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县热电厂高温省煤器改造

户县热电厂高温省煤器改造

一、户县热电厂高温省煤器的改造(论文文献综述)

刘风[1](2016)在《基于供需匹配的中国煤炭资源流动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煤炭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一次能源,被广泛应用到电力、钢铁、化工等领域。但是在煤炭运销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如优质煤滥用、低质煤未经充分洗选直接投入市场等。此类现象不仅会显着降低煤炭资源使用效率,还将在大规模、长距离运输过程中造成大量的运力浪费。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煤炭分类分级利用为指导,以促进我国煤炭资源流动效率提升与节能减排作为目标,提出了煤炭供需匹配度的概念,包括两个方面:煤炭供应企业产品的种类、质量与需煤企业设备用煤偏好之间的一致性程度;以及从煤炭生产企业向煤炭需求企业进行的煤炭调运在方向、距离和用煤单位设备效率与理想状态之间的一致性程度。并选取煤炭流动中参与企业为研究主体,以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研究设计。在此基础上,以煤种、煤质、运输距离、运输方向、设备评级为评价指标,以双边匹配为实现方法得到供需企业间的综合匹配度,最终以实现全国煤炭供需匹配度最优以及全局周转量最低为目标建立多目标优化模型。为了衡量匹配模型对于现实煤炭流动的优化作用,以全国总周转量最低为目标的情景也被引入到本研究中。由于本文的目标在于以提升企业匹配度带动国家整体煤炭资源流动的优化,所以在广泛收集国内煤炭供需企业数据的基础上最终选择2206个煤炭生产节点与1500个煤炭需求节点带入模型计算。通过优化模型结果以及与其最低周转量情景的比较有以下主要结论:(1)匹配模型下的各省份煤炭杂质外运量较最低周转量情景下降了10%左右,其下降趋势在各煤炭主要生产省份体现的更为显着;(2)匹配模型可显着缓解稀缺煤炭资源滥用情况,使煤炭按工业部门分配更为合理;(3)匹配方法可通过限制煤炭流动中杂质成分含量的手段促进运输过程中的节能减排。总体来看,匹配优化模型的应用可以在煤炭资源流动过程各环节起到优化作用,通过与最低周转量情景的对比可为政府设计优化政策提供借鉴与参考。根据优化模型结果,提出了一系列优化建议,如在深入分析原煤质量的前提下确定合理的洗选程度;根据匹配模型优化结果指导各省份煤炭运销以优化资源配置;鼓励煤炭企业制定多元化煤炭运输方案等等。与此同时,国家可借鉴匹配模型结果,有针对性的实施宏观调控,最终实现国家煤炭流动的优化。

何妞[2](2014)在《热膨胀烟气再循环联合系统在流化床锅炉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当今时代,经济迅猛发展,世界对能源的需求水平越来越高,我国人口很多,对能源的需求问题更加突出。我国流化床锅炉实际运行中,低负荷运行时段长,由于锅炉流化的需要,一次风量一般很大,基本与满负荷运行时无太大差异,可想而知过量空气系数远超设计值,使得流化床锅炉自身电耗量极高,风机电耗约为一般锅炉的1.51.8倍,尾部烟气过氧量高,烟气量大,锅炉排烟损失也很大。锅炉机组自身耗电量大、排烟损失大造成锅炉系统效率低下。目前输送系统的控制方案主要集中在通过节流调节风量来配合锅炉负荷的变化,节流损失严重,采用变频调速看起来就很节能,但是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上述问题。基于上述问题,本课题提出了一种热膨胀烟气再循环的联合系统在流化床锅炉机组的应用方法,此系统不仅大大降低机组本身用电能耗,而且还大大降低了流化床类型锅炉的排烟损失。本文从系统的连接方式到节能原理和控制方法进行了详细论述。(1)通过对系统进行分析与简化,建立应用热膨胀烟气再循环联合系统后锅炉本身耗电量下降率和锅炉效率与一次风温度或者过量空气系数、排烟温度的关系,给出了相关数学模型。给系统的利用价值分析和联合系统的投入运行提供理论基础。(2)对本系统的一些关键参数进行特性分析,包括烟气再循环比例分析,热膨胀加热烟气量比例分析,为后期控制工作提供依据。给出了换热器面积的设计和校核方法,结合案例给出了用于热膨胀旁流烟气比和烟气再循环比,还给出了热膨胀系统和初级加热系统换热器设计面积,以供设备的投入选型。(3)联合系统投入运行使得系统更加复杂,系统投入运行的同时还要保证流化床锅炉安全稳定正常运行,所以基于负荷变化的情况,提出联合系统运行控制策略,热膨胀系统和烟气再循环系统联合运行,将过量空气系数下降致理想值,并详细给出风系统和给煤系统控制方法。(4)最后基于山东沂源县热电厂现有流化床锅炉进行案例分析。得出投入此联合系统后,锅炉运行鼓风机电耗量可减少28%,引风机电耗可减少27%,排烟损失可减少2.8%左右,锅炉综合年平均净效率提高达4%左右,节能效果显着。

