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先进的生产方式——CIMS概述(论文文献综述)
赵晓[1](2021)在《大连A船厂车间作业计划管理研究》文中提出我国船舶制造业近几年有着长足的进步,2003年至今,我国船舶业在船舶建造技术和管理上都取得了惊人的进步,也将从“造船大国”逐渐向“造船强国”靠拢,但是与世界先进船舶制造企业相比,仍有着十分明显的差距,特别是在造船生产计划管理方面。受国际船市产能过剩影响,世界航运业进入危机状态,船舶工业存在三大困难,一是接船困难、二是交船困难、三是资金困难,同时还面临着开工建设条件不足、人工成本过高、船东要求严格乃至苛刻、船东延迟交船、船东退船、新接订单首付为零的严峻形式。面对以上困境,船舶工业必须要挖掘自身内在潜力,加强生产计划管理就是最重要的一项措施。我国船舶工业生产计划管理水平总体来讲相对薄弱,计划管理水平粗糙,计划编制粗犷,主体仍是推式规划体系,其中计划编制主要依赖于生产管理人员的经验,为避免作业过程中的冲突与浪费。急需建立科学合理的作业计划体系。结合本人从事船舶生产建造以及计划管理的十年工作经验,本文以A船厂DN0033系列船为研究对象,重点分析国内外船舶制造业生产计划管理状况、A船厂计划管理现状,并依据精益生产方式、统筹优化理论、CPM/PERT等理论方法进行分析,结合CIMS、AM、SAP等技术手段,针对船舶建造从钢料加工至船台船坞搭载期间的全车间作业计划管理问题,找出切合实际的解决途径和方式方法,提高A船厂车间作业计划管理效率。本文主要从科学编制车间作业计划、详细落实车间作业计划、完善信息化工具、强化车间作业计划控制等方面进行研究,提高计划完成率。本文通过对A船厂车间作业计划研究,对提升A船厂车间作业水平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同时本文的研究成果对船舶制造企业的车间作业计划管理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国元贺[2](2020)在《基于BIM技术的建筑产品化设计研究 ——以既有住宅加装电梯项目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向制造业学习过程中,制造业与建筑业的趋同性强化了建筑“产品”的概念。制造业先进理念技术逐步引入到建筑中,然而,应用的深度与角度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建筑工业化已成为设计建造的重要方向,但国内外研究中并没有对于“建筑产品化”的确切概念,通过文献研究法对比分析制造业产品与建筑异同,定义“建筑产品化”:以标准化为基础,通过模块化方法,提高各层级建筑产品通用化程度的建筑系列化过程。工程实践中,精益建造所提倡的“建筑是固定的产品,流动的人员”局限于现场施工建造方式,并不能将建筑产品质量提高到制造业水平,通过系统分析法进行建筑标准化、通用化、系列化以及模块化特征分析,结合案例研究,提出了建筑构件-建筑模块-建筑系列的建筑产品化结构体系。BIM仅以建筑设计图纸提交为目的的设计策略,局限于设计与产品间的联系,产生大量重复性低效设计工作,数据库间信息隔离、信息有效性差,难以支撑建筑产品化发展,应用模型分析法,引入制造业产品族概念,建立建筑产品化应用的分析模型,归纳了建筑产品化道路并总结了建筑产品化的设计方法。本文基于产品化视角,从建筑构件产品、模块产品、系列产品三个层次延伸“建筑产品化”概念,论述了基于BIM的建筑产品化设计模式,并以老旧小区加建电梯项目为例,进行建筑产品化设计的比较研究,找出适合建筑业的产品化发展模式。使建筑产品化实现同制造业一样,支撑一系列建筑设计生产建造的优化过程,加速建筑工程“制造业化”。
王军,骆志高,黄恩年[3](2017)在《CIMS引领机械制造业创新发展的实施及保障体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通过对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基本概念及其应用进行阐述,对国内外机械制造业创新发展的经验进行总结,并以扬中市为例进行分析,分析了CIMS对扬中市机械制造业创新发展的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CIMS的机械制造企业构建创新发展体系,优化创新环境,搭建创新发展平台,合理配置相关要素,完善创新发展机制,促进扬中市机械制造业可持续发展。
于龙飞[4](2016)在《基于BIM装配式建筑集成建造系统的研究》文中指出目前,装配式建筑在我国得到了大力的推广和应用。在装配式建筑研究与应用中,暴露出了我国建筑行业当前面临的一系列困难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各单位间的协同工作困难、信息化程度较低等。为解决这些问题,本文借鉴学习了制造业思想、理论方法和工具。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即CIMS),是以信息技术和系统技术集成为基础的现代化制造系统。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自提出以来,在制造行业得到了广泛应用,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是工业4.0的基础。受限于我国建筑业传统的建造方式以及较低的信息化程度,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在建筑业仍未得到广泛应用。随着装配式建筑和BIM技术的大力推广,建筑业将进一步走向工业化、信息化、标准化,这为CIMS应用于装配式建筑提供了有利条件。本文借鉴了CIMS在机械制造业的成功经验,利用CIM理论和BIM技术,提出了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集成建造系统(BIM—CICS),并对其具体实施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首先深入分析了CIM哲理及CIMS的内涵,分析总结了CIMS应用工程的特点,为将CIMS引入建筑业做好铺垫。对将BIM和CIMS应用于装配式建筑集成建造进行了适用性研究。