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压输电线对GPS静态测量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麻卫峰[1](2021)在《机载激光点云输电线路巡检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架空输电线路覆盖范围广且大多穿越自然环境恶劣、地形条件复杂的区域,对新时期输电线路安全巡检及监测技术提出新的挑战。机载激光雷达(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系统能够快速获取高精度、高密度的输电线路三维空间信息--点云数据,具有效率高、无线损、非接触等优势,弥补了传统人工地面巡检的缺陷,已成为输电线路智能化巡检研究的热点。尽管国内外学者开展了大量的激光雷达电力巡检工程试验和理论研究并取得了显着的进展,但仍存在信息提取精度不够高、数据挖掘和应用不够全面等问题。因此,论文联合主动遥感技术、电工技术和气象学等多个学科相关的理论与方法,面向机载激光雷达输电线路运行安全监测需求,聚焦输电线精细提取、输电线模型重建、输电线工况模拟和状态监测等关键技术开展研究,进一步提高机载激光雷达电力巡检结果的可靠性和应用价值。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提出了两种激光点云输电线精提取方法。根据输电线空间特性,提出了两种激光点云输电线精提取方法,包括激光点云输电线精提取模型残差密度聚类法和激光点云输电线精提取改进K均值聚类法。通过将输电线三维点云分割转换为二维模型残差聚类,削弱了输电线提取结果对点云连续性和完整性的依赖,有效解决了数据缺失、点云噪声等背景环境下激光点云输电线精细提取问题,同时对分裂导线提取仍具有较高的精度。实验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单根输电线提取精度均在95%以上,残差密度聚类法通过引入无需类别数目输入、任意形状类簇识别的密度聚类算法,具有自动化程度高、普适性好的特点;残差改进K均值聚类法通过距离约束的初始样本点选择、拐点法聚类数目确定和噪声点自动识别等原始K均值聚类算法的改进策略,具有操作简单、抗噪性强的优势。(2)改进了输电线几何模型参数求解方法。点云数据、模型选择和参数求解是影响输电线三维模型重建效果的主要因素。论文通过模型选择方案讨论和参数求解方法改进两个方面,提高了激光点云输电线模型重建精度。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抛物线-抛物线方程对风偏环境激光点云输电线模型重建具有较高的精度和效率,已有直线-抛物线和直线-悬链线方法对无风偏环境激光点云输电线模型重建具有较好的适用性,且直线-抛物线方程性能更佳;改进的随机采样一致性模型参数求解方法同时兼顾效率和精度优势,噪声环境下激光点云输电线模型重建中误差最小值为7.06,平均误差最小值6.15cm,最大误差最小值19.10cm。(3)建立了输电线典型工况模拟方法。基于静态激光点云输电线空间模型和气象条件作用于输电线的力学机理,建立了高温、覆冰和大风三种典型工况环境下输电线形态模拟方法,针对无风偏工况输电线形态模拟精度验证存在实测值获取精度低、参考值样本容量不够等不足,设计了一种基于两期激光点云输电线工况模拟精度评定交叉验证法。结果表明:无风偏工况两期激光点云交叉验证法精度评定方法可行且结果可靠,激光点云输电线无风偏工况模拟中误差最大值为0.027,平均误差最大值为0.036m,最大误差最大值为0.171m,克服了传统工况模拟精度不高、效率低等问题。(4)形成了输电线运行状态监测技术流程。综合激光点云输电线提取、激光点云输电线模型重建和激光点云输电线工况模拟等研究内容,通过监测指标及等级划分、净空距离监测方法、覆冰厚度监测方法和水平应力监测方法等研究,建立了机载激光点云输电线路运行状态监测技术流程。该技术流程能基于静态激光点云数据实现动态气象环境下输电线路缺陷监/检测,解决静态激光点云对输电线路实时运行状态监测能力不足的技术难题。通过上述研究工作,提高了静态点云数据输电线提取和模型重建精度,建立了高温、大风和覆冰典型工况环境下输电线形态模拟方法,完善了输电线安全运行状态监测技术流程,为激光雷达技术输电线路巡检与应用提供研究思路和理论参考。
杜庆中[2](2021)在《1000/500kV同塔四回交流输电线路电磁暴露安全评估》文中指出近来年,我国各领域对电力的需求不断提升,而用电需求分布具有显着地域性特征,东部地区需求量远超过西部地区,因此,特高压输电成为能源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手段。随着特高压的发展,人们也更多地关注并担忧特高压输电线下方环境的电磁暴露安全问题,但目前对于输电线下电磁场研究以单回输电为主。因我国东中部地区土地资源稀缺,使用同塔多回路架设成为节约线路走廊与减少工程投资的有效方案,所以1000/500kV同塔四回路输电成为特高压的一个发展趋势。同塔多回输电方式相较于单回输电方式,输电线下方电磁场分布状况更为复杂,所以对1000/500kV同塔四回交流输电线路下环境进行电磁暴露评估十分必要。这一背景下,论文首先参照实际的1000/500kV同塔四回线路及其杆塔进行建模,计算得到9种典型相序排列时线路下方空间磁场与电场的分布情况,将其与GB8702-2014和ICNIRP标准对比。然后分别研究输电线下磁场或电场对人体的影响,计算了在最差相序情况时人以不同姿态站立于线路下方的体内电场强度与磁感应强度分布,将这些结果同ICNIRP标准比较,进行电磁暴露安全评估。最后计算了职业人员在穿绝缘鞋时的体内电场分布的情况,并分析绝缘鞋电阻率同体内电场强度的关联。论文结果表明:相序的排列方式变化会造成同塔四回线路下的磁场与电场较大的改变,对比不同相序排列的情况,当1000kV与500kV线路分别为正序排列和对称排列时,输电线下方空间磁场及电场最强,此相序距地高度为1.5m处的磁感应强度分布曲线峰值低于GB 8702-2014和ICNIRP标准限值。