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稻结实过程中谷壳的作用及生理变化(论文文献综述)
陈红兵[1](2020)在《钙多肽对水稻(Oryza sativa L.)吸收Cd2+的阻控效应及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镉大米”的连续出现标志水稻土性质的特殊性和污染的严重性,同时也表明镉污染水稻土治理技术的复杂性和难度性,目前的相关治理技术均取得一定成效,如化学原位钝化、有机肥氧化还原、钙离子竞争性抑制等技术,但均存在一个技术缺陷---重金属隔离子仍然存在土壤中,随时将再产生“镉大米”,因此,上述技术只能算是一种应急技术;针对此情况,相关专家提出秸秆修复技术,但如何实施尚未定论,基于此现状,本研究将含蛋白高、可作优质有机肥的植物饼粕与具有钙离子的生石灰组合,在高温下强制解析为全水溶性的、具有高活性钙离子的蛋白多肽--钙多肽,结合前期研究,以期钙多肽具有有机肥特性(蛋白氮)、化学钝化剂的特性(游离巯基、羧基基团)、竞争性抑制特性(有效态钙离子),并通过水培阻控、种植肥效、土壤钝化、吸收阻控等内容的研究及其细胞学、转录组学、土壤化学机理分析,探索钝化与竞争性抑制联合阻控→高密度水稻种植→安全种子→含镉秸秆去除修复模式,达到安全种植与去除修复同步化,为镉污染水稻土治理形成新的技术参考。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水培阻控研究,分析了不同浓度镉处理及钙多肽调控镉处理下水稻幼苗生长的生理变化和根系对镉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镉浓度的增加,镉胁迫抑制了水稻幼苗的株高和根生长,不同浓度镉胁迫下施加一定量的钙多肽,可以促进水稻幼苗的生长;隔胁迫的浓度大于2 mg/L时,水稻幼苗中叶绿素总含量显着降低,而施加钙多肽可以提高叶片中叶绿素总含量,对于不同浓度镉胁迫之间,施加钙多肽对提高叶片的叶绿素总含量差异不明显。根系对镉的累积量随镉胁迫浓度变化而变化。同时也随着培养的时间延长而增加。钙多肽可以减少根系对镉的累积量,低浓度镉胁迫(0.5 mg/L)下,钙多肽显着抑制根系对镉的吸收,镉胁迫浓度高于5 mg/L,钙多肽抑制根系对镉吸收的效果不明显。进一步采用免疫荧光技术和FTIR技术分析了镉胁迫及钙多肽调控镉处理水稻幼苗生长的可能机制,结果表明,FTIR分析表明水稻幼苗根细胞壁组分如纤维素、果胶以及多糖的特征吸收峰受到镉胁迫的显着影响,钙多肽能调控镉胁迫下根细胞壁组分的特征吸收峰变化。结合免疫荧光标记技术进一步分析,JIM5识别的去酯化果胶受镉胁迫和钙多肽调控的影响较小,而JIM7识别的酯化果胶参与镉胁迫以及钙多肽对镉胁迫的调控。2、通过高通量的转录组数据分析分析表明,镉胁迫对细胞组分和细胞代谢中酶的催化活性影响较大,且对植物代谢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可能跟镉抑制水稻幼苗细胞的信号转导有关。不同浓度的镉胁迫对水稻幼苗根系中转录差异基因影响较大,随着镉胁迫的浓度增高,影响水稻根细胞转录差异的强度增加。钙多肽能缓解水稻根细胞中镉胁迫带来的代谢抑制作用,有助于恢复镉胁迫下水稻根细胞能量代谢和生物合成过程。通过对差异基因组的GO富集和KEGG分析,证实了钙多肽通过影响细胞壁合成相关的基因,通过调控细胞壁蛋白糖基化对镉胁迫的调节。此外,还发现了与过氧化物酶相关基因,揭示了钙多肽对镉胁迫的调控与水稻根细胞吸收锰离子的关联。3、种植肥效研究,从氮肥角度上讲,钙多肽的有效成分主要是所含蛋白氮,因此,以尿素酰胺氮为对照,研究钙多肽对水稻的生长效应,以及水稻吸收钙离子、氮磷钾成分变化,探索钙多肽作为肥料的可行性,结果表明,以常规大田施氮量(180 kg/hm2)为标准施肥时,钙多肽组与尿素组的水稻植株高度几乎相似,40天内分别是30.65 cm、30.73 cm,80天的株高分别是39.87 cm、40.67 cm,但两组合的水稻植株含氮量却不同,钙多肽组与尿素组植株40天的含氮量分别是3.75 mg/g、5.66 mg/g,80天的含氮量分别是10.16 mg/g、12.54 mg/g,表明钙多肽所种植水稻植株的含氮量明显低于尿素组,可能是尿素分解转化为铵离子的速度较快所导致;通过测定磷、钾含量表明,钙多肽组与尿素组40天的磷含量分别是0.71 mg/g、0.64 mg/g,80天的磷含量分别是1.24 mg/g、0.86mg/g;40天的钾含量分别是9.24 mg/g、8.58 mg/g,而80天的钾分别是28.96 mg/g、21.33 mg/g,此结果与植株氮含量趋势相反,也表明蛋白氮与尿素酰胺氮具有不同功能与特性;通过测定钙离子吸收结果表明,钙多肽与尿素40天内的钙离子吸收量较为相似,分别为2.48 mg/g、2.26 mg/g,表明植株苗期生长无需吸收大量无机离子;但80天后的钙离子含量就明显不同,分别为8.26 mg/g、7.07 mg/g,表明钙多肽由于具有有效态钙离子促进了水稻植株对钙离子的吸收,同时以水溶性氯化钙作为对照以比较离子状态钙离子对水稻吸收效果,(仅仅为对照,氯离子抑制水稻生长);综合评价,钙多肽具有与尿素相似肥效,整体生长外观正常,但钙多肽组水稻植株无黄叶、且钙含量明显高于尿素,这为钙多肽竞争性抑制重金属隔离子建立了功能基础。4、土壤重金属钝化研究,基于钙多肽的相关特性,具有对水稻土重金属镉离子的钝化潜力,设计了以标准施肥氮量为基准的用量,测定对水稻土镉离子的钝化效应,结果表明,钙多肽对土壤中有效态镉离子具有较明显的钝化作用,30~90天内均可将Cd为2.0 mg/kg污染水稻土中的有效态降至0.824 mg/kg,降低比例达到58%,而对于镉含量为5.0 mg/kg的镉污染水稻土可达到降低56%,这作为具有肥效的多肽已是比较理想结果,同时与之对应的还原态镉、可氧化态镉均提高到45%~80%,进一步表明钙多肽具有作为钝化剂的基本特性。5、吸收阻控研究与秸秆去除修复探索试验,以常规种植复混肥为对照,以及用无重金属的动物蹄角水解为多肽为有机肥对照(市售养殖废弃物有机肥大多铜、锌超标,影响研究结果),利用盆栽试验研究钙多肽对水稻吸收镉的系列阻控效应,结果表明,水稻根部对隔离子具有较强富集效应,可将水稻土中的2.0 mg/kg Cd富集达到11.25 mg/kg(苗期)、13.94 mg/kg(分蘖期)、14.90 mg/kg(抽穗期)、11.63mg/kg(成熟期),富集程度达到5-7倍,这也表明水稻对隔离子的亲和性,与相关报道结果吻合,而对照复混肥水稻的富集镉含量为14.77 mg/kg(苗期)、16.50 mg/kg(分蘖期)、20.47 mg/kg(抽穗期)、16.80 mg/kg(成熟期),两者比较表明,钙多肽对水稻根部吸收镉仍然具有一定阻控作用,而对于含镉为5.0 mg/kg的污染水稻土则根部镉含量将更高,水解蹄角多肽介于钙多肽与复混肥之间;基于无机离子由根部向上运输的基本原理,测定水稻不同时期茎、叶、种子的镉含量变化,结果表明,钙多肽组水稻茎的镉含量分别为:1.25mg/kg(苗期)、3.94 mg/kg(分蘖期)、4.90 mg/kg(抽穗期)、1.59 mg/kg(成熟期),而对照复混肥组水稻茎的镉含量分别为:4.77 mg/kg(苗期)、6.56 mg/kg(分蘖期)、10.47 mg/kg(抽穗期)、6.62 mg/kg(成熟期),两者比较表明,钙多肽仍具有一定的阻控作用,但总体的镉含量均不低,这也是镉大米重复出现的生理富集原理,对于含镉为5.0 mg/kg的污染水稻土则整体进一步提高;对于含2.0 mg/kg Cd的水稻土组叶片镉含量测定表明,钙多肽组水稻成熟期的叶片镉含量为0.52 mg/kg,而复混肥对照组成熟期叶片镉含量为1.22 mg/kg;水稻种子的含镉量是研究的关键,钙多肽组的所制备糙米镉为0.081 mg/kg,复混肥组为0.238 mg/kg,钙多肽组的谷壳镉含量为0.0066 mg/kg,对照复混肥组为0.107 mg/kg;所有参数表明,水稻由根、茎、叶、糙米、谷壳的镉离子逐渐降低,而钙离子谷壳含量最高,结果符合植物生理学理论,也表明钙多肽的钝化效应和竞争性抑制作用。基于上述所有研究结论和秸秆修复理念,设计以0.28 m2的塑料盆为种植容器,实施高密度种植试验,所种植水稻每平方米达到1200株以上(常规为140株),研究镉吸收状况、水稻生长状况、秸秆总干重量等指标,结果表明,水稻生长良好,对照复混肥组水稻中部略有发黄现象,类似烧苗,结实较少,但钙多肽组的水稻生长完全正常,无发黄现象(与前期其它研究一致),让人意想不到的结果是复合肥组(0.138 mg/kg)与钙多肽组(0.012 mg/kg)糙米含镉量均合格达标,分析其机理是植株太多、根系稠密、局部有效态隔离子被大量根系围绕而吸收,单株吸收量相对减少近5~8倍,这也是多肽的特殊功能所致,并且每平方所有秸秆可吸收8.238 mg Cd,可实现安全种植与秸秆修复同步化,并且20年内可实现秸秆去除修复(国家标0.3 mg/kg为污染土,只需5年左右可达到去除修复-估计值),这也许是未来可供参考的重要研究方向。
付沛[2](2020)在《水稻种质开花期的耐热性评价及相关生理调控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开花期是水稻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此时遇高温热害导致水稻的花药开裂、花粉萌发和受精等进程受阻从而影响水稻的自花授粉受精,最终形成未受精粒(空壳粒)而减产甚至绝收。我国双季早稻和中稻生产过程中,开花期常遭遇高温热害而造成产量损失,危害我国粮食安全生产。因此,筛选开花期耐热水稻种质、研究水稻开花期耐热性的分子机理,对加快选育开花期耐热的水稻新品种进而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鉴定了331份水稻种质的开花期耐热性,经筛选与鉴定最终得到3份开花期耐热水稻种质和3份开花期热敏感水稻种质;观察并比较了这6份水稻种质在高温和适温条件下花药形态特征,测定并比较其抗氧化酶活性和内源激素含量及其差异,分析了开花期耐热性(热胁迫指数)和抗氧化酶活性和内源激素含量等生理生化指标的的相关性,分析了这6份水稻种质在高温和适温条件下与氧化作用和内源激素相关基因的表达模式。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331份水稻种质经过田间自然高温处理和开花日期记录后并结合气象监测数据分析,从中筛选出99份处理组开花期遭遇高温而对照组避开高温的水稻种质;其中45份水稻种质的有效穗数无显着性差异,以热胁迫指数作为耐热评价指标,最终确定了3份最耐热的水稻种质(热胁迫指数为0.02、0.04、0.06)和3份最热敏感的水稻种质(热胁迫指数为0.44、0.50、0.69)。