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复杂性科学及发展状况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郑玉雯[1](2020)在《丝绸之路经济带生产网络与生态环境协同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包容性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引起了改良世界经济体系的诉求,全球生产网络的发展演进更是给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发展和工业化进程带来了机遇。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推进促使丝绸之路经济带生产网络在全球生产分工格局的内在矛盾激化下应运而生,并快速融入全球生产网络。一些发达国家在参与国际分工中实现了技术创新、生产效率升级以及环保技术的进步等,促进了区域生态环境承载力的提高。而多数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在参与国际分工中陷入“低端锁定”困境,被束缚在全球价值链中低附加值、高资源消耗与环境污染的生产环节,加剧了生态环境负担,进而对其参与国际分工形成反向约束作用。这一困境制约了丝绸之路经济带生产网络深度融入全球生产网络、丝路沿线区域生态环境改善以及二者相互适应、相互促进,实现协同发展。那么,破解阻碍丝绸之路经济带生产网络与生态环境协同发展的胁迫与约束关系,探索二者的协同驱动机制以及有序演进规律,不仅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而且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国内外关于一国或区域参与国际分工与生态环境关系的讨论,已有研究多基于环境三效应理论、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展开,集中在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环境污染、生态足迹、碳排放等单一层面问题,存在单向性假定的局限,二者的交互关系研究正处于逐步被重视的阶段。一些研究以一国或区域参与国际分工中的环境污染要素与其嵌入全球价值链中的定量关系展开,但也仅以数量关系笼统地揭示二者交互影响所呈现出的表象,并未打开二者相互促进、融合发展的实现过程“黑箱”,缺乏机理研究。本文基于国际分工理论、经济增长理论、环境三效应理论、EKC理论、系统论以及协同理论,引入复杂性科学视角及研究范式,在厘清演化格局→破解关系结构→揭示演进规律的逻辑框架下,探讨丝绸之路经济带生产网络与生态环境协同机理。主要研究工作及创新性成果如下:第一,构建复杂性科学视角引领的理论体系与研究范式的丝绸之路经济带生产网络与生态环境协同机理研究框架。经济全球化加速、信息与智能革命的兴起等,导致丝绸之路经济带生产网络与生态环境系统之间在空间上的远程影响、时间上的错位与滞后反馈、作用主体的多样性等协调发展问题更多出现,传统研究框架面对生产网络与生态环境的复杂耦合关系力所不及。复杂性科学视角及其研究范式不仅深化了形态和过程研究,而且重视机理研究。一方面,从系统交互耦合的动态关联关系促使多种因素往复作用形成协同效应这一论点出发,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生产网络与生态环境协同机理研究的理论模型;另一方面,结合复杂系统研究所涵盖的理念认知、运行机制和系统体系三维理论框架,构建“协同目标→协同形态→耦合关系→协同驱动机制→协同规律”逐步递进的协同机理解释体系。最终建立包括“格局—结构—规律”三个层次的丝绸之路经济带生产网络与生态环境协同机理分析框架,有助于探索丝绸之路经济带生产网络与生态环境“在竞争中求合作”的演化规律。第二,运用哈肯模型识别驱动丝绸之路经济带生产网络与生态环境复合系统协同的序参量并验证了序参量对系统协同的控制机制。针对已有研究忽略从系统整体视角对协同驱动机制关注的不足,本文基于序参量决定着复杂系统的演化结构并控制系统演化进程这一协同理论的主要观点,构建哈肯模型分阶段识别了 2010-2017年间驱动丝绸之路经济带生产网络与生态环境复合系统协同的序参量,验证了序参量对系统协同状态的支配作用。通过识别2010-2013年和2014-2017年两阶段驱动复合系统协同的序参量,发现“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序参量由比较优势转变为经济联系和制度环境。进一步地,通过分析模型中参数符号发生的转变,得到倡议后丝绸之路经济带生产网络中国家间经济联系得以加强,制度环境不断优化这一结论。本文通过哈肯模型实证分析得到,丝绸之路经济带生产网络与生态环境复合系统具有协同机制,但协同度不高,不断优化沿线国家分工合作的制度环境,有助于提高生产网络的经济联系、生产效率,促进生态效率优化,继而促使丝绸之路经济带生产网络与生态环境系统相互促进、相互依赖、协同发展。第三,运用系统动力学仿真模拟分析序参量役使丝绸之路经济带生产网络与生态环境复合系统协同演进呈现的临界相变表现并揭示系统的涨落规律。区别于既有研究对系统协同演进规律关注于不同时间和空间尺度下围绕系统协同状态的多维度剖析,通过系统要素的联动关系归纳演化路径这一分析逻辑。本研究基于系统动力学理论界定出丝绸之路经济带生产网络与生态环境复合系统协同状态下系统各要素的基本参数,仿真模拟系统不同协同状态的基本表现,分情景探讨了自然状态演进型、生产网络加速演进型和生态环境保护型发展模式下丝绸之路经济带生产网络与生态环境复合系统的协同演进规律,揭示了序参量对复合系统协同演进的控制作用,力图准确刻画出系统未来偏离平衡状态的变化趋势,进而揭示系统的涨落规律。本文的研究阐释了丝绸之路经济带生产网络与生态环境协同的本质,即丝绸之路经济带生产网络在发展演进中与该区域的生态环境系统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形成协同效应,继而实现丝绸之路经济带生产网络与生态环境复合系统在序参量的支配下,由无序向有序、由低级向高级的循环往复演进,研究从系统动态发展的视角剖析了复合系统协同的自组织演化过程。
叶梦颖[2](2020)在《信息概念的再诠释:论布鲁塞尔学派耗散结构理论对香农信息论的补充与发展》文中研究指明以复杂性和复杂现象为研究对象的复杂性科学正在兴起,其超越传统科学的思维范式逐渐影响着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与此同时,由于数字网络及新媒体的发展,人类正步入信息社会。作为传播学核心概念的“信息”,正重新成为这个时代的核心议题。然而,传播学对“信息”概念的研究依旧停留在香农的信息论,主流传播学需要新的思维范式和理论指导为“信息”概念作出适应于新时代的补充和修正。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本文从学科的横向视角以及历史的纵向视角出发展开研究,以期能在“信息”的概念研究方面对传播学研究者、学习者有参考意义。在理论层面,本研究首先对传播学中的“信息”概念进行重新审视,深入梳理了香农信息论中的“信息”概念及传播学对其引介行为的学术发展脉络。其次,本研究聚焦分析了复杂性科学研究三个阶段的相关理论对信息论的反思。作为复杂性科学主流研究阶段之一的布鲁塞尔学派,本文对其思想体系的理论内涵和哲学价值进行了梳理和提炼。以布鲁塞尔学派代表性理论——耗散结构理论,对“信息”概念进行反思和重构:耗散结构理论的非线性系统视角加深了信息功能的相对性认知,涨落推动系统演化的发展视角表明信息的“噪声”因素具有相对性,系统必然分岔和选择的规律视角拓宽了信息概念“选择”的内涵和外延,熵变理论的开放交流视角为信息的“信息熵”概念增加了动态特征。本研究最后尝试对传播学视域下的“信息”概念进行全新的诠释:信息是一个处于开放交流环境下,具有非线性相干作用,遵循选择规律的相对性的自组织系统。在实践层面,本文以此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信息传播为例,初步展现了以布鲁塞尔学派思想体系重构的“信息”概念是如何为网络传播应用研究提供新的研究视角和新的研究框架,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本研究更加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李娜[3](2019)在《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特色小镇空间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受国家及地方政策的影响,各地对于特色小镇的探索如火如荼。特色小镇发展已经成为城乡统筹的重要环节与抓手,其空间发展亦呈现多样化态势。然而,由于部分特色小镇在未经充分论证基础上匆匆上马而出现诸多问题,集中表现为特色小镇千篇一面,产业发展趋同,文化传承遗失,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等,而这些问题均与空间载体的发展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关联。国内外专家、学者将复杂适应系统理论作为解决城市问题的研究基础并取得了一定成果,为特色小镇空间发展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运用复杂适应系统理论,从多维角度探讨特色小镇空间发展成为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论文在充分调研、分析京津冀、长三角等区域特色小镇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将复杂适应系统理论作为特色小镇空间发展研究的理论支撑,运用实地调研、系统分析、空间分析等综合方法,以“现状调研—理论研究—系统构建—实证分析”为技术路线展开研究。论文主要分五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基础研究,通过国内外研究综述,总结国内外在复杂适应系统特色小镇空间发展方面的相关研究。通过横向比较、纵向分析的方法,研究了OECD国家与我国特色小镇的发展情况及差异比较,分析了我国特色小镇空间发展存在的问题,引入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研究的新视角。第二部分系统构建,对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内涵、复杂性特征、复杂性演化进行理论研究。通过比较分析我国第一、二批特色小镇,结合实际项目进行实地调研,提炼总结了影响特色小镇空间发展的主要子系统——产业发展、文化遗产、生态环境,构建了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特色小镇空间发展系统架构,总体指导后续研究。第三部分系统研究,依据上述章节构建的特色小镇空间发展复杂适应系统体系,分别研究了产业聚集性空间发展系统、文化多样性空间发展系统、生态非线性空间发展系统。分析各系统的影响要素,探究空间发展与产业发展、文化遗产、生态环境子系统间的相互作用及协同机制,基于此构建了产业聚集性、文化多样性、生态非线性空间发展系统体系,并选取典型案例进行实证研究。第四部分实施策略,以丁蜀镇特色小镇为例,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视角,基于产业聚集性、文化多样性、生态非线性空间发展系统体系,研究了特色小镇“生成论”与“构成论”融合的空间发展实施策略。第五部分结论与展望,依据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对前文构建的空间发展系统体系提出判断依据,总结论文的研究成果,提出展望。论文基于CAS理论的研究,构筑了特色小镇空间发展理论架构,分析了产业发展、文化遗产、生态环境与空间发展系统间作用及协同机制,构建了产业聚集性、文化多样性、生态非线性空间发展系统体系,为空间发展提供了系统学视角的理论支撑,丰富了相关理论研究,提供了实践指导。
