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应用计算机于合约管理自动化(论文文献综述)
白甲义[1](2021)在《基于以太坊的风电能源交易管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智能电网在风电系统应用带来便利的同时,同样存在其缺陷对风电管理权限的安全和数据泄露隐私的影响。由于风电系统的分散性,传统集中式的交易难以满足风电能源就地消纳的需求。管理权限和数据安全、快速处理对风电系统至关重要,进而影响到双方的分布式交易能否顺利进行。针对以上问题,利用区块链和以太坊等,采用风电能源网络合约管理方案,对风电系统的管理权限和数据安全进行研究设计,结合风电能源大数据存储合约方案提供的安全快速存储处理,为风电能源交易方案提供技术支持。主要完成了以下研究工作。(1)基于以太坊的风电能源权限管理方案。为满足风电节点的权限管理控制的安全和处理速度要求,依托以太坊区块技术构建智能合约,解决风电能源系统中分布式网络权限控制管理的安全防护问题。首先,在对风电网络安全管理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分别建立面对控制中心和下属节点分别发生权限失控情况的安全指标数学模型。其次,基于以太坊智能合约,按照安全指标数学模型分别运行风电合约管理(WPCM)。通过模拟失控预测结果,并与欧洲西北部一个典型的风力发电场通信参数对比。研究表明,建立的风电能源网络安全管理方案具有安全性高、鲁棒性好的特点,且系统处理速度快,符合该海上风电场通信标准。(2)基于以太坊的风电能源大数据存储合约方案研究。受限于风电设备未来发展所传输的大数据传递和存储安全方面的不足,研究基于星际文件系统(IPFS)的风电能源大数据存储和基于以太坊的智能合约检索存储方案。通过IPFS将风电系统数据存储并进行哈希处理,使用存储效率和验证算法(SSAVA)保证数据存储效率和安全。同时采用基于以太坊的智能合约检索存储方案将该哈希值作为检索上链存储,使用存储效率补偿算法(MECA)提升存储和检索速度。性能研究表明,建立的风电能源大数据存储合约方案具有安全性高、存储空间大的特点且数据处理速度快。(3)基于以太坊的风电能源交易方案研究。面对传统管理中心交易数量庞大、交易额度不确定时,存在着设施运营成本高、资金结算时差、交易过程不透明等缺陷,研究了基于以太坊的风电能源交易方案。首先对于风电发电和用户购电难以实现市场化的问题,通过风电成本利润控制算法和购电最优算法实现风电成本最小化和用户最优购电价。然后通过以太坊交易处按照撮合最优算法实现双方的去中心化交易。本研究通过以太坊搭建智能合约实现区域风电成本管控、风电能源大数据存储合约,为交易管控机制打下了基础。通过仿真结果表明了研究方案具有良好的管理性,可控性,高效性。
陈佳发[2](2021)在《区块链智能合约的法律规制研究》文中提出区块链技术是继蒸汽机革命、电气化革命、信息化革命后,第四次工业革命“利用信息化技术促进产业变革”中最重要的基础性技术,智能合约是区块链技术发展2.0阶段的产物,具有去中心化、自动彻底执行等优点,是人类社会继口头合同、书面合同、电子合同后的最新形式,将在未来社会运转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而作为一项主要以区块链这种新兴科学技术为支撑的区块链智能合约(以下简称“智能合约”),我国目前立法领域刚刚起步研究,在法律法规体系中实属空白,而原有合同法制度不能完全适用、新兴技术造成的救济难等问题,困扰着智能合约进一步发展。本文通过法律视角,切入智能合约的核心要素,探究其本质,得出智能合约本质上属于合同的结论,并以此为基础,发现问题,借鉴域外国家经验,提出符合中国国情的法律规制方式,帮助智能合约在国内合法合规,有序发展。本文的主要结构为引言,第一章至第四章是主要论述部分,结语为最后部分,引言部分介绍选题背景,选题意义,综述智能合约的国内外学者研究,指出论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创新与不足,为本文写作奠定良好基础。第一章为智能合约的解读,首先分析区块链的概念及特征,其次分析智能合约的概念及特征,厘清专有名词概念,便于文章阅读,最后分析学界对智能合约的不同观点,提出本文观点:智能合约的本质属于合同,应当受到民事法律规制。在前文的基础上,第二章着重从实体法与程序法两个维度分析智能合约面临的问题。首先通过考察《民法典·合同编》、《电子商务法》、《民事诉讼法》等法律法规,发现智能合约并未纳入我国现有法律体系,存在立法领域的空白;其次,通过梳理智能合约运行特征发现目前对智能合约缔约主体的身份确定,证据规则适用存在很大困难;智能合约当事人撤销权、违约机制、解约机制均行使不能,同时还存在救济不能的问题,困扰智能合约当事人。法谚有云:“救济走在权利的前面”,但是法律空白的存在将会导致智能合约未来实际运用产生诸多纠纷,为司法救济带来巨大压力,不利于社会经济发展。第三章主要通过分析域外国家在智能合约领域的法律制度与政策措施,师夷长技以自强,为我国更好更快发展智能合约法律规制借鉴经验。本章主要分析白俄罗斯于2018年通过的《关于发展数字经济》的法案,作为世界上第一个正式颁布实施的区块链法律,在数字金融市场参与主体身份审查、通证交易权限、智能合约默认制度设置等方面提供良好借鉴;俄罗斯《数字金融资产法》创制“数字权利概念”,对数字金融参与主体审查,设定智能合约运行规则均为我国智能合约法律规制提供宝贵经验;英国设计的“监管沙盒计划”为我国智能合约在数字金融市场的应用提供制度支持;美国政府确认智能合约的合法性,提出具有法律效力、可执行性、有效性的智能合约国家标准规范为我国智能合约提供经验借鉴。第四章则是根据前文问题探讨,域外国家经验借鉴,针对我国国情,提出具有中国特色的解决方案。完善智能合约法治规范体系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是完善智能合约立法的必由之路,必须借鉴我国在互联网法律治理方面的成功经验;要把智能合约纳入合同法规制范畴,将民法基本原则贯穿智能合约始终,在《民法典·合同编》中引入智能合约规定,严格限制智能合约的参与主体,行为规范,主体责任;最后加强构建智能合约管理机制,借鉴合同法的一般规则重构智能合约程序,将附条件生效规定适用到智能合约上,完善智能合约违约、解约机制,健全智能合约诉讼机制,保障智能合约当事人的救济权利;其次,将法律规范融入技术规则之中,以“监管沙盒计划”保障智能合约法治创新实验,还要加强国际合作,构建智能合约政府间合作机制,缔结智能合约公约,规制“无国界”的智能合约。综合上述措施,为智能合约规范化、法治化打造兼顾内外的法律规范体系,帮助智能合约健康有序发展,促进社会生产生活进步。最后,通过前四章论述,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八次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区块链技术的重要论述,要将依法治网落实到区块链的管理之中,促使区块链安全有序发展。本文认为智能合约的发展必须直面法律问题,回应法律的呼声,制订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律规范体系解决智能合约存在的法律空白问题,智能合约才有可能获得长远、充足的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
