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霍乱病人的心电图表现(论文文献综述)
任碧雪[1](2021)在《《益世报》健康传播观念呈现与变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健康传播对社会平稳发展、公共健康具有重要意义。从近代起,我国媒体就开始了自身的健康传播实践。殖民者的侵袭与西方文化的浸润,使得近代健康传播承载了中西之争、民族复兴的复杂意象。在此背景下,我国近代媒体的健康传播事业的发展状况及报道水平究竟呈现出何种面貌?以这个问题为出发点,笔者选择了天津《益世报》作为研究对象,从中西交流、卫生观念表述、疾病与药品观的呈现等维度,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个案进行研究。《益世报》在中西医平和交流的基础上,突出了中国医学发展本身的重要性。不拘泥于中西之别、身份之差,中西医群体主动向对方学习、交流。积极以自身话语重新表述他方经验。在此过程中,中医副刊的主动引介有利于西医知识与中国社会的本土化融合;而西医副刊对中药价值的强调,显示了中国西医对自身民族身份的认同。此种互动贯穿于《益世报》健康传播的整个历史,是中西医学交流中的有益尝试。在对现代卫生观的再创造上,中医邪祟文化、养生文化以卫生话语得到了重新表述。来自西方的卫生观念,在国家、个人、社会三个层次得到了解构与重构。其中不乏优秀的医学常识普及案例,值得今日媒体进行学习。近代,萦绕于国人及民族的东亚病夫阴影,也影响到了《益世报》的健康传播行为。《益世报》在疾病与药品观的表述中,表露出对于补品价值的高度重视。彼时肺结核的治疗面临极大不确定性,《益世报》编者将鱼肝油这一补品视为肺结核的特效药。对于医学研究中“不确定性”沟通的失败,加重了近代社会对于特定疾病的歧视与恐惧。通过研究文本发现,在历时性的变迁中,《益世报》中西医副刊的健康观念发生了较大变化。中医副刊由初期的文化守成心态,转变为主动反思中医的理论基础。西医副刊初期的科普实践基本遵循着科学严谨的原则,后期出现了科普异化、传播内容失真等问题。但从整体上来看,《益世报》西医副刊仍有力地促进了近代天津地区医学知识的传播。
魏鹏辉[2](2021)在《温病学辨证分类方法的古今研究及其系统化框架设计》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研究基于中医在辨证分类方法上一直存在的多元性问题和需要进行统一性研究的状况,在中医经典辨证论治理论的指导下,从病因、病位、病机三维一体的辨证原理出发,以精选出的在温病学术发展体系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病证分类着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对温病学中的辨证分类方法进行系统化的整理研究,全面提取出温病学代表着作中所包含的辨证分类要素集合,明确相互之间的归属关系,同时对当中具有一定代表性、典型性的温病学辨证分类框架进行特点、优缺点的分析与评价,进而推导、提炼出覆盖面广、内涵包容、逻辑系统的温病学辨证分类的基本框架,为进一步融合寒温内外诸病的辨证纲领、建立中医更为统一普适的辨证分类学体系,奠定必要的基础,提供重要的借鉴。方法:(1)文献整理法:(1)对有关中医辨证分类方法研究的文献总结;(2)收集温病学代表性着作中的有关辨证分类方法的文献资料,提取其中的辨证分类要素信息和辨证分类要素关系框架,建立相关的辨证分类要素的数据表及其结构关系表。(2)本体分析法:借助信息学本体分析方法,以着作中的辨证分类实例作为描述对象,规范源于精选的温病学着作范围内的辨证要素术语,确定辨证分类的类与属性,对辨证分类实例的类与属性进行分类与标识,从而规范辨证分类要素的数据表及其结构关系表,以得出规范系统的标识结果。(3)比较归纳法:从分类要素的逻辑性、要素关系的结构化,比较分析各类辨证分类框架的长短特点,提取出各自的优点,相互沟通、互为补充,归纳出具有结构更完整、内涵更包容、纲目更清晰的温病学辨证分类的基本框架。分类要素重要性评价方法:对温病学派的主流辨证分类方法进行分类要素的统计分析,通过着作中出现频数、所出着作的重要系数及各要素在所出着作的分类框架中的先后排序这三方面因素,来聚焦得出不同分类要素在构建辨证方法中的重要性,为确定温病学派辨证方法在总体上的共性框架提供客观依据。结果:1.基于精选的36部代表性温病学着作,对温病学领域中的病证分类要素进行了较全面的整理与总结。(1)总体得出其病证分类要素的集合。共有10大类45项:1)病因要素;2)病所要素;3)病理机转要素;4)病势要素;5)辨证分类参考因素要素;6)本变兼类证要素;7)以法类证要素;8)以方类证要素;9)病症类证要素——病种、症状;10)其他类证要素——神色形味、目耳鼻咽喉胸腹、唇舌舌苔齿脉、禁忌、疑似证。其中病证分类包含病因分类1项(病因)、病所分类15项(六经、表里、经腑脏络、阴阳、上中下、内外分部、三焦分部、营卫气血、津液、精神、元气元阴元阳、奇经八脉、腧穴、病所度量、其它区域病所)、病机分类7项(气化、阴阳、寒热、正虚、邪实、变态、其他病理机转)、病证关系6项(本变兼、合病并病/两感、兼夹、禁忌、传变证、疑似证),共有29项;以及病势分类7项(病程阶段、传变、起病、坏证、病情程度、病情动向、病情生机);病种分类1项(病种);症状分类1项(症状);治则治法分类2项(以法归证、以方归证);参考因素分类2项(病体、病时);其他分类3项(神色形味、目耳鼻咽喉胸腹、唇舌舌苔齿脉)。由上可见,有关辨证分类的项目占到总数的将近三分之二,突显诸多医家对于温病学辨证分类内涵的极大重视。(2)具体得出各分类项目的占比。通过对各分类项目在36部着作中的出现频数和占比,显示其实际的重要程度:病因分类占比较大,为(31-86.1%),在病所分类中,对于经腑脏络、六经、营卫气血、三焦分类的认同排在前列(分别为:31-86.1%,25-69.4%,23-63.89%,19-52.78%),对于表里、寒热、正虚、邪实等八纲要素的关注也都较为普遍(分别为:24-66.67%,20-55.56%,28-77.78%,22-61.1%,附变态23-63.89%),对合病并病、兼夹、本变兼、气化之论也有较多的提出(分别为11-30.56%,17-47.2%,10-27.78%,24-66.67%),而对阴阳、上中下、津液、内外分部等病所的分类也有一定的考虑(分别为:15-41.67%,12-33.3%,11-30.56%,8-22.2%),对病证之间关系,也有本兼变的明显区分,也有较多医家提出疑似证(10-27.78%),个别医家提出目耳鼻咽喉胸腹、禁忌、传变证分类等概念(2~4,5.56%~11.1%),对于认识病证及病证关系的多样性,具有积极的意义。另外,唇舌舌苔齿脉及神色形味分类也占有一定的比重(分别为:19-52.78%,8-22.2%),对于辨证分类的参考因素,病体与病时分类所占比重也不少(分别为:24-66.67%,9-25%)。总而言之,虽然可以从多重角度来进行病证分类,但是无论从哪些方面来分类病证,都不可能脱离疾病产生的核心要素——病因、病所与病机,而只能是多视角地体现病证的立体化和多样化联系。2.本文对温病学派辨证分类方法主流趋势的集成化研究本文对温病学派的各辨证分类方法,进行了分类要素的统计分析,通过着作中出现频数、所出着作的重要系数及各要素在所出着作的分类框架中的先后排序这三方面因素,来聚焦得出不同分类要素在构建辨证方法中的内在权重,为进一步探讨温病学派辨证方法的主流发展在总体上的共性框架提供要素依据。基于“精选的36部温病学着作·主要辨证分类方法·分类要素权重统计一览表”,对辨证分类方法的分类要素进行了由细分项目(文献客观呈现者)至项目归纳(对细分项目进行了内在相同性归并者),再到大类归总(在项目归纳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大类归并者)的三层次的统计分析。