尚晨光[4](2019)在《生态文化的价值取向及其时代属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生态文化的兴起一方面是解决现实生态环境问题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当代生态科学和复杂性科学发展的结果,生态文化具有完整的发生逻辑和重要时代价值,也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根基,为生态文明建设确立正确的价值取向。论文拟从生态文化的价值取向与时代属性为研究方向对国家社科基金专项课题《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治国理政的生态文明思想与实践探索》(批准号:16ZZD006)和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课题《绿色技术范式与生态文明制度研究》(批准号:14AZX007)做后续研究,以期为我国新时代生态文化理论建设与实践探索提供支持。第一章,生态文化的一般性概述,本章主要针对生态文化研究中涉及的基本概念进行梳理和归纳,同时论述了生态文化的基本内容构成以及新时代生态文化的基本特性,进而本章指明人与自然关系研究、价值主体讨论、人的主体性问题都是生态文化的主要研究指向。本章也通过对文明和文化等基本概念的分析,并结合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语境,对生态文化与生态文明之间的关系进行梳理和分析。第二章,生态文化的发生逻辑,生态文化的兴起有着复杂的自然学科背景和生态实践基础,本章在生态实践层面分析了目前全球面临的严重生态危机、工业文明发展弊端给社会造成的精神失落以及20世纪初西方世界兴起的绿色运动;本章也侧重分析了生态科学发展的三个阶段,以及复杂性科学不同阶段的学科思想分别对生态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第三章,生态文化的价值取向探析,本文认为,特定时期的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价值取向直接决定了该文化对社会主体的生存和发展,因此,本章分梳理了中西方古代文化、近现代文化中的主导的价值取向和世界观,也分析了西方生态伦理学不同流派之间的生态价值观、以及来自生态马克思主义学者们的批判,从而在三个维度建构了生态文明时期我国生态文化建设的价值取向。第四章,生态文化的时代属性,本章将生态文化的探讨聚焦实践层面,分析了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治国理政的生态文化思想以及在这种思想下形成了自然观、发展观、民生观三个层面的转变,同时本章还尝试分析了生态文化对现实技术活动生态维度的规约,以及在全球化背景下,生态文化与我国民族复兴之间的关系。第五章,生态文化建设的实践路径分析,生态文化的建设的一个复杂的工程,要根据我国生态文化建设现状确立生态文化的发展战略规划,也要完善生态文化体系的建设,从而实现对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思想实现深度挖掘、进行深层次和普遍化的公民生态意识的普及教育,也能让优秀的生态产品和生态文化成果服务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基于以上内容,本文得出以下结论:第一,生态文化的兴起有着完整的发生逻辑。第二,生态文化的价值取向应建立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之上,以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之间协调发展为根本指向。第三,生态文化是我国当今生态文明建设时期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社会主体的价值观引导功能。
程佳佳[5](2019)在《基于复杂性的文化遗产保护范式》文中提出本文针对当代文化遗产及其保护具有复杂性特征的趋向,结合当前复杂性研究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试图以综合自然科学和科学哲学角度的复杂性的理论框架为指导,运用学科交叉的方法,通过范式对当代文化遗产及其保护复杂性的深入思考,从而在城市规划学科范围内的解析,以期获得对当代文化遗产及其保护中具有代表性的复杂性现象的理论支撑与梳理,并在一定程度上对当代文化遗产保护的复杂性问题给予澄清,提出基于复杂性的保护范式。论文首先关注了复杂性及其复杂性科学,对中外文化遗产及其保护复杂性的缘起与发展进行追溯;对当代文化遗产复杂性趋向所表现出的显性和隐形特征进行阐述;对其产生的必然性做出分析;总结了复杂性趋向的既有认识与理解后提出今天的简单性范式在应对当代文化遗产及其保护复杂性问题时表现的不足,并以此为契机,将城市规划学科对该问题的研究视野提升和扩展至当代科学哲学的领域,将复杂性范式引入文化遗产保护中,从基于复杂性范式中总结要点,架构出分析当代文化遗产保护复杂性问题的解释性框架并解析。随后,使用代表最能体现文化遗产保护复杂性的世界文化遗产项目——以色列耶路撒冷旧城及其城墙作为研究对象,用基于复杂性的范式加以探讨。最终对基于复杂性的文化遗产保护的范式进行反思,提出对当代文化遗产保护后续思考和展望。本文研究从城市规划学科的视角,以公认的几个典型性和可操作性的复杂性范式入手探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中的复杂现象,从科学哲学及现象学的视角对其复杂性进行探究,以复杂性科学的范式探讨文化遗产保护的未来之路,以期提供有一定价值的参考意见。本文全文(含附录)共16万字,图表图纸共108张。
闫昌锐[6](2019)在《系统德育论》文中研究说明德育系统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完成这一工程,不仅要在结构、目标、内容、管理等一系列问题上树立正确的认识和定位,而且要以德育系统整体为研究对象,建立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道德教育发展模式。改革开放以来,在科学的思想引领以及政治导向下,我国道德教育研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在当前由传统到现代转型的时代背景下,传统德育研究又面临着极大的挑战。从整体上来看,传统研究比较注重于德育系统要素的单一研究、德育场域的局部研究以及德育过程的阶段性研究,而对于学校德育整体建构的系统性研究则开始的较晚,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学校德育系统虽然从形式上看比较完整,但德育系统的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以及与社会和环境的交互性与适应性仍有待增强。我国德育系统的整体建构发展缓慢,关键是缺乏具有方法论指导意义的理论,为“系统建设”提供既满足时代发展需要又适应道德教育规律等特殊要求的指导。系统科学来源于人类的社会实践,其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贝塔朗菲一般系统论的提出确立了系统科学的学科地位,使人们对系统整体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科学的高度,并在自然科学研究中取得了瞩目的成就。二十世纪70年代以来,以相对论、量子论为基础,系统科学逐步突破传统科学的物质观、还原观、时空观,逐步从自然科学领域过渡到社会人文科学领域,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思维方式与研究范式的变革。系统科学引入道德教育研究,不仅在认识论上,要求我们要充分把握德育系统主体、过程及结果的组织复杂性问题,而且在研究方法与思维方式上为我们提供了更为清晰的研究视角,使人们的研究视域从追求道德教育的实体性、确定性、程序性、阶段性等转向关注德育系统的生成性、混沌性、过程性、整体性上来。这对于揭示德育系统的发展运行机制,探索德育系统建构的创新路径具有重要意义。以系统科学理论及其思想和原理作为本研究的理论工具来考察学校德育系统的要素、结构、环境等基本范畴,探讨系统论视野下学校德育系统存在的困境及其影响因素,提出整体建构学校德育系统的路径及其优化的策略,是本文的核心思想。基于此,论文在整体上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系统论视野下学校德育系统的要素解析,这是德育系统整体构建及其优化的基础。系统由要素构成,道德教育作为复杂系统,它包括要素、层次以及环境三大基础子系统。其中要素子系统包括主体要素、过程要素及形态要素;层次子系统包括基础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不同学段;环境系统包括家庭德育环境、学校德育环境以及社会德育环境。三大子系统横向耦合,纵向贯通、深度推进,共同构成了德育系统的三维立体模型。通过对德育系统的耦合机制、竞争与协同机制、控制机制以及超循环反馈机制来分析德育系统的整体性、非线性、自组织性等复杂性特征。第二,系统论视野下德育系统的困境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这是学校德育系统整体构建及其优化的依据。基于德育系统的三维模型,研究发现德育系统在要素系统、层次系统以及环境系统中存在以下问题。首先是德育要素缺乏耦合。具体表现在主体要素的割裂化、过程要素的破碎化以及形态要素的断裂化;其次是德育系统层次衔接不当。主要表现在德育目标缺乏连贯性,德育内容缺乏递进性、德育方法缺乏过渡性等问题;再次是德育系统与环境协同缺失。从学校环境来看,教学与学习环境远离学生的生活世界、制度德育环境异化、硬件设施环境德育功能较弱。从家庭德育环境方面来看,存在家庭的价值导向、教育观念、及教育期望与学校存在一定的冲突,导致家庭与学校相互推倭德育责任等。从社会环境方面来看,存在学校正面引导与社会不道德现象的冲突。通过对如上问题的探讨,从传统德育观念、政策制度的价值取向、德育管理的缺陷以及德育主体的制约等方面分析了德育系统问题存在的原因。第三,系统论视野下学校德育系统的整体建构及其优化策略。实现德育系统功能的整体性涌现,必须做到以下三个方面:首先,要促进德育要素的高度耦合,重视德育要素的整体性、把握过程要素的关系性和关注形态要素的全息性,实现部分与整体的内在统一;其次,要加强大、中、小学德育过程的衔接,具体包括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队伍等方面的衔接,以推动德育系统的层次性功能跃迁,实现德育系统阶段性与连续性的统一;再次,要营造道德教育的高效场域,促进家庭、学校、社会德育的协同发展,形成道德教育的合力。
