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寒山区灌水、施肥对光叶紫花苕产草量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冯廷旭,德科加,向雪梅,魏希杰[1](2021)在《一年生禾豆混播人工草地产量及品质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文中认为禾豆混播具有提质增产的作用,是人工草地建植方式之一。为研究高寒地区一年生禾豆混播草地的优势以及生产潜力,提高混播草地在高寒地区的产量及品质,本文对国内外一年生禾豆混播模式(种类、比例、方式等)对草地生产力、饲草营养价值、土壤理化性质等方面的影响进行了梳理总结,对禾—豆混播体系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分析,为高寒混播人工草地建植提供技术及理论依据。
刘锦昉[2](2021)在《中国混播草地生产力及牧草营养品质的影响因素分析》文中认为
张宏斌[3](2021)在《水分调控对西北内陆干旱区人工草地生产力及水分利用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针对西北内陆干旱区水资源匮乏、草原严重退化、沙化、盐碱化等突出问题,探究更为节水高效的人工草地种植灌溉模式,是支撑当地草地畜牧业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路径之一。研究于2019、2020两年在典型的西北内陆干旱区甘肃省张掖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明花乡前滩村试验基地进行。以无芒雀麦、紫花苜蓿为研究对象,设置3种种植模式(无芒雀麦单播W、紫花苜蓿单播M和无芒雀麦与紫花苜蓿混播H)和4种水分调控梯度(充分灌水T0(75%~85%θf)、轻度亏水T1(65%~75%θf)、中度亏水T2(55%~65%θf)和重度亏水T3(45%~55%θf)),分析不同处理对人工草地土壤水分和养分、品质、产量和水分利用的影响,基于TOPSIS法对人工草地进行综合评价。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灌水量和种植模式对人工草地的耗水量影响显着,耗水量随着灌水量的增大而增加。第一茬的耗水量在全年耗水量中的占比最大,两年平均占比35.40%;两年平均M的耗水量比H和W分别增加了5.82%和15.87%。各处理0~120 cm土层土壤平均含水量随着水分亏缺程度的加剧而逐渐减少,各水分处理下,平均含水量大小为W>H>M;随着生育期的推进,人工草地土壤剖面垂直含水量呈现先减少后增加的变化规律,在分枝期—现蕾期三种种植模式的土壤含水量最低。各处理土壤有机质和硝、铵态氮含量在表层土壤0~20 cm内含量最高;各种植模式均在T1水分处理有机质积累量最高,混播种植有机质积累量高于单播。土壤硝、铵态氮的含量在试验结束后均有所降低,混播种植较单播对土壤硝、铵态氮的消耗量均显着降低。(2)混播种植(P2)较单播种植(P1)提高了无芒雀麦和紫花苜蓿的粗蛋白含量,降低了酸性洗涤纤维(ADF)和中性洗涤纤维(NDF)的含量。适度的水分调控会提升牧草品质,牧草两年平均粗蛋白含量P1下,均在T2水分处理下最高,分别为12.05%(W)和21.06%(M);P2下,WT2最高,为13.47%;MT1最高,为22.35%。随着刈割茬次的增加,牧草粗蛋白含量呈现递增趋势,ADF和NDF含量呈递减趋势。混播种植较无芒雀麦单播能显着提升草地粗蛋白产量,但与苜蓿单播的粗蛋白产量差异不显着;无芒雀麦单播在WT1下粗蛋白产量最大,平均为906.78 kg·hm-2,混播种植在T0下最大,为3428.98 kg·hm-2,在T0、T1水分处理下,苜蓿单播的粗蛋白产量与混播种植的差异不显着。两种牧草在P1、P2下的ADF和NDF含量均随着水分亏缺程度的加剧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T1处理下ADF和NDF含量最低;牧草相对饲喂价值(RFV)与ADF和NDF的变化规律一致,均在T1水分处理下牧草RFV取得最大值,分别为121.13(P1W)、126.95(P2W),120.34(P1M)、124.20(P2M)。(3)随着亏水程度的加大,人工草地的株高逐渐降低,但T0与T1之间差异不显着。混播种植显着提升了无芒雀麦的植株高度,平均增幅为16.14%;但对紫花苜蓿的株高影响不显着。水分调亏程度加大后,人工草地叶面积指数(LAI)逐渐变小,三种草地中W的LAI最低,H的LAI平均比M高2.32%。人工草地的干草产量随着水分调控程度的减轻呈增加趋势,混播种植的产量显着高于两种单播种植,三种种植模式年产平均均在T0水分处理下产量最高。各茬次间的干草产量表现为第一茬>第二茬>第三茬;随着水分亏缺加大,混播中无芒雀麦的产量贡献率降低。人工草地耗水量与产量呈现为二次抛物线的关系,W耗水量在635 mm时获得最大产量8077 kg·hm-2;M耗水量在790 mm时获得最大产量17066 kg·hm-2;H耗水量在788 mm时获得最大产量18877.13 kg·hm-2。当耗水量超过三种种植模式的临界值时,人工草地的产量不再增加。随亏水程度加剧,人工草地水分利用效率均先增大后减小,各处理均在T1下全季水分利用效率达到最高,分别为1.40 kg·m-3(WT1)、2.41 kg·m-3(MT1)和2.91 kg·m-3(HT1)。(4)基于TOPSIS对人工草地进行综合评价,根据相对贴合度排序,HT1的值最优。表明混播种植下轻度水分调控既能获得较高的产量和品质,又能减少灌水量,提高水分生产力,是西北内陆干旱区人工草地适宜的种植灌溉模式。
苟文龙,李平,肖冰雪,张瑞珍,董臣飞,李达旭,师尚礼,白史且[4](2020)在《禾豆牧草混播增产增效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禾豆混播具有提质增产效应,是人工草地建植的最主要方式之一。为了发挥混播草地的优势及生产潜力,维持混播草地的持续稳定生产,本文从混播组合及比例、种间竞争与协同、改土培肥以及禾豆混播对根系的影响等方面综述了禾豆混播草地提质增产效应,总结了禾豆混播草地中的"根—土—草—微生物—酶"之间的关系,以期为禾豆混播草地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张美娟[5](2020)在《盐碱胁迫下牧草对糠醛渣的适应性生理应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松嫩平原是世界上三大苏打盐碱地区之一,土地盐碱化已经成为阻碍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本研究旨在通过施用糠醛渣探讨盐碱土土壤特性及植物生长适应性栽培研究,为糠醛渣在盐碱土的合理使用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试验按土壤质量为基数确定糠醛渣的用量,在预实验的基础上,确定试验由添加量0、5%、10%糠醛渣的盐碱土3个处理组成,分别种植苜蓿、沙打旺和苕子三种牧草,温室条件下进行3个月的盆栽试验。测定三种牧草生物量、可溶性糖、叶绿素,脯氨酸、丙二醛、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测定种植牧草后的土壤性质以及与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变化。添加糠醛渣后土壤pH值和含盐量降低,糠醛渣的添加能够提高土壤中全氮、全磷和全钾含量,且糠醛渣添加量越大,各养分含量越大;添加糠醛渣后土壤微生物多样性较高,添加5%用量的糠醛渣微生物多样性较其他更高。添加糠醛渣后种植苜蓿的土壤全氮、全磷和全钾含量增加;土壤细菌多样性增加,其中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和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odates)是优势菌门;苜蓿的株高、生物量、可溶性糖含量、叶绿素含量、脯氨酸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增加,其中以添加5%糠醛渣处理效果最佳。添加糠醛渣后种植沙打旺的土壤全氮、全磷和全钾含量增加,土壤细菌多样性增加,其中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和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odates)是优势菌门。沙打旺的株高、生物量、可溶性糖含量、叶绿素含量、脯氨酸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增加,其中以添加5%糠醛渣处理效果最佳。种植苕子后,土壤全氮、全磷和全钾含量增加。添加糠醛渣后种植苕子的土壤全氮、全磷和全钾含量增加,土壤细菌多样性增加,主要表现在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绿弯菌门(Chloroflexi)成为优势菌门。施用糠醛渣增加了苕子叶片中叶绿素、可溶性糖含量和脯氨酸含量。显着增强了苕子抗氧化酶的活性。施用糠醛渣明显促进苕子生长发育,增加了苕子苗期生物量,5%糠醛渣用量处理具有最佳改良盐碱土效果。总之,添加糠醛渣通过改变土壤理化性质从而间接影响土壤微生物细菌群落,缓解盐碱胁迫对植物的伤害,从而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研究为糠醛渣在盐碱地土壤改良及植物适应性栽培的合理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与参考。