(2)对3份热敏感和3份耐热水稻材料开花后的花药进行形态观察与鉴定,观察花药开裂情况并统计花药开裂的比例、花粉育性和花粉粒直径。结果显示高温处理条件下耐热水稻材料花药开裂正常,能保持较高的K值,散粉后花药呈干瘪状且颜色较白,花粉着色率相较于适温对照组无显着改变;而热敏感水稻材料在高温胁迫下花药开裂程度显着降低,多数为部分开裂,未开裂的花药呈充实饱满状,内在有较多花粉且颖花整体颜色偏黄,花粉着色率相较于适温对照组显着降低;花粉粒直径测定结果表明,短期高温胁迫对热敏感水稻材料与耐热水稻材料花粉粒直径无显着影响。(3)对3份热敏感和3份耐热水稻材料花药中的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进行测定发现,高温处理条件下热敏感水稻三种抗氧化酶活性均显着低于耐热水稻材料,热胁迫指数与CAT活性、SOD活性以及POD活性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8639、-0.9514和-0.9105。水稻应答开花期高温过程中,耐热和热敏感水稻花药中的脱落酸(ABA)含量存在显着差异,而茉莉酸(JA)、茉莉酸甲酯(Me JA)、茉莉酸-异亮氨酸(JAIle)和二氢茉莉酸(DJA)四种内源激素含量在耐热和热敏感水稻花药中无显着性差异。(4)高温处理条件下,耐热水稻花药中的过氧化氢酶基因CAT1、超氧化物歧化酶基因Os SOD8、过氧化物酶基因PODA2的表达水稻显着高于热敏感水稻花药中相应基因的表达水平;而适温对照条件下两组间基因表达水平无显着差异。高温条件下,ABA合成相关基因ALDH在热敏感水稻材料中表达量下调而在耐热水稻材料中上调表达,JA合成基因Os OPR8、JA-Ile合成相关基因Os JAR1和Me JA合成相关基因JMT在热敏感与耐热水稻材料间未表现出明显的规律性。研究结果表明:高温抑制热敏感水稻的花药开裂而对耐热水稻的花药开裂无明显影响;抗氧化酶CAT、SOD和POD活性以及内源ABA含量在热敏感和耐热水稻种质之间存在显着差异,且SOD和POD活性与热胁迫系数呈极显着负相关关系;高温处理条件下,耐热和热敏感水稻花药中与氧化作用相关的基因CAT1、基因Os SOD8、基因PODA2的表达模式存在显着差异。花药开裂可作为形态指标,CAT、SOD和POD活性可以作为生理指标,基因CAT1、Os SOD8、PODA2的表达水平可作为分子指标,来评价水稻开花期的耐热性。
张恒栋[3](2020)在《米粉稻品质与产量形成特点及其氮肥调控效应研究》文中认为米粉稻有利于促进粮食结构和总量平衡,满足人们消费多样性的需求,其品种来源主要为早籼稻,种植米粉稻是解决早籼稻因食味品质差导致其经济价值低的一条有效途径。目前米粉稻品质和产量形成特点尚不明确,研究米粉稻品质和产量形成特点对于形成优质、高产的米粉稻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收集了湖南省种植的19个早籼稻品种,明确其稻米品质与米粉品质的关系;选择代表性的米粉稻品种(陆两优996、中嘉早17和中早39)和对照品种(陵两优268、湘早籼42、湘早籼45)为材料,进行品种比较和氮肥调控的大田试验,明确米粉稻品质及产量形成特点,探明氮肥运筹对米粉稻品质和产量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稻米中直链淀粉含量与米粉的断条率(R=-0.679,P<0.01)、吐浆值(R=-0.946,P<0.01)、膨胀率(R=0.886,P<0.01)、均匀度(R=0.565,P<0.05)呈显着或极显着相关性。采用Density模型拟合稻米直链淀粉含量与米粉断条率的关系,得出直链淀粉含量低于13.4%时,稻米不能加工成米粉,稻米直链淀粉含量高于23.2%时,米粉断条率为0;米粉的吐浆值≤15%、膨胀率≥200%、均匀度≥90%时稻米直链淀粉含量最低分别为22.5%、16.8%、20.6%;根据断条率为0,筛选出6个适合做米粉的早籼稻品种(蓉优233、湘早籼24、中嘉早17、广陆矮4号、中早39、陆两优996)。(2)米粉稻品种直链淀粉含量显着高于对照品种,米粉稻品种在早季种植比在晚季种植其直链淀粉含量高2.1%-13.7%,对照品种直链淀粉含量在早季种植比在晚季种植低4.7%-21.9%。(3)分析米粉稻和对照品种稻米淀粉颗粒分布情况,米粉稻中小粒径(D≤6.21μm或μm9.09)的淀粉颗粒含量高于对照品种,大粒径的淀粉颗粒含量低于对照品种。(4)作为直链淀粉积累量和粒重的比值,直链淀粉含量主要是由直链淀粉积累量决定的,分析直链淀粉积累参数,米粉稻比对照品种的直链淀粉最大积累速率和平均积累速率分别高24.9%-80.7%和28.2%-70.4%,直链淀粉积累的渐增期、快速期、缓增期直链淀粉积累速率米粉稻比对照品种分别高11.3%-70.0%、23.5%-85.0%、23.1%-85.0%。直链淀粉最大积累速率启动时直链淀粉积累量米粉稻比对照品种高60.2%-97.6%,稻米中直链淀粉积累量与直链淀粉最大积累速率启动时直链淀粉的积累量呈极显着正相关性(R=0.999)。(5)分析与直链淀粉形成关系最密切的两个代谢途径,糖酵解/糖异生途径中有三个下调蛋白LOC_Os01g62420.1、LOC_Os02g36600.1、LOC_Os08g37380.2,蔗糖和淀粉途径中有两个下调蛋白LOC_Os05g32710.1、LOC_Os04g43360.1,和一个上调蛋白LOC_Os06g04200.1,它是参与颗粒结合型淀粉合成酶重要的蛋白,可以催化ADPG和UDPG形成直链淀粉。(6)对照品种比米粉稻有效穗数高8.3%-32.6%,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米粉稻比对照品种平均高5.2%-19.9%、3.8%-11.2%和2.4%-6.4%,米粉稻和对照品种均以粒重对产量的贡献率最大。籽粒灌浆渐增期、缓增期和灌浆持续期时间米粉稻比对照品种平均长1.1d、0.8d、3.1d,最大灌浆速率启动的时间米粉稻比对照品种平均推迟1.5d。(7)减氮(120kg hm-2)LLY996直链淀粉含量显着增加,而LLY268则表现相反的趋势。减氮LLY996和LLY268有效穗数、穗粒数和产量降低。减氮造成LLY996成熟期干物质重减少,收获指数增加,对照品种则相反。减氮LLY996和LLY268稻草和籽粒含氮量、吸氮量降低5.2%-19.5%、5.7%-29.6%;氮肥偏生产力、氮素籽粒产效率分别提高18.0%-24.5%、10.5%-13.3%,差异显着。综上所述,米粉稻淀粉有小粒径淀粉颗粒含量高的特点,且米粉稻直链淀粉含量高于23.2%时米粉断条率为0。米粉稻形成较高的直链淀粉含量主要与其“糖酵解/糖质异生途径”和“淀粉和蔗糖合成途径”中6个关键蛋白的上调或下调表达导致的较高直链淀粉积累量和积累速率有关。米粉稻产量构成因子中粒重对产量的贡献最大,且粒重的大小与籽粒灌浆持续时间的长短有关。减氮虽然有利于米粉稻直链淀粉含量的提升,但会造成有效穗数和穗粒数的降低而减产。
苏琳[4](2020)在《基于X射线CT的水稻穗部性状表征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稻稻穗的结穗率、结实率等性状的表征对水稻产量计算和遗传性状分析具有重要意义,往往人工测量方法劳动量大,效率、精度偏低,而基于机器视觉的稻穗表征需要通过人工展开稻穗,效率低,也无法对结实情况进行检测,针对此类问题,因此开展X射线计算机断层成像技术(Computed Tomography,CT)在水稻穗部性状表征方法的研究,有一定工程应用价值。本文首先对CT图像中稻穗各部分的特征进行分析,然后对稻谷穗部枝梗连接以及本身重叠致使无法准确计数的问题,开展了相应的穗部性状表征方法研究,利用距离变换分水岭算法分割稻谷,去除稻谷间重叠及穗部枝梗;根据稻谷结构的空间连续性,分别进行稻谷与米粒的三维提取,从而实现性状表征;针对稻穗结构存在多样性,无法同时满足所有稻穗分割与提取的问题,研究了基于Mask R-CNN(Mask Region-based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算法的水稻穗部CT图像特征提取与识别方法;根据分割结果中稻谷掩码特征,提出了三维空间提取稻谷的算法,实现性状表征。基于深度学习算法中分类的原理,研究了识别秕谷的方法。针对八组不同的稻穗,分别采用上述两种方法进行性状的表征。实验结果证明,X射线CT的性状表征方法可以采用无损检测方法对稻谷进行识别、计数,秕谷识别功能,实现水稻结实率的表征。同时采用的Mask R-CNN算法,具有通用性,能够自动实现不同稻穗的性状表征与识别。
姜硕琛[5](2020)在《硒对镉胁迫下水稻生长及镉、硒转运与富集的影响》文中提出镉污染和硒缺乏是我国水稻生产目前存在的问题,施硒对缓解镉对水稻的胁迫、减少镉富集、增加硒吸收具有一定的效果。本试验通过对不同镉胁迫下进行施硒处理,研究了6个水稻品种生长及硒和镉转运与富集的影响。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镉减少了水稻株高和穗长,阻碍了水稻营养结构的搭建,降低了“库”的大小,减少了光合作用产生的干物质量,降低了水稻产量。其原因可能是降低了水稻根系对养分的吸收和光合作用能力。硒增加了水稻千粒重和产量,增加了光合作用产生的干物质量。其原因可能是硒保护了叶绿体功能,增强了光合作用速率。但高镉土壤下硒的增产效果降低。(2)高镉土壤下,各部位镉含量显着增加,叶和茎镉转运量增加,但转运效率降低,籽粒各部位镉含量显着增加,叶和茎BCF增加,穗、糙米和精米BCF降低。施硒后叶和茎镉含量增加,穗镉含量减少,叶和茎转运量和转运效率降低,籽粒各部位镉含量显着降低,叶和茎BCF增加,穗、糙米和精米BCF降低。孕穗期镉主要分布在茎秆中(82.24%),成熟期镉主要分布在穗(57.57%)和茎(36.06%)中,籽粒中镉浓度为谷粉层>谷壳>精米。水稻各部位镉含量与糙米和精米中镉含量呈极显着的正相关,孕穗期叶和茎相关性高于成熟期,成熟期穗部镉含量与精米和糙米中镉含量相关性最高。(3)未施硒处理下,高镉土壤成熟期叶和茎中硒含量减少。在施硒处理下,高镉土壤成熟期叶部硒含量增加,但穗部硒含量降低。高镉土壤下叶和茎硒转运量降低,茎硒转运效率降低,籽粒各部位硒含量降低,降低量的大小顺序为精米>谷粉层>糙米>谷壳。施硒增加了各部位硒含量,硒转运量增加,叶硒转运效率增加,茎硒转运效率降低,籽粒各部位硒含量增加,增加量的大小顺序为谷粉层>谷壳>糙米>精米。籽粒中硒浓度大小顺序为谷粉层>谷壳>精米。糙米中硒的利用率为5.18%~6.70%,精米中硒的利用率为1.16%~1.92%。(4)C两优386可能是一个镉污染区富硒栽培的高产品种。低镉土壤下施硒可使黄华占、C两优386、Y两优7号、深两优5814精米中镉浓度低于0.2mg/kg。在高镉土壤下施硒,精米镉浓度虽降低但仍高于0.2mg/kg。低镉土壤下施硒可使水稻达到富硒稻米的标准,高镉土壤下施硒仅湘晚籼13达到富硒稻米的标准。
