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总第24期)总目次(论文文献综述)
崔艳英[1](2020)在《乔姆斯基的心智表征观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心智表征是认知科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也是一个从古至今尚没有解决的谜题。笛卡尔的接触力学没能解决“思维物质”和语言创造性问题,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解决了力学难题,但是对于“语言创造性”和“心智”无能为力。洪堡特提出“有限形式的无限运用”说明语言创造性,但只是为心智换了一种说法,问题依然没有解决。乔姆斯基迎难而上,反对行为主义,发起一场认知革命,研究语言能力,研究心智表征问题。他的心智表征观主要由几个方面构成。这几方面问题通过七个部分展开讨论。首先,心智表征研究可以追溯到经院哲学时期,其路径研究主要包括一元论和二元论研究,无论是一元论还是二元论都不能成为心智解读的理想路径。乔姆斯基的心智研究继承了笛卡尔的理性主义,通过语言维度研究心智。其次,他的理性主义心智,以“语言创造性”为切入点,追本溯源,找到历史依据,复现笛卡尔的理性主义。他的普遍语法假设可以在波尔·罗亚尔语法中找到原型;他的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并非空穴来风,源于历史文献;他的生成理论源于洪堡特的“有限形式的无限运用”。第三,他对心智的研究主要是对心智表征的自然主义追问。心智是不是一种自然现象?是不是可以计算?方法论自然主义是研究自然现象的方法论,可否用于心智表征研究?心智表征是否具有意向性?第四,这些问题的解答,使得意向性成为乔姆斯基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他尝试通过思维的计算表征维度对心智的意向性问题进行解读,但他的解读面临困境,这个困境是概念问题还是术语问题?如果是术语概念问题,那乔姆斯基理论是否要摒弃意向性?摈弃意向性似乎意味着乔姆斯基支持还原论?第五,心智还原论问题,是心智哲学避不开也解决不了的问题。如何处理心智表征还原问题?乔姆斯基像牛顿一样,怀疑物理主义,坚持自然主义方法论。他的普遍语法是语言能力问题,是心智表征问题。第六,普遍语法说明人类具有语言器官,独立于其他认知能力,不受其他认知能力影响。然而,诸多证据说明模块独立不可行,模块互动是真谛。心智模块论具有系统性、互动性。最后,乔姆斯基理论不是终极理论,也有局限性。心智表征的意向性研究不适合自然主义路径研究,意向性自然化构成乔姆斯基理论的局限性。心智表征研究需要总结前人研究之成果,借鉴视觉研究之成果,借鉴语言研究之思路。
姚竟发[2](2020)在《智能农机协同作业路径优化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土地流转政策的逐步推进,农田实现了集中规模化经营,农艺、农作物种植、农机作业等各项措施得到进一步优化配置,极大的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目前,现代化智能农机已经开始逐步应用于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但是机群在农田内的作业路径优化问题仍未得到改善。机群在进行作业时,按照农户机械化作业经验,一般采用梭型作业、向心作业或离心作业方式,农机在地头转弯距离过小或过大,不仅作业成本高、作业难度大,而且单台农机进行大规模农田作业,发生故障时要暂停农田作业,极大的影响作业进度;由于机手操作不当等原因,作业过程中,农机作业状态经常发生改变,不能严格按照预先规划好的路径进行作业;参与农田作业的机群如果型号不同,作业幅宽、作业速度均不相同,采用并排作业,经常会发生作业冲突、作业结束时间不一致等问题。因此,研究如何合理、有效的优化农机作业路径,既可提高作业效率,又降低了作业成本,对农户和机手来说,具有极大的实用价值,同时作业路径优化技术服务于无人驾驶领域,对农机实现无人驾驶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意义。本论文将农机作业路径优化作为研究对象,并利用车辆路由问题模型以及现代启发式优化算法,针对不同情况的农机作业,提出了四种农机作业路径优化算法,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分析了单农机进行大规模农田作业存在的问题,针对该问题,以总转弯距离最短为规划目标,构建了一种单农机作业路径规划模型,提出了一种单农机作业路径规划算法。算法对初始化作业路径进行了贪心优化,对作业路径寻优过程进行了多普勒降温策略。算法对多种矩形农田、多种梯形农田及多种农机参数进行了试验,与其它优化算法对比,本论文提出的优化算法具有更高的寻优效率和优化性能。(2)针对机群作业冲突问题,构建了机群协同作业路径规划模型,以作业时长和总作业时间综合最短为规划目标,同时考虑作业冲突,提出了一种机群协同作业路径规划算法,从算法寻优效率、作业时长、总作业时间以及有效农田作业能力四方面进行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能高效的为机群协同作业提供合理路径。(3)针对机群作业状态发生改变的问题,分析了机群协同作业路径实时优化的特点,构建了机群协同作业路径实时优化模型;以作业时长和总作业时间综合最短为优化目标,提出了三种机群协同作业路径实时优化算法,从农机未发生故障、发生故障、故障修复三个作业阶段进行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农机作业状态发生改变时,三种算法均能实时、有效调整机群作业路径,通过算法对比,最终从三种优化算法中确定了最优算法。(4)针对异型机群作业参数不一致、作业冲突问题,将异型机群作业分为并排作业和剩余农田作业两个阶段,构建了异型机群协同作业路径实时优化模型,并排作业阶段以机群作业速度从大到小顺序作业为优化目标,剩余农田作业阶段以避免作业冲突、作业成本最低为目标,提出了一种异型机群协同作业路径实时优化算法。从机群作业速度未发生改变、作业速度变快、作业速度变慢三个角度进行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并排作业阶段,优化算法能有效的实时调整机群作业路径,避免了作业冲突,剩余农田作业阶段,优化算法能找到最优农机组合,实现了作业成本最低的优化目标。综上所述,本文系统的研究了智能农机作业路径优化问题,有效提高了农田作业效率、降低了农机作业成本,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对研究智能农机作业及农机无人驾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夏一卜[3](2017)在《华北农业机械专科学校研究》文中认为创建于1949年11月的华北农业机械专科学校,是新中国最早的农机学校,位于北京市东郊九龙山。学校附设在华北农业机械总厂,校长是该厂厂长孙景鲁,教务长及义务顾问是清华大学副校长刘仙洲。该校成立后,在我国农业机械技术人才培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不仅注重专门人才的培养,更加注重创新人才的培养,理论联系实际,培养了大量的农机人才。后经院系调整,1952年后该校改组成为北京机械化农业学院的一部分。华北农业机械专科学校虽然前后存在只有短短三年时间,但其在我国农业机械教育方面起到了基础性的作用,在农业机械教育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张媛[4](2014)在《河北省现代农业园区规划研究》文中指出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是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战略举措。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提出了各项优惠、支持、鼓励政策。通过抓试点、搞示范,探索建立了一批各具特色的现代农业园区,呈现出数量快速增加、建设形式丰富多样、科技含量明显提高、经营机制不断创新、辐射带动能力较强的特点,推动了河北省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但与先进省份相比,在长远发展上存在定位不明确,在产业重点、建设布局上缺乏系统化,影响了园区经济、社会效益的更好发挥。本文从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的现状、取得的成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三方面入手剖析河北省现代农业园区的发展现状,核心问题就是整体建设理念相对落后,总体规划不到位。采用比较分析法从指导思想、基本原则、规划定位、规划理念、建设目标、建设布局等六方面,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安新、青县、昌黎、承德、乐亭五个现代农业园区的发展规划进行深入比较分析。发现现代农业园区规划编制中,首先以国家、地方政策和规划为依据,再结合县域的整体发展规划来定位自身的指导原则、发展思路、战略目标、空间布局及保障体系,做到与政策规划良好的承接与融合,形成一个科学严谨的规划体系;各地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规划符合当地经济社会和农业发展规划的总体要求,园区布局开放,特色鲜明,形式多样,资源条件和生态环境具有代表性;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战略定位、规划理念、规划总目标、具体目标,规划布局是紧密相连的。在此基础上,从功能定位与分区、基础服务设施建设、科技开发与示范、组织管理与评价、综合效益五方面对河北省现代农业园区规划建设提出建议。
