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利用电子记分卡进行试卷分析方法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程长青[1](2021)在《基于机器学习的答题卡客观题识别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目前,考试作为阶段性学习成果的一种检验方法,是学校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然而客观题的批阅工作单调且重复,浪费了教师大量的时间与精力,还不利于对考试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本论文拟研发出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答题卡客观题识别系统,能兼容多种类型的答题卡,具有使用方便、实用性广等优点,易于在各类学校中推广,减轻教师阅卷负担、提高教学质量、推动考试教学的信息化进程。本论文研究的主要贡献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针对目前广泛存在的无定位点与同步头的答题卡,我们设计了一套不依赖于定位点与同步头的填涂点定位算法,该算法主要基于卷积神经网络,通过卷积神经网络找出答题卡上数字题号的位置,再根据题号与填涂点的相对位置关系,精确定位出填涂点的位置。其次,为了兼容考生各种不规范的填涂,我们设计了一套基于填涂点综合特征的填涂信息识别算法,综合利用了整体填涂一致性、填涂面积和填涂灰度等信息,使用改进的K-means算法来识别填涂信息。最后,我们设计并实现了一套基于机器学习的答题卡客观题识别系统。该系统能便捷地批量识别答题卡,还能方便地对考生和班级的考试成绩进行管理查询。在十万张真实的答题卡图像测试数据集上,本系统阅卷的准确度达到了 99%以上,表明了我们算法和系统的有效性。
祁朋伟[2](2021)在《基于平衡计分卡的京东方并购法国SES绩效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让各个国家愈发重视制造业的作用,并相继推出振兴制造业的措施,比如美国提出“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德国提出“工业4.0”,英国提出“英国工业2050战略”。在此时代大背景下,我国紧紧把握时代大势制定了制造业综合国家战略发展总体规划,提出“中国制造2025”,加紧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过渡。在中国制造业进行转型升级的浪潮中,越来越多的企业将目光瞄准海外,借助海外并购来提质增速。但是跨国并购收益如何、有何风险,是否可以达到企业预期的绩效,都值得我们深入分析研究,并且此问题也是众多企业和投资者主要关注的问题。因此,选择合适的绩效评价方法,对企业的跨国并购绩效进行科学、全面有效的评价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平衡计分卡多维视角出发,结合层次分析法增加京东方并购绩效评价的客观性、全面性、科学性。选取京东方集团2013年至2020年的财务报告为核心资料对京东方并购前后的绩效进行全面的评价与分析。首先,阐述了选取并购绩效评价为研究主题的研究背景以及研究意义,对国内外有关并购绩效和平衡记分卡相关文献进行整理总结,阐明选取的研究方法和本文创新点。其次,分别对并购、并购绩效的概念加以界定,对并购绩效和平衡计分卡相关理论进行阐述,为下文展开的案例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再次,阐述了京东方并购法国SES案例双方的基本情况背景并购过程,并对并购背景和动机进行了分析。接着,从平衡计分卡的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和学习与成长四个维度分别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指标,对京东方并购绩效进行细致的分析。为了从整体的角度出发对京东方并购绩效做出客观判断,还需要综合评价其并购绩效。这里借助层次分析法构建一种层级结构模型,使得平衡记分卡四个维度有机结合起来,同时还使各个指标能量化到具体数值进行指标评分,从而使京东方并购法国SES的绩效评价更加客观和科学。本文通过上述研究得出以下结论:京东方并购法国SES的活动属于较为成功的案例,尤其使得京东方品牌影响力大幅提升,研发创新能力明显加强。但也存在不足,在财务维度和内部流程维度还需重点关注。总结京东方并购的成功经验,主要有以下三点,一是要紧紧围绕业务相关性展开并购,不能单纯为扩大规模而盲目并购;二是并购过程中要时刻把品牌建设放在重要位置,尤其对于海外并购要格外重视扩大品牌国际影响力;三是并购完成后要注重加强双方资源的整合,让并购发挥“1+1>2”的协同效应;并购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对于战略目标的实现具有必要性,对加快京东方战略转型也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本文借鉴平衡计分卡四维理论构建指标评价体系,同时加入多个适合反映高新技术制造业并购绩效的指标,结合了财务和非财务、长期与短期、内部与外部,比较客观、准确反映了京东方并购绩效。对于并购绩效评价的研究以及平衡计分卡在并购绩效评价方面的优化提供了参考,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赵玲玲[3](2021)在《引入智力资本的BSC绩效管理应用研究 ——以G传媒公司为例》文中认为经济全球化以及信息技术的深度应用,引致了各行各业在资源配置、生产组织和营销方式等方面的巨大变革。在这场变革中,智力资本成为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之一,其对企业的价值创造以及企业绩效改善和评价的影响越来越被理论和实务界重视。与此同时,BSC理论在企业管理实践中也得到了推广和应用,但是,BSC理论最初的主要指标在绩效管理评价方面存在的局限性,已不能满足当前企业经营管理和业绩评价的需求。因此,将智力资本考核引入到BSC绩效管理系统,顺应了时代发展对企业管理的新要求,也是企业绩效管理的新尝试。本文理论阐述和案例分析相结合,首先对国内外智力资本、BSC理论等绩效管理理论进行了回顾和综述。然后引入了案例——G传媒公司,通过分析该公司绩效管理的现状,归纳其绩效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1)绩效管理与公司发展战略不匹配,(2)绩效管理没有纳入智力资本要素,(3)绩效管理缺乏绩效考评沟通机制,(4)绩效考评结果没有得到有效利用。基于此,将智力资本和BSC绩效管理体系结合起来。通过选取智力资本中的人力资本、结构资本和关系资本方面的相关指标,引入至BSC绩效管理体系中的学习与成长层面、内部流程层面以及客户层面,以便更客观地评价G传媒公司的绩效,为经营者和利益相关者提供更相关的决策支持信息。本文的主要贡献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以G传媒公司为例,结合该公司的发展战略,为其构建了引入智力资本的BSC绩效管理新体系,将智力资本指标引入到BSC绩效管理体系,深度满足了企业管理的时代新需求。第二,提出了内部业务流程层面、客户层面以及学习与成长层面相配套的智力资本指标,丰富了BSC理论的指标构成,为我国传媒行业的绩效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也为其他行业提供了借鉴。