伍鑫[6](2019)在《施氮量对绿米稻色素含量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有色稻作为功能稻中的一类特异水稻种质资源,因其种皮、果皮以及糊粉层中富集不同种颜色的色素,而使其糙米呈现出不同颜色。其中,绿色米是叶绿素沉积在种皮产生的绿色。目前市场上常见及研究较多的是黑米和紫米,而有关绿米稻的报道极少。本文以日本引进绿米稻品种D26和ND4为材料,设置5个氮肥水平(CK:0 kg/hm2、N1:90 kg/hm2、N2:135 kg/hm2、N3:180 kg/hm2和N4:225 kg/hm2),研究施氮量对绿米稻色素积累特性、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为绿米稻的高产优质栽培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绿米稻颖果和颖壳中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颖果总酚的含量均随着生育进程的推进降低。在花后整个生育期绿米稻颖果中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颖果总酚含量均表现为N4>N3>N2>N1>N0。花后35天,D26颖果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含量在N4处理下均显着高于其他处理;ND4叶绿素a含量在各施氮处理间差异不显着,N0、N1处理下叶绿素b含量显着低于其他施氮处理,类胡萝卜素在各施氮处理间达到显着或极显着差异。表明施氮量对绿米稻色素含量影响显着,增施氮肥显着增加绿米稻色素含量。(2)两个绿米稻品种剑叶中叶绿素的含量均随着生育进程的推进而表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花后20天(净光合速率最大),D26叶绿素a表现为N4>N3>N1>N2>N0;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表现为N4>N3>N2>N1>N0;ND4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均表现为N4>N3>N2>N1>N0。表明氮肥对绿米稻剑叶光合色素含量影响显着。随着生育进程的推进,不同氮肥处理下的剑叶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呈先增后降的趋势,均在花后20天达到最大值。从施氮水平来看,剑叶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及气孔导度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呈先增后降的变化趋势,而细胞间二氧化碳浓度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呈先降低后增加的变化趋势。花后20-35天,剑叶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及气孔导度均在N3处理下最大,N0处理下最低。表明适宜的施氮量(N3)能显着提高绿米稻剑叶光合效率。(3)两品种有效穗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着粒数及产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呈先增后降的变化趋势,在N3(180kg/hm2)处理下产量达到最大值。在0-180kg/hm2范围内,施用氮肥增加了D26绿米稻的着粒数和千粒重;增加了ND4绿米稻的着粒数和结实率,提高了产量;而当施氮量大于180kg/hm2,D26和ND4着粒数、结实率降低,导致产量降低。糙米率、精米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但各处理间差异不显着;而整精米率、蛋白质含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呈先增后降的变化趋势,且蛋白质含量在各个处理间差异显着;在N3(180kg/hm2)处理下蛋白质含量达到最大值。当氮肥超过180kg/hm2时,绿米稻的外观及营养品质下降。表明就品质而言,N3为最佳处理。综上所述,对D26和ND4两个绿米稻品种籽粒色素虽然在N4处理下最大,但和N3处理下差异未达到显着水平。因此,综合色素、光合特性、产量以及品质,在本试验条件下,D26和ND4在180kg/hm2的氮肥水平下可达到增产提质的效果,为本试验的最佳处理。
邓思涵[7](2019)在《不同类型叶面铁肥阻控水稻富集镉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水稻作为人类的主要粮食之一,为我国65%以上人口提供主食。但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相对应而来的重金属污染随之普遍,其中水稻重金属污染也日渐突出。据环境保护部和国土资源部联合发布《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显示,农田镉(Cd)污染点位超标率达7.0%,位于8种无机污染物之首。土壤中镉一方面影响土壤的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降低土壤肥力,另一方面被水稻吸收后,可能会导致水稻产量下降,严重者甚至会直接造成水稻植株死亡。因此研究水稻中重金属镉污染及阻控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本研究在株洲县某中度污染区开展大田试验和采集长沙县某轻度污染土壤开展盆栽试验,最后再由盆栽试验推广至大田试验验证效果。探究水稻不同叶中镉含量与稻米中镉含量关系及喷施不同叶面肥铁肥后对水稻光合作用影响、叶片中抗氧化酶系统影响及铁含量和重金属镉含量影响。以期对农田重金属污染及食品安全问题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得出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野外随机采集水稻植株样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水稻叶中Cd含量与谷壳、糙米中Cd含量呈显着正相关,其中第一叶中Cd含量与糙米Cd含量相关性最明显(R2=0.8578),为运用叶面肥阻控稻米富集Cd提供理论依据。在此基础上,四种市场上随机购买的叶面肥(Ca肥、Si肥、N肥、Fe肥)均能有效促进水稻产量和降低稻米中Cd含量,其中叶面Fe肥增产效果最佳可增产27.27%,同时可减低糙米中Cd含量32.66%。(2)在轻度Cd污染盆栽条件下,喷施四种不同类型叶面Fe肥(Fe2+、Fe3+、Fe(Ⅱ)、Fe(Ⅲ))较CK相比可以提高水稻2.45%~13.14%的产量,提升效果最佳在中浓度Fe(Ⅱ)。喷施适量浓度的Fe(Ⅱ)和Fe(Ⅲ)可以提升水稻叶中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作用率,还能降低叶片中胞间二氧化碳的浓度,同时可以显着增加水稻叶片中POD、SOD和CAT含量,且增加效果明显优于Fe2+和Fe3+,但过量喷施可能会导致叶片中MDA含量上升。喷施四种叶面Fe肥可以显着提升叶、谷壳和糙米中Fe含量,但在茎中和根中提升效果不明显。喷施四种叶面Fe肥均能有效降低叶中Cd含量,但只有在中高浓度喷施下才能有效降低糙米和谷壳中Cd含量,最高可降低糙米中29.03%Cd含量。本研究为大田推广试验提供依据。(3)在中度污染的大田条件下验证盆栽试验,喷施四种不同类型叶面Fe肥可以提高水稻0.99%~9.68%产量。喷施适量浓度的Fe(Ⅱ)和Fe(Ⅲ)可以提升大田中水稻叶绿素含量、净光合作用率和降低胞间二氧化碳浓度,大田喷施叶面Fe肥对水稻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没有明显影响。这与前期盆栽试验结果相类似。喷施中高浓度的Fe(Ⅱ)和Fe(Ⅲ)可以显着提升水稻叶片中POD、CAT含量,同时降低MDA含量。在大田中喷施叶面Fe肥对水稻叶片中SOD活性影响不大。喷施中高浓度Fe(Ⅱ)和高浓度Fe(Ⅲ)可以明显增加水稻糙米、谷壳、叶和茎中Fe含量,但在根中提升Fe效果不明显。喷施高浓度Fe2+、Fe(Ⅲ)和中浓度Fe(Ⅱ)可以显着降低谷壳、叶和茎中Cd含量。喷施四种叶面Fe肥对稻米中Cd含量虽有降低趋势但没有显着降低效果,最高可降低糙米中12.90%含量,其总体效果不及盆栽试验,故建议与其他阻控水稻吸收Cd的措施相结合。
莫祎[8](2019)在《水稻转Cry1Ab基因恢复系及其杂交组合后代抗虫性评价》文中提出螟虫是水稻主要病虫害之一。水稻及其近源种尚未发现抗源,通过转基因技术将外源抗虫基因转入水稻是目前行之有效的重要手段。强优恢复系HR1128是选育的大穗骨干亲本,表现为穗大粒多、高度抗倒和结实率高。以HR1128为父本选育的杂交组合具有丰产性高、抗倒性强的特点,在多省审定并推广,创造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本研究以转cry1Ab基因抗虫恢复系mfb-MH86为供体,对HR1128的螟虫抗性进行改良,分析了改良株系的农艺性状及抗虫性,进行了配组,为选育高产抗虫转基因水稻亲本及组合打下基础。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筛选得到3个优良的回交转育品系KR1128-1,KR1128-2,KR1128-3,螟虫抗性大幅提升。分子检测和酶联反应结果显示,改良株系中含有稳定遗传的抗虫基因cry1Ab;与HR1128相比,改良恢复系二化螟抗性却极显着提升,达到高抗在株高、穗粒数等农艺性状没有显着差异。酶联免疫吸附检测(ELISA)显示,改良恢复系的抗虫蛋白含量在茎秆,叶鞘含量较高,谷粒中含量最少。2、改良恢复系所配16个杂交稻组合中Y58S系列产量较为稳定,其中Y58S/KR1128-3的产量最高,较非转基因组合增产7.49%,较目前生产上推广面积大的品种Y优1号增产18.84%;两年的测定统计数据表明炳1A系列的结实率较为稳定。3个改良恢复系中KR1128-3在产量性状方面表现的比KR1128-1,KR1128-2更为稳定,且高产。3、研究获得的改良株系及其组合在品质性状上与非转基因对照没有显着差异。试验检测了转基因的抗虫恢复系的稻米品质,结果显示在碾磨品质,外观品质,胶稠度及直链淀粉含量新的抗虫恢复系和非转基因的HR1128之间并没有显着性的差异变化,表明Bt基因并没有引起水稻稻米品质优劣的变化。新的抗虫组合与非转基因组合之间的碾磨品质,外观品质,胶稠度及直链淀粉含量方面的变化不明显,只有小部分组合,少部分品质方面有细微差异,并没有引起组合之间明显的差距变化。
