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投资基金业的区域协调与西部基金业的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高勃恺[1](2021)在《去刚兑后西部信托公司资产配置策略研究》文中指出
胡燕佳[2](2018)在《信托公司参与PPP项目的案例研究》文中指出由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时爆发出一系列问题,政府开始出台政策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加速推进PPP融资模式。庞大的PPP市场容量给资本市场注入了新的动力,也给信托公司的创新转型之路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然而如何将这些潜在的投融资机会转化为现实的可操作性业务仍是不小的挑战,这需要信托公司积极探索适合的PPP项目参与模式。本文先从理论层面分析信托与PPP模式在制度上的契合性,并且比较了 PPP类信托与传统政信业务的不同之处。信托公司相较其他金融机构具有资金实力较强、风险隔离、产品设计灵活以及税收递延等优势,但是在推广PPP模式过程中也有投资期限不匹配、预期回报不高、项目运营经验缺乏等问题。接下来,本文从实践角度探讨信托公司参与PPP项目的商业模式,包括业务模式、风险与防范措施、退出机制等方面。然后选取两个典型案例——中航信托债权投资柳州莲花大道项目和兴业信托参与设立山西省PPP引导基金,分别从各自的业务模式、交易对手、PPP项目性质、潜在风险、退出途径等项目要素进行对比研究,分析总结问题案例中存在的风险隐患以及优秀案例中的成功经验,助力PPP类信托业务的发展。最后,本文在理论和案例分析的基础上,为PPP类信托业务的商业模式提供对策及建议,同时结合最新的监管政策给出相应政策性建议,以期为未来信托公司开展PPP业务提供一定的借鉴。
章妍[3](2017)在《丝绸之路经济带西部区域金融中心建设研究》文中认为西部经济已经到高速发展阶段,处于加大对外开放的经济形式。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开局之际,为了发挥政府和市场两只手配置资源作用,进而实现经济持续增长,达到西部和周边沿线国家区域经济共同发展,政府不仅需要重视政策扶持和整体规划,而且更加注意发挥市场的引导作用,积极推进市场化建设。金融在市场发展中起着调节资源配置的核心作用,是市场化建设的先导,因而金融业的全面发展战略被提到了一个新高度。区域金融中心城市的建设作为金融业发展水平的显着标志和重要载体,近年来各大城市尤其是省会城市均陆续提出建设区域金融中心,区域金融中心作为经济发展的一个必然结果,对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及辐射周边发挥了强有力的作用。本文在研究参考大量国内外金融中心研究文献的基础上,认识到国内外学者对金融中心的研究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一直持续到现在,尤其是有关金融中心相关的理论基础研究,涉及经济学、金融学、区域学等多个学科领域,逐步形成以金融集聚论、规模经济学、自然发展理论和政府引导理论为主的理论成果。在金融中心理论体系发展过程中,国内外经济学者开展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同时进行了对于实证研究的尝试和发展,对于金融中心竞争力评价的指标体系提出了许多不同视角,但遗憾的是一直缺乏一个统一、科学、权威的指标体系。目前国内学者也大都是关注全国金融中心或者国际金融中心这样的研究对象,而对于西部城市金融中心建设的研究工作刚刚开始,成果稀缺没有形成体系。本文在总结分析现有文献的基础上,根据丝绸之路经济带上西部地区发展的实际情况,选择了西部已明确规划建设区域金融中心的城市,即成都、重庆、西安、昆明、南宁、乌鲁木齐这6座代表性城市进行分析。本文在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时,在科学性、全面性的原则和数据的可得性的综合考虑下,选择了4个准则层共31个指标用于作为评价西部金融中心竞争力的指标。确定好评价指标后,本文使用网络层次分析法这一定性和定量分析结合科学决策方法,依次完成两两判断构建,超极限矩阵计算,指标权重排序三个步骤的研究分析工作。本文的方法既包含对于实际数据的评断,又涵盖相关金融业专家对于主观性指标的专业分析;最后依据研究结果的客观分析,提出成都作为构建西部区域金融中心候选城市,并为建设制定发展策略,重点包括建设西部国际化区域金融中心、金融机构集聚中心、后台和服务外包中心,积极发展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集聚更多金融机构,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加强金融创新,实行保障金融发展的各项措施。
钟明秀[4](2017)在《广西地方政府参与产业投资基金的风险研究》文中认为产业投资基金是投资基金的一种重要形式,是支持和发展经济的一种重要方式和有效途径。随着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整,一方面放宽了对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和运营的限制,一方面对地方政府债务管理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和约束,重点对地方政府在债务融资的渠道、额度和自主权方面进行了严格的限制。与此同时,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地方政府迫切需要依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进而实现稳定就业形势和保证财政收入等政策目标。在此背景下,地方政府探索利用产业投资基金作为一种新型融资渠道,积极参与设立产业投资基金,从而促进了产业投资基金的快速发展,但伴随而生的是地方政府面临的风险也加大。广西地方政府参与产业投资基金具有以下主要特征:总体呈现非均衡性快速增长态势,GDP和财政收入总量较高以及受国家战略影响较大的地区,产业投资基金发展明显好于其他地区,而未设立产业投资基金的其他地区的参与意向很强烈;地方政府大力引入金融机构共同出资设立产业投资基金,金融机构是产业投资基金的主要出资方,地方政府出资比例较小,形成了政府和金融机构主导产业投资基金发展的主要模式;产业投资基金主要采用有限合伙型的组织形式,政府或其指定投资人是劣后级LP,金融机构为优先级LP,政府承担了主要的投资风险;产业投资基金投向具有较强的政策性,重点投向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转型升级引导等领域;产业投资基金的收益通常采用约定方式,保障优先级LP的收益权,实际是作为劣后级LP即政府承担了支付固定收益的责任;单一采用了股权回购的退出机制,实际是作为劣后级LP即政府也承担了股权回购的责任。广西地方政府参与产业投资基金的风险主要包括:基金存续期限较短,而所投项目投资回报期较长,因此所投项目产生资金收益难以满足回购基金的要求,容易导致产生流动性风险;政府出资并主导设立的产业投资基金,实际成为了政府实现政策性目标的一种工具,存在出资人与运营主体为一体的现象,经营管理风险加大;地方政府尚未出台或制定促进、规范产业投资基金发展的相关政策,法律和制度环境缺失,投资环境不明朗加大了产业投资基金发展的风险;产业投资基金采用了单一的退出渠道,且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和委托代理关系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面临不能退出或不能完全退出的风险;产业投资基金存在的“明股实债”现象,违背了市场化运作的原则,并有可能增加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或进一步加剧地方政府债务居高不下的问题,加大地方政府财政风险;金融机构作为产业投资基金的最大出资方,但却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对基金的运作情况了解相对较少,如若产生基金风险,那么引发的财政风险向金融风险转移的可能性必定增加。国内外产业投资基金风险控制的经验,对广西地方政府参与产业投资基金的风险防范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美国和欧洲都建立了完善的组织运作模式,其较大的法律和税收政策支持、良好的市场环境和完善的退出机制等都是成功的经验。日本合理把握金融机构在产业投资基金中的作用、发展成熟的二板市场、正确把握政府在发展产业投资基金中的角色等经验也很值得我们学习。在国内产业投资基金风险控制的经验借鉴上,可以借鉴渤海产业投资基金加强融资阶段的风险控制、加强投资过程的风险管理和加强投资决策风险管理等经验;也可以借鉴湖南文化旅游产业投资基金发挥政府引导作用、注重发展机构投资、开展多元化项目投资者等经验;还可以借鉴浙江省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完善组织管理机构、完善基金管理办法等经验。针对广西地方政府参与产业投资基金的面临的风险,结合国内外产业投资基金风险控制的经验,广西地方政府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风险防范:第一,合理设计融资方案,防范和规避流动性风险;第二,优化基金运作机制,控制经营管理风险;第三,完善法律环境和扶持政策建设,消除投资环境风险隐患;第四,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畅通产业投资基金退出渠道;第五,严格地方政府债务管理,避免基金成为引发财政风险的“导火索”和“助推器”;第六,降低金融风险转化为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可能性。
