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微生物场在微生物采油中的初步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高卉[1](2018)在《驱油微生物对原油和沥青质的降解及模拟驱替效果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微生物强化采油技术(Microbial Enhanced Oil Recovery,简称MEOR),是利用微生物自身在油藏中的活动及其代谢产物(包括聚合物、表面活性物质、气体、有机酸及有机溶剂等)作用原油以增加原油产量的一种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技术。酶法强化采油(enzyme enhanced oil recovery,EEOR)是通过微生物酶对原油中大分子物质的降解提高原油采收率的一种新的微生物强化采油思路。本论文从中国延长油田长6组油井原油及井口油污土壤中分离筛选出4株驱油细菌与4株驱油真菌,并鉴定到种;较为系统的研究了驱油细菌(发酵液与酶菌复合物浸液)以及驱油真菌(粗酶液)的驱油特性,对原油及纯沥青质理化性质的影响;细菌发酵液强化驱油(MEOR)、真菌酶液强化驱油(EEOR)及二者组合形成的MEOR+EEOR、MEOR-EEOR交替驱油的效果与机制;速效养分注入对本源细菌驱油效果的影响及其驱油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筛选的2株铜绿假单胞菌对沥青有强烈的降解作用,对原油理化性质有显着影响。编号为Gx及Fx的2株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经Gx及Fx发酵液处理后:(1)对沥青质有显着的降解作用。原油中沥青的降解率分别为58.6%及72.4%(P<0.05);纯沥青质的降解率为10.1%(P<0.05)及9.8%(P<0.05),为对照的43.8倍及42.5倍;降解结束后残留沥青中的饱和烃较对照分别增加30.6%(P<0.05)及8.8%,芳香烃,胶质及未知组分含量较对照分别降低15.5%17.9%、17.2%20.2%及15.6%25.1%,但与对照的差异均未达到显着水平(P>0.05)。纯沥青质在载玻片上的微形态由薄而均匀改变为隆起聚集态,同时出现大量无沥青透明斑。(2)原油物理性质发生改变。原油在瓶壁上的附着性降低;滤纸吸附态原油的脱附率分别为90.5%及88.3%,均为对照的3.1倍;35℃时的原油粘度较对照分别降低56.9%(P<0.05)及37.2%(P<0.05)。(3)原油化学性质发生改变。原油中饱和烃、芳香烃含量较对照均有增加,胶质及未知组分含量较对照分别降低17.6%及74.7%,均与对照差异显着(P<0.05);原油中230℃可气化轻质组分总含量较对照分别增加9.52%及19.25%。(4)Gx及Fx具有较强的表面活性物质合成能力及产酸能力。在以原油为唯一碳源的液体培养基中,Gx及Fx合成的表面活性物质产生的排油圈直径为17.217.3cm,为对照的1820倍,培养后发酵液pH下降0.61.0单位。2.新发现的驱油细菌台湾假单胞菌对原油沥青有显着降解作用,能显着提高驱油率。筛选到1株新的驱油细菌,编号为C-2。经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确定为台湾假单胞菌(Pseudomonas taiwanensis)。经C-2发酵液处理后,原油滤纸上吸附态原油的脱附率为90.1%;35℃时的原油粘度较对照显着降低34.6%(P<0.05);排油圈直径为对照的36.6倍;培养后发酵液pH下降2.4个单位,与对照差异显着(P<0.05);原油中沥青质的降解率为41.1%(P<0.05),对纯沥青的降解率为8.8%;原油中230℃可气化组分中小分子轻质组分相对含量较对照增加15.2%。细菌C-2发酵过程中发酵液的菌体生物量于培养72h时达到最高值、pH先降低再升高、排油圈直径及表面活性物质浓度均随培养时间增加而增加,培养60h-96h显着高于0h-48h(P<0.05),其表面活性物质经鉴定为4-甲基苯酚(4-methyl-phenol)。在模拟驱油试验中,C-2发酵液的总驱油率显着高于对照水驱(P<0.05)。3.Dietzia cercidiphylli细菌对沥青及原油有强烈降解作用,能显着提高驱油率。自延长油田6号油井原油中分离出1株具有驱油潜力的细菌,编号X9。经鉴定为Dietzia cercidiphylli,经其发酵液处理后,原油中沥青的降解率为70.5%(P<0.05),纯沥青的降解率为9.9%(P<0.05),经X9处理后,残留纯沥青中的饱和烃含量增加,芳香烃、胶质及未知组分含量均降低;原油中230℃可气化组分的总相对含量较对照增加8.5%;对滤纸吸附态原油的脱附率为84.7%,为对照的2.9倍(P<0.05);35℃时的原油粘度较对照显着降低42.5%(P<0.05)。在模拟驱油过程中,X9发酵液的总驱油率显着高于对照水驱(P<0.05)。4.细菌型酶菌复合物浸液对原油理化性质有显着影响。通过种子液液态培养-固态发酵技术,将4株驱油细菌Gx、Fx、C-2及X9制备成粉状酶菌复合物。(1)在对粉状酶菌复合物进行15h加水活化过程中,4种驱油相关参数发生变化:细菌数显着增加;pH值随着浸提时间的增长显着降低;脱氢酶活性在7.5h后显着提高;不同菌株的排油圈呈现不同的变化规律。细菌数和pH的负相关性均达到了显着(P<0.05)或极显着(P<0.01)。(2)通过酶菌复合物浸提液的作用后,原油滤纸的脱附率高达88.97%(P<0.05);处理原油在35℃时的粘度降低5.5%-36.82%(P<0.05)。(3)原油组成中的轻质组分芳香烃含量增加38.0%-129.1%(P<0.05),重质组分沥青质含量降低60.0%-65.9%(P<0.05),C-2、X9处理原油中胶质含量分别降低38.0%、31.8%(P<0.05),原油中230℃可气化组分相对含量增加65.82%。5.注入速效氮源可显着提高本源细菌的原油驱出率。在模拟驱油试验中,外源加入NH4NO3(N),葡萄糖(G)及二者同时(N+G)加入时,对原油的驱替效果、对驱出本源细菌数量及优势菌组合、驱出原油、残留原油及驱替液性质均有不同的影响。结果表明:(1)注入NH4NO3对本源细菌繁殖有显着促进作用,NH4NO3处理本源细菌数量为对照的704倍;速效碳源G注入时,本源细菌数量较对照减少71.7%-91.1%(P>0.05)。营养物质以及驱替批次不同,驱出的本源细菌的优势细菌组成不同。(2)N、G及N+G处理的累计驱油率较对照分别提高102.9%(P<0.05)、22.1%(P>0.05)及64.6%(P<0.05)。