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次序贯指示模拟方法模拟火烧山油田岩相

多层次序贯指示模拟方法模拟火烧山油田岩相

一、应用多级序贯指示模拟方法模拟火烧山油田岩相(论文文献综述)

王娟,王硕亮,康志宏,林伟[1](2017)在《地质建模技术在克拉玛依组油藏的应用》文中认为为了明确七东2区克拉玛依组油藏的优势挖潜区域,有效动用油藏,为挖潜开发方案的编制提供可靠的地质基础。基于地震、钻井、测井等基础数据,采用井震结合的方法建立了油藏的构造模型,采用岩相控制的克里金建模方法建立了油藏的属性模型,重新确认了构造和储层分布。七东2区克拉玛依组油藏纵向有7个砂组、26个含油小层、岩相横向变化快、储层平面及纵向非均质性较强。通过对油藏储层物性特征进行分析以及储量复核,明确该油藏属于受一定岩性及构造控制的岩性构造油藏,油层集中,主要发育在S7砂组。

郭文飞[2](2016)在《东河1油田东河砂岩水淹特征研究及动态地质模型建立》文中认为东河1油田CIII油藏为高产海相砂岩油藏,其储层的厚度大、在纵向上的非均质性强。现今油藏已经开始进入到开发的中后期,在含水上升的同时,层间的生产矛盾突出,高水淹层位越来越多,现今油藏的孔渗饱参数相对于原状油藏均发生了变化,油藏开发难度变得越来越大。本文在岩相和渗流屏障的研究基础上,充分应用对子井的岩心分析化验资料以及测井资料,系统开展了不同成因储层水淹前后变化的研究,并总结出各类型储层在注水开发过程中的动态表现;并且分析了渗流屏障和岩相组合在储层水淹过程中的影响作用。论文以示踪剂监测结果为依据进行注采井组的判断和砂体连通性的分析,综合多种生产动态资料分析和总结了不同的砂体构型模式下的储层水淹模式,共划分三类、七种水淹模式:顺层连通型(好连通型、较好连通型、较差连通型)、跨层向上连通型(较差连通型、不连通型)、跨层向下连通型(较好连通型、不连通型)。运用油藏工程方法,完成了不同开发阶段的井在现今的水淹情况预测。通过测井曲线的一致性校正进行原状油藏时期和现今时期两个阶段的储层参数数据,并建立原状油藏和现今油藏的动态地质模型。结果表明,本区主要的水淹层位有3-1小层、3-2小层和4小层,并且随着水淹程度的提高,A类岩相储层水淹后渗透率明显增大,形成了高渗透条带,在油藏的上部1-1小层、1-2小层和1-3小层表现为边部水淹,中部剩余油富集的特征。通过本文建立的现今油藏的饱和度模型和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对比,总体符合度较高。

王伟[3](2016)在《J1区块精细油藏描述及开发调整部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精细油藏描述技术是老油田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综合运用多种技术手段,对老油田的构造、沉积、储层及流体特征进行系统研究,可以达到充分了解油藏的目的,实现老油田的增储稳产,提高采收率。开展精细油藏描述研究,建立反映现阶段的精细地质模型,制定切实可行的挖潜调整方案,是实现老油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关键。在辽河油田J1区块开展精细油藏解释及开发调整部署研究,旨在建立该油田全区地质模型,开展油藏数值模拟研究,进行开发指标预测及综合调整方案设计。由于J1区块储层发育情况复杂,平面上储层发育差异大,虽经过多年开发,但储层和构造并不十分落实,有必要进行系统的精细地质研究。通过精细地质研究方法,建立储层三维地质模型,进行微构造、储层特征、沉积相及油水分布特征研究。进行油藏工程分析,着重研究各开发阶段井网、层系、注水方式调整状况及效果。并进行油藏数值模拟研究,建立全油田地质模型,进行开发指标预测及综合调整方案设计优化。在油气分布规律和控制因素及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规律等方面进行详细研究。在油气分布规律和控制因素及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规律等方面进行详细研究。提出合理的调整开发方案,以达到提高最终采收率的目的。本文最终确定J1区块开发调整措施以常规注水开发为最优方案。在精细油藏描述过程中,应当尽量细划层系,这是发现油藏潜力的重要基础。应重视原来被忽视的层段,这是是寻找油藏潜力的重要方向。将多种方法紧密结合是挖掘老区潜力、提高采收率的有效保障。通过在J1地区开展精细油藏描述研究,找到了正确认识油藏特征和潜力的突破口,从而使过去的低产能老区转变为上产区块,表明了在复杂断块开展精细油藏描述,可以深入剖析油藏、有效挖掘潜力。在老区开展精细油藏描述取得突破是可能的,它有助于对油藏整体进行二次认识,对潜力目标进行准确定位。J1地区的调整效果表明了精细油藏描述是老区挖潜行之有效的技术手段,是老油田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利保障。