对温病学派在辨证方法上的主流趋势,可得出分类要素在不同层次上的权重布局特点:(1)分类要素在细分项目层次上权重布局特点对分类要素细分项目的权值分析,是最基础、最重要的分析工作,为能较客观地反映着作文献中的各细分要素的内在权重,本文采取由家数累计数、所出着作的系数和在所出着作的分类框架中的先后排序,这三个方面来综合计算各细分要素的权值,即“三维定点”求值,得以分析推导各细分要素的内在权重及其在系统构架中的地位与关系。布局特点如下:虽有广泛涉及50个项目,但重点聚焦于前17项(累计权重占到总权值的98.52%),代表了该学派的主流选项。1.病种,—2.六经,—3.脏腑,—4.三焦,—5.主症,—6.卫气营血,—7.治法,—8.病情程度,—9.表里,—10.病因,—11虚实,—12.寒热,—13.气血,—14.类似证,—15.阴阳,—16.十二经,—17.病体;其中前6项:1.病种—2.六经—3.脏腑—4.三焦—5.主症—6.卫气营血,累计权重占到总权值的85.27%,这6项应该作为构建温病学派辨证方法不可或缺的核心要素。结果可见,六经分类实际居首,脏腑与三焦分类,本重于卫气营血分类。这种和温病学教材突出卫气营血与三焦辨证纲领不符的现象,考虑后者是突出对风温、温热,湿温、暑湿等主要病种辨证特色与优势的有限构架,即在病所的多维分类上,强调对三焦、卫气营血分区分的重要性,但不应否定在完整全面的辨证模式中,对六经、脏腑、经络认定的必要性。(2)分类要素在同类归并层次上的综合化权重值布局特点归并后的中等项目层次,其核心要素组成与关系仍然保持了细分项目层次的基本布局,即前6项为:1.病种—2.经系—3.脏腑经络—4.三焦—5.症状—6.卫气营血津液等,其以包含关系的经系、脏腑经络、卫气营血津液取代了细分项目层次六经、脏腑、卫气营血。另外随着归并中权值的合计,各项权值也相应增加,而权重>0.01的项目也增加至前10项(即增加了7.治误—8.病体时势等—9.表里等—10.虚实寒热阴阳升降出入等病机),丰富和完备了要素分类的品种,特别是与病位有关的表里项、以病机为主的虚实寒热阴阳等项,使其辨证方法的构成更加完备,为总结总体框架提供可能。(3)分类要素在大类分类层次上的权重布局特点通过大类归并,得出如下大类构成群及权值排序关系:1.病所,2.病种,3.病征,4.病机,5.病治,6.病势,7.病因,8.病兼,9.其它。基于以上对一览表三层次权重布局特点的综合分析,可以知道温病家们其自然形成的临床诊治基本框架是一个病·证·症·治混用型的,但仍以辨证分类为重。病所分类分值最大,但细目分类存在重心分散与多维化。即:病所分类权值占总权重值之比为38.74%,但其包括:2.经系、3.脏腑经络、4.三焦、9.表里等不同的定位方法。说明临床诊治中,辨病位仍是温病学多数医家首重的项目,但定位方法则有多样,大概是因为温病类丰富的病证类型中,证型分布特点既具有温病大类的共性,也具有具体病种的特性。3.对温病学派中各代表性的分类框架进行了比较分析与整体评估。得出结果如下:(1)辨证分类方法的要素关系框架,并不局限于教材中所示,而是呈现多元化分布的。在一二级分类当中,有十种之多。有融合病名与突出对应治法者,如“病症结合治法分类”;有病因结合病位者,如“六气结合六经分类”;有病机结合病名者,如“表里寒热结合病症分类”;有病机结合病位者,如“卫气营血结合验舌辨齿分类”;有病位结合发病病机者,如“六经三焦结合六要的分类”;有病名结合病位者,如“病症结合六经分类”;有病名结合病机病位的,如“病症结合卫气营血三焦分类”;有细化具体病位者,如“六经结合脏腑分类”;有参考病证关系者,如“本兼类变分类”;有参考病程阶段者,如“病症或结合病程分类”。由此可见,由于辨证分类的要素涉及到病因、病位、病机、病名、病程、病势、治法等多个方面,因此分类框架也呈多样化,而各种分类框架之间也各有优缺点,但是基于历史条件及各家的局限性,彼此未能充分相互借鉴、优势互补,因而也就未能形成充分兼容的分类框架。而且,若能仔细审视各个分类框架,便能发现大都存在分类层次粗略不精,分类层次不统一,证治分类残缺不全,病证分布多少不一等等不足之处,以此,实际上温病学派的病证分类框架仍处在争鸣未定的状态。(2)辨证分类框架已开始步入融合发展的阶段。首先,《温病条辨》在以上、中、下三焦分类为大纲的基础上,二级分类结合病种进行,三级分类则根据病种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分类方法,如六经分类,病因病机分类,脏腑分类,表里气血分类等等,突显了各病种及各经之下再分类的重点与特点,有利于紧抓病证好发重点,便于应对温病发病之常。虽然此书在分类体系上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及系统性,但尚未打破拘泥于病种分类的局限性,而且上中下三焦分类大纲之下的三、四级分类方法不一,在突出温病重点病证要素与类型的同时,有遗漏非重点病证要素与类型之倾向。另外,由于中医学高等教育集中教学的需要等原因,以南京中医学院主编的《温病学释义》等为先导的教材及之后的温病学各版教材,探索性地进行了以病种结合卫气营血、三焦进行分类的模式,借鉴了脏腑经络分类、六要分类等分类方法的优点,采取了各病种各随所宜的多样化的分类方式。病种之下结合卫气营血及三焦的分类方法,进一步丰富细化了分类子目中的内容,较具体地建立了卫气营血、三焦分类至具体病因病机之方证框架体系,使辨证分类较为具体,指导临床较为准确,论理较为公认,较为后代认同,成为近现代院校教材编写所采用的基本框架。但其仍然存在着未能充分衔接和规范之处。当然,以此作为初步学习研究温病学的导读教材问题不大,但要全面系统展示温病学中病证分类的结构化框架,则存在一些科学表达与理论认识深度上的问题。总之,当前温病学教材的辨证分类框架尚未解决的关键问题就是如何构建一个能够层次分明地反映目前温病学中有关病证分类并能包容以后温病学发展内容的有逻辑系统性的辨证分类框架。4.对温病学辨证分类方法基本框架的初步推导构建基于上述研究,本文认为对温病学辨证分类方法,可在大类层面上初步构建基本共性框架,再在病所环节结合病种设计可调方法。总体框架:由前中后三部分组成。前缀部分(首分病种,辅以分病征):即辨病前缀,可以缺如。中心部分(先分病因,再分病所,后分病机):即辨证主体,必备重点。后辅部分(或分病势,或分病治,或分病兼):即证病结合,辅助选项。可调方法:温热病类,先分卫气营血,再分三焦,再分手足十二经系;湿热病类:先分三焦,再分手足十二经系,再分卫气营血;寒热混杂病类:先分手足十二经系,再分三焦,再分卫气营血。结论:1.温病学派在临床诊治框架上,原本具有分类多样、框架多元化,但从其主流来看,总体上呈现为一个病·证·症·治混用型的基本式样。从大类属性看,以病因、病所、病机、病势、病兼、病治、病种、病征等来对分类进行多角度的表达,包容性较强,但仍以辨证分类为其重心。2.温病学派在辨证分类上,其辨证分类要素丰富广泛(近45项以上),但在十个大类方面,内涵仍以病种(含病因)结合病所、病机分类为主体。其中,对病所(位)多角度的再分类是温病学多数医家突出方面,如有经系、脏腑经络、三焦、表里等不同。3.温病学派在辨证分类框架上,尽管可以从多重角度进行,但都不可能脱离病因、病所、病机三大方面,而其他方面则是间接地、侧方位地强化了这三大要素的立体化结构与多样化关联。4.温病学辨证方法的通用化设计,拟可采用以病所分类为先,并以三焦为首纲,手足十二经为大目,卫气营血津液分为细目,再依次结合病因与病机分类,形成一种多层次、多维度的系统性辨证分类框架,使其既保持教材已示的特点与优势性纲领,又提升对温病病种的广泛覆盖与通适性,且便于促进寒温两派的汇通性发展。
