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朝山水电站地下厂房土建工程的成本控制(论文文献综述)
骆顺天,杨凡杰,周辉,张传庆,王旭宏,吕涛,朱勇,卢景景[1](2020)在《基于统计分析的地下厂房边墙最大收敛变形多指标预测方法》文中认为准确预测围岩变形是大型地下硐室科学设计与安全施工的重要前提之一。现有地下硐室围岩变形预测方法主要基于已施工部位围岩变形情况来预测未施工部位围岩的变形趋势,难以满足工程勘察设计阶段准确预测围岩整体变形的要求。在统计分析国内31例大型地下硐室实测资料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工程勘察设计阶段的大型地下厂房边墙最大收敛变形多指标预测方法。该方法分析了31例工程案例的实测数据,发现单轴饱和抗压强度与地应力的比值(强度应力比R/σ)、地质强度指标(GSI)和完整岩石的材料常数mi对围岩变形影响较大,并给出了相应的计算方法,同时采用最大收敛变形与硐室高度比(相对变形值U/H)评价了围岩变形量值的大小。通过大量的统计分析建立了地下硐室相对变形值U/H与3个指标之间的预测公式。通过工程实例验证了所提大型地下厂房边墙最大收敛变形预测方法。结果表明,该预测方法的计算结果与实际结果非常接近,说明了所提方法的合理性。
刘武[2](2019)在《龙滩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施工进度管理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碾压混凝土筑坝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是一种使用干硬性混凝土,采用近似土石坝铺筑方式,用强力振动碾进行压实的混凝土筑坝技术。相对混凝土坝柱状浇筑法具有节约水泥、施工方便、造价低等优点。至20世纪末,世界上已建在建碾压混凝土坝约209座,其中中国43座、日本36座、美国29座。21世纪初,中国龙滩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正式开工建设,是世界上首座200m级碾压混凝土大坝,坝高世界第一,大坝混凝土方量世界第一,大坝混凝土580万立方米(其中碾压混凝土385万立方米),项目设计技术、施工技术及项目管理都是探索性的,施工进度管理实践也是探索性的。特大型水电工程项目建造施工过程往往跨10年左右,其总体进度计划编制需运用滚动计划与控制方法,远粗近细,滚动编制,动态管理。国内特大型水电工程项目进度计划编制方式主要有横道图、网络计划技术。P3(Primavera Project Planner)是一种融合了关键路线法CPM(Critical Path Method)及计划评审技术法PERT(Program Evalution and Review Technique)等网络计划技术的专业进度管理软件。根据总体进度计划及各层级分解计划编制与控制需要,龙滩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土建及金结安装主体工程工作分解结构WBS(Work Breakdown Structure),可逐层级依序分解为:主体工程→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分项工程→单元工程。龙滩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工程总体进度计划编制,结合关键线路法CPM及计划评审技术(PERT)等网络计划技术思路,大致分四步两次循环优化(分→总→再分→再总…),形成总体进度P3横道网络图。根据龙滩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工程标段总体进度计划控制需要,承包商建立了严密的总体进度计划控制体系。即按时间分解成年度、季度、月度进度计划,按项目分解成单项进度计划、专项进度计划,并按照滚动计划方法进行动态管理,最后落实到周调度执行计划的总体进度计划控制体系。本文对承包商7年的龙滩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工程施工进度管理过程中逐步形成的、行之有效的实际操作性探索工作进行了理论分析:(1)分目的、分对象综合运用好P3网络计划技术、横道图技术、CAD技术、GIS可视化动态仿真技术。(2)施工技术方案创新、施工管理创新达到了优化网络计划逻辑关系、缩短关键线路关键作业时间、现场持续高效作业等效果。(3)用系统工程理论思路,提前分析预测总施工进度各阶段所需人、设备、材料等施工资源数量,对大型成套施工设备等施工资源采用内部模拟市场化运作高效配置。(4)项目组织机构分阶段重构,以适应项目前期、高峰期、尾工期各阶段进度管理重心动态变化的需要。中国特色的项目管理,之所以能建造好中国国内特大型水电项目,是因为既有传承也有创新,既大胆引进借鉴国外优秀管理手段与理念,运用好了先进的网络计划技术平台与市场配置资源的机制,也运用好了中国央企能集中资源办大事,发挥集团化作战的体制优势。
向楠[3](2013)在《地下水电站围护结构表面吸放湿量的测定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国家对能源的需求量日益增长,中国近些年呈现出大规模开发水电资源的强劲势头,目前中国的水电总装机容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一。在中国已建和在建的水电站项目中,地下厂房有较多的应用,将地下厂房不同部位的空气参数控制在一定的范围,才能保证电厂安全、可靠、高效、长寿命地运行,最大限度降低事故发生率,并为工作人员提供健康舒适和安全的工作环境。但目前针对水电站地下厂房的热湿计算理论和基础数据研究还较为滞后,特别是围护结构的吸放湿过程的计算方法与基础数据还比较缺乏。通过实测获取实际工程不同条件下的围护结构吸放湿量,对于积累基础数据和建立此类工程的吸放湿量计算方法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而目前针对围护结构表面吸放湿量的测定方法较少,在工程现场实施也较为困难。为此,本文以混凝土结构为例,探讨了通过测定关联参数间接获得围护结构表面吸放湿量的方法。