赵耀[4](2015)在《泥质白云岩储层裂缝系统定量表征及建模》文中认为塘沽地区的沙河街组三段下部发现一套泥质白云岩和白云岩组合的裂缝性储层,其内受到构造作用形成复杂的断块,孔缝作为其主要的渗流、储集空间,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此油藏属于非常规类储层,且埋藏较深,达到3500m左右。分析研究区的可采储量,认为达到经济开发要求,然而这类储层对于勘探而言是个重大挑战。从基本岩石矿物含量到储层沉积、裂缝、油藏类型及特征,湖相白云岩同以往研究的海相白云岩相比,各个方面均存在差异性,对基础地质到开发开采的各方面研究都是一种新的尝试,需要新的理论及思路进行指导。对于泥质白云岩储层中各岩石矿物的组成复杂,裂缝测井响应模式精度不足,区域内裂缝成因、分布特征和控制分布的缺乏准确的认识,本文基于区域构造分析、地层沉积、岩心、常规/特殊测井、实验分析、试油/生产等资料,以精细描述裂缝空间分布为目标,从裂缝识别和特征参数描述两大根本内容入手,对裂缝主要特征及控制因素进行解析,并建立三维化储层裂缝模型,主要包括六部分:区域构造演化、裂缝发育特征与测井评价、裂缝成因及成缝主控因素、物性与含油性评价、建立裂缝控制因素三维约束体、储层裂缝三维化地质建模。区域构造演化分析。研究重在基于地震剖面解释下分析塘沽凸起的沙三段地层构造演化。整个沙三段的的演化概括为三幕断裂活动、一幕反转隆升和二期广泛暴露剥蚀的过程。最早的沙三5亚段沉积时期,区域主要的断层相互作用,在整个研究区的中部区域产生一个地垒构造;地垒构造的西北方向形成了一个半地堑的构造。随后在沙三4亚段沉积时期,区域内的主要活动断层-塘北断裂活动由强变弱。通过地震剖面可以识别出多个似花状构造,其周围多见密集的次级断裂,这些对于区域内白云岩储层的裂缝产生有积极的意义。其上部沉积的沙一段时期,区域断裂方向指示应力场发生重大变化,方向由左旋转变为右旋。整个研究区此地层沉积厚度较薄,主要分布在西北部,部分地层出现不整合接触。沙河街组上部的东营组,在研究区大部分与下部地层接触关系为角度不整合接触,研究区中间地震剖面见明显的同相轴削截现象,不难看出此区域内由早期的地层沉降中心→反转隆升→长期暴露剥蚀的过程。沙二段的地层在研究区全部缺失,其上的沙一段沉积厚度薄,东营组地层与底面角度不整合接触。裂缝发育特征与测井评价。研究重在通过多方面资料识别研究区的裂缝发育特征及利用测井响应模型计算裂缝发育。从裂缝特征参数角度统计,取心段裂缝倾角形态主要为高角度斜交(44.03%)和垂直(43.88%);裂缝开度大部分小于1mm(84.32%),且多为网状微裂缝(开度小于100~150μm);裂缝长度多分布于0~10cm(67.05%);裂缝填充物主要为未充填(35.68%,主要为裂缝闭合)、方沸石及沥青质充填(31.65%)。常规/特殊测井对裂缝的响应,可能表现为AC增加、DEN降低、CAL异常变大或者变小,也可受到一些非裂缝的因素影响:岩性变化面、溶蚀孔隙、沉积团块等。所以需建立适合本区的裂缝测井解释模型。首先通过筛选各岩性的裂缝与相应的测井曲线敏感程度,最终确定常规测井曲线声波时差、密度、井径、声波时差/密度、声波时差/自然伽马,依据岩心中观察的数据点制作各自岩性的裂缝发育程度的测井曲线蜘蛛网图,描述裂缝发育的特征,利用多元统计分析由裂缝线密度值、5种测井及组合参数组成的矩阵,求解储层裂缝测井响应的数学模型。保留部分岩心观察的数据点验证建立的数学模型,最终得到71.43%的识别准确率,认为此模型可靠。裂缝成因与成缝主控因素。观察、分析取心井塘12C的岩心段裂缝的特征,按照裂缝的应力状态的不同,对成因进行分类,发现研究区以构造缝为主,层理缝、溶蚀缝比例较少,渗流能力依次减弱。根据方沸石、沥青质充填情况以及溶蚀发育情况,认为研究区共发育四期裂缝:平行层面的层理缝;倾角45°的共轭斜交缝、倾角60°的高角度斜交缝;倾角75°-90°的高角度/垂直张性裂缝;倾角70°-85°的高角度/垂直缝。对于成缝控制因素,从岩性、构造、成岩、超压方面分析。认为上述因素均对裂缝有控制作用,而断裂和应力场的作用尤为明显。各因素具体表现:岩性方面,在构造运动较弱的区域,岩性对裂缝分布有控制作用,裂缝发育程度随白云石、方沸石含量的升高而增大;构造方面,地应力集中的区域,断层延伸方向改变处、结束端,以及多条断层拼合、交错的断块等区域,裂缝比较发育;成岩方面,破裂和溶蚀为研究区控制裂缝的主要成岩作用;超压与裂缝发育程度呈正相关性。物性及含油性评价。对于复杂的泥质白云岩储层,物性模型尤其重要,是建立裂缝模型的基础,如何考虑多方面因素对模型的影响,建立适合本区、精度达标的模型显得尤为重要。由于白云岩储层中孔渗相互关系比较复杂,受泥质含量、裂缝影响不能忽视,所以决定按照基质、裂缝、总体的三部分,分别建立孔隙度、渗透率、含油饱和度的模型。孔隙度模型中基质部分的求取,采用以三孔隙度计算模型为基础,通过确定不同岩性的泥质含量和岩石骨架参数,最终于实验测试结果拟合修正,建立基质孔隙度的模型。裂缝部分的孔隙度采用双侧向电阻模型,通过岩心测量获取裂缝面孔率代替实验测试的裂缝孔隙度,拟合修正建立裂缝孔隙度模型。渗透率模型中基质部分的求取,利用谭延栋经验公式,以实验数据修正,裂缝部分的渗透率采取经验公式。含油饱和度的基质模型,通过对比经典的阿尔奇公式和考虑泥质、裂缝影响因素的并联模型,选取跟实验结果吻合的前者进行计算。通过计算研究区的孔隙度、渗透率和含油饱和度,认为塘沽地区沙河街三段下部的泥质白云岩储层孔隙度值主体范围为7%-18%,渗透率均值多低于1mD,主要为中-低孔,特低渗储层,岩性与含油性具有相关性,白云岩含油饱和度相对最高(45.61%),其次为泥质白云岩(33.81%)。建立裂缝控制因素三维约束体。建立裂缝模型时需要考虑如何把控制裂缝分布的地质因素作为约束条件,不能仅仅通过数学模型计算裂缝。本次研究先利用各个层面的构造起伏计算相应最大曲率面,并在还原本区裂缝产生期构造的地质模型基础上,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古应力场进行模拟,计算裂缝发育时期的应力值。依据计算结果,计算岩石破裂值和能量值,综合考虑多个裂缝属性参数,将其与岩心观察的裂缝线密度进行多元回归关系拟合标定,建立一个适合本区的裂缝体预测模型,对整个研究区进行裂缝分布预测。建立的裂缝体预测模型,不同于单井的岩心、测井资料,在井间未知区域利用地质统计方法插值,而是综合了岩性、构造等因素的体数据,并通过岩心、测井校正,具有高可信度,可以作为下一步储层裂缝建模的约束体存在。储层裂缝三维化地质建模。在资料综合处理、岩相综合研究、物性含油性模型以及大量人工制图分析的基础上,建立塘沽地区沙三5亚段泥质白云岩储层裂缝地质模型,其中包括构造、岩性、物性、净毛比、原始含油饱和度和裂缝分布等六个三维定量化模型。岩性建模采用岩性趋势面约束的序贯指示模拟的方法;孔隙度建模主要采用了岩石物理相单元控制的方法。该种多级次的地质建模方法使得岩性、孔隙度和渗透率模型分布更加合理,准确程度提高。净毛比模型利用研究储层物性下限:孔隙度≥6.6%、渗透率≥12.5×10-3μm2。裂缝采用DFN随机裂缝模型,通过输入统计得到的裂缝特征参数及裂缝建模约束体控制,保证了其符合地质认识。储量计算结果显示:塘沽地区地质储量的模拟结果与实际地质储量相当,建立的地质模型可靠。根据以上六部分的研究,分析了研究区构造演化特征,建立了研究区泥质白云岩致密储层的裂缝评价、物性及含油性评价的测井模型,分析了裂缝成因及成缝主控因素,建立了多种控制因素三维约束体下精细的储层裂缝模型,认为本区裂缝发育优势区主要集中在距离中部断垒近的2组近NW和NE向断裂交叉地带,油气勘探中应综合研究寻找上述裂缝发育区与高压地层配合的“甜点”区。

