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中国食品冷藏科技论坛》论文集的征文通知(论文文献综述)
刘君[1](2020)在《上海生生牧场发展变迁研究(1929-1949)》文中认为1929年,在南京国民政府鼓励创办企业,颁布《公司法》、《工厂法》等法律法规,以及传入中国半个多世纪的乳业的本土化渐趋完成的时代背景之下,沈九成因个人际遇创办生生牧场。在5年左右的时间里,生生牧场便发展为近代上海最大的华商牛乳场。自1929年至1949年的20年时间里,在生生牧场的发展变迁中,其经理凡四变。据此,生生牧场20年的发展可以划分为四个时期。一是1929年至1933年,由沈九成的长子沈鹏程担任经理,为生生牧场的创办和初步发展期;二是1933年至1940年,沈九成出走三友实业社后,自任经理,为生生牧场的快速发展期;三是1940年至1946年,由沈九成的三子沈万灵担任经理,为生生牧场的调整期;四是1946年至1949年,生生牧场被中国国民党的中央信托局接收,为生生牧场的衰退期。在不同的发展时期,生生牧场的发展战略和销售战略均有所不同。1929年至1933年,生生牧场初始创办,奶牛的采购、员工的招聘、土地的租赁,以及生产设备的买入,奠定了生生牧场营业及发展的基础。此一时期,生生牧场通过文化濡化、竞争者定位、与三友实业社合作等销售方法,将企业的新鲜牛奶消费群体牢牢固定在社会上层人士之中。1933年,沈九成接掌生生牧场之后,通过产品结构的调整、销售模式的扩大、以及制定灵活的销售策略,使生生牧场的规模快速增长,其消费者群体由社会上层人士逐渐向社会中层人士下移。但是,随着日寇的入侵、上海的沦陷,生生牧场的销售规模因日伪政府的配给制度而萎缩。1940年8月24日,沈九成被绑架之后,将生生牧场交由三子沈万灵经营。沈万灵在艰难困苦的沦陷时期,调整生生牧场的销售战略,以生生牧场的“A”字消毒牛乳只为社会上层人士提供。这一销售战略的调整,维持了生生牧场在日伪时期的艰难生存。1946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企业员工联合国民党的战后接收人员,诬告沈九成、沈万灵为汉奸。生生牧场因此被中央信托局接收。在中央信托局管理上海生生牧场时期,其生产经营活动受到多方干扰,不断萎缩,使得生生牧场走向衰落。基于对生生牧场1929至1949年间四个时期生产销售活动的研究,从微观的视角展现了近代的企业发展与社会环境变迁之间的复杂互动关系。一方面,牛奶的消费人群从社会上层人士扩展至社会中上层人士,又因为社会环境的变迁上移至社会上层人士。物的社会生命史,不仅是一个经济关系,还受到不同历史时期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的制约。另一方面,企业的生产销售活动,需要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和社会政治环境的保障。经营自由作为经济增长的前提,是企业生产销售活动能否正常展开的必要条件。生生牧场的发展历程,是近代中国国民党国民政府时期经济增长和经济衰落的见证。
李晓燕[2](2019)在《微生物对风干牛肉产品特性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风干牛肉是我国传统的腌腊牛肉制品,易于加工和贮藏运输,因其食用方便、营养丰富、风味独特而深受大众欢迎。但传统风牛肉制作是在较低温条件下自然风干而成,不仅受地域、气候和季节等条件限制,而且加工环境的不可控加大了有害微生物、硝胺、苯并芘等污染的风险。通过自控风干工艺和人为添加微生物发酵剂改善腌腊发酵肉制品品质和安全性也受到高度关注。为此对风干牛肉在自控风干发酵条件下的微生物发酵剂调控技术进行了研究,重点探究了商业化发酵剂中的微生物菌群和传统天然豆类调料中的有益菌群对风干牛肉产品感官、理化、游离氨基酸和挥发性风味物质等的影响,得出如下研究结果:1.进行自控仿天然风干替代自然风干工艺及技术参数的筛选确定。采用传统自然风干、热风烘烤干燥和仿天然自控风干3种工艺制作风干牛肉,分别对其产品特性指标进行分析比较,以及对加工环境可控性、加工周期、加工效益及安全性等综合评价结果显示,仿天然自控风干既能最大限度的保留产品的风味,有效防止牛肉产品脂肪氧化,解决自然风干速度慢、生产效率低,以及热风烘干干燥产品易出油和脂肪过度氧化等问题,又能提升产品的安全性,实现产品的标准化、工业化生产。经过单因素实验,确定出自控风干制作风干牛肉的工艺及其主要技术参数为:原料选择→切割整理→配料→滚揉(46℃、2h)→腌制(24℃、24h)→发酵风干(温度610℃、湿度5560%、风速1.52.0m/s、时间1112d)→挂晾(2430h),至产品脱水率达4045%。2.进行应用于风干牛肉加工的直投式发酵微生物和天然发酵微生物的筛选。首先从商业化发酵微生物菌种(直投式冻干菌)中进行选择,比较其制作的风干牛肉的产品理化、微生物特性、风味特性,以及适应中式消费习惯的感官等指标,筛选出(肉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carnosus,戊糖片球菌Pediococcus pentosaceus和汉逊德巴利酵母菌Debaromyces hansenii)组合的第5号发酵菌种,在改善产品感官和理化特性的同时,适应中式消费习惯,并可进一步保证产品的可贮性和卫生安全性,提升产品的品质。采用此菌种加工风干牛肉,产品的主要特性指标为:感官总评分值8分,pH值6.15,aw值0.761,挥发性盐基氮(TVB-N)14.69 mg/100g,亚硝酸盐残留量3.46 mg/kg,菌落总数8.23 Log(CFU/g),乳酸菌6.04 Log(CFU/g),大肠菌群和致病菌未检出,总游离氨基酸为42.12g/100g,挥发性风味检出物质相对总含量为89.22%。进一步对富含有益菌群的天然豆类调料(豆豉、豆瓣、腐乳、酱油)进行微生物特性指标分析,选择微生物种类更丰富、含量更多、更接近于发酵微生物菌群的调料作为添加至风干牛肉制作中的天然发酵微生物的原料来源。结果表明,郫县豆瓣菌群结构和微生物组成更适合添加至风干牛肉中,且是川味肉制品中最常使用的调料,来源稳定,其主要菌群结构及含量为乳酸菌(Lactic acid bacteria)5.13 Log(CFU/g),霉菌(Moulds)3.06 Log(CFU/g),酵母菌(Yeasts)3.29 Log(CFU/g),微球菌(Microbes)4.83 Log(CFU/g)。3.进行发酵微生物对风干牛肉感官、常规理化及质构特性的影响研究。采用仿天然自控风干工艺制作3个组风干牛肉,分别添加直投式发酵微生物(A组)、郫县豆瓣作为天然发酵微生物(B组),并与不添加发酵微生物传统风干牛肉(C组)进行比较。测定结果显示,3个组产品总感官评分和水分活度值各组间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色度值各组间有显着差异(p<0.05):红度值(C组<B组<A组),黄度值(A组<B组<C组);pH值各组间有显着差异(p<0.05):A组<B组<C组;水分含量值、TVB-N值AB两组间均无显着差异(p>0.05),AC两组、BC两组间均有显着差异(p<0.05):B组<C组,A组<C组;粗蛋白、粗脂肪含量各组间均有显着差异(p<0.05):B组<A组<C组;亚硝酸盐残留量各组间有显着差异(p<0.05):A组<C组<B组;质构特性各组间有显着差异(p<0.05):硬度(A组<B组<C组)、咀嚼性(A组<B组<C组)、紧实度(A组<C组<B组)。结果分析表明,直投式发酵微生物可以显着改善风干牛肉发酵色泽,改善风干牛肉硬度、咀嚼性等质构特性,降低pH、TVB-N值和亚硝酸盐残留量,提升产品品质和安全性。天然发酵微生物也显示出在改善产品的品质,提升产品色泽稳定性和安全性的作用,但直投式发酵微生物对于风干牛肉产品品质和安全性的提升相较于天然发酵微生物更为显着。4.进行发酵微生物对风干牛肉产品中总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影响研究。采用氨基酸分析仪对3个组别的风干牛肉产品(直投式发酵微生物A组、郫县豆瓣天然发酵微生物B组,以及传统风干牛肉C组)进行总游离氨基酸含量,包括总游离氨基酸(TAA)、必需氨基酸(EAA)、非必需氨基酸(NEAA)、鲜味氨基酸(DAA)含量以及鲜味氨基酸占比(DAA/TAA)、必需氨基酸占比(EAA/TAA)等进行测定分析,结果显示,A组相比C组:TAA含量提升3.60g/100g,EAA含量提升2.63g/100g,DAA含量提升5.46g/100g,DAA/TAA提升9.34%,EAA/TAA提升3.12%;B组相比C组:TAA含量降低3.55g/100g,EAA含量提升0.11g/100g,DAA含量提升0.29g/100g,DAA/TAA提升5.38%,EAA/TAA提升4.15%。结果分析表明,直投式发酵微生物和自然发酵微生物对于风干牛肉DAA/TAA和EAA/TAA的提升均有显着效果,相较于自然发酵微生物,直投式发酵微生物对于风干牛肉TAA、DAA以及DAA/TAA的提升效果更显着、作用更佳。5.进行发酵微生物对风干牛肉中挥发性风味物质含量的影响研究。首先对影响风干牛肉萃取效果的4个关键因素(萃取针头、萃取时间、萃取温度、样品解吸时间)采用响应面法进行优化,得到最佳萃取条件:萃取头为50/30μm DVB/CAR/PDMS型号,萃取温度67℃,萃取时间33min,样品解吸时间4min。在经过优化的最佳萃取条件下,应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HS-SPME-GC-MS)检测3个组别的风干牛肉(直投式发酵微生物A组、郫县豆瓣天然发酵微生物B组,以及传统风干牛肉C组)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的种类和相对含量。结果显示,A组相比C组:检出挥发性风味物质共增加14种,相对含量共增加13.92%;B组相比C组:检出挥发性风味物质共增加1种,相对含量共增加7.82%。直投式发酵微生物和天然发酵微生物对于风干牛肉挥发性风味物质种类和总峰面积的提升均有助益,其中,直投式发酵微生物对于风干牛肉挥发性风物质的影响大于天然发酵微生物,而相较于自然发酵微生物,直投式发酵微生物效果极显着更佳、作用更强。