当人员位于输电线路下,在分析输电线大电流产生的工频磁场对人体的影响时,体内磁通密度分布与空间中磁通密度分布基本一致;最差相序情况下垂臂姿态时体内电场强度分布与举手姿态时类似,最大值远低于ICNIRP限值;体内电场呈涡流状,腿、颈部、肩、身体外侧等部位电场强度较强;穿绝缘鞋后,腿脚内的电场强度降低,躯干及头内电场强度变化不明显。在研究输电线高电压产生工频电场对人体的影响时,小腿、颈部等部位电场强度较强,体内电场线自头部、肩、臂等部位指向脚底分布;最差相序情况下,举手姿态时体内电场强度最大值大于垂臂姿态时,举手姿态体内电场强度最大值低于ICNIRP限值,举手姿态时头内电场强度低于垂臂姿态时头内电场强度;穿绝缘鞋后,脚内的电场强度降低,而人体上半身体内电场变化不大。通过将计算出的人体内最大磁通密度和电场强度与ICNIRP限值对比,表明1000/500kV同塔四回交流输电线下的电磁暴露不会损害人体健康,但不排除累积效应的危险。
张梓良[3](2021)在《环境对高压交流输电线电场影响的仿真与分析》文中指出我国幅员辽阔,资源与负荷呈逆向分布,覆盖全国的超高压、特高压远距离输电网络已初步建成并在不断发展之中。超电压、特高压输电线路运行电压高,产生的电磁场对周边人、畜、物造成的危害不容忽视。定量计算输电线路走廊内电场分布与地形、地质、植被、构筑物等环境因素的关系,对优化输电线路设计具有指导意义。本文首先研究了在输电线路电场分布计算中计及上述因素的方法,然后分析了它们的影响,主要内容包括:1)通过对单一介质下三维电场计算中计算速度和资源占用等方面比较,选定有限差分法作为本文电场计算方法。针对多介质三维空间中原有差分计算公式不能适用的问题,推导出了介质分界面处的七点差分计算公式。2)应用DEM数据建立地形模型,将植被视为均匀介质,树木的树冠、树干视为不同的两种介质,分析了不同介质的地形、植被、树木及它们的组合对输电线周围电场分布影响,提出了利用环境减少电场强度的建议。3)针对某些故障情况下输电线周围电场强于正常运行时的情况,计算分析了故障下输电线周围电场强度随故障类型的变化。针对电场随输电线路参数变化,给出了减小故障情况下电场强度的建议。
张杰[4](2021)在《电力传输塔架基座位移监测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电力的发展,各行各业对于电力的需求正在不断增加,输电铁塔架设数目也越来越多。由于我国地形地貌原因,输电铁塔经常建设于山区,隧道上方,煤矿采空区等地。铁塔塔基作为整个铁塔的基础,极易受到下方山体施工、滑坡、以及大风大雪等影响,导致塔基受力不均,从而产生位移倾斜,当位移倾斜量超过其限值时,还会引起整个铁塔倒塌。目前针对塔基监测大多采用人工巡检方式,该方式时间长且效率低,在恶劣环境下不易进行。因此寻求一种高效的塔基位移倾斜监测方法十分有必要。本文采用一种基于GPS的双频载波相位差分的方法来监测输电铁塔塔基位移倾斜。通过在铁塔塔基上安装GPS监测设备,与附近的基准站构成相对定位。监测站和基准站天线同时接收GPS的L1,L2载波信号数据,然后将数据传回数据处理端,数据处理端通过MATLAB软件对数据进行解算,得到监测站三维坐标。具体解算过程如下:(1)对接收到的二进制数据通过UBX协议进行解码,将解码后的数据进行计算得到卫星位置、伪距、载波相位等信息;(2)采用周跳检测方法对载波相位数据进行检测,判断原始数据有无周跳,将不含周跳的载波相位数据分别在站间、星间作双差,通过线性组合方式将两个载频的双差进行组合,用LAMBDA算法求解整周模糊度,得到监测点的三维位置坐标;(3)通过卡尔曼滤波算法对坐标进行平滑处理,将计算得到的坐标与正常坐标进行比较,得出塔基的位移倾斜量。本文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实验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首先进行了卡尔曼滤波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滤波方法能有效的对坐标数据进行有效滤波;然后验证了不同基准站测量站距离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得出短距离下两者间距改变对测量结果基本无影响;模拟塔基在开阔环境和有遮挡环境发生水平位移、竖直位移和倾斜,结果表明在所测开阔环境下模拟水平位移计算值与真实值最大偏差为0.54cm,竖直位移计算值与真实值最大偏差为0.61cm,倾斜计算值与真实值最大偏差为0.095°。在所测有遮挡环境下下水平位移计算值与真实值最大偏差为0.76cm,竖直位移计算值与真实值最大偏差为0.81cm,倾斜计算值与真实值最大偏差为0.118°。
柏兴洋,孔德浩[5](2020)在《公路工程GPS静态控制测量技术》文中研究表明目前国内公路工程项目在快速发展,而随着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和进步,GPS控制测量在公路工程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参照昆明市嵩明县某公路工程项目,针对控制点布设、外业观测、内业数据平差处理等相关技术要求进行技术分析。目前该项目控制网复测已按所述相关测量技术要求规范完成施工复测工作,有效的避免了高压输电线电流对接收机信号的干扰,充分利用地形地貌将控制点的利用率发挥最大化,保证测量成果精度,控制网的布设和后续做加密使用达到的预期效果。
马硕[6](2020)在《电磁环境下GNSS信号特性及对定位结果影响研究》文中提出GNSS信号本质上是一种电磁波,其受到电磁干扰难以避免。为探究电磁环境对GNSS系统造成的影响,通过控制影响因素的方法,分别进行观测值域、坐标域的实验研究。研究表明:GNSS信号噪声以及多路径效应都会随电磁干扰的增加而增加(L2、B2频率尤为明显);将双差残差转换为单差残差并对单颗卫星误差特性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当某颗卫星信号穿过电磁场区域时,残差值会有所体现,但最终在坐标域中并未反映出精度下降的情况。因此,在常见电磁环境中,GNSS系统可实现高精度定位。
