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神奇的葱蒜类蔬菜(论文文献综述)
曹宁[1](2020)在《壮族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是生物多样性极为丰富的多民族大国,各族人民在长期利用生物资源的过程中创造了丰富的传统知识。这些传统知识在促进生态环境保护、维持生物多样性的稳定、推动文化多样性的发展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有许多传统知识正在加速丧失,传统知识的传承和保护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壮族世居于我国的岭南地区,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了大量的传统知识,涉及到壮族人民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充分反映了壮族地区的经济、社会、文化等特点。对壮族传统知识进行搜集、整理和编目,在传承传统知识、保护传统文化、维护民族团结,促进壮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通过文献研究、实地调查、关键人物访谈等方式,对壮族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进行调查、整理与编目。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传统知识多样性指数的计算,确定了壮族传统知识多样性热点地区;同时在有代表性的3个县(市)选取了9个村屯进行传统蔬菜资源的对比研究。结合研究实际,从不同角度入手,分析了壮族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的特征,探讨了壮族传统知识在发展和传承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提出了保护、传承和发展传统知识的相关建议,为政府部门制定传统知识相关政策、建立传统知识获取与惠益分享制度提供借鉴。本文主要研究结果:1、壮族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非常丰富。本研究共编目壮族生物多样性相关的传统知识词条965个,其中传统选育农业遗传资源的相关知识词条391个(40.52%);传统医药相关知识词条338个(35.03%);与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相关的传统技术及生产生活方式词条58个(6.01%);与生物多样性相关的传统文化词条69个(7.15%);传统生物地理标志产品相关知识词条109个(11.30%)。2、确定了壮族传统知识热点地区。按照传统知识的空间分布情况,将编目的传统知识精确划分到广西的14个地级市,计算各市的传统知识多样性指数,将桂西地区确定为壮族传统知识热点地区。3、结合研究实际,分析壮族传统知识在产生、利用和发展等方面的特征。这些特征主要体现在:起源于壮族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形成于壮族人民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对壮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有重要影响;世代传承与壮族的民族文化和民族习俗息息相关。4、以传统蔬菜资源为研究对象,在靖西市、上林县、武宣县3个县(市)选取了 90户农户,进行传统蔬菜资源案例研究。共记录了传统蔬菜资源127个(种和农家品种),隶属37科82属,包括栽培蔬菜资源74个(农家品种,占58.27%),野生蔬菜资源53个(种,占41.73%)。比较三地蔬菜资源的组成、相似性以及不同民族间对蔬菜资源利用方式、相似度和认知情况。结果表明:壮族农户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成功地选育了多个蔬菜品种,并持续利用多种野生蔬菜资源;与受访的汉族农户相比,壮族农户对蔬菜资源的利用方式较为多样,利用部位也更为广泛;受访的壮族、汉族农户均认为,新品种的引进是造成传统蔬菜资源丧失的重要原因,种子站推广以及自家留种是有效保存传统蔬菜资源的方式。但与其他调研地点相比,靖西地区壮族农户传承传统蔬菜资源的观念较为淡薄。这是由于靖西当地传统蔬菜种类多样,数量繁多,当地农户认为少量传统蔬菜资源的丢失并不会对正常的生活造成影响,因而对传统蔬菜资源的保存和传承持无所谓态度。5、壮族传统知识的发展传承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主要包括:传统知识的相关保护措施尚未健全;传统知识的搜集整理颇有难度;传统知识的使用频率逐渐降低;传统知识的传承观念日渐淡薄。在编目基础上,本研究结合实际案例,提出壮族传统知识的传承策略:加快立法,用法律手段促进传统知识的保护与发展;多方参与,建立传统知识数据库;结合政策,因地制宜保护传统知识;加强宣传,提高壮族人民保护传统知识的意识;深入挖掘,使传统知识在当代社会散发更大魅力。6、本研究首次对壮族传统知识进行了编目,为壮族传统知识数据库建设和惠益共享提供了基础资料,同时提出了传统知识多样性指数,确定了壮族传统知识热点地区,对壮族热点地区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的保护具有参考意义。本研究还从生物遗传资源的角度对壮族传统知识及与之相关的民族文化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传承保护壮族传统知识的建议,为政府部门制定传统知识相关政策、建立获取与惠益分享制度建言献策。
郁娅池[2](2017)在《春棚韭菜休眠特性及耐低温生长习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韭菜(Allium tuberosum Rottl.ex Spr.)属于百合科葱属(Allium L.),是多年生宿根植物,春季大棚栽培的重要蔬菜,其生长特性与不同品种的休眠与耐低温生长习性相关。本文以15个韭菜品种为试材,设计不同时期人工气候箱恒温下韭菜生长规律试验,春季大棚品种比较试验,研究了不同韭菜品种的休眠特性、春棚栽培下生长形态的差异、各器官耐低温生理指标,以及各茬次产量及品质的变化规律,得到以下结果:1韭菜从11月至12月上旬开始进入休眠,至翌年2月上旬至3月上旬逐渐渡过休眠;有的品种休眠开始的早,且程度较深,度过休眠需要的时间也较长,呈现深休眠的特性;有的的品种进入休眠趋势不太明显,表现为生长稍慢,持续的时间也较短,恢复生长的时间较早,呈现浅休眠的特性。本实验中韭-1(富韭黑秀F1)、韭-3(紫根春早红F1)、韭-4(韭宝2号F1)和韭-9(扬州细叶韭F1)表现深休眠特性;韭-2(寒香韭F1)等其他品种则表现为浅休眠特性。