尹琛[3](2021)在《以业务融合为导向的全过程工程咨询业务流程再造研究》文中指出我国将全过程工程咨询作为深化我国建筑业改革、创新建设组织模式、提升建设投资活动质量及效率的重要措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大力推进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的落地及发展。在此背景下,各类工程咨询行业及企业积极开展全过程工程咨询业务,但由于我国工程咨询业长期专业分化、各专业之间交流不足,以及目前缺乏清晰明确的全过程工程咨询业务流程,导致了当前开展的全过程工程咨询业务服务思维刻板、业务模式传统,服务质量难以保障。因此,建立切实可行的全过程工程咨询业务流程成为服务开展的当务之急。本文首先通过IDEFO可视化建模的方法对传统工程咨询业务流程进行了建模分析及问题识别,发现了其存在的13个现状问题并深入剖析了问题背后的本质原因。其次,基于影响工程咨询的四大环境因素建立了“PIES”分析框架,通过对全过程工程咨询进行“PIES”分析,发现开展全过程工程咨询业务流程再造具有可行性及必要性。然后,为保障业务流程再造的顺利实施,本文结合全过程工程咨询理念、集成管理思想及业务流程再造模式,构建了全过程工程咨询业务流程再造再造框架,并将可行性、系统性及项目优先性制定为再造实施的三大原则。再次,为确保全过程工程咨询的整体性及各项业务之间可以有效融合,本文将项目管理办公室(PMO)运用到全过程工程咨询业务流程再造之中,创新性地创建了一套全过程项目管理办公室(WPMO)机制,并基于该机制全面优化并再造了现有的工程咨询流程体系,构建了一套全新的全过程工程咨询业务流程。同时,通过分析发现全新业务流程有效地解决了传统流程13个现状问题中的11个,并且新业务流程对行业、企业以及从业人员具有一定应用价值,这表明以业务融合为导向的全过程工程咨询业务流程再造取得了一定成效。最后,文章对研究成果在未来实际应用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展望,并提出了相应的应用建议。通过本研究,可为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的开展提供一定参考,为我国工程咨询企业向全过程工程咨询转型升级提供指导方向,同时有助于工程咨询从业人士及潜在用户群体更系统、深层地了解全过程工程咨询的工作内容,认识到全过程工程咨询的重要作用,为我国全过程工程咨询高质量发展提供助力。
罗得寸[4](2021)在《基于区块链的安全通讯与隐私数据共享机制》文中指出随着区块链技术的快速发展与相关应用的不断落地,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可信商业经济也在逐渐铺开。安全可信的数据通信与共享是区块链应用的组成部分,中心化的通信机制存在单点失效、易被攻击以及隐私被窃取的问题。去中心化的安全隐私通信技术是解决该问题的有效方法,特别是基于区块链的链上安全通信机制,近年来已获得相关技术的支撑。基于区块链的链上通信技术符合区块链的价值理念,在多方对等机构组织中能够无中心控制而运行,且记录可验证、不可篡改。而链上通信确保安全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隐私泄露的问题。本文针对区块链现实应用场景中关于链上安全隐私通信的需求,开展了国内外相关研究调研,对比分析了当前存在的链上通信与数据共享的方案以及区块链上的隐私保护方案,寻找出其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安全通信与隐私数据共享方案。该方案依托区块链技术保证用户在无中心环境下实现安全的链上通信,同时能够有效解决针对区块链场景下数据公开而导致的用户关系隐私泄露问题。本文工作如下:(1)针对区块链应用对安全通信的技术需求,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智能合约的链上安全通信方案。鉴于区块链不可篡改但性能效率不高的特点,本方案引入了IPFS分布式存储技术,实现消息数据链下分布式存储的同时,可确保消息数据的完整性。此外,本方案还引入了密文策略属性加密算法,以机构节点为单位,使得消息数据在链上能够安全可靠地分发与中转。方案还利用非对称加密算法,让机构节点托管用户消息,确保用户在离线状态下的数据保密,且依然能够在上线时正确解密消息密文。最后,通过理论分析、仿真分析与效率对比来阐明本方案能够实现安全的链上通信。(2)为了解决通信用户关系隐私易泄露的问题,本文对链上安全通信方案进行改进,提出一种可隐私保护的链上通信方案。本方案利用可验证随机函数实现通信发送方的身份隐私保护,防止业务链其他参与方或者系统外部用户通过各种手段获取链上数据进行关联分析,进而获取参与方的隐私行为。最后,通过理论分析与实验分析表明,本方案能够有效保护用户链上消息发送记录的隐私,且提高了通信方案的效率。(3)针对电子公文应用场景,本文基于可隐私保护的链上安全通信方案设计与实现电子公文安全隐私传输系统。系统的设计实现根据应用架构划分了四个层次,分别是为前端层、后端层、合约层、持久层;根据功能模块划分为用户管理模块、区块链展示模块、公文管理模块、界面模块。最后给出了系统的部分功能演示,以说明可隐私保护链上安全通信方案在电子公文传输领域的应用可行性。
赵彦霞[5](2021)在《基于水印和区块链技术的数字图像交易管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社会许多领域对数字图像的大量需求,使得国内外出现了大量的数字图像交易网站。但目前的数字图像交易网站一般存在一些不足。例如,为用户提供的数字图像版权保护和版权认证服务不足,为用户提供的有法律效力的交易存证服务不足,为用户提供的个性化服务不足和提供的业务种类少等不足。在数字图像交易管理理论研究方面,也存在对数字图像交易管理的系统性研究、对数字图像进行版权保护和内容认证研究、对区块链中交易使用的智能合约管理研究以及专门针对数字图像的个性化推荐研究不足等问题。本文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在理论研究方面,本文对数字图像交易前、交易中和交易后管理上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利用数字水印技术对交易前的数字图像进行版权保护和内容认证的多功能零水印算法;对数字图像交易过程中产生的交易信息写入区块链中进行存证,对区块链智能合约分类算法进行了研究;依据数字图像交易后存储的用户历史数据,研究了利用智能推荐技术的个性化数字图像推荐算法。在实践研究方面,设计了数字图像交易管理系统。将本文提出的算法应用于该系统,并设计了相应的管理模型,以解决数字图像交易网站提供的业务种类少等问题。本文的创新点如下:(1)提出了两种基于奇异值分解和深度学习的数字图像多功能零水印算法。在数字图像交易前,对数字图像进行版权保护和内容认证的研究不足。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对数字图像版权保护和内容认证进行了研究。变换域算法比空域算法中水印的鲁棒性更强,离散小波变换(DWT)能够克服离散傅里叶变换和离散余弦变换的一些缺点,奇异值分解(SVD)所得的奇异值可以表示图像内在的代数特征,稳定性好,深度神经网络能够获取图像关键特征。因此,将DWT、SVD分别和深度卷积神经网络(DCNN)和深度置信网络(DBN)相结合,提出了基于SVD和DCNN的数字图像多功能零水印算法以及基于SVD和DBN的数字图像多功能零水印算法。两种零水印算法都构造了零鲁棒水印图像和零半脆弱水印图像。仿真实验验证了两种算法的鲁棒水印对多种强度大的攻击有较好的抵抗性,提取出的半脆弱水印图像也能对原始图像的篡改位置进行定位。(2)提出了两种智能合约分类算法。针对许多数字图像交易网站存在的交易存证法律效力不足的问题,把区块链技术引入数字图像交易过程管理中。在区块链上进行交易的过程中需要使用智能合约,因此本文研究了智能合约分类算法,以便对智能合约进行有效管理。智能合约属于文本信息,因为智能合约不同类别数量相差较大,所以智能合约分类属于非均衡文本分类。智能合约分类的第一步工作是将智能合约转换成能够被计算机识别的数据。由于目前没有针对智能合约的语料库,因此首先利用Word2Vec建立智能合约语料库。然后,利用Word2Vec和智能合约语料库将所有智能合约都转化成等长的数字化向量。智能合约分类的第二步工作是研究如何对数字化的智能合约进行分类。由于智能合约分类属于非均衡的文本分类,所以本文提出了随机权学习机和加权交叉熵函数来克服传统分类方法的缺陷,并分别利用自编码器能降低数据维度的特点和双向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Bi LSTM)对上下文有记忆的功能,提出了基于自编码随机权ELM网络的智能合约分类算法与基于加权交叉熵损失函数的长短记忆智能合约分类算法。实验验证了两种算法对智能合约的分类是有效的。