杨叶华[6](2020)在《绿肥在柑橘园的生长发育和养分累积及其释放特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绿肥作为清洁的有机肥源,在培肥地力和替代化肥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是现代化农业的重要特征之一。随着中国果业的快速发展,为果园绿肥的种植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当前对果园绿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绿肥种植对土壤及果树的影响上,但是关于不同区域果园适宜的绿肥品种、不同绿肥品种的生长发育和养分累积规律及还田后养分释放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缺乏系统研究。为此,本文首先通过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和相关书籍的绿肥产量及养分含量,收集整理了包含17种我国常见绿肥的3431个数据变量,整合分析了我国不同区域常见绿肥的产量和氮磷钾养分含量特征,评估了不同区域种植绿肥替代化学氮肥的潜力。在此基础上,以柑橘园为依托,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绿肥品种在西南柑橘园的生长发育和养分累积规律;并通过田间试验或盆栽试验系探讨了土壤水分含量、土壤肥力、不同播期和免耕等因素对绿肥生长的影响;进一步通过田间试验和室内培养试验研究了绿肥不同利用模式下的腐解特征和养分释放规律。旨在筛选出适宜柑橘园种植的绿肥品种,为柑橘园绿肥的高产高效种植和利用提供依据。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1)中国不同区域常见绿肥产量和养分含量特征及替代氮肥潜力评估研究表明:不同绿肥种类产量及养分含量均存在较大差异,黑麦草、沙打旺、柱花草和红三叶的生物学产量在42.553.2 t/hm2,显着高于其他绿肥种类;不同绿肥氮磷钾养分的平均含量分别为28.0、7.0和25.3 g/kg,其中以豆科绿肥含氮量最高,二月兰具有较高的磷和钾含量;沙打旺、黑麦草、红三叶草、苜蓿和柱花草等绿肥的氮磷钾养分累积量可分别达250.0、50.0和191.7 kg/hm2以上。绿肥产量和养分含量受到不同区域气候环境条件的调控。种植豆科绿肥具有较高的化肥替代潜力,当前中国绿肥种植面积约448.6万hm2,相当于生产39.580.8万t氮肥;如果按照中国可种植绿肥的潜在面积4600万hm2估算,相当于生产405.3828.1万t的氮肥。在绿肥的推广应用过程中,应根据绿肥的区域适应性及其产量和养分含量特征因地制宜地选择绿肥品种。(2)绿肥在柑橘园生长发育、养分累积规律的研究表明:毛叶苕子、光叶苕子、箭筈豌豆、山黧豆、紫云英、白三叶、红三叶、黑麦草和二月兰在幼龄柑橘园行间的生长良好,地上部产量随生长期的延长逐渐提高,冬绿肥最高产量(28.683.6 t/hm2)出现在播种后的第160220 d之间,即春季盛花期或旺长期。其中光叶苕子、毛叶苕子、箭筈豌豆、山黧豆和一年生黑麦草等绿肥苗期生长迅速,地上部鲜草最高产量均达到55 t/hm2以上,产量和养分累积量均高于其他绿肥,还田后能为柑橘树提供大量养分,是适于柑橘园种植的优质高产的绿肥品种。但是黑麦草是直立型植物,第160 d时株高在大于90 cm以上,不适宜在幼龄柑橘园种植。(3)土壤含水量显着影响绿肥种子萌发和生长。土壤含水量在最大田间持水量的75%100%之间绿肥种子发芽率最高,二者差异不显着;当低于田间持水量50%时则显着抑制种子发芽;土壤含水量越高,种子萌发越快。豆科和禾本科绿肥的地上部产量随着土壤含水量的增加而增加,当土壤含水量达到田间持水量50%时产量最高;水分含量过低时氧化酶(POD、CAT、SOD)活性高,抑制绿肥生长。十字花科绿肥在田间持水量75%时生长最好,此时氧化酶的活性和MDA的含量基本都处于最低状态。因此播种时保持较高的土壤墒情是保障绿肥种子快速萌发以及前期绿肥生长、及覆盖压草的必要条件。(4)柑橘园土壤肥力对绿肥生长的影响的研究表明:土壤肥力显着影响绿肥地上部产量,高肥力土壤的生物量和养分吸收量显着高于低肥力土壤;山黧豆、紫云英、白三叶、红三叶、黑麦草和二月兰在低肥力土壤上表现出较低的生产性能,最高产量在0.4613.3 t/hm2之间;毛叶苕子、光叶苕子、箭筈豌豆的适应范围广,在不同肥力土壤上均生长较好,高肥力和低肥力土壤的产量分别为55.375.3 t/hm2和28.037.6 t/hm2,可作为立地条件差、肥力低下的果园的先锋绿肥品种推广应用。(5)不同播期对绿肥生长的影响的研究表明:播期主要影响绿肥的产量,对其养分含量的影响较小。播期在9月21日到10月11日之间,适当早播可提高绿肥的产量,毛叶苕子、光叶苕子、箭筈豌豆鲜草产量和养分累积量达最高,产量和有机碳、氮、磷、钾分别为21.438.2 t/hm2、15072881 kg/hm2、91.9205 kg/hm2、28.181.9 kg/hm2。毛叶苕子和箭筈豌豆在10月21日左右播种仍有较高的产量,是适宜柑橘园晚播的绿肥品种。(6)轻简化播种对绿肥生长的影响研究表明:土壤翻耕和免耕主要影响绿肥的前期生长,随生长时间的延长对绿肥产量的影响逐渐减小,到第190 d220 d差异不显着,此期间养分含量和养分累积量也无显着性差异。供试绿肥毛叶苕子、光叶苕子、箭筈豌豆、山黧豆、紫云英等可在柑橘园采用免耕直播的轻简化方式进行种植。(7)绿肥腐解特征及养分释放规律的研究表明:田间条件下不同处理的腐解特征和养分释放规律相似。绿肥腐解均分为快速腐解期(030 d)-中速腐解期(3060 d)-缓慢腐解期(60120d)三个时期,养分的释放速率均表现为钾>氮>碳>磷,绿肥翻压比覆盖利于腐解和养分释放,且适宜的温度和水分促进绿肥腐解和养分释放。冬季绿肥在每年的4月份翻压或覆盖,绿肥的快速腐解正好与柑橘春季的养分需求一致,能为柑橘提供大量的有效养分。综上所述,不同绿肥的生长发育、养分累积规律不同,但养分释放规律相似。豆科绿肥毛叶苕子、光叶苕子和箭筈豌豆适应能力强,在西南柑橘园种植均能获得较高的产量和养分累积量,可进行大面积推广应用。
马香云[7](2019)在《科尔沁退化草地植被恢复及其对放牧的响应》文中研究说明科尔沁草原是内蒙古自治区畜牧业基地之一,由于长期的开耕种田以及过度放牧使生态环境严重破坏,草地退化日益加剧和蔓延,严重影响科尔沁地区畜牧业的发展。为了短期快速恢复被破坏的植被,通过人工干预对科尔沁退化草地进行植被恢复,为大力发展低成本、高效益的畜牧业提供理论依据。2018年和2019年在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以退化草地为试验区,采用豆科的草原3号(Medicago varia Martin.cv.Caoyuan No.3)和禾本科的扁穗冰草(Agropyron cristatum)进行4种方式混播和2种单播建植人工草地,比较不同混播方式群落高度、盖度、密度、生物量、种间竞争关系的差异;2017年采用禾本科的羊草(Leymus chinensis(Trin.)Tzvel.)、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 Leyss.)和披碱草(Elymus dahuricus Turcz.),豆科的草原3号和沙打旺(Astragalus adsurgens Pall.)对退化草地进行植被恢复,分析放牧对人工草地群落特征、土壤理化性质和养分的影响。得出以下主要结果:(1)旱作人工草地建植第二年,1行苜蓿+1行冰草混播和2行苜蓿+1行冰草混播的盖度和密度均较单播处理有优势;1行苜蓿+1行冰草混播时相对总产量大于1,表明有一定程度的共存关系,有利于群落稳定性。(2)灌溉条件下混播人工草地较自然恢复在群落高度、盖度和密度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放牧区植被群落高度和现存量都显着低于对照,而群落的丰富度、物种多样性和均一度均高于对照。(3)放牧区较对照表层土壤含水量、pH值降低,土壤容重、有机质含量、氮含量和表层土壤速效钾增加,速效磷、全磷和全钾含量差异不大;随土层深度增加,速效钾、全磷全钾含量呈逐渐降低趋势;放牧区土壤C/N均高于对照;土壤全C和C/N极显着正相关(p<0.01),土壤全C和C/P显着正相关(p<0.05),土壤全P和C/P、N/P极显着负相关(p<0.01)。
