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胚胎小肠S-100+树突状细胞的形态计量学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包慧君[1](2010)在《中华鳖肠道、脾脏和脑垂体的主要功能细胞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华鳖是我国重要的水产养殖动物,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在生物学方面,中华鳖属于爬行纲,具有冬眠现象和变温特点,其消化、免疫和内分泌等的生理活动和代谢过程有别于其它动物。随着我国人工饲养的规模不断扩大,中华鳖一些传染病的流行和扩散也越来越严重。以往,关于中华鳖的试验研究较多都集中在与疾病相关领域,对于其特殊结构的基础性研究,资料比较缺乏。本文以具有我国特色的中华鳖为模式动物,详细研究了其代表性的器官组织:消化系统的肠道,免疫系统的脾脏,内分泌系统的脑垂体等的细胞学特征,并分析了其功能意义。论文主要内容包括鳖肠道黏膜机械屏障和免疫屏障细胞组成和结构特征;Cajal间质细胞在肠道的分布差异和超微结构特征;脾脏椭球高内皮毛细血管的发现及淋巴细胞迁移的细胞学基础;腺垂体内分泌细胞超微结构及其季节性变化。从以上三个方面,阐述了中华鳖的细胞特征及其意义,为进一步研究其生理功能、免疫机能、冬眠期和非冬眠期的生理周期变化奠定了理论的基础,同时为人工饲养、疾病预防和治疗方面提供科学依据。试验Ⅰ中华鳖肠道上皮内黏膜屏障的结构与细胞特征通过光镜和电镜观察正常情况下,中华鳖肠道上皮内黏膜屏障的结构特征,统计分析了中华鳖不同月份肠免疫屏障的主要成分—上皮内淋巴细胞(IEL)在小肠和大肠的分布规律。结果显示:小肠黏膜上皮为单层柱状或假复层柱状上皮。黏膜上皮顶部的上皮细胞之间排列紧密,有发达的紧密连接,中间连接和桥粒等细胞连接复合体。黏膜上皮中部和基底部的上皮细胞之间也存在桥粒和嵌合连接。小肠黏膜上皮大多数上皮细胞胞质内含有少量线粒体,少量上皮细胞胞质含有丰富线粒体和脂滴。大肠黏膜上皮为假复层柱状上皮,所有的上皮细胞胞质内未见脂滴分布。黏膜上皮顶部的上皮细胞排列紧密,而中部和基底部的上皮细胞排列疏松,细胞之间的间隙宽大而明显。许多黏液细胞散在分布于整个肠道的黏膜上皮细胞之间,有的细胞胞质内黏液颗粒电子密度低,而有的电子密度高。黏液细胞分泌的黏液覆盖于肠黏膜表面。肠黏膜上皮内缺乏微皱褶细胞。肠道黏膜上皮细胞之间存在直径为1-7gm的通道,有时可见通道内有淋巴细胞分布。IEL(直径4-9μm)位于肠道黏膜上皮细胞之间,并在它们之间伸出伪足,显示出IEL具有迁移趋势。肠腔内可见完整的游离淋巴细胞。在上皮细胞之间发现了浆细胞的分布,一般位于肠道黏膜上皮的中部和基底部,浆细胞有两种形态:一种粗面内质网为扩张状态,另一种是扁平囊状。IEL细胞数量从5月、9月到12月逐渐减少。以上试验结果提示,鳖肠道黏膜上皮具有黏膜屏障功能。上皮细胞及其紧密连接复合体、黏液细胞分泌的黏液构成机械屏障;浆细胞、IEL和通道构成免疫屏障。鳖肠道黏膜免疫细胞分布也受季节影响。试验Ⅱ中华鳖肠黏膜免疫屏障中CD3+T、CD22+B淋巴细胞的分布采用免疫细胞化学SABC法,观察中华鳖肠道免疫屏障内CD3+T、CD22+B淋巴细胞的分布特征,统计并分析了中华鳖各肠段CD3+T淋巴细胞、CD22+B淋巴细胞的分布规律。结果发现:CD3+T淋巴细胞主要分布在固有膜内,少量见于黏膜上皮内。而大部分CD22+B淋巴细胞分布于黏膜上皮,固有膜内却少见。在上皮内,CD3+T淋巴细胞在小肠从前到后依次递增,小肠后段数量最多;而在大肠CD3+T淋巴细胞依次递减。在固有膜内,CD3+T淋巴细胞在小肠中段密度最高,而在大肠依次递减。上皮内,固有膜内CD3+T淋巴细胞各肠段相比,大部分肠段之间差异显着。固有膜CD3+T淋巴细胞数量是上皮内的3.11倍,小肠CD3-T淋巴细胞数量是大肠的2倍。对于CD22+B淋巴细胞而言,在上皮内,CD22+B淋巴细胞在小肠后段数量最多,而在大肠从前到后逐渐减少;在固有膜,CD22+B淋巴细胞从小肠前到小肠后段依次减少,在大肠依次降低。上皮内CD22+B淋巴细胞各肠段相比,大部分肠段之间差异不显着,固有膜内CD22+B淋巴细胞在各肠段之间没有显着差异。上皮内CD22+B淋巴细胞数量是固有膜的7.99倍,小肠CD22+B淋巴细胞数量是大肠的1.75倍。以上试验结果说明鳖肠道各段免疫屏障中T、B淋巴细胞的分布存在差异,提示它们在肠道黏膜免疫应答中发挥着不同的生物学作用。试验Ⅲ中华鳖肠道S-100蛋白免疫细胞化学反应研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研究了S-100蛋白阳性细胞在中华鳖肠道的分布规律。结果显示:S-100蛋白阳性细胞可以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种类型S-100阳性细胞形态不规则,细胞突起粗细长短不一,主要分布于小肠固有膜和黏膜下层,大肠内几乎没有阳性细胞分布。第二种类型S-100蛋白阳性细胞分为双极和星形细胞。双极S-100蛋白阳性细胞突起有的长,有的短。它们分布于小肠和大肠的黏膜下层和环形肌之间,环形肌内,环形肌和纵形肌之间,大肠的黏膜下层。星形S-100蛋白阳性细胞仅分布于大肠前段固有膜,这些细胞含有多个突起,突起之间相互交织在一起形成网络状结构。S-100蛋白是树突状细胞的特异性抗体,但在Cajal司质细胞、神经胶质细胞也有表达。根据形态和分布位置,本实验第一种类型S-100蛋白阳性细胞为树突状细胞,第二种类型S-100蛋白阳性细胞可能是Cajal间质细胞或神经胶质细胞。目前研究认为,树突状细胞具有抗原呈递作用,Cajal间质细胞是肠道蠕动的起搏点,神经胶质细胞可以维护肠黏膜上皮完整性。因此,推测树突状细胞参与的免疫屏障功能主要在鳖小肠,Cajal间质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分别具有调节肠道运动和肠黏膜屏障功能。试验ⅣCajal间质细胞在中华鳖肠道的分布差异和超微特征本文应用c-Kit免疫细胞化学技术和透射电镜研究了Cajal间质细胞(ICC)在中华鳖肠道中的分布和超微结构特征。c-Kit免疫细胞化学反应显示,Cajal间质细胞分为双极和星形细胞。双极c-Kit+ICC细胞突起有的长,有的短或不明显。这些细胞分布于大肠黏膜下层,小肠和大肠的黏膜下层与环肌层之间、环形肌内、环形肌和纵形肌之间、浆膜。在黏膜下层,双极c-Kit+ICC围绕血管分布。在黏膜下层与环形肌之间,环形肌和纵形肌之间,呈线形或呈簇分布,有时围绕在血管周围。在环形肌内,双极c-Kit+ICC围绕在血管周围或与平滑肌细胞平行分布。在浆膜内,双极c-Kit+ICC散在分布。星形c-Kit+ICC细胞只分布在大肠固有膜内,这些细胞具有多个突起,突起之间相互交织形成网状结构,主要围绕在血管周围分布。电镜下,双极和星形ICC细胞胞质内含有线粒体,膜内陷小泡,粗面内质网和多个不规则的胞浆突起。ICC细胞与ICC细胞之间、ICC细胞与神经、ICC细胞与平滑肌细胞之间具有缝隙连接。以上试验结果提示中华鳖肠道ICC细胞具有独特的分布特点和超微结构,其形态特点与其在维护肠道蠕动中的重要作用相一致。试验V中华鳖脾脏椭球高内皮毛细血管的发现及淋巴细胞迁移的细胞学基础本文应用光镜和电镜等技术,对中华鳖脾脏白髓组织结构进行了研究,发现中华鳖脾脏椭球血管不同于其它动物,其血管属于高内皮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呈高柱状或立方形,相当于哺乳动物高内皮微静脉。脾脏内存在血-脾屏结构,一方面可以阻止外来异物抗原(碳粒)进入椭球周围淋巴鞘(PELS),另一方面可以形成特殊临时性通道,允许淋巴细胞在其中迁移,到达PELS.通道结构是由网状细胞、网状纤维、迁移细胞(淋巴细胞、巨噬细胞、红细胞)、支持细胞、椭球相关细胞、通道共同构成的复合结构。它们形成了一个有利于淋巴细胞运动的微环境。本试验发现淋巴细胞迁移过程如下:椭球高内皮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之间形成通道,淋巴细胞沿着通道,穿过椭球高内皮毛细血管基膜,到达椭球;淋巴细胞在支持细胞及其突起作用下,沿着通道,从椭球到达PELS外;淋巴细胞与椭球相关细胞及其突起相联系,从PELS外进入PELS。以上试验结果为深入研究爬行动物淋巴细胞归巢提供了细胞学基础。试验Ⅵ中华鳖腺垂体内分泌细胞超微结构及其季节性变化研究采用透射电镜技术对冬眠期和非冬眠期的中华鳖腺垂体中各种内分泌细胞的超微结构进行了观测分析。结果显示,腺垂体主要有5种内分泌细胞:生长激素(GH)细胞、催乳激素(PRL)细胞、促甲状腺激素(TSH)细胞、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细胞和促性腺激素(GTH)细胞。它们各有其超微结构特征:GH细胞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为10-12μm;分泌颗粒分布稠密,呈圆形。PRL细胞椭圆形或不规则形,长径为7-9μm,细胞核形状不规则,胞质电子密度高。TSH细胞呈卵圆形或不规则的多角形,直径为8-12μm,细胞核椭圆形,分泌颗粒数量不多,主要分布在细胞周边。ACTH细胞不规则,直径8-10μm,细胞核为椭圆形,分泌颗粒较少。GTH细胞圆形或卵圆形,直径12-15μm,细胞核为圆形或椭圆形,胞质内有大、小两种分泌颗粒。同时,鳖腺垂体中各种内分泌细胞的结构特征和分泌颗粒密度等存在一定的季节性变化。冬眠期,GH细胞胞质内细胞器比非冬眠期明显减少;TSH细胞在非冬眠期数量高于冬眠期;冬眠期内GTH细胞内的分泌颗粒出现融合变大的现象,颗粒直径明显大于非冬眠期,最大的可以达到2μm。PRL细胞和ACTH细胞超微结构没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孔令平,刘妍,朱清仙,曾慧红,邹江洪[2](2004)在《人胚胎小肠S-100+树突状细胞的形态计量学分析》文中提出目的 :探索人胚胎小肠树突状细胞 (dendriticcells ,DCs)的发育规律。方法 :应用体视学方法对人胚胎小肠S - 10 0 +DC进行形态计量分析。结果 :(1)人胚胎小肠S - 10 0 +DC的数量随胎龄的增大而逐渐增多 ,三段小肠固有层及回肠集合淋巴小结 (Peyer’sPatches,PP)内S - 10 0 +DC的体积密度 (Vv)、表面积密度 (Sv)凡和数密度 (Nv)均随胎龄的增加而增大 ,且与其呈正相关关系 ,而PP内S - 10 0 +DC的这些参数均比同期回肠固有层的高。 (2 )各段小肠固有层S - 10 0 +DC的平均体积 (V )和平均表面积 (S)则随着胎龄的增加呈逐渐减小的趋势 ,而回肠PP内S - 10 0 +DC的V和S比固有层的小 (分别P <0 0 5和P <0 0 0 1)。 (3)回肠PP内S - 10 0 +DC的表面积体积比 (Rsv)和截面平均突起数 (P)亦比固有层的小 (分别P <0 0 5和P <0 0 0 1)。结论 :人胚胎小肠S - 10 0 +DC的数量随胎龄的增加而增多 ,而回肠PP内S - 10 0 +DC的数量、大小和形状则与固有层的不同。
