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做模特儿到爱学习(论文文献综述)
缪晓岚[1](2017)在《论范小青的女性书写》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范小青是当代文坛上一位高产且影响力不断的女作家,她三十余年的文学创作始终不曾离开过“女性”一词。从20世纪80年代的第一部短篇小说《夜归》开始,虽然创作风格时有变化,但范小青“苏州味道”里晕染出的女性情怀从未消弭,创作出诸如《瑞云》《沧浪之水》《女同志》等女性书写的众多佳作,尤其是2016年长篇力作《桂香街》的问世,再次将读者的目光聚焦到基层女干部身上。范小青擅长以女性独有的情感视角去观照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对女性的生存困境进行检视与关注,并努力探索她们生存与成长的意义,传达出对女性现实存在的人文关怀。本篇论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语三部分构成。绪论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对本论文中的“女性书写”做出相关界定;第二部分是关于论文选题的相关研究;第三部分是论文选题的理由及意义。正文部分共由三个章节组成。第一章为范小青小说女性形象的类型图谱。该章对范小青小说中的女性形象进行了细致的分类,从“困守在家庭中的妇女形象”、“发光发热的女强人形象”和“渴望活出自我的少女形象”三个层面进行梳理,其中,每一种女性形象类别又按照人物性格气质、职业类型等的不同划分出不同小类别,以期对范小青小说中的女性形象进行一次系统、全面的观照。第二章为范小青女性书写的主题向度。该章从成长、救赎、追寻三个层面来总括范小青女性书写的主题意蕴,分别为“成长如蜕:女性个体的抗争与突围”、“创伤与救赎的心灵变奏”与“在路上:永无止境的追寻”三个部分,分别阐述了范小青女性书写各个主题向度的表现及深层原因。第三章为范小青女性书写的文本策略。该章从叙事学的角度梳理出范小青女性书写的文本叙事策略,分别为“日常生活叙事的另类延展”、“重复迭见的叙事修辞”与“独特的叙事视点与语言艺术”三部分,结合具体的小说文本详细分析了范小青女性书写策略的表现与独特性。结语部分为范小青女性书写的价值评估。该部分在前三章的基础上,从文学史的维度出发,对范小青的女性书写进行总结,梳理其女性书写的局限性、未来创作的新可能性,以及其在当代文学史中的价值等,并论述范小青的女性书写对当代文坛女性书写的深刻意义。
林思骐[2](2016)在《台湾《幼儿园教保活动课程大纲》施行之课程转化 ——基于两所公立幼儿园的叙事探究取向》文中研究指明台湾《课程大纲》出台,教师在从理解到实践的转化过程产生许多困惑,成为课程发展的关键议题。过去的《幼稚园课程标准》有较重「既定」课程性质,但《课程大纲》倡导的有课程架构的萌发与教学活化导向,让原先台湾幼儿教育在「既定」与「萌发」课程扦隔不入的问题凸显出来,产生一种既定与萌发调合式需求。而课程就是叙事文本的观点也让「说故事」成为课程转化过程的主要特性。因此,本研究主要探究二个公立幼儿园在《课程大纲》政策下课程改革所呈现出来的生活及其现象,并进一步诠释其背后蕴涵的课程意义。分析《课程大纲》于幼儿园施行中在「课程理解」到「课程实践」之间的转化,了解教师理解课程内涵对「既定课程」与「萌发课程」的使用情形及师生实际生活经验的说故事课程,对于课程改革的实践有何转变或启示等议题。本研究将叙事探究作为方法论,并融合其他研究技术,包括文献搜集与文件分析、参与式观察、访谈法、实物分析法等研究方法进行研究,在自然、真实的情境中,观察记录二所公立幼儿园班级之教师与幼儿在《课程大纲》政策下之课程实作。研究结论如下一、《课程大纲》政策导引教师的「理解课程」与「课程发展」作为(一)教师赞同《课程大纲》本质,但对课程意涵的诠释因理解而有差异。(二)《课程大纲》确有导引课程发展作用,但关注点与导引方式有所差异。(三)教师均认为实践式社群与生活社区经验是理解《课程大纲》的关键。(四)《课程大纲》会引发教师有新课程行动与关注幼儿行为改变。二、《课程大纲》有助于调和教师对「既定课程J与「萌发课程」的使用思维(一)《课程大纲》可协助导引教师教学执行与调整教学设计,但运作有差异。(二)《课程大纲》课程知识皆有社区化在地生活与六大领域,但课程架构有所差异。(三)《课程大纲》导引教师真正认知幼儿能力发展与展现,但评量与辅导方式有所差异。