3个处理残留原油中,230℃可气化组分相对含量分别较水驱处理增加0.6%-35.8%、降低4.2%-64.2%及增加3.6%-141.1%;驱替结束后,在驱油管上段残留原油中,含N处理(N及N+G)的饱和烃、沥青质及未知组分含量较盐水对照分别降低5.3%-13.4%(P<0.05)、7.2%-22.3%(P<0.05)及16.6%-31.9%(P<0.05)。(3)驱替驱出液较注入液的pH下降2.5%-36.8%,表面张力下降1.0%-23.7%,驱替过程中表面活性物质及脱氢酶活性丧失。6.真菌粗酶制剂酶法转化能显着提高原油中可气化油含量。(1)根据形态及ITS序列对筛选自延长油田原油及油污土壤中的4株原油降解真菌进行了鉴定,分别为Aspergillus oryzae,Aspergillus spelunceus,Aphanocladium aranearum及Aspergillus sydowii。(2)研究了4株真菌粗酶制剂酶法转化对原油族组成和230℃可气化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酶法转化能将原油中包括沥青在内的高分子组分降解转化为小分子可气化组分,使原油组分中饱和烃与芳香烃总含量(可气化油)较对照增加30.3%-44.4%;可提高供试原油中230℃可气化组分(可气化油)含量,改善原油品质,提高原油后续加工时汽油、煤油及柴油等可气化油组分的产量。(3)用纯沥青验证了真菌酶对沥青质的酶解作用。真菌酶对沥青载玻片上纯沥青的降解率高达14.2%,为对照的61.6倍(P<0.05),能够使纯沥青中可气化油含量增加17.5%。7.低细菌细胞密度及EEOR-MEOR交替处理能显着提高驱油率。细菌细胞密度、真菌胞外酶及二者组合对原油驱替效果影响显着:低细胞密度发酵液处理的驱油率远高于高细胞密度发酵液处理(P<0.05);真菌粗酶液对原油有良好的降解驱替作用;二者交替进行的驱替率远高于水驱处理,高细胞密度-EEOR组合与低细胞密度-EEOR组合的累计驱油率较水驱分别提高518.6%(P<0.05)与814.2%(P<0.05)。在驱替过程中,模拟沙柱中的原油由上段向下段迁移,低细胞密度-EEOR组合迁移能力较高细胞密度-EEOR组合强,但对原油的降解能力较高细胞密度-EEOR组合弱。水驱处理、MEOR及EEOR中的优势细菌分别为P.aeruginosa、Bacillus atrophaeus及Bacillus cereus,与注入时细菌种类及数量均不同。8.MEOR的驱油率高于EEOR。研究比较了MEOR与利用真菌粗酶制剂进行的EEOR及其二者不同组合的驱油效果。结果表明:(1)利用铜绿假单胞菌进行MEOR的驱油率高于EEOR;油沙管中的活细菌数量决定着驱油率,9批次驱替过程中,从第6批次开始,优势细菌数、活细菌总数与驱油率呈极显着(P<0.01)或显着(P<0.05)正相关;在9批次驱替培养过程中,油沙中均有大量细菌繁殖,且MEOR、EEOR中的细菌数量与优势细菌不同。(2)凡有外源细菌Gx参与的MEOR过程,均有大量H2和CO2气体产生,同时产酸,降低驱替液的pH,所有EEOR处理及对照CK均无气体产生。(3)细菌和真菌酶在驱替培养过程中将原油中的高分子组分降解为可气化的小分子组分,增加了原油中230℃可气化组分含量,提高了原油中汽油及部分低沸点煤油与柴油含量,改善了原油品质。(4)驱替过程中,驱替液pH、排油圈直径均降低,表面张力值升高,EEOR处理中脱氢酶活性消失,这些变化与驱替液中的细菌数量呈显着(P<0.05)或极显着(P<0.01)相关性。9.MEOR、EEOR及本源细菌强化驱油机制不同。通过室内模拟驱替研究,发现MEOR,EEOR及本源细菌原油驱替的机理不尽相同:MEOR的主要驱替机理为细菌对原油大分子的降解作用、代谢产物及其引起的表面与界面作用等;EEOR的主要驱替机理为真菌所产脱氢酶对原油强烈的降解作用;本源细菌的主要驱替机理为细菌接受外源养分注入激活后发生的封堵效应、繁殖过程细菌对原油大分子的降解作用、代谢产物及其引起的表面与界面作用等。
马挺,陈瑜[2](2018)在《油藏微生物的代谢特征与提高原油采收率技术》文中提出油藏是一个高温、高压、少氧、寡营养和封闭的极端环境,油田经过多年注水开发后,在油藏内部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微生物群落体系,这些微生物以石油烃分解为起始,形成了一个复杂的食物链,对油藏碳、硫和金属离子的元素地球化学循环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微生物提高原油采收率技术(MEOR)是利用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与油藏和原油发生作用来提高原油采收率的一种新技术,具有成本低、适应性强和环境友好等特点,因此有望成为未来化学驱后油藏和高含水油藏进一步提高采收率的重要手段。对油藏内源微生物及其介导的生化反应,微生物采油原理、发展历程和现场试验进行综述,并提出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崔庆锋[3](2014)在《新疆典型油藏内源微生物激活及驱油机理研究》文中认为内源微生物采油技术因微生物在储层原位大量繁殖代谢、菌体和代谢产物可在油水界面形成局部高浓度、吸附滞留的营养物仍可被内源菌利用等独特的优势受到人们的重视。功能微生物的激活技术是内源微生物驱油的核心技术,驱油机理的研究则直接指导了数值模拟技术的方向,提高模拟预测的准确性,并加强现场应用的效果,是内源微生物驱油技术推广应用、实现工业化的关键。本论文主要从内源微生物群落分析、功能菌代谢、激活体系筛选优化及效果评价、驱油机理研究及现场试验分析等方面系统研究了六中区油藏内源微生物的激活和驱油机理,为该技术下一步的推广应用奠定理论基础。应用最大可能数法(MPN)和高通量测序分析油藏产出液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确定了激活内源微生物的基础及目标。通过功能菌的代谢特征研究,指导了激活体系组分的筛选。结果表明:六中区油藏含有丰富的内源微生物,具有激活内源微生物的良好基础,优势细菌主要为弓形杆菌和未分类菌;功能菌铜绿假单胞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可代谢生物表面活性剂、乳化原油。综合内源和外源微生物驱油激活体系的优点,确立筛选激活体系的评价指标和研究方法,结合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得到了针对六中区以乳化功能为主的激活体系和注气量,模拟油藏条件评价了激活体系的激活效果。结果表明:激活体系显着激活烃氧化菌,主要代谢产物糖脂降低表面张力,原油乳化效果明显;有氧、限氧、无氧条件下激活体系明显改变地层水中细菌群落结构,实现了对Pseudomonas、Bacilluss和Acinetobacter等常见采油功能菌的高效激活。利用物理模拟实验装置,研究了不同注气量和不同驱替方式对驱油效率的影响,指导了现场试验方案和实施。结果表明:注气及气液比提高后,原油乳化效果和提高驱油效率效果更好。微生物菌体、原位繁殖代谢作用、发酵液中表活剂三种驱替方式对驱油效率提高的贡献率分别约为6.8%、33.9%、45.5%。六中区现场试验中激活体系激活了HOB、FMB等功能菌群,假单胞菌和产碱杆菌成为优势菌;激活后产出液的乙酸根离子浓度和HCO3-浓度增加,地层水pH上升,地层水中HCO3-浓度和pH变化具有一致性;CH4和CO2相对含量都没有发生明显变化;产出液油水样品在试验后1个月发生明显乳化。同时,试验后试验区油井增油降水效果显着,7口油井均有不同程度的受效,截至2014年6月累计增油10104吨,阶段提高采收率5.2%。
