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A管理模式——系列报道之一(论文文献综述)
王楠,王国强[1](2021)在《脑科学的建立与发展》文中认为大脑是人体最复杂的器官,脑科学研究是生命科学最难以攻克的领域之一。随着科技的进步,脑科学的研究呈现多学科交叉融合、多技术应用跨界会聚的局面。脑科学,也可简单地称为神经科学,无疑是当今甚至下一个世纪最为尖端、最为前沿的学科之一。202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给了在神经科学领域工作的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旧金山分校的朱利叶斯(David Julius)教授和美国斯克利普斯研究所(TSRI)的帕塔普蒂安(Ardem Patapoutian)教授,
邓杨瑾[2](2020)在《十九大以来《人民日报》精准扶贫报道研究》文中指出消除贫困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人民日报》作为党和国家的舆论宣传主阵地之一,担负着宣传精准扶贫工作的重任,刊发了大量有关于精准扶贫的报道。十九大召开之后,党中央对精准扶贫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目标任务,也更加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扶贫工作为扶贫报道提供实践来源的同时,精准扶贫报道也配合扶贫工作的开展,推动了精准扶贫工作的进程。精准扶贫报道有提供信息,观测扶贫动态;解释扶贫政策,联系协调群众;推动政策落地,监督扶贫问题;持续报道议题,树立扶贫意识的功能,为精准扶贫与脱贫攻坚工作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十九大以来的《人民日报》精准扶贫报道,以稳定增长的报道数量、覆盖广泛的版面配合消息、通讯等新闻体裁,形成了常态化的精准扶贫报道;以贴近扶贫理念的报道主题、契合扶贫方针的地区选择以及多元化的新闻报道来源,共同构建了其精准扶贫报道以正面宣传为主的总体呈现。在具体的报道内容中,则以微观细致的报道内容、重点突出的报道角度以及多样丰富的报道形式,全面展示了精准扶贫工作下的贫困地区新貌,展现了贫困群众及扶贫干部团结奋发、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丰富了精准扶贫的内涵。《人民日报》精准扶贫报道能够很好地利用自身优势增强对精准扶贫议题的舆论引导,但是在报道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缺乏对少数偏远深度贫困地区的关注,成就型报道偏多,缺少问题导向以及新媒体报道不够成熟等。《人民日报》在掌握自身平台优势的同时,必须要扩宽自身的报道广度与深度,完善融合新闻生产机制,推动报网融合向更深层次发展。以此保障精准扶贫报道的长效性发展,并为其他主流党报的精准扶贫报道提供借鉴,共同构建更加全面、立体以及生动的精准扶贫报道格局。
周欣[3](2019)在《《临沂日报》精准扶贫报道研究》文中指出精准扶贫作为扶贫工作的新政策,扶贫信息的精准传递在一定程度上关乎着精准扶贫的有效实施。新闻媒体作为信息传播的主体,在精准扶贫报道中凸显出不容小觑的新闻价值。虽然关于“媒体扶贫”这一概念的研究早已存在,但通过精准扶贫报道分析,探析地方媒体在精准扶贫中的助力作用,并将“媒体扶贫”作为一项扶贫举措的研究还较为欠缺。《临沂日报》作为临沂地区较有影响力的市委机关报,在精准扶贫报道中创新业务组合,并积极开设精准扶贫报道专栏,对于临沂地区精准扶贫报道的研究具有一定的价值。本文以《临沂日报》作为研究对象,主要从《临沂日报》精准扶贫的相关报道分析入手,进而通过对扶贫报道的传播特点和传播效果的分析,探析地方媒体的精准扶贫报道模式,以期为地方媒体通过新闻报道助力精准扶贫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论文运用田野调查法、内容分析法以及类目建构法相结合的方式,对《临沂日报》精准扶贫相关报道进行分析、归纳,并结合新闻传播等学科理论对论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论文从报道数量、体裁、新闻来源、报道语气、主题内容以及话语引述等方面对《临沂日报》进行了类目建构,并通过分析发现《临沂日报》在精准扶贫报道中有许多值得肯定的地方。例如:响应国家精准扶贫政策,在不同阶段精心设置议程;发挥传媒政策宣传以及信息沟通交流的中介作用;通过积极的舆论引导与监督,规范精准扶贫政策的有效落实;践行群众路线,在报道中积极反映农民呼声;报道形式多样,灵活多变呈现信息。但是也存在一些需要改进和完善之处。例如:在精准扶贫政策的宣传报道中存在反应迟缓,报道具有滞后性;报道体裁不均衡,消息报道为主,深度报道比重较少;在报道内容方面以正面宣传报道为主,缺乏批评报道;缺乏反馈信息,互动不够,以及在精准扶贫报道中对农民话语引述、反映不足等问题。基于对以上《临沂日报》精准扶贫报道分析的总结与反思,认为地方媒体应从以下几点助力精准扶贫报道:一是优化“精准扶贫”的外部舆论环境;二是培养公众的媒介素养,强化公众的信息接收能力;三是发挥多媒体融合的传播优势,拓宽信息传播的终端与渠道;四是从报道主体、报道内容、报道方式三个方面,创新“精准扶贫”系列报道。期望通过对精准扶贫报道的改进与完善,更好的助力精准扶贫。
