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山地油茶园夏季覆草试验(论文文献综述)
周育娟[1](2022)在《肇庆市油茶产业发展分析思考》文中指出肇庆市宜林地资源充足,气候条件适宜种植油茶,油茶栽培历史悠久,具有发展油茶产业的有利条件,但目前全市油茶林面积小、产量少、多为散生、不成规模,应促进油茶产业化发展。为此,提出了肇庆市发展油茶产业要重视栽培区域与立地、油茶品种与苗木、茶油产量与品质等3大关键科技问题。油茶基地规划与建设务必考虑海拔、坡度、坡向等地形因子及土壤种类、土层厚度、土壤质地、石灰反应、有机质含量等土壤条件,做好水源工程,坚持水肥耦合;多数地方宜主要发展岑软系列油茶品种,海拔明显较高的山区推荐选用粤韶系列油茶品种;宜通过加强放养传粉昆虫、人工辅助授粉、喷施微量元素等措施提高油茶坐果率。同时,要坚持绿色、生态栽培,做好油茶病虫害预测预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生物防治和栽培调控相结合,创新肇庆油茶栽培模式。有必要研究制订肇庆市油茶产业发展规划,以扩大油茶林资源为发展基础,加强油茶科技引进、研发和推广,重视与肇庆乡村振兴相结合,发展油茶产业的支持措施和市场服务,大力培育肇庆油茶品牌与口碑。
余舜尧,江新凤,李琛,石旭平,叶川,江亮辉,李洪波,黄圣生[2](2021)在《覆盖对茶园土壤温度和杂草生长的影响》文中认为在井冈山夏季高温季节,采用单因素对比试验,探究了5种覆盖材料在茶园中降低土壤温度、抑制杂草生长方面的效果。结果表明:稻草、谷壳、防草布、黑膜覆盖均可以显着降低茶园土壤温度,减少土温的日较差,并且提高土壤含水量;除了白膜覆盖处理外,其他覆盖处理均能有效地抑制茶园行间杂草的发生和生长,其中防草布和黑膜覆盖处理的防杂效果较佳;黑膜、白膜和防草布覆盖处理的覆盖和防草总费用分别比无覆盖对照降低了10965、6245、5121元/hm2。因此,黑膜覆盖处理的综合效果最好,其次是防草布覆盖处理。
陈俊佳[3](2019)在《肥草协同调控下闽西油茶园紫色土改良及油茶生长特征》文中指出紫色土是我国主要的耕作土壤类型之一,具有土层浅薄、表土松散、易侵蚀、有机质含量低等特点。宁化县是福建省紫色土最集中的分布区。油茶是宁化紫色土区的重要油料作物,茶油收入是当地居民收入的重要来源。传统的油茶园耕作管理模式多为顺坡种植,加之人为的除草、铲地、松土,林下灌草盖度较低等因素的影响,极易导致水土流失,进而使得油茶园紫色土肥力差,油茶生长不良。因此,探索高效合理的紫色土油茶园调控模式是当前油茶产业发展所面临的重要课题。本研究以福建省宁化县水土保持科普示范园为研究区,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设计了有机肥+黑麦草+复合微生物肥料+圆叶决明(T1)、复合肥+黑麦草+圆叶决明(T2)、复合肥(T3)3种调控措施,以不采取任何调控措施的处理为对照(CK),研究不同调控措施下油茶园紫色土理化性质及化学计量特征、油茶生长特征等,探讨油茶生长特征变化与土壤理化性质改良之间的关系,旨在为紫色土油茶园调控措施的选择提供借鉴。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试验期间T1、T2的土壤含水率高于T3、CK,尤其是在2018年6月-9月的差异较为明显;在紫色土油茶园间种圆叶决明能有效保持油茶园土壤水分。(2)试验开展1年后,T1、T2、T3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分别较试验前提高56.26%、42.81%、34.69%,T1的土壤全氮含量显着高于CK。试验期间不同调控措施下土壤全磷、全钾变化不显着。2018年3月土壤铵态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均以T3最高;2018年4月-10月土壤铵态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则以T1、T2较高,且T1、T2间差异不大。T1、T2处理的土壤硝态氮含量在2018年4月、10月出现2个峰值。与试验前相比,试验1年后T1、T2的土壤速效养分含量明显提升。可见,在改良土壤养分方面,有机肥+黑麦草+复合微生物肥+圆叶决明、复合肥+黑麦草+圆叶决明措施效果较优。(3)试验期间不同调控措施间土壤全量养分化学计量特征的差异较小。而不同调控措施间土壤AN/AP、AN/AK在各时间上总体上差异显着,均表现为T1、T2、T3总体上低于CK。显然,有机肥+黑麦草+复合微生物肥+圆叶决明、复合肥+黑麦草+圆叶决明、复合肥等调控措施能促进土壤速效氮与速效磷、速效钾养分间的平衡性。(4)各调控措施下紫色土油茶园油茶生长特征明显变化。试验1年后,油茶树株高增量、地径增量、冠幅增量、新梢长均表现为T1、T2、T3显着高于CK的特征(P<0.05),T1、T2、T3的株高增量、地径增量、冠幅增量、新梢长较CK分别高出209.52%298.29%、132.63%174.57%、75.19%98.90%、42.47%57.92%,且T1、T2、T3间差异不显着;叶面积、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值、叶片含水率、叶鲜重、叶长、叶宽均为T1、T2、T3显着高于CK,叶干重T1显着高于CK,叶形指数T1显着低于CK,叶片干物质含量T1、T2、T3显着低于CK(P<0.05)。可见,有机肥+黑麦草+复合微生物肥+圆叶决明、复合肥+黑麦草+圆叶决明、复合肥等调控措施能促进油茶树的生长。(5)各调控措施对油茶叶片的氮、磷、钾含量有显着影响,对油茶叶片的碳含量影响不显着。试验开展1年后,T1、T2、T3的油茶叶片氮、磷、钾含量均较CK有显着提升;C/N、C/P均表现为T1、T2、T3显着低于CK,N/P则呈现T1、T2、T3显着高于CK的规律,而C/K在不同处理间差异不显着。油茶各项生长特征指标大多与叶片的氮、磷、钾含量呈现正相关关系,而与叶片的碳含量的相关性均较小。不同调控措施下油茶叶片氮、磷含量与钾含量存在极显着正相关关系。(6)各调控措施下土壤速效磷、速效钾、有机碳、容重、全氮、黏粒、全磷含量对油茶树生长特征的影响显着(P<0.05),土壤速效钾、速效磷、容重、硝态氮、全氮、铵态氮含量对油茶叶片生长特征的影响显着(P<0.05)。土壤速效磷、速效钾含量是影响油茶生长的关键土壤理化因子。油茶叶片磷含量与速效磷含量,油茶叶片钾含量与土壤全钾含量、速效钾含量间呈显着的正相关关系(P<0.05)。