贺云[7](2020)在《智能电网故障录波器设计与实现》文中认为作为智能电网建设的一部分,故障录波器集成了传感器技术、通信技术、数据存储和处理技术等,记录电网故障发生时的现场实时数据信息,可用于分析故障起因、定位故障发生位置等,是及时处理故障以减少损失和完善电网配置和管理以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的重要依据。本文主要解决传统录波器设计复杂、系统功能集中负荷大的缺点,设计一套新型分布式低功耗高同步精度的录波指示器系统,同时以GPS和外部晶振产生高精度时钟以实现三相电流的同步采集。本文主要完成了下列工作:首先,根据国内外故障录波器的发展现状,分析故障录波器的性能要求和技术重点,特别是针对传统前后台模式微机型故障录波器可靠性低、难以长期运行、功耗高等缺点,选用意法半导体的STM32L4+系列32位微控制器作为核心,设计一款新型分布式、低功耗、高同步精度的故障录波器,用于智能电网接地故障和短路故障等采样录波监测。录波指示系统由5个模块化终端组成,包括一个监测单元、一个数据汇集单元和三个采集单元。各单元中的GPS、4G、Lo Ra采用模块化设计以便于设计、安装、替换和维修等。在各单元的硬件电路设计中,完成了低功耗微控制器(STM32L4R5ZIT6)外围电路、取电电路、数据采集和存储电路、Lo Ra和4G通讯电路、GPS授时和接口电路、LED故障指示电路等设计工作。其中,采集单元和汇集单元拥有同样的Lo Ra模块,通过Lo Ra局域网实现工况信息、线路低电流、模块电池低电压、参数修改等事件信息交互。云端主站服务器用于接收采集单元的实时数据和发送控制命令到汇集单元。当监测装置发现零序电压异常,可能意味着配网中发生接地故障,它将向云端服务器发送召测指令,由服务器召测各采集节点的录波数据。该系统能够满足中性点接地方式各异的配电网络对于接地故障的监测判断。此外,由于电网数据分析时对各终端设备尤其是三相电流采集单元的同步性要求极高而以往产品的同步采集性能并不甚理想,本文根据全球定位系统(GPS)时钟信号和晶振时钟信号精度互补的特点,将晶振信号作为MCU的时钟源,利用GPS时钟校准MCU定时器产生的1Hz信号实现微秒级高精度时钟,进而实现3个传感器单元对配电网三相电流的精确同步采样,同步误差达到微秒级。再次,在软件功能方面,实现了故障录波器整体功能流程,包括配电网三相电流和变电站零序电压的采集与存储、故障数据和工况信息的召测和上传、Lo Ra和4G通讯交互、故障LED指示、GPS校时和高精度时间戳实现、超级电容和电池低压处理等。最后,完成系统样机调试和功能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该故障录波器各模块单元运行正常可靠,功能实现符合设计需求,同步精度达到微秒级。本文所开发的故障录波指示装置具有结构紧凑、环境适应性强、造价低、功耗低、同步精度高等优点,对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魏作文[8](2020)在《输电线路测量中传统技术与新兴技术的研究与讨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世界经济高速发展,各行各业对于能源的需求与日俱增,尤其是电力能源,但是全球资源分布并不均衡,这就促使了电力能源的远距离输送,特高压和超高压输电线路的技术也能成为了世界各国的研究对象。伴随着输电线路尤其是长距离输电线路的大量建设,传统的RTK卫星定位测量技术已无法满足工程需求。与此同时,测量技术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因此,如何将新兴的无人机搭载激光雷达测量技术应用到输电线路测量工作来,也逐渐成为了近年来输电线路测量行业研究的对象。但是由于输电线路工程的特殊性,将无人机搭载激光雷达测量技术直接应用于实际生产中还是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和难点。本文结合工程案例,从传统的RTK卫星定位测量技术和新兴的无人机搭载激光雷达测量技术两个方向分别讨论,分析它们的优点与缺点,并且结合实际的生产需求,给出了一个两者结合的合理方案,使得输电线路测量能够更加高效的完成。
姚剑锋[9](2019)在《大跨越钢管塔的风荷载和风致响应研究》文中指出输电塔目前的发展趋势是向高度更高、跨度更长的方向发展,使得大跨越输电塔及塔线体系对风荷载更加敏感,所以准确获得输电塔及塔线体系的气动力及风荷载参数是输电塔结构设计的重要保障。大跨越钢管塔与常规塔相比高度更高,跨度更长,且圆钢塔的风荷载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从而难以计算。因此,针对输电塔结构及塔线体系开展全面的风荷载研究具有重要工程意义及经济价值。本文以380m高的舟山大跨越输电塔及塔线体系为研究对象,结合风洞试验、数值模拟与理论分析等技术手段,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1.圆截面杆件的气动力系数和雷诺数效应:主要针对0.3m直径的光滑圆柱,分别在均匀流和三种湍流中进行不同风速下的测压风洞试验,试验获得了不同雷诺数和来流湍流度下圆柱表面的平均风压和脉动风压,分析圆柱表面风压对称性,比较不同湍流下风压分布曲线的特征参数随雷诺数的变化,研究了不同湍流度下圆柱表面风压系数相关性,计算获得了不同雷诺数和湍流度下的阻力系数和升力系数的平均值和脉动值,并分析了不同雷诺数和湍流度下升力系数谱、阻力系数谱以及斯托罗哈数的变化。同时针对多种不同直径的圆筒进行测压试验或者测力试验,研究表面粗糙度对雷诺数效应的影响。