余振,王彦春,何静,董永苍,刘志伟[5](2014)在《基于叠前AVA同步反演和地质统计学反演的高分辨率流体预测方法》文中研究指明针对薄层流体的精细预测问题,提出一种高分辨率流体预测方法。该方法在进行叠前AVA同步反演的基础上,同时对含水饱和度进行带岩性遮挡的地质统计学反演,然后将两者的结果进行交会,根据流体的门槛值在交会图中选择相应的部分,生成最终的高分辨率流体预测结果,可精细预测薄层流体。通过不同宽度泥岩墙的多层水平层状模型试算和实际资料的应用,结果表明:叠前AVA同步反演的横向分辨率高、纵向分辨率低;带岩性遮挡的地质统计学反演的纵向分辨率高且有一定的横向分辨率,但横向分辨率不如叠前AVA同步反演高;基于两者的高分辨率流体预测方法的纵、横向分辨率都高,对薄层流体的预测效果较好。

余振,何静,魏福吉,王彦春[6](2012)在《序贯指示模拟和序贯高斯模拟在某地区精细流体预测中的联合应用》文中提出序贯指示模拟和序贯高斯模拟是2种常用的随机模拟方法。在地质统计学反演中,将这2种模拟方法组合使用,先做序贯指示模拟得到岩性数据体,然后进行带岩性遮挡的序贯高斯模拟,最后加上随机反演。用这种方法计算含水饱和度并应用于某地区的精细流体预测中,与常规的流体预测方法叠前AVA同步反演进行了对比,该方法在薄层流体的精细预测方面取得了更好的效果。

许涛[7](2012)在《火烧山油田H1层系精细油藏描述与开发方案研究》文中指出目前国内油田开发大都进入中后期,含水相对较高,递减速度加快,给国家能源安全带来新的考验。为保证国家能源供应,加大对老油田或区块品质相对较差油层的开发,以实现能源接替。火烧山油田含油层系位于二叠系平地泉组中下部,总沉积厚度350~550m,按隔层情况、沉积旋回、岩矿特征、电性特征等分为四个开发层系:H1、H2、H3、H4。其中H1层系属于低渗、低孔储集层,储层连片性差,虽然开发时间较早,但规模较小。目前综合含水75.81%,采出程度4.58%,采油速度为0.2%,采液速度0.802%。火烧山油田H1层砂体呈透镜体分布,储层物性差,属于储量难动用区块,纵观其开发历程,开发效果表现较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储量动用程度低,(2)水驱控制程度差,(3)采油速度低,(4)递减速度较快。从油藏开采特征及开发效果情况来看,为了有效改善和提高H1层开发效果,必须加强地质方面的详细研究,在此基础上进行经济高效的开发挖潜。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针对火烧山H1层油藏开展精细油藏描述,提高其认识程度,搞清砂体空间分布及油水分布规律,进一步落实地质储量;在精细油藏描述基础上对其开发效果进行评价,通过三维地质建模和油藏数值模拟,再现生产历史,研究剩余油分布规律,综合分析H1层油藏潜力,提出综合调整方案。通过研究,论文主要取得如下几点成果与认识:1、通过岩心观察以及测井响应特征,发现H1层内存在2个稳定明显的标志层,根据沉积旋回精细对比,划分为7个小层,分为H11-1、H11-2、H12-1、H12-2、H12-3、H13-1、H13-2,各小层顶界面均有明显的岩电对比标志。2、研究区内构造简单,火烧山H1油藏整体为背斜构造,长轴9760m,短轴3780m,长轴方向N-S。落实较大断层1条(火10井断裂),落实1条小断层(H1269井断裂)。从微构造发育情况来看,研究区主要发育48个微构造,正向微构造19个、负向微构造29个。正向微构造产油水平高,其次是斜向微构造,负向微构造最差。3、对测井曲线标准化的基础上,通过岩心资料归位,建立测井数据与岩心物性分析数据之间的关系,绘制各种解释模型图版,利用解释模型图版确定各储层参数。通过研究发现H1层油藏的储层岩性为中砂岩、细砂岩为主,储层孔隙度在4-20%之间,渗透率在0.003-400×10-3μm2之间,含油性与岩性关系上看,油气显示也集中在这两种岩性中,粉砂岩不含油。从岩性与物性关系上看粒度大小与孔隙度关系不大,主要影响渗透率,岩性越粗渗透率越大。4、通过研究分析,火烧山油田H1层为一套三角洲相的三角洲前缘和前三角洲亚相沉积,是陆源粗碎屑沉积,物源来源于东北部的克拉美丽山系,显示出物源供给逐渐减弱,三角洲沉积退缩的演化过程。5、通过非均质性研究,孔隙类型主要为粒间溶孔、粒内溶孔、晶间溶孔及少量的粒间孔。层内非均质主要以反韵律型、正韵律和均质韵律型为主。上部四个小层的层内与层间非均值性相对较弱,下部四个小层的层内与层间非均质性相对较强。各小层的油层平均厚度较薄,油层连片性较差,相对而言H12-2油层的连片较好,其它小层砂体呈土豆状、星星点点分布于全区。6、通过地质储量复算,该区储量增加2.11%,除了计算参数有些微小的变化外,主要原因是本次计算加上了火8井区的地质储量。7、对该区块不同开发方式井进行生产规律分析,总结出本区油藏存在注采井数比低,井网完善差,注水井负担过重,地层能量低,递减快等问题。主要原因是火烧山油田H1油藏砂体平面上呈透镜体状分布,储层物性差,储量丰度低,不具备整体开发条件。8、通过监测资料、取心资料、动态分析、数值模拟方法进行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总结出了H1组平面及纵向剩余油分布规律,其中H12-2层是主力生产层,开发潜力较大。9、方案调整采取分区治理,分为北部已开发区域和南部未动用区,北部地区主要采取老井调剖堵水或补层、上反或合采,南部区域可采取下部油井上反或合采或水井分注、局部可采用水平井开发。通过优化对比水平井+补层方案生产效果最好,预测20年,采出程度可达到10.69%,且经济效益优于直井+补层方案。论文以“认识剩余油,开发剩余油”为核心问题,综合构造、沉积、储层、测井、分析化验及开发动态等方面资料,动静结合,由定性到定量,相互验证,互为推动,形成了一套砂岩油藏开发后期精细描述、剩余油分布及挖潜的研究思路和技术方法,为同类油藏中后期的高效开发提供了探索性研究。