林杨莹[4](2019)在《中国新闻奖(国际传播类)获奖作品国家形象建构分析》文中认为在全球化背景下,国家形象的建构和传播是世界各国面临的课题。国家形象建构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国家对外政策的执行与国家利益的得失。由新闻媒体主导的国际新闻传播是国家形象建构的主要渠道,但在当前“西强我弱”的国际舆论格局中,中国在国际舆论中一而再再而三地陷入被动挨打的局面,面临“有理说不出”“说出传不开”“传开叫不响”的尴尬境遇,尽管中国媒体积极“走出去”但却没能真正“走进去”对象国,近70%的海外受众是通过西方媒体了解中国的[1],如何改变这一现状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中国新闻奖是中国综合性年度优秀新闻作品最高奖,获奖作品极具代表性和典型性。中国新闻奖(国际传播类)获奖作品建构了怎样的国家形象?获奖作品是怎样建构国家形象的?获奖作品在国家形象建构中有何不足之处?要如何进行改进?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思考。本研究中,笔者综合定量和定性的研究方法,基于国家形象理论、新闻框架理论、新闻叙事学理论,对2010年—2018年九届中国新闻奖(国际传播类)获奖作品进行文本研究和内容分析。在文本研究方面,首先笔者运用国家形象理论,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四个维度,分析中国新闻奖(国际传播类)获奖作品建构的国家形象;其次笔者运用框架理论和新闻叙事学理论分析中国新闻奖(国际传播类)获奖作品建构国家形象的策略。在内容分析方面,笔者对中国新闻奖(国际传播类)作品的获奖情况进行分析,在明确获奖情况的基础上总结获奖作品的传播短板,针对获奖作品的短板提出改进策略。习近平总书记于2018年8月21日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时说:“做好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必须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展形象”,是新闻媒体五大使命任务之一,与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密切相关,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密不可分。笔者希望本文的研究对该领域的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能对我国媒体在国际新闻中建构国家形象,我国优化国际传播战略布局提供思路。
陈茜茜[5](2019)在《我国报纸媒体对于学前教育议题的报道研究 ——基于2010-2018年《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的内容》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0年以来,随着学前儿童“入园难”、“入园贵”、幼儿教育“小学化”、幼儿园教师伤害儿童、校车事故等社会突出问题的频繁发生,学前教育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重要议题。同时,学前教育领域的突出问题也引发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关注,通过媒体对学前教育的报道,研究其是否完整呈现了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历程,以及今后媒体怎样报道才能助推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本研究在综合比较报纸媒体和其他媒体的报道特点之后,选择了两种主流纸质报纸媒体《中国教育报》和《中国青年报》,将根据两种报纸2010年11月21日至2018年11月21日报道的学前教育内容,采用文献分析法、内容分析法进行两种报纸媒体对于学前教育议题的报道研究,共收集到样本1120篇,选择有效样本702篇进行分析。研究者普遍认为“议题”指能引起人们争议或争论的问题,结合议题的概念、公众“议题”的分类、两种报纸对学前教育的报道,以及2010年以来国家关注学前教育领域的发展重点,本研究将学前教育议题分为学前教育公平与质量、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幼儿园安全以及家庭教育与早期教育四类,详细分析了两种报纸对学前教育各议题的报道概况:阐述了学前教育公平与质量、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两类议题取得的发展成就、发展中存在问题及原因、未来发展面临的挑战;从学前儿童人身安全、食品药品安全、交通安全三方面对幼儿园安全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幼儿园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从规范早期教育行业和重视家庭教育指导两方面对家庭教育和早期教育议题进行了分析。基于两种报纸报道学前教育的内容,结合两种报纸的报道定位,发现两种报纸报道学前教育议题的特点。《中国教育报》报道学前教育议题的特点为:增设《学前教育》周刊,报道内涵丰富;结合国家政策和公众关注度设置议题,加强评论和深度报道;国际化视野,介绍国外先进教育经验;拓展传播渠道,专业化、全方位报道。《中国青年报》报道学前教育议题的特点为:注重深度挖掘,报道思想性强;正视学前教育领域存在的问题;运用数据反映学前教育问题;依托新媒体扩大学前教育报道影响力。结合当前新闻媒体行业发展趋势,以及两种报纸报道学前教育议题的特点,展望未来两种报纸报道学前教育议题的方向:突出问题导向,加强正向舆论引导;提高新闻报道者教育科学素养;拓展学前教育议题的报道范围;加强特色板块的报道力度;深化媒体融合,多渠道报道学前教育议题;深化传统媒体行业体制改革,创新经营模式。当前,在媒体融合的大环境中,两种报纸媒体应审时度势、转型升级,加强对学前教育的全面科学报道。
