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网络探究:让教育互动起来(论文文献综述)
王雅丽[1](2018)在《社会网络视角下城乡大学生的社会融合研究》文中认为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我国城市化率已达到51.3%,相较于1978年,四十年间的发展速度是世界平均速度的2倍。在我国实现快速城市化的今天,城市新移民群体作为城市化发展的重要推手与之相伴而生。这一群体从上世纪80年代末产生,一直保持高速增长,至今规模发展已占到全国人口的近五分之一。移民进城历经形式上的城市化到过渡城市化,最终实现实质上城市化的重要过程。他们在带来经济腾飞的同时,也产生了一定的社会问题,包括城市移民自身的适应问题与城市社会管理难题等,最为重要的即为城市居民与城市移民之间的社会融合问题。这引起学术研究者与政府管理人员的关注,《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即明确提出要有序推进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学术领域也进行了非常多的研究,包括从多类型移民群体的经济适应、文化与心理适应、政治适应等层面的分析,都期望能够寻找到有效的促进社会融合的途径。在此背景下,研究关注城市新移民的融合现状,寻找到影响其适应的因素就极为重要,对于改善新移民的境遇,推动城市社会的稳步前进都具有重要意义。对前人的研究进行梳理之后,发现存在以下不足:一是关注点主要集中在劳动力型移民群体,对其他类型移民的研究不够充分;二是之前的研究对于移民群体社会融合状况的测定常常使用研究者主观设定的指标,而不是真实客观的事实,缺乏准确性;三是往常的研究中,作为研究主体的城市移民群体身处于复杂的社会环境,各项因素交叉作用,往往很难判定到底哪项因素是真正的影响因素;四是前人对于城市移民的社会网络研究都是针对移民个体网络的分析,注重网络所带来的社会资本而非网络本身所反映的情况;五是早前的研究缺乏从整体网络视角来把握的案例,个体网络也主要针对白领移民群体。基于此,本次研究选取了城市移民群体中社会关系较为简单的农村户籍大学生作为调查主体,以他们的班级朋友网络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方便抽样与整班抽取的方法对武汉与长沙的三所不同层次高校(华中农业大学、江汉大学、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共计17个班级的大一学生进行测量,并做了为期一年共计三次的追踪调查。调查以农村大学生的班级朋友网络建构为分析内容,通过三次追踪测试探究其特质与演变发展,考察农村大学生在班级网络中朋友选择的倾向等情况。结果显示:(1)个体户籍会影响他们选择朋友的倾向,农村大学生在班级择友中存在同质性现象,更愿意选择同户籍大学生作为朋友,户籍与择友的相关程度在一年的时间内始终存在,但逐渐减弱。户籍作为表象,其隐含的成长环境、所受教育水平、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因素都不同程度发挥着作用。(2)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在班级内朋友的关系建立过程中具有同样的表现,都存在着相似性偏好,期望与自己背景相似的人交友,但农村大学生中女性的趋同性要比男性的趋同性强烈,即男性农村大学生在与城市大学生的交往中融合度更高。(3)农村大学生在班级内部跨性别友谊中,他们与城市大学生的社会融合程度要优于同性别友谊。不同户籍的大学生在异性农村朋友数量上没有显着差别。(4)在追踪的一年期间,户籍及其潜在的多重因素对于农村大学生的班级择友影响是非常强烈的,农村大学生在三次测量中表现出显着的趋同性,户籍与选择的朋友户籍具有高度相关性,虽然三次测试中共变程度逐渐减弱,但即使是在自由平等纯洁的大学班级环境中,来自城市与农村的大学生在自主交往时仍然存在着户籍上的隔离和影响,城乡大学生之间社会融合状况需要加强,推动新移民与城市社会的融合进程任重而道远。
武文颖[2](2017)在《大学生网络素养对网络沉迷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互联网已经从最初的技术应用、信息获取平台演变成大众传播媒介,一种虚拟的文化、环境和社会,网络技术本质上的两面性,使得被称为"数字居民"(Digital Natives)的当代大学生,在利用网络实现自我、展现成就感的同时,也因为过度使用、滥用和不当使用而带来网络沉迷,出现人际问题、冲动控制障碍、时间管理问题和身心健康损害等沉迷症状。大学生面临网络风险的高低与其网络素养高低有着直接的联系,但国内缺乏对青少年网络素养和网络沉迷不同维度做出概念阐释、理论阐释和实证呈现。为了较好地回应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网络素养和网络沉迷的现实关切,本文综合国内外网络素养和网络沉迷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建立理论研究框架,构建本研究的概念和研究维度模型。对国内外量表进行本土化修正后,通过对大连市九所高校1000名学生发放问卷调查,运用因子分析,探索了大学生网络素养的五个结构维度("安全道德素养"、"信息技术素养"、"互动创新素养"、"发布研究素养"和"自律批判素养"),研究发现大学生在性别、专业类别、家庭收入、学习成绩方面的差异,对他们的网络素养产生影响,形成不同的特点。运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提出了网络素养影响网络沉迷的内在作用机制,建立和拓展了大学生网络素养影响网络沉迷的模型,描画出大学生网络沉迷高危险人群画像,对大学生网络素养和网络沉迷之间的复杂关联进行了深入探究和实证呈现,通过量化和质化研究方法的结合,不仅对移动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网络使用、网络素养和网络沉迷的研究有"描述性"贡献,同时也增加了对各影响因素之间关系的"阐释力",丰富大学生网络沉迷影响因素的理论探讨。