三、师生实际生活经验的说故事课程,对于课程改革的实践之转变与启示(一)随着《课程大纲》政策的推动,有助于教师认真思考幼儿日常生活经验及其复杂性,可使课程发展有新面貌。(二)说故事的叙说式课程让课程有更多合作的机会。最后,研究者根据研究结论,提出相关建议:一、累积丰富的《课程大纲》转化教学案例,导引教师反思成长而有深刻课程意识。二、运用教学推理方式导引课程转化并促进课程发展的合理性。三、建立社区生活的学习者/教师共同体可能是理解《课程大纲》的最佳方式。四、《课程大纲》应导引教师叙说而觉醒,进而觉知”看到儿童”。五、《课程大纲》可导引建立园所学习支持系统,而促成课程实践理论化与教师再学习。六、以区域共学圈的特色课程,建立课程实践文化性。七、叙说式自传文本可以是幼儿教育评量与辅导的核心。八、以课程再概念化来培养幼儿教育教师的课程实施与转化能力。九、以说故事的叙说方式来导引未来的幼儿教育课程。
朵拉[3](2014)在《穿越时空的仙人掌花》文中研究指明一个羡慕荣华富贵的女人嫁给了老板,却因不能生育被老板遗弃。被遗弃前其实她已有孕在身,可她却隐瞒真相自食其力生下儿子,当中到底有何隐情?小说中穿越时空的仙人掌花,将爱情生育等诸多元素交织在一起,构成了光怪陆离的人生。1早餐时候,我和建平照例一人一份报纸。他看英文报,我看华文的。两个埋头的人,在各自不同的兴趣里,努力不辍地做自己的每日功课。他为生意,看国际新闻和财经版;我和其他小女人一样,只关注娱乐版。自认年年25岁的谭校长歌星谭咏麟,在老父去世后,按照父亲的遗
李亚[4](2014)在《寂寞撩人》文中研究表明大学时期特定的年龄和环境氛围,让每个女生都渴望谈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有一个亲密的男朋友每天守护。但现实往往事与愿违,只能空误了良辰美景,让寂寞占据了整个生活。
叶罕云[5](2013)在《闻一多的楚辞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楚辞研究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但主要成果集中在20世纪,20世纪的楚辞研究首先发轫于一批“跨世纪”的学者,闻一多即是其中个性鲜明的一员。闻一多是诗人、学者、斗士。闻一多幼承家学,旧学基础坚实。早在清华学校时,就开始创作新诗。留美专攻西画,转向中国文学研究是“半路出家,没有师承”。闻一多凭借聪明、苦功、清华的学术氛围和研究条件,以外来新知研究中国古典文学,是抗战时期楚辞研究的领军人物。闻一多古典文学研究两大高峰:唐诗和楚辞。然而,关于闻一多的楚辞研究颇有争议。既有“在‘五四’以后的《楚辞》研究史上具有开拓性地位”的评价,亦有“非常异议,可怪之论”的意见。闻一多的楚辞研究耗时最多,用力最勤,成果最突出,最能彰显其学术个性,研究方法也最成熟。闻一多的楚辞研究之研究,代表性的有:20世纪80年代刘煊的《闻一多评传》和2012年国家社科基金刘殿祥“现代文化视域中的闻一多的古典学术研究论”。硕博论文多单章单节论及。本文拟通过以下四个论题展开闻一多楚辞研究之研究:闻一多与楚辞的不解之缘,闻一多楚辞研究独特之论,闻一多楚辞研究的学术个性,闻一多楚辞研究的方法论。第一章,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得出闻一多楚辞研究两大阶段:从1932年春天到1942年12月“十年左右的光阴”集中精力研究楚辞,从1943年春到1944年暑假在夹缝中求研究。在第一阶段,闻一多几乎没有间断过楚辞的教学和研究,其学术研究成果在当时就得以肯定,标志是1944年5月闻一多《楚辞校补》获教育部审议会颁布的一九四三年度学术二等奖;第二阶段也是闻一多学术研究的最后一个阶段,楚辞是此时闻一多三大研究对象之一。1946年6月11日《九歌新编》脱稿,1946年7月15日闻一多遇难,闻一多的楚辞研究伴随至其生命终结。第二章,闻一多楚辞研究的独特之论。将闻一多的楚辞研究放在二千多年的楚辞学术史和闻一多同时代楚辞学者研究成果的大背景下,从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班固《汉书·艺文志》、刘勰《文心雕龙·骚辨》,到王逸《楚辞章句》、洪兴祖《楚辞补注》、朱熹《楚辞集注》,再到清代王林蒋骥四大家,最后到廖季平、王国维、梁启超、陆侃如、游国恩、郭沫若等的楚辞研究,基于此纵向、横向的比较,发掘闻一多楚辞研究的独特之论。第三章,闻一多楚辞研究的学术个性。学术个性包括价值追求、文化选择、人格理想、审美情趣、话语风格,学术个性与个人经历和时代环境有关。