路宁[5](2012)在《新农村建设视角下农民法律意识问题探析 ——以河南省扶沟县李集村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三农问题”一直是我国历来建设和发展的根本问题。针对农村的发展现状,党中央实事求是,在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而农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绝对主体,其法律意识的强弱影响着新农村法制建设的进程。因此,要快速、健康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应该高度重视农村法治建设的重要精神条件,即我国农民的法律意识的提升,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新农村建设的要求。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不断推进我国农村的法制化进程,不仅有助于从制度上保障农民的利益,用法律的手段调整和规范农村经济,而且对我国农村经济融入国际市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没有全民族法律意识的提高,没有包括农民在内的广大群众对法律的共同信仰和共同遵守,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将会成为空谈,依法治国的方略也难以实现。本文选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视角下的农民法律意识作为研究对象,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理论基点,将文章分为四部分进行阐述。第一部分,主要从理论的架构出发,通过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的背景及内涵,以及对农民法律意识概念的界定,从新农村建设出发分析了提高农民法律意识的重要意义。第二部分,先论述了我国新农村建设以来在农民意识培育方面取得的成就。通过设置有针对性的调查问卷,并选择河南省扶沟县李集村作为调查地,采取填写调查问卷、与个别农民进行访谈等形式进行了相关调查,对当前新农村建设下该村农民的法律意识的现状进行了认真、深入的分析研究并提出存在的问题,即农民的综合素质不高,法制观念差,法律知识水平低,权利意识薄弱,法律需求模糊不清。第三部分,在实证调研和分析现状的基础上,从不同角度分析当前我国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制约农民法律意识的因素。本文主要从五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包括农民自身法律信仰的缺失、农民对公民这一概念认识的偏颇、传统文化和传统伦理思想的制约影响、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失衡的限制和国家队农村法律建设及宣传力度不够等。第四部分,对农民法律意识的提高途径进行了积极探索,从完善农村立法和执法体系以及与之相配套的法律制度、发展农村经济和公共事业、搞好农村文化教育和法制宣传、构建农村纠纷解决的新型模式、发展农村经济等多方面,综合分析如何提高农民法律意识、促进农村法治化发展,为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一定的建议。随着国家的发展,党中央对“三农”问题的重视越来越高,农民的法律意识必将发生根本转变,这也必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进程。
孙贵珍[6](2010)在《河北省农村信息贫困问题研究 ——基于信息生产、传播、利用》文中研究说明河北省是个农业大省,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农村落后于城市是一个历史现象,同时又是一个现实问题。信息时代,信息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和巨大的财富。市场配置资源的基本规律,使得信息资源配置更倾向于城市,致使城乡贫富差距不再仅仅表现为收入差距,更表现为信息差距。由于收入差距和信息差距互为因果关系,从而造成城乡经济上和信息上的双重“马太效应”。在社会信息化建设中,由于农村信息化成本高,普及率低,广大农村地区成了信息边缘化地区,农业信息化水平低,农民成了信息化弱势群体,农村信息贫困问题日益突出。日趋严重的农村信息贫困,制约着“三农”问题的解决,不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社会协调发展,必须给予重视和加以解决。对河北省农村信息贫困问题进行深入系统地研究,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意义:解决农村信息贫困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切入点;有利于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和结构调整,促进农业增产增效;有利于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改善农村民生;有利于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本文以贫困恶性循环理论、新经济增长理论、信息经济学理论、公共产品理论以及需求与供给理论为基础,借鉴国内外解决“数字鸿沟”(或“信息鸿沟”)及信息贫困的一些成功经验,借助于一些相关的规范的制度化的统计资料和对城乡居民信息需求调查所获得的第一手资料,运用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河北省农村信息贫困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实证分析了河北省与东部其他省市及河北省城乡之间信息化存在的差距;设计了河北省区域农村信息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以此为依据,运用AHP和FCE方法对河北省农村信息贫困程度进行了综合评价;从农民的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两个方面入手,分析了农民的信息素质,进而对其信息需求进行了经济学分析;从经济学视角,对政府、市场和第三部门供给农村信息进行了经济学分析;规范分析了农村信息生产、传播和利用的含义、过程、要素以及当前河北省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解决河北省农村信息贫困的对策措施,为农村信息贫困的解决提供决策参考和方法借鉴。本文得到了以下研究结果与结论。1.通过相关文献,梳理了国内外关于“数字鸿沟”或信息贫困的本质和解决该问题所采取的政策与措施,并对之进行了客观评述,指出了农村信息贫困问题研究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提出解决农村信息贫困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和切入点,其解决有利于助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利于促进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2.针对研究问题,通过对“贫困”、“信息”、“信息贫困”等概念的分析,对农村信息贫困进行了界定,明确了研究对象的基本内涵,分析了农村信息化与农村信息贫困的关系。在此基础上,阐述了贫困恶性循环理论、新经济增长理论、信息经济学理论等相关理论,为本研究及科学结论的得出,奠定了理论基础。3.通过对河北省与东部其他省市以及河北省城乡之间信息化相关因素的比较分析,揭示了河北省农村信息贫困存在的客观性。根据国家信息化指标体系、农村信息化指标体系和河北省情,设计了河北省区域农村信息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以此为依据,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和模糊综合评判方法(FCE)对河北省11地(市)及六个不同地形区域的信息贫困程度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信息贫困在河北省广大农村地区普遍存在,山区农村信息贫困最为严重,重视和解决山区农村信息贫困是今后河北省农村信息化建设的重点。4.从信息需求层面,分析了造成河北省农村信息贫困的原因。对农民的信息需求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通过对农民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两个方面的调查,分析农民的信息素质,得出农民信息素质不高,是造成河北省农村信息贫困的一个重要原因。基于经济学视角分析农民的信息需求,利用扩展线性支出系统(ELES)模型和logit模型分别分析了农民的信息购买力和信息购买意愿,结果显示:农民信息购买能力不足和信息购买意愿较低,是基于信息需求层面,造成河北省农村信息贫困的直接原因。5.从信息供给层面,分析了造成河北省农村信息贫困的原因。基于农民视角,从农村信息供给的产品、主体、环境及信息受体等四个方面对农村信息供给进行调查分析,寻找造成农村信息贫困的信息供给方面的原因。从经济学角度,分别对政府、市场及第三部门供给农村信息进行了经济学分析,对农村信息贫困基于信息供给层面的成因给以经济学上的解释。结果显示:政府供给农村信息数量不足,效率低;市场供给农村信息亦存在不足、低效率;第三部门供给农村信息既可以提高信息使用的规模效益,又可以降低信息使用的交易成本。6.分析了农村信息生产及河北省农村信息生产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根据河北省农村信息生产实际,从农村信息生产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信息资源建设、先进信息技术的应用、信息资源管理、信息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解决河北省农村信息贫困的基于信息生产层面的对策措施。7.分析了农村信息传播及河北省农村信息传播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根据河北省农村信息传播实际,从农村信息传播理念、信息传播决策机制、手机短信传播、多元化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农村教育及农村信息传播环境等方面,提出解决河北省农村信息贫困的基于信息传播层面的对策措施。8.分析了农村信息利用及河北省农村信息利用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根据河北省农村信息利用实际,从农村信息利用系统开发、资金投入、核心信息技术研发利用、提高农民信息素质、农村信息利用培训、农村基层信息服务站建设、农村信息员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解决河北省农村信息贫困基于信息利用层面的对策措施。论文的主要突破和创新:构建了河北省区域农村信息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以此为依据对河北省农村信息贫困程度进行评判: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和模糊综合评判法(FCE),对河北省农村信息贫困程度进行了评价:基于农村信息的供需分析,按照信息运动的“源-流-用”规范,分别从信息生产、传播、利用方面提出了解决河北省农村信息贫困的对策措施。