周飞[9](2019)在《水稻-苋菜间作对土壤砷吸收的影响及水分的调控效应》文中认为土壤中的砷容易被植物吸收,过量的砷会危害农作物,并直接或间接地威胁人体健康。利用生物量较大的苋菜在砷污染土壤进行植物修复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水分调节能显着影响水稻对砷的吸收,当前关于旱地蔬菜与水稻间作吸收调控土壤中砷的研究还较少。本文通过小区种植试验,比较华南地区的10个苋菜品种砷累积能力差异,筛选出对砷富集能力较强的苋菜品种,探讨其与水稻间作对水稻砷吸收累积和根区土壤速效养分的影响;最后通过小区试验探明不同水分条件对水稻-苋菜间作系统中砷吸收的调控效果,以期在生产上采取合理的措施,实现在砷污染土壤上“边生产边修复”的目的。研究工作主要取得以下结果:1.通过小区试验对市面上常见的10个苋菜品种进行砷吸收累积差异对比研究,发现圆叶白苋菜生物量显着高于其他品种,其地上部、地下部生物量分别达26.6与1.3 g(干重,下同),同时其对砷有较强的富集能力,单株砷累积量达119.5μg,与累积量最小的大尖叶青苋菜相比,提高了17.2倍。对比其他品种,圆叶白苋菜转运系数也是最高的,其转运系数达到0.43,说明圆叶白苋菜从土壤中吸收的砷更多的向地上部转移。因此圆叶白苋菜较之其他9个品种,更适宜作为修复植物在砷污染地区种植。2.通过小区试验,研究三种水分管理的水稻栽培模式下水稻生物量、产量以及各部位砷含量的差异,发现与CK(正常淹水处理)相比,T15(土面下水位15 cm落干后复水)和T30(土面下水位30 cm落干后复水)水稻地上部、地下部生物量以及单位面积产量均显着提高,其中T15与T30单位面积产量分别增加66.4%与65.2%。同时T15和T30显着降低了水稻地上部、地下部、谷壳和糙米对砷的吸收(P<0.05),T15各部位砷含量分别下降40.8%、45.5%、71.3%和53.6%,T30各部位砷含量分别下降75.4%、61.4%、51.8%和53.1%。因此,在砷污染地区种植水稻,不饱和的水分条件能够显着降低水稻对的砷吸收。3.通过小区试验,研究在“高畦”(畦高5 cm种植苋菜,保持不淹水)“深沟”(保持淹水种植水稻)系统中,水稻单作(CK)、水稻与圆叶白苋菜间作(TB)、水稻与籽粒苋间作(TM)、水稻与红苋菜间作(TH)下水稻产量、砷含量及砷累积量、根际土壤速效养分与有机质的差异。发现与CK相比,TB显着提高了水稻地上部、地下部、谷壳和糙米砷含量,增幅分别为:88.49%、65.37%、152.66%、45.5%(p<0.05)。同时TB对每平方米土壤砷的提取量达5.44 mg,为CK的1.67倍。TB水稻地上部生物量较CK提高了63.3%。TB水稻根际土壤的铵态氮、速效磷、速效钾以及有机质含量较CK分别增加37.8%、9.8%、16.2%、27.1%。4.通过小区试验研究在淹水、干湿交替、干旱三种水分条件下,水稻-苋菜单间作系统中植株各部位砷含量、水稻根表铁膜数量、水稻根际土p H、有机酸含量以及有效态砷含量的差异。研究发现间作显着降低了水稻单株生物量以及单位面积产量,但对苋菜生物量无影响。在水稻成熟期,与CK相比,干湿交替间作下水稻地上部、地下部、谷壳、糙米砷含量分别下降76.2%、71.9%、46.7%和40.2%,根表铁膜数量增加了3.8倍,水稻根际土中有机酸量降低15.3%,有效态砷降低9.2%,有机质含量降低49.4%。同时干湿交替间作对修复土壤砷效果明显,砷提取当量比达1.19。综上所述,在水稻与苋菜间作系统中,干湿交替的水分条件能够促进水稻根表铁膜的形成,同时降低水稻根际土中有机酸、有机质以及有效态砷的含量,并显着减少砷在水稻各部位的累积,同时系统砷提取当量比达1.19,可以为砷污染农田进行边生产边修复提供参考。
刘冠明[10](2018)在《广东杂草稻的遗传多样性分析及其耐盐基因挖掘》文中认为种质资源是水稻育种的重要物质基础。为了获取水稻育种优良种质资源,本研究在广泛收集广东省不同地区的杂草稻种质材料的基础上,选取代表性杂草稻种质为材料,分析了形态性状遗传多样性、种子耐储藏性、不同生育时期耐盐性遗传多样性以及分子遗传多样性;采用基于RNA-seq的数字基因表达谱技术,进行了耐盐杂草稻种质ZJ3耐盐相关基因挖掘研究。获得了如下主要结果:1.收集了广东不同地区的169份杂草稻种质材料。这些材料来自广东七个不同地区,其中湛江地区收集的材料最多,其次是潮汕地区,再次是江门地区。惠州河源梅州地区最少。2.选取40份代表性广东杂草稻种质的形态性状调查表明,分蘖数变幅为9.6~17.8个/株,平均值为14.3个/株,变异系数为15.20%;株高变幅为94.9~135.3cm,平均值为114.3cm,变异系数为8.76%;播种至抽穗天数变幅为59.7~75.5d,平均值为69.5d,变异系数为6.27%;有效穗数变幅为6.7~13.6穗/株,平均值为10.2穗/株,变异系数为17.90%;谷粒长变幅为5.35~10.92mm,平均值为8.16mm,变异系数为12.85%;谷粒宽变幅为2.26~3.19mm,平均值为2.61mm,变异系数为9.51%;谷粒长/宽变幅为2.06~4.75,平均值为3.12,变异系数为18.13%;有的杂草稻种质材料的落粒性强,有的种质材料不容易落粒;杂草稻种质材料中,有长芒、短芒和无芒的各种类型;谷壳颜色有黄色、褐色和斑点色类型;籽粒米皮颜色有红色、黑色和白色类型。3.通过人工老化对17份种质材料进行耐储藏性鉴定表明,人工老化30天后,有8份材料仍有50%以上的发芽率;人工老化40天后,有2份材料仍有30%以上的发芽率。对17份不同种质材料在芽苗期、苗期、分蘖期进行耐盐性分析表明,在0.5%Na Cl和1%Na Cl两种盐胁迫浓度处理下,材料ZJ3、ZJ2和CS1在芽苗期和苗期均具有较强的耐盐性;在0.5%Na Cl和0.8%Na Cl两种浓度盐胁迫处理下,材料ZJ3和JM1在分蘖期的耐盐性较强。4.利用SRAP分子标记对40份代表性广东杂草稻种质材料进行分子遗传多样性分析表明,22对SRAP标记引物共检测到多态性位点141个,每对引物可检测出4~9个,平均检测出6.4个多态性位点;多态性百分率为22.22%~87.5%,平均多态性百分率为64.39%。地区内种质材料间的遗传距离平均值小于全部种质材料间的遗传距离平均值,也小于不同地区间种质材料间的遗传距离平均值。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以遗传距离0.12为阀值,可将40份种质材料聚为八大类。5.利用基于RNA-seq的数字基因表达谱技术,分析耐盐杂草稻种质ZJ3与不耐盐水稻品种金农丝苗在苗期0.5%Na Cl盐胁迫处理和对照的盐胁迫响应基因表达差异,结果表明,(1)耐盐杂草稻种质ZJ3盐胁迫处理T1与其对照CK1比较,共检测出1322个表达差异基因,其中1073个基因上调表达,249个基因下调表达;不耐盐水稻品种金农丝苗盐胁迫处理T2与其对照CK2比较,共检测出1222个表达差异基因,其中373个基因上调表达,849个基因下调表达;与不耐盐水稻品种金农丝苗比较,耐盐杂草稻种质ZJ3共检测出644个表达差异基因,其中564个基因上调表达,80个基因下调表达。(2)耐盐材料ZJ3和不耐盐材料金农丝苗0.5%Na Cl盐胁迫处理和对照的差异表达基因中,两个材料在盐处理后共同表现差异表达的基因有261个,ZJ3盐胁迫处理T1与其对照CK1差异表达基因中有1061个是T1特异表达的;金农丝苗T2与其对照CK2差异表达基因中有961个是T2特异表达的。(3)采用0.5%Na Cl盐胁迫处理后,与不耐盐水稻品种金农丝苗比较,耐盐杂草稻种质ZJ3特异的盐响应基因有145个。通过GO分析的结果表明,这些基因的功能主要包括代谢过程、细胞过程、定位和刺激反应、细胞组分、细胞、细胞器、催化活性、绑定和转运活性基因等。6.从耐盐杂草稻ZJ3盐胁迫响应特异表达基因中筛选到了25个与耐盐相关的基因,其中有1个耐盐转录因子基因(DREB2)和24个其它基因,包括氧化还原酶基因、蛋白激酶基因、核酸三磷酸酶基因、尿苷二磷酸-葡萄糖基转移酶基因、磷酸化酶基因、阳离子转运相关蛋白基因和苯丙烷合成相关基因。选取其中7个基因进行q PCR分析的结果表明,盐胁迫处理后,ZJ3与对照比较,4个基因明显差异表达,且均为上调,与数字基因表达谱分析的结果相似;ZJ3和金农丝苗比较,Os01g0206700(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基因)、Os02g0167300(核苷三磷酸酶基因)和转录因子基因DREB2(失水蛋白转录因子基因)等3个基因的相对表达量依然有较明显的差异,且表现为上调,与数字基因表达谱分析的结果相似。本研究的结果表明,广东杂草稻材料具有较高的形态性状、耐盐性和种子耐储藏性遗传多样性;一定的分子遗传多样性;获得了盐胁迫下杂草稻材料ZJ3的特异响应基因145个,其中耐盐相关基因25个。这些结果对进一步研究和利用广东杂草稻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二、水稻结实过程中谷壳的作用及生理变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水稻结实过程中谷壳的作用及生理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1)钙多肽对水稻(Oryza sativa L.)吸收Cd2+的阻控效应及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我国农田镉污染现状及危害 |
1.2.1 我国农田镉污染现状 |
1.2.2 农田镉污染的主要来源 |
1.2.3 农田镉污染的危害 |
1.3 水稻吸收积累镉的机理及影响因素 |
1.3.1 土壤中镉的形态分布及其生物有效性 |
1.3.2 水稻吸收积累镉的机理 |
1.4 镉污染土壤修复技术进展 |
1.4.1 镉污染土壤修复技术概述 |
1.4.2 植物吸收镉阻控技术 |
1.4.3 钙对植物的生理功能 |
