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制造业潜力之道——ERP技术

挖掘制造业潜力之道——ERP技术

一、挖掘制造业潜力的方法——ERP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廉东娜[1](2021)在《信息技术投资、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文中指出当今,新一代的信息技术突飞猛进,技术的跨界与融合非常活跃,新兴产品、新兴模式不断涌现。尤其是物联网、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的与日俱进,使得新时代的实体经济呈现出不同的发展形态,通过与互联网的相互融通,推动产业升级。凡益之道,与时偕行。在激烈的竞争市场面前,企业要抓住机遇,顺应时代的发展,敢为人先,对新一代的信息技术进行大力投资与应用,以提升自身的竞争优势。但是,由于一系列的原因,如企业从市场中获得的信息技术领域相关的资源同质化程度较高、相关技术不能与生产流程相匹配、人员学习接受能力较差、信息技术的更新改造不及时等,使得信息技术投资绩效呈现出一些差异。古语有言“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时代在不断地变迁,在信息化时代,更新速度越来越快,缺少创新必然会被时代淘汰。企业加大创新研发投入,突破传统的思维定式,眼光更加长远,将有助于企业选择合适的信息技术项目进行投资,对采用的技术积极地进行探索、创造,挖掘其潜在的应用价值,可以使企业在这场信息革命中,快速发展,拥有核心竞争力。信息技术投资与企业的创新活动相互协同合作,更有利于提升企业的绩效水平。本文以资源基础观为基础,探讨投资于信息技术是否能影响绩效水平。接着,再结合创新理论、知识管理理论进一步分析信息技术投资、研发投入、企业绩效这三个因素之间会有怎样的关系,并提出了相关的假设。进而通过选取2012-2019年在沪深两市上市的A股企业8年的数据为研究的样本,筛选出缺失的数据,并予以剔除,运用层次分析回归方法,依据所提出的假设构建相关的模型。将相关数据代入模型,验证提出的三个假设。在进一步研究中,对样本进行分类,明晰产权的不同,是否会影响研发投入的调节作用。最后根据实证分析得出的结果提出相关的建议。根据实证结果得出,对信息技术进行投资,可以显着的改善企业的绩效;对创新研发活动加大投入,也对绩效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研发投入这一因素对信息技术投资绩效有显着的正向调节作用。接着,对分组的数据进行检验,产权不同,研发投入的调节作用会出现差异,具体来说,相对比国企,非国企中研发投入更具有积极的调节作用。相关研究结论为我国企业提高信息技术投资绩效提供依据,使企业意识到信息技术投资与创新研发投入有效结合的重要经济价值。

王莹玉[2](2021)在《电力物资智慧管理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前,信息化管理方式已经日渐发展成熟,借助信息化手段进行经营管理活动已经在我国各类企业中得到普及,并在十几年间发挥了良好成效。数字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信息管理系统的全覆盖,对电力企业发展和改革也提出了新要求,电力行业作为我国工业企业中的领头羊,应时刻保持敏锐的洞察力,挖掘更有效的管理方法,提高管理能力。电力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借助信息化手段产生了巨量数据,这些数据由于其获取方式和存储方式较为单一简陋,利用现有模式进行管理的增质提效已经较为困难,因此通过采用智慧理念和智慧技术对电力物资管理模式进行开发是至关重要的。借助区块链和物联网等新型技术对物资管理模式进行改造,一方面,可以利用原有的信息系统基础,在保证原有数字化管理基础功能实现的基础上,进行管理内容的延伸;另一方面,新型技术为电力物资管理模式提供了更多的可选择方法,利用这些方法可以为当下管理所面临困境的解决提供新思路。本文首先通过实地调查,对我国电力物资管理现状进行分析,其中包括电力物资管理中的计划管理、采购管理、配送管理、仓储管理和质量管理五类管理关键环节,总结出其现在所面临的困境,并提出了电力物资智慧管理的新要求;然后对电力物资智慧管理的管理目标和管理工具进行分析,提出了电力物资三级供应体系作为管理主体,设计了电力物资智慧管理平台作为管理工具,电力物资智慧管理平台包括电力物资过程管理子系统、电力物资采购管理子系统、电力物资仓储管理子系统;而后本文设计了电力物资智慧过程管理模式,明确了电力物资计划管理和反馈管理模式,并利用区块链、物联网的管理理念和技术对电力物资智慧管理平台功能实施赋能,并选取电力物资采购管理功能和电力物资仓储管理功能,设计了基于区块链智能合约的采购管理模式和基于物联网技术的仓储管理模式;最后本文选取了某电力物资公司,对其电力物资智慧管理模式的实践进行了介绍,并通过问卷调查来获取员工对本模式的满意程度。综上所述,本文利用智慧管理理念和技术对电力物资管理进行赋能,提出了电力物资管理发展的一种可能方向。电力物资智慧管理平台符合当下信息技术发展的趋势,以前瞻性视角对电力物资管理模式的发展提出方案,从整体上提高电力物资管理水平,为电力行业生产经营的能效提升提供参考。

杨欣[3](2021)在《基于战略导向的A公司全面预算管理研究》文中提出企业战略规划决定了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战略目标的确定也是在综合企业内部资源和外部环境变化等因素的基础上制定的,不仅有利于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对企业长期的战略性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企业对预算管理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预算管理作为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的重要环节,其科学的管理方法和实践的可行性已受到多数企业的认可,在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应用中,很多大型公司将其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抓手,该体系不仅可以有效地协调组织各部门的资源,还可以整合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促进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而基于战略导向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可以将企业战略与预算管理进行巧妙结合,使预算紧紧围绕企业战略展开,将战略导向深入贯彻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有效推动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文章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对战略管理、全面预算管理、基于战略导向的全面预算管理等概念及相关理论进行了梳理,并以A冰淇淋制造企业为例,对公司现阶段实施的预算管理进行了深入分析,发现该公司在预算管理上存在的一些问题,具体体现为预算编制与战略结合不紧密、预算组织机构不健全、人力资源预算体系不完善、预算执行不力监管不严、预算考评与奖惩机制不完善等方面。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为A公司引入了基于战略导向的全面预算管理理念,指出了A公司实施战略导向全面预算管理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并为其建立基于战略导向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具体建议是在此基础上完善全面预算的组织架构,借助平衡计分卡设计企业战略地图,将战略目标细化分解为具体可衡量的预算指标,并将其作为预算编制的基础,优化预算执行流程、建立监督反馈机制、分析预算差异、调整预算方案,建立基于平衡计分卡的预算考核机制,并针对该体系提出相应的保障措施。