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药材间套有技巧 立体种植效益高(论文文献综述)
赵亚兰,王嵛德,代立兰,徐琼,牛元,庄健,赵永伟,刘世海[1](2019)在《间作对甘肃贝母经济效益的影响》文中提出在甘肃省榆中县马坡乡对甘肃贝母采用间作、覆膜和露地育苗进行对比试验,通过测定出苗数,计算成活率、产量和经济效益,旨在揭示甘肃贝母间作育苗效应的差异性,探寻其最佳间作模式,为甘肃贝母规范化育苗操作提供依据。结果表明,T1条件下,甘肃贝母单位面积出苗数和成活率高,采挖间作模式下一年生的甘肃贝母个体质量相比较,T1单个鳞茎鲜重较T2、T3、T5和T6显着增加了1.05 g、1.06 g、1.05 g和1.06 g,而较T2、T3、T4、T5和T6鳞茎直径极显着增加了0.94 mm、1.81 mm、0.56 mm、1.01 mm和1.41 mm,经济效益提高了5.68万元/hm2、47.9万元/hm2、491.77万元/hm2、484.38万元/hm2和510.4万元/hm2。提示间作育苗对甘肃贝母遮阴具有一定意义,建议甘肃贝母规范化育苗按比例采用间作和覆膜育苗方法,以降低春旱导致种子不发芽的风险和除草对贝母的损伤。
吴辉[2](2009)在《四川宝兴县综合生态管理示范区替代生计发展途径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生物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管理已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最紧迫的任务之一。但如何解决生态保护与周边社区生计发展需求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则是其中最为敏感且最为难点的问题。如何帮助当地农民改变过度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的不可持续的生产、生活方式,改善和提高社区农户的生计水平,使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资源利用与保护相协调,维持当地可持续的发展道路,是生态学和社会学面临的一项巨大挑战。替代生计的实施,通过改变不合理的种植结构和耕作模式,提高土地的产出率和利用率。通过改变农户粗放的养殖模式和物质资本的分配,向集约化产业发展;通过利用更环保更节约的方式对薪柴的使用进行替代,改变农村能源利用结构和设施,减少对灌林植被的砍伐和对环境的污染;通过合理的生态布局,保护和恢复生物多样性发展,以维护区域生态系统的稳定;挖掘区域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现代生态农业等,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减少社区对保护区资源的依赖,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本研究以生态保护与社区发展相结合为基本原则,采用社区快速评估、关键人物访谈、生态保护宣传,点面结合与重点突出等多种形式的调查研究方法,在宝兴综合生态管理示范区9个社区中选取300户典型农户,采用座谈会、半结构访谈、问卷调查、文献检索等方法对各社区农户生存状况、传统生计与替代生计模式进行了全面调查,从示范区社区及农户基本情况、社区农户家庭收入构成现状和支出状况以及农户家庭生活条件等方面对农户的生存现状、生计冲突及其根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传统生计与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的冲突体现在耕地资源的扩大需求与天然林资源保护、以放养为主的养殖方式与自然植被保护、林产品的无序采集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不合理的矿产资源开发与可持续经营、以薪柴为主的能源消耗与可持续能源消费等五个方面,冲突的根本原因产生于自然资源的不可持续利用。根据所获得的调查资料,对药粮经间套、中药材、有机茶、有机魔芋、花椒等为典型的种植替代模式,生态猪、蜜蜂、山地乌骨鸡、牦牛、长毛兔等养殖替代模式,沼气、小水电、节柴灶、薪炭林等能源替代模式,野生菌、野生药材的采集及驯化、森林蔬菜的采集及加工、生态旅游、石材精深加工等开发替代模式,特产供销、社区超市、务工及劳务输出等经营替代模式,以及观光休闲型、“猪—沼—林”型、庭院立体型生态农业等典型模式的适用性进行评价,并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为标准进行对比分析,以寻求符合宝兴实际的可持续替代生计模式。再以生态学、社会学理论和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理念为指导,以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相统一、以人为本与因地制宜、统筹规划与合理布局为原则,以2008年——2010年为期限,以乡镇为基本单元,对示范区各种替代生计模式进行空间和时间的总体布局。经研究得出示范区九个社区替代生计发展的规模及其产生的效益如下:(1)种植替代:发展经济作物800.4万m2,草本药材3201.6万m2,有机茶1800.9万m2,水果1420.71万m2,花椒320.16万m2,核桃500.25万m2,板栗466.9万m2,预期共产生经济效益34140万元。(2)养殖替代:雅鱼110万尾,蜜蜂34500桶,山地乌骨鸡120000只,山羊81000只,牦牛42000头,肉兔25000只,长毛兔278000只,预期共产生经济效益15790.5万元。(3)能源替代:建沼气池8300口,节柴灶4600口,营造薪炭林613.33公顷,预期共节约能源17680t标准煤。