吴娱[5](2016)在《基金产业集聚区规划研究 ——以木渎基金小镇为例》文中指出基金产业是金融服务行业实现由传统向新兴跨越转型的引领行业,是现代金融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互联网+”、“众创”等概念的提出不断激励着基金产业发展,“基金小镇”建设亦在全国不断出现。但国内外对基金产业集聚区规划研究刚刚起步,亟需规划指引。本文基于国内外现有理论基础和成功案例,剖析了基金产业集聚区的特征、空间组织特征及形态,建立了基金产业集聚区规划的理论分析框架,并将其运用于木渎基金小镇实践,提出多维度的规划应对策略。首先,论文基于布雷克曼等人关于集中、集聚、专业化关系的理论研究,对基金产业等基本概念进行了辨析,整理国内外理论研究“碎片”和相关成功案例,提出了规划研究理论框架。其次,在分析基金产业主要特征以及基金产业集聚区分布规律的基础上,确定集聚区宏观选址的影响因素和规模;深入剖析集聚区内部产业链组成,基于共生理论提出相应的产业链设计策略;辨析不同形态基金产业集聚区内部功能结构,引导空间布局规划;通过开发模式及集聚区运营机制,探讨集聚区运行机制。构建由宏观到微观、由二维平面到三维空间的基金集聚区规划体系。最后以苏州市吴中区木渎基金小镇作为实证案例,根据木渎现状资源条件和产业基础,对基金小镇提出了规划策略。
闫肃[6](2012)在《中国金融业税收政策研究》文中认为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爆发后,随着“金融交易税”、“金融稳定贡献税”、“金融活动税”、“银行税”、“银行家红利税”等一系列税收政策的提出,金融业税收政策正成为当前全球税收界最关注的课题之一。在我国,随着经济货币化、金融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我国经济也受到了诸如“储蓄结构失衡”、“流动性过剩”、“资产价格大幅上涨”、“金融市场大幅波动”、“海外热钱冲击”、“民间借贷高企”等一系列金融不确定性因素的冲击,我国金融业的健康发展不仅面临着间接融资比例过高、利率市场化改革滞后等种种外部因素的困扰,而且行业自身也存在着同质化竞争严重、过度依赖存贷差收益,“脱媒化”进展缓慢等种种问题的困扰,这都给我国的金融业税收政策提出了新的课题:在宏观经济大系统中,金融、经济与税收间的互动性如何?税收政策对金融机构的信贷扩张、收入、利润等经营指标有何具体影响?如何客观看待我国金融业的税负问题?2008年金融危机后国际金融业税收政策的理论与实践对我国有何借鉴与启示?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与金融形势,我国的金融业税收政策如何做到中性原则与宏观调控原则的的协调统一?…这些问题对于我国金融业乃至整个宏观经济的健康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即围绕这些问题展开系统的研究与论证,力求抛砖引玉,为我国金融业税收政策的制定提供些许有价值的参考。第一章为绪论,正文部分共分六章。第二章采用规范分析的方法,分三节来研究与金融业税收政策密切相关的基础理论问题。第一节从界定金融、金融业与金融业税收的概念与范畴入手,对金融的复杂性,金融业的起源、特点、功能,金融业税收的分类等基本问题做了基础性的研究与论述。第二节研究金融业税收政策的效应问题。研究发现,在宏观层面,金融业税收政策有助于提升宏观经济效率、增加政府税收收入,抑制金融风险及防止“过度金融化”造成的“产业空心化”等效应。在微观层面,税收政策既能影响金融产业的规模与结构,又对产品服务、经营绩效、公司治理等一系列与金融业经营发展密切相关的因素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制定科学的金融业税收政策对宏观经济与金融产业自身发展均有重要的意义。第三节提出了金融业税收政策应遵循的“效率优先”、“中性与调控性并重”、“结构平衡、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三项原则。第三章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分二节来研究金融业税收政策的宏观经济效应问题。第一节应用向量自回归模型(VAR)、格兰杰因果检验与回归分析等方法,结合我国1978年-2009年间的宏观经济数据,研究我国经济增长、金融发展、税收收入三因素的互动性问题,研究发现主要有三点:一是我国GDP、金融产业增加值、金融机构贷款余额与税收收入四项指标存在唯一的“协整关系”:二是金融机构贷款余额是GDP增长的强格兰杰原因,金融产业增加值却不是,这表明相对于产业规模,金融产业效率的提升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更强;三是通过回归分析,发现我国金融机构贷款余额每增长1个百分点,GDP同向增长0.79个百分点。第二节基于我国东部、中部、西部15个省市1978-2008年间的实际数据,应用面板数据回归与双对数方程等方法研究金融发展与地方财政收入的关系问题,研究发现主要有两点:一是地方金融机构贷款余额每增加1个百分点,地方财政收入同向增加约0.65个百分点;二是金融机构贷款创造财政收入的效应与区域经济发达程度显着相关。第四章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分二节来研究金融业税收政策的微观经济效应问题。第一节应用ETR (effective tax rate)指标,结合我国房地产、高科技、工业、公用、金融、商业及综合七大基础行业中有代表性的70家上市公司2006年到2010年5个会计年度的平均ETR指标及国际上主要国家金融业的税率与金融机构的实际税负,通过横向比较的方式,研究了我国金融业的税负问题,研究发现主要有三点:一是2006年-2010年间金融业样本上市公司ETR均值约为32.07%,在我们选定的7大行业样本均值中处于中游,低于房地产业(46.14%)、商业(35.99%)与综合业(33.56%);二是从国际比较上看,我国金融业样本上市公司的ETR未高于经济发达国家金融机构的平均水平,究其原因,则是由于负利率、高存贷款利差等形成的制度性红利造成的高利润在很大程度上抵销了税制对税负的影响,因此不能轻言中国金融业税负过重;三是通过实证检验,2000年-2010年间我国银行业上市公司ETR指标、ROA指标间不存在“协整”关系,进一步验证了税负因素并不是影响银行业盈利水平的主要因素。第二节通过面板数据回归模型,结合5家上市银行2000年-2010年的真实财务数据,研究金融业直接税与间接税对银行业的信贷规模、营业收入与净利润等经营指标的影响,研究发现相对于直接税,间接税对银行业的信贷规模、收入、利润等指标的影响更为显着,其中间接税每增加一个百分点,银行业的信贷规模相应减少0.7个百分点,间接税对信贷规模等指标的调控作用明显高于直接税,政府应重视并可考虑通过间接税来加强对宏观经济中金融商品规模与金融业发展的调控。第五章分三节研究借鉴国际金融业税收的理论与政策。第一节研究国际金融业的直接税政策,研究发现国际间的金融业直接税税率差异较大,我国的金融业直接税税率处于国际中游水平。鉴于金融业收入与成本费用界定的特殊性,政府有必要制定专门的直接税政策加以调控。第二节研究国际金融业的间接税政策,研究发现对金融业课征增值税的技术难度较大,目前国际间还没有通行的实施办法,出于减少对资本流动限制等政策目的,大部分国家对金融业提供的金融服务实行完全免税或核心金融业务免税的政策。第三节研究2008年金融危机后国际间金融业税收政策的理论与实践状况。研究发现主要有五个方面:一是国际学术界与政府普遍认同金融机构从事金融活动具有显着的外部性,税收中性原则不完全适用于金融业的观点,政府应运用税收工具对金融外部性进行调控。二是税收政策是在更广泛范围内调节金融机构收益与成本的有效工具,税收调控原则在金融业税收政策上需加以重视和运用。三是从国外的实践看,放松金融管制和推行金融混业将对金融业的税收政策产生巨大影响,需要税收理论界进行深入的研究。四是对金融业免征间接税政策在客观上造成税收的调控性缺失,使得政府无法通过税收工具对金融外部性进行有效的调控,在客观上造成金融负外部性效应放大导致的系统性金融风险问题,这一点在英、美等免征金融业间接税的国家表现的尤为明显。