谭宇[7](2016)在《复杂性科学视野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问题研究》文中认为创新是人类特有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高级表现,是推动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一个民族要想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也不能没有创新思维,一刻也不能停止对创新方法的探索。首先,创新需要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创新方法的简约映构。其次,创新需要创新方法,创新方法是创新思维的具体外化。以问题意识和现实关切为基本遵循,尝试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置于复杂性科学视野下进行深入的考察和研究,揭示其发展运行规律,探究创新路径,这对于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水平,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协调、高效、健康发展,开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复杂性科学理论源于人类社会实践,其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人类在早期具体的生产社会实践中,不断的通过自身与外部世界接触和体验,产生了模糊的整体或者模糊的系统认识,初步形成了复杂性科学浅显的感性认知。进入二十世纪以来,从相对论和量子论开始,科学技术领域产生一系列新学科、新理论,这些现代科学从不同角度对传统科学的物质观、时空观、科学观、因果观、认识论、方法论等形成了挑战,为新的科学技术的发展做了理论及实践上的准备,为复杂性科学理论的思维模式及方法论的形成做了重要的准备。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贝塔朗菲提出系统论概念,信息论专家韦弗发表《科学与复杂性》开始,复杂性科学研究已经成为一个自觉的科研方向。复杂性科学研究自兴起之时,迅速呈现星星之火燎原之势。中国复杂性科学研究的开创者钱学森先生,所提出的复杂巨系统理论推动了复杂科学理论研究的纵深发展,是复杂性科学理论研究的巨大成果。复杂性科学理论为我们提供了观察、分析、认识世界的一个独特视角,成为改造自然与社会的一种有力的思想武器。复杂性科学理论适用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各个领域,已被广泛地应用于科学、军事、生产和管理等各个部门之中,并且在众多科学领域中掀起一场声势浩大的思维变革和研究范式的转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和显着的效果。毋庸置疑,复杂性科学理论同样适用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复杂性科学理论引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促进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的转换,不仅仅在研究方法上,而且在认识论上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提供了更为清晰的思维和更为有效的方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非线性、不可逆性、非还原性和偶然性。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因果性、确定性、简单性、还原性的整体判定,学科思维、线性思维、单维思维、结果思维、封闭思维等科学思维方式在其中的过度应用,导致了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研究和实践的踟蹰前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效能的低下,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日趋复杂,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复杂呈现,呼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思维方式的调适以及创新模式的构建。复杂性的思维方式和研究路径,为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提供了思想武器。复杂性思维是创新性思维、多向发散性思维、系统性思维、关联性思维,是对传统思维的发展和应用,是各种思维形式重新组合与系统应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首先需要实现传统教育思维向复杂性教育思维的转化。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创新思维的转化,可以从五个方面着手,即:向价值思维转化,这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思维调适前提;向非线性思维转化,这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思维调适基础;向多维思维转化,这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思维调适关键;向过程思维转化,这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思维调适重点;向开放思维转化,这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思维调适保障。复杂性的思维方式和研究路径,为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提供了策略参考。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需要实现从传统模式向创新模式的转化。“模式”研究既能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实践化,同时也会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理论化。当下,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探究中仍然过分注重对于人和物的解释,这造就了抽象的理论与具体的实践相对分离的现象。在复杂性科学理论的视野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各要素之间存在着复杂的非线性关系,具有耦合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是由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若干子系统,按照一定的组织形式、结构构成,有机结合而生成的,是具有特定功能的整体。经系统选择加工转化而生成的内容子系统、承载内容子系统的载体子系统、不可或缺的主体子系统、系统之间互塑共生的关系子系统,这四者有机整合,动态发展,生成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之系统,称之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共生体模式。结合复杂性科学视野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需求,提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共生体模式应该有四个创新着力点,即:加强主体子系统“软权威”以及“科层期望”自我觉知,构建“势能差”机制以及“四种素质”能力体系,提升系统影响力;加强党的理论建设,重视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注重内容系统丰富发展,突出内容子系统的政治化和生活化,提升系统感染力;载体子系统选择要切合主体子系统的需要,承载相应内容子系统,注重载体系统针对有效,提高人性化和多样化,提升系统吸引力;注重生成分享共塑和互生共塑的系统关系,促使主体间平等化和精神分享化,提升系统协同力。
王新雷[8](2016)在《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运行机制复杂性研究》文中认为目前如何抓住机遇,科学合理地推进CBA联赛运行机制转轨和发展模式转型将成为CBA联赛能否健康发展的关键。本研究借助复杂性科学的相关理论,通过文献资料法、德尔菲法、问卷调查法、复杂系统建模与仿真法和数理统计法等,对CBA联赛运行机制复杂性进行了研究。并在构建CBA联赛运行机制评价模型基础上对联赛存在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CBA联赛诞生于中国经济体制转轨的特定时期,联赛系统所处外围环境的复杂性、系统主体相互关系的不确定性、系统结构的多层次性、系统运行的动态性、系统行为结果的随机性等决定了 CBA联赛属于开放性复杂系统。影响CBA联赛系统运行的各构成要素的结构、功能特征及其产生影响、发挥功能的复杂作用过程、作用原理及其运行方式共同构成了 CBA联赛运行机制复杂性。2、当前CBA联赛运行机制的微观层面还存在:联赛管理主体多元化的目标动力与参与主体追求利益最大化之间的矛盾;组织管理的双轨制与市场主导之间的矛盾;球员交流与储备制度之间的矛盾;市场营销中行政委托与市场决策委托之间的矛盾;竞赛产品与消费主体供求不均衡的矛盾;工资帽制度与阴阳合同的对立;后备人才的体育系统内部精英式培养供给与联赛和国家队的需求失衡,体育系统和教育系统人才培养目标及利益多元化之间的冲突;法律法规建设严重滞后于职业体育发展的需求;虽然联赛的政治、经济、社会和体育等外生环境基础已经建立,但涉及到人的意识、思维转变的软环境,与联赛发展需要还存在较大差距。3、由于CBA联赛改革是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大环境中进行的,使得联赛系统内外很多主体具有行政和市场的双重身份属性,也形成了中国特殊的双轨制现象。这样的身份属性导致了具有多元决策目标属性的联赛管理者与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联赛参与者在联赛系统不同层面发生的利益和行为冲突。故联赛主体的多重身份、多元动力目标以及外围环境发展的不确定性在增加了系统运行复杂性的同时,也导致联赛职业化改革问题非常复杂。4、由于CBA联赛运行机制系统是具有高度紧密关系的复杂性网络,故对各运行机制维度的改革决策都必须重视联赛系统内外相关主体的复杂关系与作用影响,既要与大环境的改革协调进行,又要从所有相关主体利益需求动机方面进行多角度思考,鼓励参与者发挥主观能动性,按照市场规律和环境要求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式。