苟文龙[8](2019)在《川西平原一年生牧草禾豆混播群落生产力特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禾豆混播可减施化学氮肥、降低生产成本、减少环境污染,在冬闲田种草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混播组成和比例选择合理与否直接影响着混播牧草潜力的发挥。本研究以川西平原冬闲田主推草种—多花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 Lamk.)为主要研究对象,与常用一年生豆科牧草箭筈豌豆(Vicia sativa L.)、紫云英(Astragalus sinicus L.)、金花菜(Medicago polymorpha L.),按照禾豆比例100:0、75:25、50:50、25:75和0:100混播,4次刈割,研究豆科牧草种类、混播比例和刈割茬次对牧草产量和品质、根系形态、土壤速效养分、土壤酶活性及土壤细菌群落结构与组成等影响,旨在探讨一年生牧草禾豆混播群落生产力特征。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对多花黑麦草与箭筈豌豆、金花菜和紫云英的13个混播组合地上生物量与牧草营养品质及其构成进行分析比较,并从累计干物质产量、累计粗蛋白产量和累计可消化干物质产量进行综合分析,筛选出适宜川西平原种植的HC3(25%多花黑麦草+75%金花菜)、HJ2(50%多花黑麦草+50%箭筈豌豆)、HC2(50%多花黑麦草+50%金花菜)3个优势混播组合,比多花黑麦草单播干物质产量提高12.28%14.43%、粗蛋白产量提高34%45.67%、可消化干物质产量提高10.41%18.76%。2.混播比例对多花黑麦草与箭筈豌豆、金花菜、紫云英混播根系形态有显着影响(P<0.05)。与多花黑麦草单播相比,混播模式下根干重和根体积分别降低了11.48%72.36%和11.23%70.01%;与一年生豆科牧草单播相比,混播模式下根干重和根体积分别增加了123.73%1341.67%、53%1431.71%。混播组合HC1(75%多花黑麦草+25%金花菜)、HC2、HC3、HJ2和HZ1(75%多花黑麦草+25%紫云英)根系具有较强的竞争效应。根干重与累计干物质产量、累计粗蛋白产量和累计可消化干物质产量呈显着性负相关(P<0.05),根表面积、根平均直径、根体积与累计粗蛋白产量呈显着性负相关(P<0.05)。3.对于多花黑麦草与箭筈豌豆、金花菜混播组合,其土壤有机质含量、碱解氮含量和速效磷含量基本随着混播中豆科牧草比例的增加而增加,HJ3(25%多花黑麦草+75%箭筈豌豆)土壤养分持有量最好,HC3土壤养分持有量较好;对于多花黑麦草与紫云英混播组合,其土壤有机质含量、碱解氮含量和速效磷含量都随着混播中紫云英比例增加而减少,HZ1土壤养分持有量较好。根干重、根表面积与土壤速效磷含量呈极显着负相关(P<0.01),根干重与土壤速效钾含量呈显着性负相关(P<0.05);根长、根尖数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碱解氮含量呈显着性负相关(P<0.05);根体积与土壤速效磷含量呈极显着性负相关(P<0.01),与土壤速效钾含量呈显着性负相关(P<0.05);根平均直径与土壤速效磷含量和土壤速效钾含量呈显着性负相关(P<0.05)。4.土壤脲酶活性呈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土壤硝酸还原酶活性也呈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土壤酸性蛋白酶活性呈逐渐减低的趋势。硝酸还原酶活性与土壤速效磷含量呈显着性正相关(P<0.05),与根干重和根体积呈显着性负相关(P<0.05);脲酶活性与土壤有机质含量、根干重和根直径呈极显着性正相关(P<0.05),与根体积呈显着性正相关(P<0.05);酸性蛋白酶活性与根系形态指标和土壤速效养分无显着相关性。5.多花黑麦草与箭筈豌豆、金花菜和紫云英混播草地土壤样本的细菌群落多样性分析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结果发现,禾豆混播比例对土壤细菌alpha-多样性指数影响不显着,但刈割茬次对Chao 1指数和系统发育多样性指数(PD whole tree)有显着性影响(P<0.05)。在门分类水平上,变形菌门、酸杆菌门和放线菌门是多花黑麦草和箭筈豌豆、金花菜和紫云英混播草地土壤的优势细菌门,占整个细菌类群丰富度的56.05%70.56%。PCoA和NMDS分析表明,禾豆混播比例对混播草地土壤细菌群落结构没有显着性影响,刈割茬次对土壤细菌群落结构有显着影响(P<0.05),来自第三茬土壤样本的细菌群落结构倾向于聚集在一起,具有高度的相似性。综上所述,多花黑麦草与一年生豆科牧草混播提高了牧草产量和品质,改变了根系形态,提升了土壤肥力,影响了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建议川西平原一年生禾豆组合采用25%多花黑麦草+75%金花菜、50%多花黑麦草+50%箭筈豌豆、50%多花黑麦草+50%金花菜,可有效提高禾豆混播系统的生产力水平。
孟凯[9](2019)在《内蒙古中部地区苜蓿高效生产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内蒙古中部地区是内蒙古苜蓿生产主产地,近年来随着苜蓿产业的快速发展,该区苜蓿产量和品质一直处于全国平均水平之下,高产优质苜蓿种植技术已滞后于当前苜蓿产业发展。本研究对苜蓿种植过程中的品种选择、种植密度、施肥配比、水肥耦合等关键技术进行研究,选取了 3个内蒙古中部代表性的地区进行多年试验,试验设计包含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测土配方施肥试验设计、二次回归饱和D416最优试验设计等,通过对苜蓿生长特性、饲草产量、营养品质及土壤养分进行测定分析,得出如下结果:1、不同苜蓿品种间生长特性、饲草产量及营养品质方面表现各不相同,其中中苜1号在株高、生长速度上表现较好,中草3号茎叶比值较低,WL319HQ在鲜干比值较高,草原3号饲草产量较高,中草3号在CP、ADF、DDF含量及RFV表现较好。依据灰色关联度评价,中苜1号、草原3号、中草3号综合表现较好,在内蒙古中部地区适宜生产推广应用。2、在30-60cm行距内,行距的变化对苜蓿株高、生长速度影响不显着,而在10-30cm行距内,行距的变化对株高和生长速度影响随生长年限的增加逐渐显着,株高、生长速度随行距增加而增加。种植行距对苜蓿茎叶比影响显着,在10-60cm行距内,茎叶比随行距增加呈先降低后增加的变化。种植行距显着影响苜蓿产量的变化,产量随行距的增加而减少,但随着生长年份的增加,窄行距对产量增加作用逐年减弱。苜蓿CP含量和RFV在行距调控下差异显着,CP含量和RFV在10-30cm行距内随行距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在30-60cm行距内,随行距增加而降低。行距调控对苜蓿ADF和NDF的影响显着,在10-30cm行距内随行距增加先降低后增加,在30-60cm行距内随行距增加而增加。在10-30cm行距内苜蓿产量和品质等综合表现较好,适宜在内蒙古中部地区推广应用。3、施肥可显着提升苜蓿株高和生长速度,降低茎叶比;施肥可提升CP含量和RFV,降低ADF和NDF含量。施肥可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土壤pH;氮磷钾配施能提高土壤全氮、碱解氮、全磷、速效磷、全钾和速效钾含量;氮磷钾配施能显着增加苜蓿产量。在缺钾的试点,生长前期肥料对产量的贡献为钾>氮>磷,氮钾互作对产量为负效应,氮磷、磷钾互作为正效应。在缺磷的试点,生长前期肥料对产量的效应氮>磷>钾,氮钾、磷钾互作对产量为正效应,磷氮互作为负效应。通过模拟寻求分析得出在缺钾地区推荐施肥配比为磷肥25.08~30.69kg/hm2、钾肥 54.38~69.60kg/hm2、氮肥 58.50~77.63kg/hm2。在缺磷地区推荐施肥配比为磷肥147.68~185.63kg/hm2、钾肥51.38~66.75kg/hm2、氮肥40.80~53.10kg/hm2。4、灌水和施肥能显着提高苜蓿株高和生长速度,降低茎叶比和鲜干比,水肥对生长特性的作用大小为水>肥。水肥耦合显着增加苜蓿CP含量和RFV,降低ADF和NDF含量,水肥耦合效应中灌水对营养品质的效应大于施肥。水肥耦合能显着增加苜蓿产量,水肥因子对产量效应大小为水>氮>磷>钾,水、肥因子间互作效应显着,在生长第二年氮钾、磷钾互作为负效应,氮水、磷水、钾水、氮磷互作为正效应,生长第三年氮磷、氮钾互作为负效应,氮水、磷水、钾水、磷钾互作为正效应。最优的水肥配比为为氮肥90kg/hm2、磷肥75kg/hm2、钾肥45kg/hm2,灌水量 400mm。