2研究韭菜植株主要性状变化规律,发现韭菜地下根系、鳞茎(茎盘)与株高和单株重量存在正相关关系,鳞茎和根系是影响韭菜耐低温生长的重要因子;通过定期测定春棚韭菜株高、单株重、根重和鳞茎重等性状,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春棚韭菜,随着温度的升高,前3茬所有生长性状都表现上升,随着温度的持续升高以及收割茬次的增加,后2茬各性状都下降。说明春棚韭菜连续收割3次之后,需要适当延迟收割,同时加强管理,促使植株积累营养,恢复生长。3品种比较试验得出,韭-15-3(多抗富韭)、韭-15-9(棚冠)前期产量、总产量都较高,表现较好的丰产性,适合本地春棚栽培。4韭菜植株鳞茎、根系、叶鞘含水量变化均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变化相反,基本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说明适温下,韭菜的光合能力增强,叶鞘、根系和鳞茎含水量下降,蛋白质含量和含糖量增加;随着温度的继续升高和收割茬次的增加,光合作用下降,营养物积累下降,含水量上升。因此,鳞茎(茎盘)和根系的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的变化与植株生长相关,生产栽培中根系和鳞茎(茎盘)积累较多养分尤其重要。5具有深休眠特性的品种叶绿素含量高,叶色深绿,浅休眠品种的叶绿素含量低,叶片颜色为浅绿色。韭菜叶绿素变化呈现“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的趋势,说明低温下韭菜叶绿素含量较高,韭菜对于低温胁迫具有生态适应,适温下,光合作用增强,叶绿素含量增加,随着温度的继续升高和收割茬次的增加,植株叶绿素的合成受到抑制,叶绿素含量下降。6韭菜叶片VC含量高,叶鞘VC含量低于叶片;深休眠品种韭菜叶色深绿,VC含量高于其他品种,这说明叶绿素与VC含量密切相关,叶绿素含量高VC含量也高。韭菜粗纤维含量叶鞘高于叶片,叶鞘和叶片粗纤维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低温下,粗纤维含量低,随着气温升高,粗纤维增加。
欧阳军[3](2016)在《把好癌从口入关》文中研究说明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曾明确指出,不良饮食习惯可导致30多种癌症,每年因癌症死亡的患者中,有1/3和不良饮食习惯有关。吃出来的癌症有关饮食与癌症的话题,国际防癌组织早在10多年前就做过精辟的科学报告。科学家们指出,饮食因素对全球癌症的发病率均有影响。有科学家统计,30%40%的男性癌症病人和60%的女性癌症病人的发病与饮食因素有关。
吕思维[4](2015)在《韭菜休眠及冬棚耐低温生长习性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韭菜(Allium tuberosum Rottl.ex Spr)属于百合科葱属,是多年生宿根植物,原产中国,韭菜冬季设施栽培与韭菜的休眠及耐低温生长特性息息相关。本文以13个韭菜品种为试材,设置不同温度和激素处理韭菜种子萌发试验与冬季大棚栽培试验,研究了韭菜休眠与萌发特性,韭菜低温栽培下生长形态差异、各营养组织耐低温生理指标差异及收获茬次产量、品质变化规律,韭菜休眠及耐低温生长生理指标。结论如下:1韭菜种子萌发最适宜激素浓度为IAA 20 mg/1和GA3 150 mg/1,最适萌发温度为17℃,适宜萌发温度范围14℃C-23℃;高、低逆温条件下,激素促进萌发效果以低温+激素处理较好;不同温度下生长表现规律性:室内人工气候箱培养,韭菜生长速度随着温度的变化呈现阶段适应性。适宜生长温度20-30℃C,最适温度25℃,低于15℃生长缓慢,高于35℃生长受影响。冬季塑料大棚栽培下,韭菜生长与温度变化呈现正相关,随着温度的降低生长速率降低;韭菜植株生长与种子萌发在温度适应性上相关联,休眠品种低温萌发差,植株休眠。不休眠品种低温萌发好,耐低温生长势强。2通过测定六茬次韭菜主要农艺性状,发现韭菜地下根系、鳞茎(茎盘)与株高和单株重量之间的关系极为密切。冬季大棚韭菜,随着温度的下降所有生长性状都表现降低;随着生育期的延长,韭菜植株的根系重量、鳞茎(茎盘)重量和粗度仍继续下降,而植株株高、单株重量均上升,说明根系、鳞茎(茎盘)是储存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鳞茎(茎盘)和根系是影响韭菜耐低温生长的重要因子。小区总产量以韭-13(韭星1号)、韭-5(棚冠)、韭-3(多抗富韭)较高,冬季低温下韭-13(韭星1号)、韭-1(韭星10号)产量高,这5个品种适宜冬棚栽培。3冬棚韭菜鳞茎(茎盘)、根系、叶鞘含水量变化均呈现“升-降-升”的趋势,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变化相反,基本呈现“降-升-降”的趋势,说明低温胁迫下韭菜的生长属于消耗性生长,主要依靠韭菜的根系和鳞茎(茎盘)贮藏的养分供植株的生长,适温下,韭菜的光合能力增强,含水量下降,蛋白质含量和含糖量增加。高温下,光合作用下降,营养物积累下降,含水量上升。而叶片是同化器官,含水量呈现“降-升-降-升”的趋势,可溶性糖含量相反,呈现“升-降-升-降”趋势,在低温下含水量下降,含糖量上升,表现对低温的适应性。因此,鳞茎(茎盘)和根系的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的变化与植株耐低温生长相关,渗调物质可作为韭菜耐低温生长的鉴定指标,生产栽培中根系和鳞茎(茎盘)积累较多养分尤其重要。4休眠品种叶片的叶绿素含量高,叶色深绿,不休眠品种的叶绿素含量低,叶色绿或浅绿;叶片VC含量高于叶鞘,冬棚韭菜VC含量低于露地韭菜。韭菜叶片粗纤维含量低于叶鞘,在低温胁迫下均较低,而后随着气温的升高,光合作用增强,粗纤维积累增加。因此,冬棚韭菜叶鞘、鳞茎(茎盘)和根系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下降;叶片叶绿素含量上升,VC含量下降,粗纤维含量下降,表现低温生长的生态适应性,可作为韭菜耐低温生长品质鉴定的参考指标。