戴先文[3](2004)在《1.不同干预措施对废用性骨质疏松治疗的实验和临床研究 2.RNAi法特异性抑制RANKL的表达》文中认为第一部分 不同干预措施对废用性骨质疏松预防的实验和临床研究 废用性骨质疏松(DOP,Disuse Osteoporosis;or IOP,Immobilization Osteoporosis)是由于机械应力对骨的作用减少导致的局部或者全身骨量丢失和骨质量的降低。负重和运动对骨骼的生长、再建和骨量的维持是一种机械性刺激,较低或者完全丧失这种刺激对骨的作用,将诱导加速破骨细胞介导的骨吸收,并抑制成骨细胞介导的骨形成,从而导致骨丢失。这种废用性骨质疏松随着时间的变化而进展,而且在病理性骨折出现之前很少有进展的外在表现。治疗性卧床、脊髓损伤后截瘫或下肢轻瘫、由于中风导致的偏瘫或轻偏瘫、采用石膏治疗骨折和创伤所导致的局部制动以及失重都可导致废用性骨质疏松。其中,以肢体制动和长期卧床这两个原因最为常见。由于IOP的临床发生率非常高,不仅给患者带来巨大的身心痛苦,而且给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一、IOP动物模型的建立及鉴定:A型肉毒毒素(BTXA,Botulinum toxin A)可作用于周围运动神经末梢、神经—肌肉接头即突触处,抑制突触前膜释放神经介质—乙酰胆碱,从而引起肌肉松弛性麻痹。利用这一特点,我们尝试通过对实验大鼠的股四头肌注射一定剂量的BTXA,使其股四头肌的乙酰胆碱受到抑制,导致单侧肢体的股四头肌麻痹,从而制造出单侧肢体废用的动物模型。观察1—3个月后,利用生物化学、生物力学、骨形态计量学和骨密度测量等方法对造模效果进行检测。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股骨干重下降10.7%—18%,灰重下降14.9%—21.3%;股骨最大载荷、能量吸收、弹性模量和极限强度下降12.2%—44.7%;骨静态参数:骨第四军医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体积(BV/TV%)下降19%一30.4%,骨小梁厚度(Tb.Th)下降1 5.9%一23.8%,骨小梁数量(Tb.N)下降17.2%一25.7%,骨小梁分离度(Tb.Sp)升高25.5%一34%;而动态参数:骨矿沉积率(MAR)则降低24.1%一30.1%(P<0.05)。废用股骨的骨密度(BMD)分别降低11.1%和15.5%。以上指标的变化,表明股四头肌注射BTXA的方法可成功地建立符合骨量改变和生物力学性能改变要求的废用性骨质疏松大鼠模型。该模型组大鼠左右两侧股骨相比较,废用肢体的骨密度、骨矿含量和股骨力学性能均低于非废用肢体,二者间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非废用侧肢体各项指标与正常对照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别。此外,腰椎椎体各项指标也与正常组间没有差别。以上结果提示,本组实验大鼠单侧肢体废用并不导致正常肢体和脊柱的骨质疏松和力学性能的降低,这与大鼠脊柱仍具有正常活动功能有关。 二、口服依磷对废用性骨质疏松的预防作用:通过上述方法建立的动物模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动物喂服二磷酸盐,对照组喂服生理盐水;正常动物口服生理盐水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形态计量学、骨密度、血生化指标及生物力学测量等手段,观察依磷对大鼠废用性骨质疏松的预防作用。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股骨干重和灰重增高13.1%一19.4%;股骨颈BMD值增高16.7%一21.9%;股骨的弹性模量增加14.1%一20.9%;最大载荷、极限强度和能量吸收增加48.5%一97.2%;骨的静态参数:BV/TV%、Tb.Th和Tb.N均显着升高27.3%一49.9%;Tb.Sp显着降低26.2%一30.7%;·骨矿沉积率(MAR)增加52.7%一53.8%。统计学结果表明早期应用依麟可通过抑制破骨细胞介导的骨吸收来预防单侧肢体废用后的骨质疏松的发生。 三、脉冲电磁场对废用性骨质疏松的预防作用:通过上述方法建立的动物模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早期给予不同剂量的脉冲电磁场(PEMFs)治疗,对照组不给予脉冲电磁场治疗,第四军医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实验组动物实验结果同时与正常动物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实验组股骨BMD、股骨灰重和干重、股骨的力学性能指标及骨小梁的静态和动态参数均与对照组有显着性差异(P<0.05),而与正常动物无差别。结果表明:在一定的电磁强度范围内,电磁治疗可以作为一种有效手段预防单侧肢体废用后可能出现的骨质疏松。 四、中药强肾健骨冲剂对废用性骨质疏松的预防作用:通过上述方法建立的动物模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早期喂服不同剂量的强肾健骨冲剂,对照组与正常动物组均口服生理盐水。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股骨干重和灰重增加,骨密度显着升高,最大载荷、弹性模量和极限强度等力学性能均显着增加,骨小梁分离度下降;但实验组以上结果与正常动物之间统计学分析无显着差异。以上实验结果表明中药制剂不仅仅对原发性骨质疏松有效,还可能通过多种途径和作用方式来达到早期预防废用性骨质疏松的效果。 五、PEMFS和依磷对废用性骨质疏松的临床预防作用:将临床骨折患者分为三组,根据干预手段的不同分为PEMF治疗组、依磷治疗组和非治疗组,分别于伤后1周、3月和6月对各组患者进行骨密度的检测和血液的生化指标的检测。与伤后1周时比较,伤后3个月及伤后6个月非治疗组腰椎BMD和股骨颈BMD均下降,腰椎分别下降了13.5%和15.2%,股骨颈下降了15.8%和19.7%。与非治疗组t匕较,PEMFs组和依磷组的腰椎BMD增加了1 1 .3%一2
赵阳飞[4](2019)在《IL-17及其受体通路在氟致小鼠肝脏损伤中的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肝脏作为机体重要的消化和解毒器官,之前的研究已经报道过量的氟暴露会引起肝脏细胞的自噬和凋亡,最终造成肝脏结构和功能的损伤。最近有研究报道IL-17在自噬和凋亡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然而,IL-17在氟诱导肝损伤中的作用机制尚不清楚。因此,本论文建立了氟中毒小鼠模型,细胞模型,IL-17基因敲除小鼠模型,运用流式细胞术、组织染色、电镜、ELISA、qRT-PCR、western blotting、荧光染色、相关试剂盒检测各个模型中肝脏IL-17及其信号通路、凋亡、自噬情况,探索IL-17及其信号通路在氟致小鼠肝脏细胞自噬和凋亡中的作用机制。(1)氟中毒模型试验结果:试验通过0、25、50、100mg/LNaF处理150天,氟中毒模型的建立后发现氟暴露后PAS染色阳性区域减小,HE和TEM结果显示肝脏形态学和超微结构发生改变,ALT和AST含量在血清中增加,结果表明氟暴露诱导了肝脏结构和功能的损伤。进一步运用qRT-PCR、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印迹结果表明,氟暴露导致肝脏IL-17信号通路相关基因和蛋白表达含量改变,凋亡相关基因蛋白Caspase12、p53、Apaf-1、Caspase3和Cyt-c表达升高,以及肝脏线粒体自噬泡数量的增加和自噬相关基因蛋白Beclinl、LC3、p62表达的改变。这些结果提示NaF可能通过激活IL-17信号通路诱导肝脏细胞凋亡和自噬,最终导致肝功能受损。(2)C57氟中毒模型试验结果:在前期结果中发现氟暴露后肝脏超微结构中线粒体损伤严重,线粒体损伤又是线粒体自噬发生的诱因。因此推测线粒体自噬在氟诱导的肝脏损伤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试验通过对C57小鼠攻0、25、50、100 mg/LNaF 12周建立氟中毒模型。检测相关指标后结果显示氟暴露后小鼠生长发育受到影响,12周后氟暴露组体重降低,骨氟含量升高,肝脏脏器比降低,肝脏和血清中ALT、AST含量升高。HE、PAS和TEM结果显示氟暴露后肝脏形态学和超微结构出现病理学损伤,肝细胞中线粒体数量减少,短直径增大。同时,氟暴露导致肝脏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升高,损伤增加。通过双重免疫荧光的共定位发现氟暴露后线粒体数量减少,碎片增多,溶酶体数量增多,且共定位的自噬体数量增多。总蛋白和线粒体蛋白中LC3含量也显着升高。这些结果提示氟暴露后肝脏细胞中线粒体自噬增强。进一步的结果显示氟暴露导致IL-17及其受体通路活化,肝脏细胞的凋亡数量增加,免疫组化的结果也显示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和Cyt-c表达升高。上述结果提示氟暴露导致肝脏中IL-17含量增加,从而激活IL-17受体通路,线粒体损伤增加导致细胞线粒体自噬增加,肝脏细胞凋亡增加,最终导致肝脏结构和功能的损伤。(3)体外模型试验结果:为进一步探索氟诱导的肝脏损伤中IL-17及其信号传导通路与线粒体自噬和凋亡之间的相互关系,试验运用AML-12小鼠肝脏细胞系建立IL-17干预的氟中毒模型。试验结果显示IL-17和NaF均导致AML-12细胞增值率降低。免疫荧光和总蛋白和线粒体蛋白检测后发现与NaF组对比,IL-17重组蛋白的添加导致线粒体自噬泡数量显着增加,总蛋白和线粒体蛋白中LC3的表达显着升高,且IL-17重组蛋白的添加进一步促进了 IL-17受体通路的活化。上述试验结果提示IL-17通过激活IL-17受体通路促进了氟诱导的肝脏细胞线粒体自噬。(4)IL-17基因敲除小鼠氟中毒模型试验结果:前期试验已经证实IL-17通过激活IL-17受体通路促进了氟诱导的肝脏线粒体自噬和凋亡。为进一步验证上述结果,试验运用IL-17基因敲除小鼠分别给野生型和敲除型小鼠攻50 mg/L的NaF建立氟中毒模型,试验结果显示IL-17基因的敲除缓减了氟诱导的形态学和超微结构的损伤。同时,通过流式细胞术、免疫荧光和总蛋白和线粒体蛋白检测后发现IL-17基因的敲除降低了IL-17受体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并且缓减了氟暴露导致细胞自噬泡数量的增加和线粒体自噬相关蛋白LC3的表达以及肝脏细胞的凋亡率和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和Cyt-c的表达水平。上述结果提示IL-17基因的敲除抑制了 IL-17受体通路受的活化,从而降低了线粒体损伤和线粒体自噬,进一步降低了肝脏细胞的凋亡,最终缓减了氟诱导的肝脏结构和功能的损伤。(5)肝脏炎症试验结果:IL-17作为重要的促炎因子,在多种炎症反应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为进一步探索IL-17在氟诱导肝脏炎症损伤中的作机制,本章试验运用ELISA和流式细胞术检测肝脏中的炎症因子表达量和炎症细胞的含量水平。试验结果显示野生型小鼠氟暴露后,肝脏中的炎症因子(TNF-α、IL-17、INF-γ、IL-23、TGF-β)和炎症细胞(CD4+T细胞、巨噬细胞、肥大细胞、λδT细胞)含量均显着升高,表明氟暴露导致了肝脏炎症的发生。进一步通过荧光双标IL-17及炎症细胞运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后发现肥大细胞是氟暴露下肝脏中分泌IL-17的主要细胞。(6)肝脏mRNA和miRNA测序结果:通过对IL-17基因敲除小鼠氟中毒模型的mRNA和miRNA的测序,深入挖掘了氟对肝脏的损伤机制及其IL-17在氟致肝脏损伤的作用机制。结果显示氟暴露下肝脏中MAPK、AMPK、PPAR等细胞生物基础通路相关的mRNA和miRNA受到影响,进一步导致相关蛋白表达的紊乱,最终造成肝脏的损伤。IL-17在氟致肝脏的损伤中主要是通过影响细胞存活、细胞粘附、细胞连接等生物过程中相关mRNA和miRNA的表达,来发挥生物学作用。综上所述,IL-17在氟诱导肝脏损伤中的作用机制概括如下:氟暴露导致小鼠肝脏中IL-17含量的升高,从而激活IL-17受体通路,IL-17受体通路的活化能够诱导NF-kB通路,NF-kB通路的活化一方面诱导肝脏炎症,另一方面导致肝脏线粒体自噬增加,线粒体自噬的增加进一步增强肝脏细胞的凋亡。最终二者导致肝脏结构和功能的改变。IL-17 基因敲除小鼠氟中毒模型 mRNA 和 miRNA 的测序结果为进一步探索氟中毒机制和有效防治氟中毒提供一种新思路、新靶点和新的技术平台。