结合马克思异化理论、媒介系统依赖理论中关于媒介、社会与受众三角关系的研究视角,分析随着智能手机的流行和4G互联网络的普及,以手机SNS为代表的媒介、SNS主要使用者——大学生、社会之间的依赖关系、沉迷表现及原因。基于大学生网络沉迷多因素影响模型的作用机理,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网络素养教育经验,提出以社会教育路径、学校教育路径、家庭亲朋教育路径和自我教育路径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网络素养教育,构建大学生网络沉迷预防机制,这对于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网络素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效干预大学生网络沉迷症状的发生,缓解和预防大学生网络沉迷的形成具有重要价值。
党欣[3](2015)在《网络课堂合理使用问题研究》文中指出数字技术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已经超乎了人们的想象,这也给信息的传播和利用带来了全新的机遇和挑战。网络课堂作为近年新兴并迅速发展的互联网教育模式,也必然会产生一系列作品使用的着作权保护与限制问题。在着作权法中着作权限制制度起着举足轻重的平衡作用,它扮演着平衡着作权人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重要角色。伴随着《着作权法》第三次修改的到来,网络环境下着作权限制制度立刻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讨论的焦点。我国现行《着作权法》在权利的限制这一节对着作权限制制度进行了专门规定,本文重点研究的是着作权限制制度中的合理使用问题。合理使用是指法律规定下对作品进行某些使用,既无须经过着作权人的许可,也不需要支付报酬。我国《着作权法》中对合理使用的具体情形进行了列举式规定,并且将业界称为合理使用判定标准的“三步检验法”规定在了《着作权法实施条例》中,成为法院相关案件判决时必须依据的标准。然而判断合理使用中的“合理性”是比较困难的,虽然有法条上的明确规定,但作具体判断时仍需要考虑许多因素。根据现行法律,我们判断一个行为是否构成合理使用时,不仅要看它是否属于《着作权法》所规定的具体情形,还要看它是否符合“三步检验标准”。即便如此,司法实践中层出不穷的新情形,也对现有法律规定提出了新的要求。2011年最高人民法院在出台的相关意见中明确提出,判断使用作品是否为合理使用时,应将美国版权法的“四要素”结合起来综合考虑。美国版权法中的合理使用“四要素”分别是:第一应该判断使用作品的目的和特性,即此种使用是否为商业性使用,或者是否以营利为目的;第二个要素则是根据使用的不同类型的作品考量被使用作品的性质,性质的不同会导致其合理使用的程度不同;第三个要素是指作品所使用部分的质与量与整个版权作品质与量的关系;第四个要素是指使用者使用作品获得的实质收益对作者使用作品产生了市场潜在的价值影响。现行着作权法对网络课堂合理使用的规定并未直接涉及,这也是本文选题和研究的出发点。网络课堂使用他人作品常常涉及到复制权、演绎权、信息网络传播权,而在司法实践中网络课堂的一些侵权案件,法院已突破了法律的具体规定,使用美国版权法的合理使用判定四要素来判断着作权相关侵权案件。因此,我国着作权法对现行知识产权法体系的不断完善也是当今知识经济大环境下发展的迫切需求。本文的研究对象是我国着作权法中规定的合理使用制度,并且是在网络课堂这一环境下展开的。由网络课堂使用作品行为的特征入手,指出网络课堂中使用作品存在的合理使用问题,法律中现行的合理使用具体规定并不能直接适用于网络课堂这一环境,也就是说我国现行的合理使用制度存在一定局限性。司法实践中对于网络课堂使用作品涉及到的合理使用判定已突破了法律的列举式规定,并借鉴合理使用“四要素”的判定标准,因此在新一轮的修法中完善和加强着作权限制制度规定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对于网络课堂这一环境下的合理使用问题,本文用“四要素”逐一分析了其使用作品行为构成合理使用的可能性,这将对司法实践中解决该类纠纷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和法律依据。本文一共分为导言、正文、结论三个部分,正文分为三章,层层深入分析,指出本文研究主题的必要性。并期待在此领域有更多更深入的研究,为司法实践中网络课堂合理使用判定提供参考。
刘璐[4](2015)在《上海市享受性发展型老年教育供给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人口老龄化是21世纪世界各国面临的严峻挑战,如何将老年人口压力转化为动力,如何通过全面的保障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成为各国养老保障政策的聚焦点。老年人医疗、服务、福利等社会保障领域成为关注热点,教育作为社会保障的组成部分,日益受到国家以及个人的青睐。国内外的相关研究从不同层面对享受与发展和老年教育进行了研究,但对享受性发展型老年教育的研究十分欠缺。本研究以享受性发展型老年教育的理论和实践路径为重点研究问题,围绕着教育养老展开,主要研究了以下几个子问题:享受性发展型老年教育的内涵、享受性发展型老年教育评估标准和享受性发展型老年教育的供给模式。研究通过文献法梳理了享受性发展型老年教育的理论基础,构建评估享受性发展型老年教育的指标体系,利用调查法研究上海市享受性发展型老年教育的需求状况,并采用系统分析法建立上海市享受性发展型老年教育的供给模式。通过以上研究得到如下结论:其一,享受性发展型老年教育是老年人应然的生活方式,是老年人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教育养老的本质要求。其二,享受性发展型老年教育的评估标准,分为享受健康发展、享受角色发展、享受认知发展、享受价值发展4个维度的内容。其三,上海市享受性发展型老年教育的供给模式是包含了供给运营体系、服务保障体系、评估支撑体系和监管体系在内的一个系统。