谢庭生,李红,王芳,高霞,蒋光明,占强[4](2019)在《红壤油茶幼林地间种绿肥牧草的培肥效应》文中提出培肥减流是南方丘陵红壤地区新垦油茶幼林地需要解决的两大任务,林下间种是解决这两大问题普遍采用的种植模式,它既能提高造林成活率,又能促进幼树生长。在油茶幼林地间种的基础上,采用最新科研成果,合理组装间种技术,以期达到最大化培肥减流的目的。为此,在湖南省衡南县油子岭低山丘陵区选取全垦成梯的红壤油茶幼林地为研究对象,设间种夏季、冬季绿肥、(牧草)+新技术应用(代号iswf+nt)、间种夏季冬季绿肥(牧草)(代号iswf)、间种冬季绿肥(代号iwf)、清耕(代号CK)等4个处理,采用田间小区实验,研究间种绿肥(牧草)的培肥减流效应。结果表明:1)间种3 a后,iswf+nt、iswf、iwf处理0~20 cm土层有机质含量为31.67、21.75、15.32 g/kg,比清耕(8.97 g/kg)提高22.7、12.78、6.35 g/kg,分别提高了253.1%、142.5%、70.8%,差异极显着。2)间种3 a后,iswf+nt、iswf、iwf处理比清耕减流109.9%、56.1%、20.6%,减少了136.9%、66.2%、29.2%;因而,0~20 cm土层土壤容重均值iswf+nt、iswf、iwf处理分别比CK处理减少0.12、0.05、0.02 g/cm3,减少7.9%、3.1%、1.2%,其中,iswf+nt处理差异显着。3)间种3 a后,iswf+nt处理比清耕,全氮、全磷、速效氮、速效磷流失量分别减少80.9%、75.1%、82.7%、81.6%;0~20 cm土层,无论是有机质、全量养分还是速效养分都属"丰富级"(我国土壤养分分级标准),由试验前的"严重缺乏"连跨3级(缺乏级、轻度缺乏级、基本不缺级)。4)间种绿肥(牧草)是一个费省效宏的技术,iswf+nt处理改种一季绿肥(牧草)为种两季绿肥(牧草)、改种单一绿肥(牧草)品种为种绿肥(牧草)品种组合、改部分使用新技术为全面使用新技术,是该技术的3个创新点,也是这种新方法的技术支撑。
任骏[5](2017)在《湖南红壤地油茶林不同除草方式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杂草是南方丘陵红壤地区油茶新造林的一大危害,杂草防除是提高新造林成活率和促进幼树生长的重要措施。油茶林地杂草发生规律的研究以及不同除草方式对油茶林地造成的影响的研究基本为空白。本研究在试验观测油茶幼林杂草发生规律的基础上,设置覆膜除草、割草-埋草、化学除草、空白对照4个处理,研究了不同除草方式对杂草生长、林地土壤理化性质及油茶树体生长发育的影响,旨在探索油茶幼林林地有效的除草方式,为实践生产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典型南方丘陵红壤地区油茶幼林杂草种类多,滋生快,主要杂草有22科43种,其中禾本科杂草占总杂草数的23%,阔叶杂草占总杂草数的77%;其中一年生杂草有9种,占总杂草数的21%,多年生杂草有34种,占总杂草数的 79%。(2)3种除草方式均能有效抑制杂草的生长,但覆膜除草方式对杂草的抑制效果不显着(P>0.05),相比之下,割草-埋草处理及化学除草处理对杂草的抑制效果更为显着。(3)割草-埋草可提高0-20cm 土层土壤pH值5.9%,提高20-40cm 土层土壤pH值5.5%,与覆膜除草、化学除草、空白处理相比,割草-埋草处理对于土壤pH值的增加差异显着(P<0.05)。(4)割草-埋草可提高0-20cm 土层土壤含水率2.3%,提高20-40cm 土层土壤含水率2.7%,化学除草可提高0-20cm 土层土壤含水率7.2%,提高20-40cm土层土壤含水率5.8%,覆膜除草则变化不大,而空白对照含水率有明显下降,对于土壤含水率的影响,化学除草>割草-埋草>覆膜除草>空白对照。(5)割草-埋草可降低0-20cm 土层土壤容重15.2%,降低20-40cm 土层土壤容重16.4%,化学除草可降低0-20cm 土层土壤容重15.0%,降低20-40cm 土层土壤容重14.0%,覆膜除草与空白对照土壤的容重均变化不大,对于土壤容重的降低以及土壤孔隙度的改善,割草-埋草>化学除草>覆膜除草>空白对照。(6)割草-埋草土壤有机质含量、速效氮含量、速效磷含量、速效钾含量在0-20cm 土层分别比对照高 12.36%、14.56%、36.46%、10.28%,割草-埋草土壤有机质含量、速效氮含量、速效磷含量、速效钾含量在20-40cm 土层分别比对照高14.2%、12.98%、42.45%、10.40%;化学除草可以维持土壤有机质含量不下降,并且对0-20cm 土层的影响与20-40cm 土层相似。对于土壤肥力的改善,割草-埋草>化学除草>覆膜除草>空白对照。(7)割草-埋草处理促进了油茶幼树树体的生长发育,其中春季树高增长量、夏季冠幅增长量、春季地径生长量、夏季地径增长量、春梢粗度、夏梢粗度割草-埋草处理优势最明显,分别高出对照100%、118.18%、48.02%、63.70%、25.15%、19.93%;化学除草处理也能略微促进油茶幼树树体的生长发育,但不显着(P>0.05),而覆膜除草及空白对照则对油茶幼树树体的生长发育无促进作用,因此对于油茶树体的生长发育的影响,割草-埋草>化学除草>覆膜除草>空白对照。
马杰[6](2013)在《覆盖对干旱期油茶生长和林地土壤的影响》文中提出针对南方高产油茶7月至10月出现季节性干旱影响油茶生长、生理和产量等问题,本研究拟通过研究地膜覆盖(FM)、稻草覆盖(FC)和不覆盖(CK)等3种方式对油茶3个无性系(赣84-8、赣68、赣无1)生长性状、林地土壤水分和养分、生理性状和产量的影响,分析各处理间的变化规律和差异性,探讨与油茶生长、产量等相关性状的关键因子,为指导南方干旱期优质高产的油茶管理和抗旱性无性系的筛选提供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覆盖方式对油茶生长的影响:方差分析(p<0.05)表明:树高、地径、冠幅净增长差异均达到显着水平,各品系之间的差异较大,覆盖方式与品系的交互作用不显着,表明覆盖有利于油茶生长。通过模糊数学隶属函数法对油茶的生长指标进行综合评价,覆盖对油茶3个品系生长能力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FM赣84-8>FC赣84-8>CK赣84-8>FM赣68>FM赣无1>FC赣无1>CK赣无1>CK赣68;覆盖措施效果由好到差为:FM>FC>CK;赣84-8品系生长最好。(2)不同覆盖方式对油茶林地水分与养分的影响:覆盖后,7-9月土壤含水量变化不显着,9-10月呈现迅速下降的趋势。0-10cm土层土壤含水量变化幅度较大,而10-40cm土层的含水量变幅较小,土壤含水量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呈现上升趋势。3种覆盖措施下土壤含水量FM>FC>CK,并达到极显着水平。覆盖后土壤含水量日均值均高于CK,其中FM>FC>CK,干旱期油茶林0-40cm土壤含水量日变化呈现U型。覆草后的油茶林地0-40cm土壤速效氮、速效钾、速效磷、全氮、全磷、有机质含量分别比CK提高28.48%、26.88%、31.9%、23.16%、19.14%、24.27%。