(3)提出了一种加权TextRank和自组织特征映射神经网络(SOM)的个性化数字图像智能推荐算法。针对数字图像交易完成后的管理中,对用户提供的个性化推荐服务研究不足的问题,本文进行了个性化数字图像推荐研究。通过两种来源获取用户感兴趣的图像。第一种来源是当前用户的相似用户订单中的图像。第二种来源是从数据库中查找的与当前用户最后放入订单中图像同类型的图像。从相似用户和数据库两种来源得到的候选图像集中选择用户感兴趣的部分图像推荐给当前用户。由于用户最后在网站的搜索词、不同时间加入订单和加入购物车的图像,以及用户历史数据中能体现图像类型的关键词语反映用户对图像的兴趣度的作用程度不同,所以,利用TextRank算法适合提取短文本关键词的特点,设计了加权TextRank算法来提取用户历史数据的关键词。因为SOM能够通过竞争对数据进行聚类,所以利用SOM去发现当前用户的相似用户。仿真实验结果验证了提出的算法能够有效地发现当前用户的相似用户,能为当前用户推荐用户感兴趣的数字图像。(4)设计了数字图像交易管理系统。针对许多数字图像交易网站没有提供数字图像处理、数字图像版权保护、数字图像认证、交易存证、个性化推荐服务和智能合约分类等情况,设计了数字交易管理系统。设计了数字交易管理系统的架构和功能,设计了应用于数字图像交易管理系统中的数字图像交易管理、数据安全保护管理、版权保护管理、智能合约管理和个性化推荐管理模型。以上研究成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许多数字图像交易网站对数字图像版权保护和版权认证,交易的有法律效力存证,区块链技术应用中的智能合约分类,网站业务种类少等问题。将数字水印、区块链和智能推荐等技术应用到数字图像交易管理的研究方法,可以为管理科学的研究提供一些思路和方法。研究成果被应用后,业务种类的增加和对用户的个性化数字图像推荐能够吸引更多的用户消费,从而增加商家的利润。
李继鑫[6](2021)在《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知识产权服务系统的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知识产权服务即对原创作品的服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将知识产权的保护与运用水平进一步提升,这充分显示出知识产权服务的重要意义。在互联网技术突飞猛进的背景下,来自线上线下的原创知识产权作品呈爆发式增长。但目前针对知识产权的主要服务普遍存在以下问题:首先,由于对知识产权作品的管理主要依赖于中心化的权威管理机构,因此在信息安全方面会存在一定风险;其次,不同的中心化产权管理机构所维护的数据库并不相通,因此在产权侵权方面存在大量漏洞;最后,知识产权服务的关键步骤为知识产权转让,涉及到多个部门的协同操作,因此存在周期长、效率低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对智能合约技术进行研究与分析,提出基于镜像限制的可推测并发控制算法。并且,基于该算法进行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知识产权服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设计并实现了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知识产权服务系统。系统在开发过程中采用Java Web技术完成B/S架构的系统功能实现。在数据存储方面,该系统采用My SQL与Redis相结合的方式,My SQL数据库用于存储系统中的用户个人信息以及产权作品原件,而Redis键值对数据库用于存储产权交易信息、产权证明信息以及账户状态信息的哈希值。(2)知识产权服务管理模块作为该系统的主要功能模块,提供的功能包括产权注册、产权查询、产权变更以及产权转让,其中产权转让功能本文采用智能合约自动执行的方式实现。为了提高知识产权转让效率,本文将并发控制算法引入到产权转让合约的执行当中,提出基于镜像限制的可推测并发控制算法,使其能在系统应用中降低事务阻塞与重启问题出现的概率,同时提高系统吞吐量。本文的系统设计和核心算法设计经过了严格的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该系统通过采用“区块链+智能合约并发执行”的技术模式不仅能够保证知识产权服务的安全性,而且能够有效提高知识产权转让的效率。
刘云霞[7](2021)在《基于区块链的通证智能合约链上升级方法研究》文中认为区块链技术的发展成熟,使得智能合约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大,开发智能合约的门槛也逐渐降低,智能合约的安全性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由于智能合约具有防篡改特性,所以当部署上链后的智能合约出现漏洞或者合约的业务需要拓展时,基于传统模式设计的智能合约无法实现链上的局部升级,只能弃用原合约并重新部署一份新版本智能合约到区块链。这种智能合约的链下升级方式在弃用原合约时会严重影响用户的正常调用,并且原合约产生的所有数据会被一并弃用,造成极大的损失;同时重新部署一份完整的新版本合约也使得合约的升级成本过高。论文针对已部署到区块链上的智能合约无法实现链上局部升级的问题,开展以下研究:(1)提出松耦合智能合约模型(Loose coupling smart contract model,LCSC)。结合区块链技术与Open Zeppelin平台提供的合约分离理念,面向以太坊平台提出一种松耦合智能合约模型,作为智能合约的新型设计模式。LCSC模型将传统智能合约拆分为接口合约、逻辑合约、数据合约三个子集,三子集间保持互相调用的松耦合关系,共同实现对事务的处理。(2)设计基于LCSC模型的通证合约链上升级方案。基于LCSC模型,以通证类智能合约为研究对象,针对合约出现漏洞和合约业务拓展这两种情况,分别设计通证合约的链上升级方案。该方案能在合约出现漏洞和合约业务需要拓展两种情况下,支持目标通证合约的链上局部更新,以达到通证合约的低成本升级。(3)构建智能合约双向版本链。针对合约链上升级后的版本管理问题构建一个智能合约双向版本链,形成可追溯、可授权访问、不可篡改的版本管理,帮助用户实现智能合约链上升级全过程的版本监控。(4)实验验证。在以太坊平台对通证合约链上升级进行系统测试实验,分析链上升级方案的可行性以及合约升级的成本花销,实验表明基于LCSC模型设计的通证合约能使得合约在全生命周期下实现低成本链上局部升级,且合约面向用户的接口与产生的数据都是可续用的,合约的升级操作不会影响到用户的正常调用,同时合约的版本迭代可通过智能合约双向版本链进行追溯。
周通[8](2020)在《基于Hyperledger Fabric的区块链港口物流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提出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物流系统由辅助商品生产销售的后勤服务系统逐步发展完善为独立的供应链信息系统。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港口物流是跨境贸易流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利用港口存货、配货、集疏运条件提供多功能物流服务。国际供应链的发展使港口物流全链条产业逐步细分,各部分效率显着提高。但经研究发现,目前港口物流行业主要存在数据孤岛、信任缺失、流程协同低效和中心化平台瓶颈等问题,阻碍各方合作协调和数据共享,导致贸易成本高,业务处理效率低下。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设计并实现了基于Hyperledger Fabric的区块链港口物流系统,为货主企业、船公司、货运公司和海关等主要参与方提供丰富的业务服务,实现了对货物和信息的全流程跟踪和业务协同。论文在阐述了区块链的核心原理基础上,介绍了Hyperledger Fabric和Docker等重点技术。