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分滑水对路面附着系数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姜胜林[1](2021)在《子午线轮胎的有限元网格生成及滑水仿真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我国汽车产业的高速发展,大大增加了轮胎产品的市场需求。子午线轮胎以其优异的性能,占据了全球市场的主导地位。为满足不同使用环境下的性能需求,子午线轮胎的花纹通常被设计成各种复杂的结构,这使得轮胎的有限元建模难度增大。现阶段轮胎花纹的三维有限元建模主要通过建模工程师手动进行,该过程耗费时间长,对操作人员的经验依赖大,且划分出的网格质量也难以保证。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映射和投影的花纹模型创建方法,可直接由二维结构图得到三维网格模型,既提高了建模效率又获得了高质量的网格单元。在此基础上,针对轮胎在雨天湿滑路面上行驶的安全问题,建立轮胎流固耦合模型并进行滑水仿真,获得花纹结构对轮胎滑水性能的影响效果。分析花纹轮胎的建模策略,结合轮胎实际的设计与生产流程,总结胎面花纹建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基于映射和投影的花纹模型创建方法;然后利用CEL法建立轮胎滑水有限元模型,并选择水流流动模型进行轮胎滑水仿真。通过推导映射方程,将轮胎花纹二维结构图进行轴向以及周向的展开。利用AutoLISP语言和DCL语言开发花纹结构图预处理程序,并完成网格划分。借助Hypermesh的二次开发技术和网格处理功能,对二维网格单元进行归类,成功提取网格的节点、单元信息。利用MATLAB开发三维有限元模型自动生成程序,包括三维坐标求解、空间节点坐标还原以及花纹网格生成三个模块。首先利用展开的花纹结构图节点通过投影的方式求出花纹三维节点坐标,进行坐标还原得到实际花纹模型的空间节点坐标;然后根据网格分层对节点进行编号并按照右手法则将单元分类连接,生成花纹三维网格模型;最后开发适应不同复杂花纹的参数化界面。通过参数化界面输入不同参数,自动生成花纹三维有限元模型。建立轮胎主体有限元模型,与程序生成的花纹有限元模型绑定,创建具有复杂花纹的轮胎有限元模型。通过轮胎充气、自重加载仿真,分析轮胎在充气和自重工况下的变形以及橡胶材料、骨架材料的受力状态,最终仿真结果与实际情况相比对,验证了本文自动建模技术的有效性。通过建立不同结构的花纹轮胎流固耦合模型,进行滑水仿真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对同一复杂花纹的横向花纹沟底进行斜坡设计以及设置一定角度的沟壁倾角,能够从一定程度上改善轮胎的滑水性能;对于同一结构的花纹,轴对称形式相对于点对称和垂直形式具有更好的滑水性能。
隗如意[2](2021)在《基于动水压强滑水的车辆行车安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公路总里程和汽车保有量持续增长,人们对于交通安全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根据道路交通事故的调查显示,路表水膜会显着影响轮胎与路面间的附着状态,使得车辆的行驶稳定性下降,因此探究不同路面积水状态和轮胎磨损情况下车辆安全行驶的最大车速和最小车距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首先分析了轮胎滑水现象的机理,基于轮胎部分滑水状态推导出轮胎所受最大动水压强的理论解,并确定了轮胎与路面附着系数的计算方法。然后建立了轮胎路面接触有限元模型,分析了轮胎静态加载状态下的变形情况,以竖向变形量论证了模型的可靠性。提取出轮胎静态加载的变形特征,采用布尔减运算获得流体计算域,选取了RNG k-ε湍流模型和VOF模型,以NASA滑水速度论证了轮胎滑水模型的可靠性。根据仿真结果,研究了轮胎滑水状态时水相和速度场的分布规律,探究了花纹深度、水膜厚度和行车速度对轮胎滑水的影响,确定出不同水膜厚度和花纹深度条件下的轮胎临界滑水速度,最后建立了部分滑水状态下路面附着系数与轮胎花纹深度、水膜厚度和行车速度之间的回归方程。在此基础上,以双移线工况作为车辆基本行驶需求标准,建立了Carsim直道和弯道双移线仿真模型。分析了圆曲线半径、道路超高和双移线方式对汽车行驶状态的影响。根据路径跟驰和驾驶员忙碌程度的综合评价结果,确定路面附着系数等于0.2和0.35分别作为汽车在直道和弯道移线时的临界安全附着系数,获得安全车速与水膜厚度、轮胎花纹深度之间的关系式。通过Carsim与Simulink的联合仿真实现了路面附着系数随车辆行驶速度的动态赋值,研究了汽车在积水路面制动时轮胎花纹深度、水膜厚度以及初速度对制动距离的影响。综合驾驶员反应特性,获得了不同路表水膜厚度、轮胎花纹深度下的安全车距。研究成果可为雨天行车提供安全指导,结合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车载系统可根据路面积水深度、轮胎磨损状态以及路面类型等条件为驾驶员决策出合适的行驶速度和车辆间距,减少因路面湿滑引起的交通事故。
阴春晔[3](2020)在《降雨条件下汽车制动距离的研究》文中认为汽车在不同行车环境下行驶时,多变的环境、道路类型以及突发事件的发生都会影响驾驶员以及周围人员的安全。因此为了保障人员的生命安全,汽车遇到危险情况时需要有足够的制动距离。由于制动距离受到汽车本身机械系统和行车环境的影响,不同行驶条件下这个值的差距很大。因此对汽车制动距离的研究可以帮助驾驶员提高在某些特殊环境下的行车安全,对保障驾驶员和周围人员的安全有重要意义。由于汽车在降雨条件下工作时受到天气以及路面的影响,需要的制动距离和正常路况时不同。本文主要从驾驶员反应时间、路面附着系数和由于降雨造成的能见度不足等几个方面来进行分析,可以有效改善汽车在降雨条件下的制动距离,减少交通事故的产生,保护驾驶员和车内外人员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首先分析了降雨时各因素对汽车制动距离的影响,包括车速、水膜厚度、轮胎性能。通过对各种工况下的附着系数进行回归分析,获取了降雨条件下的汽车附着系数的回归模型。通过与现有的附着系数的理论模型进行比较,确定本文得到的附着系数模型可用。采用的影响因素为行车速度、水膜厚度、轮胎花纹深度和轮胎扁平比。将得出的附着系数的模型输入Car Sim中并设置汽车相关参数进行仿真试验,通过对试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获取汽车制动距离的回归模型。其次处理和分析了现有的行驶数据,对驾驶员遇到突发情况时的反应时间的范围进行了一个确认;基于目前对于反应时间的研究成果,研究了车速对驾驶员感知反应时间的影响,建立了驾驶员感知反应时间模型。并研究了降雨时能见度与驾驶员的视距判断的关系。采用模糊推理方法对驾驶员的视距判断误差建立了模型。最后基于汽车在降雨条件下的感知反应时间的研究、制动距离的研究和视距判断误差的研究,采用Simulink和Car Sim软件搭建了联合仿真模型,建立了降雨条件下的驾驶员安全制动距离模型。通过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表明本文搭建的联合仿真模型效果良好。本文的研究内容可以用于降雨条件下驾驶员所需要的安全制动距离计算,为驾驶员在降雨条件下的行车安全提供重要理论参考和指导。