闻一多是一个洋溢着诗人的浪漫气质的人,更懂得欣赏古典艺术的和谐韵雅,且喜欢运用新方法新理论,提出颇有思致的假说,并有着难能可贵的学术朝气。闻一多的楚辞研究守正出奇、一鸣惊人。第四章,闻一多楚辞研究的方法论。本章从闻一多注重研究方法的自觉性、楚辞研究多重方法的可行性,到重点评述闻一多楚辞研究中常常运用的文化人类学、民俗学、考古学,追溯其学术渊源,力求对其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闻一多楚辞研究“十年辛苦不寻常”,闻一多是抗战时期楚辞研究的领军人物;闻一多楚辞研究风貌与众不同,独特之论迭见;闻一多的学术个性在楚辞研究领域得以淋漓尽致地展现,根源于闻屈相通,狂者进取。闻一多的直觉和想象能力过人,思维方式独特。闻一多出色地运用了文化人类学、民俗学、考古学、民族学、神话学、宗教学等多重方法解读楚辞。
黄劲辉[6](2012)在《刘以鬯与现代主义:从上海到香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中国现代主义文学源于1920年代末的上海,战后同源分流,1940年代末以后兴盛于香港地区与台湾地区,1980年代随着先锋派作家出现,汇流大陆。华文现代主义川流不息,从未间断。刘以鬯(1918-)是传承上海现代主义与五四精神到香港最重要的人物,1949年南来香港,身兼作家与编辑双重身份,多年来在商业社会坚持现代主义艺术的创作与推广,扶持也斯(1949—)、西西(1938-)等下一代香港作家现代主义的发展。1985年刘以鬯发起创办并总编《香港文学》杂志,发起世界华文作家联会,以香港特殊的政经空间连接大陆与海外华文为己任,是华文文化传承的重要基石。本文在战后中国文学转型,以及港台海外华文文学与20世纪中国文学密切联系的背景上,考察刘以鬯七十余年的写作生涯,尤其是1949年南来香港以后,上海记忆梦萦于字里行间,构成两座城市文化交缠的美学。本文研究重点是通过现代小说家刘以鬯及其作品,梳理上海到香港在文化上与美学上传承与转化的关系,有助补遗20世纪中国现代主义文学全面的发展脉络。论文首章为导论,重新整理刘以鬯文学与现代主义及评估其研究价值。第章分为两部份,前部份重新检视历史,梳理20世纪中国现代主义文学自上海诞生到分流香港地区与台湾地区的过程,并探讨刘以鬯在这个转型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后部份整理过往刘以鬯作品评论与研究。经本人收集、梳理、统计,历来大陆、港台与新马有关刘以鬯作品评论文章超过四百篇,另有不少外文书写的评论,包括英文、法文与日文,刘以鬯研究已逐渐发展成为一门学问。本论文在研究角度上寻求突破,打破过往港台澳文学研究与20世纪中国文学之间的隔阂。将刘以鬯作品研究置入20世纪中国现代主义文学发展框架,整体性分析其文化与美学的传承与转化。第二章及第三章从较宏观角度讨论刘以鬯作品整体的文化与美学特色。第二章分析刘以鬯与上海新感觉派和五四新文学关系,本文发现刘以鬯在文字风格与文学形式受到上海新感觉派成员刘呐鸥(1905-40)与穆时英(1912-40)影响颇深,在民族立场上却有分歧,刘以鬯能够将现代手法技巧与民族自主立场自然融和。他跟施蛰存(1905-2003)在民族观点上较接近,追求华文现代主义与世界同步。刘以鬯亦受到五四新文学鲁迅等的内省精神启发,作品往往对时代与社会辛辣批判,兼具个人反思。第三章论及刘以鬯的城市迁移经验与文学作品具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尤其关注过去没有评论提及刘以鬯以新马为题小说的第一手资料。输文思考城市迁移对华文现代主义在文字、风格、美学上的影响,体验到战後中国文学多中心新局面发展的文化多元性。第四章至第六章以分析刘以鬯的文本为主,探寻现代主义纵向传承与横向发展的关系。前者指源自上海至香港的文化传承,后者指西方现代主义美学在华文文化中的横向影响。第四章探讨刘以鬯的心理小说,分为两部份。前部份尝试寻求一种科学而客观的方法,剖析《酒徒》与上海新感觉派及西方意识流小说关系。通过文本内语言模式的归纳与比较,发现《酒徒》运用六种语言叙事模式,其中有来自乔伊斯《尤利西斯》(Ulysses,1922)及穆时英的启发。刘以鬯《酒徒》的贡献是有意建立一套崭新的华文语言系统,描写意识流不同程度的心理层次,同时《酒徒》内省精神可以追溯到鲁迅《狂人日记》(1918),可见《酒徒》在文化上和美学上有纵向与横向的传承与转化关系。通过同时代港台意识流小说比较分析,揭示《酒徒》在华文意识流小说中的重要价值。后部份讨论《酒徒》以后,刘以鬯发展了两种心理描写手法,一种是混合深层与表层心理的书写手法,另一种是纯粹表层心理的书写手法。