周华建[8](2012)在《密井网区储集层沉积微相模拟方法探讨》文中研究说明油田开发后期储集层沉积微相描述重点在于搞清井间的砂体连通情况、隔夹层分布及延伸关系。以长垣油田B区为研究对象,该区属于大型河流—三角洲沉积体系,储集层类型极其复杂。虽然经过多年的地质认识,但对于井间的砂体连通状况还不清楚,利用确定性建模、基于目标的随机模拟算法、基于象元的序贯指示模拟算法、多点地质统计学模拟方法进行储集层模拟,并对模拟结果对比分析得出确定性建模与序贯指示模拟结合,既体现合理的地质认识,又能反应储集层非均质性和各向异性,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李强[9](2012)在《影响砂体连通体积因素的定量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储层的砂体连通体积是决定可形成圈闭的大小和丰度的重要因素,对于油气田的开发有很大程度的影响。油气仅能通过与井眼连通的储集岩采出,所以弄清含油气储层的砂体静态连通性非常重要。在油田开发时,只有很好地描述储层砂体的连通情况,及定量评价影响砂体连通体积的各种因素,才能提高钻井的成功率,使注采井网部署得更合理,提高油田的采收率。但如何正确地计算出储层的砂体连通体积,并定量评价影响储层的砂体连通体积因素是地质学家所面临的难题之一三维储层建模是从三维的角度对储层进行定量的研究,其核心是对储层进行多学科综合一体化,三维定量化及可视化的研究。三维储层模型克服了用二维图件描述三维储层的局限性,可从三维空间上定量地表征储层特征。基于目标的随机模拟方法以目标对象为基本模拟单元,能够较好地再现模拟对象的几何形态。Fluvsim方法较以往的基于目标的随机模拟方法能够更好地模拟对象的几何形态。因为这个优点,我们选择了Fluvsim算法来实现对河流砂体的模拟。Deutsch(1996)提出的河道建模方法Fluvsim方法在许多方面与传统的基于目标的河流储层建模有明显的不同:(1)具有一个清晰可逆的层次坐标系统,这是正确应用层序地层概念的关键;(2)地质上的直观认识和输入参数控制着河道大小和形状;(3)对垂向上和实际的岩相比例差异进行明显的控制:(4)真实的不对称的河道几何形态;(5)真实的无波状河道顶面。但是Fluvsim依旧存在着一个共同的问题是难于条件化,特别在当需要条件化的资料很多时。正交试验设计方法是统计数学的重要分支。它是以概率论数理统计、专业技术知识和实践经验为基础,充分利用标准化的正交表来安排试验方案,并对试验结果进行计算分析,最终达到减少试验次数,缩短试验周期,迅速找到优化方案的一种科学计算方法。正交试验设计分为确定因素波动范围、确定考察指标、确定因素水平表、选用合适的正交表进行表头设计、确定试验方案并记录试验结果、计算分析试验结果和验证性试验七步。此次试验基于储层地质知识库(例如:砂体类型、尺寸)进行三维模型和相关的连通性分析。借助petrel建模软件里的connected volumes模块,利用正交设计助手Ⅱ V3.1,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完成。先确定出影响储层砂体连通体积因素的波动范围,选择出各因素合适的水平。再借助正交设计助手Ⅱ V3.1来制定正交表,根据正交表来设置petrel软件里相模拟的各个具体参数,建立相应的相模型。正交表有多少次试验,就在petrel里进行多少次相应的相模拟试验。然后,利用petrel里connected volumes模块对所建立的各个相模型分别进行连通体积计算,得出各个相模型的连通体积。最后利用正交设计助手Ⅱ V3.1里方差分析方法对得出的试验结果进行分析,来定量评价影响储层砂体连通体积因素。成果如下:(1)在广泛文献调研及实际资料分析的基础上,选择了NTG、河宽、宽厚比、曲率、河流偏离源头角度和井距六个参数作为影响河流相砂体连通体积影响因子,并依据调研的文献及地质知识库确定了不同水平;(2)利用试验设计软件,根据变量和水平的个数,设计了模拟计算方案。不采用试验设计需要729次模拟试验,采用本方案仅需要18次试验,大大提高了效率;(3)研究表明,总体上影响河流相砂体连通统计的因素依次为NTG、河宽、井距、曲率。(4)当NTG增大时,河宽对砂体连通体积的影响逐渐减小,从高度显着向无影响变化;宽厚比对砂体连通体积的影响先减小后增大,从有影响但不显着向无影响再向有影响但不显着变化;曲率对砂体连通体积的影响先减小后增大,从较显着向无影响再向有影响但不显着变化;河道偏离源头角度对砂体连通体积的影响先增大后减小,从无影响向有影响但不显着再向无影响变化;井距对砂体连通体积的影响逐渐减小,从显着向有影响但不显着再向无影响变化。(5)明确在不同井距条件下,影响砂体连通性的关键地质因素,进而指导地质研究,优化井位设计。随着油田开发程度的加深,井网逐渐加密时,NTG对砂体连通体积影响先减小后增大的,始终是高度显着的;河宽对砂体连通体积影响先增大后减小,从较显着向显着变化;曲率对砂体连通体积影响先增大后减小,从有影响但不显着到无影响变化;河道偏离源头角度对砂体连通体积影响先增大后减小,从无影响到有影响但不显着再到无影响变化。