春国成[3](2013)在《大唐陕西发电有限公司煤制烯烃产业发展战略研究》文中指出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经济环境和发电侧受制于煤炭供应价格而亏损严重的严峻形势,为增强大唐陕西发电有限公司竞争能力,实现公司做大做强的目标,本文根据大唐陕西发电有限公司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外部环境面临的机遇和威胁,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对企业发展战略进行了系统研究,为大唐陕西发电有限公司发展煤制烯烃产业制定了一个具操作性、适应公司经营发展需要的发展战略。本文首先阐述了大唐陕西发电有限公司的发展概况和公司煤制烯烃产业情况,运用企业战略管理理论中的内外部环境分析理论和方法,分别对大唐陕西发电有限公司实施煤制烯烃产业发展战略的宏观环境、产业环境和内部环境进行分析,同时通过SW0T模型对大唐陕西发电有限公司发展煤制烯烃产业的内部的优势和劣势、外部的机会和威胁进行分析,确立了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目标,并对大唐陕西发电有限公司发展煤制烯烃产业进行了战略匹配与选择。本文通过对大唐陕西发电有限公司煤制烯烃产业发展面临的内、外部环境等情况全面、系统的分析,提出了大唐陕西发电有限公司煤制烯烃产业应实施多元合作发展、垂直一体化和成本领先等战略,为保障战略的顺利实施,制定了合理的战略实施方案、保障对策和建议。大唐陕西发电有限公司通过实施煤制烯烃产业发展战略,将会提高公司的盈利水平,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为公司可持续健康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赵虎[4](2013)在《吸收式热泵回收电厂循环水余热的技术经济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电厂的生产过程中,汽轮机排汽会产生大量的低温余热,这些低温余热蕴含的能量巨大,但是由于能量品级比较低,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这些能量很难得到直接利用。这些余热往往伴随着循环水被带到冷却塔进行冷却,直接排放到环境中,造成了大量余热的浪费,同时也造成了一定量的汽水损失。如果能将这部分低温余热加以回收利用,将会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吸收式热泵具有回收低温热量的特点,可以对这些余热加以吸收利用。在以往的应用中,都是一些小型机组利用吸收式热泵回收电厂循环水余热,还没有在大型机组中的应用实例。本文以某300MW热电机组为例,详细介绍了吸收式热泵在300MW机组中的应用。并依托此工程的调试工作,分析了影响吸收式热泵运行的一些因素,例如吸收式热泵驱动热源所需饱和蒸汽的问题,吸收式热泵各项参数发生变化时,对吸收式热泵的性能产生的影响,吸收式热泵对冷却塔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的方案。最后,利用动态投资回收期法对利用吸收式热泵回收电厂循环水余热的经济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在应用吸收式热泵回收循环水余热的改造工程完成之后,能明显提高该机组的供热面积,第5年即能盈利,且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显着。

