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江西省技术监督局发布《乡镇农机管理服务站建设规范》标准(论文文献综述)
葛颖[1](2021)在《电子商务对农户行为、县域经济发展影响的实证研究 ——以内蒙古为例》文中提出电子商务作为解决消费品下乡和农产品流通销售问题的有效途径,一直是政府部门和学术界关注的重点。近年来国家实施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鼓励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例如,农村电子商务连续八年写入中央一号文件;“农业电子商务试点方案”、“互联网+现代农业”、“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数字乡村”等工作相继启动。在国家的大力推动下,农村电子商务呈现出如火如荼的发展态势,表现为交易规模迅速扩大,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从2014年的1800亿元快速增长到2019年的1.7万亿元;从业主体迅速增加,截止到2019年农村网店达到1384万家,带动就业人数超过3000万人;农产品上行规模高速增长,2019年全国农产品网络零售额约3975亿元。我国推动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主要目的是利用电子商务这种新型商务技术挖掘农村居民的消费潜力、拉动农产品上行、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然而,电子商务是否实现了带动农产品上行、扩大农户的消费需求、壮大县域经济的初衷?对以上问题的回答,不仅有助于中国农业、农村、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健康有序发展,而且为农村居民的消费升级提档及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合理的建议。基于以上背景,本文运用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等相关理论与研究方法,以内蒙古自治区农户的微观调研数据与全国县域社会经济指标为例,识别了电子商务对农户行为与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效应,以期回答以下问题:电子商务影响农户行为的机理是怎样的?电子商务对农户行为产生了哪些影响?以及电子商如何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陈述如下:(1)农户电商采纳行为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内蒙古的微观实证。电子商务对县域经济发展以及对农户行为产生影响的前提条件是农户采纳电子商务,因此识别农户电子商务采纳行为的影响因素有利于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理论上,无论农户作为生产者还是消费者,都倾向于采纳电子商务,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是促使其采纳电子商务的主要因素。然而,基于微观农户数据,运用double-hurdle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仅人力资本中的受教育年限、社会资本中的通讯支出对农户电商采纳行为具有显着的影响。进一步的主观解释表明,农户电子商务的认知和操作能力限制了其电商采纳行为。(2)电子商务对农户消费行为的影响研究:基于中介效应的分析。目前,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严重制约了全国整体消费水平的提升和中国农村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电子商务对农村居民消费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从理论上看,电子商务促进了农户的消费,基于微观农户数据,应用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对电子商务促农户消费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电子商务不仅可以促进农户的家庭非生产性消费又可以提高农户的家庭生活性消费;通过增加农户的家庭总收入来提升农户的家庭消费,农户的家庭总收入具有完全的中介效应。(3)电子商务对农户农产品销售行为的影响:基于内蒙古五原县的案例。基于交易成本理论与市场边界理论分析发现,电子商务节省了农户销售农产品的交易成本、扩大了农产品的市场边界。在此基础上,以内蒙古自治区五原县成功利用电子商务销售农产品的农户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五原县农户在原有产业优势的前提下,多方式规避了农产品鲜活易腐的特性,抓住政策机会,利用农户熟知的社群电商成功销售农产品;此外,电子商务通过扩大市场、提高农产品单位价格、减少交易成本、优化种植结构、延长农业产业链以及羊群效应推动农产品上行。(4)电子商务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基于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的实证分析。从理论上看,“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通过政策效应、就业效应、产业集聚效应以及人力资本提升效应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为准确评估电子商务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本文进一步运用多期倍差法实证检验电子商务是否对县域经济发展的产生了影响,结果显示,示范项目对县域经济增长具有显着的推动作用,并且这一结论在安慰剂检验、匹配倍差法检验后依然成立;示范项目对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带动效果显着,但对第三产业的带动效果最为显着,县域经济由第一第二产业为主导转向第三产业为主导,优化了县域产业结构;示范项目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效应存在地区异质性,对中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效应大于东部沿海地区。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第一,基于市场与不确定条件下的跨期消费理论分析电子商务对农户消费行为影响机理,同时运用内蒙古农户的微观调研数据,实证检验电子商务对农户消费行为的影响,既丰富了不确定条件下跨期消费理论在电子商务促消费方面的应用,又拓展了电子商务促消费领域农户微观视角的定量研究。第二,基于市场交易成本理论与市场边界理论解释电子商务对农户销售农产品行为的影响,以内蒙古五原县的案例进行分析,发掘电子商务促进农户销售农产品的内在逻辑,全面揭示农户成功利用电子商务销售农产品的特点。第三,提出示范项目通过政策效应、就业效应、产业集聚效应以及人力资本效应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以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为例实证检验了电子商务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上述研究发现,可以为政策制定者制定农村电子商务相关政策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
杜宇[2](2020)在《黑龙江省益农信息社建设与服务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我国为解决农村信息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实施了“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希望通过修好覆盖农村、立足农业、服务农民的“信息高速公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大动力。在此背景下,对“信息进村入户”的载体“益农信息社”进行研究具有一定必要性和及时性。目前,信息进村入户工程正在整省推进示范过程中,国内针对益农信息社的研究较少。本研究在对国内外农业信息化概念和发展历程进行梳理的基础上,以农业大省黑龙江为例,通过分析文献以及访谈、问卷调查等多种方式对益农信息社建设和服务情况开展调查研究,对深入认识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在农业信息化过程中的意义,充分发挥益农信息社效用,探索农业农村信息化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参考价值。本研究在梳理信息与信息化的起源发展、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农村的应用、数字鸿沟现象、农业信息化建设与服务模式、农村信息需求与供给等方面文献的基础上,采用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益农信息社整体建设概况、选址分布、信息员群体特征、服务对象的需求、满意度、使用意愿等角度,调研分析黑龙江省益农信息社建设和服务现状。通过调研分析,发现并提出益农信息社在建设和开展服务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典型省份经验,提出对策和建议,为黑龙江省有针对性地完善益农信息社,持续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提供参考。研究发现黑龙江省高效建成了覆盖全省的村级益农信息社,依托益农信息社开展的公益、便民、电子商务和培训体验等四类服务取得了初步成效。由于缺乏有效机制,以及宣传推广效力、培训转化率和服务创新不足,黑龙江省益农信息社建设与服务存在部分信息社选址局限长远发展、缺少可持续持的服务保障、信息员能力不足制约服务质量提升、服务参与度欠佳、服务缺少差异化等5方面主要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为提升益农信息社服务质量并实现服务可持续,益农信息社建设和服务相关主体和服务对象,可分别从重视机制建设、扶持站点运营、制定公益服务目录、树立典型示范;全面深入调研、建立可持续运营服务模式、完善综合平台功能、注重人才培养和人员培训、优化宣传方式方法;积极参加培训活动,提升信息利用能力,如实反馈对于益农信息社的服务评价,反映合理服务需求的建议等方面着手,形成合力促进益农信息社发展,保障覆盖全省的益农信息社网络稳健运行,彻底解决信息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弥合城乡数字鸿沟,进而满足农业农村生产生活服务个性化需求,助力乡村振兴。