田相旭[5](2013)在《微波加热—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葱蒜类蔬菜中农药多残留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葱蒜类蔬菜是人们喜食的调味品蔬菜,在周年生产供应上起着重要的作用。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和各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均对其设置了严格的安全限量要求,但由于其本身性质的特殊性,给农药残留检测工作造成了极大困难,本研究在参考已有文献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利用先进检测设备,建立葱蒜类蔬菜农药多残留检测方法,破解农产品例行监测和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检测中的难题,并为开展葱蒜类蔬菜风险评估检测技术研究提供思路。首先,本文综述了农药多残留样品的采集和前处理技术、测定技术,整理了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和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中葱蒜类蔬菜农药残留的限量要求。第二,根据国家和行业标准中提供的检测方法,分别用速测法、气相色谱法、气质联仪法对葱蒜类蔬菜农药残留检测的方法进行了验证和对比实验,分析了现有技术的不足和困难。第三,通过对微波加热条件、气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条件、提取溶剂、提取方式和样品净化条件的选择,建立了微波加热,乙腈匀浆提取,石墨化碳黑/氨基双层固相萃取柱净化,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MRM)检测,内标法同时定性定量检测葱蒜类蔬菜中48种农药多残留分析方法。称取25.0g样品在微波炉中加热25s,然后加50.0mL乙腈匀浆提取,提取液经氮吹近干,用25.0mL乙腈+甲苯(3+1)转移,过石墨化碳黑/氨基双层固相萃取柱净化,氮吹近干,定容后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多反应监测模式(MRM)测定,内标法定量。用该方法对韭菜、大葱、大蒜和洋葱样品中的48种农药残留进行检测,每种农药都能够很好的与其它组分分离,无明显干扰;韭菜中农药添加实验表明48种农药在0.01mg/kg-1.0mg/kg范围内,线性相关系数r在0.9881~1.000范围之间,线性关系良好;在4种葱蒜类蔬菜中分别添加0.01mg/kg、0.05mg/kg、0.10mg/kg三个水平,平均回收率在61.85%~111.53%之间,其中90%以上的农药的回收率在70%~11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1.7%~13.1%之间,准确性和精密度较好;方法定性检测限(LOD)在0.023~3.5μ g/kg之间,定量检测限(LOQ)均低于0.01mg/kg。本方法简单、快速、高效、准确、灵敏,适用于葱蒜类蔬菜中48种农药多残留的定性定量检测,能够满足当前国家食品安全标准、无公害和绿色食品标准中对葱蒜类蔬菜农药检测检出限的要求。
方志戎[6](2012)在《川西林盘文化要义》文中指出在中国当前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农村社会及农村聚落正发生着巨大的变迁。相对于城市聚落而言,有关农村聚落特别是那些分布广泛、形式多样、规模小巧、数量巨大的基层农村聚落的研究,显得关注不够、剖析不深。它们恰恰构成了中国乡土环境的重要基底,是构筑国土生态安全格局和乡土文化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民间文化的综合载体。因此,结合特定区域,探讨农村聚落在自然生态、经济生产、人居环境、文化传承等多方面的价值,思考其未来走向,在当前新农村建设大潮中显得极为紧迫。论文以农村聚落可持续发展为导向,以自然人文环境为背景,以社会经济发展为脉络,以生活、生产、生态和景观的多重视角对川西林盘、林盘体系、林盘文化进行综合研究,挖掘林盘文化的乡土特色与人文价值,为川西平原新农村建设提供理论和实践意义上有益的参考,为我国农村聚落研究和新农村建设模式创新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与策略。论文共分为十章。绪论部分阐述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第二章从区域角度分析川西平原聚落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研究川西平原聚落体系和林盘体系的结构与特征,川西林盘的地域分布状况。第三章分析川西林盘历史沿革和清代林盘聚落体系的形成过程,研究林盘文化成因机制。第四章研究林盘的类型、空间形态与特色,剖析林盘聚落模式,并对川西林盘与川东“林团”、风水林村落进行比较。第五章从建筑基本型制、外观造型、空间环境、装饰装修、营建技术几方面研究林盘民居乡土特色。第六章研究林盘的植栽和水系,林盘绿化生态环境,以及发达丰富的林盘经济。第七章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对林盘家园景观艺术进行研究。第八章总结林盘文化的价值和本质特征。第九章研究林盘文化当前的变化趋势,提出林盘文化保护的意义、指导思想、原则和措施。第十章论述林盘文化是川西新农村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进一步研究林盘聚落体系重构、林盘人居环境建设、林盘经济产业现代化转型和绿色多功能集约化新林盘聚居模式等,探索林盘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靳力争,高国训,陆子梅,何福旺,刘宇新[7](2011)在《韭菜引种试验的灰色关联度分析》文中指出调查引自日本、韩国和天津主栽韭菜品种的性状指标,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各品种与理想品种性状间的关联程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引进的12个品种与理想品种性状的关联度排序依次为:日本神奇0.846>日本皮带王0.756>日本雷鸣0.720>日本强力0.683>日本冬青0.583>日本广巾0.513>汉中冬韭0.502>日本超级0.501>日本绿皮带0.496>韩国1号0.494>韩国2号0.473>日本雪青0.468>日本顶峰0.428,即韭菜品种日本神奇的综合表现最好,可以在天津地区推广种植。