丁榕俊[9](2016)在《国际关系理论的复杂性转向-“复杂系统”研究》文中提出本研究开始于一个简单的问题:为什么现有的国际关系理论无法预测冷战的终结和“9.11”等国际性、结构性变化?由于现有理论缺乏对系统变化的解释,尤其对系统演化机制的具体内容缺乏解释,本文认为自然科学中复杂性理论能够弥补一些既有理论的不足。首先,主流理论基本上是体系层面理论,是宏观结构理论,属于一种自上而下线性分析模式,分析焦点停留在系统稳定和系统均衡。现实中我们往往将理论的简约性等同于科学性,因为变量最少的模型才能够为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提供一个明确的逻辑。但是,如此多变复杂的国际政治仅用少数的变数和信息量来分析,势必将得出有限的结果。理论再简约,但如果不能反映现实,那么理论的价值和务实性便将大打折扣。按照复杂性理论的逻辑,世界政治的复杂性来源于变量之间的非线性互动,说明了复杂性不仅是变量数目的问题。通过概括经验事实与分析观察到的数据,实证主义认识论根据事件发展的前后顺序,寻找以最大的确定性与最严格的“必然性”为基础的因果关系,但未对“偶然性”变量与微观层面的变量之间自下而上的复杂互动产生的系统效应,给予充分的关注。第二,复杂性理论研究复杂系统及其结构和行为,与现有系统理论具有相同的基本构成要素,即结构和互动的单元,但除此之外,复杂系统还包含外部环境因素。外部环境因素包括技术、物理、经济、地理等与社会政治系统相区别、却密不可分的系统。比如,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等概念告诉我们,自然地理与政治、社会和经济存在无法分割的互动关系。事实上这是把国际体系看作一个有机体,或者说“活的系统”,而不是封闭的系统。开放系统不仅包含维持动态平衡所需要的负反馈,还包括引起系统演化的正反馈。这意味着我们不能把“其余条件同等化”,只关注一个变量的变化结果,而是需要关注变量之间的集体相互作用衍生出来的宏观结果。复杂性理论分别把它称为“涌现”和“协同进化”。第三,既有理论习惯使用微观经济学方法,比如还原论、博弈论或者定量分析等理性主义和个体主义方法论来研究宏观结果与国际事件。但是,仅从常识上说,分析国家的理性选择或决策者的预期效用去分析系统层次的宏观事件(比如战争),需要超越多少个分析层次呢?可能这因果关系的中间还存在无数的分析层次,比如官僚机制、社会、国家、超国家、地区等等。事实上,我们不能通过分析某一人体细胞或器官的属性去理解一个人的行为,而是应该研究各个细胞与器官如何交互进而引导人的行动。同样地,分析系统层次的国际后果时,研究起点应该放在微观层面变量交互及其对上位层次衍生出的宏观结构,及其变化机制。此外,如批判理论指出的那样,主流理论,尤其是理性主义理论只在给定的、先验的结构内有效,是一种问题解决理论,系统变化本身不是它们的研究兴趣点。而复杂性理论不同,它为系统演化从内部研究机制方面提供了一个具体的解释。复杂性理论认为,行为体的理性是有限的,但与社会进化理论不同,复杂性理论认为行为体是有目的性、战略性的主体,而非被动的、进化的个体。通过学习、探索、反思和适应等能动性活动,可以弥补其有限理性的不足之处。而在微观层面单元之间的这种集体互动会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并推动宏观层面的演化。复杂性理论将这一进程称为“自组织”。如果变化累积到一定的临界点,一种突变(而不是渐变)现象会发生,其结果就是系统变化。复杂性理论的各种方法论,比如基于个体建模、计算机仿真和反事实推理就是为了追踪这种动态的微观-宏观变化的目的而使用的。这一逻辑也同等于科学实在论所提倡的认识论,即认为解释应该是生成的,而不是从不变规律中发掘而来的。现有文献大多将国际关系理论的方法论和科学哲学方面出现的复杂性转向作为研究重点,对具体领域的案例研究还有待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复杂性理论难以操作的一面。复杂性理论涵盖了许多相互联系的学科,比如混沌理论和进化理论、涌现理论等等,因此各个学者对复杂性理论的理解明显不同。与学者们致力于完善建构主义,或推动实践转向,以进一步发展国际关系的社会性因素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无人尝试完善和整合以复杂性为基础的国际关系理论。因此本文的目的是构建一个初步的复杂性国际关系理论,以便能对现有理论体系有所贡献。为此,本文采用了理性主义理论在三个不同层次的三个核心假设,即无政府状态、国家中心说和国家理性说,并以此对现有理论体系进行一个复杂性改正。复杂性理论认为:第一,系统层面上的组织排序并非无政府状态,而是有组织复杂性,这意味着国际体系的本质是一个有序和无序混合的状态。第二,单位层次上的分析焦点在于变量互动,即单位之间、单位和外部环境之间的协同进化如何产生宏观层面的变化,是一种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相结合的分析模式。其三,个人层次,国际行为体不仅有国家,还存在其他行为体,而且它们都是有限理性的。本文具体谈这一修正的三个分析层次及其对推动国际变化的作用。每一个分析层次分别对系统演化提供了一种演化机制的解释。最后,本文将再次论及现有国际关系理论体系的缺陷,重申复杂性科学的理论内涵、实践要求与国际关系理论进行复杂性转向的必要,并探讨如何选择适用于复杂性理论的案例以及还需进一步研究的相关问题。
王亚男[10](2015)在《社会科学的新范式—复杂性社会科学哲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社会科学自创立之初就面临着自然科学和哲学等方面的质疑,社会科学史研究也一直围绕社会知识的科学地位问题展开。传统社会科学研究倾向于在牛顿范式指导下寻求其科学合法性。牛顿机械论范式统治了科学(包括社会科学)发展近三百年之久,在该范式指导下,社会科学在科学化和规范化的道路上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同时也受到颇多质疑。诸如科学层面上,关于其学科的合法性和知识的真理性等问题;哲学层面上,关于其研究主体和对象的客观性、认知结构的普适性以及研究方法的科学性等问题。这些质疑在本质上根源于一种成问题的社会科学观:这种社会科学观建立在线性思维和机械决定论的基础上,轻视社会实在的真实复杂性,侧重于在单向因果关系和机制的指导下,对实在进行还原式、碎片化的研究。这就迫使社会科学家不得不在认识论上游走于社会建构论与社会实在论之间,在方法论上摇摆于方法论个体主义与方法论整体主义之间。由此,社会实在特别是社会系统的复杂性不能得到充分地认识,社会科学认知模式局限于线性还原论思维,同时,跨学科多元研究方法的形成和扩展也受到阻碍。各门社会科学学科在自身的长期发展过程中,一步步成为了机械论自然观主导下的自然科学的简单副本,进而导致了社会科学研究的退化。20世纪初发轫于量子力学和相对论的物理学革命,从根本上挑战了牛顿范式的基本理论和假设。随后,一般系统论、控制论、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突变论和混沌理论等新理论和研究思维,在各门自然科学学科中蓬勃发展,与牛顿范式形成鲜明对照,这些理论被统称为“复杂性科学”。其核心的研究思维、方法和理论,共同构成了一种所谓的“复杂性范式”。事实上,这些新的研究思维和方法不仅适用于自然科学,还适用于社会科学。本论文通过详细阐述复杂性思维和方法对于重构和解决社会科学哲学中的三个核心议题,即社会科学规律的存在性、社会科学解释的科学性以及社会科学模型的合理性等所具有的重要意义,来证明复杂性范式介入社会科学研究的必要性、可行性和合理性。同时,通过系统梳理构成社会科学的三大主要学科,即社会学、经济学和政治学等的思想发展史,揭示其所蕴含的系统论和复杂性思想,并借助复杂性科学的基本范畴、理论和建模方法,来为这些学科提供替代性的研究路径和模式。这个过程本身就是社会科学研究范式转移的过程,也是新的社会科学哲学思想形成的过程。因此,复杂性范式一方面凸显出牛顿机械决定论范式的根本缺陷,另一方面澄清了社会科学研究的本质和目标。社会实在的复杂性是真实存在的,具有层级性和多样性,主要以社会系统的方式体现出来。只有在正视社会系统复杂性和适应性的前提下,通过对实在的非线性复杂本质、双向因果关系和动态交互作用网络的把握,才能揭示社会系统的内部演化机制,从而丰富和改进认识社会系统的方法,把握社会科学研究的本质之所在。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认为,复杂性范式所提供的认识社会系统复杂性的新视角,表征社会系统复杂性的新方法,以及多元化跨学科的新模式,把对世界的客观描述与有关人类和世界关系的价值统一起来,重新理解和解释社会系统的运行机制和发展演化,其多元形式主义和语境主义代表着一种新的、替代性的社会科学研究进路。
二、复杂性科学及发展状况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复杂性科学及发展状况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丝绸之路经济带生产网络与生态环境协同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实践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2.1 研究问题 |
1.2.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结构框架 |
2 理论基础与研究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国际分工理论 |
2.1.2 经济增长理论 |
2.1.3 系统论 |
2.1.4 环境三效应理论 |
2.1.5 EKC理论 |
2.2 生产网络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关系研究 |
2.2.1 基于定性分析的归纳研究 |
2.2.2 基于经验模型的检验研究 |
2.2.3 基于计量模型的测算研究 |
2.3 生产网络与生态环境协同的驱动机制研究 |
2.3.1 生产网络与生态环境协同的驱动因素研究 |
2.3.2 生产网络与生态环境的协同效应研究 |
2.4 生产网络与生态环境的协同规律研究 |
2.5 文献述评 |
3 丝绸之路经济带生产网络与生态环境协同机理分析框架 |
3.1 研究概念界定 |
3.2 理论模型构建:复杂性科学视角 |
3.3 理论模型解析:论证部分的构成和关系 |
3.4 丝绸之路经济带生产网络与生态环境协同机理的解释体系 |
3.4.1 丝绸之路经济带生产网络与生态环境的协同目标 |
3.4.2 丝绸之路经济带生产网络与生态环境的协同形态 |
3.4.3 丝绸之路经济带生产网络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关系 |
3.4.4 丝绸之路经济带生产网络与生态环境协同的驱动机制 |
3.4.5 丝绸之路经济带生产网络与生态环境的协同规律 |
3.5 论证方法的选择 |
3.6 本章小结 |
4 丝绸之路经济带生产网络与生态环境的动态耦合关系 |
4.1 研究设计与变量构建 |
4.1.1 研究设计 |
4.1.2 变量构建说明 |
4.1.3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4.2 VAR模型建立及检验 |
4.3 丝绸之路经济带生产网络与生态环境的相互影响过程及趋势 |
4.3.1 丝绸之路经济带生产网络与资源要素的影响过程及趋势 |
4.3.2 丝绸之路经济带生产网络与生态要素的影响过程及趋势 |
4.3.3 丝绸之路经济带生产网络与生态压力的影响过程及趋势 |