张倩[3](2019)在《丹红注射液与头孢曲松药物相互作用特征与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社会老龄化发展,基础疾病合并多种并发症已成常态,多药治疗成为临床治疗的重要模式。中药注射剂在临床多药治疗中十分常见,但因安全性问题,成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重点关注品种,其临床联合用药的情况复杂,然而有关药物相互作用研究基础却相对薄弱,给临床用药带来未知的效益或风险。丹红注射液是临床常用的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受到多个心脑血管疾病用药专家共识的推荐,已经形成了《丹红注射液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但其在联合用药方面研究仍相对较少。本论文在课题组前期工作基础上,依据临床文献研究和通过临床数据挖掘,基于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多发感染的临床实际情况,及在这种情况下丹红注射液与抗菌药物头孢菌素类临床高频联用的应用实际,且两者有较多体内共同转运蛋白靶点的研究报道,选择丹红注射液与头孢曲松作为代表性联合用药组合,从药动学和药效学相互作用等角度,评价丹红注射液与头孢曲松的相互作用特性及作用机制,以期发现丹红注射液与头孢曲松临床联合用药潜在的效益与风险,为后期完善丹红注射液安全风险预警体系提供数据支持,并为中药注射剂与抗菌药物的药物相互作用评价提供研究基础。一、文献研究本章通过文献检索总结了清热解毒类和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与抗菌药联合用药的临床研究现状。进一步检索丹红注射液和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的临床联合用药现状,及各自的药物相互作用研究进展,为设计临床数据挖掘和药物相互作用方案,发现药物相互作用特征和可能机制提供基础。(一)中药注射剂与抗菌药物的临床联合用药现状临床常与抗菌药物联合用药的中药注射剂主要是清热解毒类中药注射剂,用于治疗各种细菌引起的呼吸道感染、肺部感染等能够协同增效,但是两者系统的相互作用研究报道较少。常见临床报道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与抗菌药出现配伍禁忌,但是两者联合用药的临床应用报道较少。(二)丹红注射液及头孢菌素的药物相互作用文献研究1.目前只有少量关于丹红注射液与头孢菌素配伍禁忌的文献报道,但没有检索到两者药物相互作用研究的文献。丹红注射液和头孢菌素类有各自的药物相互作用研究基础:丹红注射液的药物相互作用研究主要集中在代谢性药动学相互作用,其主要酚酸类成分的血浆蛋白结合率较高,体外能够显着抑制人肝微粒体9种CYP 450亚型酶和大鼠肝微粒体相应的亚型酶;在转运体方面,丹红注射液能够显着抑制肾脏有机阴离子转运体OAT1、OAT3和肝脏有机阴离子转运体OATP1B1和OATP1B3。2.头孢菌素类的药动学相互作用研究主要在血浆蛋白和转运体两个方面:头孢曲松是蛋白结合率较高的代表药物;与头孢菌素类相关的摄取型转运体主要是肾脏有机阴离子转运体OAT1和OAT3、肝脏有机阴离子转运体OATP1B1和OATP1B3,及肠道寡肽转运体PEPT1和PEPT2;有关的外排型转运体主要为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2、MRP4和乳腺癌耐药蛋白BCRP。二、基于临床数据挖掘的丹红注射液联合用药规律分析依托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筛选出2013年~2015年使用丹红注射液患者7713例病案,建立丹红注射液临床联合用药数据库,共登记73653条有效用药记录,针对患者人口学特征、主要诊断及联合用药情况开展数据挖掘,为设计药物相互作用实验方案提供临床依据。(一)基于临床数据挖掘丹红注射液联合用药的关联规则分析1.使用丹红注射液的患者年龄在60岁及以上占75.82%,临床主要诊断为高血压(72.29%)、脑梗塞(58.25%)、冠心病(40.94%)和糖尿病(27.28%),四大诊断关联密切,超过90.22%的患者有并发症。2.选取6935例四大诊断患者的有效用药信息66729条,按不同年份、性别和年龄段分析丹红注射液联合用药规律。丹红注射液与抗血小板药、调血脂药、脑血血管疾病用药及质子泵抑制剂联合用药频次逐年递增;女性患者更多见联合使用心血管疾病用药(最小支持度10%,最小置信度90%,最小提升度1.00),男性患者更多见联合使用脑血管疾病用药(最小支持度15%,最小置信度90%,最小提升度1.00);80岁以下患者多见联合使用抗血小板药和脑血管疾病用药,80岁以上患者多见联合使用心血管疾病用药和利尿药(最小支持度20%,最小置信度65%,最小提升度1.00)。(二)基于临床数据挖掘丹红注射液与抗菌药物的联合用药规律分析1.患者年龄60岁及以上占86.27%,主要的并发感染诊断为肺部感染(25.05%)、尿路感染(9.19%)和肠胃炎(8.90%),出现频率最高关联密切的诊断为高血压和肺部感染(支持度25.05%)。丹红注射液联合用药频次最高的抗菌药物是头孢菌素类(68.77%),其次喹诺酮类(32.01%),再次青霉素类(11.31%),其中联用频次最高的品种为头孢曲松。2.基于江苏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1033例丹红注射液不良反应/事件,有10例联合使用抗菌药物,其中有8例是联合使用头孢类,但不能判断不良反应/事件与抗菌药物联合用药必然相关。临床文献研究发现丹红注射液与头孢类抗菌药物可能存在配伍禁忌,且两者在体内的共同靶点相对较多,因此将联用频次最高的头孢曲松作为头孢类代表,与丹红注射液进行药物相互作用实验研究。三、基于药动学的丹红注射液与头孢曲松药物相互作用特征与机制研究由于头孢曲松体内不被代谢,本章基于药物分布和排泄过程研究了丹红注射液与头孢曲松药动学相互作用特征及作用机制。(一)丹红注射液与头孢曲松联合用药对药物动力学的影响1.丹红注射液与头孢曲松联合用药过程中,单次联合用药主要表现为头孢曲松对丹红注射液体内过程的影响,联合用药导致p-香豆酸、迷迭香酸和丹酚酸B的血药浓度显着下降(P<0.05),丹红注射液对头孢曲松的体内药动学影响较小。2.多次联合用药主要表现为对头孢曲松体内过程的影响。多次联合用药7天,头孢曲松最高血药浓度降低,丹红注射液中酚酸类成分的血药浓度和暴露量没有显着性差异。先使用丹红注射液7天,再联合使用头孢曲松7d,显着降低头孢曲松的血药浓度和体内暴露量,丹红注射液中p-香豆酸、丹酚酸D、迷迭香酸和丹酚酸B的血药浓度和暴露量显着增加。3.单次与多次联合用药都可降低头孢曲松在老年大鼠体内的血药浓度和暴露量。(二)基于药物分布的丹红注射液与头孢曲松药动学相互作用研究1.平衡透析法测定丹红注射液中酚酸类成分的人血浆蛋白结合率,结果显示原儿茶醛、p-香豆酸、丹酚酸D、迷迭香酸、紫草酸和丹酚酸B的人血浆蛋白结合率较高。2.体外超滤法实验结果显示头孢曲松可与丹红注射液中酚酸类成分竞争性结合血清白蛋白。荧光猝灭法实验结果显示,头孢曲松和丹红注射液中酚酸类单体化合物与HSA结合方式以静态猝灭为主,丹红注射液中酚酸类化合物可显着降低头孢曲松的静态猝灭结合参数,具体结合位点需进行分子对接考察。(三)基于药物排泄的丹红注射液与头孢曲松药动学相互作用研究1.多次联合用药显着增加头孢曲松的尿液排泄量和累积排泄分数,头孢曲松的胆汁排泄量有增加趋势,这可能是联合用药导致头孢曲松血药浓度降低的作用途径。2.多次联合用药有增加肾小球滤过的趋势,改善肾小球滤过功能可能是联合用药导致头孢曲松血药浓度降低的作用途径之一。3.联合用药对大鼠肾脏摄取型转运体rOat1、rOat3的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没有显着影响,对外排型转运体rB crp、rMrp4的基因表达也没有显着影响,但是能显着增加rMrp2的基因表达和蛋白表达水平。丹红注射液可诱导HEK293细胞MRP2的基因表达,使肾小管上皮细胞向尿液中外排头孢曲松增加,导致头孢曲松尿液排泄量增加,血药浓度减少。4.联合用药显着增加迷迭香酸和丹酚酸D的尿液排泄量,原因可能是高浓度头孢曲松从胆汁排泄,抑制迷迭香酸和丹酚酸D从胆汁排泄,代偿性增加迷迭香酸和丹酚酸D尿液排泄量。临床意义在成年和老年大鼠体内联合用药能显着降低头孢曲松体内的血药浓度和暴露量,且联合用药与单用组的头孢曲松Cmax和AUC不等效,说明联合用药会影响头孢曲松的生物等效性,建议继续考察不同给药方案对头孢曲松的药动学影响,临床联合用药时注意监测头孢曲松的血药浓度。四、基于药效学的丹红注射液与头孢曲松药物相互作用特征研究药效学是药物相互作用关注的终点,本章基于两者的主要药效,研究了丹红注射液与头孢曲松药效学相互作用。(一)丹红注射液与头孢曲松联合用药对体外抑菌作用的影响丹红注射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3593表现出较弱的抑菌作用,对临床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没有抑菌作用,与头孢曲松、头孢呋辛和头孢吡肟体外联合药敏主要表现为相加和协同作用。(二)丹红注射液与头孢曲松联合用药对活血化瘀和抗炎作用的影响1.在使用丹红注射液的过程中联合使用头孢曲松,能够显着增加成年大鼠体内国际化标准比值、延长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和活化凝血酶时间,降低血清TxB2水平,但对抗血小板功能没有显着影响。2.丹红注射液与头孢曲松联合用药能够显着增强老年大鼠体内抗凝血功能、抗血栓和抗血小板功能,显着降低系统炎症因子水平,但与单用丹红注射液组或单用头孢曲松组相比没有显着性差异。临床意义在成年大鼠体内联合用药能显着增加丹红注射液酚酸类成分体内的血药浓度和暴露量,联合用药与单用丹红注射液组的Cmax和AUC不等效,药效学结果表明联合用药可增强丹红注射液在成年大鼠体内抗凝血和抗血栓作用,因此临床联合用药时注意监测患者的凝血功能。但在老年大鼠体内联合用药不显着影响丹红注射液在老年大鼠的体内抗凝血、抗血栓、改善血流变等方面的作用。
陈小娟[4](2016)在《东莞江南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冷链物流业务发展规划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食品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食品的新鲜程度和安全成了人们关注的重点。基于市场的这种需求,以及国家政策的支持,冷链物流行业走上了发展的高速通道。2015年,我国冷库保有量达到3710万吨,同比增长12.6%;我国冷藏车和保温车保有量达到9.34万辆,同比增长23.1%。尽管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快速增长,但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冷链物流总体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规模化、系统化的冷链物流体系尚未形成,冷链物流具有巨大的市场空间。东莞冷链物流水平较低,但是发展速度迅猛,同时市场潜力巨大,急需冷链物流提供商提供冷链物流服务,保证东莞冷链物流市场的需求,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东莞市的食品质量。在这样的背景下,东莞江南农批投入10亿资金开展冷链物流项目,推动冷链物流市场发展。本文以东莞江南农批冷链物流作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对江南农批冷链物流业务经营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其冷链物流存在业务经营模式不合理、目标市场定位狭窄、业务类型单一以及业务操作不规范等问题,并对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接着运用SWOT分析法对江南农批冷链物流业务发展内外部环境进行分析,提出SWOT矩阵,明确江南农批冷链物流业务发展规划的方向;最后,从江南农批冷链物流业务运营模式、目标市场、业务类型以及保障措施等方面对江南农批冷链物流业务进行规划。希望通过对东莞江南农批冷链物流业务发展规划的研究,对广东省内冷链物流企业业务发展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张廷博[5](2016)在《SD超市生鲜物流中心商品损耗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型超市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成为人们生活所需品的重要采购地点,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生鲜食品作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在超市的食品中占据重要部分。