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南极假丝酵母生产的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基本性质研究(英文)(论文文献综述)
李霄汉[1](2021)在《熊蜂生假丝酵母发酵鱼油产槐糖脂条件优化与产物性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罗成坤[2](2021)在《球拟假丝酵母生产槐糖脂的发酵动力学建模和工艺过程优化研究》文中提出槐糖脂是一种由非致病菌球拟假丝酵母(Starmerella bombicola O-13-1)利用可再生资源生产的糖脂类生物表面活性剂。是目前国际范围内产量最高的生物表面活性剂。由于具有良好的润湿性、发泡性、抗肿瘤性、抑菌性、抗病毒性、无毒性、可生物降解等优良特性,槐糖脂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农业、食品、生物医学、生物修复、石油开采、化妆品等领域,然而因为其发酵成本高、发酵效率低、产物分离困难等因素,限制了其大规模生产。本论文重点进行了槐糖脂发酵的中试放大研究、建立了槐糖脂的分批发酵及分批补料发酵动力学模型并应用该模型对其他糖脂类表面活性剂实验数据进行了适用性评价。以葡萄糖和大豆油作为碳源,利用Starmerella bombicola O-13-1在10 L发酵罐中进行分批补料发酵实验。首先,通过组间观察和数据监测,研究了不同转速和通气量对槐糖脂(SLs)产量的影响,以确定适用于工业发酵的通气量和搅拌速度范围。然后采用经验放大方法,分别以雷诺准数(Re)、非通气搅拌功率和发酵液之比(P0/VL)和氧转移速率(KLa/k)三个放大原则为标准进行了100 L罐条件的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当控制搅拌转速为400 rpm时,通气量分别为0.3vvm和0.6 vvm对SLs产量有显着性差异,通气量达到1.5 vvm时SLs产量开始下降,因此,选择0.6 vvm和1.5 vvm分别作为放大过程中曝气量计算的下限和上限。当搅拌转速为750 rpm时,SLs量最大(184.67 g/L),而在400 rpm时仅为128.22 g/L,因此,选择750 rpm和400 rpm分别作为放大过程中搅拌速率计算的上限和下限。在确定转速和通气量范围后,选择恒定KLa/k放大方法进行100L发酵,SLs产量达到了108 g/L,结果表明此种方法更适用于SLs的中试放大计算。根据不相溶双底物发酵液特性,提出了球拟假丝酵母(S.bombicola)生产槐糖脂的分批发酵非结构化动力学模型,该模型包含了生物量、油酸、葡萄糖、槐糖脂产量。提出了油酸液滴在发酵液中随表面活性剂增加,液滴体积的变化方程。经MATLAB软件拟合后,模型精度分别达到0.9583、0.9925、0.9612、0.9918。产物生成方程中的和均大于0,表示该发酵属于部分生长偶联型发酵。使用该模型对鼠李糖脂数据进行适用性评价,模型精度达到0.8971、0.9891、0.9970、0.9845。应用该模型分别研究了转速在150 rpm、300 rpm和450 rpm下的球拟假丝酵母的生理代谢参数值,研究表明,450 rpm时的槐糖脂最大菌体比生长速率和最大菌体浓度值最高,更适于菌体生长。当转速为300 rpm和450 rpm时,消耗单位葡萄糖产脂率基本相等,而消耗单位油溶性碳源产脂率后者较大,这意味着在增大转速的同时,可以适当增加发酵体系中的油浓度。根据工业发酵生产的要求,分批补料发酵方式更为常见,因此本文进一步提出了球拟假丝酵母(S.bombicola)生产槐糖脂的分批补料发酵非结构化动力学模型,该模型包含了生物量、大豆油、葡萄糖、槐糖脂产量。经MATLAB软件拟合后,模型精度分别达到了0.9724、0.9202、0.9644、0.9905。根据模型计算与分析了发酵过程中各时间段的槐糖脂比合成速率和发酵液中各物质浓度的关系。
彭斌[3](2021)在《新型类母乳OMO型结构酯的酶法合成、动力学模拟及对肝细胞脂质代谢的影响》文中认为中长链甘油三酯(MLCTs)是指甘油骨架上同时含有长链脂肪酸和中链脂肪酸的结构甘三酯,因其在人体中独特的代谢途径和在免疫系统中所起的积极作用等成为油脂领域研究的热点。到目前为止,MLCTs已被合成主要有四种,及MLL、MML、LML、MLM,大多数在结构上是脂肪酸链长和位置的差别。有研究表明MLCTs在降低体重预防肥胖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影响体内脂质代谢;同时MLCTs在提供人体必需脂肪酸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MLCTs具有较高的潜在营养价值,或可用作植物油替代品。1,3-二油酸-2-中链脂肪酸(OMO)型结构酯是一类具有类似母乳结构酯1,3-二油酸-2-棕榈酸(OPO)的新型甘油三酯,由两个油酸分布在甘油骨架的sn-1,3位,一个中链脂肪酸分布在甘油骨架的sn-2位组成,是一种LML型的MLCTs。理论上,这种结构酯既可能有MLCTs的功能,也可能有母乳结构酯的部分功能。然而,目前关于类母乳OMO型结构酯及其功能的研究未见报道。为深入了解OMO型结构酯的酶法合成性质和功能,提升工业上OMO型结构酯在功能食品领域的开发应用,本研究采用香樟籽油与油酸(甘油三酯与脂肪酸)、椰子油与高油酸菜籽油(甘油三酯与甘油三酯)二种方式酶法合成高OMO型结构酯含量的MLCTs,GC/HPLC-APCI-MS技术检测分析结构酯上脂肪酸的组成含量和位置分布;研究微量水分油体系中常见四种脂肪酶(Lipozyme RM IM、Lipozyme TL IM、Novozym 435和AO IM)催化合成OMO型结构酯过程中,酶催化性能和结构变化规律;分子动力学和量子化学从分子水平上深入探讨外界因素如何影响脂肪酶结构和OMO型结构酯合成过程中过渡态四面体的形成及反应能垒等催化机制;最后研究探讨OMO型结构酯对油酸诱导的人肝细胞LO2脂质沉积的影响及其机制。本研究可为二种方式酶法合成结构酯提供普适性的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以樟树籽油和油酸为原料,采用脂肪酶Lipozyme RM IM合成了高OMO含量的MLCTs,并对其酰基迁移速率(RAM)进行了研究。在底物樟树籽油与油酸的摩尔比为1:4、酶用量为10%、反应温度为60 oC、反应时间为24 h的最佳条件下,OMO结构酯的产率(YST)最大可达64.45%,同时RAM为28.66%。在底物摩尔比(r2=0.999,P<0.01)、酶用量(r2=0.988,P<0.01)、温度60 oC以下(r2=0.923,P<0.05)和反应时间24 h内(r2=0.940,P<0.05),YST与RAM呈显着正相关。而在温度60 oC以上(r2=-0.682,P>0.05)或反应时间24 h以上(r2=-0.594,P>0.05)时,YST与RAM呈负相关。分子动力学模拟验证了温度对脂肪酶Lipozyme RM IM结构的影响,随着温度的升高,酶活性位点盖子的打开程度增加,有助于底物侵入酶活性中心催化三元体。当温度高于333 K(60 oC)时,促进了活性中心催化三联体的重排,导致酶催化活性降低和引发酰基迁移。这项研究有助于理解甘油三酯与脂肪酸酸解合成结构酯在高温下酰基迁移的触发机制,发现在无溶剂反应体系中,反应温度是平衡YST和RAM的关键因素。2、在脂肪酶Lipozyme RM IM催化的椰子油与高油酸菜籽油酯酯交换反应中,通过促进酰基迁移,合成了高OMO含量的结构酯。正交试验L25(55)结果表明,在椰子油与高油酸菜籽油摩尔比为50:50、酶用量为12%、反应温度为60 oC、反应时间为2 h、水活度为0.07的条件下,OMO结构酯的最大产率为45.65%。低水活度下,酰基迁移率较高(10.86%vs 5.07%无水体系),由于中链脂肪酸向甘油骨架上sn-2位置迁移,促进了OMO型结构酯的合成。分子动力学模拟发现,在低含水量(5%)下,水分子通过氢键稳定Lipozyme RM IM的整体结构,有助于固定脂肪酶催化的活性中心,使底物更容易插入活性位点,从而提高酶的活性。3、以椰子油和菜籽油为原料,在微量水分油体系中,通过不同脂肪酶催化反应合成了OMO型结构酯,通过实验分析和计算机模拟,比较了Lipozyme RM IM、Lipozyme TL IM、Novozym 435和米曲霉固定化脂肪酶(AO IM)四种脂肪酶的稳定性,阐明了Novozym 435在OMO型结构酯合成过程中的催化机理。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分子动力学模拟(MD)结果表明,有序结构(α-螺旋和β-折叠)的减少导致酶活性的降低。与Lipozyme RM IM和Novozym 435相比,Lipozyme TL IM和AO IM表现出更好的稳定性,可能是由于Lipozyme TL IM的短链覆盖了活性位点,AO IM的活性中心与水之间形成氢键。在四种脂肪酶中,AO IM表现出最佳的催化性能:3 h时OMO型结构酯产率为30.7%,48 h内具有良好的催化稳定性。密度泛函理论结果表明,在OMO型结构酯的合成过程中,添加Novozym 435(来源于南极假丝酵母脂肪酶B,CALB)显着降低了反应能垒(有脂肪酶CALB时反应能垒为64.4 KJ/mol,无脂肪酶时为332.7KJ/mol),由于过渡态四面体中间体的形成,有助于生成OMO型结构酯。微量水分油体系可能是脂肪酶催化合成OMO型结构酯的一种绿色高效的替代反应环境,研究对脂肪酶在甘油三酯酯交换合成结构酯过程中的稳定性/不稳定性及催化机理提供了重要的认识。4、反应环境对脂肪酶的结构稳定性和催化活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采用MD模拟和FTIR研究了正己烷、甲醇、超临界CO2(sc CO2)、1-丁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离子液体([BMIM][BF4])以及三油酸甘油三酯(作为无溶剂体系处理)等五种非水相体系和水相体系,对南极假丝酵母脂肪酶B(CALB)结构性质的影响。均方根偏差(RMSD)分析表明,脂肪酶CALB在正己烷(0.239nm)和三油酸甘油三酯(0.188 nm)中的结构变化均小于在水溶液(0.275 nm)中的结构变化,说明脂肪酶CALB在正己烷和三油酸甘油三酯中具有良好的结构稳定性。此外,回旋半径(Rg)分析表明,在甲醇中,脂肪酶CALB结构的致密性显着降低(P<0.05),导致脂肪酶稳定性下降。二级结构分析表明,在非水相体系中,脂肪酶的β-折叠和γ-转角的含量减少,α-螺旋和无规卷曲的含量增加。基于残基接触图谱的三级结构分析,非水相体系中脂肪酶的一级结构比水相体系中脂肪酶的一级结构保留得更多。FTIR结果表明,正己烷和三油酸甘油三酯是适宜的反应环境,有利于脂肪酶CALB各化学键的稳定。这项研究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反应环境与脂肪酶CALB结构之间的关系,确定适合脂肪酶CALB稳定的反应环境。5、研究探讨了不同甘油三酯对油酸诱导的人肝LO2细胞脂质堆积的影响及其机制。用油酸(OA)、OA+椰子油(CO)、OA+菜籽油(RO)、OA+CO和RO的物理混合油(CROM)、OA+CO和RO的酯交换油(CROI,富含MLCTs)、OA+OMO(MLCTs中的一种)和OA+OPO,与OA组对比,OA+CROI和OA+OMO培养肝细胞LO2显着降低细胞内总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的含量(P<0.05)。此外,CROI和OMO下调二酰甘油酰基转移酶(DGAT1)蛋白的表达,上调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蛋白的表达。实验结果表明,富含MLCTs的CROI和OMO型结构酯能改善油酸诱导的LO2细胞脂质积聚,调节脂质代谢相关蛋白的表达。