李宝敏[5](2014)在《基于探究的网络素养教育:为何、是何与如何》文中研究表明探究是儿童的天性,教育本身蕴含着探究的本义,网络素养教育本身对‘探究’有着强烈的诉求,网络探究使网络素养教育孕育着丰富的内涵,网络探究不仅是儿童认识网络世界、建设网络世界的方式,而且也是儿童张扬个性,获得个人自由成长与健康发展的方式。本文通过对网络素养教育的现状反思,分析探究对儿童进行网络素养教育的必要性与价值,探索为什么开展基于探究的网络素养教育以及如何开展基于探究的网络素养教育的问题。
付妮娜[6](2012)在《应用信息技术缩小陕西城乡教育差距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农村教育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以教育信息化带动农村教育现代化已成为我国进入21世纪以来推动农村教育发展、缩小城乡教育差距的基本思路。在应用信息技术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实现教育信息化的研究中,陕西省省委、省政府及各级教育部门经过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信息化如何推动和促进城乡教育差距、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方面的作用、意义、方法、途径等方面还缺乏深入的思考和实践,更缺少相应的专项研究,尤其在如何针对本省及地域特点有效应用信息技术缩小城乡教育差距的应用研究方面还存在大量的问题和盲区。据此,本论文的研究思路是:以陕西省为例,在分析陕西省城乡教育差距产生原因的基础上,结合陕西省教育现状,从资源建设、教师素质提高、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等方面探讨应用信息技术缩小城乡教育差距的具体策略,以期为进一步弥合陕西城乡教育“数字鸿沟”,缩小陕西城乡教育差距,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提供参考。论文包括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问题提出与研究概述,包括研究背景、相关文献综述、问题的提出、研究的概述、研究的方法、研究假设及变量的分析。第二部分为陕西城乡教育现状及归因分析,主要介绍了陕西城乡教育发展现状、影响陕西城乡教育差距原因剖析。第三部分是应用信息技术缩小陕西城乡教育差距具体的策略研究,包括针对教师、学生、组织环境及教育教学过程中详尽的策略分析。第四部分是各项策略在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共提出了四项建议。第五部分是研究结论与展望,主要是研究结果的综述以及总结本次研究的局限和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郑奕[7](2012)在《博物馆教育活动研究 ——观众参观博物馆前、中、后三阶段教育活动的规划与实施》文中研究说明博物馆是国民教育的特殊资源和阵地,而教育活动则是博物馆发挥教育这一首要功能的主要手段。当前中国博物馆界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是,教育理念滞后,教育手段落后,教育活动开展乏善可陈,教育成效不高。如何提升教育活动的水平,是免费开发后中国博物馆亟待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这正是本论文立论的出发点。本文的研究对象为“博物馆教育活动”,它是指围绕和配合展览、研究和藏品而开展的一切教育活动。文章首先明确指出博物馆教育活动的开展不仅仅局限于展览本身,而是理应具办一系列延伸教育和拓展服务。紧接着进一步提出“观众参观博物馆前、中、后三阶段教育活动及其一体化规划和实施”的思路。也即,本文将重点研究‘观众参观博物馆前、参观时、参观后’三阶段教育活动的规划目标、任务,实施策略和方法分别是什么。本文对博物馆事业发达国家、尤其是对在博物馆教育领域具有全球引领和示范作用的美国史密森博物学院的教育活动开展情况进行实地考察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炼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教育活动规划和实施的原则、理念、策略和方法,旨在为我国博物馆举办教育活动及开展评估提供参考和借鉴。
国兰[8](2012)在《高校网站界面设计中的色彩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高等院校在中国“网络化”的进程中走在前列。如今的高校网站作为网络宣传的信息平台,早已脱离单纯追求功能的时代,网站界面设计不仅要考虑如何把有效的信息放在界面上,还要考虑到受众是如何感知网站界面上的各种视觉要素的。色彩是艺术设计中重要的视觉元素之一,好的色彩搭配能够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艺术感染力,会给用户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对于高校网站界面设计中配色的研究就显得十分有必要。本文从网站界面设计的发展、视觉显示终端的相关知识、以及色彩设计的基础理论、数字色彩系统的特性等方面入手,在浏览了一百多个国内外高校网站界面设计资料后,对目前高校网站界面色彩设计的现存问题加以分析,认为“生”、“粉”、“花”、“灰”等问题是高校网站界面色彩设计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并从高校形象定位、高校网站访问用户的文化背景、高校信息传达的特殊性和快捷性、高校网站建站需求、色彩结构设计、视觉显示终端对网站界面色彩呈现的影响等方面提出了高校网站界面色彩的设计方法。希望通过色彩的合理应用,使得高校网站界面中的视觉信息可以更加清晰、准确、有力地传达。最后结合设计实例《哈尔滨学院》网站,从网站界面的主体色、网站界面构成要素等方面浅谈了自己的设计体会,并在后续说明中对色彩设计中遇到的问题及后期处理的一些取舍过程做了说明。