生鲜食品主要指的是三类食品,即肉类、水产品、果蔬,以及由这些生鲜食品衍生而来的熟食和加工品。生鲜食品作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是超市收获效益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生鲜食品自身具有变价快、季节性、易腐败、地域性等特点,让生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遭受不同程度的损耗,造成超市的经济损失,给超市增加较大的经营成本,但是作为日常所需品,超市经营不可缺少这部分产品的销售,因此,生鲜产品耗损的有效管理成为超市所需思考和解决的重大问题,对于超市提升自身竞争力、实现长远发展意义重大。作为超市生鲜经营的神经中枢生鲜物流中心已经成为连锁经营管理的重点,它是连锁超市经营的基础和保障,它自身商品管理能力的强弱直接决定了超市经营成本的高低,影响企业盈利的能力。本文第一部分首先分析了我国超市生鲜物流发展的由来和背景,介绍了国内外对于超市生鲜物流的研究现状,并列出了本次课题的研究主要内容和方法;研究第二部分是全文的理论基础,结合本次研究课题,分析了供应链理论、生鲜商品的相关概念、生鲜商品耗损的定义和产生环节以及生鲜商品耗损控制的主要方法;研究第三部分主要探究SD超市生鲜物流中心商品耗损问题,主要探究SD超市生鲜物流中心的经营范围和运营流程,并重点分析SD超市生鲜物流中心商品耗损的现状;研究第四部分探究SD超市生鲜物流中心商品损耗的成因及占比分析,分别从采购、验收、分拣加工、存储、配送方面开展研究,并以西红柿为例探究其在各环节中商品损耗的分类及占比;研究第五部分结合上述研究,从生鲜物流中心整体标准化管理、采购、验收、分拣加工、存储和配送方面,提出了SD超市生鲜物流中心商品损耗管理对策。
胡世霞[6](2016)在《湖北省蔬菜产业竞争力研究》文中提出作为世界农业发源地之一,湖北省有着悠久的蔬菜种植历史,且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蔬菜生产出口基地。“十二五”以来,随着中国日益融入世界经济和农业种植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湖北省蔬菜产业迈入了最好的发展时期。然而,新的历史阶段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目前,蔬菜产业发展进入质、量并重的新阶段,但我国传统小农生产的问题依然不断,蔬菜的产业基础设施不配套,生产要素结合度不优,社会化服务体系仍不够完善等,从总体上造成了湖北省蔬菜产业与本国蔬菜产业强省、世界农业发达国家之间的巨大差距,具体表现为蔬菜产品总体质量不高,产业发展后劲不足,市场竞争力不强。国内外市场形势千变万化,面对新一轮的贸易竞争,湖北省如何在竞争中判断蔬菜产业进出口的未来发展趋势,把握蔬菜产业的发展方向,对这些问题的研究,不仅有利于湖北蔬菜生产企业更好地面向国内、国际市场有针对性地进行生产经营,促进蔬菜产业的合理化配置,而且对于湖北省政府制定蔬菜产业发展相关经济政策,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重要的现实参考意义。本文以产业竞争力、绝对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竞争优势理论等为理论基础,从对蔬菜产业竞争力有影响和决定作用的资源条件、设旌能力、市场环境、生产和营销5个主要因素为主线,结合湖北省蔬菜产业发展的现状和实际,采用SWOT分析法,对湖北省蔬菜产业发展的竞争优势、劣势、机遇和风险进行了综合分析。从“钻石模型”四因素学说出发,建立了湖北省蔬菜产业竞争力理论评价模型,采用聚类分析法、因子分析法对湖北省蔬菜产业综合竞争力进行了系统评价。一方面测定了湖北省蔬菜产业竞争力在国内省域间的排名,另一方面通过省域间蔬菜产业竞争力的比较分析,得出了湖北省蔬菜产业竞争力的优势和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湖北省蔬菜产业的发展战略,及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对策与建议。全文共分十一章,主要内容如下:第1章作为绪论,主要阐述了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解释了研究的基本概念,说明了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及可能的创新点,确定本研究的起点。第2章是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主要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进行了简短评述,对相关理论进行了回顾,为研究奠定理论基础。第3章是湖北省蔬菜产业发展现状部分。在梳理湖北省蔬菜产业基本情况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湖北省蔬菜产业化的成就及特征。第4章是湖北省蔬菜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的SWOT分析。在第3章基础上,运用SWOT分析框架对湖北省蔬菜产业竞争力的优势、劣势、机遇、风险因素进行了分析。第5章是湖北省蔬菜产业竞争力评价理论模型与实证分析部分。首先,构建湖北省蔬菜产业竞争力评价理论模型与指标体系。然后通过因子分析法分析,湖北省综合得分0.1367分,在全国排名第11位,明确湖北省在全国的竞争地位;通过聚类分析,湖北与安徽等7省获得绩效48.532分,同属第3类,处于中等竞争水平,明确湖北省在全国的竞争等级:最后通过省际间的比较,分析湖北蔬菜产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第6-10章是对影响湖北省蔬菜产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进行具体分析。第6章是进一步分析和评价湖北省蔬菜产业的资源条件,研究了影响湖北省蔬菜产业资源条件竞争力的因素。第7章对湖北省蔬菜产业的设施条件和能力等影响因素进行了描述性分析;第8章对湖北省蔬菜产业的市场环境竞争力进行了测定:第9章对影响湖北省蔬菜产业的生产竞争力进行了实证分析;第10章是从湖北省蔬菜产业的营销竞争力方面实证分析了湖北省蔬菜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第11章是主要结论对策与研究展望。对全文进行了总结,概括了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提出了提升湖北省蔬菜产业竞争力对策,并对下一步研究进行了展望。本研究有别于一般从蔬菜产业发展角度进行的研究,本文基于产业竞争力的相关理论,从竞争力的角度构建了评价湖北省蔬菜产业竞争力的指标体系和模型,从省域角度,基于官方最新统计数据,综合运用多种方法,首次对湖北省蔬菜产业竞争力进行了详细研究,研究结论具有“新颖性”、“可比性”和“借鉴性”。研究切入实际,具有实践参考意义。
翟俊乐[7](2016)在《萱草花黄酮的抗抑郁作用研究及机制探索》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现代社会的迅猛发展,生活节奏加快,人们压力日益增加,情感冲击不断加大,抑郁症发病率逐年增长,严重危害人类身心健康。开发新型、高效、低毒、副作用小的天然抗抑郁产物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萱草花(Hemerocallis fulva)是百合科萱草属萱草的花蕾,又叫金针菜、黄花菜等,是我国传统的药食同源植物。有研究报道萱草花提取物具有抗抑郁作用,但是萱草花起作用的活性成分尚未探明。本研究首先采用小鼠强迫游泳实验、悬尾实验和拮抗利血平等抑郁模型,考察萱草花抗抑郁活性,筛选出萱草花中起抗抑郁作用的活性成分为萱草花黄酮。在此基础上通过小鼠悬尾和强迫游泳两个急性模型,研究萱草花黄酮对小鼠绝望抑郁模型的抗抑郁作用,并探究其起抗抑郁作用的最优剂量范围。结果表明,萱草花黄酮能明显缩短小鼠悬尾和强迫游泳不动时间,对小鼠绝望抑郁模型具有显着的抗抑郁作用,确定其最优剂量范围为10mg/kg~40mg/kg。通过建立CUMS大鼠模型和睡眠干扰小鼠模型,研究萱草花黄酮对慢性抑郁模型的抗抑郁作用。结果表明,萱草花黄酮对慢性抑郁模型体重增加减慢起到显着的改善作用,增加动物空场自发运动量,提高大鼠糖水偏爱指数,缩短小鼠新奇抑制摄食潜伏期,缩短动物悬尾和强迫游泳不动时间。由此说明萱草花黄酮对慢性抑郁模型具有显着的抗抑郁作用。通过测定抑郁症动物大脑中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血清皮质酮含量、海马BDNF水平、前额皮层MDA含量和SOD活力,对萱草花黄酮抗抑郁的作用机制进行探究。结果表明,萱草花黄酮升高了大鼠前额皮层和海马5-HT和DA水平,降低抑郁动物血清皮质酮含量,升高大鼠海马BDNF水平,降低大鼠大脑皮层MDA含量和增强大鼠大脑皮层SOD活力。由此说明萱草花黄酮的抗抑郁作用可能是通过升高脑内5-HT、DA水平,抑制HPA轴的过度亢进,对海马的神经营养作用和氧化应激损伤保护作用产生的。
王莹[8](2013)在《西北地区农村学校“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情况调查研究 ——以甘肃省三个县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为了全面了解西北地区尤其是甘肃省农村学校“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实施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本研究选取了甘肃省的三个县共计14所中小学作为样本,进行了为期18天的实地调查研究。本研究通过量化和质化相结合的方法,综合运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观察法等研究方法,对样本县“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实施情况进行了初步了解,并得出如下结论:1.教师、学生及家长基本都对“学生营养改善的计划”有一定的了解,但又或多或少的存在一定的偏差,不够全面。2.各校都努力按照“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相关规定开展学生营养餐工作,但是部分学校还是未能完全落实好。3.营养餐的不同供餐模式和食堂的不同经营方式都影响着营养餐的品质、成本价值和满意度,其中以学校自主经营的食堂供餐模式的营养餐优势最为明显,对外承包经营的食堂供餐模式次之,最后是企业供餐模式的营养餐。4.各地各校的营养餐工作在有序的开展中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难,主要表现为学校食堂建设问题、营养餐的运输问题、人员编制不足问题、营养餐工作开支问题等。5.与营养餐的供应和组织工作相比,西北农村学校的营养教育相对滞后。基于以上情况,本研究认为需要做出努力的方面主要是:1.加大对营养餐工作的宣传力度,以提高学生、家长乃至整个社会对学校营养餐工作的认识和信任程度。2.完善法制建设,增强监督检查力度,尤其是监管制度的完善和检查力度的提升是保证营养餐工作始终保持在正轨上的动力。3.严把营养餐质量关,提高营养餐价值是营养餐工作的重中之重,始终做到“安全先行,营养为主”。4.加紧学校食堂的扩改建工作,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食堂供餐模式的营养餐,并加强对学校食堂运营的监察。5.对学生和家长进行营养教育,并创建学生、家庭、学校和社区相结合的营养教育体系。