然后,本文提出了基于BIM装配式建筑集成建造系统(BIM—CICS)的概念,对BIM—CICS进行了总体设计,对BIM—CICS的体系结构,总体架构及功能模型等进行了研究,划分了体系结构层次。并针对装配式建筑产业流程进行了革新再造。以总体框架为基础,对分系统及支撑系统的设计要点进行了阐述。详细分析了各分系统及支撑系统的设计思想、功能设计及功能结构模型。之后,本文研究了装配式建筑的技术体系。对各种装配式建筑技术体系进行分析及对比。研究分析了装配式建筑技术体系选择中应考虑的因素,并对方案选择的方法进行了介绍,引入模糊层次分析法作为建筑技术体系优选方法。最后,本文结合案例,选取三种典型的装配式建筑技术体系,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对其进行了优选。研究显示,模块与核心筒复合体系在装配式建筑的实际应用中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和适用性。
郑志波[5](2009)在《基于精益造船模式的生产计划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认为船舶工业是我国的重点战略产业,目前造船市场竞争十分激烈,企业为了在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纷纷研究世界先进生产方式并采用信息化手段来改善企业内部的生产和管理。精益生产模式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生产模式之一,它的成功在世界掀起了精益管理的热潮,精益管理的思想已经在世界范围内给各类制造业带来了巨大的进步。本文通过对国外先进造船企业生产模式的研究,结合国内某造船企业转换造船模式的实践,用精益管理的理论,全面、系统地分析研究了造船过程中的精益造船方法和途径,提出了该企业精益造船生产计划管理模式。精益造船生产计划管理模式的出发点是通过消除造船过程中的无效时间(不增值部分)来减少资源浪费,采取拉动式计划管理,组织准时化生产,提高资源利用率,从而实现缩短造船周期、降低造船成本、扩大造船产量和提高造船效率的目标。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技术结合了先进的信息技术和先进的生产管理理念,能够实现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的信息化、集成化,使之构成一个完整的有机系统,从而更加灵活快速地适应市场环境变化的要求。作为企业管理系统重要组成部分的生产计划系统,其主要任务是制定企业的生产计划,安排企业生产,处理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异常情况,保证企业各部门之间协调高效运转。本文针对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SWS)生产计划管理的现状和特点,将精益造船的思想和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与SWS生产计划管理模式相结合,做了较深入的研究,内容包括:1)论述了精益生产、精益造船模式以及针对SWS企业特点的CIMS集成管理平台,分析了其中的生产管理系统以及与其它系统之间的关系。2)在对SWS造船生产流程、生产工艺特点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精益造船和集成制造模式下的SWS生产计划管理系统模型。3)根据SWS生产计划系统模型,设计并实现了生产计划管理系统,并在企业中进行了应用,应用效果分析显示生产计划管理系统可以使企业建造计划执行率得到一定提高,降低了生产成本,实现了经济效益不断提升的目标。本文所研究和开发的SWS生产计划管理系统,是企业建设实施的信息化集成制造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上层管理与下层生产过程的重要桥梁。通过对本系统的使用,实现了企业计划调度的整体优化,最终达到缩短生产周期,加快资金周转,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和服务水平,追求最佳经济效益的目标。
孔祥昆[6](2009)在《现代造船模式与方法分析研究》文中指出船舶具有劳动、资金、技术密集型的特点,它是一种体现当代工业和科技水平的综合性产品,造船是一个兼容设计和建造的复杂生产过程。深入分析和研究现代造船模式与方法对我国船厂提高生产效率和造船能力有着特别的意义。本文基于总装化造船思想的现代造船模式,分析了几种造船模式的内容、原理、结构的异同,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区域造船法、区域模块造船法、精益造船三结合法的基本思路以及特点,通过对船厂的实际应用分析后,提出适合我国现状的造船方法的建议。从船舶制造工程活动和各项管理的角度上,结合实例对成组技术、柔性制造技术、CIMS技术的原理与功能进行分析研究,得出合理的现代造船工艺流程。以造船模式和与其相适应的船厂布局特征为出发点,针对现代化造船模式下的各个生产设施在船厂布局中的作用及地位进行分析,说明了现代化造船模式与方法对船厂布局的影响,从而阐明现代造船模式、理论、流程之间的关系,尝试性地总结出适合我国船厂的造船模式与方法,以使船厂达到缩短造船周期、提高建造效率的目的。