朱维耀,夏小雪,郭省学,李娟,宋智勇,曲国辉[4](2014)在《高温高压条件下油藏内源微生物微观驱油机理》文中提出为研究内源微生物微观驱油机理,在模拟油藏高温高压(60℃、10 MPa)条件下,以油田提取的内源微生物群落及其代谢产物作为驱油介质,利用研制的微观仿真光刻蚀可视模型,对水驱、微生物驱油过程中剩余油形态及流动特征进行显微观察和分析;并应用测试和图像处理技术,定量考察微生物微观驱油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高温高压油藏条件下,内源微生物具有一定活性,且驱油效果较好;微生物被激活后,能有效启动不同类型剩余油,并可与代谢产物共同作用于水驱所无法波及到的盲端孔道,置换出剩余油,增强了原油的流动能力,同时可提高采收率。微生物微观驱油机理可归结为:微生物对原油的"啃噬"、降解;产生生物气溶解于原油,降低原油黏度;产生生物表面活性剂层层剥离、乳化剩余油,改变孔隙介质表面的润湿性等。
练迪克[5](2014)在《微生物清防蜡菌种开发与应用》文中认为江苏油田原油为石蜡基原油,含蜡量高,多数油井原油含蜡量在1530%之间,油井结蜡问题较为严重。油井清防蜡是油田日常生产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发展清防蜡技术对整个油田的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微生物清防蜡技术作为一种新型清防蜡手段,相对常规的清防蜡措施,具有投入少,经济效益好,设备简单,改善表皮系数等优势。尤其对于江苏油田的原油成分和生产情况,微生物清防蜡技术的优势更加明显。本文通过采集油田油水中的菌群,进行筛选和培育以及性能测试,得到适用于该油田的清防蜡菌种。在室内条件下进行培养,研究加入微生物后地层水的腐蚀情况,发现清防蜡微生物不但不会加剧地层水腐蚀,相反具有抑制作用。同时对微生物的防蜡机理进行了深入探究,微生物菌体在管杆壁面吸附及其在壁面生长繁殖产生的代谢产物在管壁上形成生物水化膜,改变管壁的润湿性,阻止蜡晶在管壁的附着和沉积;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吸附在蜡晶表面,阻止蜡晶的聚集和长大,从而起到防蜡作用,同时微生物的瞬时吸附性能和抗稀释冲刷能力也能有利于防止蜡晶形成。最后从江苏油田的实际情况出发,选取了实验区块和试验井,从载荷,电功率以及产量变化等方面对现场试验效果进行了效果评价和经济效益分析。结果表明微生物清防蜡在江苏油田生产过程中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李勇斌,于立新,张黎黎,段丽莎,吴景春,王启波[6](2013)在《宝力格油田微生物驱物理模拟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针对宝力格油田微生物驱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室内物理模拟实验对不同驱替介质提高采收率的作用、产出细菌浓度与注入细菌浓度的关系以及营养液浓度对维持产出液细菌浓度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注入1%的菌液及营养液进行微生物驱时可提高采收率16.77%,当产出液经补充营养液及菌液并发酵1012 h后再继续进行微生物连续驱时可进一步提高采收率5.74%,产出液细菌浓度达到108个/mL以上。但由于岩心对菌体的吸附作用以及岩心渗透率对微生物运移的影响,产出液细菌浓度始终要低于注入细菌浓度一个数量级以上。采用产出液回注并补充0.25%以上的营养液时,可使产出液细菌浓度维持在107个/mL以上。研究结果可为现场注入方案设计提供技术支持。
杨柳[7](2013)在《微生物复合驱菌种筛选及驱油效果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微生物复合驱是指用微生物代谢产生的生物聚合物与生物表面活性剂复合组成的体系进行驱油的微生物提高原油采收率技术。它通过在地面对生物表面活性剂产生菌与生物聚合物产生菌进行发酵培养,获得含有生物表面活性剂或生物聚合物的菌液,然后将两种菌液一起注入地层进行驱油,以提高原油采收率。由于生物聚合物与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协同作用,使得微生物复合驱即拥有微生物驱油的特点,又增加了二元复合驱的优点,比普通的微生物提高采收率技术更有优势,比化学二元复合驱更安全环保。本文从大庆油田采油一厂油井产出水中分离筛选出5株生物表面活性剂产生菌与1株生物聚合物产生菌,并对这六株菌株进行了油藏配伍性评价与发酵培养条件优化。同时考察了1株生物聚合物外源菌的油藏配伍性,优化了其发酵培养条件。根据实验结果,选出2株产生物表面活性剂高效菌与1株产生物聚合物高效菌,分别为内源菌B2、B4与外源菌DJ。然后,分别考察了B2/DJ复合体系与B4/DJ复合体系的稳定性,结果表明B2/DJ体系的稳定性优于B4/DJ体系,其温度、NaCl浓度、pH的适应区间分别为4090℃、0200g/L、510,剪切耐受范围为010000r/min,并可常温储存30天。最后,对B2/DJ复合体系进行了室内驱油实验研究,评价了复合体系的驱油效果,实验结果表明水驱后B2/DJ微生物复合体系提高采收率的效果明显,采收率提高了13%。
柯从玉,吴刚,游靖,王冠,李青,赵文华,牟伯中[8](2013)在《微生物驱油产出液中有机酸的监测及对提高采收率的作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通过对样品前处理工艺优化,建立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微生物驱油现场产出液中有机酸的快速定性定量分析方法.该方法灵敏度高,对有机酸定量检测限可以达到0.01mg/L.采用该方法对宝力格油田微生物驱过程中有机酸的浓度变化进行了跟踪监测.结果表明,从注水井注入的葡萄糖在地层中很快被微生物分解为有机酸,主要以短链脂肪酸为主,其中乙酸浓度最高,在营养液注入6周时质量浓度达到419 mg/L.随着营养液注入停止,产出液中有机酸浓度也开始下降.通过不同浓度的乙酸对改变岩心渗透率及提高原油采收率实验表明,微驱过程中产生的有机酸对岩心的溶蚀及提高采收率的作用非常有限.