郑鹏[9](2012)在《基于农户视角的农产品流通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产品的流通问题不仅关系到亿万分散农户的基本利益和城镇居民的日常生活,也关系到为数众多的农产品流通中间环节从业者的基本福利。农产品流通连接农产品(食品)生产和消费的特性使其在加强食品安全控制和“三农”问题的解决等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农产品流通模式问题是农产品流通的重要课题和关键环节。我国存在亿万分散的农户直接参与农业生产和流通的现实,使得从农户视角研究和探索农产品流通的模式问题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研究立足于我国农业小规模分散经营的现实,系统梳理了建国以来粮棉等大宗农产品、果蔬等生鲜农产品以及肉禽蛋类农产品流通体制变革的历程,并对我国农产品流通体系的历史演变、现状特征以及未来方向做了系统论述。从农户视角的农产品流通模式的内涵出发,本研究对基于农户视角的农产品流通模式的类型进行了归纳和分析,进而利用统计调查数据采用合适的计量模型从交易费用和农户福利两个角度对农产品流通模式的比较和选择进行了实证研究。本研究还特别对“农超对接”这一以合作社为核心的农产品流通模式中的盈余分配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基于实证研究结论,本研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结论包括:1.我国农产品流通体制的历史演进过程以及我国农产品流通体系的历史演变、现状特征和未来方向分析。本研究系统梳理了建国以来粮棉等大宗农产品、果蔬等生鲜农产品以及肉禽蛋类农产品流通体制演进的历程:粮棉等大宗农产品大致经历了自由购销体制阶段、统购统销阶段、“双轨制”阶段、市场化的尝试阶段以及政府指导下的市场化进程等几个阶段;果蔬等生鲜农产品则经历了短暂的自由购销体制阶段、以国营商业企业经营为主的计划流通阶段、产销“大管小活”阶段、市场化尝试阶段以及自由市场流通等几个阶段;肉禽蛋类农产品则大致经历了自由购销为主的流通阶段、政府“派购”和国家领导的自由市场交易并存阶段、由计划调节向市场调节过渡阶段以及自由购销等几个阶段。本研究对我国农产品流通体系的历史演变、现状特征以及未来方向做了系统论述,重点分析了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农产品流通、当前市场化的农产品流通以及未来现代化的农产品流通体系的构成及其特征。2.基于农户视角,本研究对农产品流通模式的内涵和类型作了系统论述,并从交易费用和农户福利两个角度实证研究了农产品流通模式的比较与选择问题。(1)基于Multinomial Logit模型和多元回归模型分别研究了交易费用对农户农产品流通模式选择的影响和对农户绩效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①就交易成本的节约角度看,农户以“抱团”形式集体进入市场更有利于保障和提升农户的利益。不同的流通模式中的交易成本存在显着的差异性,总体来说,发生的交易费用由低到高依次为合作社、农技协、龙头企业、批发市场、经纪人和单个农户。②农户自身的特征对农户的农产品流通模式的选择具有显着影响,不仅农户特征的不同方面对流通模式的影响不同,而且农户特征对不同农产品流通模式的影响程度也不相同。③交易成本是影响农户农产品流通模式选择的主要因素,但对不同的农产品流通模式,信息成本、谈判成本、执行成本和运输成本表现出不同的影响力。(2)基于森的可行能力理论运用模糊数学评价法比较研究了不同农产品流通模式中农户的福利效应。研究结论表明:不同农产品流通模式中农户福利水平具有显着的差异。本研究所考察的六类农产品流通模式中,农户总体福利水平处在三个显着不同的水平上:“农户+市场”和“农户+龙头企业+市场”的交易方式中的农户福利处于较低的水平上;“农户+批发商+市场”和“农户+经纪人+市场”的交易方式中的农户福利水平处于模糊的福利状态;而“农户+合作社+市场”和“农户+农技协+市场”的交易方式中的农户福利水平处在相对较高的福利水平上。3.本研究还特别对“农超对接”这一特定的农产品流通模式中合作社对农户的利益分配问题进行了研究。研究结论表明:①合作社在管理制度方面的缺陷、其管理人员和普通社员自身素质不高和能力不足以及部分管理部门对当前合作社的运行和管理情况监管薄弱是造成当前“农超对接”中合作社对农户利益返还不足的主要原因。②部分合作社在组织机构、运行机制上存在缺陷,导致了合作社普遍存在盈余分配不公开、不透明,盈余返还比例偏低,农民通过合作社参与“农超对接”以改善收入状况的效应十分有限。③合作社与合作社中企事业单位社员的利益协调和分配机制模糊不清,合作社中的企业社员控制合作社的情况比较突出。④不同类型的合作社在盈余返还机制和力度上存在较大差异,纯粹农民自发联合型合作社表现最好,其次为围绕个体经营户(大户)发育而成的合作社、围绕经纪人发育而成的合作社、以承包经营方式为主的合作社,而含有企事业单位成员的合作社表现最差。本研究可能的创新点有:(1)研究视角的创新。本研究采用两种不同的研究方法从交易费用和农户福利两个不同的角度对农产品流通模式开展研究,在研究视角上具有新意。(2)研究方法上的创新。本研究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特别是基于森的可行能力理论构建了农户福利的模糊评价模型,并将其用于评价不同流通模式中农户的福利问题,在农产品流通研究领域具有新意。(3)研究内容上的创新。本研究对不同农产品流通模式中的交易费用和农户福利进行比较研究,并对“农超对接”这一特定的农产品流通模式中合作社对农户盈余分配进行研究,在研究内容上具有一定新意。
刘光哲[10](2012)在《多元化农业推广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和农户增收多元化的诉求,我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起来的农业推广体系传统的功能和作用正面临着挑战,以政府推广体系为载体的垄断局面,正被供给主体多元化打破,多元化的农业推广服务逐步成为改革发展趋势本文以多学科视角分析了农业推广的“多元”内涵,探究了理解多元化农业推广的农业推广物品属性理论、传播学理论、推广光谱理论、分权化理论以及影响力理论,借鉴了发达国家多元化农业推广体系的特点,比较分析了我国多元化农业推广体系中主要组织开展农业推广的动机、方式(模式)、优势以及面临的问题。本文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农业推广“多元化内涵”是多元化农业推广发展的内在因素,也是理解多元化农业推广的基础;(2)农业技术推广公共物品属性理论说明农业推广服务产品的多元化是满足当前需求多元化的响应,也是农业推广“服务分类化、目标细分化”思想;(3)多元化农业推广是传播信息源和途径的多样化的体现,各推广组织推广方式的选择是“传者本位”和“受者本位”思想的博弈结果;(4)多元化农业推广是分权战略实施对社会、经济变化的相适应的结果。推广光谱理论,解释说明了应对复杂的农村发展局势应该是多元化推广的结合,并充分发挥各自的影响力;(5)多元化农业推广是指多种制度安排可供选择的格局,它显示了农业推广服务提供的多种选择。多元化农业推广提供了一种满足具体要求的农业推广服务机制。成熟的农业推广体系是以多元化为特征,经费投入者与推广服务的提供者呈现多元化格局;(6)多元化农业推广可以视为确保农业推广各利益攸关者参与农业推广的途径。政府在多元化农业推广体系中起着协同和调节的作用;本文最后提出了按照“一体两翼”蝴蝶模式构建我国多元化农业推广体系。提出了相应的构建策略和保障措施:强化政府公益性农业推广,夯实基层农业推广核心层地位;建立新型合同契约的推广机制,推动专业化农技服务;发挥不同组织的自身优势,建立多元化农业推广机制;建立区域化农业推广联系制度,提高农业推广服务效率。
二、关于《中国食品冷藏科技论坛》论文集的征文通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中国食品冷藏科技论坛》论文集的征文通知(论文提纲范文)
(1)上海生生牧场发展变迁研究(1929-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依据 |
1.2.1 理论依据 |
1.2.2 现实依据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近代奶业史的研究 |
1.3.2 近代农业企业史的研究 |
1.4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生生牧场的创办与生产经营的展开(1929-1933年) |
2.1 沈九成创办生生牧场的背景 |
2.1.1 沈九成创办生生牧场的个人际遇 |
2.1.2 沈九成创办生生牧场的政策背景 |
2.1.3 沈九成创办生生牧场的行业时机 |
2.2 生生牧场的创办 |
2.2.1 奶牛的采购及其生产管理 |
2.2.2 土地的租赁 |
2.2.3 员工的招聘 |
2.2.4 生产设备的买入 |
2.3 沈鹏程时期生生牧场生产经营的展开 |
2.3.1 文化濡化:形塑消费者饮食习惯的企业经营方法 |
2.3.2 横向拓展:以奶妈为竞争者定位的企业经营策略 |
2.3.3 纵向连合:与三友实业社合作的企业经营模式 |
第三章 生生牧场的迅速发展与销售规模的扩大(1933-1940年) |
3.1 沈九成接掌生生牧场的经过 |
3.1.1 三友实业社劳资纠纷案与沈九成出走三友实业社 |
3.1.2 沈九成接掌生生牧场 |
3.2 从单一鲜奶到全面化战略:生生牧场产品结构的调整 |
3.2.1 牛奶 |
3.2.2 冰淇淋 |
3.2.3 奶油 |
3.2.4 其他乳制品 |
3.3 生生牧场的销售模式 |
3.3.1 订户模式 |
3.3.2 专卖店模式 |
3.3.3 杂货店模式 |
3.3.4 交易会模式 |
3.4 生生牧场的销售策略 |
3.4.1 药品、食品、饮品:产品的物质功能定位 |
3.4.2 “国货”:产品的政治功能定位 |
3.4.3 营养与健康:产品的社会功能定位 |
3.4.4 早餐与现代性:产品的生活方式功能定位 |
3.5 生生牧场迅速发展的原因 |
3.5.1 沈九成与穆藕初交往考证 |
3.5.2 沈九成的经营经验与企业家才能的展现 |
第四章 生生牧场销售战略的调整与等级结构的嵌入(1940-1946年) |
4.1 沈九成被绑案与沈万灵接手生生牧场 |
4.2 生生牧场生产等级的提升 |
4.2.1 上海市乳业等级制度的建立 |
4.2.2 生生牧场的质量控制与等级提升 |
4.3 生生牧场消费等级的嵌入 |
4.3.1 近代上海的社会分层与牛奶的品牌选择 |
4.3.2 生生牧场消费人群的社会结构 |
4.3.3 日伪时期生生牧场销售对象的上移 |
第五章 生生牧场的衰退与政治权力的介入(1946-1949年) |