周宇晗[4](2021)在《平衡计分卡在B银行绩效评价中的应用与优化研究》文中认为目前,伴随着世界金融业市场的不断扩大,我国的金融行业也在逐步对外开放,外资银行不断加入到中国经济市场,使得我国商业银行处于激烈的竞争环境中,面临着诸多机遇和挑战。如今我国经济已经进入到趋于平缓的新阶段,与此同时,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使得新兴金融产品与传统金融业务持续发生碰撞,银行业处于一个更为严苛的竞争环境中。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稳步发展,商业银行必须逐步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全面科学的绩效评价体系是提高银行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之一,不仅对于判断商业银行的经营业绩、传达商业银行经营战略导向起着重要作用,同时对于商业银行实现自身战略目标有着指导意义。但是,目前我国大多数商业银行仍采用较为传统的绩效评价方法,现有的绩效评价体系与银行的战略目标并不相符,也与当前的市场竞争环境不相匹配。因此,运用合理的绩效评价方法,构建一套有战略意义的绩效评价考核体系,将考核指标与银行的战略相结合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本文采用案例研究的方法,选择B银行作为研究对象。以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为基础,通过学习相关理论的基础知识,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对B银行绩效评价体系的现状展开分析,并针对B银行目前绩效评价体系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展开调查,明确问题产生的原因并结合B银行的战略目标重新构建出新的绩效评价体系,以期望能够切实解决B银行绩效评价体系中现存的过于重视财务指标、管理层与员工间缺少沟通、考核指标与全行战略目标关联度低等问题。本文将利用问卷调查、层次分析等方法对绩效评价体系进行重构。文章在对B银行进行绩效评价体系重构的过程中,将绩效评价与银行战略目标相结合,明确重构思路和原则,并利用层次分析法,从财务、顾客、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以及风险管理五个维度对指标权重进行计算分析。通过采用平衡计分卡与KPI两种绩效评价方法来完善绩效评价体系,并针对完善后的绩效评价体系提出了相应保障措施,以期望B银行可以围绕其战略目标,提高自身竞争力,实现自身长远发展。
王翊[5](2020)在《平衡记分卡在A银行M支行客户经理绩效评价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国家经济建设不断加强,我国的金融体系趋于完善,国内金融机构对外发展需求日盛。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家对于境外的金融机构降低了准入门槛,这在一定程度上活跃了国内的金融行业,但同时也加剧了国内金融市场的竞争。其中,金融机构的绩效评价系统与其自身的实际发展严重不匹配,为了适应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国内金融机构绩效评价系统的改革势在必行,本文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而进行研究的。平衡记分卡是企业管理的一项有效工具,运用在不同的企业当中,企业在运用后具有明显的作用。本文试着将平衡记分卡融入到商业银行这一特殊的企业之中。本文在研究平衡记分卡在绩效评价中的应用时对A银行M支行的客户经理考核进行研究,通过对其现有的绩效评价状况研究分析,并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梳理学习、了解平衡记分卡在商业银行中的运用现状,结合M支行的绩效评价状况查找其绩效评价中存在的问题,从绩效指标设置、绩效考核、绩效辅导与沟通、员工激励四个方面查找出现问题的原因。本文就平衡记分卡在A银行M支行运用的可行性作了具体分析,同时针对M支行绩效评价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基于平衡记分卡的绩效评价优化,并对优化后的M支行绩效评价提出了以下保障措施:考核制度保障;组织保障;信息反馈保障;员工培训保障。本文关于M支行绩效评价的研究,期望可以对其他商业银行的绩效评价系统提供一些参考,帮助M支行快速建立新的绩效评价系统。同时,本文的研究成果也将丰富商业银行绩效评价方面的研究。
孙逸凡[6](2020)在《基于平衡计分卡的淮海农商银行支行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知识经济与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银行业的冲击,商业银行竞争加剧。在这种环境下,传统绩效评价体系不再适用商业银行现有发展模式,阻碍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使得商业银行绩效评价改革刻不容缓。良好的绩效评价体系也是商业银行形成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近年来,由于淮海农商行发展过快,在发展过程中暴露出一些无法忽视的问题,其原有管理制度已经严重制约淮海农商银行的可持续发展。本文根据淮海农商银行发展战略和现行的绩效评价体系,经过调查和研究,找出现行绩效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运用平衡计分卡完善绩效指标体系,并在此基础上设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本文首先介绍了淮海农商银行发展经营状况与企业战略目标,根据现行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严重阻碍淮海农商银行可持续发展,需要建立符合淮海农商银行自身特色的、体现战略目标的、加强内控管理的的绩效评价体系。其次,笔者查阅国内外商业银行绩效评价和平衡计分卡的的相关文献,为本文研究做基础。在此,根据淮海农商银行现行绩效评价体系,笔者在全行范围内开展调查问卷分析现行绩效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关键指标的选取。接着采用SWOT分析法绘制淮海农商银行优势、劣势、机会、威胁,并绘制战略地图。笔者采用AHP-模糊综合评价的模型进行绩效指标体系的评价。最后,根据确定的绩效指标体系,用设计绩效管理流程,并在全行范围内适运行,得出新的绩效值指标体系运行结果。本文基于平衡计分卡对淮海农商银行绩效指标体系研究,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理论意义:丰富了平衡及计分卡在农商银行绩效评价体系的研究方向。为农村商业银行绩效管理制度的改革方做了一次尝试。本文的实践意义有:解决了淮海农商银行现行绩效指标体系侧重于短期财务目标,财务指标权重过大,忽略长期发展规划的问题。这有助于淮海农商银行市场竞争实力;此外,有助于加强淮海农商银行对整体的经营管控,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本文得出如下结论:第一,基于平衡计分卡的绩效指标体系,有效的改善淮海农商银行财务过度指标权,而忽略管理经营今儿员工行为的问题。基于平衡计分卡的绩效指标体系,更加的注重商业银行经营平衡性。第二,基于平衡计分卡的绩效指标体系,有效的改善淮海农商银行经营考核短期指标造成的投机倾向,能够有效的于长期发展战略相结合,促进淮海农商银行经营结构的调整。第三,基于平衡计分卡的绩效指标体系,改善员工激励机制,能够让员工参与全行战略规划,有效促进员工的成长与发展,为实现长期目标提供保障。