刘健[5](2015)在《北京地区诊断新发麻风患者流行病学分析及PPAR-γ和ADRP在麻风多菌型患者脂代谢中可能作用的机制的研究》文中指出麻风病(Leprosy)是由麻风分枝杆菌引起的以侵犯皮肤和外周神经为特征的慢性肉芽肿性传染病。麻风分枝杆菌是1873年由挪威科学家Hansen发现,因此麻风病又名Hansen s Disease。根据患者感染的麻风菌量和人的细胞免疫强弱,麻风病可以分为结核样型(TT),界限偏结核样型(BT),界限型(BB),界限偏瘤型(BL),和瘤型(LL)。从TT到LL型患者,麻风菌量逐渐增多,传染性逐渐增强。北京作为首都以及国际大都市,有大量的外来人口,北京友谊医院北京热带医学研究所是北京市唯一的麻风病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康复,心理治疗,随诊的专业单位。目的:本研究对北京地区1990-2013年间诊断新发麻风病患者65例的流行病学、新发患者的误诊情况以及患者来源的地理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65例患者中,男女比例2.25:1(男45,女:20)。20-60岁之间的患者占全部患者的87.7%(57/65)。其中30例为LL型,17例为BL型,3例为BB型,9例BT型,9例TT型。BL和LL型患者占总病例数的72.3%(47/65)。北京诊断新发患者来自全国的20个省,患者最多的省份是河南,山东,四川,其他包括天津,河北,吉林,黑龙江,甘肃,陕西,云南,广西,湖南,贵州,浙江,江苏,湖北,江西,重庆,安徽,此外,还有一例患者来自印度,北京地区诊断新发患者的诊断延迟期平均62.2个月(3月到20年),其中瘤型患者延迟期最长。在65位患者中,40位患者初次就诊在综合医院,占总患者数的61,5%,大部分患者初诊在综合性医院的皮肤科就诊,但最终确诊均在北京友谊医院北京热带医学研究所,并进行治疗,随诊,监测,追踪等。65位患者中,33位麻风患者的感染途径为家内接触,占总例数的30.8%,提示麻风病有很明显的家内感染模式;邻居,亲戚等有明确的感染模式的占20%,没有明确的传染源的占49.2%。麻风2级残疾占到30.8%,1级和2级残疾患者总比例为47.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0%)。多菌型患者有50例,远多于少菌型患者15例,从出现症状到最终诊断的平均误诊时间是TT型平均181.5个月,BT型50.2个月,BB型53个月,BL型57.9个月,LL型57.9个月,所有的患者除一例外均为输入性患者。结论:虽然中国对外宣布在2007年消灭麻风,现在全国每年仍旧有1000-1200多例的新发患者,鉴于它引起的病人痛苦以及社会问题,我们有必要加大宣传,加强监测,提高实验室水平,及时发现患者,及时治疗,切断传染源,加强防控,为早曰实现为了一个没有麻风病的世界而努力。已知麻风病(Leprosy)是由麻风分枝杆菌引起的以侵犯皮肤和外周神经为特征的慢性肉芽肿性传染病。麻风菌是1873年由挪威科学家Hansen发现,因此麻风病又名Hansen’s Disease。根据患者感染的麻风菌量和人的细胞免疫强弱,麻风病可以分为结核样型(TT),界限偏结核样型(BT),界限型(BB),界限偏瘤型(BL),和瘤型(LL)。从TT到LL型患者,麻风菌量逐渐增多,细胞免疫逐渐降低。和其他分枝杆菌一样,麻风菌细胞膜含有大量的糖脂,这一特点决定了麻风菌生存时间长,潜伏期长(20~30年),服药时间长,疗后并发症时间长等特点。以往临床观察发现,多菌型型麻风病患者血浆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LDL)较正常人低,提示该类病人脂类代谢有异于正常人,但其机制不明。本研究拟对麻风病患者感染细胞产生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ed receptors-,PPAR-γ)和脂肪分化相关蛋白(adipose diffrentiation-related protein,ADRP)进行检测,以期研究该类物质在麻风病患者脂代谢过程中的可能作用机制进行研究。材料与方法:实验技术主要包括:(一)利用液相色谱-质谱方法及代谢组学以及生化技术,分析麻风患者血清与正常人血清的脂代谢图谱差异,筛查麻风病患者和正常人血清(每组各5例)的脂类代谢标志物。(二)将提取自多菌型患者皮损组织活麻风菌接种入鼠足垫,进行体内培养。增殖18个月后,将裸鼠足垫的皮肤组织研磨器将其研磨至匀浆、肌腱和肌肉剥离下来,用剪刀剪碎。再用组织研磨器将其研磨至匀浆,通过计数确认细菌繁殖到107/ml。分别用活及死菌刺激多菌型麻风患者及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和巨噬细胞系THP-1,采用采用免疫荧光、免疫印染(Western blotting)及即时PRC(real time-PCR)技术揭示麻风菌感染宿主单核细胞作用过程中,单核细胞调节脂质代谢基因PPAR-γ以及ADRP表达。(三)应用免疫组化及realtime-PCR检测患者的皮损组织中PPAR-γ以及ADRP的表达水平,同时应用电镜观察皮损组织内脂滴样物质形成。结果(一):液相色谱-质谱方法及代谢组学以及生化技术结果显示多菌麻风患者的花生四烯酸、十二碳5烯酸、二十二碳6烯酸、亚麻酸、白三烯和二十二碳6烯酸等不饱和脂肪酸显着高于正常人。相反。多菌型患者的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比正常人低,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二):(1)免疫荧光标记检测显示,麻风菌活菌刺激48h后正常人PBMC可表达PPAR-γ和ADRP,而死菌刺激和阴性对照组则不表达;活菌、死菌刺激MB型患者的PBMC均可表达PPAR-γ和ADRP。麻风菌活菌刺激THP-1细胞系48h后,PPAR-γ和ADRP能够表达,而死菌刺激和阴性对照组则不表达。(2)Western Blot结果发现麻风菌活菌刺激48h后,正常人PBMC可表达PPAR-和ADRP,死菌刺激和对照则不表达。活菌和死菌及和对照刺激多菌型患者的PBMC均可表达PPAR-和ADRP。麻风菌活菌刺激THP-1细胞系48h后,PPAR-和ADRP表达最高,而死菌刺激和阴性对照不表达PPAR-和ADRP。(3)Realtime-PCR检测显示活菌刺激48h后正常人PBMC表达ADRP、PPAR-γ基因RNA均显着高于死菌以及阴性对照组;刺激THP-148h后,活菌刺激组PPAR-γ及ADRP表达mRNA水平显着高于死菌刺激和阴性对照组。结果(三):ADRP,PPAR-在麻风患者皮损的表达。(1)Real time PCR结果显示,多菌型型患者皮损的ADRP和PPAR-mRN表达显着高于少菌型患者。(2)利用免疫组化检测多菌型患者活检组织显示麻风菌附近可见ADRP和PPAR-。(3)电镜观察显示皮损组织内麻风菌附近可见有脂滴样物质存在。结论:本部分实验表明麻风菌的感染促进了ADRP和PPAR-的表达,而且该表达与脂滴形成有关。本论文为进一步研究麻风菌与脂类代谢的关系奠定了基础。是否麻风菌的感染所诱导的ADRP和PPAR-产生与感染麻风杆菌过程中的脂类代谢异常,不饱和脂肪酸的增多,有利于细菌增殖以及抑制机体某些免疫功能等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有望从新的视角阐明脂代谢在麻风病患者免疫机制中的作用。
詹毅[6](2013)在《育雏期红嘴相思鸟十二指肠和回肠的组织形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取1、5、9日龄红嘴相思鸟各5只的十二指肠和回肠,4%多聚甲醛溶液固定,石蜡包埋切片,运用组织学和组织化学技术进行染色后光镜下观察,结果如下:十二指肠和回肠的组织学结构特点与家禽的相似。对绒毛长、隐窝深及肌层厚进行统计显示,随日龄增长,十二指肠绒毛长度和隐凹深度增迅速增加,平滑肌层的厚度增加的幅度则较小;回肠绒毛长度、隐凹深度及平滑肌层厚度增幅均较大。AB-PAS染色结果显示:在十二指肠内,杯状细胞较少,主要分布于肠绒毛的黏膜上皮层,少部分见于肠腺,随日龄的增加,十二指肠绒毛及肠腺内的杯状细胞数量均有增多,肠绒毛上皮层的杯状细胞增多更明显。回肠中的杯状细胞很多,主要分布于肠绒毛的黏膜上皮层和肠腺,回肠绒毛及肠腺内的杯状细胞数量均随日龄增加而增多。累积光密度值统计的结果显示,随日龄的增长,十二指肠内杯状细胞分泌的酸性黏蛋白增加,中性黏蛋白迅速减少,混合黏蛋白也呈减少;回肠中杯状细胞分泌的酸性、中性和混合黏蛋白均迅速增多。Girmelisu嗜银法染色显示:十二指肠和回肠中的内分泌细胞数量极少,随日龄增加也无增多的趋势。偶见有内分泌细胞分布于肠绒毛的黏膜上皮之间。