希望本文的研究有助于企业提高预算管理水平、实现战略目标,也期望该研究可以为其他同类型企业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杜晶鑫[4](2020)在《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的电子商务发展战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以手机等无线设备为终端的商务活动开始迅猛发展,电子商务已正式进入“移动电商时代”。在“十三五”、“互联网+”等相关政策的推动下,各领域逐渐与互联网充分融合,迎来了全新的发展契机。因此,传统企业做好电子商务转型,不仅可以增强公司的盈利能力,提高市场占有率,而且可以促进公司可持续发展,对公司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主要是以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为例,研究并探索在互联网环境下,传统制造业向电子商务转型时是如何运用自身优势探索出正确的发展方向,同时又经历了哪些阶段和过程、遇见了何种困境。本文将运用相关战略管理理论和模型工具,尝试梳理出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电子商务的定位与发展战略,并结合安琪电商的现状,为其他传统制造业的电商转型之路提供参考。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是一个典型的传统制造业企业,于2003年就开始了电子商务的尝试,并在移动电商时代,以全新的经营模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本文结合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的实际发展情况,运用PEST分析、波特五力模型分析等方法对其电子商务发展的宏观环境及微观环境进行分析。通过SWOT矩阵进行总结,在制定具体的电子商务发展战略时,要跳出模式固定、流程固化的发展环境,攻克电子商务信息化水平低、基础设施不全、产品同质化严重等问题,充分挖掘自身优势,建立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完善信息化系统和仓储物流系统,选择科学合理的价格策略和渠道策略,重视私域流量,及时进行产品创新,最终解决各维度的实际问题,从而更科学地开展电子商务。

刘忠全[5](2019)在《技术创新对企业成本管理创新的影响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2014年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以来,我国相继出台了中国制造2025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等政策以大力推动创新活动。中国制造2025战略强调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提高创新设计能力,而“十三五”规划提出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则进一步明确了将创新置于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随着我国国家创新战略的不断推进,科技创新在社会经济发展、全面深化改革中的重要地位日益凸显。从微观层面看,技术创新是众多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面对竞争愈加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环境,加大技术创新投入是企业立足市场、提升市场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成本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根本。成本管理对于促进增产节支、加强成本核算、改进经营管理、提高企业整体管理水平具有重大意义。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调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实现要素的最优配置,以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2016年进一步提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要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即“三去一降一补”政策。其中的“降成本”即强调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加强成本管理工作。技术创新和成本管理是经济发展的两个重要方面。受经济环境变化及国家宏观政策的影响,近几年来技术创新及成本管理创新越来越为理论界所重视。已有文献从微观和宏观层面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和经济后果进行了大量研究,同时也有众多学者针对成本管理演进历程、影响因素及模式创新等进行了探讨。虽然偶有文献对技术创新与成本管理创新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考查,如有学者通过对高科技企业的研究发现,技术创新和成本管理创新之间有着相辅相成的协同关系,也有学者从历史演进的角度提出作业成本法的产生是基于二十世纪80年代技术的进步,亦即技术创新推动了成本管理创新,但几乎没有学者对技术创新对成本管理创新的具体影响路径加以研究。就现实而言,技术创新对企业的影响是重大且深远的,技术的进步必然导致企业内部生产力的变化,从而会对企业内生产关系提出新的要求。从这一点来讲,技术进步必然会通过某种或某几种路径影响或导致成本管理创新。本文主要研究技术创新对企业成本管理创新的影响机制。Robert K.Yin认为,当研究的问题与其所处内外环境难以区分时,适合采用案例研究方法进行研究。技术创新、成本管理创新以及技术创新对成本管理创新的影响机制都与企业环境密切相关,且难以区分,因此,本文采用案例研究方法对技术创新影响企业成本管理创新的机制进行研究。本文遵循的案例研究步骤如下:第一,以创新理论、科学管理理论及组织理论为基础,初步构建技术创新对成本管理创新影响机制的理论观点;第二,以理论观点为基础,设计案例研究方案,形成案例研究框架;第三,以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为研究案例,通过现场访谈、现场观察等方法收集案例证据分析资料,并采用“模式匹配”证据分析技巧对证据资料进行分析,形成案例研究观点;第四,通过理论构建与案例证据分析的不断循环,最终形成本文的理论观点与研究结论。通过案例研究,本文提出了技术创新通过生产组织形式变化、企业组织结构变化以及会计信息技术进步来影响成本管理创新的理论模型。主要研究结论如下:第一,生产技术的进步能对企业生产组织形式产生重大影响,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也推动着成本管理模式创新。本文着重考查了大庆油田因科技进步而导致的生产变化,并从三个方面论述了生产组织形式变化对成本管理模式的影响。首先,生产技术进步促进了生产要素的变革,伴随着生产要素——劳动资料、管理要素与信息要素等的变化,成本管理模式也在不断变化,如标准成本法、作业成本法的应用;其次,以技术创新为基础的生产规模的扩大及生产流程的精细化分别促使企业采用成本预算控制及分批法等进行成本管理;最后,技术创新所带来的产品质量、种类等变化也对成本管理提出了新要求,进而推动了成本管理创新。第二,企业生产技术的进步使得组织结构产生相应变化,进而带动了企业成本管理模式的创新。本文通过梳理大庆油田责任有限公司技术创新历程,分别考查了以模仿创新和自主创新为主的两个阶段,发现在不同的创新阶段分别有不同的组织结构与其相适应,同时成本管理模式也随着组织结构的变化而变化。