(3)覆盖措施对于油茶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的影响差异显着(p<0.05),覆盖方式与品系之间的蒸腾速率达到显着水平;3个无性系在不同覆盖措施的影响下油茶的净光合速率、胞间CO2浓度、气孔导度差异显着,表现为赣84-8>赣68>赣无1,覆盖措施可以延迟各油茶品系的午休时间,提高净光合速率的日均值、最大峰值。3种覆盖方式中水分利用效率由大到小顺序为FM>CK>FC。模糊数学隶属函数法评价油茶光合综合效率: FM84-8>FC84-8>FM68>FM无1>FC68>CK68>CK84-8>FC无1>CK无1。研究表明:两种覆盖措施均可提高油茶的光合速率:FM>FC>CK。(4)覆盖增加了土壤水分含量、降低了土壤温度,有效缓解干旱对油茶生理的影响。覆盖措施下,油茶叶片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丙二醛、游离脯氨酸、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歧化酶等抗旱性生理指标的含量均低于CK处理。(5)覆膜与盖草可以有效增加油茶的单株产量、果实含油率、果仁含油率、冠幅面积,但是不同覆盖方式下各品系之间的差异性较大。覆盖措施下的油茶单株产量、果实含油率、果仁含油率与油茶的生长指标呈现正相关性,树体营养生长有助于油茶产量的提高。随着时覆盖时间的延长,油茶林地覆盖效应日渐明显,2011年FM单株产量2.05Kg,FC单株产量1.73Kg,比CK1.31Kg增幅56.49%、32.06%,FM>FC>CK,2012年FC单株产量7.33Kg、FM6.62Kg比CK4.14Kg增幅77.05%、59.90%,FC>FM>CK。2012年覆盖地膜、稻草与对照方式单株产量为比2011年提高了3.23、4.24与3.16倍,2012冠幅产量FM、FC、CK为0.59、0.51、0.42比2011年1.9、2.18、1.36分别提高了3.24、4.24、3.22倍。(6)本研究中选取10个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覆盖对油茶生长和果实产量影响的排名为:FM84-8>FM68>FC84-8>CK84-8>FM无1>FC68>CK68>FC无1>CK无1,品系之间排名从大到小为:赣84-8>赣68>赣无1,覆盖方式排名从大到小为:FM>FC>CK。
张四七[7](2011)在《影响油茶栽植成活率的主要因素及其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对油茶裸根苗起运后的包装方式、存放措施、存放时间、存放环境等与苗木的失水程度关系进行了研究;对不同失水程度与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多酚氧化酶、丙二醛、电导率、电阻值和含水量等生理生化指标的关系进行了测定;对苗木失水程度和栽植措施与栽植成活率的关系进行了实验,结果如下:(1)苗木失水程度、含水量和电阻值均与植物组织水分含量有关。本文对油茶苗木失水程度(即失重程度)与植物叶片含水量(总含水量、自由水含量、束缚水含量)和根茎叶组织的电阻值等关系进行了测定分析,明确了失水程度、含水量和电阻值之间的相关性。在实际试验中,为了操作上的方便,主要使用失水程度。(2)不同温、湿度条件下,油茶失水速率基本趋于一致,即初期的失水速度最快,随后逐渐下降并趋于平缓。不同天气的失水速率依次为:晴+高>晴+低>阴天>雨天;在同一时间内,晴朗温度较高的天气下油茶失水程度是雨天的二倍(“晴+高”失水程度为25.62%,雨天为12.25%)。(3)在苗木三种存放方式中,同一时间内,苗木失水速率依次为:裸根存放>塑料袋包装存放>假植存放。存放21小时,裸根存放的苗木失水速率是假植的3倍(裸根存放失水速率为0.58%,假植为0.18%)。(4)通过对油茶地上部分(茎、叶)、地下部分(根)失水速率进行测定分析,表明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根部失水速率最快、变化幅度大,叶片失水速率最慢、变化幅度小,茎部界于根和叶两者之间。(5)不同失水程度对油茶栽植成活率影响显着。失水程度分别为0%、10%、20%、30%时,栽植成活率依次为97.5%、86.7%、80%、6.7%。因此,在油茶生产中,只有从起苗到栽植过程中采取一系列保鲜措施,将失水程度控制在20%以内时,才能保证造林成活率。(6)在三种存放方式中,油茶假植存放成活率>塑料袋包装存放>裸根存放,故16℃以上的晴朗天气下,6小时内的短期运贮可采取塑料袋包装和泥浆沾根等措施,长期存放一定要进行假植;假植质量对成活率影响显着,粗放假植油茶栽植成活率随时间的延长而下降,而高质量的假植有恢复根系生长,提高栽植成活率的作用。(7)油茶栽植时,适量的摘叶程度及合理的栽植深度有利于提高苗木的栽植成活率,不同的摘叶程度对苗木栽植成活率具有极显着性差异(P=0.001<0.01);栽植时将嫁接口稍露出地面1cm是油茶栽植的合理深度。(8)裸根存放条件下,不同存放时间会对油茶新梢生长量产生极显着的影响(P=0.001<0.01);四种摘叶程度下,摘叶3/3的新梢生长量>摘叶2/3的新梢生长量>摘叶1/3的新梢生长量>不摘叶的新梢生长量,苗木生长前期,摘叶3/3的油茶新梢生长量是不摘叶的6.57倍(摘叶3/3的新梢生长量为1.84cm,不摘叶为0.28cm)。(9)不同失水程度下,油茶叶片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活性表现出相似的规律性(抛物线型),即失水程度在0%~20%区间内,酶活性均处于直线上升的趋势,当失水程度达到20%时,三种酶活性达到峰值,依次为4.0214U/(min.g)、16.514U/(min.g)、0.734U/(min.g),随后呈现近似直线下降的趋势。失水程度与MDA含量、相对电导率均呈正相关关系(回归系数分别为0.7628、0.6431),两者在失水程度为20%以内时增加缓慢,分别从初期的43.65μmol.g-1增加到50.98μmol.g-1和29.18%增大到38.07%,随后快速增长。随着失水程度的增加,油茶电阻值逐渐递增,相同失水程度下,不同部位的电阻值大小和增长速率存在差异性,前期电阻值大小顺序为:叶片>茎>根,后期顺序则相反,电阻值增长速率顺序为根>茎>叶片。影响油茶栽植成活率及生物量积累的因素多而复杂,只有根据环境条件,选用恰当的包装措施,采取合理的存放方式,严格控制存放时间,并调节好存放温、湿度,促使苗木达到较高的含水量水平,结合科学的栽植方法及后期管理,才能获得较高的造林成活率。