陈春茂[7](2019)在《仿生静电纺水凝胶纤维束支架用于脊髓损伤修复的研究》文中提出第一部分 GelMA水凝胶生物支架的制作及其材料结构和性能表征[目的]构建定向Gelatin和GelMA水凝胶生物支架,并评估相关物理和化学性能。[方法]首先制备GelMA材料,再使用静电纺丝和紫外光照交联,制备出定向GelMA水凝胶纤维,通过纤维的多次折叠即可得到纤维束。使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出定向Gelatin和GelMA纤维,再通过戊二醛的交联作用,得到定向Gelatin水凝胶纤维,通过光交联获得GelMA水凝胶纤维,再通过纤维的多次折叠得到相应的纤维束支架。采用SEM对材料进行拍照,所得的图像结合NanoMesurer软件分析两组纤维的直径分布情况,采用吸水称重的方式评估支架的吸水率,将纤维支架放置在PBS中,通过称重,考察纤维支架的降解率。通过生物力学仪器测试其力学性能。[结果]经过SEM图片和NanoMesurer分析,本实验通过平行接收装置制备出表面光滑,具有相同方向的纤维支架,而滚筒接收制备的纤维支架是定向性较差。其中GelMA纤维支架的直径为1.1±0.13um,Gelatin纤维支架的直径为1.4±0.13um;通过力学测试,可以得到两种纤维支架都具有一定的弹性。其中GelMA纤维支架的最大拉伸长度是原长度的4.54倍,Gelatin纤维支架的最大拉伸长度近原长度的1.94倍。通过计算杨氏模量可以得到,GelMA纤维支架的杨氏模量为0.7Kpa,远远小于Gelatin纤维支架的杨氏模量(1.5Kpa)。而循环应力-应变结果结果显示,Gelatin纤维支架的应力应变曲线的斜率,随着反复拉伸有很大的变化。于此相反,GelMA纤维支架的曲线斜率基本不变。吸水率的测试结果显示,在0天时,GelMA纤维支架的吸水率是本身的6.17倍,而Gelatin纤维支架为5.26倍。虽然随着时间的延长,两种支架的吸水率都在下降,但是GelMA支架的吸水率始终大于Gelatin(p<0.05)。降解实验显示,在第 3 天时,GelMA 剩余 94.8±0.84%,Gelatin 剩余 95.2±0.84(p>0.05),但是随着时间的延长,Gelatin支架和GelMA支架的降解率差距在增大,35天后Gelatin支架剩余 40±1.58%,而 GelMA 支架只剩下 19±1.58%(p<0.05)。[结论]GelMA纤维支架具备定向良好的定向效果和力学性能,并且实现较好的保水性和可降解性。第二部分 GelMA水凝胶生物支架促进BMSCs和神经元细胞的粘附和体外迁移的研究[目的]探讨定向Gelatin和GelMA水凝胶生物支架促进大鼠BMSCs和海马神经元细胞迁移、黏附、增殖的能力。[方法]将BMSCs种植在Gelatin和GelMA支架上,培养1天后,将种植在支架上的细胞进行酒精脱水,冻干后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的粘附和迁移。将BMSCs种植在两种支架上后在第1和3天,使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率。通过鬼笔环肽染色检测支架促进细胞粘附的能力。使用活死细胞染色技术,检测支架的生物相容性。通过荧光染色,观察纤维支架对海马神经元细胞的形态和轴突生长的影响。采用共聚焦显微镜和鬼笔环肽染色,在培养细胞的1、2、3天后,进行拍照,考察Gelatin和GelMA支架促进细胞迁徙渗透的能力。[结果]BMSCs在Gelatin和GelMA支架上状态正常,粘附良好,且细胞朝GelMA支架深处迁移。鬼笔环肽染色显示,BMSCs在两种支架上都有很好的粘附,但对照组上细胞形状为不规则形状,朝向不定,而长在Gelatin和GelMA支架上的细胞细长,且定向。活死细胞染色结果显示,接种在Gelatin和GelMA的细胞大部分都存活。CCK-8结果显示,在培养的1、3天细胞正常增殖。GelMA支架显着促进细胞的增殖,相对于其余二组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对海马神经元细胞的轴突染色结果显示,对照组上的海马神经元细胞没有生长,轴突没有延伸,非定向的两种纤维支架虽然可以促进轴突的延长,但是不能使轴突朝一个方向延伸。而Gelatin支架和GelMA支架上的海马神经元细胞不仅数量多,定向,而且轴突延伸性好,其中GelMA支架上的轴突延伸性最好。通过鬼笔环肽染色和共聚焦显微镜拍照,可以看出,GelMA支架上的细胞随着时间的延长,正在逐渐的往下迁移(第一天为38.9±4.92um,第二天为127.55±14.54um,第三天为197.5±18.lum),而Gelatin支架上的细胞只有轻微迁移(第一天 24±4.35um,第二天 41.87±6.28um,第三天 60.6±8.4um)。定量数据显示GelMA组与Gelatin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elMA支架生物相容性良好,能促进细胞在支架上黏附、增殖、迁移;在体外有促进神经元轴突伸长的能力。第三部分 GelMA水凝胶生物支架促进脊髓损伤修复的研究[目的]探讨GelMA支架促进活体脊髓损伤修复的可行性。[方法]建立大鼠脊髓损伤模型,分为Gelatin和GelMA纤维支架和对照组。通过BBB运动评价量进行大鼠术后下肢运动功能的评价。在术后12周取脊髓进行组织切片及免疫组化染色(包括神经干细胞染色,神经元染色,神经轴突染色,胶质疤痕染色,星形胶质细胞染色,血管内皮细胞染色。观察神经修复、血管形成情况。[结果]通过评价下肢功能恢复情况可以判断支架修复脊髓的效果。术后第1、2、3、4、6、8、10、12周使用BBB量表进行大鼠后肢运动功能评价。结果显示,术后对照组和Gelatin组大鼠下肢自主运动功能恢复较慢且有限,GelMA组大鼠恢复较好。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GelMA组的治疗效果与另外两组相比,越来越好,当达到12周时GelMA组评分达到12.4±1.67,相对于空白组6.6±1.52和Gelatin组8±1.23有显着性差异(p<0.05)。本研究中脊髓神经再生观测指标包括神经干细胞、神经元以及神经突触。Nestin染色结果显示在损伤后12周仍能在损伤部位观察到神经干细胞的存在,通过光密度定量测定发现GelMA组脊髓中神经干细胞明显多于Gelatin组和空白对照组(p<0.05),证明GelMA支架更适宜周围NSCs向支架内迁移并生存。而神经元是脊髓功能恢复的细胞基础,同样,Tuj-1标记的由NSCs分化的神经元在GelMA支架内于其Gelatin支架和对照组相比显着性增高(p<0.05)。神经突触免疫组化的定性和定量结果显示,GelMA支架组的synaptophysin阳性信号明显高于Gelatin组和空白对照组(p<0.05),证明GelMA支架内有更多的突轴形成。星形胶质细胞和胶质疤痕的染色结果显示,Gelatin组和空白对照组有大量的胶质细胞增生和胶质疤痕形成,而GelMA组明显少(p<0.05)。通过对比12周后CD31标记的血管内皮细胞的图片,GelMA组比另外两组有着更多的荧光,定量结果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电纺水凝胶纤维构建的软仿生支架,不仅促进了神经干细胞的迁移,诱导其分化为神经元,而且抑制了其向胶质细胞分化,减少胶质瘢痕的形成,同时促进了血管生成。此外,该支架具有较高的弹性,可以在缺少骨性椎管保护的情况下抵抗变形。仿生的水凝胶微纤维在促进活体脊髓功能再生方面被证明是有效的。
林砚铭[8](2013)在《中药复方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的实验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补肾填精的中药复方(左归丸)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并通过免疫组化鉴定诱导分化后的细胞为神经元样细胞,从而为“肾藏精、生髓”的传统中医理论提供相应的实验依据。方法:实验一利用全骨髓贴壁法分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在体外扩增、纯化,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其形态,利用左归丸药液对分离后的细胞进行诱导分化,通过阿利新蓝染色、改良钙钴法碱性磷酸酶染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以鉴定分化后的细胞是否为成骨细胞、软骨细胞、神经元样细胞。实验二利用全骨髓贴壁法分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利用左归丸拆药后的各组药液分别对获得的细胞进行诱导分化,并进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计其阳性表达的细胞。结果:实验一显示,分离纯化后的细胞,经倒置显微镜观察其形态,再左归丸药液诱导分化后,经阿利新蓝染色、改良钙钴法磷酸酶染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证明获得的细胞向软骨细胞、成骨细胞、神经元样细胞进行了分化,获得的细胞的形态符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形态表现。实验二将获得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用左归丸拆药后的各组药液对其进行诱导分化,经NSE染色后计阳性表达细胞,结果显示撤出熟地NSE表达明显增高;撤除枸杞后阳性表达率下降最多,其次是山茱萸、山药、牛膝;撤出菟丝子不影响该酶的表达。结论:实验一:采用全骨髓贴壁法获得的细胞为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药复方左归丸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有多向诱导分化作用。实验二:撤出熟地神经元烯醇化酶表达增高,提示熟地可能对BMSC向神经元样细胞方向分化有一定抑制作用(或调控作用);枸杞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的诱导作用最强,其次是山茱萸、山药、牛膝:菟丝子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无明显的促进作用。
徐颂[9](2013)在《mTORC1通过β-catenin信号通路调控RANKL/OPG和破骨细胞形成》文中指出第一部分mTORC1通过β-catenin信号通路调节RANKL/OPG和破骨细胞形成一、研究背景骨的代谢是一个动态过程,并随着机械应力、激素及细胞因子等的改变而维持动态的重建,包括骨形成与骨吸收,如此骨组织才具有正常的形态,发挥应有的功能。在骨代谢中骨细胞的主要作用是接收并传递信号给周围的成骨细胞(OB)和破骨细胞(OC),从而启动骨重建。OC主要负责吸收局部骨组织,于此同时OB则形成新骨以替代被吸收的骨组织。OC是由骨髓造血干细胞中的单核/巨噬细胞系分化而成的多核细胞,其活性受多种细胞因子和激素的调节,但具体的机制不清楚。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 OPG)、核因子KB受体活化因子(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kappaB, RANK)及核因子K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eceptor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kappa B ligand, RANKL)系统是自1997年以来发现的一组调控破骨细胞分化激活的细胞因子,三者均属肿瘤坏死因子受体超家族(tumomecrosis factor receptor superfamily, TNFRSF)。成骨细胞及骨髓基质细胞表达RANKL,与破骨细胞前体细胞或破骨细胞表面上的RANK结合后,通过激活调节破骨细胞形成的转录因子,从而促进破骨细胞的形成和分化,并抑制破骨细胞的凋亡。由成骨细胞分泌的OPG可以与RANKL结合,竞争性抑制RANKL与RANK之间的结合,从而抑制破骨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并最终抑制骨吸收。