本文也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面上项目(51178482)“深埋地下水电站热湿环境形成机理与节能调控”的研究内容之一。本文以Whitaker的多孔材料热湿传递的体积平均理论为基础建立了多孔材料热湿传递理论模型,用实验的方法对模型中的相关参数进行了修正,建立起专门针对混凝土围护结构的传湿数值计算模型。通过数值模拟对比分析的方法确定了影响混凝土围护结构表面吸放湿量的主要因素。为了找到这些主要影响因素与吸放湿量之间的对应关系,本文又利用所建立的数值计算模型,安排了16组数值模拟试验以获得拟合的基础数据,在安排数值模拟的时候充分考虑了水电站地下厂房各个季节的厂内温湿度波动以及围护结构表面与空气的温差的实际变化,尽可能使模拟条件的取值接近水电站地下厂房的实际情况。最后利用数值模拟得到的大量数据,采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出了混凝土围护结构表面吸放湿量的计算方程。该方程的自变量包括空气的含湿量、围护结构壁面的温度以及体积含湿量,这些参数都可以采用目前较为成熟和便捷的测试手段测出,现场实测的时候只需要测出这几个变量,再通过吸放湿量的拟合方程便可算出围护结构表面的吸放湿量。
张文煊[4](2008)在《大型地下厂房开挖爆破振动破坏特性研究》文中提出在水利水电建设工程中,随着越来越多的大中型水电站在高山峡谷地区修建,大型地下厂房的安全、经济、快速施工越发显得重要。而现代水电工程地下厂房的主要施工方式还是钻爆法,爆破振动与围岩应力卸荷的耦合作用可能导致边墙围岩变形增加,应力松驰。同时,爆破振动也可能对新喷射混凝土、岩锚梁造成不利影响,而且爆破开挖本身就会损伤保留岩体。爆破开挖引起的爆破振动、围岩卸荷以及爆破本身对保留岩体的损伤作用对地下厂房施工期及运行期的安全有着重要影响,因此研究大型地下厂房开挖爆破振动的破坏特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龙滩、东风水电站施工,从理论、试验、数值模拟以及现场观测等研究了大型地下厂房开挖爆破振动的破坏特征。首先分析了大型地下厂房的开挖程序及爆破施工过程中存在的相关问题;然后利用有限元程序计算了爆破振动及动态开挖荷载作用时厂房高边墙和岩锚吊车梁的动力响应;再根据爆破振动的动态及静态实测资料,分析了爆破振动及动态开挖荷载对厂房高边墙、岩锚吊车梁以及岩体内部应力和位移的影响;研究了地下厂房开挖爆破损伤范围;最后提出了地下厂房施工的爆破安全控制标准、振动效应控制的工程措施及开挖优化程序。通过本文的研究,取得了如下主要研究成果:(1)基于动力有限元数值模拟及利用经验公式分析实测数据等方法,研究确定了地下厂房高边墙质点振动速度的分布特性。表明地下厂房开挖过程中,岩石高边墙上的质点峰值振动速度不存在明显的高程放大效应,可以采用经验公式形式v=KραeβH用于主厂房边墙及岩锚梁的爆破振动控制和预报。(2)研究了爆破荷载及开挖卸荷荷载对围岩的影响规律,得出了“爆破荷载作用只是在近区影响较大,而在中远区,其影响要小于数值相当的初始地应力动态卸荷的影响;离开开挖轮廓一定距离后,初始应力动态卸荷的影响是引起岩体破坏的主要因素”的结论。(3)研究了岩锚梁的爆破振动响应,分析了相关的实测资料,确定了爆破振动下岩锚梁的响应特点,提出了岩锚梁的爆破安全控制标准。爆破振动作用下,岩锚梁与围岩的结合面是整个岩锚梁结构中的薄弱环节。爆破振动可能造成岩锚梁的锚杆锚固力降低,岩锚梁梁体混凝土强度下降,梁体开裂,混凝土与岩石间粘结面的粘结力损失甚至拉裂。岩锚梁与岩体结合面上水平向最大拉应力出现在岩锚梁与围岩结合面的顶部;而竖直向最大拉应力则一般出现在岩锚梁与围岩结合面的顶部或底部。对于龄期大于28天的岩锚梁,本文首次提出了可以采用7cm/s的质点振动速度作为其爆破安全控制标准。(4)提出了基于质点峰值振动速度安全判据及最大拉应力准则预测爆破开挖损伤范围的方法,确定了爆破开挖损伤范围。保护层的扩挖爆破是引起边墙爆破损伤的主要原因,在保护层扩挖爆破中,宜采用较大的装药不耦合系数。爆破损伤范围一般限制在保留岩体的表层;对光面爆破,其爆破损伤范围约为10倍孔径量级。
代振峰[5](2009)在《水电工程利用建筑物开挖石渣制备混凝土骨料研究》文中认为大中型水电工程建设通常都有大量的开挖石渣作弃渣处理。大量工程弃渣需要场地堆存,并需要加以防护和做好排水设施。弃渣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与建设绿色水电站工程的要求不相适应。为了尽量减少水电工程弃渣对自然环境造成的影响,有必要注重建筑开挖石渣综合利用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本论文主要研究如何利用建筑物开挖石渣制备混凝土骨料。论文把石方开挖和混凝土浇筑作为“特殊资源”,应用“工期固定—资源均衡”的优化理论,利用Project软件进行资源均衡,实现在保持工期不变的前提下,达到削减石方开挖和混凝土浇筑高峰强度的目的,从而在进度计划安排上调节一部分建筑物开挖石渣与混凝土浇筑的不平衡,以减少暂存场容量和砂石加工系统规模,提高开挖石渣利用率。开挖石渣运到多个暂存场暂存是“多供点—多需点”的运输问题,应用线性规划理论,借助Excel规划求解功能,对可利用开挖石渣的去向进行优化分配,优选暂存场,减少所利用开挖石渣运距,减少暂存场防护和排水的工程量,降低工程造价。通过砂石加工厂工艺布置的优化和动态跟踪,减少石渣在各加工和运输环节的损耗,同时避免骨料产生弃料,进一步提高开挖石渣的利用率。本文以大朝山水电站实际工程为例,从料源规划、技术可行性分析、石渣开挖与混凝土浇筑进度协调、暂存场的优选、砂石加工厂的优化与完善等各方面进行研究,努力提高开挖石渣的利用率。在实施过程中,严格控制挖运石渣质量,加强开挖工作面、暂存场与砂石加工厂联合调度与管理,既避免好料外弃,又能提高开挖石渣直接利用率。根据工程的进展情况及时进行动态跟踪,分析和掌握建筑物开挖石渣的利用情况,为调整料源方案提供技术支持。分析利用开挖石渣制备混凝土骨料产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充分合理地利用建筑物开挖石渣,对保护生态环境和降低工程造价具有重要意义。凡具备利用建筑物开挖石渣条件的工程,在料源规划时,建筑物开挖石渣应作为一个重要的料源加以充分研究,并给予高度重视。