李宝敏[9](2012)在《儿童网络素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儿童与网络结缘,是网络时代发展的必然。然而,儿童绝不是一个脱离了具体社会、历史和文化语境的抽象概念,儿童与网络技术的关系也不仅仅是脆弱、孤立的个体遭遇网络文化冲击的简单过程。儿童是具有主体意识的个体,儿童作为行为主体,不是消极的信息“接受者”,而是网络世界“意义”的解读者和创造者。网络世界的“意义”由儿童所建构,儿童在与网络互动中,是探究网络世界与个人关系、探究虚拟世界与真实生活关系、探究真实自我与虚拟自我的关系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儿童形成了自身的网络素养,网络素养水平的高低也进一步影响着儿童网络学习与生活的质量。因此,如何引导儿童在与网络互动中,提高自身的网络素养,让儿童在有目的、主动性的探究活动中,提高自身的发展能力,是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本论文以网络时代的儿童发展为本,以提升发展儿童的网络素养为目标,以儿童网络素养的本质特征、内在结构与功能、形成与发展的内在机制与路径为内容,将儿童网络素养研究放在儿童与网络世界互动过程中的多个维度下进行观照,揭示儿童探究网络世界的价值与意义空间,将网络素养发展置于儿童网络探究实践与教育引导视野下,将网络素养的内在构成与外在表现结合起来,从儿童网络探究的角度,提出基于网络探究的儿童网络素养教育理念与实践路径。论文主要围绕“是何?”、“应何”、“为何?”、“如何”四大问题展开,即:什么是儿童网络素养?儿童需要怎样的网络素养?儿童为什么需要网络素养?当前儿童网络素养现状如何?如何促进儿童网络素养的发展?等问题展开研究,通过对文献史的考察以及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寻找研究的依据与立足点,通过问卷调查、内容分析法、个案研究、访谈等方法,考察儿童网络素养现状,了解儿童网络素养发展需求,并构建基于儿童网络探究的网络素养发展路径,让儿童的网络素养发展建立在儿童网络探究实践行动与教育引导基础之上,并从本体论、价值论、方法论等多重视角,探讨儿童网络探究与儿童网络素养教育的互动一体化关系,对基于网络探究的儿童网络素养教育问题展开具体的研究。儿童是社会的未来,儿童的发展关系到社会的未来前途与希望。儿童的网络素养直接影响到网络时代儿童的发展,直接关系到网络社会的未来发展。在儿童与网络互动中,将网络置于社会发展与儿童个人发展双重视野,采用互动建构论的视角,以儿童与网络互动中的发展为研究切入点,聚焦儿童自身素养的提升,使儿童研究处于技术发展的良性互动中,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郑春晔[10](2011)在《青年学生网络素养提升的策略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和全面渗透,青年学生网络素养提升的必要性和实施策略成为一个亟需探讨的问题。文章对网络素养教育的缘起、内涵和必要性进行了具体阐述,并从目标、内容、方法、途径等方面对青年学生网络素养提升策略做了探讨。
二、网络探究:让教育互动起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网络探究:让教育互动起来(论文提纲范文)
(1)社会网络视角下城乡大学生的社会融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2.文献综述 |
2.1 社会融合 |
2.1.1 国外移民融合研究 |
2.1.2 国内移民融合研究 |
2.2 城市新移民的社会融合 |
2.2.1 城市新移民的概念 |
2.2.2 城市新移民的分类与发展 |
2.2.3 城市新移民社会融合的重要意义 |
2.2.4 城市新移民的社会融合现状 |
2.3 城市新移民的社会网络 |
2.3.1 社会网络研究 |
2.3.2 城市新移民的社会网络研究 |
2.4 问题的提出 |
3.研究设计 |
3.1 研究思路与方法 |
3.1.1 研究框架 |
3.1.2 被试与施测 |
3.1.3 数据的收集方法 |
3.1.4 数据的分析方法 |
3.2 理论基础-相似性理论 |
4.研究结果 |
4.1 变量的描述性分析 |
4.2 变量的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 |
4.2.1 农村大学生的班级朋友选择情况 |
4.2.2 农村大学生的班级朋友选择演变 |
4.2.3 同性别之间的农村大学生班级朋友网络 |
4.2.4 跨性别之间的农村大学生班级朋友网络 |
4.2.5 不同性别农村大学生的班级朋友网络 |
4.2.6 班级社会网络视图例举 |
5.研究结论与讨论 |
5.1 农村大学生班级内部择友时具有同质性 |
5.2 农村大学生中男性的融合度优于女性 |
5.3 农村大学生在与异性朋友交往中表现出较高融合度 |
6.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2)大学生网络素养对网络沉迷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工作研究进展 |
1.2.1 国外相关工作研究进展 |
1.2.2 国内相关工作研究进展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1.3 本文主要研究思路 |
1.3.1 研究思路和框架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2 网络素养与网络沉迷的理论基础及研究维度 |
2.1 网络素养与网络沉迷的理论基础 |
2.1.1 马克思的异化理论 |
2.1.2 媒介系统依赖理论 |
2.2 网络素养和网络沉迷概念和研究维度 |
2.2.1 网络素养概念和研究维度划分 |
2.2.2 网络沉迷概念和研究维度划分 |
3 大学生网络素养与网络沉迷调查设计 |
3.1 问卷设计的原则和要求 |
3.2 调查问卷设计过程 |
3.2.1 问卷设计过程 |