刘梦婷[3](2020)在《近代上海医药报刊与西医知识传播(1927~1937)》文中研究说明明清以来,传教士的东来打开了我国医学传教的窗口,社会上层开始接触到西方的科学技术和医学知识。清中期广州地区成为传教士医学传播的策源地,医学开始向下发展,推进了西医知识在中国的传播进程。近代上海开埠以后,繁荣发达的上海社会、日渐兴起的文人群体、不断完善的报刊行业,推动了近代上海新闻传播业发展。在传教士的示范作用下,教会医院、西医人才数量增多,国人学习西医、开业行医、创办医校的规模也日渐壮大。报刊传播西医、宣扬西医知识成为主流,在中西医冲突背景下,蓬勃发展。1927年至1937年是近代上海医药报刊发展的黄金时期,这一时期的医药报刊数量丰富、种类多样、思想交织碰撞。其中以政府主导的《卫生月刊》、药商创办的《新医药刊》以及大众传播媒介引导的《申报·医药周刊》在这一时期别具一格,开创西医知识传播的新平台,传播现代医学知识,有助于沟通编者与读者之间的交流。医药知识的传播过程中,从传播主体的转变看,早期由国外医学传教的传教士引入,并主导传播。伴随着国内医学院校、医药社团的组织创办,国人开始学习、传播西医日益成为近代上海西医传播的主流。从传播的内容来看,专业深奥的西医知识逐渐被民众日常的卫生知识、健康知识所取代,西医知识的大众化日益成为社会主流趋势,民众开始参与医药知识的讨论,并影响医药刊物的编辑方针和志向。从传播的受众看,报刊传播西医知识的过程中,其受众主要包括近代上海乃至全国的中西医师、身患疾病的患者、报刊订户以及依靠报刊进行商品营销的广告商等,通过读者来函或医药问答的方式,传递作为读者的疑问与诉求。从传播的效果看,报刊传播西医知识的受众有限,停留于医患关系以及商业利益表面,能够阅读刊物的也仅是一些具备阅读水平和医学经验的知识分子,广大的普通老百姓仍游离于知识传播的范围内。但我们亦不可忽略报刊传播西医知识的价值。报刊传播西医知识传递了科学准确的西医专门知识,干净清洁的公共卫生观念,形成了医师在开业行医过程中的规范,转变了民众的就医观念和就医行为,对近代上海社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推动了现代医学在中国的传播。
张凯[4](2019)在《基于机器学习的眼科疾病自动诊断中的关键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眼睛是人体中重要的屈光结构,与人体的视觉神经和中枢神经系统关系紧密。外界信息中有八到九成通过眼睛输入大脑,而种类繁多的眼科疾病无疑是对这一精密屈光组织的最大威胁,有研究表明眼科疾病对于人类视觉发育影响深重。据世界卫生组织资料,包括屈光不正在内的眼科疾病已经成为继肿瘤和心脑血管疾病之后第三大威胁人类健康以及生存质量的疾病。而在我国,盲人数量占到了世界盲人总数的18%,多达500万人。其次,我国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匀,高水平医院医生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处理常见病,基于机器学习的眼科疾病自动诊断能够缓解此种状况,改善我国医疗环境。本文选取眼科临床诊疗路径中几个关键问题——儿童视力自动评价、多种眼病自动诊断和小儿白内障术后并发症预测展开讨论。由于以上三个问题的诊断与评价标准均定义精准,并且很多重复的诊断浪费了大量医疗资源,机器学习能够很好的适用并且能够减轻重复工作。笔者详细研究其在机器学习应用中的难点——样本量较小、数据分布不平衡、可解释性不强、数据中的突发情况较多、临床应用性差。并且提出了解决以上问题的方法。(1)针对儿童视力检查中的数据分布不平衡、可解释性差和突发情况多的特点,首先第一种结合医生经验构建人在回路的深度学习系统。本系统首先使用目标检测检测每一帧中的重点目标。在整体方法架构中,首先利用目标检测的结果寻找单眼和双眼检测分割点、患者是否配合、患者是否长期对眼、患者是否是N/A视力等级、患者是否视力大于等于0.21,最后利用卷积神经网络分类模型检测患者视力视为[0.01-0.05]或者[0.08-0.15]。在整个的判断过程中,对于每一类别根据医生经验设置了一些阈值用于对一些视力水平的判断,并且使用了88个短视频对这些阈值进行优化。在最终的联合测试中,本系统的准确率为75.54%。在医生与计算机系统的评价结果的讨论中,医生和计算机的评价各有优点,并且使用讨论的方式不断使医生的经验确切化,最终形成人在回路的深度学习系统。其次,针对第一种儿童视力评价方法中阈值过多的情况,提出了针对不同的眼位、视敏卡方位和视敏卡等级组成七通道的视频表示方式和基于一维卷积神经网络的评价方法。采用目标检测的结果,并且采用ROI池化层的思想将视频最后全连接层之前的特征向量(全连接层的输入)长度归一化,最终分类准确率相比第一种有所提高,并且在与三位小儿眼科的临床医生的评比中,两种方法均表现出色。(2)针对深度学习预测结果不可解释和样本分布不均匀的问题,提出了多眼科疾病的可解释与可扩展的统一深度学习诊断框架Visible Genome。本框架的第一阶段为初步判断患者疾病种类,涵盖了白内障、胬肉、角膜炎、结膜下出血和正常五种类别,分类准确率超过93%。第二阶段根据医学影像类型分别判断自然光裂隙灯和钴蓝光裂隙灯中的不同解剖部位和重点病灶,两种类型医学影像的定位准确率分别超过了82%和92%。第三阶段关注重点部位和重点病灶的属性判断,在10种不平衡分类问题中采用带有权重的卷积神经网络,分类准确率为79-98%。而采用完整图像数据集结合卷积神经网络的分类结果类似,说明卷积神经网络在较大目标的分类中能够根据不断迭代发现分类原因。第四阶段根据患者病情询问和之前三个阶段的综合信息情况给出治疗建议,并且采用卷积神经网络判断胬肉患者的手术必要性。基于以上研究开发了多种眼病的可解释人工智能在线诊断系统,并且应用于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人工智能与大数据专科的临床实践中为患者服务。(3)针对小儿白内障病例数较少,样本分布不均匀的问题,提出基于机器学习的小儿白内障术后并发症预测的整体框架。首先采用apriori算法将最小置信度和最小支持度置为0,挖掘出患并发症和未患并发症的差异性关联规则给医生以指引性参考。关联规则在实际临床中的判别性可以根据判别性阈值自由选择。其次采用三倍交叉验证方式验证随机森林和朴素贝叶斯在预测术后并发症问题中的性能,SMOTE(合成少数类样本过采样方法)将阳性样本的数量扩大,之后分别验证患者是否患并发症、是否患后发障、是否患高眼压的可能性。两种方法的预测准确率均超过了74%,而采用不做平衡处理的数据集的预测结果的假阴性率过高。最后使用遗传特征选择方法挖掘出与并发症最相关的属性。结果表明是否患有并发症和性别和手术年龄无关,是否患有高眼压与二次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方式,手术年龄和白内障的病灶面积无关,是否患有后发障与性别,手术方式和眼别无关。在最终的外部测试中,三个预测问题的预确率均超过了66%。基于以上成果,开发和部署了web在线测试平台展示关联规则和预测并发症。尽管本文取得了很多进展,但是依然存在着很多不足。首先小儿白内障术后并发症的预测和可解释的多眼科疾病自动诊断需要借助更多的临床数据验证,而且更多的相关属性可以加入以提高准确性。最后,儿童视力自动检测需要借由可穿戴设备并且需要实时判断阶段检查结果以构成一个无需人为干预的全自动系统。