刘晶[10](2019)在《饲草型小黑麦的光合性能、氮素利用率及生产性能和适应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为筛选出光合性能强和氮素利用率高、生产性能和营养品质高的饲草型小黑麦种质,并确定其在甘肃省的栽培条件和适应性。本研究以6个小黑麦种质(C17、C19、C22、C24、C31、石大1号)为试材,于2016-2017年利用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法、GGE双标图法等方法研究了不同小黑麦种质的光合性能和氮素利用及分配,并研究了光合性能强、氮素利用率高、生产性能最佳种质的栽培条件及适应性评价。主要结果如下:1.6个参试小黑麦种质中新品系C31和C19的光合性能较优。随生育时期推移,小黑麦光合性能相关指标(除气孔限制值外)先增加后减少,但最高值所处的生育时期各异;随着生育时期推移,气孔限制值先减少后增加,抽穗期最低。出苗后54 d参试小黑麦种质的叶面积指数最大,叶面积指数与干草产量、枝条数显着正相关,粗蛋白含量极显着正相关,消化率显着负相关。基于主成分分析的饲草型小黑麦光合性能综合评价表明,有机物积累和小黑麦感病性对光合性能有显着影响。2.分蘖期-开花期小黑麦根系、茎秆、叶片的全氮含量逐渐降低,根系、茎秆、叶片干物质产量和氮素产量逐渐增加;分蘖期-孕穗期不同器官氮素分配比例为叶片>茎秆>根系,抽穗期-开花期的分配比例为叶片>茎秆>花序>根系。参试的6个小黑麦种质中,C31和C19的氮利用率较高。孕穗期对饲草型小黑麦氮素产量和氮素分配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小黑麦种质的氮利用效率,再次是开花期根系氮素产量高低。3.(1)C31的干草产量(15514.92 kg·hm-2)显着高于其他种质,C24的干草产量(11270.50 kg·hm-2)显着低于其他处理;石大1号的株高(152 cm)显着高于其他种质,C31的枝条数(745.42万枝·hm-2)最高,除了与C17(681.25万枝·hm-2)无显着性差异外,显着高于其他种质;通过参试小黑麦种质营养品质比较可知,C24的CP含量(12.36%)显着高于其他种质,C24的NDF(55.38%)含量最低,与C22之间无显着差异,显着低于其他种质。C24的ADF(36.20%)含量最低,显着低于C17、C19。C24的DMD含量(63.08%)显着高于其他种质(2)小黑麦品系C31在甘肃省合作试验点(兰州大学高寒草甸与湿地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和兰州试验点(甘肃农业大学牧草试验地)均适合,但在合作试验点表现更佳;C17适合于合作点,C19适合于兰州点,石大1号和C22的生产性能和营养品质的综合评价值较低,不适合在兰州点和合作点生长。4.筛选饲草型小黑麦新品系C31最适合的栽培条件,本研究利用3因素(种植密度,氮肥施用量,降雨量)5水平的中心复合试验响应面设计法,研究了种植密度、氮肥施用量和降雨量对饲草型小黑麦草产量和营养品质的影响,构建饲草型小黑麦新品系C31草产量和营养品质的三元二次回归预测模型。结果表明,(1)种植密度、氮肥施用量和降雨量对饲草型小黑麦的草产量与营养品质均有显着影响(P<0.05),降雨量×氮肥施用量交互作用对小黑麦干草产量有显着影响(P<0.05),降雨量×种植密度交互作用对小黑麦干草的营养品质有显着影响(P<0.05)。(2)三元二次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种植密度、氮肥施用量和降雨量与小黑麦草产量和营养品质间的回归模型高度显着(P<0.01)。(3)小黑麦新品系C31适合在生长季降雨量为318 mm-325 mm的合作地区生长。(4)生长季降雨量为322.07 mm时,小黑麦新品系C31的干草产量最高,营养品质最佳。在此降雨量下,氮肥施用量为289.17 kg N·hm-2,种植密度为579.40万基本苗·hm-2,模型预测小黑麦干草产量为16732.50 kg·hm-2,干草营养品质的最大值为0.71。本研究将为评价小黑麦种质草产量和营养品质表现及适宜种植区域提供简便有效的分析手段。5.为筛选甘肃省不同地区适宜种植的小黑麦品种(系)和甘肃省最适宜种植小黑麦的试验点,本试验以4个小黑麦种质(新品系P2,新品系P4,石大1号小黑麦品种,中饲1048小黑麦品种)为材料,于2014—2015年研究了上述种质在甘肃省不同试验点(临洮,玛曲,夏河,合作,肃南县马蹄乡和肃南县康乐乡)开花期的干草产量、营养价值(粗蛋白含量,中性洗涤纤维含量,酸性洗涤纤维含量)以及干物质消化率,其中临洮点有灌溉条件,其他试点无灌溉条件,为雨养区。利用方差分析、隶属函数法和GGE(基因型和基因与环境互作效应)双标图法,对测定数据进行了分析,得到以下结果:(1)参试的4个小黑麦种质中,品系P2的干草产量最高(12831.74 kg·hm-2),营养评价值最高(0.67),在临洮点和玛曲点具有广阔推广利用前景;品系P4的干草产量较高(10764.78 kg·hm-2),营养评价值较高(0.5);石大1号和中饲1048由于营养评价值低或干草产量低,在甘肃省6个试验点表现均不理想,不适合种植。(2)6个试点中,临洮点小黑麦的干草产量(14127.92 kg·hm-2)较高(位居第2),营养评价值(0.51)最高;玛曲点小黑麦的干草产量(14072.19 kg·hm-2)较高(位居第3),营养综合评价值(0.50)较高(位居第2),肃南马蹄乡小黑麦的干草产量(14230.00kg·hm-2)最高(位居第1),营养综合评价值(0.47)较差(位居第4),其他3个试点小黑麦的干草产量和营养品质均较差;综合6个试验点小黑麦的干草产量和营养评价值,临洮和玛曲为种植小黑麦最理想的区域。研究将为评价小黑麦种质草产量和营养品质表现及适宜种植区域提供了简便有效的分析手段,可以为小黑麦种质鉴定与推广提供理论依据。
二、高寒山区灌水、施肥对光叶紫花苕产草量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寒山区灌水、施肥对光叶紫花苕产草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一年生禾豆混播人工草地产量及品质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禾豆混播对饲草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
1.1 混播组合对饲草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
1.2 混播比例对饲草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
1.3 播种方式对饲草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
2 禾豆混播对饲草产量与品质构成因素的影响 |
2.1 禾豆混播对饲草茎叶比的影响 |
2.2 混播对饲草叶面积的影响 |
3 禾豆混播对植物根系养分获取的影响 |
4 禾豆混播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
5 禾豆混播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
6 总结与展望 |
(3)水分调控对西北内陆干旱区人工草地生产力及水分利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水分调控的内涵及发展 |