3.2.2 预测试结果分析及信效度检验 |
3.3 问卷构成及调查实施 |
3.3.1 正式施测问卷构成 |
3.3.2 调查目的和调查方法 |
3.3.3 样本选择和抽样步骤 |
3.4 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
3.4.1 个人因素描述性统计结果 |
3.4.2 家庭因素描述性统计结果 |
3.4.3 学校因素统计结果 |
4 大学生网络素养的结构维度及特点 |
4.1 大学生网络素养探索性因子分析 |
4.2 大学生网络素养的基本状况及特点 |
4.2.1 大学生网络素养的基本状况 |
4.2.2 大学生网络素养的特点 |
4.3 本章小结 |
5 大学生网络素养影响网络沉迷的模型建构与回归分析 |
5.1 大学生网络素养影响网络沉迷的模型建构 |
5.1.1 大学生网络沉迷因子分析 |
5.1.2 生活满意度因子分析 |
5.1.3 大学生网络素养对网络沉迷影响的理论假设 |
5.1.4 大学生网络素养对网络沉迷影响的理论模型建构 |
5.2 大学生网络素养影响网络沉迷的回归分析 |
5.2.1 大学生网络素养总体指数对网络沉迷总体指数的相关分析 |
5.2.2 大学生网络素养各因子对网络沉迷总体指数(IAI)的影响分析. |
5.2.3 大学生网络素养各因子影响网络沉迷症状回归分析 |
5.2.4 大学生网络沉迷影响因素分析 |
5.3 大学生网络素养影响网络沉迷的模型修正及解释 |
5.3.1 大学生网络素养影响网络沉迷的模型修正 |
5.3.2 大学生网络素养影响网络沉迷模型解释 |
5.3.3 大学生网络沉迷多因素影响综合模型拓展 |
5.4 本章小结 |
6 大学生网络素养失衡下的网络沉迷表现及原因解析 |
6.1 大学生网络素养失衡下的网络沉迷表现 |
6.1.1 高效化媒介与膨胀化社会间的信息沉迷 |
6.1.2 消费化媒介与表演化受众间的娱乐沉迷 |
6.1.3 物质化社会与自由化受众间的情感沉迷 |
6.1.4 网络民主环境和年轻受众间的关系沉迷 |
6.2 大学生网络沉迷原因分析 |
6.2.1 网络自律批判素养不足 |
6.2.2 网络安全道德素养的缺失 |
6.2.3 网络信息技术素养较低 |
6.2.4 心理素养发展不成熟 |
7 网络素养教育视角下大学生网络沉迷预防机制路径分析 |
7.1 社会教育路径 |
7.1.1 构建网络素养教育联动机制 |
7.1.2 发挥社会公益组织重要作用 |
7.1.3 开设在线网络素养教育平台 |
7.1.4 完善网络监管和行业自律 |
7.1.5 借助媒体传播优势 |
7.2 学校教育路径 |
7.2.1 加强高校数字图书馆的建设 |
7.2.2 培养高素质的网络素养师资队伍 |
7.2.3 调整网络素养教育内容 |
7.2.4 加强网络思想政治隐性教育 |
7.2.5 倡导参与式传播 |
7.3 家庭亲朋教育路径 |
7.3.1 缩短父母与子女间的数字鸿沟 |
7.3.2 改善父母对子女网络使用行为的教养方式 |
7.3.3 调整亲子关系 |
7.3.4 增加亲朋同侪社会支持 |
7.4 自我教育路径 |
7.4.1 树立正确的网络观 |
7.4.2 注重网络道德的内化 |
7.4.3 加强网上行为自我约束能力 |
7.5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大学生网络素养对网络沉迷影响的调查问卷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网络课堂合理使用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价值及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四、主要研究方法 |
五、论文结构 |
六、论文主要创新和不足 |
第一章 网络课堂合理使用的概述和特征 |
第一节 网络课堂的概述 |
第二节 网络课堂使用作品行为的特征 |
第二章 《着作权法》第22条对网络课堂的适用性判定 |
第一节 网络课堂对作品的利用行为涉及到的合理使用情形 |
一、适当引用 |
二、在课堂教学和科研中使用 |
第二节 我国司法实践中对合理使用的认定 |
一、按照法定情形认定合理使用 |
二、突破法定情形认定合理使用 |
第三章 网络课堂合理使用判定的一般原则和“四要素”标准 |
第一节 关于着作权合理使用的判定标准 |
一、普遍原则“三步检验法” |
二、美国“四要素”判断标准的概述 |
三、我国对“四要素”判断标准的吸收和利用 |
第二节“四要素”判断标准的内涵及各要素对认定网络课堂合理使用的可能性分析 |
一、使用的性质和目的 |
二、被使用作品的性质 |
三、被使用作品占原作的数量比例和重要程度 |
四、使用对作品潜在市场或价值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上海市享受性发展型老年教育供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的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三) 研究现状的评析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一) 享受性发展 |
(二) 老年教育 |
(三) 享受性发展型老年教育 |
四、研究方法和思路 |
(一) 研究方法 |
(二) 研究思路 |
五、研究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
(一) 论文特色 |
(二)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享受性发展型老年教育理论基础 |
一、享受性发展的由来和内涵 |
(一) 享受性发展的形成历程 |
(二) 享受性发展的内涵 |
二、享受性发展在老年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
(一) 老年人发展的内涵与特征 |
(二) 享受性发展在老年人发展中的作用 |
三、享受性发展型老年教育的理论体系 |
(一) 享受性发展型老年教育的理论基础 |
(二) 享受性发展型老年教育是老年人应然的生活方式 |