张彦鹏[4](2020)在《湿滑路面乘用车防滑预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雨水降落在道路表面,通过路表径流排除,易在路表形成一层水膜,降低路面附着系数,极易引发轮胎滑水现象。自上世纪以来,轮胎滑水经历了从基础实验到有限元仿真的研究过程,但受限于路表水膜、轮胎与路面接触的复杂性,即使在计算机仿真技术成熟的今天,如何精确分析轮胎滑水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本文探讨了降雨条件下对路表水膜厚度的影响因素,主要有道路坡长、道路坡度、路面构造深度和降雨量,其中道路坡长对水膜厚度的影响最大,根据高速路设计要求计算了纵向坡长,并且依据临界雷诺数确定高速公路路表水膜流态为紊流。在引用季天剑模拟降雨实验数据的基础上进行数据优化,采用多元回归模型建立路表水膜厚度预测模型,进行回归方程和回归系数显着性检验,证明影响十分显着。其次,在考虑轮胎市场普及率的基础上选取代表轮胎,建立了纵、横向花纹的子午线轮胎有限元模型。轮胎模型是采用轮胎花纹和主体分别建模后进行交界面的节点固连的方式得到,轮胎橡胶材料经分析后采用Yeoh超弹性材料模拟,橡胶-帘线复合材料采用加强筋单元模拟。并且对所建立的轮胎模型进行径向刚度验证,证明轮胎模型与实际轮胎性能相近。接着,建立了轮胎滑水有限元模型,通过Fluent软件进行仿真实验,得到轮胎花纹深度、水膜厚度和车辆行驶速度与动水压力间的关系,进而根据轮胎负载和动水压力求得轮胎临界滑水速度,使用整合后的雨天行车数据完成对临界滑水速度的验证。最后,依据本文对路表水膜厚度预测和轮胎临界滑水速度预测的研究成果,进行轮胎滑水预警的需求分析和工作逻辑设计,最终完成了轮胎滑水预警系统的设计,为降雨天安全行车提供一定保障。
李少杰[5](2020)在《考虑不平衡摩阻的湿滑污染道面飞机着陆安全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因降雨积水形成的不平衡摩阻道面对于飞机着陆滑行安全具有重大影响,其主要涉及轮组滑水以及飞机滑行姿态变化两个方面。对于轮组滑水而言,道面积水改变了轮胎与道面之间的相互作用状态,降低了飞机的抗滑性能;对于飞机滑行姿态变化而言,跑道摩阻不平衡将对飞机正常滑行姿态造成了影响,导致飞机发生侧向偏转。针对以上问题,本文采用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两种分析手段,首先对导致道面摩阻不平衡的道面积水特征进行研究,继而通过建立飞机轮组滑水有限元精细化模型,对轮胎与湿滑污染道面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湿滑污染道面摩阻性能进行了研究;最后基于上述分析结果,通过建立ADAMS整机滑跑动态分析模型,研究摩阻不平衡条件对飞机着陆滑行姿态的影响。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基于轮胎滑水机理分析,建立临界水膜厚度理论模型,继而利用该理论模型分析了不同机型及着陆姿态状态下的临界水膜厚度;(2)分析不平衡摩阻条件下轮胎受力特点,建立飞机滑行侧偏理论模型,分析了不平衡摩阻条件下影响飞机滑行姿态变化的主要因素;(3)基于临界水膜厚度理论,利用ABAQUS软件建立轮组滑水精细化有限元模型,并对模型的合理性进行了验证;(4)利用轮组滑水精细化有限元模型,分析不同水膜厚度条件下轮胎-道面-积水三者的相互作用,分析得到了道面积水厚度对于跑道表面摩擦特性的影响;(5)利用ADAMS/Aircraft分析软件,模块化建立整机滑跑动态分析模型,并根据上述道面积水厚度与跑道摩擦性能的研究结果,建立连续积水不平衡摩阻道面模型以及间断积水不平衡摩阻道面模型;(6)基于以上模型及研究成果,分析不平衡摩阻条件对于飞机着陆滑行姿态的影响,得到不同道面条件下飞机滑行偏转角及偏转距离等指标,并以此评估飞机于雨天在不平衡摩阻道面上的着陆滑行安全风险。
刘朝旭[6](2020)在《基于胎路耦合的湿滑沥青路面抗滑风险模型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汽车保有量不断增加和汽车行驶速度不断加快,当前道路交通临着承担着越来越繁重的运输任务,与此同时,交通事故发生的频率也在日渐增加,如何保证车辆的安全行驶是摆在道路建设者面前的难题。路面抗滑性能的不足是出现事故的重要因素,特别是阴雨天气下道路表面变得湿滑,水膜影响了轮胎与路面的接触状态,高速行驶的车辆在水的作用下容易出现打滑现象,车辆的制动距离也会增加,增加车辆发生侧翻、追尾等事故的概率,因此如何保证阴雨天气时汽车安全行驶是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这种现状,从轮胎-路面纹理接触耦合的角度出发,建立了一种轮胎-湿滑沥青路面摩擦系数理论模型,进一步揭示了沥青路面抗滑机理,研究成果可以为湿滑路面抗滑设计提供理论指导。本文首先分析了胎路间摩擦力的产生机理。路面纹理与胎面橡胶的相互作用是产生摩擦力的基础,具体从轮胎特性、路面纹理特性和水膜三个方面探究各因素对摩擦系数产生的影响,利用信号处理的方法研究路表的高程纹理信息特征,通过分形表面的功率谱对沥青路面的纹理特征进行数字化表述,同时使用自动变焦三维表面测量仪Infinit Focus G5提取SMA-13和SMA-16车辙板试件干燥状态和湿滑状态表面纹理信息,并提出数据信息处理方法,为后续理论计算提供数据支撑。其次,通过分析水膜的作用,提出水膜的存在会改变沥青路面的纹理形貌,改变路面的功率谱信息,出现密闭的“水池”现象,且从水的粘度和惯性两个方面入手,探究水动力在胎面橡胶与沥青路面表面纹理间相互作用中产生的影响。依据对水膜的分析,并将推导出的沥青功率谱计算公式与Persson摩擦理论相结合,构建出湿滑路面与轮胎的耦合摩擦模型,推导出摩擦系数计算公式,并分析湿滑状态下公式中纹理特性、橡胶松弛时间和速度等参数对摩擦系数大小的影响规律。最后,通过试验验证抗滑风险模型的准确性。首先,搭建DFT试验平台,测出干燥、湿滑状态下SMA-13与SMA-16车辙板试件摩擦系数随速度变化曲线,结果表明,SMA-16路面的抗滑性能要优于SMA-13路面,且相同级配路面,湿滑状态相比干燥状态下的摩擦系数要低20%左右。随后,将提取到的SMA-13和SMA-16车辙板纹理信息代入到推导出的轮胎-湿滑沥青路面摩擦系数理论公式中,计算得到摩擦系数随速度变化曲线。最后,把理论计算结果与DFT实际测出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建立的基于胎路耦合的湿滑沥青路面抗滑风险模型合理、可靠。