黎南[7](2009)在《现代船舶企业CIMS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认为信息集成技术在船舶制造企业从传统造船模式向现代造船模式的转变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以全面数字化、全面模块化和网络平台等为技术支撑建立船舶企业的CIMS系统,是对中国的造船企业提出的新一轮挑战。本文以典型的船舶制造企业的CIMS系统数据集成管理实践为背景,并结合863研究课题和企业应用项目,针对大连船舶重工集团信息化的改造要求,通过对该企业造船能力现状和未来技术需求的分析,提出适合该企业信息化技术改造的思路以及CIMS总体架构。对该企业CIMS系统的薄弱环节——生产计划管理系统、质量管理系统以及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等的主要技术分别进行了深入研究。针对造船企业的生产流程,根据生产计划分级管理的原则和特点,分别建立公司级五级生产计划和公司下属分厂的三级计划。以精益造船理论为基础,对其层次分明的拉动计划体系进行研究,并通过构建基于RCPSP算法的船舶生产计划辅助生成系统,以解决该行业内各船企普遍存在的产品建造周期长、生产计划安排不合理、生产效率低下等问题。造船企业质量信息采集、控制和考核以及质量管理体系的评估问题是CIMS系统中亟待解决的难题,为此在分析了船舶企业质量信息特点的基础上,对船企的质量管理与控制技术进行了研究,构建了适合造船企业的质量数据仓库。在建立质量信息系统的综合评估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通过运用模糊层次分析算法对质量体系进行评估,以实现质量管理的协同运作和质量数据的科学分析,保证质量管理体系的稳步改进。针对造船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通过建立零部件齐套模型,以实现对零件装配过程中的齐套性进行动态监控,实时报缺,保证企业均衡有序的生产。同时,根据船舶企业对各种物料的生产情况和监控需求的差异,针对物料拖期问题建立多层生产过程物料监控模型,从而为造船企业压缩船舶的生产建造周期提供技术保证。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以大连船舶重工集团的管理现状和生产情况为例,介绍了CIMS系统在企业中的开发设计、实施和所取得的应用效果。
陈继刚[8](2006)在《铝合金轮毂集成制造信息系统研究》文中认为经济全球化与全球信息化,带来了制造业竞争环境、发展模式全面而深刻的变化,也为我国制造业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机遇与挑战。铝合金轮毂制造业是我国汽车及零部件工业中的优势行业,论文基于典型的铝合金轮毂制造企业,研究与开发其集成制造信息系统,对制造业信息化建设,具有较强的研究意义与应用价值。论文绪论部分综述研究背景与相关文献,说明课题的研究内容与意义。然后,论文系统地阐述了如下几个方面内容:首先,论文分析了制造模式的发展与转变、现代集成制造概念,研究了独立企业与集团企业现代集成制造系统的构成。针对铝合金轮毂业的企业战略、产品与制造过程进行分析与研究,给出了铝合金轮毂制造系统的信息集成模式。论文对集成信息系统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概述了信息系统建模方法,提出了集成制造系统的建模方法应用体系;详细地阐述了系统开发中,面向对象的基于UML建模技术方法的研究与应用;论文阐述了软件开发中的B/S模式,以及ASP与数据库技术的应用;论文针对基于定单的生产计划过程进行了研究,然后,阐述了相关几个量的数学处理方法。论文研究了铝合金轮毂集成开发体系,提出了开发体系的概念、特点、结构模型,并设计了集成开发流程、集成开发平台、异地敏捷开发系统。针对原型企业,论文对制造信息进行了分析与汇总,建立了铝合金轮毂企业的市场与经营流程,描述了集成的生产制造与质量保证信息流程。基于各类信息过程与流程,进行了铝合金轮毂集成制造信息系统的总体功能设计与信息结构设计。最后,论文阐述了所开发系统的实现过程。通过阐述各功能模块的具体组成设计,以及提供的丰富的开发界面,详细地介绍了系统模块的实现,简述了系统运行、维护和应用效果。论文研究与原型系统开发,可以为汽车零部件制造业信息建设,尤其对铝合金轮毂制造,提供参考。
何涛[9](2006)在《CIMS环境下生产执行系统MES在丁二烯生产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信息化步伐的加快,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制造业的竞争力直接影响着国家的竞争力乃至整体经济实力。在一系列提高企业竞争力的管理技术中,CIMS技术作为一项综合性的现代企业管理技术脱颖而出,它能够使企业真正做到产品更新快、技术含量高、性能价格比优、售前售后服务好,从而全面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本文以生产执行系统MES在丁二烯生产中的应用开发为背景,分析了国内外流程工业CIMS的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以及传统流程工业CIMS的体系结构,并根据流程工业的信息集成现状及流程工业的特点介绍了新一代流程工业自动化信息管理技术的三层体系结构,即企业e化系统(EES)/管理信息系统(MIS)/生产执行系统(MES)。论文着重分析了作为流程工业CIMS核心的生产执行系统(MES)的功能与体系结构,详细介绍了辽阳石油化纤公司金兴化工厂丁二烯生产CIMS应用工程中生产执行系统(MES)从需求分析、初步设计、详细设计、程序开发到工程实施的全过程。同时就生产执行系统(MES)中的关键技术,故障诊断、专家系统、实时监测等技术进行了详细分析。同时详细介绍了系统从底层生产现场的现场总线控制网,到企业的内部网(Intranet)以及最终登录Internet的整体构想和实施方案,为流程工业企业实施先进的生产管理技术提供了一个具体的应用实例。
董海波[10](2005)在《CIMS环境下企业业务流程重组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CIMS的出现是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和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必然结果。CIM不仅仅是一项技术,更是企业组织和管理生产过程的一种哲理、思想和方法,而CIMS则是这种思想的具体体现。同其它具体的制造技术不同,CIMS着眼于从整个系统的角度来考虑生产和管理,强调制造系统整体的最优化,它象一个巨大的中枢神经网络,将企业的各个部门紧密联系起来,使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更加协调、有序、高效。最近几年,又有一些新的制造技术和哲理相继提出并且被纳入CIMS体系当中去,大大丰富了CIMS的内涵。 