潘荣华[7](2010)在《中国近代报刊传播西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近代大规模的西医东渐发端于19世纪初,传教士具有首创之功。传教士传播西医的初始目标是引领中国人皈依基督福音,但是其结果却造成另一种历史图景:大批传教医生掀起“福音婢女”的神秘面纱,开始把医院作为撒播西医仁爱精神的初始阵地。此后,大批传教士在中国创办西医学校、成立西医社团、译述西医书籍和创办西医报刊,这些现代性传播工具在将西医传播到中国的同时,也为中国传统医学的传承方式注入崭新的现代性因素,特别是报刊这种新型传播工具的采用,以其特有的魅力和价值打破普通人际传播的局限,不仅揭开中国近代报刊史的序幕,将大众传播工具和传播模式引入中国,标志着中国传统信息传播方式的颠覆,而且大大提高西医传播的效果。如果说传教士拉开报刊传播西医的序幕,那么,晚清时期,早期的本土西医群体和留日医学生群体创办的启蒙报刊,则打破外国人操控西医传播权的局面,开创国人主动接受和自觉传播西医的历史新篇章。当然,从其规模和影响上看,自办启蒙报刊尚不足以与传教士报刊相抗衡,但客观上加速了西医传播的本土化进程,对启迪民族精神、谋求救国良策、祛除教会医学的毒魅,起到不可低估的积极意义。特别是陈垣,在学生时代就将个人前途和民族安危紧密联系在一起,积极支持收回医学教育权的运动,善于利用报刊的强大宣传和教育功能,开辟一条独特的医学救国之路,他以“着述医”自称,以卫生报刊为阵地,以医学救国为主线,努力宣传救国、保民、强种思想,使救国思想在更大范围内得到彰显和传播。从历史传承和空间扩散上看,民国时期西医传播事业较之晚清时期有空前发展,这不仅表现为西医报刊总量飞速增长,也表现在西医传播事业的历史进程上。虽然民国时期战乱频仍,社会动荡,使得西医传播进程呈现出阶段性顿挫和地域性差异,但是始终弦歌不绝,艰难发展。特别是八年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报刊总量超过前期任何一个阶段,传播中心也历经数次变迁,先是以上海为全国性中心向周围扩散,抗战时期又移至中西部中心城市和革命根据地,最终形成一个多中心多向性扩散网络,传播环境的改善和良性生态的形成,进一步增强报刊传播西医的能力。革命根据地地处偏僻落后的农村,生活环境艰苦,文化教育卫生条件落后,疫病严重威胁军民健康。但是革命根据地克服各种困难,因陋就简,广泛利用各种党报党刊和专业报刊,结合其它形式,开展卓有成效的卫生宣教运动。虽然根据地卫生报刊种类少,生存难,但是却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在广大军民的艰苦努力下,胜利完成各个时期的历史使命,把根据地建设成中国卫生宣教事业的先进地区,为各个时期中国农村的卫生建设积累了经验,也为解放后全国卫生工作的推进奠定了基础。革命根据地卫生宣教事业有很多值得总结的宝贵经验。从传播主体上看,医校报刊、团体报刊、官办报刊、专科报刊和报纸副刊的纷纷出现,表明多主体传播格局已经形成,组织传播最终成为报刊传播西医的主要形式。首先,医校报刊是教育传播的重要媒介和师生学术活动的重要途径;也是传播和弘扬医学救国精神和职业理念的重要平台。其次,社团与报刊共生是当时中国医界的一道风景线。西医群体、西医社团和西医报刊相辅相成,构成医学发展的内部支撑体系,特别是专科报刊,为西医理论体系的本土化和现代医学体制在中国的建立作了充分的准备。再次,以通俗、简明为特征的报纸副刊纷纷问世,标志着西医传播已经开始由精英阶层向普通大众进行科学教化的等级传播模式。此外,作为政府喉舌的官办报刊,在舆论导向、采编质量等方面都处于优势和主导地位,对西医传播事业有重要的示范和指导作用。多元传播格局下西医传播事业的繁荣,给中国近代医学的发展带来什么?文章分别以医校报刊、学术期刊、医团报刊为中心,对西医传播的效果作一宏观考察。首先,民国时期,政府多次颁布法令,收回教育主权,推行学制改革,自办医学院校逐渐取代教会医学校,成为当时规模最大的西医传播组织,为西医共同体的形成与发展准备大批后备人才。其次,西医的不断传入预示着西医传播已经从信息接收转变到体制构建上来——理论体系的本土化和实践模式的本土化。学术社团和学术报刊的问世为西医体制在中国的移植与再造提供组织保障和制度基础,促进学术研究向专深方向发展,也促成西医共同体的壮大。再次,西医共同体不仅是现代医学知识的生产者和传播者,而且成为现代公共卫生事业的倡导者和实践者。政府施为、社会参与、服务大众是公共卫生的基本特点。公共卫生制度的建构过程实质上是医学的国家化、社会化和大众化过程。事实上,西医共同体在借鉴国外先进的卫生制度时,非常注意公共卫生的国家化、社会化和大众化推进,从而指明未来医疗卫生事业的重点问题和发展方向。
李爱群[8](2009)在《中、美学术期刊评价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从文献计量学的视角观察,期刊评价就是通过对反映期刊内在价值的客观指标进行文献计量统计,根据分析的结果对期刊进行排序和评价。相对于对国家和省市的宏观层次评价,对大学和研究所的中观层次评价,期刊评价与对研究人员的评价一样,属于微观层次的评价。但正是在微观层次上,出现的问题也较多。目前,国内期刊评价理论发展较完善,评价对象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期刊上各有侧重,评价实践也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态势,但仍有一些不足或欠缺之处。而美国的科学技术及学术期刊的发展总体上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ISI)开发的SCI、SSCI、A&HCI及JCR等对来源期刊的选择和评价受到了国际的广泛关注和认可,它虽然是美国的评价机构,但来源期刊来自世界各地,没有语种和地域的限制,并且其完善和成熟的评价体系代表了世界最权威的期刊评价水平,其期刊评价的理论与实践也已成为世界各国效仿的标杆。因此,在回溯中、美期刊评价历史的基础上,了解中、美期刊评价现状及未来的发展趋势,有助于更好地认识我国的期刊评价理论与实践发展现状,以取长补短,完善和规范期刊评价工作,促进我国期刊的良性竞争与健康发展。本文除“引言”和第7章“结论与展望”外,论文主体部分共5章,主要包含理论和实证研究两大部分。其中理论部分为第1-4章,实证部分为5-6章。论文第1章回溯了期刊评价的起源、理论基础与演变。核心期刊(Core Joumal)的概念最早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的英国,发达于70年代的美国。布拉德福定律、加菲尔德定律、普赖斯的文献增长规律与文献老化指数,成为核心期刊遴选的三大理论基础。最初的核心期刊是为了揭示文献集中与离散的分布规律,那些刊登本学科较多论文的期刊就是核心期刊,它实际上只是一种基于论文数量统计的评价。引文分析法的出现和引文索引工具的使用,使人们对核心期刊概念的理解发生了根本转变。核心期刊不再是最初揭示文献集中与离散的分布规律,而是通过文献的被使用揭示其学术价值,核心期刊也由对论文数量的评价转变为对文献质量和学术影响力的评价。论文第2章是美国与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的基本概括。详细介绍了美国学术期刊评价体系的构成,并对其评价体系进行了述评。我国学术期刊评价经历了中国遴选国外科技期刊、中国遴选国内科技期刊两个阶段,其中详细介绍了《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报告》6家核心期刊或来源期刊遴选单位及其研究成果,并介绍了对我国出版的英文期刊的评价现状。论文第3章是中、美两国学术期刊评价的比较。重点从评价目的与评价功能,评价主体与评价对象,期刊评价中的学科分类,整个评价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定性与定量的评价方法,核心区的划分与核心期刊数量的界定,学术期刊评价社会价值与影响力,学术期刊评价的外部环境,学术期刊评价中两组概念等9个方面进行比较,找出中、美两国在期刊评价中的异同之处,以及美国学术期刊评价对我国的启示。论文第4章分析了中、美两国学术期刊评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美国学术期刊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以商业化经营为导向,在地域、语种方面的偏见,收录期刊学科分布不均,在收录人文社会科学期刊时,存在着意识形态的偏见。我国学术期刊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功利性导向使期刊评价成为科研管理与绩效评价的工具;过于看重文献计量的定量评价方法;期刊评价指标的数据客观性差,在发展性与国际化方面不足;引文不规范和统一引文数据库的缺乏直接影响评价结果的准确性;综合性期刊(含大学学报)的学科归类不准确;评价的时滞与监‘督机制的缺乏;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类期刊评价的本土化问题。论文第5章是新形势下学术期刊分类分级评价理论模型的构建。在新的学术环境下,学术期刊评价呈现出国际化的趋势。评价对象的多元化,使仅有的印刷版期刊评价发展为印刷版、电子版、网络版评价并存的格局,而开放存取期刊也将是今后期刊评价的重要对象。5年影响因子、web即年下载率和h指数等新兴的评价指标开始被应用到期刊评价实践,纳入到期刊评价指标体系中去。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使评价方法和手段发生改变,通过采用各种软件技术进行统计和测评,将人们从以往繁重的人工手动检索、统计和计算的评价过程中解放出来。从文献计量学的角度来看,期刊按其刊载某学科专业论文的数量多少,可分为学科的核心区、相关区和非相关区。据此也可以假设,在庞大的学术期刊群中也一定也存在着某些层级。对学术期刊进行分类分级排序,能为学术期刊找准自己的定位,为科研评价和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有利于国家对学术期刊的管理。在评价原则与评价方法上继承了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的教育评价体系,确定了期刊分等级评价的原则、评价标准,将学术期刊按照学科划分为5个等级,分别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综合评价。论文第6章是我国学术期刊分类分级评价的实证研究。详细说明了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的具体做法;公布了哲、经、法、教育、文、史、理、工、农、医、管理等11个学科以及本研究所属的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专业,共12个分学科的排行榜和所有4种分高校学报类型的排行榜;分析了我国核心期刊的学科分布、地区分布、自然科学类核心期刊被国外重要数据库收录情况、综合性核心期刊的核心效应、中国英文学术期刊的国际学术影响力和地区分布等评价结果。本文系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主持的“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项目的研究成果之一。