4.3.4 丝绸之路经济带生产网络与生态响应的影响过程及趋势 |
4.4 丝绸之路经济带生产网络与生态环境的相互影响程度 |
4.4.1 丝绸之路经济带生产网络与资源要素的相互影响程度 |
4.4.2 丝绸之路经济带生产网络与生态要素的相互影响程度 |
4.4.3 丝绸之路经济带生产网络与生态压力的相互影响程度 |
4.4.4 丝绸之路经济带生产网络与生态响应的相互影响程度 |
4.5 主要结论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驱动丝绸之路经济带生产网络与生态环境协同的序参量 |
5.1 协同学及序参量 |
5.2 丝绸之路经济带生产网络与生态环境协同的序参量识别模型 |
5.2.1 哈肯模型 |
5.2.2 模型分析步骤 |
5.2.3 模型的变量选取及依据 |
5.3 丝绸之路经济带生产网络与生态环境协同的序参量识别 |
5.3.1 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
5.3.2 序参量识别 |
5.3.3 分阶段比较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丝绸之路经济带生产网络与生态环境的协同演进规律 |
6.1 丝绸之路经济带生产网络与生态环境复合系统协同作用的SD模型构建 |
6.1.1 建模目的及模型假设 |
6.1.2 系统边界确定 |
6.1.3 系统分析 |
6.2 丝绸之路经济带生产网络与生态环境复合系统仿真模型的建立 |
6.2.1 仿真系统因果关系图的建立 |
6.2.2 仿真系统流图的建立 |
6.2.3 系统动力学方程及参数的确定 |
6.3 丝绸之路经济带生产网络与生态环境复合系统仿真模型检验 |
6.3.1 模型的有效性验证 |
6.3.2 模型的敏感性检验 |
6.4 不同协同模式下的模拟与演进规律解析 |
6.4.1 自然演进型发展模式下复合系统协同演进规律 |
6.4.2 生产网络加速型发展模式下复合系统协同演进规律 |
6.4.3 生态环境保护型发展模式下复合系统协同演进规律 |
6.5 本章小结 |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局限性与未来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2)信息概念的再诠释:论布鲁塞尔学派耗散结构理论对香农信息论的补充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3 研究方法和内容 |
1.4 研究难点及创新点 |
2 传播学中信息概念的溯源:对香农信息论的引介 |
2.1 香农信息论中对信息概念的诠释 |
2.2 传播学对香农信息概念的引介 |
2.3 传播学中信息概念的发展现状 |
3 复杂性研究主流阶段思想及其对信息论的反思 |
3.1 复杂性科学研究的三个发展阶段及其对信息论的反思 |
3.2 布鲁塞尔学派的理论思想体系 |
3.3 以布鲁塞尔学派思想发展传播学“信息”概念的适用性 |
4 布鲁塞尔学派思想的传播学引入及对信息概念的发展 |
4.1 耗散结构理论的系统视角对信息概念功能视角的认知深化 |
4.2 耗散结构理论的发展视角对信息概念噪声因素的理论思辨 |
4.3 耗散结构理论的规律视角对信息概念选择本质的理论补充 |
4.4 熵变理论的交流视角对信息熵概念的理论拓展 |
5 信息概念的反思与重构——以新冠肺炎疫情网络信息传播为例 |
5.1 信息功能的相对性与信息选择的反向性 |
5.2 噪声因素的相对性与信息选择的适当性 |
5.3 网络的全链路结构与信息选择的有效性 |
5.4 交流机制的开放性与信息系统的动态有序化 |
6 结论和建议 |
6.1 信息概念的再诠释 |
6.2 本研究的不足及建议 |
注释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清单 |
致谢 |
(3)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特色小镇空间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对象及范围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范围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CAS) |
1.3.2 特色小镇 |
1.3.3 空间发展 |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1 国内外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相关研究 |
1.4.2 国内外特色小镇相关研究 |
1.4.3 国内外基于CAS理论的空间发展相关研究 |
1.4.4 相关研究综合评述 |
1.5 研究创新点及方法 |
1.5.1 研究创新点 |
1.5.2 研究方法 |
1.6 研究内容及框架 |
1.6.1 研究内容 |
1.6.2 研究框架 |
第2章 特色小镇空间发展问题解析 |
2.1 OECD国家与我国特色小镇概况 |
2.1.1 OECD国家特色小镇概况 |
2.1.2 我国特色小镇概况 |
2.1.3 OECD国家与我国特色小镇差异分析 |
2.2 我国特色小镇空间发展失衡分析 |
2.2.1 政策失效导致空间发展失衡 |
2.2.2 动力缺乏导致空间发展失衡 |
2.2.3 要素制约导致空间发展失衡 |
2.3 CAS理论为特色小镇空间发展提供新视角 |
2.3.1 系统的“构成”与“生成”分析 |
2.3.2 融合的“生成论”与“构成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CAS理论视角特色小镇空间发展系统构建 |
3.1 特色小镇系统复杂适应性理论分析 |
3.1.1 特色小镇复杂适应系统内涵 |
3.1.2 特色小镇空间发展的复杂性特征 |
3.1.3 特色小镇空间发展的复杂性演化 |
3.2 特色小镇空间发展复杂系统构建 |
3.2.1 特色小镇空间发展关键要素解析 |
3.2.2 特色小镇空间发展的作用机制 |
3.2.3 特色小镇空间发展的协同机制 |
3.2.4 特色小镇空间发展复杂系统架构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特色小镇产业聚集性空间发展系统分析 |
4.1 特色小镇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分析 |
4.1.1 产业发展类型趋同 |
4.1.2 产业发展模式简单 |
4.1.3 产业升级方向不明晰 |
4.1.4 产业发展追求短期效益 |
4.2 特色小镇产业发展对空间发展系统的作用机制 |
4.2.1 产业衍生构建多中心空间组织 |
4.2.2 产业聚集孵化创新型空间载体 |
4.2.3 产业多元弥补连续性空间肌理 |
4.3 特色小镇空间发展对产业发展系统的作用机制 |
4.3.1 公共配套空间为产业发展提供支撑 |
4.3.2 动态适应空间为产业升级提供保障 |
4.3.3 复合功能空间为产业活力提供条件 |
4.4 特色小镇产业发展与空间发展系统的协同机制 |
4.4.1 依据区域资源禀赋促进产业发展与空间发展协同 |
4.4.2 尊重既有发展基础推动产业发展与空间发展协同 |
4.4.3 注重周边城市互补增进产业发展与空间发展协同 |
4.5 特色小镇产业聚集性空间发展系统及案例分析 |
4.5.1 产业聚集性空间发展系统架构 |
4.5.2 产业聚集性空间发展案例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特色小镇文化多样性空间发展系统分析 |
5.1 特色小镇文化遗产要素分析 |
5.1.1 特色小镇文化遗产提升作用分析 |
5.1.2 特色小镇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模式 |
5.1.3 特色小镇文化遗产存在问题分析 |
5.2 特色小镇文化遗产对空间发展系统的作用机制 |
5.2.1 文化遗产演化影响空间格局蜕变 |
5.2.2 文化遗产升级成为空间地标节点 |
5.2.3 文化遗产改变引发空间结构替代 |
5.3 特色小镇空间发展对文化遗产系统的作用机制 |
5.3.1 多样式重构空间焕发文化遗产生机 |
5.3.2 开放式自然空间活化文化遗产利用 |
5.3.3 合理性过渡空间保护文化遗产传承 |
5.4 特色小镇文化遗产与空间发展系统的协同机制 |
5.4.1 单体建筑遗产与空间发展协同 |
5.4.2 文化遗产街区与空间发展协同 |
5.4.3 文化遗产片区与空间发展协同 |
5.5 特色小镇文化多样性空间发展系统及案例分析 |
5.5.1 文化多样性空间发展系统架构 |
5.5.2 文化多样性空间发展案例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特色小镇生态非线性空间发展系统分析 |
6.1 特色小镇生态环境要素分析 |
6.1.1 特色小镇生态环境资源丰富 |
6.1.2 特色小镇生态环境建设误区 |
6.1.3 特色小镇生态环境建设理念 |
6.2 特色小镇生态环境对空间发展系统的作用机制 |
6.2.1 生态环境改变影响空间构成蜕化 |
6.2.2 生态环境优化影响空间价值提升 |
6.2.3 生态环境延续影响空间网络共融 |
6.3 特色小镇空间发展对生态环境系统的作用机制 |
6.3.1 扩张空间发展配合生态环境连通发展 |
6.3.2 临界空间发展促进生态环境渗透发展 |
6.3.3 演化空间发展增效生态环境均衡发展 |
6.4 特色小镇生态环境与空间发展系统的协同机制 |
6.4.1 带状式发展协同 |
6.4.2 毗邻式发展协同 |
6.4.3 穿越式发展协同 |
6.4.4 环抱式发展协同 |
6.5 特色小镇生态非线性空间发展系统及案例分析 |
6.5.1 生态非线性空间发展系统架构 |
6.5.2 生态非线性空间发展案例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CAS理论视角丁蜀镇特色小镇空间发展实施策略 |
7.1 丁蜀镇空间发展关键要素解析 |
7.1.1 产业发展影响要素分析 |
7.1.2 文化遗产影响要素分析 |
7.1.3 生态环境影响要素分析 |
7.2 基于产业聚集性空间发展系统实施策略 |
7.2.1 产业发展与空间发展系统的作用机制 |
7.2.2 产业聚集性空间发展系统生成 |
7.3 基于文化多样性空间发展系统实施策略 |
7.3.1 文化遗产与空间发展系统的作用机制 |
7.3.2 文化多样性空间发展系统生成 |
7.4 基于生态非线性空间发展系统实施策略 |
7.4.1 生态环境与空间发展系统的作用机制 |
7.4.2 生态非线性空间发展系统生成 |
7.5 “生成论”融合“构成论”——空间发展实施策略 |
7.6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4)生态文化的价值取向及其时代属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关于生态文化问题的研究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
四、拟解决的问题与可能性创新 |
第一章 生态文化的理论分析 |
第一节 生态文化的一般性解释 |
一、生态文化及其相关概念梳理 |
二、生态文化的内容构成 |
三、生态文化的特征 |
第二节 生态文化的研究指向 |
一、人与自然关系的追问 |
二、价值主体的探讨 |
三、人的主体性审视 |
第三节 生态文化与生态文明的关系分析 |