五是从2008年金融危机后国际上新提出的各项税收政策,如金融交易税、金融机构税、银行家红利税、金融活动税等的理论与实践看,均不同程度的存在可操作性不强、实施难度大、各国政策难以统一、政策效果难以有效评估等问题。第六章分四节对当前金融业税收政策相关理论与热点问题进行研究与评议。第一节对2008年金融危机后凸显的金融负外部性导致系统性金融风险问题进行了研究,发现金融负外部性与现代金融业承载的金融功能、自身的经营模式等因素密切相关,金融负外部性导致市场中金融商品数量过度膨胀,超出了实体经济的需求,是导致系统性金融风险重要因素,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加以纠正。由于现代金融服务体系具有公共产品特征,使得对金融外部性的矫正很难通过私人部门解决方式加以有效解决,故应借助税收手段等公共部门的解决办法来矫正,这就构成了政府运用税收政策调控金融业的逻辑起点。第二节结合国际资本流动的基础理论与我国的实际状况,研究了托宾税在我国实施问题。第三节对金融创新对税收带来的冲击做了相应的研究与建议。第四节基于经济、税收的基本原理与我国的财税体制现状对我国金融业改征增值税问题做了相应的研究和评议。第七章分二节研究我国的金融业税收政策问题。第一节结合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相关的税收与金融体制改革背景,分三个阶段对我国的金融业税收政策的内容、特点与不足做了相应的研究与分析。第二节从总体思路、制度建设、配套改革等方面对我国的金融业税收政策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在总体思路上的政策建议主要有四点,一是营造良好的税收环境以促进金融业效率的提升;二是重视并运用金融业间接税调控工具,与央行货币政策协调配合,进一步加强宏观调控;三是客观的看待金融业的税负问题,在长期负利率与高存贷差未有根本性改变的情况下,不宜给予金融业低税负;四是建议采用差别税率、税率优惠等措施进一步加强税收政策对金融发展的导向作用,如建立超额累进所得税制政策以促进中小金融机构与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实行金融业营业税差别税率促进中小企业获得更多的贷款等金融资源,对老少边穷地区的金融机构实施税收优惠政策以促进该地区的金融发展等。在税制建设上,鉴于金融业的成本与收益往往不适应于一般税收制度,建议政府根据金融业的经营特点进一步建立健全金融业税制,包括金融业的收入确认机制与不良贷款防控机制等,以促进金融企业适应国内外复杂的金融形势,更有效的防御金融风险。配套改革措施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建议我国尽快建立健全金融资产税收体系,二是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体制改革。
王恩旭[7](2011)在《区域旅游产业效率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08年国家旅游工作会议提出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发展,要求旅游产业转变发展模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而目前中国旅游产业呈现一种以规模扩张为主的增长形势,那么在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我们的收益到底如何呢?旅游产业的投入与产出的比例是否在一个合理的范围之内呢?简单的说就是旅游产业的效率处于什么样的发展水平呢?为此,本文对中国31个地区的旅游产业效率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以期揭示中国旅游产业效率的时空差异、变化趋势以及影响因素,从而为中国旅游产业效率的提升以及旅游产业的发展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所述:首先,本文对效率的概念进行了解析及界定,分析了目前效率研究的主要方法,即参数方法与非参数方法。对国内外旅游产业效率的研究内容进行了梳理,结果发现国外的研究要早于国内对于旅游产业效率的研究,其主要侧重于企业层面的研究,主要从酒店、旅行社、机场等相关行业以单体企业的形式进行效率的测算分析,而国内的研究主要侧重区域层面的宏观研究,如以某些省级地区或者某些城市为研究对象,但国内的研究也在逐渐的重视国外的研究视角,注重从酒店、旅行社等旅游企业展开效率的研究,国内对于旅游企业效率的研究大都也是从区域层面出发的,并没有像国外那样以具体的旅游企业为研究对象而展开研究。国内旅游产业效率的研究所涉及的领域与国外相比相对较少。其次,运用超效率DEA模型和Malmquist指数模型分别测算了中国旅游产业的静态效率与动态效率。结果发现:中国旅游产业静态效率总体保持上升的态势,从1995年的0.6267上升到2008年的0。6866,14年间效率均值为0.7442,表明近年来中国旅游产业效率得到一定的提升。但效率值变化高低差异较大。14年间,中国旅游产业效率虽然有所提高,但期间也有所波动,呈现一种“升降升降”的变化趋势。1995-2008年中国旅游产业的动态效率呈年平均1.9%的状态增长,其中技术进步年平均增长0.3%,技术效率年平均增长1.6%。由此可见,旅游产业省际动态效率增长主要源于技术效率提升,技术进步对于效率的增长并不明显。再次,分别运用σ、β和条件β收敛检验对中国31个地区1995-2008年的旅游产业收敛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1995-2008年,全国的旅游产业效率变化不大,最大差距的σ值为0.8054,最小差距的σ值为0.3492。处于较小的波动变化之中,变化过程较为稳定,但14年间的总体趋势是全国各地区之间的差距在逐渐的变小,呈现出总体σ收敛的特征;1995-2008年之间全国范围内的旅游产业效率的绝对β收敛通过了检验,处于明显的收敛状态,并且以每年4.04%的收敛速度变化,这一结果也表示全国范围内旅游产业效率较低的地区正在逐渐的追赶旅游产业效率较高的地区,逐渐向一种稳态的方向发展。东部、中部、西部三个“俱乐部”内部的绝对β收敛也通过了检验,表明三个地区内部的各个省市之间都有向各自的稳态发展的趋势;通过条件β收敛检验可以发现全国范围内的条件β收敛趋势低于东部与东北地区的收敛趋势。从分地区的角度来看,收敛趋势大小依次为东部、东北、西部、中部。最后,运用计量经济学面板数据模型识别了中国旅游产业效率变化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在全国范围内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对旅游产业效率的影响不显着,而其它四个变量对旅游产业效率都呈显着影响。其中,服务业发展规模呈显着的负向影响,其余的三个变量都呈显着的正向影响,影响系数的大小依次为服务业发展水平、区位条件、固定资产投资。
李战杰[8](2010)在《专业化劳动力、经济增长与产业升级》文中提出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走过了快速工业化的过程,保持了长期高速的经济增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也付出沉重的代价。尽快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推动产业升级是当前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首要命题。深圳市的改革实践似乎为这一命题提供了可行的答案,即通过自主创新、分工深化、产业集聚、专业劳动力培育与升级、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了产业结构升级、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经济长期快速稳定增长。这种升级和发展,不是一味模仿,也不是简单的“雁形理论”的跟从,而是依靠创新和专业化分工,实现以简单劳动力静态比较优势为主向以专业化劳动力动态比较优势为主的转变。时至今日,深圳不仅拥有华为、中兴等国际一流的高新技术企业,也有服装、珠宝等产品远销海外的传统优势产业,深圳还培育出了发达的金融服务业,创新的现代物流业,走向全球的文化产业,并创建了国际一流的人居环境。本文通过对增长理论的梳理,以增长理论的最新扩展即内生专业化劳动力增长理论为基础,结合实际做了进一步推演,构建了专业化劳动力的升级模型和基于专业化劳动力的产业结构分析模式。并以此为分析框架,选取深圳电子通讯设备制造业、生物基因产业作为高新技术产业的样本,选取深圳黄金珠宝业、服装业作为传统优势产业的样本,对深圳模式进行了系统的案例研究,总结发现了一条发展中国家基于专业化劳动力比较优势实现赶超的可能路径,从而回答了中国经济增长、转型、升级的三大核心问题。形成的主要结论如下:1、在信息革命、知识经济、全球化分工的背景下,经济增长的核心源泉来自由分工和专业化形成的、富于创造和创新的专业化劳动力。2、通过促进产业聚集,深化分工,从而增加专业化劳动力的种类和数量,推动专业化劳动力升级,是缩小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经济与技术差距的关键。3、依托专业化劳动力动态比较优势,推进新技术的应用,新产业的开发,新产业的创造,是发展中国家加快长期经济增长速度,拉近甚至赶超发达国家的关键。4、中国可以通过发挥专业化劳动力的动态比较优势,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中国可以依托专业化劳动力的升级,实现产业的升级;中国可以借助基于专业化劳动力的创新,推进高新技术产业高级化,巩固和提升优势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战略产业,构建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推动中国经济实现长期较快增长。