具体而言,大庆油田为配合模仿创新阶段的生产实际采用了事业部制的组织结构,并实际运用了与事业部制组织结构相契合的成本管理模式——责任成本管理;在研发模式以自主创新为主的阶段,为提高生产效率,案例企业在原有的事业部制组织结构基础上引入了灵活性更强的职能制组织结构,并运用了相适应的作业成本管理方法。案例研究发现,整个成本管理模式的创新、演进都是基于与新型技术和组织结构变化的匹配,基于产量的生产技术创新催生着组织结构的变革,组织结构的变革又孕育着新的成本管理模式与之融合。第三,技术创新影响企业会计信息系统的变革,进而对企业成本管理创新产生影响。通过对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下属两个单位的案例研究发现,由技术进步所带来的会计信息系统本身的发展能够直接推动成本管理创新。具体而言,企业会计信息系统的变革能够通过精细预算成本管理、规范成本核算管理、强化运营和管控成本等对成本管理创新产生正向作用;此外,由技术进步带来的财务共享中心的建立也能通过减少财务运营成本及提升核算效率等促进成本管理创新。会计信息系统是成本管理的物质基础之一,会计信息系统随着技术的进步而发展,成本管理也伴随着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而得到革新。本文研究的创新与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本文首次提出并论证了技术创新是成本管理创新的重要影响因素,并初步构建了技术创新影响成本管理创新的分析框架。这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技术创新和成本管理的研究文献。理论界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技术创新的经济后果”及“成本管理模式”等主题进行了大量研究,但未有学者就技术创新对成本管理创新的作用及作用路径进行探讨。本文采用多案例研究方法,多角度地分析、论证了技术创新对成本管理创新的影响作用。第二,本文系统揭示了技术创新与成本管理之间的经济联系,并厘清了二者之间完整的传导路径。已有文献大多将技术创新和成本管理创新两者孤立起来进行研究,很少有学者就两者之间具体的经济联系进行探讨。与以往文献不同,本文以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为案例企业,具体验证了生产组织形式、组织结构以及会计信息系统在技术创新和成本管理创新之间的中介效应,从而进一步厘清了技术创新对企业成本管理创新的影响机制与具体路径。第三,本文重点关注了技术创新对企业管理行为的影响,进一步拓展了技术创新效应的研究领域。大量学者对技术创新的经济后果的研究多从生产活动、企业价值以及宏观经济后果等角度入手,很少有学者研究技术创新对企业管理行为产生的影响。技术进步会给企业带来一系列的连锁反应,技术创新对企业的影响研究不应局限于其直接的经济后果,还应关注技术创新对企业管理所带来的间接影响。本文以技术创新为切入点,落脚于企业成本管理创新,探讨了二者之间的内在经济联系。本文的研究进一步丰富了技术创新经济后果和成本管理创新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成果,同时对企业管理实践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赵丽[6](2019)在《ERP在BW公司财务管理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全球化的发展,国内的企业越来越多的与国外企业建立远近不同的联系,这让发展壮大的中国企业渐渐发现,原本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理念已经无法与来自全球各地的竞争者进行有效的竞争。国内企业想要通过实施ERP来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思想和管理理念,但并非一帆风顺,大量企业尝试实施ERP,但只有少数企业成功,国内的企业面临“上ERP找死,不上ERP等死”的尴尬局面。本文通过文献分析法,对ERP概念、发展历程、作用及其实施的关键因素、步骤等进行了详细阐述;分析了ERP在制造企业财务管理中必要性及可行性;继而以BW公司为案例企业,对ERP在BW公司财务管理中的应用现状、问题及成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站在BW公司ERP实施后的视角,针对由于ERP系统实施前、实施中及实施人员三个方面的不足带来的问题,提出了完善BW公司财务管理中ERP系统应用的对策建议。研究发现,BW公司实施ERP系统后尽管提高了工作及管理效率,也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上线ERP系统时没有遵循相应的步骤、MRP系统功能不够导致运算准确性差、未使用ERP系统的全部模块、基于ERP的预算管理工作不到位、ERP厂商无法很好地支持企业ERP应用面临的困境等问题;其次,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在于BW公司对ERP系统的认识不足、在选择ERP系统时多个ERP系统间的权衡不够、上线ERP系统全部模块的实施计划不完善、未认识到ERP财务预算管理模块的重要意义以及企业内部缺少相应的专业化人才;最后,针对BW公司由于ERP实施前、实施中以及实施人员不足所带来的问题,论文分别提出BW公司应当增强战略认同和对软件的考察、制定相对完整的实施计划和组织专项培训以及招聘和培养高质量的复合型财务管理人员等完善BW公司财务管理中ERP应用的对策建议。论文研究结合ERP在BW公司财务管理中的应用现状,找出了BW公司财务管理实施ERP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据此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为帮助BW公司解决企业财务管理中ERP应用问题,从而更好的应用ERP系统提供了必要的指导,同时也为其他制造企业在财务管理中应用ERP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叶保伟[7](2018)在《ERP系统在港口生产管理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港口作为国家重要的经济载体,它的发展对国计民生有着重要的影响。随着国家现代化的进程不断推进,港口从原来单一的装卸模式逐步向着综合物流中心的方向发展。在这一过程中,信息化将成为推动港口前进的主要动力。借鉴制造业管理经验,ERP是港口经营管理信息化进程中采取的重要措施,ERP系统将有效地整合企业资源,通过合理的生产流程安排,实现企业利益的最大化。目前,ERP系统在港口生产经营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然而,ERP系统的实施,首先需要企业进行计算机硬件的建设,并且在后续软件的开发中业务涉及面广、开发难度大、系统维护周期长,因此整个软件系统的实施需要企业投入大量的资金。尤其是在港口行业中,EPR系统起步晚,且受到行业特性的制约,如果在没有充分评估港口企业自身能力的情况下贸然实施,极有可能达不到预期效果,造成人力和财力上的浪费。本论文梳理了ERP的发展历程,调研并总结了ERP系统在企业中的应用状况及存在问题;通过分析传统港口企业生产管理的特点,发现了管理中的问题;深入研究了ERP的管理思想,本着“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借助案例查找港口管理与ERP两者之间的结合点,根据平衡计分卡原理构建ERP应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评价ERP系统对港口绩效的影响,并结合定性分析得出ERP系统在港口生产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基于上述研究,论文明确了ERP在港口管理中的应用价值,同时结合实际应用情况提出了未来改进的建议和对策,为计划实施或已实施ERP系统的港口企业提供了借鉴。