在需求分析阶段,本文研究了港口物流主要业务需求,分析了区块链解决方案的优势,并用活动图描述了货主、船公司、货运公司、海关工作人员参与的业务流程,通过用例图和用例说明表对订单管理、运输管理、报关管理和系统管理等功能需求模块进行了分析,用实体联系图对系统进行了数据建模,分析了系统性能、安全性、兼容性、数据隐私和数据一致性等非功能需求。在系统设计与实现阶段,本文给出了系统总体架构设计和功能分解,将系统分为业务层、区块链层和数据存储层三层,前端调用后端RESTful APIs,区块链层提供raft排序服务,数据库采用My SQL和Couch DB,并从组织节点、通道设计、共识算法和连接配置等方面对港口物联盟链网络组件进行了设计和搭建,对系统数据库表的字段、含义和类型进行了说明,通过类图、时序图和程序流程图对订单管理、运输管理、报关管理和系统管理等功能模块进行了设计和实现,最后从身份管理、智能合约和账本数据存储等方面对港口物流区块链网络进行了详细设计与实现。本文使用6台服务器作为系统测试环境,通过单元测试、集成测试和功能测试,保证系统各模块功能正常,通过角色权限测试、用户登录测试、多浏览器测试、系统响应时间测试以及交易吞吐量测试,对系统安全性、兼容性和性能等非功能需求进行了验证。测试结果表明,系统功能和非功能表现均达到预期,身份管理服务(Membership Service Provider,MSP)、通道、私有数据为业务数据提供了隐私保护,分布式账本保证了各参与方业务数据一致性,港口物流区块链网络提供了安全可信的数据共享环境,系统能有效解决港口物流业务中的数据孤岛、信任缺失、流程协同低效以及中心化平台瓶颈等问题,降低贸易成本,提高业务处理效率。
王辉[9](2020)在《基于区块链的图片版权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指出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大众接触信息的方式已经从文字演变成图片。每天都有数以亿计的图片被使用,图片版权问题随之而来。论文从现有数字资产登记系统出发,对数字资产登记进行了详细的研究,总结出目前数字产权登记系统中存在的缺陷:第一数字产权登记系统在登记图片版权时仅登记所有人信息,并没有对图片的特征进行登记,也没有对比已登记的图片版权,无法保证原创者的权益;第二受限于区块链的性质,现有的数字资产登记系统,处理速度方面尚不能达到企业级应用的要求;第三数字产权登记系统仅面向单一用户提供服务,无法为社交平台提供企业级的图片版权服务。针对上面描述的问题,本文为图片版权问题提供了一个去中心化的解决方案。本文完成的具体工作如下:第一,在现有的数字资产登记系统的基础上,将区块链应用到图片版权领域,对图片做了细分处理,并结合图片自身的特点,改进版权登记流程,设计了一个完善的图片版权登记流程。首先是加入了图片特征提取和图片相似度对比,用程序化的流程解决繁琐的人力。其次,由于目前技术的限制,在图片特征提取方面还无法做到完全准确,如遇到用户坚持自己是原创者,可进行版权申诉,让系统中其他原创者进行判断,最大程度的保证原创者的权利和公平。第二,基于区块链的图片版权系统通过引入一条交易信息侧链,减轻了主链的压力,且将版权信息和交易信息分开存储,大大提高了处理速度,且提高了安全性,为企业级应用夯实了技术基础。第三,为社交平台提供图片版权登记、交易和维权取证的服务,解决了社交平台上的用户常常因分享图片被侵权取证困难的问题。同时,系统面向社交平台直接提供服务,无需社交平台的用户再行操作,对用户来说零成本,方便快捷。
杨雪涛[10](2020)在《基于区块链的数据链自动信息流转控制系统》文中研究指明数据链是一种通过无线信道对信息进行实时、准确、自动、保密传输的数据通信系统,能够有效降低作战平台的反应时间。数据链通常使用分布式架构以增强了抗摧毁能力,并支持数据链之间的信息传递。迄今为止,数据链已经取得长足的发展,然而,如何实现数据链之间数据流转的自动化、智能控制、保证各作战实体之间的信息对称,尚缺乏相关研究,从而使数据链面临着数据不对称难题,无法很好的满足现代战争的自动化、智能化需求以及协同作战需求。区块链是一种分布式账本技术,通过共识机制能够保证分布式数据的安全一致,有去中心化、信息一致、数据不可篡改性、数据可追溯以及智能合约等特性,在物联网、金融、医疗、交通等各行各业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针对现有数据链的不足,本文将区块链与数据链相结合,借助区块链信息一致性、数据不可篡改、数据可追溯性、智能合约等特性,构建了一个基于区块链的数据链自动信息流转控制系统,能够支持各个作战平台作战信息的实时处理、交换、分发以及决策传递的自动执行,并保证执行过程的可信、可验证以及各节点之间信息的一致性,从而解决现有数据链面临的实时动态自适应变更能力差、协同作战能力差和跨域作战能力差等难题。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设计了基于区块链的数据链自动信息流转控制系统,本系统主要分为网络层、数据层、合约层、业务层以及应用层等五个部分。网络层是系统的基础,多个节点之间构建了P2P的区块链网络;数据层包括区块链存储、云存储以及业务数据存储三部分,存放着系统所需要的所有数据;合约层是开发的一系列智能合约,对区块链中的数据进行管理;业务层是对系统功能模块的后台业务逻辑的实现;应用层是系统提供的业务功能,为系统用户提供可视化的功能服务。我们设计了系统的业务模块,将系统用户分为多种角色,为角色的业务需求设计了详细的功能模块以及其对应的数据库的各个表结构。其次,设计了基于属性加密的链外数据存储方案,将大文件数据加密后安全存储在可信第三方云存储服务器,当系统需要时可通过密钥安全获取,对数据进行处理,既保证了数据的安全和隐私,同时减小了系统中区块链的存储压力。接着,实现了基于区块链的数据链自动信息流转控制系统,本系统采用Hyperledger Fabric搭建底层区块链网络,保证区块链网络的安全稳定运行。开发编写了系统需要的智能合约,并且通过Fabric-Java-SDK调用智能合约,实现对区块链数据的管理。系统前端采用Thymeleaf模板引擎,结合HTML、CSS、Java Script、j Query等技术,后台采用Java语言的后台框架Spring、Spring Boot框架以及持久层框架My Batis,构建了B/S模式的基于区块链的数据链自动信息流转控制系统。最后,设计了测试用例和测试方案,对系统进行了功能和性能测试,验证了其各项效能,并且对本文做出了总结。
二、应用计算机于合约管理自动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应用计算机于合约管理自动化(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以太坊的风电能源交易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区块链在能源智能合约方面的研究现状 |
1.2.2 区块链与分布式能源数据存储研究现状 |
1.2.3 区块链在分布式能源交易方案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主要工作 |
1.4 论文章节安排 |
第二章 区块链和分布式存储 |
2.1 区块链 |
2.1.1 区块链的基础理论 |
2.1.2 区块链的分类 |
2.1.3 共识机制 |
2.1.4 区块链的功能拓展 |
2.2 星际文件共享系统 |
2.3 以太坊技术及其智能合约 |
2.3.1 以太坊的发展 |
2.3.2 以太坊的基本构成 |
2.3.3 智能合约和以太坊虚拟机 |
第三章 基于以太坊的风电能源权限管理方案 |
3.1 方案概述 |
3.2 方案设计 |
3.2.1 WPCM安全指标管理算法 |
3.2.2 WPCM安全管理合约 |
3.3 性能验证 |
3.3.1 控制中心管理模块仿真结果 |
3.3.2 下属节点管理模块仿真结果 |
3.4 仿真结果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以太坊的风电能源大数据存储合约方案 |
4.1 方案概述 |
4.2 IPFS系统 |
4.2.1 存储方案 |
4.2.2 存储状态和验证算法 |