1.4.4 钙多肽对重金属镉污染的调控 |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6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
1.7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7.1 研究内容 |
1.7.2 创新点 |
第2章 钙多肽对调控镉胁迫水稻幼苗生长及对镉吸收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材料和方法 |
2.2.1 供试材料 |
2.2.2 营养液配制 |
2.2.3 实验方法 |
2.2.4 培养条件 |
2.2.5 测量方法 |
2.2.6 图像处理与数据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钙多肽对不同浓度镉处理下水稻幼苗生长的影响 |
2.3.2 钙多肽对不同浓度镉处理下水稻叶片中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2.3.3 钙多肽对不同浓度镉处理下水稻根中Cd含量的影响 |
2.4 讨论 |
2.4.1 钙多肽可减少水稻幼苗根系对镉的吸收 |
2.4.2 钙多肽可提高镉胁迫下水稻幼苗叶片中叶绿素总含量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钙多肽调控水稻幼苗根系细胞壁成分变化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和方法 |
3.2.1 供试材料 |
3.2.2 水稻的培养与处理 |
3.2.3 水稻根系细胞壁的提取及FTIR表征分析 |
3.2.4 水稻幼苗根的石蜡切片 |
3.2.5 抗体免疫标记 |
3.2.6 显微镜观察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镉胁迫下水稻幼苗根中细胞壁FTIR谱图分析 |
3.3.2 钙多肽调控水稻幼苗镉胁迫下根中细胞壁FTIR谱图分析 |
3.3.3 钙多肽调控水稻幼苗镉胁迫下根中细胞壁FTIR谱图的半定量分析 |
3.3.4 镉胁迫及钙多肽调控对水稻根细胞中果胶变化的影响 |
3.4 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镉胁迫及钙多肽调控镉胁迫水稻幼苗根系的转录组分析 |
4.1 引言 |
4.2 材料和方法 |
4.2.1 供试材料 |
4.2.2 水稻的培养与处理 |
4.2.3 RNA提取及RNA测序文库的建立 |
4.2.4 生物信息学分析 |
4.2.5 转录组测序原始数据和质控数据统计 |
4.2.6 测序序列质量评估 |
4.2.7 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 |
4.2.8 差异基因GO富集分析 |
4.2.9 差异基因的KEGG富集分析 |
4.3 实验结果 |
4.3.1 测序原始数据和质控统计 |
4.3.2 测序序列质量评估 |
4.3.3 基因表达分析 |
4.3.4 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与分析 |
4.3.5 差异基因的GO注释分析 |
4.3.6 差异基因的KEGG注释分析 |
4.3.7 细胞壁合成相关基因分析 |
4.4 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钙多肽对水稻生长及Ca~(2+)、Mg~(2+)的吸收影响研究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试验材料 |
5.2.2 试验设计 |
5.2.3 测量项目与方法 |
5.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不同施氮量对水稻生长的影响 |
5.3.2 不同施氮量对水稻植株N、P、K含量的影响 |
5.3.3 不同施氮量对水稻植株Ca、Mg含量的影响 |
5.3.4 相同施氮量、不同施钙量对水稻生长的影响 |
5.3.5 相同施氮量、不同施钙量对水稻吸收Ca~(2+)、Mg~(2+)的影响 |
5.4 结论与讨论 |
5.4.1 施氮量与水稻对营养物质吸收与积累 |
5.4.2 钙多肽组合施肥对水稻的生长促进作用 |
5.4.3 施钙肥促进水稻的生长和对Ca的吸收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钙多肽对Cd~(2+)污染土壤的钝化效应研究 |
6.1 引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试验材料 |
6.2.2 试验方法 |
6.2.3 测量项目与方法 |
6.2.4 实验数据处理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钙多肽对镉污染土壤中p H的影响 |
6.3.2 钙多肽对土壤中有效镉的影响 |
6.3.3 钙多肽对土壤中弱酸(可提取)态镉的影响 |
6.3.4 钙多肽对土壤中可还原态镉的影响 |
6.3.5 钙多肽对土壤中可氧化态镉的影响 |
6.3.6 钙多肽对土壤中残渣态镉的影响 |
6.4 结论与讨论 |
6.4.1 土壤p H对镉形态的影响 |
6.4.2 有效态镉与其它形态镉之间的转换关系 |
6.4.3 钙多肽对Cd~(2+)污染土壤的钝化效应及潜力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钙多肽对水稻吸收Cd~(2+)的阻控效应及其秸秆去除修复探索研究 |
7.1 引言 |
7.2 材料与方法 |
7.2.1 实验材料 |
7.2.2 试验方法 |
7.2.3 测量项目与方法 |
7.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7.3 结果与分析 |
7.3.1 不同施肥处理对水稻生长的影响 |
7.3.2 不同施肥处理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
7.3.3 不同施肥处理对水稻植株Cd含量的动态变化 |
7.3.4 不同施肥处理对糙米和稻壳中Cd、Ca含量的影响 |
7.3.5 不同施肥处理对水稻酶活的影响 |
7.3.6 超密度种植与秸秆去除修复探索 |
7.4 结果与讨论 |
7.4.1 钙多肽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7.4.2 钙多肽对水稻镉毒害的调节机制 |
7.4.3 钙多肽对水稻吸收Cd~(2+)的阻控效应 |
7.4.4 钙多肽对水稻吸收和转运Cd~(2+)的阻控机理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博士就读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2)水稻种质开花期的耐热性评价及相关生理调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高温热害对水稻的影响 |
1.1.1 高温热害对水稻孕穗的影响 |
1.1.2 高温热害对水稻抽穗扬花的影响 |
1.1.3 高温热害对水稻灌浆的影响 |
1.2 水稻耐热性鉴定方法及评价指标 |
1.2.1 鉴定方法 |
1.2.2 评价指标 |
1.3 水稻耐热性研究进展 |
1.3.1 生理生化研究进展 |
1.3.2 QTL定位及耐热相关基因的克隆 |
1.4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内容和意义 |
1.4.1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水稻种质开花期的耐热性评价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供试材料 |
2.1.2 供试水稻材料的培育 |
2.1.3 水稻冠层气温测定,取样与考种 |
2.1.4 耐热性鉴定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水稻种质开花期温度数据分析 |
2.2.2 水稻种质开花期耐热性筛选与鉴定 |
2.3 小结与讨论 |
2.3.1 水稻开花期耐热性鉴定指标的评价 |
2.3.2 不同水稻种质开花期耐热性差异的分析 |
第三章 开花期高温对水稻花器官发育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供试材料 |
3.1.2 供试水稻材料的培育 |
3.1.3 高温处理,取样与考种 |
3.1.4 花药开裂观察与测定 |
3.1.5 花粉育性与花粉粒直径测定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供试材料开花期温度数据分析 |
3.2.2 耐热和热敏感水稻种质农艺性状考查 |
3.2.3 开花期高温胁迫对水稻花药开裂的影响 |
3.2.4 开花期高温对花粉育性及花粉粒直径的影响 |
3.3 小结与讨论 |
3.3.1 花药开裂的调控机制及其与水稻耐热性的关系 |
3.3.2 高温胁迫影响花粉内部淀粉含量及花粉育性 |
3.3.3 短期高温胁迫对花粉粒的膨大无明显影响 |
第四章 开花期高温对水稻胞内抗氧化酶活性与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供试材料 |
4.1.2 供试水稻材料的培育 |
4.1.3 高温处理与取样 |
4.1.4 高温胁迫后花药SOD、POD、CAT酶活性的测定 |
4.1.4.1 酶液的提取 |
4.1.4.2 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测定 |
4.1.4.3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测定 |
4.1.4.4 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测定 |
4.1.5 内源激素ABA与茉莉酸类激素(JAs)含量的测定 |
4.1.5.1 代谢物的提取 |
4.1.5.2 标准溶液的配制 |
4.1.5.3 上机检测 |
4.1.5.4 校准曲线 |
4.1.5.5 检出限、定量限、精密度及准确度的评估 |