刘晓敏[7](2020)在《基于平衡计分卡的江苏兴瑞会计师事务所绩效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结合绩效管理和平衡计分卡的相关理论知识,研究了当今经济条件下会计师事务所行业的绩效管理现状,又结合了在兴瑞会计师事务所实习的经历,对兴瑞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实地调研考察并与其员工进行深入的讨论交流,比较准确地得知了兴瑞会计师事务所绩效管理的现状。近年来,中注协不再以事务所的财务指标作为考核事务所绩效的唯一标准,也设定了非财务指标作为事务所的考核所用。兴瑞会计师事务所在绩效管理方面紧随中注协的步伐,但是在事务所实际的绩效管理过程中,其所设定的非财务指标也只是流于形式,最终的绩效管理结果还是财务指标考核的结果为主。结合对兴瑞会计师事务所从业人员的了解,发现大多数员工并不了解事务所的总体和部门指标以及事务所绩效管理的结果,且他们所理解的绩效管理只是对员工的绩效考核。在兴瑞会计师事务所对所里进行绩效管理分层设计的时候,不能单单从财务的层面进行设计,其他层面也应当被纳入绩效管理体系以内。兴瑞会计师事务所的绩效管理应该切实地与事务所发展战略联系在一起,运用战略地图来描述发展战略,然后在这个基础上确定考核评价的相关指标,让绩效管理能真正意义上帮助到事务所的长期发展。战略地图是由四个部分组成的:财务、内部流程、客户还有学习和成长部分。这四个部分在逻辑上是相关的,而不是相互独立存在的。本文研究的兴瑞会计师事务所,其现有的绩效管理体系还处于起步阶段,仍然有许多没有优化和科学化的地方,以至于不能对所里的注册会计师进行一个合理的评估与激励,也没有将事务所的绩效管理与事务所发展的战略目标相结合,以此来更好地利用和激励现有的人才。随着研究的深入,在许多绩效管理的工具中,平衡计分卡从一个最初的绩效管理工具,已经逐步衍生成为适合企业进行战略管理的工具。本文利用层次分析法对平衡计分卡的四个维度层层分解: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学习和成长维度进行权重计算,来帮助兴瑞会计师事务所确定今后绩效管理应该关注的重点和努力的方向,制定了一套适用于兴瑞会计师事务所的、更加完善的绩效管理体系,充分发挥了员工的主观积极性并提升了事务所的绩效管理水平,使兴瑞会计师事务所能够在国内众多的中小型会计师事务所中脱颖而出。不过,将平衡计分卡应用于诸如兴瑞会计师事务所这样的咨询服务类公司还算是比较新颖的尝试,所以具体实施的结果,由于缺乏实际成功的企业案例作为参考,不容易去预测。要想基于平衡计分卡为兴瑞会计师事务所构建完善且优化的绩效管理体系并且有效地实施起来,这个过程需要事务所全体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实施平衡计分卡要考虑财务和非财务多方面的指标,不可能一簇而就。兴瑞会计师事务所的各个部门在实施过程中必须收集足够的信息,并且实时地进行沟通和反馈,分析和纠正随时出现的问题,以确保其平稳运行。
祖业彤[8](2020)在《C集团公司的全面预算管理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些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进步,我国企业也不断发展,各个公司要想占据市场竞争的有利地位,其根本还在于企业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全面预算管理由于具有科学、综合、系统等显着优越性,越发在不同企业和单位中得到不同程度的运用,并且在全面提升各单位的管控水平中起到了意想不到的作用,它成为了现代国有企业和大型企业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高度融合下的一种管理方式。但是,在外部经营环境发生动态变化和内部组织机构持续优化的要求下,许多现代化大型国有企业在其全面预算管理的运用过程中产生了一些不足和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对这些问题加以重视,对症下药来真正的发挥全面预算管理的内控职能。在上述背景下,本文首先对有关全面预算的国内外文献进行系统回顾,并对相关概念进行梳理,以此作为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C集团公司虽然采用全面预算管理这一管理工具,但是内部相关的制度和管理机制还不够成熟,未能达到理想的实践效果。因此本文选取C集团公司作为案例,采取理论研究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C集团公司应用全面预算这一管理工具的过程中产生的诸多问题:如缺乏专门化的组织机构、缺乏战略前瞻性的目标设置、不够灵活多样的编制方法、缺乏对编制和调整的有效制衡、不够全面且刚性不足的考评制度以及信息化水平有待提升等问题。分析上述问题及其成因后,本文对C集团公司全面预算管理的整个流程进行优化,创新性的采用SWOT分析将公司战略和全面预算管理进行深入结合,并且综合运用平衡记分卡对预算的目标制定和考评进行优化,目的在于帮助C集团公司全面提升管控水平,在市场竞争中越走越远,并为其他同类企业提供指导和借鉴。
董浩[9](2020)在《基于平衡记分卡的L公司战略绩效评价研究》文中认为现如今,电子商务已经与人们的生活工作有了紧密的联系,随着电商的蓬勃发展,B端市场进入了迅速发展的时期,并成为了电商领域升起的新星。十八大以来,以高效、透明为主要特征的电子化采购异军突起,B2B迅速发展并在电商中占据了不小的比例,根据iiMedia Research发布的《2019-2020企业采购行业研究报告》,2019年B2B市场交易规模达25.94万亿元,数据表明我国约40%的企业均采取了“互联网+”采购模式。不过随着B2B采购智能化程度的提升,以及行业竞争日趋激烈,使得B2B电商平台企业初期发展存在的部分问题已成为制约其生存发展的掣肘,业界在企业战略绩效评价方面却并未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在采用调查研究法就我国办公物资采购公司的绩效考评机制进行研究后,笔者发现该类企业的战略绩效评价体系未能做到与时俱进,不少企业能够将绩效评价与企业员工考核等结合起来以从战略高度对自身发展进行谋划,不过其结合的程度比较浅,未能真正的把企业绩效管理与战略发展结合起来并进行目标一致性建设。因此,本文构建了全新的战略绩效评价体系。同时,提出了提升战略绩效评价的对策以及对于其他公司的启示。通过本文的研究有助于更好的解决企业管理水平较低、战略绩效评价不完善等与之生存发展密切相关的问题。