4.3 以太坊索引存储方案 |
4.3.1 存储方案 |
4.3.2 存储算法 |
4.4 仿真结果 |
4.4.1 IPFS系统存储仿真结果 |
4.4.2 索引存储区块仿真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以太坊的风电能源交易方案 |
5.1 方案概述 |
5.2 风电成本管控 |
5.3 购电市场化方案 |
5.4 购电市场化方案 |
5.5 仿真结果分析 |
5.5.1 风电上网价存储同步仿真结果 |
5.5.2 购电者购电价存储同步仿真结果 |
5.5.3 撮合交易管理同步仿真结果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2)区块链智能合约的法律规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三、国内外文献综述 |
(一)关于区块链智能合约发展研究的文献综述 |
(二)关于智能合约的法律属性研究的文献综述 |
(三)关于智能合约的法律规制研究的文献综述 |
(四)国外研究综述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五、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一)本文的创新 |
(二)本文的不足 |
第一章 区块链智能合约的解读 |
第一节 区块链概述 |
一、区块链的概念 |
二、区块链的特征 |
三、区块链的结构 |
第二节 智能合约概念和特征 |
一、智能合约概念 |
二、智能合约的特征 |
三、基于区块链的智能合约 |
第三节 智能合约的法律性质 |
一、“代码即法律”的否定 |
二、“自动执行说”的否定 |
第四节 智能合约的法律定位 |
第二章 智能合约面临的挑战 |
第一节 智能合约给立法带来的挑战 |
一、《民法典·合同编》的考察 |
二、《电子商务法》的考察 |
三、部门规章及规范性文件的考察 |
第二节 智能合约的程序救济问题 |
一、智能合约履行过程中的救济问题 |
二、智能合约在诉讼程序中存在的问题 |
第三章 域外国家关于智能合约的法律与制度借鉴 |
第一节 域外国家关于智能合约的法律与制度简介 |
一、白俄罗斯《关于发展数字经济》简介 |
二、俄罗斯《数字金融资产法》简介 |
三、英国“监管沙盒计划”简介 |
四、美国关于智能合约概况 |
第二节 域外国家法律与制度建设的启示 |
一、通过立法规范技术发展 |
二、通过政策鼓励技术发展 |
三、加强监管,引导技术有序发展 |
第四章 我国智能合约法律规制的建议 |
第一节 完善智能合约法律法规 |
一、建立智能合约法治规范体系 |
二、将智能合约纳入合同法规制的范畴 |
第二节 加强构建智能合约管理机制 |
一、借鉴合同法的一般规则重构智能合约程序 |
二、将法律规范融合进技术规则之中 |
三、加强国际合作规制智能合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本人在读期间完成的研究成果 |
(3)以业务融合为导向的全过程工程咨询业务流程再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综评 |
1.3 论文主要内容及研究思路 |
1.4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论文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
2.1 工程项目管理相关理论 |
2.1.1 工程项目管理的概念和目标 |
2.1.2 项目生命周期理论 |
2.1.3 Partnering管理模式 |
2.2 集成管理理论 |
2.2.1 集成管理的概念和特点 |
2.2.2 集成管理的四大集成内容 |
2.2.3 集成管理与传统分工管理的区别 |
2.3 业务流程再造理论 |
2.3.1 业务流程再造的概念 |
2.3.2 业务流程再造的特征 |
2.3.3 业务流程再造实施手段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传统工程咨询业务现状分析 |
3.1 工程咨询业务流程建模规则 |
3.1.1 IDEFO流程建模方法概述 |
3.1.2 工程咨询业务IDEF0建模规则制定 |
3.2 传统工程咨询业务流程建模及分析 |
3.2.1 传统工程咨询业务活动 |
3.2.2 传统投资决策咨询业务 |
3.2.3 传统勘察设计业务 |
3.2.4 传统招标采购代理业务 |
3.2.5 传统工程监理业务 |
3.2.6 传统工程造价咨询业务 |
3.3 传统工程咨询业务问题归纳与诊断 |
3.3.1 传统工程咨询业务问题归纳 |
3.3.2 传统工程咨询业务问题诊断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全过程工程咨询业务流程再造策划 |
4.1 全过程工程咨询概述 |
4.1.1 全过程工程咨询定义 |
4.1.2 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内容及模式 |
4.1.3 全过程工程咨询内涵及特点 |
4.2 全过程工程咨询业务流程再造可行性研究 |
4.2.1 政策层面分析 |
4.2.2 行业层面分析 |
4.2.3 工程师层面分析 |
4.2.4 科技层面分析 |
4.3 全过程工程咨询业务流程再造框架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全过程工程咨询业务流程再造实施 |
5.1 全过程工程咨询业务流程再造实施原则 |
5.2 全过程工程咨询业务流程总图设计 |
5.3 全过程项目管理办公室机制设计 |
5.3.1 项目管理办公室概述 |
5.3.2 全过程项目管理办公室功能介绍及建模 |
5.4 投资建设全过程工程咨询业务流程再造 |
5.4.1 投资建设全过程工程咨询业务活动总图 |
5.4.2 融合新兴业务的投资咨询业务流程再造 |
5.4.3 全周期统筹的勘察设计业务流程再造 |
5.4.4 融合合约管理的招标代理业务流程再造 |
5.4.5 向项目管理过渡的监理业务流程再造 |
5.4.6 全过程覆盖的造价咨询业务流程再造 |
5.5 全过程工程咨询业务流程再造评估 |
5.5.1 新业务流程解决问题评估 |
5.5.2 新业务流程应用价值分析 |
5.6 全过程工程咨询业务流程应用展望 |
5.6.1 新业务流程未来应用可能面临的问题 |
5.6.2 全过程工程咨询新业务流程应用建议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研究成果和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4)基于区块链的安全通讯与隐私数据共享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工作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关键技术介绍 |
§2.1 密码学基础 |
§2.1.1 对称加密 |
§2.1.2 非对称加密 |
§2.1.3 密文策略属性加密 |
§2.1.4 可验证随机函数 |
§2.2 IPFS分布式存储 |
§2.2.1 对象命名 |
§2.2.2 路由交换 |
§2.2.3 身份网络 |
§2.3 超级账本框架 |
§2.3.1 体系架构 |
§2.3.2 交易流程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智能合约的链上安全通信方案 |
§3.1 研究背景 |
§3.2 研究内容 |
§3.3 系统模型与设计目标 |
§3.3.1 系统模型 |
§3.3.2 安全模型 |
§3.3.3 设计目标 |
§3.4 链上安全通信方案 |
§3.4.1 消息预处理 |
§3.4.2 消息路由 |
§3.4.3 通信管控 |
§3.4.4 消息接收 |
§3.5 理论分析 |
§3.5.1 正确性分析 |
§3.5.2 安全性分析 |
§3.5.3 性能分析 |
§3.6 实验分析 |
§3.6.1 实验条件 |