4.1.6 相关性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开花期高温对花药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4.2.2 开花期高温对花药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 |
4.2.3 相关性分析 |
4.3 小结与讨论 |
4.3.1 CAT、SOD和 POD活性可作为开花期耐热性鉴定的生理指标 |
4.3.2 内源激素响应高温胁迫的特征及其与耐热性的关系 |
第五章 高温胁迫对水稻抗氧化酶与内源激素合成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供试材料 |
5.1.2 供试水稻材料的培育 |
5.1.3 高温处理与取样 |
5.1.4 半定量RT-PCR分析基因的表达模式 |
5.1.4.1 抗氧化酶与内源激素合成相关基因的确定 |
5.1.4.2 RNA提取 |
5.1.4.3 电泳检测RNA完整性 |
5.1.4.3 反转录反应 |
5.1.4.4 半定量RT-PCR引物设计 |
5.1.4.5 半定量RT-PCR循环数的确定 |
5.1.4.6 半定量RT-PCR反应 |
5.1.4.7 半定量RT-PCR条带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抗氧化酶基因表达分析 |
5.2.2 内源激素合成相关基因表达分析 |
5.3 小结与讨论 |
5.3.1 高温胁迫下抗氧化酶基因具有不同的表达模式 |
5.3.2 水稻耐热性与内源激素合成相关基因表达差异的关系 |
第六章 研究结果与展望 |
6.1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结果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表一:2018 年供试水稻材料筛选 |
致谢 |
(3)米粉稻品质与产量形成特点及其氮肥调控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早籼稻的困境 |
1.1.2 研究意义 |
1.2 稻米品质对米粉品质的影响 |
1.3 米粉稻的研究 |
1.4 稻米中直链淀粉的研究 |
1.4.1 影响稻米直链淀粉形成的遗传因素 |
1.4.2 栽培和环境因素对稻米直链淀粉含量的影响 |
1.5 稻米糊化特性及其与直链淀粉的关系 |
1.5.1 稻米糊化特性的研究 |
1.5.2 稻米糊化特性与直链淀粉含量关系 |
1.6 主要研究内容 |
1.6.1 研究内容 |
1.6.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米粉稻品种筛选及稻米品质与米粉品质相关性分析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测定内容与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不同水稻品种稻米品质分析 |
2.2.2 不同水稻品种稻米RVA特性分析 |
2.2.3 不同水稻品种米粉品质分析 |
2.2.4 稻米品质与米粉品质相关性分析 |
2.2.5 直链淀粉含量与影响米粉品质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
2.2.6 米粉蒸煮品质随直链淀粉含量变化的参数分析 |
2.3 讨论 |
第3章 米粉稻直链淀粉形成特点及RVA特性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地点和土壤情况 |
3.1.2 试验材料和试验设计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水稻开花标记后的气温和辐射 |
3.2.2 不同水稻品种直链淀粉积累特征 |
3.2.3 直链淀粉积累量与积累参数相关性分析 |
3.2.4 不同水稻品种直链淀粉含量对季节的响应 |
3.2.5 不同水稻品种淀粉颗粒分布及其对季节的响应 |
3.2.6 直链淀粉参数与淀粉颗粒分布及太阳辐射相关性分析 |
3.2.7 直链淀粉积累过程中酶活性变化 |
3.2.8 不同水稻品种直链淀粉参数和粒重分析 |
3.2.9 蛋白质鉴定和GO富集分析 |
3.2.10 直链淀粉合成相关代谢途径中差异蛋白分析 |
3.2.11 不同水稻品种RVA特性及其对季节的相应 |
3.3 讨论 |
第4章 米粉稻产量形成特点分析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地的基本情况和试验设计 |
4.1.2 测定内容与方法 |
4.1.3 数据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不同水稻品种产量和产量构成 |
4.2.2 不同水稻品种产量构成因子对产量的贡献 |
4.2.3 不同水稻品种干物质积累状况 |
4.2.4 不同水稻品种籽粒灌浆特性分析 |
4.2.5 水稻籽粒灌浆参数与粒重关系分析 |
4.2.6 不同品种水稻光能利用率分析 |
4.2.7 不同水稻品种N素吸收情况 |
4.2.8 影响水稻产量形成因素与产量和粒重的关系分析 |
4.3 讨论 |
第5章 氮肥调控对米粉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地点和土壤情况 |
5.1.2 试验材料和试验设计 |
5.1.3 测定内容与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氮肥运筹对米粉稻产量和产量构成的影响 |
5.2.2 不同氮肥运筹下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关系分析 |
5.2.3 氮肥运筹对不同水稻成熟期干物质重及收获指数的影响 |
5.2.4 氮肥运筹对不同水稻氮素吸收和利用的影响 |
5.2.5 氮肥运筹对不同水稻直链淀粉含量的影响 |
5.2.6 氮肥运筹对水稻RVA谱特性的影响 |
5.2.7 氮素吸收及利用率与水稻产量关系 |
5.3 讨论 |
第6章 全文结论与创新点 |
6.1 全文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 |
(4)基于X射线CT的水稻穗部性状表征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在该方向上的研究现状及分析 |
1.2.1 水稻穗部性状表征技术研究现状 |
1.2.2 图像分割的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2.CT成像的理论及在图像分割的应用 |
2.1 CT成像 |
2.2 CT图像分割 |
2.2.1 基于传统图像分割算法 |
2.2.2 卷积神经网络的基本原理 |
2.2.3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图像分割 |
2.3 本章小结 |
3.基于X射线CT对水稻穗部性状的表征 |
3.1 CT成像与分析 |
3.2 基于CT成像的三维表征 |
3.2.1 基于距离变换的分水岭提取稻谷 |
3.2.2 基于三维连通域识别稻谷 |
3.3 表征水稻穗部性状 |
3.4 验证实验 |
3.5 本章小结 |
4.基于Mask R-CNN的水稻穗部CT图像特征提取与识别 |
4.1 Mask R-CNN的基本原理 |
4.1.1 特征提取 |
4.1.2 区域生成网络 |
4.1.3 RoIAlign |
4.1.4 损失函数 |
4.2 基于Mask R-CNN的稻谷CT图像分割 |
4.3 稻谷的三维识别 |
4.4 水稻穗部秕谷的识别 |
4.5 验证实验 |
4.6 本章小结 |
5.总结与展望 |
5.1 研究主要内容及成果 |
5.2 存在问题及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5)硒对镉胁迫下水稻生长及镉、硒转运与富集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自然界的硒 |
1.1.1 土壤中的硒 |
1.1.2 植物对土壤中硒的吸收 |
1.1.3 居民硒摄入现状 |
1.2 硒与作物 |
1.2.1 硒与经济作物 |
1.2.2 硒与粮食作物 |
1.2.3 硒与绿肥和饲料作物 |
1.3 硒与水稻 |
1.3.1 硒与水稻产量 |
1.3.2 硒与水稻各部位硒含量 |
1.3.3 硒对水稻的生理作用 |
1.3.4 水稻对硒的吸收 |
1.4 硒与人体 |
1.4.1 硒对人体的益处 |
1.4.2 硒对人体的毒害 |
1.5 自然界的镉 |
1.5.1 镉污染的来源 |
1.5.2 我国土壤镉污染现状 |
1.5.3 植物对土壤镉的吸收 |
1.5.4 居民镉摄入现状 |
1.6 镉与作物 |
1.6.1 镉与经济作物 |
1.6.2 镉与粮食作物 |
1.6.3 镉与绿肥和饲料作物 |
1.7 镉与水稻 |
1.7.1 镉与水稻生长 |
1.7.2 水稻田缓解镉害的措施 |
1.8 镉与人体 |
1.9 硒和镉在水稻中的交互作用 |
1.10 技术路线 |
第2章 硒对镉胁迫下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设计 |
2.1.3 测量项目与方法 |
2.1.4 数据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穗长、株高、穗数 |
2.2.2 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 |
2.2.3 干物质转运 |
2.2.4 产量 |
2.3 讨论 |
2.4 结论 |
第3章 硒对镉胁迫下水稻镉转运和富集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设计 |
3.1.3 测量项目与方法 |
3.1.4 数据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3 讨论 |
3.4 结论 |
第4章 硒对镉胁迫下水稻镉转运和富集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设计 |
4.1.3 测量项目与方法 |
4.1.4 数据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叶、茎、穗硒含量及分布 |
4.2.2 硒转运量和效率 |