5.1 中国国民党接收生生牧场的经过 |
5.2 中央信托局与生生牧场的衰退 |
5.2.1 中央信托局接收生生牧场与国民党的派系斗争 |
5.2.2 中央信托局管理上海生生牧场时期的衰退 |
第六章 结论 |
附录 :沈九成父子年谱初编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2)微生物对风干牛肉产品特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引言 |
1.2 文献综述 |
1.2.1 牛肉制品概述 |
1.2.2 传统腌腊牛肉制品及其产品特性概述 |
1.2.3 传统风干牛肉制品工艺及其产品特性概述 |
1.2.4 腌腊及风干牛肉制品研究现状 |
1.2.5 发酵肉制品及发酵牛肉制品概述 |
1.2.6 微生物发酵剂及发酵技术概述 |
1.2.6.1 微生物发酵剂 |
1.2.6.2 微生物发酵技术概述 |
1.2.7 微生物发酵剂应用于牛肉制品概述 |
1.3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2 发酵微生物的筛选及风干牛肉自控风干工艺研究 |
2.1 风干牛肉加工工艺及参数选择研究 |
2.1.1 产品制作 |
2.1.1.1 仪器设备 |
2.1.1.2 产品配方 |
2.1.1.3 原辅材料 |
2.1.1.4 工艺流程 |
2.1.2 结果与分析 |
2.1.2.1 各组风干工艺加工工艺参数比较 |
2.1.2.2 风干牛肉自控风干工艺参数的确定 |
2.2 直投式发酵微生物的筛选 |
2.2.1 产品制作 |
2.2.1.1 原辅材料 |
2.2.1.2 仪器设备 |
2.2.1.3 产品配方 |
2.2.1.4 工艺流程 |
2.2.2 测定指标及方法 |
2.2.2.1 试剂与仪器设备 |
2.2.2.2 测定方法 |
2.2.3 结果与分析 |
2.2.3.1 微生物发酵剂对风干牛肉感官的影响 |
2.2.3.2 加工进程中a_w值和pH值变化 |
2.2.3.3 微生物发酵剂对风干牛肉产品特性的影响 |
2.3 含天然发酵微生物的调料筛选研究 |
2.3.1 材料与试剂、仪器设备 |
2.3.2 实验方法 |
2.3.3 检测指标及方法 |
2.3.4 结果与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发酵微生物对风干牛肉感官、理化及质构特性的影响研究 |
3.1 产品制作 |
3.1.1 原辅材料 |
3.1.2 仪器设备 |
3.1.3 产品配方 |
3.1.4 工艺流程 |
3.2 产品特性指标测定 |
3.2.1 试剂与仪器设备 |
3.2.2 检测指标及方法 |
3.2.3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发酵微生物对风干牛肉感官特性的影响 |
3.3.2 发酵微生物对风干牛肉pH值的影响 |
3.3.3 发酵微生物对风干牛肉色度值的影响 |
3.3.4 发酵微生物对风干牛肉部分理化指标的影响研究 |
3.3.5 发酵微生物对风干牛肉TVB-N和亚硝残留的影响研究 |
3.3.6 发酵微生物对风干牛肉质构特性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4 发酵微生物对风干牛肉风味特性的影响研究 |
4.1 产品制作 |
4.1.1 原辅材料 |
4.1.2 仪器设备 |
4.1.3 产品配方 |
4.1.4 工艺流程 |
4.2 产品特性指标测定 |
4.2.1 试剂与仪器设备 |
4.2.2 检测指标及方法 |
4.2.2.1 游离氨基酸检测 |
4.2.2.2 挥发性风味物质检测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发酵微生物对风干牛肉游离氨基酸的影响 |
4.3.2 发酵微生物对风干牛肉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 |
4.3.2.1 单因素试验结果及分析 |
4.3.2.2 响应面试验结果及分析 |
4.3.2.3 风干牛肉挥发性风味物质检测结果及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3)丹红注射液与头孢曲松药物相互作用特征与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参考文献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一节 中药注射剂与抗菌药物的临床联合应用现状 |
一、清热解毒类中药注射剂与抗菌药物临床联合用药现状 |
二、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与抗菌药物临床联合用药现状 |
参考文献 |
第二节 丹红注射液及头孢菌素的药物相互作用文献研究 |
一、丹红注射液的药物相互作用研究进展 |
二、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的药物相互作用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基于临床数据挖掘的丹红注射液联合用药规律分析 |
第一节 基于临床数据挖掘的丹红注射液联合用药关联规则分析 |
一、基于临床数据挖掘丹红注射液联合用药规律分析 |
参考文献 |
第二节 基于临床数据挖掘的丹红注射液与抗菌药物的联合用药规律分析 |
一、基于临床数据挖掘的丹红注射液与抗菌药联合用药关联规则分析 |
二、基于不良反应/事件报告的丹红注射液与抗菌药联合用药分析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基于药动学的丹红注射液与头孢曲松药物相互作用特征与机制研究 |
第一节 丹红注射液与头孢曲松联合用药对药物动力学的影响 |
一、单次联合用药对药物动力学过程的影响 |
二、多次联合用药对药物动力学过程的影响 |
三、单次和多次联合用药对老年大鼠体内头孢曲松药物动力学过程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第二节 基于药物分布的丹红注射液与头孢曲松药动学相互作用研究 |
一、平衡透析法测定丹红注射液中主要酚酸类成分的人血浆蛋白结合率 |
二、头孢曲松与丹红注射液主要酚酸类成分竞争性结合人血清白蛋白研究 |
参考文献 |
第三节 基于药物排泄的丹红注射液与头孢曲松药动学相互作用研究 |
一、联合用药对头孢曲松尿液和胆汁排泄的影响 |
二、联合用药对头孢曲松肾小球滤过和肾小管重吸收的影响 |
三、联合用药对头孢曲松肾小管分泌的影响 |
四、联合用药对丹红注射液中酚酸类成分尿液排泄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基于药效学的丹红注射液与头孢曲松药物相互作用特征研究 |
第一节 丹红注射液与头孢曲松联合用药对抗菌作用的影响 |
一、丹红注射液抗菌作用筛选 |
二、丹红注射液与头孢类联用对临床MRSA体外联合药敏研究 |
参考文献 |
第二节 丹红注射液与头孢曲松联合用药对活血化瘀和抗炎作用的影响 |
一、联合用药对成年大鼠活血化瘀和抗炎作用的影响 |
二、联合用药对老年大鼠活血化瘀和抗炎作用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结语 |
博士在读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东莞江南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冷链物流业务发展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冷链物流和农产品冷链物流的概念 |
1.2.2 冷链物流现状、问题与对策 |
1.2.3 农产品冷链物流模式研究 |
1.2.4 冷链物流业务发展规划及发展对策研究 |
1.2.5 文献评述及本研究说明 |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思路 |
第二章 东莞江南农批冷链物流业务发展状况 |
2.1 东莞江南农副产品综合批发市场发展概况 |
2.1.1 东莞江南农副产品综合批发市场简介 |
2.1.2 东莞江南农批市场经营情况 |
2.1.3 东莞江南农批市场业务现状 |
2.1.4 东莞江南农批的发展方向 |
2.2 东莞江南农批冷链物流发展概况 |
2.2.1 江南农批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基本状况 |
2.2.2 江南农批冷链物流业务经营状况 |
2.3 江南农批冷链物流业务经营中存在的问题 |
2.3.1 冷链物流业务经营模式不合理 |
2.3.2 冷链物流目标市场定位过于狭窄 |
2.3.3 冷链物流业务不具有核心竞争力 |
2.3.4 冷链物流业务操作流程不规范 |
2.4 江南农批冷链物流业务经营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2.4.1 缺乏独立的组织结构和管理体系 |
2.4.2 没有形成专业化的冷链物流产品市场 |
2.4.3 冷链物流业务同质化现象严重 |
2.4.4 专业的冷链物流人才匮乏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东莞江南农批冷链物流业务发展SWOT分析 |
3.1 东莞江南农批冷链物流内部环境分析 |
3.1.1 优势分析(S) |
3.1.2 劣势分析(W) |
3.2 东莞江南农批冷链物流外部环境分析 |
3.2.1 机遇分析(O) |
3.2.2 威胁分析(T) |
3.3 构造东莞江南农批冷链物流业务发展SWOT矩阵 |
3.3.1 构造江南农批冷链物流业务发展SWOT矩阵的方法 |
3.3.2 构造江南农批冷链物流业务发展的SWOT矩阵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东莞江南农批冷链物流业务发展规划 |
4.1 东莞江南农批冷链物流业务发展定位 |
4.2 东莞江南农批冷链物流业务运营模式规划 |
4.2.1 江南农批冷链物流业务经营模式 |
4.2.2 江南农批冷链物流商业模式 |
4.3 基于灰色关联模型规划目标市场和核心业务 |
4.3.1 灰色关联分析原理 |
4.3.2 灰色关联模型的建立 |
4.3.3 细分市场之间的横向灰色关联分析 |
4.3.4 业务类型之间的纵向灰色关联分析 |
4.4 东莞江南农批冷链物流业务发展的保障措施 |
4.4.1 构建组织结构,健全管理体系 |
4.4.2 提供多样化、差异化的冷链物流业务 |
4.4.3 细分市场满足不同客户对业务的需求 |
4.4.4 加强冷链物流信息化系统建设 |
4.4.5 打造专业化的冷链物流人才队伍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江南农批冷链物流业务规划调查问卷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表 |
(5)SD超市生鲜物流中心商品损耗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1.2 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3 研究内容、方法、技术路线和目的 |
第2章 相关理论概述 |
2.1 供应链理论及生鲜商品供应链的特点 |
2.2 生鲜商品及其损耗的定义 |
2.3 鱼骨图的定义及用途 |