企业业务流程重组(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简称BPR)是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对企业的经营过程作根本性的重新思考和彻底改造,使企业在成本、质量、服务和对市场变化的反应等方面获得重大的改善,以显着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在市场中的竞争能力。 CIMS对企业的组织结构和经营过程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国外的一些企业在实施CIMS工程时,往往按照CIMS的结构和要求对企业的组织进行全面改造和优化。企业业务流程重组理论的提出,引起了席卷欧美的管理革命浪潮,同时也为CIMS的思想体系注入了新的内容,目前对于CIMS环境下的企业业务流程重组研究已经成为CIMS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 本文简要介绍了企业业务流程重组的基本内涵,指出了企业僵化的主要原因及特点,分析了流程化管理模式及与职能管理模式的区别,探讨了将企业业务流程重组的技术引入到CIMS工程当中去的必要性,并且较为详细论述了几个关键的技术,提出了CIMS环境下企业业务流程重组的方法和步骤。论文对成发集团公司制造系统进行了分析,指出其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用流程重组
二、先进的生产方式——CIMS概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先进的生产方式——CIMS概述(论文提纲范文)
(1)大连A船厂车间作业计划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现代造船模式 |
1.3 研究主要内容及框架 |
1.4 研究意义 |
2 理论综述及相关软件系统介绍 |
2.1 理论综述 |
2.1.1 统筹优化理论 |
2.1.2 精益生产方式 |
2.1.3 关键路径法(CPM) |
2.1.4 计划评审技术(PERT) |
2.2 相关软件系统介绍 |
2.2.1 CIMS |
2.2.2 AM建模软件 |
2.2.3 SAP |
3 大连A船厂车间作业计划管理现状分析 |
3.1 大连A船厂生产计划体系分析 |
3.1.1 公司概况 |
3.1.2 船舶生产计划 |
3.1.3 车间作业计划 |
3.2 车间作业计划存在的问题 |
3.3 车间作业计划问题原因分析 |
3.3.1 车间作业计划编制与生产能力不匹配 |
3.3.2 资源优化不到位 |
3.3.3 短期计划延误影响后续生产 |
3.3.4 车间作业计划相关信息化管理不完善 |
3.3.5 车间作业计划控制缺乏有效措施 |
4 A船厂车间作业计划改进方案 |
4.1 基于标准作业票的能力平衡问题改进 |
4.1.1 标准作业票 |
4.1.2 基于标准作业票的二次能力平衡 |
4.1.3 基于标准作业票的二次能力平衡举例 |
4.2 资源平衡问题改进 |
4.2.1 物料需求计划管理改进 |
4.2.2 船坞和船台资源配置改进 |
4.2.3 基于小组立结构分解的二次物料平衡举例 |
4.3 基于滚动生产计划的计划管理改进 |
4.4 车间作业计划相关信息化工具完善 |
4.4.1 基于CIMS/AM/SAP技术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平台建设 |
4.4.2 应用举例 |
4.5 车间作业计划控制强化 |
4.5.1 生产实际反馈体系建立 |
5 A船厂车间作业计划保障措施 |
5.1 信息化人才队伍建立 |
5.2 生产计划绩效考核体系优化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基于BIM技术的建筑产品化设计研究 ——以既有住宅加装电梯项目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 概念辨析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 |
1.7 论文框架 |
第2章 制造业中以产品为目标的工业设计理论与实践 |
2.1 由生产到产品——工业设计理论的发展 |
2.1.1 由标准化到个性化的工业设计 |
2.1.2 精益生产理论 |
2.1.3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
2.1.4 敏捷制造理论与工业4.0 |
2.2 以产品为目标的工业设计实践 |
2.2.1 汽车 |
2.2.2 船舶 |
2.3 制造业中产品化设计的技术体系 |
2.3.1 软件系统 |
2.3.2 产品族DNA开发设计模式 |
2.3.3 通用化、标准化、模块化与系列化 |
本章小结 |
第3章 建筑业中的产品化趋向与设计模式的转变 |
3.1 由建造到制造——建筑设计理论的转变 |
3.1.1 既有建筑工程建造体系分析 |
3.1.2 精益建造理论 |
3.1.3 并行工程与协同产品开发 |
3.1.4 建筑产品化与制造服务化 |
3.2 以产品为目标的建筑设计实例 |
3.2.1 整体厨卫浴 |
3.2.2 集装箱建筑 |
3.3 BIM技术与建筑的产品化设计 |
3.3.1 BIM应用框架 |
3.3.2 BIM技术应用于建筑产品化各阶段的优势 |
3.3.3 BIM技术推进建筑工程“制造业化” |
本章小结 |
第4章 BIM技术在不同层级建筑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
4.1 构件族库——建筑产品化设计的基础 |
4.1.1 基于BIM的建筑构件产品化设计模型 |
4.1.2 基于BIM的构件产品标准化设计研究 |
4.1.3 BIM构件产品族库 |
4.2 部品模块——建筑产品化设计的核心 |
4.2.1 基于BIM的建筑产品族模块化设计 |
4.2.2 建筑产品模块化设计矩阵模型 |
4.2.3 BIM模块装配资源平台 |
4.3 产品系列——建筑产品化设计的目标 |
4.3.1 基于BIM的建筑产品化工作模型 |
4.3.2 基于BIM的建筑产品供应链 |