杨瑛哲[8](2018)在《技术变迁引导下的我国装备制造企业转型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全球经济环境转变与技术变革为中国企业转型带来了严峻挑战和新的机遇。在资源限制和创新驱动下,寻找一条有效的转型路径以获得经济全球化下的持续竞争力,是企业发展第一要务。近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曾多次指出,技术变迁是引领我国制造企业向自主研发、智能生产方向转型的主要途径,符合企业转型发展的本质需求。因此,从技术变迁视角下研究企业转型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装备制造企业的转型发展是提升制造业整体实力、技术创新能力及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支撑。本文由此选择装备制造企业为研究对象,构建技术变迁引导下的转型路径模型,在此基础上结合实证分析验证模型的正确性。使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剖析转型路径的内部运行机理,评价转型路径的实施效果,最后提出推进企业转型的相关对策建议。具体研究内容如下:首先,对现有企业转型和技术变迁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回顾和评述。在界定企业转型、技术变迁概念的基础上,分析装备制造企业的转型特征,进而提出了技术变迁引导下的转型路径是企业转型的重要途径。分析装备制造企业的转型过程,由此建立了转型路径的六维度构成体系,并对技术变迁引导下的转型路径机理进行了详细分析。构建了技术变迁引导下的转型路径模型,提出了论文的研究假设与研究框架。其次,依据企业转型路径模型设计问卷调查,搜集实证研究所需的数据。在对样本数据统计分析的基础上,使用结构方程模型验证了技术变迁引导下的转型路径是装备制造企业转型的必由之路。尽管六个维度的转型路径对企业转型的影响效果存在差异,但基本可归纳为:以技术信息化升级为主线、供应链协同为支撑、服务化升级为导向、“两化融合”为引领的企业转型道路。再次,为进一步揭示转型路径的内部运行机理,采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对技术变迁引导下的企业转型路径进行模拟。转型路径系统由制造技术转型、组织结构重组、生产流程再造和服务方式升级四个子系统构成,路径的运行依赖于四个子系统的相互耦合与相互作用。研究发现,R&D投入、人员投资和技术吸收能力是转型路径上的关键要素,对提升企业转型的经济转化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最后,为评价技术变迁引导下的转型路径实施效果,构建了企业转型路径的评价模型。首先基于粗糙集方法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对转型路径的演化状态水平形成初步判断。进一步地将转型路径的演化过程划分为“准备”和“实施”两个阶段,构建了包含共享资源投入的两阶段DEA模型,实现了对路径演化过程的效率测度。评价结果表明,装备制造企业转型水平与技术密集程度相关,技术变迁的主要方向是信息技术的深度植入与融合;供应链和价值链协同、服务化战略以及电子商务模式的发展,是提升转型路径实施效果的重要方法。本文的创新点在于:(1)提出了技术变迁引导下的转型路径是装备制造企业转型的必由之路,并通过结构方程模型验证了该观点的正确性。建立了转型路径的“六维度”构成体系,分析技术变迁对转型路径各维度的引导机制,揭示了企业转型路径机理。(2)通过构建系统动力学模型,实现了对企业转型路径的模拟。厘清了转型路径的内部运行机理,同时发现了转型路径上的关键要素,阐明了各要素对转型经济转化能力的不同作用机制。(3)将企业转型路径评价划分为两个部分:演化状态水平评价及演化过程水平的评价,由此构建了技术变迁引导下的企业转型路径评价模型。通过构建基于粗糙集方法的评价指标体系和包含共享资源投入的两阶段DEA模型,实现了对转型路径的评价,发现了转型路径实施过程中的薄弱环节。本文研究成果已在《中国管理科学》、《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等核心期刊上发表,并得到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陕西省社科基金项目等项目的支持,说明本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林保镭[9](2018)在《集群企业知识共享网络、失败学习与创新绩效》文中提出随着全球制造网络兴起和后经济危机时代来临,各生产要素成本的提高,,原来的低成本优势逐渐耗尽,集群企业发展空间受限。集群企业技术创新的实质是知识创新,而知识创新取决于原有知识存量与新知识的可获得性。供应商、客户、竞争者、大学和科研机构等都是重要的创新来源。为此,集群企业构建知识共享网络,获取内外部知识资源,从而促进创新绩效提升变得日趋重要。失败是企业创新绩效低于预期的结果,即现有的方案、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相关制度存在缺陷或者失效。失败可以导致对创新提出质疑并发现对后续创新有用的知识,并将其运用到创新过程中。事实上,创新是高风险、高失败率的活动。有研究发现,创新失败率总是在40%-90%徘徊(Gourville,2006)。失败学习可以减少出错率,提升后续创新成功率,即失败学习可以有效促进创新绩效的提升。然而现实中很多组织无法从失败中学习继续失败,原因在于无法识别失败。而知识共享网络可以带来新颖、异质性的失败经验,能为组织失败学习的开展提供参考。组织通过利用内部失败经验和不断探索外部的失败经验,使失败经验根植于组织的记忆之中,促进组织失败学习的开展。本文通过大华股份、苏泊尔、浙江医药、吉利汽车这四家案例企业分析,考察集群企业知识共享网络、失败学习与创新绩效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一、知识共享网络与创新绩效关系:网络技术多元化正向影响创新绩效,网络技术多元化的深度正向影响创新绩效,网络技术多元化的广度正向影响创新绩效,知识共享网络地理维度中的本地网络正向影响企业创新绩效,知识共享网络地理维度中的超本地网络正向影响企业创新绩效,网络关系强度正向影响创新绩效,强联结正向影响创新绩效,弱联结正向影响创新绩效。二、知识共享网络与失败学习的关系:知识共享网络的网络技术多元化正向影响失败学习,知识共享网络的中网络技术多元化深度正向影响失败学习,知识共享网络的中网络技术多元化广度正向影响失败学习,知识共享网络的中网络技术多元化深度正向影响近失败学习,知识共享网络的中网络技术多元化广度正向影响近失败学习,知识共享网络的中网络技术多元化深度比广度对失败学习作用更大;知识共享网络地理维度中的本地网络正向影响失败学习,知识共享网络地理维度中的超本地网络正向影响失败学习,知识共享网络地理维度中的本地网络正向影响近失败学习,知识共享网络地理维度中的超本地网络正向影响近失败学习,知识共享网络中的超本地网络比本地网络对近失败学习作用更大;网络关系强度正向影响失败学习,强联结正向影响失败学习,弱联结正向影响失败学习,强联结正向影响近失败学习,弱联结正向影响近失败学习。三、失败学习与创新绩效关系:失败学习正向影响创新绩效,近失败学习正向影响创新绩效。

罗锡文,廖娟,邹湘军,张智刚,周志艳,臧英,胡炼[10](2016)在《信息技术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文中认为为适应中国现代农业建设的需要,保持中国农业机械化水平持续增长,实现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该文提出,应将先进的信息技术融入中国农业机械的设计、制造、作业和管理等环节,使农业机械装备实现信息化和智能化,从而整体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文中介绍了参数化设计、基于知识工程的农机产品设计、基于产品数据管理的并行协同设计等农机产品设计的关键技术;柔性制造、计算机集成制造、虚拟与网络制造等农机产品制造的关键技术;农情信息采集、农业机械导航、田间管理等农业机械作业的关键技术;农业机械管理、农业机械调度等关键技术。分析了这些关键技术信息化的不足,总结了世界各国的发展趋势,指出了用信息技术提升中国农业机械化水平应解决的核心问题。为加强农机装备的信息技术创新,该文建议,应突破一批智能农业装备数字化设计技术、自动导航协调控制技术及农业装备现场总线技术等关键技术;研发一批大田和设施农业生产作业系统、果园作业智能装备和畜禽水产精准生产装备等重大技术产品;构建一批水肥药田间精准作业系统、畜禽水产自动饲喂系统和自动化加工生产线等农业机械精准作业系统,从而进一步用信息技术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