刘朝晖[5](2012)在《火力发电厂排烟及循环水余热利用系统设计及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在当今全球范围内,能源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环境污染已经成为威胁人类的生存的重要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倡导环境、能源、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当前迫在眉睫的战略问题,世界各国都日益重视可再生能源和余热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火力发电厂是以朗肯循环为基础进行热功转换获得电能的,在获取能源的同时,也存在着较大的热量损失。而这其中汽轮机冷源损失和锅炉烟气的排热损失就是主要热量损失源。因此,有效的余热回收再利用将为整个社会的节能减排做出重大贡献。近些年来,随着理论及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一些新的余热利用方式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尤其是耐低温腐蚀材料和热泵技术的发展应用,为我们回收电厂余热再利用创造了新的契机。本文正是通过采用这些余热利用技术,针对北方地区凝汽式火力发电厂实际特点,结合1000MW凝汽式间接空冷机组热力系统的实际配置情况,分析研究分别采用低温省煤器和热泵技术回收烟气余热和间冷循环水余热的可行性和经济性。经多方案分析比较,我们发现采用两级低温省煤器加热锅炉进风的方案经济效益最好。该方案利用脱硫吸收塔入口的第二级低温省煤器加热水媒介,水媒介加热空预器进风温度,锅炉效率提高约0.72%。水媒介加热空预器进风温度导致空预器排烟温度升高,空预器出口的第一级低温省煤器可以加热高温段凝结水,排挤相对高品质抽汽返回汽机做功,余热利用效率高,汽机热耗降低约54kJ/kWh,约4.4年可收回成本。通过对电厂循环水余热利用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如果供热负荷稳定可靠,可以利用吸收式热泵供热,经济效益好。但是对于纯凝机组,由于供热负荷太小,利用吸收式热泵供热规模太小,节能的经济性不显着,初投资460万,年收益24.3万,经济运行年限内无法回收投资。

张毅[6](2010)在《循环流化床锅炉CAD系统的研制》文中认为循环流化床锅炉被广泛应用于电力、石油、化工以及垃圾处理等领域,带来了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传统的工程设计模式设计循环流化床,设计人员必须完成大量的数据处理、图形处理和数值计算,设计工作周期长,效率低,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因此,开发一套集循环流化床锅炉参数化绘图系统和热力计算系统功能为一体的设计软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论文基于面向对象编程的基本思想,采用模块化编程方法,在工程实践的基础上,采用AutoCAD二次开发技术,研发了循环流化床CAD设计系统。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以Windows XP为操作环境,AutoCAD 2006为绘图支撑软件,以AutoCAD2006自带的VBA和Visual Basic 6.0为开发工具,集成参数化技术、ADO Data控件访问数据库技术、动态链接库技术和Microsoft Office软件,开发了循环流化床锅炉CAD设计系统。循环流化床锅炉CAD设计系统包括热力计算子系统和参数化绘图子系统。2、热力计算子系统具有空气特性和烟气特性计算、锅炉热平衡计算、密相区传热计算、稀相区传热计算、对流受热面传热计算等功能,解决了迭代计算、动态链接库及与内部数据库、外部通讯数据之间的连接等难点。3、基于AutoCAD ActiveX VBA二次开发的参数化绘图子系统,按照循环流化床锅炉总图结构拓扑关系,实现了参数化绘图,解决了参数化绘图与内部数据库、外部通讯接口之间的连接等难点。4、开发了循环流化床锅炉CAD设计软件系统,介绍了软件安装、操作和出错警告信息。35t/h循环流化床锅炉设计应用表明:该系统界面友好直观,操作方便,计算准确,快捷方便实用,有效地提高了锅炉设计工作效率。5、循环流化床锅炉CAD设计软件系统,具有校核锅炉热力计算、锅炉结构优化设计、生成Excel格式的热力设计计算书等功能。以锅炉尾部烟道尺寸为变量的锅炉尾部烟道进口烟温及烟气流速的约束关系,为尾部烟道结构优化提供了参考。

李金平,吕俊复,刘青,岳光溪[7](2005)在《煤粉四角燃烧低NOx排放技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详细分析了煤粉燃烧的特点及其燃烧产物NOx的生成机理,从实用性与高效性上,对各种目前研究与应用的控制切圆煤粉燃烧锅炉的低NOx排放技术,如低NOx直流煤粉燃烧器、空气分级、再燃和尾部烟气脱硝等进行了介绍,联系运行的实际情况进行比较分析。

尹涌澜,杨国旗[8](2003)在《户县热电厂高温省煤器的改造》文中提出户县热电厂燃煤质量变差、灰分增加、省煤器磨损增加。为降低省煤器的磨损 ,必须对省煤器进行改造。省煤器改造时采用了膜式省煤器 ,利用加防磨瓦 ,延长膜式省煤器的寿命。同时 ,经过热力计算 ,确定了膜式省煤器的横、纵向管子的排数 ,横、纵向节距 ,管子的规格 ,膜片的厚度等设计参数。 1995年对 5号炉进行了改造 ,1999年对 3,4号炉进行了改造。改造后的运行结果表明 ,省煤器磨损轻微、无积灰 ,达到了预期的要求。