2.4 生鲜商品损耗的一般物流环节 |
第3章 SD超市生鲜物流中心的业务运营及商品损耗现状 |
3.1 SD超市生鲜物流中心经营范围及运营流程 |
3.2 SD超市生鲜物流中心商品损耗现状 |
第4章 SD超市生鲜物流中心商品损耗分析 |
4.1 因果图法分析导致生鲜物流中心商品损耗的成因 |
4.2 商品采购环节导致的商品损耗成因分析 |
4.3 商品验收方法欠缺科学性 |
4.4 商品分拣加工处理方式单一导致成效不佳 |
4.5 商品存储环节导致的商品损耗成因分析 |
4.6 商品配送管理水平低 |
4.7 以西红柿为例对各环节中商品损耗的分类及占比分析 |
第5章 SD超市生鲜物流中心商品损耗管理对策 |
5.1 提升生鲜物流中心商品采购管理效率的方案 |
5.2 提升生鲜物流中心商品验收管理效率的策略 |
5.3 生鲜物流中心分拣加工商品的高效管理 |
5.4 生鲜物流中心商品存储管理提升建议 |
5.5 生鲜物流中心商品配送的有效管理方案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6)湖北省蔬菜产业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基本概念界定 |
1.2.1 蔬菜 |
1.2.2 蔬菜产业 |
1.2.3 蔬菜产业竞争力 |
1.3 研究主要内容、技术路线与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3.1 研究主要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3.3 研究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 研究方法 |
1.4.1 比较分析法 |
1.4.2 系统聚类分析法 |
1.4.3 因素分析法(又称因子分析法) |
1.4.4 要素分析法 |
1.4.5 综合指标评价法 |
1.4.6 主成分分析法 |
1.5 研究可能的创新和不足 |
1.5.1 可能的创新 |
1.5.2 主要的不足 |
2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文献综述 |
2.1.1 国内文献研究综述 |
2.1.2 国外文献研究综述 |
2.1.2.1 关于出口竞争力评价及其实证研究 |
2.1.2.2 关于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研究 |
2.1.3 文献研究述评 |
2.2 蔬菜产业竞争力的相关理论 |
2.2.1 绝对优势论 |
2.2.2 相对优势论 |
2.2.3 竞争优势论(波特钻石理论) |
3 湖北省蔬菜产业的发展现状 |
3.1 湖北省蔬菜产业的基本情况 |
3.1.1 湖北省蔬菜的种植情况 |
3.1.1.1 面积产量 |
3.1.1.2 种植品种 |
3.1.1.3 生产布局 |
3.1.1.4 种植效益 |
3.1.2 湖北省的蔬菜进出口贸易 |
3.1.3 湖北省蔬菜产销体制变迁 |
3.2 湖北省蔬菜产业化成就 |
3.2.1 生产基地建设成效显着 |
3.2.2 蔬菜加工产业初具规模 |
3.2.3 科技服务体系不断完善 |
3.2.4 产业化经营明显加快 |
3.2.5 产业区域特色较为突出 |
3.3 湖北省蔬菜的产业化特征 |
3.3.1 蔬菜供求由总量偏紧转向产销平衡 |
3.3.2 产业布局由分散种植转向专业化种植 |
3.3.3 生产方式由粗放经营转向集约经营 |
3.3.4 经营方式由“提篮小卖”转向产供销一体化 |
3.3.5 蔬菜消费由保障基本供给转向无公害健康化 |
3.3.6 蔬菜生产由家庭副业转向出口创汇增收大产业 |
3.4 本章小结 |
4 湖北省蔬菜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的SWOT分析 |
4.1 优势分析(Strengths) |
4.1.1 自然环境条件优越 |
4.1.2 市场区位优势明显 |
4.1.3 产业优势与特色突出 |
4.1.4 蔬菜种植经验丰富 |
4.2 劣势分析(Weaknesses) |
4.2.1 菜地质量渐趋下降 |
4.2.2 劳动力老弱化严重 |
4.2.3 生产要素结合度不优 |
4.2.4 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完善 |
4.3 机遇分析(Opportunities) |
4.3.1 市场需求刚性增长 |
4.3.2 产业增收贡献加大 |
4.3.3 消费方式快捷丰富 |
4.3.4 休闲农业快速发展 |
4.3.5 发展机遇得天独厚 |
4.4 风险分析(Threats) |
4.4.1 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
4.4.2 市场潜在风险加大 |
4.4.3 质量安全不容忽视 |
4.4.4 政策风险依然存在 |
4.4.5 产业发展后劲不足 |
4.5 湖北省蔬菜产业SWOT分析矩阵 |
4.6 本章小结 |
5 湖北省蔬菜产业竞争力评价模型与实证分析 |
5.1 蔬菜产业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5.2 竞争力理论评价模型及指标体系 |
5.2.1 蔬菜产业资源条件竞争力 |
5.2.2 蔬菜产业设施能力竞争力 |
5.2.3 蔬菜市场环境竞争力 |
5.2.4 蔬菜生产竞争力 |
5.2.5 蔬菜营销竞争力 |
5.3 湖北省蔬菜产业竞争力评价实证研究与分析 |
5.3.1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湖北省蔬菜产业竞争力实证研究与分析 |
5.3.1.1 数据来源 |
5.3.1.2 原始矩阵规范化 |
5.3.1.3 前提条件检验 |
5.3.1.4 因子提取 |
5.3.1.5 因子命名 |
5.3.1.6 计算各样本因子得分 |
5.3.1.7 湖北省蔬菜产业竞争力水平综合评价 |
5.3.2 基于聚类分析法的湖北省蔬菜产业竞争力实证研究与分析 |
5.3.2.1 聚类分析原理和聚类分析模型 |
5.3.2.2 因子分析提取主要因子 |
5.3.2.3 系统聚类 |
5.3.2.4 蔬菜产业竞争力水平聚类结果分析 |
5.3.3 讨论 |
5.4 本章小结 |
6 湖北省蔬菜产业资源条件竞争力分析 |
6.1 湖北省自然资源条件竞争力分析 |
6.1.1 森林资源条件分析 |
6.1.2 气候资源条件分析 |
6.1.3 水资源条件分析 |
6.1.4 耕地资源条件分析 |
6.2 湖北省人力资源条件竞争力分析 |
6.2.1 蔬菜产业人力资本的概念及分类 |
6.2.2 湖北省蔬菜产业人力资本现状 |
6.2.3 湖北省蔬菜产业人力资本的结构特点 |
6.3 本章小结 |
7 湖北省蔬菜产业设施能力竞争力分析 |
7.1 湖北省蔬菜产业基础设施条件竞争力分析 |
7.1.1 水利设施竞争力分析 |
7.1.2 电力设施竞争力分析 |
7.1.3 交通设施竞争力分析 |
7.2 湖北省蔬菜产业科技能力竞争力分析 |
7.2.1 蔬菜产业互联网水平分析 |
7.2.2 蔬菜产业机械化水平分析 |
7.2.3 蔬菜生产技术条件分析 |
7.2.4 蔬菜产业科技贡献率分析 |
7.3 本章小结 |
8 湖北省蔬菜产业市场环境竞争力分析 |
8.1 蔬菜价格变化的趋势分析 |
8.2 湖北省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变化 |
8.3 城乡居民食品消费结构及变化 |
8.4 城乡居民人均消费蔬菜总量及变化 |
8.5 湖北省城乡居民蔬菜消费需求预测 |
8.5.1 湖北省蔬菜需求函数的构建 |
8.5.2 模型假设与数据说明 |
8.5.3 模型实证分析与需求预测 |
8.6 本章小结 |
9 湖北省蔬菜产业生产竞争力分析 |
9.1 湖北省蔬菜产业效益分析 |
9.1.1 蔬菜产业生产成本分析 |
9.1.2 蔬菜产业生产效益分析 |
9.2 湖北省蔬菜产业要素贡献度分析 |
9.2.1 指标的选取与数据说明 |
9.2.1.1 指标选取 |
9.2.1.2 指标说明 |
9.2.1.3 数据来源 |
9.2.1.4 分析方法 |
9.2.2 湖北省蔬菜生产函数模型构建 |
9.2.2.1 生产函数的模型选择与建立 |
9.2.2.2 参数估计与检验 |
9.3 湖北省主要蔬菜品目优势指数分析 |
9.3.1 规模优势指数分析 |
9.3.2 效率优势指数分析 |
9.3.3 综合优势指数分析 |
9.4 本章小结 |
10 湖北省蔬菜产业营销竞争力分析 |
10.1 蔬菜产业国际市场营销竞争力分析 |
10.1.1 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数 |
10.1.2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 |
10.1.3 贸易竞争力指数 |
10.2 蔬菜产业外向度竞争力分析 |
10.2.1 出口优势变差指数 |
10.2.2 出口依存度 |
10.3 蔬菜出口竞争力的省域比较 |
10.4 本章小结 |
11 结论对策与研究展望 |
11.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11.1.1 从政府角度 |
11.1.2 从蔬菜企业的角度 |
11.1.3 从农户的角度 |
11.2 提升湖北省蔬菜产业竞争力的对策 |
11.2.1 强化“菜篮子”市长负责体系 |
11.2.2 提高产业扶持力度,实施粮菜统筹 |
11.2.3 强化基地建设及其综合生产能力 |
11.2.4 加快蔬菜良种繁育的推广力度 |
11.2.5 加强蔬菜病虫害的绿色防控 |
11.2.6 强化蔬菜质量安全管理体系 |
11.2.7 提升蔬菜产业的组织化水平 |
11.2.8 健全市场建设,完善市场流通 |
11.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2013年各省市蔬菜产业竞争力各指标原始数据 |
二、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一) 博士生期间参与的课题项目 |
(二) 已发表或已投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7)萱草花黄酮的抗抑郁作用研究及机制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抑郁症 |
1.1.1 抑郁症简介 |
1.1.2 抑郁症的分类 |
1.1.3 抑郁症的临床表现 |
1.1.4 抑郁症的危害 |
1.1.5 抑郁症的发病机制 |
1.1.6 抗抑郁研究现状 |
1.2 萱草花 |
1.2.1 萱草花的化学成分 |
1.2.2 萱草花的生物活性 |
1.3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1.4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原料 |
2.1.2 主要仪器 |
2.1.3 主要试剂 |
2.2 实验动物 |
2.3 萱草花抗抑郁作用活性部位的筛选实验 |
2.3.1 实验流程 |
2.3.2 分组及给药 |
2.3.3 小鼠空场实验 |
2.3.4 小鼠悬尾实验 |
2.3.5 小鼠强迫游泳实验 |
2.3.6 拮抗利血平实验 |
2.4 萱草花黄酮对小鼠绝望抑郁模型的抗抑郁作用研究 |
2.4.1 实验流程 |
2.4.2 分组及给药 |
2.4.3 小鼠空场实验 |
2.4.4 小鼠悬尾实验 |