二、挖掘制造业潜力的方法——ERP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挖掘制造业潜力的方法——ERP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信息技术投资、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2.1 论文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论文的基本框架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信息技术投资与企业绩效
    2.2 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
    2.3 信息技术投资、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
    2.4 文献评述
第3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分析
    3.1 相关概念界定
        3.1.1 信息技术投资
        3.1.2 研发投入
        3.1.3 企业绩效
    3.2 理论基础
        3.2.1 资源基础观
        3.2.2 创新理论
        3.2.3 知识管理理论
    3.3 研究假设
        3.3.1 信息技术投资与企业绩效
        3.3.2 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
        3.3.3 研发投入对信息技术投资绩效关系的影响
第4章 研究设计
    4.1 样本的选取与数据来源
    4.2 变量界定及说明
        4.2.1 被解释变量:企业绩效
        4.2.2 解释变量:信息技术投资
        4.2.3 调节变量:研发投入
        4.2.4 控制变量
    4.3 模型设定
    4.4 调节效应模型及检验方法
第5章 实证分析
    5.1 变量描述性统计
    5.2 Pearson相关性分析
    5.3 多重共线性分析
    5.4 总样本多元线性回归结果及分析
    5.5 分组检验
    5.6 稳健性检验
第6章 结语
    6.1 研究结论
    6.2 相关建议
    6.3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2)电力物资智慧管理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电力物资管理研究现状
        1.2.2 智慧管理研究动态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论文研究内容
        1.3.2 论文研究方法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电力物资管理
        2.1.1 电力物资特征
        2.1.2 电力物资管理概念
        2.1.3 电力物资管理内容
    2.2 智慧管理理念
    2.3 电力物资智慧管理关键技术
        2.3.1 ERP技术
        2.3.2 区块链技术
        2.3.3 物联网技术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电力物资管理现状分析
    3.1 电力物资管理现状分析
        3.1.1 电力物资计划管理现状
        3.1.2 电力物资采购管理现状
        3.1.3 电力物资配送管理现状
        3.1.4 电力物资仓储管理现状
        3.1.5 电力物资质量管理现状
    3.2 电力物资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3.3 电力物资智慧管理的新要求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电力物资智慧管理目标与管理工具分析
    4.1 电力物资智慧管理目标
        4.1.1 电力物资智慧管理理念
        4.1.2 电力物资智慧管理的价值体现
        4.1.3 电力物资智慧管理的目标体系
    4.2 电力物资智慧管理主体
    4.3 电力物资智慧管理工具
        4.3.1 电力物资智慧管理平台整体构建
        4.3.2 电力物资过程管理子系统
        4.3.3 电力物资采购管理子系统
        4.3.4 电力物资仓储管理子系统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电力物资智慧管理模式构建
    5.1 电力物资智慧管理建设原则
    5.2 电力物资智慧管理总体设计
    5.3 电力物资智慧过程管理模式
        5.3.1 电力物资智慧管理计划管理体系
        5.3.2 电力物资智慧管理计划管理流程
        5.3.3 电力物资智慧管理反馈管理模块
        5.3.4 可行性分析
    5.4 电力物资智慧采购管理模式
        5.4.1 电力物资智慧采购管理模式架构
        5.4.2 智能合约创建
        5.4.3 交易处理机制
        5.4.4 电力物资智慧管理供应商管理模块
        5.4.5 可行性分析
    5.5 电力物资智慧仓储管理模式
        5.5.1 电力物资智慧仓储管理设计目标
        5.5.2 电力物资智慧仓储场景
        5.5.3 基于智慧仓储场景的仓储管理模式
        5.5.4 可行性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电力物资智慧管理模式实证研究
    6.1 A公司物资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6.2 A公司电力物资智慧管理模式构建过程
    6.3 电力物资智慧管理模式建设满意度评价
        6.3.1 调查问卷的设计
        6.3.2 调查问卷的回收和发放
        6.3.3 调查结果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研究成果和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企业电力物资智慧管理管理满意度调查表
致谢

(3)基于战略导向的A公司全面预算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1.4.1 研究主要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技术路线
2 相关概念及基本理论
    2.1 相关概念
        2.1.1 战略管理相关概念
        2.1.2 全面预算管理相关概念
        2.1.3 基于战略导向的全面预算管理相关概念
    2.2 相关理论
        2.2.1 战略管理理论
        2.2.2 全面预算管理理论
        2.2.3 平衡计分卡理论
3 A公司全面预算管理现状及问题分析
    3.1 A公司概况
        3.1.1 A公司基本情况
        3.1.2 A公司组织架构
    3.2 A公司全面预算管理现状
        3.2.1 全面预算管理组织机构设置
        3.2.2 全面预算目标的确定
        3.2.3 全面预算编制方法
        3.2.4 全面预算编制流程
        3.2.5 全面预算编制内容