同时,通过本文研究有助于促使企业管理层克服只重视单一评价指标的弊端而采取多元化的指标评价体系,也为其他同类企业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本文将B2B企业中有代表性的深圳市L文具股份有限公司为研究对象,以战略管理、平衡记分卡、委托代理理论等相关理论为研究基础,运用案例分析法、文献收集法、定性与定量结合法对该公司实施多元化发展路径以来十年间的战略绩效评价体系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分析。首先,通过概述L公司不同发展阶段的绩效评价体系的内容与现状,分别以管理层和员工层为对象展开具体调研,从绩效评价体系的整体性、评价指标内容、绩效评价方式三个方面,得出现行绩效评价体系与企业战略目标脱节、评价指标体系缺乏针对性且未能满足实际所需、绩效评价方式缺乏体制机制保障等现实问题,以此为依据,进一步论述引入平衡记分卡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其次,明确平衡记分卡的总体构建框架,厘清L公司的战略发展目标,开发了L公司的战略地图,在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4个维度上对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详细阐述。在此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技术构建平衡记分卡战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经过一致性检验后,得出4个维度的战略绩效评价指标权重体系。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引入平衡记分卡的战略绩效评价体系进行评分,并将总得分与行业标杆企业进行对比,证明了本文所构建的L公司战略绩效评价体系的科学性与适用性;最后,通过论述基于平衡记分卡的战略绩效评价体系在L公司的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4个维度的应用效果,随后说明L公司实施平衡记分卡的内部及外部保障措施,对本文所提出的方案作了进一步优化。通过本文研究得出了如下三点结论:第一通过对L公司战略绩效管理评价体系的调研分析,发现L公司现有绩效管理评价工作存在对绩效管理认识不全面、绩效管理与企业战略目标脱节、考核指标体系不健全、考核主体单一、考核结果处理方法不科学等不足,并分析了运用平衡记分卡的必要性。第二L公司战略绩效评价中运用平衡记分卡,能够防止战略目标与绩效管理评价体系彼此脱离。同时也改变了公司以往的绩效管理评价体系模式,即以定性指标为主的模式,使公司绩效管理水平得到了提升,使绩效管理评价体系更加有效、科学。第三在对L公司现有的战略绩效评价模式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平衡记分卡所制定的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四个维度指标体系,本文并从四个维度对目标进行分解细化并获得了20个子指标,可以帮助管理者、股东清晰全面地看到公司整体层面真实经营状况和发展成长能力,并通过向部门和员工层面的逐层分解与协同,可以确保L公司战略目标的贯彻落实,从而形成L公司的核心竞争优势,保证其长期健康发展。所以运用平衡记分卡设计其战略绩效管理体系是非常可行的。
马思渊[10](2020)在《基于平衡记分卡的SZ银行贸易金融事业部绩效考核体系优化研究》文中提出自我国加入WTO以来,我国的对外经营贸易扩张迅速、发展势头迅猛。而与此相应的国际贸易融资工具和贸易融资方式层出不穷,我国的商业银行也顺应国际贸易发展需求积极拓展贸易融资业务,在为贸易企业的业务开展提供有力支持的同时丰富自身金融产品,致力于打造新型国际化商业银行。SZ银行作为一家立足本土的城市商业银行,也于近几年设立了贸易金融事业部,主要为企业提供外币收付款、结售汇、信用证、进出口押汇、福费廷、国际结算等服务。然而,由于贸易金融事业部设立时间较短,人员紧缺,各方面制度建设还不够完善,整体业务水平还需进一步提高,其绩效考核建设也属于初期阶段并有待优化。本文意在针对SZ银行贸易金融事业部绩效考核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优化研究,一方面完善SZ银行贸易金融事业部的绩效考核工作,另一方面对商业银行事业部绩效考核的优化提出了一个可行的优化思路。本文在整理回顾绩效考核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对SZ银行贸易金融事业部绩效考核现状进行初步分析并指出其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考核流程未能达到预期效果、考核目标缺失阻碍事业部发展以及考核指标和权重不够科学合理等。针对这些问题,本文通过可行性和必要性分析提出了使用平衡记分卡来优化贸易金融事业部现有绩效考核体系的解决方案。首先针对现有的考核流程提出改进意见;其次通过SWOT分析剖析贸易金融事业部的竞争环境,并结合SZ银行的战略规划提出符合事业部自身的战略目标;在对考核维度进行优化时,为做到考核的平衡,分别从财务、客户、内部流程以及学习与成长四个维度进行着手;在设计指标体系时,采用先总后分的设计方法,加入具有贸易金融事业部特色的相关指标,并在权重设置中采用问卷调查法和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方式;最后形成部门包括客户经理以及后台人员基于平衡记分卡的绩效考核体系。另外,本文还充分考虑SZ银行贸易金融事业部绩效考核优化方案的在执行中可能遇到的障碍并提出保障措施,为优化方案的实施保驾护航。通过本文的研究,一方面希望能够提高SZ银行贸易金融事业部绩效考核水平,为事业部业务乃至全行的发展有所助力,另一方面也希望探索出适合我国商业银行事业部绩效考核的可行模型,为将来更进一步的研究做出一点贡献。
二、利用电子记分卡进行试卷分析方法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利用电子记分卡进行试卷分析方法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机器学习的答题卡客观题识别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内容 |
1.4 论文内容安排 |
第二章 相关技术综述 |
2.1 数字图像处理技术 |
2.1.1 图像二值化 |
2.1.2 图像去噪 |
2.1.3 形态学处理 |
2.1.4 倾斜校正 |
2.2 数字识别算法 |
2.2.1 模板匹配 |
2.2.2 支持向量机的数字识别 |
2.2.3 卷积神经网络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机器学习的答题卡客观题识别算法 |
3.1 客观题识别算法整体框架 |
3.2 图像倾斜校正 |
3.3 基于机器学习的填涂点定位算法 |
3.3.1 题号图像裁剪 |
3.3.2 数字识别 |
3.3.3 题号位置的确定 |
3.3.4 填涂点的精确定位 |
3.4 基于填涂点综合特征的填涂信息识别算法 |
3.4.1 K-means |
3.4.2 客观题识别算法 |
3.5 准考证号的识别 |
3.5.1 填涂型准考证号的识别 |
3.5.2 条形码类准考证号的识别 |
3.6 异常情况 |
3.7 算法性能评估 |
3.7.1 数据集 |
3.7.2 各部分算法性能评估 |
3.7.3 算法总体性能评估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答题卡客观题识别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4.1 系统需求分析 |