刘春,曹志华,李春生,张四七,胡娟娟,董传媛,束庆龙[8](2011)在《油茶栽植与管理措施对成活率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对油茶栽植技术和管理措施与成活率的关系进行了试验研究,并结合安徽主要油茶产区栽植成活率与相关因子关系的调查数据,结果表明:(1)油茶裸根苗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输到达目的地后,高质量的假植不仅能存放较长的时间,而且可以提高栽植成活率,在本试验的20天内,假植时间与栽植成活率呈正相关;(2)摘叶程度为90%、60%、30%、0%时,其栽植成活率分别为87.33%、73.33%、66.67%、63.67%;(3)适当深栽有助于提高苗木的成活率,采用浅栽高培土的方法可避免弱小苗木深栽被土掩埋,同时也能保证根系有一定的土层覆盖;(4)覆草可显着降低土壤体积质量、提高土壤水分,被覆草的容器苗和裸根苗成活率分别增长了9.00%和19.27%。
王玉娟[9](2009)在《油茶林地覆盖和间种对土壤理化性质及幼林生长的影响》文中指出通过对油茶幼林进行稻草覆盖和间种试验,研究了覆盖后油茶林地土壤温度、水分、理化性质、微生物数量、幼林生长量等,结果表明:覆盖对土温变化有明显的调节作用。覆草在低温季节(12月-2月)具有增温作用,10cm处覆草下的土壤平均温度比不覆草时高0.1-1.01℃;在高温季节(7月-9月)土壤平均温度比不覆草时低0.26-4.12℃;在高温季节间种花生和红薯比不间种低17.60%和12.44%。覆草提高了油茶林地土壤含水量,尤其是南方干旱少雨的7-9月份,覆草对油茶土壤的保墒效果更加显着:D处理(覆草7500kg/hm2)土壤含水量为17.59%,是对照的126.4%;但间种效果恰恰相反,由于花生和红薯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不仅需要消耗大量的水分,而且果实生长也破坏了土壤的团聚体结构,加快了水土的流失,因此0-40cm各个土层水分含量间种处理都低于不间种处理。覆盖对油茶幼林林地的理化性质有一定的影响。覆草量达到一定量时,土壤养分含量均显着高于对照。D处理(覆草7500kg/hm2)各指标养分含量最高;与不覆草相比,0-40cm土层有机质增加62.99%;全氮和全磷含量分别增加67.23%和39.56%;速效养分水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增加66.07mg/kg、4.34mg/kg和33.35mg/kg。间种红薯0-40cm土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增88.88%;全氮和全磷含量分别增加185.43%和20.05%;水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增加138.60%、458.56%和41.02%。覆草后土壤的物理性状得到了改善,土壤容重降低,土壤总孔隙度提高;但间种破坏了土壤的团聚体结构,提高了土壤容重;间种红薯0~10cm土层和10~20cm土层土壤容重分别提高了0.02g/cm3和0.04g/cm3。覆盖为土壤微生物活动繁殖提供了充足的能源和碳源,增加了微生物数量,增强了微生物活性。与CK处理(不覆盖)相比,0-20cm土层,D处理(覆草7500kg/hm2)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分别增加402.82%、119.53%和144.52%;间种花生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分别增加1102.10%、80.18%和38.39%;间种红薯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分别增加增加幅度分别为748.80%、1.90%和26.50%。覆盖提高了幼林的生长量:通过一年的跟踪观察,覆草对幼林的新稍长和树高都有提高作用,作用大小随覆盖量的增加而增加:即D处理>C处理>B处理>A处理>CK1处理。其中D处理(覆草7500kg/hm2)的春梢长12.63cm,是对照的130.6%;夏梢长28.52cm,是对照的144.8%;秋梢长22.38cm,是对照的125.7%;树高由1.21m长到1.71m,增加幅度为44.25%;间种不仅能提高油茶的新稍长和树高:间种花生春梢新稍长增加34.02%,夏梢新稍长增加15.18%,秋梢新稍长增加17.29%;树高增加30.50%;间种红薯夏梢新稍长增加27.51%,秋梢新稍长增加6.84%;树高增加32.93%;而且还能充分合理利用土地资源,进一步提高土地利用率,从间种物所获得的收益:试验中间种花生纯收入增加706.1元/667m2;间种红薯纯收入可增加686.5元/667m2。试验中选用10项测定指标(土壤含水量、土壤有机质含量、全氮含量、全磷含量、水解氮含量、速效磷含量、速效钾含量、细菌数量、新稍长度和树高净生长量)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出0-20cm土层8个处理的综合得分,说明无论是覆草还是间种均能改善林地土壤理化性质及提高幼林生长量,稻草覆盖试验D处理(覆草7500kg/hm2)为最佳油茶林地覆盖方式,间种试验间种红薯为最佳油茶林地覆盖方式,间种红薯与D处理(覆草7500kg/hm2)相比较,间种红薯为最佳油茶林地覆盖方式。
徐华勤[10](2007)在《稻草覆盖与三叶草间作茶园土壤微生物类群多样性及其活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试验首先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覆盖(稻草覆盖和间作三叶草)措施下丘陵区红壤茶园生态环境的变化、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动态变化及对茶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继而通过将覆盖与间作与不同施肥相结合的小区试验,进一步比较了红壤茶园土壤中微生物生物量、微生物生理群落和酶活性变化,并尝试了BIOLOG微孔板测试系统和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技术(DGGE),拓宽了红壤茶园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手段,主要研究结论如下:不同覆盖处理对茶园土壤都有高温时降温和低温时升温双重效应。稻草覆盖和间作三叶草后土壤温度变化较清耕平缓,减少了茶树根系受低温或高温的危害。这种效应在0~20cm土壤表层表现突出,其影响随土层的加深而减弱。覆盖提高了茶树关键生长时期和需水层的水分。覆盖茶园0~20cm土层土壤含水量均明显高于清耕,其中稻草覆盖的效果较好。