尹冬梅[6](2008)在《西龙池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围岩稳定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西龙池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围岩岩体结构的类型以缓倾角层状为主,对于顶拱的顺利开挖十分不利,为此地下厂房洞室系统设置了完善的监测措施。本论文主要对西龙池电站地下厂房的围岩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在简要介绍了西龙池地下厂房的工程概况和监测设计后,整理和分析了厂房开挖两年多来的多点位移计、声波仪、锚杆测力计和锚索锚固力的监测数据,归纳出地下洞室围岩变形分布规律、变形与开挖掌子面的规律,变形与时间的规律;塑性区范围;锚杆和锚索受力的分布规律。同时从理论上探讨了地下厂房的支护效果和支护时机,利用极限平衡法验算喷锚支护的参数选取合理性,利用BMP2000和FLAC3D软件对地下厂房的开挖和支护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在原设计支护条件下围岩应力、围岩变形和塑性区分布规律,对比理论计算值和监测值评价了西龙池地下厂房的支护效果。最后将监测结果和各种围岩稳定的判定标准进行比较,判定本工程围岩稳定性满足要求;同时综合国内众多大型高边墙地下厂房的监测资料,提出了围岩稳定的速率比值判定法和绝对变形判定方法。
黄达[7](2007)在《大型地下洞室开挖围岩卸荷变形机理及其稳定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正在施工的三峡工程右岸地下电站区地质条件复杂,开挖规模大,主厂房长311.3m×宽32.6m×高87.3m,大量地下岩体开挖必将引起围岩应力场的变化,致使围岩应力在开挖方向卸荷松驰,卸荷差异变形明显。而这种大型岩体开挖工程稳定性问题,在过去一般是运用加载岩体力学的方法来研究,但卸荷条件下,岩体的力学特征、本构方程、裂隙扩展方式与加载时是不同的,因此用加载岩体力学的方法来评价围岩的稳定性是不完善的。本文以三峡地下电站主厂房施工开挖为工程背景,以大量岩石(体)卸荷试验和主厂房施工监测成果为基础,以数理统计、弹塑性岩体力学、断裂力学、工程地质分析及数值分析为研究手段,对卸荷条件下岩体的力学特性、本构模型、变形破坏机理及围岩稳定性等方面从理论到工程应用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取得以下主要研究成果:(1)基于岩石卸荷试验,揭示了岩石卸荷变形、卸荷过程中岩石参数的弱化及峰后应力脆性跌落特征。卸荷引起的强烈扩容是岩石变形破坏的根本原因,具有较强的峰后应力脆性跌落特征,应力脆性跌落系数与初始围压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卸荷过程中岩体的变形模量E逐渐减小而泊松比μ逐渐增大,E减小约5%~25%,μ增大约50%~300%,这种变化幅度随初始围压的增大和卸荷程度的增强而变大,其变化与体积应变有较好的相关性。相对常规压缩试验,卸荷岩体的摩擦角φ有所增大而粘聚力c却大大减小:卸载围压且同时升轴压试验的峰值c减小约33.2%,残余c减小约65.3%,峰值φ增大约14.7%,残余φ增大约33.2%;同时卸载围压和轴压试验的峰值c减小约47.8%,残余c减小约77.6%,峰值φ增大约9.4%,残余φ增大约5.9%。(2)卸荷岩体在屈服点附近符合Griffith屈服准则,而到达峰值后符合Mohr-Coulomb屈服准则,假设卸荷岩体屈服是随体积应变从Griffith屈服至Mohr-Coulomb屈服线性过渡,可构造出卸荷岩体的屈服准则,进而求出其相应的本构方程。将岩体卸荷应力~应变曲线分为弹性、卸荷屈服、峰后脆性及残余理想塑性四个阶段,求出其相应段的本构方程,得出卸荷岩体全过程的本构模型。(3)基于裂隙岩体相似模型试验,揭示了卸荷条件下裂隙岩体的强度、变形特征、破坏形态及裂隙扩展演化过程。在单裂隙岩体中,岩体的卸荷破坏强度随裂隙与卸荷方向夹角的增大而减小的,而在双裂隙模型中,陡~缓倾角组合岩桥强度最低,陡倾角组合岩桥的强度相对较高;裂隙卸荷扩展具有阶段性和突发性,变形会出现多级突跳现象,当发展到裂隙贯通时,位移会出现大幅度的阶跃,位移突跳的次数与新生裂纹的数量正相关。卸荷扩展裂隙一般带有一定程度的张性特征,其卸荷扩展方式有剪切扩展、张拉扩展、拉剪复合扩展及冀裂纹扩展四种类型,岩桥卸荷破坏可归纳为剪切破坏、张剪复合破坏和张拉破坏,以张剪复合破坏为主。(4)地下洞室开挖卸荷过程中,裂隙面的应力状态经历了从压剪应力状态逐渐向拉剪应力状态的变化过程,基于断裂力学理论,对压剪及拉剪切应力状态下裂隙扩展时的应力强度因子进行对比分析,说明卸荷条件下裂隙更容易扩展。同时也探究了裂隙扩展过程中分支裂隙尖端的应力强度因子,进而确定裂隙扩展的长度,首次推导了拉剪应力状态下裂隙扩展过程中分支裂隙尖端的应力强度因子。(5)基于主厂房施工监测,结合工程地质条件分析围岩的开挖卸荷变形机理及其稳定性。对含断层围岩的开挖卸荷稳定性进行较系统的数值模拟,提出了以最大应力集中系数、应力松驰区面积、最大变形量、特征部位变形大小和塑性区面积等量化指标评价断层分布部位、初始地应力场和断层抗剪强度参数对围岩稳定性影响的方法,阐述了含断层围岩开挖卸荷变形机理及其稳定特征。(6)根据块体理论及工程地质分析,总结了主厂房开挖块体的失稳模式。对不同部位典型块体数值模拟分析表明不同部位的块体二次应力场、变形及塑性区分布特点不同,提出了块体变形失稳演化机理和局部稳定性评价的量化指标,同时将强度折减法应用到主厂房块体整体稳定性评价中并与极限平衡稳定性计算结果进行比较,阐述了地应力场对块体稳定性的影响和极限平衡计算中存在的缺陷。(7)一般弹塑性数值分析并没有考虑开挖岩体的卸荷效应,利用FLAC软件内置fish语言,编写了考虑卸荷过程中岩体参数弱化的数值计算程序,并对主厂房开挖稳定性进行了模拟计算,计算结果与监测相符,较一般弹塑性计算结果更符合工程开挖实际。