赵慧峰[9](2007)在《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育规律及运行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经过28年的改革实践,我国农村经济进入了经济全球化的市场经济阶段、工业反哺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的历史阶段,时代的发展昭示着我们要进行新的农村改革。为此,中共中央2006年“1号文件”明确提出要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实现农村生产关系调整和完善的重要形式,是深化农村改革的重要举措。实践中,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迫切需要合作经济理论的指导和规范,本选题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本文运用计量经济学为主要分析工具,以新制度经济学理论、产权理论和农民合作经济理论为理论依据,在对我国特别是河北省的合作社进行广泛调研和典型调查的基础上,围绕主题进行了以下三方面的研究: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育规律(第4~6章)、运行机制(第7~9章)和成长规律(第10~11章)。 本论文由12章组成。 第1章导论,着重介绍研究背景、目的意义、研究的基本内容、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与评价、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论文的创新点等。 第2章概念界定与基本理论,对本文的概念作了基本界定,介绍了西方有关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基本理论和马克思主义合作经济理论与实践,并从中找到以资借鉴的理论依据和启示。 第3章国内外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历程及现状,回顾了发达国家农业合作社和新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历史,并总结了若干启示。对发达国家和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现状作了整体描述。 第4章则分析了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育条件,从实地调查数据和发起方式的角度,分析了改革开放后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制度变迁的特征为由外界力量推动为主的“外生诱致性变迁”。 第5章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模式的选择,对这一选择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展开了讨论,提出了“演进式、多样化、外生诱导型”原则和模式类型。 第6章从对保定市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历程的实证分析入手,总结了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阶段分为起步、成长和企业化阶段,并对每个阶段的特征进行了分析。 第7章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产权运行机制,对河北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产权运行机制现状进行了实证分析,讨论了在多元所有的复合产权结构特征下,成员资格、资本结构和债务承担等产权运行中的关键问题。 第8章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利益分配机制,根据分配方式的类型的现状提出
李滢[10](2007)在《上市公司资产评估偏差的因子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本文所研究的资产评估偏差是指资产评估中的企业总资产增值率,其精确程度是反映资产评估质量高低的主要标准,也是制约评估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资产评估行业在我国发展至今只有短短的十几年,相对资产评估偏差问题的研究不够完善,严重影响了资产评估结果。因此,如何有效减小资产评估偏差已越来越广泛地引起人们关注。本文在系统阐述近年来有关资产评估偏差的相关理论与研究的基础上,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提出了探索资产评估偏差的研究方法——因子分析法与多项式回归分析法,以期进一步完善对资产评估偏差的研究。文章首先强调本文是以考察总资产增值率来实现对资产评估偏差问题的研究;然后从理论的角度对资产评估偏差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接着本文回顾了前人对1992—2003年资产评估增值率的测算结果,以2004—2006年《中国证券报》上信息披露的261份资产评估报告书摘要为研究样本,运用样本数据测算了三年间的资产评估增值率总体及各年度情况,得出我国资产评估偏差呈逐年下降趋势的结论;最后对2004—2006年资产评估偏差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这也是本文的重中之重:文章首先对上述三年样本数据进行整理分类,在此基础上选出构成资产评估偏差的净资产规模、企业规模、无形资产比重、流动资产比重、流动资产增值率以及负债权益比重共计6个因素,根据因子分析法把上述6个因素划分成3个公共因子,建立因子分析数学模型,从而找出这些因素共有的、潜在的东西以达到简化变量维数的目的;接着以三个公共因子为自变量,以企业总资产增值率即资产评估偏差为因变量进行多项式回归,得到一个三元一次的多项式回归方程并对其进行了验证,最终找出三个公共因子对资产评估偏差的实证解释程度,即三个因子中因子二对资产评估偏差最具有解释力,因子一次之,而因子三则是最小的。
二、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总第24期)总目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总第24期)总目次(论文提纲范文)
(1)乔姆斯基的心智表征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第一章 心智表征的思想渊源 |
1.1 心智表征研究的术语形成和哲学背景 |
1.2 心智表征的方法论 |
1.3 心智表征研究的问题和进路 |
1.4 小结 |
第二章 理性主义:乔姆斯基的内在论基础 |
2.1 语言创造性:有限形式的无限运用 |
2.2 深层表征形式与表层表征形式 |
2.3 杜·马赛斯的构式-语法理论 |
2.4 普遍语法——语言刻画与解读 |
2.5 语言习得机制与语言能力 |
2.6 小结 |
第三章 心智计算论:心智表征的自然主义追问 |
3.1 方法论自然主义:乔姆斯基心智研究的方法论 |
3.2 内在论:心智理论的范式 |
3.3 意向性:自然主义研究的天敌? |
3.4 计算与内容:心智表征的实质 |
3.5 自然主义能否最终解释意向性问题 |
3.6 小结 |
第四章 心智表征需要意向性理论吗 |
4.1 乔姆斯基对思维计算表证承诺了什么 |
4.2 思维计算表征理论存在什么问题 |
4.3 表征是不是具有意向性 |
4.4 意向性问题是术语概念问题所致? |
4.5 乔姆斯基需要意向性吗 |
4.6 小结 |
第五章 心智还原论:心智表征的终极方案? |
5.1 心身问题:心智哲学的永恒话题 |
5.2 牛顿革命的理解:物理主义批判的原石 |
5.3 心智模块论:怀疑主义与自然主义的交融 |
5.4 两大主题反对物理主义的一致性 |
5.5 心智与意识的同一性 |
5.6 小结 |
第六章 心智模块论:语言是心智的一个模块? |
6.1 心智模块论——语言本能的结果? |
6.2 语言天才还是智障 |
6.3 模块论能不能解释心智表征问题 |
6.4 复杂系统论:模块理论的替代方法 |
6.5 小结 |
第七章 乔姆斯基范式:视域与局限 |
7.1 方法论自然主义:科学研究是否行得通 |
7.2 常识概念问题是不是方法论二元论问题 |
7.3 形而上学自然主义存在何种问题 |
7.4 方法论自然主义可否用于意向性研究 |
7.5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I 乔姆斯基生平及其贡献 |
附录II 乔姆斯基着作与文章 |
附录III 诺姆·乔姆斯基研究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2)智能农机协同作业路径优化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2 相关作业路径优化技术研究 |
2.1 VRP基本理论 |
2.1.1 VRP问题构成要素 |
2.1.2 VRP问题分类 |
2.1.3 经典VRP问题模型 |
2.2 模拟退火算法 |
2.2.1 基本原理 |
2.2.2 相关要素 |
2.2.3 算法流程 |
2.3 禁忌搜索算法 |
2.3.1 基本原理 |
2.3.2 相关要素 |
2.3.3 算法流程 |
2.4 遗传算法 |
2.4.1 基本原理 |
2.4.2 相关要素 |
2.4.3 算法流程 |
2.5 本章小结 |
3 单机作业路径规划算法研究 |
3.1 问题分析 |
3.2 模型构建 |
3.2.1 模型参数说明 |
3.2.2 问题形式化描述 |
3.3 SADG优化算法 |
3.3.1 算法设计 |
3.3.2 算法实现 |
3.4 试验数据与试验结果 |
3.4.1 试验数据 |
3.4.2 试验结果 |
3.5 本章小结 |
4 机群协同作业路径规划算法研究 |
4.1 问题分析 |
4.2 模型构建 |
4.2.1 模型参数说明 |
4.2.2 问题形式化描述 |
4.3 CFPO规划算法 |
4.3.1 算法设计 |
4.3.2 算法实现 |
4.4 试验数据与试验结果 |
4.4.1 试验数据 |
4.4.2 试验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5 机群协同作业路径实时优化算法研究 |
5.1 问题分析 |
5.2 模型构建 |
5.2.1 模型参数说明 |
5.2.2 问题形式化描述 |
5.3 优化算法 |
5.3.1 算法设计 |
5.3.2 算法实现 |
5.4 试验数据与试验结果 |
5.4.1 试验数据 |
5.4.2 试验结果 |
5.5 本章小结 |
6 异型机群协同作业路径实时优化算法研究 |
6.1 问题分析 |
6.2 模型构建 |
6.2.1 模型参数说明 |
6.2.2 问题形式化描述 |
6.3 HAMCO优化算法 |
6.3.1 算法设计 |
6.3.2 算法实现 |
6.4 试验数据与试验结果 |
6.4.1 试验数据 |
6.4.2 试验结果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简历 |
致谢 |
附件 |
(3)华北农业机械专科学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1章 华北农业机械专科学校简况 |
1.1 学校的筹建 |
1.1.1 筹备及成立 |
1.1.2 办学宗旨 |
1.2 课程设置及教学制度 |
1.2.1 课程设置 |
1.2.2 教学制度 |
1.3 师生状况 |
1.3.1 师资及生源情况 |
1.3.2 在校及毕业生状况 |
第2章 刘仙洲与华北农业机械专科学校 |
2.1 刘仙洲及其与学校的渊源 |