1.3.2 水分调控对土壤水分和养分的影响 |
1.3.3 水分调控对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1.3.4 人工草地水分调控研究进展 |
1.4 研究内容 |
1.4.1 水分调控对人工草地土壤水分和养分的影响 |
1.4.2 水分调控对人工草地牧草品质的影响 |
1.4.3 水分调控对人工草地产量和水分利用的影响 |
1.4.4 基于组合赋权的TOPSIS模型对人工草地水分调控综合评价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试验设计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试验设计 |
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3.1 人工草地生育时期观测 |
2.3.2 土壤含水率 |
2.3.3 土壤养分 |
2.3.4 生长指标 |
2.3.5 产量和品质 |
2.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2.4.1 相关计算 |
2.4.2 数据分析 |
第三章 水分调控对人工草地土壤水分与养分的影响 |
3.1 水分调控对人工草地土壤水分的影响 |
3.1.1 不同处理下灌水量和耗水量的变化 |
3.1.2 人工草地全生长季0~120 cm土层平均含水量变化 |
3.1.3 人工草地不同生育期土壤水分垂直分布变化 |
3.2 水分调控对人工草地土壤养分的影响 |
3.2.1 不同处理对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 |
3.2.2 不同处理对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影响 |
3.2.3 不同处理对土壤铵态氮含量的影响 |
3.3 讨论与小结 |
第四章 水分调控对人工草地牧草品质的影响 |
4.1 水分调控对牧草粗蛋白含量及其产量的影响 |
4.1.1 不同处理对无芒雀麦粗蛋白含量的影响 |
4.1.2 不同处理对紫花苜蓿粗蛋白含量的影响 |
4.1.3 不同处理对人工草地粗蛋白产量的影响 |
4.2 水分调控对牧草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的影响 |
4.2.1 不同处理对无芒雀麦ADF含量的影响 |
4.2.2 不同处理对紫花苜蓿ADF含量的影响 |
4.3 水分调控对牧草中性洗涤纤维(NDF)含量的影响 |
4.3.1 不同处理对无芒雀麦NDF含量的影响 |
4.3.2 不同处理对紫花苜蓿NDF含量的影响 |
4.4 水分调控对牧草相对饲喂价值(RFV)的影响 |
4.4.1 不同处理对无芒雀麦RFV的影响 |
4.4.2 不同处理对紫花苜蓿RFV的影响 |
4.5 讨论与小结 |
第五章 水分调控对人工草地产量和水分利用的影响 |
5.1 水分调控和种植模式对牧草生长指标的影响 |
5.1.1 不同处理对牧草株高的影响 |
5.1.2 不同处理对牧草叶面积指数(LAI)的影响 |
5.2 水分调控对人工草地干草产量的影响 |
5.3 水分调控对人工草地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5.4 人工草地产量、耗水量及生长指标之间关系分析 |
5.4.1 人工草地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与耗水量的关系 |
5.4.2 人工草地产量与耗水量和生长指标的关系 |
5.5 水分调控对人工草地产量时间稳定性(YTS)的影响 |
5.6 水分调控对混播草地土地当量比(LER)的影响 |
5.7 讨论与小结 |
第六章 水分调控下人工草地综合评价 |
6.1 构建综合评价体系指标层次 |
6.2 确定评价指标权重 |
6.2.1 基于层次分析法(AHP)权重的确定 |
6.2.2 基于熵权法(EWM)权重的确定 |
6.2.3 基于AHP和 EWM的耦合赋权 |
6.3 基于TOPSIS法的人工草地综合评价 |
6.3.1 评价指标无量纲处理、建立加权评价矩阵 |
6.3.2 计算理想解和贴合度 |
6.4 讨论与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1.1 水分调控对人工草地土壤水分和养分的影响 |
7.1.2 水分调控对人工草地营养品质的影响 |
7.1.3 水分调控对人工草地干草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7.1.4 水分调控对人工草地综合评价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研究成果等 |
导师简介 |
项目资助 |
(4)禾豆牧草混播增产增效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禾豆混播提质增产效应 |
1.1 增产效应 |
1.2 提质效应 |
2 禾豆混播提质增产效应关键要素 |
2.1 混播组合及比例 |
2.2 种间竞争与协同 |
2.3 改土培肥 |
2.4 禾豆混播对根系的影响 |
2.5 禾豆混播草地中的“根—土—草—微生物—酶”之间相互关系 |
3 结论与展望 |
(5)盐碱胁迫下牧草对糠醛渣的适应性生理应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盐碱土 |
1.1.1 松嫩平原盐碱土的现状 |
1.1.2 盐碱土的改良 |
1.2 糠醛渣的概况 |
1.3 三种牧草概况 |
1.3.1 紫花苜蓿 |
1.3.2 沙打旺 |
1.3.3 光叶紫花苕 |
1.4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方法 |
2.3 样品采集 |
2.4 仪器与设备 |
2.5 实验药品 |
2.6 实验方法 |
2.6.1 土壤理化性质测定 |
2.6.2 细菌16S rRNA的提取、扩增及测序 |
2.6.3 生理代谢物及抗氧化酶活指标测定 |
2.7 数据分析 |
第三章 添加糠醛渣对土壤理化性质及细菌多样性的影响 |
3.1 添加糠醛渣后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3.2 添加糠醛渣后对土壤细菌多样性的影响 |
3.2.1 添加糠醛渣后土壤细菌丰富度和多样性分析 |
3.2.2 添加糠醛渣后土壤细菌门水平群落结构分析 |
3.3 小结 |
第四章 添加糠醛渣对种植苜蓿土壤及生理影响 |
4.1 糠醛渣对种植苜蓿后土壤性质的影响 |
4.2 对种植苜蓿的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
4.2.1 种植苜蓿土壤细菌丰富度和多样性分析 |
4.2.2 种植苜蓿土壤细菌门水平群落结构分析 |
4.3 不同糠醛渣添加量对苜蓿生长的影响 |
4.3.1 不同糠醛渣添加量对苜蓿生物量的影响 |
4.3.2 不同糠醛渣添加量对苜蓿生理代谢物的影响 |
4.3.3 不同糠醛渣添加量对苜蓿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4.4 小结 |
第五章 添加糠醛渣对种植沙打旺土壤及沙打旺生长影响 |
5.1 糠醛渣对种植沙打旺后土壤性质的影响 |
5.2 对种植沙打旺的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
5.2.1 种植沙打旺土壤细菌丰富度和多样性分析 |
5.2.2 种植沙打旺土壤细菌门水平群落结构分析 |
5.3 不同糠醛渣添加量对沙打旺生长的影响 |
5.3.1 不同糠醛渣添加量对沙打旺生物量的影响 |
5.3.2 不同糠醛渣添加量对沙打旺生理代谢物的影响 |
5.3.3 不同糠醛渣添加量对对沙打旺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5.4 小结 |
第六章 添加糠醛渣对种植苕子土壤及苕子生长影响 |
6.1 糠醛渣对种植苕子后土壤性质的影响 |
6.2 糠醛渣添加量对种植苕子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 |
6.2.1 种植苕子土壤细菌丰富度和多样性分析 |
6.2.2 种植苕子土壤细菌门水平群落结构分析 |
6.3 不同糠醛渣添加量对光叶紫花苕子生长的影响 |
6.3.1 不同糠醛渣添加量对光叶紫花苕子生物量的影响 |
6.3.2 不同糠醛渣添加量对光叶紫花苕子生理代谢物的影响 |