姚军辉[10](2012)在《准噶尔盆地百31断块储层裂缝预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百31断块二叠系佳木河组为典型的低孔、低渗复杂断块裂缝性油藏,裂缝成因主要受构造、岩性、地层曲率等多种因素控制。本文通过岩芯、测井资料研究裂缝的分布及测井响应特征并建立测井解释模型计算储层的物性参数;利用随机地震反演技术获得的波阻抗预测储层岩性,在岩芯裂缝统计规律基础上应用随机建模技术建立本区裂缝性储层的岩相模型和储层物性模型;利用裂缝孔隙度、裂缝段厚度和油井产能数据建立的裂缝指数曲线既描述了裂缝的储集能力及井间裂缝连通信息,使用模糊逻辑技术筛选裂缝的主要控制参数,根据神经网络算法将一系列与裂缝密切相关的岩石物性、地震属性及油气井产能数据有机整合在一起,通过对裂缝规模及分布的定量化模拟建立了本区裂缝性储层的预测模型,尤其定量化的裂缝分布概率、分布方位的估值方法及其误差分析技术,在寻找潜在的裂缝发育部位、减少勘探开发风险方面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二、应用多级序贯指示模拟方法模拟火烧山油田岩相(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应用多级序贯指示模拟方法模拟火烧山油田岩相(论文提纲范文)

(1)地质建模技术在克拉玛依组油藏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克拉玛依组油藏地质概况
2 克拉玛依组油藏地质建模
    2.1 建模思路
    2.2 构造模型
    2.3 属性模型
3 模型应用
    3.1 储量计算
    3.2 储层评价
    3.3 潜力评价
4 结论

(2)东河1油田东河砂岩水淹特征研究及动态地质模型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水淹层特征研究现状
        1.2.2 动态地质模型建立研究现状
        1.2.3 存在问题
    1.3 研究区概况
        1.3.1 地质特征
        1.3.2 开发情况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2章 东河砂岩岩相特征及水淹前后不同储层变化规律
    2.1 沉积微相特征及分布规律
        2.1.1 临滨亚相沉积特征
        2.1.2 过渡带亚相沉积特征
    2.2 储层宏观物理参数水淹前后变化特征
        2.2.1 储层基本物性参数特征
        2.2.2 砂体韵律性变化
    2.3 储层微观孔喉结构参数水淹前后变化特征
        2.3.1 泥质含量变化特征
        2.3.2 粘土矿物变化特征
        2.3.3 储层孔喉结构变化
第3章 动静结合的水淹层及剩余油特征分析方法
    3.1 不同含水阶段划分及注采井组确定
    3.2 不同开发阶段水淹层静态地质要素分析
        3.2.1 渗流屏障对水淹特征影响
        3.2.2 岩相类型及组合关系对水淹特征影响
    3.3 不同开发阶段水淹层动态要素分析
        3.3.1 注水井指标
        3.3.2 采油井指标
    3.4 水淹模式总结及水淹预测结果
        3.4.1 油藏水淹模式
        3.4.2 油藏水淹层分布预测
第4章 储层动态地质建模
    4.1 地层-构造格架地质模型建立
        4.1.1 断层格架模型的建立
        4.1.2 地层-构造格架模型
    4.2 岩相—渗流屏障格架建模
        4.2.1 岩相—渗流屏障格架建模方法选择
        4.2.2 沉积微相-岩相模型建立
        4.2.3 渗流屏障模型建立
    4.3 相控、渗流屏障约束下油藏属性建模
        4.3.1 属性参数建模方法
        4.3.2 孔渗饱模型的建立
    4.4 油藏地质模型精度检验及效果分析
        4.4.1 条件数据忠实性检验
        4.4.2 概率分布一致性检验
        4.4.3 现今油藏模型和油藏数值模拟结果一致性检验
第5章 结论与认识
参考文献
附录A 研究区储层水淹情况预测表
致谢