2.1.1 刘仙洲生平简介 |
2.1.2 刘仙洲教育思想的一次成功实施 |
2.2 学校技术指导的核心 |
2.2.1 刘仙洲在工程教育界的影响力 |
2.2.2 刘仙洲与学校技术问题的解决 |
2.2.3 一批技术人员在学校运转中发挥的作用 |
第3章 学校附设新式农具技术人员训练班情况 |
3.1 训练班的设立 |
3.1.1 设立背景 |
3.1.2 训练班概况 |
3.2 该训练班与华北农校的关系 |
3.3 该训练班的开办成效 |
第4章 华北农业机械总厂--华北农校归属单位及生员实习基地 |
4.1 华北总厂概况 |
4.1.1 华北总厂的成立背景 |
4.1.2 工读协作:华北总厂与农机学校的良性关系 |
4.2 华北总厂的沿革 |
4.2.1 华北总厂的沿革 |
4.2.2 华北总厂附属农机学校的沿革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读研期间论文发表及获奖情况一览表 |
(4)河北省现代农业园区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创新点 |
1.5 相关概念界定 |
1.5.1 现代农业园区 |
1.5.2 规划 |
1.5.3 现代农业园区规划 |
2 河北省现代农业园区发展现状 |
2.1 河北省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现状 |
2.1.1 园区数量快速增加,建设形式丰富多样 |
2.1.2 优化资源合理布局,发展县域优势产业 |
2.1.3 政府层面积极引导,加强组织服务力度 |
2.1.4 加强机制体制创新,提高园区综合效益 |
2.1.5 改革农业经营理念,完善园区管理模式 |
2.2 河北省现代农业园区发展取得的成效 |
2.2.1 产业带动效应初现 |
2.2.2 科技含量明显提高 |
2.2.3 对农户的带动作用强劲 |
2.2.4 融资能力不断增强 |
2.3 河北省现代农业园区发展中的问题 |
2.3.1 土地流转机制 |
2.3.2 投资融资机制 |
2.3.3 标准化建设 |
2.3.4 农业人才培育 |
2.3.5 科技支撑能力 |
3 河北省现代农业园区规划比较研究——案例分析 |
3.1 河北省典型现代农业园区介绍 |
3.1.1 安新县白洋淀农业科技园区 |
3.1.2 青县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 |
3.1.3 昌黎县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 |
3.1.4 承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3.1.5 乐亭县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 |
3.2 河北现代农业园区规划比较分析 |
3.2.1 河北省现代农业园区规划思想分析 |
3.2.2 河北省现代农业园区规划原则分析 |
3.2.3 河北省现代农业园区规划定位分析 |
3.2.4 河北省现代农业园区规划理念分析 |
3.2.5 河北省现代农业园区规划目标分析 |
3.2.6 河北省现代农业园区规划布局分析 |
4 河北省现代农业园区规划建设建议 |
4.1 功能定位与分区 |
4.1.1 功能定位 |
4.1.2 功能分区 |
4.2 基础服务设施建设 |
4.2.1 基础设施建设 |
4.2.2 服务设施建设 |
4.3 科技开发与示范 |
4.4 组织管理与评价 |
4.4.1 组织管理 |
4.4.2 组织评价 |
4.5 综合效益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
作者简介 |
致谢 |
附件 |
(5)新农村建设视角下农民法律意识问题探析 ——以河南省扶沟县李集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目的和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 研究方法 |
(四) 研究难点与创新点 |
一、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民法律意识概述 |
(一)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提出及内涵 |
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提出背景 |
2、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涵 |
(二) 农民法律意识的界定 |
1、 法律意识的概念 |
2、 农民法律意识的释义 |
(三) 农民法律意识的培育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意义 |
1、 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要求的实现 |
2、 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法制化进程 |
3、 有利于培育新型农民、实现基层民主管理的目标 |
二、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法律意识的现状 |
(一) 新农村建设以来农民法律意识培育方面取得的成就 |
1、 农民的传统观念有了很大改变 |
2、 农民法律意识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
(二) 农民法律意识存在的问题 |
1、 农民对法律的认知程度有限 |
2、 农民对法律的认识、判断存在偏差 |
3、 农民对权利、义务的认识仍存在较大不足 |
4、 农民对自身的法律需求不明晰 |
三、 农民法律意识存在问题的原因探析 |
(一) 农民自身法律信仰的缺失 |
1、 农民缺少必要的法律认知 |
2、 农民对法律权威性的质疑 |
3、 农民对法律价值的质疑 |
(二) 农民对公民这一概念认识的偏颇 |
1、 农民对“公民”的自我社会角色定位不清 |
2、 不能正确认识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
3、 现代公民意识不强 |
4、 政治参与意识不强,参与主动性不高 |
(三) 传统文化的消极影响 |
1、 “人治思想”制约了农民对法律的价值认知 |
2、 “义务本位”的思想是影响农民消极“守法”的主要因素 |
3、 “无讼意识”影响着农民的权益诉求方式 |
4、 “宗法观念”影响着农民处理社会关系的态度 |
(四) 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失衡的限制 |
1、 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限制着农民对法律的认同与感受 |
2、 农业市场化程度较低,制约着农民对法律的依赖与信仰 |
3、 农民的收入水平低,制约着农民对高成本的法律救济的需要 |
(五) 国家对农村法律的建设和宣传力度不够 |
1、 国家制定的法律与农民现实生活有一定的距离 |
2、 农村中法律运行的不规范状态破坏法律的正义形象 |
3、 农村普法工作成效不显着 |
四、 农民法律意识培育的途径 |
(一) 加强农民对法的认知,树立农民的法律信仰 |
1、 深入农村普法 |
2、 坚持“送法下乡” |
3、 积极培养农民的权利意识 |
(二) 从农民到公民,培养农民的公民意识 |
1、 积极开展和不断完善农村基层民主,提高农民参政的积极性 |
2、 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农民的主体意识 |
3、 采取各种形式,不断强化对农民的公民意识教育 |
(三) 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全面提高农民素质 |
1、 文化教育是提升农民法律意识的前提和基础 |
2、 发展农村教育,扩充农民法律知识 |
3、 注意培养农民的现代化综合素质 |
(四) 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
1、 培育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增加农民收入的途径 |
2、 构建多元化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提升农民技能 |
3、 构建农村劳动力转移支持与保障体系,充分保障农民就业 |
(五) 加强制度建设,构建完善的农村法律体系 |
1、 通过法律的完善保障农业的基础地位 |
2、 要加强促进农民生产积极性方面的立法 |
3、 要增加法律的亲和力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发表论文清单 |
致谢 |
(6)河北省农村信息贫困问题研究 ——基于信息生产、传播、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1.3 研究目的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1.3 研究思路、框架与主要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主要创新点 |
1.6 本章小结 |
2 基本概念与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贫困、信息、信息贫困与农村信息贫困 |
2.1.1 贫困概念 |
2.1.2 信息概念 |
2.1.3 信息贫困概念 |
2.1.4 农村信息贫困概念 |
2.2 农业农村信息化与农村信息贫困 |
2.2.1 农业信息化 |
2.2.2 农村信息化 |
2.2.3 农业农村信息化与农村信息贫困 |
2.3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3.1 贫困恶性循环理论 |
2.3.2 新经济增长理论 |
2.3.3 信息经济学理论 |
2.3.4 公共产品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3 河北省农村信息贫困程度综合评价 |
3.1 河北省与东部其他省市互联网基础资源比较 |
3.1.1 IP地址 |
3.1.2 域名 |
3.1.3 网站 |
3.2 河北省城乡信息化相关因素比较 |
3.2.1 河北省城乡信息基础设施比较 |
3.2.2 河北省城乡劳动力文化程度比较 |
3.2.3 河北省城乡劳动力信息渠道比较 |
3.3 河北省区域农村信息化绩效指标体系及农村信息贫困评价 |
3.3.1 河北省区域农村信息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
3.3.2 河北省区域农村信息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模型 |
3.3.3 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评价指标体系的指标权重 |
3.3.4 应用评价模型对河北省11个地(市)农村信息贫困程度的实证分析 |
3.3.5 应用评价模型对河北省六个不同地形区域农村信息贫困程度的实证分析 |