梁磊[8](2011)在《叶菜类观赏蔬菜的评价及应用研究》文中提出观赏蔬菜是指既有食用价值又有观赏价值的一二年生或多年生的、适用于室内外布置、美化环境并丰富人们生活的植物总称。叶菜类观赏蔬菜是以叶片、叶球、叶丛、变态叶和叶柄为产品的一类蔬菜。叶菜类观赏蔬菜作为其中的一大类具有生长速度快、观赏性强、种类丰富等特点。本文从评价和应用两大方面对叶菜类观赏蔬菜展开研究,主要结果如下:一、对叶菜类观赏蔬菜常见种类进行了收集,研究了种类特点及观赏特性并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建立数学模型对种植的28个种或品种进行了观赏性的评价分析。二、对6种叶菜类蔬菜进行了不同光照处理,研究了不同光照强度对其生长的影响。试验共设两个处理T1(30%光照)、T2(10%光照)。结果表明,随着光照强度的减弱,材料的叶色变浅、株形松散;株高、叶数、净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及干鲜重等也随光照强度的下降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三、对4种叶菜类蔬菜叶片进行不同低温处理(0℃、-5℃、-10℃、-15℃和-20℃),测定4种叶菜类蔬菜的相对电导率、半致死温度、可溶性蛋白、MDA含量、SOD、POD和CAT活性等7个指标。结果表明,4种叶菜类蔬菜的相对电导率随温度的降低而逐渐升高,半致死温度的排序是:一点红苋菜>紫叶生菜>大叶木耳菜>紫冠1号小白菜。而可溶性蛋白、MDA含量以及保护酶系统变化规律不明显。四、对叶菜类观赏蔬菜的应用方面展开了研究,介绍了叶菜类蔬菜的种植管理技术,总结分析了适合叶菜类蔬菜观赏性表现的种植方式,如,容器种植、种植床种植、露地种植和水培等。同时也介绍分析了适合叶菜类蔬菜种植的应用场所,包括:庭院、屋顶、室内、公园绿地以及农业观光园等。五、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了解了受访人群对叶菜类观赏蔬菜的一些基本认识情况。调查中发现,受访者对叶菜类观赏蔬菜认识和了解程度普遍较低,加上人们生活环境的诸多限制,所以多数人并没有表现出种植的愿望。但人们普遍认为观赏蔬菜不仅可以食用和观赏,而且还可以在种植的过程中收获一定的乐趣。
窦娟[9](2010)在《加工型白皮洋葱新品种选育及其配套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脱水加工洋葱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十分畅销,加之我国蔬菜加工企业的快速发展,对加工型白皮洋葱的需求巨大和栽培面积不断扩大。我国种植的洋葱品种以鲜食的红皮或黄皮居多,尚未培育出适于脱水加工的干物质含量高的白皮洋葱品种。为此,近年来我们结合洋葱生产发展的需要,开展加工型白皮洋葱品种的引进、新品种的选育及其配套技术的研究,取得了以下研究结果:1.通过引进国外的7个白皮洋葱品种,对其进行品种比较试验、观察及全面比较分析,筛选出适于我国栽培的优良品种。其中白地球、白珠、白比伦、白岩和克里奥干物质含量高,适宜作加工型品种推广使用;白雪和雪花干物质含量低,适宜作鲜食品种进入市场,不宜作脱水加工品种。2.通过引进国外的白皮洋葱种质资源,采用单株混合选择法,经系统选育,培育出适于脱水加工的白皮洋葱新品种:银球一号、银球二号。银球一号:叶色浓绿,具腊粉,抗逆性强;鳞茎白皮,近圆球形,纵径7cm,横径6-7cm,干物质含量在21%左右,产量3500kg/667m2以上。中长日照,晚熟品种,适宜在我国中高纬度及高海拔地区种植。银球二号:叶色浓绿,具腊粉;鳞茎白色,高球形,纵径6-7cm,横径5.5cm左右,干物质含量在21%以上,产量3000kg/667m2以上。中长日照类型,晚熟品种,适宜于我国中高纬度地区种植。其中银球一号VC含量、可溶性糖含量、游离氨基酸含量都显着高于银球二号,干物质含量与银球二号差异不显着。3.通过对不同播期、密度和不同处理的肥料试验,对洋葱产量,品质以及抽薹率的比较,得出银球一号、银球二号适宜的播种期为9月1015日;适宜种植密度为12 cm×13cm;在洋葱膨大期,追施硫酸钾用量以150225kg/hm2为宜。
孙艳艳[10](2009)在《大蒜农药残留检测中干扰物净化材料的筛选与净化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以新鲜大蒜为研究对象,对大蒜中的含硫成分进行研究,并筛选出适合提取大蒜中11种有机氯农药的固相萃取柱,同时建立了基质固相分散法提取大蒜中有机氯农药的净化方法。1.比较了不同溶剂对大蒜的提取效果,确定以乙腈作为提取溶剂,利用GC-MS鉴定大蒜基质中的含硫化合物。通过对总离子流色谱图进行质谱检索和查对有关文献,从中鉴定出17种含硫化合物,如3-乙烯基-1,2-二硫-5-环己烯、3-乙烯基-1,2-二硫-4-环己烯和二烯丙基二硫醚等,并将有机氯农药的结构和大蒜中硫化物的结构加以比较,发现这两类物质结构相似,很难进行分离。2.以弗罗里硅土柱、氨基柱、硅胶柱、ENVI-弗罗里硅土柱、石墨化炭黑柱和中性氧化铝柱等6种固相萃取柱为研究对象,以不同比例的正己烷和乙酸乙酯混合液作为淋洗液,对大蒜中11种有机氯农药的纯化预处理效果进行研究。根据洗脱曲线发现:弗罗里硅土柱、硅胶柱、ENVI-弗罗里硅土柱和中性氧化铝柱效果较好,洗脱剂均为乙酸乙酯+正己烷(v/v,4/6);以此洗脱条件考察上述4种固相萃取柱对大蒜基质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ENVI-弗罗里硅土柱和中性氧化铝柱的净化效果较好;采用这两种固相萃取柱做加样回收实验,在加标水平为0.25μg/mL和2.5μg/mL时,11种有机氯农药的回收率在80.1%-114.4%之间,RSD在1.1%-14.5%之间。综上:ENVI-弗罗里硅土柱和中性氧化铝柱适用于大蒜中有机氯农药残留的净化处理。3.建立了以弗罗里硅土为分散剂、乙酸乙酯+正己烷(v/v,1/9)为洗脱剂提取大蒜中11种有机氯农药的基质固相分散法(MSPD),通过研究固相分散剂的净化效果和洗脱剂的极性,优化了方法的条件,并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选择离子扫描方式进行检测。对建立的方法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11种有机氯农药的定量下限(S/N=10)在15-30μg/kg之间,在加标水平为0.25μg/mL和2.5μg/mL时,添加样品的回收率在76.6%-108.6%之间,RSD在1.2%-10.6%之间。
二、神奇的葱蒜类蔬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神奇的葱蒜类蔬菜(论文提纲范文)
(1)壮族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研究背景 |
一、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的概念 |
二、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的重要性 |
三、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二节 壮族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研究背景 |
一、壮族概况 |
二、壮族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研究进展 |