4~6月春茶采摘期与清耕相比,三叶草覆盖和稻草覆盖0~60cm土层茶园土壤的平均含水率分别提高了11.58%和20.84%。不同覆盖处理明显增加了蚯蚓的种群数量和生物量,减少了杂草种类,杜绝了杂草优势种群,极显着地降低了杂草的密度、株高和生物量,减缓了杂草对茶树生长的危害。各处理土壤耕层微生物量C、N、P全年都呈现“低-高-低-高”的趋势,总体变化均为夏季高,冬季低。稻草覆盖及间作三叶草均明显增加土壤耕层有机质、碱解N、有效P,增加了土壤微生物量C、N、P。0~60cm剖面中土壤有机质、全N、全P、微生物量C、N、P、碱解N、有效P均随深度的增加而递减。四年处理后,稻草覆盖对土壤的剖面养分影响到40cm土层左右,间作白三叶草影响到20cm左右。间作三叶草后细菌数量显着多于其他处理,而稻草覆盖土壤放线菌数量较高,但各处理间真菌的数量变幅不大。稻草配施NPK肥(DW)、稻草配施饼肥(DY)和三叶草配施NPK肥(SW)、三叶草配施饼肥(SY)处理微生物量C、N均有增长,DW、SY处理微生物量C、N增加最明显,微生物量C、N与有机质、全氮和速效氮均有显着相关性,微生物量C比微生物量N的灵敏度更高些。与土壤肥力因子之间相关分析表明,土壤呼吸强度、过氧化氢酶、脲酶、蔗糖酶、磷酸酶与全氮、有机质、速效N呈极显着或显着正相关,说明用过氧化氢酶、脲酶、蔗糖酶、磷酸酶活性以及呼吸强度作为评价茶园土壤肥力的指标具有一定可靠性。主成分分析发现,过氧化氢酶、脲酶、蔗糖酶和磷酸酶都在第一主成分内,进一步证明这四种酶类可反映土壤肥力水平的高低。利用BIOLOG微孔板系统研究了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的多样性,各处理的平均吸光值DW最高,SY次之,说明有机物的加入不同程度提高了微生物整体活性和丰富度;稻草配施无机肥效果最好。分析多样性指数发现,稻草覆盖与间作三叶草对茶园土壤常见微生物种类影响并不大,但降低了微生物群落均匀度。主成分分析表明,受影响较大的碳源主要是糖类和羧酸类物质。本研究尝试了分子生物学方法一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技术(DGGE)。采用化学裂解法直接提取出土壤微生物基因组DNA,并以此基因组DNA为模板,选择特异性引物954GC和R1369对16SrDNA基因的V6区进行扩增,长约500bp的PCR产物经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进行分离后,得到不同数目的电泳条带。分析多样性指数结果表明DW(0.8742)多样性最高,其次为DY和SW,分别为0.8035和0.7631,证明稻草覆盖和间作三叶草后土壤微生物的细菌种类增加,稻草覆盖配施无机肥效果最明显。主成分分析显示出不同培肥处理茶园土壤微生物群落存在着一定的变异。
二、山地油茶园夏季覆草试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山地油茶园夏季覆草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肇庆市油茶产业发展分析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肇庆市油茶产业现状和地位 |
3 肇庆市发展油茶产业的有利条件 |
3.1 宜林地资源充足 |
3.2 气候条件适宜种植 |
3.3 油茶栽培基础较好 |
4 肇庆市发展油茶产业的关键科技问题 |
4.1 栽培区域和立地 |
4.2 油茶品种与苗木 |
4.3 茶油产量及品质 |
4 肇庆市发展油茶产业的策略 |
(2)覆盖对茶园土壤温度和杂草生长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茶园与处理设置 |
1.2 测定指标和测定方法 |
1.3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覆盖处理对茶园土壤温度的影响 |
2.2 不同覆盖处理下温度、含水量的变化 |
2.3 不同覆盖处理的成本及除草效益比较 |
3 讨论 |
3.1 覆盖对茶园土壤温度的影响 |
3.2 覆盖对茶园土壤水分和防草效果的影响 |
4 结论 |
(3)肥草协同调控下闽西油茶园紫色土改良及油茶生长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域 |
2.2 供试材料 |
2.3 试验设计 |
2.4 野外调查与采样 |
2.5 分析项目与测定方法 |
2.6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三章 肥草协同调控下紫色土油茶园土壤改良特征 |
3.1 土壤容重与含水率 |
3.2 土壤PH值 |
3.3 土壤全量养分含量变化特征 |
3.4 土壤速效养分含量特征 |
3.5 土壤化学计量特征 |
3.6 讨论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肥草协同调控下油茶生长特征 |
4.1 油茶树长势特征 |
4.2 油茶叶片生长特征 |
4.3 油茶叶片碳、氮、磷、钾养分含量 |
4.4 油茶叶片化学计量特征 |
4.5 油茶生长特征指标间的相关性 |
4.6 讨论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紫色土—油茶生长特征间的关系 |
5.1 油茶长势特征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 |
5.2 油茶叶片养分与土壤养分间的关系 |
5.3 讨论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特色与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红壤油茶幼林地间种绿肥牧草的培肥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研究区概况 |
1.2 试验设计 |
1.2.1 样地选择 |
1.2.2 试验设置 |
1.2.3 试验过程 |
1.3 样品采集与分析 |
1.3.1 土样采集与分析 |
1.3.2 土壤水分、土壤容重、土壤孔隙度的测定 |
1.3.3 径流泥沙样采集与分析 |
1.4 数据处理 |
1.4.1 数据分类 |
1.4.2 数据整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各处理提高土壤养分的效应 |
2.1.1 各处理提高土壤养分的时段效应 |
2.1.2 各处理提高土壤养分的年际间效应 |
2.1.3 各处理提高土壤养分的总效应 |
2.2 各处理减流减沙效应 |
2.2.1 各处理减流减沙次降水效应 |