陈文艺[4](2021)在《金属有机骨架负载脂肪酶及其在油脂改性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脂肪酶具有高度专一性、高催化效率和对环境友好等特点,这使得其成为工业上重要的生物催化剂。脂肪酶的固定化技术克服了游离脂肪酶易失活、稳定性差、难以回收利用等缺点,扩大了脂肪酶的实际应用范围。金属有机骨架(MOFs)具有独特的性质,如比表面积大、孔隙率高、孔径易调节、金属节点和配体易修饰、合成条件温和等,其作为固定化脂肪酶的新型载体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本文采用共沉淀法将脂肪酶固定在MOFs上,研究了其酶学特性;并将其应用于甘油解反应以及酯化反应中,研究了固定化脂肪酶在这两种反应体系中的催化效果及重复利用性。1.通过共沉淀法制备了GMP/Tb、AOL@GMP/Tb以及CALB@GMP/Tb,并采用XRD、SEM、TEM、XPS、ATR-FTIR、TGA、CLSM和CD对其进行表征。对GMP/Tb、AOL@GMP/Tb以及CALB@GMP/Tb的XRD、SEM以及TEM的表征发现,三者均是无定形的非晶体结构,是由不规则球体构成的纳米颗粒,粒径尺寸约为40 nm,且GMP/Tb固定化AOL和CALB之后,纳米颗粒的结构和形貌未发生改变;XPS、FTIR、TGA及CLSM表征发现,脂肪酶成功地负载在GMP/Tb上;CD分析发现,脂肪酶固定化以后其α-螺旋含量降低、β-折叠含量升高,表明刚性有所增强。2.优化了GMP/Tb负载脂肪酶的酶蛋白浓度条件。结果表明,最佳酶蛋白浓度分别为1.93(AOL)、3.66(TLL)、1.98(RML)、2.36(CALA)、7.92(CALB)、2.92(LU)和2.31(BCL)mg/m L;在此条件下,其蛋白固载量以及酶活回收率分别为19.17 mg/g和98.40%、43.09mg/g和97.32%、15.00 mg/g和92.59%、16.41 mg/g和71.08%、62.15 mg/g和70.13%、34.79mg/g和87.62%以及10.39 mg/g和53.23%。Lipase@GMP/Tb的酶学稳定性研究表明,其具有相对较高的热稳定性、有机溶剂耐受性和储存稳定性;其中,Lipase@GMP/Tb在叔戊醇中放置3h后仍能保持88%以上的初始酶活,在4℃下储藏13天后,相对活性仍高达86%以上。此外,大多数Lipase@MOFs都表现出较高的酶活。3.在上述固定化酶成功制备的基础上,以Lipase@GMP/Tb作为催化剂,大豆油和甘油作为底物催化甘油解反应制备DAG。固定大豆油/甘油摩尔比以2:1,加酶量为4%,优化反应温度和时间。结果如下:1)对于AOL@GMP/Tb、TLL@GMP/Tb、RML@GMP/Tb,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12h,DAG含量分别达到56.45%、56.04%和57.07%;重复使用5个批次,均仍能保留88%以上的酶活性。2)对于CALA@GMP/Tb,初始水分含量20%,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12h,DAG含量达到63.35%;重复使用5个批次,仍可保留78.16%的酶活性。3)对于LU@GMP/Tb,初始水分含量20%,反应温度40℃,反应时间12h,DAG含量达到59.25%;重复使用3个批次,仅剩65.11%的酶活性。4)对于BCL@GMP/Tb,初始水分含量10%,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24h,DAG含量达到62.76%;重复使用4个批次,仅剩63.07%的酶活性。此外,对AOL@GMP/Tb和CALA@GMP/Tb催化甘油解反应的热动力学进行了研究,得到表观活化能Ea分别为27.06和42.11 k J/mol,反应速率常数和反应温度在所设定温度范围内之间的阿累尼乌斯方程可分别表示为:Lnv0=4.5512-3.2549/T和Lnv0=9.6369-5.0645/T。另外,在所究的Lipase@MOFs中,大多数Lipase@MOFs都具有较高的甘油解活性,反应所得DAG含量均达到50%以上,TAG转化率在65%以上。但是,CALB@MOFs(除CALB@GMP/Fe外)的甘油解活性却非常差,TAG转化率均低于5%。4.进一步以油酸与甘油为反应底物,研究了CALB@GMP/Tb(其他Lipase@GMP/Tb不具有酯化活性)在无溶剂体系下催化酯化反应的特性。当油酸/甘油摩尔比为2:1时,经优化该反应最适宜的温度、加酶量和反应时间分别为70℃、4.56%和12 h,DAG含量为67.08%,油酸转化率为97.64%;当底物摩尔比为3:1时,经优化该反应最适宜的温度、加酶量和反应时间分别为70℃、4.26%和24 h,TAG含量为87.89%,油酸转化率为99.10%。此外,在催化油酸与甘油(摩尔比为3:1)的酯化反应中,大多数CALB@MOFs都表现出较高的酯化活性,酯化率均达到95%以上,TAG含量为75%至90%。重复利用性表明,在最佳反应条件下(底物摩尔比为3:1),CALB@GMP/Tb在重复使用7次后仍保留其初始酯化活性的92.74%。5.研究了CALB@GMP/Tb催化不同链长脂肪酸与甘油酯化反应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当脂肪酸与甘油的摩尔比为3:1时,辛酸、癸酸、月桂酸和肉豆蔻酸的酯化率高达100%,亚油酸和油酸的酯化率分别为99.83%和99.10%,而棕榈酸的酯化率则为95.42%,说明CALB@GMP/Tb催化酯化的效果与脂肪酸的空间位阻有关。进一步评估了CALB@GMP/Tb催化高酸价油脂酯化脱酸的能力,结果表明,CALB@GMP/Tb对高酸价油脂脱酸的效果要优于Novozym 435,脱酸后油酸的含量都降低到1.6%以下,TAG含量高达87-89%,DAG含量约为10%。
王睿[5](2020)在《基于理性设计及两亲聚合物修饰提升华根霉脂肪酶特性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微生物是脂肪酶的重要来源,其中根霉是微生物脂肪酶的重要生产菌。根霉脂肪酶已广泛应用于酶促酯交换、酶促酯水解、油脂精炼等工业,但是根霉脂肪酶属于中温酶,高温下半衰期(t1/2)较短,而且酸碱耐受性差,在应用过程中易失活,其耐受性及催化活性还有待提高。本文综合利用了二硫键设计、基于折叠自由能(ΔΔG)的理性设计、分子动力学模拟等手段,对来源于华根霉(Rhizopus chinensis CCTCCM201021)的脂肪酶r27RCL进行设计、筛选和优化,从“小而精”的突变库中筛选到了热稳定性和耐碱性提高的突变体,再利用化学修饰的手段,进一步提高酶的活性。具体内容包括:(1)通过引入二硫键的方式提高酶分子的热稳定性。以Disulfide by Design软件对脂肪酶r27RCL内部及表面可能形成的二硫键突变位点进行预测,从中选择了表面7对、内部5对潜在的二硫键进行实验验证。最终筛选出分子表面的二硫键突变m9/10(S85C/Q145C)和分子内部的二硫键突变m17/18(F223C/G247C)。m9/10及m17/18的T5030值分别提高4.2℃和8.5℃,60℃下的t1/2比野生型分别提高4.5倍和19倍;m17/18的最适p H由8.0上升至9.0;碱性条件下的耐受性也有所提升。(2)通过理性设计(Fold X5)的方法提高酶分子的热稳定性。以突变位点的ΔΔG和位点的柔性(B-factor和RMSF)为筛选依据,综合选取了19个氨基酸位点(共30个点突变)进行实验验证,获得了热稳定性显着提升的突变酶m22(S142A)、m26(S250Y)、m28(Q239F)和m29(D217V)。突变酶中m29的Topt提升至45℃,T5030值分别提高了4.1℃,5.5℃,6.0℃和7.2℃,60℃下的t1/2比野生型分别提升4.6、5.3、7.6和14.5倍。突变体的模拟结构分析表明脂肪酶局部结构的疏水性是热稳定性提高的主要因素之一。分子动力学模拟(MD)结果表明,突变限制了脂肪酶局部区域的柔性从而提高了热稳定性。(3)组合正向突变位点获得组合突变酶m30(F223C/G247C/S85C/Q145C),m31(S142A/S250Y/Q239F/D217V)和m32(F223C/G247C/S85C/Q145C/S142A/S250Y/Q239F/D217V)。m30、m31和m32的Topt上升至45℃、45℃和50℃,T5030值分别提高了14.2℃、15.8℃和21.2℃,60℃下的t1/2比野生型分别提升34.4、41.8和74.7倍。m30和m32的p Hopt均由8.0变化至9.0,耐碱性提升。(4)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MD)研究了m31和m32热稳定性提高的机制,结果表明,r27RCL中部分氨基酸残基的均方根涨落(RMSF)值远高于m31和m32中的对应位点,说明突变使得部分不稳定的氨基酸柔性变小,从而使整个酶更加稳定;m31和m32的溶剂可及表面积(SASA)、回旋半径(Rg)和吉布斯自由能变(ΔΔG)较r27RCL下降约7 nm2、0.02-0.03?和25-50 kcal/mol,表明热稳定性突变体的结构更加紧密;m31和m32较r27RCL均多形成了一对盐桥(Glu292-His171),也使它们具有更好的稳定性。(5)基于两亲聚合物对酶的化学修饰提高脂肪酶催化活性。以均苯三甲醛、聚乙二醇(3-氨丙基)醚和1,6-二氨基己烷或1,12-二氨基十二烷为原料,设计并合成类亚胺型新型两亲聚合物P1和P2。它们在水溶液中形成纳米颗粒,并可以进一步包裹脂肪酶形成粒径为150-600 nm的纳米粒子。聚合物的包裹可以显着提升脂肪酶的催化性能,在P1和P2添加浓度为0.04 m M时,可将脂肪酶催化活性提升2.75和3倍。此外,P1还对热变性和化学变性脂肪酶的构象起到促进复性的作用。综合分析表明,聚合物起到促进酶活和辅助复性的作用可能主要通过以下因素实现:1)聚合物提供酶催化的油水界面,2)聚合物中亲水的乙二醇结构和酶分子中的氨基形成氢键。
蒋希芝[6](2020)在《桑椹花青素的结构修饰和纳米复合物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花青素是亲水性的多酚类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具有广泛的生物学特性,如抗氧化、抗衰老、抗炎、抗菌和抗癌,在医药、食品等领域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然而,花青素相对较低的稳定性降低了其生物利用度,限制其应用价值,因此,减少花青素降解和控制释放尤为重要。目前,结构修饰和复合载体是花青素稳定化的两种有效方法。桑椹中花青素含量丰富,其主要成分为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Cyanidin-3-O-glucoside),也是天然色素的重要来源之一。本课题选取成熟桑椹果实,采用酸化乙醇溶剂提取,经D101大孔树脂纯化后制得桑椹花青素,对花青素进行酰基化结构修饰、制备Fe3O4/花青素磁性生物纳米复合材料和新型生物基水凝胶,探讨其生物学特性和作用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生物酶法,对桑椹花青素进行酰基化修饰,并与非酰基化花青素进行对比分析。运用单因素实验筛选脂肪酶、反应溶剂和酰基供体,分析对花青素酰基转化率的影响,其转化率最大为13.5%。运用正交试验,确定酰基化反应的最佳条件为南极假丝酵母脂肪酶为酰基化催化酶、吡啶为催化反应溶剂、没食子酸甲酯为酰基供体,反应时间12h,花青素浓度2mg/m L时,酰基化效果最好。采用傅里叶红外(FTIR)、HPLC-MS对产物进行分析,经鉴定,酰基化产物为单酰基或多酰基花青素。(2)研究温度、光照、pH值等条件对酰基化花青素稳定性的影响。酰基化可提高花青素的热稳定性、光稳定性和耐酸碱稳定性,相同温度下,酰基化花青素保留率提高5%,光照6天后,酰基化花青素的保留率仍高达96.1%。酰基化可以显着增加花青素体外抗氧化性,增强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总还原能力比非酰基化花青素提高30%,金属离子螯合能力高达到90%。酰基化花青素细胞活性抑制率可达81%,而非酰基化花青素仅为50%,因此,酰基化花青素可以有效抑制细胞增殖。(3)利用吸附法制备pH敏感型Fe3O4/花青素磁性生物纳米复合材料,并研究了花青素释放效果。采用水热法,一步合成高分子聚合物改性的表面功能化的磁性纳米粒子,利用制备的磁性纳米粒子吸附花青素(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考察吸附比例、pH值、反应温度、时间和溶剂等对花青素吸附效果的影响,当花青素和Fe3O4质量比为1:50,反应温度60℃,在pH8的溶液中反应20h,Fe3O4对花青素的吸附效果最好,反应溶液澄清透明。通过物理手段,将吸附了花青素的磁性纳米粒子进行释放试验,分析解离溶剂、pH值、反应温度和时间等对花青素释放效果的影响。