电影视觉文化与城市生活文化出现,构成20世纪中国文学的重要特色,刘以鬯作品同样兼具这两种特色。第五章尝试以“城市图像”的概念阐释刘以鬯文本内各种城市时空演绎法与跨媒体经验(来自电影视觉、听觉经验与蒙太奇节奏)。刘以鬯对城市图像的探索,在上海新感觉派等视觉描写基础上发展,他主要受到法国新小说派代表人物罗伯格里耶(Alain Robbe-Grillet,1922-2008)横向的启发,从电影汲取崭新手法捕捉香港的城市经验,当中以《对倒》(1972)成就最高。第五章从米兰.昆德拉(Milan Kundera,1929-)与李维斯陀(L6vi-Strauss, Claude,1908-)所启悟的“音乐结构”(composition)概念,分析《对倒》与王家卫电影《花样年华》(2000)的跨媒体影响。刘以鬯启发王家卫拍摄名作《花样年华》,该片获康城最佳导演殊荣。本章透过“音乐结构”剖析意义的方法,整理出刘以鬯如何从电影媒体汲取描写城市的手法,文学手法又如何启发电影,表现20世纪华文现代主义文学的文化多元与跨媒体互涉复杂现象。刘以鬯有一系列故事重编小说向来备受评论关注,以往研究方法多遵循“故事新编”概念,着重文本内版本比较,很容易忽略文本外因素,尤其是香港这种多元文化的商业城市因素。第六章以“现代复修"代替“故事新编”的说法。“现代复修”概念,来自历史古迹遗址复修的现代建筑方法与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保育观念。”现代复修”有利于将文本内的关系(新旧符号的和谐与张力)与文本外的关系(经济、文化、社区环境)作整体分析,对刘以鬯在财经或商业报刊连载的故事重编小说,尤其是中篇小说《寺内》(1964)那种雅俗共赏、新旧文字符号并存的作品,得到更精准有效的分析。“现代复修”作为一种历史意义与文化价值的观念,亦有助评估刘以鬯个人的上海记忆在香港城市现代化的特色。刘以鬯写作时间超逾七十年,作品数量极多,部份坊间失传。本论文在第一手资料发掘上有突破,例如中篇小说《龙女》(1952)、《第二春》(1952)、《星嘉坡故事》(1957)、《梦街》(1958)等,都是过去几乎没有评论过的作品。另外新近重新整理出版的旧作,例如《热带风雨》(2010),《甘榜》(2010)、《吧女》(2011)等,对本论文研究在新资料上也有很大支持。本人多次专访刘以鬯及其夫人罗佩云,他们在资料上提供了宝贵的一手材料。总体而言,本论文较全面整体地梳理刘以鬯作品从上海到香港之间文化与美学的纵向传承与横向发展,为补遗20世纪中国现代主义文学全面的发展脉络有所贡献。
肖学周[7](2010)在《闻一多诗学语言问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旨在从语言的角度推进闻一多诗学体系的建构。全文分三章,第一章分析闻一多的诗学语言观念及其模式。闻一多的诗学语言观念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四原素”说(即幻象、感情、音节、绘藻),“杂语”式诗歌语言(包括“三美”说和“弹性”说)和“鼓点”式诗歌语言。对于闻一多诗学来说,任何语言都存在于特定的语境中。因此,本文把闻一多诗学语言放在诗歌空间里加以探讨。诗歌空间源于现实空间和内心空间在词语里的汇合。现实空间的核心是身体,内心空间的核心是思维,诗歌空间的核心是词语,从身体感觉到内心思维,再到词语表达,它们明显具有内在的连续性。所谓创作其实就是实现这三个空间的转换:从现实空间到内心空间的转换,以及从内心空间到诗歌空间的转换。而闻一多的诗歌语言模式正是在现实空间、内心空间和诗歌空间的基础上形成的不同对应关系:对客观世界的描述,即再现语言;对主观感受的表现,即抒情语言;对客观世界与主观感受契合关系的发现和表达,即象征语言;对客观现实所做的批评或讽喻,即智性语言。这就是闻一多诗歌语言的主要模式。第二章探讨的是闻一多诗学语言的弹性和限度问题。闻一多经历了从“纯诗”到“杂诗”的转变过程,这既是他诗歌探索的内在逻辑,也是特定诗歌境遇压迫的结果。从“纯诗”到“杂诗”其实就是从纯粹的诗歌语言转向驳杂的诗歌语言。简言之,即对诗歌语言的弹性和限度加以试验。因此,闻一多二十年代提出“三美”,有意将“绘画的美”、“音乐的美”和“建筑的美”融入诗歌。四十年代,他又提出诗歌的小说化和戏剧化理论,力图将小说语言和戏剧语言引入诗歌当中。这就是闻一多不断发展的诗歌语言观。如果说“三美”已呈现出“非诗化”的倾向,那么,诗歌的小说化和戏剧化则意味着“非诗化”更进了一步。本章适当扩展闻一多的“非诗化”观点,提出诗歌的“舞蹈美”和“雕塑美”问题,并将闻一多的诗歌批评纳入讨论范围。