6.3.3 不同糠醛渣添加量对光叶紫花苕子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6.4 小结 |
第七章 讨论与结论 |
7.1 对盐碱土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7.2 对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
7.3 对牧草生长状况及生理指标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6)绿肥在柑橘园的生长发育和养分累积及其释放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国内外果园绿肥种植及利用概况 |
1.1.1 果园绿肥发展概况 |
1.1.2 果园绿肥的种植模式和品种选择 |
1.1.3 果园绿肥的利用方式 |
1.2 绿肥在果园生态系统中的主要功能 |
1.2.1 果园种植绿肥改善土壤理化性状 |
1.2.2 果园种植绿肥的水土保持效果 |
1.2.3 果园种植绿肥对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1.2.4 果园种植绿肥的生态环境效应 |
1.3 影响果园绿肥生长发育及养分累积的因素 |
1.3.1 气候和土壤对果园绿肥生长发育及养分累积的影响 |
1.3.2 绿肥品种对果园绿肥生长发育及养分累积的影响 |
1.3.3 肥水管理对果园绿肥生长发育及养分累积的影响 |
1.3.4 栽培措施对果园绿肥生长发育及养分累积的影响 |
第2章 绪论 |
2.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2.2 研究内容 |
2.3 技术路线 |
第3章 中国不同区域常见绿肥产量和养分含量特征及替代氮肥潜力评估 |
3.1 材料与方法 |
3.2 数据分析 |
3.3 结果分析 |
3.3.1 不同绿肥种类产量差异 |
3.3.2 不同绿肥种类养分含量和累积量特征 |
3.3.3 不同区域绿肥产量及养分含量差异 |
3.3.4 不同地区种植豆科绿肥替代化学氮肥潜力评估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4章 不同绿肥品种在柑橘园的生长发育及养分累积规律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地概况 |
4.1.2 试验设计 |
4.1.3 测定指标及方法 |
4.2 数据分析 |
4.3 结果分析 |
4.3.1 不同绿肥品种的生长发育特征 |
4.3.2 不同绿肥品种养分含量 |
4.3.3 不同绿肥品种养分累积量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5章 土壤含水量对绿肥生长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试验设计 |
5.1.3 测定指标及方法 |
5.2 数据分析 |
5.3 结果分析 |
5.3.1 土壤含水量对绿肥种植发芽的影响 |
5.3.2 土壤含水量对绿肥产量的影响 |
5.3.3 土壤含水量对绿肥农艺性状的影响 |
5.3.4 土壤含水量对绿肥SOD、POD、CAT和 MDA含量的影响 |
5.4 讨论 |
5.5 小结 |
第6章 柑橘园土壤肥力对绿肥生长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试验地概况 |
6.1.2 试验设计 |
6.1.3 测定指标及方法 |
6.2 数据分析 |
6.3 结果分析 |
6.3.1 土壤肥力对绿肥产量的影响 |
6.3.2 土壤肥力对绿肥养分含量和养分累积量的影响 |
6.4 讨论 |
6.5 小结 |
第7章 不同播期对绿肥生长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
7.1 材料与方法 |
7.1.1 试验地概况 |
7.1.2 试验设计 |
7.1.3 测定指标及方法 |
7.2 数据分析 |
7.3 结果分析 |
7.3.1 不同播期对绿肥产量的影响 |
7.3.2 不同播期对绿肥养分含量及养分累积量的影响 |
7.4 讨论 |
7.5 小结 |
第8章 果园免耕对绿肥生长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
8.1 材料与方法 |
8.1.1 试验地概况 |
8.1.2 试验设计 |
8.1.3 测定指标及方法 |
8.2 数据分析 |
8.3 结果分析 |
8.3.1 果园免耕和翻耕对绿肥产量的影响 |
8.3.2 果园免耕和翻耕对绿肥养分含量和养分累积量的影响 |
8.4 讨论 |
8.5 小结 |
第9章 绿肥腐解特征及养分释放规律 |
9.1 材料与方法 |
9.1.1 试验材料 |
9.1.2 试验设计 |
9.1.3 测定方法 |
9.2 数据分析 |
9.3 结果分析 |
9.3.1 绿肥腐解特征 |
9.3.2 绿肥养分释放特征 |
9.4 讨论 |
9.5 小结 |
第10章 结论 |
10.1 主要结论 |
10.2 本文创新点 |
10.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第3章数据来源) |
致谢 |
论文发表及参研课题情况 |
(7)科尔沁退化草地植被恢复及其对放牧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草地退化问题 |
1.2 退化草地植被恢复研究 |
1.2.1 国内外退化草地植被恢复研究进展 |
1.2.2 植被恢复措施研究 |
1.3 人工草地混播研究现状 |
1.3.1 混播组合、比例研究进展 |
1.3.2 种间关系及群落稳定性研究现状 |
1.4 放牧对土壤的影响研究进展 |
1.5 选题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貌、气候和土壤 |
2.2 供试材料 |
2.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3.1 旱作混播人工草地群落特征研究 |
2.3.2 放牧人工草地群落特征的研究 |
2.3.3 放牧人工草地土壤研究 |
2.4 测定指标及方法 |
2.4.1 植被群落特征 |
2.4.2 地上生物量 |
2.4.3 土壤养分测定 |
2.5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旱作混播人工草地群落特征研究 |
3.1.1 不同混播方式群落高度、盖度、密度差异 |
3.1.2 不同混播方式草地对群落生物量的影响 |
3.1.3 牧草间竞争关系 |
3.2 放牧人工草地群落特征研究 |
3.2.1 放牧对混播人工群落高度、密度、盖度的影响 |
3.2.2 放牧对混播人工草地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
3.2.3 放牧对混播人工草地现存量和凋落物的影响 |
3.2.4 放牧对混播人工草地植被重要值的影响 |
3.3 放牧人工草地土壤研究 |
3.3.1 放牧对人工草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3.3.2 放牧对人工草地土壤速效钾和速效磷含量的影响 |
3.3.3 放牧对人工草地土壤全磷含量的影响 |
3.3.4 放牧对人工草地土壤全钾含量的影响 |
3.3.5 放牧对人工草地土壤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
3.3.6 放牧条件下土壤化学计量比的变化 |
3.3.7 土壤C、N、P及其化学计量学特征间的关系 |
4 讨论 |
4.1 旱作混播人工草地群落特征分析 |
4.2 放牧对人工草地群落特征的影响 |
4.3 放牧对人工草地土壤的影响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8)川西平原一年生牧草禾豆混播群落生产力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 |
1.2 文献综述 |
1.2.1 禾豆混播草地提质增产效应 |
1.2.2 禾豆混播草地种间竞争与共存 |
1.2.3 禾豆混播对土壤的影响 |
1.2.4 禾豆混播对根系的影响 |
1.3 选题的意义 |
1.4 拟解决的问题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一年生牧草禾豆混播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区自然概况 |