第三节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研究目标、内容与方法 |
第一节 研究目标 |
第二节 研究内容 |
一、壮族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调查、整理与编目 |
二、壮族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特征分析 |
三、传统蔬菜资源案例研究 |
四、壮族传统知识发展现状、制约因素及传承策略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 |
二、实地调查 |
三、数据分析 |
第四节 研究区域 |
第五节 技术路线图 |
第三章 壮族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调查与编目 |
第一节 编目内容 |
第二节 编目概况 |
一、传统选育农业遗传资源的相关知识 |
二、传统医药相关知识 |
三、与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相关的传统技术及生产生活方式 |
四、与生物多样性相关的传统文化 |
五、传统生物地理标志产品相关知识 |
第三节 壮族传统知识多样性分析 |
第四节 壮族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特征分析 |
一、传统知识的自然环境特征 |
二、传统知识的实践特征 |
三、传统知识的社会经济特征 |
四、传统知识的文化特征 |
第四章 传统蔬菜资源案例研究 |
第一节 三地传统蔬菜资源概况 |
第二节 三地传统蔬菜资源比较 |
一、资源组成比较 |
二、相似性分析 |
三、利用情况比较 |
第三节 三地传统蔬菜资源认知情况 |
第四节 小结 |
第五章 壮族传统知识的发展现状、制约因素及传承策略 |
第一节 壮族传统知识发展现状 |
一、利用现状 |
二、丧失状况 |
三、保护现状 |
第二节 壮族传统知识发展传承的制约因素 |
一、传统知识的相关保护措施尚未健全 |
二、传统知识的搜集整理颇有难度 |
三、传统知识的使用频率逐渐降低 |
四、传统知识的传承观念日渐淡薄 |
第三节 壮族传统知识的传承策略 |
一、加快立法,用法律手段促进传统知识的保护与发展 |
二、多方参与,建立传统知识数据库 |
三、结合政策,因地制宜保护传统知识 |
四、加强宣传,提高壮族人民保护传统知识的意识 |
五、深入挖掘,使传统知识在当代社会散发更大魅力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主要研究结论 |
第二节 本文创新点 |
第三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2)春棚韭菜休眠特性及耐低温生长习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研究背景 |
1.1 韭菜栽培历史与发展 |
1.2 种质资源 |
1.3 生产现状 |
2 韭菜休眠特性研究 |
2.1 韭菜植株休眠与生长调控 |
3 韭菜耐低温生长习性研究 |
3.1 韭菜耐低温生物学特性 |
3.2 韭菜生理变化与耐低温 |
4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韭菜休眠特性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1.1 不同时期恒温处理下韭菜生长状况 |
1.2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恒温处理下韭菜叶片生长状况比较分析 |
3 小结与讨论 |
第三章 春棚韭菜品种比较试验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地点 |
1.3 试验设计 |
1.4 测定项目及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植株主要农艺性状比较分析 |
2.2 韭菜产量比较分析 |
3 小结与讨论 |
3.1 韭菜耐低温生长主要农艺性状变化规律比较分析 |
3.2 塑料大棚不同收获期韭菜产量比较分析 |
第四章 春棚韭菜耐低温生理指标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地点 |
1.3 试验设计 |
1.4 测定项目及方法 |
1.5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植株含水量比较分析 |
2.2 植株叶片叶绿素比较分析 |
2.3 营养品质比较分析 |
3 小结与讨论 |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韭菜休眠及冬棚耐低温生长习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概述 |
1.1 韭菜起源与发展 |
1.2 种质资源 |
1.3 国内韭菜生产现状 |
2 韭菜休眠特性研究 |
2.1 休眠概念及意义 |
2.2 种子休眠与萌发 |
2.3 芽休眠 |
3 韭菜耐低温机理研究 |
3.1 韭菜耐低温生物学特性 |
3.2 韭菜生理变化与耐低温 |
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韭菜休眠习性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1.1 韭菜种子休眠与发芽试验 |
1.2 不同温度处理下韭菜生长规律 |
1.3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韭菜种子休眠与萌发试验 |
2.2 不同温度处理下韭菜生长规律 |
3 讨论 |
3.1 韭菜种子休眠与萌发特性 |
3.2 不同温度下韭菜生长变化规律 |
第三章 冬棚韭菜品种比较试验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地点 |
1.3 试验设计 |
1.4 测定项目及方法 |
1.5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植株主要农艺性状比较分析 |
2.2 韭菜产量比较分析 |
3 讨论 |
3.1 韭菜耐低温生长主要农艺性状变化规律 |
3.2 塑料大棚不同收获期韭菜产量比较分析 |
第四章 冬棚韭菜耐低温生长生理指标的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地点 |
1.3 试验设计 |
1.4 测定项目及方法 |
1.5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植株含水量比较分析 |
2.2 植株叶片叶绿素比较分析 |
2.3 营养品质比较分析 |
3 讨论 |