一、文化与文明 |
二、生态文明的一般性理解 |
三、生态文化与生态文明的互动逻辑 |
第二章 生态文化的发生逻辑 |
第一节 生态文化发生的现实背景 |
一、全球视野下的生态困境 |
二、西方绿色运动与环保思想的兴起 |
第二节 生态文化发生的社会背景 |
一、资本主义精神的发展与现代人的“疏离” |
二、享乐主义的盛行与消费本质的形变 |
三、“精神”失落的三重表现 |
第二节 生态文化发生的科学基础 |
一、生态科学的发展与生态学思维的变革 |
二、复杂性科学的兴起与生态世界观的形成 |
三、科学范式转变与生态文化思潮 |
第三章 生态文化的价值取向研究 |
第一节 中西方古代有机论世界观与其文化价值取向 |
一、道家有机论世界观与文化价值的“自然”取向 |
二、儒家思想中生态价值的伦理取向 |
三、古希腊目的论世界观及其伦理价值取向 |
第二节 近现代文化机械论世界观与人本主义取向 |
一、自然科学发展与机械论世界观的形成 |
二、牛顿范式的形成与机械论在四个维度的变革 |
三、西方近现代文化价值取向的确立 |
第三节 西方生态伦理学思想及其价值取向研究 |
一、西方生态伦理学派的思想体系分野 |
二、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指向及其价值取向研究 |
第四节 生态文明建设视域下我国当代生态文化价值取向建构 |
一、生态文化对古代文化、近现代文化的辩证发展 |
二、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之自身协调发展的生态文化价值取向 |
三、建立在社会实践基础上的生态价值观 |
第四章 生态文化的时代属性 |
第一节 习近平治国理政生态文化理念及其当代价值 |
一、生态自然观:“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 |
二、绿色发展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
三、生态民本观:“良好的生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
四、习近平生态文化理念的时代属性 |
第二节 生态文化与技术发展的规约 |
一、基于自然性的技术生态批判 |
二、传统技术观历史作用与局限 |
三、生态文化与技术活动的合理准则 |
第三节 生态文化与民族复兴 |
一、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本质内涵 |
二、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的转型现状 |
三、文化整合的基本原则与民族复兴 |
第五章 我国生态文化建设的实践路径分析 |
第一节 生态文化价值实现中所取得的成就 |
一、生态话语权逐步占据重要地位 |
二、生态思维方式指导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
三、优秀的生态文化成果影响人们的生态理念 |
第二节 生态文化体系建构及其优化 |
一、生态文化体系设置的五个维度 |
二、生态文化体系各要素间的协调逻辑 |
三、生态文化体系建设的路径选择 |
第三节 中国构建生态文化的历史传承与现代创新 |
一、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思想宝库 |
二、实现深层次、普遍化的公民生态意识培育 |
三、生态制度建设和生态文化建设协同推进 |
第四节 生态文化发展战略规划 |
一、生态文化发展战略规划的现实需求 |
二、生态文化发展战略规划的三重原则 |
三、生态文化建设战略规划的路径探索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一、中文文献 |
二、外文文献 |
后记 |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
(5)基于复杂性的文化遗产保护范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缘起和背景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背景 |
1.2 核心概念界定与辨析 |
1.2.1 复杂性(Complexity) |
1.2.2 文化遗产(Cultural Heritage) |
1.2.3 范式(Paradigm) |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3.1 关于复杂性的综述 |
1.3.2 关于文化遗产保护的综述 |
1.3.3 哲学对城市规划思考的综述 |
1.4 研究的内容 |
1.5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意义 |
1.6 研究的创新点 |
1.6.1 方法创新 |
1.6.2 理论创新 |
1.6.3 案例创新 |
1.7 研究的方法 |
1.7.1 学科交叉法 |
1.7.2 文献研究法 |
1.7.3 系统分析法 |
1.7.4 比较研究方法 |
1.7.5 实例研究法 |
1.8 技术路线与研究框架 |
1.8.1 技术路线 |
1.8.2 研究框架 |
第2章 复杂性的兴起和现状 |
2.1 国外复杂性的发展现状 |
2.1.1 复杂性的兴起 |
2.1.2 科学界复杂性的主要学派 |
2.2 国内复杂性的发展现状 |
2.2.1 中国传统文化的复杂性研究成果 |
2.2.2 钱学森及其团队的复杂性研究成果 |
2.2.3 其他学者的复杂性研究成果 |
2.3 复杂性兴起的语境 |
2.3.1 复杂性科学兴起的哲学背景 |
2.3.2 复杂性兴起的技术背景 |
2.4 复杂性科学兴起对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 |
2.4.1 视角整体化的意义 |
2.4.2 思维复杂化的意义 |
2.5 小结 |
第3章 当代文化遗产保护及其范式的现状 |
3.1 显性的复杂性——国外文化遗产保护复杂性的缘起和现状 |
3.1.1 破坏和发掘的破和立(15 世纪到18 世纪) |
3.1.2 理论和实践的形而上(19 世纪到20 世纪末期) |
3.1.3 理论和技术的复杂化(20 世纪至今) |
3.2 隐性的复杂性——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复杂性的历史语境 |
3.2.1 唯匠者鄙论的工匠观 |
3.2.2 唯实用论的科学观 |
3.2.3 唯意境论的审美观 |
3.2.4 唯感知论的传承观 |
3.3 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复杂性趋向的隐形表现——话语权 |
3.3.1 话语权和AHD |
3.3.2 话语权复杂化的发展 |
3.3.3 话语权的复杂化趋向 |
3.4 小结 |
第4章 复杂性范式介入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考 |
4.1 文化遗产保护简单性范式的困境 |
4.1.1 文化遗产保护简单化范式的表征 |
4.1.2 当代文化遗产保护范式的复杂性趋向 |
4.2 库恩范式的引介 |
4.2.1 库恩范式的背景 |
4.2.2 库恩范式的内涵 |
4.3 莫兰复杂性的引介 |
4.3.1 莫兰范式的背景 |
4.3.2 莫兰范式的内涵 |
4.4 复杂性范式之于文化遗产保护的价值 |
4.4.1 历史性和价值性 |
4.4.2 原真性和更替性 |
4.4.3 客观性和主观性 |
4.4.4 人的决定性 |
4.5 文化遗产保护复杂性范式的不足 |
4.5.1 复杂性的理论基点 |
4.5.2 复杂性范式的缺陷 |
4.6 小结 |
第5章 基于复杂性的当代文化遗产保护范式解析 |
5.1 基于复杂性的当代文化遗产保护范式的方法论原则 |
5.1.1 还原方法和整体方法相结合 |
5.1.2 微观分析与宏观综合相结合 |
5.1.3 定性判断与定量描述相结合 |
5.1.4 理论理解与实践感知相结合 |
5.1.5 科学推理与哲学思辨相结合 |
5.2 由复杂性析出的范式解析框架 |
5.2.1 由复杂性析出范式解析框架的可能性 |
5.2.2 解析框架运用于文化遗产保护的可能性 |
5.3 有序和无序互动——对文化遗产保护秩序至上的反思 |
5.3.1 有序和无序的互动 |
5.3.2 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有序和无序 |
5.3.3 对文化遗产保护秩序至上论的反思 |
5.3.4 案例分析——耶路撒冷旧城的有序和无序的互动 |
5.4 统一和多样共生——对文化遗产保护权威决定的反思 |
5.4.1 统一和多样的共生 |
5.4.2 文化遗产保护中的统一和多样 |
5.4.3 对文化遗产保护权威决定论的反思 |
5.4.4 案例分析——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规划的统一和多样共生 |
5.5 构成和生成兼顾——对文化遗产保护物质优先的反思 |
5.5.1 构成性和生成性的并重 |
5.5.2 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构成和生成 |
5.5.3 对文化遗产保护物质载体优先的反思 |
5.5.4 案例分析——耶路撒冷旧城文化遗产保护的构成和生成 |
5.6 原真和更替并重——对文化遗产保护二元对立的反思 |
5.6.1 原真性和更替性的并重 |
5.6.2 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原真性和更替性 |
5.6.3 对文化遗产保护二元对立的反思 |
5.6.4 案例——埃及阿布辛拜勒神庙的原真性和更替性 |
5.7 小结 |
第6章 基于复杂性的当代文化遗产保护范式研究框架 |
6.1 研究有序和无序边界的范式 |
6.1.1 理论核心——混沌的边缘地带 |
6.1.2 生成的过程——无序中的有序 |
6.2 研究统一与多样过渡的范式 |
6.2.1 理论的核心——过渡的中间地带 |
6.2.2 生成的过程——多样性中的统一 |
6.3 研究动态自组织的范式 |
6.3.1 理论核心——动态的自组织 |
6.3.2 生成的过程——自组织中的回环 |
6.4 研究科学发展的范式 |
6.4.1 理论的核心——转向的范式 |
6.4.2 生成的过程——转向中的交替 |
6.5 案例研究——耶路撒冷旧城及其城墙 |
6.5.1 案例选取标准 |
6.5.2 世遗项目——耶路撒冷旧城及城墙概述 |
6.5.3 耶路撒冷旧城城市规划及其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现状 |
6.5.4 基于复杂性的耶路撒冷当代文化遗产保护范式 |
6.6 案例实践 |
6.6.1 现状概述和分析 |
6.6.2 规划目标和策略 |
6.6.3 保护范式和反思 |
6.7 小结 |
第7章 结论和展望 |
7.1 结论 |
7.2 对结论的批判性再思考 |
7.2.1 理论和实践的落差 |
7.2.2 科学和社会的风险 |
7.3 对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理论与实践发展的思考 |
7.4 本研究的展望 |
7.4.1 研究的不足 |
7.4.2 后续的研究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 |
(6)系统德育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 理论背景 |