4.1.1 系统功能需求 |
4.1.2 系统非功能需求 |
4.2 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4.2.1 系统架构设计与实现 |
4.2.2 系统数据库设计 |
4.3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与实现 |
4.3.1 试卷管理模块 |
4.3.2 客观题识别模块 |
4.3.3 成绩管理模块 |
4.4 系统功能测试 |
4.4.1 试卷管理模块测试 |
4.4.2 客观题识别模块测试 |
4.4.3 成绩管理模块测试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论文工作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专利 |
(2)基于平衡计分卡的京东方并购法国SES绩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外研究现状 |
2.国内研究现状 |
3.文献述评 |
(三)研究方法与内容 |
1.研究方法 |
2.研究内容 |
3.研究框架 |
(四)创新点 |
1.研究视角的创新 |
2.研究方法的创新 |
二、相关概念与理论 |
(一)并购绩效的理论 |
1.协同效应理论 |
2.市场势力理论 |
3.规模经济理论 |
(二)平衡计分卡理论 |
1.平衡计分卡的含义 |
2.平衡计分卡的特点 |
三、京东方并购SES的案例概况 |
(一)并购双方概况 |
1.京东方概况 |
2.法国SES概况 |
(二)并购背景分析 |
1.政策背景 |
2.行业发展和企业转型 |
(三)并购动机 |
1.提升品牌国际影响力 |
2.获得协同效应 |
(四)并购过程 |
四、基于平衡计分卡的京东方并购绩效分析与评价 |
(一)财务维度分析 |
1.盈利能力 |
2.偿债能力 |
3.营运能力 |
4.成长能力 |
(二)客户维度分析 |
1.客户满意度 |
2.品牌关注度 |
3.市场占有率 |
4.前五大客户销售额占比 |
(三)内部流程维度分析 |
1.销售费用率 |
2.管理费用率 |
3.财务费用率 |
4.三项费用占比 |
(四)学习与成长维度分析 |
1.研发创新能力 |
2.员工构成及学历 |
(五)综合绩效评价 |
1.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
2.构建各层级判断矩阵 |
3.指标评分 |
五、研究结论与启示 |
(一)研究结论 |
1.财务能力有所改善 |
2.市场地位和品牌影响力提升 |
3.内部流程有待提高 |
4.研发和成长明显加强 |
(二)研究启示 |
1.围绕业务相关性展开并购 |
2.时刻将品牌建设放在首位 |
3.加强并购双方整合和协同 |
六、不足与展望 |
(一)研究局限性 |
(二)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关于京东方并购绩效调查问卷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3)引入智力资本的BSC绩效管理应用研究 ——以G传媒公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E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的 |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3.1 智力资本的国内外研究 |
1.3.2 BSC理论的国内外研究 |
1.3.3 BSC理论与绩效管理的国内外研究 |
1.3.4 智力资本与BSC理论关系的国内外研究 |
1.3.5 文献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理论 |
2.1 绩效管理相关理论 |
2.1.1 绩效管理的理论 |
2.1.2 绩效管理的方法和流程 |
2.1.3 绩效管理的理论基础 |
2.2 BSC理论 |
2.2.1 BSC理论的框架 |
2.2.2 BSC理论的特点 |
2.3 智力资本相关理论 |
2.3.1 智力资本的内涵 |
2.3.2 智力资本的构成要素 |
2.3.3 BSC理论与智力资本的关系 |
第三章 G传媒公司绩效管理现状及主要问题 |
3.1 G传媒公司概况 |
3.1.1 传媒行业概况 |
3.1.2 G传媒公司基本情况 |
3.1.3 G传媒公司发展战略 |
3.1.4 G传媒公司组织架构 |
3.2 G传媒公司绩效管理现状 |
3.3 G传媒公司绩效管理问题分析 |
3.3.1 绩效管理与公司发展战略不匹配 |
3.3.2 绩效管理没有纳入智力资本要素 |
3.3.3 绩效管理缺乏绩效考评沟通机制 |
3.3.4 绩效考评结果没有得到有效利用 |
第四章 引入智力资本的BSC绩效管理体系在G公司的应用设计 |
4.1 应用的适用性及应用原则 |
4.1.1 应用的适用性 |
4.1.2 应用的原则 |
4.2 G公司引入智力资本的BSC指标体系构建 |
4.2.1 G公司公司层级绩效指标构建 |
4.2.2 基于层次分析的G公司绩效管理指标权重计算 |
4.2.3 G公司部门层级绩效指标构建 |
4.2.4 G公司员工层级绩效指标构建 |
4.3 引入智力资本的BSC指标体系在G公司的实施 |
4.3.1 G公司财务层面目标值的确定 |
4.3.2 G公司内部业务流程层面目标值的确定 |
4.3.3 G公司客户层面目标值的确定 |
4.3.4 G公司学习与成长层面目标值的确定 |
4.4 新的绩效管理体系与原有绩效管理体系考核效果对比分析 |
第五章 G公司引入智力资本的BSC绩效管理的保障措施 |
5.1 加强绩效管理相关培训 |
5.2 完善企业的绩效管理制度 |
5.3 加强企业的智力资本投入 |
5.4 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6.2.1 研究不足 |
6.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4)平衡计分卡在B银行绩效评价中的应用与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国内文献综述 |
1.2.2 国外文献综述 |
1.2.3 总体评价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基础理论 |
2.1 商业银行绩效评价相关概念界定 |
2.1.1 绩效评价 |
2.1.2 商业银行绩效评价 |
2.2 基础理论 |
2.2.1 关键绩效指标(KPI) |
2.2.2 经济增加值(EVA) |
2.2.3 目标管理理论(MBO) |
2.2.4 360 度绩效考核 |
2.2.5 平衡计分卡理论(BSC) |
2.3 绩效评价方法的比较分析 |
2.3.1 绩效评价方法的优势分析 |
2.3.2 绩效评价方法的劣势分析 |
2.3.3 绩效评价方法比较分析结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B银行绩效评价现状及问题分析 |
3.1 B银行概况 |
3.1.1 B银行简介 |
3.1.2 B银行组织架构 |
3.1.3 B银行发展目标 |
3.1.4 B银行经营现状 |
3.2 B银行绩效评价现状 |
3.2.1 体系概述 |
3.2.2 评价内容 |
3.2.3 计分规则 |