第五章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微波加热—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葱蒜类蔬菜中农药多残留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样品采集和制备研究概述 |
1.1.1 国内外农药残留研究概述 |
1.1.2 样品采集概述 |
1.1.3 样品制备概述 |
1.2 样品前处理技术研究现状 |
1.2.1 振荡和匀浆(均质)提取法 |
1.2.2 固相提取(萃取)法(SPE) |
1.2.3 固相微萃取技术(SPME) |
1.2.4 基质固相扩散法(MSPD) |
1.2.5 凝胶渗透色谱技术(GPC) |
1.2.6 加速溶剂提取技术(ASE) |
1.2.7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SCFE) |
1.2.8 超声波提取法 |
1.2.9 微波辅助提取技术(MAE) |
1.2.10 QuEChERS技术 |
1.3 农药多残留测定技术研究进展 |
1.3.1 气相色谱法(GC) |
1.3.2 液相色谱法(LC) |
1.3.3 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LC-MS) |
1.3.4 色谱/串联质谱法(GC-MS-MS&LC-MS-MS) |
1.3.5 快速检测方法 |
1.4 葱蒜类蔬菜中农药残留限量要求和检测方法 |
1.4.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要求 |
1.4.2 无公害农产品标准要求 |
1.4.3 绿色食品标准要求 |
1.4.4 各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要求 |
参考文献 |
第2章 葱蒜类蔬菜的农药残留通用检测方法比较 |
2.1 实验部分 |
2.1.1 速测技术 |
2.1.2 气相色谱法 |
2.1.3 气相色谱-质谱法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速测技术 |
2.2.2 气相色谱法 |
2.2.3 气相色谱-质谱法 |
2.3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3章 微波加热-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葱蒜类蔬菜中的农药多残留方法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仪器和材料 |
3.2.2 农药标准溶液和工作溶液的配制 |
3.2.3 分析条件 |
3.2.4 样品制备和保存 |
3.2.5 样品提取 |
3.2.6 样品净化 |
3.2.7 检测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微波加热时间的选择 |
3.3.2 提取溶剂选择 |
3.3.3 提取方式选择 |
3.3.4 净化条件选择 |
3.3.5 气相色谱条件的选择 |
3.3.6 GC-MS-MS中多反应监测(MRM)方法的确定 |
3.3.7 方法的线性关系 |
3.3.8 方法的准确性和精密度 |
3.3.9 方法定性检出限(LOD)和定量检出限(LOQ) |
3.4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件 |
(6)川西林盘文化要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研究动态 |
1.3.1 农村聚落研究 |
1.3.2 民居及乡土建筑研究 |
1.3.3 文化遗产与文化景观遗产保护 |
1.3.4 川西林盘与林盘民居研究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2 川西平原聚落环境与林盘体系 |
2.1 林盘与林盘文化 |
2.1.1 林盘定义 |
2.1.2 从林盘到林盘文化 |
2.1.3 林盘文化的时空界定 |
2.2 优越的自然环境 |
2.2.1 地理条件 |
2.2.2 气候条件 |
2.2.3 物产资源 |
2.3 丰富的人文环境 |
2.3.1 发达的农业文明 |
2.3.2 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
2.3.3 独特的川西人文景观 |
2.4 聚落体系与林盘体系 |
2.4.1 聚落体系层次 |
2.4.2 林盘体系构成 |
2.4.3 林盘体系特征 |
2.5 川西林盘地域分布 |
2.5.1 林盘在成都市域总体分布状况 |
2.5.2 林盘在成都市域不同经济圈层分布状况 |
2.5.3 林盘在成都市域不同地形地貌分布状况 |
2.5.4 林盘分布密度与耕作半径 |
3 林盘文化演进与动因机制 |
3.1 林盘历史沿革与社会文化影响 |
3.1.1 林盘源起根基:川西平原稻作农耕 |
3.1.2 林盘沿革考索 |
3.1.3 蜀文化与林盘 |
3.1.4 社会民情与林盘 |
3.2 移民活动与清代林盘再生 |
3.2.1 清代移民对林盘文化的影响 |
3.2.2 清代川西林盘聚落体系的演进 |
3.3 林盘文化动因机制 |
3.3.1 自然环境优势与乡村社会构成的激励机制 |
3.3.2 生活环境与生产方式的协同机制 |
3.3.3 人口耕地关系与聚落体系自组织的联动机制 |
3.3.4 土地制度与佃农经济的发展机制 |
3.3.5 家族宗法与风俗习惯的衍生机制 |
4 林盘类型及空间形态 |
4.1 林盘类型特征 |
4.1.1 从居住组合方式来分:独居林盘与聚居林盘 |
4.1.2 从规模大小来分:小型、中型与大型林盘 |
4.1.3 从平面形态来分:团形林盘与带型林盘 |
4.1.4 从地形地貌来分:平坝林盘与山丘林盘 |
4.1.5 从绿化树种来分:竹林盘与树林盘 |
4.1.6 从绿化围合形态来分:闭合态林盘与自由态林盘 |
4.2 林盘构成与形态特色 |
4.2.1 林盘构成要素 |
4.2.2 林盘空间形态 |
4.2.3 林盘空间特色 |
4.3 林盘聚落模式 |
4.3.1 林盘模式 |
4.3.2 模式特征 |
4.4 川西林盘与其它村落之比较 |
4.4.1 川西林盘与川东“林团” |
4.4.2 林盘与风水林村落 |
5 林盘民居乡土特色 |
5.1 建筑基本型制 |
5.1.1 平面组合 |
5.1.2 建筑功能特征 |
5.2 建筑外观造型 |
5.2.1 朴实的建筑形象 |
5.2.2 简洁的墙面处理 |
5.2.3 变化的屋面组合 |
5.3 建筑空间环境 |
5.3.1 内外交融 |
5.3.2 核心虚空 |
5.3.3 通透流转 |
5.4 建筑装饰装修 |
5.4.1 主要装饰手法 |
5.4.2 装修重点部位 |
5.4.3 装饰细部处理 |
5.4.4 装饰工艺特征 |
5.5 建筑营建技术 |