张心[9](2002)在《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文中研究指明概要介绍了流化床锅炉的燃烧特点及优缺点,总结了国内流化床锅炉的发展过程,重点论述了国内外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类型和各自特点,可供设计部门和用户今后选用循环流化床锅炉参考。

刘仪鑫,郑卫军[10](2001)在《户县热电厂降低补给水导电度措施》文中研究指明

二、户县热电厂高温省煤器的改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户县热电厂高温省煤器的改造(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供需匹配的中国煤炭资源流动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综述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2 相关理论概述
    2.1 资源流理论
    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2.3 能源效率理论
    2.4 双边匹配理论
3 煤炭供需匹配的概念及评价体系
    3.1 概念界定
    3.2 供给方评价指标
    3.3 需求方评价指标
    3.4 不同类型指标的处理方式
    3.5 匹配流程
    3.6 本章小结
4 基于供需匹配的煤炭资源流动优化模型
    4.1 建立优化模型
    4.2 数据的选择与预处理
    4.3 本章小结
5 基于供需匹配的煤炭资源流动优化结果及分析
    5.1 两种情景下的中国煤炭及灰分流动情况
    5.2 运输距离优化结果分析
    5.3 灰分流动优化结果分析
    5.4 煤种匹配优化结果分析
    5.5 节能减排优化结果分析
    5.6 主要输入输出省份优化结果分析
    5.7 本章小结
6 基于供需匹配的煤炭资源流动优化对策
    6.1 参考匹配优化结果,合理组织煤炭运销
    6.2 减少低质煤流动量,加大煤炭洗选力度
    6.3 转变铁路运输格局,多元化安排煤炭调运
    6.4 加强政策支持力度,促进煤炭适销对路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贡献
    7.3 研究局限
    7.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2)热膨胀烟气再循环联合系统在流化床锅炉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1 能耗现状
        1.1.2 课题背景
        1.1.3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发展现状
        1.2.1 烟气再循环国外研究发展现状
        1.2.2 烟气再循环国内研究发展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发展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流化床锅炉燃烧状态参数和运行特征分析
    2.1 流化床锅炉主要烟风系统
        2.1.1 燃用风
        2.1.2 烟气风
    2.2 烟气再循环
    2.3 燃烧温度
        2.3.1 高温燃烧
        2.3.2 理论燃烧温度的影响参数
        2.3.3 理论燃烧温度与火焰平均温度的关系
        2.3.4 循环流化床的床温
        2.3.5 燃料对循环流化床温度影响
    2.4 流化速度
        2.4.1 临界流化速度
        2.4.2 流化速度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热膨胀烟气再循环联合系统的原理与特性分析
    3.1 系统原理概述
        3.1.1 系统连接方式
    3.2 热膨胀系统
        3.2.1 不同温度截面临界流化速度间的关系
        3.2.2 炉膛内静压相对变化
        3.2.3 风机质量流量相对变化
        3.2.4 热膨胀的可行性分析
    3.3 烟气再循环系统
        3.3.1 热膨胀系统与烟气再循环的联合运行
    3.4 初级加热系统
    3.5 热膨胀加热系统和初级加热系统设计
    3.6 再循环烟气与供热膨胀旁流烟气比
        3.6.1 可供热膨胀旁流流烟气比
        3.6.2 再循环烟气比
    3.7 鼓引风机能耗数学模型
        3.7.1 鼓风机耗功率
        3.7.2 引风机耗功率
        3.7.3 锅炉效率
    3.8 本章小结
第4章 联合运行控制方法
    4.1 流化床锅炉系统控制的主要方法
        4.1.1 模糊控制技术
    4.2 控制任务
        4.2.1 负荷变化下温度控制思想
        4.2.2 负荷变化下床压控制思想
    4.3 负荷变化下热膨胀系统与烟气再循环联合运行联合控制策略
        4.3.1 控制目标
        4.3.2 控制策略
        4.3.3 控制策略实施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锅炉改造工程案例分析
    5.1 基本参数
        5.1.1 燃料的成分分析
        5.1.2 案例分析中计算燃料的成分和锅炉参数
    5.2 锅炉效率升高量
        5.2.1 鼓引风机电耗量
        5.2.2 锅炉效率
    5.3 关键参数
        5.3.1 可供热膨胀旁流流烟气比
        5.3.2 再循环烟气比
    5.4 热膨胀加热系统和初级加热系统设计
    5.5 系统经济效果分析
        5.5.1 不同负荷条件下锅炉效率
        5.5.2 新系统经济性分析
    5.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3)大唐陕西发电有限公司煤制烯烃产业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战略管理的基本理论研究现状
        1.2.2 国内外煤化工产业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4 研究内容
    1.5 论文创新之处
第二章 战略管理相关理论与方法
    2.1 战略及战略管理的概念
        2.1.1 战略的概念
        2.1.2 战略管理的概念
    2.2 战略管理的理论体系
        2.2.1 以环境为基点的经典战略管理理论体系
        2.2.2 以产业结构分析为基础的竞争战略理论体系
        2.2.3 以资源、知识为基础的核心能力理论体系
    2.3 战略管理的常用技术方法和工具
        2.3.1 SWOT 分析模型
        2.3.2 波特五力模型
        2.3.3 PEST 分析模型
第三章 大唐陕西发电有限公司煤制烯烃产业发展现状
    3.1 大唐陕西发电有限公司概况
    3.2 大唐陕西发电有限公司煤制烯烃产业发展情况
    3.3 大唐陕西发电有限公司煤制烯烃产业发展成效
        3.3.1 获得各级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
        3.3.2 项目取得阶段性进展
        3.3.3 创造良好经济和社会效益
    3.4 大唐陕西发电有限公司煤制烯烃产业存在的问题
        3.4.1 技术成熟性有待进一步确认
        3.4.2 投资强度高、经济风险较大
        3.4.3 煤源问题需要解决
        3.4.4 征地工作难度大
        3.4.5 项目投资大,融资困难
第四章 大唐陕西发电有限公司实施煤制烯烃产业发展战略环境分析
    4.1 宏观环境分析
        4.1.1 政治法律环境分析
        4.1.2 经济环境分析
        4.1.3 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4.1.4 技术环境分析
    4.2 产业环境分析
        4.2.1 产业环境的一般分析
        4.2.2 产业的竞争环境分析
    4.3 内部环境分析
        4.3.1 企业内部资源分析
        4.3.2 能力分析
第五章 大唐陕西发电有限公司煤制烯烃产业发展战略制定
    5.1 大唐陕西发电有限公司煤制烯烃产业发展战略 SW0T 分析
        5.1.1 优势
        5.1.2 劣势
        5.1.3 机会
        5.1.4 威胁
        5.1.5 SWOT 矩阵分析
        5.1.6 定量分析
    5.2 发展战略的制定
        5.2.1 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
        5.2.2 发展战略目标
        5.2.3 发展战略选择
第六章 大唐陕西发电有限公司煤制烯烃产业发展战略实施和保障措施
    6.1 发展战略的实施
        6.1.1 创造良好战略实施环境
        6.1.2 战略目标总体规划,分步实施
        6.1.3 组织结构的优化
        6.1.4 战略资源的有效配置
        6.1.5 发挥战略实施领导作用
        6.1.6 联系沟通地方政府,建立友好战略协作
        6.1.7 促进合作,谋求共赢
        6.1.8 增强成本观念,优化实施成本控制机制
    6.2 发展战略的保障措施
        6.2.1 合理制定公司煤制烯烃产业发展规划
        6.2.2 建立适应煤制烯烃产业发展战略的组织机构
        6.2.3 强化管理,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6.2.4 积极实施煤电化一体化产业发展模式
        6.2.5 创建多元合作实体,发挥互补性企业积极作用
        6.2.6 增强企业技术开发、创新能力,构建技术联盟
        6.2.7 提升管理水平降本增效,实施规模经济成本领先
        6.2.8 加强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提升员工综合素质
        6.2.9 加强企业市场营销能力
        6.2.10 塑造优秀企业文化
        6.2.11 加强品牌建设
第七章 结论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评阅表