最后将所得有关雷诺数效应的试验结果与各国规范比较,给出合理的圆截面杆件的雷诺数效应折算系数。2.跨越塔塔身和横担的气动力系数:针对380m高的大跨越塔的三种形式横担、塔身以及整塔进行高频天平测力试验,计算其顺线向和横线向的体型系数,并将试验结果与规范进行对比。提出了横担和塔身阻力系数计算整塔荷载与整塔测力结果比较的风洞试验结果校验方法。3.常规钢管横担气动力系数的系统分析:采用整体式横担研究密实度和高宽比对两种横担类型的影响,研究在各风向角下其阻力系数随密实度和高宽比的变化,并将阻力系数和角度风分配系数与多种规范进行比较,最后根据风洞试验所测结果对两种横担在顺线向和横线向上的角度风分配系数给出推荐的计算公式,并将其与规范进行对比。4.跨越塔基于HFFB试验的风致响应和等效风荷载:针对大跨越塔进行的整塔的高频天平试验,根据线性振型假设获得大跨越塔的三维设计风荷载,并给出大跨越塔基于基底剪力、基底弯矩的风荷载累加值以及整体风振系数的数值。5.跨越塔的风振特性和风振系数: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大跨越输电塔进行有限元建模,从而进行风致响应的时域计算。采用了包括CQC法和SRSS法的模态分解法以及背景加共振的计算方法对跨越塔进行频域计算。设计并制作了几何缩尺比为1:200的大跨越塔的气弹模型并进行风洞试验。讨论了各种方法得到的风致响应结果并将计算得到的风振系数与规范进行比较。6.塔线体系的风致响应特征和耦合作用:利用有限元计算和塔线体系的气弹模型风洞试验研究了大跨越塔塔线体系的自振特性、风致响应、风振系数以及塔线耦合效应等。比较了在有限元模拟和风洞试验中塔线体系的风致响应,同时比较了单塔和塔线体系的风致响应的结果。最后利用ANSYS设计了塔线耦联体系和非耦联体系,通过有限元计算分析了两种体系下的风致响应的异同。7.理想山体风场特征及对输电线路风致响应的影响:对一个1:1000的余弦型理想山体进行风洞试验,然后对顺风向风速和竖直向风速的平均值和脉动值进行分析,将顺风向风加速比与各国规范进行比较,最后在考虑山地风场情况下计算输电塔的风荷载和跳线风偏,并与平地风场下结果进行比较,同时计算了在考虑顺风向风速的基础上考虑竖直向风速对跳线风偏的影响。
徐峥[10](2019)在《输电线路环境敏感点工频电磁场影响减缓模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交叉高压输电线的快速增长带来的工频电磁场问题已经被列为环境污染,因此工频电磁场受到了公众的广泛关注。工频电磁场逐渐成为高压输电的限制因素。近年来,人们已开始寻求有效方法来解决高压输电线产生的工频电磁场问题,并取得诸多进展。一般减少磁场暴露的方法为改变公众活动模式,即通过装设屏蔽装置屏蔽电子设备的电磁辐射。降低电场辐射的方式包括:增加距离、优化导线布局、优化相位排列、优化分裂相设计、降低电流、增加屏蔽装置、采用地下布线。由于仿真模拟在研究非均匀电磁场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许多方法如模拟电荷法、电荷密度法、蒙特卡洛法、有限差分法、积分方程法等曾用于模拟非均匀电磁场。本研究通过垂直交叉交流输电线路模型计算环境敏感点的工频电磁场大小,分析环境敏感点三个方向的工频电磁场分布,选取10O0kV和110kV高压输电线的对地高低、相序三个因素,设置不同的水平,通过全析因设计获取三种因素的显着水平,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进一步验证影响环境敏感点工频电磁场强度的主要因素及不同相序组合下最佳高压输电线布局。在最佳的高压输电线路布局的基础上,从不同相位序列强度计算出有效值。100OkV高压输电线高度对环境敏感点的电磁场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增加高度会显着降低其强度),110kV高压输电线的高度对电磁场的影响较小。结合相序分析最佳高压输电线的布局是41m(1000kV)-8m(11OkV)和 41m(1O00kV)-15m(11OkV),这种布局对环境敏感点产生的电磁场最小。
二、高压输电线对GPS静态测量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压输电线对GPS静态测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机载激光点云输电线路巡检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项目资助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2.1 激光点云输电线路场景分类 |
1.2.2 激光点云输电线路场景建模 |
1.2.3 激光点云输电线路缺陷监测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5 章节安排 |
第2章 激光点云输电线提取 |
2.1 输电线空间特性 |
2.2 激光点云输电线粗提取 |
2.2.1 线路分档 |
2.2.2 高程阈值分割 |
2.2.3 输电线粗提取 |
2.3 激光点云输电线精提取 |
2.3.1 模型残差概念 |
2.3.2 残差密度聚类法 |
2.3.3 残差改进K均值聚类法 |
2.4 实验与分析 |
2.4.1 实验数据 |
2.4.2 实验与结果 |
2.4.3 性能对比与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激光点云输电线模型重建 |
3.1 输电线模型选择 |
3.1.1 常用输电线模型 |
3.1.2 抛物线-抛物线方程 |
3.1.3 模型分析与评价 |
3.2 输电线模型参数解算 |
3.2.1 常见模型参数解算方法 |
3.2.2 改进的模型参数解算方法 |
3.3 实验及结果 |
3.4 小结 |