4.3.3 建筑产品系列化设计 |
本章小结 |
第5章 既有住宅加装电梯项目中建筑产品开发与设计 |
5.1 基于BIM的外加电梯产品开发 |
5.1.1 建筑产品化设计特征 |
5.1.2 外加电梯项目产品化分析 |
5.1.3 外加电梯产品化族库建立 |
5.2 基于BIM的外加电梯产品化设计 |
5.2.1 外加电梯模块化装配平台 |
5.2.2 外加电梯产品系列化设计 |
5.2.3 方案生成 |
5.3 外加电梯项目案例比较研究 |
5.3.1 横向比较 |
5.3.2 纵向比较 |
5.3.3 建筑产品化设计前景 |
本章小结 |
总结 |
参考文献 |
表目录 |
图目录 |
附录 |
研究成果 |
致谢 |
(3)CIMS引领机械制造业创新发展的实施及保障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概述及应用 |
1.1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简介 |
1.2 CIMS的应用实例 |
2 机械制造业创新发展过程分析 |
2.1 国内外机械制造业创新发展的经验 |
2.2 扬中市机械制造业创新发展的现状及面临的主要问题 |
3 基于CIMS的扬中机械制造业创新发展体系构建 |
3.1 CIMS理念普及是扬中市机械制造业创新发展的基础 |
3.2 人才是扬中市机械制造业创新发展的主体核心 |
3.3 CIMS技术开发是扬中市机械制造业创新发展的先进手段 |
3.4 信息系统的完善是扬中市机械制造业创新发展的重要保障 |
4 结论 |
(4)基于BIM装配式建筑集成建造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及应用 |
1.1.2 建筑信息化及BIM的发展 |
1.1.3 CIMS的发展应用 |
1.2 BIM及 CIMS在建筑业的研究应用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意义和目的 |
1.4 主要创新点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基于BIM装配式建筑集成建造系统概述 |
2.1 CIMS相关理论 |
2.1.1 CIMS的内涵 |
2.1.2 CIMS的核心 |
2.1.3 CIMS的基本要素 |
2.1.4 CIMS的结构 |
2.1.5 CIMS的分类 |
2.2 可行性研究 |
2.2.1 CIM哲理适用性 |
2.2.2 装配式建筑与传统建筑业、制造业生产方式的比较 |
2.2.3 BIM的适用性 |
2.3 基于BIM装配式建筑集成建造系统 |
2.3.1 BIM—CICS概念 |
2.3.2 实施目标 |
2.3.3 BIM—CICS特点 |
2.3.4 理论基础及关键技术 |
2.4 必要性分析 |
2.4.1 建筑行业发展的需要 |
2.4.2 提高建筑企业竞争力 |
2.4.3 生产效率的提高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BIM—CICS研究 |
3.1 总体设计 |
3.1.1 功能模型 |
3.1.2 流程改造 |
3.2 分系统设计 |
3.2.1 分系统设计要点 |
3.2.2 建筑设计系统 |
3.2.3 预制生产系统 |
3.2.4 质量控制系统 |
3.2.5 构件管理系统 |
3.3 支撑系统 |
3.3.1 支撑系统的设计要点 |
3.3.2 工程数据管理系统 |
3.3.3 计算机网络系统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装配式建筑技术体系研究 |
4.1 建筑体系基本分类 |
4.2 装配式建筑技术体系研究 |
4.2.1 部分预制装配技术体系 |
4.2.2 全预制装配技术体系 |
4.2.3 模块化建筑技术体系 |
4.3 装配式建筑技术体系优选因素 |
4.4 装配式建筑技术体系优选方法 |
4.4.1 层次分析法 |
4.4.2 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法 |
4.4.3 模糊层次分析法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案例分析 |
5.1 工程概况 |
5.1.1 设计依据 |
5.1.2 建筑布置 |
5.2 方案选择 |
5.3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技术体系优选 |
5.3.1 层次分析模型的构建 |
5.3.2 指标权重的确定 |
5.3.3 方案比较分析 |
5.3.4 方案评价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5)基于精益造船模式的生产计划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造船发展状况 |
1.3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 |
1.4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
1.5 论文章节安排 |
1.6 本章小结 |
2 精益造船模式和SWS 的CIMS 体系 |
2.1 精益造船模式研究 |
2.1.1 精益造船产品价值链(Product Value Chain)分析 |
2.1.2 精益造船单件流水作业(One-Piece Flow) |
2.1.3 精益造船拉动式计划体系(Pull System) |
2.1.4 精益造船 JIT 生产和无缺陷施工( Just in Time and Built-in Quality) |
2.1.5 精益造船均衡生产和生产节拍(Balanced Production and Takt Time) |
2.2 SWS 的CIMS 集成体系 |
2.3 本章小结 |
3 SWS 精益造船生产计划管理系统模型研究 |
3.1 SWS 传统生产计划管理模式分析 |
3.1.1 SWS 传统生产计划管理的特点 |
3.1.2 传统造船生产计划管理的问题 |
3.1.3 精益造船生产计划管理的特点 |
3.2 基于精益造船的现代造船生产计划管理系统模型建立 |