宋永亭[9](2012)在《油藏内源产表面活性剂微生物的选择性激活》文中提出生物表面活性剂的驱油作用是微生物采油的主要机理。目前生物表面活性剂在微生物采油技术中的应用主要采取向油藏注入地面发酵的产品(地面法)和外源菌种(外源微生物驱)的方式。相对地面法和外源微生物驱,内源微生物驱油技术更能体现微生物采油“低成本、工艺简单、环保”三大优势,但是,关于如何全面准确地识别油藏中产表面活性剂的微生物,尤其是能否实现油藏内源产表面活性剂微生物的定向调控,目前研究较少。本论文应用油藏内源产表面活性剂微生物功能基因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在对胜利油田油藏产表面活性剂微生物分析的基础上,选取沾3区块开展油藏内源产表面活性剂微生物选择性激活研究并获得激活剂配方;研究了油藏内源产表面活性剂微生物激活后对油藏相对渗透率曲线和岩石润湿性的影响以及提高原油采收率的贡献;最后对激活油藏内源微生物产生的表面活性剂的理化性质和结构进行分析。主要研究成果及结论如下:1、设计应用分别与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和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licheniformis)等菌属脂肽类表面活性剂代谢调节相关的合成基因(srfA3/licA3)以及与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鼠李糖脂类表面活性剂代谢调节相关的基因(rhlR)对应的简并引物,在功能基因水平上对胜利油田的5个区块共10个油井产出液进行了产脂肽和糖脂类表面活性剂微生物的分析;应用培养法和克隆测序方法在微生物种属方面进行了辅助分析。结果表明,多数油藏样品中检测出芽胞杆菌和脂肽类表面活性剂代谢调节相关的合成基因(srfA3/licA3),产脂肽类表面活性剂的微生物是激活油藏内源微生物产表面活性剂的主要方向。2、以油藏产脂肽类微生物的分子生物学定量检测为目标,应用Real-TimePCR技术成功的建立了以(srfA3/licA3)为标准,针对油藏样品的脂肽合成代谢基因的定量分析方法,并对荧光定量PCR的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本研究成功构建的脂肽合成基因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具有快速、灵敏、特异性好的特点,适合实验室研究及现场跟踪检测的应用。3、开展了激活沾3油藏微生物产表面活性剂的可行性实验,通过对脂肽合成基因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克隆测序结果综合分析,推断沾3油藏脂肽合成基因与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相关。在此基础上,筛选得到有机氮激活剂配方(JHJ-1:0.4%玉米浆干粉,0.5%葡萄糖,0.2%可溶性淀粉,0.4%蛋白胨),该配方激活沾3油藏样品,脂肽合成基因最高达2.6×106copies/μLDNA;表面张力最低达38.0mN/m;扩油圈直径最大达7.0cm;但乳化指数小于5%。无机氮激活剂配方(JHJ-2:蔗糖2,NH4Cl0.6,酵母粉0.03,玉米浆干粉0.05,KH2PO40.06,Na2HPO40.2)激活沾3油藏样品,脂肽合成基因最高达1.6×105copies/μLDNA;乳化指数达96%。克隆测序结果表明,JHJ-1激活后样品结构单一,优势菌为Bacillus licheniformis,而JHJ-2激活后样品相对复杂,优势菌为Bacillus licheniformis和Bacillus thermoamylovorans等。4、研究了激活油藏内源产表面活性剂微生物驱对相渗曲线和润湿性的影响,并对提高采收率能力进行了物理模拟评价。研究发现:微生物驱后,油水相对渗率透曲线等渗点右移,岩心亲水性增强;当含水饱和度较高时,油相相对渗透率明显高于常规水驱,激活产表面活性剂微生物能够起到较好的驱动残余油的效果。沾3区块岩心注入激活剂激活处理后岩心相对润湿指数明显增加,亲水性增强。采用物理模拟方法模拟沾3区块油藏条件,在一次水驱的基础上,激活剂JHJ-1和JHJ-2激活油藏内源产表面活性剂微生物分别提高采收率10%和13.6%。5、对激活剂JHJ-2激活样品中的表面活性剂进行了理化性质研究和组成分析,其表面活性剂的产率为0.47g/L,临界胶束浓度为33.3mg/L,对应的表面张力为38.5mN/m。乳化活性强,稀释100倍后,乳化活性仍达到1.25U。对激活剂JHJ-2激活样品中表面活性剂进行薄层层析(TLC)、红外光谱(IR)、高效液相色谱(HPLC)、质谱(MS)分析,结果表明其主要成分是脂肽。本论文研究成果为油藏内源微生物定向调控提高采收率提供了一定理论基础。另外,本论文针对胜利油田沾3区块进行研究,研究成果为该区块实施内源微生物驱油技术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撑。
修建龙[10](2011)在《内源微生物驱油数值模拟研究》文中提出在分析国内外典型数学模型的基础上,针对其优缺点及应用情况,根据微生物反应动力学特征和内源微生物驱油机理,从好氧、厌氧两步激活理论出发,建立了一个全新的能够综合反应流体流动造成物质分布变化规律和微生物群落间的级联代谢过程的数学模型。实现了从侧重于描述单一渗流场到多场耦合模型的发展历程,更全面和准确地描述了生物场和渗流场,该模型为内源微生物驱油数值模拟软件的研发提供了理论依据。通过将建立的内源微生物驱油数学模型进行时间和空间上的离散,把偏微分方程转化成有限差分方程组,利用隐压显饱法求出压力和饱和度的大小,然后将水相饱和度、渗流速度、孔隙度等耦合参数代入微生物场,隐式得到微生物、营养液及代谢产物的浓度分布。根据上述方法编制了内源微生物驱油数值模拟软件,该软件基本实现了内源微生物驱油过程的数值模拟计算,为微生物采油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模拟方法,对微生物驱油数学模型的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通过开展内源微生物驱油数值模拟研究可以为油田开发建立一套合理的开发方案,降低微生物采油现场实施的风险,确定科学合理的工作制度。以一维两相内源微生物两步激活过程为例,运用编制的微生物驱油数值模拟软件对该区块实施内源微生物驱油方案进行了设计。利用正交试验方法对影响微生物驱油效果的主要因素进行了方案设计与优化,最终得到的优化方案是营养液浓度为1.5%(m/v),注入段塞为0.1PV,营养物与氧气浓度比为2:1(m/m);在该方案下数值模拟软件的预测结果表明,内源微生物驱油可增加采油量2029.69 t,提高采收率8.46%。