(4)开发替代:采集森林蔬菜55吨,加工森林蔬菜50吨,生态旅游接待28万人次,生产重质碳酸钙40万吨,石材雕刻12万m3,大理石板材加工135万m3,预期共产生经济效益52372.4万元。(5)经营替代:特产供销店100家,社区超市86家,劳务输出12300人次,预期共产生经济效益6368.8万元。(6)生态农业:观光休闲型1100户,“猪-沼-林”型8500户,庭院立体型10300户,预期共产生经济效益6230万元。预期2010年,宝兴综合生态管理示范区替代生计(除能源替代)总体经济效益114901.7万元,能源替代节约能源折合17680t标准煤。同时,替代生计的发展将促进示范区农村经济健康、快速的发展,农民收入大幅度提升,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程度的改善。最后,为促进宝兴综合生态管理示范区替代生计模式及经营对策的有效实施,保障示范区生计的成功更替,促进地方经济的良性发展,特提出替代生计发展的综合管理对策。
陈弘[3](2009)在《现代中药产业集群模式与发展研究》文中提出中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中药产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严峻挑战。抓住机遇,积极应对挑战,实现中药产业的现代化、国际化,提升我国中药产业整体竞争力和发展水平,是当前我国中药产业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中药产业集群化发展是中药产业发展壮大的必经之路,是二十一世纪中药产业的发展方向。论文综合运用产业集群理论、现代产业组织理论、波特产业竞争力理论等现代经济学、管理学理论,采用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现代中药产业集群模式进行系统、全面、深入的探讨,包括现代中药产业集群竞争力理论模型的构建、现代中药产业集群形成机制与组织形式、运行机制、支撑体系,以及现代中药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与发展战略等。加强对现代中药产业集群的研究,对促进现代中药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提升我国中药产业整体竞争力水平,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1、提高现代中药产业竞争力的途径选择。论文从我国中药产业的发展现状入手,分析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中药产业所面临的发展机遇与严峻挑战,指出新形势下中药产业集群化发展是培育与提升我国中药产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并详细论述现阶段我国中药产业集群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2、现代中药产业集群的基础理论。对产业集群、中药产业与中药现代化以及现代中药产业集群等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分析现代中药产业集群的可行性、必要性及我国现代中药产业集群化发展的意义;运用产业集群理论、现代产业组织理论、产业集群生命周期理论以及产业竞争力波特“钻石模型”等理论对现代中药产业集群研究的理论基础进行阐述;在此基础上,提出现代中药产业集群竞争力理论模型,为现代中药产业集群模式建立逻辑分析框架。3、现代中药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与组织形式。对现代中药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进行研究,包括现代中药产业集群的形成条件、方式与过程以及形成的内在动力等;根据产业集群的形成条件和原因,并通过对我国中药产业集群产生、成长的演化过程的分析研究,总结出我国中药产业集群的主要形成模式;根据产业组织结构的特点,从宏观角度分析现代中药产业集群的几种主要组织形式及其特征。4、现代中药产业集群内部运行机制的建立。根据现代中药产业集群的具体特点,设计并建立现代中药产业集群的组织结构和基础运行平台:综合考虑信息流、物流、人力资源流等诸多方面因素,构建一套高效、敏捷、完整的现代中药产业集群运行模式;建立现代中药产业集群内企业间的竞争合作、技术学习与交流等内部机制,改善企业间协作与竞争行为,促进现代中药产业集群健康、有序发展,提高集群竞争力。5、现代中药产业集群支持体系。健全的外部支持体系是提高并发挥现代中药产业集群的整体效率、竞争优势的可靠保证。以“现代中药产业集群竞争力模型”为依据,研究构建现代中药产业集群的支持体系,包括现代中药产业集群的市场服务体系、技术创新体系以及政府支持体系。6、现代中药产业集群发展模式与发展战略。分析现代中药产业集群的基本发展模式;对现代中药产业集群生命周期进行阶段划分,并详细分析各阶段的主要特征;以生命周期为切入点,研究选择现代中药产业集群各阶段最适宜的发展模式。界定现代中药产业集群发展战略,研究现代中药产业集群发展战略理论依据及目标定位;以“竞争力模型”为框架,从现代中药产业集群资源整合战略、营销整合战略、创新整合战略、产业整合战略等方面研究选择现代中药产业集群发展战略,并在此基础上构建现代中药产业集群发展战略模型;建立现代中药产业集群发展战略的实施与控制机制。7、案例研究。运用本文提出的理论分析框架,对湖南现代中药产业集群形成与发展进行实证研究。分析湖南现代中药产业集群化发展的可行性,深入剖析湖南现代中药产业集群的雏形,总结其成功经验,探寻其发展中存在问题和薄弱环节,提出对于促进湖南现代中药产业集群发展具有直接指导意义的对策与措施。验证了本文提出的有关结论。关于现代中药产业集群的研究,还是一个崭新的研究领域,需要结合现代中药产业发展的实际特点,进行探索性的研究。论文针对我国具体国情,初步构建了一套规范的、操作性强的现代中药产业集群模式逻辑分析框架,为现代中药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可持续发展、提升其竞争力水平提供理论支持。