§3.6.2 实验方法 |
§3.6.3 结果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可隐私保护的链上通信方案 |
§4.1 研究背景 |
§4.2 研究内容 |
§4.3 可隐私保护链上通信方案 |
§4.3.1 消息隐私预处理 |
§4.3.2 可验证随机证明 |
§4.4 理论分析 |
§4.5 实验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链上电子公文安全隐私传输系统设计与实现 |
§5.1 研究背景 |
§5.2 系统模型与设计目标 |
§5.2.1 系统模型 |
§5.2.2 设计目标 |
§5.3 系统设计 |
§5.3.1 开发环境 |
§5.3.2 总体设计 |
§5.3.3 功能模块设计 |
§5.3.4 系统特色与创新 |
§5.4 系统实现 |
§5.4.1 持久层服务 |
§5.4.2 后端服务 |
§5.4.3 前端服务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在攻读硕士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5)基于水印和区块链技术的数字图像交易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数字图像交易管理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2 数字水印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3 区块链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4 智能推荐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5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6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二章 预备知识 |
2.1 数字水印技术 |
2.1.1 数字水印概述 |
2.1.2 数字图像水印技术 |
2.2 区块链技术 |
2.2.1 区块链概述 |
2.2.2 区块链架构模型 |
2.2.3 区块链区块结构 |
2.2.4 区块链的运行过程 |
2.2.5 智能合约 |
2.3 智能推荐技术 |
2.3.1 智能推荐技术概述 |
2.3.2 常用的推荐算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SVD与深度学习的数字图像多功能零水印算法研究 |
3.1 理论基础 |
3.1.1 离散小波变换 |
3.1.2 奇异值分解 |
3.1.3 深度学习技术 |
3.1.4 深度卷积神经网络 |
3.1.5 深度置信网络 |
3.2 基于SVD和 DCNN的数字图像多功能零水印算法 |
3.2.1 算法设计思想 |
3.2.2 基于SVD和 DCNN的数字图像多功能构造零水印算法 |
3.2.3 基于SVD和 DCNN的数字图像多功能提取零水印算法 |
3.2.4 仿真实验和分析 |
3.3 基于SVD和 DBN的数字图像多功能零水印算法 |
3.3.1 算法设计思想 |
3.3.2 基于SVD和 DBN的数字图像多功能构造零水印算法 |
3.3.3 基于SVD和 DBN的数字图像多功能提取零水印算法 |
3.3.4 仿真实验和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数字图像交易管理中智能合约分类算法研究 |
4.1 理论知识 |
4.1.1 智能合约分类的难点 |
4.1.2 智能合约分类相关研究 |
4.1.3 Word2Vec |
4.1.4 堆叠自编码器 |
4.1.5 随机权极速学习机 |
4.1.6 双向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 |
4.1.7 加权交叉熵损失函数 |
4.2 基于自编码随机权ELM网络的智能合约分类算法 |
4.2.1 算法设计思想 |
4.2.2 基于自编码随机权ELM网络的智能合约分类模型 |
4.2.3 基于自编码随机权ELM网络的智能合约分类算法描述 |
4.2.4 仿真实验与分析 |
4.3 基于加权交叉熵损失函数的长短记忆智能合约分类算法 |
4.3.1 算法设计思想 |
4.3.2 基于加权交叉熵损失函数的长短记忆智能合约分类模型 |
4.3.3 基于加权交叉熵损失函数的长短记忆智能合约分类算法描述 |
4.3.4 仿真实验与分析 |
4.4 智能合约分类算法在数字图像交易管理中的应用 |
4.4.1 自编码随机权ELM网络分类算法在数字图像交易智能合约分类中的应用 |
4.4.2 加权交叉熵损失函数Bi LSTM分类算法在数字图像交易智能合约分类中的应用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数字图像交易管理中个性化智能推荐算法研究 |
5.1 理论知识 |
5.1.1 Text Rank算法 |
5.1.2 加权Text Rank算法 |
5.1.3 自组织特征映射神经网络 |
5.2 基于加权Text Rank和 SOM的个性化数字图像智能推荐算法 |
5.2.1 算法设计思想 |
5.2.2 基于加权Text Rank和 SOM的个性化数字图像智能推荐模型 |
5.2.3 基于加权Text Rank和 SOM的个性化数字图像智能推荐算法描述 |
5.2.4 仿真实验和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数字图像交易管理系统 |
6.1 数字图像交易管理系统架构 |
6.1.1 数字图像交易管理系统整体架构 |
6.1.2 数字图像交易管理Web服务子系统架构 |
6.1.3 区块链数字图像交易管理子系统架构 |
6.2 基于水印和区块链技术的数字图像交易管理系统设计 |
6.2.1 数字图像交易管理Web服务子系统功能设计 |
6.2.2 区块链数字图像交易管理子系统功能设计 |
6.3 数字图像交易管理系统的主要管理模型 |
6.3.1 数据图像交易管理系统的数字图像交易管理模型 |
6.3.2 数字图像交易管理系统的数据安全保护管理模型 |
6.3.3 数字图像交易管理系统的版权保护管理模型 |
6.3.4 数字图像交易管理系统的智能合约管理模型 |
6.3.5 数字图像交易管理系统中个性化推荐管理模型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和创新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6)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知识产权服务系统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工作 |
1.4 论文章节安排 |
第2章 核心技术与理论背景 |
2.1 区块链核心技术 |
2.1.1 区块链概念 |
2.1.2 Merkle树 |
2.1.3 哈希算法 |
2.2 智能合约技术 |
2.2.1 智能合约概念 |
2.2.2 智能合约优势 |
2.2.3 智能合约部署与调用 |
2.2.4 智能合约并发执行 |
2.3 可推测并发控制算法 |
2.3.1 基于一镜像的可推测并发控制算法 |
2.3.2 基于两镜像的可推测并发控制算法 |
2.3.3 基于多镜像的可推测并发控制算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系统需求分析 |
3.1 系统总体需求分析 |
3.2 系统功能性需求分析 |
3.2.1 系统管理功能需求 |
3.2.2 基础信息管理功能需求 |
3.2.3 知识产权服务管理功能需求 |
3.2.4 产权区块链管理功能需求 |
3.3 系统非功能性需求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系统总体设计 |