董世洁[3](2020)在《“三权分置”背景下云梦县农村土地流转现状分析及其策略研究》文中认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土地流转和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2013年以来,启动的土地确权为农村土地流转创造了良好条件。2016年以来,实行的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极大促进了农村土地的有序流转,为农业规模化经营提供了政策支持,有力地推动了农业现代化。云梦县是农业大县,农业生产条件优越,特色农业发展充分,在“土地确权”和“三权分置”背景下,孕育着巨大的土地流转潜力,拥有着丰富的土地流转实践,探索了一系列土地流转经验,同时仍然面临着一些风险和挑战。如何利用云梦土地流转有利条件,不断完善土地流转策略,有效解决土地流转产生的新问题,充分发挥土地流转积极作用,防范和规避土地流转带来的风险,有序推动土地流转,对该县实现农业现代化、保障粮食安全、维护农民权益和维持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意义。云梦县土地流转是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一个缩影,本文对云梦县土地流转进行了系统分析,就应对策略进行深入探究,对该县和其他地方完善土地流转工作具有一定借鉴意义。本研究共分为6个部分。第一部分,就研究的思路进行了阐述。第二部分,就研究的相关重点概念、重要理论依据进行了梳理。第三部分,根据云梦县土地流转调查结果,对该县土地流转基本情况、参与主体、主要方式、主要模式和基本特点进行了归纳。第四部分,运用了 SWOT分析方法,从有利条件、制约因素、作用与现实意义、面临的挑战对云梦县土地流转现状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第五部分,基于对该县土地流转现状分析结果,提出完善该县土地流转的策略与建议。第六部分,对研究结论进行了归纳与总结,对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反思和展望。
彭柳林[4](2019)在《劳动力老龄化、农业生产性服务与粮食产量 ——对中国粮食“十二连增”的解释》文中研究表明国之重器乃立国之本,国之粮食乃立本之基。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既是粮食生产大国,也是消费大国和进口大国。粮食安全既是中国农业最直接和最现实的问题,也是国家经济社会安全的底线。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国家粮食安全提出了一系列战略思想和科学论断,作出“紧平衡很可能是中国粮食安全的长期态势,调不好就会失衡”的判断,强调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的课题,始终坚持“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然而,改革开放40多年来,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快速推进,农业竞争效益不高带来务农缺乏比较优势,大量农村青壮年优质劳动力持续“非农化”转移,农业劳动力供给数量和质量不断下降。农村人口结构变化带来农业劳动力年龄结构的显着改变,具体表现为农业劳动力老龄化问题突出。中国老龄科学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农村6064岁、6569岁以及7074岁的老人中,分别有62.7%、47.6%和29.2%的人依然从事农业生产。伴随“人口红利”逐步消失,老一辈农民逐渐退出农业,未来“谁来种地、如何种地”以及如何保障粮食安全成为农业农村亟待回答的问题。依据舒尔茨和贝克尔等专家提出的人力资本理论,老龄农业劳动力受生理机能加速下降以及思想观念僵化等因素影响,理论上,农业劳动力老龄化会对粮食产量带来负向影响,甚至危及粮食安全。但现实情况是,中国粮食总产量由1949年的11318万吨提高到2018年的65789万吨,尤其是2004至2015年期间,中国农业劳动力老龄化与粮食产量“十二连增”同时并存,背后的逻辑机理是什么?目前,学术界暂未有定论,有必要进一步深化研究。近年来,虽然各地涌现出一大批新型农业主体且以中青年居多,但粮食生产必要环节仍然以雇佣农村老年人为主。中国粮食危机仍然潜伏着,耕地面积已经逼近18亿亩红线,人均耕地面积不足1.5亩,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50%。农村耕地被占用、抛荒和“双改单”现象突出,制约粮食产量稳定增长。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升级,将近14亿人的吃饭问题过度寄托在进口上既不现实也不安全。习近平指出,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决不能动摇。“人均一亩三分地,户均不过十亩田,地形地貌复杂多样”是中国的农情,决定很多地区不可能像欧美一样搞大规模农业和大机械作业,而是要通过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规模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这意味着,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家庭经营仍然是农业经营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现代化并不意味将小农赶出去。国外经验表明,农业劳动力老龄化进程并非短期过渡现象。因此,农业劳动力老龄化问题与粮食产量稳定增长矛盾短期难以解决。因此,如何科学解释农业劳动力老龄化与粮食产量“十二连增”并存现象事关国家粮食安全的重大问题。本文引入人力资本概念,将农业生产性服务作为调节变量,构建了一个分析劳动力老龄化、农业生产性服务与粮食生产三者关系的理论框架,并立足该框架从理论与实证两个方面对我国农业劳动力老龄化与粮食产量“十二连增”并存问题进行探索研究。基于2003—2016年全国省级面板数据,本文实证考察了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农业生产性服务与粮食产量稳定增长的关系机理。但是,鉴于宏观数据的局限性和可获得性,有关不同老龄农业劳动力年龄起点界定下,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对粮食产量是否存在异质性影响?不同农业生产性服务的细分指标对劳动力老龄化与粮食产量关系的调节效应如何?园田化或高标准农田建设政策带来的耕地条件改善、农业生产性服务、劳动力老龄化与粮食产量之间是否存在特殊关系?这些问题的研究,难以利用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因此,本文将研究视角转向微观农户层面,利用2015年江西省的调查数据进一步实证考察。本文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在中国粮食供给较为充足和“三量齐增”背景下,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对粮食产量的不利影响被长期遮掩。问题的真相在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农业劳动力老龄化会对粮食产量带来不利影响,主要影响机制在于“健康和体力下降效应”以及“路径依赖效应”。(2)整体来看,农业生产性服务对劳动力老龄化与粮食产量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细分不同农业生产性服务类别来看,一是农业科技培训服务暂未表现出正向调节作用,主要原因在于当前中国老龄农业劳动力过分依赖耕作经验,对农业科技培训积极性、认可度和应用水平不高,农业科技培训供需不匹配等。二是农机作业服务具有正向调节作用,主要作用机制在于农业机械化服务大幅降低了粮食生产对劳动力在健康、体力、智力等要求,使得老龄农业劳动力从事粮食生产成为可能且促进了农业“趋粮化”。(3)耕地条件的改善强化了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正向调节作用,进而显着缓解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对粮食产量的不利影响。主要机制在于,经过园田化或高标准农田建设带来的耕地条件改善更有利于提升农机作业服务的供给和应用水平,促进了农机作业服务业对劳动力老龄化与粮食产量的正向调节作用发挥,进而缓解了老龄农业劳动力对粮食产量的不利影响。(4)区分不同老龄农业劳动力年龄起点界定标准来看,相比于本文提出的65岁老龄农业劳动力年龄起点标准,以50、55和60岁为标准的老龄农业劳动力对粮食产量没有显着的负效应;区分不同粮食品种来看,农业劳动老龄化对稻谷、玉米和小麦生产均表现出显着的负向影响。农业生产性服务对劳动力老龄化与稻谷、玉米和小麦生产关系也都起到了正向调节作用;区分不同粮食区域来看,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对粮食主产区中粮食产量具有负向效应,而对粮食非主产区暂未表现出负向影响。无论是粮食主产区还是非主产区,农业生产性服务对劳动力老龄化与粮食产量关系都起到了正向调节作用。(5)农业生产性服务对劳动力老龄化与粮食产量关系的正向调节作用要小于劳动力老龄化对粮食产量的负向影响。这说明,还存在除农业生产性服务以外调节因素对劳动力老龄化与粮食产量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本论文共分为7章,由导论、概念界定、文献回顾、理论分析、现实考察、实证分析、研究结论、政策建议及展望等构成。相关研究结论有利于深化理解农业劳动力老龄化与粮食产量“十二连增”并存现象背后的概念逻辑,有望针对现有文献有关劳动力老龄化对粮食产量影响结论存在较大分歧,在一定程度上给出合理解释,有助于为破解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难题提供新思路和新启示,也为中央正大力发展的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和高标准农田建设提供政策依据和理论支持,不仅具有一般经济、社会意义,而且具有突出的政治意义。