3.3 B银行绩效评价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B银行绩效评价体系重构 |
4.1 平衡计分卡绩效评价体系重构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4.1.1 平衡计分卡体系重构的必要性 |
4.1.2 平衡计分卡体系重构的可行性 |
4.2 重构目标、思路与原则 |
4.2.1 重构目标 |
4.2.2 重构思路 |
4.2.3 重构原则 |
4.3 战略目标与战略地图 |
4.3.1 战略目标 |
4.3.2 战略地图 |
4.4 平衡计分卡各维度KPI指标设计 |
4.4.1 财务维度KPI指标设计 |
4.4.2 客户维度KPI指标设计 |
4.4.3 内部流程维度KPI指标设计 |
4.4.4 学习与成长维度KPI指标设计 |
4.4.5 风险维度KPI指标设计 |
4.5 各维度指标权重的确定 |
4.5.1 层次分析法的介绍 |
4.5.2 平衡计分卡指标权重的计算 |
4.5.3 结果分析 |
4.5.4 平衡计分卡在B银行的应用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B银行绩效评价体系优化实施的保障措施 |
5.1 B银行新的绩效评价体系实施应该注意的问题 |
5.2 B银行基于平衡计分卡优化绩效评价体系的保障措施 |
5.2.1 加强银行企业文化建设 |
5.2.2 加强银行绩效监督与反馈机制 |
5.2.3 加强信息技术保障 |
5.2.4 加强管理制度保障建设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B银行各指标权重问卷调查 |
附录 B:B银行绩效评价关键指标问卷调查 |
致谢 |
(5)平衡记分卡在A银行M支行客户经理绩效评价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有关绩效评价的研究 |
1.2.2 有关商业银行绩效评价的研究 |
1.2.3 有关BSC在商业银行绩效评价中应用的研究 |
1.2.4 国内外文献述评 |
1.3 研究的技术路线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内容 |
2 概念界定及相关应用 |
2.1 概念界定 |
2.1.1 绩效评价 |
2.1.2 商业银行绩效评价的方法 |
2.2 平衡记分卡 |
2.2.1 平衡记分卡的内容 |
2.2.2 平衡记分卡对绩效评价的改进及意义 |
2.3 平衡记分卡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
2.3.1 平衡记分卡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
2.3.2 平衡记分卡在政府和公共部门中的应用 |
2.3.3 平衡记分卡在国内商业银行中的应用 |
2.4 本章小结 |
3 A银行M支行客户经理绩效评价现状分析 |
3.1 A银行M支行简介 |
3.1.1 M支行简介 |
3.1.2 M支行组织机构 |
3.2 M支行客户经理现行考核指标分析 |
3.2.1 财务类指标 |
3.2.2 管理类指标 |
3.3 M支行客户经理绩效评价方法 |
3.3.1 网点横向考核 |
3.3.2 支行主管部门纵向考核 |
3.4 M支行客户经理绩效评价存在问题及分析 |
3.4.1 指标设置与银行战略不匹配 |
3.4.2 绩效考核方式不合理 |
3.4.3 缺乏绩效辅导与沟通 |
3.4.4 激励作用不明显 |
3.5 M支行客户经理绩效评价引入平衡计分卡的必要性 |
3.5.1 适应内外部环境的需要 |
3.5.2 平衡长短期利益的需要 |
3.5.3 处理银行、雇员和顾客三方利益的需要 |
3.6 本章小结 |
4 基于平衡记分卡的M支行客户经理绩效评价的优化 |
4.1 M支行客户经理绩效评价优化设计 |
4.1.1 基于BSC的绩效评价优化流程 |
4.1.2 M支行绩效评价指标的设计 |
4.1.3 M支行绩效评价指标的权重计算方法 |
4.2 M支行客户经理绩效评价指标数据处理 |
4.2.1 通过设计调查问卷确定要素标度 |
4.2.2 绩效指标权重赋值 |
4.3 M支行客户经理绩效评价优化效果评价 |
4.3.1 战略目标得到有效分解 |
4.3.2 有助于管理层决策 |
4.3.3 工作环境更加融洽 |
4.4 本章小结 |
5 A银行M支行客户经理绩效评价实施问题与保障 |
5.1 M支行客户经理绩效评价设计与实施中遇到的问题 |
5.1.1 战略目标难以有效分解 |
5.1.2 对平衡计分卡认识出现偏差 |
5.2 M支行绩效评价有效实施的保障措施 |
5.2.1 考核制度保障 |
5.2.2 组织保障 |
5.2.3 信息反馈保障 |
5.2.4 加强员工培训 |
5.3 本章小结 |
6 结束语 |
6.1 本文的研究结论 |
6.2 本文的不足 |
6.3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基于平衡计分卡的淮海农商银行支行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2 基本概念与相关理论 |
2.1 基本概念的界定 |
2.2 理论基础 |
2.3 常用绩效评价方法的比较 |
2.4 本章小结 |
3 淮海农商银行支行绩效评价现状分析 |
3.1 淮海农商银行简介 |
3.2 淮海农商银行支行绩效评价现状 |
3.3 本章小结 |
4 淮海农商银行支行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
4.1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思路 |
4.2 评价指标的初选 |
4.3 基于BSC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4 本章小结 |
5 淮海农商银行支行绩效评价模型的构建与应用 |
5.1 AHP-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
5.2 应用研究 |
5.3 绩效评价过程设计和实施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淮海农商银行绩效评价体系指标相关重要性调查问卷 |
附录 2 淮海农商银行绩效评价关键指标问卷调查 |
附录 3 指标相关重要性调查问卷结果汇总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基于平衡计分卡的江苏兴瑞会计师事务所绩效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绩效管理的相关综述 |
1.2.2 平衡计分卡的相关综述 |
1.2.3 文献评述 |
1.3 本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点与不足 |
1.4.1 研究创新点 |
1.4.2 研究不足 |
第2章 绩效与平衡计分卡的相关理论 |
2.1 绩效的相关理论 |
2.1.1 绩效的概念 |
2.1.2 绩效考核的概念 |
2.1.3 绩效管理的概念 |
2.1.4 绩效考核与绩效管理的区别 |
2.2 平衡计分卡的相关理论 |
2.2.1 平衡计分卡的起源与发展 |
2.2.2 平衡计分卡的基本内容 |
2.2.3 平衡计分卡的核心思想 |
2.3 会计师事务所绩效管理方法 |
第3章 兴瑞会计师事务所绩效管理的现状 |
3.1 兴瑞会计师事务所简介 |