二、微生物场在微生物采油中的初步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微生物场在微生物采油中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驱油微生物对原油和沥青质的降解及模拟驱替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引言 |
1.2 MEOR |
1.2.1 方法 |
1.2.2 机理 |
1.2.3 应用 |
1.2.4 研究历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3 EEOR |
1.3.1 研究现状 |
1.3.2 现存问题及后续研究方向 |
1.4 基因工程微生物强化采油(GEMEOR) |
1.5 研究目的意义、内容及技术路线 |
1.5.1 目的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1.5.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2株铜绿假单胞菌对沥青质的降解作用及对原油理化性质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 |
2.1.2 增油细菌分离纯化、筛选与鉴定 |
2.1.3 细菌对纯沥青质的降解实验 |
2.1.4 细菌对原油的降解实验 |
2.1.5 细菌驱油特性测试 |
2.1.6 结果计算与数据处理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驱油细菌鉴定 |
2.2.2 细菌对纯沥青质化学组成及微形态的影响 |
2.2.3 细菌发酵液对原油化学组成的影响 |
2.2.4 细菌的驱油特性 |
2.3 讨论 |
2.4 结论 |
第三章 台湾假单胞菌对原油和沥青质的作用及其模拟驱油效果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 |
3.1.2 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驱油细菌鉴定 |
3.2.2 细菌发酵液的驱油特性 |
3.2.3 发酵过程中细菌发酵液驱油相关参数变化 |
3.2.4 细菌发酵液对原油化学组成的影响 |
3.2.5 细菌发酵液对纯沥青质化学组成及微形态的影响 |
3.2.6 驱油量与驱油率 |
3.3 讨论 |
3.4 结论 |
第四章 Dietzia cercidiphylli细菌对沥青质及原油的降解作用及驱油效果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 |
4.1.2 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驱油细菌鉴定 |
4.2.2 细菌发酵液对纯沥青质化学组成及微形态的影响 |
4.2.3 细菌发酵液对原油化学组成的影响 |
4.2.4 细菌发酵液的驱油特性 |
4.2.5 驱油量与驱油率 |
4.3 讨论 |
4.4 结论 |
第五章 细菌型酶菌复合物对原油理化性质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材料 |
5.1.2 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细菌型酶菌复合物浸提液性质 |
5.2.2 细菌型酶菌复合物浸提液对原油滤纸脱附的影响 |
5.2.3 4种细菌型酶菌复合物浸液对原油粘度及化学组分的影响 |
5.2.4 细菌型酶菌复合物浸液对原油230℃可气化组分的影响 |
5.3 讨论 |
5.4 结论 |
第六章 速效氮源显着提高原油驱出率的微生物机制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材料 |
6.1.2 方法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外源营养对油沙中本源细菌数量及种类的影响 |
6.2.2 外源营养对驱油率、残留原油含量的影响 |
6.2.3 外源营养对原油化学成分的影响 |
6.2.4 外源营养对驱替液理化性质的影响 |
6.2.5 本源细菌驱油机理 |
6.3 讨论 |
6.4 结论 |
第七章 真菌粗酶制剂酶法转化能显着提高原油中可气化油含量 |
7.1 材料与方法 |
7.1.1 材料 |
7.1.2 方法 |
7.2 结果分析 |
7.2.1 真菌鉴定 |
7.2.2 真菌酶对原油的酶法转化产物 |
7.2.3 纯沥青质的酶法转化产物 |
7.3 讨论 |
7.4 结论 |
第八章 细菌细胞密度及EEOR-MEOR交替处理对驱油率的影响及机理 |
8.1 材料与方法 |
8.1.1 材料与驱油装置 |
8.1.2 方法 |
8.2 结果与分析 |
8.2.1 驱油率 |
8.2.2 驱替中原油移动 |
8.2.3 驱替过程中原油成分变化 |
8.2.4 驱替过程中产气量及成分 |
8.2.5 油沙管的微生物及其与驱替液流速及驱油率的关系 |
8.2.6 驱替过程中驱替液性质变化及其与驱油率的关系 |
8.3 讨论 |
8.3.1 细胞密度对MEOR效果及机理 |
8.3.2 EEOR效果及机理 |
8.3.3 MEOR-EEOR交替驱替效果及机理 |
8.3.4 微生物 |
8.4 结论 |
第九章 MEOR与EEOR的驱油效果及其驱油机制 |
9.1 材料与方法 |
9.1.1 材料 |
9.1.2 方法 |
9.2 结果与分析 |
9.2.1 驱油率 |
9.2.2 驱替中原油移动 |
9.2.3 驱替过程中原油化学成分变化 |
9.2.4 驱替过程中产气量及成分 |
9.2.5 驱出液中活菌数与优势细菌 |
9.2.6 驱替过程中驱替液性质变化及其与驱油率的关系 |
9.2.7 MEOR与EEOR的驱油机理 |
9.3 讨论 |
9.4 结论 |
第十章 研究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
10.1 主要结果 |
10.2 结论 |
10.3 创新点 |