(二) 现实背景 |
(三) 政策背景 |
二、文献综述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三) 已有研究述评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四、研究内容及框架 |
第一章 系统科学及其理论渊源 |
一、系统科学的产生与发展 |
(一) 系统科学的产生 |
(二) 系统科学的发展 |
二、系统科学的内涵 |
(一) 系统的概念内涵 |
(二) 系统科学的基本范畴 |
(三) 系统的分类 |
三、系统科学的基本原理 |
(一) 整体性原理 |
(二) 层次性原理 |
(三) 开放性原理 |
(四) 自组织性原理 |
四、系统科学的应用 |
(一) 系统科学的生物学应用 |
(二) 系统科学的管理学应用 |
(三) 系统科学的经济学应用 |
(四) 系统科学的物理学应用 |
(五) 系统科学的社会学应用 |
(六) 对德育系统研究的启示 |
第二章 德育系统的理论建构 |
一、德育系统的内涵 |
(一) 概念界定 |
(二) 三维模型 |
二、德育系统的结构 |
(一) 要素结构 |
(二) 层次结构 |
(三) 环境结构 |
三、德育系统运行机制 |
(一) 德育系统运行机制的内涵 |
(二) 德育系统运行机制的内容 |
第三章 系统论视野下的德育困境 |
一、德育系统构成要素缺乏耦合 |
(一) 主体要素割裂化 |
(二) 过程要素断裂化 |
(三) 形态要素破碎化 |
二、德育系统层次衔接不当 |
(一) 目标衔接缺乏连贯性 |
(二) 内容衔接缺乏递进性 |
(三) 方法衔接缺乏过渡性 |
三、德育系统与环境协同缺失 |
(一) 学校德育环境育人能力欠缺 |
(二) 家校德育环境协同性不强 |
(三) 学校引导与社会道德冲突 |
第四章 德育困境的根源分析 |
一、传统德育模式的限制 |
(一) 价值取向的工具化 |
(二) 思维观念的简单化 |
(三) 德育运作的秩序化 |
二、德育政策专业化水平不高 |
(一) 政策目标强调共性忽视个性 |
(二) 政策制定过程缺乏程序正义 |
(三) 政策内容的专业化不强 |
三、德育管理的缺陷 |
(一) 德育管理的限制 |
(二) 德育评价因素 |
四、德育主体的制约 |
(一) 德育师资专业化水平低 |
(二) 忽视学生德性成长规律 |
(三) 家长道德教育素养欠缺 |
第五章 完善德育系统的对策建议 |
一、促进德育要素的高度耦合 |
(一) 重视德育要素的整体性 |
(二) 把握过程要素的关系性 |
(三) 关注形态要素的全息性 |
二、加强德育过程的有效衔接 |
(一) 加强德育目标衔接 |
(二) 深化德育内容衔接 |
(三) 促进德育师资衔接 |
三、营造道德教育的高效场 |
(一) 创建“三位一体”德育模式 |
(二) 创新学校德育环境 |
(三) 增强家庭德育意识 |
(四) 整合社会德育资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复杂性科学视野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及其研究意义 |
一 问题的提出 |
二 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综述 |
一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呈现复杂性 |
二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复杂性主要来源 |
三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复杂性视域下策略探索 |
第三节 创新点及研究方法 |
一 论文的创新点 |
二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之理论来源 |
第一节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之理论基础 |
一 经典作家关于造就全面发展新人的理论 |
二 改革开放造就全面发展新人理论的发展和完善 |
第二节 复杂性科学理论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之理论借鉴 |
一 复杂性科学理论产生的社会文化背景 |
二 复杂性科学的内涵及特点 |
第三章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调研分析 |
第一节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调研 |
一 调研概述 |
二 调研结果 |
第二节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调研分析 |
一 存在问题 |
二 问题分析 |
第四章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复杂性分析 |
第一节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复杂性分析 |
一 价值内涵的复杂性 |
二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内涵的复杂性 |
三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复杂性 |
第二节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复杂性分析 |
一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概念 |
二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复杂性 |
第三节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复杂性分析 |
一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主体系统的复杂性 |
二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德育信息系统的复杂性 |
三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主体系统和德育信息系统之间关系的复杂性 |
第五章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创新思维 |
第一节 复杂性思维:一种思维方式的创新 |
一 思维与思维方式 |
二 复杂性思维及其所彰显特征 |
第二节 中西方思想政治教育复杂性思维的历史考察 |
一 中国思想政治教育复杂性思维的历史发展 |
二 西方思想政治教育复杂性思维的历史发展 |
第三节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思维的转化和调适 |
一 学科思维向价值思维转化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思维调适前提 |
二 线性思维向非线性思维转化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思维调适基础 |
三 单维思维向多维思维转化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思维调适关键 |
四 结果思维向过程思维转化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思维调适重点 |
五 封闭思维向开放思维转化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思维调适保障 |
第六章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创新模式 |
第一节 相关概念内涵界定 |
一 模式内涵厘定 |
二 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内涵厘定 |
第二节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共生模式构建 |
一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共生体模式内涵厘定 |
二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共生体模式生成 |
第三节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共生体模式子系统的地位和作用 |
一 主体子系统的地位和作用 |
二 内容子系统的地位和作用 |
三 载体子系统的地位和作用 |
四 关系子系统的地位和作用 |
第七章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共生体模式之策略展望 |
第一节 注重主体子系统自我觉知,提升系统影响力 |
一 加强“软权威”自我觉知,构建主体系统“势能差”机制 |
二 加强“科层期望”自我觉知,构建主体系统“四种素质”能力体系 |
第二节 注重内容子系统丰富发展,提升系统感染力 |
一 加强党的理论建设,构建政治理论支撑,突出内容子系统政治化 |
二 重视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拓展延伸教育内容,突出内容子系统生活化 |
第三节 注重载体子系统针对有效,提升系统吸引力 |
一 切合主体子系统的需求,提高载体子系统人性化 |
二 承载内容子系统,提高载体子系统多样化 |
第四节 注重关系子系统分享共塑 ,提升系统协同力 |
一 生成分享共塑关系,构建主体之间关系平等化 |
二 生成互生共塑关系,促进主体之间精神共享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及在职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致谢 |
(8)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运行机制复杂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国内研究进展评述 |
2.1.1 从管理系统的视角进行的研究 |
2.1.2 从系统不同主体视角进行的研究 |
2.2 国外研究进展评述 |
2.3 职业联赛运行机制研究评述 |
3 研究对象、方法与思路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专家访谈法 |
3.2.3 德尔菲法 |
3.2.4 实地考察法 |
3.2.5 问卷调查法 |
3.2.6 复杂系统建模与仿真方法 |
3.2.7 数理统计法 |
3.3 本文研究思路设计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基本概念界定 |
4.1.1 “机制”与“运行机制”的概念界定 |
4.1.2 CBA联赛运行机制的概念界定 |
4.1.3 “复杂性”及“复杂系统”的概念界定 |
4.1.4 “CBA联赛运行机制复杂性”的概念界定 |
4.2 研究理论依据 |
4.2.1 系统科学是CBA联赛运行机制评价的较佳方法论基础 |
4.2.2 复杂性科学是系统科学的新发展 |
4.2.3 复杂性科学介绍 |