3.2 兴瑞会计师事务所绩效管理的现有规定及实施现状 |
3.2.1 现有规定 |
3.2.2 实施现状 |
3.3 兴瑞会计师事务所当前的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 |
3.3.1 绩效管理制度的应用单一 |
3.3.2 绩效管理中的沟通与反馈不到位 |
3.3.3 绩效管理对员工的激励作用不大 |
3.3.4 绩效管理体系的优化不足 |
3.4 兴瑞会计师事务所绩效管理现存问题的成因分析 |
3.4.1 混淆了绩效管理与绩效考核两者的概念 |
3.4.2 管理层缺乏绩效管理的技能和理念 |
3.4.3 缺乏良好的绩效管理文化 |
3.4.4 兴瑞会计师事务所绩效管理的基础比较薄弱 |
第4章 基于平衡计分卡下的兴瑞会计师事务所绩效管理体系的构建 |
4.1 构建基于平衡计分卡下的兴瑞会计师事务所绩效管理体系的方法设计 |
4.2 构建基于平衡计分卡下的兴瑞会计师事务所绩效管理体系的基本原则 |
4.2.1 考核客观的原则 |
4.2.2 分级管理的原则 |
4.2.3 充分沟通的原则 |
4.2.4 战略主导的原则 |
4.3 构建基于平衡计分卡下的兴瑞会计师事务所绩效管理体系的必要工作 |
4.4 构建基于平衡计分卡下的兴瑞会计师事务所绩效管理体系的可行性 |
4.5 构建基于平衡计分卡下的兴瑞会计师事务所绩效管理体系的目标 |
4.5.1 明确兴瑞会计师事务所的战略目标 |
4.5.2 沟通和传达兴瑞会计师事务所的战略目标 |
4.5.3 优化兴瑞会计师事务所原有的绩效管理 |
4.5.4 通过优化绩效管理提升社会竞争力 |
4.6 构建基于平衡计分卡下的兴瑞会计师事务所绩效管理体系的指标与说明 |
4.6.1 财务层面指标的构建与说明 |
4.6.2 客户层面的指标构建与说明 |
4.6.3 内部业务流程层面的指标构建与说明 |
4.6.4 学习与成长层面的指标构建与说明 |
4.7 构建基于平衡计分卡下的兴瑞会计师事务所绩效管理体系的各指标权重设置 |
4.8 构建基于平衡计分卡下的兴瑞会计师事务所绩效管理体系的效果分析 |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5.2.1 兴瑞会计师事务所要在不同时期及时调整四个维度的战略目标 |
5.2.2 衡量兴瑞会计师事务所的企业价值 |
5.2.3 注重员工的地位 |
5.2.4 加速绩效管理的循环学习 |
参考文献 |
附录 问卷调查 |
致谢 |
(8)C集团公司的全面预算管理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立题依据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标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文献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和理论 |
2.1 全面预算管理相关概念 |
2.1.1 全面预算管理的定义 |
2.1.2 全面预算管理的内容 |
2.1.3 全面预算管理的流程 |
2.1.4 全面预算管理的目标 |
2.1.5 全面预算的编制方法 |
2.2 理论基础 |
2.2.1 战略管理理论 |
2.2.2 分权管理理论 |
2.2.3 平衡记分卡理论 |
2.2.4 激励理论 |
3 C集团公司概况和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情况 |
3.1 公司概况 |
3.2 公司组织结构 |
3.3 公司所处行业及其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必要性 |
3.3.1 改善经营状况,降低经营风险 |
3.3.2 实现战略目标,增强全局把控 |
3.4 全面预算管理实施历程 |
3.5 全面预算管理模式 |
4 C集团公司全面预算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4.1 全面预算管理组织体系有待健全 |
4.1.1 缺乏监督性机构,难以发挥制衡作用 |
4.1.2 基层覆盖性不强,信息传递缺乏效率 |
4.2 全面预算目标与战略结合性较差 |
4.2.1 预算目标缺乏战略前瞻性 |
4.2.2 上下博弈使目标偏离战略 |
4.3 全面预算编制的科学性有待提高 |
4.3.1 业财融合不够紧密 |
4.3.2 预算编制方法单一 |
4.3.3 预算审批主观性强 |
4.4 全面预算的执行和控制有待完善 |
4.4.1 有重编制轻执行现象 |
4.4.2 过分强调业务特殊性 |
4.4.3 预算调整权缺乏制衡 |
4.5 全面预算考评机制有效性待提升 |
4.5.1 预算考评集中于财务业绩指标 |
4.5.2 预算考评周期较长且缺乏刚性 |
4.6 全面预算管理信息化建设待改进 |
5 C集团公司全面预算管理产生问题的深层原因 |
5.1 员工对全面预算管理的深层认识不足 |
5.2 体制机制和多级法人层次的客观限制 |
5.3 行业性质和集团特点制约信息化建设 |
5.3.1 行业背景要求内外网进行隔离 |
5.3.2 成员单位信息化水平高低不一 |
6 C集团公司全面预算管理的优化建议 |
6.1 全面预算管理组织体系的优化 |
6.2 全面预算目标设定的优化 |
6.2.1 战略性 |
6.2.2 全面性 |
6.2.3 合理性 |
6.3 全面预算编制的优化 |
6.3.1 编制方法多样,增强编制科学性 |
6.3.2 加强沟通交流,提升业财融合度 |
6.4 全面预算执行与控制的优化 |
6.4.1 避免重编制轻执行 |
6.4.2 定量与定性相结合 |
6.4.3 制衡预算的调整权 |
6.4.4 完善预算监督体系 |
6.5 全面预算考核与评价的优化 |
6.5.1 引入审计部门,加强预算考评审计监督 |
6.5.2 综合利用平衡记分卡进行全面预算考核 |
6.5.3 建立合适激励机制,避免考核周期过长 |
6.6 全面预算管理优化的保障性措施 |
6.6.1 增强全体员工对全面预算管理的认识 |
6.6.2 全面且深入推进预算管理信息化建设 |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1 |
导师简介2 |
致谢 |
(9)基于平衡记分卡的L公司战略绩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3.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2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绩效评价 |
2.1.2 战略绩效评价 |
2.1.3 平衡记分卡 |
2.2 理论基础 |
2.2.1 战略管理理论 |
2.2.2 委托代理理论 |
3 L公司战略绩效评价现状 |
3.1 L公司概述 |
3.1.1 L公司简介 |
3.1.2 L公司客户及业务市场 |
3.1.3 L公司发展规划 |
3.2 L公司绩效评价的现状分析 |
3.2.1 L公司传统业务绩效评价分析 |
3.2.2 L公司新兴业务绩效评价分析 |
3.2.3 L公司绩效评价管理的调研分析 |
3.3 L公司绩效评价存在的问题分析 |
3.3.1 战略绩效评价未能体现企业战略愿景 |
3.3.2 战略绩效评价指标设置有待完善 |
3.3.3 战略绩效评价方式有待改进 |
3.4 L公司绩效评价体系引入平衡记分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
3.4.1 构建L公司平衡记分卡绩效评价体系的必要性 |