这样以来,闻一多诗学的整体格局包括视觉空间中的线条语言(绘画美)、听觉空间中的韵律语言(音乐美)、静态空间中的造型语言(建筑美)、动态空间中的肢体语言(舞蹈美)、现实空间中的冲突语言(戏剧性)和内心空间中的智性语言(诗性批评)。第三章意在挖掘闻一多诗学语言的来源及其转化途径。闻一多诗学语言是继承与创新的产物。翻译实践构成了闻一多诗学语言的重要资源,而翻译实践又与文化观念交织在一起,二者处于相互激发的状态。闻一多站在融合中西的独特文化立场上,以富于个性的批评精神,在不同时期坚持“予受并重”的主张,尽管在具体实践中,这种主张往往受到现实语境的制约和影响,呈现出一些变异情况,但从总体上说,闻一多的文化观念是健全的。在考查其翻译实践和文化观念的整体背景下,本章试图勾勒一条从闻一多诗学语言来源到诗歌文本的转换轨迹,并揭示其变异情形及文化观念。本章具体讨论闻一多诗学语言与中外文学语言传统的内在关系,其主体是“赋比兴”语言、唯美语言和象征语言,核心是律诗和商籁体。结论部分旨在归纳闻一多诗学语言的意义和影响,并试图从中找出推进当前新诗发展的某些可能。大体上,从诗歌形式、诗歌语言以及诗体演进三方面探讨自由与格律、文本与现实以及诗歌与非诗的关系。在自由与格律方面,坚持新诗应以格律为核心,讲究形式感;在文本与现实的关系方面,强调新诗应与现实形成丰富的对应关系,而不能满足于语言游戏;在诗歌与非诗方面,赞同新诗的发展是个不断“非诗化”的过程,但“非诗化”存在着相应的限度。当代先锋诗歌有拓展诗歌边界之功,但也应小心谨慎,以免使诗歌成为“非诗”。
孙云晓[8](2003)在《从做模特儿到爱学习》文中研究说明“如果您留我补课,您把打车的钱给我。”面对这个无理又无礼的要求,周老师只好苦笑着摇了摇头。她意识到,自己没有摸准穴位,随便扎针只会给人带来痛苦。
刘秀英[9](2003)在《以成功做孩子人生的序曲》文中研究指明
王蒙[10](2000)在《狂欢的季节》文中研究表明继本刊全文刊登了王蒙的长篇小说《失恋的季节》《踌躇的季节》之后,这一期,我们又怀着兴奋的心情将王氏长篇小说系列"季节"的第四部《狂欢的季节》推荐给读者。这部新的"季节",以磅礴恢宏的气势、汪洋恣肆的文体与波谲云诡的笔触写下了那个特殊年代中的一些原本是积极热情的男女的命运、故事,更写出了不同的人对于那些年的莫测的风云,天马行空的探索与荒谬的实验,威严的步履与令人眼花缭乱的林林总总的感受;有彻骨的冰冻也有惊诧的欣喜,有痛惜的悲哀也有情愿的折服,有无边的恐惧也有跃跃欲试的冲动,有随波逐流的灰暗也有永远不会失去的对祖国、对人民、对生活、对大地的眷爱,有精神的困境,更有无法磨灭的对于历史、对于创造历史的积极实践,对于"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精神的期待与信念。王蒙就是王蒙,正如他自己多次说过的,在"季节"系列中,他只是历史的见证者,他愿为历史提供一份属于他自己的证词。他并非冷眼旁观,更不是人云亦云的廉价信口雌黄,他用他的眼睛、大脑更用他的心作证,酸甜苦辣咸,轰轰闹闹、冷冷清清、悲悲喜喜、死死生生、真真伪伪、奇奇正正,以及辩护与解说,赞叹与顿足,怀念与超越,高亢与讽喻,宽容与刻薄,带血的泪水与含泪的调笑,是这样难分难解地搅和在一起,旋转在一起,从这种意义上来说,他的思索与艺术处理的涵盖角度是与众不同的,是迄今独一无二的。前事不忘,后世之师。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相信读者从这部作品中不但可以得到阅读的快感,也可以掩卷沉思,或有所悟。鉴于发行技巧上的一些考虑,在本期发表这部长篇小说的时候,我们建议作者略去了若干章节,全文将印成单行本,由人民文学出版社近期出版。
二、从做模特儿到爱学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做模特儿到爱学习(论文提纲范文)
(1)论范小青的女性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范小青小说女性形象的类型图谱 |
第一节 困守在家庭中的妇女形象 |
第二节 发光发热的女强人形象 |
第三节 渴望活出自我的少女形象 |
第二章 范小青女性书写的主题向度 |
第一节 成长如蜕:女性个体的抗争与突围 |
第二节 创伤与救赎的心灵变奏 |
第三节 在路上:永无止境的追寻 |
第三章 范小青女性书写的文本策略 |
第一节 日常生活叙事的另类延展 |
第二节 重复迭见的叙事修辞 |
第三节 独特的叙事视点及语言艺术 |