张倩[5](2019)在《《黄帝内经》经脉脏腑相关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对《黄帝内经》经脉脏腑相关理论进行系统梳理,为现代经脉脏腑相关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从而更好地指导临床和实验研究。方法采用文献研究法,将《素问》《灵枢》中经脉脏腑有关的条文进行归纳,并根据脏腑与经脉、络脉、经别生理联系、病候表现、诊断及治疗四个维度进行分类,分析其中的相关性。在此基础上对《黄帝内经》经脉脏腑相关理论的特点、影响经脉脏腑相关理论的哲学文化因素及《黄帝内经》之后的具有代表性的针灸学着作有关经脉脏腑相关内容的补充和发挥等进行提炼和总结。结果《黄帝内经》中五脏与经脉的相关性具有较为坚实的实践基础,其来源于脉诊实践,手足脉均诊相应五脏之气,有关五脏生理脉象和病理脉象的记载也详细充实。在脉诊实践的基础上,对五脏的病候表现进行阐述,因此,五脏的病候表现与相应经脉较为一致,而其治疗也主要选择该经脉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的五输穴,尤其是原穴,即“五脏有疾,应出十二原”。《黄帝内经》中有关六腑的生理、病理表现及其治疗论述均不及五脏之充分、详尽、具体。这一点在脉诊上得以体现。《灵枢·经脉》虽然将六腑与六阳经建立了相应的联系,但并非直接联系,而主要是通过经别实现,因此六腑与阳经的联系密切程度较低,六阳经的“是动病”和“所生病”也与相应的六腑关系不大,其“是主所生病”均用“是主津所生病”“是主血所生病”“是主液所生病”“是主筋所生病”“是主脉所生病”表述,为邪气入侵所致的经脉循行所过部位发生的体表外经病,较少涉及内腑病症。尽管《灵枢·经脉》为了理论构建的需要,将手太阳经与小肠相配,手阳明经与大肠相配,手少阳经与三焦相配,然而,因其缺乏相应临床实际支撑,也仅仅停留于文字。胃的病证选择足三里治疗,大肠病证选择巨虚上廉治疗,小肠病证选择巨虚下廉治疗,三焦病证选择委阳治疗,膀胱病证选择委中,胆的病证选择阳陵泉进行治疗。经脉脏腑相关理论的形成过程较为漫长,受不同时期哲学文化因素的影响,如“天六地五”学说、“天之十二”学说、“二十八宿”学说、三阴三阳学说、古代官制理论,其理论发生了更替、变革,甚至是出现与事实相背离的现象。受“天六地五”学说影响,早期经络文献只记载十一脉,“天之十二”学说将经脉之数由十一发展为十二,十二经脉之外的联系之脉则归入络脉、奇经八脉范畴。三阴三阳理论是经脉脏腑相关理论与实际相脱离的重要因素,手三阳经所主病候与大肠、小肠和三焦无关,主治腧穴也位于下肢。受古代职官制度的影响,心为君主之官,心包代心受邪,将主治心脏病证的手厥阴脉与心包相配,手少阴脉独无腧。结论1.《黄帝内经》基本构建了经脉脏腑相关的理论框架体系;2.《黄帝内经》五脏的经脉脏腑相关理论框架体系具有完整性,六腑的经脉脏腑相关理论框架体系不完整;3.奇经八脉也具有经脉脏腑相关的特征,有力补充了十二正经的经脉脏腑相关的不足;4.《黄帝内经》经脉脏腑相关理论受到当时哲学文化因素影响,具有一定局限性。
游杰[6](2018)在《福康医院与民国绍兴医疗卫生事业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绍兴作为近代以来浙江省的重要城市之一,也是西方传教士来华传教活动较早的区域之一。由美国传教士高福林创办的福康医院是近代绍兴最重要的教会医院。主要体现在:医院日常医护诊治、妇婴护理事业、公共卫生服务、传染病防治。此外,福康医院管理及经费来源具有其自身特点。通过梳理其管理框架及经费来源,阐述福康医院的运行模式和医疗规模。就医疗服务来说:在日常诊治方面,福康医院每年接待大量病人,不断扩充科室,建设病房,引进各类设备,提高疾病诊治能力;在护理卫生方面,一方面通过福康护士学校的护理人才的培养以及日常医院护理中,展示福康医院对近代绍兴护理观念、妇婴卫生的贡献;在公共卫生方面,福康医院在建立常规的病人体质收集及各类传染病疗养院外,对绍兴血吸虫病的发现和研究凸显了福康医院对于近代绍兴传染病防治做出的积极贡献;在公共卫生服务方面,医院常年将公共卫生服务列入常规工作中,不但从病理介绍、传染媒介剖析,日常预防之法几个层次来宣传基本防病常识,而且对绍城学校、孤儿院、监狱等机构进行公益性诊治,到四十年代医院专门设立贫病救济金,用于改善绍城公共卫生情况,医院通过种种举措力所能及的促进绍城民众形成符合近代卫生规范的生活习惯,预防于未然,进而达到身心健康。福康医院对于近代绍兴公共卫生事业贡献卓着。福康医院对于绍兴医疗卫生事业的作用在于,一、促进西式医学在近代绍兴的传播。二、改善妇婴护理,同时为近代绍兴培养出一批西式护理人才。三、为近代绍兴公共卫生的发展做出相应贡献,尤其是在传染病防治方面。其意义在于加快了近代绍兴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推动近代绍兴医疗卫生事业的现代化进程。
玛格丽特·汉弗莱斯[7](2017)在《美国医疗社会史的发展与演进》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7年7月18—22日,由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美国历史学家协会(OHA)、上海大学马斯托禁毒政策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美国医疗社会史"研习营在上海大学文学院举行。来自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40余位青年教师、博士生、硕士生参加了此次研习营。在研习营期间,杜克大学的玛格丽特·汉弗莱斯(Margaret Humphreys)教授通过演讲和讨论两种形式,以时间为经,以个案为纬,力图从纵向和横向深度剖析、探讨从殖民时期至今美国医疗史的研究历程。研习营成员翻译整理了汉弗莱斯教授演讲的全部内容呈现给读者。
邱志仁[8](2016)在《生命伦理学视域下的上海租界公共卫生 ——以工部局档案为基础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生命伦理学是对生命科学和医疗保健的伦理学方面进行系统研究的学科,其话语内核不能脱离“现代性”的实践关切。本文在生命伦理学视域下,以上海市档案馆工部局卫生处英文档案(档号U1-16)为研究基础,通过对工部局卫生处在医院医疗卫生、工业卫生、难民收容卫生、卫生知识宣传方面的工作展开研究,试图解读“卫生现代性”在租界这一特殊的社会文化空间之下,是如何获得具体实践的。第一章从生命伦理学中“生命与政治”的视角出发,阐述了侨民公共卫生与华人公共卫生的伦理问题,对卫生处解决华人公共卫生难题的伦理实践进行了考察,展现了卫生处当之无愧成为上海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开拓者。第二章主要从“生命与身体”的角度论述租界医院的医疗卫生,展现了工部局为治疗和护理社区居民的生命健康的实践。第三章从“生命与生产”的角度,分析租界工厂的工业卫生,通过对租界工厂检查权的中外交涉的重新考量,展现工部局在其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如何帮助和拯救工人们的生命。第四章从“生命与战争”的角度,研究难民收容所的卫生,从中可以看到工部局面对难民问题时,为保持秩序、对抗疾病所采取的措施。第五章从“生命与教育”的角度,分析了工部局为传播卫生知识、构建城市卫生文化所做的努力。全文着重表现了工部局卫生处对于生命权利、生命价值、生命质量的看法。在此基础上可以发现,正是现代性的生命伦理学观念支配了工部局的这些工作内容和方针,而这些工作则在租界乃至上海促成了尊重生命的伦理学观念的形成。在工部局卫生处构建租界医院医疗卫生体系、工业卫生体系、难民生命应急救助体系和多媒介生命教育体系的过程中,现代性、殖民性与民族主义相互交织,相互作用,呈现出一幅曲折而又瑰丽的历史画面。