罗尹[6](2019)在《传播生态视角下“汶川地震十周年”系列报道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08年5月12日,汶川特大地震重创四川,大半个中国受此影响,伤亡人数仅次于唐山地震。这之后的十年,是我国公共灾害频发的十年,也是灾难研究逐渐成熟的十年。2018年作为这次巨大灾难后的第一个整十年,“汶川地震十周年”纪念性系列报道注定规模宏大,更加受人关注。随着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格局的变化,借助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与普及,以“汶川地震十周年”为代表的后灾难报道已突破旧有模式,呈现出新的特点。从选题来看,2008年的“汶川地震”是我国灾难报道的一个重要分野点,而2018年也可以作为后灾难报道以及相关研究的一个重要节点,目前尚未有学者对“汶川地震十周年”系列报道进行系统研究。因此,本论文的研究可以一定程度上填补后灾难报道研究的空白。从视角来看,本研究是基于传播生态的理论基础,对后灾难报道的生态建构、价值呈现进行研究,聚焦后灾难报道对于整个社会的作用、意义和价值,试图对后灾难报道如何呈现价值给出建议。本论文主要通过文献分析法、内容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我国主流媒体围绕“汶川地震十周年”所作的系列报道进行研究,主要分析了系列报道中的信源、语态、叙事视角等,再基于传播生态的视角分析报道内容和特点,以及生态建构、价值呈现与存在问题。通过具体分析“汶川地震十周年”各家主流媒体的表现,分析了后灾难报道所呈现的价值,以及对于外部社会的意义,并透析人、媒介、社会各种力量在传播生态体系中的共生共息关系,重点阐述的是后灾难报道与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指出了在“汶川地震十周年”系列报道的不足之处,以便为此类报道题材在今后的发展提供思考。
周子钧[7](2019)在《湖南卫视“精准扶贫”系列报道叙事话语分析》文中提出2017年十九大召开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回顾中国过去五年的发展指出,随着共产党“精准扶贫”政策创新性的提出,脱贫攻坚战得到了人民群众的认可和支持,六千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脱贫率也逐步下滑,中国正在世界舞台上述说着脱贫致富的精彩故事。湖南省作为“精准扶贫”政策的重要板块,率先落实政策的实施,取得了可观的成绩。湖南卫视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为营造和谐的“精准扶贫”舆论环境,推出了一系列“精准扶贫”新闻报道,讲述了“精准扶贫”的故事,充分发挥了其作为社会媒介的公共服务功能。研究湖南卫视“精准扶贫”新闻报道的叙事话语,为电视媒体进行“精准扶贫”新闻报道提供可行性参考,丰富该领域的理论成果,是本论文撰写的初衷所在。本论文摘取了湖南卫视从2013年到2018年播出的《新春走基层》、《走进深贫村》、《为了人民》、《黑茶大业》等一系列的“精准扶贫”新闻报道作为研究案例,通过文献法、调查法以及新闻学、传播学和叙事学的研究方法,对湖南卫视“精准扶贫”系列报道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本论文分六个章节,第一章节探究了“精准扶贫”系列报道的研究起源以及研究价值并对目前已有的理论成果进行了分析。得出了湖南卫视“精准扶贫”系列报道的研究“为新闻媒体讲好中国“精准扶贫”故事提供模式借鉴、为新闻媒体提高自身传播力、指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提高理论借鉴”的结论,这是本论文研究的价值所在也是目的所在;第二章节主要从湖南卫视“精准扶贫”系列报道的现状分类讨论了其叙事形态;第三章叙事语境的角度讨论了湖南卫视“精准扶贫”系列新闻报道;第四、五章节分别从人物和情节呈现方面分析了湖南卫视“精准扶贫”系列新闻报道,可以得出“湖南卫视“精准扶贫”系列新闻报道在人物呈现上由‘刻板印象’人物向复杂立体的‘圆形人物’转变,在情节叙述上也采用了连结式、镶嵌式”等多种情节呈现方式来进行“精准扶贫”故事叙事,在分析中发现:这种过于艺术化的新闻叙事造成了新闻人物形象和新闻事件真实性、客观性的不足;第六章节主要对湖南卫视如何讲好中国故事进行了策略性的分析,以及在融媒体语境下“精准扶贫”新闻报道的叙事展望,从而为我国的电视媒体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提供参考。
王姗姗[8](2019)在《地方传统文化全媒体呈现研究 ——以《重庆日报》“重走”系列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地方媒体熟知地方传统文化,与本地受众在地缘和情感上具有接近性,肩负着挖掘和传承地方传统文化、提升地方文化自信的使命和责任。全媒体时代大趋势的不断推进,网络文化和外来文化的不断冲击,都对地方媒体发挥文化传播功能提出新的要求与挑战:不断提升全媒体呈现意识,完善全媒体应用实践和理论概念;加快媒体融合进程,打造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深度融合的全媒体传播矩阵;不断挖掘地方传统文化精华,坚定文化与新闻并行;不断创新地方媒体发展之路,坚持受众本为意识等等。《重庆日报》以巴渝文化为基础,借助全媒体理念和技术,充分发挥新闻工作者“脚力、眼力、脑力、笔力”作风,策划了三次全媒体实地采访报道,即“重走”系列:2014年的“君从何处来——重走湖广填四川移民迁徙路”大型全媒体采访活动(简称“系列1”)、2016年的“重走古盐道感受新变化”大型实地采访系列报道(简称“系列2”)、2017年的“重走古诗路思君下渝州——探寻重庆古诗地图”全媒体系列报道(简称“系列3”)。