张鑫[5](2019)在《植保无人机的社会化服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植保无人机作为现代具有代表性的农业高新科技之一,在农业病虫害防治中有,效率高,效果好,劳动力投入少等优势,在我国农业植保作业上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对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本文从农业社会化服务角度出发,研究植保无人机服务发展的现状与问题。首先对无人机植保服务的服务优势和国内外发展现状进行了论述,发现植保无人机具有成本低、效率高、安全性强的优势,但是国内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尚不成熟。接着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对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重要子体系和关键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发现农业技术体系的重要性最大,农业金融和信息服务次之。在此基础上,对市场进行调查,得出我国社会化服务体系中,存在市场普及度低,供需信息无法及时对接,经营性服务主体缺位,金融政策有待完善的情况,市场调查验证了农业技术服务、农业信息服务、农业金融服务发展的重要性。通过的对经营性服务主体进行调查,总结评述了三种典型运营模式:服务、农资+服务、人才+农资+平台+服务,并对农业植保无人机龙头企业的发展经验进行了总结,案例分析证明了经营性服务主体的健康发展,对植保无人机社会化服务的发展有良好的推动作用。论文根据植保无人机社会化服务发展中的问题,从政府、企业两方面提出对策与建议:政府是促进服务体系发展的最大外部动力,应该积极发挥其引导、激励、约束的作用;企业和组织作为经营性服务主体,应发挥社会化服务“骨干”的力量,使服务运营网络化、专业化、平台化,实现自身的健康发展。
周全[6](2019)在《樟树市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一个具有60多年历史的为农服务组织,供销合作社为服务农业生产和活跃城乡经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党中央,国务院为促进供销事业发展,发挥供销合作社应有作用,同时为了加快我国农业规模化、现代化发展,于2015年出台了《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决定》,对新时期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做了全面的部署。供销合作社作为服务“三农”的合作经济组织,在中国农业农村不断发展的进程中从未缺席,做好“三农”工作,是供销合作社的优势所在,责任所系。当前,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以及农村社会的发展步入新阶段,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农民生活水平及需求不断提升。这就使得农业农村在当今发展中需要覆盖全程、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农业社会化服务;迫切需要多层次、多样化、便利实惠的生活服务。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企业改制等多种因素影响,供销合作社其发展过程中也面临诸多的问题,遇到了新的难题。本文从樟树市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工作入手,对比国内其他研究成果,通过资料分析、调研走访、案例研究等方式进行深入研究。樟树市供销合作社在综合改革过程中,通过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组建惠农服务中心,整合社属资源等方式,进一步强化了为农服务职能。但是,目前依然存在着人员结构老化,缺乏专业人才;基层网络退化,网点建设缓慢;资产流失严重,土地确权困难;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结合不紧密,缺少合作的动力等一系列问题。总结各地的改革经验,剖析樟树市供销合作社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主要的制约因素包括机构边缘化,造成各项工作开展起来不易协调;资金不充足,导致各种项目无法顺利开展;主观能动性差,对供销合作社本身缺乏信心,对改革缺乏思考。供销合作社如何把握当前形势,重新成为一支抓得住、用得上的为农服务骨干力量,需要对症施策。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笔者在进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工作已经和其他各地交流的经验,认为未来樟树市供销合作社的发展方向应该从提高自身站位,争取更多资源;加快网络重建,密切与农民的联系;投入“互联网+”大潮,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为农服务水平这几点出发,探索出一条属于樟树市供销合作社的发展路子,同时希望借助本次研究,能够为未来樟树市供销合作社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张克兵[7](2019)在《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组织力研究》文中提出农村基层党组织作为我国农村社会的领导核心,是发展农村各项事业的领头羊和主心骨。农业的发展和进步、农村的稳定和繁荣、农民的安居乐业和利益福祉,党在农村长期执政地位的稳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顺利推进等等,都在考验着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不断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方法,在无产阶级政党组织理论的基础上,借鉴西方有关组织理论,以当代中国乡村社会现实状况为背景,对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组织力展开研究,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具有很大价值。从理论的维度来看,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是指在农村特定场域中,作为中国共产党组织体系基础的农村党基层组织对其内部和外部进行影响、控制、整合和改变的能力。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主要由政治领导力、经济发展力、文化繁荣力、社会治理力和自身建设力等五种能力构成。这五种能力的强弱关乎党组织的生死存亡和党领导的农村现代化事业的兴衰成败。影响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因素很多,从党组织内部来看主要包括组织理念、组织结构、组织成员、组织制度、组织机制、组织生态、组织纪律、组织资源等八个方面,从党组织外部来看主要包括村民思想观念、村民构成状况、村庄经济状况、社会治理体制等四个方面。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有助于探索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有效路径。从历史的维度来看,党在九十多年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奋斗历程当中,根据各个历史时期的时代特点,不断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自身建设,探索党对农村各项事业的领导方法,在提升组织力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经验主要有加强自身建设、维护农民的物质利益、加强局部政权建设、加强群众组织建设和发动群众运动等方式;在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初期,党主要通过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自身建设和构建全能型的政治体制来强化组织力;在改革开放后党根据农村社会的变化不断与时俱进,主要通过加强自身建设、领导农村政治、发展农村经济、繁荣农村文化、加强农村治理等方式来提升组织力。