4.5 第五节小组活动过程:相别 |
第五章 “爱情五重奏”性教育小组评估 |
5.1 评估方法 |
5.1.1 过程评估 |
5.1.2 结果评估 |
5.2 评估测量工具 |
5.2.1 定量测量工具 |
5.2.2 质性测量工具 |
5.3 小组过程评估 |
5.3.1 小组成员表现评估 |
5.3.2 服务专业性评估 |
5.3.3 “社工+朋辈辅导员”服务模式评估 |
5.4 小组结果评估 |
5.4.1 目标实现程度评估 |
5.4.2 服务对象满意度评估 |
第六章 结论与反思 |
6.1 结论 |
6.2 反思 |
6.2.1 关于对小组目标的反思 |
6.2.2 关于对活动设计的反思 |
6.2.3 关于对活动过程的反思 |
6.2.4 关于对“社工+朋辈辅导员”服务模式的反思 |
6.2.5 关于对社会工作者专业素质的反思 |
第七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件1.H大学大学生性教育状况调查问卷 |
附件2.“爱情五重奏”性教育小组活动方案 |
附件3.“爱情五重奏性教育”活动评测表 |
附件4.参加者满意度表 |
作者在校期间学术成果 |
致谢 |
(4)高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 ——以H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提出 |
1.实施综合素质评价有益于培养高质量人才 |
2.高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需加强规范 |
3.我国高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相关学理研究尚未成熟 |
(二)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三)已有研究现状 |
1.国内外大学生评价研究现状 |
2.高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现状 |
3.对已有研究的述评 |
(四)研究设计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3.研究对象的选取 |
4.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
一、识读高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1.综合素质 |
2.综合素质评价 |
3.高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
(二)高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与相关概念辨析 |
1.高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与高校学生评价 |
2.高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与中小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
(三)高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特点 |
1.全面性评价与个性化评价相结合 |
2.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 |
3.学术能力与非学术能力相结合 |
4.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相结合 |
5.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 |
二、高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理论分析 |
(一)高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理论依据 |
1.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2.多元智能理论 |
3.发展性评价理论 |
(二)高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基本架构 |
1.高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理念 |
2.高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主体 |
3.高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 |
4.高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方法 |
5.高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的呈现与使用 |
三、H大学本科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状况 |
(一)H大学概况简介 |
1.H大学基本情况介绍 |
2.H大学本科生综合素质评价程序 |
(二)调查基本情况介绍 |
1.调查工具 |
2.调查实施 |
3.H大学本科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成效 |
四、H大学本科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问题及成因 |
(一)H大学本科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的问题呈现 |
1.高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教育功能未得到有效发挥 |
2.当前综合素质评价内容仍较为偏重传统学生评价 |
3.在开展评价活动时过于强调量化评价方法的使用 |
4.评价结果的呈现与使用方式较为单一刻板 |
5.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等相关配套措施设计不完善 |
(二)H大学本科生综合素质评价存在问题的归因分析 |
1.高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理论研究较为薄弱 |