本论文主要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论述研究背景及研究思路;第二部分为“重走”系列介绍及策划缘起;第三部分,对“重走”系列的全媒体呈现内容进行文本分析和量化分析,深入剖析“重走”系列的题材选择、叙事风格等特点;第四部分,分析“重走”系列的全媒体呈现渠道、形式不断完善的路径及特点;第五部分,总结归纳“重走”全媒体呈现的内容、渠道、形式特点及经验,回顾分析研究历程及不足。研究发现,“重走”系列从报道规模、图片运用、标题制作、引语选择等多个方面,增强了报纸端原创报道的内容深度和温度。同时,深悉、适应和运用全媒体时代新闻作品内容呈现的特点、规律:故事化的叙事风格、真实感人的主题选择、对话式和情景再现式的阅读体验等。在文化引领中凸显了社会价值,强化了受众与巴渝文化情感“链接”,达到了成风化人、凝心聚力的良好社会效果。在全媒体呈现的渠道、形式上,“重走”系列呈现出不断完善、成熟的发展路径。“系列1”是简单地将新技术植入网络传播的思维模式,属于媒体间的简单链接阶段。“系列2”在“系列1”基础上,提升受众本位意识,主动设置议题,并在坚持纸媒、门户网站、微博、微信等传播渠道“多管齐下”的同时,注重不同形式的传播,处于追求形态齐全阶段。而“系列3”的全媒体呈现逻辑更为优化,进入全方位深度融合阶段:在前两个系列的渠道优势基础上,借助国家性媒体、其他地方媒体以及互联网平台扩大传播范围,形成全媒体传播矩阵;利用微博话题、微信文章等新媒体功能加强互动传播;以H5、无人机图片、长图图解、网页链接、动画、视频直播等传播方式提升受众的阅读感;通过学术座谈会、出版书籍、组织线下活动等外部合作激活更大范围的受众,以丰富线下传播渠道。
郝则冉[9](2018)在《新媒体时代电视系列报道的创新研究 ——以《县委大院》《绝对忠诚》《湖南好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的电视系列报道自20世纪80年代诞生以来,已经经历了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从诞生初期的艰难探索到如今在新媒体环境下的改革,电视系列报道一直在起伏中曲折发展。在新媒体环境下,大众文化的崛起导致社会主流文化的边缘化,新媒体的快速发展让传统电视媒体失去了大量市场,并削弱了其对社会舆论的引导力和“把关权”。面对新媒体的诸多挑战,湖南卫视敢为人先,率先创新,成功推出了《县委大院》《绝对忠诚》《湖南好人》三部系列报道。在创新探索中,湖南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以“新闻大片化”的理念进行大投入、大制作,打造了《县委大院》《绝对忠诚》《湖南好人》等一批新闻大片,并采用大片化的季播方式播出;“老房子”“人民科学家”等组成的全新报道主体,建构了“新人民公仆”“新国家战士”的新形象;而通过对政府形象和对科学家忠诚国家事迹的创新表达,拓展了报道题材,揭示了多元化的报道主题。在叙事和制作方式创新上,通过突出情节与细节的故事化叙事方式,让以主题成就报道为主的电视系列报道在更加生动的同时又不失新闻性;多样化的拍摄视角与构图唯美、寓意深刻的空镜头丰富了电视系列报道的呈现形式;生活化视听符号的选用强化了电视系列报道的传播效果。电视系列报道作为新闻节目,本身离不开宣传的力量。《县委大院》《绝对忠诚》《湖南好人》通过线上与线下渠道相结合,打造了一个立体的全媒体宣传阵地。通过线上线下信息传播速度快、覆盖范围广、报道内容深的优势实现了渠道创新,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龙可馨[10](2018)在《中美新闻文本中专业主义的检视 ——以新华社16年美国大选报道和《纽约时报》十九大报道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新闻专业主义于19世纪随着新闻业的发展与成熟而滥觞,成为后来专业大众媒体新闻从业者的一种职业规范和道德准则。尽管百年之中,专业主义也时时备受争论质疑,但仍被作为为确立和保障大众媒体可靠和权威性,必须遵循的行业首要原则。但近年随着数字网络和移动媒体设备的发展,传统新闻业面临了来自更快速、覆盖面更广、信源更丰富的网络自媒体和各类“用户产生内容(User Generated Content,UGC)”的挑战。新时代下,读者对新闻的接收和阅读方式也产生了巨大变化,在浩繁且瞬息万变的信息网络中,对流量和大众注意力的吸引能力成了许多媒体的首要传播要素。在这样的环境中,传统专业媒体是否依然恪守其新闻生产标准?这想必是从业者、研究者和读者都关心的一个问题。本研究先是比较了《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和美国《职业新闻工作者协会职业道德规范》两个新闻业的专业标准,发现国内的《准则》在借鉴了西方标准中的部分要求后,结合了中国发展现状和目标,提出了自身适用的专业标准。接着通过分别对新华社16年美国大选系列报道和《纽约时报》十九大系列报道进行内容分析,从真实性、全面性、平衡性等多个方面检查了专业主义规范在新闻报道文本中的落实与呈现。分析结果发现,两家媒体均在新闻文本中表现出对专业主义规范普遍的践行,但也同时存在着疏漏和不足。且虽然两家媒体在新闻生产实际操作中存在着部分差异,但仍反映出对专业主义真实、客观、平衡、全面等原则的认同和追求。最后,笔者认为在“新闻危机”论调空前高涨的今天,新闻界更需要进行建构式的反思,寻找在新的历史情境下对新闻职业群体理念、规范的表述。新闻专业主义作为一个百年标杆,能在新闻业变革动荡之际被用以自省反思,时时矫枉而自新,这便是其意义所在。
二、A管理模式——系列报道之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A管理模式——系列报道之一(论文提纲范文)
(1)脑科学的建立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神经系统结构的认识 |
神经兴奋传导的研究 |
脑功能区定位及脑电的探索 |
脑科学大事记 |