采用吸光度法测定花青素的释放效率,Fe3O4与花青素复合后的络合物粉末在酸性甲醇溶液中的一次释放率为60.9%,两次总释放效率可达80%。(4)对Fe3O4/花青素磁性生物复合材料性能进行结构表征,研究功能化磁性纳米粒子的结构特性。Fe3O4纳米颗粒的微观表面呈粗糙的多孔结构,而Fe3O4/花青素磁性生物复合物的表面变得光滑,透射电镜显示Fe3O4/花青素磁性生物复合材料,其透明度大大减弱。Fe3O4/花青素磁性生物复合材料的平均粒径约为222nm,与Fe3O4相比较,其粒径增大,电荷减少。Fe3O4/花青素复合物在1000cm-1~1300cm-1处出现花青素C-O特征峰,以上结果均表明花青素已成功地复合在Fe3O4粒子上。在弱碱性环境下,Fe3O4的-OH、花青素的-OH以及碱液中的-OH形成Fe3O4/花青素磁性生物复合材料;酸性条件下,Fe3O4/花青素磁性生物复合材料解离为Fe3O4纳米粒子和花青素,实现花青素的释放。(5)基于上述研究工作基础,以PVA水凝胶为基体,分别制备Fe3O4生物基水凝胶、Fe3O4/花青素(ANC)生物基水凝胶、原花青素(OPC)生物基水凝胶,并对特性进行研究。采用水和近红外两种方法诱导断裂的水凝胶样品自愈,直至全部愈合。新型生物基水凝胶均具备水促愈合功能,将水活性动态硼酸盐键引入到PVA水凝胶中,硼酸根离子与聚乙烯醇(PVA)微晶的羟基形成的硼酸盐键,通过吸水作用提供了动态共价交联的硼酸盐键,从而引发化学自愈。在近红外激光照射下,诱导自愈,PVA/Fe3O4/ANC/EG水凝胶,最高温度可上升至64℃,光热性能优异。与纯PVA水凝胶相比,所制备的新型生物基水凝胶在高拉伸力和极限断裂位移方面具有的良好力学性能。PVA水凝胶导电性较差,电压仅为22.4mV,而添加了石墨粉末的水凝胶导电性均大大增加,PVA/Fe3O4/EG、PVA/Fe3O4/ANC/EG和PVA/OPC/EG水凝胶导电性分别增大到56.0mV、52.0mV和63.6mV。原花青素的-OH基团能够与有机染料叔胺基的氮原子和磺酸基的氧原子形成氢键,呈现出对水中溶解的有机染料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水凝胶表面负载盐晶体(Na Cl),30min内基本溶解,表现出良好的抗盐垢作用。红外光照射下,水凝胶表现出较强的热局部化效应,从而大大减少热量向水体扩散,有效地控制蒸发面附近的热量,减少不必要的热损失。对水凝胶的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和分析,新型生物基水凝胶自愈合遵循物理(水凝胶微晶的熔化/再结晶)和化学(硼酸盐键的可逆共价交联)自愈合诱导机制及多羟基吸附机理。通过上述分析,确定了生物酶法酰基化桑椹花青素不同的酰基化位点、酰基类型和酰基数量,有效提高花青素稳定性;通过物理分子间吸附制备Fe3O4/花青素磁性生物复合材料,实现花青素的有效释放,从而开发花青素可控释放、靶向作用的新思路;制备的生物基水凝胶具有生物活性和光热效应,可应用于柔性穿戴、海水净化、伤口愈合敷料等领域,为天然花青素的应用和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刘佳[7](2020)在《生物表面活性剂槐糖脂的性能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生物表面活性剂具有表面性能优异、生物相容性好、生物降解性好等特性,在日化、环境、医药、食品和纺织等领域呈现出潜在的应用价值。生物表面活性剂种类繁多,其中槐糖脂(SL)是糖脂类生物表面活性剂中有应用前途的一类表面活性剂。本论文以SL为研究对象,研究了SL、SL分别与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和鼠李糖脂(RL)复配体系的理化性质,并探究了它们在棉织物前处理工艺和棉织物皂洗上的应用。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SL是一种低泡型表面活性剂,其临界胶束浓度(CMC)为158 mg/L,SL在CMC下可将水的表面张力降至34.72 m N/m。SL的化学需氧量比同浓度渗透剂的降低了52%,五日生化需氧量与化学需氧量的比值为0.44,说明SL的可生化性好。优化了复配体系SL/SDBS和SL/RL的复配比例,在优化比例下,复配体系SL/SDBS和SL/RL对棉帆布的润湿时间均少于10 s,乳化性能也分别提高了6%和27%,其耐碱(氢氧化钠)效果显着,都达到了35 g/L。(2)在退煮漂一浴法和三步法工艺中,复配体系SL/SDBS和SL/RL的应用效果均优于单独使用SL。退煮漂一浴法与传统三步法工艺相比,复配体系SL/SDBS和SL/RL的应用效果优于高效精练剂,且棉织物的各项性能均有所提升。从节能环保的角度考虑,退煮漂一浴法可以代替传统三步法。(3)复配体系SL/SDBS对活性染料染色棉织物的皂洗效果最为明显,当染料量为5%时,SL/SDBS复配体系的皂洗效果比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提高了62%。染料量在2%~4%时,复配体系SL/RL的皂洗效果优于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在SL/SDBS和SL/RL复配体系中加入聚乙烯吡咯烷酮、羧甲基纤维素钠、碳酸钠和硅酸钠,对两种复配体系都有一定的助洗作用,其中聚乙烯吡咯烷酮的助洗效果最突出,对复配体系SL/SDBS和SL/RL皂洗效果分别提高了3.8%和3.6%,棉织物摩擦牢度和皂洗牢度有0.5~1.0级的提升。以上结论表明,生物表面活性剂SL具有优异的表面活性,与SDBS和RL的协同作用可以有效提高其性能,SL的复配体系在棉织物前处理和棉织物皂洗工艺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该研究为SL在纺织染整领域的开发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靳文斌[8](2019)在《介孔氧化硅固定化脂肪酶及其非水相催化应用》文中指出脂肪酶(EC 3.1.1.3),在水相中能够催化脂类物质水解,在非水相中催化酯合成、酯交换等反应,具有十分重要的工业应用价值。但是在非水相催化中,脂肪酶通常表现出比远低于水相体系催化活性,限制了其工业化应用。固定化酶技术可以很好的解决上述问题,显着改善脂肪酶分子的非水相催化活性和稳定性。介孔氧化硅siliceous mesocellular foams(MCFs)由于具有较大的孔径、孔体积和比表面积,且易于表面修饰,是一种十分优异的固定化酶载体。本研究以不同功能基团修饰MCFs为载体,以根霉来源脂肪酶r27RCL和南极假丝酵母来源脂肪酶CALB为模式酶,采用不同方法固定化脂肪酶,研究对脂肪酶分子非水相催化活性和稳定性的影响。1、基于脂肪酶具有“界面激活”特性,采用疏水性MCFs固定化脂肪酶,研究了载体表面疏水程度对固定化脂肪酶非水相催化活性和稳定性的影响。采用不同碳链长度的烷基硅烷修饰MCFs,并以此为载体固定化脂肪酶,固定化酶的负载量、非水相催化活性、有机相热稳定性、有机溶剂耐受性等均随着载体表面疏水程度增强而增加。其中十八烷基硅烷修饰MCFs固定化酶(MCFs-C18-r27RCL和MCFs-C18-CALB)表现出最高酯合成活性,合成辛酸乙酯活性分别是游离酶的15和20倍。固定化酶用于拆分苯乙醇,显示出良好的催化效果,其中MCFs-C18-r27RCL显着改善了对映体拆分性能(MCFs-C18-r27RCL,E≥400,eep≥99%;游离酶,E=4,eep=56%)。2、基于传统偶联剂戊二醛(G)固定化酶易于造成酶活性损失较大,选择以醛基阿拉伯胶(GA)为偶联剂,氨丙基修饰MCFs(MCFs-NH2)为载体,通过共价结合方式固定化脂肪酶,研究对固定化脂肪酶非水相催化活性和稳定性的影响。在最适条件下,醛基阿拉伯胶为偶联剂固定化酶(MCFs-NH2-GA-r27RCL和MCFs-NH2-GA-CALB)合成辛酸乙酯活性分别是戊二醛为偶联剂固定化酶(MCFs-NH2-G-r27RCL和MCFs-NH2-G-CALB)的1.3倍和1.2倍。此外,与戊二醛为偶联剂固定化脂肪酶相比,醛基阿拉伯胶为偶联剂固定化酶具有更高的有机相热稳定性和重复使用稳定性。例如,在70℃下孵育12 h MCFs-NH2-GA-r27RCL仍能保留45%的活性,MCFs-NH2-G-r27RCL则保留42%的酶活性。MCFs-NH2-GA-CALB能保留60%的相对活性,而MCFs-NH2-G-CALB则保留56%的相对活性。3、基于单一吸附固定化酶易于造成酶分子脱落等问题,采用疏水吸附和共价结合共同固定化脂肪酶,研究对脂肪酶分子非水相催化活性和稳定性的影响。以环氧基和辛基共同修饰的MCFs为载体(MCFs-epoxy-C8)通过共价结合和疏水吸附共同固定化脂肪酶,与采用单一固定化酶方式相比,MCFs-epoxy-C8固定化脂肪酶表现出较高的非水相催化活性、有机相热稳定性、甲醇耐受性和重复使用稳定性。例如,在70℃正庚烷中孵育12 h,MCFs-epoxy-C8-r27RCL仍能保留42%的活性,而辛基修饰的MCFs吸附固定化r27RCL(MCFs-C8-r27RCL)则保留40%的活性。MCFs-epoxy-C8-CALB能保留43%的活性,而辛基修饰的MCFs吸附固定化CALB(MCFs-C8-CALB)则保留40%的活性。在30%甲醇溶液中孵育2 h,MCFs-epoxy-C8-r27RCL保留34%的活性,而MCFs-C8-r27RCL保留20%的活性。在30%甲醇溶液中孵育96 h,MCFs-epoxy-C8-CALB保留98%的活性,MCFs-C8-CALB则保留81%的活性。4、基于传统交联剂戊二醛固定化酶易于造成酶活性损失较大,采用生物大分子作为交联剂固定化脂肪酶,研究对脂肪酶分子非水相催化活性和稳定性的影响。通过高碘酸钠介导的氧化反应制备了醛基阿拉伯胶(GA)和醛基海藻酸钠(SA)溶液,其醛基浓度分别为83 mM和20 mM。以此为交联剂在辛基修饰MCFs(MCFs-C8)孔道内交联酶的聚集体。两种生物大分子固定化脂肪酶均显示出较好的非水相催化活性、有机相热稳定性、甲醇耐受性和重复使用稳定性。例如,醛基阿拉伯胶在辛基修饰MCFs孔道内交联脂肪酶r27RCL聚集体(GA-CLEAs@MCFs-C8-r27RCL)合成辛酸乙酯活性为游离酶的12.2倍,在70℃正庚烷中孵育12 h仍能保留48%的活性,在30%甲醇溶液中孵育2 h保留37%的活性。而戊二醛固定化r27RCL(G-CLEAs@MCFs-C8-r27RCL)活性为游离酶的8.4倍,在70℃正庚烷中孵育12 h保留43%的活性,在30%甲醇溶液中孵育2 h保留35%的活性。醛基阿拉伯胶在辛基修饰MCFs孔道内交联脂肪酶CALB聚集体(GA-CLEAs@MCFs-C8-CALB)合成辛酸乙酯活性为游离酶的20倍,在70℃正庚烷中孵育12 h仍能保留57%的活性,在30%甲醇溶液中孵育96 h保留99%的活性。而戊二醛固定化CALB(G-CLEAs@MCFs-C8-CALB)活性为游离酶的13倍,在70℃正庚烷中孵育12 h保留42%的活性,在30%甲醇溶液中孵育96 h保留97%的活性。5、根据选用两种脂肪酶的催化特性,研究了固定化脂肪酶非水相催化应用性能。基于根霉来源脂肪酶r27RCL具有sn-1,3位置识别能力,以三棕榈酸甘油酯(PPP)和油酸为原料,采用不同固定化r27RCL合成1,3-二油酸-2-棕榈酸三甘酯(OPO)。在较优条件下(固定化酶添加量为30 mg,水含量为4%(油重),三棕榈酸甘油酯与油酸摩尔比为1:6,反应温度为50℃,反应时间为48 h),GA-CLEAs@MCFs-C8-r27RCL催化合成OPO获得最高油酸占有率(37%),重复使用5次后仍能保留较高的转化率。基于CALB具有较好的非水相催化能力,以大豆油和甲醇为原料,采用不同固定化CALB合成生物柴油。在较优条件下(固定化酶添加量为30 mg,水含量为12%(油重),油醇摩尔比为1:6,每6 h添加一次甲醇,反应温度为40℃,反应时间为24 h),GA-CLEAs@MCFs-C8-CALB催化合成生物柴油获得最高的脂肪酸甲酯的转化率(91%),重复使用5次后仍能保留较高的转化率。