4.2.4 复杂系统理论阐述 |
4.3 运用复杂系统理论思维研究CBA联赛运行机制的价值 |
4.3.1 CBA联赛系统的复杂性特征 |
4.3.2 CBA联赛系统的复杂网络特征决定了联赛运行机制的复杂性 |
4.3.3 复杂系统的问题需要复杂系统理论方法和思维去分析 |
4.4 篮球职业联赛发展历程 |
4.4.1 国外篮球职业联赛发展历程 |
4.4.2 CBA联赛发展历程 |
4.5 CBA联赛复杂系统运行机制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5.1 初始评价指标体系选择 |
4.5.2 指标权重确定 |
4.6 CBA联赛复杂系统运行机制指标体系评价模型构建及实证分析 |
4.6.1 CBA联赛目标动力机制评价模型构建及实证分析 |
4.6.2 CBA联赛组织管理机制评价模型构建及实证分析 |
4.6.3 CBA联赛竞赛机制模型构建及实证分析 |
4.6.4 CBA联赛市场营销机制评价模型构建及实证分析 |
4.6.5 CBA联赛竞争压力机制评价模型构建及实证分析 |
4.6.6 CBA联赛激励机制评价模型构建及实证分析 |
4.6.7 CBA联赛约束机制评价模型构建及实证分析 |
4.6.8 CBA联赛监督机制评价模型构建及实证分析 |
4.6.9 CBA联赛后备人才培养机制评价模型构建及实证分析 |
4.6.10 CBA联赛外生环境机制评价模型构建及实证分析 |
4.6.11 CBA联赛运行机制整体评价模型构建及实证分析 |
4.7 运用复杂系统理论推进CBA联赛运行机制改革发展的策略分析 |
4.7.1 运用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应对微观机制维度存在问题的策略分析 |
4.7.2 运用复杂网络理论应对联赛运行机制整体改革发展的策略分析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
附录B |
附录C |
附录D |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9)国际关系理论的复杂性转向-“复杂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既有研究及其不足 |
三、研究设计与研究结构 |
四、研究方法与研究意义 |
第一章 复杂性科学与系统演化 |
第一节 复杂性科学——一项研究议程 |
第二节 复杂性的科学哲学探索 |
第三节 复杂性理论的历史演进 |
第四节 假设理论框架的建构 |
第二章 第一种演化:有限理性与系统演化 |
第一节 基于理性的系统理论及其缺陷 |
第二节 有限理性与微观动机 |
第三节 自适应主体与微观进程 |
第四节 本章小结:“涌现”与“向下因果关系” |
第三章 第二种演化:变量交互与系统演化 |
第一节 国际系统理论的基本属性 |
第二节 复杂政治系统的演化分析 |
第三节 复合与复杂系统的建构逻辑 |
第四节 本章小结:非线性系统与复杂互动 |
第四章 第三种演化:有组织复杂性与系统演化 |
第一节 多元国际系统结构及其组织原理 |
第二节 有组织复杂系统模式的建构 |
第三节 混沌与秩序的岔路 |
第四节 本章小结:外部环境、协同进化及有机系统 |
结论 复杂性国际关系理论的构建 |
一、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转向 |
二、社会科学哲学的转向 |
三、研究不足及未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外交学院博士研究生 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 |
(10)社会科学的新范式—复杂性社会科学哲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三、写作思路 |
四、基本内容 |
五、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当代社会科学研究面临的困境及出路 |
1.1 当代社会科学研究面临的困境 |
1.1.1 科学层面 |
1.1.2 哲学层面 |
1.2 各种社会科学哲学研究流派的局限性 |
1.2.1 自然主义:对自然科学方法的滥用 |
1.2.2 诠释学:对客观解释因素的忽视 |
1.2.3 批判理论:对社会科学本质的误读 |
1.3 一种新的替代性路径——复杂性科学范式 |
1.3.1 可行性分析 |
1.3.2 合理性分析 |
1.3.3 核心问题的复杂性重构:规律、解释和模型 |
1.3.4 复杂性研究路径探索:社会学、经济学和政治学 |
1.4 小结 |
第二章 社会科学规律合法性的复杂性论证 |
2.1 社会科学规律存在的合理性 |
2.1.1 社会科学与物理学的类比 |
2.1.2 社会科学与生物学的类比 |
2.1.3 社会科学与化学的类比 |
2.2 对两种反面理论的分析辩驳 |
2.2.1 对罗伯茨主张的批驳 |
2.2.2 对戴维森主张的批驳 |
2.3 复杂性视野下社会科学规律的描述和表征 |
2.3.1 CP规则和重新描述的结合 |
2.3.2 元胞自动机和平均场方法的结合 |
2.3.3 系统动力学、微观模拟和基于主体的模型的结合 |
2.3.4 分层理解和形式化表征的结合 |
2.4 复杂性视野下社会科学规律的基本内涵 |
2.4.1 社会科学规律的经验适当性 |
2.4.2 社会科学规律的条件依赖性 |
2.4.3 社会科学规律的可变性 |
2.4.4 社会科学规律的动力学基础 |
2.5 小结 |
第三章 社会科学的复杂性解释路径 |
3.1 当代社会科学解释的基本观点 |
3.1.1 经验解释与理论解释的对立 |
3.1.2 个体主义社会观与整体主义社会观的对立 |
3.1.3 自然主义与反自然主义的对立 |
3.2 社会科学解释的本质 |
3.2.1 社会科学解释的目的 |
3.2.2 三种主流社会科学解释模型 |
3.2.3 规律在社会科学解释中的作用 |
3.3 社会科学解释的复杂性模型 |
3.3.1 社会现象和系统的复杂性分类 |
3.3.2 社会科学解释的核心:社会机制 |
3.3.3 基于主体的社会科学解释模型 |
3.4 小结 |
第四章 社会科学的模型化发展:基于主体的建模 |
4.1 社会科学模型化发展的历史溯源 |
4.1.1 传统科学建模方法及其分类 |
4.1.2 社会科学建模方法的演变及问题 |
4.1.3 社会科学中计算机模拟方法的兴起 |
4.2 社会科学中的基于主体的模型(ABM) |
4.2.1 ABM的形成背景、基本思想和典型特征 |
4.2.2 ABM之于社会科学研究的潜在适用性 |
4.2.3 ABM和方法论多元论的兴起 |
4.2.4 经济学、社会学和人类学中的ABM |
4.2.5 ABM与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扩展 |
4.3 社会科学中ABM的哲学思考 |
4.3.1 ABM的评估标准 |
4.3.2 语境与科学建模 |
4.3.3 本体论与科学建模 |
4.3.4 ABM的统一知识框架 |
4.4 小结 |
第五章 社会学研究的“复杂性转向” |
5.1 “社会学危机”及其本质 |
5.1.1 实证主义与反实证主义的对立 |
5.1.2 社会唯实论与社会唯名论的对立 |
5.1.3 方法论一元论与方法论二元论或多元论的对立 |
5.2 社会系统论思想的发展演化 |
5.2.1 社会学中“系统思想”的三个发展阶段 |
5.2.2 社会思想史中的社会复杂性观点 |
5.3 社会学与复杂性科学(SACS) |
5.3.1 复杂社会网络分析 |
5.3.2 计算社会学 |
5.3.3 卢曼复杂性学派 |
5.3.4 社会控制论 |
5.3.5 英国复杂性学派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经济学研究的复杂性范式:基于主体的计算经济学 |
6.1 现代主流经济学研究范式的内在缺陷 |
6.1.1 主流经济学范式的形成 |
6.1.2 主流经济学范式的标准假定 |
6.1.3 数学形式化工具作用的局限性 |
6.1.4 一般均衡范式和有效市场假说 |
6.2 复杂性经济学范式的历史溯源与基本内涵 |
6.2.1 经济思想史中的复杂性视角 |
6.2.2 复杂性经济学范式的基本构成 |
6.3 基于主体的计算经济学(ACE) |
6.3.1 对经济过程的计算研究 |
6.3.2 开放计算机模拟的“黑箱” |
6.4 小结 |
第七章 政治学研究的复杂性范式和SimPol模型 |
7.1 政治学研究的牛顿范式及其演变 |
7.1.1 机械论思想的确立 |
7.1.2 政治学研究的分化 |
7.2 传统政治学研究的“多范式”现状 |
7.2.1 行为主义政治学 |
7.2.2 理性选择论政治学 |
7.2.3 新制度主义政治学 |
7.3 政治学研究的复杂性范式 |
7.3.1 历史制度主义的理论基础 |
7.3.2 对“科学”和“政治”的再概念化 |
7.3.3 复杂性政治学研究的意义 |
7.4 政治学研究的SimPol模型 |
7.4.1 SimPol模型的基本构成及其特征 |
7.4.2 SimPol模型的意义及应用领域 |
7.5 小结 |
第八章 复杂性范式与社会科学研究 |
8.1 复杂性范式的哲学基础 |
8.1.1 本体论:从原子或基本粒子到抽象关系 |
8.1.2 认识论:从因果决定论到非线性不可预测 |
8.1.3 方法论:从实证主义一元论到跨学科多元论 |
8.2 复杂性的社会科学研究 |
8.2.1 复杂性社会科学研究的对象 |
8.2.2 复杂性社会科学研究的具体机制 |
8.2.3 复杂性社会科学研究的意义 |
8.3 复杂性的社会科学哲学思想 |
8.3.1 复杂性哲学思想的演化 |
8.3.2 复杂性范式与秩序问题 |
8.3.3 复杂性科学与后现代哲学 |
8.4 小结 |
结束语:走向一种复杂性的社会科学哲学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承诺书 |
四、复杂性科学及发展状况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丝绸之路经济带生产网络与生态环境协同机理研究[D]. 郑玉雯. 西安理工大学, 2020(01)
- [2]信息概念的再诠释:论布鲁塞尔学派耗散结构理论对香农信息论的补充与发展[D]. 叶梦颖. 暨南大学, 2020(04)
- [3]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特色小镇空间发展研究[D]. 李娜. 天津大学, 2019(01)
- [4]生态文化的价值取向及其时代属性研究[D]. 尚晨光. 中共中央党校, 2019
- [5]基于复杂性的文化遗产保护范式[D]. 程佳佳. 东南大学, 2019(05)
- [6]系统德育论[D]. 闫昌锐.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7]复杂性科学视野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问题研究[D]. 谭宇. 郑州大学, 2016(08)
- [8]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运行机制复杂性研究[D]. 王新雷. 北京体育大学, 2016(06)
- [9]国际关系理论的复杂性转向-“复杂系统”研究[D]. 丁榕俊. 外交学院, 2016(07)
- [10]社会科学的新范式—复杂性社会科学哲学研究[D]. 王亚男. 山西大学, 20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