(3)J1区块精细油藏描述及开发调整部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绪论
    1.1 油藏精细描述概述
        1.1.1 油藏精细描述理论与方法
        1.1.2 油藏精细描述技术的应用现状
    1.2 区域概况
        1.2.1 区域地质背景
        1.2.2 工区位置
        1.2.3 勘探开发简史
        1.2.4 目前区块研究及生产面临主要问题
第二章 综合地质研究
    2.1 地层特征
        2.1.1 地层层序
        2.1.2 地层对比与划分
        2.1.3 地层厚度分布特征
    2.2 构造特征
        2.2.1 三维地震资料精细解释
        2.2.2 块构造特征
        2.2.3 构造演化特征
    2.3 沉积特征
        2.3.1 区域沉积背景
        2.3.2 沉积相标志
        2.3.3 沉积相特征
    2.4 储层特征
        2.4.1 储层测井二次解释研究
        2.4.2 储层岩石学特征
        2.4.3 储层岩性物性特征
        2.4.4 储层反演
        2.4.5 储层空间分布特征
        2.4.6 储层三维地质建模
    2.5 油藏特征及油气富集规律
        2.5.1 油层分布特征
        2.5.2 油藏类型及油水界面
        2.5.3 油藏温度及压力
        2.5.4 油层分布控制因素
    2.6 流体性质
        2.6.1 原油性质
        2.6.2 地层水性质
    2.7 储量计算
        2.7.1 储量计算公式
        2.7.2 储量计算参数
        2.7.3 储量计算结果
        2.7.4 储量变化原因分析
第三章 油藏开发效果综合评价
    3.1 开发历程及开发现状
        3.1.1 开发历程
        3.1.2 开发阶段划分
        3.1.3 开发现状
    3.2 常规抽油生产特点
    3.3 吞吐采油生产特点
        3.3.1 周期完成情况分析
        3.3.2 单井周期变化规律分析
        3.3.3 油藏开采动态变化规律
    3.4 油藏压力水平评价
    3.5 含水变化规律
    3.6 采收率分析
        3.6.1 经验公式法
        3.6.2 周期产量递减法
        3.6.3 数值模拟法
    3.7 措施效果分析
    3.8 油层射开程度分析
    3.9 目前井况分析
第四章 油藏数值模拟及剩余油分布特征研究
    4.1 油藏基础数据录入
        4.1.1 地质模型初始化参数
        4.1.2 生产历史数据及完井数据
    4.2 历史拟合
        4.2.1 模型参数可调范围的确定
        4.2.2 断块开发指标拟合
        4.2.3 断块储量拟合
        4.2.4 断块综合含水率拟合
        4.2.5 单井开发指标的拟合
    4.3 剩余油分布特征研究
        4.3.1 剩余油分布研究方法
        4.3.2 剩余油分布规律及控制因素
第五章 综合调整方案及开发指标预测
    5.1 注水开发可行性分析
    5.2 注水方式调整
        5.2.1 两口转注试验井效果分析
        5.2.2 注水方式的选择
        5.2.3 注入速度优化
        5.2.4 注采比优化
    5.3 综合调整方案设计
        5.3.1 开发调整原则
        5.3.2 水平井开发不可行性分析
        5.3.3 开发层系划分与组合
        5.3.4 合理井网井距的确定
        5.3.5 转注井的优选
        5.3.6 潜力区分析及井位部署
    5.4 开发指标预测
        5.4.1 开发初期单井配产
        5.4.2 注水量预测
        5.4.3 动态开发指标的确定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发表文章及研究成果目录
致谢

(4)泥质白云岩储层裂缝系统定量表征及建模(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裂缝储层研究现状
        1.2.2 裂缝研究及识别方法
        1.2.3 裂缝性储层建模方面
        1.2.4 发展趋势及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以及拟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5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1.6 创新点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区域地质背景
    §2.2 区域构造特征
        2.2.1 区域构造演化史
        2.2.2 区域构造格架
    §2.3 地层与沉积背景
    §2.4 油藏概况
第三章 裂缝识别及参数描述
    §3.1 裂缝的识别
        3.1.1 岩心识别
        3.1.2 测井识别
        3.1.3 薄片识别
    §3.2 裂缝表征参数描述
        3.2.1 裂缝倾角、走向
        3.2.2 裂缝长度、间距、密度
        3.2.3 裂缝充填物
第四章 裂缝成因及控制因素
    §4.1 裂缝成因及期次探讨
    §4.2 裂缝控制因素
        4.2.1 岩性因素
        4.2.2 构造因素
        4.2.3 成岩因素
        4.2.4 超压因素
第五章 裂缝物性及含油性评价
    §5.0 岩心实测物性特征
    §5.1 孔隙度模型
        5.1.1 总孔隙度模型
        5.1.2 裂缝孔隙度模型
        5.1.3 孔隙度计算流程与结果
    §5.2 渗透率模型
        5.2.1 基质渗透率模型
        5.2.2 裂缝渗透率模型
        5.2.3 渗透率计算流程与结果
    §5.3 含油饱和度模型
        5.3.1 基质含油饱和度
        5.3.2 裂缝含油饱和度
        5.3.3 含油饱和度计算流程与结果
第六章 裂缝建模约束体
    §6.1 主曲率约束体
    §6.2 应力场约束体
        6.2.1 有限元模拟基本理论
        6.2.2 地质模型建立
        6.2.3 力学模型建立
        6.2.4 数学模型建立
        6.2.5 应力场模拟结果分析
    §6.3 裂缝综合约束条件
第七章 泥质白云岩储层裂缝三维定量化地质建模
    §7.1 地质建模基础数据准备及思路
        7.1.1 地质建模工区范围及层位
        7.1.2 基础数据准备
        7.1.3 建模技术方法与思路
    §7.2 构造模型
        7.2.1 断层模型
        7.2.2 网格化参数
        7.2.3 层面模型
        7.2.4 三维构造模型
    §7.3 岩性、孔隙度、渗透率模型
        7.3.1 岩性模型
        7.3.2 孔隙度模型
        7.3.3 渗透率模型
    §7.4 净毛比和含油饱和度网络模型
        7.4.1 净毛比模型
        7.4.2 含油饱和度模型
    §7.5 裂缝网络模型
        7.5.1 建立随机离散裂缝网络流程
        7.5.2 裂缝密度模型
        7.5.4 建立DFN随机裂缝模型
    §7.6 模型的检验及应用
第八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5)基于叠前AVA同步反演和地质统计学反演的高分辨率流体预测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方法原理
    2.1 叠前AVA同步反演
    2.2 地质统计学反演
        2.2.1 序贯模拟
        2.2.2 随机反演
    2.3 高分辨率流体预测方法
3 理论模型试算
    3.1 伪谱法正演模拟
    3.2 模型参数
    3.3 试算结果
    3.4 效果分析
4 实际应用
5 结束语