3.2.1 SWS 基于精益造船生产计划管理的作业分解要素分析 |
3.2.2 精益生产计划管理系统模型的基本过程建立 |
3.3 本章小结 |
4 SWS 精益造船生产计划管理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
4.1 SWS 精益造船生产计划管理系统总体框架分析与设计 |
4.2 生产计划管理系统开发架构设计 |
4.3 生产计划管理系统数据库设计 |
4.4 生产计划管理系统的实现 |
4.5 本章小结 |
5 SWS 精益造船生产计划管理系统的应用和效果分析 |
5.1 SWS 精益造船生产计划管理系统的应用 |
5.2 应用效果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总结和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6)现代造船模式与方法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1.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总体思路和主要内容 |
1.3.1 论文的总体思路 |
1.3.2 论文的主要内容 |
1.3.3 论文的研究方法 |
第2章 现代造船模式 |
2.1 造船模式简介 |
2.1.1 中、日、韩的造船模式 |
2.1.2 现代造船模式的设计特点 |
2.2 精益造船模式 |
2.2.1 精益造船模式介绍 |
2.2.2 船舶工业实施精益生产的主要内容 |
2.2.3 精益造船理论在南通船厂的应用 |
2.2.4 我国船舶工业实施精益生产模式的途径 |
2.3 中心制造船模式 |
2.3.1 中心制造船模式的由来和定义 |
2.3.2 中心制造船模式构思与结构 |
2.3.3 中心制造船模式下的总装化造船 |
2.3.4 中心制造船模式在外高桥的初步应用 |
2.4 灵捷制造模式 |
2.4.1 灵捷制造模式的产生背景及发展现状 |
2.4.2 灵捷制造模式的概念 |
2.4.3 灵捷制造模式的原理与组织形式 |
2.4.4 灵捷制造模式的实现条件与方式 |
2.4.5 灵捷制造模式向造船业转变的现状与可能性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现代造船方法 |
3.1 区域造船法 |
3.1.1 区域造船的定义与特点 |
3.1.2 壳舾涂一体化区域造船的基本思路 |
3.1.3 区域设计、区域划分与区域建造 |
3.1.4 区域造船的空间组织 |
3.1.5 区域造船的生产管理和定置管理 |
3.1.6 广船国际实施的区域造船法 |
3.2 区域模块化造船法 |
3.2.1 模块化造船概述 |
3.2.2 模块化造船的利弊和对未来造船业的影响 |
3.2.3 区域模块化的设计与划分 |
3.2.4 区域模块化的总装造船 |
3.2.5 国内外模块化造船实践 |
3.3 精益造船三结合法 |
3.3.1 关于三结合方法的两个概念 |
3.3.2 精益造船三结合工作的基本要素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现代造船工艺流程及其技术 |
4.1 现代造船工艺流程概述 |
4.1.1 现代造船工艺流程的基本理论 |
4.1.2 国内外造船工艺流程的发展状况 |
4.1.3 现代造船技术现状 |
4.2 成组技术(GT) |
4.2.1 成组技术的原理 |
4.2.2 国内外成组技术发展现状 |
4.2.3 成组技术应用实践 |
4.2.4 我国实施成组技术的建议 |
4.3 柔性制造技术(FMT) |
4.3.1 与FMT相关的基本概念 |
4.3.2 柔性制造方法及其所包含的关键技术 |
4.3.3 柔性制造技术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
4.3.4 柔性制造技术向造船业转变的现状与展望 |
4.4 CIMS技术 |
4.4.1 造船业的发展 |
4.4.2 CIMS的含义、原理、结构和功能 |
4.4.3 适合中国造船业的CIMS技术 |
4.4.4 国内外造船企业应用CIMS的情况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现代造船模式与船厂布局 |
5.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5.2 造船模式的发展与船厂布局的演变 |
5.3 现代化造船模式与第四代船厂 |
5.3.1 现代造船模式的实质 |
5.3.2 第四代造船厂 |
5.4 影响现代化船厂布局的主要因素 |
5.4.1 陆域及水域条件 |
5.4.2 四大生产设施的组合 |
5.5 大型船厂总平面布置 |
5.6 影响布局好坏的主要指标 |
5.7 现代化大型船厂总平面布置图例 |
5.7.1 "I"型总平面布置 |
5.7.2 "T"型总平面布置 |
5.7.3 "U"型总平面布置 |
5.8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现代船舶企业CIMS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
1.1.1 现代造船工业的特点 |
1.1.2 现代造船模式的发展概述 |
1.1.3 世界造船工业的发展现状 |
1.1.4 我国船舶企业的生产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2 CIMS技术在国内船舶企业中的相关研究现状 |
1.2.1 国内船企CIMS技术应用现状 |
1.2.2 国内船企CIMS技术主要存在的问题 |
1.2.3 船舶制造业中的CIMS技术发展动态 |
1.3 课题的来源与论文的主要工作 |
1.3.1 课题的来源 |
1.3.2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意义 |
1.4 论文的结构安排 |
2 现代船舶企业CIMS的体系架构研究 |
2.1 船舶企业的CIMS技术概述 |
2.1.1 船舶企业的CIMS主要功能 |
2.1.2 船舶企业新型造船模式的技术需求 |
2.2 船舶企业CIMS系统的业务模型 |
2.2.1 船舶企业集成制造管理概述 |