(三) 享受性发展型老年教育的功能 |
四、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评估享受性发展型老年教育的标准 |
一、享受性发展型老年教育的内涵和特征 |
(一) 享受性发展型老年教育的内涵分解 |
(二) 享受性发展型老年教育的主要特征 |
二、评估享受性发展型老年教育的理论依据 |
(一) 老年人发展需要是享受性发展型老年教育的逻辑起点 |
(二) 享受教育是享受性发展型老年教育的内核 |
(三) 享受幸福生活是享受性发展型老年教育的目标 |
三、享受性发展型老年教育的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一) 构建享受性发展型老年教育评估指标的基本原则 |
(二) 构建享受性发展型老年教育评估指标的流程 |
(三) 享受性发展型老年教育的评估指标体系 |
(四) 享受性发展型老年教育评估指标的含义 |
四、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上海市享受性发展型老年教育需求现状评估 |
一、上海市享受性发展型老年教育需求调查 |
(一) 调查方法 |
(二) 调查的实施 |
二、上海市享受性发展型老年教育需求评估 |
(一) 上海市享受性发展型老年教育的需求情况总体分析 |
(二) 上海市享受性发展型老年教育的需求项目分析 |
(三) 上海市享受性发展型老年教育的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
三、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上海市享受性发展型老年教育供给现状 |
一、上海市老年教育供给历史沿革 |
(一) 上海市老年教育供给探索阶段(1985-1993年) |
(二) 上海市老年教育供给发展阶段(1994-2006年) |
(三) 上海市老年教育供给稳定阶段(2006-至今) |
二、上海市享受性发展型老年教育的供给情况 |
(一) 上海市老年教育供给架构 |
(二) 上海市老年教育供给中的享受性发展型老年教育内容 |
三、供给现状与需求之间的差距及原因分析 |
(一) 供给理念倾向社会需要 |
(二) 供给对象的主体地位薄弱 |
(三) 供给载体单一化 |
(四) 供给制度赋权不完善 |
(五) 供给的配套设施薄弱 |
(六) 供给评估机制不健全 |
(七) 供给管理机制混乱 |
四、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上海市享受性发展型老年教育供给模式探索 |
一、上海市享受性发展型老年教育供给模式的架构 |
(一) 上海市享受性发展型老年教育的供给原则 |
(二) 上海市享受性发展型老年教育的供给形式 |
(三) 上海市享受性发展型老年教育的供给载体 |
(四) 上海市享受性发展型老年教育的供给内容 |
(五) 上海市享受性发展型老年教育的供给模式运行机理 |
二、上海市享受性发展型老年教育供给模式的路径 |
(一) 推进享受性发展型老年教育纳入社会保障体系 |
(二) 引导享受性发展型老年教育的生活方式 |
(三) 建立上海市享受性发展型老年教育的供应体系 |
(四) 建立上海市享受性发展型老年教育的服务保障体系 |
(五) 建立上海市享受性发展型老年教育的评估体系 |
三、上海市享受性发展型老年教育供给模式运行条件及可行性分析 |
(一) 需求条件 |
(二) 制度条件 |
(三) 财力条件 |
(四) 人力条件 |
(五) 物力条件 |
四、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启示 |
三、研究展望 |
附录一 |
附录二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基于探究的网络素养教育:为何、是何与如何(论文提纲范文)
一、为何:当前儿童网络素养教育现状管窥与问题反思 |
二、是何:走向基于探究的网络素养教育多元内涵解读 |
1. 将探究作为网络素养教育的过程 |
2. 将探究作为网络素养教育的方法文化 |
3. 将探究作为网络素养教育的价值展开与实现的内驱力 |
4. 将探究视为网络素养教育的人文精神 |
三、如何:基于探究的网络素养教育的实践路径 |
1. 树立网络素养教育的立场与信念:儿童立场 |
2. 认识网络时代的儿童,研究网络时代的儿童 |
3. 赋权儿童,超越“保护主义”走向“探究实践” |
4.“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引导儿童学会网络探究的方法 |
四、结语 |
(6)应用信息技术缩小陕西城乡教育差距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问题提出与研究概述 |
一、 问题提出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文献综述 |
(三) 问题提出 |
二、 研究概述 |
(一) 研究对象 |
(二) 研究目标 |
(三) 研究意义 |
(四) 研究方法 |
(五) 研究变量 |
(六) 研究假设 |
三、 关键概念辨析 |
(一) 信息技术 |
(二)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
(三) 信息化教学 |
(四) 信息素养 |
(五) 教育信息化 |
第二章 陕西省城乡教育发展现状及归因分析 |
一、 陕西农村中小学教育应达到各项目标 |
(一) 学生目标 |
(二) 教师目标 |
(三) 资源与环境建设目标 |
二、 陕西农村教育发展现状分析 |
(一) 经费投入不足 |
(二) 资源应用状况差 |
(三) 专业师资水平低 |
(四) 保障机制不够完善 |
(五) 社会性教育机构数量少 |
(六) 学生接受知识途径单一 |
三、 影响陕西城乡教育差距原因分析 |
(一) 知识、技能 |
(二) 组织环境 |
(三) 学习工作动机 |
第三章 应用信息技术缩小陕西城乡教育差距具体策略研究 |
一、 教师知识、技能对策 |
(一) 开展内容丰富的培训 |
(二) 设计指导帮助方案 |
(三) 骨干教师指导与专家进校辅导相结合 |