3.3.6 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信息需求的河北省农村信息贫困原因分析 |
4.1 农民的信息需求 |
4.1.1 农民的信息需求形式 |
4.1.2 农民的信息需求状态 |
4.1.3 影响农民信息需求认识和表达的因素 |
4.2 农民信息素质的调查 |
4.2.1 农民的信息意识 |
4.2.2 农民的信息能力 |
4.3 农民有效信息需求的分析 |
4.3.1 农民的信息购买能力分析 |
4.3.2 农民的信息购买意愿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基于信息供给的河北省农村信息贫困原因分析 |
5.1 农村信息供给 |
5.1.1 农村信息供给及其内容 |
5.1.2 农村信息供给主体 |
5.1.3 农村信息供给模式 |
5.1.4 影响农村信息供给的因素 |
5.2 基于农民视角的河北省农村信息供给调查 |
5.2.1 农村信息产品调查 |
5.2.2 农村信息供体调查 |
5.2.3 农村信息供给环境调查 |
5.2.4 农村信息受体调查 |
5.3 农村信息供给的分析 |
5.3.1 政府供给农村信息的分析 |
5.3.2 市场供给农村信息的分析 |
5.3.3 第三部门供给农村信息的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从信息生产层面解决河北省农村信息贫困对策措施 |
6.1 农村信息生产分析 |
6.1.1 农村信息生产的含义 |
6.1.2 农村信息生产的类型 |
6.1.3 农村信息生产过程 |
6.1.4 农村信息生产的要素 |
6.2 河北省农村信息生产现状及问题 |
6.2.1 河北省科技进步水平分析 |
6.2.2 河北省农村信息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 |
6.3 基于信息生产层面的河北省农村信息贫困的对策措施 |
6.3.1 指导思想 |
6.3.2 基本原则 |
6.3.3 整合涉农信息资源,实现资源共建共享 |
6.3.4 应用先进信息技术,促进农村信息生产 |
6.3.5 加强和完善农村信息生产管理 |
6.3.6 加强信息生产人才队伍建设 |
6.4 本章小结 |
7 从信息传播层面解决河北省农村信息贫困的对策措施 |
7.1 农村信息传播分析 |
7.1.1 农村信息传播的含义 |
7.1.2 农村信息传播的作用 |
7.1.3 农村信息传播过程 |
7.1.4 农村信息传播的要素 |
7.2 河北省农村信息传播现状及问题 |
7.3 基于农村信息传播层面的河北省农村信息贫困的对策措施 |
7.3.1 改变农村信息传播理念,变"对农传播"为"为农传播" |
7.3.2 实现"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双向信息传播决策机制 |
7.3.3 加强和推广手机短信在农村信息传播中的应用 |
7.3.4 建立和完善多元化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和运行机制,促进农业科技信息传播 |
7.3.5 发展农村教育,建设农村先进文化,改善农村信息传播的受体环境 |
7.3.6 建立健全农村信息传播的法律制度,促进农村信息的传播 |
7.4 本章小结 |
8 从信息利用层面解决河北省农村信息贫困的对策措施 |
8.1 农村信息利用分析 |
8.1.1 农村信息利用的含义 |
8.1.2 农村信息利用的类型 |
8.1.3 农村信息利用过程 |
8.1.4 农村信息利用的要素 |
8.2 河北省农村信息利用现状及问题 |
8.3 基于农村信息利用层面的河北省农村信息贫困的对策措施 |
8.3.1 加大涉农信息应用系统的开发利用力度 |
8.3.2 拓宽资金渠道,确保农村信息利用资金投入 |
8.3.3 加快核心信息技术在农村信息利用中的研发和应用,提高农村信息利用效率 |
8.3.4 采取多种方式和途径,提高农民信息素质 |
8.3.5 制定农村信息利用和培训计划 |
8.3.6 加强农村基层信息服务站建设 |
8.3.7 加强农村信息员队伍建设 |
8.4 本章小结 |
9 研究的结论及存在的问题 |
9.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9.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研究情况 |
作者简介 |
致谢 |
附件 |
(7)中国近代报刊传播西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一) 关于近代报刊、西医报刊、西医传播和报刊传播西医的研究 |
(二) 相关近代医学史研究 |
三、主要研究内容 |
四、本文努力的方向和需要继续探讨的问题 |
第一章 传教士开创中国近代报刊传播西医之先河(1807-1911年) |
一、动机与路径:西医跨文化传播的策略选择 |
(一) 藉医传教:工具性价值与目的性价值的艰难博弈 |
(二) 传播路径:从医疗空间到舆论空间的多维渗透 |
二、传教士:报刊传播西医之发端 |
(一) 报刊:一种面向中国人的新型传播媒介 |
(二) 西医传播:从综合报刊到专业报刊的嬗变 |
三、近代传教士传播西医的历史作用 |
第二章 国人自办启蒙报刊传播西医之早期动员(1886-1911年) |
一、尹端模:第一份自办医刊的创办者 |
二、青年陈垣的医学救国思想与实践——以《医学卫生杂志》和《光华医事卫生杂志》为中心 |
(一) 从革命报人到着述医:陈垣的医学救国思想与实践 |
(二) "着述医"陈垣的医学着述及其历史影响 |
三、赴日留学:德日西医体系的传入 |
(一) 留学日本:国人留学习医的"终南捷径" |
(二) 日本:留学生报刊传播西医的域外努力 |
(三) 上海:留学生报刊传播西医的域内探索 |
四、自办西医启蒙报刊的示范意义 |
第三章 以城市为中心西医传播网络的形成与发展(1912-1949年) |
一、民国时期西医报刊历史传承的特点 |
(一) 时空分布 |
(二) 阶段性顿挫和持续性发展 |
(三) 地域性分异和网络化扩散 |
二、上海:西医传播全国中心的确立及其动因 |
(一) 经济繁荣的拉动 |
(二) 西学东渐的推动 |
(三) 西医群体的努力 |
(四) 租界卫生的示范 |
(五) 政府决策的导引 |
三、抗战时期传播中心的西移及其影响 |
(一) 抗战时期传播中心西移的原因 |
(二) 传播中心西移的重要意义 |
(三) 传播中心西移后西医传播内容的拓展 |
第四章 革命根据地卫生宣教事业的勃兴(1931-1949年) |
一、土地革命时期卫生报刊的萌芽及其防疫宣传 |
(一) 卫生专业报刊的萌芽 |
(二) 综合性报刊的防疫动员 |
二、抗日战争时期卫生报刊的发展及其卫生宣教 |
(一) 新四军二、三师的《医务生活》与《先锋医务》 |
(二) 山东军区的《军医杂志》、《山东医务杂志》和《胶东医刊》 |
(三) 陕甘宁边区的《国防卫生》及其它综合性报刊 |
三、解放战争时期卫生报刊的拓展 |
(一) 《山东卫生》 |
(二) 《健康报》(复刊) |
(三) 《野战卫生》与《中南卫生》 |
四、革命根据地卫生宣教的历史经验 |
(一) 党政部门高度重视,各级领导身体力行 |
(二) 强化组织保障,确保政策跟进 |
(三) 因陋就简,充分利用党报专刊 |
(四) 目标明确,突出重点 |
(五) 科学实用,务求实效 |
第五章 多主体传播格局下中国近代医学的走向(1912-1949) |
一、多元主体传播格局的形成与发展 |
(一) 医校报刊蓬勃发展 |
(二) 社团报刊脱颖而出 |
(三) 专科报刊异军突起 |
(四) 卫生副刊异彩纷呈 |
二、教育传播的国家化与西医群体的成长——以校办报刊为中心 |
(一) 教育体制的转换及其对西医教育的影响 |
(二) 医校报刊的繁荣 |
(三) 医校报刊成为西医群体成长的舞台 |
三、现代医学体制的移植与再造——以专业社团的学术期刊为中心 |
(一) 中华医学会与西医体制的构建 |
(二) 中华护士会与中国护理学的发展 |
(三) 中国生理学会与中国生理学的奠基 |
(四) 中华民国药学会与中国药学的肇兴 |
四、传统卫生模式的颠覆与超越——以民间社团的普通报刊为中心 |
(一) 政府施为与社会参与:现代公共卫生之滥觞 |
(二) 让公众理解传染病:以中国防痨协会和中华麻风救济会为例 |
(三) 妇女与儿童的发现:以节育运动和慈幼运动为例 |
本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附录 |
(8)中、美学术期刊评价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0 引言 |
0.1 选题意义 |
0.2 本文研究问题与概念界定 |
0.3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0.3.1 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
0.3.2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
0.4 研究目标与研究方法 |
0.4.1 研究目标 |
0.4.2 研究方法 |
0.5 论文的创新之处 |
1 期刊评价的起源、理论基础与演变 |
1.1 期刊评价的起源 |
1.2 学术期刊评价的三大理论基础 |
1.2.1 一次文献在期刊中的分布规律——布拉德福定律 |
1.2.2 引文分布规律——加菲尔德定律 |
1.2.3 普赖斯的文献增长规律与文献老化指数 |
1.3 网络环境下文献计量学的发展——网络计量学 |
1.4 核心期刊概念和本质的演变 |
2 中、美学术期刊评价研究现状 |
2.1 美国学术期刊评价现状 |
2.1.1 美国学术期刊评价体系构成 |
2.1.2 对ISI Web of Knowledge学术资源体系的评价 |
2.2 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现状 |
2.2.1 中国学术期刊评价发展阶段 |
2.2.2 对我国出版的英文期刊的评价 |
3 中、美两国学术期刊评价的比较 |
3.1 评价目的与评价功能的比较 |
3.1.1 评价目的的比较 |
3.1.2 评价功能的比较 |
3.2 评价主体和评价对象的比较 |
3.2.1 评价主体的比较 |
3.2.2 学术期刊评价对象的比较 |
3.3 期刊评价中的学科分类比较 |
3.3.1 美国学术期刊评价的学科分类标准 |
3.3.2 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的学科分类标准 |
3.4 评价过程的比较 |
3.4.1 数据来源 |
3.4.2 评价指标体系 |
3.4.3 数据库统计源比较 |
3.5 评价方法的比较 |
3.5.1 定性评价——同行评议制度的比较 |
3.5.2 文献计量评价方法的比较 |
3.6 核心区的划分与核心期刊数量界定方法的比较 |
3.7 社会价值与影响力的比较 |
3.7.1 社会价值的比较 |
3.7.2 社会影响力的比较 |
3.7.3 中、美学术期刊学术影响力的比较 |
3.8 影响学术期刊评价的外部环境比较 |
3.8.1 对研究项目的重视程度 |
3.8.2 国家期刊管理体制 |
3.8.3 学术评价制度的比较 |
3.9 学术期刊评价中的两组概念比较 |
3.9.1 核心期刊、来源期刊、统计源期刊的区别 |
3.9.2 核心版与扩展版的区别 |
3.10 美国学术期刊评价对我国的启示 |