2.2.2 各处理减流减沙年降水效应 |
2.2.3 各处理减流减沙年际间降水效应 |
2.3 各处理减少养分流失的效应 |
2.3.1 各处理减少速效氮、速效磷流失的效应 |
2.3.2 各处理减少全氮、全磷流失的效应 |
2.4 不同间作模式改善土壤含水量、土壤容重、土壤孔隙度的效应 |
2.4.1 不同间作模式改善土壤含水量的效应 |
2.4.2 不同间作模式改善土壤容重的效应 |
2.4.3 不同间作模式改善土壤孔隙度的效应 |
3 结论与讨论 |
(5)湖南红壤地油茶林不同除草方式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林地耕作技术研究进展 |
1.3 除草技术研究进展 |
1.3.1 草甘膦毒性研究进展 |
1.3.2 林下覆盖研究进展 |
1.3.3 覆膜除草研究进展 |
1.3.4 机械除草研究进展 |
1.3.5 覆盖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5 研究的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研究对象 |
2.3 试验设计方案 |
2.4 样品的采集与调查 |
2.4.1 样品的采集 |
2.4.2 样品的测定 |
2.4.3 杂草种类调查 |
2.4.4 参数计算方法 |
2.4.5 树体指标测定 |
2.5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油茶幼林杂草调查 |
3.1.1 油茶幼林杂草种类调查 |
3.1.2 油茶幼林杂草习性调查 |
3.2 不同除草方式的除草效果 |
3.2.1 不同除草方式对所有杂草密度的影响 |
3.2.2 不同除草方式对禾本科杂草密度的影响 |
3.2.3 不同除草方式对阔叶杂草密度的影响 |
3.3 不同除草方式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3.3.1 不同除草方式对pH值的影响 |
3.3.2 不同除草方式对土壤含水率的影响 |
3.3.3 不同除草方式对土壤容重的影响 |
3.3.4 不同除草方式对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 |
3.3.5 不同除草方式对土壤速效氮含量的影响 |
3.3.6 不同除草方式对土壤速效磷含量的影响 |
3.3.7 不同除草方式对土壤速效钾含量的影响 |
3.4 不同除草方式对油茶树体生长发育的影响 |
3.4.1 不同除草方式对油茶树高生长的影响 |
3.4.2 不同除草方式对油茶冠幅的影响 |
3.4.3 不同除草方式对油茶地径的影响 |
3.4.4 不同除草方式对油茶新梢粗度的影响 |
3.4.5 不同除草方式对油茶新梢长度的影响 |
4 结论与讨论 |
5 主要结论与创新点 |
5.1 主要结论 |
5.2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6)覆盖对干旱期油茶生长和林地土壤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油茶概述 |
1.2 覆盖发展 |
1.3 覆盖对树体光合作用的影响 |
1.3.1 高温对树体光合的影响 |
1.3.2 干旱对树体光合的影响 |
1.3.3 覆盖对树体光合效果的影响 |
1.4 覆盖的生理效应 |
1.4.1 干旱对植物生理的影响 |
1.4.2 覆盖对植物生理的影响 |
1.5 覆盖对树体生长量的影响 |
1.6 覆盖对土壤水分影响 |
1.7 覆盖对树体产量影响 |
1.8 油茶覆盖研究进展 |
2 课题来源、研究内容与意义 |
2.1 课题来源 |
2.2 研究内容与意义 |
3 材料与方法 |
3.1 试验材料及试验设计 |
3.1.1 试验地概况及试验材料 |
3.1.2 试验设计 |
3.2 采集样品的方法 |
3.2.1 野外调查 |
3.2.2 野外取样 |
3.2.3 样品的测定 |
3.3 数据处理 |
4 结果与分析 |
4.1 覆盖对干旱期油茶生长性状的影响 |
4.1.1 不同覆盖对油茶生长性状的分析 |
4.1.2 不同覆盖对油茶生长性状指标相关性分析 |
4.1.3 不同覆盖对油茶生长影响的综合评价 |
4.2 覆盖对干旱期油茶林地土壤水分与养分影响 |
4.2.1 不同覆盖干旱期油茶林地土壤水分的月变化 |
4.2.2 不同覆盖油茶林地土壤水分日变化 |
4.2.3 不同覆盖油茶林地不同土层水分的变化 |
4.2.4 不同覆盖方式对土壤速效养分的影响 |
4.2.5 不同覆盖方式对土壤全效养分含量的影响 |
4.3 覆盖对干旱期油茶光合作用作用的影响 |
4.3.1 环境因子日变化 |
4.3.2 不同覆盖方式对油茶 3 种无性系净光合速率的影响 |
4.3.3 不同覆盖方式对油茶 3 种无性系蒸腾速率的影响 |
4.3.4 不同覆盖方式对油茶 3 种无性系胞间 C02浓度的影响 |
4.3.5 不同覆盖方式对 3 种油茶无性系气孔导度的影响 |
4.3.6 不同覆盖方式油茶无性系水分利用效率 |
4.3.7 不同覆盖方式对油茶叶绿度影响 |
4.3.8 不同覆盖方式油茶光合效率的综合评价 |
4.3.9 油茶生长指标与光合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
4.4 覆盖对干旱期油茶叶片抗旱生理性状的影响 |
4.4.1 不同覆盖方式对油茶叶片抗旱生理指标含量的影响 |
4.4.2 不同覆盖方式下油茶生长指标与生理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
4.5 覆盖对油茶产量的影响 |
4.5.1 不同覆盖方式对 2011 年油茶果实产量的影响 |
4.5.2 不同覆盖方式对 2012 年油茶果实产量的影响 |
4.5.3 不同覆盖方式 2011 年-2012 年油茶果实产量差异分析 |
4.5.4 不同覆盖方式油茶产量与生长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
4.6 不同覆盖对油茶生长和生理影响的主成分分析 |
结论与讨论 |
5.1 结论 |
5.1.1 不同覆盖方式对油茶生长的影响 |
5.1.2 不同覆盖方式对油茶林地土壤水分和养分的影响 |
5.1.3 不同覆盖方式对油茶光合作用的影响 |
5.1.4 不同覆盖方式对油茶抗旱性生理指标的影响 |
5.1.5 不同覆盖方式对油茶产量的影响 |
5.1.6 不同覆盖对油茶生长和生理的综合影响 |
5.2 讨论 |
5.2.1 覆盖对油茶生长的影响 |
5.2.2 覆盖对油茶林地土壤水分和养分的影响 |
5.2.3 覆盖对油茶光合的影响 |
5.2.4 覆盖对油茶抗旱性生理指标的影响 |