从现实的维度来看,改革开放以来,在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正确领导和广大农村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农村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以及党组织自身建设等各个领域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骄人的成绩,农业基础地位不断提升,农村现代化水平不断推进,农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党在农村的领导地位不断巩固。但在看到可喜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到,改革开放已经四十多年,以1987年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为标志,村民自治普遍建立也已三十多年,农村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当今情况既不同于革命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初期,又和改革开放初期的情况有很大差异,农村基层党组织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环境变化,这些变化给农村基层党组织提升组织力带来了不少难题。在领导农村政治方面,主要面临村民利益诉求多元化、农村政治权威分散化、党群联系纽带薄弱化、农村基层民主变异化等问题;在发展农村经济方面,主要面临农业生产经营小农化、农村社会空心化、农村公共品供给薄弱化、农村集体经济空壳化等问题;在繁荣农村文化方面,主要面临农村精神文化衰败化、农村物质文化匮乏化、农村文化人才短缺化等问题;在治理农村社会方面,主要面临治理主体多元化、治理单元过疏化、治理内容复杂化等问题;在党组织自身建设方面,主要面临党员和干部队伍建设需要加强、组织运行机制不畅、组织设置方式不合理、组织资源不足等问题。从对策的维度来看,“打铁必须自身硬”,农村基层党组织要敢于正视和承认在领导农村各项事业发展当中存在的各种问题,通过增强党的组织力,让党组织和党员练就过硬的政治素质和高强的各项本领,使农村基层党组织始终成为农村各项事业的引领者和推动者。农村基层党组织可以通过发挥政治引领作用、牢记政治使命责任、强化政治担当意识、增强政治工作本领、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等方式,提升政治领导能力;通过因地制宜制定农业政策,合理整合农村分散的土地、资金、涉农服务平台等资源,积极培育农民合作组织,大力恢复和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积极培养农业生产经营人才等方式提升经济发展能力;通过加强农村精神文化建设、物质文化建设、农村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等方式,提升文化繁荣能力;通过优化农村治理单元、理顺农村治理主体关系等方式,提升社会治理能力;通过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和活动方式创新、优化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内部环境、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队伍建设等方式提升自身建设能力。
石晓玲[8](2019)在《江西省益农信息社建设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认为益农信息社是江西省推动农业信息化和发展智慧农业的一个重要平台,建设益农信息社对于推动江西省农业农村现代化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益农信息社也是江西省信息进村入户工程的重要载体和核心,深入探索益农信息社的建设是推进江西省信息进村入户工程的关键步骤。本文在参考众多学者对益农信息社的研究基础上,以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农产品市场营销理论为理论基础,使用定量分析法对江西省益农信息社的建设现状进行分析。本文主要从政府对益农信息社的总体概况、益农信息社的运营情况、益农信息社的电子商务平台情况、益农信息社在建设过程中提供的服务情况四个方面对益农信息社的建设现状进行分析。通过现状分析可以得出,江西省益农信息社整体建设数量较多,但区域分布存在较大的差异;益农信息社电子商务平台交易规模不断扩大,帮助农民实现了产品的买卖;在提供的服务方面,公益服务、便民服务、培训体验服务不断延伸到江西省的各个乡村和农户中。其次,在分析现状的基础上对江西省益农信息社建设过程中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发现江西省益农信息社存在政府支持效果欠佳、益农信息社地区建设不平衡、益农信息社服务人员素质不高、农民参与程度较低四个方面的问题。益农信息社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制约着江西省益农信息社的长期建设。最后,针对益农信息社在江西省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设,包括加大政府对益农信息社的支持力度、促进益农信息社地区建设均衡发展、提高益农信息社服务人员的能力、加强农民对益农信息社的认识四个方面,从而进一步提升江西省益农信息社的整体建设水平。
卞晨晨[9](2016)在《江西省农业信息化发展路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我国对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视程度不断加深,而农业现代化与农业信息化是密不可分的。国家为了推动农业信息化建设,在2015年出台了《农业数据调查分析系统实施办法》和《互联网+现代农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这两项政策的出台意味着我国按照五大发展理念的要求,推动农业信息化建设已经进入快车道。从实施情况看,近年来我国在农村基层网络覆盖、农村信息服务站建设、农村物联网实验示范点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显着的成效,农户的计算机及智能手机普及率逐年提升,农村宽带入户覆盖率也不断增加,各级政府对农业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也在不断增加。同时,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国农业信息化水平,相关部门还在基层不断开展信息化技术培训,培养了更多符合农业信息化服务工作需要的人员,提高了农户的信息化意识。因此,可以说我国近年来农业信息化工作是取得了扎实成效的。总的来说,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农业信息化仍然暴露出不少问题,不同地域在农业信息化建设问题表现、问题成因等方面各有不同。因此,本研究以江西省这一华中地区农业大省为研究对象,在全面分析了江西省近年来农业信息化建设成果的基础上,对多头管理造成资源浪费、农业信息资源开发和整合利用效果不佳、部分乡镇农户农业信息渠道单一、农业信息服务不完善、农业信息服务人才缺乏等方面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从政府投入不足、农业从业人员信息化意识薄弱、农户信息化设备普及率不高、农业产业化程度低抑制了农业信息服务需求、农业劳动力外流严重降低了农业信息化需求等方面分析了问题成因。借助国内外农业信息化建设先进经验的对比分析,本研究认为农业信息化的政府主导和扶持、计算机网络技术被广泛应用都市农业领域、注重以高新技术带动农业信息化的发展三个方面值得江西省借鉴和运用。最后,本研究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提出了未来江西省农业信息化建设的路径。
黄云根,肖兴根,邓菊萍,邓姬[10](2015)在《新干县加强乡镇农技人员能力建设的实践与思考》文中认为文章总结了江西省新干县在加强乡镇基层农技体系建设、农技人员能力建设、作风建设取得的成效,介绍了主要做法与成效,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如何加强基层农技人员能力建设的对策。
二、江西省技术监督局发布《乡镇农机管理服务站建设规范》标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江西省技术监督局发布《乡镇农机管理服务站建设规范》标准(论文提纲范文)
(1)电子商务对农户行为、县域经济发展影响的实证研究 ——以内蒙古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电子商务对农户行为的影响 |
1.2.2 电子商务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
1.2.3 文献述评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数据及资料来源 |
1.5.1 二手数据资料 |
1.5.2 实地考察与访谈资料 |
1.5.3 问卷调查数据 |
1.6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1.6.1 创新点 |
1.6.2 不足之处 |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基本概念 |
2.1.2 其他相关概念 |
2.1.3 相近概念之间的辨析 |
2.2 理论基础 |
2.2.1 农户行为理论 |
2.2.2 消费者行为理论 |
2.2.3 人力资本理论 |
2.2.4 社会资本理论 |
2.2.5 市场均衡理论 |
2.2.6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
2.3 理论框架 |
2.4 本章小结 |
3 内蒙古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
3.1 内蒙古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
3.1.1 内蒙古农村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规模变化 |