越来越多的证据证明许多激素、细胞因子直接或间接地调节RANK/RANKL/OPG系统,从而介导破骨细胞的分化和功能,导致多种骨代谢疾病,包括骨质疏松、糖皮质激素导致的骨丢失、多发性骨髓瘤以及风湿性关节炎等。另外,靶向OPG/RANK/RANKL系统的药物比如外源性的OPG、抗RANKL抗体、RANK—Fc等被证实是有效预防和治疗包括骨质疏松、骨肿瘤的骨溶解疾病。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 mTOR)是一种保守的丝/苏氨酸蛋白质激酶。在细胞多种生理活动的调控中处于核心地位,接受并整合细胞内外的各种刺激如激素、生长因子、营养、能量、氧气、应激等调控着包括基因转录、蛋白质起始翻译、核糖体生物合成、自噬等过程。人类重大疾病如癌症、心血管疾病、移植排斥及自体免疫紊乱、糖尿病、肥胖、神经系统疾病等均涉及mTOR信号的失调,mTOR信号通路成为近年基础与临床研究的热点。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文章报导mTOR信号通路参与骨代谢的调节。mTOR/S6K1通过调节il-6和VEGF的合成,进而调节骨形成。也有文章报导,雷帕霉素(rapamycin)增加成骨样细胞的OPN和OCN的mRNA的表达,通过抑制mTOR活性并激活bmp/smad通路促进人胚胎干细胞的成骨分化。另外,BEZ235作为PI3K和mTOR通路的抑制剂能够促进HMSCS向成骨细胞分化。尽管雷帕霉素对成骨细胞分化的影响仍然存在争论,但目前普遍认为抑制mTORC1信号通路可以促进成骨细胞分化。另外,mTOR的激活是破骨细胞前体以及成熟破骨细胞存活所必需的,有文章指出促红细胞生成素(EPO)能激活mTOR的活性,并分别通过上调NFATcl和下调组织蛋白酶K,增加破骨细胞的数量和降低破骨细胞的活性,而Rapa能够抑制EPO的作用。尽管mTOR在骨代谢中的作用被肯定,但是其具体的机制仍然不明了。最近发现转录因子CCAAT/enhancer binding protein beta (C/EBPβ)在骨代谢中发挥重要作用。结合转基因小鼠、细胞生物学和药理学方面的研究,发现它不仅可以调控成骨细胞的活性,也可以调节破骨细胞的分化和活性。鉴于RANK/RANKL/OPG系统在骨代谢中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对破骨细胞的调控,我们猜想1mTOR是否能通过C/EBPβ调控成骨细胞及其前体释放RANKL/OPG,从而调节破骨细胞的分化和功能。目前,mTOR信号通路对RANKL/OPG的调控仍然存在较大争议,对其中的机制研究尚未见报道。二、研究结果1. mTORC1参与去卵巢诱导的破骨细胞形成和骨吸收过程雌鼠去卵巢可以降低雌激素水平,诱导骨质疏松。首先,将8-12周龄的C57B6小鼠共24只,随机分四组,分别为假手术组(Sham)、去卵巢组(OVX)、假手术+雷帕霉素组、去卵巢+雷帕霉素组。小鼠引颈处死后取材,micro-CT检测分析、骨组织形态计量学分析、骨钙素免疫组化和破骨细胞染色检测表明:在去卵巢组小鼠中,破骨细胞活性增强,骨吸收增加;单纯灌胃雷帕霉素组小鼠破骨细胞活性受抑制,骨吸收减少;此外,雷帕霉素可以逆转去卵巢引起的小鼠骨质疏松。碱性磷酸酶(ALP)和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分别是成骨细胞分化和破骨细胞分化的特征性外酶,取四组小鼠的血清进行生物化学检测,结果表明抑制mTORC1会增加ALP/TRAP的比例(数据未给出)。我们进一步检测mTORC1在以上样品中的活性,发现在雷帕霉素组和雷帕霉素+去卵巢组的小鼠标本中,骨吸收的增加都伴随着mTORC1的下游信号分子S6的磷酸化活性降低,说明抑制mTORC1能降低破骨细胞的活性,促进骨吸收过程。2. mTORCl活性增加下调RANKL的表达为了进一步验证mTORC1对RANKL表达水平的调节,我们通过体外培养小鼠骨髓基质细胞系OP9、大鼠原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用mTORC1抑制剂雷帕霉素处理细胞,分别在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检测RANKL的表达,结果表明抑制mTORC1会导致RANKL表达水平的显着下调(P=0.000)。mTORC1的上游抑制基因——结节性硬化症复合物(tuberous sclerosis complex, TSC)由TSC1和TSC2组成,它们二者任一缺失都会导致mTORC1的过度活化,为了进一步验证mTORC1对RANKL的调控作用,我们体外培养TSC2未敲除和TSC2敲除的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系MEFTSC2+/+和MEFTSC2-/-,分别在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检测RANKL的表达,发现1mTORC1过度活化可以显着增加RANKL的表达水平(P=0.000)。为了进一步验证以上结果,我们同时用TSC2的siRNA体外敲除OP9细胞系的TSC1(P=0.024)。以上结果均确定,mTORC1对RANKL的调控作用。3. mTORC1活性增加上调OPG的表达破骨细胞形成和骨吸收过程受RANKL/OPG系统的调控,除了检测RANKL水平受mTORC1调节的现象,我们同时在体外培养的上述细胞系中分别检测了OPG的mRNA表达水平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表明mTORC1活性被雷帕霉素抑制后会导致OPG表达水平的上调(P=0.004,P=0.000),在MEFTSC2+/+和MEFTSC2-/-细胞系和TSC2siRNA干扰实验中均证明OPG的表达受mTORC1负调节(P=0.000,P=0.000)。以上数据均通过统计学检验方法检验,并具有显着性差异。4. mTORC1调节RANKL/OPG的转录活性由于mTORC1活性调节了RANKL/OPG的表达水平,我们通过荧光素酶报告系统来进一步验证mTORC1是否调节了RANKL/OPG的转录活性。我们通过体外转染含有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质粒给OP9细胞,并用mTORC1抑制剂雷帕霉素处理,通过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仪检测和分析证实:抑制mTORC1活性会显着抑制RANKL的转录活性(P=0.000),和增强OPG的转录活性(P=0.011)。以上数据均通过统计学检验方法检验,并具有显着性差异。5. mTORCl通过抑制Akt降低β-catenin的mRNA的稳定性在上述结果中,我们证实TSC缺失导致的mTORC1过度活化可以引起RANKL/OPG的比例降低,从而抑制骨吸收。在前期实验中,我们用雷帕霉素体外处理OP9细胞系,通过mRNA芯片筛选出其中表达差异显着的转录因子之一:C/EBPp (p-catenin),介于目前已报导的β-catenin对RANKL/OPG和骨代谢的调节作用,我们推测mTORC1通过对mTORC1/2负反馈途径的下游分子Akt磷酸化的调节来调控β-catenin,进而调节RANKL/OPG的比例。我们通过体外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小鼠骨髓基质细胞系OP9,用雷帕霉素处理细胞和敲除细胞的TSC基因,得到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检测结果符合我们的预期:抑制mTORC1活性,会引起β-catenin的表达上调(P=0.000),同时伴随1mTORC2下游信号分子Akt的Ser473位点磷酸化的活性增强。为了进一步验证,我们通过用显着性抑制性Akt的腺病毒(Dominant negative Akt Ad virus)感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用雷帕霉素处理细胞,结果证实:当Akt被抑制时,能完全抵抗mTORC1活性受阻所引起的β-catenin的表达。这说明,1mTORC1很可能是通过Akt来维持β-catenin的表达稳定性的。以上数据均通过统计学检验方法检验,并具有显着性差异。6. mTORC1通过β-catenin信号通路调节RANKL/OPG根据1mTORC1对RANKL/OPG的调节作用和β-catenin对骨代谢的调控作用,我们通过体外实验对以上分子机制进行探讨,当抑制β-catenin信号时,mTORC1对RANKL/OPG的影响,从而验证mTORC1能通过β-catenin来调节RANKL/OPG.我们对体外培养的细胞用同种属的β-catenin的siRNA干扰实验来敲除β-catenin的表达,同时用雷帕霉素处理细胞,所得结果证明:当β-catenin被抑制时,mTORC1失去了对RANKL/OPG的调控作用。三、结论综上所述,我们的研究揭示了一条新的涉及mTORC1、p-catenin、Akt与RANKL/OPG系统对骨代谢调节的信号转导通路。通过这条通路,mTORC1被抑制,进而通过mTORC1/2负反馈抑制途径激活Akt (Ser473)的磷酸化,激活的磷酸化Akt通过减少β-catenin的降解来改变RANKL/OPG的比例,进而调控破骨细胞的发生和骨吸收过程。mTORC1-Akt-β-catenin-RANKL/OPG途径对骨代谢的调控作用为雷帕霉素治疗骨质疏松病人的分子机制增添了新的内容。目前,我们通过可诱导的全身性敲除TSC1/Raptor和成骨细胞特异性敲除TSC1/Raptor的转基因小鼠,对于mTOR成为治疗骨质疏松的靶点及其治疗效果进行进一步的研究。第二部分去甲二氢化愈创木酸(NDGA)以mTORC1为靶点抑制乳腺癌的生长一、研究背景去甲二氢化愈创木酸Nordihydroguaiaretic acid (NDGA)是一种来源于石炭酸灌木Larrea divaricatta的天然的酚类化合物,目前文献报道它在体外和体内均具有抗肿瘤活性。据许多临床研究报道得知,NDGA(去甲二氢化愈创木酸)的许多化学同型物正被开发为难治性实体瘤的临床药物。虽然NDGA(去甲二氢化愈创木酸)具有很好的临床药用价值,但其发挥抗肿瘤作用的分子机制目前仍然没有得到清晰的解释,这对其能得到广泛应用是一个极大的限制。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 mTOR)是一种保守的丝/苏氨酸蛋白质激酶。在细胞多种生理活动的调控中处于核心地位,接受并整合细胞内外的各种刺激如激素、生长因子、营养、能量、氧气、应激等调控着包括基因转录、蛋白质起始翻译、核糖体生物合成、自噬等过程。人类重大疾病如癌症、心血管疾病、移植排斥及自体免疫紊乱、糖尿病、肥胖、神经系统疾病等均涉及mTOR信号的失调,mTOR信号通路成为近年基础与临床研究的热点。在本实验室前期的研究成果中发现,不饱和脂肪酸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 AA)及其代谢产物能以mTORC1为靶点促进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而花生四烯酸的代谢途径之一脂氧合酶途径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NDGA(去甲二氢化愈创木酸)做为一种强抗氧化剂是抑制脂氧合酶途径的重要物质。