郑海涛[9](2016)在《小儿细菌性痢疾中医诊疗指南问卷调查》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应用Delphi法制定出科学规范的“小儿细菌性痢疾中医诊疗指南”。方法:结合文献研究的结果、采用专家问卷调查(Delphi法)、专家论证会及行业专家征求意见相结合的方法制订“小儿细菌性痢疾中医诊疗指南”。专家问卷调查:在文献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制定第一轮专家调查问卷,采用电子邮件的方式,向全国范围内遴选的40位专家发送问卷。对回收的第一轮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分析,形成第二轮专家调查问卷。将第二轮问卷发送给回复第一轮问卷的专家及再次遴选的其他专家共40位(第一轮未回复专家不再发送),再次统计分析第二轮回收的问卷,并将前两轮专家所提出的共性问题作为第三轮纳入指标,形成第三轮调查问卷。将第三轮问卷发送给回复第二轮问卷的专家及再次遴选的其他专家共40位(第二轮未回复专家不再发送),再次统计分析第三轮回收的问卷,所得问卷即“小儿细菌性痢疾中医诊疗指南”的草稿。专家论证会:邀请国内着名中医儿科专家,召开专家论证会,对“小儿细菌性痢疾中医诊疗指南”的草稿进行讨论、论证。最后根据专家讨论共识,结合课题负责人修改意见,形成“小儿细菌性痢疾中医诊疗指南”的初稿。行业专家征求意见:将“小儿细菌性痢疾中医诊疗指南”初稿报送专家指导组论证,根据专家指导组意见修改完善并征求同行意见,形成指南评价稿。结果: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编制专家问卷调查表,共进行了三轮专家咨询,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77.5%、92.5%、92.5%,在第三轮问卷中专家意见已基本趋于一致,因此结束专家咨询,并通过专家会议的论证,形成符合临床实际的科学规范的“小儿细菌性痢疾中医诊疗指南”初稿。并将其报送专家指导组论证,根据专家指导组意见修改完善并征求同行意见,形成指南评价稿。结论:应用Delphi法进行小儿细菌性痢疾中医诊断、辨证、治疗、预防和调护的规范化研究,并根据专家所提供的意见和建议,制订了“小儿细菌性痢疾中医诊疗指南”,同时证明Delphi法作为一种充分发挥专家智慧、知识和经验的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是中医诊疗规范化研究中具有客观性、传统性及可操作性的重要方法学。
于晓飞[10](2014)在《基于文献和专家访谈的浮、沉脉的脉象特征与临床意义研究》文中指出背景脉诊属于中医四诊中的切诊,是指医生用手指切按患者的脉搏,根据脉动应指的形象(即脉象),以了解病情,辨别病证的诊察方法,备受历代医家重视。由于脉象的获取主要依赖于医生手指的主观感觉,历代医家对脉象的认识不尽相同。现今,中医诊断学教材在古人的基础上,主要介绍通过切按寸口部位获取的28种常见脉,具体内容包括脉象特征和临床意义。那么教材中所介绍的脉象特征和临床意义是否符合临床实际?是否充分传承和表达了古人的认识?当今医生的认识及在临床中的应用是否存在较大差异?基于此,本文从28脉中最基本的浮、沉脉入手,拟通过文献研究和专家调查访谈,梳理当今对浮、沉脉的认识,以及古人对浮、沉脉认识的发展源流,为脉象的规范化研究及指导临床实际提供一定依据。目的首先,通过整理历版高等院校国家统编中医诊断学及内、外、妇科教材,了解当今教材对浮、沉脉的认识;其次,借助专家访谈,调查其脉象特征和主病在临床的实际应用情况;最后通过古今文献梳理,考镜浮、沉脉的脉象特征和临床意义发展至今的源流。通过以上研究为脉象的规范化研究、教材的编写及指导临床实际提供一定依据,以提高脉诊的临床使用价值。方法1、搜集、整理当代历版高等院校国家统编中医诊断学及中医内、外、妇科教材对浮、沉脉的描述和运用,分析、梳理当今中医教材对浮、沉脉的认识现状。2、围绕浮、沉脉脉象特征及临床意义制订访谈提纲,以开放性的问题,通过对不同专科中医临床专家的访谈,调查临床专家对浮、沉脉脉象特征和临床意义的认识与运用,分析、探讨浮、沉脉在临床的实际运用情况,及其与教材存在的差异。3、以历史年代为序,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中医医籍,检索、解读、分析其中有关浮、沉脉脉象特征和临床意义的记载,归纳、总结不同时期医家对于浮与沉认识的脉络和演变轨迹。结果1、高等中医药院校统编教材对浮、沉脉脉象特征及临床意义的认识历版中医诊断教材对浮、沉脉脉象特征的认识相对一致:浮、沉脉是反映脉位浅深的一对相反脉。临床意义方面,在“6版教材”之前都是关于浮、沉脉主病的认识:浮脉主表证、虚证;沉脉主里证。“6版教材”之后有了其生理意义的描述:生理性浮脉见于体瘦而脉位相对表浅者;夏秋之时阳气升浮,脉象也可微浮;生理性浮脉见于体胖而脉位相对深沉者;冬季气血收敛,脉象亦可偏沉。中医内、外、妇科教材对浮、沉脉主病的认识与诊断教材也存在差异。临床教材中,浮、沉脉很少单独出现,总是与其他脉相兼出现。除表证、虚证外,浮脉还可见于风邪导致的行痹、中风;湿热痢、湿毒浸淫之水肿;胃气壅滞之胃痛及邪毒侵心之心悸。沉脉主病相当广泛,总体上可以概括为里证,但具体见于虚、实、寒、热何种里证,则要取决于与沉脉相兼的脉象。2、浮、沉脉脉象特征及临床意义的专家访谈调查被访专家对浮、沉脉脉象的认识存在差异。绝大部分专家都认为浮、沉脉是描述脉搏位置浅深的一对相反脉。也有专家提出浮脉的脉力应当稍不足,或有向上向外的脉势等不同观点。另外,专家强调包括浮、沉脉在内的各种脉象都不是绝对的,要以每个病人平常的基础脉象作为参照,当明显不同于平时脉象时才可能具有病理意义,即“以常达变”。在临床意义方面,浮脉主表证、虚证,生理状态下瘦人脉浮,实热证脉兼见浮象,不是单纯的浮脉;沉脉主里证,生理状态下胖人脉沉。另外,人体脉象与四季相应在临床上体现的并不明显。专家认为脉象因人而异,强调四诊合参,切忌仅“凭脉辨证”。3、浮、沉脉脉象特征及临床意义的发展源流考辨不同时代及同一时代的不同医家对浮、沉脉脉象及临床意义的认识是不同的。总结如下:秦汉时期:此时不仅已有浮、沉脉之脉名,《难经》首次描述了浮脉的脉形:“浮者,脉在肉上行也”。临床意义方面,在《内经》中,浮为阳脉,与秋季、肺脏相应;沉为阴脉,与冬季、肾脏相应。“浮”与“沉”首先是作为形容词用以描述正常人脉位的动态变化,这种变化主要与四季更迭,六气盛衰有关。作为病脉,浮主新病、腑病、病在外,沉主久病、脏病、病在里;浮主阳热盛,沉主阴寒盛;浮主气机浮越,沉主气机内伏;浮脉主气血外驰,沉脉主气血内守;浮主太阳、阳明经盛,沉主少阴经盛;浮脉主风水,沉主石水。《难经》在《《内经》的基础上进一步描述了五脏的正常脉象,将浮脉与心肺,沉脉与肝肾联系起来;首次论述了寸口脉寸、尺部的正常脉象:寸脉“长九分而现浮”;尺脉“脉当见一寸而沉”;并将浮脉与外感病联系起来:在外感病中,寸脉浮而滑,尺脉濡弱主中风(外感风邪);阴阳俱浮,浮之而滑,沉之散涩主热病(外感热邪)。当以脉作为鉴别疾病表里、轻重的根据时,浮脉提示病位在“表”,病情“轻”。《伤寒论》与《金匮要略》较前人又有了明显的进步。首先,张仲景首次观察到在生理情况下,脉象浮沉与人的体格胖瘦、精神状态有关。其次,作为一部外感病着作,《伤寒论》着重论述了浮脉主表证,可见于外感风、寒、湿、热等多种邪气致病及表里兼证,前人对此从未有过如此丰富的论述。此外,浮脉也主疡病,提示阳气来复,病势趋于上,病情轻浅。仲景对沉脉临床意义的认识可以归纳为三方面:一,主里证,寒、热、虚、实均可见之;二,主湿邪,包括外感、内伤两方面;三提示元气秘固。最后,也是非常有价值的一点是,《伤寒论》非常重视脉之浮沉的动态变化:浮沉之脉位变化可以反映疾病表里出入的发展趋势;脉象浮沉可以作为诊断与鉴别诊断的重要参考因素。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作为脉学奠基之作的《脉经》问世,标志着脉学诊断学已成专科。并第一次有了对浮、沉脉脉象特征的具体描述,即“浮脉,举之有余,按之不足。(浮于手下);沉脉的特征为“沉脉,举之不足,按之有余(一曰重按之乃得)”。临床意义方面,王叔和运用大量篇幅论述了《内》、《难》、《伤寒》及《金匮》中的脉学内容,不仅内容更为具体,也有很多发展。在《脉经》中,浮脉主病在“表”,这个“表”不仅代表了表证,还指具体的病位,如上、皮肤等;浮脉主气血紊乱、气滞及内风证;孕妇临产时可见浮脉(离经脉)。《脉经》首次提出,恐惧这样的情志疾病也可见沉脉。另外,叔和还认为通过孕妇脉象浮沉可以预测生男生女。唐宋至明代,大多数医家延续了《脉经》的说法,也有很多医家赋予了浮、沉脉脉势、脉力、甚至脉率等方面的特征,两方围绕这个问题诸展开了讨论争论。明代,张景岳开始反思并提出表证未必见浮脉,沉脉也可见于表证。浮脉主表,沉脉主里是其常,切不可以一言蔽之。清代至民国时期:清代医家最突出的贡献是对浮脉与无根脉进行了区分。