3.1.2 内蒙古农村电商规模与其他省市的比较 |
3.2 内蒙古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特点 |
3.2.1 政策支持 |
3.2.2 农村电子商务支撑服务体系建设 |
3.2.3 示范县农村电子商务发展 |
3.3 农民电子商务应用情况 |
3.3.1 数据来源 |
3.3.2 农户网购程度 |
3.3.3 农户网购技能熟练度 |
3.3.4 农户网购平台 |
3.3.5 农户网购原因 |
3.4 内蒙古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存在的问题 |
3.4.1 农村电商的推动政策与实际需求存在偏差 |
3.4.2 配套资金的下放与使用不合理 |
3.4.3 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站作用未充分发挥 |
3.4.4 冷链物流的高成本限制了农产品上行 |
3.4.5 农产品产业链各环节均存在不利于农产品上行的因素 |
3.5 本章小结 |
4 农户电商采纳行为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内蒙古的微观实证 |
4.1 农户电商采纳行为理论模型 |
4.1.1 农户电商采纳理论模型:消费者电商采纳分析 |
4.1.2 农户电商采纳理论模型:生产者电商采纳分析 |
4.2 文献综述与研究假说 |
4.2.1 人力资本与农户电商采纳行为 |
4.2.2 社会资本与农户电商采纳行为 |
4.3 数据来源、模型构建与变量选取 |
4.3.1 数据来源 |
4.3.2 模型构建 |
4.3.3 变量选取 |
4.4 实证结果分析 |
4.4.1 农户采纳电子商务行为描述性分析 |
4.4.2 模型估计结果分析 |
4.4.3 模型稳健性检验 |
4.4.4 农户不愿意采纳电子商务的原因分析 |
4.5 讨论 |
4.6 本章小结 |
5 电子商务对农户消费行为的影响研究:基于中介效应的分析 |
5.1 理论分析框架 |
5.1.1 电子商务影响农户消费行为的机理 |
5.1.2 电子商务影响农户消费行为的中介效应机理 |
5.2 模型与数据 |
5.2.1 模型设置 |
5.2.2 变量构建 |
5.2.3 数据说明 |
5.3 描述性统计与实证结果 |
5.3.1 描述性统计 |
5.3.2 基本模型的回归分析 |
5.3.3 中介效应的检验结果 |
5.4 结论与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6 电子商务对农户农产品销售行为的影响:基于内蒙古五原县的案例 |
6.1 相关文献综述 |
6.1.1 有关的经济学解释 |
6.1.2 有关的文献综述 |
6.2 研究方法与案例来源 |
6.2.1 研究方法 |
6.2.2 案例来源 |
6.3 案例分析 |
6.3.1 电子商务改变农户农产品销售行为的机理 |
6.3.2 农户通过电子商务销售农产品的特点 |
6.3.3 农户通过电子商务销售农产品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6.4 理论分析 |
6.4.1 电子商务促进农户销售农产品的模式 |
6.4.2 电子商务对农户农产品销售行为的影响 |
6.5 讨论 |
6.6 本章小结 |
7 电子商务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以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为例 |
7.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
7.2 模型构建与变量描述 |
7.2.1 模型选择 |
7.2.2 数据来源 |
7.2.3 变量设置与描述性统计 |
7.3 实证分析 |
7.3.1 倍差法的前提假设条件 |
7.3.2 示范项目对县域经济增长影响的结果分析 |
7.3.3 稳健性检验 |
7.3.4 示范项目对县域产业结构优化的结果分析 |
7.3.5 地区异质性检验 |
7.4 讨论 |
7.5 本章小结 |
8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
8.1 主要结论 |
8.1.1 内蒙古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成就与问题并存 |
8.1.2 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促进了农户的电子商务采纳行为 |
8.1.3 电子商务提升了农户的家庭消费 |
8.1.4 电子商务成为农户销售农产品的新载体 |
8.1.5 电子商务推动县域经济发展效果显着 |
8.2 政策建议 |
8.2.1 优化农村电子商务相关政策 |
8.2.2 积极完善推动农产品上行的基础体系 |
8.2.3 加大对普通农民电商知识的宣讲 |
8.2.4 基于已有产业优势发展农村电子商务 |
8.2.5 “引进+培育+合作”吸引电子商务人才 |
8.2.6 依托电子商务优化县域产业结构 |
8.3 进一步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2)黑龙江省益农信息社建设与服务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1.3.3 文献述评 |
1.4 研究的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农业信息化 |
2.1.2 农村信息化 |
2.1.3 信息进村入户 |
2.1.4 益农信息社 |
2.1.5 数字鸿沟 |
2.2 理论基础 |
2.2.1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2.2 公共产品理论 |
2.2.3 需要层次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黑龙江省益农信息社建设与服务情况分析 |
3.1 益农信息社建设情况 |
3.1.1 建设概况 |
3.1.2 益农信息社选址分布 |
3.1.3 益农信息社信息员构成 |
3.2 益农信息社服务情况 |
3.2.1 服务类型及内容 |
3.2.2 服务成效 |
3.2.3 服务需求与满意度的调查分析 |
3.3 益农信息社服务使用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黑龙江省益农信息社建设与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益农信息社建设与服务存在的问题 |
4.1.1 选址分布局限发展 |
4.1.2 缺乏后续服务保障 |
4.1.3 信息员能力不足 |
4.1.4 服务参与度欠佳 |
4.1.5 服务缺少差异化 |
4.2 主要原因分析 |
4.2.1 缺乏有效机制 |
4.2.2 宣传推广不足 |
4.2.3 信息员培训转化率不高 |
4.2.4 服务创新不足 |
4.3 本章小结 |
5 国内主要省份益农信息社建设运营服务经验启示 |
5.1 辽宁省益农信息社建设运营服务情况 |
5.2 吉林省益农信息社建设运营服务情况 |
5.3 江西省益农信息社建设运营服务情况 |
5.4 经验总结与启示 |
5.5 本章小结 |
6 黑龙江省益农信息社发展的对策建议 |
6.1 政府加强管理和支持力度 |
6.2 运营和服务企业积极改进工作方式方法 |
6.3 服务对象加强信息社服务利用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3)“三权分置”背景下云梦县农村土地流转现状分析及其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
1.3.2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
1.3.3 研究述评 |
1.4 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技术路线 |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农村土地 |
2.1.2 三权分置 |
2.1.3 土地流转 |
2.2 理论基础 |
2.2.1 马克思地租理论 |
2.2.2 农业区位理论 |
2.2.3 规模经济理论 |
3 云梦县农村土地流转现状调查 |
3.1 云梦县概况 |
3.2 云梦县农村土地流转的基本概况 |
3.3 云梦县农村土地流转的基本主体 |
3.4 云梦县农村土地流转的主要方式 |
3.5 云梦县农村土地流转的主要模式 |
3.5.1 龙头企业带动土地流转 |
3.5.2 主导产业带动土地流转 |
3.5.3 合作经济带动土地流转 |
3.5.4 社会资本带动土地流转 |
3.6 云梦县农村土地流转的主要特点 |
3.6.1 收益低的流转较多,收益高的流转偏少 |
3.6.2 流转给一般农户多,流转给规模经营业主少 |
3.6.3 口头流转多,书面流转少 |
3.6.4 短期流转多,长期流转少 |
3.6.5 流转土地用于传统种植多,发展高效农业少 |
4 云梦县农村土地流转现状SWOT分析 |
4.1 云梦县农村土地流转有利条件 |
4.1.1 农业发展自然条件优越 |
4.1.2 农业发展交通条件便利 |
4.1.3 农村土地确权全面完成 |
4.1.4 土地流转机制健全 |
4.1.5 现代农业发展基础好 |
4.1.6 农业政策不断完善 |
4.2 云梦县农村土地流转制约因素 |
4.2.1 耕地自身的局限性 |
(1) 耕地地块细碎化 |
(2) 田埂过量存在 |
(3) 土地确权存在遗留问题 |
4.2.2 农户土地流转积极性不强 |
(1)农户对土地流转认识不足 |
(2) 土地流转收入有限 |
(3)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 |
(4) 土地流转推动力不强 |
4.2.3 经营主体土地流转需求有限 |
(1) 新型经营主体发展不充分 |
(2) 农业存在客观风险 |
4.2.4 土地流转体系不完善 |
(1) 土地流转渠道不畅 |
(2) 土地流转不规范 |
4.3 云梦县农村土地流转的作用与现实意义 |
4.3.1 带动农村社会进步,促进乡村振兴发展 |
4.3.2 促进农村劳力转移,推进城镇化工业化 |
4.3.3 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提升农民生活水平 |