结语:范小青女性书写的价值评估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2)台湾《幼儿园教保活动课程大纲》施行之课程转化 ——基于两所公立幼儿园的叙事探究取向(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寻找心目中最珍贵的珍珠 |
第一节 只是我们不曾用心想过 |
第二节 旅人的关怀 |
第三节 旅行,为了什么?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三、个人意义 |
第四节 客制化的旅行工作索引 |
一、幼儿园 |
二、幼儿园教保活动课程大纲 |
三、教师 |
四、课程实作 |
五、课程转化 |
六、习惯用语 |
七、叙事探究取向 |
八、协作者 |
第五节 这样玩,让旅行更有趣 |
一、旅行核销范围 |
二、旅行限制 |
第二章 那是个什么样的世界? |
第一节 我看见她一路行来的身影 |
一、回顾台湾幼教的发展 |
二、台湾幼儿园发展概况 |
三、台湾的幼教课程与教学现况 |
四、小结 |
第二节 远得要命王国的实践与发展趋势 |
一、当代主流课程观 |
二、课程转化的意涵与策略 |
三、课程理解思维到课程实践思维转变的探讨 |
四、既定课程与萌发课程的探讨 |
五、未来幼教课程发展趋势 |
六、小结 |
第三节 那颗珍珠终于亮相了 |
一、《课程大纲》的内涵 |
二、《课程大纲》的核心与主轴 |
三、《课程大纲》的教师(含教保服务人员)角色 |
四、《课程大纲》的课程发展与理解观 |
五、《课程大纲》的教学.知识.能力观 |
六、《课程大纲》隐含的「既定课程」与「萌发课程」思维 |
七、《课程大纲》相关研究 |
八、小结 |
第三章 旅行前的两三事 |
第一节 追求梦想与幸福的必备 |
一、叙事探究为本研究方法论 |
二、融合其他研究技术 |
第二节 实用的旅行指南与路线规划 |
第三节 旅游组织与旅游地点信息导览 |
一、A团达人带路旅行成员AT1 |
二、A团达人带路旅行成员AT2 |
三、A团达人带路旅行成员AT3 |
四、B团背包客成员BT1 |
五、B团背包客成员BT2 |
六、小A团的PARTNERS |
七、小B背包客探索营队 |
第四节 旅行信实守则 |
第四章 带着勇敢与好奇上路吧! |
楔子:写在开启与孩子最浪漫的美景新章之前 |
第一节 构想蓝图:通往梦想课程的四个遇见-A园教师的课程转化 |
一、到底哪里不对劲-教师的处境与难题 |
二、试着解开谜团吧-教师建构课纲文本的理解 |
三、伙伴们的相遇-教师在活动中丰实理解 |
四、他们的看见-教师课程观点改变 |
第二节 踏上旅程:通往梦想课程的三班列车-A园教师对于「既定」与「萌发」课程的使用 |
一、从火山爆发到万物生长 |
二、胶水、饭粒、水泥傻傻分不清楚-知识 |
三、寻找心中的那颗珍珠-能力 |
第三节 心中乐园:通向幸福课程的四个邂逅-B园教师的课程转化 |
一、一个学习的机会和参与的热情-教师的处境与难题 |
二、小飞象的奥秘-教师建构提纲文本的理解 |
三、坏猫猫,走开!-教师在活动中丰实理解 |
四、原来我们是这样长大的-教师课程观点改变 |
第四节 迈开大步:通向幸福课程的三个秘密-B园教师对于「既定」与「萌发」课程的使用 |
一、一试、再试、做不成,再试一下-教学 |
二、原来小人儿是这么想的-知识 |
三、做好每一件小事-能力 |
第五节 原来我们这么不一样 |
一、个案园所教师的课程理解 |
二、个案园所课程实践综合讨论 |
第五章 旅人的反思与告解 |
第一节 幼教课程与教师关系的重新观看 |
一、「理解课程」到「课程发展」作为 |
二、教师对「既定课程」与「萌发课程」的使用思维 |
三、说故事课程,对于课程改革实践之转变与启示 |
第二节 或者有什么途径 |
一、建构《课程大纲》转化教学案例数据库 |
二、运用教学推理方式发展合宜课程 |
三、强化社区生活的学习者/教师共同体的概念 |
四、导引教师叙说而觉醒,进而觉知”看到儿童” |
五、建立园所学习支持系统,促成实践理论化与再学习 |
六、以区域共学圈的特色课程,建立课程实践文化性 |
七、幼儿经验意义化是幼儿教育评量与辅导的核心 |
八、培养幼教师培生课程实施与转化能力 |
九、以说故事的叙说方式来导引未来的幼儿教育课程 |
第三节 继续下一趟旅行吧--展望未来 |
一、对于旅行方法的建议 |
二、对于旅行主题的建议 |
文献参考 |
附录 |
(3)穿越时空的仙人掌花(论文提纲范文)
1 |
2 |
3 |
(4)寂寞撩人(论文提纲范文)
一、 如影随行的寂寞 |
二、 今晚你真漂亮 |
三、 和谁分享这 满天的星斗 |
四、 你不来不要后悔 |
五、 可以借你的 肩膀靠靠吗 |