10.4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油藏微生物的代谢特征与提高原油采收率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油藏微生物研究 |
1.1 油藏微生物类群和代谢潜力 |
1.2 油藏微生物的生态位和食物链 |
2 微生物提高原油采收率技术 |
2.1 微生物提高原油采收率技术原理 |
2.2 微生物提高原油采收率技术历史 |
2.3 微生物提高原油采收率技术发展现状 |
2.4 微生物采油的发展方向 |
3 展望 |
(3)新疆典型油藏内源微生物激活及驱油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 微生物采油技术概述 |
1.1 技术原理 |
1.2 发展历史 |
1.3 技术特点 |
2 内源微生物驱油技术 |
2.1 内源微生物群落研究 |
2.2 内源微生物激活研究 |
2.3 内源微生物驱油机理研究 |
3 新疆典型油藏概述 |
3.1 新疆水驱稠油油藏及六中区 |
3.3 六中区油藏概况及开发简况 |
3.4 微生物激活试验区 |
4 论文内容及创新点 |
4.1 研究背景 |
4.2 研究内容 |
4.3 创新点 |
第二章 油藏微生物群落及生理生化特征研究 |
1 前言 |
2 油藏微生物群落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2 结果与讨论 |
3 典型采油功能菌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2 结果与讨论 |
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激活体系筛选、优化及评价研究 |
1 前言 |
2 激活体系实验方法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2 结果与讨论 |
3 激活体系筛选、优化及需氧量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2 结果与讨论 |
4 激活体系激活效果评价及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2 结果与讨论 |
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内源微生物驱油机理研究 |
1 前言 |
2 激活内源微生物驱油机理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2 结果与讨论 |
3 铜绿假单胞菌驱油贡献率及驱油机理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2 结果与讨论 |
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内源微生物驱现场激活试验分析 |
1 前言 |
2 方案设计及实施情况 |
2.1 方案设计 |
2.2 方案实施 |
3 生化指标监测分析 |
3.1 内源微生物功能菌群分析 |
3.2 内源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 |
3.3 产出液油水状态变化 |
3.4 内源微生物代谢产物分析 |
3.5 产出气体分析 |
4 试验效果评价 |
4.1 注水井效果评价 |
4.2 油井效果评价 |
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1 结论 |
2 建议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5)微生物清防蜡菌种开发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课题的研究意义 |
1.2 微生物在采油中应用概况 |
1.2.1 国内微生物采油应用现状 |
1.2.2 国外微生物采油应用现状 |
1.2.3 微生物清防蜡技术发展 |
1.2.4 微生物清防蜡机理及优势 |
1.3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及及解决的问题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2章 微生物清防蜡菌种开发 |
2.1 油水样采集与原生菌群普查 |
2.2 菌种富集培养和定向驯化 |
2.3 菌种性能鉴定 |
2.3.1 乳化分散试验 |
2.3.2 降粘作用 |
2.3.3 对表面张力和pH值的影响 |
2.3.4 原油全烃气相色谱分析 |
2.3.5 对原油硫含量的影响 |
2.4 产物分析 |
2.5 菌种形态学特征分析 |
2.6 菌种检疫试验 |
2.7 室内培养基配方 |
2.8 生产工艺和控制参数 |
2.8.1 生产工艺流程 |
2.8.2 生产控制参数 |
2.8.3 菌种发酵生产 |
第3章 室内试验研究 |
3.1 现场营养基配方研究 |
3.1.1 微生物的营养要素 |
3.1.2 地层流体微量元素分析 |
3.1.3 现场营养基配方 |
3.1.4 微生物生长曲线 |
3.2 采油微生物腐蚀试验研究 |
3.3 微生物防蜡作用机理试验研究 |
3.3.1 油井结蜡和防蜡机理 |
3.3.2 微生物防蜡机理试验 |
3.3.3 微生物防蜡机理试验研究结果 |
第4章 现场试验研究 |
4.1 选取试验区块和试验井 |
4.2 现场施工工艺方案 |
4.2.1 施工方式选取 |
4.2.2 现场施工及监测方案 |
4.3 现场试验效果评价 |
4.3.1 清防蜡制度变化 |
4.3.2 载荷和电功率变化 |
4.3.3 油井产量变化 |
4.3.4 试验井施工前后菌浓测试 |
4.4 经济效益分析 |
结论 |
附录1 附图、附表 |
附录2 E-20菌种产物分析试验报告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微生物复合驱菌种筛选及驱油效果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前言 |
第一章 微生物复合驱概述 |
1.1 微生物提高采收率技术 |
1.1.1 微生物提高采收率技术概况及研究进展 |
1.1.2 微生物驱的问题及发展方向 |
1.2 微生物复合驱的驱油机理 |
1.2.1 微生物提高采收率机理 |
1.2.2 化学二元复合驱机理 |
1.2.3 微生物复合驱机理 |
1.3 生物表面活性剂产生菌 |
1.3.1 典型的生物表面活性剂与产生菌 |
1.3.2 生物表面活性剂产生菌的筛选方法与评价方法 |
1.4 生物聚合物 |
1.4.1 典型的生物聚合物与产生菌 |
1.4.2 生物聚合物产生菌的筛选方法与评价方法 |