(四) 网上合作学习与虚拟社区紧密结合 |
(五) 行动研究 |
二、 学生知识与技能对策 |
(一) 积极开展各项活动,激发学生动机 |
(二) 城乡学生组建网络学习共同体 |
(三) 加强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
三、 组织环境对策 |
(一) 多渠道筹集资金 |
(二) 加大资源整合、应用力度 |
(三) 加强信息化领导 |
(四) 制定评价体系和激励政策 |
四、 信息技术在城乡教育教学中的具体实施策略 |
(一) 送教下乡 |
(二) 卫星教学 |
(三) 移动学习 |
(四) 微博助学 |
(五) 远程视频课堂教学 |
(六) 基于 WIKI 的课堂设计 |
(七) 学生基于问题的网络学习 |
(八) 案例培训 |
第四章 策略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
一、 分层次制定指导计划 |
二、 注重沟通、反馈 |
三、 加大评估、推广力度 |
四、 发挥典型模范带头作用 |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一、 研究结论与分析 |
(一) 研究结论 |
(二) 研究创新 |
(三) 研究不足之处 |
二、 后续研究及工作展望 |
注释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读研期间科研成果 |
(7)博物馆教育活动研究 ——观众参观博物馆前、中、后三阶段教育活动的规划与实施(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表目 |
图目 |
附录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绪论 |
一、选题及其意义 |
二、研究对象及内容 |
三、研究基础及条件 |
四、研究思路、步骤及方法 |
五、研究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第一章 :中国博物馆教育(活动)的历史与现状 |
一、中国博物馆教育的历史回顾 |
二、新世纪中国博物馆教育活动开展的现状与成就 |
三、当前中国博物馆教育活动开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现代博物馆的教育理念与实践 |
一、现代博物馆的教育使命 |
二、现代博物馆的经营理念 |
三、现代博物馆的教育优势 |
四、博物馆教育与学习理论 |
五、现代博物馆教育活动的特点 |
六、重视博物馆教育是国际社会的普遍做法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博物馆教育活动的组织与管理 |
一、博物馆教育部门的使命与职责 |
二、博物馆教育工作者的构成与职责 |
三、博物馆教育活动的组织管理模式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观众参观前阶段博物馆教育活动的规划与实施研究 |
一、规划教育活动的目标与任务 |
二、实施策略之制定博物馆教育战略规划(Education Strategic Plan) |
三、实施策略之开展观众研究(Visitor Studies) |
四、实施策略之发布信息 |
五、实施战略之(为学校)提供教学素材 |
六、实施策略之提供在线资源与体验 |
七、实施策略之开展教师培训与活动 |
八、实施策略之举办特别活动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观众参观阶段博物馆教育活动的规划与实施研究 |
一、规划教育活动的目标与任务 |
二、实施策略之开展展览教育活动 |
三、实施策略之开展与研究、藏品相关的教育活动 |
四、实施策略之提供公共服务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观众参观后阶段博物馆教育活动的规划与实施研究 |
一、规划教育活动的目标与任务 |
二、实施策略之发展网络联动 |
三、实施策略之发展会员和志愿者 |
四、实施策略之提供职业发展机会 |
五、实施策略之发展与学校等教育系统的联动 |
六、实施策略之举办巡回展览 |
七、实施策略之开展社区活动 |
八、实施策略之评估教育活动 |
九、实施策略之继续博物馆文化产业的开发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博物馆教育活动规划与实施的经验框架 |
一、观众参观前阶段博物馆教育活动规划与实施的经验框架 |
二、观众参观阶段博物馆教育活动规划与实施的经验框架 |
三、观众参观后阶段博物馆教育活动规划与实施的经验框架 |
参考文献 |
第八章 :提升我国博物馆教育活动水平的对策和建议 |
一、博物馆教育制度化地纳入国民教育体系 |
二、提高教育部门及教育工作者的地位 |
三、建立专业化的教育工作者队伍,并开展人员培训与评估 |
四、制定科学的博物馆教育战略规划 |
五、加强观众研究 |
六、重视教育活动评估 |
七、教育项目分众化和衍生化 |
八、加强教育活动场地与设施设备建设 |
九、保障教育活动经费 |
十、开发文化产品和服务,延伸教育体验 |
十一、发挥博物馆网站的多元功能 |
十二、加强博物馆内部和外部的教育合作与交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高校网站界面设计中的色彩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现状及问题分析 |
1.2.1 国内外高校网站界面设计的发展 |
1.2.2 国内外对高校网站色彩设计的研究现状 |
1.2.3 发展趋势 |
1.3 论文内容组织结构 |
1.4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 网站界面色彩设计理论 |
2.1 网站界面设计分析 |
2.1.1 网站界面概念 |
2.1.2 网站界面设计及发展 |
2.1.3 网站界面的视觉显示终端 |
2.1.4 网站界面特点 |
2.2 色彩设计理论 |
2.2.1 色彩的产生 |
2.2.2 色彩的三要素 |
2.2.3 色彩体系 |