第4章 输电线典型工况模拟 |
4.1 概述 |
4.2 模拟方法 |
4.2.1 模拟原理与步骤 |
4.2.2 无风偏工况模拟 |
4.2.3 风偏工况模拟 |
4.2.4 精度评定方法 |
4.3 实验与分析 |
4.3.1 实验数据 |
4.3.2 模拟结果与精度评定 |
4.3.3 模拟工况分析 |
4.4 小结 |
第5章 输电线路状态监测 |
5.1 概述 |
5.2 监测指标及等级划分 |
5.3 监测方法 |
5.3.1 净空距离监测 |
5.3.2 覆冰厚度检测 |
5.3.3 水平应力监测 |
5.4 实验与分析 |
5.4.1 数据与预处理 |
5.4.2 结果与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1000/500kV同塔四回交流输电线路电磁暴露安全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特高压电磁环境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特高压电磁环境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特高压电磁环境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2 特高压输电线下电磁场计算理论及方法 |
2.1 输电线下电磁场数值计算理论 |
2.1.1 数值计算方法介绍 |
2.1.2 电磁场数值计算理论 |
2.2 输电线塔杆及人体模型 |
2.2.1 杆塔模型 |
2.2.2 人体模型 |
2.2.3 人体各组织或部位介电参数 |
2.3 有限元计算软件 |
2.3.1 有限元软件简介 |
2.3.2 软件仿真计算流程 |
2.3.3 边界条件设置 |
2.3.4 模型网络划分(离散) |
2.3.5 算例验证 |
2.4 国内外对于特高压输电线工频电磁场的标准 |
2.4.1 国外对特高压输电线下电磁场的主要标准规定 |
2.4.2 国内对特高压输电线下电磁场的主要标准规定 |
2.5 本章小结 |
3 1000/500kV同塔四回输电线的空间电磁场分布 |
3.1 特高压下磁场仿真与实验测量对比验证——以同塔双回为例 |
3.1.1 同塔双回输电线下磁场测量 |
3.1.2 同塔双回输电线下磁场仿真 |
3.2 1000/500kV同塔四回输电线下磁场分布 |
3.3 1000/500kV同塔四回输电线下电场分布 |
3.4 本章小结 |
4 1000/500kV同塔四回路输电线电磁暴露安全评估 |
4.1 输电线路大电流下的人体内磁场与电场分布 |
4.1.1 不穿绝缘鞋人体内的磁场与电场分布 |
4.1.2 穿绝缘鞋时人体内磁场与电场分布 |
4.2 输电线路高电压下的人体内电场分布 |
4.2.1 不穿绝缘鞋时体内电场强度分布 |
4.2.2 穿绝缘鞋时体内电场强度分布 |
4.3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3)环境对高压交流输电线电场影响的仿真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有关数值计算方法简介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工频电场数值仿真方法及应用比较 |
2.1 静电场数值计算理论基础 |
2.2 模拟电荷法 |
2.2.1 模拟电荷法基本原理 |
2.2.2 模拟电荷法实施步骤 |
2.2.3 模拟电荷和匹配点设置 |
2.2.4 精度校验 |
2.2.5 电场计算 |
2.3 有限差分法 |
2.3.1 差分原理 |
2.3.2 三维七点差分格式 |
2.3.3 差分方程组求解 |
2.4 计算模型建立 |
2.4.1 输电线路模型简化 |
2.4.2 地形模型简化处理 |
2.4.3 计算场域边界设置 |
2.5 两种算法比较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压输电线下地形对电场影响 |
3.1 多介质七点差分格式构造 |
3.2 考虑大地土壤的介电常数 |
3.2.1 新电位零点分布 |
3.2.2 不同厚度土壤对电场分布影响 |
3.3 不同地形对电场分布的影响 |
3.3.1 凹型地面上电场计算分析 |
3.3.2 凸型地面电场计算分析 |
3.3.3 斜坡地面下场强分析 |
3.3.4 输电线走廊沿斜坡上升 |
3.3.5 算例分析 |
3.4 小结 |
第四章 高压输电线下植物对电场影响 |
4.1 树木对输电线下电场分布影响 |
4.1.1 树木介电常数 |
4.1.2 三维树木计算模型 |
4.1.3 树木对输电线下电场分布影响 |
4.1.4 树线距离对电场分布影响 |
4.1.5 树木高度对输电线电场分布影响 |
4.1.6 树冠大小对地表电场影响 |
4.1.7 算例分析与结论 |
4.2 考虑地形对树木屏蔽电场效果影响 |
4.2.1 凹型地面对树木屏蔽电场效果影响 |
4.2.2 凸型地面对树木屏蔽电场效果影响 |
4.2.3 连续斜坡上对树木屏蔽电场效果影响 |
4.2.4 算例分析与结论 |
4.3 考虑地面植被对输电线下电场分布影响 |
4.3.1 理论模型 |
4.3.2 不同植被对地表电场分布影响 |
4.3.3 算例分析与结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高压输电线故障及其参数对电场影响分析 |
5.1 输电线路故障对电场影响 |
5.1.1 单相接地故障 |
5.1.2 两相接地故障 |
5.1.3 两相短路 |
5.1.4 算例分析与总结 |
5.2 不同线路参数情况下的工频电场分析 |
5.2.1 输电线不同对地高度下电场分析 |
5.2.2 输电线不同相距下电场分析 |
5.2.3 算例总结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 |