        3.2.6 全面预算执行
        3.2.7 全面预算考评
    3.3 A公司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3.3.1 预算组织机构不健全
        3.3.2 预算编制没有与战略目标紧密结合
        3.3.3 人力资源预算体系不完善
        3.3.4 预算执行不力且监管不严
        3.3.5 预算考评与奖惩机制不完善
    3.4 A公司实施战略导向全面预算管理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3.4.1 A公司实施战略导向全面预算管理的必要性
        3.4.2 A公司实施战略导向全面预算管理的可行性
    3.5 本章小结
4 A公司战略导向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构建
    4.1 战略导向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构建思路
    4.2 A公司战略环境分析
        4.2.1 冰淇淋行业PEST分析
        4.2.2 A公司SWOT分析
        4.2.3 A公司的战略分析
    4.3 战略导向全面预算管理组织机构的设立
    4.4 基于BSC构建全面预算指标体系
        4.4.1 企业战略地图的构建
        4.4.2 平衡计分卡与预算编制的内在联系
        4.4.3 企业战略预算指标体系
    4.5 战略导向全面预算的编制
        4.5.1 战略导向全面预算的编制方式
        4.5.2 战略导向全面预算的编制标准
        4.5.3 战略导向全面预算的编制流程
    4.6 本章小结
5 A公司战略导向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与保障措施
    5.1 战略导向全面预算的执行与调整
        5.1.1 明确责任关系,规范执行流程
        5.1.2 预算执行的监督与反馈
        5.1.3 预算差异分析
        5.1.4 预算调整
    5.2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预算考核机制
        5.2.1 预算考核遵循的原则
        5.2.2 完善全面预算考核指标
        5.2.3 优化预算激励制度
    5.3 战略导向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实施的保障措施
        5.3.1 人员层面保障
        5.3.2 制度层面保障
        5.3.3 技术层面保障
    5.4 本章小结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4)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的电子商务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相关概念及战略分析工具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综述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 研究的主要内容
2 安琪的企业背景及电商发展现状
    2.1 安琪企业基本状况
    2.2 安琪发展现状及困境
    2.3 安琪的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3 安琪的战略环境分析
    3.1 宏观环境分析
    3.2 微观环境分析
    3.3 SWOT矩阵分析
4 安琪电商的发展战略
    4.1 STP战略
    4.2 4P策略
    4.3 技术策略
5 安琪电商战略的保障措施
    5.1 技术保障
    5.2 人员保障
    5.3 质量保障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5)技术创新对企业成本管理创新的影响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节 研究框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框架与内容
        二、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技术创新的经济后果
        一、宏观经济后果
        二、微观经济后果
    第二节 生产组织形式的影响因素与经济后果
        一、生产要素和生产工艺流程的影响因素
        二、生产要素和生产工艺流程的经济后果
    第三节 企业组织结构变革的影响因素与经济后果
        一、企业组织结构变革的影响因素
        二、企业组织结构变革的经济后果
    第四节 会计信息系统的影响因素与经济后果
        一、会计信息系统的影响因素
        二、会计信息系统的经济后果
    第五节 成本管理创新的影响因素
        一、宏观层面的影响因素
        二、微观层面的影响因素
第二章 技术创新、生产组织形式与成本管理创新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理论建构与观点提出
        一、技术创新、生产要素构成变化与成本管理创新
        二、技术创新、生产工艺流程进步与成本管理创新
        三、技术创新、产出产品升级与成本管理创新
    第三节 案例研究设计
        一、案例选择说明
        二、证据资料收集与处理
    第四节 生产组织形式案例分析
        一、技术创新、生产要素及成本管理创新
        二、技术创新、生产工艺流程及成本管理创新
        三、技术创新促进成本管理创新—基于生产组织形式变革的视角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技术创新、组织结构完善与成本管理创新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理论建构与观点提出
        一、技术创新结果、组织结构特征变化与成本管理创新
        二、技术创新方式、组织结构形式选择与成本管理创新
    第三节 案例研究设计
        一、案例选择说明
        二、证据资料收集与处理
    第四节 案例分析
        一、大庆油田技术创新历程回顾
        二、技术创新对组织结构形式的影响
        三、技术创新对组织结构特征的影响
        四、技术创新通过组织结构影响成本管理创新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信息技术创新、会计信息系统与成本管理创新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理论构建与观点提出
        一、信息技术的创新历程
        二、信息技术创新对会计信息系统的影响
        三、会计信息系统对成本管理创新的影响
        四、信息技术创新对成本管理创新的影响路径
    第三节 案例研究设计
        一、案例选择说明
        二、案例证据资料收集与分析
        三、案例研究思路
    第四节 案例分析
        一、采油二厂会计信息化案例分析
        二、中国石油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设案例分析
        三、案例分析总结
    本章小结
研究总结与政策建议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创新
    三、研究局限与后续研究
    四、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6)ERP在BW公司财务管理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1.2.1 研究内容