六、 带给我伤痛的 那场雪 |
七、我属于这片荷塘 |
(5)闻一多的楚辞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闻一多与《楚辞》的“不解之缘” |
第一节 十年辛苦不寻常 |
第二节 月落之时,一鸣惊人 |
第三节 闻屈相通 |
(一) 狂狷 |
(二) 重情 |
(三) 矛盾 |
(四) 余论 |
第四节 时代契机 |
第二章 闻一多楚辞研究的独特之论 |
第一节 闻一多楚辞研究概论 |
一、 屈原的身世 |
二、 屈原的作品 |
三、 屈原的人格 |
第二节 屈原三论 |
一、 屈原死于怀王入秦以前 |
二、 屈原是“文学弄臣” |
三、 屈原是“人民”的诗人 |
第三节 《离骚》是仙真人诗 |
一、 闻一多论《离骚》 |
二、 “仙真人诗”的含义 |
三、 廖季平的“怪论” |
四、 《离骚》是仙真人诗 |
五、 真诗人都是神秘家 |
六、 余论 |
第四节 《九歌》是歌舞剧,“音”大于“巫” |
一、 戏剧与中国人的生活 |
二、 闻一多与戏剧 |
三、 宗教与戏剧——仪式与戏剧的相通 |
第五节 楚辞时代相当于铜器衰落时代 |
一、 闻一多的专业背景 |
二、 闻一多的美术生涯 |
三、 闻一多的审美旨趣 |
四、 闻一多的楚辞研究 |
第三章 闻一多楚辞研究的学术个性 |
第一节 闻一多的性情气质 |
一、 怪 |
二、 火 |
三、 变 |
四、 死 |
第二节 闻一多楚辞研究的学术个性 |
第三节 闻一多楚辞研究学术个性成因 |
一、 人文生物学的原因 |
二、 师承与派别的原因 |
三、 文化选择的原因 |
四、 余论 |
第四章 闻一多楚辞研究的方法论 |
第一节 闻一多注重研究方法的自觉性 |
一、 《新集注本莎士比亚》 |
二、 《文学史方法论》 |
三、 余论 |
第二节 楚辞研究多重方法的可行性 |
一、 楚辞本身的多元因子 |
二、 闻一多学术研究的多元影响 |
三、 闻一多楚辞研究青出于蓝 |
四、 闻一多的西式教育背景 |
第三节 闻一多楚辞研究的多重方法 |
一、 文化人类学 |
二、 民俗学 |
三、 考古学 |
四、 民族学 |
五、 神话学 |
六、 宗教学 |
七、 其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6)刘以鬯与现代主义:从上海到香港(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现代主义的传入及发展 |
1. 现代主义传入与上海都会消费文化 |
2. 战后现代主义的新格局:由上海到香港与台湾 |
第二节 现代小说家刘以鬯与刘以鬯研究 |
1. 现代小说家刘以鬯:艺术的固执与坚持 |
2. 刘以鬯文学研究与评论 |
第二章 刘以鬯与现代中国文学传承与转化:上海新感觉派与五四新文学 |
第一节 中国新文学时期的现代主义、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 |
第二节 刘以鬯与上海新感觉派 |
第三节 刘以鬯与五四新文学 |
第三章 刘以鬯与都市迁移:上海、新马与香港 |
第一节 上海都市与小说书写 |
第二节 新马都市与小说书写 |
1. 现代都会文化的激情与忧郁 |
2. 民间神话与热带想像 |
3. 南洋华工生活的现代与纪实 |
第三节 香港都会与小说书写 |
1. 1950-60年代香港都市与小说书写 |
2. 1970-80年代香港都市与小说书写 |
第四章 刘以鬯与现代主义心理叙事 |
第一节 1960年代初《酒徒》与意识流小说 |
1. 《酒徒》与刘以鬯1950年代小说 |
2. 《酒徒》与乔伊斯《尤利西斯》 |
3. 《酒徒》与穆时英小说 |
4. 《酒徒》与鲁迅《狂人日记》 |
5. 《酒徒》与1960年代华文意识流小说 |
第二节 1960年代以后的实验小说与现代心理叙事 |
1. 深层心理书写与表层心理书写的并用 |
2. 表层心理书写 |
第五章 刘以鬯与城市图像 |
第一节 刘以鬯的城市图像实验 |
第二节 城市图像的时空构成法:法国新小说与《对倒》 |
第三节 城市图像的音乐结构:刘以鬯《对倒》与王家卫《花样年华》的关系 |
1. 音乐与意义 |
2. 音乐结构与意义 |
3. 《对倒》与《花样年华》的音乐结构 |
4. 音乐结构的内在意义 |
第六章 刘以鬯与现代复修:一种历史意义与文化价值的追寻 |
第一节 香港地缘文化的现代复修:现代复修观念的形成与香港1960-70年代文化环境 |
第二节 《寺内》的现代复修:新旧符号融合与施蛰存文本比读 |
第三节 上海、香港的双城魅力:记忆、当下、历史 |