(2)十九大以来《人民日报》精准扶贫报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缘起和研究意义 |
0.1.1 研究缘起 |
0.1.2 研究意义 |
0.2 文献综述 |
0.2.1 精准扶贫研究 |
0.2.2 精准扶贫报道研究 |
0.2.3 《人民日报》研究 |
0.3 研究内容、方法与创新之处 |
0.3.1 研究内容 |
0.3.2 研究方法 |
0.3.3 创新之处 |
第1章 精准扶贫报道的定义、意义及演进 |
1.1 精准扶贫与精准扶贫报道 |
1.1.1 精准扶贫的内涵及历史演进 |
1.1.2 精准扶贫报道的定义及演变 |
1.2 精准扶贫理论及精准扶贫报道的意义 |
1.2.1 精准扶贫的现实意义 |
1.2.2 精准扶贫报道的价值与意义 |
1.3 《人民日报》精准扶贫报道的历史演进 |
1.3.1 曲折发展下的封闭式报道(1948-1977) |
1.3.2 改革开放下的整体式报道(1978-2000) |
1.3.3 整体部署下的深入式报道(2001-2012) |
1.3.4 精准施策下的重点式报道(2013-2017) |
第2章 十九大以来《人民日报》精准扶贫报道的总体呈现 |
2.1 常态化的整体式报道 |
2.1.1 报道总量稳定增长 |
2.1.2 报道版面覆盖范围广 |
2.1.3 报道体裁以消息和通讯为主 |
2.2 契合政策的正面宣传报道 |
2.2.1 报道主题贴近精准扶贫方针 |
2.2.2 报道地域与扶贫标准相吻合 |
2.2.3 报道基调以正面为主 |
2.3 权威可信的新闻报道来源 |
2.3.1 稿件来源以记者为主,多方发表意见 |
2.3.2 消息来源以官方为主,各界积极参与 |
第3章 十九大以来《人民日报》精准扶贫报道的具体表现 |
3.1 报道内容:微观细致核心凝练 |
3.1.1 标题多元且突出报道主旨 |
3.1.2 导语描述直击新闻核心 |
3.1.3 语言表达平实接地气 |
3.2 报道形式:多样丰富灵活表达 |
3.2.1 图文数据直观展现脱贫成效 |
3.2.2 注重评论透析扶贫工作 |
3.2.3 新媒体报道的积极尝试 |
3.3 报道角度:注重细节重点突出 |
3.3.1 以小切口报道大主题 |
3.3.2 以点带面塑造扶贫模范 |
3.3.3 立足一线挖掘扶贫细节 |
第4章 十九大以来《人民日报》精准扶贫报道的不足与展望 |
4.1 《人民日报》精准扶贫报道的不足之处 |
4.1.1 报道地域有偏重,缺少对少数偏远贫困地区关注 |
4.1.2 扶贫报道针对性不足,缺乏问题导向 |
4.1.3 新媒体报道形式单一,缺少报网互动 |
4.2 《人民日报》精准扶贫报道的优化建议 |
4.2.1 平衡报道地区,拓展报道广度 |
4.2.2 立足理性思考,精准深度报道 |
4.2.3 融合新闻生产,完善“中央厨房”运行机制 |
4.3 《人民日报》精准扶贫报道对我国主流党报的启示 |
4.3.1 组建精准扶贫报道团队,全面立体报道 |
4.3.2 扎根扶贫一线,讲好扶贫故事 |
4.3.3 立足区位优势,精准策划报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3)《临沂日报》精准扶贫报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目的与意义 |
1.背景与目的 |
2.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关于精准扶贫的文献综述 |
2.关于媒体助力精准扶贫的文献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内容 |
1.研究对象及研究样本的选取 |
2.研究思路与内容 |
(四)研究的重点、难点与创新之处 |
1.研究的重点 |
2.研究的难点 |
3.研究的创新之处 |
(五)研究方法 |
1.个案研究法 |
2.内容分析法 |
3.田野调查法 |
一、临沂地区的贫困现状及精准扶贫概述 |
(一)临沂地区概述 |
1.临沂地区基础条件概述 |
2.临沂地区贫困现状概述 |
(二)临沂地区的精准扶贫概述 |
1.精准扶贫概念的提出 |
2.临沂地区的精准扶贫举措概述 |
3.临沂地区精准扶贫面临的难点及成因分析 |
二、《临沂日报》精准扶贫报道分析 |
(一)设计与方法 |
1.关于媒体的选择 |
2.样本的选取及研究方法 |
3.类目建构 |
(二)报道分析及发现 |
1.《临沂日报》精准扶贫系列报道的数量分析 |
2.《临沂日报》精准扶贫系列报道的体裁分析 |
3.《临沂日报》精准扶贫系列报道的主题内容分析 |
4.《临沂日报》精准扶贫系列报道的新闻来源分析 |
5.《临沂日报》精准扶贫系列报道的语气分析 |
6.《临沂日报》精准扶贫系列报道的农民话语引述分析 |
(三)《临沂日报》精准扶贫报道分析的总结与反思 |
1.《临沂日报》精准扶贫报道的“媒体扶贫”价值 |
2.《临沂日报》精准扶贫报道在“媒体扶贫”中存在的不足 |
三、从《临沂日报》看地方媒体如何助力精准扶贫 |
(一)优化“精准扶贫”的外部舆论环境 |
(二)培养公众的媒介素养,增强公众的媒介使用能力 |
(三)发挥媒体融合的传播优势,拓宽信息传播的终端与渠道 |
(四)创新“精准扶贫”系列报道 |
1.报道主体应从政府为主向贫困群众过渡 |
2.在强化正面报道效果的基础上,增加批评监督报道比例 |
3.在报道方式上发挥“意见领袖”的引导作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获奖情况 |
致谢 |
(4)中国新闻奖(国际传播类)获奖作品国家形象建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综述 |
一、国家形象研究 |
二、中国新闻奖(国际传播类)研究 |
第三节 理论基础 |
一、建构主义 |
二、框架理论 |
三、新闻叙事学 |
第四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中国新闻(国际传播类)获奖作品建构的国家形象 |