张璐在《诊宗三昧》中提出浮脉“按之稍减而不空”,一语中的道出浮脉与无根脉的区别。临床意义方面,有人提出沉脉主里,只有当其兼有其他脉时才主虚实寒热诸证。这一时期的医家强调正常人之间的脉象本身就存在差别,这种差别并不是疾病所导致,与人的性格等因素有关。主张脉有平脉、主病之别,平脉又与五脏、四时、形体、情志精神等多种因素相关;主病时也有多种病证可能,因此临证必当脉证合参,不能仅凭脉辨证。现代时期:现代学者首先区分了“浮脉”与“脉浮”,“沉脉”与“脉沉”:“脉浮”与“脉沉”仅指部位而言,凡脉在浮位均可皆可称“脉浮”(如洪脉、濡脉);重按至筋骨乃得之脉皆可称“沉脉”(如弱脉)。与此不同,浮脉与沉脉是具有严格界定的独立脉象:浮、沉脉就是脉位的浅深,不具备其他要素。在临床意义方面,有医家从浮、沉脉的形成机理来阐述其临床意义。李士懋认为浮脉的形成机理是气血游行于外,主邪在表、热盛(包括里热、外淫)、里虚。高志海提出浮脉的形成与肺的宣发作用及阳气外泄有关。浮脉主表证及失血、气脱导致的虚证。另一方面,由于现代医学相对发达,临床常以现代医学病名进行诊病,有学者开始尝试以西医疾病与中医证结合的方式,讨论浮、沉脉主病,体现了中西医汇通的进步。结论1、脉浮与浮脉,脉沉与沉脉是不同的概念。浮脉、沉脉是具有独立内涵的单因素脉,除脉位外,无其他脉象要素的异常改变。中医诊断教材对浮、沉脉的脉象特征的描述不仅易于临床操作,也符合以《脉经》为代表的大多数古代文献的原旨,比较合理。而“脉浮”“脉沉”是指脉位的浅深,常常伴有其他脉象要素的异常改变,包括浮、沉相兼脉或复合脉。2、浮、沉脉有生理、病理两方面临床意义。生理情况下,浮、沉脉与人的体格关系最为密切;人体脉位可以随自然界气候、季节的转换而发生动态的变化,这种变化是在人体平素脉象基础上的细微改变,不能简单的理解为春季或秋季是浮脉,冬季是沉脉。浮、沉脉也与性格、性别、年龄、精神状态、地域、饮食习惯、生活环境因素有关,因此诊脉需“知常达变”、因人而异。病理情况下,除表证、虚证外,浮脉还可见于风证;沉脉常见于里证,需结合其相兼脉及全身症状进一步判断邪实、正虚,还可见于湿证,包括内伤、外感。3、古人特别重视对人体脉位动态变化的辨识。脉位浮、沉不仅可以作为疾病诊断与鉴别诊断的重要参考依据,还可以通过脉位的动态变化,同时结合全身症状来判断疾病发生、发展的趋势及预后。这一点对临床诊病具有重要价值,但在现今的教材并没有体现,值得重视。4、浮脉提示新病、腑病、病位在上、上焦、在皮肤、肌表、阳经、病情轻浅;沉脉提示久病、脏病、病位在下、下焦、在里、阴经、病情重。以上临床意义是从浮、沉脉的阴阳属性推导而来,可能并不完全符合临床实际,有待进一步的临床研究验证。5、中医诊断教材以“主……”的形式描述脉象的临床意义不利于学习者的全面、正确理解,建议改为“常见于……”。6、“知常达变”不仅是以健康人体的表现或状态去衡量病人,还应包括以同一个人健康状态或平时的表现去衡量疾病时的表现,发现异常之处,从而为作出正确的诊断提供线索和依据。将这一原则应用于脉诊可以更好的指导临床实践,具有重要意义。以上结论主要基于文献,有待进一步大样本临床研究的验证。本研究的创新点1首次系统整理了浮、沉脉相关古今文献,梳理了浮、沉脉脉象特征与临床意义发展源流。2对浮、沉脉的多重内涵进行剥离,尤其是对浮脉与脉浮,沉脉与脉沉的区别。3提出每个人都具备各自的基础脉象,重视脉象的生理意义,“知常达变”。4建议在教材编写过程中,以“常见于……”而不是“主……”的形式描述脉象的临床意义。5重视对人体脉位动态变化的辨识及其相应的诊断意义。6浮、沉脉只代表病位的变化,临床诊病时要重视结合相兼脉辨证。
二、霍乱病人的心电图表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霍乱病人的心电图表现(论文提纲范文)
(1)《益世报》健康传播观念呈现与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 《益世报》研究综述 |
(二)近代天津医疗史研究综述 |
(三)健康传播史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内容与框架 |
五、创新点及不足 |
第一章 西学逼仄:《益世报》健康传播图景 |
1.1 《益世报》健康传播的历史背景 |
1.1.1 医疗卫生建设起步 |
1.1.2 现代医学发展受限 |
1.1.3 中西医之争与传播 |
1.2 《益世报》健康传播图景勾勒 |
1.2.1 零散分布:专栏与专页传播 |
1.2.2 集中整合:五大医学副刊 |
1.3 医学副刊创办团队 |
1.3.1 平津中医名家云集 |
1.3.2 社团主导西医传播 |
第二章 沟通互鉴:中西医思想交流 |
2.1 身份冲突:西医声援中医改革 |
2.1.1 独树一帜:津门中西医平和交流 |
2.1.2 西医声援中医第一人 |
2.2 重新表述:西医东渐下中医自我调适 |
2.2.1 主动引介:中医副刊沟通西学 |
2.2.2 重新表述:童便入药 |
2.3 历史身份认同:“废医存药” |
2.3.1 挖掘与解构中药价值 |
2.3.2 历史实效:药不可废 |
第三章 改革利器:现代卫生观念确立 |
3.1 关注卫生事业建设 |
3.1.1 关注本地医疗事业 |
3.1.2 强调国家卫生建设责任 |
3.2 强调个体卫生 |
3.2.1 保持卫生以躲避灾祸 |
3.2.2 强调卫生以弥补权力缺位 |
3.3 积极介入社会卫生建设 |
3.3.1 倡导社会卫生理念 |
3.3.2 建立社会卫生秩序 |
第四章 恐惧救赎:药品与疾病观念 |
4.1 恐惧表达:肺结核与梅毒 |
4.1.1 传染力恐惧:梅毒 |
4.1.2 不确定性沟通:肺结核 |
4.2 药物新宠:鱼肝油和维生素 |
4.2.1 肺结核最佳补品:鱼肝油 |
4.2.2 保卫身体:维生素 |
第五章 《益世报》健康观念的变迁 |
5.1 由比附西医到反思中医理论 |
5.1.1 文化守成:比附西方科学文化 |
5.1.2 断尾求生:否定阴阳五行 |
5.2 从医学常识传播到科普异化 |
5.2.1 客观严谨:引介西方医学 |
5.2.2 夸张想象:异邦神药柠檬与榴莲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2)温病学辨证分类方法的古今研究及其系统化框架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注释表 |
引言 |
1.研究背景 |
2.研究目的及意义 |
3.研究目标 |
4.研究内容 |
5.研究方法 |
6.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中医学辨证分类方法的统一性研究进展 |
1.温病学辨证分类方法的现代研究状况分析 |
2.外感病辨证分类方法统一性研究的现状分析 |
3.外感病与内伤病辨证分类方法的关系问题 |
1 温病学辨证分类要素数据表的构建与解析 |
1.1 研究思路、研究相关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 |
1.2 温病学辨证分类要素数据表的构建探讨 |
1.3 辨证分类要素数据表的构建过程 |
1.4 辨证分类数据表中要素的分析 |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结果 |
2 精选36 部温病学着作辨证分类方法的要素统计及权重分析 |
2.1 精选36 部温病学着作辨证分类方法的要素统计分析 |
2.2 精选36 部温病学着作辨证分类方法的要素权重分析 |
2.3 辨证分类方法的要素问题解析 |
3 对温病学派中各代表性的分类框架的分析评价与整体评估 |
3.1 精选36 部温病学着作病证分类框架的特点与优缺点分析 |
3.2 温病学代表着作病证分类框架总体发展水平的评价 |
3.3 温病学派辨证分类方法主流框架的初步探讨 |
4 温病学系统化辨证分类框架的构建 |
4.1 本研究分类框架与现行教材主流分类方法的关系 |