杨华[9](2010)在《基于基金工具的主体功能区政策工具研究》文中提出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中首次提出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统筹考虑各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开发强度和发展潜力,把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重点、限制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针对各区在发展和布局中的不同功能和地位,配套实施差别化的区域政策和绩效考核标准,形成规范、合理的空间开发结构。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战略的实施,需要制定并落实科学、切实可行的分类区域政策,而区域政策工具是区域政策顺利实施并发挥作用的有效手段。在各主体功能区推行分类政策时,一方面,应根据各个主体功能区的主体功能定位和政策取向,选用不同的区域政策工具;另一方面,为了避免不同区域政策工具之间可能出现的矛盾冲突,应选择运用基金工具,以达到协调区域政策工具、克服矛盾效应的目的。本文在明确各主体功能区特征功能定位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各个主体功能区分类政策的取向,并根据区域财政、投资、产业、人口和环境政策的目标,选取并组合区域政策工具。接下来,重点分析了欧盟运用区域政策工具及基金工具解决区域问题的做法,并提出了对我国主体功能区分类政策工具和基金工具的启示。最后,分析了基金工具的作用范围、资金来源和近期运作模式,并提出了我国运用基金工具的政策建议。
高俊勇[10](2007)在《基于区域经济发展的投资银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时光进入21世纪,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着经济全球化,而经济的迅速全球化又推动着区域经济一体化,世界上几乎每一个区域经济体都难以游离于其外不受到其影响。同时,又恰逢中国区域经济体市场经济逐步完善、工业化程度逐年提高、社会经济结构转型加快、金融改革进一步深化的特殊历史时期,尤其是时逢着中国区域融资市场对外的全面开放,作为区域融资市场纽带的中国投资银行业,如何适应中国区域经济体正在发生的这种内、外经济和社会格局的剧烈变化,以应对来自国际投资银行所带来的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和加快发展中国区域经济体的直接融资市场,以调整中国资本市场的融资结构、完善中国区域金融体系、提高融资效率和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均衡发展,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将成为摆在中国投资银行工作者和理论研究者面前的“绕不开的一道梁”。以国际成熟区域经济体投资银行发展演进模式为参照,以国内外对投资银行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性检验为依托,寻求中国投资银行的管理和发展模式,从而使投资银行的发展能更好的促进中国经济的增长,促进中国经济保持长期、快速和协调发展将成为今后一段时间内值得重点关注的问题。基于区域经济发展的投资银行研究,既是一个经济学课题,同时也是一个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课题。所以本文意在通过对发达经济体投资银行产生、发展的历史演进规律的探索来分析发达经济体投资银行与区域经济的协同性发展道路,从而为中国投资银行与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提供理论经验和实践借鉴。全文共九章,约十五万字。第一、二、三章主要对投资银行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研究目的与意义和投资银行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理论、国内外研究的现状等问题进行分析讨论。第四、五、六章分别对美国、欧洲以及亚洲发达区域经济体投资银行的发展规律进行研究。第七章主要研究了中国区域经济体投资银行发展现状和所存在的问题以及中国投资银行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协同关系。第八章则主要对中国投资银行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中国投资银行发展的政策建议。通过全文分析和论证可见,发达区域经济体投资银行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协同性。中国区域经济体要保持经济的快速、稳定和协调发展就要保持投资银行业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二、投资基金业的区域协调与西部基金业的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投资基金业的区域协调与西部基金业的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2)信托公司参与PPP项目的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信托相关文献综述 |
1.2.2 PPP相关文献综述 |
1.2.3 信托公司及其他金融机构投资于PPP领域的相关文献综述 |
1.2.4 文献评述 |
1.3 研究思路及内容 |
1.4 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2 PPP类信托的理论基础 |
2.1 信托和PPP在制度上的耦合 |
2.1.1 信托共有制与PPP模式中的合作结构 |
2.1.2 信托财产独立性与PPP模式中的SPV |
2.2 PPP类信托与传统政信合作业务的对比 |
2.3 信托公司参与PPP项目的优劣势分析 |
2.3.1 信托公司参与PPP项目的优势 |
2.3.2 信托公司参与PPP项目应注意的问题 |
3 信托在PPP领域应用的商业模式 |
3.1 市场前景 |
3.2 信托参与PPP项目的业务模式 |
3.2.1 以债权投资形式间接参与PPP项目 |
3.2.2 以股权形式直接投资PPP项目 |
3.2.3 提供综合投融资解决方案 |
3.3 风险与防范措施 |
3.3.1 PPP项目风险防范 |
3.3.2 建立风险共担的机制 |
3.3.3 针对投资期限、预期回报率匹配问题的应对措施 |
3.3.4 针对项目运营经验缺乏的应对措施 |
3.4 退出机制 |
3.4.1 长期持有股权情形下信托计划的流动性安排 |
3.4.2 通过股权转让方式退出 |
3.4.3 通过项目资产证券化的形式退出 |
3.4.4 在PPP资产交易平台流转 |
4 案例分析 |
4.1 中航信托债权投资柳州莲花大道PPP项目 |
4.1.1 项目概况 |
4.1.2 交易对手介绍 |
4.1.3 “明股实债”模式分析 |
4.1.4 存在问题分析 |
4.2 兴业信托股权投资PPP政府引导基金 |
4.2.1 项目概况 |
4.2.2 交易对手介绍 |
4.2.3 产业基金股权投资模式分析 |
4.2.4 成功经验借鉴 |
4.2.5 其他参与路径建议——基金管理人 |
4.3 两大案例对比分析 |
5 对信托公司参与PPP项目的对策建议 |
5.1 有关商业模式的对策建议 |
5.1.1 与实力强劲的交易对手进行合作 |
5.1.2 选择合适的业务模式 |
5.1.3 寻找低成本的长期资金来源 |
5.1.4 做好风险防控工作 |
5.1.5 完善退出机制,提高产品流动性 |
5.2 政策性建议 |
5.2.1 针对资管新规 |