1.5 微生物复合体系菌种筛选条件 |
第二章 内源微生物的分离纯化 |
2.1 实验流程、材料和方法 |
2.1.1 实验流程 |
2.1.2 实验材料 |
2.1.3 培养基制备方法 |
2.1.4 表面张力的测定方法 |
2.1.5 粘度测定方法 |
2.2 菌种的分离与纯化 |
2.2.1 培养基配方 |
2.2.2 实验步骤 |
2.2.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2.3 菌株产物能力的检测 |
2.3.1 培养基配方 |
2.3.2 实验步骤 |
2.3.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2.4 菌株呼吸类型的检验 |
2.5 细菌形态及菌落特征观察 |
2.6 菌种保存 |
2.7 小结 |
第三章 微生物复合驱菌种筛选 |
3.1 实验流程、材料和方法 |
3.1.1 实验流程 |
3.1.2 实验材料 |
3.1.3 菌数的测定方法 |
3.1.4 界面张力测定方法 |
3.2 实验步骤 |
3.2.1 油藏适应性的检验 |
3.2.2 菌株代谢规律的研究 |
3.2.3 发酵条件的优化 |
3.3 生物表面活性剂产生菌的筛选结果及分析 |
3.3.1 菌株的油藏配伍性 |
3.3.2 菌株生长代谢规律 |
3.3.3 最优发酵条件 |
3.4 生物聚合物产生菌筛选结果及分析 |
3.4.1 菌株的油藏配伍性 |
3.4.2 菌株生长代谢规律 |
3.4.3 最优发酵条件 |
3.5 小结 |
第四章 微生物复合体系稳定性评价 |
4.1 实验流程、材料和方法 |
4.1.1 实验流程 |
4.1.2 实验材料 |
4.1.3 微生物复合体系的配制方法 |
4.2 微生物复合体系温度适应性评价 |
4.3 微生物复合体系盐度适应性评价 |
4.4 微生物复合体系 pH 适应性评价 |
4.5 微生物复合体系抗剪切性评价 |
4.6 微生物复合体系长期稳定性评价 |
4.7 小结 |
第五章 微生物复合驱室内驱油效果评价 |
5.1 实验流程、材料和方法 |
5.1.1 实验流程 |
5.1.2 实验材料 |
5.1.3 微生物室内驱油方法 |
5.2 微生物复合驱与其它微生物驱油法的对比 |
5.3 微生物复合驱驱油效果影响因素分析 |
5.3.1 复合体系注入量对驱油效果的影响 |
5.3.2 复合体系注入时期的对驱油效果的影响 |
5.3.3 岩心渗透率的对驱油效果的影响 |
5.4 微生物复合体系在非均质模型中的驱油效果 |
5.5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详细摘要 |
(8)微生物驱油产出液中有机酸的监测及对提高采收率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部分 |
1.1 仪器与试剂 |
1.2 菌液及营养液配方 |
1.3 样品前处理 |
1.4 GC-MS分析条件 |
1.5 有机酸对岩心溶蚀及提高采收率实验 |
(1) 岩心溶蚀实验 |
(2) 乙酸作用前后岩心渗透率测定 |
(3) 不同浓度乙酸对提高采收率的测定 |
2 结果与讨论 |
2.1 不同醇对酯化效果的优化 |
2.2 不同萃取剂对有机酸检测的影响 |
2.3 有机酸定量分析 |
2.4 微驱过程中有机酸监测 |
2.5 有机酸对提高采收率的作用 |
3 结 论 |
(9)油藏内源产表面活性剂微生物的选择性激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0 前言 |
1 文献综述 |
1.1 微生物采油技术发展现状 |
1.1.1 微生物采油技术文献分析 |
1.1.2 主要研究国家发展概况 |
1.1.3 微生物采油机理研究 |
1.1.4 微生物采油现场应用 |
1.2 生物表面活性剂在微生物采油中的应用 |
1.2.1 向油藏中注入生物表面活性剂 |
1.2.2 利用产表面活性剂菌的外源微生物驱 |
1.2.3 内源产表面活性剂菌的激活 |
1.3 下一步发展方向 |
1.3.1 内源微生物采油技术 |
1.3.2 内源微生物功能基因定量 PCR |
1.3.3 内源微生物关键功能的定向调控 |
1.4 研究内容、目的、意义及拟解决的问题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4.3 拟解决的问题 |
2 油藏产表面活性剂微生物分析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材料 |
2.1.2 样品来源 |
2.1.3 样品采集 |
2.1.4 产表面活性剂微生物的培养法检测 |
2.1.5 克隆测序分析 |
2.1.6 产表面活性剂微生物的基因检测 |
2.1.7 表面活性测试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产表面活性剂微生物的培养法检测 |
2.2.2 克隆测序 |
2.2.3 表面活性测试 |
2.2.4 产表面活性剂微生物的基因检测 |
2.2.5 样品富集培养 |
2.3 小结 |
3 脂肽合成酶基因实时荧光定量 PCR 方法的建立 |
3.1. 实时荧光定量 PCR 的原理 |
3.2 标准品的制备 |
3.2.1 实验材料 |
3.2.2 主要设备 |
3.2.3 主要试剂及配制 |
3.2.4 实验方法 |
3.2.5 实验结果 |
3.3 荧光定量 PCR 检测 srfA 方法的建立 |
3.3.1 实验材料 |
3.3.2 实验方法 |
3.3.3 实验结果 |
3.4 小结 |
4 内源微生物产表面活性剂的激活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实验材料 |
4.1.2 流体化学性质分析 |
4.1.3 激活油藏微生物产表面活性剂的可行性实验 |
4.1.4 激活剂配方筛选与优化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流体化学性质分析结果 |
4.2.2 激活油藏微生物产表面活性剂的可行性实验结果 |
4.2.3 激活剂配方筛选与优化 |
4.3 小结 |
5 相渗曲线和润湿性研究及提高采收率评价 |
5.1 相对渗透率及润湿性测定实验条件 |
5.1.1 胜利油田沾 3 区块地层条件 |
5.1.2 实验所用岩心 |
5.1.3 实验仪器 |
5.1.4 实验用油 |
5.1.5 实验用水 |
5.1.6 相对渗透率曲线测定 |
5.1.7 润湿性测定 |
5.2 提高采收率评价实验条件 |
5.2.1 主要实验材料 |
5.2.2 实验所用样品 |
5.2.3 模拟实验条件 |
5.2.4 实验具体步骤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相渗曲线测定结果 |