我们推测mTORC1能作为NDGA(去甲二氢化愈创木酸)具有抗肿瘤和抑制乳腺癌生长作用的分子机制的潜在靶点。在我们的研究中,我们发现并证明了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标复合物1(mTORC1)是NDGA(去甲二氢化愈创木酸)的一个靶点,这个结论在体外培养的乳腺癌细胞和体内移植瘤小鼠身上都得到了验证。二、研究结果1. NDGA(去甲二氢化愈创木酸)在乳腺癌细胞中抑制mTORC1而不是mTORC2我们体外培养三种乳腺癌细胞系,在不同时间点(时间梯度)给细胞加入同一浓度的NDGA(去甲二氢化愈创木酸)和在同一时间点给细胞加入不同浓度(浓度梯度)的NDGA(去甲二氢化愈创木酸),药物处理完成后,我们通过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mTORC1和mTORC2下游途径信号分子的表达水平和活化水平来验证NDGA(去甲二氢化愈创木酸)的作用。我们发现NDGA(去甲二氢化愈创木酸)能抑制mTORC1的活性而不是mTORC2的活性,并具有一定的时间梯度和浓度梯度。说明NDGA(去甲二氢化愈创木酸)能特异性地以mTORC1而不是mTORC2为靶点而发挥作用。2. NDGA(去甲二氢化愈创木酸)抑制mTORCl下游信号分子和抑制乳腺癌细胞的增殖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缺氧诱导因子(HIF-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都是mTORC1下游重要的信号分子,它们的表达水平直接受到mTORCl活性的调节并与由于mTORC1过度活化导致的肿瘤发生发展具有重要关系。我们在体外培养的乳腺癌细胞中证明,NDGA(去甲二氢化愈创木酸)能抑制以上信号分子的表达水平,并在体外培养的条件下,抑制不同的乳腺癌细胞系的增殖水平(P=0.000)。以上数据同样提示了mTORC1作为NDGA(去甲二氢化愈创木酸)的靶标,对于乳腺癌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3. NDGA(去甲二氢化愈创木酸)抑制mTORC1通过部分活化AMPK/TSC2AMP激活蛋白激酶(AMPK)和结节性硬化症复合物2(TSC2)都是mTORC1上游的抑制基因。能量缺乏和其它多种信号刺激或药物都能引起AMPK的磷酸化从而抑制mTORC1活性;活化的AMPK能直接磷酸化TSC2并抑制mTORC1活性。为了探讨NDGA(去甲二氢化愈创木酸)作用mTORC1的分子机制,我们在体外敲除乳腺癌细胞的AMPK或TSC2发现,NDGA(去甲二氢化愈创木酸)能部分通过AMPK或TSC2途径来抑制:mTORC1的活性。4. NDGA(去甲二氢化愈创木酸)抑制氨基酸和胰岛素引起的mTORC1活化,并破坏mTOR-Raptor相互作用胰岛素对mTORC1信号通路的激活是依赖于TSC途径的,而氨基酸对mTORC1信号通路的激活是不依赖于TSC2的。有趣的是,NDGA(去甲二氢化愈创木酸)不但能抑制氨基酸引起的mTORC1活化,它同样能抑制胰岛素引起的mTORC1活性升高。因此,我们对NDGA(去甲二氢化愈创木酸)是否能直接作用mTORC1复合物本身进行验证。(Rapamycin)一样干扰mTOR-Raptor直接的相互作用并能抑制mTORC1的体外激酶活性。这个结果让我们明确,NDGA(去甲二氢化愈创木酸)抗肿瘤的分子机制,可能是直接以mTORC1为靶标来发挥作用的。5. NDGA(去甲二氢化愈创木酸)以mTORCl为靶点抑制乳腺癌荷瘤小鼠肿瘤的生长体外水平的实验结果给了我们很好的提示,因此我们建立了乳腺癌体外移植瘤动物模型来验证NDGA能否以mTORC1为靶点,并抑制乳腺癌的生长。我们用NDGA(去甲二氢化愈创木酸)腹腔注射体外移植乳腺癌细胞的裸鼠,给药期间测量肿瘤大小,给药一个月后取材,测量,称重,鉴定。结果证明,NDGA(去甲二氢化愈创木酸)在体内水平能有效抑制乳腺癌的生长,并显着下调mTORC1信号通路的下游信号分子的活性。以上数据均通过统计学检验方法检验,并具有显着性差异,P=0.000。三、结论综上所述,清楚NDGA(去甲二氢化愈创木酸)抑制肿瘤发生发展过程的分子机制对临床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的研究揭示了一条新的NDGA(去甲二氢化愈创木酸)以(?)mTORC1而不是mTORC2为靶标的治疗乳腺癌发展的信号转导通路。通过这条通路,NDGA(去甲二氢化愈创木酸)能抑制mTORC1活性和乳腺癌细胞的增殖;能部分通过AMPK/TSC2发挥抑制作用;NDGA(去甲二氢化愈创木酸)能打破mTOR和Raptor的相互作用并抑制(?)mTORC1的体外激酶反应;NDGA(去甲二氢化愈创木酸)能以mTORC1为靶点并显着抑制乳腺癌体外移植瘤小鼠的乳腺癌的发展。这为NDGA(去甲二氢化愈创木酸)治疗乳腺癌,发挥抗肿瘤作用的分子机制增添了新的内容。
苏俊声[10](2013)在《从肾防治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的理论与临床研究》文中指出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 OP)是一种以骨量降低和骨组织微结构破坏为特征,导致骨脆性增加和易于骨折的代谢性骨病。按病因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是一种继发性骨质疏松症。随着糖皮质激素在临床的广泛应用,目前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glucocorticoid-induced osteoporosis, GIO))的发病率仅次于绝经后及老年性骨质疏松症而居第三位。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表现有多系统损害的慢性系统性自身免疫病,其血清具有以抗核抗体为代表的多种自身抗体。糖皮质激素仍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主要药物之一。中医认为,糖皮质激素为阳刚之品,大剂量皮质激素长期应用,易导致肾阴亏虚,当撤减激素时,肾阳又因失去“纯阳”之品的“助养”而导致肾阳虚衰。其病因类似于“药毒”,病机特点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针对糖皮质激素的特性,临床我们根据糖皮质激素使用量采用以滋阴或温阳为主进行干预,防治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的发生。目的:观察从肾防治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客观评价从肾防治系统性红斑狼疮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根据简单随机、对照、非盲的临床试验原则,收集符合诊断纳入标准和排出标准的SLE患者80例。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金匮肾气丸加减中药联合碳酸钙D3、骨化三醇胶丸治疗,对照组予碳酸钙D3、骨化三醇胶丸治疗。疗程6个月。于试验观察6个月后次日检测两组各项指标,包括血钙、血磷、尿钙、尿磷、免疫反应性甲状旁腺激素(IPTH)、血清碱性磷酸酶(ALP)、骨钙素(BGP).25-(OH) D3、骨密度(BMD),分析各检测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血Ca、尿P比较,两组间差异无显着性;血P水平比较,治疗组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尿Ca比较,治疗组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IPTH水平比较,治疗组低于对照组,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25-(OH)D3及ALP水平比较,治疗组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BGP和BMD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过程中,无病例脱落。治疗期间,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过程中无一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结论:从肾论治,以金匮肾气丸加减结合西药防治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比单用西药疗效更显着,在改善骨转换、骨代谢、骨密度等指标方面疗效更为确切。同时,有着良好的安全性,没有明显的毒副作用发生。
二、人胚胎小肠S-100+树突状细胞的形态计量学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人胚胎小肠S-100+树突状细胞的形态计量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中华鳖肠道、脾脏和脑垂体的主要功能细胞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肠道黏膜屏障研究进展 |
第一节 肠道黏膜屏障概述 |
第二节 肠道黏膜机械屏障和免疫屏障形态学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Cajal间质细胞研究进展 |
第一节 Cajal间质细胞的形态 |
第二节 Cajal间质细胞的分布 |
第三节 Cajal间质细胞的功能 |
第四节 Cajal间质细胞与胃肠道疾病之间的关系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高内皮微静脉研究进展 |
第一节 HEV结构特征 |
第二节 HEV分布 |
第三节 HEV作用 |
第四节 淋巴细胞穿越HEV过程和机制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脊椎动物腺垂体内分泌细胞研究进展 |
第一节 脊椎动物腺垂体细胞超微结构研究 |
第二节 不同季节对腺垂体内分泌细胞形态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试验研究 |
第五章 中华鳖肠道上皮内黏膜屏障的微细结构与细胞特征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中华鳖肠黏膜免疫屏障中CD3~+T、CD22~+B淋巴细胞的分布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中华鳖肠道S-100蛋白免疫细胞化学反应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八章 Cajal间质细胞在中华鳖肠道的分布差异和超微特征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九章 中华鳖脾脏椭球高内皮毛细血管的发现及淋巴细胞迁移的细胞学基础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十章 中华鳖腺垂体内分泌细胞超微结构及其季节性变化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 |