2.2.4 色彩的相关研究 |
2.3 数字色彩系统 |
2.3.1 数字色彩模型 |
2.3.2 HTML语言中的颜色值表示 |
2.3.3 数字图像的文件格式 |
2.4 网站界面色彩设计的作用 |
2.4.1 树立企业形象,宣传统一形象 |
2.4.2 突出主题,加深印象 |
2.4.3 划分视觉区域 |
2.4.4 增强艺术效果 |
2.5 本章小结 |
3 高校网站界面色彩设计的现存问题 |
3.1 高校网站界面色彩中的“生”现象 |
3.2 高校网站界面色彩中的“粉”现象 |
3.3 高校网站界面色彩中的“花”现象 |
3.4 高校网站界面色彩中的“灰”现象 |
3.5 本章小结 |
4 高校网站界面色彩设计的方法 |
4.1 高校形象定位 |
4.2 高校网站访问用户的文化背景 |
4.3 高校信息传达的特殊性和快捷性 |
4.4 高校网站建站需求 |
4.4.1 高校网站建站的客观需求 |
4.4.2 高校网站建站的主观需求 |
4.5 色彩设计原则 |
4.5.1 色彩风格的整体性 |
4.5.2 色彩设计的均衡性 |
4.5.3 色彩调和的和谐性 |
4.5.4 色彩对比的强调性 |
4.6 视觉显示终端对网站界面色彩呈现的影响 |
4.6.1 同一图像在同一显示器的不同设置下的显示效果 |
4.6.2 同一图像在不同品牌显示器的相似设置下的显示效果 |
4.7 本章小结 |
5 高校网站界面色彩设计案例分析 |
5.1 《哈尔滨学院》网站介绍 |
5.2 确定《哈尔滨学院》网站界面的主体色 |
5.3 《哈尔滨学院》网站界面构成要素的色彩设计 |
5.3.1 背景色彩设计 |
5.3.2 文字色彩设计 |
5.3.3 LOGO的色彩设计 |
5.3.4 导航色彩设计 |
5.3.5 超链接色彩设计 |
5.4 后续说明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参考网站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9)儿童网络素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导论 |
一、问题提出及研究意义 |
二、研究目标与内容 |
三、论文研究方法 |
四、论文研究立场与研究视角 |
五、论文研究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儿童网络素养研究:文献史的考察 |
第一节 儿童与媒介研究的历史回溯:寻找研究问题的原点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述评 |
第二章 儿童网络素养的本质与特征 |
第一节 儿童网络素养的词源学考察 |
第二节 儿童网络素养的多学科意蕴解读 |
第三节 网络素养与其他素养的关系 |
第四节 儿童网络素养的特征 |
第三章 儿童网络素养的结构与功能 |
第一节 儿童需要什么样的网络素养:一种结构分析 |
第二节 知识维:儿童所需要的的网络知识 |
第三节 能力维:儿童所需要的核心素养能力 |
第四节 情意维:儿童所需要的态度与价值观 |
第五节 儿童网络素养的功能 |
第四章 儿童为什么需要网络素养:网络素养的价值 |
第一节 时代精神:网络素养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
第二节 现实需要:网络素养是儿童成长的现实需要 |
第五章 国内外儿童网络素养现状考察 |
第一节 国际视野:国外儿童网络素养现状考察 |
第二节 我国儿童网络素养现状调查—以上海为例 |
第三节 我国儿童网络素养的多视角考察 |
第六章 儿童网络素养的发展路径:网络探究 |
第一节 理论基础:儿童网络探究的理论基础 |
第二节 实践路径:在网络探究中发展儿童网络素养 |
第七章 基于网络探究的儿童网络素养教育 |
第一节 什么是基于网络探究的网络素养教育 |
第二节 网络素养教育应走向探究化——应然要求与实然分析 |
第三节 如何实现基于网络探究的网络素养教育:理念与实践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攻读博士期间的学术成果 |
(10)青年学生网络素养提升的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青年学生网络素养提升的必要性分析 |
(一) 网络素养教育的缘起 |
(二) 网络素养的内涵 |
(三) 青年学生网络素养提升的必要性 |
1.“网络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
2.共建“绿色网络”的需要。 |
3.消除“数字鸿沟”的需要。 |
二、青年学生网络素养提升的策略研究 |
(一) 规划青年学生网络素养提升的目标 |
(二) 明确青年学生网络素养教育的内容 |
(三) 创新青年学生网络素养教育的方法 |
(四) 优化青年学生网络素养教育的环境 |
(五) 拓展青年学生网络素养教育的途径 |
四、网络探究:让教育互动起来(论文参考文献)
- [1]社会网络视角下城乡大学生的社会融合研究[D]. 王雅丽. 华中农业大学, 2018(01)
- [2]大学生网络素养对网络沉迷的影响研究[D]. 武文颖. 大连理工大学, 2017(01)
- [3]网络课堂合理使用问题研究[D]. 党欣. 华东政法大学, 2015(06)
- [4]上海市享受性发展型老年教育供给研究[D]. 刘璐. 华东师范大学, 2015(12)
- [5]基于探究的网络素养教育:为何、是何与如何[J]. 李宝敏. 教育发展研究, 2014(Z2)
- [6]应用信息技术缩小陕西城乡教育差距策略研究[D]. 付妮娜. 延安大学, 2012(05)
- [7]博物馆教育活动研究 ——观众参观博物馆前、中、后三阶段教育活动的规划与实施[D]. 郑奕. 复旦大学, 2012(02)
- [8]高校网站界面设计中的色彩应用研究[D]. 国兰. 东北林业大学, 2012(01)
- [9]儿童网络素养研究[D]. 李宝敏. 华东师范大学, 2012(11)
- [10]青年学生网络素养提升的策略研究[J]. 郑春晔.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