6.1 论文主要工作及总结 |
6.2 下一步的研究工作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4)电力传输塔架基座位移监测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塔基位移监测总体设计 |
2.1 设计需求分析 |
2.2 塔基位移分析 |
2.3 系统结构组成以及工作流程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GPS工作原理 |
3.1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概述 |
3.2 GPS卫星信号组成 |
3.3 GPS卫星位置计算 |
3.4 GPS定位方法和定位误差 |
3.4.1 GPS绝对定位和相对定位 |
3.4.2 GPS定位误差 |
3.4.3 伪距测量和载波相位测量定位法 |
3.4.4 载波相位差分定位法 |
3.5 基于双频的载波相位双差法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塔基监测关键算法研究 |
4.1 周跳探测与修复算法 |
4.1.1 周跳概述 |
4.1.2 周跳检测与修复方法 |
4.1.3 周跳检测仿真分析 |
4.2 模糊度解算算法 |
4.2.1 最小二乘估计 |
4.2.2 模糊度搜索空间的确定 |
4.2.3 降相关处理 |
4.3 卡尔曼滤波算法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塔基位移监测软硬件设计 |
5.1 塔基位移监测系统硬件设计 |
5.1.1 监测系统总体硬件结构图 |
5.1.2 系统硬件介绍 |
5.1.3 硬件的配置 |
5.2 塔基位移监测软件设计 |
5.2.1 数据协议解析 |
5.2.2 原始数据提取软件设计 |
5.2.3 监测站坐标解算软件设计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塔基位移监测实验验证 |
6.1 卡尔曼滤波效果验证 |
6.2 监测站与基准站不同距离时对精度的影响 |
6.3 小位移下监测方法可靠性验证 |
6.4 遮挡环境下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下一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软件设计部分程序段 |
致谢 |
(5)公路工程GPS静态控制测量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工程概况 |
2 控制点布设重点技术问题 |
3 控制点布置 |
4 外业测量 |
4.1 施测方案 |
4.2 测量等级规范要求(见表1,表2) |
4.3 人员设备要求 |
4.4 测前准备工作 |
4.5 数据采集 |
5 内业数据平差处理 |
5.1 内业数据处理流程 |
5.2 软件参数设置 |
5.3 数据导入 |
5.4 检查观测数据质量[4] |
5.5 基线处理 |
5.5.1 基线处理详细步骤 |
5.5.2 不合格基线产生的原因[5] |
5.5.3 不合格基线处理方法: |
5.6 平差处理 |
5.7 测量成果质量检查评定[7]内容 |
6 结语 |
(6)电磁环境下GNSS信号特性及对定位结果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电磁场对于载波的影响 |
2 电磁环境下GNSS信号质量影响研究 |
3 单颗卫星观测值残差与输电线区域时空关系 |
4 电磁环境下定位精度影响研究 |
4.1 RTK模式影响研究 |
4.2 静态测量模式影响研究 |
5 结论及展望 |
(7)智能电网故障录波器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故障录波器的研究现状 |
1.3 本课题研究的方向和重点 |
1.4 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结构安排 |
第二章 故障录波器的总体设计 |
2.1 引言 |
2.2 故障录波器的设计原则 |
2.3 故障录波器的技术指标 |
2.4 故障录波器总体框架 |
2.4.1 系统硬件框架 |
2.4.2 系统单元间通信网络 |
2.5 通用硬件模块 |
2.5.1 高性能MCU |
2.5.2 4G模块 |
2.5.3 GPS模块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故障录波器硬件电路设计 |
3.1 引言 |
3.2 各单元设计要点 |
3.3 采集单元硬件选型及原理图 |
3.3.1 导线感应取电和能量管理电路 |
3.3.2 电流检测和数据采集电路 |
3.3.3 本地数据存储 |
3.3.4 数据通讯和本地控制网络 |
3.3.5 MCU及其外围电路 |
3.4 汇集单元硬件选型与电路设计 |
3.4.1 太阳能取电和能量管理电路 |
3.4.2 汇集单元其余电路 |
3.5 监测单元硬件选型与电路设计 |
3.5.1 电源电路 |
3.5.2 零序电压采集电路 |
3.5.3 监测单元其余电路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故障录波器软件功能实现 |
4.1 开发平台和软件功能总体结构 |
4.1.1 软件开发平台 |
4.1.2 系统软件功能总体结构 |
4.2 采集单元功能实现 |
4.2.1 系统时钟设置和调试串口程序 |
4.2.2 电流采样及数据传输存储 |
4.2.3 采样数据分析判断 |
4.2.4 高精度时间戳实现 |
4.2.5 工况信息采集与上传 |
4.2.6 故障数据TCP/IP上传 |
4.3 汇集单元功能实现 |
4.3.1 参数修改 |