2.4.5 小鼠强迫游泳实验 |
2.4.6 实验动物取材 |
2.5 萱草花黄酮对大鼠慢性不可预知应激模型(CUMS)的抗抑郁作用研究 |
2.5.1 实验流程 |
2.5.2 分组及给药 |
2.5.3 慢性不可预知性应激抑郁症动物模型的建立 |
2.5.4 记录动物体重的变化 |
2.5.5 糖水偏爱实验 |
2.5.6 大鼠空场实验 |
2.5.7 大鼠强迫游泳实验 |
2.5.8 水迷宫实验 |
2.5.9 实验动物取材 |
2.6 萱草花黄酮对小鼠睡眠干扰模型的抗抑郁作用研究 |
2.6.1 实验流程 |
2.6.2 分组及给药 |
2.6.3 睡眠干扰致抑郁模型的建立 |
2.6.4 记录动物体重的变化 |
2.6.5 小鼠空场实验 |
2.6.6 新奇抑制摄食实验 |
2.6.7 小鼠悬尾实验 |
2.6.8 小鼠强迫游泳实验 |
2.6.9 实验动物取材 |
2.7 萱草花黄酮抗抑郁作用机制研究 |
2.7.1 萱草花黄酮对CUMS大鼠模型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 |
2.7.2 萱草花黄酮对抑郁症模型血清皮质酮的影响 |
2.7.3 萱草花黄酮对神经营养因子水平的影响 |
2.7.4 萱草花黄酮对抑郁症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
2.8 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讨论 |
3.1 萱草花抗抑郁作用活性部位的筛选 |
3.1.1 萱草花对小鼠自主活动的影响 |
3.1.2 萱草花对小鼠TST实验不动时间的影响 |
3.1.3 萱草花对小鼠FST实验不动时间的影响 |
3.1.4 萱草花对小鼠拮抗利血平实验的影响 |
3.1.5 讨论 |
3.2 萱草花黄酮对小鼠绝望抑郁模型的抗抑郁作用研究 |
3.2.1 萱草花黄酮对小鼠绝望抑郁模型抗抑郁作用的初步探究 |
3.2.2 萱草花黄酮起抗抑郁作用的最优剂量的实验探究 |
3.3 萱草花黄酮对大鼠慢性不可预知应激模型(CUMS)的抗抑郁作用研究 |
3.3.1 萱草花黄酮对大鼠CUMS模型体重的影响 |
3.3.2 萱草花黄酮对大鼠CUMS模型糖水偏好指数的影响 |
3.3.3 萱草花黄酮对大鼠CUMS模型自主活动的影响 |
3.3.4 萱草花黄酮对大鼠CUMS模型强迫游泳不动时间的影响 |
3.3.5 萱草花黄酮对大鼠CUMS模型Morris水迷宫实验的影响 |
3.3.6 讨论 |
3.4 萱草花黄酮对小鼠睡眠干扰模型的抗抑郁作用研究 |
3.4.1 一般状态描述 |
3.4.2 萱草花黄酮对小鼠睡眠干扰模型体重的影响 |
3.4.3 萱草花黄酮对小鼠睡眠干扰模型自主活动的影响 |
3.4.4 萱草花黄酮对小鼠睡眠干扰模型新奇抑制摄食实验潜伏期的影响 |
3.4.5 萱草花黄酮对小鼠睡眠干扰模型TST不动时间的影响 |
3.4.6 萱草花黄酮对小鼠睡眠干扰模型FST不动时间的影响 |
3.4.7 讨论 |
3.5 萱草花黄酮抗抑郁作用机制研究 |
3.5.1 萱草花黄酮对CUMS大鼠模型神经递质的影响 |
3.5.2 萱草花黄酮对抑郁症模型血清皮质酮的影响 |
3.5.3 萱草花黄酮对神经营养因子水平的影响 |
3.5.4 萱草花黄酮对抑郁症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
4 结论 |
5 展望 |
6 参考文献 |
7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8 致谢 |
(8)西北地区农村学校“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情况调查研究 ——以甘肃省三个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研究背景 |
(一)追求教育公平的社会背景 |
(二)改善学生营养的必要性 |
(三)“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实施 |
(四)对营养改善计划实施中问题的思考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对检索文献的整理与分析 |
(二)对教育资助工作的介绍 |
(三)对国内外学生营养改善工作的介绍 |
(四)研究综述 |
(五)个人反思与建构 |
四、研究基础 |
(一)政策依据 |
(二)现实基础 |
五、研究设计 |
(一)样本的选取 |
(二)研究框架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工具的设计 |
(五)数据的分析方法与工具 |
(六)研究过程 |
(七)研究工具的检验与说明 |
六、研究结果与分析 |
(一)营养餐基本情况分析 |
(二)三个样本县的营养餐比较 |
(三)供餐模式比较 |
(四)营养餐的作用、影响和满意度 |
(五)营养餐工作中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
(六)营养教育的有关情况 |
七、结论与建议 |
(一)研究的主要结论 |
(二)对策与建议 |
(三)研究局限与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硕士研究生期间研究成果 |
(9)基于农户视角的农产品流通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 农产品流通的环境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深刻而复杂的变化 |
(二) 农业生产和流通的组织化程度越来越被重视,但小农户的收益却没有获得预期的增长 |
(三) “农超对接”和可追溯的农产品流通等新的农产品流通模式快速发展 |
(四) 小农户分散经营逐渐成为实现农产品流通现代化的主要障碍 |
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一) 研究的目的 |
(二) 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
三、重要概念界定 |
(一) 农户 |
(二) 交易成本 |
(三) 农户福利 |
四、研究框架、技术路线与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一) 研究框架与研究内容 |
(二) 技术路线 |
(三)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五、主要研究方法 |
(一) 调查研究法 |
(二) 比较研究法 |
(三) 定量研究法 |
六、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 |
(一) 可能的创新点 |
(二) 本研究的不足 |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一、农产品流通的国内外研究动态 |
(一) 国外农产品流通的研究现状 |
(二) 国内农产品流通的研究现状 |
(三) 对现有研究成果的简要评述 |
二、理论基础 |
(一) 流通理论 |
(二) 交易成本理论 |
(三) 森的可行能力理论 |
三、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我国农产品流通体制与体系的历史演进 |
一、我国农产品流通体制的历史演进:1949-2011 |
(一) 粮棉等大宗农产品流通体制的历史演进 |
(二) 果蔬等生鲜农产品流通体制的历史演进 |
(三) 肉禽蛋类农产品流通体制的历史演进 |
二、我国农产品流通体系的历史演变、现状特征及未来方向 |
(一)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农产品流通体系及其特征——对农产品流通体系的历史审视 |
(二) 市场化的农产品流通体系及其特征——对农产品流通体系现状的认识和把握 |
(三) 现代化的农产品流通体系及其特征——对农产品流通体系未来发展方向的探讨 |
三、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农户视角的农产品流通模式:内涵、类型及国际经验 |
一、基于农户视角的农产品流通模式内涵的界定 |
(一) 模式与流通模式 |
(二) 基于农户视角界定农产品流通模式内涵的合理性 |
(三) 基于农户视角的农产品流通模式的内涵界定 |
二、基于农户视角的农产品流通模式的主要类型与特点 |
(一) “农户+市场”的直接流通模式 |
(二) “规模农户(农场)+市场”的农户横向一体化流通模式 |
(三) “农户+经纪人+市场”的贩运型流通模式 |
(四) “农户+批发商+市场”的批发市场集散模式 |
(五) “农户+合作经济组织+市场”的合作经济主导流通模式 |
(六) “农户+龙头企业+市场”的龙头企业带动流通模式 |
(七) 农产品流通的其他模式 |
三、发达国家(地区)农产品流通模式考察 |
(一) 美国的农产品流通模式 |
(二) 日本的农产品流通模式 |
(三) 法国的农产品流通模式 |
(四) 我国台湾地区农产品流通模式 |
四、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农户视角的农产品流通模式的交易成本考察 |
一、理论模型构建与实证框架 |
二、本研究的数据来源及样本描述 |
(一) 样本区域与抽样情况 |
(二) 调查对象 |
(三) 问卷生成 |
(四) 调查实施 |
(五) 样本描述 |
三、交易成本对不同农产品流通模式选择的影响 |
(一) 方法选择与计量模型 |
(二) 实证结果分析 |
四、交易成本对不同农产品流通模式中农户绩效的影响 |
(一) 方法选择与计量模型 |
(二) 实证结果分析 |
五、本章小结 |
(一) 主要研究发现 |
(二) 政策含义 |
第六章 不同农产品流通模式中农户福利的模糊评价 |
一、理论基础与实证框架 |
二、农户福利的构成——以森的可行能力为理论基础 |
(一) 农户福利的功能指标确定 |
(二) 转换因素的确定 |
三、方法选择与实证结果 |
(一) 评价方法选择 |
(二) 对农户福利的评价——基于模糊数学法的演绎 |
(三) 实证结果分析 |
四、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农超对接”流通模式中合作社与农户的利益分配 |
一、“农超对接”实施的背景及存在的问题 |
二、合作社盈余分配的理论解释与合作社类型界定及划分 |
(一) 合作社盈余分配的理论解释 |
(二) 合作社的类型界定及划分 |
三、数据来源与样本描述 |
(一) 调研情况说明 |
(二) 所调研合作社的主要产品分布和地区分布 |
(三) 调研合作社的类型分布 |
四、实证研究发现 |
(一) “农超对接”中部分合作社的管理制度不健全不完善,普通社员被排斥在合作社盈余分配的决策之外 |
(二) “农超对接”中的部分合作社存在盈余返还不公开、不透明,以及盈余分配比例偏低的情况,社员从合作社获得的实惠并不明显 |
(三) “农超对接”中的部分合作社与合作社中企业社员的利益协调和分配机制模糊不清 |
(四) 不同类型的合作社在对农户的盈余返还机制和返还力度等方面存在显着差异 |
五、本章小结 |
(一) 主要结论 |
(二) 政策含义 |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启示 |
一、研究的主要结论 |
(一) 交易成本是影响农户农产品流通模式选择的重要因素 |