4.2.3 籽粒硒含量及分布 |
4.2.4 硒吸收效率 |
4.2.5 不同品种间精米中镉浓度 |
4.3 讨论 |
4.4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6)施氮量对绿米稻色素含量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有色稻概述 |
1.1.1 有色稻的概念及分类 |
1.1.2 有色稻研究现状 |
1.2 有色稻色素变化情况 |
1.2.1 有色稻中叶绿素的分类及生理功能 |
1.2.2 有色稻中类胡萝卜素的分类及生理功能 |
1.2.3 有色稻中总酚的分类及生理功能 |
1.3 氮肥对色素合成及积累的影响 |
1.4 氮肥对水稻光合作用的影响 |
1.5 氮肥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
1.6 氮肥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
1.7 研究目的及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供试材料 |
2.2 试验方案 |
2.3 测定项目及方法 |
2.3.1 颖果、颖壳色素含量的提取与测定 |
2.3.2 颖果总酚含量的提取与测定 |
2.3.3 剑叶光合参数的测定 |
2.3.4 农艺性状、产量调查及室内考种 |
2.3.5 稻米品质测定 |
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施氮量对绿米稻色素的影响 |
3.1.1 施氮量对绿米稻籽粒叶绿素a含量的影响 |
3.1.1.1 施氮量对绿米稻颖壳叶绿素a含量的影响 |
3.1.1.2 施氮量对绿米稻颖果叶绿素a含量的影响 |
3.1.2 施氮量对绿米稻籽粒叶绿素b含量的影响 |
3.1.3 施氮量对绿米稻籽粒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影响 |
3.2 施氮量对绿米稻籽粒总酚含量的影响 |
3.3 施氮量对绿米稻剑叶光合特性的影响 |
3.3.1 施氮量对绿米稻剑叶光合色素的影响 |
3.3.2 施氮量对绿米稻剑叶光合参数的影响 |
3.3.3 绿米稻籽粒色素含量与叶片色素含量以及剑叶净光合速率的相关分析 |
3.4 施氮量对绿米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
3.4.1 施氮量对绿米稻产量的影响 |
3.4.2 施氮量对绿米稻品质的影响 |
4 讨论 |
4.1 绿米稻色素对氮肥的响应 |
4.2 氮肥对绿米稻颖果总酚含量的影响 |
4.3 氮肥对绿米稻光合特性的影响 |
4.4 氮肥对绿米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7)不同类型叶面铁肥阻控水稻富集镉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水稻重金属污染现状 |
1.2 镉对水稻的生长危害 |
1.3 阻控水稻富集重金属的措施 |
1.3.1 水稻富集重金属的来源 |
1.3.2 阻控措施 |
1.4 叶面肥技术 |
1.4.1 水稻吸收的特点 |
1.4.2 叶面肥的类型 |
1.4.3 叶面肥的特点 |
1.4.4 叶面肥阻控水稻富集镉的作用 |
1.4.5 影响叶面肥阻控水稻富集镉的效果因素 |
1.5 研究意义与内容 |
1.5.1 研究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1.5.3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水稻叶镉与米镉含量的相关性及叶面肥阻控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野外随机采样试验 |
2.1.2 叶面肥阻控试验 |
2.1.3 样品分析 |
2.1.4 数据处理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水稻植株中各个部位镉含量 |
2.2.2 水稻不同叶中镉含量与水稻籽粒中镉含量的关系 |
2.2.3 叶面肥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
2.2.4 叶面肥对水稻根、茎和叶中Cd含量的影响 |
2.2.5 叶面肥对水稻稻米中Cd含量的影响 |
2.3 小结 |
第三章 轻度镉污染区四种叶面铁肥阻控水稻富集镉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供试材料 |
3.1.2 设计方案 |
3.1.3 植物、土壤样品测定 |
3.1.4 光合作用和叶绿素的测定 |
3.1.5 数据处理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轻度镉污染区四种叶面铁肥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
3.2.2 轻度镉污染区四种叶面铁肥对水稻叶片中叶绿素的影响 |
3.2.3 轻度镉污染区四种叶面铁肥对水稻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 |
3.2.4 轻度镉污染区四种叶面铁肥对水稻叶中酶的影响 |
3.2.5 轻度镉污染区四种叶面铁肥对水稻植株中铁含量的影响 |
3.2.6 轻度镉污染区四种叶面铁肥对水稻植株中镉含量的影响 |
3.2.7 轻度镉污染区水稻植株中铁含量与镉含量关系图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四章 中度镉污染区四种叶面铁肥阻控水稻富集镉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供试材料 |
4.1.2 试验设计方案 |
4.1.3 植物、土壤样品测定 |
4.1.4 光合作用和叶绿素的测定 |
4.1.5 数据处理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中度镉污染区四种叶面铁肥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
4.2.2 中度镉污染区四种叶面铁肥对水稻叶片中叶绿素的影响 |
4.2.3 中度镉污染区四种不同类型叶面铁肥对水稻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 |
4.2.4 中度镉污染区四种不同类型叶面铁肥对水稻叶中酶的影响 |
4.2.5 中度镉污染区四种不同类型叶面铁肥对水稻中铁含量的影响 |
4.2.6 中度镉污染区四种不同类型叶面铁肥对水稻中镉含量的影响 |
4.2.7 中度镉污染区水稻植株中铁含量的与镉含量关系图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不足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水稻转Cry1Ab基因恢复系及其杂交组合后代抗虫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Bt基因的研究进展及杀虫原理 |
1.1.1 Bt基因 |
1.1.2 Bt基因的分类及应用 |
1.1.3 Bt基因的杀虫原理 |
1.2 转基因抗虫水稻的研究发展现状 |
1.2.1 转基因技术在水稻中的应用 |
1.2.2 国内外发展现状 |
1.2.3 转基因生物安全性评价及其管理 |
1.3 水稻抗虫性回交转育 |
1.3.1 回交转育 |
1.3.2 回交育种的运用 |
1.3.3 农艺性状分析 |
1.3.4 酶联试纸条检测 |
1.3.5 室内二化螟抗性鉴定 |
1.3.6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的概述 |
1.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转基因抗虫恢复系KR1128的鉴定与评价 |
2.1 供试材料 |
2.2 实验方法 |
2.2.1 田间试验设计 |
2.2.2 DNA提取及PCR检测 |
2.2.3 金标试纸条检测抗虫蛋白表达 |
2.2.4 回交转育株系的农艺性状调查 |
2.2.5 ELISA测定蛋白含量 |
2.2.6 室内二化螟抗性测定 |
2.2.7 米质分析 |
2.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2.3.1 抗虫基因分子检测 |
2.3.2 改良恢复系与HR1128的农艺性状比较 |
2.3.3 改良恢复系与HR1128的稻米品质比较 |
2.3.4 ELISA检测Bt蛋白含量 |
2.3.5 二化螟室内抗性鉴定 |
2.4 小结 |
第三章 抗虫转基因新组合的丰产性评价 |
3.1 材料与方法 |
3.2 抗虫杂交稻组合及其非转基因对照组合产量性状的对比 |
3.2.1 炳1A抗虫杂交组合与非转基因组合的性状对比 |
3.2.2 Y58S抗虫杂交组合与非转基因组合的性状对比 |
3.2.3 丰A抗虫杂交组合与非转基因组合的性状对比 |
3.2.4 P88S抗虫杂交组合与非转基因组合的性状对比 |
3.3 抗虫杂交稻组合及其非转基因对照组合稻米品质性状的对比 |
3.3.1 炳1A抗虫杂交组合与非转基因组合的稻米品质对比 |
3.3.2 Y58S抗虫杂交组合与非转基因组合的稻米品质对比 |
3.3.3 P88S抗虫杂交组合与非转基因组合的稻米品质对比 |
3.3.4 丰A抗虫杂交组合与非转基因组合的稻米品质对比 |
3.4 小结 |
第四章 讨论与展望 |
4.1 讨论 |
4.2 创新点 |
4.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9)水稻-苋菜间作对土壤砷吸收的影响及水分的调控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土壤砷染研究概况 |
1.1.1 土壤砷污染现状 |
1.1.2 土壤砷来源 |
1.1.3 土壤砷污染危害 |
1.2 水稻砷污染及其对人体的危害 |
1.2.1 苋菜在植物修复中的应用前景 |
1.3 植物间作效应研究现状 |
1.3.1 植物间作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