4.3.4 推进土地规模经营,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 |
4.3.5 利于调整农业结构,深化农业科技化水平 |
4.3.6 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强化农业机械化水平 |
4.3.7 提升土地利用效率,有利于保障粮食安全 |
4.3.8 促进农业污染防治,有效保护生态环境 |
4.3.9 增加农村集体收入,不断巩固基层政权 |
4.4 云梦县农村土地流转面临的挑战 |
4.4.1 存在盲目推动风险 |
4.4.2 诱发土地垄断风险 |
4.4.3 改变农地用途风险 |
4.4.4 改变产业结构风险 |
4.4.5 侵害农民利益风险 |
4.4.6 增加农民失业风险 |
4.4.7 增加社会保障压力风险 |
4.4.8 影响社会稳定风险 |
5 完善云梦县农村土地流转的策略 |
5.1 不断改善地块条件,促进土地高效流转 |
5.1.1 巩固土地确权成果,奠定土地流转基础 |
5.1.2 推动实行电子确权,促进地块高效流转 |
5.1.3 改善地块基础条件,提升地块吸引力 |
5.2 调动农户参与信心,扩大土地流转供给 |
5.2.1 加强流转政策宣传,提升农民认识水平 |
5.2.2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逐步消除流转顾虑 |
5.2.3 保障农户农村利益,夯实土地流转基础 |
5.3 改善规模经营环境,刺激土地流转需求 |
5.3.1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优化规模经营环境 |
5.3.2 扶持新型经营主体,扩大耕地规模需求 |
5.3.3 推动农村劳力转移,释放土地流转潜力 |
5.4 推进平台机制建设,优化土地流转环境 |
5.4.1 完善服务平台建设,畅通土地流转渠道 |
5.4.2 严格执行规范程序,引导有序参与流转 |
5.5 强化宏观政策调控,防范土地流转风险 |
5.5.1 加快实施顶层规划,稳健科学推进流转 |
5.5.2 完善纠纷调处机制,高效化解流转矛盾 |
5.5.3 强化风险防控体系,营造安全流转环境 |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与启示 |
6.1.1 研究结论 |
6.1.2 工作启示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6.2.1 研究不足 |
6.2.2 研究展望 |
附录: 云梦县农村土地流转情况调查问卷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劳动力老龄化、农业生产性服务与粮食产量 ——对中国粮食“十二连增”的解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技术路线 |
1.5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及创新点 |
1.5.1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5.2 可能的创新点 |
第2章 概念界定与文献回顾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农业劳动力老龄化 |
2.1.2 粮食产量稳定增长 |
2.1.3 农业生产性服务 |
2.2 文献回顾 |
2.2.1 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现象及其成因研究 |
2.2.2 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对粮食产量的影响研究 |
2.2.3 农业生产性服务内涵及其与农业发展互动关系研究 |
2.2.4 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对粮食产量影响的调节因素研究 |
2.2.5 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对粮食产量影响的对策研究 |
2.3 对已有文献简要述评 |
第3章 劳动力老龄化、农业生产性服务与粮食产量的理论分析 |
3.1 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农业生产性服务与粮食产量稳定增长的产生逻辑 |
3.1.1 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的产生逻辑 |
3.1.2 农业生产性服务的产生逻辑 |
3.1.3 粮食产量稳定增长的逻辑 |
3.2 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农业生产性服务与粮食产量的关系机理 |
3.2.1 农业劳动力老龄化与粮食产量的关系 |
3.2.2 农业生产性服务对劳动力老龄化与粮食产量关系的调节作用 |
3.2.3 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对粮食产量的影响机理 |
3.2.4 农业生产性服务调节效应的作用机理 |
3.3 耕地条件改善对农业生产性服务调节效应的促进机理 |
3.3.1 耕地条件改善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性服务供给及应用水平 |
3.3.2 耕地条件改善促进了农业生产服务规模化和粮食生产规模经营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国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粮食产量与农业生产性服务的现实考察 |
4.1 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的历史演进与现状分析 |
4.1.1 农村人口老龄化现状及演进 |
4.1.2 老龄农业劳动力供给分析 |
4.2 粮食产量变化的历程与现状分析 |
4.2.1 粮食产量变化的历史演进 |
4.2.2 粮食产量的空间维度分析 |
4.3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历程与现状分析 |
4.3.1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历程 |
4.3.2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现状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劳动力老龄化、农业生产性服务与粮食产量稳定增长: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 |
5.1 变量选择与模型设定 |
5.2 数据说明与描述性统计 |
5.3 实证结果与分析 |
5.3.1 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对粮食产量稳定增长的影响 |
5.3.2 农业生产性服务对劳动力老龄化与粮食产量的调节效应 |
5.4 异质性分析 |
5.4.1 区分不同粮食作物的实证结果与分析 |
5.4.2 区分粮食主产区与非主产区的实证结果与分析 |
5.5 稳健性检验 |
5.5.1 利用不同农业劳动力老龄化衡量指标进行稳健性检验 |
5.5.2 对比OLS和时间固定效应模型结果的稳健性检验 |
5.5.3 采用不同统计口径的农业生产性服务指标进行稳健性检验 |
5.5.4 利用农业生产性服务的细化指标进行稳健性检验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劳动力老龄化背景下农业生产性服务、耕地条件改善与粮食产量的实证:基于江西省的调查数据 |
6.1 数据来源说明及描述性分析 |
6.1.1 调查点确定与调查方法 |
6.1.2 调查样本的描述性分析 |
6.2 老龄农业劳动力对粮食产量的影响分析 |
6.2.1 变量选择和模型设定 |
6.2.2 描述性统计 |
6.2.3 实证结果分析 |
6.2.4 老龄农业劳动力与粮食产量负向关系的影响机制 |
6.2.5 稳健性讨论 |
6.3 农业科技培训服务对老龄农业劳动力与粮食产量的调节效应分析 |
6.3.1 变量选择与模型设定 |
6.3.2 实证结果分析 |
6.3.3 农业科技培训服务暂未表现出正向调节作用的成因 |
6.4 农机作业服务对老龄农业劳动力与粮食产量的调节效应分析 |
6.4.1 变量选择与模型设定 |
6.4.2 实证结果分析 |
6.4.3 农机作业服务调节效应的作用机制 |
6.5 耕地条件改善促进农机作业服务调节作用的实证检验 |
6.5.1 耕地条件改善的调节效应分析 |
6.5.2 耕地条件改善调节作用的传导机制分析 |
6.6 进一步研究 |
6.6.1 老龄农业劳动力对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的影响 |
6.6.2 不同老龄农业劳动力年龄起点界定对粮食产量的异质性影响 |
6.7 本章小结 |
第7章 研究结论、政策建议及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7.3.1 研究不足之处 |
7.3.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期间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5)植保无人机的社会化服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主要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2.3 技术路线 |
1.3 文献综述 |
2 植保无人机与植保无人机社会化服务 |
2.1 植保无人机概念与服务优势 |
2.1.1 无人机概述 |
2.1.2 植保无人机概述 |
2.1.3 植保无人机服务优势 |
2.2 植保无人机社会化服务 |
2.2.1 社会化服务概述 |
2.2.2 植保无人机的社会化服务 |
2.2.3 国内外植保无人机社会化服务发展现状 |
2.3 本章小结 |