2.参与评价活动的相关主体缺乏较强的评价能力 |
3.评价实施过程中存有操作不当监管不力的现象 |
五、H大学本科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优化策略 |
(一)加强高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相关研究 |
(二)统筹全局以完善综合素质评价的顶层设计 |
(三)评价参与人员需切实提升自身的评价素养与能力 |
(四)优化学校的评价氛围以促进评价的常态化实施 |
(五)完善相关配套制度以彰显两个课堂协同育人的效果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学生评价调查问卷 |
附录B H大学本科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情况的访谈提纲 |
附录C H大学本科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情况的访谈提纲 |
附录D H大学本科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情况的访谈提纲 |
致谢 |
(5)成都市新都区教育督导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创新点 |
1.4 研究思路、技术路线和方法 |
1.4.1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
1.4.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教育督导相关理论及发展演变 |
2.1 基本概念 |
2.1.1 教育督导和督学 |
2.1.2 教育督导机构 |
2.1.3 教育督导责任区 |
2.1.4 教育督导模式 |
2.1.5 教育督导职能 |
2.2 理论基础 |
2.2.1 主客体理论 |
2.2.2 新公共服务理论 |
2.2.3 发展性教育督导理论 |
2.3 教育督导的发展演变 |
第三章 成都市新都区教育督导实施现状 |
3.1 成都市新都区教育督导实施背景和数据来源 |
3.1.1 新都区教育督导实施背景 |
3.1.2 新都区教育督导数据来源 |
3.2 成都市新都区教育督导机构设置及队伍建设 |
3.2.1 新都区督导机构设置情况 |
3.2.2 新都区督学人员队伍建设情况 |
3.3 成都市新都区教育督导情况 |
3.3.1 新都区教育督导理念 |
3.3.2 新都区教育督导模式 |
3.3.3 新都区督学责任区划分 |
3.3.4 新都区教育督导工作流程 |
第四章 成都市新都区教育督导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4.1 教育督导管理方式存在的问题 |
4.1.1 督导人员定位行政化 |
4.1.2 督导职能偏督政 |
4.1.3 督导评估多样性不足 |
4.2 督学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
4.2.1 专职与兼职比例不协调 |
4.2.2 督学队伍梯队结构不协调 |
4.2.3 专业化程度不高 |
4.3 教育督导结果效用存在的问题 |
4.3.1 督导结果运用有限 |
4.3.2 社会参与程度较低 |
4.3.3 督学之间交流反馈少 |
第五章 成都市新都区教育督导实施过程中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5.1 教育督导管理方式问题的成因分析 |
5.1.1 教育督导体制尚不健全 |
5.1.2 工作传统理念的影响 |
5.1.3 结果导向思维的影响 |
5.2 督学队伍建设问题的成因分析 |
5.2.1 对基层教育督导重要性认识不到位 |
5.2.2 督学队伍建设不完善 |
5.2.3 督学资格认证制度缺失 |
5.3 教育督导结果效用问题的成因分析 |
5.3.1 评估反馈渠道不畅通 |
5.3.2 学校重视程度不够 |
5.3.3 学生和家长意识淡薄 |
第六章 成都市新都区教育督导实施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对策探讨 |
6.1 教育督导管理方式问题的对策 |
6.1.1 完善基层教育督导工作机制体系 |
6.1.2 健全督导机构的行政性与专业性 |
6.1.3 强化基层政府在教育督导中的主导作用 |
6.2 教育督导队伍建设问题的对策 |
6.2.1 加强学习提升督学队伍专业素质 |
6.2.2 完善督学资格认证工作 |
6.2.3 树立发展性督导工作理念 |
6.3 教育督导结果效用问题的对策 |
6.3.1 基于学校需求增强督导结果效用 |
6.3.2 加强教育督导信息化建设 |
6.3.3 推进教育督导的创新改革 |
第七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调查问卷 |
附录二 :访谈提纲 |
(6)在小学班级活动中发挥学生主体性的行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新时代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要求 |
1.1.2 班级活动的重要性 |
1.1.3 个人的工作背景和兴趣 |
1.2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班级活动的相关研究 |
2.1.1 国内研究 |
2.1.2 国外研究 |
2.2 学生主体性的相关研究 |
2.2.1 国内研究 |
2.2.2 国外研究 |
2.3 班级活动与学生主体性的关系 |
2.4 核心概念界定 |
2.4.1 主体性 |
2.4.2 小学生主体性 |
2.4.3 班级活动 |
3 研究设计 |
3.1 研究思路 |
3.2 研究对象 |
3.3 研究方法 |
3.3.1 教育行动研究的起源与发展 |
3.3.2 行动研究的分类和特征 |
3.3.3 本行动研究的模式 |
3.3.4 本行动研究的实施步骤 |
3.3.5 采用的研究工具 |
4 行动研究 |
4.1 当前班级活动的问题反思及归因研究 |
4.1.1 当前班级活动的问题反思 |
4.1.2 归因分析 |
4.2 在班级活动中发挥学生主体性的第一轮行动研究 |
4.2.1 第一轮行动研究实施目标 |
4.2.2 第一轮行动研究实施策略 |
4.2.3 第一轮行动研究实施过程 |
4.2.4 第一轮行动研究实施总结和反思 |
4.3 在班级活动中发挥学生主体性的第二轮行动研究 |