5.2.5 覆盖对油茶产量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本文使用缩写符号中英文对照表 |
致谢 |
(7)影响油茶栽植成活率的主要因素及其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文献综述 |
1.1 油茶概述 |
1.2 影响苗木栽植成活率和生长因素的研究 |
1.2.1 水分胁迫与苗木生长发育 |
1.2.2 失水程度与苗木栽植成活率 |
1.2.3 栽植措施与苗木栽植成活率 |
1.2.4 水分胁迫与苗木生理生化指标 |
1.3 提高油茶造林成活率的措施 |
2、引言 |
3、材料与方法 |
3.1 供试材料 |
3.2 试验地概况 |
3.3 实验方法 |
3.3.1 栽植处理措施 |
3.3.2 测定内容 |
3.3.3 数据统计分析 |
4、结果与分析 |
4.1 苗木失水程度与束缚水、自由水等含量的关系 |
4.2 苗木存放环境对失水的影响 |
4.2.1 温、湿度与失水速率的关系 |
4.2.2 存放方式与失水程度、失水速率的关系 |
4.2.3 苗木不同部位之间的失水速率比较 |
4.3 影响油茶栽植成活率的主要因素 |
4.3.1 失水程度与栽植成活率的关系 |
4.3.2 栽植措施对成活率的影响 |
4.4 失水程度对苗木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
4.4.1 失水程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
4.4.2 失水程度对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
4.4.3 失水程度对相对电导率的影响 |
4.4.4 失水程度与电阻值的关系 |
5、结论 |
6、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8)油茶栽植与管理措施对成活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2.1 假植时间 |
1.2.2 摘叶程度 |
1.2.3 栽植深度 |
1.2.4 地面覆草 |
1.3 成活率调查 |
1.4 数据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假植时间对成活率的影响 |
2.2 摘叶程度对成活率的影响 |
2.3 栽植深度对成活率的影响 |
2.4 地面覆草对成活率的影响 |
2.4.1 覆草对栽植成活率的影响 |
2.4.2 覆草对土壤体积质量的关系 |
2.4.3 覆草对土壤含水量的关系 |
3 讨 论 |
(9)油茶林地覆盖和间种对土壤理化性质及幼林生长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立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秸秆覆盖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秸秆覆盖的发展 |
1.2.2 秸秆覆盖的土壤效应 |
1.2.3 秸秆覆盖的环境效应 |
1.2.4 秸秆覆盖对树体营养生长的影响 |
1.3 间种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间种的土壤效应 |
1.3.2 间种对树体生长的影响 |
1.3.3 间种的经济效益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试验材料 |
2.3 试验设计 |
2.3.1 稻草覆盖 |
2.3.2 间种 |
2.4 试验方法 |
2.4.1 土壤温度 |
2.4.2 土壤水分 |
2.4.3 土壤容重、总孔隙度 |
2.4.4 土壤养分 |
2.4.5 土壤微生物 |
2.4.6 幼林生长量测定 |
2.5 间种物收获方式 |
2.6 主成分分析方法 |
2.7 数据统计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覆盖和间种对土壤温度的影响 |
3.1.1 稻草覆盖对土壤温度的影响 |
3.1.2 间种对土壤温度的影响 |
3.1.3 小结 |
3.2 覆盖和间种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
3.2.1 稻草覆盖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
3.2.2 间种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
3.2.3 小结 |
3.3 覆盖和间种对土壤容重、总孔隙度的影响 |
3.3.1 稻草覆盖对土壤容重、总孔隙度的影响 |
3.3.2 间种对土壤容重、总孔隙度的影响 |
3.3.3 小结 |
3.4 覆盖和间种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
3.4.1 稻草覆盖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
3.4.2 间种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
3.4.3 小结 |
3.5 覆盖和间种对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
3.5.1 稻草覆盖对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
3.5.2 间种对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
3.5.3 小结 |
3.6 覆盖和间种对油茶幼林生长量的影响 |
3.6.1 稻草覆盖对油茶幼林生长量的影响 |
3.6.2 间种对油茶幼林生长量的影响 |
3.7 间种对油茶园的经济投入产出分析 |
3.8 不同处理下林地土壤理化性质和树体生长综合分析 |
4 结论与讨论 |
4.1 结论 |
4.1.1 覆盖和间种对土壤温度的影响 |
4.1.2 覆盖和间种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
4.1.3 覆盖和间种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4.1.4 覆盖和间种对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
4.1.5 覆盖和间种对油茶幼林生长量的影响 |
4.1.6 覆盖和间种对林地土壤理化性质和幼林生长的综合分析 |
4.2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致谢 |