5.3.2 微生物驱油藏润湿性测定 |
5.3.3 提高采收率评价结果 |
5.4 结论与认识 |
6 油藏微生物产表面活性剂理化性质和组成分析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实验材料 |
6.1.2 实验方法 |
6.2 结果与讨论 |
6.2.1 样品制备 |
6.2.2 理化性质 |
6.2.3 薄层层析(TLC)分析 |
6.2.4 样品的红外光谱分析 |
6.2.5 样品的 HPLC 分析 |
6.2.6 样品的质谱分析 |
6.3 小结 |
7 结论 |
7.1 结论 |
7.2 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10)内源微生物驱油数值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微生物采油技术研究现状 |
1.2.1 室内实验研究 |
1.2.2 矿场应用情况 |
1.2.3 数值模拟发展状况 |
1.3 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
1.3.1 存在问题 |
1.3.2 发展趋势 |
1.4 论文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4.1 主要内容 |
1.4.2 创新点 |
第二章 内源微生物驱油机理研究 |
2.1 内源微生物驱油两步激活理论 |
2.2 内源微生物提高采收率原理 |
2.3 内源微生物吸附及分布规律研究 |
2.3.1 内源微生物场模型组分研究 |
2.3.2 油藏中微生物分布的影响因素 |
2.3.3 内源微生物吸附规律 |
2.3.4 建立内源微生物场 |
2.4 内源微生物反应动力学研究 |
2.4.1 微生物生长动力学 |
2.4.2 产物生成动力学 |
2.4.3 营养物消耗动力学 |
2.5 内源微生物场组分迁移机制 |
2.5.1 对流迁移 |
2.5.2 分子扩散 |
2.5.3 机械弥散 |
2.5.4 化学趋向性 |
2.6 小结 |
第三章 内源微生物驱油数学模型 |
3.1 假设条件 |
3.1.1 渗流场模型假设 |
3.1.2 生物场模型假设 |
3.1.3 主要的物理化学模型 |
3.2 考虑微生物场影响的流体渗流方程 |
3.2.1 运动方程 |
3.2.2 连续性方程 |
3.2.3 辅助方程 |
3.2.4 物性参数变化方程 |
3.3 考虑渗流场影响的生物场模型方程 |
3.3.1 模型组分 |
3.3.2 组分运移方程 |
3.4 模型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 |
3.4.1 初始条件 |
3.4.2 边界条件 |
3.5 渗流场与生物场的耦合关系 |
3.6 小结 |
第四章 耦合数学模型的有限差分方程 |
4.1 耦合数学模型差分方程组 |
4.1.1 差分方程离散方法研究 |
4.1.2 黑油模型差分方程组 |
4.1.3 营养物、代谢产物运移方程差分方程组的建立 |
4.1.4 微生物运移差分方程组的建立 |
4.2 井的处理 |
4.2.1 定产油量 |
4.2.2 定产液量 |
4.2.3 定注水量和定注气量 |
4.2.4 定生产井井底流压 |
4.2.5 定注入井井底流压 |
4.3 有限差分方程的线性化处理 |
4.3.1 压力方程的线性化处理 |
4.3.2 营养物和代谢产物运移方程的线性化处理 |
4.3.3 微生物运移方程的线性化处理 |
4.4 差分方程组的数值解法 |
4.5 微生物驱油数学模型的求解过程 |
4.6 小结 |
第五章 内源微生物驱油数值模拟软件研制 |
5.1 软件简介 |
5.1.1 程序设计思路 |
5.1.2 软件主要功能及特点 |
5.2 输入数据 |
5.2.1 数据文件的构成 |
5.2.2 数据文件输入规则 |
5.3 输出数据 |
5.3.1 常规输出报告 |
5.3.2 生物场模型报告 |
5.3.3 产量总结报告 |
5.4 程序流程图 |
5.5 主要的类名称和功能 |
5.6 软件及硬件要求 |
5.7 小结 |
第六章 内源微生物驱油数值模拟软件应用 |
6.1 地质模型建立 |
6.2 地质模型参数获取 |
6.2.1 渗流场数据 |
6.2.2 生物场数据 |
6.3 水驱效果预测 |
6.4 内源微生物驱效果预测 |
6.4.1 方案设计 |
6.4.2 方案预测 |
6.5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及建议 |
7.1 结论 |
7.2 建议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 |
致谢 |
四、微生物场在微生物采油中的初步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驱油微生物对原油和沥青质的降解及模拟驱替效果研究[D]. 高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8(02)
- [2]油藏微生物的代谢特征与提高原油采收率技术[J]. 马挺,陈瑜. 微生物学杂志, 2018(03)
- [3]新疆典型油藏内源微生物激活及驱油机理研究[D]. 崔庆锋.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 2014(01)
- [4]高温高压条件下油藏内源微生物微观驱油机理[J]. 朱维耀,夏小雪,郭省学,李娟,宋智勇,曲国辉. 石油学报, 2014(03)
- [5]微生物清防蜡菌种开发与应用[D]. 练迪克.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4(07)
- [6]宝力格油田微生物驱物理模拟实验研究[J]. 李勇斌,于立新,张黎黎,段丽莎,吴景春,王启波. 石油钻采工艺, 2013(06)
- [7]微生物复合驱菌种筛选及驱油效果评价[D]. 杨柳. 东北石油大学, 2013(12)
- [8]微生物驱油产出液中有机酸的监测及对提高采收率的作用研究[J]. 柯从玉,吴刚,游靖,王冠,李青,赵文华,牟伯中.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3)
- [9]油藏内源产表面活性剂微生物的选择性激活[D]. 宋永亭. 中国海洋大学, 2012(01)
- [10]内源微生物驱油数值模拟研究[D]. 修建龙.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 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