3.4.2 构建L公司平衡记分卡绩效评价体系的可行性 |
4 基于平衡记分卡的L公司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
4.1 平衡记分卡总体框架的构建 |
4.1.1 设计思路 |
4.1.2 设计原则 |
4.1.3 明确战略目标 |
4.2 L公司平衡记分卡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流程 |
4.2.1 战略目标分解 |
4.2.2 战略地图生成 |
4.2.3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3 L公司基于平衡记分卡绩效评价体系的应用与实践分析 |
4.3.1 层次分析法 |
4.3.2 战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一致性检验与权重计算 |
4.3.3 战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应用的实证评价 |
4.4 基于平衡记分卡的绩效评价体系在L公司的应用效果分析 |
4.4.1 财务维度的应用效果 |
4.4.2 客户维度的应用效果 |
4.4.3 内部流程维度的应用效果 |
4.4.4 学习与成长维度的应用效果 |
5 基于平衡记分卡的L公司绩效评价的保障措施 |
5.1 外部保障措施 |
5.1.1 根据政策导向树立品牌形象 |
5.1.2 构建科学的信息管理系统 |
5.1.3 打造先进的管理会计平台 |
5.2 内部保障措施 |
5.2.1 提升领导重视和员工参与 |
5.2.2 展开全方位的配套制度建设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基于平衡记分卡的SZ银行贸易金融事业部绩效考核体系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框架 |
1.5 研究创新点 |
2 相关理论回顾及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目标设置理论 |
2.1.2 公平理论 |
2.2 绩效考核概念 |
2.2.1 绩效考核 |
2.2.2 绩效考核流程 |
2.3 绩效考核主要方法及其特点 |
2.3.1 经济增加值法及其特点 |
2.3.2 关键绩效指标法及其特点 |
2.3.3 360度评价法及其特点 |
2.3.4 平衡记分卡及其特点 |
2.4 文献综述 |
2.4.1 绩效考核发展研究 |
2.4.2 绩效考核理论研究 |
2.4.3 平衡记分卡在我国的运用研究 |
2.4.4 文献评述 |
3 SZ银行贸易金融事业部绩效考核体系现状及分析 |
3.1 SZ银行贸易金融事业部简介 |
3.1.1 SZ银行贸易金融事业部概况 |
3.1.2 SZ银行贸易金融事业部特点 |
3.1.3 SZ银行贸易金融事业部组织架构和岗位设置 |
3.2 SZ银行贸易金融事业部绩效考核现状 |
3.2.1 SZ银行贸易金融事业部绩效考核流程 |
3.2.2 SZ银行贸易金融事业部绩效考核目标 |
3.2.3 SZ银行贸易金融事业部绩效考核内容 |
3.3 SZ银行贸易金融事业部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 |
3.3.1 事业部考核流程未能达到预期效果 |
3.3.2 考核目标缺失严重阻碍事业部发展 |
3.3.3 事业部考核指标和权重不够科学合理 |
3.4 SZ银行贸易金融事业部绩效考核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3.4.1 绩效考核沟通渠道不畅 |
3.4.2 事业部缺乏战略目标指导 |
3.4.3 绩效管理理念有待更新 |
4 基于平衡记分卡的SZ银行贸易金融事业部绩效考核体系优化思路 |
4.1 优化方向 |
4.1.1 引入平衡记分卡的可行性 |
4.1.2 引入平衡记分卡的必要性 |
4.2 优化原则 |
4.3 优化框架 |
5 基于平衡记分卡的SZ银行贸易金融事业部绩效考核体系优化设计 |
5.1 SZ银行贸易金融事业部绩效考核流程优化 |
5.1.1 考核准备阶段 |
5.1.2 考核实施阶段 |
5.1.3 考核反馈阶段 |
5.2 SZ银行贸易金融事业部绩效考核目标优化 |
5.2.1 SWOT分析 |
5.2.2 制定战略目标 |
5.2.3 绘制战略地图 |
5.3 SZ银行贸易金融事业部绩效考核内容优化 |
5.3.1 优化考核维度 |
5.3.2 重设指标权重 |
5.3.3 绩效考核对比 |
6 平衡记分卡绩效考核体系的实施及保障措施 |
6.1 平衡记分卡绩效考核体系的实施 |
6.1.1 全行形成绩效考核制度 |
6.1.2 各部门积极配合执行 |
6.1.3 充分运用考核结果 |
6.2 实施平衡记分卡绩效考核体系可能存在的障碍 |
6.2.1 被考核人员消极对待 |
6.2.2 部门领导可能不够重视 |
6.2.3 考核结果容易缺乏控制 |
6.2.4 考核指标容易过时 |
6.3 实施平衡记分卡绩效考核体系的保障措施 |
6.3.1 争取考核对象支持 |
6.3.2 压实部门领导责任 |
6.3.3 成立绩效考核小组 |
6.3.4 建立动态指标体系 |
7 总结和展望 |
7.1 本文研究结论 |
7.2 本文研究不足 |
7.3 进一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利用电子记分卡进行试卷分析方法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机器学习的答题卡客观题识别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程长青.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1)
- [2]基于平衡计分卡的京东方并购法国SES绩效评价研究[D]. 祁朋伟. 河北师范大学, 2021(12)
- [3]引入智力资本的BSC绩效管理应用研究 ——以G传媒公司为例[D]. 赵玲玲. 河北地质大学, 2021(07)
- [4]平衡计分卡在B银行绩效评价中的应用与优化研究[D]. 周宇晗. 山东财经大学, 2021(12)
- [5]平衡记分卡在A银行M支行客户经理绩效评价中的应用研究[D]. 王翊. 苏州大学, 2020(03)
- [6]基于平衡计分卡的淮海农商银行支行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 孙逸凡.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4)
- [7]基于平衡计分卡的江苏兴瑞会计师事务所绩效管理研究[D]. 刘晓敏. 华东交通大学, 2020(01)
- [8]C集团公司的全面预算管理优化研究[D]. 祖业彤.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9]基于平衡记分卡的L公司战略绩效评价研究[D]. 董浩.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20(09)
- [10]基于平衡记分卡的SZ银行贸易金融事业部绩效考核体系优化研究[D]. 马思渊. 苏州大学, 2020(03)
标签:平衡计分卡论文; 绩效评价论文; 绩效管理论文; 绩效指标论文; 企业绩效评价体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