黄河[8](2007)在《锦屏一级水电工程分标规划阶段施工仿真与优化分析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大型水电工程规模庞大,技术和自然条件复杂,其分标阶段的施工设计是对工程建设进行实施性的总体规划,是一项复杂、繁琐且艰巨的任务,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目前的水电工程分标施工规划没有固定的模式,一般是在可研成果的基础上对选定方案进行深化,缺乏周密严格的科学论证,难以获得更为优化的分标施工规划方案。本文全面系统地统筹分析研究大型水电工程不同标段主体建筑物施工中各方面因素和约束关系,运用水利水电工程科学、计算机科学、仿真技术和系统工程理论等先进理论技术,提出了实现大型水电工程分标规划阶段施工仿真与优化分析的理论方法,主要获得了以下四项研究成果:(1)提出了面向水电工程分标阶段的施工仿真理论方法。针对水电工程分标规划阶段的施工组织设计所遇到的科学问题和实际需要,研究提出了水电工程分标规划施工仿真的总体结构体系,包括基于分标规划方法和面向对象技术的水电工程分标施工仿真对象分类方法、分标主体工程和总体系统的施工动态仿真与三维可视化仿真方法,进行施工过程的仿真计算、方案评价与优化分析,为水电工程分标段的施工仿真研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2)提出了分标主体工程施工仿真与优化分析实用技术。针对水电工程导流标、大坝标和地下厂房系统标这三个关键主体工程的施工特点和进度要求,采用复杂系统分解协调与控制理论对其进行系统分解耦合,分别提出了施工导流系统的仿真模型和三维动态仿真方法、混凝土拱坝施工过程仿真模型和进度仿真分析方法、地下厂房系统施工全过程仿真模型和三维动态仿真优化分析方法,并开发了相应的软件程序,为主体工程分标方案在度汛、施工强度、施工进度等方面的合理性提供了定量的评价与优化技术。(3)提出了从总体角度考虑的场内施工交通运输与施工总布置仿真优化技术。在分标主体工程施工仿真与优化的基础上,针对整个工程复杂的施工交通运输和施工总布置存在的合理规划和论证难题,提出了基于循环网络模拟技术的施工交通运输仿真方法和水电工程施工总布置三维可视化建模与三维动态仿真方法,为分析评价复杂条件下水电工程场内施工交通运输与施工布置的合理性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手段。(4)以雅砻江锦屏一级水电工程为依托背景,对上述理论技术和方法进行了完整、系统地应用研究,基于初步的分标施工方案,深入研究了施工导流、混凝土坝施工、地下洞室群施工、场内交通运输、施工总布置的施工仿真与优化分析,对初始分标方案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评价,同时提出了优化的分标方案,该方案为目前实施方案,为该工程的合理分标与施工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彭道富[9](2006)在《特大断面地下洞室多层耦合施工方法及其可靠度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特大断面地下洞室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多层耦合施工法新技术,对洞室施工过程的可靠度进行了分析研究,并采用流固耦合、热流固耦合及总应力分析方法对施工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本文对特大断面地下洞室两种施工新技术进行了研究。在工程施工中采用导洞先行,顶层、中层、底层平行立体交叉的开挖方案。这种方案可创造多个工作面,效率高,实现了大断面洞室多层耦合施工的技术创新;在对临近洞室爆破时,通过优化掏槽方案,使临空面条件改善,爆破夹制作用减小,爆破产生的振动也随之降低,且依据先进的爆破技术实现微差延时错峰,又保证成对斜眼同时起爆,确保错峰减振和高效掏槽双效益。通过对Monte-Carlo随机有限元进行研究和系统可靠度计算的β分支法分析,考虑把两者联合起来分析洞室施工过程安全性,对特大断面地下洞室开挖过程中的每一步进行可靠性评价,并对围岩参数进行了敏感性分析,得出影响洞室稳定最敏感的岩石参数。本文同时分析了多层耦合法与分层逆做法两种施工方法在洞室施工过程中的稳定性,比较了两者的优缺点,从中得出分层逆做法施工过程比较安全,而施工完毕后两者的可靠性几乎一致。从而对多层耦合法施工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比较,为今后的特大断面地下洞室快速施工提供科学依据。本文采用宏观连续介质方法,将实际的多孔介质视为一种理想的连续介质,系统地分析流、固、热三场之间的耦合关系。将有效应力原理运用到变温条件下地下水的渗流问题,在此基础上建立岩石变形耦合方程。对于温度场的耦合,通过虚位移原理将变化的温度场产生的热应力转化为“热荷载”加载到岩石固相骨架上。以位移变量和孔隙压力变量为基本变量,把变化的温度场产生的热应变转化为“热荷载”加在结点上。运用等参元、加权残数法、高斯积分法等推导适用于热流固耦合问题的平面八结点单元的刚度矩阵。运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工程实例进行流固耦合、热流固耦合及总应力数值模拟分析,通过与实测数据对比,得出一些有益的结论,为今后大断面洞室的施工与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吴义航[10](2005)在《大朝山水电站设置筒形阀的合理性与进水口闸门布置的简化》文中研究表明为保障机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实测依据和建议。
二、大朝山水电站地下厂房土建工程的成本控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朝山水电站地下厂房土建工程的成本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2)龙滩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施工进度管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选题背景 |
1.2 国内外碾压混凝土大坝现状分析 |
1.2.1 国外已建碾压混凝土大坝现状 |
1.2.2 国内已建碾压混凝土大坝现状 |
1.3 国内外进度管理实践与理论现状 |
1.3.1 国外进度管理的实践探索 |