创新点 |
附录Ⅰ 常规石蜡切片过程 |
附录Ⅱ SABC免疫组织化学的染色方法 |
附录Ⅲ Gordon-Sweets氏网状纤维染色法过程 |
附录Ⅳ 冰冻切片的制作过程 |
附录Ⅴ 硝酸铅法ATP酶染色过程 |
论文发表情况 |
致谢 |
(3)1.不同干预措施对废用性骨质疏松治疗的实验和临床研究 2.RNAi法特异性抑制RANKL的表达(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部分 不同干预措施对废用性骨质疏松预防的实验和临床研究 |
前言和文献回顾 |
正文 |
1 BTX诱导废用性大鼠骨质疏松模型的建立 |
2 依膦对实验大鼠废用性骨质疏松的预防研究 |
3 PEMFs对实验大鼠废用性骨质疏松的预防研究 |
4 强肾健骨冲剂对实验大鼠废用性骨质疏松的预防研究 |
5 依膦和PEMFs对骨折术后废用性骨质疏松的预防作用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RNAi法特异性抑制RANKL的表达 |
前言和文献回顾 |
RNAi的研究概况及其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
RANKL与骨代谢疾病 |
正文 |
1 RNAi法特异性抑制RANKL的表达 |
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4)IL-17及其受体通路在氟致小鼠肝脏损伤中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氟中毒 |
1.1 氟对人和家畜的各组织器官毒性 |
1.1.1 牙齿和骨骼的毒性 |
1.1.2 神经系统毒性 |
1.1.3 生殖系统毒性 |
1.1.4 免疫系统毒性 |
1.1.5 肝肾毒性 |
1.2 氟介导的细胞毒性 |
1.2.1 线粒体毒性 |
1.2.2 氧化应激 |
1.2.3 细胞凋亡 |
1.2.4 内质网应激 |
2. 氟对肝脏的毒性作用 |
2.1 氟中毒肝脏病理组织学变化 |
2.2 氟中毒肝脏超微结构变化 |
3. IL-17及其信号通路在肝脏中的作用 |
3.1 IL-17及其分类 |
3.2 IL-17的信号转导 |
3.3 IL-17的生物作用 |
3.4 IL-17与肝脏疾病 |
3.4.1 IL-17与急性肝病 |
3.4.2 慢性肝病 |
3.4.3 急性慢性肝功能衰竭 |
4. 自噬 |
4.1 细胞自噬及分类 |
4.2 细胞自噬的形成过程及其分子机制 |
4.2.1 自噬体形成的启动 |
4.2.2 延伸 |
4.2.3 成熟和融合 |
4.3 细胞自噬的相关通路 |
4.3.1 mTOR途径 |
4.3.2 PI3K途径 |
4.3.3 其他蛋白激酶途径 |
5. 线粒体自噬 |
5.1 线粒体自噬 |
5.2 线粒体自噬过程 |
5.3 损伤诱导的线粒体自噬 |
5.4 线粒体自噬的变种: 1型和2型 |
5.5 线粒体自噬调节机制 |
5.5.1 PINK1/Parkin介导的线粒体自噬 |
5.5.2 PINK1/Parkin非依赖性线粒体自噬 |
6. 自噬和线粒体自噬与肝脏疾病 |
6.1 自噬与肝脏疾病 |
6.1.1 自噬与慢性病毒性肝炎 |
6.1.2 自噬与酒精性肝脏疾病 |
6.1.3 自噬与脂肪性肝脏疾病 |
6.1.4 自噬与肝癌 |
7. 课题的提出和意义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氟通过IL-17信号传导通路诱导小鼠肝细胞的凋亡和自噬 |
1. 材料和方法 |
1.1 主要试剂和仪器 |
1.2 试验模型的建立 |
1.3 肝脏系数 |
1.4 血清AST和ALT测定 |
1.5 组织病理学检查 |
1.6 超微结构检查 |
1.7 流式细胞术 |
1.8 Monodansylcadaverine (MDC)染色 |
1.9 总RNA提取和实时PCR(RT-PCR) |
1.10 免疫组化分析 |
1.11 ELISA蛋白质分析 |
1.12 总蛋白质提取和Western blotting分析 |
1.13 统计分析 |
2. 试验结果 |
2.1 NaF对肝脏重量和肝脏系数的影响 |
2.2 NaF对肝脏组织病理学和超微结构的影响 |
2.3 NaF对血清中ALT和AST水平的影响 |
2.4 NaF对肝脏细胞凋亡的影响 |
2.5 NaF对肝脏细胞自噬的影响 |
2.6 NaF对血清和肝脏中IL-17表达水平和Th17细胞数量的影响 |
2.7 NaF对肝脏IL-17信号通路的影响 |
3. 分析与讨论 |
3.1 NaF对小鼠肝脏系数、组织形态、超微结构和AST、ALT含量的影响 |
3.2 NaF对小鼠肝脏细胞凋亡的影响 |
3.3 NaF对小鼠肝脏细胞自噬的影响 |
3.4 NaF对小鼠肝脏IL-17及其受体通路的影响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氟通过IL-17信号传导通路诱导小鼠肝细胞的线粒体自噬和凋亡 |
1. 材料和方法 |
1.1 主要试剂和仪器 |
1.2 试验模型的建立 |
1.3 脏器系数 |
1.4 骨氟含量测定 |
1.5 血清和肝脏AST和ALT测定 |
1.6 组织病理学检查 |
1.7 超微结构检查 |
1.8 组织荧光染色 |
1.9 免疫组织化学检查 |
1.10 流式细胞术 |
1.11 总RNA提取和实时PCR (RT-PCR) |
1.12 ELISA蛋白质分析 |
1.13 线粒体蛋白提取 |
1.14 总蛋白质提取和Western blotting分析 |
1.15 统计分析 |
2. 试验结果 |
2.1 NaF对小鼠体重的影响 |
2.2 NaF对小鼠肝肾脾脏器比的影响 |
2.3 NaF对小鼠骨氟含量的影响 |
2.4 NaF对小鼠肝脏、血清ALT、AST含量的影响 |
2.5 NaF对小鼠肝脏形态学和超微结构的影响 |
2.6 NaF对小鼠肝脏细胞线粒体的影响 |
2.7 NaF对小鼠肝脏IL-17及其受体通路相关蛋白的影响 |
2.8 NaF对小鼠肝脏细胞自噬和线粒体自噬的影响 |
2.9 NaF对小鼠肝脏细胞凋亡的影响 |
3. 分析与讨论 |
3.1 NaF对小鼠体重、脏器系数和骨氟含量的影响 |
3.2 NaF对小鼠脏器系数和ALT、AST含量的影响 |
3.3 NaF对小鼠肝脏形态学和超微结构的影响 |
3.4 NaF对小鼠肝脏细胞线粒体的影响 |
3.5 NaF对小鼠肝脏IL-17及其受体通路相关蛋白的影响 |
3.6 NaF对小鼠肝脏细胞自噬和线粒体自噬的影响 |
3.7 NaF对小鼠肝脏细胞凋亡的影响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氟通过IL-17信号传导通路诱导AML-12小鼠肝脏细胞系的线粒体自噬和凋亡 |
1. 材料和方法 |
1.1 主要试剂和仪器 |
1.2 AML-12细胞系的复苏、传代、冻存。 |
1.2.1 细胞复苏 |
1.2.2 细胞传代 |
1.2.3 冻存步骤 |
1.3 CCK-8细胞增殖检测 |
1.4 细胞Mito-tracker Green和Lyso-tracker Red荧光双染 |
1.5 线粒体蛋白提取 |
1.6 总蛋白质提取和Western blotting分析 |
1.7 统计分析 |
2. 试验结果 |
2.1 IL-17和NaF对AML-12细胞增殖的影响 |
2.2 NaF和IL-17对AML-12细胞线粒体自噬的影响(MTG/LTR荧光共定位) |
2.3 NaF和IL-17对AML-12细胞IL-17受体通路和线粒体自噬相关蛋白的影响 |
3. 分析与讨论 |
3.1 IL-17和NaF对AML-12细胞增殖的影响 |
3.2 NaF和IL-17对AML-12细胞线粒体自噬的影响 |
3.3 NaF和IL-17对AML-12细胞IL-17受体通路和线粒体自噬相关蛋白的影响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氟对IL-17基因敲除小鼠肝脏细胞线粒体自噬和凋亡的影响 |
1. 材料和方法 |
1.1 主要试剂和仪器 |
1.2 试验模型的建立 |
1.3 血清AST和ALT测定 |
1.4 组织病理学检查 |
1.5 超微结构检查 |
1.6 流式细胞术 |
1.7 免疫组化分析 |
1.8 线粒体蛋白提取 |
1.9 总蛋白质提取和Western blotting分析 |
1.10 统计分析 |
2. 试验结果 |
2.1 NaF对IL-17基因敲除小鼠肝脏和血清ALT、AST的影响 |
2.2 NaF对IL-17基因敲除小鼠肝脏组织形态学和超微结构的影响 |
2.3 NaF对IL-17基因敲除小鼠肝脏细胞线粒体的影响 |
2.4 NaF对IL-17基因敲除小鼠肝脏IL-17通路及其自噬的影响 |
2.5 NaF对IL-17基因敲除小鼠肝脏细胞线粒体自噬的影响 |
2.6 NaF对IL-17基因敲除小鼠肝脏细胞凋亡的影响 |
3. 分析与讨论 |
3.1 NaF对小鼠肝脏形态学和超微结构的影响 |
3.2 NaF对IL-17基因敲除小鼠肝脏和血清ALT、AST的影响 |
3.3 NaF对IL-17基因敲除小鼠肝脏细胞线粒体的影响 |
3.4 NaF对IL-17基因敲除小鼠肝脏IL-17通路及其线粒体自噬的影响 |
3.5 NaF对IL-17基因敲除小鼠肝脏细胞凋亡的影响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IL-17在氟致肝脏炎症损伤中的作用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1.1 主要试剂和仪器 |
1.2 试验模型的建立 |
1.3 流式细胞术 |
1.4 ELISA蛋白质分析 |
1.5 统计分析 |
2. 试验结果 |
2.1 IL-17基因敲除对NaF诱导肝脏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 |
2.2 IL-17基因敲除对NaF诱导肝脏炎症细胞含量的影响 |
2.3 氟中毒小鼠肝脏中IL-17来源的探究 |
3. 分析与讨论 |
3.1 IL-17基因敲除缓减了氟诱导肝脏炎症损伤 |
3.2 氟中毒小鼠肝脏中IL-17来源的探究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基于IL-17基因敲除小鼠氟中模型肝脏测序的mRNA-miRNA转录调控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1.1 主要试剂和仪器 |
1.2 试验模型的建立 |
1.3 样品的保存及送样 |
1.4 样品检测 |
1.5 文库构建 |
1.6 文库质控 |
1.7 上机测序 |
1.8 生物信息学分析 |
2. 试验结果 |
2.1 RNA质量检测 |
2.2 测序原始数据质量和基因组比对 |
2.3 mRNA基因差异表达分析 |
2.3.1 mRNA的差异表达筛选 |