5.5.1 建筑用材做法 |
5.5.2 建筑结构体系 |
5.5.3 适应气候的构造手法 |
5.5.4 营建方式习俗 |
6 林盘绿化生态环境与林盘经济 |
6.1 林盘植栽 |
6.1.1 竹类植物 |
6.1.2 乔木与灌木 |
6.1.3 菜地与果园 |
6.1.4 花卉园艺 |
6.2 林盘水系与林盘养殖 |
6.2.1 林盘水系 |
6.2.2 林盘家庭养殖 |
6.3 林盘绿化生态环境 |
6.3.1 林盘绿化特色 |
6.3.2 林盘生态环境 |
7 林盘家园景观艺术 |
7.1 神奇的大地文化景观 |
7.1.1 历史悠久的稻作农耕文明景观 |
7.1.2 诗意盎然的林盘村落景观 |
7.1.3 广阔罕见的大地艺术 |
7.2 林盘园林艺术 |
7.2.1 林盘园林总体风貌 |
7.2.2 林盘园林特色景观 |
7.2.3 林盘与西蜀园林 |
7.3 设施小品环境艺术 |
7.3.1 设施小品类型 |
7.3.2 设施小品景观艺术特色 |
7.4 林盘园林案例分析 |
7.4.1 邛崃平乐镇花揪村 14 组李家大院林盘 |
7.4.2 温江万春镇鱼凫村 8 组罗家院子林盘 |
7.4.3 郫县友爱镇农科村 1 组益园 |
8 林盘文化价值与本质特征 |
8.1 林盘文化价值 |
8.1.1 生活价值 |
8.1.2 生产价值 |
8.1.3 生态价值 |
8.1.4 美学价值 |
8.1.5 社会价值 |
8.1.6 文化景观遗产价值 |
8.2 林盘文化本质特征 |
8.2.1 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文化 |
8.2.2 有个性特色的田园文化 |
8.2.3 有生命力的地域文化 |
8.2.4 有凝聚力的和谐文化 |
9 林盘现代变迁趋势与保护 |
9.1 川西农村经济结构变化对林盘的影响 |
9.1.1 改革开放前状况 |
9.1.2 改革开放后 |
9.1.3 现代农业技术革命对林盘内生增长的推动 |
9.2 林盘现状及问题 |
9.2.1 林盘的萎缩 |
9.2.2 林盘绿化景观变差 |
9.2.3 林盘环境生态变坏 |
9.2.4 林盘公共服务设施匮乏 |
9.2.5 林盘乡土文化流失 |
9.2.6 林盘文化认识误区 |
9.3 林盘文化保护对策 |
9.3.1 保护意义 |
9.3.2 保护指导思想 |
9.3.3 保护原则 |
9.3.4 保护措施 |
9.4 林盘保护规划案例研究 |
9.4.1 郫县花园镇七里香村竹隐寺林盘 |
9.4.2 龙泉驿区洛带镇宝胜村锦家祠林盘 |
10 林盘经济转型与新林盘文化创造 |
10.1 林盘文化与新农村建设 |
10.1.1 新农村建设中的“地域性”危机 |
10.1.2 林盘建设是川西新农村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 |
10.1.3 林盘模式对农村新型社区的启示 |
10.2 林盘经济现代化转型 |
10.2.1 林盘庭院经济的提升 |
10.2.2 林盘乡村旅游产业的开拓 |
10.2.3 林盘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
10.3 林盘聚落体系重构与建设 |
10.3.1 现状林盘聚落体系土地利用格局分析 |
10.3.2 林盘聚落体系重构对策 |
10.3.3 林盘用地及建筑整治 |
10.3.4 林盘生态环境建设 |
10.3.5 林盘聚落体系重构建设方案策划 |
10.4 新林盘文化:绿色多功能集约化聚居 |
10.4.1 新林盘聚居的社会背景 |
10.4.2 新林盘聚居规划建设指导原则与规划思路 |
10.4.3 新林盘聚居规划设计策略 |
10.4.4 个案举例:彭州市磁峰镇鹿坪村灾后重建 |
10.5 新林盘文化对成都“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促动 |
10.5.1 成都“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定位 |
10.5.2 新林盘文化的时代展望 |
11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韭菜引种试验的灰色关联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3 统计方法 |
2 灰色关联度分析 |
2.1 数据的标准化处理 |
2.2 计算关联系数 |
2.3 计算灰色关联度 |
2.4 关联度分析 |
3 讨论与结论 |
(8)叶菜类观赏蔬菜的评价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引言 |
1.2 观赏蔬菜的概念 |
1.2.1 观赏蔬菜的起源 |
1.2.2 观赏蔬菜的来源 |
1.2.3 观赏蔬菜的概念 |
1.3 观赏蔬菜的分类 |
1.4 观赏蔬菜在应用中的研究 |
1.4.1 观赏蔬菜的应用形式 |
1.4.2 观赏蔬菜的应用价值 |
1.5 叶菜类蔬菜的分类 |
1.5.1 白菜类 |
1.5.2 甘蓝类 |
1.5.3 叶用芥菜类 |
1.5.4 绿叶菜类 |
1.5.5 葱蒜类 |
1.6 观赏性强的几种叶菜类蔬菜 |
1.7 主要的应用形式 |
1.8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叶菜类观赏蔬菜观赏性的评价 |
2.1 观赏特性 |
2.2 常见的28 种叶菜类观赏蔬菜观赏性的评价 |
2.2.1 试验材料 |
2.2.2 试验方法 |
2.2.3 层次结构的分析和建立 |
2.2.4 计算方法及过程 |
2.3 讨论 |
第三章 光照强度对叶菜类观赏蔬菜生长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设计 |
3.1.3 测定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光照强度对观赏性状的影响 |
3.2.2 对生长情况的影响 |
3.2.3 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
3.2.4 光照对植株地上部干重、鲜重及含水量的影响 |
3.2.5 光照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3.3 讨论 |
第四章 低温胁迫对4 种叶菜类抗寒性生理指标的影响 |
4.1 试验材料 |
4.2 试验方法 |
4.3 测定内容和方法 |
4.3.1 相对电导率 |
4.3.2 抗氧化酶活性测定 |
4.4 结果 |
4.4.1 低温胁迫对细胞膜透性的影响 |
4.4.2 低温胁迫对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
4.4.3 低温胁迫对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 |