王建荣[9](2019)在《Thermomyces dupontii脂肪酶高效制备及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表明Thermomyces dupontii脂肪酶(简称TDL)在洗涤、生物柴油、油脂改性等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潜力,而天然菌T.dupontii培养过程复杂,脂肪酶发酵活力低,限制了TDL产业化应用。要使TDL实现产业化,必须通过高效制备技术降低其生产成本。除了发酵酶活,温度特性也是工业领域关注的技术指标,TDL在低温条件下相对酶活性低,在高温条件下热稳定性差,因此若想将TDL广泛应用到不同工业领域,需要优化其温度特性。本论文针对限制TDL产业化应用的难点,通过五个方面(启动子优化、信号肽优化、组合策略高效表达、温度理性设计以及TDL及其突变体应用)对TDL进行系统的研究,为TDL的产业化奠定基础。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不同启动子对重组TDL在毕赤酵母表达的影响:研究了15种甲醇诱导型启动子和9种组成型启动子对TDL在毕赤酵母重组表达的影响,在15种甲醇诱导型启动子中,启动子PFLD1效果最好,其次为PAOX1和PDAS1,这三种不同启动子重组菌在5 L发酵罐最高酶活分别为27076 U/mL,24159 U/mL和22342U/mL。在所选的9种组成型启动子中,启动子PGCW14效果最好,其次为P0472和PGAP,这三种组成型启动子重组菌在5 L发酵罐最高酶活分别为17353 U/mL,15046 U/mL和14276 U/mL。(2)不同信号肽对重组TDL在毕赤酵母表达的影响:在最佳启动子PFLD1的基础上研究了7种异源信号肽、8种同源信号肽、2种密码子优化α-MF信号肽以及8种α-MF信号肽突变体对TDL表达的影响。在这25种信号肽中,D57-74效果最好,其次为Fre和D57-70,在摇瓶培养条件下D57-74,Fre以及D57-70重组菌的发酵酶活分别比对照提高了12.9%、9.1%和8.1%。D57-74重组工程菌在5 L发酵罐最高酶活为31137 U/mL,比对照菌提升了15%。(3)组合策略提升TDL在毕赤酵母的表达:在最佳启动子和最佳信号肽的基础上,通过组合策略(基因多拷贝、分子伴侣共表达和高密度发酵条件优化)进一步提升重组TDL在毕赤酵母的表达量。首先研究了基因拷贝数对TDL表达的影响,在216个转化子中多拷贝重组菌X33-T23(拷贝数为3)发酵酶活最高,在摇瓶培养和5 L发酵罐条件下分别比单拷贝重组菌提升了47.4%和26.8%。其次以X33-T23为宿主,共表达单分子伴侣蛋白能够有效提升重组TDL的表达量,在12种分子伴侣蛋白中,PDI效果最好,其次为KAR2,HAC1和ERO1,这四种分子伴侣蛋白共表达重组菌在5 L发酵罐条件下的发酵酶活分别为57521U/mL,54280 U/mL,54234 U/mL和48156 U/mL。以重组菌X33-T23-PDI为宿主,再分别转入分子伴侣蛋白发现双分子伴侣蛋白共表达不能进一步提升重组TDL的表达量。最后优化了高密度发酵的诱导温度和pH,在最佳诱导条件下重组菌X33-T23-PDI在5 L、50 L和30立方发酵罐的最高酶活分别达到81203U/mL、81062 U/mL和56121 U/mL。(4)理性设计优化TDL温度特性:通过去糖基化提高了TDL在低温条件下的酶活性,突变体N55D的最适反应温度为50℃(比TDL降低了10℃),N55D在30℃和40℃的相对酶活分别比TDL提升了28%和31%。通过增加二硫键和点突变提升了TDL在高温条件下的稳定性。首先通过引入二硫键提高TDL的热稳定性,二硫键突变体F12C/K237C和G66C/S121C在75℃水浴处理10分钟后,残留酶活分别是TDL的1.9倍和1.3倍。其次通过筛选获得点突变体42/45、98/100和103/104。在70℃水浴处理10分钟后,点突变体42/45、98/100和103/104残留酶活分别比TDL提高11%、13%和8%。最后通过组合二硫键突变体和点突变体进一步提升重组TDL的热稳定性,以二硫键突变体F12C/K237C为出发模板,通过组合突变获得7个热稳定性显着提升的组合突变体,其中组合突变体5效果最好。组合突变体5在75℃和80℃水浴处理20分钟后,残留酶活分别是TDL的6.9倍和4.6倍。(5)TDL及其温度突变体的应用研究:将TDL和N55D应用于造纸脱墨领域,TDL和N55D均能有效提升造纸脱墨效果,在30℃至50℃条件下,N55D的应用效果要好于TDL。将TDL和组合突变体5应用于肉鸡养殖领域,在玉米豆粕型饲料中添加TDL和组合突变体5均能提升肉鸡的日增重、粗脂肪消化利用率和养分表观利用率。相同添加量的情况下,组合突变体5的应用效果要好于TDL。本论文的研究结果为TDL的产业化应用奠定基础,此外也为脂肪酶的高效制备、温度理性设计以及在造纸脱墨和肉鸡养殖领域的应用提供技术参考。
黄伟谦[10](2019)在《烟曲霉脂肪酶AFLB的酶学性质及其结构功能关系研究》文中认为脂肪酶(E.C.3.1.1.3)是一种可以催化多种反应(如水解反应,酯化反应,酯交换反应等)的丝氨酸水解酶,并且广泛参与了工业上重要催化过程。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新型脂肪酶的需求日益强烈。来自南极假丝酵母的脂肪酶CALB是工业上使用最广泛的酶,它常被用于制备单一异构体手性药物以及合成可生物降解的聚酯等。研究发现,来自烟曲霉GIM 3.19的脂肪酶AFLB与CALB同源,存在较大应用前景。其酶学性质尚不清楚,分子结构亦未解析。本课题以脂肪酶AFLB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其重组酶的制备、酶学性质及三维结构的解析,并结合定点突变和分子动力学模拟等手段研究及阐述脂肪酶AFLB特殊的盖子结构和N末端亚结构域的结构与功能关系。这有利于对CALB家族脂肪酶更深入了解,并为其未来的蛋白质工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脂肪酶AFLB的克隆表达与酶学性质表征通过反转录PCR,成功克隆了烟曲霉脂肪酶AFLB的基因aflb,并成功构建大肠杆菌胞内表达的表达载体pET28a-aflb及其表达菌株。在20°C,0.05mmol/L IPTG,200rpm诱导24h的条件下在大肠菌胞内成功表达了重组的脂肪酶AFLB,并且通过金属螯合亲和层析和阴离子交换层析纯化获得了纯度90%以上的重组蛋白,产率约为1 mg/L。脂肪酶AFLB酶学性质表征发现,脂肪酶AFLB是嗜温脂肪酶,最适合反应温度为40°C,在45°C以下的稳定性较高,最适反应pH为7.5。脂肪酶AFLB对高浓度的NaCl(6 mol/L)有着较强的耐受性,同时对非极性有机溶剂(正己烷、二乙醚和甲苯)展现了强耐受性,对极性有机溶剂(DMSO、甲醇、乙醇、丙酮和乙腈)和表面活性剂(Triton X-100、Tween-80/60/20、SLS和SDS)的耐受性弱。脂肪酶AFLB的最适底物是含的短链脂肪酸的三丁酸甘油酯,其次是中长链长脂肪酸的甘油三酯(C8-18),同时具有严格sn-1,3位选择性。(2)脂肪酶AFLB晶体制备及其结构解析经过蛋白质预结晶实验确定了适合脂肪酶AFLB晶体生长的最优蛋白质浓度为12mg/mL。经过进一步的结晶条件的筛选,确定了脂肪酶AFLB晶体的生长条件为:环境温度为16°C,结晶液滴配方:10 mmol/L Tris(pH 8.0),100 mmol/L NaCl和1.8 mol/L ammonium sulfate,采用悬滴法可以获得具有高衍射质量的晶体。通过分子置换的方法解析了脂肪酶AFLB的晶体结构,最终分辨率为2.0?。上传数据库后脂肪酶AFLB的晶体结构获得PDB ID:6IDY。脂肪酶AFLB的结构属于传统的α/β水解酶折叠(α/βhydrolase fold)结构,含有16个α螺旋和7个β折叠片。脂肪酶AFLB的催化三联体是由S233、D318和H361三个氨基酸组成“氧负离子洞”是由T169和Q234两个氨基酸主链上的NH构成。脂肪酶AFLB与同源脂肪酶CALB的α/β水解酶核心区域结构相似性较高,其中两者的235个主链α碳原子的RMSD=1.407?。脂肪酶AFLB“盖子”区域是一段带有二硫键的无规则卷曲的。处于“盖子”中部的W275的大疏水侧链深入在脂肪酶AFLB疏水性催化口袋内部,从而使疏水的催化口袋与极性的环境相隔开以保护酶在非工作状态下的活力。脂肪酶AFLB的N端亚结构域是其重要的特征之一,也是首次发现的该亚家族脂肪酶特有的N端亚结构域。从所在位置和二级结构的组成来看,脂肪酶AFLB的N端亚结构域与嗜热酯酶和CALA-like脂肪酶的“帽子”亚结构域有着一定的相似性。这预示着脂肪酶AFLB的N端亚结构域可能在酯类底物的识别过程发挥着重要作用。(3)脂肪酶AFLB盖子结构对酶活力的调控与脂肪酶AFLB野生型相比,AFLB盖子突变体对三醋酸甘油酯的Km值降低了30%至63%,kcat值提高了1.6至5.6倍;然而各个盖突变体的半衰期值(t1/2)和蛋白熔解温度(Tm)有着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突变体AFLB-CALBlid和C273A/C281A的下降最为明显。这些结果表明,脂肪酶AFLB的盖子在保护酶稳定性中起着重要作用。通过盖子上单个关键氨基酸残基的突变(AFLB-W275A)或二硫键断裂(AFLB-C273A/C281A),即可以明显地提高脂肪酶AFLB对甘油酯底物的亲和力和催化活性,但会损害其结构稳定性进而负影响热稳定性。(4)脂肪酶AFLB的N末端亚结构域对酶活力的调控缺失螺旋α1(AFLB-D1-25)和α1-α2(AFLB-D1-59)的AFLB突变体仍然可以在大肠杆菌宿主中成功活性表达。螺旋α1-α3以及包含残基60-128的更长片段的缺失导致AFLB可溶活性表达失败。突变体AFLB-D1-59对三丁酸甘油酯的比酶活是AFLB wt的2.14倍,但是其最佳反应条件(pH和温度),耐盐性,热稳定性和底物特异性与野生型的相比没有明显差别。脂肪酶AFLB wt和AFLB-D1-59的对磷脂单分子膜形成的最大插入压力MIP值分别为14.59和58.66 mN/m。这表明,对于表面密度相同的磷脂单分子膜,AFLB-D1-59比AFLB wt插入到磷脂单分子膜的体积更大。同时,发现AFLB-D1-59的协同因子(0.6824)比AFLB wt(0.0298)的协同因子更高,表明了AFLB-D1-59更倾向与吸附至DOPC单分子膜上。由此推测突变体AFLB-D1-59水解活力提高的原因可能是:突变体对油水界面的吸附特异性提高,促进了整个水解反应的进行。AFLB wt和AFLB-D1-59的RMSD和RMSF接近,意味着N末端亚结构域可以稳定地附着于核心结构域,即使缺少N末端的1-59位氨基酸残基,酶分子的构象仍然保持稳定。然而48-62位氨基酸残基(IGKTEFSRSTKDAKS)在酶分子表面形成了一个较大、带正电荷和不规则的loop结构,可被内肽酶切断。因此,在自然环境中,脂肪酶AFLB N末端亚结构域的螺旋α1和α2可能通过被保留或被切除的方式介导酶的活性调控。
二、南极假丝酵母生产的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基本性质研究(英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南极假丝酵母生产的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基本性质研究(英文)(论文提纲范文)
(2)球拟假丝酵母生产槐糖脂的发酵动力学建模和工艺过程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槐糖脂研究现状 |
1.1.1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1.2 槐糖脂工业化生产进程 |
1.2 发酵建模的研究进展 |
1.2.1 白箱模型 |
1.2.2 黑箱模型 |
1.2.3 灰箱模型 |
1.2.4 常见发酵过程动力学建模方法 |
1.3 本文研究意义 |
1.4 本文主要工作 |
第二章 10L罐到100L罐的经验放大法及实罐探究 |
2.1 引言 |
2.2 10L罐发酵条件研究及模型选择 |
2.3 材料与方法 |
2.3.1 实验材料 |
2.3.2 实验方法 |
2.4 结果分析及中试模型计算 |
2.4.1 10L罐发酵结果分析 |
2.4.2 中试模型计算 |
2.5 小结 |
第三章 槐糖脂分批发酵机理模型构建 |
3.1 引言 |
3.2 模型机理及选择依据 |
3.2.1 菌体生长模型-Logistic模型 |
3.2.2 水溶性碳源(葡萄糖)模型 |
3.2.3 脂溶性碳源(油酸)模型 |
3.2.4 产物(槐糖脂)模型 |
3.3 材料与方法 |
3.3.1 实验数据 |
3.3.2 参数确定与模型求解方法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槐糖脂分批发酵动力学模型 |