张燕飞[7](2020)在《降雨条件下多车道高速公路超高过渡段交通安全保障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社会对交通安全关注度的提高,高速公路雨天交通事故多发已逐渐引人关注。高速公路雨天交通事故多发主要是由于降雨使公路能见度降低,驾驶员的视线障碍增大;同时大量雨水造成路面积水或滞水,路表形成水膜,使得车辆与路面间的附着能力降低,产生滑水现象,造成交通事故。通过调查发现,高速公路雨天交通事故通常发生在合成坡度小于0.5%的路段,尤其是平曲线外侧超高过渡零坡断面附近,并且交通事故数随着车道数的增加呈现上升的趋势。因而,研究降雨条件下多车道高速公路超高过渡段的优化设计和交通安全保障技术,对减少超高过渡段积水的可能性,提高高速公路的交通安全和服务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论文首先利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对浙江省高速公路交通事故资料进行了调查分析,得到高速公路雨天的交通事故特征,并综合分析了台金高速公路的线形条件和交通事故空间分布,发现平曲线超高过渡段是雨天事故多发路段。随后,在归纳总结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降雨对车辆抗滑性能和驾驶员的影响,研究了雨天能见度和路面积水对交通安全的影响。运用纬地道路交通辅助设计系统,通过仿真模拟建立了超高过渡段最大水膜厚度与纵坡度、降雨强度、超高渐变率、水流路径长度间的回归模型和最长水流路径长度与纵坡、超高渐变率间的回归模型。从有利于路面排水角度,改进了多车道高速公路的超高过渡方式,并验证了排水效应,证明了在缓和曲线段同时采用分段超高和增设路拱线的超高过渡组合方式,可以最大程度排出超高过渡段路面的积水。最后基于研究回归模型,从线形和路面设计两个方面提出了超高过渡段优化设计方法,并且从雨天能见度和车辆滑水角度考虑,分别建立了车速计算模型,提出了雨天不同公路纵坡度和降雨强度时的最大安全限速值,对促进多车道高速公路超高过渡段路面的排水,改善雨天行车安全,保障运行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梁海媚[8](2020)在《沥青路面积水车辙行车安全仿真分析与评价》文中研究表明车辙是沥青路面特有的主要变形破坏之一。雨天的积水车辙路段,不但使行车制动距离加长,而且会造成短时间内出现大幅度侧偏,加剧行车风险。为在管养过程中有效控制积水车辙行车安全,降低雨天车辆驶过车辙路段发生事故的风险,需全面了解车辙的三维形态对路面积水分布产生的影响。目前对车辙检测评价中,仅用最大深度描述车辙的严重程度,无法获取车辙的三维形貌,更无法描述车辙三维形貌的变化对路面积水分布的影响;且利用单一的水膜厚度构建的附着系数模型,难以在仿真中真实反映车辙三维形态对行车安全的影响。因此,有必要对车辙三维形态进行全面描述,建立积水车辙行车安全评价模型。这对于全面分析车辙三维形态对路面积水分布的影响及研究积水车辙行车风险防控措施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在车辙检测的基础上,实现了车辙路段的全车道路面三维重构,并基于车辙三维形态,进行了路面积水形态识别与行车安全影响分析,建立了积水车辙-行车安全仿真模型,进而对积水车辙进行行车安全评价,建立了车辙三维形态检测与积水车辙行车安全评价的联系。本文研究思想和方法以及主要成果如下:1)利用三维激光检测技术,采集全车道路面三维激光点云信息,对全车道路面进行全面准确的三维重构;通过现有规范和研究,对车辙进行识别,并从路面三维模型中精准提取车辙三维模型;基于车辙三维模型提出车辙多维度指标,对车辙三维形貌进行全面、准确描述。2)通过室内水膜厚度试验结果,选择与本文研究最佳适配的水膜厚度预测模型,以预测非车辙积水路面水膜厚度分布;基于路面汇水行为特性和车辙三维形态进行车辙积水汇聚过程计算,计算车辙积水路面内的水膜厚度分布;在积水车辙行车安全分析的基础上,选择适当的影响因素进行有限元分析,建立全车道路面附着系数预测模型。3)基于Car Sim动力学软件,结合全车道路面附着系数模型,建立了积水车辙-行车安全仿真模型,在对积水车辙仿真分析的基础上,选取能反应车辙三维形态对积水车辙行车安全影响的评价指标。4)根据车辙三维形态对行车安全影响,选取车辙多维度指标建立仿真工况,计算不同工况下的路面水膜厚度和附着系数分布,再利用建立的积水车辙-行车安全仿真分析模型进行仿真,建立积水车辙制动安全评价模型和积水车辙侧偏安全评价模型,从而建立车辙三维形态检测与积水车辙行车安全评价的联系。5)利用本文建立的安全评价模型,对不同路段的实际积水车辙进行车安全性分析,结果发现:对于特定车辙路段,可根据车辙三维形态获取出路段在不同降雨条件下的临界安全车速,以保证积水车辙路段的行车安全。本文构建了一个全面的积水车辙行车安全评价体系,直接将车辙检测与行车安全建立联系。研究成果可以直接应用于现有车辙路段雨天行车安全管控,对于推动网级道路行车安全监测,促进养护管理的科学化具有重要意义。
叶莹[9](2020)在《水麻高速公路雨天事故多发路段交通事故特性与限速研究》文中指出降雨天气是影响高速公路行车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雨天行车道路摩擦系数低,且影响驾驶员正常判断和操作,从而导致较多事故,带来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目前关于保障雨天行车安全的研究多基于停车视距模型进行限速,以识别雨天事故多发路段为出发点并有针对性的对路段进行综合评价限速的研究较少。论文首先对水麻高速公路雨天事故进行调查,排除偶然发生的事故,对剩余事故中的伤亡人数赋予一定权值进行当量化处理,选取1km为单元路段长度、200m为移动步长,得到五组完整的划分路段,根据每个单元路段内的当量事故数大小计算事故频率、累计频率,并画出累积频率曲线图,根据图中突变点得到雨天事故多发路段;其次对雨天事故多发路段的交通事故特征进行分析;然后根据事故特征和路段线形条件选取横向偏移值、侧向加速度、横向荷载转移率和横向力系数来表征车辆雨天行车的轨道跟随误差、侧滑风险、侧翻风险和行驶舒适性,确定各个指标的分级评价标准;再将各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后,采用动态综合评价法确定综合评价分级标准;最后采用Carsim仿真软件构建车辆模型、驾驶员模型、道路模型,根据雨天事故多发路段危险性评价体系分析不同运行速度下各路段的行驶安全状况,确定各路段的最佳限速值,并提出相应的安全改善措施。本文从雨天事故多发路段的角度出发,建立路段危险性综合评价体系,将车辆仿真技术与道路线形结合进行模拟分析,确定各路段的最佳限速值,为研究雨天行车安全提供了新思路,对降低水麻高速公路雨天事故率,保证生命财产安全、改善雨天行车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文华[10](2019)在《季节性冰冻地区长大纵坡沥青路面水损害及耐久性研究》文中指出山岭重丘区在我国西部地区分布较广,随着高等级公路里程的飞速增长,路线设计中不可避免的遇到“长”、“陡”坡的问题,而长、陡坡的存在一方面使行车速度降低,尤其是超载、重载车的作用进一步加剧了路面车辙发展的速度,另一方面在温度、荷载及水的耦合作用下,沥青混凝土层易出现水损害,其表现形式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沥青路面出现的松散、掉粒、坑洞等破坏现象,其二是如果水进入沥青路面面层结构层层间或者面层与基层结构层层间,水会积聚在未开裂结构层的表面,易导致层间出现滑移,造成结构层间不连续,使得路面早期损坏进一步加剧。