5.2.2 针对银监会55号文 |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3)丝绸之路经济带西部区域金融中心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对照表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区域金融中心的文献综述 |
1.2.1 区域金融中心建设文献综述 |
1.2.2 区域金融中心评价体系综述 |
1.2.3 区域金融中心影响因素研究 |
1.2.4 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金融中心研究 |
1.3 研究内容和意义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创新点与不足 |
第二章 区域金融中心理论基础 |
2.1 区域金融中心的内涵 |
2.2 区域金融中心的发展模式 |
2.2.1 自然渐进模式 |
2.2.2 政府主导模式 |
2.2.3 混合模式 |
2.3 区域金融中心的成长理论 |
2.3.1 自然发展理论 |
2.3.2 政府引导理论 |
2.3.3 金融集聚理论 |
2.3.4 规模经济学理论 |
2.3.5 区位经济学 |
第三章 重要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案例研究 |
3.1 伦敦国际金融中心的强盛不衰 |
3.2 纽约国际金融中心的崛起 |
3.3 新加坡国际金融中心:在规划和设计中形成 |
3.4 香港金融中心的发展 |
第四章 丝绸之路经济带西部六市金融发展现状分析 |
4.1 西部六市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金融发展概况 |
4.2 丝绸之路经济带西部六市经济与金融发展比较 |
4.2.1 西部六市经济实力比较 |
4.2.2 西部六市银行业发展比较 |
4.2.3 西部六市证券业发展比较 |
4.2.4 西部六市保险业发展比较 |
第五章 基于ANP的西部区域金融中心选择分析 |
5.1 网络层次分析法(ANP) |
5.1.1 ANP的网络层次结构 |
5.1.2 ANP进行决策的基本步骤 |
5.2 基于ANP分析的西部区域金融中心建设评价 |
5.2.1 确定西部区域金融中心竞争力评价因素 |
5.2.2 构建ANP网络模型 |
5.2.3 建立两两判断矩阵 |
5.2.4 矩阵构建与结果分析 |
第六章 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金融中心定位分析 |
6.1 构建西部金融机构集聚中心 |
6.2 构建西部金融市场交易中心 |
6.3 构建西部金融后台和服务外包中心 |
第七章 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金融中心建设的策略 |
7.1 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金融中心建设的具体措施 |
7.1.1 提升金融中心集聚和辐射能力 |
7.1.2 深化金融改革与金融创新 |
7.1.3 构建多元化融资市场 |
7.1.4 完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 |
7.1.5 优化金融生态环境 |
7.1.6 防范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 |
7.2 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金融中心建设的保障措施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录 |
(4)广西地方政府参与产业投资基金的风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二) 文献综述 |
1. 国外关于产业投资基金的研究述评 |
2. 国内关于产业投资基金的研究述评 |
(三)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 研究内容 |
2. 研究方法 |
(四) 可能的创新点 |
一、产业投资基金及其政府参与风险的理论概述 |
(一) 产业投资基金的概念 |
1. 境外关于产业投资基金的定义 |
2. 国内关于产业投资基金的定义 |
(二) 产业投资基金的分类 |
(三) 地方政府参与产业投资基金的风险分析 |
1. 流动性风险 |
2. 市场风险 |
3. 经营管理风险 |
4. 投资环境风险 |
5. 市场交易风险 |
6. 道德信用风险 |
7. 退出风险 |
(四) 地方政府参与产业投资基金的基本类型 |
1. 按实践架构划分 |
2. 按组织形式划分 |
二、广西地方政府参与产业投资基金现状及特点分析 |
(一) 地方政府参与意向强烈,产业投资基金呈非均衡性增长 |
(二) 金融机构是重要推手,“政府+金融机构”成为主导模式 |
(三) 政府、金融机构的“二元”资金结构,杠杆效应明显 |
(四) 有限合伙型为主的组织形式,政府承担了主要风险 |
(五) 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转型升级引导是基金的主要投向,政策性较强 |
(六) 基金的收益通常约定,政府承担了“付息”的责任 |
(七) 股权回购的退出机制,政府承担了“兜底”的责任 |
三、广西地方政府参与产业投资基金的风险分析 |
(一) 广西地方政府参与产业投资基金的领域限制,容易产生流动性风险 |
(二) 地方政府的深度参与,容易诱发经营管理风险 |
(三) 地方政府法律环境和扶持政策不完善,投资环境风险不明朗 |
(四) 地方政府产业投资基金退出渠道单一,退出风险大 |
(五) 投资基金的“明股实债”现象,加大地方政府财政风险 |
(六) 信息不对称,产业投资基金隐藏的金融风险存在转化为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可能性 |
四、国内外产业投资基金风险控制的经验借鉴 |
(一) 国外产业投资基金风险控制的经验借鉴 |
1. 美国产业投资基金风险控制的经验借鉴 |
2. 欧洲产业投资基金的风险控制经验借鉴 |
3. 日本产业投资基金的风险控制经验借鉴 |
(二)国内产业投资基金风险控制的经验借鉴 |
1. 渤海产业投资基金 |
2 湖南文化旅游产业投资基金 |
3. 浙江省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 |
五、广西地方政府参与产业投资基金的风险防范对策 |
(一) 合理设计融资方案,防范和规避流动性风险 |
(二) 优化基金运作机制,控制经营管理风险 |
(三) 完善法律环境和扶持政策建设,消除投资环境风险隐患 |
(四) 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畅通产业投资基金退出渠道 |
(五) 严格地方政府债务管理,避免基金成为引发财政风险的“导火索”和“助推器” |
(六) 加强金融风险防范措施,降低金融风险转化为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可能性 |
结束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基金产业集聚区规划研究 ——以木渎基金小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金融服务业转型,助推基金产业蓬勃发展 |
1.1.2 “基金小镇”模式引入我国,掀起建设热潮 |
1.1.3 基金产业集聚区规划的研究难以满足需求 |
1.2 研究对象与概念诠释 |
1.2.1 基金产业定义和范畴 |
1.2.2 基金产业集聚区的概念 |
1.3 研究意义和内容 |
1.3.1 研究意义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基金产业集聚区理论研究与实践进展 |
2.1 国内外理论研究综述 |
2.1.1 基金产业空间集聚效应研究 |
2.1.2 基金产业集聚的核心要素追求 |
2.1.3 基金产业的环境研究 |
2.2 基金产业集聚区的实践案例研究 |
2.2.1 国外基金产业集聚区实践案例 |
2.2.2 国内基金产业集聚区实践案例 |
2.2.3 相关案例总结 |
第三章 基金产业集聚区选址和规模研究 |
3.1 基金产业主要特征 |
3.1.1 知识密集性 |
3.1.2 业态综合性 |
3.1.3 空间舒适性 |
3.1.4 硬件高端性 |
3.2 基金产业集聚区的空间分布规律研究 |
3.2.1 现代服务活动的空间分布模式及其演变 |
3.2.2 基金产业集聚区空间分布的规律 |
3.3 基金产业集聚区的选址研究 |
3.3.1 经济因素 |
3.3.2 人才因素 |
3.3.3 环境因素 |
3.3.4 制度因素 |
3.4 基金产业集聚区形态与规模研究 |
3.4.1 基金产业集聚区形态特征 |
3.4.2 基金产业集聚区的规模 |
第四章 基于共生理论的基金产业链设计 |
4.1 集聚区产业链的组成分析及特征 |
4.1.1 产业链的组成分析 |
4.1.2 产业链的主要特征 |
4.2 共生理论的概述及对基金产业链的应用 |
4.2.1 共生理论主要内容 |