3.4.2 不同搅拌转速条件下球拟假丝酵母的生理代谢参数分析 |
3.4.3 糖脂类表面活性剂模型动力学评价 |
3.5 小结 |
第四章 槐糖脂分批补料发酵模型 |
4.1 实验材料 |
4.1.1 实验菌株 |
4.1.2 实验仪器 |
4.1.3 实验试剂及药品 |
4.1.4 培养基的成分 |
4.2 实验方法 |
4.2.1 菌株的活化 |
4.2.2 10L罐培养基的配制 |
4.2.3 发酵液中葡萄糖含量的测定 |
4.2.4 菌体及槐糖脂含量测定 |
4.2.5 发酵液中残油含量测定 |
4.2.6 实验条件 |
4.3 补料分批发酵模型建立 |
4.4 模型拟合 |
4.4.1 槐糖脂分批发酵模型拟合 |
4.4.2 槐糖脂分批发酵与补料发酵模型参数对比研究 |
4.4.3 槐糖脂比生成速率与各影响因素的关系 |
4.4.4 其他实验槐糖脂分批发酵模型拟合 |
4.5 本章小结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3)新型类母乳OMO型结构酯的酶法合成、动力学模拟及对肝细胞脂质代谢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第1章 绪论 |
1.1 结构酯的主要特征 |
1.2 结构酯的合成技术 |
1.2.1 化学法合成技术 |
1.2.2 酶法合成技术 |
1.2.3 基因工程合成技术 |
1.2.4 几种合成技术的比较 |
1.3 结构酯的功能研究 |
1.4 类母乳结构酯的酶法合成 |
1.5 分子动力学和量子化学技术在酶催化反应中的应用 |
1.6 结构酯脂肪酸在肝细胞中的代谢 |
1.7 选题意义与研究内容 |
1.7.1 课题来源 |
1.7.2 选题意义 |
1.7.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非水相中樟树籽油和油酸酸水解酶法合成OMO型结构酯 |
2.1 前言 |
2.2 材料、试剂与设备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试剂 |
2.2.3 主要仪器与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OMO结构酯的小规模酶促合成 |
2.3.2 MLCT的分离与纯化 |
2.3.3 甘油三酯种类的分离与鉴定 |
2.3.4 总脂肪酸组成测定 |
2.3.5 二位脂肪酸组成测定 |
2.3.6 酰基迁移率的分析与测定 |
2.3.7 OMO型结构酯的扩大规模试验 |
2.3.8 统计分析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合成产物MLCTs的甘油三酯组成 |
2.4.2 反应条件对产物甘油酯脂肪酸分布和OMO型结构酯得率的影响 |
2.4.3 反应条件对酰基迁移率的影响 |
2.4.4 OMO型结构酯的得率与酰基迁移率的关系 |
2.4.5 扩大实验中产物MLCTs的理化性质 |
2.5 讨论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非水相中椰子油和高油酸菜籽油酶法酯酯交换合成OMO型结构酯 |
3.1 前言 |
3.2 材料、试剂与设备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试剂 |
3.2.3 主要仪器与设备 |
3.3 实验方法 |
3.3.1 椰子油和菜籽油酶法酯酯交换 |
3.3.2 甘油三酯的分离和鉴定 |
3.3.3 总脂肪酸组成测定 |
3.3.4 二位脂肪酸组成测定 |
3.3.5 酰基迁移率的测定 |
3.3.6 正交实验设计 |
3.3.7 MCTs和LCTs酯化反应中的酰基转移 |
3.3.8 统计分析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椰子油和菜籽油的脂肪酸组成 |
3.4.2 合成产物中长链甘油三酯组成 |
3.4.3 正交试验法优化合成OMO型结构酯结果 |
3.4.4 酰基迁移对OMO型结构酯合成的影响 |
3.5 讨论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四种脂肪酶催化合成OMO型结构酯空间构象和活性变化 |
4.1 前言 |
4.2 材料、试剂与设备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试剂 |
4.2.3 主要仪器与设备 |
4.3 实验方法 |
4.3.1 不同脂肪酶催化酯酯交换 |
4.3.2 甘油三酯的分离和鉴定 |
4.3.3 脂肪酶水解活性测定 |
4.3.4 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测量脂肪酶结构 |
4.3.5 统计分析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脂肪酶类型对OMO型结构酯产率的影响 |
4.4.2 不同反应时间脂肪酶水解活性的变化 |
4.4.3 不同反应时间脂肪酶FTIR光谱的变化 |
4.4.4 脂肪酶CALB在水相和非水相体系中FTIR光谱的变化 |
4.5 讨论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分子动力学模拟外界因素对脂肪酶结构的影响 |
5.1 前言 |
5.2 材料、试剂与设备 |
5.2.1 主要仪器与设备 |
5.3 实验方法 |
5.3.1 不同温度对脂肪酶结构影响模型的建立 |
5.3.2 不同含水量对脂肪酶结构影响模型的建立 |
5.3.3 不同脂肪酶在微量水分油体系中结构模型的建立 |
5.3.4 水相和非水相环境对脂肪酶结构影响模型建立 |
5.4 结果与分析 |
5.4.1 温度对脂肪酶Lipozyme RM IM结构的影响 |
5.4.2 含水量对脂肪酶Lipozyme RM IM结构的影响 |
5.4.3 微量水分油体系中不同脂肪酶结构稳定性 |
5.4.4 水相和非水相环境对脂肪酶CALB结构的影响 |
5.5 讨论 |
5.5.1 反应条件参数对脂肪酶结构的影响 |
5.5.2 脂肪酶在不同反应体系中结构的变化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量子化学计算OMO型结构酯合成中各阶段过渡态及能垒 |
6.1 前言 |
6.2 材料、试剂与设备 |
6.2.1 主要仪器与设备 |
6.3 实验方法 |
6.3.1 反应路径的建立 |
6.3.2 反应过渡态搜寻 |
6.3.3 反应能垒计算 |
6.4 结果与分析 |
6.4.1 OMO型结构酯过渡态及能垒 |
6.5 讨论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新型类母乳OMO型结构酯在人肝细胞中对脂质代谢的影响 |
7.1 前言 |
7.2 材料、试剂与设备 |
7.2.1 实验材料 |
7.2.2 实验试剂 |
7.2.3 主要仪器与设备 |
7.3 实验方法 |
7.3.1 肝细胞LO2培养 |
7.3.2 不同甘油三酯孵育肝细胞LO2的MTT试验 |
7.3.3 试剂盒测试LO2细胞中t-TG和t-Chol含量 |
7.3.4 油酸诱导的肝细胞LO2脂质堆积模型 |
7.3.5 统计分析 |
7.4 结果与分析 |
7.4.1 不同甘油三酯对LO2细胞脂质积聚的影响 |
7.4.2 油酸诱导LO2细胞脂质堆积 |
7.4.3 OMO型结构酯减轻油酸引起的肝细胞脂质堆积 |
7.4.4 OMO型结构酯调节脂质合成和代谢相关酶的表达,预防油酸诱导的肝细胞脂质堆积 |
7.5 讨论 |
7.5.1 椰子油和菜籽油对油酸诱导的肝细胞脂质堆积的影响 |
7.5.2 MCTs和LCTs的物理混合物和酯交换产物对油酸诱导的细胞脂质堆积的影响 |
7.5.3 OMO和OPO对油酸诱导细胞脂质堆积的影响 |
7.6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1.1 温度通过影响脂肪酶活性位点催化三联体关键残基间的距离来影响酶活性 |
8.1.2 微量水活度可通过促进脂肪酶RM IM催化的酯交换作用中的酰基迁移来提高OMO型结构酯的形成 |
8.1.3 并非所有非水相溶剂都显示出比水溶剂更高的脂肪酶CALB结构稳定 |
8.1.4 底物结合脂肪酶活性位点通过形成瞬时过渡态四面体结构生成OMO型结构酯 |
8.1.5 新型OMO型结构酯可以通过调节脂质代谢相关酶蛋白的表达来改善油酸在肝细胞LO2中引起的脂肪堆积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进一步研究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4)金属有机骨架负载脂肪酶及其在油脂改性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写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脂肪酶 |
1.1.1 脂肪酶简介 |
1.1.2 脂肪酶的应用 |
1.2 脂肪酶固定化的新型载体 |
1.2.1 无机材料 |
1.2.2 有机材料 |
1.2.3 复合材料 |
1.3 MOFS固定脂肪酶的研究进展 |
1.3.1 MOFs的概述 |
1.3.2 MOFs固定脂肪酶的方法 |
1.3.3 MOFs固定化脂肪酶的应用 |
1.4 本文课题的研究意义、研究内容 |
1.4.1 研究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MOFS负载脂肪酶及其表征 |
2.1 实验材料和仪器 |
2.1.1 脂肪酶 |
2.1.2 主要材料与试剂 |
2.1.3 主要仪器与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GMP/Tb CPs的制备 |
2.2.2 固定化酶的制备 |
2.2.3 固定化酶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X-射线衍射(XRD) |
2.3.2 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分析 |
2.3.3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
2.3.4 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ATR-FTIR) |
2.3.5 热重分析(TGA) |
2.3.6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扫描(CLSM) |
2.3.7 圆二色性光谱(CD)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MOFS负载脂肪酶的酶学性质研究 |
3.1 实验材料和仪器 |
3.1.1 脂肪酶 |
3.1.2 主要材料与试剂 |
3.1.3 主要仪器与设备 |
3.2 实验方法 |
3.2.1 固定化酶的制备 |
3.2.2 蛋白含量测定 |
3.2.3 水解活力测定 |
3.2.4 固定化效果评价参数 |
3.2.5 固定化酶的酶学性质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GMP/Tb负载脂肪酶的酶蛋白浓度优化 |
3.3.2 固定化酶的酶学性质研究 |
3.3.3 不同MOFs对脂肪酶固定化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MOFS负载脂肪酶催化甘油解反应制备甘油二酯的研究 |
4.1 实验材料和仪器 |
4.1.1 脂肪酶 |
4.1.2 主要材料与试剂 |
4.1.3 主要仪器与设备 |
4.2 实验方法 |
4.2.1 固定化酶的制备 |
4.2.2 固定化酶催化甘油解反应制备甘油二酯的工艺优化 |
4.2.3 固定化酶催化甘油解反应的重复利用性研究 |
4.2.4 固定化酶催化甘油解反应的热力学模型研究 |
4.2.5 初始水分含量对固定化酶催化甘油解反应的影响研究 |
4.2.6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检测甘油酯组成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反应温度和时间对Lipase@GMP/Tb催化甘油解反应的影响 |
4.3.2 Lipase@GMP/Tb催化甘油解反应的重复利用性 |