1.3.2 国内水电工程项目进度管理的实践探索 |
1.3.3 龙滩碾压混凝土重力坝进度管理的研究 |
1.4 论文主要内容和创新点 |
1.4.1 论文主要内容 |
1.4.2 论文创新点 |
第2章 大型水电项目施工进度管理的原理与方法探讨 |
2.1 工程项目进度计划 |
2.1.1 里程碑计划 |
2.1.2 横道图(甘特图) |
2.1.3 网络计划 |
2.1.4 形象进度 |
2.1.5 工期优化 |
2.2 工程项目进度控制 |
2.2.1 进度偏差分析 |
2.2.2 进度动态调整 |
2.3 大型水电工程进度管理常用方法 |
2.3.1 大型水电工程进度计划 |
2.3.2 大型水电工程进度控制 |
2.3.3 大型水电工程进度管理软件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龙滩碾压混凝土重力坝项目基本情况 |
3.1 工程概况 |
3.1.1 枢纽布置 |
3.1.2 大坝建筑物布置 |
3.1.3 坝体材料分区 |
3.2 合同项目及主要工程量 |
3.2.1 工程项目和工作内容 |
3.2.2 主要工程量 |
3.3 施工导流、施工特点、施工关键线路及难点 |
3.3.1 施工导流 |
3.3.2 施工特点 |
3.3.3 施工关键线路及难点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龙滩碾压混凝土重力坝进度计划编制的研究 |
4.1 施工总体进度计划的编制依据 |
4.1.1 合同控制性工期 |
4.1.2 合同交面时间 |
4.1.3 导流渡汛方案 |
4.1.4 业主提供的主要条件 |
4.1.5 主要施工方案 |
4.2 总体施工程序、网络计划图及关键线路 |
4.2.1 总体施工程序 |
4.2.2 网络计划图及关键线路 |
4.3 施工总体进度计划的编制 |
4.3.1 工作分解结构(Work Breakdown Structure) |
4.3.2 工程总体进度计划P3 横道网络图 |
4.4 龙滩大坝各工程项目具体进度计划的工期分析 |
4.4.1 施工准备工程 |
4.4.2 混凝土系统建设工程 |
4.4.3 上下游土石围堰工程 |
4.4.4 上下游碾压混凝土围堰工程 |
4.4.5 大坝基坑开挖支护和坝基处理工程 |
4.4.6 大坝主体工程 |
4.4.7 导流工程及其他项目工程 |
4.5 总进度计划的主要项目施工强度及资源计划分析 |
4.5.1 总进度计划主要项目年、季施工强度分析 |
4.5.2 土石方明挖月强度分析及资源计划分析 |
4.5.3 左岸进水口大坝碾压、常态混凝土月强度及资源计划分析 |
4.5.4 右岸大坝碾压、常态砼月强度及资源计划分析 |
4.6 碾压混凝土项目工期分析 |
4.6.1 单元工程划分 |
4.6.2 单元工程工序工期分析 |
4.6.3 碾压混凝土项目工期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龙滩碾压混凝土重力坝进度控制的研究 |
5.1 进度计划控制 |
5.1.1 进度计划控制体系 |
5.1.2 进度计划控制流程 |
5.1.3 滚动计划与控制方法 |
5.2 进度控制施工管理组织体系 |
5.3 施工资源 |
5.3.1 系统工程理论,高效配置施工资源 |
5.3.2 本工程分年度所需主要施工资源 |
5.4 进度控制信息管理 |
5.5 进度偏差分析 |
5.5.1 进度偏差分析主要方法 |
5.5.2 用生产调度周计划,分阶段动态进行偏差分析 |
5.6 进度动态调整 |
5.6.1 改变后续工作间的逻辑关系 |
5.6.2 缩短关键线路持续时间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提前下闸蓄水进度调整、总进度管理效果分析 |
6.1 提前下闸蓄水进度调整 |
6.1.1 进度调整计划编制 |
6.1.2 提前下闸蓄水进度计划控制 |
6.2 龙滩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工程总体进度管理效果 |
6.2.1 总体满足合同目标及业主提前下闸蓄水、提前发电要求 |
6.2.2 各阶段合同工期节点工程照片 |
6.2.3 龙滩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工程进度管理的基本经验 |
6.3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 B(附录图4-1~附录图4-13) |
(3)地下水电站围护结构表面吸放湿量的测定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提出的背景、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1.3.1 研究的内容 |
1.3.2 研究的方法 |
2 多孔材料围护结构湿传递理论模型的建立及求解方法 |
2.1 多孔材料热湿传递的基本理论 |
2.2 多孔材料的基本物性参数 |
2.3 数学模型的建立 |
2.3.1 质量守恒方程 |
2.3.2 能量守恒方程 |
2.3.3 补充方程的建立 |
2.3.4 边界条件 |
2.3.5 初始条件 |
2.4 方程的离散及求解 |
2.4.1 内部区域的离散求解 |
2.4.2 边界条件的离散求解 |
2.5 本章小结 |
3 混凝土体吸放湿实验模型的建立、实验方案及结果 |
3.1 实验的目的、任务和原理 |
3.2 实验台的基本情况和测试方法概述 |
3.3 实验方案及测试结果 |
3.3.1 实验方案 |
3.3.2 测试结果 |
3.3.3 实验数据的处理 |
4 多孔材料湿传递理论模型的实验修正及完善 |
4.1 孔隙率和固体骨架密度的确定 |
4.2 吸湿含湿量和饱和含湿量的确定 |
5 表面吸放湿量计算方程的拟合 |
5.1 壁面吸放湿量影响因素分析 |
5.2 方程自变量的确定 |
5.2.1 空气流速对混凝土表面吸放湿量的影响分析 |
5.2.2 空气的热湿状态对混凝土表面吸放湿量的影响分析 |
5.2.3 混凝土表面的热湿状态对吸放湿量的影响分析 |
5.2.4 小结 |
5.3 拟合基础数据的获得 |
5.4 数据的拟合 |
5.4.1 拟合的基本思路 |
5.4.2 多元回归分析的具体步骤及结果 |
5.5 本章小结 |