(6)序贯指示模拟和序贯高斯模拟在某地区精细流体预测中的联合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方法原理
    1.1 序贯指示模拟
    1.2 岩性遮挡
    1.3 序贯高斯模拟加随机反演
2 应用实例
3 效果分析
4 结论

(7)火烧山油田H1层系精细油藏描述与开发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0.1 研究目的和意义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0.3 技术思路和主要研究方法
        0.3.1 研究思路
        0.3.2 主要研究技术方法
    0.4 主要工作内容及完成工作量
        0.4.1 主要完成内容
        0.4.2 完成工作量
    0.5 创新性认识
第1章 研究区域概况
    1.1 油田概况
    1.2 开发历程
第2章 地层对比划分
    2.1 地层划分对比方案及模式
    2.2 地层对比原则及精细对比结果
        2.2.1 地层对比原则
        2.2.2 精细地层对比结果
    2.3 地层对比认识
        2.3.1 地层格架旋回认识
        2.3.2 地层厚度变化认识
        2.3.3 地层划分对比结果
第3章 构造特征
    3.1 概况
    3.2 断裂特征
    3.3 构造特征
    3.4 微构造研究
第4章 储层测井解释
    4.1 资料概况
        4.1.1 取心情况
        4.1.2 岩心化验分析资料情况
    4.2 测井资料处理
        4.2.1 测井曲线标准化
        4.4.2 岩心资料归位
    4.3 储层四性特征
        4.3.1 储层岩性特征
        4.3.2 储层物性特征
        4.3.3 储层含油性特征
        4.3.4 电性特征
        4.3.5 小结
    4.4 储层有效厚度划分
        4.4.1 岩性识别
        4.4.2 泥质含量计算模型
        4.4.3 孔隙度(Ф)计算模型
        4.4.4 渗透率(K)计算模型
        4.4.5 含油饱和度(So)计算
        4.4.6 有效厚度下限值的确定
        4.4.7 单井有效厚度划分
        4.4.8 测井解释模型的验证
第5章 沉积特征
    5.1 区域沉积背景
    5.2 区域物源方向分析
    5.3 沉积体系
    5.4 沉积特征及微相类型
        5.4.1. 岩石类型及其特征
        5.4.2 粒度特征
        5.4.3 沉积微相类型
    5.5 砂层沉积微相描述
第6章 储层特征
    6.1 储层的岩性
    6.2 储层微观非均质性特征
        6.2.1 孔隙类型
        6.2.2 孔隙结构特征
        6.2.3 孔喉结构特征
    6.3 储层宏观非均质性
        6.3.1 储层物性
        6.3.2 层内非均质性
        6.3.3 层间非均质性
        6.3.4 储层平面非均质性特征
第7章 流体分布及储量复算
    7.1 流体性质及其分布规律
        7.1.1 油气性质
        7.1.2 油层分布特征
    7.2 储量计算
        7.2.1 储量参数
        7.2.2. 石油地质储量计算
    7.3 储量分布特征
第8章 油藏三维建模
    8.1 三维建模数据准备和网格设计
        8.1.1 数据准备
        8.1.2 网格设计
    8.2 三维构造建模
    8.3 储层三维岩相随机建模
        8.3.1 岩石垂向与空间概率分析
        8.3.2 变异函数的求取
        8.3.3 储层三维相建模
    8.4 储层三维参数建模
        8.4.1 数据处理
        8.4.2 数据转换
        8.4.3 试验变差函数拟合及其分析
        8.4.4 属性参数模型
    8.5 储量拟合
    8.6 模型粗化
第9章 油藏开发效果评价
    9.1 油藏递减规律
    9.2 水驱开发效果评价
        9.2.1 含水上升率
        9.2.2 存水率、耗水率与水驱指数
    9.3 注采能力特征
        9.3.1 采油能力分析
        9.3.2 注水能力分析
        9.3.3 水驱控制程度分析
        9.3.4 注水见效分析
    9.4 压力系统特征
    9.5 储量纵向动用状况
    9.6 油田水驱采收率评价
        9.6.1 水驱曲线法
        9.6.2 童氏曲线法
        9.6.3 产量递减法
        9.6.4 俞启泰公式
        9.6.5 水驱采收率的综合评价
第10章 开发政策界限研究
    10.1 合理地层压力保持水平
    10.2 井底流压界限的确定
    10.3 合理生产压差的确定
    10.4 合理注采井数比研究
    10.5 合理注采比研究
        10.5.1 注采比与水油比关系法
        10.5.2 考虑无效注水时的合理注采比
        10.5.3 合理注采比的测算
    10.6 合理采油速度研究
        10.6.1 采油速度和井网密度关系
        10.6.2 综合经验关系法
        10.6.3 合理采油速度测算
    10.7 合理注入压力的界定
        10.7.1 破裂压力计算
        10.7.2 注入井底流压
        10.7.3 井口注入压力
    10.8 最佳开采技术政策范围确定
第11章 油藏数值模拟与剩余油预测研究
    11.1 数据准备
        11.1.1 生产动态数据
        11.1.2 油藏其它参数
    11.2 油藏历史拟合
        11.2.1 拟合方法
        11.2.2 地质储量拟合
        11.2.3 油藏基本指标拟合
    11.3 剩余油分布研究
        11.3.1 储量动用状况
        11.3.2 剩余油空间分布与控制因素
第12章 合理井网井距与开发方式研究
    12.1 开发层系划分
    12.2 合理注采井网形式
    12.3 井距和排距优化研究
        12.3.1 注采井网的排距优化研究法
        12.3.2 井排距比研究
        12.3.3 合理井距确定
    12.4 水平井开发论证
        12.4.1 水平井适用条件分析
        12.4.2 水平井有利区域优选
        12.4.3 水平井开发论证
第13章 综合治理方案及动态预测
    13.1 挖潜原则
    13.2 挖潜措施
    13.3 挖潜方案
    13.4 方案部署
    13.5 方案预测
    13.6 实施方案预测
    13.7 实施建议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8)密井网区储集层沉积微相模拟方法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概况
2 沉积微相模拟方法对比
    2.1 直接利用相带图的确定性建模方法
    2.2 基于目标的示性点过程随机模拟方法
    2.3 基于象元 (网格) 的序贯指示模拟方法
    2.4 多点地质统计学模拟
3 微相模拟方法优选
4 储集层模型可靠性评价
5 结论