4.3.1 第二轮行动研究实施过程 |
4.3.2 两轮行动研究实施总结 |
5 如何更好地在班级活动中发挥小学生的主体性 |
5.1 教师应树立学生主体的观念 |
5.2 提升小学生自身的主体意识 |
5.3 完善班级活动模式 |
5.3.1 建立“班级活动月”体系 |
5.3.2 建立“Role-Playing”班级活动模式 |
5.3.3 “Role-Playing”模式的价值意蕴 |
5.3.4 “Role-Playing”模式的实施策略 |
5.4 本研究的局限性和未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访谈提纲 |
附录(2) 观察提纲 |
附录(3) 部分行动研究过程性资料 |
致谢 |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
(7)基于可持续供给的教育税收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核心概念界定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文献特征 |
2.2 国内教育税收相关研究 |
2.3 国外教育税收相关研究 |
2.4 文献评述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教育税收制度理论基础 |
3.1 教育税收制度理论分析框架 |
3.2 教育税收经济学理论 |
3.3 教育税收法理基础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我国教育税收制度的现状分析 |
4.1 我国教育税收制度沿革 |
4.2 我国教育税收制度现存问题 |
4.3 我国教育税收制度问题根源剖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国外教育税收制度研究与启示 |
5.1 国外教育税制度实践 |
5.2 国外税收优惠制度实践 |
5.3 国外教育税收制度研究启示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我国可持续供给的教育税收制度设计 |
6.1 教育税开征的基本原则 |
6.2 教育税的税收要素界定 |
6.3 教育税的税收优惠设置 |
6.4 教育税与财政支出的关系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实证分析:基于可持续供给的教育税收制度政策有效性验证 |
7.1 模拟实证:教育税财政充足性定量分析 |
7.2 检验实证:教育税收对教育资源分配影响分析 |
7.3 本章小结 |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
8.1 研究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8)教师教学语言的教育性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 |
一、问题提出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目的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教学语言的相关研究及反思 |
二、“教育性”的相关研究及反思 |
第三节 研究的问题与视角 |
一、研究的问题 |
二、研究的视角 |
第四节 研究思路、方法与可能的创新之处 |
一、研究的思路 |
二、研究的方法 |
三、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教育性:教学语言的根本特性 |
第一节 教学语言的功能主义阐释 |
一、功能主义:阐释教学语言的理论视角 |
二、教学语言:存在于教学关系之中的语言 |
三、教学语言:教学交往的工具 |
第二节 教育性:教学语言作为教学工具所表现出的特性 |
一、教育性的内涵和结构 |
二、教学语言的教育性的内涵和表现 |
小结 |
第二章 教学语言教育性的价值预设 |
第一节 求真:教学语言的科学性 |
一、“求真”:教学的科学性 |
二、教学语言的“真”的内涵 |
三、教学语言科学性的核心意蕴 |
第二节 向善:教学语言的伦理性 |
一、“向善”:教学的伦理性 |
二、教学语言的“善”的内涵 |
三、教学语言伦理性的核心意蕴 |
第三节 趋美:教学语言的艺术性 |
一、“趋美”:教学的艺术性 |
二、教学语言的“美”的内涵 |
三、教学语言的艺术性的核心意蕴 |
小结 |
第三章 教学语言教育性的功能实现(上):标准分析 |
第一节 前提性标准:建构教学关系 |
一、建构教学关系是实现教学语言教育性的先决条件 |
二、师生是建构教学关系的主体 |
三、建立师生之间良好的心理关系是建构教学关系的基础 |
四、教学目的的协同运动是建立教学关系的契机 |
第二节 过程性标准:形成教学交往 |
一、形成教学交往是实现教学语言教育性的过程 |
二、教学交往的形成依赖于教学对话的展开 |
三、形成教学交往的关键是实现师生的心理沟通 |
第三节 结果性标准:实现教学的目的 |
一、实现教学目的是教育性现实生成的标志 |
二、促进学生的发展是教学的根本目的 |
三、教师通过教学语言促进学生的发展 |
小结 |
第四章 教学语言教育性的功能实现(下):机制探讨 |
第一节 教学语言功能实现的影响因素 |
一、言说主体——教师是影响教学语言教育性的决定性因素 |
二、言说环境——教学语境是影响教学语言教育性的重要因素. |
第二节 教学语言功能实现的过程 |
一、语义的生成是教学语言功能实现的起点 |
二、语义的表达是教学语言功能实现的展开过程 |
三、理解的达成是教学语言功能实现的完成 |
小结 |
第五章 提升教学语言教育性的策略 |
第一节 提升教师的教育素养 |
一、形成良好的教育思维 |
二、具备丰富的教育知识 |
三、拥有卓越的教育能力 |
四、确立坚定的教育信念 |
五、涵养通达的教育智慧 |
第二节 完善教学语言的言说条件 |
一、确立言说的前提 |
二、明确言说的目的 |
三、精心准备教学语言的内容与风格 |
第三节 改进教学语言的表达 |
一、遵循基本的表达原则 |
二、掌握丰富的表达技巧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后记 |
(9)高等教育第三方评价制度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优化完善教育评价体系的客观需要 |
(二)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有效手段 |