4.2 温病学与伤寒学辨证分类框架之比较 |
4.3 构建温病学通用化辨证分类框架之设想 |
5 结论 |
6 创新性 |
6.1 借助信息学本体分析方法 |
6.2 分类要素权重值的分析 |
6.3 全面整理了温病学领域中的病证分类要素 |
6.4 构建出温病学中普适性较强、涵盖性较广的系统性辨证分类框架 |
7 存在的部分问题及后期工作的设想 |
7.1 病证要素提取标定中存在的部分问题 |
7.2 后期工作的设想 |
8 对寒温统一性辨证分类框架的展望 |
8.1 伤寒学系统化辨证分类框架构建的介绍 |
8.2 构建寒温统一性辨证分类框架的展望 |
9 系统性辨证分类体系的临床运用实例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1999 年以前温病学相关存世着作698 部目录 |
附录2 粗选的103 部温病学病证分类着作 |
附录3 精选的36 部温病学病证分类着作 |
附录4 精选的36 部温病学病证分类着作分类要素标定、频数统计表 |
附录5 精选的36 部温病学病证分类着作分类框架附表 |
作者简介 |
(3)近代上海医药报刊与西医知识传播(1927~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结构安排与本文要解决的问题 |
四、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近代上海西医知识传播缘起 |
第一节 近代上海的西医传播 |
一、西医传播的社会环境 |
二、传播者身份的转变:从传教士到上海西医 |
第二节 医药报刊的探索与发展 |
一、科学报刊与早期西医传播 |
二、西医刊物的概述与分类 |
小结 |
第二章 报刊传播中的西医知识 |
第一节 政府与卫生:《卫生月刊》中的西医传播 |
一、由《卫生季刊》到《卫生月刊》 |
二、以“卫生”为导向的知识传播 |
三、西医知识的多元讲述方式 |
第二节 商业与营销:《新医药刊》中的西药传播 |
一、新亚制药厂和《新医药刊》 |
二、相时而动:星牌药品的宣传与营销 |
第三节 媒介与健康:《申报·医药周刊》所见西医知识 |
一、《申报·医药周刊》概况 |
二、西医知识的介绍、宣传 |
三、医学论争:关于煤油治肺痨的个案研究 |
小结 |
第三章 西医知识传播对近代上海社会的影响 |
第一节 报刊传播西医知识的反响 |
一、传播方式的多样化 |
二、编读之间的互动化 |
第二节 西洋医学技术的传播和接纳——以X光技术为例 |
第三节 近代上海的医学观念变迁 |
一、西医知识传播与卫生观念的普及 |
二、传统医药观念与中医科学化 |
三、医师道德的社会规范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4)基于机器学习的眼科疾病自动诊断中的关键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对照表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医学人工智能的研究现状 |
1.2.1 基于医学影像的计算机辅助诊断 |
1.2.2 电子医疗记录挖掘、影像组学和生物医学信息学 |
1.2.3 眼科人工智能的发展 |
1.3 论文主要研究工作和章节安排 |
1.3.1 主要研究工作 |
1.3.2 章节安排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和技术 |
2.1 卷积神经网络 |
2.1.1 Alexnet卷积神经网络 |
2.1.2 Inception系列卷积神经网络 |
2.1.3 残差卷积神经网络 |
2.2 目标检测 |
2.2.1 区域建议网络 |
2.2.2 目标检测 |
2.3 循环神经网络 |
2.3.1 循环神经网络 |
2.3.2 LSTM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 |
2.4 非数值类型数据的分类 |
2.4.1 随机森林 |
2.4.2 朴素贝叶斯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视频流内容分析的儿童视力深度学习评估方法研究 |
3.1 引言 |
3.2 人在回路的儿童视力自动评估深度学习评价系统 |
3.3 视频七通道表示、一维卷积神经网络的儿童视力评价和LRCN |
3.4 试验设置、结果和分析 |
3.4.1 人在回路的深度学习系统和LRCN实验结果 |
3.4.2 第二种评价方法性能与外部验证 |
3.4.3 对比总结 |
3.5 小结 |
第四章 一种医学上可解释的多种眼前段疾病诊断方法 |
4.1 引言 |
4.2 可解释的多种眼前段疾病自动诊断方法 |
4.2.1 Visible Genome整体框架 |
4.2.2 数据介绍 |
4.3 实验设置和实验结果以及分析 |
4.3.1 实验设置 |
4.3.2 实验结果以及分析 |
4.4 多眼科疾病新型服务云平台 |
4.5 小结 |
第五章 小儿白内障术后并发症预测与特异性关联规则挖掘方法研究 |
5.1 引言 |
5.2 数据介绍 |
5.3 基于apriori算法的小儿白内障术后并发症关联规则挖掘 |
5.4 基于随机森林和朴素贝叶斯的小儿白内障术后并发症预测 |
5.4.1 SMOTE过采样方法 |
5.4.2 实验设置和结果 |
5.4.3 小儿白内障术后并发症决策系统 |
5.5 基于遗传特征选择的关键因素发现 |
5.6 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内容总结 |
6.2 下一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黄帝内经》经脉脏腑相关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2 《黄帝内经》十二经脉与脏腑相关研究 |
2.1 五脏的经脉脏腑相关 |
2.2 六腑的经脉脏腑相关 |
3 《黄帝内经》络脉和经别与脏腑相关研究 |
3.1 络脉 |
3.2 经别 |
4 《黄帝内经》奇经八脉与脏腑相关研究 |
4.1 督脉 |
4.2 任脉 |
4.3 冲脉 |
4.4 跷脉 |
4.5 带脉 |
5 《黄帝内经》经脉脏腑相关理论形成的哲学文化背景研究 |
5.1 天人相应学说 |
5.2 三阴三阳学说 |
5.3 古代职官制度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个人简介 |
致谢 |
(6)福康医院与民国绍兴医疗卫生事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 |
第一章 从教会医院到人民的医院 |
一、近代绍兴的医疗环境 |
二、民国时期的福康医院 |
三、走向人民的医院 |
第二章 福康医院的院务管理工作 |
一、医院的组织架构 |
二、医院的经费来源 |
三、归于本色化的院务管理 |
第三章 福康医院的日常医务工作 |
一、福康医院的门诊概况 |
二、福康医院的住院概况 |
三、福康医院的医患关系 |
第四章 福康医院护士学校与妇婴医护事业 |
一、福康护士学校人才的培养 |
二、福康医院的妇婴医护事业 |
三、福康医院的护患关系 |
第五章 福康医院的公共卫生事业 |
一、近代绍兴疫疾状况 |
二、福康医院开展公共卫生的历程 |
三、福康医院疾疫研究与救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一) |
附录 (二) |
致谢 |
(8)生命伦理学视域下的上海租界公共卫生 ——以工部局档案为基础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 |
第三节 论文思路及资料 |
第一章 生命与政治:上海现代公共卫生事业的开拓者 |
第一节 伦理问题:侨民卫生与华人卫生的难题 |