4.2.2 共生理论应用于产业链的启示 |
4.3 基金产业集聚区产业链设计的建议 |
第五章 基金产业集聚区空间布局规划 |
5.1 基金产业集聚区功能结构研究 |
5.1.1 位于金融中心的基金产业集聚区功能结构 |
5.1.2 位于金融中心近郊的基金产业集聚区功能结构 |
5.2 基金产业集聚区空间布局策略 |
5.2.1 位于金融中心的基金产业集聚区空间布局策略 |
5.2.2 位于金融中心近郊的基金产业集聚区空间布局策略 |
第六章 基金产业集聚区运行机制探讨 |
6.1 两种不同的开发模式 |
6.1.1 自发形成型 |
6.1.2 引导培育型 |
6.2 运营机制设计 |
6.2.1 打造资源联动平台 |
6.2.2 营造知识共享与创新氛围 |
6.2.3 完善监督和仲裁机制 |
第七章 案例实证——木渎基金小镇 |
7.1 木渎镇发展基金产业条件分析 |
7.1.1 经济因素 |
7.1.2 人才因素 |
7.1.3 环境因素 |
7.1.4 制度因素 |
7.1.5 转型需求迫切 |
7.2 木渎基金小镇选址研究 |
7.2.1 藏书片区条件分析 |
7.2.2 胥江城条件分析 |
7.2.3 基金小镇选址比对结果 |
7.3 木渎基金小镇规划策略 |
7.3.1 发展目标 |
7.3.2 发展策略 |
7.3.3 产业链设计 |
7.3.4 空间布局规划 |
7.3.5 运行机制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 |
(6)中国金融业税收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前人的研究 |
1.1.3 研究的意义 |
1.2 研究思路、分析方法与主要结论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与主要结论 |
1.3 主要创新点与不足 |
2 金融业税收基础理论研究 |
2.1 概念的界定与分析 |
2.1.1 金融 |
2.1.2 金融业 |
2.1.3 金融业税收 |
2.2 金融业税收政策的政策效应分析 |
2.2.1 金融业税收政策的宏观效应 |
2.2.2 金融业税收政策的微观效应 |
2.3 金融业税收政策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
2.3.1 “效率优先”原则 |
2.3.2 “中性与调控性并重”原则 |
2.3.3 “结构平衡、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原则 |
3 中国金融业税收政策宏观效应的实证研究 |
3.1 中国金融、经济与税收互动性的实证研究——基于VAR模型 |
3.1.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金融与税收发展状况 |
3.1.2 文献研究综述 |
3.1.3 向量自回归(VAR)模型简介 |
3.1.4 指标选取与数据预处理 |
3.1.5 模型的构建、检验与分析 |
3.1.6 中国信贷规模与经济增长的协整检验与回归分析 |
3.1.7 研究小结与政策启示 |
3.2 金融发展与地方财政收入相关性的实证研究—基于中国15个省市面板数据 |
3.2.1 文献研究综述 |
3.2.2 面板数据模型(panel data)简介 |
3.2.3 指标选取与数据的预处理 |
3.2.4 模型的检验、构建与回归分析 |
3.2.5 研究小结与政策启示 |
4 中国金融业税收微观效应的实证研究 |
4.1 中国金融业税负研究 |
4.1.1 文献研究综述 |
4.1.2 中国金融业税负的实证研究—来自A股上市公司的证据 |
4.1.3 中国金融业税负的国际比较 |
4.1.4 金融业税负与绩效的协整检验——基于A股银行业上市公司 |
4.1.5 影响中国金融业税负的客观因素分析 |
4.1.6 研究小结与政策启示 |
4.2 金融业税收微观效应实证研究—基于中国A股上市银行面板数据 |
4.2.1 文献研究综述 |
4.2.2 中国金融业税收信贷扩张效应的实证研究 |
4.2.3 中国金融业税收收入效应的实证研究 |
4.2.4 中国金融业税收利润效应的实证研究 |
4.2.5 研究小结与政策启示 |
5 国外金融业税收政策的研究与借鉴 |
5.1 国外金融业直接税政策研究 |
5.1.1 典型国家金融业直接税政策研究 |
5.1.2 国外金融业直接税政策的借鉴与启示 |
5.2 国外金融业间接税政策研究与借鉴 |
5.2.1 国外金融业间接税政策 |
5.2.2 国外金融业间接税政策的启示 |
5.3 2008年金融危机后国际金融业税收政策理论与实践评述 |
5.3.1 2008年金融危机后对税收政策的理论性研究 |
5.3.2 2008年金融危机后国外金融业新税收政策的理论与实践评述 |
5.3.3 2008年金融危机后国外金融业新税收政策的启示 |
6 金融业税收政策相关专题的研究、前瞻与评议 |
6.1 金融负外部性、系统性金融风险与金融业税收 |
6.1.1 外部性概念的界定与分析 |
6.1.2 金融负外部性与系统性金融风险 |
6.1.3 金融负外部性的矫正手段——金融业税收 |
6.2 国际间资本流动的税收管理政策—托宾税 |
6.2.1 国际资本流动的经济学分析 |
6.2.2 托宾税基本原理的经济学分析 |
6.2.3 对我国是否开征托宾税的评议 |
6.3 应对金融创新挑战的税收政策前瞻 |
6.3.1 对金融创新原理的经济学分析 |
6.3.2 金融创新给税收带来的冲击 |
6.3.3 我国应对金融创新挑战的税收政策前瞻 |
6.4 扩大增值税征收范围之金融业增值税评议 |
6.4.1 金融服务课征增值税的经济学分析 |
6.4.2 从税收学的基本原理看金融业的增值税改革 |
6.4.3 从我国目前的财税体制角度看金融业增值税改革 |
7 中国金融业税收政策回顾分析与政策建议 |
7.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金融业税收政策回顾分析 |
7.1.1 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初期(1978~1993年)的金融业税收政策 |
7.1.2 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深化时期(1993~2004年)的金融业税收政策 |
7.1.3 2004年以来的金融业税收政策 |
7.2 中国金融业税收政策建议 |
7.2.1 中国金融业税收政策实施的总体思路 |
7.2.2 进一步建立健全符合金融业经营特点的金融业税制 |
7.2.3 中国金融业税收政策有效实施的配套改革措施 |
附表:实证研究原始数据 |
参考文献 |
硕士或博士研究生学习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7)区域旅游产业效率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标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主要创新点 |
2 相关理论与研究述评 |
2.1 效率的相关理论 |
2.1.1 效率的含义及其分解 |
2.1.2 效率的研究方法 |
2.2 旅游产业效率的评价研究 |
2.2.1 国外的评价研究 |
2.2.2 国内的评价研究 |
2.2.3 国内外的研究总结 |
3 区域旅游产业效率的时空差异评价 |
3.1 评价方法 |
3.1.1 超效率DEA模型 |
3.1.2 Malmquist指数模型 |
3.2 变量与数据来源 |
3.2.1 变量选取 |
3.2.2 数据来源 |
3.3 旅游产业效率的静态评价 |
3.3.1 总体效率差异分析 |
3.3.2 分地区效率差异分析 |
3.4 旅游产业效率的动态评价 |
3.5 效率的分解 |
3.5.1 纯技术效率变化情况 |
3.5.2 规模效率变化情况 |
4 区域旅游产业效率的收敛性分析 |
4.1 分析方法 |
4.2 变量与数据来源 |
4.3 结果分析 |
4.3.1 σ收敛分析 |
4.3.2 绝对β收敛分析 |
4.3.3 条件β收敛分析 |
5 区域旅游产业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
5.1 影响因素变量选择 |
5.2 计量模型的建立 |
5.2.1 计量模型的选择 |
5.2.2 计量模型的设计 |
5.3 数据检验与模型选择 |
5.3.1 数据平稳性检验 |
5.3.2 数据协整检验 |
5.3.3 面板数据模型的类型选择 |
5.4 影响因素识别与结果分析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局限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专业化劳动力、经济增长与产业升级(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经济增长的秘密 |
第二节 中国经济增长的迷局 |
第三节 研究思路、方法、结构和创新点 |
1.3.1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2 文章结构和主要内容 |