即使在同一多雨地区,非长大纵坡路段道路其破坏亦要晚于长大纵坡路段,因此,对长大纵坡路段沥青路面的早期破坏进行深入研究,以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路面耐久性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长大纵坡沥青路面的早期损坏研究主要集中在车辙的形成机理及防治措施、沥青混合料组成设计、荷载作用力引起的路面结构层层间破坏等方面。虽然很多研究者深入研究了沥青路面的水损害问题,但是针对长大纵坡路段沥青路面水损害的机理及水损害的评价研究甚少。鉴于此,本文主要针对长大纵坡沥青路面早期损害问题,从高温稳定性、水稳定性及疲劳特性等方面系统研究了长大纵坡沥青路面性能劣化规律,以期通过本项目的研究,解决长大纵坡耐久性不足的问题。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长大纵坡沥青路面服役过程中在环境、荷载及水的耦合作用下,老化问题较为突出,针对橡胶沥青的老化问题,通过红外光谱、沥青四组分试验和GPC等试验探究了橡胶沥青老化过程中沥青组分含量以及分子结构的变化情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橡胶沥青老化对橡胶沥青混合料水损害的影响。(2)应用分形几何理论推导了间断级配集料通过率的计算公式,确定了适合密级配橡胶沥青混合料使用的集料级配分维值,并对采用该级配的橡胶沥青混合料进行路用性能检验,确定最佳的密级配橡胶沥青混合料配合比。同时为改善长大纵坡沥青路面的排水问题,基于稳健设计原理确定了OGFC的级配,针对OGFC-13沥青混合料空隙结构的特点,重点研究空隙率、半连通空隙率对沥青混合料水损害性的影响,提出以衰减动量作为评价OGFC材料的抗水损害能力的评价指标,测试了OGFC混合料的抗堵塞性能。研究结果表明衰减动量可有效表征OGFC混合料的抗水损害性能。(3)针对长大纵坡沥青路面的水损害问题,从两个方面入手进行研究,其一是以长大纵坡沥青路面为研究对象,首先应用动量定理,建立了沥青路面动水压力的力学计算模型,系统分析了车辆荷载、行车速度、道路纵坡对动水压力的影响。其二是采用CT扫描技术确定了沥青混合料空隙分布特征,构建了细观力学模型;基于内聚力理论,研究沥青混合料初始有效空隙率、空隙水饱和度、冻融循环次数、重复荷载作用等耦合因素对长大纵坡沥青路面水损害的影响,建立了温度荷载耦合作用下的水损害评价模型,揭示了基于细观结构分析的长大纵坡沥青路面水损害劣化规律。(4)基于粘弹性理论建立了三维有限元模型,系统分析了层间接触状态、超载、纵坡坡度、车速等因素对长大纵坡沥青路面高温稳定性的影响,确定了各因素与车辙深度和最大剪应力的定量关系。(5)通过小梁弯曲试验确定橡胶沥青混凝土中粗集料与砂浆、砂浆与砂浆之间的断裂能,在此基础上,基于内聚力本构模型,应用界面断裂损伤判别准则,研究了橡胶沥青混凝土细观疲劳开裂特性,确定了裂纹开裂路径,建立了橡胶沥青混凝土细观断裂疲劳方程。
二、部分滑水对路面附着系数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部分滑水对路面附着系数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子午线轮胎的有限元网格生成及滑水仿真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轮胎有限元建模技术 |
1.2.1 子午线轮胎结构及其花纹 |
1.2.2 轮胎二维有限元建模技术 |
1.2.3 轮胎三维有限元建模技术 |
1.3 轮胎滑水特性及其研究现状 |
1.3.1 轮胎滑水现象产生机理 |
1.3.2 轮胎滑水特性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轮胎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及流固耦合仿真方法 |
2.1 轮胎模型简介 |
2.2 子午线轮胎三维有限元建模 |
2.2.1 子午线轮胎有限元建模策略 |
2.2.2 轮胎主体建模 |
2.2.3 胎面花纹建模 |
2.3 轮胎材料模型 |
2.3.1 橡胶材料模型 |
2.3.2 帘线-橡胶材料模型 |
2.4 流固耦合仿真 |
2.4.1 流固耦合理论 |
2.4.2 CEL方法 |
2.4.3 轮胎滑水仿真模型的选取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胎面花纹二维结构图处理 |
3.1 AutoCAD二次开发技术 |
3.2 胎面花纹建模方法 |
3.3 胎面花纹结构图网格划分 |
3.3.1 胎面花纹结构图几何清理 |
3.3.2 花纹展开图网格划分 |
3.3.3 花纹子午面图及其展开图的网格划分 |
3.4 网格信息提取与处理 |
3.4.1 Hypermesh简介 |
3.4.2 花纹展开图信息提取 |
3.4.3 轮胎花纹子午面展开图信息提取 |
3.4.4 胎面花纹结构图信息处理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胎面花纹三维网格建模自动化 |
4.1 花纹网格节点坐标求解方法 |
4.2 花纹三维网格节点坐标求解 |
4.2.1 花纹展开图网格节点坐标求解 |
4.2.2 有限元网格节点的还原 |
4.3 轮胎花纹网格单元的连接 |
4.3.1 INP文件简介 |
4.3.2 网格单元构建原则 |
4.3.3 节点编号与单元构建 |
4.3.4 参数化界面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不同花纹轮胎的滑水性能分析 |
5.1 复杂花纹轮胎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5.2 轮胎结构受力分析 |
5.3 轮胎滑水仿真模型的建立 |
5.3.1 欧拉流体水膜模型的建立 |
5.3.2 水流流动模型的建立 |
5.4 流固耦合仿真 |
5.4.1 流固耦合仿真流程与设定 |
5.4.2 轮胎滑水仿真过程分析 |
5.5 轮胎花纹对滑水性能的影响 |
5.5.1 花纹结构对轮胎滑水性能的影响 |
5.5.2 花纹形式对轮胎滑水性能的影响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基于动水压强滑水的车辆行车安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轮胎滑水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行驶稳定性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3 积水路面汽车制动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4 研究现状总结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轮胎滑水机理与数值计算方法 |