4.4.4 低温对超氧化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 |
4.4.5 低温对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影响 |
4.4.6 低温对过氧化氢酶(CAT)含量的影响 |
4.5 讨论 |
第五章 叶菜类观赏蔬菜的应用研究 |
5.1 栽培管理 |
5.1.1 叶菜类的繁殖方式 |
5.1.2 育苗 |
5.1.3 土壤 |
5.1.4 田间管理 |
5.1.5 病虫害防治 |
5.2 应用方式 |
5.2.1 露地种植 |
5.2.2 容器栽培 |
5.2.3 种植床种植 |
5.2.4 水培 |
5.3 叶菜类观赏蔬菜的应用场所 |
5.3.1 庭院绿化 |
5.3.2 屋顶绿化 |
5.3.3 室内绿化 |
5.3.4 公园、绿地绿化 |
5.3.5 农业观光园 |
5.4 小结 |
第六章 关于叶菜类观赏蔬菜应用的问卷调查 |
6.1 引言 |
6.2 研究方法和内容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人群基本属性 |
6.3.2 人群对叶菜类观赏蔬菜的认识和了解情况 |
6.3.3 人群观赏叶菜类观赏蔬菜观赏性的认识和其种植意愿 |
6.3.4 人群观赏叶菜类观赏蔬菜种植方式和种植地点的选择 |
6.3.5 人群对喜欢与叶菜类观赏蔬菜搭配种植的种类 |
6.3.6 人群对购买与叶菜类观赏蔬菜相关的种子和一些园艺产品的意愿 |
6.3.7 人群对种植观赏蔬菜作用和好处的认识情况 |
6.4 讨论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件1 |
附件2 |
致谢 |
(9)加工型白皮洋葱新品种选育及其配套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洋葱栽培研究进展 |
1.2 洋葱的分类 |
1.3 洋葱的形态特征 |
1.4 国内外洋葱产业及育种现状 |
1.5 洋葱栽培良种繁育技术研究现状 |
1.6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设计 |
2.3 主要测定项目和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白皮洋葱品种的筛选 |
3.2 加工型白皮洋葱新品种的选育 |
3.2.1 银球一号白皮洋葱品种的选育 |
3.2.1.1 育种材料 |
3.2.1.2 选育过程 |
3.2.1.3 银球一号特征、特性 |
3.2.2 银球二号洋葱品种的选育 |
3.2.2.1 育种材料 |
3.2.2.2 选育过程 |
3.2.2.3 银球二号特性、特征 |
3.2.2.4 银球一号、二号营养品质特性比较 |
3.3 加工型白皮洋葱的优质高产配套栽培技术 |
3.3.1 加工型白皮洋葱的播期试验研究 |
3.3.1.1 不同播期对植株生长的影响 |
3.3.1.2 播期对产量的影响 |
3.3.1.3 播期对洋葱抽薹的影响 |
3.3.2 加工型白皮洋葱的密度试验 |
3.3.3 加工型白皮洋葱的施肥技术研究 |
3.3.4 施田补对加工型白皮洋葱田间杂草防除效果的评价 |
3.4 洋葱良种繁育技术体系的研究 |
3.4.1 良种的繁育形式 |
3.4.1.1 成株采种方式 |
3.4.1.2 半成株采种方式 |
3.4.1.3 小株采种方式 |
3.4.2 地膜覆盖起垄栽培及小拱棚覆盖对洋葱采种的影响 |
3.4.2.1 地膜覆盖起垄栽植对洋葱种子产量的影响 |
3.4.2.2 小拱棚覆盖栽培对洋葱采种的影响 |
4 讨论 |
4.1 白皮洋葱的选育 |
4.2 播期对加工型白皮洋葱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的影响 |
4.3 栽培密度对白皮洋葱生长发育的影响 |
4.4 施肥量对白皮洋葱生长发育以及产量的影响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大蒜农药残留检测中干扰物净化材料的筛选与净化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大蒜简介 |
1.2 大蒜的药理作用 |
1.3 大蒜净化方法研究进展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5 研究思路 |
第二章 大蒜中硫化物成分的研究 |
2.1 实验条件 |
2.2 样品提取 |
2.3 小结 |
第三章 大蒜中农药残留净化柱的筛选 |
3.1 线性关系考察 |
3.2 不同填料的SPE柱对11种有机氯农药的洗脱曲线 |
3.3 不同填料的SPE柱对大蒜的净化效果比较 |
3.4 不同填料的SPE柱的回收率与精密度试验 |
3.5 小结 |
第四章 基质固相分散法测定大蒜中有机氯农药残留研究 |
4.1 实验条件 |
4.2 实验方法 |
4.3 小结 |
第五章 固相萃取法与基质固相分散法净化效果比较 |
5.1 实验条件 |
5.2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5.3 固相萃取法与基质固相分散法净化效果比较 |
第六章 结果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硕士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四、神奇的葱蒜类蔬菜(论文参考文献)
- [1]壮族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研究[D]. 曹宁.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1)
- [2]春棚韭菜休眠特性及耐低温生长习性研究[D]. 郁娅池. 扬州大学, 2017(02)
- [3]把好癌从口入关[J]. 欧阳军. 双足与保健, 2016(04)
- [4]韭菜休眠及冬棚耐低温生长习性的研究[D]. 吕思维. 扬州大学, 2015(05)
- [5]微波加热—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葱蒜类蔬菜中农药多残留技术研究[D]. 田相旭. 山东大学, 2013(04)
- [6]川西林盘文化要义[D]. 方志戎. 重庆大学, 2012(05)
- [7]韭菜引种试验的灰色关联度分析[J]. 靳力争,高国训,陆子梅,何福旺,刘宇新. 长江蔬菜, 2011(18)
- [8]叶菜类观赏蔬菜的评价及应用研究[D]. 梁磊. 浙江农林大学, 2011(05)
- [9]加工型白皮洋葱新品种选育及其配套技术研究[D]. 窦娟. 山东农业大学, 2010(06)
- [10]大蒜农药残留检测中干扰物净化材料的筛选与净化技术研究[D]. 孙艳艳. 沈阳药科大学, 2009(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