2.2.2 船舶企业的CIMS业务模型 |
2.3 船舶企业的CIMS总体架构体系 |
2.3.1 CIMS的体系架构研究概述 |
2.3.2 现代船舶企业CIMS系统体系架构的设计原则 |
2.3.3 CIMS系统的信息架构模型 |
2.3.4 CIMS系统的组成架构模型 |
3 基于资源约束工程计划模型的船舶制造管理方法研究 |
3.1 面向订单驱动的船舶生产制造流程 |
3.1.1 现代船企主要生产模式 |
3.1.2 船企典型生产制造流程分析 |
3.1.3 基于船企生产流程特点的先进生产计划需求 |
3.1.4 基于资源约束工程计划的负荷平衡排程模型 |
3.2 面向计划跟踪与控制的工序期量标准的定量分析 |
3.2.1 多要素三维生产计划管理模式 |
3.2.2 精细化造船的工时及物量统计分析 |
3.2.3 船舶生产资源负荷平衡方法 |
3.3 基于阶段业务特性的分类生产计划层级管理 |
3.3.1 阶段业务的生产计划分类及层级管理概述 |
3.3.2 分类生产计划的多层管理过程的制定 |
3.4 分类生产计划管理系统实现 |
3.4.1 系统结构 |
3.4.2 系统运行流程 |
4 船舶企业质量控制与综合评价方法研究 |
4.1 船舶企业质量信息的特点 |
4.1.1 船企质量指标项目及质量信息 |
4.1.2 质量检验的项目管理流程 |
4.1.3 船舶通用检验和系泊航行实验的业务流程 |
4.2 船舶企业的质量管理与控制技术 |
4.2.1 船舶生产质量控制方法概述 |
4.2.2 质量控制模型 |
4.3 质量数据仓库的设计与构建 |
4.3.1 面向主题的数据模型 |
4.3.2 面向OLAP的多维数据模型 |
4.4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船企质量体系及综合评估分析方法 |
4.4.1 多层次综合评估指标体系 |
4.4.2 综合评估分析方法及步骤 |
4.5 系统主要运行模块分析 |
4.5.1 系统组成及功能 |
4.5.2 系统主要技术分析 |
5 船舶企业物流齐套分析与多级跟踪监控方法研究 |
5.1 船企物流的基本类型及流程 |
5.2 船企物资供应的业务过程模型 |
5.3 面向船坞装配过程的物料齐套分析和多跟踪监控方法 |
5.3.1 零部件齐套分析查询模型 |
5.3.2 装配齐套性分析的应用 |
5.3.3 生产计划的多层物料跟踪监控模式 |
5.3.4 生产过程物料跟踪监控模型的建立 |
5.4 船企物流齐套分析及跟踪监控系统的构建及运行 |
5.4.1 船企物流齐套分析及跟踪监控系统的构建 |
5.4.2 船企生产物流系统的空间时间组织方案与设计 |
5.4.3 面向船企物料拖期问题的系统协调方法 |
6 CIMS系统的实现及其应用 |
6.1 系统集成 |
6.2 企业应用系统实施 |
6.2.1 大连船舶重工集团简介 |
6.2.2 CIMS在大连船舶重工集团的初步应用 |
6.3 系统介绍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创新点摘要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铝合金轮毂集成制造信息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意义 |
第2章 铝合金轮毂制造信息集成模式 |
2.1 制造模式的发展与转变 |
2.2 现代集成制造系统模式 |
2.3 铝合金轮毂集成制造系统的信息集成模式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集成信息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
3.1 集成信息系统的建模体系 |
3.2 集成信息系统的软件开发技术 |
3.3 信息系统的几个数学处理方法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轮毂产品集成开发平台研究与设计 |
4.1 产品开发概况 |
4.2 集成开发流程设计 |
4.3 集成开发体系 |
4.4 集成开发平台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集成制造信息系统设计 |
5.1 制造信息汇总 |
5.2 集成制造信息系统总体功能设计 |
5.3 集成制造信息系统总体信息结构设计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集成制造信息系统实现 |
6.1 系统开发与实现过程规划 |
6.2 系统开发与实现 |
6.3 系统运行、维护与应用效果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CIMS环境下生产执行系统MES在丁二烯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流程工业CIMS技术 |
1.1.1 流程工业CIMS的发展 |
1.1.2 流程工业CIMS国内外发展现状 |
1.1.3 流程工业CIMS发展趋势 |
1.1.4 论文选题背景 |
1.1.5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2 流程工业CIMS体系结构 |
2.1 传统流程工业CIMS体系结构 |
2.1.1 流程工业与离散工业CIMS的差异 |
2.1.2 流程工业CIMS体系结构 |
2.2 丁二烯生产CIMS体系结构 |
2.3 本章小结 |
3 石化企业CIMS中的生产执行系统 |
3.1 石化企业发展现状 |
3.2 石化企业的生产特点 |
3.3 石化企业的发展趋势 |
3.4 石化企业CIMS中的MES(生产执行系统) |
3.4.1 MES(生产执行系统)简介 |
3.4.2 丁二烯生产CIMS中的MES(生产执行系统) |
3.4.3 MES实施的关键技术 |
3.5 本章小结 |
4 故障诊断与实时监测 |
4.1 现场总线技术 |
4.1.1 现场总线技术简介 |
4.1.2 PROFIBUS现场总线 |
4.2 实时监测 |
4.3 专家系统 |
4.4 故障诊断 |
4.5 本章小结 |
5 实时数据库系统及相关技术 |
5.1 实时数据库系统 |
5.1.1 实时数据库系统概述 |
5.1.2 实时数据库中的数据 |