3 植保无人机社会化服务的关键体系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3.1 层次分析法 |
3.2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植保无人机社会化服务关键体系分析 |
3.2.1 植保无人机社会化服务关键体系 |
3.2.2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关键体系分析 |
3.3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植保无人机作业服务体系影响因素分析 |
3.3.1 植保无人机农技服务体系影响因素 |
3.3.2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影响因素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植保无人机社会化服务现状调查 |
4.1 植保无人机服务市场现状调查 |
4.2 经营性服务主体情况调查 |
4.3 调查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植保无人机社会化服务发展的对策建议 |
5.1 基于政府层面的无人机社会化服务发展措施 |
5.1.1 政府制定针对性扶持政策 |
5.1.2 政府加强对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的引导 |
5.1.3 政府主导完善植保无人机服务标准体系 |
5.2 基于企业层面的无人机社会化服务发展措施 |
5.2.1 企业建立服务网络体系 |
5.2.2 企业大力培养专业人才 |
5.2.3 企业打造信息服务智能平台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樟树市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对供销合作社及其综合改革相关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2.供销合作社发展改革综述 |
2.1 供销合作社的性质与结构 |
2.1.1 供销合作社的组织性质 |
2.1.2 供销合作社的组织结构 |
2.2 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背景 |
2.2.1 供销合作社的发展历程 |
2.2.2 供销合作社承担的责任 |
2.2.3 供销合作社的发展困境 |
2.3 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任务 |
2.3.1 理顺供销合作社职能 |
2.3.2 打造为农服务平台 |
2.3.3 升级改造基层社 |
2.3.4 创新社有企业管理 |
3.樟树市供销合作社发展沿袭与改革现状 |
3.1 樟树市供销合作社发展沿袭综述 |
3.1.1 解放初期至供销合作社改制前期 |
3.1.2 供销合作社改制时期至今 |
3.2 樟树市供销合作社社属企业经营发展历程 |
3.2.1 农业生产资料经营 |
3.2.2 生活资料经营 |
3.2.3 农副产品购销 |
3.2.4 废旧物资收购 |
3.3 樟树市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现状概述 |
3.3.1 充分化解供销合作社改制历史遗留问题 |
3.3.2 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 |
3.3.3 打造乡镇惠农服务中心“一站式”服务平台 |
3.3.4 通过建立分拣中心整顿再生资源市场 |
3.3.5 实行统筹经营整合社有企业资源 |
4.樟树市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遇到的困难和制约因素 |
4.1 综合改革遇到的困难 |
4.1.1 人力资源制约发展 |
4.1.2 社有资产开发利用有难度 |
4.1.3 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结合不紧密 |
4.1.4 基层网络恢复速度慢 |
4.2 制约综合改革的因素 |
4.2.1 机构边缘化,协调难度大 |
4.2.2 资金不充足,项目难展开 |
4.2.3 改革思考少,缺乏主动性 |
5.樟树市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发展建议 |
5.1 完善自身管理体制,理顺政府与供销合作社关系 |
5.1.1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
5.1.2 加大建设帮扶力度 |
5.1.3 加大项目推进力度 |
5.2 密切与农民的联系,畅通为农服务网络 |
5.2.1 加快基层网络实体恢复 |
5.2.2 提高为农服务水平 |
5.2.3 与农民专业合作社更紧密结合 |
5.3 突出为农服务职能,助力乡村振兴 |
5.3.1 整合全市农村电商服务平台 |
5.3.2 提高供销合作社才智水平 |
5.3.3 开展信用服务体系建设 |
5.3.4 提升依法履职的能力 |
6.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组织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缘由和意义 |
二、选题的研究现状 |
三、论文框架 |
四、研究方法 |
五、研究难点和可能的创新点 |
第一章 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一般理论分析 |
第一节 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相关概念 |
一、组织力 |
二、政党组织力 |
三、中国共产党组织力 |
四、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 |
第二节 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构成 |
一、政治领导力 |
二、经济发展力 |
三、文化繁荣力 |
四、社会治理力 |
五、自身建设力 |
第三节 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影响因素 |
一、影响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党组织内部因素 |
二、影响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党组织外部因素 |
第二章 农村基层党组织提升组织力的历史经验 |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农村基层党组织提升组织力的主要经验 |
一、通过加强党组织自身建设提升组织力 |
二、通过维护农民的物质利益提升组织力 |
三、通过加强政权建设提升组织力 |
四、通过建立群众组织提升组织力 |
五、通过发动群众运动提升组织力 |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期间农村基层党组织提升组织力的主要经验 |
一、通过加强党组织自身建设提升组织力 |
二、通过构建全能型政治体制提升组织力 |
第三节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基层党组织提升组织力的主要经验 |
一、通过加强自身建设提升组织力 |
二、通过加强政治建设提升组织力 |
三、通过发展农村经济提升组织力 |
四、通过繁荣农村文化提升组织力 |
五、通过领导农村治理提升组织力 |
第三章 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提升面临的主要问题 |
第一节 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提升面临的党组织外部问题 |
一、领导农村政治方面存在的问题 |
二、发展农村经济方面存在的问题 |
三、繁荣农村文化方面存在的问题 |
四、治理农村社会方面存在的问题 |
第二节 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提升面临的党组织内部问题 |
一、队伍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 |
二、组织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 |
三、组织设置方面存在的问题 |
四、组织资源方面存在的问题 |
第四章 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对策建议 |
第一节 突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不断提高政治领导力 |
一、发挥政治引领作用,保证农村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 |
二、牢记政治使命责任,不忘以人民为中心的建党初心 |
三、强化政治担当意识,始终成为农村各项事业的主心骨 |
四、增强政治工作本领,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
五、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营造风清气正的党内政治生态 |
第二节 突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经济功能,不断提高经济发展力 |
一、因地制宜制定农业政策,为本地找到一条合适的发展路子 |
二、合理整合农村分散资源,集中统一提供公共品保障 |
三、积极培育农民合作社组织,带领农户共同发展致富 |
四、大力恢复和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增加村集体收入 |
五、积极培养农业生产经营人才,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生力军 |
第三节 突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文化功能,不断提高文化繁荣力 |