1.3.3 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 |
第二章 经济增长理论的回顾和评论 |
第一节 第一代经济增长理论:资本积累 |
2.1.1 哈罗德-多马模型 |
2.1.2 索罗-斯旺模型 |
第二节 第二代经济增长理论:知识积累 |
2.2.1 AK模型 |
2.2.2 干中学模型 |
2.2.3 两部门模型 |
2.2.4 罗默模型 |
2.2.5 人力资本理论 |
第三节 第三代经济增长理论:分工与专业化 |
2.3.1 斯密与杨格定理 |
2.3.2 D-S模型与分工理论的新发展 |
2.3.3 杨小凯-博兰德的分工演进理论 |
2.3.4 基姆-莫迪塔的劳动专业化理论 |
2.3.5 贝克尔-墨菲的协调成本理论 |
2.3.6 技术创新的内生化模型 |
第四节 全球化背景下的经济增长理论新发展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空间集聚与内生专业化劳动力 |
第一节 DS理论的空间化 |
第二节 模块化分工与现代产业组织 |
3.2.1 模块化分工引起社会分工深化与规模收益递增 |
3.2.2 模块化分工与空间产业扩散与集聚 |
第三节 一个标准的产业升级动态均衡解:戴群解 |
3.3.1 非空间的内生专业化劳动力 |
3.3.2 专业化劳动力与空间产业集聚 |
第四节 对内生专业化劳动力与空间集聚的再考察 |
3.4.1 空间集聚推动企业内部分工转变为社会分工 |
3.4.2 分工与专业化劳动力的演进过程 |
3.4.3 企业边界、产业边界与专业化劳动力的细分 |
第五节 内生专业化劳动力增长理论的扩展 |
3.5.1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落后国家或地区创新活动的特征 |
3.5.2 开放式创新与模块化分工形成了持续的规模报酬递增效应 |
3.5.3 基于内生专业化劳动力的经济赶超过程 |
第四章 内生专业化劳动力增长的深圳模式 |
第一节 有关产业外包与生产率实证研究的理论综述 |
第二节 深圳动态产业升级的起点与主要特征 |
4.2.1 深圳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 |
4.2.2 深圳布吉街道产业升级的故事 |
第三节 从模块化分工到内生专业化劳动力产业升级的内在机制 |
4.3.2 模块化分工组织形态变化与产业升级 |
4.3.3 模块化分工与产业升级 |
第四节 内生专业化劳动力增长过程中政府的作用 |
第五章 无边界的产业 |
第一节 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 |
5.1.1 产业分工、聚集、升级的历程 |
5.1.2 产业发展的主要特征 |
5.1.3 高度分工的网状产业结构 |
5.1.4 产业聚集的外部性 |
5.1.5 小结 |
第二节 生物基因产业 |
5.2.1 深圳生物产业 |
5.2.2 生物基因产业 |
5.2.3 小结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5.3.1 产业无边界 |
5.3.2 创新的持续性 |
5.3.3 原始创新的重要性 |
5.3.4 产业的替代性 |
第六章 有边界、有创造的产业 |
第一节 黄金珠宝产业 |
6.1.1 产业分工、集聚、升级历程 |
6.1.2 深圳黄金珠宝产业发展特征 |
6.1.3 产业分工与专业化 |
6.1.4 网状产业结构 |
6.1.5 产业聚集的外部性 |
6.1.6 小结 |
第二节 服装产业 |
6.2.1 产业分工、集聚、升级的历程 |
6.2.2 产业发展特征 |
6.2.3 产业分工与专业化 |
6.2.4 网状产业结构 |
6.2.5 产业集聚的外部性 |
6.2.6 小结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6.3.1 产业边界确定 |
6.3.2 产业的升级趋势 |
6.3.3 产业的动态集聚趋势 |
第七章 创新的空间 |
第一节 政府的作用 |
7.1.1 推动形成有效市场环境,激发市场自身活力 |
7.1.2 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鼓励科技创新 |
7.1.3 强化政府扶持力度,促进产业集聚,推动产业升级 |
第二节 学术机构的作用 |
7.2.1 国内大学的发展与创新 |
7.2.2 大学发展推动深圳产业创新 |
7.2.3 问题 |
第三节 创新的现代服务体系 |
7.3.1 专业化并不断创新的金融服务业 |
7.3.2 创新的现代物流业 |
第八章 总结、建议与展望 |
第一节 结论 |
第二节 建议 |
第三节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9)基于基金工具的主体功能区政策工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背景及意义 |
(二)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三)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四)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一、主体功能区与分类政策工具 |
(一) 主体功能区界定 |
(二) 主体功能区分类政策工具 |
二、基金工具的界定 |
(一) 基金工具的概念和种类 |
(二) 基金工具与政策工具的关系 |
(三) 运用基金工具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三、国外运用基金工具的实践与启示——以欧盟为例 |
(一) 欧盟标准区域单元划分框架与区域政策导向 |
(二) 标准区域单元的政策工具选择 |
(三) 欧盟区域政策工具的运行 |
(四) 对我国主体功能区分类政策工具和基金工具的启示 |
四、运用基金工具协调区域政策工具的具体实施方法 |
(一) 基金工具适用范围 |
(二) 基金工具资金来源 |
(三) 基金工具的运作模式 |
五、运用基金工具协调区域政策工具的政策建议 |
(一) 建立专门的"基金工具管理机构" |
(二) 进行以制度为前提的系统化和规范化设计 |
(三) 构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
(四) 建立健全相关法律体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基于区域经济发展的投资银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选题 |
一、基于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提高直接融资比重等问题提出的时代背景 |
二、基于投资银行业与中国区域经济增长越来越密切的协同关系背景 |
三、基于现阶段发展中国投资银行理论的实际需要 |
四、基于借鉴发达区域经济体投资银行协同发展经验的需要 |
第二节研究对象、范围及研究方法 |
一、区域经济体的研究对象选择 |
二、投资银行的研究对象选择 |
三、研究方法 |
第三节论文主要内容、观点与创新 |
一、论文的框架 |
二、论文的主要观点与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对投资银行若干基本问题的考察 |
第一节对投资银行的一般理论分析 |
一、投资银行的概念 |
二、投资银行的基本业务 |
三、投资银行的本质 |
第二节对投资银行作用与地位问题的理解 |
一、投资银行在金融体系中的地位 |
二、投资银行的基本功能 |
三、投资银行在企业融资中发挥的作用 |
四、投资银行在第三产业中发挥的作用 |
五、对投资银行与区域经济发展相关性的分析 |
第三节投资银行的主客体问题 |
一、投资银行的主体问题 |
二、投资银行的客体问题 |
第四节投资银行业务模式和发展模式概述 |
一、投资银行业务模式 |
二、投资银行发展模式 |
第五节投资银行与金融体系的关系问题 |
一、投资银行与区域货币市场的关系 |
二、投资银行与区域资本市场的关系 |
三、投资银行与区域金融衍生金融工具市场的关系 |
四、投资银行与区域信贷和保险市场的关系 |
五、投资银行与商业银行的区别与联系问题 |
六、投资银行业务国际化的若干理论问题 |
第三章 投资银行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
第一节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支撑理论概述 |
一、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的相关基本理论 |
二、新金融发展理论的产生及主要内容 |
三、其他有关融资与经济增长的理论 |
第二节区域金融成长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理论概述 |
一、相关区域金融理论概述 |
二、对区域金融理论的基本认识 |