(9)影响砂体连通体积因素的定量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方法与思路
    1.4 取得的成果与可能的创新点
第2章 基于目标河道模拟方法的原理
    2.1 Fluvism方法
    2.2 Fluvism算法计算参数说明
第3章 砂体连通体积算法
    3.1 砂体连通体积算法的介绍
    3.2 Geo_object算法
    3.3 砂体连通体积的排序
    3.4 Petrel软件中砂体连通体积的计算
第4章 正交试验设计方法
    4.1 试验设计的发展历史
    4.2 正交试验设计的概念及原理
    4.3 正交表及其基本性质
    4.4 正交试验设计的安排
    4.5 正交试验结果的统计分析方法
    4.6 正交试验设计的优点
第5章 影响砂体连通体积因素的定量评价
    5.1 问题的提出及试验目的
    5.2 试验方案
    5.3 试验部分
    5.4 恒定NTG试验
    5.5 恒定井距实验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10)准噶尔盆地百31断块储层裂缝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详细摘要
Detailed Abstract
1 引言
    1.1 课题研究的意义
    1.2 裂缝性储层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裂缝性储层国外研究现状
        1.2.2 裂缝性储层国内研究现状
    1.3 裂缝性储层研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1.3.1 裂缝性储层研究存在的问题
        1.3.2 裂缝性储层研究的趋势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的技术路线
    1.5 完成工作量及主要研究成果
        1.5.1 完成工作量
        1.5.2 主要研究成果
    1.6 主要创新点
2 油田地质概况
    2.1 地理及勘探开发简况
    2.2 区域地层框架及构造背景
    2.3 油层组划分及断块构造特征
        2.3.1 油层组划分
        2.3.2 断块构造特征
3 储层沉积特征及非均质性
    3.1 储层岩石学特征
        3.1.1 岩石组份特征
        3.1.2 岩石类型及结构特征
        3.1.3 粘土矿物类型
        3.1.4 岩石成熟度
    3.2 储层沉积相特征
        3.2.1 源岩特征
        3.2.2 物源方向
        3.2.3 沉积相分析
    3.3 储层物性特征
    3.4 储层孔隙结构特征
        3.4.1 孔隙类型
        3.4.2 孔隙结构特征
        3.4.3 孔隙结构参数与物性之间的关系
4 裂缝识别
    4.1 裂缝分类
    4.2 裂缝识别
        4.2.1 宏观裂缝分布特征
        4.2.2 岩芯裂缝描述及统计
        4.2.3 成像测井裂缝统计
        4.2.4 裂缝测井响应及识别
    4.3 裂缝参数计算
        4.3.1 裂缝参数计算模型
        4.3.2 裂缝储层类型划分
        4.3.3 储层参数计算
        4.3.4 单井处理结果及评价
    4.4 随机地震反演
        4.4.1 随机反演概述
        4.4.2 随机反演结果分析
    4.5 地震属性分析
        4.5.1 地震属性分类和标定
        4.5.2 叠后地震属性裂缝检测
    4.6 裂缝成因分析
        4.6.1 构造应力场分析
        4.6.2 岩石力学性质分析
        4.6.3 裂缝与构造位置关系
        4.6.4 裂缝成因机理及分布规律研究
5 裂缝性储层地质建模研究
    5.1 随机模拟原理简介
        5.1.1 储层建模的目的
        5.1.2 储层建模的主要方法
    5.2 裂缝性储层建模的特点
    5.3 储层构造建模
        5.3.1 数据质量监控
        5.3.2 构造建模
        5.3.3 数据统计分析
    5.4 岩相模拟
        5.4.1 岩相分类
        5.4.2 岩相建模
    5.5 储层物性模拟
        5.5.1 孔隙度模拟
        5.5.2 渗透率模拟
        5.5.3 含水饱和度模拟
        5.5.4 储量计算
    5.6 地质模型不确定性分析
        5.6.1 模型不确定性影响因素
        5.6.2 降低不确定性的措施
6 裂缝分布预测
    6.1 裂缝预测思路
    6.2 模糊逻辑及神经网络方法简介
        6.2.1 模糊逻辑简介
        6.2.2 神经网络简介
    6.3 裂缝指示参数曲线的建立
    6.4 输入参数的选择及模糊排队
    6.5 裂缝分布预测
        6.5.1 裂缝分布概率预测
        6.5.2 裂缝展布方位预测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成果及认识
    7.2 问题讨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四、应用多级序贯指示模拟方法模拟火烧山油田岩相(论文参考文献)

  • [1]地质建模技术在克拉玛依组油藏的应用[J]. 王娟,王硕亮,康志宏,林伟. 中国科技论文, 2017(21)
  • [2]东河1油田东河砂岩水淹特征研究及动态地质模型建立[D]. 郭文飞.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6(04)
  • [3]J1区块精细油藏描述及开发调整部署研究[D]. 王伟. 东北石油大学, 2016(03)
  • [4]泥质白云岩储层裂缝系统定量表征及建模[D]. 赵耀. 中国地质大学, 2015(12)
  • [5]基于叠前AVA同步反演和地质统计学反演的高分辨率流体预测方法[J]. 余振,王彦春,何静,董永苍,刘志伟.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4(03)
  • [6]序贯指示模拟和序贯高斯模拟在某地区精细流体预测中的联合应用[J]. 余振,何静,魏福吉,王彦春.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2(06)
  • [7]火烧山油田H1层系精细油藏描述与开发方案研究[D]. 许涛. 成都理工大学, 2012(02)
  • [8]密井网区储集层沉积微相模拟方法探讨[J]. 周华建.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2012(02)
  • [9]影响砂体连通体积因素的定量评价[D]. 李强. 长江大学, 2012(01)
  • [10]准噶尔盆地百31断块储层裂缝预测研究[D]. 姚军辉.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2(02)

标签:;  ;  ;  ;  ;  

多层次序贯指示模拟方法模拟火烧山油田岩相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