4.1 系统总体架构设计 |
4.2 系统功能结构设计 |
4.2.1 系统管理模块功能设计 |
4.2.2 基础信息管理模块功能设计 |
4.2.3 知识产权服务管理模块功能设计 |
4.2.4 产权区块链管理模块功能设计 |
4.3 系统的数据库设计 |
4.3.1 My SQL数据库的概念与逻辑设计 |
4.3.2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存储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系统关键技术 |
5.1 合约执行的并发度优化处理研究 |
5.1.1 合约执行时的并发度分析 |
5.1.2 冲突合约的特征信息采集 |
5.1.3 后续合约交易的聚类方法 |
5.2 基于SCC-VS算法的智能合约并发执行研究 |
5.2.1 基于SCC-VS实现智能合约并发执行 |
5.2.2 智能合约两阶段并发执行分析 |
5.3 实验验证与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系统实现与测试 |
6.1 系统开发技术及运行环境 |
6.2 关键模块功能实现 |
6.2.1 系统管理功能实现 |
6.2.2 基础信息管理功能实现 |
6.2.3 知识产权服务管理功能实现 |
6.2.4 产权区块链管理功能实现 |
6.3 系统测试 |
6.3.1 系统测试方案 |
6.3.2 系统功能测试 |
6.3.3 系统性能测试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 |
(7)基于区块链的通证智能合约链上升级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智能合约安全检测方法研究成果 |
1.2.2 智能合约升级方法研究成果 |
1.2.3 区块链的链上治理与更新方法研究成果 |
1.2.4 研究现状总结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2章 相关技术 |
2.1 区块链技术 |
2.1.1 区块链特点 |
2.1.2 区块链分叉 |
2.2 以太坊技术 |
2.2.1 以太坊区块 |
2.2.2 以太坊账户 |
2.2.3 以太坊虚拟机 |
2.2.4 gas机制 |
2.3 智能合约 |
2.3.1 智能合约算法 |
2.3.2 智能合约的运行机制 |
2.3.3 智能合约的生命周期 |
2.3.4 通证智能合约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松耦合智能合约模型设计 |
3.1 现有问题描述与假设 |
3.2 松耦合设计模式 |
3.3 LCSC模型的形式化定义 |
3.4 LCSC模型设计 |
3.4.1 总体设计 |
3.4.2 合约子集交互设计 |
3.4.3 合约三子集算法设计 |
3.4.4 LCSC模型版本管理设计 |
3.4.5 LCSC模型设计技术点 |
3.5 LCSC模型分析 |
3.5.1 功能性分析 |
3.5.2 可升级性分析 |
3.5.3 安全性分析 |
3.5.4 适用范围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LCSC模型的通证合约链上升级方案设计 |
4.1 方案概述 |
4.2 智能合约聚类 |
4.2.1 获取数据集 |
4.2.2 合约语法标记 |
4.2.3 合约向量化 |
4.2.4 LSH算法 |
4.2.5 基于LSH算法的合约聚类 |
4.3 针对漏洞型通证合约的链上升级方案设计 |
4.3.1 目标合约集选择 |
4.3.2 基于LCSC模型的目标合约设计 |
4.3.3 差异化代码指导修复漏洞合约 |
4.3.4 合约漏洞修复方法 |
4.3.5 漏洞修复后的新版本合约链上升级流程 |
4.4 针对业务型通证合约的链上升级方案设计 |
4.4.1 目标合约集选择 |
4.4.2 传统通证合约模型定义 |
4.4.3 基于LCSC模型的松耦合通证合约项目框架设计 |
4.4.4 基于松耦合通证合约框架的目标合约项目设计 |
4.4.5 业务拓展后的新版本合约链上升级流程 |
4.5 合约升级成本度量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通证合约链上升级实验与分析 |
5.1 实验数据集与环境部署 |
5.1.1 实验数据集 |
5.1.2 环境配置 |
5.2 智能合约聚类 |
5.2.1 智能合约聚类流程 |
5.2.2 智能合约聚类结果分析 |
5.3 针对漏洞更新的通证合约链上升级实验 |
5.3.1 实验流程 |
5.3.2 训练集选择 |
5.3.3 参数评估 |
5.3.4 目标合约集选择 |
5.3.5 基于LCSC模型的目标合约集设计 |
5.3.6 漏洞修复推荐代码提取 |
5.3.7 漏洞更新合约链上升级 |
5.4 针对业务拓展的通证合约链上升级实验 |
5.4.1 目标合约集选择 |
5.4.2 原合约功能分析 |
5.4.3 合约拆分 |
5.4.4 合约升级算法设计 |
5.4.5 新合约设计模式分析 |
5.4.6 业务拓展合约链上升级 |
5.5 合约版本管理 |
5.6 实验结果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基于Hyperledger Fabric的区块链港口物流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相关技术研究 |
2.1 区块链核心原理 |
2.2 Hyperledger Fabric |
2.3 Docker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系统需求分析 |
3.1 系统需求陈述 |
3.2 业务流程分析 |
3.2.1 订单处理业务流程 |
3.2.2 货物运输业务流程 |
3.2.3 报关处理业务流程 |
3.3 功能需求分析 |
3.3.1 订单管理需求 |
3.3.2 运输管理需求 |
3.3.3 报关管理需求 |
3.3.4 系统管理需求 |
3.4 系统数据建模 |
3.5 非功能性需求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系统设计与实现 |
4.1 系统总体设计 |
4.2 系统功能分解 |
4.3 区块链网络组件设计 |
4.4 数据库设计 |
4.5 模块设计与实现 |
4.5.1 订单管理模块 |
4.5.2 运输管理模块 |
4.5.3 报关管理模块 |
4.5.4 系统管理模块 |
4.6 区块链网络组件实现 |
4.6.1 身份管理实现 |
4.6.2 智能合约实现 |
4.6.3 账本数据存储实现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测试与分析 |
5.1 系统测试环境 |
5.2 系统功能测试 |
5.2.1 订单管理功能测试 |
5.2.2 运输管理功能测试 |
5.2.3 报关管理功能测试 |
5.2.4 系统管理功能测试 |
5.3 系统非功能测试 |
5.4 测试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工作总结 |
6.2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基于区块链的图片版权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及应用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3.1 图片版权的登记与交易 |
1.3.2 图片版权登记和交易速度的提高 |
1.3.3 社交平台上的图片版权服务 |
1.4 论文组织架构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和技术 |
2.1 区块链原理 |
2.1.1 区块链原理简介 |
2.1.2 点对点网络 |
2.1.3 共识机制 |
2.1.4 区块链中的密码学技术 |
2.1.5 侧链技术 |