        1.2.2 结构安排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4 研究重点与创新点
        1.4.1 研究的重点
        1.4.2 研究的创新点
2 相关理论概述
    2.1 ERP的概念界定
    2.2 ERP的发展历程
    2.3 实施ERP系统的作用
    2.4 ERP成功实施的关键因素
    2.5 ERP成功实施的关键步骤
    2.6 ERP的绩效评估
3 ERP在制造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
    3.1 ERP在制造企业财务管理中应用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3.1.1 ERP在制造企业财务管理中应用的必要性分析
        3.1.2 ERP在制造企业财务管理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3.2 ERP在制造企业财务管理中应用的基本概况
4 ERP在 BW公司财务管理中的应用现状与问题分析
    4.1 BW公司简介
    4.2 ERP在 BW公司财务管理中的应用现状
    4.3 ERP在 BW公司财务管理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5 完善ERP在 BW公司财务管理中应用的对策建议
    5.1 针对实施前的不足:战略认同和软件考察
    5.2 针对实施中的不足:制定实施计划和组织专项培训
    5.3 针对实施人员的不足:招聘和培养高质量的复合型财务管理人员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7)ERP系统在港口生产管理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1.2.1 ERP的发展、研究及应用现状
        1.2.2 ERP模式在现代港航企业管理中的发展历程、现状及趋势
        1.2.3 企业ERP系统应用状况分析
    1.3 论文内容
        1.3.1 论文研究内容
        1.3.2 论文研究方法
        1.3.3 研究思路与研究路线
    1.4 本章小结
2 ERP相关理论综述
    2.1 ERP的管理思想
        2.1.1 ERP概述
        2.1.2 ERP系统特点
        2.1.3 ERP主要模块
    2.2 ERP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2.2.1 ERP管理的主要目的
        2.2.2 ERP在企业管理中的主要作用
    2.3 ERP的发展趋势
        2.3.1 推动ERP发展的因素
        2.3.2 未来ERP技术的发展趋势
        2.3.3 未来ERP的主要特点
    2.4 本章小结
3 港口生产管理相关理论
    3.1 港口概述
        3.1.1 港口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3.1.2 港口的作用
    3.2 港口生产活动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3.2.1 港口生产的主要活动内容
        3.2.2 港口生产活动的特点
    3.3 港口生产的经济技术指标
    3.4 国内港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5 本章小结
4 ERP管理模式在大连长兴岛港生产管理中的应用
    4.1 项目背景
        4.1.1 项目概况
        4.1.2 项目主要业务及相关流程
    4.2 项目ERP系统管理的实施与优化
        4.2.1 历史状况分析
        4.2.2 ERP系统优化的目标
        4.2.3 项目EPR应用方式及作用介绍
    4.3 本章小结
5 ERP系统在港口生产管理中的应用绩效评价
    5.1 ERP系统提升港口效益的分析
        5.1.1 定量效益分析
        5.1.2 定性效益分析
    5.2 港口ERP系统应用的绩效评价
        5.2.1 综合评价思路
        5.2.2 综合评价方法理论概述
        5.2.3 构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5.2.4 确定评价指标权重
        5.2.5 综合评价ERP应用绩效
    5.3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8)技术变迁引导下的我国装备制造企业转型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问题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问题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4 创新点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企业转型研究综述
        2.1.1 企业转型内涵研究综述
        2.1.2 企业转型路径研究综述
        2.1.3 企业转型评价研究综述
    2.2 技术变迁研究综述
        2.2.1 技术变迁内涵研究综述
        2.2.2 演化视角下的技术变迁研究综述
    2.3 技术变迁与企业转型研究综述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技术变迁引导下的企业转型路径模型构建
    3.1 企业转型、技术变迁的概念界定
        3.1.1 系统视角下的企业转型概念界定
        3.1.2 演化视角下的技术变迁概念界定
    3.2 技术变迁引导下的装备制造企业转型路径分析
        3.2.1 企业转型的路径选择
        3.2.2 技术变迁引导下的转型过程分析
        3.2.3 技术变迁引导下的转型路径六维度构成体系
        3.2.4 基于转型路径六维度构成体系的路径机理分析
    3.3 企业转型路径概念模型、研究假设及研究框架
        3.3.1 技术变迁引导下的企业转型路径概念模型
        3.3.2 研究假设的提出
        3.3.3 技术变迁引导下的企业转型路径研究框架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技术变迁引导下的企业转型路径实证研究
    4.1 变量测量体系构建
        4.1.1 企业转型路径量表设计
        4.1.2 企业转型量表设计
    4.2 企业转型路径的问卷调查
        4.2.1 调查问卷的设计
        4.2.2 问卷调研实施
    4.3 数据分析
        4.3.1 统计技术
        4.3.2 描述性统计分析
        4.3.3 信度与效度分析
    4.4 结构方程模型验证分析
        4.4.1 初始模型
        4.4.2 模型修正
        4.4.3 验证结果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技术变迁引导下的企业转型路径模拟
    5.1 企业转型路径模拟的系统动力学建模基础
        5.1.1 选择系统动力学建模的依据
        5.1.2 企业转型路径模拟的SD建模步骤
    5.2 企业转型路径模拟的SD模型构建
        5.2.1 企业转型路径机理的系统分析
        5.2.2 因果关系图构建
        5.2.3 系统动力学流图构建
        5.2.4 模型有效性检验
    5.3 策略模拟与分析
        5.3.1 仿真环境设定