第一节 政治形象:软硬兼施,有责任敢担当 |
一、对内坚决扞卫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的战士形象 |
二、对外和平崛起、有责任敢担当的合作者形象 |
第二节 经济形象:可持续发展,互利共赢 |
一、对内中国经济稳中向好,后劲十足 |
二、对外中国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
第三节 文化形象:博大精深,兼容并蓄 |
一、展现源远流长、底蕴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 |
二、体现人民群众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活动 |
三、呈现中国在对外文化交流活动中积极活跃的形象 |
第四节 社会形象:和谐发展,积极向上 |
一、科教文卫全面进步,社会和谐发展 |
二、关注弱势群体,促进社会公平 |
第二章 中国新闻奖(国际传播类)获奖作品建构国家形象的策略 |
第一节 以论立言争夺国际话语权 |
一、先声夺人:阐述国家的立场主张 |
二、以理服人:反驳敌视国家的诋毁与攻击 |
第二节 多元人物看中国 |
一、“我者”视角下的中国 |
二、“他者”视角观照中国 |
第三节 国际化叙事策略讲中国故事 |
一、叙述模式:新闻故事化 |
二、叙述视角:三种聚焦,合理切换 |
三、叙述声音:三种身份,恰当组合 |
第三章 中国新闻奖(国际传播类)获奖作品的不足和改进策略 |
第一节 中国新闻奖(国际传播类)获奖情况 |
一、从题材占比看,时事政治题材占比大 |
二、从媒体层级看,地方媒体比重逐年上升 |
三、从媒体类型看,作品高度集中于传统媒体 |
第二节 中国新闻奖(国际传播类)获奖作品的传播策略不足 |
一、传播渠道单一 |
二、传播矩阵失衡 |
三、报喜不报忧的固化思维 |
第三节 中国新闻奖(国际传播类)获奖作品的改进策略 |
一、渠道:搭建融合互通传播渠道,打造立体联动传播矩阵 |
二、内容:叙述故事化,强化对话意识、增强问题意识 |
三、体制:创新国际传播管理模式优化国际传播战略布局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5)我国报纸媒体对于学前教育议题的报道研究 ——基于2010-2018年《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的内容(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的必要条件和现实需求 |
1.1.2 日益成熟的新闻传播业对学前教育的关注与日俱增 |
1.1.3 相较其他媒体,报纸媒体对学前教育的报道具有独特优势 |
1.1.4 结合时间节点,回顾“国十条”颁布后学前教育的成就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我国传统媒体对学前教育报道的研究综述 |
1.3.2 我国新媒体对学前教育报道的研究综述 |
1.3.3 我国传统媒体、新媒体相结合对学前教育报道的研究综述 |
1.4 理论基础 |
1.4.1 议程设置理论 |
1.4.2 框架理论 |
1.5 相关概念解析 |
1.5.1 媒介与媒体 |
1.5.2 媒体分类 |
1.5.3 新媒体与自媒体 |
1.5.4 全媒体与媒体融合 |
1.5.5 议题及其分类 |
1.6 研究对象 |
1.7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7.1 研究内容 |
1.7.2 研究方法 |
22 010 年以来两种报纸学前教育各议题的报道概况 |
2.1 学前教育公平与质量 |
2.1.1 发展成就:逐渐保障学前教育公平,提升学前教育质量 |
2.1.2 发展中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2.1.3 学前教育公平与质量面临的未来挑战 |
2.2 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 |
2.2.1 发展成就:保障幼儿园教师权益,培养规模与提升质量并重 |
2.2.2 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
2.2.3 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的未来挑战 |
2.3 幼儿园安全 |
2.3.1 学前儿童人身安全 |
2.3.2 食品药品卫生安全 |
2.3.3 交通安全 |
2.4 家庭教育与早期教育 |
2.4.1 规范早期教育行业 |
2.4.2 重视家庭教育指导 |
32 010 年以来两种报纸报道学前教育议题的特点分析 |
3.1 《中国教育报》报道学前教育议题的特点 |
3.1.1 增设《学前教育》周刊,报道内涵丰富 |
3.1.2 结合国家政策和公众关注度设置议题,加强评论和深度报道 |
3.1.3 国际化视野,介绍国外先进教育经验 |
3.1.4 拓展传播渠道,专业化、全方位报道 |
3.2 《中国青年报》报道学前教育议题的特点 |
3.2.1 注重深度挖掘,报道思想性强 |
3.2.2 正视学前教育领域存在的问题 |
3.2.3 运用数据反映学前教育问题 |
3.2.4 依托新媒体扩大学前教育报道影响力 |
4 两种报纸媒体报道学前教育议题的未来展望 |
4.1 突出问题导向,加强正向舆论引导 |
4.2 提高新闻报道者教育科学素养 |
4.3 拓展学前教育议题的报道范围 |
4.4 加强特色板块的报道力度 |
4.5 深化媒体融合,多渠道报道学前教育议题 |
4.6 深化传统媒体行业体制改革,创新经营模式 |