(10)稻草覆盖与三叶草间作茶园土壤微生物类群多样性及其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保护性耕作生态效应研究进展 |
1.1 秸秆覆盖与生草间作对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1.2 秸秆覆盖与生草间作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
2 土壤微生物生态学研究方法进展 |
2.1 稀释平板法 |
2.2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 |
2.3 BIOLOG微孔板鉴定系统 |
2.4 磷脂脂肪酸图谱(PLFA法) |
2.5 分子生物学方法 |
2.6 土壤酶的研究进展 |
3 论文的研究意义、研究内容、技术路线 |
3.1 研究意义 |
3.2 研究内容 |
3.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覆盖与间作茶园生态环境变化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覆盖与间作对土壤温度的影响 |
2.2 覆盖与间作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
2.3 覆盖与间作对土壤蚯蚓的影响 |
2.4 覆盖与间作对杂草的生态控制效应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三章 覆盖与间作茶园耕层土壤微生物量动态变化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覆盖与间作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的影响 |
2.2 覆盖与间作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的影响 |
2.3 覆盖与间作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磷的影响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四章 覆盖与间作对茶园土壤剖面微生物量及茶叶品质、产量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覆盖与间作对土壤有机质和微生物量碳的影响 |
2.2 覆盖与间作对土壤全氮、碱解氮和微生物量氮的影响 |
2.3 覆盖与间作对土壤全磷、有效磷和微生物量磷的影响 |
2.4 覆盖与间作的品质改良和增产效应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五章 不同培肥措施对茶园土壤养分及微生物量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培肥措施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
2.2 不同培肥措施对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
2.3 土壤微生物量C、N、P的比较分析 |
2.4 土壤微生物量与土壤养分的相关分析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六章 不同培肥措施对茶园土壤酶活性及呼吸强度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培肥措施对土壤酶活性和呼吸强度的影响 |
2.2 土壤酶活性、呼吸强度与肥力因素的相关分析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七章 BIOLOG在茶园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土壤培育过程中ELISA反应AWCD值变化 |
2.2 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分析 |
2.3 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多样性的主成分分析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八章 PCR-DGGE在茶园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培肥措施茶园土壤总DNA提取 |
2.2 PCR扩增产物 |
2.3 不同培肥措施土壤微生物组成的PCR-DGGE分析 |
3 讨论 |
4 小结 |
全文总结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四、山地油茶园夏季覆草试验(论文参考文献)
- [1]肇庆市油茶产业发展分析思考[J]. 周育娟. 绿色科技, 2022(01)
- [2]覆盖对茶园土壤温度和杂草生长的影响[J]. 余舜尧,江新凤,李琛,石旭平,叶川,江亮辉,李洪波,黄圣生. 江西农业学报, 2021(11)
- [3]肥草协同调控下闽西油茶园紫色土改良及油茶生长特征[D]. 陈俊佳. 福建师范大学, 2019
- [4]红壤油茶幼林地间种绿肥牧草的培肥效应[J]. 谢庭生,李红,王芳,高霞,蒋光明,占强.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9(03)
- [5]湖南红壤地油茶林不同除草方式比较研究[D]. 任骏.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7(01)
- [6]覆盖对干旱期油茶生长和林地土壤的影响[D]. 马杰. 江西农业大学, 2013(02)
- [7]影响油茶栽植成活率的主要因素及其机理研究[D]. 张四七. 安徽农业大学, 2011(01)
- [8]油茶栽植与管理措施对成活率的影响[J]. 刘春,曹志华,李春生,张四七,胡娟娟,董传媛,束庆龙. 林业科技开发, 2011(03)
- [9]油茶林地覆盖和间种对土壤理化性质及幼林生长的影响[D]. 王玉娟.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09(03)
- [10]稻草覆盖与三叶草间作茶园土壤微生物类群多样性及其活性研究[D]. 徐华勤. 湖南农业大学, 20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