        5.3.2 策略模拟与结果分析
    5.4 研究结论与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技术变迁引导下的企业转型路径评价
    6.1 企业转型路径评价模型构建
        6.1.1 企业转型路径演化的二象性:状态和过程
        6.1.2 企业转型路径评价模型
    6.2 企业转型路径演化状态水平评价
        6.2.1 评价指标的提取
        6.2.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6.2.3 基于粗糙集的评价方法
        6.2.4 基于粗糙集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6.2.5 评价结果及分析
    6.3 企业转型路径演化过程水平评价
        6.3.1 基于两阶段DEA模型的评价方法
        6.3.2 企业转型路径演化过程的两阶段划分
        6.3.3 两阶段评价指标的提取
        6.3.4 两阶段DEA评价模型的构建
        6.3.5 评价结果及分析
    6.4 研究结论与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主要工作和结论
    7.2 对策建议
    7.3 研究局限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调查问卷
附录2 访谈提纲
附录3 第6章原始数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及所获奖项
致谢

(9)集群企业知识共享网络、失败学习与创新绩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现实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创新点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及章节安排
2 文献综述
    2.1 集群企业知识共享网络相关理论回顾
        2.1.1 集群企业知识共享网络的相关概念
        2.1.2 知识共享网络特征分析
    2.2 失败学习相关理论回顾
        2.2.1 失败学习的概念
        2.2.2 失败学习的影响因素
        2.2.3 失败学习的过程
        2.2.4 失败学习的结果
    2.3 知识共享网络与创新绩效的关系
    2.4 知识共享网络与失败学习的关系
    2.5 失败学习与创新绩效的关系
    2.6 文献述评
3 研究设计
    3.1 知识共享网络与创新绩效
        3.1.1 知识共享网络技术维度与创新绩效
        3.1.2 知识共享网络地理维度与创新绩效
        3.1.3 知识共享网络关系强度与创新绩效
    3.2 知识共享网络与失败学习
        3.2.1 网络技术维度与失败学习
        3.2.2 网络地理维度与失败学习
        3.2.3 网络关系维度与失败学习
    3.3 失败学习与创新绩效
    3.4 知识共享网络、失败学习与创新绩效
4 研究方法
    4.1 案例选择
    4.2 数据收集
    4.3 数据分析
5 案例分析
    5.1 大华股份
        5.1.1 知识共享网络
        5.1.2 失败学习
        5.1.3 创新绩效
    5.2 苏泊尔
        5.2.1 知识共享网络
        5.2.2 失败学习
        5.2.3 创新绩效
    5.3 浙江医药
        5.3.1 知识共享网络
        5.3.2 失败学习
        5.3.3 创新绩效
    5.4 吉利汽车
        5.4.1 知识共享网络
        5.4.2 失败学习
        5.4.3 创新绩效
    5.5 跨案例对比分析
        5.5.1 知识共享网络与创新绩效
        5.5.2 知识共享网络与失败学习
        5.5.3 失败学习与创新绩效
6 结论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理论贡献与实践启示
        6.2.1 理论贡献
        6.2.2 实践启示
    6.3 研究局限与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10)信息技术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用信息技术提升农业机械设计水平
    1.1 参数化设计技术
    1.2 基于知识工程的农机产品设计
    1.3 基于产品数据管理(PDM)的并行协同设计
    1.4 农机产品的虚拟设计
2 用信息技术提升农业机械制造水平
    2.1 柔性制造技术(FMT)
    2.2 计算机集成制造(CIM)技术
    2.3 农机产品生命周期管理技术
    2.4 面向农机制造资源管理的ERP技术
    2.5 虚拟制造与网络制造技术
    2.6 农机产品的定制
3 用信息技术提升农情信息采集、农业机械导航及作业水平
    3.1 农情信息采集
        3.1.1 土壤信息采集
        3.1.2 作物长势信息采集
        3.1.3 作物病虫害信息采集
    3.2 农业机械导航
    3.3 农业机械作业
        3.3.1 耕整
        3.3.2 种植
        3.3.3 田间管理
        3.3.4 收获
        3.3.5 干燥
4 用信息技术提升农业机械管理及调度水平
    4.1 农业机械管理
    4.2 农业机械调度
5 结论

四、挖掘制造业潜力的方法——ERP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信息技术投资、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D]. 廉东娜. 山西财经大学, 2021(09)
  • [2]电力物资智慧管理模式研究[D]. 王莹玉.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1(01)
  • [3]基于战略导向的A公司全面预算管理研究[D]. 杨欣.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21(12)
  • [4]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的电子商务发展战略研究[D]. 杜晶鑫. 三峡大学, 2020(06)
  • [5]技术创新对企业成本管理创新的影响机制研究[D]. 刘忠全.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8)
  • [6]ERP在BW公司财务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 赵丽. 宁波大学, 2019(06)
  • [7]ERP系统在港口生产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 叶保伟. 大连理工大学, 2018(02)
  • [8]技术变迁引导下的我国装备制造企业转型路径研究[D]. 杨瑛哲.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8(06)
  • [9]集群企业知识共享网络、失败学习与创新绩效[D]. 林保镭. 浙江工商大学, 2018(05)
  • [10]信息技术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J]. 罗锡文,廖娟,邹湘军,张智刚,周志艳,臧英,胡炼. 农业工程学报, 2016(20)

标签:;  ;  ;  ;  ;  

挖掘制造业潜力之道——ERP技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