4. 中、美两国学术期刊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
4.1 美国学术期刊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 |
4.1.1 商业化导向 |
4.1.2 收录期刊在地域、语种方面的偏见 |
4.1.3 收录期刊学科分布不均 |
4.1.4 收录人文社会科学期刊时存在着意识形态偏见 |
4.2 我国学术期刊评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4.2.1 功利性的导向使期刊评价成为科研管理与绩效评价的工具之一 |
4.2.2 过于看重文献计量的定量评价方法 |
4.2.3 评价指标的数据客观性差,在发展性与国际化方面不足 |
4.2.4 引文不规范和统一引文数据库的缺乏直接影响评价数据的准确性 |
4.2.5 综合性期刊(含大学学报)的学科归类不准确 |
4.2.6 评价的时滞与监督机制的缺乏 |
4.2.7 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类期刊评价的本土化问题 |
5 新形势下学术期刊分类分级评价理论模型的建构 |
5.1 全球化背景下的学术期刊评价 |
5.2 "技术变革"环境下的学术期刊评价 |
5.2.1 评价对象的多元化 |
5.2.2 适应网络环境的新的评价指标的出现 |
5.2.3 评价手段的改进 |
5.3 期刊分类分级评价理论模型 |
5.3.1 期刊分类分级评价的可行性 |
5.3.2 我国学术期刊分类分级评价理论模型 |
6 中国学术期刊分类分级评价实证研究 |
6.1 中国学术期刊分类分级评价的具体做法 |
6.1.1 学术期刊源的选择与分析 |
6.1.2 学科划分标准与处理原则 |
6.1.3 学术期刊的评价方法与主要步骤 |
6.1.4 学术期刊评价的指标体系与数据来源 |
6.1.5 学术期刊评价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 |
6.1.6 权威期刊与核心期刊的概念、特点与数量界定 |
6.1.7 评审专家的遴选与定性评价 |
6.1.8 评价结果的确定与分类分级排序的表示方法 |
6.2 中国学术期刊分类分级评价排行榜(部分学科) |
6.3 学术期刊评价结果的分析 |
6.3.1 核心期刊的学科分布状况 |
6.3.2 核心期刊的地区分布状况 |
6.3.3 自然科学类核心期刊普遍被国外重要数据库收录 |
6.3.4 综合性核心期刊的核心效应比较明显 |
6.3.5 中国英文学术期刊具有一定的国际学术影响力,但地区分布不均衡 |
6.4 本次学术期刊分类分级评价的主要特色 |
6.4.1 将评价对象明确限定为"大陆出版的中文学术期刊" |
6.4.2 将期刊评价的目的确定为评价管理导向与信息服务导向相结合 |
6.4.3 同时遴选"权威期刊"与"核心期刊" |
6.4.4 采用得分排序和划分等级相结合的方法,提供了国内外第一个中国学术期刊的分类分级排行榜 |
6.4.5 评价指标体系科学、合理,突出了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和网络影响力 |
6.4.6 自主研发了"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管理信息系统",大大提高了期刊评价的准确性和效率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学术期刊评价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Ⅰ 分12个学科的学术期刊排行榜 |
Ⅱ 分高校学报4种类型的学术期刊排行榜 |
Ⅲ SCI、SCIE收录中国期刊目录(含港、澳、台期刊)(共94种) |
Ⅳ EI收录中国期刊目录(含港、澳、台期刊)(共244种) |
Ⅴ 中国大陆出版的其他英文学术期刊目录(共113种)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9)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育规律及运行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的思路及论文框架 |
1.4 国内外研究动态与评价 |
1.4.1 国外合作社研究动态 |
1.4.2 国内研究动态 |
1.4.3 有关国内外研究评价 |
1.5 研究方法及主要创新点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的对象和样本 |
1.5.3 主要创新点 |
2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基本理论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合作、合作社与合作制 |
2.1.2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
2.2 西方有关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基本理论 |
2.2.1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产生和发展的理论 |
2.2.2 新制度经济学制度变迁理论 |
2.2.3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内部运行机制的理论 |
2.3 马克思主义合作经济理论 |
2.3.1 马克思恩格斯的合作社思想 |
2.3.2 列宁斯大林的合作社思想 |
2.3.3 毛泽东有关合作经济的思想 |
2.3.4 马克思主义合作经济理论对本研究的启示 |
2.4 小结 |
3 国内外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历程及现状 |
3.1 发达国家农业合作社发展历程及其启示 |
3.1.1 发达国家农业合作社发展历程 |
3.1.2 发达国家农业合作社的发展现状 |
3.1.3 发达国家农业合作社长盛不衰的启示 |
3.2 新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历程 |
3.2.1 新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历史 |
3.2.2 改革开放后的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
3.3 回顾合作社发展史的若干启示 |
3.3.1 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后,应怎样对待农民问题 |
3.3.2 合作社的特点 |
3.3.3 家庭经营在合作经济中的作用 |
3.4 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现状 |
3.4.1 总体数量稳中有升但对农户的带动力不强 |
3.4.2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类型多样 |
3.4.3 管理规范化程度逐步提高,但可持续发展能力弱的问题仍然比较严重 |
3.4.4 行业分布依托区域主导或特色产业、服务领域专业化 |
3.4.5 由盲目组建向有序发展转变 |
3.4.6 社员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满意度 |
3.4.7 中央政府扶持力度加大但地方政府行动滞后 |
3.4.8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促进农村改革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显 |
3.5 小结 |
4 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育条件和制度变迁特征 |
4.1 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育条件 |
4.1.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产生的制度基础 |
4.1.2 农民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是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产生的社会条件 |
4.1.3 农业生产专业化和市场化是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产生的经济条件 |
4.1.4 小农户与大市场的尖锐矛盾激发了农民合作的需求 |
4.1.5 农产品的市场特性是其产业基础 |
4.2 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制度变迁特征 |
4.2.1 新中国建立后到改革开放前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制度变迁 |
4.2.2 改革开放后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制度变迁特征 |
4.3 小结 |
5 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模式的选择 |
5.1 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模式选择面临的问题 |
5.1.1 “依赖现有制度路径”和“自发重组”之间的选择 |
5.1.2 专业合作社和综合合作社的选择 |
5.1.3 “龙头企业+农户”和“龙头企业+协会+农户”的选择 |
5.2 本章小结与结论 |
5.2.1 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模式的选择原则 |
5.2.2 结论 |
6 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阶段 |
6.1 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历程分析 |
6.1.1 初期的自发组织阶段 |
6.1.2 中期的快速发展和逐渐解散阶段 |
6.1.3 进入21世纪以来的稳定发展阶段 |
6.2 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阶段分析 |
6.2.1 起步阶段 |
6.2.2 成长阶段 |
6.2.3 企业化阶段 |
6.3 本章讨论及总结 |
6.3.1 对我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阶段的判断 |
6.3.2 关于“规范化”和“紧密型联合”问题 |
6.3.3 关于企业化问题 |
7 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产权运行机制 |
7.1 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产权运行机制现状 |