5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传播生态视角下“汶川地震十周年”系列报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1、传播生态的研究 |
2、后灾难报道的研究 |
3、研究述评 |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
1、研究内容 |
2、研究方法 |
(四)研究创新之处 |
一、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
(一)传播生态的三个层次 |
(二)传播生态的建构与价值呈现 |
1、生态建构 |
2、价值呈现 |
(三)灾难报道与后灾难报道 |
1、灾难和灾难报道 |
2、后灾难报道 |
二、“汶川地震十周年”系列报道的内容分析 |
(一)报道选题分析 |
(二)报道信源分析 |
(三)报道语态分析 |
1、语态公共化 |
2、语态形象化 |
3、语态平民化 |
(四)叙事视角分析 |
(五)专题图片分析 |
三、“汶川地震十周年”系列报道的生态建构 |
(一)传播格局的整体性重构夯实生态基础 |
1、侧重公共的价值表达 |
2、聚焦微观的个体故事 |
3、着眼未来的相对平衡 |
(二)传播行为的交互性融合树立生态标志 |
1、媒介技术提升受众体验感 |
2、交互性增强公共事务参与感 |
(三)角色分配的平衡性打造生态规则 |
1、角色定位明确,报道手法多样 |
2、媒体合作强化,融合趋势明显 |
3、低姿态的表达,呈现社会高视野 |
四、“汶川地震十周年”系列报道的价值呈现及存在问题 |
(一)“汶川地震十周年”系列报道的价值呈现 |
1、记录历史的价值 |
2、人文关怀的价值 |
3、社会的公共价值 |
(二)价值呈现中的存在问题 |
1、社会价值的构建不足 |
2、“以人为本”的理念不深 |
3、传播过程存在生态失衡 |
五、基于“汶川地震十周年”报道对我国后灾难报道的思考 |
(一)重视后灾难报道,提升社会公共价值构建 |
(二)回归人本主义,避免后灾难报道的“二次伤害” |
(三)挖掘现实意义,提升后灾难报道的延续性 |
(四)适度传播,重视后灾难报道与公民的关系 |
六、结论与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展望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湖南卫视“精准扶贫”系列报道叙事话语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起源 |
第二节 研究价值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湖南卫视“精准扶贫”系列报道的现状 |
第一节 直播式叙事形态 |
第二节 故事化叙事形态 |
第三节 人物聚焦叙事形态 |
第四节 纪录片叙事形态 |
第三章 湖南卫视“精准扶贫”系列报道的叙事语境 |
第一节 湖南卫视“精准扶贫”系列报道的现实语境 |
第二节 湖南卫视“精准扶贫”系列报道的媒介语境 |
第四章 湖南卫视“精准扶贫”系列报道的人物呈现 |
第一节 直接塑造与间接塑造 |
第二节 “刻板印象”人物向圆形人物转变 |
第三节 人物呈现的不足 |
第五章 湖南卫视“精准扶贫”系列报道的情节呈现 |
第一节 时间顺序 |
第二节 连结式顺序 |
第三节 镶嵌式顺序 |
第六章 湖南卫视“精准扶贫”系列报道的省思和展望 |
第一节 湖南卫视如何讲好“精准扶贫”的故事 |
第二节 融媒体语境下湖南卫视“精准扶贫”系列报道的叙事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地方传统文化全媒体呈现研究 ——以《重庆日报》“重走”系列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选题背景 |
2.研究意义 |
(1) 理论意义 |
(2) 实践意义 |
(二) 相关概念 |
1.巴渝文化 |
2.《重庆日报》“重走”系列 |
3.“四力” |
(三) 文献综述 |
1.职责与功能:新闻媒体传播文化的责任研究 |
(1) 国外研究现状 |
(2) 国内研究现状 |
2.实践与理论:全媒体的应用与概念发展研究 |
(1) 从应用实践到理论概念:全媒体的“逆向”发展 |
1) 由表及里:“全媒体”的应用实践 |
2) 定义“全”力:全媒体的理论概念 |
(2) 重庆日报的全媒体发展 |
3.渠道与内容:地方传统文化的全媒体呈现研究 |
(1) 传播渠道+情感“链接”:地方传统媒体传播地方传统文化 |
(2) 个性内容+多样平台:地方传统文化的全媒体呈现 |
(四) 研究方法及研究目的 |
1.研究方法 |
(1) 个案研究法 |
(2) 文本分析法 |
2.研究目的 |
(五) 研究创新点与研究难点 |
1.研究创新点 |
2.研究难点 |
二、巴渝文化与《重庆日报》“重走”系列 |
(一) 巴渝文化的传承起点及意义 |
(二) “重走”系列报道 |
1.“君从何处来—重走湖广填四川移民迁徙路”大型全媒体采访活动(以下简称“系列1”) |
2.“重走古盐道感受新变化”大型实地采访系列报道(以下简称“系列2”) |
3.“重走古诗路思君下渝州—探寻重庆古诗地图”全媒体系列报道(以下简称“系列3”) |
三、“重走”系列全媒体呈现内容的文本分析及特点 |
(一) “重走”系列全媒体呈现内容的文本分析 |
1.文章所属的系列标识 |
2.新闻标题的使用 |
3.新闻图片的运用 |
(1) 新闻图片景别分析 |
(2) 新闻图片传递的内容分析 |
4.引语的选择 |
(1) 直接引语与间接引语的使用数量 |
(2) 引语的来源 |
(二) “重走”系列全媒体呈现内容的特点 |
1.选题视角凸显巴渝文化精髓 |
2.巧妙设置版面、图片、引语等延展报道深度与温度 |
3.故事化叙述平衡文化与新闻 |
4.巨细结合:既有宏大叙事,也有短小阐微 |
四、“重走”系列全媒体呈现渠道、形式的分析及特点 |
(一) “重走”系列全媒体呈现渠道、形式的分析 |
1.新闻门户网站和客户端报道情况 |