2.1 轮胎滑水类型 |
2.1.1 轮胎胎面橡胶返原性滑水 |
2.1.2 粘滞滑水 |
2.1.3 动水压强滑水 |
2.2 动水压强滑水机理 |
2.3 轮胎部分滑水状态的数学方程 |
2.4 轮胎滑水的数值计算方法 |
2.4.1 湍流质量方程 |
2.4.2 湍流动量方程 |
2.4.3 湍流壁面函数 |
2.4.4 自由液面构建方法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积水路面行车轮胎滑水仿真分析 |
3.1 轮胎路面接触有限元模型 |
3.1.1 轮胎路面壳体模型 |
3.1.2 轮胎路面接触算法 |
3.1.3 载荷与边界条件 |
3.1.4 有限元模型的可靠性论证 |
3.2 轮胎滑水模型 |
3.2.1 流体计算域 |
3.2.2 网格划分 |
3.2.3 边界条件设置 |
3.2.4 流体模型与求解算法 |
3.2.5 轮胎滑水模型的可靠性论证 |
3.3 轮胎滑水影响因素分析 |
3.3.1 花纹深度对轮胎滑水的影响 |
3.3.2 速度对轮胎滑水的影响 |
3.3.3 水膜厚度对轮胎滑水的影响 |
3.4 临界滑水速度 |
3.5 部分滑水状态下轮胎与路面附着系数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路面附着系数对汽车行驶稳定性的影响 |
4.1 汽车行驶稳定性定义 |
4.2 整车动力学模型 |
4.3 汽车操纵稳定性试验方法与评价指标 |
4.3.1 汽车操纵稳定性试验方法 |
4.3.2 汽车操纵稳定性评价指标 |
4.4 基于Carsim的车辆参数化建模 |
4.4.1 车体系统 |
4.4.2 空气动力学 |
4.4.3 传动系统 |
4.4.4 制动系统 |
4.4.5 悬架系统 |
4.4.6 转向系统 |
4.4.7 轮胎 |
4.4.8 Carsim整车参数化建模可靠性论证 |
4.5 基于Carsim的双移线工况设置 |
4.5.1 驾驶模型 |
4.5.2 道路模型 |
4.6 直道双移线仿真结果分析 |
4.6.1 轮胎侧向力 |
4.6.2 路径跟驰情况 |
4.6.3 驾驶员忙碌程度 |
4.6.4 综合评价 |
4.7 弯道双移线仿真结果分析 |
4.7.1 不同圆曲线半径对行驶稳定性的影响 |
4.7.2 不同道路超高对行驶稳定性的影响 |
4.7.3 不同双移线方式对行驶稳定性的影响 |
4.8 安全车速 |
4.9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积水路面双车跟驰的安全车距研究 |
5.1 制动过程分析 |
5.2 积水路面汽车制动仿真模型 |
5.2.1 Carsim与Simulink联合仿真模型建立 |
5.2.2 制动模型的可靠性论证 |
5.3 汽车制动仿真结果分析 |
5.3.1 花纹深度对制动距离的影响 |
5.3.2 路表水膜厚度对制动距离的影响 |
5.3.3 制动初速度对制动距离的影响 |
5.4 安全车距研究 |
5.4.1 驾驶员反应特性 |
5.4.2 安全车距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主要研究结论 |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降雨条件下汽车制动距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2 降雨条件下行车的基本理论 |
2.1 行车速度对驾驶员的影响 |
2.1.1 行车速度对驾驶员动视力的影响 |
2.1.2 行车速度对驾驶员视野的影响 |
2.1.3 行车速度对驾驶员判断能力的影响 |
2.2 降雨条件下汽车出现打滑现象的理论模型 |
2.3 本章小结 |
3 降雨条件下汽车制动距离分析 |
3.1 汽车制动性能 |
3.1.1 制动系统 |
3.1.2 制动过程 |
3.2 制动距离影响因素分析 |
3.2.1 车速对制动距离的影响 |
3.2.2 水膜厚度对制动距离的影响 |
3.2.3 轮胎对制动距离的影响 |
3.3 制动距离模型 |
3.3.1 CarSim模型参数设置 |
3.3.2 降雨条件下附着系数模型 |
3.3.3 汽车制动仿真分析 |
3.3.4 汽车制动距离模型 |
3.4 本章小结 |
4 驾驶员特性分析 |
4.1 驾驶员反应时间分析 |
4.1.1 驾驶员反应时间获取 |
4.1.2 驾驶员感知反应时间处理 |
4.2 降雨与能见度的关系 |
4.3 能见度对行车的影响 |
4.3.1 能见度对动视力的影响 |
4.3.2 能见度对车速的影响 |
4.4 驾驶员判断特性 |
4.4.1 模糊理论简介 |
4.4.2 基于模糊控制的驾驶员距离误差判断模型 |
4.5 本章小结 |
5 安全制动距离联合仿真与分析 |
5.1 制动工况选择 |
5.2 安全制动距离模型分析 |
5.3 基于CarSim与Simulink联合仿真与分析 |
5.3.1 前车静止工况分析 |
5.3.2 前车匀速工况分析 |
5.3.3 前车减速工况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4)湿滑路面乘用车防滑预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2 路表水膜厚度预测模型的建立 |
2.1 水膜厚度的影响因素 |
2.1.1 道路宽度 |
2.1.2 路表径流流态 |
2.1.3 降雨量 |
2.1.4 道路坡度 |
2.2 路表水膜厚度理论模型的建立 |
2.3 路表水膜厚度回归模型的建立 |
2.4 本章小结 |
3 轮胎有限元模型建立及静态分析 |
3.1 子午线轮胎的介绍 |
3.1.1 子午线轮胎的特点 |
3.1.2 子午线轮胎的结构 |
3.2 子午线轮胎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3.3 子午线轮胎材料 |
3.3.1 橡胶材料 |
3.3.2 橡胶-帘线复合材料 |
3.4 轮胎模型的静态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FLUENT的轮胎滑水仿真分析 |
4.1 轮胎参数计算及实验设计 |
4.1.1 轮胎垂直变形 |
4.1.2 轮胎接地面积 |
4.1.3 实验设计 |
4.2 软件介绍及求解器选择 |
4.2.1 F luent软件介绍 |
4.2.2 求解器选择 |
4.3 轮胎滑水模型建立 |
4.3.1 水膜模型建立 |
4.3.2 模型装配 |
4.3.3 边界条件及初始值确定 |
4.4 仿真结果分析 |
4.4.1 行驶速度对动水压力的影响 |
4.4.2 水膜厚度对动水压力的影响 |
4.4.3 轮胎花纹深度对动水压力的影响 |
4.4.4 多元回归分析 |
4.4.5 轮胎滑水分析 |
4.5 滑水速度验证 |
4.5.1 数据清洗介绍 |
4.5.2 气象数据处理 |
4.5.3 行车数据处理 |