(三)推进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使命 |
二、文献综述 |
(一)国外相关研究 |
(二)国内相关研究 |
(三)研究评述 |
三、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四、核心概念界定 |
(一)高等教育 |
(二)第三方评价制度 |
(三)SMART框架 |
五、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高等教育第三方评价制度理论分析 |
一、高等教育第三方评价的本质特征 |
(一)我国高等教育现阶段的发展特征 |
(二)高等教育第三方评价的本质特征 |
二、高等教育第三方评价制度理论依据 |
(一)委托代理理论 |
(二)公共治理理论 |
(三)综合评价理论 |
三、高等教育第三方评价SMART框架 |
(一)制度建设(SYSTEM) |
(二)操作规范(MANIPULATION) |
(三)应用专业(APPLICATION) |
(四)属性革新(REVOLUTION) |
(五)目标导向(TARGET) |
第三章 我国高等教育第三方评价发展现状调查 |
一、调查的设计与实施 |
(一)访谈对象 |
(二)访谈过程 |
(三)访谈提纲 |
(四)访谈内容 |
二、调查资料的初步分析 |
(一)我国高等教育第三方评价的现实问题 |
(二)我国高等教育第三方评价发展滞后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
第四章 我国高等教育第三方评价发展瓶颈 |
一、缺少生长养分,发展空间狭窄 |
(一)法律制度不完善,第三方评价独立性难以保证 |
(二)我国传统的社会文化体制导致第三方评价“水土不服” |
(三)第三方评价在与政府、高校三方博弈中容易丧失主体地位 |
二、理论组织不健全,专业化程度不高 |
(一)缺少先进的理论支持 |
(二)元评估制度的缺位 |
(三)组织制度不完善 |
(四)评价人员不专业 |
三、评价过程不规范,公正性受到质疑 |
(一)评价程序不规范 |
(二)评价方案不科学 |
四、应用机制不健全,评价结果效用性不足 |
(一)缺乏评价结果应用机制 |
(二)人们思想未转变 |
第五章 基于SMART框架下高等教育第三方评价制度建设 |
一、System——以国家性法律制度建设为根 |
(一)围绕第三方评价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 |
(二)建立第三方评价元评估制度 |
(三)建立同行评议制度 |
(四)建立回避制度 |
(五)建立评价结果应用机制 |
二、Manipulation——以规范性操作制度建设为基 |
(一)程序规范 |
(二)标准规范 |
(三)存档规范 |
三、Application——以专业性应用制度建设为要 |
(一)信息采集专业化 |
(二)信息处理专业化 |
(三)结果分析专业化 |
四、Revolution——以主体革新性制度建设为本 |
(一)评价主体独立 |
(二)评价过程独立 |
(三)经费独立 |
五、Target——以发展性评价制度建设为靶 |
(一)发展性教育评价的特征 |
(二)发展性教育评价的基本原则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 |
(10)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公信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由与价值 |
二、相关研究论域的述评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创新之处、拟解决的关键问题与预期研究成果 |
第一章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公信力的界说 |
第一节 公信力的概念 |
一、公信力的词源 |
二、公信力的内涵 |
三、公信力的特征 |
四、公信力的生成 |
第二节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公信力的界定 |
一、公信力研究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联考察 |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公信力的内涵解说 |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公信力的专属特征 |
第三节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公信力的三个向度 |
一、信任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公信力的基础要件 |
二、影响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公信力的目标追求 |
三、公共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公信力的构筑之基 |
第二章 信任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公信力的基础要件 |
第一节 信任度的理论阐释 |
一、相关概念辨析 |
二、信任度的特点 |
三、信任度的分类 |
第二节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信任度的架构 |
一、谁信任谁 |
二、何种信任 |
三、何以信任 |
第三节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信任度的逻辑演进 |
一、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真”的心理认知 |
二、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善”的情感认同 |
三、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美”的实践自觉 |
第三章 影响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公信力的目标追求 |
第一节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力的理论诠释 |