2.微信、微博的传播形式和阅读情况 |
3.线上线下互动活动推广情况 |
4.直播、动画、H5等作品形式的运用情况 |
(二) “重走”系列全媒体呈现渠道、形式的特点 |
1.传统媒体、新媒体“双管齐下”扩大了传播范围 |
2.跨领域合作加强了内容深度和持久度 |
3.加强了线上线下互动感和服务意识 |
4.“跨媒体”到“媒体深度融合”拓展和完善了全媒体传播理念 |
五、结论 |
参考文献 |
一、中文类参考文献 |
(一) 着作类 |
(二) 论文类 |
(三) 其他类 |
二、外文类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
(9)新媒体时代电视系列报道的创新研究 ——以《县委大院》《绝对忠诚》《湖南好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 |
三、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四、相关概念界定 |
第一章 新媒体时代电视系列报道变革的动因 |
第一节 电视系列报道历史回顾 |
一、20世纪80年代:艰难探索的诞生初期 |
二、20世纪90年代:全面发展的黄金期 |
三、21世纪初期:新媒体冲击下的曲折创新期 |
第二节 新媒体环境下电视系列报道面临的挑战 |
一、文化之争:主流文化的边缘化 |
二、“新旧之争”:传统媒体市场的流失 |
三、舆论之争:传统媒体“把关权”的削弱 |
第二章 新媒体时代电视系列报道的理念和机制创新 |
第一节 “新闻大片化”:系列报道理念的创新 |
一、大投入:人尽其才与物尽其用 |
二、大制作:宏大叙事与精益求精 |
第二节 旧形象的解构与新形象的重建:报道主体的创新 |
一、“新人民公仆”形象 |
二、“新国家战士”形象 |
三、“新基层改革者”形象 |
第三节 题材拓展与主题多元:报道主题的创新 |
一、政府“公仆”形象的再传播 |
二、忠诚:人民科学家的新形象 |
第四节 新闻部门“事业化”:报道机制的创新 |
一、事企分离: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 |
二、新闻立台:主流话语与舆论引导的回归 |
第三章 新媒体时代电视系列报道的叙事和制作创新 |
第一节 故事化叙事:民间话语体系的官方表达 |
一、情感烘托彰显主流价值 |
二、细节刻画展现典型形象 |
第二节 视觉符号:张弛有“度”的制作创新 |
一、空镜头:构图有维度 |
二、两极化:剪辑有跨度 |
三、多样化:拍摄有角度 |
四、新颖化:特效有鲜度 |
五、抒情化:字幕有温度 |
第三节 听觉符号:鲜明生动的感官表达 |
一、音乐选择强化主题 |
二、同期音响强化真实 |
三、口语解说强化效果 |
第四章 新媒体时代电视系列报道的传播方式创新 |
第一节 系统化:传播格局的结构创新 |
一、强势季播推动品牌构建 |
二、宣传评论打造传播高地 |
三、主题呼应完善内容生产 |
第二节 立体化:传播渠道的多维构建 |
一、线上的“轰炸式”多屏互动 |
二、线下的“阵地式”辐射推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致谢 |
(10)中美新闻文本中专业主义的检视 ——以新华社16年美国大选报道和《纽约时报》十九大报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问题与意义 |
1.2.1 研究问题 |
1.2.2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2.1 国外文献综述 |
2.2 国内文献综述 |
2.3 小结 |
第三章 中美实践中的新闻专业规范对比 |
3.1 《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 |
3.2 《职业新闻工作者协会职业道德规范》 |
3.3 中美规范的异同 |
第四章 中美新闻文本的专业性对比 |
4.1 研究设计 |
4.1.1 样本选取 |
4.1.2 类目建构 |
4.2 研究发现 |
4.2.1 真实准确性 |
4.2.2 多样全面性 |
4.2.3 公正平衡性 |
4.2.4 明示信息来源 |
4.2.5 事实、评论分开 |
4.2.6 传播能力提升 |
第五章 建议与启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A管理模式——系列报道之一(论文参考文献)
- [1]脑科学的建立与发展[J]. 王楠,王国强. 张江科技评论, 2021(06)
- [2]十九大以来《人民日报》精准扶贫报道研究[D]. 邓杨瑾. 湘潭大学, 2020(02)
- [3]《临沂日报》精准扶贫报道研究[D]. 周欣. 西北政法大学, 2019(02)
- [4]中国新闻奖(国际传播类)获奖作品国家形象建构分析[D]. 林杨莹. 中国传媒大学, 2019(02)
- [5]我国报纸媒体对于学前教育议题的报道研究 ——基于2010-2018年《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的内容[D]. 陈茜茜. 山西师范大学, 2019(06)
- [6]传播生态视角下“汶川地震十周年”系列报道研究[D]. 罗尹. 新疆大学, 2019(12)
- [7]湖南卫视“精准扶贫”系列报道叙事话语分析[D]. 周子钧. 江西师范大学, 2019(03)
- [8]地方传统文化全媒体呈现研究 ——以《重庆日报》“重走”系列为例[D]. 王姗姗. 西南政法大学, 2019(08)
- [9]新媒体时代电视系列报道的创新研究 ——以《县委大院》《绝对忠诚》《湖南好人》为例[D]. 郝则冉. 湖南师范大学, 2018(01)
- [10]中美新闻文本中专业主义的检视 ——以新华社16年美国大选报道和《纽约时报》十九大报道为例[D]. 龙可馨. 西南交通大学, 201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