4.3.2 汇集单元相关指令 |
4.4 监测单元功能实现 |
4.4.1 接地故障判断指标 |
4.4.2 零序电压监测和接地故障记录存储 |
4.4.3 其余功能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硬件电路和软件功能测试 |
5.1 硬件电路测试 |
5.2 LoRa配置 |
5.3 软件功能测试 |
5.3.1 信号发生器和Arb Express |
5.3.2 采集单元数据判断 |
5.3.3 接地故障召测 |
5.4 高精度时间戳 |
5.5 本章小结 |
总结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8)输电线路测量中传统技术与新兴技术的研究与讨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
1.2.1 输电线路发展现状 |
1.2.2 输电线路测量技术发展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 文章组织结构 |
第二章 输电线路测量技术方法 |
2.1 卫星定位测量技术 |
2.1.1 静态卫星定位测量 |
2.1.2 RTK卫星定位测量 |
2.2 摄影测量技术 |
2.3 机载激光雷达测量技术 |
第三章 景德镇浮梁中岭风电35kV集电线路工程 |
3.1 景德镇浮梁中岭风电35kV集电线路项目概述 |
3.1.1 项目概况 |
3.1.2 工作内容 |
3.1.3 执行的相关标准和规范 |
3.2 RTK卫星定位测量方法作业流程 |
3.2.1 首级控制网布设 |
3.2.2 定线测量 |
3.2.3 平断面测量 |
3.2.4 内业处理 |
3.3 无人机搭载激光雷达方法作业流程 |
3.3.1 航带设计 |
3.3.2 像控点布设 |
3.3.3 数据处理流程 |
第四章 RTK卫星定位方法与无人机搭载激光雷达方法对比 |
4.1 工作效率对比 |
4.2 数据精度对比 |
4.3 RTK卫星定位测量方法与无人机搭载雷达方法优劣势对比 |
4.4 无人机搭载雷达技术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9)大跨越钢管塔的风荷载和风致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圆截面杆件的气动力特性 |
1.2.2 输电塔的体型系数 |
1.2.3 输电塔和塔线体系的风振响应 |
1.2.4 山地风场及对输电线路风致响应的影响 |
1.3 全文安排 |
第二章 圆截面杆件的气动力系数和雷诺数效应 |
2.1 试验工况与试验风场 |
2.1.1 试验工况 |
2.1.2 试验风场和数据处理 |
2.2 平均风压分布特征 |
2.2.1 各风速下的平均风压分布 |
2.2.2 平均风压的对称性 |
2.2.3 均匀流下平均风压分布的特征参数 |
2.2.4 湍流场下平均风压分布的特征参数 |
2.3 脉动风压分布特征 |
2.3.1 各风速下的脉动风压分布 |
2.3.2 脉动风压的对称性 |
2.4 表面风压的相关性 |
2.4.1 均匀流下的风压相关性 |
2.4.2 湍流场下的风压相关性 |
2.5 阻力系数和升力系数 |
2.5.1 阻力系数 |
2.5.2 升力系数 |
2.6 气动力谱和斯托罗哈数 |
2.6.1 均匀流下的气动力谱和斯托罗哈数 |
2.6.2 湍流场下的气动力谱和斯托罗哈数 |
2.7 表面粗糙度对雷诺数效应的影响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跨越塔塔身和横担的气动力系数 |
3.1 各国规范的规定 |
3.2 钢管塔架阻力系数的雷诺数效应折减方法 |
3.3 风洞试验装置的研发和试验工况 |
3.4 塔身的风荷载参数 |
3.4.1 塔身的阻力系数 |
3.4.2 塔身的角度风分配系数 |
3.5 横担的风荷载参数 |
3.5.1 三种横担的阻力系数 |
3.5.2 三种横担的角度风分配系数 |
3.6 塔身和横担体型系数的校验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常规钢管横担气动力系数的系统分析 |
4.1 风洞试验工况 |
4.2 常规横担的气动力系数 |
4.2.1 两片式和整体式横担的对比 |
4.2.2 密实度的影响 |
4.2.3 高宽比的影响 |
4.3 与各国规范的对比 |
4.3.1 正迎风的阻力系数 |
4.3.2 不同密实度的对比 |
4.3.3 不同宽高比的对比 |
4.4 常规钢管横担角度风分配系数的建议公式 |
4.4.1 顺线向的角度风分配系数 |
4.4.2 横线向的角度风分配系数 |
4.4.3 建议公式和规范的对比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跨越塔基于HFFB试验的风致响应和等效风荷载 |
5.1 风洞试验工况 |
5.2 理论分析方法 |
5.2.1 基底力谱的半刚性模型修正方法 |
5.2.2 基底力谱的分段估计方法 |
5.2.3 基于HFFB试验的风振响应计算方法 |
5.2.4 基于HFFB试验的等效风荷载计算方法 |
5.3 基于HFFB试验的结果分析 |
5.3.1 基底力谱的半刚性模型修正 |
5.3.2 跨越塔的风致响应 |
5.3.3 跨越塔的等效风荷载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跨越塔的风振特性和风振系数 |
6.1 跨越塔的有限元建模 |
6.2 风振分析的理论计算方法 |
6.2.1 时域计算方法 |
6.2.2 频域计算方法 |
6.3 跨越塔的气弹模型风洞试验 |
6.3.1 气弹模型的设计和制作 |
6.3.2 气弹模型的动力标定 |
6.3.3 测点布置和测试设备 |
6.3.4 试验工况 |
6.4 跨越塔风振的理论计算结果 |
6.4.1 线路方向的风致响应 |