4.5.4 行车数据与气象数据整合 |
4.5.5 轮胎滑水验证 |
4.6 本章小结 |
5 轮胎滑水预警研究 |
5.1 概述 |
5.2 轮胎滑水预警系统的需求分析 |
5.2.1 轮胎滑水预警系统特征和结构分析 |
5.2.2 系统需求分析 |
5.3 轮胎滑水预警系统设计 |
5.3.1 设计原则 |
5.3.2 系统组成 |
5.3.3 轮胎滑水预警系统工作过程 |
5.3.4 预警等级划分 |
5.4 轮胎滑水预警系统建模 |
5.4.1 回归模型建立 |
5.4.2 BP神经网络模型建立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5)考虑不平衡摩阻的湿滑污染道面飞机着陆安全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轮胎与湿滑污染道面相互作用研究 |
1.2.2 整体运动姿态影响研究 |
1.2.3 湿滑污染跑道运行管控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考虑不平衡摩阻的轮胎滑水及整机运动理论模型 |
2.1 湿滑道面临界水膜厚度理论研究 |
2.1.1 基于动量定理的临界水膜厚度公式 |
2.1.2 临界水膜厚度理论公式的验证 |
2.2 道面临界水膜厚度的多因素分析 |
2.2.1 不同着陆接地加速度下飞机安全分析 |
2.2.2 不同机型对临界水膜厚度影响分析 |
2.3 基于不平衡摩阻的飞机滑行姿态受力分析 |
2.3.1 道面不平衡摩阻 |
2.3.2 不平衡摩阻条件下飞机轮胎受力分析 |
2.3.3 基于不平衡摩阻的飞机滑行侧偏理论模型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临界水膜厚度下飞机轮组与道面相互作用模型 |
3.1 飞机轮组滑水模型的建立 |
3.1.1 轮胎模型的建立 |
3.1.2 流体模型的建立 |
3.1.3 湿滑道面轮组滑水三维有限元模型 |
3.2 模型参数选取及验证 |
3.2.1 轮胎竖向刚度验证 |
3.2.2 积水参数选取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临界水膜厚度的飞机轮组滑水分析 |
4.1 定水膜厚度条件下滑行速度对轮组与道面相互作用分析 |
4.1.1 不同滑行速度条件下动水压强分析 |
4.1.2 不同滑行速度条件下道面对轮组支撑力变化分析 |
4.1.3 不同滑行速度条件下轮组与道面间接触面积变化分析 |
4.2 不同水膜厚度条件下轮组与道面相互作用分析 |
4.2.1 不同水膜厚度条件下动水压强分布特征 |
4.2.2 不同水膜厚度条件下轮组与道面接触面积变化 |
4.2.3 不同水膜厚度条件下轮组所受道面支撑力变化趋势 |
4.3 基于水膜厚度的道面摩擦性能分析 |
4.3.1 不同水膜厚度条件下轮组与道面间摩擦力影响分析 |
4.3.2 不同水膜厚度对道面摩擦性能的影响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ADAMS/Aircraft的全机滑跑动态分析 |
5.1 ADAMS/Aircraft模块组成及装配 |
5.2 基于ADAMS/Aircraft模块的整机模型建立 |
5.2.1 机身及起落架子系统 |
5.2.2 机轮模板的建立 |
5.2.3 起落架模型装配 |
5.2.4 整机模型装配 |
5.3 道面模型建立及工况设计 |
5.3.1 3D等效体积道面模型 |
5.3.2 道面摩阻不平衡仿真工况设计 |
5.4 考虑不平衡摩阻的连续积水道面滑跑分析 |
5.4.1 摩阻不平衡对飞机着陆滑行偏转角的影响 |
5.4.2 摩阻不平衡对飞机着陆滑行侧向偏转距离的影响 |
5.4.3 摩阻不平衡对飞机着陆滑行运动姿态的影响 |
5.5 考虑不平衡摩阻的间断积水道面飞机着陆安全 |
5.5.1 间断积水道面对飞机着陆滑行偏转角的影响 |
5.5.2 间断积水道面对飞机着陆滑行偏转距离的影响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基于胎路耦合的湿滑沥青路面抗滑风险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轮胎-路面间摩擦特性分析 |
2.1 轮胎-路面间摩擦机理 |
2.1.1 轮胎-路面间分子引力 |
2.1.2 轮胎与路面间的粘着作用 |
2.1.3 路面微凸体微切削作用 |
2.1.4 胎面橡胶弹性变形 |
2.2 路面纹理对抗滑性能影响 |
2.2.1 微观纹理 |
2.2.2 宏观纹理 |
2.2.3 粗大纹理和不平整度 |
2.3 轮胎对抗滑性能影响 |
2.4 路表水对抗滑性能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沥青路面纹理信息数字化表述与量测 |
3.1 纹理数字化表述基础理论 |
3.1.1 路表功率谱 |
3.1.2 分形理论 |
3.2 沥青路面功率谱公式 |
3.3 沥青路面纹理提取 |
3.3.1 试验试件制备 |
3.3.2 试验设备 |
3.3.3 表面纹理提取试验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胎路耦合的湿滑沥青路面抗滑风险模型 |
4.1 模型前提假设 |
4.2 胎路耦合的湿滑沥青路面抗滑风险模型构建 |
4.2.1 水的粘度作用 |
4.2.2 水的惯性作用 |
4.3 胎-路摩擦系数理论模型公式推导 |
4.4 模型内影响参数分析 |
4.4.1 路面分形维数 |
4.4.2 上限波矢和下限波矢 |
4.4.3 胎面橡胶的松弛时间 |
4.4.4 速度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胎路耦合的湿滑沥青路面抗滑风险模型有效性验证 |
5.1 动态摩擦系数测定仪试验 |
5.1.1 DFT测试原理及技术参数 |
5.1.2 DFT测试过程 |
5.2 试验验证与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降雨条件下多车道高速公路超高过渡段交通安全保障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降雨对交通安全的影响 |
1.2.2 雨天路面滑水和积水的研究 |
1.2.3 降雨条件下的交通安全保障技术 |
1.2.4 超高过渡段设计 |
1.2.5 研究现状分析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雨天高速公路事故特征分析 |
2.1 事故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
2.1.1 研究路段的确定 |
2.1.2 交通事故资料 |
2.2 雨天事故特征分析 |
2.2.1 事故率和事故严重程度 |
2.2.2 雨天事故形态特征分析 |
2.2.3 雨天交通事故月变分布 |
2.2.4 雨天交通事故时变分布 |
2.3 雨天交通事故空间分布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雨天高速公路事故成因研究 |