6 吸放湿量计算方程的实验验证 |
6.1 实验的基本情况 |
6.2 实验结果 |
6.3 数据处理 |
7 结论与展望 |
7.1 本文的研究成果 |
7.2 后续工作及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表 |
(4)大型地下厂房开挖爆破振动破坏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大型地下厂房开挖程序及爆破影响问题 |
2.1 概述 |
2.2 地下厂房开挖程序 |
2.2.1 龙滩水电站地下厂房开挖 |
2.2.2 东风水电站地下厂房开挖 |
2.3 地下厂房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
第3章 地下厂房开挖爆破动力响应模拟方法及计算 |
3.1 动力有限元法及计算软件 |
3.1.1 动力方程 |
3.1.2 质量守恒方程 |
3.1.3 能量守恒方程 |
3.1.4 动力平衡方程式 |
3.1.5 边界条件处理 |
3.2 爆破荷载及动态开挖荷载的确定与处理 |
3.2.1 爆破荷载 |
3.2.2 动态开挖荷载 |
3.2.3 荷载的处理 |
3.3 高边墙及岩锚梁的爆破动力响应 |
3.3.1 计算参数 |
3.3.2 计算工况 |
3.3.3 振动响应模拟的分析 |
3.4 开挖卸荷引起的围岩动力响应 |
3.4.1 计算参数和模型 |
3.4.2 动态开挖卸荷引起的围岩动力响应 |
第4章 地下厂房开挖爆破振动响应破坏特征实测分析 |
4.1 地下厂房高边墙爆破振动响应实测资料 |
4.1.1 地下厂房高边墙爆破振动响应衰减规律 |
4.1.2 质点振速峰值大小的影响因素 |
4.1.3 爆破振动效应的主要影响范围 |
4.1.4 爆破振动对边墙喷射混凝土的影响 |
4.1.5 小结 |
4.2 岩锚梁的动力响应实测资料分析 |
4.2.1 影响机理 |
4.2.2 试验研究 |
4.2.3 监测资料分析 |
4.2.4 小结 |
4.3 岩体应力和位移实测资料分析 |
4.3.1 开挖爆破对围岩的影响机制 |
4.3.2 地下厂房开挖爆破效应观测与分析 |
4.3.3 小结 |
第5章 地下厂房开挖爆破损伤范围预测方法 |
5.1 概述 |
5.2 基于质点峰值振动速度安全判据的爆破损伤范围预测 |
5.2.1 爆源近区的质点峰值振动速度衰减公式 |
5.2.2 地下洞室开挖中的爆破损伤安全判据 |
5.2.3 地下洞室开挖中的爆破冲击损伤影响评价 |
5.3 基于最大拉应力准则的围岩爆破损伤范围预测 |
5.3.1 瞬态载荷作用下柱形空腔激发的应力场 |
5.3.2 地下厂房爆破损伤影响范围预测 |
5.4 地下厂房开挖中的爆破损伤范围评价 |
第6章 地下厂房开挖爆破破坏控制 |
6.1 爆破振动破坏控制标准 |
6.1.1 爆破破坏机理及判据 |
6.1.2 爆破破坏的控制标准 |
6.2 爆破振动控制工程措施 |
6.3 基于爆破效应控制的开挖程序优化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水电工程利用建筑物开挖石渣制备混凝土骨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目的和意义 |
1.2 已有工程实例 |
1.3 利用建筑物开挖石渣制备混凝土骨料的方式 |
1.4 建筑物开挖石渣的堆存 |
1.5 工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 |
1.6 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
1.6.1 研究的目标 |
1.6.2 研究的内容 |
第2章 主要技术问题 |
2.1 混凝土骨料的基本要求与开挖料的主要特性[15] |
2.1.1 水工混凝土骨料的基本要求 |
2.1.2 建筑物开挖料的主要特性 |
2.2 保障开挖石渣质量的主要技术措施 |
2.2.1 石渣块体的尺寸控制 |
2.2.2 混杂物处理 |
2.3 开挖石渣与混凝土生产的进度协调 |
2.4 开挖石渣暂存场的设计 |
2.4.1 暂存场容量确定 |
2.4.2 暂存场位置确定 |
2.5 开挖石渣的动态跟踪 |
2.6 开挖石渣制备混凝土骨料规划流程 |
2.6.1 系统组成要素 |
2.6.2 石渣流向 |
第3章 设计优化的基本方法 |
3.1 进度计划优化的基本方法 |
3.1.1 衡量资源均衡性的指标 |
3.1.2 判断公式 |
3.1.3 优化步骤 |
3.1.4 利用Ms Project 软件进行资源均衡优化方法和步骤. |
3.2 暂存场的设计优化 |
3.3 砂石加工厂的设计优化 |
3.3.1 厂址选择原则 |
3.3.2 工艺流程设计 |
3.3.3 设备选用 |
3.3.4 砂石加工厂布置与设备配置 |
3.3.5 砂石储存及转运 |
3.4 开挖石渣的动态跟踪 |
第4章 大朝山水电站工程的应用实例 |
4.1 工程概况 |
4.2 料场 |
4.2.1 大文开砂料场 |
4.2.2 那戈河石料场 |
4.2.3 工程开挖石渣 |
4.3 开挖石渣质量和工艺试验 |
4.3.1 石方开挖工程量及岩石质量评价 |
4.3.2 生产性工艺试验情况 |
4.4 确定料源 |
4.5 暂存场设计 |
4.5.1 暂存场容量确定 |
4.5.2 暂存场位置选定 |
4.5.3 暂存场防护措施 |
4.6 砂石加工厂设计 |
4.6.1 工艺流程 |
4.6.2 工艺布置特点 |
4.7 开挖石渣动态跟踪及运输调度管理 |
4.8 经济与社会环境效益 |
4.8.1 经济效益 |
4.8.2 社会环境效益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进一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6)西龙池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围岩稳定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国内外地下厂房建设的发展现状 |
1.2 地下厂房围岩稳定性研究现状 |
1.3 选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