一、相关概念辨析 |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力的内涵分析 |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力的效用特征 |
第二节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力的作用机理 |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力的类别划分 |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力的因素维度 |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力的矛盾体系 |
第三节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力的作用层次 |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力的递进层次 |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力的宏观层次 |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力的微观层次 |
第四章 公共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公信力的构筑之基 |
第一节 公共性何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公共性的内涵阐释 |
一、马克思公共性思想的内涵解读 |
二、公共性生成的理论反思 |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公共性的核心要义 |
第二节 公共性何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公共性的生成语境 |
一、现代公共生活语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公共性的空间场域 |
二、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公共性的时代境遇 |
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指引 |
第三节 公共性何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公共性的价值彰显 |
一、思想政治教育公共性价值生成的理论反思 |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公共性的价值取向 |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公共性的价值彰显 |
第五章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公信力的提升路径 |
第一节 真善美视角下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公信力的路径 |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启真” |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向善” |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塑美” |
第二节 主体维度下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公信力的路径 |
一、培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职业素养 |
二、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自我教育 |
三、协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供给主体 |
第三节 公共性视域下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公信力的路径 |
一、以马克思主义主导意识形态占领话语阵地 |
二、以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凝聚价值共识 |
三、以“公共人”人格品质培养塑造“接班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四、论发展性教育评估(论文参考文献)
- [1]知识学习的发展功能及其局限研究[D]. 蔡其全. 华中师范大学, 2021(02)
- [2]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困境研究[D]. 常鑫.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3]大学生性教育小组实务研究 ——以“爱情五重奏”性教育小组为例[D]. 刘萍珊. 沈阳化工大学, 2020(02)
- [4]高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 ——以H大学为例[D]. 王雯雯. 河南大学, 2020(07)
- [5]成都市新都区教育督导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 雍元.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7)
- [6]在小学班级活动中发挥学生主体性的行动研究[D]. 余思亮. 四川师范大学, 2020(08)
- [7]基于可持续供给的教育税收制度研究[D]. 冯骁. 中央财经大学, 2019(01)
- [8]教师教学语言的教育性之研究[D]. 胡朝阳. 湖南师范大学, 2019(01)
- [9]高等教育第三方评价制度创新研究[D]. 王曦. 西华师范大学, 2019(01)
- [10]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公信力研究[D]. 孙月娟. 南京师范大学, 201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