3.1 概述 |
3.1.1 降雨等级的划分 |
3.1.2 降雨对抗滑性能的影响 |
3.1.3 降雨对驾驶员的影响 |
3.2 雨天能见度对交通安全的影响 |
3.2.1 能见度的定义 |
3.2.2 降雨对能见度的影响 |
3.2.3 能见度对交通安全的影响 |
3.3 路面积水对交通安全的影响 |
3.3.1 路面积水对轮胎的作用力 |
3.3.2 积水类型对交通安全的影响 |
3.3.3 临界滑水速度分析 |
3.4 超高过渡段研究 |
3.4.1 超高过渡段几何特征 |
3.4.2 超高过渡段高程研究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超高过渡段积水与线形的关系 |
4.1 降雨强度和水膜厚度的关系 |
4.2 纵坡对路面积水的影响 |
4.2.1 纵坡坡度对路面积水的影响 |
4.2.2 纵坡坡长对路面积水的影响 |
4.3 超高渐变率对路面积水的影响 |
4.4 路面宽度对路面积水的影响 |
4.5 回归模型 |
4.5.1 水膜厚度模型研究 |
4.5.2 水流路径长度模型研究 |
4.6 超高过渡方式对路面积水的影响 |
4.6.1 超高过渡方式 |
4.6.2 超高过渡方式排水效应评价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雨天高速公路交通安全保障技术 |
5.1 超高过渡段设计优化 |
5.1.1 路线设计 |
5.1.2 路面设计 |
5.2 车速控制 |
5.2.1 从能见度角度考虑车速控制 |
5.2.2 从车辆滑水角度考虑车速控制 |
5.3 其它交通安全保障措施 |
5.3.1 排水设施 |
5.3.2 交通安全设施 |
5.3.3 交通管理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主要研究结论 |
论文创新点 |
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8)沥青路面积水车辙行车安全仿真分析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沥青路面车辙检测技术研究 |
1.2.2 路面水膜及路表径流研究 |
1.2.3 积水路面行车安全研究 |
1.2.4 积水车辙评价指标研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全车道路面三维建模 |
2.1 全车道路面数据采集 |
2.1.1 三维激光检测技术原理 |
2.1.2 三维激光检测系统类型 |
2.1.3 三维激光检测设备 |
2.2 路面三维激光点数据处理 |
2.2.1 三维激光数据特性分析 |
2.2.2 路面三维点云数据处理 |
2.3 路面三维建模 |
2.3.1 路面三维建模方法 |
2.3.2 路面三维模型验证 |
2.3.3 车辙三维形态提取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路面积水形态识别与行车安全影响分析 |
3.1 路面水膜厚度预测 |
3.1.1 路面水膜厚度预测模型回顾 |
3.1.2 路面水膜厚度室内模拟设备 |
3.1.3 路面水膜厚度室内实验 |
3.1.4 路面水膜厚度模型比选 |
3.2 车辙积水汇聚分析 |
3.2.1 车辙积水汇水行为研究 |
3.2.2 车辙积水汇聚过程计算 |
3.2.3 车辙影响下的路面积水形态识别 |
3.3 积水路面附着系数计算方法 |
3.3.1 轮胎滑水分析 |
3.3.2 路面附着系数影响因素 |
3.3.3 附着系数预测模型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积水车辙行车安全仿真模型 |
4.1 Car Sim仿真介绍 |
4.1.1 Car Sim软件组成 |
4.1.2 Car Sim仿真模型 |
4.1.3 行车安全仿真指标选取 |
4.2 积水车辙-行车安全仿真模型 |
4.2.1 积水车辙-行车安全仿真模型 |
4.2.2 附着系数仿真输入模型 |
4.2.3 积水车辙-行车安全模型验证 |
4.3 积水车辙行车安全评价指标 |
4.3.1 制动安全评价指标 |
4.3.2 侧偏安全评价指标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积水车辙行车安全评价模型 |
5.1 仿真工况分析 |
5.1.1 仿真工况选择 |
5.1.2 指标相关性分析 |
5.2 积水车辙行车制动安全评价 |
5.2.1 车辙长度对行车制动安全的影响 |
5.2.2 车辙深度对行车制动安全的影响 |
5.2.3 降雨强度对行车制动安全的影响 |
5.2.4 行车速度对行车制动安全的影响 |
5.2.5 积水车辙行车制动安全评价模型 |
5.3 积水车辙行车侧偏安全评价 |
5.3.1 车辙宽度对行车侧偏安全的影响 |
5.3.2 左右车辙深度差对行车侧偏安全的影响 |
5.3.3 降雨强度对行车侧偏安全的影响 |
5.3.4 行车速度对行车侧偏安全的影响 |
5.3.5 积水车辙行车侧偏安全评价模型 |
5.4 积水车辙行车安全性评价实例 |
5.4.1 车辙检测路段信息 |
5.4.2 车辙多维度指标计算 |
5.4.3 积水车辙路段行车安全评价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水麻高速公路雨天事故多发路段交通事故特性与限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 |
1.2.2 国内 |
1.2.3 研究综述 |
1.3 问题的提出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水麻高速公路雨天事故状况调查与多发路段鉴别 |
2.1 工程概况 |
2.2 雨天事故调查 |
2.3 事故多发路段鉴别方法 |
2.3.1 方法介绍 |
2.3.2 方法优缺点 |
2.4 事故预处理 |
2.5 交通事故当量化 |
2.6 雨天事故多发路段鉴别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雨天事故多发路段事故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 |
3.1 交通事故分析方法 |
3.2 雨天事故多发路段交通事故特征分析 |
3.2.1 事故时间特征 |
3.2.2 交通方式特征 |
3.2.3 事故形态特征 |
3.2.4 事故空间特征 |
3.3 雨天事故多发路段安全影响因素分析 |
3.3.1 驾驶员因素 |
3.3.2 车辆因素 |
3.3.3 道路因素 |
3.3.4 环境因素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雨天事故多发路段危险性评价体系构建 |
4.1 评价目的与原则 |
4.1.1 评价目的 |
4.1.2 评价原则 |
4.2 评价指标选取 |
4.3 评价标准确定 |
4.4 雨天事故多发路段评价体系构建 |
4.4.1 评价方法选取 |
4.4.2 动态综合评价法介绍 |