(4)吸收式热泵回收电厂循环水余热的技术经济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吸收式热泵技术在 300MW 热电机组中的改造方案
    2.1 热泵技术简介
        2.1.1 热泵的发展与现状
        2.1.2 吸收式热泵的分类和工作原理
        2.1.3 吸收式热泵的性能指标
    2.2 某 300MW 热电机组及热网供热现状简介
        2.2.1 某 300MW 热电机组简介
        2.2.2 该热电厂热网供热现状
    2.3 改造方案
        2.3.1 吸收式热泵驱动蒸汽及疏水系统改造方案
        2.3.2 热网水(热水)系统改造方案
        2.3.3 循环水(热源水)系统改造方案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影响吸收式热泵运行的因素分析及其解决措施
    3.1 喷水减温器的解决方案
        3.1.1 控制方程
        3.1.2 模型及边界条件
        3.1.3 模拟结果及分析
    3.2 溴化锂溶液的防腐问题
    3.3 参数变化对吸收式热泵机组性能的影响
        3.3.1 驱动蒸汽压力(温度)的变化对热泵性能的影响
        3.3.2 热网水回水温度变化对热泵性能的影响
        3.3.3 循环水入口温度对热泵性能的影响
    3.4 不凝结气体对吸收式热泵机组的影响
    3.5 冷却塔的防冻措施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利用吸收式热泵回收循环水余热的经济性分析
    4.1 计算分析方法
        4.1.1 动态投资回收期法
        4.1.2 净现值法
        4.1.3 费用年值法
    4.2 项目初投资及运行维护费用计算
        4.2.1 初投资费用
        4.2.2 运行维护费用
    4.3 效益分析
        4.3.1 热网供热量增加带来的效益
        4.3.2 节水效益
        4.3.3 节煤量及环保效益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致谢