一、卫生处的历史——侨民卫生与华人卫生 |
二、路径选择——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的结合 |
小结 |
第二节 伦理困境:卫生的现代性与殖民性 |
一、为谁服务?——公共卫生服务对象的探讨 |
二、现代性与殖民性——华洋政权的博弈 |
小结 |
第三节 伦理实践:卫生处对于华人的职责和活动 |
一、卫生处的重要职责 |
二、卫生处处理华人公共卫生难题的活动 |
小结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生命与身体:租界医院的医疗卫生 |
第一节 伦理问题:贫民医疗与资源短缺的矛盾 |
一、贫民医疗与资源紧张伦理问题的出现 |
二、伦理路径——医院理事会的控制 |
小结 |
第二节 伦理困境:财政资金的短缺 |
一、维多利亚疗养院的建立 |
二、去留之间 |
三、戴维斯(C.Noel Davis)医生的三封信 |
小结 |
第三节 伦理实践:租界医院医疗卫生体系建设 |
一、租界医院体系 |
二、医院医疗卫生的管理体系 |
三、工部局护理体系 |
小结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生命与生产:租界工厂的工业卫生 |
第一节 伦理问题:工业生产与生命健康 |
一、工业生产中伦理问题的出现 |
二、伦理路径选择——工业卫生 |
小结 |
第二节 伦理困境:民族主义的对抗 |
一、民族主义的发难 |
二、工厂主的立场 |
三、民族主义的失败 |
小结 |
第三节 伦理实践:租界工业卫生建设体系 |
一、工业卫生调查 |
二、上海电力公司的煤烟处理 |
三、工厂清洁 |
四、合作诊所 |
小结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生命与战争:难民收容所的卫生 |
第一节 伦理问题:中日战争与租界难民收容 |
一、战争与难民收容问题的出现 |
二、伦理路径选择——人道主义 |
小结 |
第二节 伦理困境:人道主义救助与难民利益的矛盾 |
一、难民用水 |
二、难民遣送 |
小结 |
第三节 伦理实践:难民生命应急救助体系 |
一、卫生稽查 |
二、传染病防护 |
三、食物保障 |
小结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生命与教育:卫生知识的传播 |
第一节 伦理问题:工部局对卫生传播责任主体的干涉 |
一、卫生传播责任主体的作为 |
二、伦理路径的选择——大众媒介话语权的掌控 |
小结 |
第二节 伦理困境:技术维度对卫生知识传播的挑战 |
一、卫生教育电影计划 |
二、技术维度困境的根源——经费短缺 |
三、解决电影技术维度困境的尝试 |
小结 |
第三节 伦理实践:多样媒介构建的生命教育体系 |
一、卫生年度报告 |
二、医学演讲 |
三、宣传册 |
四、照片 |
五、标语 |
小结 |
本章小结 |
结语:敬畏生命与卫生现代性 |
一、“敬畏生命”的价值观 |
二、卫生的现代性 |
三、城市的生命力 |
图表索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
(9)小儿细菌性痢疾中医诊疗指南问卷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对象与方法 |
1 一般资料 |
2 研究方法 |
3 统计方法 |
结果 |
1 第一轮专家问卷统计分析 |
2 第二轮专家问卷统计分析 |
3 第三轮专家问卷统计分析 |
4 专家论证会 |
5 同行征求意见 |
讨论 |
1 德尔菲法及其优缺点 |
2 德尔菲法在制订本指南中的应用体会 |
3 本指南所做的中医标准化工作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1:第一轮专家问卷调查表 |
附录 2:第二轮专家问卷调查表 |
附录 3:第三轮专家问卷调查表 |
附录 4:中医儿科临床诊疗指南·细菌性痢疾 |
附录 5:小儿细菌性痢疾中医诊疗指南 |
附录 6: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7:在校期间论文论着和科研情况等 |
(10)基于文献和专家访谈的浮、沉脉的脉象特征与临床意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综述一 近25年中医脉诊研究思路和方法综述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近25年二十八脉脉象特征及主病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一章 高等中医药院校统编教材对浮、沉脉脉象特征及临床意义的认识 |
1 《中医诊断学》教材关于浮、沉脉脉象特征及临床意义的论述 |
1.1 资料与方法 |
1.2 结果 |
1.3 讨论 |
1.4 小结 |
2 《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及《中医妇科学》教材中关于浮、沉脉主病的认识 |
2.1 资料与方法 |
2.2 结果 |
2.3 讨论 |
2.4 小结 |
3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浮、沉脉脉象特征及临床意义的专家访谈调查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5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浮、沉脉脉象特征及临床意义的发展源流考辨 |
1 先秦两汉时期 |
1.1 《黄帝内经》 |
1.2 《难经》 |
1.3 《伤寒论》《金匮要略》 |
2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
3 唐宋时期 |
4 金元时期 |
5 明代 |
6 清代至民国时期 |
7 现代时期 |
8 小结 |
9 浮、沉脉脉象特征及临床意义的发展源流示意图 |
10 参考文献 |
讨论 |
结语 |
创新点与不足 |
致谢 |
个人简介 |
附件 |
四、霍乱病人的心电图表现(论文参考文献)
- [1]《益世报》健康传播观念呈现与变迁研究[D]. 任碧雪. 河北大学, 2021(02)
- [2]温病学辨证分类方法的古今研究及其系统化框架设计[D]. 魏鹏辉.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近代上海医药报刊与西医知识传播(1927~1937)[D]. 刘梦婷.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4]基于机器学习的眼科疾病自动诊断中的关键问题研究[D]. 张凯.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9(07)
- [5]《黄帝内经》经脉脏腑相关理论研究[D]. 张倩.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19(02)
- [6]福康医院与民国绍兴医疗卫生事业研究[D]. 游杰. 杭州师范大学, 2018(01)
- [7]美国医疗社会史的发展与演进[J]. 玛格丽特·汉弗莱斯. 医疗社会史研究, 2017(02)
- [8]生命伦理学视域下的上海租界公共卫生 ——以工部局档案为基础的研究[D]. 邱志仁. 上海师范大学, 2016(07)
- [9]小儿细菌性痢疾中医诊疗指南问卷调查[D]. 郑海涛. 河南中医药大学, 2016(04)
- [10]基于文献和专家访谈的浮、沉脉的脉象特征与临床意义研究[D]. 于晓飞.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