2.2 以太坊 |
2.2.1 以太坊设计思想 |
2.2.2 智能合约 |
2.2.3 Solidity与EVM |
2.3 图片相似度 |
2.3.1 均值哈希算法(aHash) |
2.3.2 感知哈希算法(pHash) |
2.3.3 差值哈希算法(dHash) |
2.3.4 尺度不变特征变换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需求分析 |
3.1 角色设计 |
3.2 功能性需求分析 |
3.2.1 平台使用者的功能 |
3.2.2 企业用户的功能 |
3.2.3 平台管理员的功能 |
3.3 非功能性需求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系统设计 |
4.1 系统整体设计 |
4.1.1 架构设计 |
4.1.2 区块链平台选择 |
4.1.3 区块链类型选择 |
4.1.4 图片版权唯一性 |
4.2 功能模块划分 |
4.3 系统数据库设计 |
4.3.1 图片版权系统数据库设计 |
4.3.2 运营管理系统数据库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详细设计与实现 |
5.1 图片版权子系统 |
5.1.1 图片版权登记功能 |
5.1.2 图片版权交易功能 |
5.1.3 社交平台版权登记功能 |
5.1.4 财务模块 |
5.2 运营管理子系统 |
5.2.1 用户管理 |
5.2.2 智能合约管理 |
5.2.3 权限管理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系统测试 |
6.1 部署系统 |
6.1.1 部署以太坊环境 |
6.1.2 部署图片版权子系统 |
6.2 功能测试 |
6.2.1 测试用户注册 |
6.2.2 测试用户登录 |
6.2.3 测试图片版权登记 |
6.2.4 测试图片版权申诉 |
6.2.5 测试图片版权交易 |
6.2.6 测试账户充值 |
6.2.7 测试社交平台企业认证 |
6.2.8 测试社交平台接入图片版权服务 |
6.2.9 测试创建管理员 |
6.2.10 测试智能合约管理 |
6.2.11 测试权限管理 |
6.3 性能测试 |
6.3.1 区块链系统的性能测试 |
6.3.2 Web服务的性能测试 |
6.3.3 负载测试数据统计与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基于区块链的数据链自动信息流转控制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对照表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相关研究 |
1.2.1 数据链的发展 |
1.2.2 区块链的发展 |
1.2.3 基于区块链的数据链 |
1.3 论文主要贡献 |
1.4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及分析 |
2.1 区块链技术研究 |
2.1.1 区块链概念 |
2.1.2 密码学技术 |
2.1.3 共识机制 |
2.1.4 智能合约 |
2.1.5 区块链技术选型 |
2.2 开发工具技术研究 |
2.2.1 开发语言 |
2.2.2 开发框架 |
2.2.3 Mysql数据库 |
2.2.4 Docker容器技术 |
2.3 基于属性的加密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区块链的数据链自动信息流转控制系统设计 |
3.1 系统模型和安全模型 |
3.1.1 系统模型 |
3.1.2 安全模型 |
3.2 系统研究目标 |
3.3 系统需求分析 |
3.3.1 系统目标用户 |
3.3.2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
3.3.3 系统非功能需求分析 |
3.4 系统总体业务流程 |
3.5 系统总体架构设计 |
3.5.1 应用层 |
3.5.2 业务层 |
3.5.3 合约层 |
3.5.4 数据层 |
3.5.5 网络层 |
3.6 系统详细设计 |
3.6.1 系统概述 |
3.6.2 系统功能结构设计 |
3.6.3 智能合约设计 |
3.6.4 基于属性加密的数据安全存储设计 |
3.6.5 系统数据库设计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区块链的数据链自动信息流转控制系统实现 |
4.1 Hyperledger Fabric区块链网络搭建 |
4.1.1 Fabric环境准备 |
4.1.2 Fabric源码编译 |
4.1.3 Fabric网络部署 |
4.1.4 Fabric网络测试 |
4.2 主要功能模块实现 |
4.2.1 用户登录模块 |
4.2.2 用户管理模块 |
4.2.3 信息浏览模块 |
4.2.4 信息管理模块 |
4.2.5 信息流转模块 |
4.2.6 智能合约管理模块 |
4.2.7 网络管理模块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区块链的数据链自动信息流转控制系统测试 |
5.1 系统测试环境 |
5.2 系统测试方案 |
5.3 系统功能测试 |
5.3.1 用户登录测试 |
5.3.2 用户管理测试 |
5.3.3 信息浏览功能测试 |
5.3.4 信息管理功能测试 |
5.3.5 信息流转功能测试 |
5.3.6 智能合约管理测试 |
5.3.7 网络管理测试 |
5.4 系统性能测试 |
5.4.1 吞吐量测试 |
5.4.2 信息时延 |
5.4.3 智能合约高效性测试 |
5.4.4 通信开销 |
5.5 方案对比 |
5.5.1 功能对比 |
5.5.2 性能对比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创新与不足 |
6.2.1 创新之处 |
6.2.2 不足之处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应用计算机于合约管理自动化(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以太坊的风电能源交易管理研究[D]. 白甲义. 华东交通大学, 2021(01)
- [2]区块链智能合约的法律规制研究[D]. 陈佳发. 云南财经大学, 2021(09)
- [3]以业务融合为导向的全过程工程咨询业务流程再造研究[D]. 尹琛.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1(01)
- [4]基于区块链的安全通讯与隐私数据共享机制[D]. 罗得寸.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2021(02)
- [5]基于水印和区块链技术的数字图像交易管理研究[D]. 赵彦霞. 河北大学, 2021
- [6]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知识产权服务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 李继鑫. 辽宁大学, 2021(12)
- [7]基于区块链的通证智能合约链上升级方法研究[D]. 刘云霞. 四川大学, 2021(02)
- [8]基于Hyperledger Fabric的区块链港口物流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周通.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0(05)
- [9]基于区块链的图片版权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王辉. 北京邮电大学, 2020(05)
- [10]基于区块链的数据链自动信息流转控制系统[D]. 杨雪涛.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