第七章 总论 |
参考文献 |
1. 刘以鬯作品评论文章 |
1.1 中文评论文章 |
1.2 外文评论文章 |
2. 着作 |
2.1 中文着作 |
2.2 英文着作 |
3. 篇章 |
3.1 中文篇章 |
3.2 英文篇章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着作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7)闻一多诗学语言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论 闻一多诗学语言问题的提出 |
第一节 “回到闻一多”:意义和难度 |
第二节 闻一多的诗歌成就及其研究现状 |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对象与基本框架 |
第一章 闻一多诗学语言观念及模式 |
第一节 闻一多的诗学语言观念 |
一、闻一多的诗歌道路 |
二、语言变革时代的形式焦虑与个体抉择 |
三、闻一多诗学语言观念的演变轨迹 |
第二节 诗歌空间与诗歌语言 |
一、诗歌空间问题的提出 |
二、从现实空间到诗歌空间 |
三、诗歌语言在诗歌空间中的两重性 |
四、闻一多诗中的时空体 |
第三节 闻一多诗歌语言的主要模式 |
一、闻一多诗中的再现语言:《春光》 |
二、闻一多诗中的抒情语言:《大鼓师》 |
三、闻一多诗中的象征语言:《闻一多先生的书桌》 |
四、闻一多诗中的智性语言:《奇迹》 |
第二章 闻一多诗学语言的弹性与限度 |
第一节 视觉空间中的廓线与色彩:绘画美 |
一、闻一多的美术成就 |
二、闻一多诗中的绘画语言 |
三、东方文化的画廊:《忆菊——重阳前一日作》 |
第二节 听觉空间中的韵律语言:音乐美 |
一、听觉空间中的诗歌合流 |
二、闻一多诗中的音乐美 |
三、可歌可泣的悼亡之作:《也许——葬歌》 |
第三节 静态空间中的造型语言:建筑美 |
一、建筑美的可行性与自由度 |
二、诗歌的雕塑美问题 |
三、双层建筑的卓越尝试:《心跳》 |
第四节 动态空间中的肢体语言:舞蹈美 |
一、闻一多的“脚镣”之舞 |
二、演讲者的自由舞 |
三、激情的爆发与节制:《发现》 |
第五节 现实空间中的冲突语言:戏剧性 |
一、闻一多的叙事欲望与戏剧活动 |
二、口语叙事及其戏剧性的范例:《天安门》 |
第六节 内心空间中的智性语言:诗性批评 |
一、闻一多的诗性批评及其语言风格 |
二、激情与沉思融合的奇迹:《唐诗杂论》 |
第三章 闻一多诗学语言的来源及其转化 |
第一节 闻一多的翻译实践与文化观念 |
一、闻一多的翻译实践 |
二、闻一多的文化观念 |
第二节 闻一多诗学语言的中国血脉 |
一、“赋比兴”语言及其现代转化 |
二、从律诗到新格律诗 |
三、意象采集和故事新编 |
第三节 闻一多诗学语言的外来营养 |
一、唯美语言、象征语言及其汉化尝试 |
二、商籁体的翻译与创作 |
第四节 中西合璧的典范:《死水》 |
一、《死水》的创作时间 |
二、《死水》研究述评 |
三、《死水》的美与丑 |
结论 闻一多诗学语言的当代意义 |
第一节 闻一多的地位及其影响 |
第二节 诗歌形式:在格律与自由之间 |
第三节 诗歌语言:在文本与现实之间 |
第四节 诗体演进:在诗歌与非诗之间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词 |
四、从做模特儿到爱学习(论文参考文献)
- [1]论范小青的女性书写[D]. 缪晓岚. 山东师范大学, 2017(01)
- [2]台湾《幼儿园教保活动课程大纲》施行之课程转化 ——基于两所公立幼儿园的叙事探究取向[D]. 林思骐. 华东师范大学, 2016(05)
- [3]穿越时空的仙人掌花[J]. 朵拉. 北京文学(精彩阅读), 2014(11)
- [4]寂寞撩人[J]. 李亚. 章回小说(上旬刊), 2014(09)
- [5]闻一多的楚辞研究[D]. 叶罕云. 苏州大学, 2013(10)
- [6]刘以鬯与现代主义:从上海到香港[D]. 黄劲辉. 山东大学, 2012(12)
- [7]闻一多诗学语言问题[D]. 肖学周. 河南大学, 2010(10)
- [8]从做模特儿到爱学习[J]. 孙云晓. 少年儿童研究, 2003(01)
- [9]以成功做孩子人生的序曲[J]. 刘秀英. 少年儿童研究, 2003(01)
- [10]狂欢的季节[J]. 王蒙. 当代, 20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