(5)火力发电厂排烟及循环水余热利用系统设计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烟气余热利用的研究发展现状
        1.2.2 循环水余热利用的研究发展现状
    1.3 本课题技术难点及主要工作
        1.3.1 本课题的技术难点
        1.3.2 本课题所做的工作
        1.3.3 本课题研究的基础资料
2 烟气余热利用方案设计及经济性分析
    2.1 低温省煤器的应用情况
    2.2 低温省煤器的设置方案
        2.2.1 方案一
        2.2.2 方案二
        2.2.3 方案三
        2.2.4 方案四
        2.2.5 方案五
    2.3 耐腐蚀材料的选取
        2.3.1 酸露点的计算[63-66]
        2.3.2 低温腐蚀的机理
        2.3.3 耐腐蚀材料的介绍
    2.4 低温省煤器选型
        2.4.1 本课题依托条件烟气参数
        2.4.2 烟气温降的选取
        2.4.3 低温省煤器进口水温的选取
        2.4.4 低温省煤器选型数据表(THA 工况)
    2.5 对烟气系统的影响
        2.5.1 对除尘器的影响
        2.5.2 对引风机的影响
    2.6 技术经济分析比较
        2.6.1 初投资比较
        2.6.2 运行经济比较
    2.7 投资回收期估算
        2.7.1 方案三
        2.7.2 方案四
        2.7.3 方案五
    2.8 本章结论
3 循环水余热利用方案设计及经济性分析
    3.1 发电厂冷源余热特点
    3.2 吸收式热泵技术原理
        3.2.1 吸收式热泵机组制热原理
        3.2.2 吸收式制冷原理
        3.2.3 吸收式热泵供热参数与热源参数的关系
    3.3 循环水余热利用方案
        3.3.1 循环水系统方案
        3.3.2 循环水系统余热利用方案选择
    3.4 热泵设备主要技术参数
    3.5 影响吸收式热泵方案经济性的重要因素
        3.5.1 余热利用率
        3.5.2 内部真空度
        3.5.3 制冷工质结晶
        3.5.4 换热管束结垢
    3.6 节能减排分析及投资收益
        3.6.1 节煤分析
        3.6.2 环境影响分析
        3.6.3 投资收益
        3.6.4 投资回收期估算
    3.7 本章小结
4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及得奖情况