4.3.3 Lipase@GMP/Tb催化甘油解反应热力学分析 |
4.3.4 不同MOFs对脂肪酶甘油解活性的影响 |
4.3.5 初始水分含量对固定化酶催化甘油解反应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MOFS负载脂肪酶催化酯化反应的研究 |
5.1 实验材料 |
5.1.1 脂肪酶 |
5.1.2 主要材料与试剂 |
5.1.3 主要仪器与设备 |
5.2 实验方法 |
5.2.1 固定化酶的制备 |
5.2.2 固定化酶催化油酸和甘油酯化反应的工艺优化 |
5.2.3 固定化酶催化酯化反应的重复利用性研究 |
5.2.4 固定化酶催化不同链长的脂肪酸和甘油酯化反应研究 |
5.2.5 固定化酶催化高酸价大豆油脱酸 |
5.2.6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检测甘油酯组成 |
5.2.7 酸价的测定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固定化酶催化油酸与甘油酯化反应的工艺优化 |
5.3.2 固定化酶催化油酸与甘油酯化反应的重复利用性 |
5.3.3 不同MOFs对 CALB酯化活性的影响 |
5.3.4 CALB@GMP/Tb催化不同链长脂肪酸与甘油酯化反应 |
5.3.5 CALB@GMP/Tb催化高酸价油脂酯化脱酸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申请的专利 |
(5)基于理性设计及两亲聚合物修饰提升华根霉脂肪酶特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蛋白质的稳定性 |
1.1.1 蛋白质的稳定性概念 |
1.1.2 影响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
1.2 理性、半理性和非理性设计对蛋白质稳定性的影响 |
1.2.1 理性设计的意义和价值 |
1.2.2 理性设计的方法 |
1.2.3 半理性设计 |
1.2.4 非理性设计 |
1.3 脂肪酶 |
1.3.1 脂肪酶概述 |
1.3.2 碱性脂肪酶及其在洗涤工业中的应用 |
1.3.3 根霉脂肪酶 |
1.3.4 根霉脂肪酶的热稳定性改造 |
1.4 化学修饰法提高酶催化性能的方法 |
1.5 本课题立题依据及主要研究内容 |
1.5.1 本课题的目的及意义 |
1.5.2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理性设计二硫键提高华根霉脂肪酶热稳定性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菌种与质粒 |
2.2.2 培养基及缓冲液 |
2.2.3 主要试剂及仪器 |
2.2.4 脂肪酶分子中潜在二硫键突变位点的设计和选择 |
2.2.5 潜在二硫键位点的定点突变 |
2.2.6 重组脂肪酶工程菌的构建 |
2.2.7 重组脂肪酶的表达及纯化 |
2.2.8 酶活力测定 |
2.2.9 蛋白浓度测定 |
2.2.10 突变脂肪酶酶学性质研究 |
2.2.11 突变脂肪酶的三维结构模拟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理性设计分子表面及内部形成的潜在二硫键 |
2.3.2 定点突变 |
2.3.3 重组脂肪酶工程菌的构建、表达及纯化 |
2.3.4 分子表面七组二硫键突变的热稳定性初筛 |
2.3.5 分子内部五组二硫键突变的热稳定性初筛 |
2.3.6 脂肪酶突变体m9/10和m17/18的酶学性质研究 |
2.3.6.1 最适温度、温度稳定性、t_(1/2)、T_(50)~(30)和T_m |
2.3.6.2 最适pH和pH稳定性 |
2.3.6.3 酶动力学分析 |
2.3.6.4 底物特异性 |
2.3.7 突变脂肪酶的结构模拟和对酶稳定性作用的机理分析 |
2.3.7.1 二硫键位置对脂肪酶稳定性及催化活性的影响 |
2.3.7.2 二硫键突变位点的B-factor值对脂肪酶稳定性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自由能计算和分子动力学模拟解析提高华根霉脂肪酶的热稳定性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菌种与质粒 |
3.2.2 培养基及缓冲液 |
3.2.3 主要试剂及仪器 |
3.2.4 利用蛋白质分析软件Fold X5 对华根霉脂肪酶r27RCL潜在热稳定性突变位点进行预测 |
3.2.5 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预测r27RCL结构中的热不稳定区域 |
3.2.6 全质粒PCR定点突变 |
3.2.7 重组脂肪酶工程菌的构建 |
3.2.8 重组脂肪酶的表达纯化和初筛 |
3.2.9 突变脂肪酶酶学性质研究 |
3.2.10 突变脂肪酶的三维结构模拟 |
3.2.11 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解析含热稳定性突变位点的突变酶的热稳定机理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FoldX5软件运行结果 |
3.3.2 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解析r27RCL结构中的热不稳定性区域 |
3.3.3 目的位点的定点突变 |
3.3.4 重组脂肪酶工程菌的构建、表达及纯化 |
3.3.5 突变酶的热稳定性初筛 |
3.3.6 突变脂肪酶m22、m26、m28和m29的酶学性质研究 |
3.3.6.1 最适温度、温度稳定性、t_(1/2)、T_(50)~(30)和T_m |
3.3.6.2 最适pH和pH稳定性 |
3.3.6.3 酶反应动力学分析 |
3.3.6.4 底物特异性 |
3.3.7 突变脂肪酶的结构模拟 |
3.3.8 FoldX5 预测和MD模拟方法的对比和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组合突变提高华根霉脂肪酶的特性及其机制分析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菌种与质粒 |
4.2.2 培养基及缓冲液 |
4.2.3 主要试剂及仪器 |
4.2.4 突变位点的组合设计 |
4.2.5 各突变位点的组合 |
4.2.6 突变脂肪酶酶学性质研究 |
4.2.7 组合突变脂肪酶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
4.2.8 突变酶的应用-洗涤性能评估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多突变位点的组合 |
4.3.2 组合突变脂肪酶工程菌的构建、表达及纯化 |
4.3.3 突变脂肪酶的酶学性质研究 |
4.3.3.1 最适温度、温度稳定性、t_(1/2)、T_(50)~(30)和T_m |
4.3.3.2 最适pH和pH稳定性 |
4.3.3.3 动力学分析 |
4.3.3.4 底物特异性 |
4.3.4 分子动力学模拟解析组合突变酶m31热稳定性提高的机制 |
4.3.4.1 组合突变酶m31的结构分析 |
4.3.4.2 组合突变酶m31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
4.3.5 分子动力学模拟解析组合突变酶m32热稳定性提高的机制 |
4.3.5.1 组合突变酶m32的结构分析 |
4.3.5.2 组合突变酶m32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
4.3.6 分子动力学模拟解析突变位点对突变酶m31和m32催化活性的影响 |
4.3.7 突变脂肪酶m32洗涤性能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两亲聚合物提高华根霉脂肪酶活性及机制分析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主要试剂及仪器 |
5.2.2 聚合物的合成和核磁验证 |
5.2.3 GPC-光散射联用仪测定聚合物分子量 |
5.2.4 聚合物对脂肪酶活性的影响 |
5.2.5 两亲聚合物辅助脂肪酶复性的研究 |
5.2.5.1 聚合物对脂肪酶热变性后复性过程的影响 |
5.2.5.2 聚合物对脂肪酶化学变性后复性过程的影响 |
5.2.6 荧光分光光度计分析P0-P2和脂肪酶的相互作用 |
5.2.7 圆二色谱分析聚合物和脂肪酶的相互结合作用 |
5.2.8 不同浓度聚合物及聚合物\脂肪酶复合物的粒径分析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聚合物的合成 |
5.3.2 聚合物分子量的测定 |
5.3.3 聚合物P0-P2对脂肪酶酶活的影响 |
5.3.4 聚合物的亲疏水程度差异对脂肪酶活力的影响 |
5.3.5 聚合物辅助脂肪酶复性的研究 |
5.3.5.1 聚合物对脂肪酶热变性后复性的影响 |
5.3.5.2 聚合物对脂肪酶化学变性后复性的影响 |
5.3.6 荧光分光光度计分析聚合物与脂肪酶的相互结合作用 |
5.3.7 圆二色谱检测聚合物和酶相互作用 |
5.3.8 不同配比的聚合物和酶形成复合物的粒径分析 |
5.3.9 聚合物对脂肪酶活性影响的机理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1主要结论 |
2展望 |
致谢 |
论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6)桑椹花青素的结构修饰和纳米复合物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桑椹花青素的主要成分、含量及理化性质 |
1.3 花青素的研究进展 |
1.3.1 花青素的种类 |
1.3.2 花青素提取纯化工艺 |
1.3.3 花青素的生物活性 |
1.4 花青素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研究 |
1.4.1 花青素酰基化研究 |
1.4.2 花青素复合载体研究 |
1.5 磁性纳米材料 |
1.5.1 磁性纳米材料制备 |
1.5.2 磁性纳米载体 |
1.5.3 磁性纳米光热剂 |
1.6 生物基水凝胶 |
1.7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8 主要研究内容 |
1.9 技术路线 |
第2章 生物酶催化合成酰基化桑椹花青素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2.2.2 实验设备与仪器 |
2.2.3 实验方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桑椹花青素成分鉴定 |
2.3.2 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标准曲线 |
2.3.3 不同脂肪酶对花青素酰基化的影响 |
2.3.4 不同反应溶剂对花青素酰基化的影响 |
2.3.5 不同酰基供体对花青素酰基化的影响 |
2.3.6 反应时间和花青素浓度对花青素酰基化的影响 |
2.3.7 正交试验 |
2.3.8 酰基化花青素结构分析 |
2.4 讨论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酰基化桑椹花青素稳定性和抗氧化性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3.2.2 实验设备与仪器 |
3.2.3 实验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温度对酰基化花青素稳定性的影响 |
3.3.2 光照对酰基化花青素稳定性的影响 |
3.3.3 pH值对酰基化花青素稳定性的影响 |
3.3.4 酰基化花青素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的测定 |
3.3.5 酰基化花青素总还原能力的测定 |
3.3.6 酰基化花青素Fe~(2+)鳌合能力的测定 |
3.3.7 酰基化花青素细胞活性抑制率的测定 |