三、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 |
第三节投资银行发展的基本理论综述 |
一、投资银行的产生 |
二、国内外对投资银行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研究与理解 |
第四章 投资银行发展与美国经济发展 |
第一节投资银行在美国的发展历程概述 |
一、美国投资银行发展的总体评述 |
二、美国投资银行的发展历程概述 |
第二节美国投资银行经营管理制度的转变历程和形式 |
一、早期的自然分业与美国工业化起步阶段的同步性 |
二、20 世纪30 年代前美国金融制度的特点—早期投资银行与商业银行的混业经营 |
三、20 世纪30 代美国投资银行分业制度的确立 |
四、美国投资银行分业制度的废除与现代混业制度的建立 |
五、美国新、旧金融监管体系比较 |
第三节 美国投资银行发展与社会经济现代化发展历史进程的协同性 |
一、对美国现代化进程的总体评述 |
二、独立革命、西向扩张、南北战争和战后南方重建时期为投资银行在美国的萌芽和发展提供了土壤 |
三、近代工业化完成和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为投资银行在美国发展提供了动力 |
四、美国现代资本主义发展为投资银行在美国的发展壮大提供了现实可能 |
第四节 美国投资银行发展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三个阶段 |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经济高速发展时期(1898——1929 年)与投资银行发展的协同性 |
二、经济大危机、罗斯福新政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1929——1945 年)投资银行与美国经济的协同发展关系 |
三、战后称霸资本世界的鼎盛时期 |
第五节 对美国投资银行发展模式及其监管模式发展规律的反思 |
一、对美国投资银行发展模式的反思 |
二、混业经营的长期发展趋势与其制度经济学思考 |
第五章 欧洲发达区域经济体投资银行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 |
第一节 英国商人银行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 |
一、英国投资银行的产生与英国经济起步阶段的协同关系 |
二、投资银行的发展阶段与英国经济的发展 |
三、一战后商人银行随经济波动的调整 |
四、现代英国投资银行业务与经济发展的新特点 |
第二节 英国投资银行的监管特点 |
一、注重行业自律 |
二、“大一统监管模式”表现出较高的效率 |
第三节 德国投资银行及其与德国经济的发展 |
一、早期德国全能银行制度的产生适应了德国工业化阶段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
二、德国投资银行经营模式特点与德国二战后的“经济奇迹” |
三、德国金融混业经营的监管体制与监管特点 |
第四节美、英、德投资银行发展模式比较及启示 |
一、美、英、德投资银行发展模式比较 |
二、美、英、德投资银行发展模式的启示 |
第五节 西方发达经济体投资银行的发展趋势 |
一、投资银行的全能化趋势 |
二、投资银行的国际化趋势 |
三、投资银行的网络化趋势 |
四、投资银行的智能化趋势 |
五、投资银行业务的专业化趋势 |
第六章 亚洲新兴经济体投资银行与区域经济的发展 |
第一节 日本投资银行的发展模式及其与日本经济发展的关系 |
一、日本早期投资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
二、战后日本投资银行与经济的发展状况 |
三、20 世纪70—80 年代日本投资银行与经济的发展 |
四、日本投资银行的发展现状 |
五、日本经济发展与日本融资模式变迁进程的协同关系 |
六、日、美、英投资银行与经济发展比较 |
七、日、美发达经济体投资银行金融控股公司发展模式及效率分析 |
八、日本与美国投资银行治理结构对比研究 |
第二节 新加坡投资银行与经济发展 |
一、新加坡投资银行的产生 |
二、新加坡投资银行业务特点及与商业银行关系 |
三、新加坡投资银行与经济兴起的原因分析 |
第三节 香港投资银行与香港经济发展 |
一、香港投资银行的概述 |
二、香港投资银行业务特征以及香港投资银行与商业银行的关系 |
三、对香港投资银行与香港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分析 |
第四节 韩国投资银行与韩国经济发展 |
一、韩国投资银行的发展进程 |
二、韩国企业的融资特点及其与经济发展的互动 |
第五节 中国台湾投资银行与经济发展 |
一、台湾投资银行的发展状况 |
二、投资银行对中国台湾经济发展的贡献 |
第七章 投资银行与中国经济发展 |
第一节 投资银行在中国的发展 |
一、对中国投资银行发展历程的总体回顾 |
二、中国投资银行业的主体——中国证券公司的发展历史 |
三、中国投资银行经营体制演变 |
第二节 中国证券市场与投资银行发展 |
一、中国证券市场的不可逆转的市场化趋势与投资银行的作用 |
二、中国证券市场发展规范化程度的提高与投资银行发展 |
三、中国证券市场的国际化与投资银行发展 |
四、发展投资银行与繁荣中国证券市场 |
五、中国投资银行与投资基金的运作 |
第三节 中国投资银行与区域经济发展协同性分析 |
一、发达经济体投资银行与其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相适应性 |
二、中、美、英投资银行与区域经济发展起步环境对比分析 |
三、现阶段中国经济发展与投资银行发展的协同关系分析 |
第八章 中国投资银行的发展战略研究 |
第一节 中国金融融资结构发展趋势与政策建议 |
一、中国金融融资结构的发展趋势 |
二、发展中国经济体融资结构的政策建议 |
第二节 中国投资银行治理结构的发展及其政策建议 |
一、建立适应经济发展水平的投资银行治理结构的急迫性 |
二、逐步建立适应现代直接融资的股权机构 |
三、实施股权转换的创新战略,提高股权流动性 |
四、逐步建立起适应现代投资银行法人治理结构的特征 |
第三节 中国投资银行的监管模式与政策建议 |
一、逐步建立起集中统一的证券市场监管目标模式 |
二、渐进性地走向金融混业统一监管体制 |
三、积极发展多元化的辅助监管体系 |
四、加强金融监管的国际协调与合作 |
第四节 中国投资银行发展与经济发展协同对策分析 |
一、适应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打造投资银行航母 |
二、紧跟现代区域经济发展趋势,实施业务发展方向多元化战略 |
三、构建起相对成熟的、复合型和专家型投资银行人才队伍 |
第五节 中国投资银行业国际化发展的战略选择 |
一、选择适合中国经济发展阶段的投资银行国际化模式 |
二、实施中国投资银行加速扩张战略 |
三、加快金融管理技术的国际化进程 |
四、建立健全适应投资银行国际化要求的法律、法规环境 |
五、加强与有关国际组织的协调与沟通 |
第九章 投资银行业务市场案例比较研究 |
第一节 中外投资基金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协同关系比较研究 |
一、投资基金发展与美、英经济发展的协同关系 |
二、中国投资基金与经济发展协同状况 |
三、现阶段中国投资基金发展对策分析 |
第二节 中外股票市场与经济发展案例比较研究 |
一、分形理论与证券市场解析 |
二、案例相关数据说明 |
三、对数据的密度拟合 |
四、几点结论及解析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投资基金业的区域协调与西部基金业的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去刚兑后西部信托公司资产配置策略研究[D]. 高勃恺. 北京化工大学, 2021
- [2]信托公司参与PPP项目的案例研究[D]. 胡燕佳. 浙江大学, 2018(08)
- [3]丝绸之路经济带西部区域金融中心建设研究[D]. 章妍.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7(04)
- [4]广西地方政府参与产业投资基金的风险研究[D]. 钟明秀. 广西师范大学, 2017(02)
- [5]基金产业集聚区规划研究 ——以木渎基金小镇为例[D]. 吴娱. 苏州科技大学, 2016(04)
- [6]中国金融业税收政策研究[D]. 闫肃.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2012(01)
- [7]区域旅游产业效率评价研究[D]. 王恩旭. 大连理工大学, 2011(09)
- [8]专业化劳动力、经济增长与产业升级[D]. 李战杰. 南开大学, 2010(07)
- [9]基于基金工具的主体功能区政策工具研究[D]. 杨华. 兰州大学, 2010(11)
- [10]基于区域经济发展的投资银行研究[D]. 高俊勇. 东北师范大学, 20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