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不断加强农村精神文化建设 |
二、以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为导向,不断加强农村物质文化建设 |
三、以打造文化生力军为目标,不断加强农村文化人才队伍建设 |
第四节 突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治理功能,不断提高社会治理力 |
一、在优化治理单元中提升组织力 |
二、在理顺主体关系中提升组织力 |
第五节 突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功能,不断提高自身建设力 |
一、推进党组织设置和活动方式创新,不断适应农村社会发展的新需求 |
二、优化农村党组织内部环境,不断提高党组织自身建设的科学化水平 |
三、加强农村党组织队伍建设,不断造就一支坚强有力的战斗堡垒生力军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江西省益农信息社建设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方案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2.3 技术路线 |
1.3 存在的创新及不足之处 |
1.3.1 存在的创新之处 |
1.3.2 存在的不足之处 |
2 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 |
2.1 文献综述 |
2.1.1 农业信息化研究 |
2.1.2 农民信息获取研究 |
2.1.3 益农信息社的定义研究 |
2.1.4 益农信息社的建设研究 |
2.1.5 国内外研究述评 |
2.2 理论基础 |
2.2.1 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2 农产品市场营销理论 |
3 江西省益农信息社建设现状分析 |
3.1 政府对益农信息社的总体概况 |
3.1.1 益农信息社的相关政策 |
3.1.2 益农信息社的建设标准 |
3.1.3 益农信息社的功能 |
3.1.4 益农信息社的运行机制 |
3.1.5 益农信息社的建设任务数量 |
3.2 益农信息社的运营情况 |
3.2.1 建设运营主体 |
3.2.2 建设运营规模 |
3.3 益农信息社的电子商务平台情况 |
3.3.1 益农信息社运营服务总平台 |
3.3.2 益农信息社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 |
3.4 益农信息社提供的服务情况 |
3.4.1 公益服务 |
3.4.2 便民服务 |
3.4.3 培训体验服务 |
4 江西省益农信息社建设过程中存在问题分析 |
4.1 政府支持效果欠佳 |
4.1.1 政府管理机制不够健全 |
4.1.2 政府资金支持力度不够 |
4.2 益农信息社地区建设不平衡 |
4.2.1 益农信息社建设地区数量分布不平衡 |
4.2.2 益农信息社地区运营服务平台建设不平衡 |
4.3 益农信息社服务人员素质不高 |
4.3.1 信息员自身水平有待提高 |
4.3.2 信息员与村民沟通有待加深 |
4.4 农民参与程度较低 |
4.4.1 农民自身水平较低 |
4.4.2 农民对益农信息社缺乏了解 |
5 江西省益农信息社建设的对策建议 |
5.1 加大政府对益农信息社的支持力度 |
5.1.1 完善政府的管理机制 |
5.1.2 拓宽政府对益农信息社的融资渠道 |
5.2 促进益农信息社地区建设均衡发展 |
5.2.1 均衡益农信息社地区建设数量分布 |
5.2.2 统筹发展地区运营服务平台建设 |
5.3 提高益农信息社服务人员的能力 |
5.3.1 注重对信息员的相关培训 |
5.3.2 加强信息员与农民之间的沟通 |
5.4 加强农民对益农信息社的认识 |
5.4.1 加大益农信息社对农民的培训力度 |
5.4.2 增加农村在益农信息社方面宣传活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江西省农业信息化发展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2.农业信息化理论概述 |
2.1 相关概念 |
2.1.1 农业信息 |
2.1.2 农业信息化 |
2.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2.2.1 国外研究综述 |
2.2.2 国内研究综述 |
2.2.3 文献述评 |
3.江西省农业信息化建设现状及问题分析 |
3.1 江西省农业发展概况 |
3.1.1 基本情况 |
3.1.2 发展成果 |
3.2 江西省农业信息化发展现状 |
3.2.1 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发展较快 |
3.2.2 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站建设有力推进 |
3.2.3 农村信息化网络平台逐步建立 |
3.2.4 农村信息服务机构和队伍不断壮大 |
3.2.5 农村信息化技术广泛应用 |
3.2.6 以开展乡镇电子政务建设推进农业农村信息化 |
3.3 江西省农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 |
3.3.1 多头管理造成资源浪费 |
3.3.2 农业信息资源开发和整合利用效果不佳 |
3.3.3 部分乡镇农户农业信息渠道单一 |
3.3.4 农业信息服务不完善 |
3.3.5 农业信息服务人才缺乏 |
3.4 导致江西省农业信息服务问题的主要原因分析 |
3.4.1 政府投入不足 |
3.4.2 农业从业人员信息化意识薄弱 |
3.4.3 农户信息化设备普及率不高 |
3.4.4 农业产业化程度低抑制了农业信息服务需求 |
3.4.5 农业劳动力外流严重降低了农业信息化需求 |
4.国内外农业信息化建设先进经验 |
4.1 国外农业信息化发展经验 |
4.1.1 美国的经验 |
4.1.2 德国的经验 |
4.1.3 法国的经验 |
4.1.4 澳大利亚的经验 |
4.1.5 日本的经验 |
4.2 国内农业信息化发展经验 |
4.2.1 宜昌经验 |
4.2.2 青岛经验 |
4.2.3 北京经验 |
4.3 国内外先进经验的启示 |
4.3.1 农业信息化的政府主导和扶持 |
4.3.2 计算机网络技术被广泛应用都市农业领域 |
4.3.3 注重以高新技术带动农业信息化的发展 |
5.江西省农业信息化建设路径 |
5.1 宏观方面建设路径 |
5.1.1 明确政府在农业信息化中的角色 |
5.1.2 政府在农业信息化进程中应发挥的职能作用 |
5.2 微观方面建设路径 |
5.2.1 加快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步伐 |
5.2.2 加快建设省级平台和示范工程 |
5.2.3 建立完善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 |
5.2.4 加强农业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
5.2.5 加快推动新技术的运用 |
5.2.6 促进农村信息人才队伍素质和农民信息意识提高 |
6.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新干县加强乡镇农技人员能力建设的实践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主要做法及成效 |
1.1 体系建设五到位, 条件建设明显改善 |
1.2 农技队伍稳定健全, 综合素质明显提高 |
1.3 农技推广理念转变, 服务质量和效果明显提升 |
1.4 服务渠道拓展, 农技推广信息化服务明显快捷 |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
2.1 农技员年龄偏大、知识老化, 推广队伍青黄不接 |
2.2 乡镇综合站人员配置不足, 农技推广力量薄弱 |
2.3 农技推广新手段应用少, 信息化服务水平不高 |
3 乡镇农技推广能力建设的对策与思考 |
3.1 强化农技队伍建设, 提升服务“三农”能力 |
3.2 强化内部管理, 提升农业科技服务水平 |
3.3 强化示范带动作用, 提高农技人员实践和创新能力 |
3.4 强化农业科技投入, 提升农技推广保障能力 |
四、江西省技术监督局发布《乡镇农机管理服务站建设规范》标准(论文参考文献)
- [1]电子商务对农户行为、县域经济发展影响的实证研究 ——以内蒙古为例[D]. 葛颖.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01)
- [2]黑龙江省益农信息社建设与服务问题研究[D]. 杜宇. 东北农业大学, 2020(05)
- [3]“三权分置”背景下云梦县农村土地流转现状分析及其策略研究[D]. 董世洁.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4]劳动力老龄化、农业生产性服务与粮食产量 ——对中国粮食“十二连增”的解释[D]. 彭柳林. 江西财经大学, 2019(07)
- [5]植保无人机的社会化服务研究[D]. 张鑫. 河南农业大学, 2019(06)
- [6]樟树市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研究[D]. 周全. 江西财经大学, 2019(04)
- [7]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组织力研究[D]. 张克兵.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8]江西省益农信息社建设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D]. 石晓玲. 江西农业大学, 2019(03)
- [9]江西省农业信息化发展路径研究[D]. 卞晨晨. 江西农业大学, 2016(03)
- [10]新干县加强乡镇农技人员能力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 黄云根,肖兴根,邓菊萍,邓姬. 基层农技推广, 201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