7.1.1 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产权结构现状 |
7.1.2 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产权组织形式现状 |
7.2 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产权运行机制的构建 |
7.2.1 合作社社员资格与产权安排 |
7.2.2 合作社资本结构与产权安排 |
7.2.3 合作社的债务承担问题 |
7.3 小结 |
8 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利益分配机制 |
8.1 中国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利益分配机制现状 |
8.1.1 多样性 |
8.1.2 不规范性 |
8.1.3 制度约束有待完善 |
8.2 中国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利益分配机制原则 |
8.2.1 遵守国际合作社联盟规定的利益分配机制原则 |
8.2.2 适合中国国情原则 |
8.3 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利益分配方式类型 |
8.3.1 社员按不同身份区别对待 |
8.3.2 理事会成员与社员区别对待 |
8.3.3 分配比例基本固定,以利润返还为主、股利分红为辅 |
8.3.4 分配比例固定,以股利分红为主、利润返还为辅 |
8.3.5 总结及讨论 |
8.4 政策建议 |
8.4.1 出台统一的利益分配机制,规范合作社利益分配行为 |
8.4.2 制定相关会计制度,培训合作社会计人员 |
8.4.3 加强监督机制 |
8.5 小结 |
9 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组织管理机制 |
9.1 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组织结构现状分析 |
9.1.1 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组织结构分析 |
9.1.2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组织结构存在的问题 |
9.2 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组织结构设计 |
9.2.1 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组织结构的设计原则 |
9.2.2 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组织结构的设计 |
9.2.3 不同类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部门设置 |
9.3 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风险监管机制 |
9.3.1 风险监管机制的目标 |
9.3.2 风险监管机制的构建 |
9.4 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文化建设 |
9.4.1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文化建设的内涵和结构 |
9.4.2 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文化建设的原则 |
9.4.3 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文化建设对策 |
9.5 小结 |
10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经济行为分析 |
10.1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内部运行机理分析 |
10.1.1 运行机理分析模型及其运算 |
10.1.2 分析 |
10.1.3 主要结论 |
10.2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外部经济行为分析 |
10.2.1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生产、交换和消费行为 |
10.2.2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资源配置行为 |
10.2.3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风险规避行为 |
10.3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绩效 |
10.3.1 经营绩效 |
10.3.2 市场效率 |
10.4 小结 |
11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影响因素评价及其实证分析 |
11.1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影响因素分析 |
11.1.1 外部影响因素 |
11.1.2 内部影响因素 |
11.2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影响因素评价指标体系及其实证分析 |
11.2.1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影响因素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 |
11.2.2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影响因素的评价方法 |
11.2.3 河北省典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实证分析 |
11.3 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壮大的对策 |
11.3.1 开拓市场 |
11.3.2 扩大规模 |
11.3.3 使用和推广新技术 |
11.3.4 培养组织成员的合作能力 |
11.3.5 政府对于农民合作事业的扶持 |
11.4 小结 |
12 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政策研究 |
12.1 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应坚持的原则 |
12.2 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政策的战略选择 |
12.2.1 战略选择 |
12.2.2 几个重要政策的把握 |
12.2.3 不同成长阶段采取的不同政策 |
12.3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政策建议 |
12.3.1 提供制度供给 |
12.3.2 政府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领域 |
结束语 |
1. 主要结论 |
2. 对策建议 |
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件1 关于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调查问卷 |
个人简介 |
一、个人墓本情况 |
二、在读博士生期间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附:发表文章 |
(10)上市公司资产评估偏差的因子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 研究框架 |
1.5 本文创新点 |
2 资产评估偏差的理论界定 |
2.1 资产评估偏差的基本概念 |
2.2 资产评估偏差的影响因素分析 |
2.2.1 资产评估环境因素 |
2.2.2 资产评估机构因素 |
2.2.3 资产评估人员因素 |
3 我国上市公司资产评估偏差的趋势分析 |
3.1 2001—2003年上市公司资产评估偏差的研究回顾 |
3.2 2004—2006年上市公司资产评估状况 |
3.2.1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
3.2.2 三年总体样本资产评估偏差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及分析 |
3.2.3 各年度上市公司资产评估状况 |
4 我国上市公司资产评估偏差的因子模型 |
4.1 因子分析与多项式回归分析原理 |
4.1.1 因子分析原理 |
4.1.2 多项式回归分析原理 |
4.2 2004—2006年上市公司资产评估偏差的因子模型 |
4.2.1 变量的界定与设置 |
4.2.2 2004—2006年上市公司资产评估偏差的因子模型 |
4.2.3 因子模型的多项式回归 |
4.3 小结 |
5 对策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5.1 减小资产评估偏差的对策与措施 |
5.2 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A 2004年数据 |
附录B 2005年数据 |
附录C 2006年数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简历 |
致谢 |
附录 |
四、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总第24期)总目次(论文参考文献)
- [1]乔姆斯基的心智表征观研究[D]. 崔艳英. 山西大学, 2020(12)
- [2]智能农机协同作业路径优化技术研究[D]. 姚竟发. 河北农业大学, 2020(11)
- [3]华北农业机械专科学校研究[D]. 夏一卜. 河北大学, 2017(01)
- [4]河北省现代农业园区规划研究[D]. 张媛. 河北农业大学, 2014(04)
- [5]新农村建设视角下农民法律意识问题探析 ——以河南省扶沟县李集村为例[D]. 路宁. 新疆大学, 2012(01)
- [6]河北省农村信息贫困问题研究 ——基于信息生产、传播、利用[D]. 孙贵珍. 河北农业大学, 2010(10)
- [7]中国近代报刊传播西医研究[D]. 潘荣华. 安徽大学, 2010(10)
- [8]中、美学术期刊评价比较研究[D]. 李爱群. 武汉大学, 2009(09)
- [9]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育规律及运行机制研究[D]. 赵慧峰. 河北农业大学, 2007(01)
- [10]上市公司资产评估偏差的因子分析[D]. 李滢. 河北农业大学, 20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