5.1.3 实时数据库的时间特性 |
5.1.4 实时数据库的体系结构 |
5.2 FIX组态软件 |
5.2.1 FIX软件的主要特点 |
5.2.2 FIX软件的基本功能 |
5.3 本章小结 |
6 丁二烯生产CIMS生产执行系统设计与开发 |
6.1 系统的基本思想 |
6.2 丁二烯生产CIMS工程目标 |
6.3 丁二烯生产CIMS工程生产执行系统的需求分析 |
6.3.1 工厂概况 |
6.3.2 存在的主要问题 |
6.3.3 建立MES系统的必要性 |
6.4 丁二烯生产执行系统的总体规划和设计 |
6.4.1 系统设计原则 |
6.4.2 数据库设计原则 |
6.4.3 系统的体系结构设计 |
6.4.4 系统的软硬件选型 |
6.4.5 数据库设计 |
6.4.6 OPC服务器及客户端程序的设计 |
6.4.7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
6.4.8 系统网络设计 |
6.5 生产执行系统采用的关键技术 |
6.6 生产执行系统的信息组成 |
6.7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CIMS环境下企业业务流程重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CIMS的技术构成及应用 |
1.1 CIMS的基本概念 |
1.2 CIMS的构成 |
1.2.1 管理信息系统 |
1.2.2 产品设计与制造工程设计自动化系统 |
1.2.3 制造自动化(柔性制造)系统 |
1.2.4 质量保证系统 |
1.2.5 两个支撑系统 |
1.2.6 CIMS的体系结构 |
1.3 CIMS的分类问题 |
1.3.1 离散型企业与CAD/CAM型CIMS |
1.3.2 流程型企业与过程数模型CIMS |
1.3.3 混合型企业与计划调度型CIMS |
1.3.4 大型企业的CIMS分类问题 |
1.4 CIMS实施经验及我国CIMS应用工程的概况 |
1.4.1 CIMS实施的经验 |
1.4.2 我国CIMS应用工程的概况 |
1.5 成发制造系统分析 |
1.5.1 成发设备系统 |
1.5.2 成发人力系统 |
1.5.3 成发信息系统 |
1.5.4 成发组织系统 |
1.6 本章小结 |
2 企业业务流程重组(BPR) |
2.1 BPR的基本概念 |
2.2 流程化管理模式的特点及与职能管理模式的区别 |
2.2.1 流程管理模式的本质 |
2.2.2 流程化管理模式的特点 |
2.2.3 企业职能管理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其与流程管理模式的区别 |
2.2.4 企业管理模式转变的重大意义 |
2.3 BPR的基本原则及实施步骤 |
2.3.1 BPR思想的主要原则 |
2.3.2 实施BPR的步骤 |
2.4 实施BPR的经验教训 |
2.4.1 兄弟单位流程再造的工作及实效 |
2.4.2 海尔业务流程重组 |
2.4.3 BPR失败的原因 |
2.5 本章小结 |
3 将企业业务流程重组的思想引入到CIMS中 |
3.1 CIMS企业业务流程重组的内容 |
3.2 几个关键技术 |
3.2.1 基准研究 |
3.2.2 建模与仿真技术 |
3.2.3 基于Intranet的工作流系统(Workflow System) |
3.3 CIMS企业业务流程重组的成功经验 |
3.3.1 普惠公司的Kaizen活动 |
3.3.2 普惠公司流程重组概述 |
3.3.3 普惠公司流程重组方法论 |
3.4 本章小结 |
4 CIMS环境下企业业务流程重组的方法和实施步骤 |
4.1 CIMS企业的业务流程重组的五个阶段 |
4.1.1 可行性分析和必要的准备工作阶段 |
4.1.2 实施机构的建立阶段 |
4.1.3 总体规划阶段 |
4.1.4 设计阶段 |
4.1.5 实施与改进阶段 |
4.2 对成发集团公司制造系统进行流程重组的规划 |
4.2.1 成发制造系统分析 |
4.2.2 成发制造系统技术改造方法分析 |
4.2.3 成发制造系统改造途径 |
4.2.4 成发制造系统改造的对策 |
4.3 成发集团公司汽车齿轮生产业务流程重组对策 |
4.3.1 我国齿轮业基本发展态势及前景展望 |
4.3.2 成发集团公司齿轮生产现状 |
4.3.3 用标准工作分析方法对齿轮生产业务进行分析 |
4.3.4 成发集团公司齿轮生产流程重组对策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 |
5.1 主要结论 |
5.2 本文进一步努力的方向 |
6 鸣谢 |
7 声明 |
8 参考文献 |
四、先进的生产方式——CIMS概述(论文参考文献)
- [1]大连A船厂车间作业计划管理研究[D]. 赵晓.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2]基于BIM技术的建筑产品化设计研究 ——以既有住宅加装电梯项目为例[D]. 国元贺. 天津大学, 2020(02)
- [3]CIMS引领机械制造业创新发展的实施及保障体系研究[J]. 王军,骆志高,黄恩年. 内燃机与配件, 2017(24)
- [4]基于BIM装配式建筑集成建造系统的研究[D]. 于龙飞.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3)
- [5]基于精益造船模式的生产计划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D]. 郑志波. 上海交通大学, 2009(S2)
- [6]现代造船模式与方法分析研究[D]. 孔祥昆.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9(S1)
- [7]现代船舶企业CIMS关键技术研究[D]. 黎南. 大连理工大学, 2009(09)
- [8]铝合金轮毂集成制造信息系统研究[D]. 陈继刚. 燕山大学, 2006(02)
- [9]CIMS环境下生产执行系统MES在丁二烯生产中的应用研究[D]. 何涛. 沈阳工业大学, 2006(05)
- [10]CIMS环境下企业业务流程重组探讨[D]. 董海波. 四川大学, 20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