(二) 不同农产品流通模式中农户的福利存在显着差异 |
(三) 允许多种农产品流通模式并存是保障农户利益的重要举措 |
(四) “农超对接”这种缩短中间环节的农产品流通模式中合作社与农户的利益分配关系复杂,该模式有较大的改进空间 |
二、政策建议 |
(一) 鼓励和保护现存的农产品流通多样化模式,给予农户在农产品流通中以充分的自主选择权 |
(二) 提高农户的组织化程度,重点推进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工程 |
(三) 积极探索农户实现农产品流通现代化的新模式 |
(四) 进一步加强对农产品流通现代化支持体系建设的力度,以减少农产品流通的交易成本 |
(五) 增强农产品流通政策的包容性和连续性,为农产品流通现代化提供必要的政策制度保障 |
参考文献 |
附录1:农户调查问卷 |
附录2: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相关课题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10)多元化农业推广理论与实践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1.1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综述 |
1.3.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1.4 研究方法和内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数据和信息来源 |
1.4.3 研究内容 |
1.4.4 研究的思路 |
1.5 本文的创新和不足 |
第二章 农业推广中的“多元”内涵分析 |
2.1 中外农业推广概念的多元化 |
2.2 农业推广属性的多层次性 |
2.2.1 启迪和教导属性 |
2.2.2 采纳和决策属性 |
2.2.3 干预属性 |
2.2.4 沟通属性 |
2.3 农业推广的多学科理论 |
2.4 农业推广多元化与社会、经济和环境要素的关系 |
2.4.1 多元化在纵向历史阶段的体现 |
2.4.2 多元化在时空横向上的体现 |
2.4.3 多元化在农民对科技和知识需求方面的体现 |
2.5 农业推广服务对象多元化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农业推广多元化的理论基础 |
3.1 农业推广多元化的制度经济学理论基础 |
3.1.1 物品供给的经济学特性 |
3.1.2 农业推广服务的物品属性分析 |
3.1.3 农业推广服务作为物品供给的多元化 |
3.2 农业推广多元化的传播学理论基础 |
3.2.1 “传播”含义 |
3.2.2 农业技术推广的“传播”含义 |
3.2.3 传播基本模式简述 |
3.2.4 农业传播与农业推广多元化 |
3.2.5 多元化农业推广中“本位传播”思想 |
3.3 权变理论 |
3.3.1 权变理论诞生 |
3.3.2 权变理论的中心思想 |
3.3.3 权变理论的应用 |
3.3.4 农业推广体系改革的权变基础---分权战略 |
3.4 农业推广的光谱理论 |
3.4.1 农业推广光谱理论要点 |
3.4.2 农业光谱理论与农业推广多元化 |
3.5 影响力理论 |
3.5.1 影响力理论的基本概念 |
3.5.2 影响力理论与多元化农业推广体系 |
3.5.3 多元化推广组织影响力的构成因素分析 |
3.6 不同理论对于多元化农业推广体系建设的启示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国外农业推广体系中多元化特征分析 |
4.1 美国农业推广体系的三位一体结合 |
4.1.1 美国的教育、研究和推广三位一体推广制度的起源 |
4.1.2 美国的农业推广体系对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 |
4.1.3 美国的农业推广体系现阶段的发展状况 |
4.2 日本农业推广体系中的双规制 |
4.2.1 政府部门的农技推广事业体系 |
4.2.2 日本农协—“日本农业协同组合” |
4.2.3 日本农业推广体系改革新动向 |
4.3 荷兰农业推广体系—以农业知识信息系统为核心 |
4.3.1 荷兰农业推广体系的组成 |
4.3.2 荷兰农业推广体系核心思想 |
4.3.3 农业推广私有化带来的影响 |
4.4 澳大利亚农业推广体系---企业与政府的合作 |
4.4.1 澳大利亚农业推广体系概况 |
4.4.2 澳大利亚农业推广服务机构 |
4.4.3 政府与企业(其它私营机构)合作推广的平台 |
4.5 国外多元化农业推广体系的借鉴经验 |
4.5.1 公共农业推广机构应对社会经济变化进行适应性改革 |
4.5.2 促进农业教育、科研和推广的紧密联系 |
4.5.3 促进公共部门和私有部门的多元化合作 |
4.5.4 法制建设是基础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多元化农业推广体系主要角色比较分析 |
5.1 政府的农业推广部门 |
5.1.1 政府提供农业推广的动机分析 |
5.1.2 政府实施农业推广的主要方式简述 |
5.1.3 政府主导型农业推广的优势分析 |
5.1.4 政府主导型农业推广面临的问题或不足 |
5.2 公司或企业 |
5.2.1 公司或企业投入推广服务的动机分析 |
5.2.2 公司或企业带动农民的基本模式分析 |
5.2.3 企业带动型推广模式的优势 |
5.2.4 关于企业带动型农业推广的问题 |
5.3 农民专业合作社 |
5.3.1 农民专业合作社投入农业推广服务的动机分析 |
5.3.2 农民专业合作社服务农民的推广功能模式分析 |
5.3.3 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型推广的优势 |
5.3.4 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面临的问题分析 |
5.4 农业大学 |
5.4.1 农业大学开展农业推广服务的动机分析 |
5.4.2 农业大学开展农业推广服务的主要模式 |
5.4.3 农业大学开展农业推广服务的优势 |
5.4.4 农业大学开展农业推广服务面临的一些问题 |
5.5 政府与多元农业推广体系之间的依存关系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我国多元化农业推广体系的构建 |
6.1 我国多元化农业推广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
6.1.1 优势原则 |
6.1.2 效率原则 |
6.1.3 创新原则 |
6.2 多元化农业推广构建的基本思路---“一体两翼蝴蝶”模式 |
6.3 多元化农业推广体系构建的基本策略 |
6.3.1 改革国家公共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
6.3.2 建立新型合同契约推广,推动专业化的农业技术服务, |
6.3.3 发挥不同组织自身优势,建立多元化合作机制 |
6.3.4 建立区域化农业推广联系制度,提高农业推广服务效率 |
6.4 多元化农业推广体系建设的保障措施 |
6.4.1 从政策和法律层面推进多元化农业推广体系的建设 |
6.4.2 从资金投入方面要有利于多元化推广体系的发展 |
6.4.3 注重发挥多元化推广组织的协同效应 |
6.5 多元化农业推广体系建设的困难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我国多元化农业推广实践模式研究 |
7.1 国家农业推广体系主导的推广模式---农业科技入户工程 |
7.1.1 农业科技入户工程背景 |
7.1.2 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实施的做法 |
7.1.3 农业科技入户工程的效果 |
7.1.4 科技入户工程实施中的特点 |
7.2 以大学为依托的农业推广模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例 |
7.2.1 以大学为依托的农业推广模式的历史渊源 |
7.2.2 大学为依托的农业科技推广模式的基本构架 |
7.2.3 大学为依托农业科技推广模式的服务方式 |
7.2.4 大学为依托农业科技推广模式的特点分析 |
7.2.5 保障措施 |
7.3 龙头企业带动模式---众品集团(众品食业)以标准引领产业发展 |
7.3.1 企业概况 |
7.3.2 以标准化体系构建引领产业发展 |
7.3.3 实施农业标准化战略的效果 |
7.3.4 龙头企业带动推广模式的几点启示 |
7.4 农民专业合作社为纽带的农业推广—以临海市洞林果蔬合作社为例 |
7.4.1 临海市洞林果蔬合作社起源 |
7.4.2 临海市洞林果蔬合作社概况 |
7.4.3 合作社加强制度建设,逐步推进规范化管理 |
7.4.4 合作社为社员提供的服务类型 |
7.4.5 抓质量,创品牌,走双赢之路 |
7.4.6 合作社发展存在困难和不足 |
7.4.7 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型农业推广的几点启示 |
7.5 以国际化项目带动的农业推广---德援陕西生态造林二期(延安)项目 |
7.5.1 德援陕西生态造林二期(延安)项目的背景 |
7.5.2 项目的目标和任务 |
7.5.3 项目实施中的核心思想---参与式规划造林 |
7.5.4 国际合作项目对于农业推广的启示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 |
8.1 主要结论 |
8.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关于《中国食品冷藏科技论坛》论文集的征文通知(论文参考文献)
- [1]上海生生牧场发展变迁研究(1929-1949)[D]. 刘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2)
- [2]微生物对风干牛肉产品特性的影响[D]. 李晓燕. 成都大学, 2019(01)
- [3]丹红注射液与头孢曲松药物相互作用特征与机制研究[D]. 张倩.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9(08)
- [4]东莞江南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冷链物流业务发展规划研究[D]. 陈小娟. 华南理工大学, 2016(05)
- [5]SD超市生鲜物流中心商品损耗问题及对策研究[D]. 张廷博.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6(07)
- [6]湖北省蔬菜产业竞争力研究[D]. 胡世霞. 华中农业大学, 2016(02)
- [7]萱草花黄酮的抗抑郁作用研究及机制探索[D]. 翟俊乐. 天津科技大学, 2016(04)
- [8]西北地区农村学校“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情况调查研究 ——以甘肃省三个县为例[D]. 王莹. 西北师范大学, 2013(07)
- [9]基于农户视角的农产品流通模式研究[D]. 郑鹏. 华中农业大学, 2012(11)
- [10]多元化农业推广理论与实践的研究[D]. 刘光哲.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