2.1.2 供试材料 |
2.1.3 试验设计 |
2.1.4 测定内容与方法 |
2.1.5 数据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牧草地上生物量及其构成 |
2.2.2 牧草营养品质及其构成 |
2.2.3 禾豆混播草地田间生长性状和牧草营养品质主效应分析 |
2.2.4 禾豆混播草种搭配比较 |
2.2.5 禾豆混播优势组合筛选 |
2.3 讨论 |
2.3.1 禾豆混播能促进植株生长及提高产草性能 |
2.3.2 禾豆混播能有效提升牧草品质 |
2.3.3 多花黑麦草与一年生豆草优势混播组合筛选 |
2.4 小结 |
第三章 一年生牧草禾豆混播对根系形态、土壤速效养分与酶活性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区自然概况 |
3.1.2 供试材料 |
3.1.3 试验设计 |
3.1.4 测定内容与方法 |
3.1.5 数据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禾豆混播对根系的影响 |
3.2.2 禾豆混播对土壤速效养分的影响 |
3.2.3 禾豆混播草种搭配速效养分比较 |
3.2.4 禾豆混播对土壤pH值的影响 |
3.2.5 禾豆混播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3.2.6 禾豆混播草地土壤酶活性、地上生物量与根系形态指标、土壤速效养分的相关性分析 |
3.3 讨论 |
3.3.1 禾豆混播对根系的影响 |
3.3.2 禾豆混播对土壤速效养分的影响 |
3.3.3 禾豆混播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3.4 小结 |
第四章 一年生牧草禾豆混播对土壤细菌群落组成与结构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区自然概况 |
4.1.2 供试材料 |
4.1.3 试验设计 |
4.1.4 土壤取样和前期处理 |
4.1.5 土壤特性分析 |
4.1.6 DNA提取和PCR扩增 |
4.1.7 文库建立及测序 |
4.1.8 数据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禾豆混播草地土壤细菌多样性 |
4.2.2 土壤细菌群落组成 |
4.2.3 土壤细菌群落结构 |
4.2.4 土壤细菌功能预测 |
4.2.5 土壤pH值和酶活性对土壤细菌多样性的影响 |
4.2.6 土壤细菌与地上生物量、根系形态、土壤速效养分、土壤酶活性的关系 |
4.3 讨论 |
4.3.1 禾豆混播比例对土壤细菌群落及其组成的影响 |
4.3.2 刈割茬次对土壤细菌群落及其组成的影响 |
4.3.3 “根—土—草—微生物—酶”之间相互关系 |
4.4 小结 |
第五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
5.1 结论 |
5.1.1 禾豆混播提质增产及优势混播组合筛选 |
5.1.2 禾豆混播对根系形态、土壤养分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5.1.3 禾豆混播草地土壤细菌群落结构与组成的影响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导师简介 |
个人简介 |
致谢 |
(9)内蒙古中部地区苜蓿高效生产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1 引言 |
1.1 苜蓿产业发展现状 |
1.1.1 国外苜蓿产业发展现状 |
1.1.2 国内苜蓿产业发展现状 |
1.2 苜蓿栽培技术研究 |
1.2.1 苜蓿品种选择研究 |
1.2.2 苜蓿种植密度研究 |
1.2.3 苜蓿测土配方施肥研究 |
1.2.3.1 测土配方施肥 |
1.2.3.2 苜蓿施肥研究 |
1.2.3.3 苜蓿配方施肥研究 |
1.2.4 苜蓿水肥耦合研究 |
1.2.4.1 水肥耦合效应 |
1.2.4.2 苜蓿需水规律研究 |
1.2.4.3 苜蓿水肥耦合研究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图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试验材料 |
2.3 试验设计 |
2.3.1 苜蓿品种适应性评价 |
2.3.2 苜蓿种植密度研究 |
2.3.3 苜蓿配方施肥研究 |
2.3.4 苜蓿水肥耦合效应研究 |
2.3.5 试验测定指标 |
2.4 数据分析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苜蓿品种适应性评价 |
3.1.1 不同苜蓿品种生长特性比较 |
3.1.2 不同苜蓿品种饲草产量比较 |
3.1.3 不同苜蓿品种营养成分含量及饲用品质的比较 |
3.1.4 相关性分析 |
3.1.5 灰色关联分析 |
3.2 苜蓿种植密度研究 |
3.2.1 不同种植行距对生长特性的影响 |
3.2.1.1 株高 |
3.2.1.2 生长速度 |
3.2.1.3 茎叶比 |
3.2.1.4 鲜干比 |
3.2.2 不同种植行距对苜蓿产量的影响 |
3.2.3 不同种植行距对苜蓿营养品质的影响 |
3.2.3.1 粗蛋白 |
3.2.3.2 酸洗洗涤纤维 |
3.2.3.3 中洗洗涤纤维 |
3.2.3.4 相对饲用价值 |
3.3 苜蓿配方施肥研究 |
3.3.1 不同施肥配比对苜蓿生长特性的影响 |
3.3.1.1 株高 |
3.3.1.2 生长速度 |
3.3.1.3 茎叶比 |
3.3.1.4 鲜干比 |
3.3.2 苜蓿产量对不同施肥配比的响应 |
3.3.2.1 不同施肥配比对苜蓿产量的影响 |
3.3.2.2 模拟寻优分析 |
3.3.2.3 二因素互作分析 |
3.3.2.4 单因素分析 |
3.3.3 不同施肥配比对营养品质的影响 |
3.3.3.1 粗蛋白 |
3.3.3.2 酸性洗涤纤维 |
3.3.3.3 中性洗涤纤维 |
3.3.3.4 相对饲用价值 |
3.3.4 不同施肥配比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
3.3.4.1 pH和有机质 |
3.3.4.2 全氮和碱解氮 |
3.3.4.3 全磷和速效磷 |
3.3.4.4 全钾和速效钾 |
3.4 苜蓿水肥耦合研究 |
3.4.1 苜蓿水肥耦合对生长特性的影响 |
3.4.2 苜蓿水肥耦合对产量的影响 |
3.4.2.1 产量水肥耦合效应 |
3.4.2.2 氮、磷、钾、水因子互作效应分析 |
3.4.2.3 单因素效应 |
3.4.3 苜蓿水肥耦合对营养品质的影响 |
4 讨论 |
4.1 苜蓿品种适应性评价 |
4.2 苜蓿种植密度研究 |
4.3 苜蓿配方施肥研究 |
4.4 苜蓿水肥耦合研究 |
5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10)饲草型小黑麦的光合性能、氮素利用率及生产性能和适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研究意义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 光合性能 |
2.1.1 叶面积指数 |
2.1.2 光合生理指标 |
2.2 氮素利用和分配 |
2.2.1 氮效率指标 |
2.2.2 氮效率的决定因素 |
2.3 小黑麦的生产性能和营养价值研究 |
2.4 小黑麦的栽培技术研究 |
2.5 小黑麦的适应性研究 |
3 研究内容 |
3.1 饲草型小黑麦的光合性能研究 |
3.2 饲草型小黑麦的氮素利用和分配 |
3.3 基于响应面设计的饲草型小黑麦新品系栽培条件优化筛选 |
3.4 饲草型小黑麦的生产性能和营养品质研究 |
3.5 基于隶属函数法和GGE双标图的饲草型小黑麦种质适应性评价 |
4 研究目标 |
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饲草型小黑麦的光合性能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概况 |
1.2 试验材料 |
1.3 试验设计及田间管理 |
1.4 测定指标与方法 |
1.5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光合性能 |
2.1.1 小黑麦种质间光合性能的差异 |
2.1.2 不同生育时期间小黑麦光合性能的差异 |