2.3.2 mRNA的差异表达基因功能注释 |
2.3.3 mRNA的差异表达基因富集分析 |
2.3.4 mRNA差异表达基因KEGG富集分析 |
2.4 miRNA基因差异表达分析 |
2.4.1 miRNA的差异表达筛选 |
2.4.2 差异表达miRNA靶基因功能注释 |
2.4.3 差异表达miRNA靶基因富集分析 |
2.3.4 miRNA差异表达基因KEGG富集分析 |
3. 分析与讨论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全文结论 |
本试验的特色与创新点 |
Abstract |
附件一 (主要试剂) |
附件二 (主要仪器) |
附件三 (英文缩略词) |
论文发表及获奖情况 |
致谢 |
(5)北京地区诊断新发麻风患者流行病学分析及PPAR-γ和ADRP在麻风多菌型患者脂代谢中可能作用的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北京地区诊断新发现麻风患者流行病学分析 |
一.前言 |
二.材料与方法 |
三.结果 |
四.讨论 |
第一部分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PPAR- 、ADRP 参与麻风病患者脂代谢可能机制的研究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麻风病患者血清不饱和脂肪酸变化和血脂分析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3. 实验方法 |
4 实验结果 |
5 小结 |
二.裸鼠进行麻风分枝杆菌的体内培养及增菌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3. 实验方法 |
4 实验结果 |
5 小结 |
三.体外人单核细胞培养刺激及检测 PPAR- 和 ADRP |
1 实验材料 |
2 Western blot 试剂配制 |
3.实验仪器及设备 |
4 实验流程图 |
5. 实验方法 |
6 Realtime-PCR 反应和结果分析 |
7. ADRP 和 PPAR 标记的免疫荧光检测 |
8 实验结果 |
9 小结 |
四.PPAR- 、ADRP 在麻风病患者病变皮肤组织表达及作用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3 实验方法 |
4 实验结果 |
5 小结 |
讨论 |
第二部分 结论 |
第二部分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一、麻风概述 |
第一部分综述参考文献 |
二、PPAR-γ和 ADRP 研究进展 |
综述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育雏期红嘴相思鸟十二指肠和回肠的组织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红嘴相思鸟的研究概况 |
1.1.1 形态特征、地理分布与习性 |
1.1.2 红嘴相思鸟的解剖学研究概况 |
1.2 肠道的形态学研究概况 |
1.2.1 小肠的组织结构及功能 |
1.2.2 小肠绒毛的研究 |
1.2.3 肠道杯状细胞的研究 |
1.2.4 肠道内分泌细胞研究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2 材料和方法 |
2.1 材料 |
2.1.1 实验动物 |
2.1.2 试剂 |
2.1.3 主要仪器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常规形态学观察 |
2.2.2 粘液细胞形态学观察及计数 |
2.2.3 内分泌细胞形态学观察及计数 |
2.2.4 数据处理 |
3 结果 |
3.1 十二指肠和回肠的解剖学结构 |
3.2 十二指肠和回肠的组织结构 |
3.2.1 十二指肠和回肠的形态结构特点 |
3.2.2 十二指肠绒毛长、隐凹深及肌层厚 |
3.2.3 回肠绒毛长、隐凹深及肌层厚 |
3.3 杯状细胞 |
3.3.1 十二指肠内的杯状细胞及分泌的粘液性质 |
3.3.2 回肠内的杯状细胞及分泌的粘液性质 |
3.4 内分泌细胞 |
4 讨论 |
4.1 肠道组织结构变化与功能的关系 |
4.2 杯状细胞分泌的黏蛋白分型、分布特点和功能的关系 |
4.3 十二指肠和回肠内分泌细胞的分布、分型特点与功能的联系 |
5 结论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7)仿生静电纺水凝胶纤维束支架用于脊髓损伤修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GELMA水凝胶生物支架的制作及其材料结构和性能表征 |
前言 |
一、材料与方法 |
二、结果 |
三、讨论 |
四、结论 |
第二部分 GELMA水凝胶生物支架促进BMSCS和神经元的粘附和体外迁移的研究 |
前言 |
一、材料与方法 |
二、结果 |
三、讨论 |
四、结论 |
第三部分 CELMA水凝胶生物支架促进脊髓损伤修复的研究 |
前言 |
一、材料与方法 |
二、结果 |
三、结果 |
四、结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 明胶及甲基丙烯酸化水凝胶的制备及应用 |
参考文献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攻读学位期间已发表的论文、专利和学术获奖 |
主持或参与的科研项目 |
参加学术会议情况 |
致谢 |
(8)中药复方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1. 目的 |
1.2. 研究的意义和临床应用价值 |
1.3. 目前研究现状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实验一 大鼠BMSC的分离及左归丸对其诱导多向分化的实验研究 |
1. 主要实验设备和实验材料 |
2. 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实验二 中药复方诱导大鼠BMSC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的实验研究 |
1. 主要实验设备和实验材料 |
2. 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第三部分 问题与展望 |
1. 传统中医“肾”生理功能的与干细胞研究 |
2. 实验中存在的问题 |
3. 展望 |
附图 |
综述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9)mTORC1通过β-catenin信号通路调控RANKL/OPG和破骨细胞形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mTORC1通过β-catenin信号通路调节RANKL/OPG和破骨细胞形成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去甲二氢化愈创木酸(NDGA)以mTORC1为靶点抑制乳腺癌的生长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统计学证明 |
(10)从肾防治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的理论与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一节 中医学对骨质疏松症的认识 |
一、对病名及证候的认识 |
二、对病因病机的认识 |
三、骨质疏松症的中医治疗 |
第二节 现代医学对骨质疏松症的认识 |
一、骨质疏松症的概念 |
二、骨质疏松症的病因 |
三、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机理 |
四、骨质疏松症的药物治疗 |
第三节 糖皮质激素(GC)与继发性骨质疏松症 |
一、GC对骨质代谢的影响 |
二、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Glucocorticoid-induced Osteoporosis,GIO)的西医治疗研究 |
第四节 中医对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GIO)的认识及治疗研究 |
一、中医对糖皮质激素副作用的认识及治疗研究 |
二、中医对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的认识及治疗研究 |
第五节 金匮肾气丸研究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一、资料与方法 |
二、临床研究方法 |
(一) 分组 |
(二) 治疗方法 |
(三) 临床观察项目 |
(四) 统计学方法 |
三、结果 |
(一) 患者一般情况比较 |
(二) 两组治疗后骨代谢及生化指标 |
第三章 讨论 |
一、立论依据 |
二、组方依据 |
三、疗效分析 |
四、研究的不足之处与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人胚胎小肠S-100+树突状细胞的形态计量学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华鳖肠道、脾脏和脑垂体的主要功能细胞学研究[D]. 包慧君. 南京农业大学, 2010(06)
- [2]人胚胎小肠S-100+树突状细胞的形态计量学分析[J]. 孔令平,刘妍,朱清仙,曾慧红,邹江洪. 中国体视学与图像分析, 2004(04)
- [3]1.不同干预措施对废用性骨质疏松治疗的实验和临床研究 2.RNAi法特异性抑制RANKL的表达[D]. 戴先文. 第四军医大学, 2004(04)
- [4]IL-17及其受体通路在氟致小鼠肝脏损伤中的机制研究[D]. 赵阳飞. 山西农业大学, 2019(07)
- [5]北京地区诊断新发麻风患者流行病学分析及PPAR-γ和ADRP在麻风多菌型患者脂代谢中可能作用的机制的研究[D]. 刘健. 首都医科大学, 2015(11)
- [6]育雏期红嘴相思鸟十二指肠和回肠的组织形态研究[D]. 詹毅. 四川农业大学, 2013(03)
- [7]仿生静电纺水凝胶纤维束支架用于脊髓损伤修复的研究[D]. 陈春茂. 苏州大学, 2019(04)
- [8]中药复方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的实验研究[D]. 林砚铭.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3(06)
- [9]mTORC1通过β-catenin信号通路调控RANKL/OPG和破骨细胞形成[D]. 徐颂. 南方医科大学, 2013(03)
- [10]从肾防治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的理论与临床研究[D]. 苏俊声.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