1.3.2 植物间作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1.3.3 植物间作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研究现状 |
1.3.4 水稻与其他作物间作改变水稻吸收重金属的研究现状 |
1.3.5 水分管理对水稻吸收砷的影响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 研究内容 |
1.6 技术路线图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不同苋菜品种对砷吸收累积的差异 |
2.1.1 供试材料 |
2.1.2 试验地点 |
2.1.3 试验设计 |
2.2 不同水分模式对水稻吸收累积砷的影响 |
2.2.1 供试材料 |
2.2.2 试验地点 |
2.2.3 试验设计 |
2.3 水稻和苋菜间作对水稻砷吸收及根区速效养分的影响研究 |
2.3.1 供试材料 |
2.3.2 试验地点 |
2.3.3 试验设计 |
2.4 水分条件对水稻-苋菜单/间作系统吸收砷的影响 |
2.4.1 供试材料 |
2.4.2 试验地点 |
2.4.3 试验设计 |
2.5 样品处理及分析方法 |
2.5.1 植物生长指标测定 |
2.5.1.1 水稻各部位生物量及产量测定 |
2.5.1.2 苋菜各部位生物量测定 |
2.5.1.3 植物叶片叶绿素含量测定 |
2.5.1.4 水稻根表铁膜的测定 |
2.5.2 植物和土壤砷含量测定 |
2.5.2.1 植物砷含量测定 |
2.5.2.2 土壤砷全量测定 |
2.5.2.3 土壤有效态砷含量测定 |
2.5.2.4 土壤有机酸量的测定 |
2.5.2.5 土壤理化性质测定 |
2.5.2.6 植物富集系数、转运系数和累积量的计算 |
2.5.2.7 土地当量比的计算 |
2.5.2.8 重金属提取当量比的计算 |
2.6 仪器设备 |
2.7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10个苋菜品种对砷累积差异研究 |
3.1.1 10个苋菜品种的生物量 |
3.1.2 10个苋菜品种各部位的砷浓度 |
3.1.3 10 个苋菜品种砷富集系数(BCF)与砷累积量(BCA) |
3.1.4 10个苋菜品种转运系数(TF) |
3.2 不同水分管理模式对水稻吸收累积砷的影响 |
3.2.1 不同水分管理模式下水稻生物量和单位面积产量 |
3.2.2 不同水分管理模式下水稻各部位砷含量 |
3.2.3 不同水分管理模式下水稻根区土壤pH |
3.3 水稻和苋菜间作对水稻砷吸收累积与根区速效养分的影响 |
3.3.1 间作对水稻生物量以及单位面积产量的影响 |
3.3.2 间作对水稻各部位砷吸收的影响 |
3.3.3 三种不同品种苋菜生物量以及砷吸收的差异 |
3.3.4 单作与间作系统对土壤砷提取效率的差异 |
3.3.5 间作对水稻根区土壤速效养分与有机质的的影响 |
3.4 水分条件对水稻-苋菜单/间作系统吸收砷的影响 |
3.4.1 不同种植模式与水分条件下水稻叶片叶绿素含量与叶片N含量 |
3.4.2 不不同种植模式与水分条件下水稻与苋菜生理性状 |
3.4.2.1 不同种植模式与水分条件下水稻株高和苋菜株高、根长 |
3.4.2.2 不同种植模式与水分条件下水稻和苋菜生物量 |
3.4.2.3 不同种植模式与水分条件下水稻单位面积产量 |
3.4.2.4 不同水分条件下间作土地当量比 |
3.4.3 不同种植模式与水分条件下水稻与苋菜不同部位砷含量 |
3.4.3.1 不同种植模式与水分条件下水稻各部位砷含量 |
3.4.3.2 不同种植模式与水分条件下水稻各部位转运系数 |
3.4.3.3 不同种植模式与水分条件下苋菜各部位对砷的吸收 |
3.4.4 不同种植模式与水分条件下水稻和苋菜砷富集量(BCA) |
3.4.4.1 不同种植模式与水分条件下水稻砷富集量(BCA) |
3.4.4.2 不同种植模式与水分条件下苋菜砷富集量(BCA) |
3.4.5 不同水分条件下间作系统植物砷提取当量比 |
3.4.6 不同处理下水稻根表铁膜数量 |
3.4.7 不同种植模式与水分条件下水稻根区土壤 pH、有机酸与有机质 |
3.4.8 不同种植模式与水分条件下水稻根际土有效态砷 |
3.5 水稻不同部位之间砷含量以及水稻不同部位砷含量与水稻根际土壤指标的相关性 |
4 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1.1 10个苋菜品种产量及砷吸收转运效应分析 |
4.1.2 不同水分条件对水稻生物量及其理论产量的影响 |
4.1.3 不同水分条件对水稻砷吸收的影响 |
4.1.4 间作对水稻产量与砷吸收累积的影响 |
4.1.5 间作对水稻根区养分的影响 |
4.1.6 水分条件对单-间作系统中水稻产量的影响 |
4.1.7 水分条件对单-间作系统中水稻砷吸收的影响 |
4.2 研究局限和展望 |
4.3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广东杂草稻的遗传多样性分析及其耐盐基因挖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杂草稻的研究进展 |
1.1.1 杂草稻的生物学与生长发育特征 |
1.1.2 杂草稻的分类 |
1.1.3 杂草稻的遗传多样性 |
1.1.4 杂草稻的起源和分布 |
1.1.5 杂草稻的特异性状基因 |
1.2 植物耐盐性的研究 |
1.2.1 耐盐植物资源筛选 |
1.2.2 植物耐盐的形态和器官特征 |
1.2.3 植物耐盐生理机制 |
1.2.4 植物耐盐分子遗传机制 |
1.3 水稻的耐盐性研究 |
1.3.1 水稻的耐盐基因资源筛选 |
1.3.2 水稻耐盐性的鉴定方法 |
1.3.3 水稻的耐盐生理机制 |
1.3.4 水稻的耐盐基因挖掘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
第2章 广东杂草稻生物学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 |
2.1 材料和方法 |
2.1.1 杂草稻种质资源收集方法 |
2.1.2 杂草稻形态性状调查方法 |
2.1.3 杂草稻耐储藏性鉴定方法 |
2.1.4 杂草稻耐盐性鉴定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广东杂草稻种质资源的收集结果 |
2.2.2 广东杂草稻种质资源形态性状的差异 |
2.2.3 广东杂草稻种质资源的种子耐储藏性差异 |
2.2.4 广东杂草稻种质资源的耐盐性差异 |
2.3 讨论 |
2.3.1 广东杂草稻的分布规律 |
2.3.2 广东杂草稻的生物学性状特征及其遗传多样性 |
2.3.3 广东杂草稻优异性状基因种质研究及其利用可能性 |
第3章 广东杂草稻分子遗传多样性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供试材料 |
3.1.2 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广东杂草稻的分子遗传多态性 |
3.2.2 广东杂草稻间的遗传差异 |
3.2.3 广东杂草稻的聚类分析 |
3.3 讨论 |
3.3.1 广东杂草稻的分子遗传多样性特点 |
3.3.2 广东杂草稻的分类 |
3.3.3 广东杂草稻的起源 |
第4章 杂草稻的耐盐胁迫响应特异表达基因挖掘 |
4.1 材料和方法 |
4.1.1 供试材料及处理 |
4.1.2 表达谱测序 |
4.1.3 表达差异基因筛选 |
4.1.4 表达差异基因功能分类 |
4.1.5 杂草稻耐盐胁迫响应特异表达基因筛选 |
4.1.6 杂草稻耐盐相关特异基因筛选 |
4.1.7 杂草稻耐盐相关特异基因的qPCR表达验证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测序数据质量 |
4.2.2 检测出的表达基因数目及其覆盖度 |
4.2.3 表达差异基因数目及其表达特点 |
4.2.4 表达差异基因表达量特点 |
4.2.5 表达差异基因的功能分类 |
4.2.6 杂草稻耐盐胁迫响应特异表达基因 |
4.2.7 杂草稻耐盐特异表达基因 |
4.2.8 杂草稻耐盐特异表达基因的q PCR验证结果 |
4.3 讨论 |
4.3.1 基于RNA-seq的数字基因表达谱技术在基因表达差异分析中的应用 |
4.3.2 耐盐杂草稻种质ZJ3 的耐盐基因响应机制 |
4.3.3 基于RNA-seq的水稻耐盐基因筛选方法的改进 |
4.3.4 筛选的耐盐基因与前人研究结果的比较 |
第5章 全文总结与创新点 |
5.1 全文总结 |
5.2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缩略词表 |
附表1 40份杂草稻形态性状数据 |
附表2 不同杂草稻种质芽苗期0.5%NaCl的盐胁迫各性状敏感指数(n=17) |
附表3 不同杂草稻种质芽苗期1.0%NaCl的盐胁迫下性状敏感指数(n=17)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水稻结实过程中谷壳的作用及生理变化(论文参考文献)
- [1]钙多肽对水稻(Oryza sativa L.)吸收Cd2+的阻控效应及机理研究[D]. 陈红兵. 湖北大学, 2020(01)
- [2]水稻种质开花期的耐热性评价及相关生理调控的研究[D]. 付沛. 江西农业大学, 2020(07)
- [3]米粉稻品质与产量形成特点及其氮肥调控效应研究[D]. 张恒栋. 湖南农业大学, 2020(01)
- [4]基于X射线CT的水稻穗部性状表征方法研究[D]. 苏琳. 中北大学, 2020(10)
- [5]硒对镉胁迫下水稻生长及镉、硒转运与富集的影响[D]. 姜硕琛. 长江大学, 2020(02)
- [6]施氮量对绿米稻色素含量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D]. 伍鑫. 四川农业大学, 2019(06)
- [7]不同类型叶面铁肥阻控水稻富集镉的研究[D]. 邓思涵. 湖南农业大学, 2019(01)
- [8]水稻转Cry1Ab基因恢复系及其杂交组合后代抗虫性评价[D]. 莫祎. 湖南农业大学, 2019(01)
- [9]水稻-苋菜间作对土壤砷吸收的影响及水分的调控效应[D]. 周飞. 华南农业大学, 2019
- [10]广东杂草稻的遗传多样性分析及其耐盐基因挖掘[D]. 刘冠明. 湖南农业大学,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