3.4 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pH敏感型Fe_3O_4/花青素磁性生物复合材料性能及机理研究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4.2.2 实验设备与仪器 |
4.2.3 实验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合成参数对Fe_3O_4/花青素磁性生物复合材料的影响 |
4.3.2 Fe_3O_4/花青素磁性生物复合材料释放性能研究 |
4.3.3 Fe_3O_4/花青素磁性生物复合材料特性及反应机理分析 |
4.4 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Fe_3O_4/花青素新型生物基水凝胶特性研究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5.2.2 实验设备与仪器 |
5.2.3 实验方法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新型生物基水凝胶水促愈合研究 |
5.3.2 新型生物基水凝胶光热愈合研究 |
5.3.3 新型生物基水凝胶力学性能研究 |
5.3.4 新型生物基水凝胶电学特性 |
5.3.5 新型生物基水凝胶染料吸附特性 |
5.3.6 新型生物基水凝胶自清洁特性 |
5.3.7 新型生物基水凝胶盐水蒸发特性 |
5.3.8 新型生物基水凝胶结构及机理研究 |
5.4 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7)生物表面活性剂槐糖脂的性能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表面活性剂概论 |
1.1.1 表面活性剂分类 |
1.1.2 表面活性剂的作用原理 |
1.2 表面活性剂在纺织工业中的应用 |
1.3 生物表面活性剂概论 |
1.3.1 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分类 |
1.3.2 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应用 |
1.4 槐糖脂概论 |
1.4.1 槐糖脂的结构特点和理化性质 |
1.4.2 槐糖脂的应用进展 |
1.5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槐糖脂的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仪器与材料 |
2.2.1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2.2 实验试剂与材料 |
2.3 实验方法 |
2.3.1 表面张力与临界胶束浓度 |
2.3.2 泡沫性能 |
2.3.3 降解性 |
2.3.4 乳化性能 |
2.3.5 润湿性 |
2.3.6 去污性能 |
2.3.7 复配性能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表面张力与临界胶束浓度 |
2.4.2 泡沫性能 |
2.4.3 降解性 |
2.4.4 乳化性能 |
2.4.5 润湿性 |
2.4.6 去污性能 |
2.4.7 复配性能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槐糖脂在棉织物前处理工艺中的应用 |
3.1 引言 |
3.2 实验仪器与材料 |
3.2.1 实验仪器与设备 |
3.2.2 实验试剂与材料 |
3.3 实验方法 |
3.3.1 传统三步法工艺 |
3.3.2 退煮漂一浴法 |
3.3.3 槐糖脂在前处理传统工艺中的应用 |
3.3.4 槐糖脂在退煮漂一浴法中的应用 |
3.3.5 槐糖脂复配体系的应用 |
3.4 分析方法 |
3.4.1 织物退浆率的测试 |
3.4.2 织物毛细效应的测试 |
3.4.3 织物白度的测试 |
3.4.4 织物断裂强力的测试 |
3.5 结果与讨论 |
3.5.1 槐糖脂及复配体系在传统三步法工艺中的应用效果 |
3.5.2 槐糖脂及复配体系在退煮漂一浴法中的应用效果 |
3.5.3 前处理工艺对比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槐糖脂在棉织物皂洗上的应用 |
4.1 引言 |
4.2 实验仪器与材料 |
4.2.1 实验仪器与设备 |
4.2.2 实验试剂与材料 |
4.3 实验方法 |
4.3.1 活性染料染色配方与工艺流程 |
4.3.2 皂洗工艺 |
4.3.3 染料标准工作曲线的绘制 |
4.3.4 槐糖脂用作活性染料染色棉织物皂洗 |
4.3.5 正交试验 |
4.3.6 槐糖脂复配体系皂洗效果评价 |
4.4 分析方法 |
4.4.1 皂洗残液吸光度测试 |
4.4.2 耐皂洗色牢度测试 |
4.4.3 耐摩擦色牢度测试 |
4.5 结果与讨论 |
4.5.1 染料标准工作曲线的绘制 |
4.5.2 槐糖脂用作活性染料染色棉织物皂洗 |
4.5.3 正交试验 |
4.5.4 槐糖脂复配体系皂洗效果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与参加科研情况 |
致谢 |
(8)介孔氧化硅固定化脂肪酶及其非水相催化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固定化酶概述 |
1.2 介孔氧化硅固定化酶 |
1.2.1 介孔氧化硅的介绍 |
1.2.2 介孔氧化硅的功能性修饰 |
1.2.3 固定化酶的方法 |
1.2.4 影响固定化酶活性和稳定性的因素 |
1.3 非水相催化 |
1.3.1 非水相催化体系 |
1.3.2 提高酶在非水相催化活性和稳定性的方法 |
1.4 脂肪酶及其在非水相酶催化的应用 |
1.4.1 脂肪酶简介 |
1.4.2 酶法合成生物柴油 |
1.4.3 酶法合成人乳脂替代品 |
1.5 本课题的立题背景与意义 |
1.6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不同烷基化MCFs固定化脂肪酶改善非水相催化性能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主要材料与仪器 |
2.2.2 MCFs的合成 |
2.2.3 烷基修饰MCFs的合成 |
2.2.4 制备固定化酶 |
2.2.5 固定化脂肪酶的活性测定 |
2.2.6 固定化酶的稳定性 |
2.2.7 固定化酶拆分苯乙醇 |
2.2.8 重复使用稳定性 |
2.2.9 不同功能性修饰介孔氧化硅的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不同功能性修饰介孔氧化硅的表征 |
2.3.2 固定化酶的活性 |
2.3.3 固定化酶的热稳定性 |
2.3.4 固定化酶的有机溶剂耐受性 |
2.3.5 固定化酶拆分苯乙醇 |
2.3.6 固定化酶的重复使用稳定性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醛基阿拉伯胶-氨丙基修饰MCFs共价结合固定化脂肪酶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材料 |
3.2.2 MCFs的合成 |
3.2.3 氨丙基修饰MCFs的合成 |
3.2.4 制备醛基阿拉伯胶 |
3.2.5 制备固定化酶 |
3.2.6 固定化脂肪酶的活性测定 |
3.2.7 固定化脂肪酶动力学参数测定 |
3.2.8 固定化脂肪酶稳定性 |
3.2.9 不同功能性修饰介孔氧化硅的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不同功能性修饰介孔氧化硅的表征 |
3.3.2 制备固定化酶条件优化 |
3.3.3 固定化酶动力学参数 |
3.3.4 固定化酶有机相热稳定性 |
3.3.5 固定化酶甲醇耐受性 |
3.3.6 固定化酶重复使用稳定性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环氧基-辛基修饰MCFs双重固定化脂肪酶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实验材料 |
4.2.2 MCFs的合成 |
4.2.3 功能化修饰MCFs的合成 |
4.2.4 不同功能化修饰MCFs表面环氧基含量测定方法 |
4.2.5 制备固定化酶 |
4.2.6 固定化脂肪酶的活性测定 |
4.2.7 固定化脂肪酶的稳定性 |
4.2.8 不同功能化修饰介孔氧化硅的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不同功能化修饰介孔氧化硅的表征 |
4.3.2 固定化脂肪酶酯合成活性 |
4.3.3 固定化脂肪酶有机相热稳定性 |
4.3.4 固定化酶甲醇耐受性 |
4.3.5 固定化酶重复使用稳定性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醛基生物大分子交联酶的聚集体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实验材料 |
5.2.2 MCFs的合成 |
5.2.3 辛基修饰MCFs的合成 |
5.2.4 制备醛基生物大分子 |
5.2.5 制备固定化酶 |
5.2.6 固定化脂肪酶的活性测定 |
5.2.7 固定化脂肪酶动力学参数测定 |
5.2.8 固定化脂肪酶稳定性 |
5.2.9 固定化酶的表征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固定化酶的表征 |
5.3.2 制备生物大分子交联剂 |
5.3.3 交联酶的聚集体制备条件优化 |
5.3.4 固定化酶动力学参数 |
5.3.5 固定化酶有机相热稳定性 |
5.3.6 固定化酶甲醇耐受性 |
5.3.7 固定化酶重复使用稳定性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固定化脂肪酶非水相催化应用研究 |
6.1 引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实验材料 |
6.2.2 固定化脂肪酶的活性测定 |
6.2.3 固定化脂肪酶合成OPO |
6.2.4 固定化酶合成生物柴油 |
6.2.5 固定化脂肪酶重复使用稳定性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固定化酶合成OPO |
6.3.2 固定化酶合成生物柴油 |
6.4 本章小结 |
论文主要结论 |
展望 |
论文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9)Thermomyces dupontii脂肪酶高效制备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脂肪酶简介 |
1.2 微生物脂肪酶 |
1.2.1 细菌脂肪酶 |
1.2.2 真菌脂肪酶 |
1.3 脂肪酶异源表达概述 |
1.3.1 脂肪酶在大肠杆菌的重组表达 |
1.3.2 脂肪酶在毕赤酵母的重组表达 |
1.4 毕赤酵母表达系统概述 |
1.4.1 毕赤酵母表达系统简介 |
1.4.2 毕赤酵母表达元件简介 |
1.4.3 毕赤酵母表达宿主简介 |
1.4.4 酵母表达系统蛋白胞外分泌途径 |
1.4.5 外源蛋白在毕赤酵母高效表达策略 |
1.5 脂肪酶温度优化 |
1.5.1 提升脂肪酶热稳定性 |
1.5.2 提升脂肪酶在低温条件下的酶活性 |
1.6 脂肪酶应用研究进展 |
1.6.1 造纸领域 |
1.6.2 畜禽养殖领域 |
1.6.3 结构脂领域 |
1.6.4 生物柴油领域 |
1.6.5 手性拆分合成生物医药中间体 |
1.7 本论文的研究背景、意义和内容 |
1.7.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7.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不同启动子对TDL在毕赤酵母表达的影响 |
2.1 材料与仪器 |
2.1.1 主要实验材料 |
2.1.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2.1.3 培养基及溶液的配制 |
2.2 实验方法 |