(6)循环流化床锅炉CAD系统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热工设备AutoCAD二次开发技术的发展现状
        1.1.1 AutoCAD二次开发技术
        1.1.2 ActiveX及其应用于AutoCAD的原理
        1.1.3 热工设备AutoCAD二次开发技术
    1.2 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1.2.1 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的发展
        1.2.2 循环流化床锅炉应用量大面广
        1.2.3 循环流化床锅炉CAD设计系统研发意义
    1.3 本文研究主要内容
第二章 循环流化床锅炉设计计算
    2.1 空气特性和烟气特性计算
    2.2 锅炉热平衡计算
        2.2.1 热平衡方程
        2.2.2 锅炉输出热量
        2.2.3 锅炉热损失
        2.2.4 锅炉热效率及燃料消耗量
    2.3 密相区传热计算
    2.4 稀相区传热计算
    2.5 对流受热面传热计算
        2.5.1 温压
        2.5.2 传热系数
        2.5.3 基本方程
    2.6 热力计算程序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参数化设计技术与理论基础
    3.1 参数化设计技术
        3.1.1 零件图参数化设计
        3.1.2 装配图参数化设计
    3.2 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参数化绘图
        3.2.1 图形分解
        3.2.2 部件图绘制
        3.2.3 其他工作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循环流化床锅炉CAD设计系统开发与实现
    4.1 循环流化床锅炉CAD设计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4.2 循环流化床锅炉CAD设计软件安装
    4.3 参数化绘图子系统
    4.4 热力计算子系统
    4.5 出错警告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循环流化床锅炉CAD设计系统的应用
    5.1 参数化绘图子系统的应用
    5.2 热力计算子系统的应用
    5.3 结构优化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6.3 今后工作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致谢

(7)煤粉四角燃烧低NOx排放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前 言
2 煤粉燃烧时NOx的生成机理
3 煤粉四角燃烧的低NOx排放技术
    3.1 低NOx直流煤粉燃烧器
        3.1.1 PM型低NOx燃烧器
        3.1.2 WR型燃烧
        3.1.3 大速差射流型双通道自稳燃式煤粉燃烧器
        3.1.4 水平浓淡风煤粉燃烧器
        3.1.5 可调水平浓淡燃烧器
    3.2 空气分级燃烧技术
    3.3 燃料的再燃
4 尾部烟气脱硝
    4.1 选择性催化还原法 (SCR)
    4.2 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法 (SNCR)
    4.3 等离子体过程NOx治理技术
5 结束语

(8)户县热电厂高温省煤器的改造(论文提纲范文)

1 设备简介及运行现状
2 膜式省煤器降低磨损性能分析
    2.1 受热面管道磨损的原因
    2.2 膜式省煤器的耐磨机理
3 省煤器改造方案的确定
    3.1 改造方案的思路
    3.2 确定省煤器改造方案的原则
4 省煤器改造的设计方案
    4.1 有关省煤器改造的设计参数
    4.2 省煤器改造的计算方法
    4.3 省煤器改造时所采用的方案
5 膜式省煤器改造后的应用情况
6 膜式省煤器改造中应注意的问题
    6.1 选择合适的管壁污染系数
    6.2 保证省煤器的制造质量
    6.3 保证省煤器的安装质量

(10)户县热电厂降低补给水导电度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1 空气中O2和CO2对水质的影响
    1.1 水中同时有O2和CO2的腐蚀机理
    1.2 空气中O2和CO2对水质的影响
2 降低补给水导电度的措施
    2.1 纯水箱隔离空气采取措施
    2.2 纯水箱采用塑料翼形浮球前后的效果比较
3 结 论

四、户县热电厂高温省煤器的改造(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供需匹配的中国煤炭资源流动优化研究[D]. 刘风. 中国矿业大学, 2016(02)
  • [2]热膨胀烟气再循环联合系统在流化床锅炉中的应用研究[D]. 何妞.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4(03)
  • [3]大唐陕西发电有限公司煤制烯烃产业发展战略研究[D]. 春国成. 石河子大学, 2013(03)
  • [4]吸收式热泵回收电厂循环水余热的技术经济性研究[D]. 赵虎. 华北电力大学, 2013(S2)
  • [5]火力发电厂排烟及循环水余热利用系统设计及分析[D]. 刘朝晖. 重庆大学, 2012(03)
  • [6]循环流化床锅炉CAD系统的研制[D]. 张毅. 中南大学, 2010(02)
  • [7]煤粉四角燃烧低NOx排放技术[J]. 李金平,吕俊复,刘青,岳光溪. 锅炉技术, 2005(06)
  • [8]户县热电厂高温省煤器的改造[J]. 尹涌澜,杨国旗. 电力建设, 2003(12)
  • [9]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的发展和应用[A]. 张心. 全国火电100MW级机组技术交流协作网第一届年会论文集, 2002
  • [10]户县热电厂降低补给水导电度措施[J]. 刘仪鑫,郑卫军. 西北电力技术, 2001(03)

标签:;  ;  ;  ;  ;  

户县热电厂高温省煤器改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