1.4 工程概况 |
1.4.1 地下厂房组成 |
1.4.2 厂房地质条件 |
1.4.3 厂房开挖布序 |
1.4.4 厂房支护设计 |
2 地下厂房的监测设计 |
2.1 监测设计的原理 |
2.2 监测的目的、内容和手段 |
2.2.1 监测的目的 |
2.2.2 监测的内容 |
2.2.3 监测手段 |
2.3 本工程监测目的和内容 |
2.4 监测断面仪器的布置 |
3 监测结果的整理与分析 |
3.1 围岩变形监测结果的整理与分析 |
3.1.1 围岩内部监测数据的整理 |
3.1.2 顶拱围岩变形的规律 |
3.1.3 拱脚围岩变形的规律 |
3.1.4 边墙围岩变形的规律 |
3.1.5 多点位移计观测数据结论 |
3.2 松动区监测结果的整理与分析 |
3.2.1 弹性波测定围岩松动圈的原理 |
3.2.2 松动区的监测数据的整理和分析 |
3.2.3 利用位移监测值估计松动区 |
3.3 支护监测结果的整理与分析 |
3.3.1 锚杆监测结果的整理与分析 |
3.3.2 锚索监测结果的整理与分析 |
3.3.3 结论 |
4 支护效果的分析 |
4.1 喷锚支护的原理和作用 |
4.2 利用监测数据分析支护效果 |
4.2.1 从各监测项目与时间的关系分析锚喷支护效果 |
4.2.2 利用各监测项目的空间分布规律分析喷锚支护效果 |
4.2.3 监测数据支护效果小结 |
4.3 利用理论计算值分析支护效果 |
4.3.1 极限平衡法校核主厂房的喷锚支护参数合理性 |
4.3.2 边界元软件BMP2000分析支护效果 |
4.3.3 三维有限差分程序FLAC分析支护效果 |
4.3.4 理论值和监测值对比判定支护效果 |
5 围岩稳定分析 |
5.1 洞室群围岩稳定性研究内容 |
5.2 常见的围岩稳定判别标准 |
5.2.1 围岩强度判据及在本工程中的应用 |
5.2.2 围岩位移判据及在本工程的应用 |
5.2.3 容许位移速率判据及在本工程中的应用 |
5.3 针对本工程提出的围岩稳定性的判定方法 |
5.3.1 围岩变形速率比值法 |
5.3.2 绝对位移容许值判别法 |
5.3.3 地下厂房的工程经验小结 |
5.4 原位模型试验在围岩稳定判别中的应用 |
5.4.1 原位模型试验洞的布置、尺寸和开挖设计 |
5.4.2 原位模型试验洞的监测结果 |
5.4.3 模型试验监测与原型地下厂房监测的关系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1.1 监测数据的整理和分析 |
6.1.2 支护效果的分析 |
6.1.3 围岩稳定性的研究与评价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表 A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大型地下洞室开挖围岩卸荷变形机理及其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岩体卸荷力学特性研究现状 |
1.2.2 卸荷岩体本构关系研究现状 |
1.2.3 岩体裂隙卸荷扩展及岩桥断裂机制研究现状 |
1.2.4 地下硐室围岩卸荷变形机理研究现状 |
1.2.5 地下硐室围岩稳定性评价研究现状 |
1.2.6 当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主要研究成果 |
第2章 三峡工程地下电站区工程地质条件 |
2.1 区域地质背景 |
2.2 地形地貌 |
2.3 地层岩性 |
2.4 地质构造 |
2.4.1 断层 |
2.4.2 裂隙 |
2.5 岩体风化 |
2.6 天然地应力 |
2.7 岩(石)体物理力学性质 |
第3章 三峡工程地下厂房的岩体结构特征 |
3.1 岩体结构的构造演化 |
3.2 结构面工程地质分级 |
3.3 结构面工程类型的划分 |
3.4 结构面描述体系 |
3.5 结构面工程地质特征 |
3.5.1 I级结构面 |
3.5.2 II级结构面 |
3.5.3 基体结构面 |
3.6 结构面力学参数特征 |
3.7 结构体特征 |
3.7.1 块体的工程地质特征 |
3.7.2 围岩类型 |
第4章 卸荷条件下岩石力学特性试验及本构模型 |
4.1 概述 |
4.2 卸荷试验中应力路径的确定 |
4.3 试验围压、设备及试件制备 |
4.4 实验结果分析 |
4.4.1 试验数据的处理原则 |
4.4.2 加卸载变形特征分析 |
4.4.3 卸荷过程中岩石参数的变化特征 |
4.4.4 加卸载岩石的峰后应力脆性跌落系数 |
4.4.5 岩石卸荷破裂特征及机制分析 |
4.5 岩石卸荷的CWFS模型 |
4.6 岩石卸荷屈服准则及本构模型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卸荷条件下裂隙扩展模型试验及断裂力学机制 |
5.1 概述 |
5.2 相似理论 |
5.2.1 相似理论 |
5.2.2 相似材料及其物理力学参数 |
5.3 试验方案及设备 |
5.3.1 裂隙岩体模型及制作 |
5.3.2 地下洞室开挖卸荷过程的模拟 |
5.3.3 试验设备 |
5.4 试验结果分析 |
5.4.1 裂隙岩体强度特征 |
5.4.2 裂隙岩体变形特征 |
5.4.3 裂隙岩体的破坏形态及其演化机制 |
5.5 卸荷条件下裂隙扩展的断裂力学判据 |
5.5.1 卸荷引起的裂隙周边应力场的变化 |
5.5.2 断裂力学基础理论 |
5.5.3 卸荷引起裂隙扩展的断裂力学判据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开挖卸荷条件下围岩变形稳定性分析 |
6.1 概述 |
6.2 主厂房监测成果分析 |
6.2.1 围岩二次应力场监测 |
6.2.2 围岩变形监测 |
6.2.3 围岩松动圈监测 |
6.2.4 基于监测的围岩稳定性评价 |
6.3 含断层围岩卸荷稳定性数值模拟分析 |
6.3.1 FLAC简介 |
6.3.2 模型概化及计算方案 |
6.3.3 断层分布位置的影响 |
6.3.4 初始应力状态的影响 |
6.3.5 断层抗剪强度参数对围岩变形的影响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开挖卸荷条件下块体稳定性分析 |
7.1 概述 |
7.2 块体变形局部化特征及局部稳定性评价 |