4.4.3 评价体系构建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Carsim的雨天事故多发路段仿真限速分析 |
5.1 Carsim软件介绍 |
5.2 仿真模型构建 |
5.2.1 车辆模型 |
5.2.2 驾驶员模型 |
5.2.3 道路模型 |
5.3 仿真可靠性验证 |
5.4 仿真结果分析 |
5.4.1 路段K327+800-K329+000(设计桩号K24+800-K26+000) |
5.4.2 路段K387+800-K393+000(设计桩号K82+160-K87+360) |
5.4.3 路段K356+400-K359+400(设计桩号K50+760-K53+760) |
5.4.4 路段K404+400-K406+600(设计桩号K98+760-K100+960) |
5.5 限速值确定及安全改善措施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主要研究结论 |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季节性冰冻地区长大纵坡沥青路面水损害及耐久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基于材料及界面特性评价沥青路面抗水损害性能 |
1.2.2 沥青混合料的空隙结构及其与水损害的关系 |
1.2.3 长大纵坡沥青路面层间滑移 |
1.2.4 长大纵坡沥青路面车辙病害研究 |
1.2.5 长大纵坡沥青路面疲劳破坏 |
1.3 存在问题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2 长大纵坡沥青路面破坏类型及破坏机理分析 |
2.1 长大纵坡沥青路面的主要病害形式 |
2.1.1 长大纵坡沥青路面车辙及其形成机理 |
2.1.2 长大纵坡沥青路面水损坏及其形成机理 |
2.1.3 长大纵坡沥青路面疲劳破坏及其形成机理 |
2.1.4 长大纵坡沥青路面层间滑移及其形成机理 |
2.2 长大纵坡沥青路面动水压力计算 |
2.2.1 水膜厚度小于3mm时动水压力计算 |
2.2.2 水膜厚度大于3mm时动水压力计算 |
2.3 动水压力影响因素分析 |
2.3.1 水膜厚度小于3mm时动水压力影响因素分析 |
2.3.2 水膜厚度大于3mm时动水压力影响因素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及性能评价 |
3.1 原材料的技术性质 |
3.2 橡胶沥青的老化特性研究 |
3.2.1 模拟紫外光、热、氧、水作用下的橡胶沥青老化试验 |
3.2.2 结果分析与讨论 |
3.3 OGFC沥青混合料设计 |
3.3.1 基于田口稳健原理的OGFC矿料级配设计 |
3.3.2 最佳沥青用量确定 |
3.3.3 OGFC沥青混合料性能检测 |
3.4 基于分形几何的密级配橡胶沥青混合料设计 |
3.4.1 沥青混合料级配设计理论 |
3.4.2 基于分形几何的橡胶沥青混合料级配设计 |
3.4.3 最佳沥青用量的确定 |
3.4.4 橡胶沥青的老化对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影响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长大纵坡沥青路面车辙及剪应力影响因素研究 |
4.1 建立有限元模型 |
4.1.1 模型尺寸 |
4.1.2 粘弹性材料模型 |
4.1.3 单元类型 |
4.1.4 边界条件 |
4.1.5 轮胎接地模型 |
4.1.6 基本假设 |
4.2 长大纵坡段沥青路面车辙及剪应力影响因素分析 |
4.2.1 层间接触状态对车辙及剪应力的影响 |
4.2.2 超载对车辙及剪应力的影响 |
4.2.3 车速对车辙及剪应力的影响 |
4.2.4 坡度对车辙及剪应力的影响 |
4.3 本章小结 |
5 基于细观结构的长大纵坡沥青路面水损害分析 |
5.1 细观结构分析模型的建立 |
5.2 沥青混合料空隙分布特征研究 |
5.2.1 试件高度范围内空隙率分布 |
5.2.2 空隙数量分布 |
5.2.3 Gauss-Amp函数 |
5.2.4 空隙等效直径分布 |
5.2.5 空隙级配分析 |
5.2.6 空隙分维 |
5.3 基于细观结构的长大纵坡沥青路面水损害分析 |
5.3.1 沥青混合料内聚力模型 |
5.3.2 沥青混合料细观水损坏研究 |
5.4 水-温度-荷载耦合作用对沥青混合料水损害的影响分析 |
5.4.1 轴载换算 |
5.4.2 水-温-荷载耦合作用下沥青混合料粘结界面断裂状态分析 |
5.5 冻融循环作用对长大纵坡沥青混合料耐久性的影响研究 |
5.5.1 空隙率及半连通空隙率演化规律 |
5.5.2 空隙分形维数的演化规律 |
5.5.3 空隙圆度的演化规律 |
5.6 本章小结 |
6 长大纵坡沥青路面低温抗裂行为研究 |
6.1 粘聚力断裂损伤参数试验 |
6.1.1 确定橡胶沥青砂浆油石比 |
6.1.2 试验及结果分析 |
6.2 零厚度Cohesive单元及其本构模型 |
6.2.1 零厚度粘聚力单元介绍 |
6.2.2 内聚力本构模型 |
6.3 橡胶沥青混凝土的NSCB细观断裂特性分析 |
6.3.1 橡胶沥青混合料细观图形生成 |
6.3.2 NSCB细观断裂模型建立 |
6.3.3 NSCB细观裂纹扩展特性分析 |
6.3.4 橡胶沥青混合料细观疲劳破坏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主要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论文的创新点 |
7.3 进一步研究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四、部分滑水对路面附着系数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子午线轮胎的有限元网格生成及滑水仿真分析[D]. 姜胜林. 山东大学, 2021(12)
- [2]基于动水压强滑水的车辆行车安全研究[D]. 隗如意. 长安大学, 2021
- [3]降雨条件下汽车制动距离的研究[D]. 阴春晔. 辽宁工业大学, 2020(03)
- [4]湿滑路面乘用车防滑预警研究[D]. 张彦鹏. 辽宁工业大学, 2020(03)
- [5]考虑不平衡摩阻的湿滑污染道面飞机着陆安全问题研究[D]. 李少杰. 中国民航大学, 2020(01)
- [6]基于胎路耦合的湿滑沥青路面抗滑风险模型研究[D]. 刘朝旭. 重庆交通大学, 2020(01)
- [7]降雨条件下多车道高速公路超高过渡段交通安全保障技术研究[D]. 张燕飞. 长安大学, 2020(06)
- [8]沥青路面积水车辙行车安全仿真分析与评价[D]. 梁海媚. 长安大学, 2020(06)
- [9]水麻高速公路雨天事故多发路段交通事故特性与限速研究[D]. 叶莹. 长安大学, 2020(06)
- [10]季节性冰冻地区长大纵坡沥青路面水损害及耐久性研究[D]. 文华. 兰州交通大学, 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