2.1.3 小黑麦种质×生育时期交互作用间光合性能的差异 |
2.2 小黑麦开花期叶面积指数与生产性能和营养品质的关系 |
2.3 小黑麦最大叶面积指数出现时期的确定 |
2.4 光照和温度对小黑麦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
2.5 饲草型小黑麦光合性能综合分析 |
2.5.1 饲草型小黑麦光合性能第1 主成分 |
2.5.2 饲草型小黑麦光合性能第2 主成分 |
2.6 基于光合性能的饲草型小黑麦综合评价 |
3 讨论 |
3.1 光合性能差异分析 |
3.2 光合性能指标与生产性能的关系 |
3.3 小黑麦最大叶面积指数出现时期的确定 |
3.4 光照和温度对小黑麦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
3.5 饲草型小黑麦光合性能综合分析 |
3.6 基于光合性能饲草型小黑麦综合评价 |
4 结论 |
第三章 饲草型小黑麦的氮素利用和分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概况 |
1.2 试验材料 |
1.3 试验设计 |
1.4 测定指标与方法 |
1.5 数据计算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氮含量 |
2.1.1 小黑麦种质间不同器官平均氮含量的差异 |
2.1.2 生育时期间小黑麦不同器官平均氮含量的差异 |
2.1.3 小黑麦种质×生育时期交互作用间小黑麦不同器官氮含量差异 |
2.2 氮素产量 |
2.2.1 小黑麦种质间不同器官平均氮素产量的差异 |
2.2.2 生育时期间小黑麦不同器官平均氮素产量的差异 |
2.2.3 小黑麦种质×生育时期交互作用间氮素产量差异 |
2.3 不同生育时期饲草型小黑麦种质氮素分配的规律 |
2.4 饲草型小黑麦氮素分配综合分析 |
2.4.1 饲草型小黑麦开花期氮素产量主要影响因素 |
2.4.2 饲草型小黑麦主成分分析 |
2.5 基于氮利用效率的饲草型小黑麦种质分类 |
2.5.1 小黑麦种质间的差异 |
2.5.2 聚类分析 |
3 讨论 |
3.1 氮含量的差异分析 |
3.2 氮素产量的差异分析 |
3.3 不同生育时期饲草型小黑麦种质氮素产量分配的规律 |
3.4 饲草型小黑麦氮素分配主要影响因素 |
3.4.1 饲草型小黑麦开花期氮素产量主要影响因素 |
3.4.2 饲草型小黑麦氮素分配主要影响因素 |
3.5 基于氮利用效率饲草型小黑麦种质分类 |
4 结论 |
第四章 饲草型小黑麦生产性能和营养品质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概括 |
1.2 试验材料 |
1.3 试验设计 |
1.4 测定指标及方法 |
1.5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生产性能相关指标 |
2.1.1 试验点间小黑麦干草产量、株高和枝条数的差异 |
2.1.2 小黑麦种质间小黑麦干草产量、株高和枝条数的差异 |
2.1.3 试验点×种质交互作用间小黑麦干草产量、株高和枝条数的差异 |
2.2 小黑麦营养品质相关指标 |
2.2.1 试验点间小黑麦营养品质的差异 |
2.2.2 小黑麦种质间营养品质的差异 |
2.2.3 试验点×小黑麦种质交互作用间营养品质指标的差异 |
2.3 小黑麦种质生产性能与营养品质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
2.3.1 建立标准品种和供试种质的各项性状 |
2.3.2 数据标准化处理 |
2.3.3 关联系数、关联度和权重 |
3 讨论 |
3.1 不同试验点间小黑麦种质生产性能和营养品质的差异分析 |
3.2 小黑麦种质间生产性能和营养品质的差异分析 |
3.3 小黑麦种质和试验点交互作用间生产性能和营养品质的差异分析 |
3.4 小黑麦种质的综合评价 |
4 结论 |
第五章 饲草型小黑种质的栽培条件优化筛选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概况 |
1.2 试验材料 |
1.3 试验设计及方法 |
1.4 测定指标及方法 |
1.5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干草产量 |
2.2 营养品质 |
2.3 回归方程的建立与分析 |
2.4 小黑麦新品系适应性分析 |
2.4.1 全局范围内小黑麦新品系干草产量和营养品质最优条件的筛选 |
2.4.2 局部范围内小黑麦新品系草产量和营养品质最优条件的筛选 |
2.5 小黑麦新品系适应性验证 |
3 讨论 |
3.1 降雨量对小黑麦干草产量与品质影响 |
3.2 氮肥施用量对小黑麦干草产量与营养品质影响 |
3.3 种植密度对小黑麦干草产量与品质影响 |
4 结论 |
第六章 基于隶属函数法和GGE双标图的饲草型小黑麦种质适应性评价 |
1 材料和方法 |
1.1 试验地概况 |
1.2 试验材料 |
1.3 试验设计及田间管理 |
1.4 测定指标及方法 |
1.5 小黑麦种质和试验点营养品质综合评价 |
1.6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干草产量 |
2.1.1 单因素间小黑麦干草产量的差异 |
2.1.2 试点×种质作用间小黑麦干草产量的差异 |
2.2 营养品质 |
2.2.1 单因素间小黑麦营养品质的差异 |
2.2.2 试点×种质交互作用间小黑麦营养品质指标的差异 |
2.3 综合评价 |
2.4 小黑麦种质干草产量和营养价值的平均表现及稳定性 |
2.4.1 干草产量的平均表现和稳定性 |
2.4.2 营养品质的平均表现和稳定性 |
2.5 小黑麦种质最佳种植区域的筛选 |
2.5.1 干草产量 |
2.5.2 营养品质 |
2.6 小黑麦种质与环境的优选 |
3 讨论 |
3.1 高产优质小黑麦种质的筛选 |
3.2 小黑麦种植区域的筛选 |
4 结论 |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
1 研究总结 |
1.1 饲草型小黑麦光合性能研究 |
1.2 小黑麦氮素利用和分配 |
1.3 基于响应面设计的饲草型小黑麦新品系栽培条件优化筛选 |
1.4 饲草型小黑麦生产性能和营养品质研究 |
1.5 基于隶属函数法和GGE双标图的饲草型小黑麦种质适应性评价 |
1.6 整体结论 |
2 创新点 |
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 |
四、高寒山区灌水、施肥对光叶紫花苕产草量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一年生禾豆混播人工草地产量及品质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J]. 冯廷旭,德科加,向雪梅,魏希杰.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21(04)
- [2]中国混播草地生产力及牧草营养品质的影响因素分析[D]. 刘锦昉.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
- [3]水分调控对西北内陆干旱区人工草地生产力及水分利用的影响[D]. 张宏斌. 甘肃农业大学, 2021(09)
- [4]禾豆牧草混播增产增效研究进展[J]. 苟文龙,李平,肖冰雪,张瑞珍,董臣飞,李达旭,师尚礼,白史且. 草学, 2020(03)
- [5]盐碱胁迫下牧草对糠醛渣的适应性生理应答研究[D]. 张美娟.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
- [6]绿肥在柑橘园的生长发育和养分累积及其释放特征研究[D]. 杨叶华. 西南大学, 2020(01)
- [7]科尔沁退化草地植被恢复及其对放牧的响应[D]. 马香云.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9(08)
- [8]川西平原一年生牧草禾豆混播群落生产力特征研究[D]. 苟文龙. 甘肃农业大学, 2019(01)
- [9]内蒙古中部地区苜蓿高效生产关键技术研究[D]. 孟凯.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9(08)
- [10]饲草型小黑麦的光合性能、氮素利用率及生产性能和适应性研究[D]. 刘晶. 甘肃农业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