7.2.1 分析块体的选取及基本特征 |
7.2.2 数值模型的建立 |
7.2.3 计算结果分析 |
7.2.4 重力应力场环境下的对比分析 |
7.2.5 块体局部稳定性评价 |
7.2.6 块体变形失稳的演化机制 |
7.3 基于强度折减法的块体稳定性分析 |
7.3.1 强度折减法原理 |
7.3.2 失稳判据分析 |
7.3.3 对结构面起伏度的探讨 |
7.3.4 稳定性计算 |
7.4 本章小节 |
第8章 考虑卸荷效应的围岩稳定性数值模拟分析 |
8.1 概述 |
8.2 考虑卸荷效应的程序编制 |
8.3 模型建立 |
8.3.1 几何模型 |
8.3.2 边界条件及岩体参数 |
8.3.3 开挖方案 |
8.3.4 锚固方案及参数 |
8.3.5 计算跟踪点布置 |
8.4 计算结果分析 |
8.4.1 应力场分析 |
8.4.2 变形分析 |
8.4.3 塑性区分析 |
8.5 围岩稳定性及锚固效果评价 |
8.6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
(8)锦屏一级水电工程分标规划阶段施工仿真与优化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水电工程分标施工规划与施工仿真研究现状 |
1.3 论文结构与主要内容 |
第二章 水电工程分标规划阶段施工仿真理论研究 |
2.1 水电工程分标规划施工仿真总体结构体系 |
2.2 水电工程分标规划施工仿真技术与方法 |
第三章 锦屏一级水电工程施工规划初步分标方案 |
3.1 锦屏一级水电工程概况 |
3.2 不同分标方案概述 |
3.3 初步分标方案 |
第四章 锦屏一级施工导流三维动态仿真分析 |
4.1 锦屏一级导流工程概述 |
4.2 施工导流仿真方法与实现 |
4.3 锦屏一级施工导流仿真分析成果 |
第五章 锦屏一级拱坝施工过程三维动态仿真分析 |
5.1 锦屏一级大坝工程概述 |
5.2 混凝土拱坝施工过程三维仿真建模方法 |
5.3 混凝土拱坝施工进度分析 |
5.4 锦屏一级拱坝混凝土浇筑过程仿真分析成果 |
第六章 锦屏一级地下厂房系统施工全过程动态仿真与优化 |
6.1 锦屏一级地下厂房系统概述 |
6.2 地下厂房系统施工全过程仿真建模 |
6.3 锦屏一级地下厂房系统施工动态仿真分析成果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锦屏一级工程施工场内交通运输仿真分析 |
7.1 锦屏一级场内交通概述 |
7.2 基于循环网络模拟技术的交通运输仿真方法 |
7.3 锦屏一级施工场内交通运输系统仿真分析 |
第八章 锦屏一级工程整体施工总布置三维仿真分析 |
8.1 锦屏一级施工总布置概述 |
8.2 水电工程施工总布置三维仿真分析方法与实现 |
8.3 锦屏一级施工总布置动态可视化仿真分析成果 |
第九章 锦屏一级水电工程施工规划优化分标方案 |
9.1 锦屏一级分标施工仿真分析结论 |
9.2 优化分标方案 |
第十章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9)特大断面地下洞室多层耦合施工方法及其可靠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特大断面地下厂房施工实践及研究现状 |
1.3 地下结构的可靠度理论研究进展 |
1.4 岩土与流体之间的流固与热流固耦合问题 |
1.5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
第二章特大断面地下洞室多层耦合施工方法 |
2.1 引言 |
2.2 某特大断面地下洞室工程概况 |
2.3 特大断面地下洞室并行施工方法 |
2.4 特大断面地下洞室多层耦合施工方法 |
2.5 各单元洞室临近爆破的振动控制 |
2.6 小结 |
第三章 特大断面地下洞室施工可靠度分析 |
3.1 引言 |
3.2 基于蒙特卡罗随机有限元与β分支法耦合的可靠度分析方法 |
3.3 特大断面地下洞室施工可靠度分析 |
3.4 小结 |
第四章 特大断面地下洞室施工流固及热流固耦合有限元分析 |
4.1 引言 |
4.2 流固及热流固耦合基本方程 |
4.3 流固及热流固耦合数值模型 |
4.4 特大断面地下洞室施工流固及热流固耦合分析 |
4.5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与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四、大朝山水电站地下厂房土建工程的成本控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统计分析的地下厂房边墙最大收敛变形多指标预测方法[J]. 骆顺天,杨凡杰,周辉,张传庆,王旭宏,吕涛,朱勇,卢景景. 岩土力学, 2020(10)
- [2]龙滩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施工进度管理的研究[D]. 刘武. 湖南大学, 2019(02)
- [3]地下水电站围护结构表面吸放湿量的测定方法研究[D]. 向楠. 重庆大学, 2013(03)
- [4]大型地下厂房开挖爆破振动破坏特性研究[D]. 张文煊.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08(07)
- [5]水电工程利用建筑物开挖石渣制备混凝土骨料研究[D]. 代振峰. 清华大学, 2009(03)
- [6]西龙池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围岩稳定分析[D]. 尹冬梅. 北京交通大学, 2008(08)
- [7]大型地下洞室开挖围岩卸荷变形机理及其稳定性研究[D]. 黄达. 成都理工大学, 2007(06)
- [8]锦屏一级水电工程分标规划阶段施工仿真与优化分析研究[D]. 黄河. 天津大学, 2007(04)
- [9]特大断面地下洞室多层耦合施工方法及其可靠度研究[D]. 彭道富. 天津大学, 2006(05)
- [10]大朝山水电站设置筒形阀的合理性与进水口闸门布置的简化[J]. 吴义航. 水电站机电技术, 2005(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