6.4.2 横担方向的风致响应 |
6.5 跨越塔风振的气弹风洞试验结果 |
6.5.1 加速度响应 |
6.5.2 位移响应 |
6.6 跨越塔的风振系数 |
6.6.1 风振系数的规范方法计算 |
6.6.2 风振系数的数值计算结果 |
6.6.3 风振系数的气弹试验结果和对比 |
6.7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塔线体系的风致响应特征和耦合作用 |
7.1 塔线体系的有限元建模 |
7.2 塔线体系气弹模型风洞试验 |
7.2.1 气弹模型的设计和制作 |
7.2.2 气弹模型的动力标定 |
7.2.3 测点布置和测试设备 |
7.2.4 试验工况 |
7.3 塔线体系气弹模型的风洞试验结果 |
7.3.1 输电塔的响应 |
7.3.2 悬垂绝缘子的响应 |
7.3.3 输电线的响应 |
7.4 试验和计算结果的对比 |
7.4.1 输电塔的响应对比 |
7.4.2 悬垂绝缘子的响应对比 |
7.4.3 输电线的响应对比 |
7.5 塔线体系的耦合作用 |
7.5.1 耦联体系和非耦联体系的计算模型 |
7.5.2 输电线传递到输电塔的风荷载和风振系数 |
7.5.3 耦联体系和非耦联体系的风荷载对比 |
7.6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理想山体风场特征及对输电线路风致响应的影响 |
8.1 山体模型和试验工况 |
8.2 山体水平向的风场 |
8.2.1 平均风速 |
8.2.2 脉动风速 |
8.2.3 试验结果与规范的对比 |
8.3 山体竖直向的风场 |
8.3.1 平均风速 |
8.3.2 脉动风速 |
8.4 山地风场对输电线路风致响应的影响 |
8.4.1 对输电塔风致响应的影响 |
8.4.2 对跳线风偏的影响 |
8.5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9.1 本文创新点 |
9.2 本文工作总结 |
9.2.1 圆截面杆件的气动力系数和雷诺数效应 |
9.2.2 跨越塔塔身和横担的气动力系数 |
9.2.3 常规钢管横担气动力系数的系统分析 |
9.2.4 跨越塔基于HFFB试验的风致响应和等效风荷载 |
9.2.5 跨越塔的风振特性和风振系数 |
9.2.6 塔线体系的风致响应特征和耦合作用 |
9.2.7 理想山体风场特征及对输电线路风致响应的影响 |
9.3 进一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10)输电线路环境敏感点工频电磁场影响减缓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电磁辐射对环境的污染 |
1.1.2 输电线路电磁的影响及危害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 全析因实验设计及主成分分析方法的研究及应用 |
1.4 电磁辐射限值 |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意义 |
2 基于VSCACTL方法的输电线路电磁环境建模分析 |
2.1 研究区域及主要的研究方法 |
2.2 输电线路电磁环境建模 |
2.3 环境敏感点工频电场强度分布 |
2.4 环境敏感点工频电磁场强度 |
2.5 本章小结 |
3 基于全析因实验设计方法的工频电磁场强度影响研究 |
3.1 工频电磁场分布规律 |
3.1.1 输电线路电磁场数学模型 |
3.1.2 数学模型建立 |
3.1.3 模型验证 |
3.2 全析因实验设计 |
3.3 模型适应性检验 |
3.4 数据处理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主成分分析方法的工频电磁场强度影响因素研究 |
4.1 主成分分析方法的建立 |
4.2 环境敏感场地工频电磁场强度影响因素的主成分分析 |
4.3 工频电磁场强度实际分布特性 |
4.3.1 垂直方向分布规律 |
4.3.2 垂直输电线路方向分布规律 |
4.3.3 对地最小高度的影响 |
4.3.4 中间相高度的影响 |
4.3.5 相间距离的影响 |
4.3.6 双回路 |
4.4 数据处理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结论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高压输电线对GPS静态测量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机载激光点云输电线路巡检关键技术研究[D]. 麻卫峰. 云南师范大学, 2021
- [2]1000/500kV同塔四回交流输电线路电磁暴露安全评估[D]. 杜庆中. 兰州交通大学, 2021(02)
- [3]环境对高压交流输电线电场影响的仿真与分析[D]. 张梓良. 山西大学, 2021(12)
- [4]电力传输塔架基座位移监测技术研究[D]. 张杰. 西华大学, 2021(02)
- [5]公路工程GPS静态控制测量技术[J]. 柏兴洋,孔德浩. 云南水力发电, 2020(09)
- [6]电磁环境下GNSS信号特性及对定位结果影响研究[J]. 马硕. 铁道勘察, 2020(06)
- [7]智能电网故障录波器设计与实现[D]. 贺云.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8]输电线路测量中传统技术与新兴技术的研究与讨论[D]. 魏作文. 华东交通大学, 2020(03)
- [9]大跨越钢管塔的风荷载和风致响应研究[D]. 姚剑锋. 浙江大学, 2019(01)
- [10]输电线路环境敏感点工频电磁场影响减缓模型研究[D]. 徐峥. 北京交通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