2.2.1 毕赤酵母X33 基因组提取 |
2.2.2 大肠杆菌Top10 感受态细胞制备 |
2.2.3 不同启动子表达载体构建 |
2.2.4 毕赤酵母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2.2.5 重组酵母工程菌种的构建及筛选 |
2.2.6 重组工程菌的高密度发酵 |
2.2.7 分析检测方法 |
2.3 结果和分析 |
2.3.1 TDL在不同甲醇诱导型启动子下的表达 |
2.3.2 TDL在不同组成型启动子下的表达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不同信号肽对TDL在毕赤酵母表达的影响 |
3.1 材料与仪器 |
3.1.1 主要实验材料 |
3.1.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3.1.3 培养基及溶液的配制 |
3.2 实验方法 |
3.2.1 毕赤酵母X33 基因组提取 |
3.2.2 大肠杆菌Top10 感受态细胞制备 |
3.2.3 不同异源信号肽表达载体构建 |
3.2.4 同源信号肽表达载体构建 |
3.2.5 α-MF信号肽及其突变体表达载体构建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TDL在异源信号肽下的表达 |
3.3.2 TDL在同源信号肽下的表达 |
3.3.3 α-MF信号肽密码子优化对TDL表达的影响 |
3.3.4 α-MF信号肽删减突变 |
3.3.5 α-MF增加序列突变 |
3.3.6 优化信号肽蛋白酶Kex2 切割位点 |
3.3.7 综合摇瓶比较分析 |
3.3.8 重组菌D57-74高密度发酵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组合策略提升重组TDL在毕赤酵母的表达 |
4.1 材料与仪器 |
4.1.1 主要实验材料 |
4.1.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4.1.3 培养基及溶液的配制 |
4.2 实验方法 |
4.2.1 多拷贝重组TDL工程菌构建及筛选 |
4.2.2 分子伴侣蛋白共表达 |
4.2.3 高密度发酵条件优化 |
4.2.4 重组工程菌大规模发酵 |
4.3 结果和讨论 |
4.3.1 TDL多拷贝重组工程菌构建及筛选 |
4.3.2 单分子伴侣蛋白共表达 |
4.3.3 双分子伴侣蛋白共表达 |
4.3.4 高密度发酵优化 |
4.3.5 大规模高密度发酵培养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理性设计优化TDL温度特性 |
5.1 材料与仪器 |
5.1.1 主要实验材料 |
5.1.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5.1.3 培养基及溶液的配制 |
5.2 实验方法 |
5.2.1 TDL结构分析及分子建模 |
5.2.2 去糖基化降低TDL最适反应温度 |
5.2.3 去二硫键降低TDL最适反应温度 |
5.2.4 增加二硫键突变体提升重组TDL热稳定性 |
5.2.5 点突变提升重组TDL热稳定性 |
5.2.6 组合突变提升重组TDL热稳定性 |
5.3 结果和讨论 |
5.3.1 TDL结构分析及分子建模 |
5.3.2 去糖基化降低重组TDL最适反应温度 |
5.3.3 去二硫键降低重组TDL最适反应温度 |
5.3.4 理性设计二硫键提升TDL热稳定性 |
5.3.5 定点突变提升重组TDL热稳定性 |
5.3.6 组合突变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TDL及其突变体初步应用研究 |
6.1 材料与仪器 |
6.1.1 主要实验材料 |
6.1.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6.2 实验方法 |
6.2.1 TDL及其突变体N55D在造纸脱墨的初步应用 |
6.2.2 TDL及其组合突变体5 在肉鸡养殖的初步应用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TDL及其突变体N55D在造纸脱墨的初步应用 |
6.3.2 TDL及其组合突变体5 在肉鸡养殖的初步应用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一、结论 |
二、本研究的创新点 |
三、前景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10)烟曲霉脂肪酶AFLB的酶学性质及其结构功能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脂肪酶简介 |
1.1.1 脂肪酶的结构特点 |
1.1.2 脂肪酶的催化机理 |
1.1.3 脂肪酶的来源 |
1.2 脂肪酶的工业应用 |
1.2.1 脂肪酶在生物柴油制备工业中的应用 |
1.2.2 脂肪酶在食品和烘焙工业中的应用 |
1.2.3 脂肪酶在油脂工业中的应用 |
1.2.4 脂肪酶在制药、医疗行业中的应用 |
1.3 单分子层技术与酶的界面吸附特性 |
1.4 蛋白质晶体学 |
1.4.1 蛋白质结晶的基础理论 |
1.4.2 蛋白质晶体衍射及数据处理 |
1.5 脂肪酶的盖子结构 |
1.5.1 根据盖子类型的脂肪酶分类法 |
1.5.2 盖子结构对脂肪酶生化特性的影响 |
1.6 脂肪酶特殊结构的研究进展 |
1.6.1 脂肪酶的N末端结构 |
1.6.2 脂肪酶的C末端结构 |
1.6.3 脂肪酶的帽子亚结构域 |
1.7 研究意义和内容 |
1.7.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7.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烟曲霉脂肪酶AFLB克隆表达及其酶学性质表征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 |
2.2.1 主要材料和试剂 |
2.2.2 主要仪器和设备 |
2.2.3 培养基以及溶液配制 |
2.3 实验方法 |
2.3.1 脂肪酶AFLB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2.3.2 烟曲霉GIM3.19 菌株培养及其总RNA的提取 |
2.3.3 反转录PCR克隆脂肪酶AFLB成熟肽的基因序列 |
2.3.4 脂肪酶AFLB大肠表达载体及其表达工程菌的构建 |
2.3.5 脂肪酶AFLB的诱导表达 |
2.3.6 脂肪酶AFLB的纯化 |
2.3.7 蛋白浓度的测定 |
2.3.8 脂肪酶AFLB的水解活力测定 |
2.3.9 脂肪酶AFLB最适反应温度和温度耐受性的测定 |
2.3.10 脂肪酶AFLB最适反应pH的测定 |
2.3.11 氯化钠对脂肪酶AFLB的活力与稳定性影响 |
2.3.12 金属离子、表面活性剂和有机溶剂对脂肪酶AFLB酶活力的影响 |
2.3.13 脂肪酶AFLB的底物选择性测定 |
2.3.14 脂肪酶AFLB对甘油三酯的位置选择性测定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脂肪酶AFLB氨基酸序列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 |
2.4.2 脂肪酶基因aflb的克隆结果 |
2.4.3 脂肪酶AFLB的表达与纯化结果 |
2.4.4 脂肪酶AFLB的最适反应温度和温度耐受性 |
2.4.5 脂肪酶AFLB的最适反应pH |
2.4.6 二价金属阳离子和不同浓度氯化钠对脂肪酶AFLB酶活力的影响 |
2.4.7 有机溶剂和表面活性剂对脂肪酶AFLB酶活力的影响 |
2.4.8 脂肪酶AFLB的脂肪酸链长选择性和位置选择性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脂肪酶AFLB晶体制备及结构解析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 |
3.2.1 主要材料与试剂 |
3.2.2 主要实验仪器 |
3.2.3 溶液配制 |
3.3 实验方法 |
3.3.1 脂肪酶AFLB凝胶过滤层析纯化 |
3.3.2 脂肪酶AFLB结晶浓度的筛选 |
3.3.3 脂肪酶AFLB结晶条件的筛选和优化 |
3.3.4 脂肪酶AFLB晶体的观察 |
3.3.5 脂肪酶AFLB晶体防冻剂的配制 |
3.3.6 脂肪酶AFLB晶体的捞取及保存 |
3.3.7 X射线衍射晶体 |
3.3.8 晶体X射线衍射数据分析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脂肪酶AFLB凝胶过滤层析纯化结果 |
3.4.2 脂肪酶AFLB结晶条件的筛选和优化 |
3.4.3 脂肪酶AFLB晶体衍射数据处理 |
3.4.4 脂肪酶AFLB的晶体结构 |
3.4.5 脂肪酶AFLB与脂肪酶CALB序列和晶体结构比对 |
3.4.6 脂肪酶AFLB与已知的带有“帽子”结构的脂肪酶/酯酶的结构对比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脂肪酶AFLB的盖子结构与N端亚结构域对活力的调控机制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 |
4.2.1 主要材料与试剂 |
4.2.2 主要仪器和设备 |
4.2.3 培养基以及溶液配制 |
4.3 实验方法 |
4.3.1 脂肪酶AFLB突变体表达载体构建及其蛋白表达纯化 |
4.3.2 脂肪酶AFLB突变体水解活力、最适反应温度和pH、热稳定性的测定 |
4.3.3 脂肪酶AFLB野生型与盖子突变体的反应动力学常数测定 |
4.3.4 脂肪酶AFLB野生型与盖子突变体蛋白的熔解温度测定 |
4.3.5 脂肪酶AFLB野生型与N端突变体的界面吸附参数测定 |
4.3.6 分子动力学模拟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脂肪酶AFLB的盖子突变体和N末端截短突变体的制备 |
4.4.2 脂肪酶AFLB盖子结构对酶活力的调控 |
4.4.3 脂肪酶AFLB的 N末端亚结构域对酶活力的调控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1.主要结论 |
2.论文创新 |
3.后期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基因序列信息 |
2.蛋白序列信息 |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四、南极假丝酵母生产的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基本性质研究(英文)(论文参考文献)
- [1]熊蜂生假丝酵母发酵鱼油产槐糖脂条件优化与产物性质研究[D]. 李霄汉. 浙江大学, 2021
- [2]球拟假丝酵母生产槐糖脂的发酵动力学建模和工艺过程优化研究[D]. 罗成坤. 青岛科技大学, 2021(01)
- [3]新型类母乳OMO型结构酯的酶法合成、动力学模拟及对肝细胞脂质代谢的影响[D]. 彭斌. 南昌大学, 2021(02)
- [4]金属有机骨架负载脂肪酶及其在油脂改性中的应用研究[D]. 陈文艺. 广东药科大学, 2021(02)
- [5]基于理性设计及两亲聚合物修饰提升华根霉脂肪酶特性的研究[D]. 王睿. 江南大学, 2020(03)
- [6]桑椹花青素的结构修饰和纳米复合物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D]. 蒋希芝. 江苏科技大学, 2020
- [7]生物表面活性剂槐糖脂的性能及应用研究[D]. 刘佳. 天津工业大学, 2020(01)
- [8]介孔氧化硅固定化脂肪酶及其非水相催化应用[D]. 靳文斌. 江南大学, 2019(05)
- [9]Thermomyces dupontii脂肪酶高效制备及应用研究[D]. 王建荣.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6)
- [10]烟曲霉脂肪酶AFLB的酶学性质及其结构功能关系研究[D]. 黄伟谦.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