孙兰凤[4](2009)在《可持续视角下的新疆特色林果业发展研究》文中认为林果业是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相结合的产业,随着我国宏观经济结构及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林果业以其较大的经济生态效益,较为广泛的从业人数和深远的产业开发前景,以及对社会需要和人民生活不可替代的必要性,成为农业经济增长、农村建设发展和农民致富的重要支柱性产业。由此,近年我国林果业发展进入新一轮高潮,这就需要探索与之相适应的新的发展方式,以改变传统的片面追求的数量型的粗放经营模式。本文是在可持续发展思想己被全世界各国政府和广大人民所接受,并己成为国家和地区发展共同遵循的指导原则和战略目标的今天,强调林果业是在如何保持经济持续发展的同时,提倡一种对环境、对社会以及对人更为友好的方式和态度,来确保其具有可以继续发展的潜力和活力的问题。林果业可持续发展既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组成部分,又是可持续发展由理论走向实践的具体体现。新疆素有“水果之乡”的美称。由于种植栽培历史早,形成了众多的名特优果品。新疆特色林果业从改革开放以来得到长足发展,己初具规模。目前,林果业己成为新疆仅次于粮食、棉花的第三大产业,2007年林果种植面积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19.72%,2006年果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11.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已经把林果业列为新疆农业经济发展的四大支柱产业之一,并予以政策上的扶持,以此带动新疆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和广大果农增加收入。特色林果业的发展是实现新疆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新疆自然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农民增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政治稳定、民族团结的重要保障。新疆虽为果品生产大省区,林果业已具有一定的规模优势和发展水平。但其发展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与林果大区和支柱产业的地位极不相称,严重制约了特色林果业的发展。在西部大开发的良好宏观背景下,如何协调种植业与林果业之间的关系,探寻把林果业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是目前促进新疆特色林果业发展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基于新疆特色林果业发展的实践需要与理论研究的需要,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审视新疆特色林果业发展问题,不仅具有理论价值,而且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有关林果业的发展问题在国内外越来越受到理论界和产业界的重视,很多省区都做了林果业发展规划,将林果业的发展提高到了战略的高度。但是,林果业发展的理论体系尚很零散、缺乏系统性,对林果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成果或者是集中在以产业发展的不同环节的经验总结方面,或者是对产业发展对策等局部内容的研究与探讨,因此,建立系统的林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是丰富和发展产业经济理论、指导现代产业可持续发展实践的迫切需要。本文以可持续发展理论、区域经济理论、产业经济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为指导,采用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综合运用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方面的理论与方法,遵循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原则,在大量搜集相关数据、信息资料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最新的研究成果,对新疆特色林果业进行全面系统的理论和应用研究。论文除引言和结论与展望外,主要分为四部分:理论篇: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和产业实践,梳理了当前的林果业研究理论,探讨了林果业发展的理论及实践依据。主要阐述作为研究林果业发展的重要理论基石的可持续发展理论、产业经济理论、比较优势理论、竞争优势理论、规模经济理论、农业产业化理论等,并阐述之所以选择这些理论作为理论依据的主要原因;在分析世界林果业发展概况的基础上,总结了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世界主要林果发达国家林果业发展的经验,从中提炼出林果业发展过程中带有规律性的东西,对新疆发展特色林果业提供借鉴,以此作为全文研究的大背景。基础篇:剖析了新疆特色林果业发展现状。对新疆特色林果业的发展历程进行了简要回顾,重点分析了新疆特色林果业在地区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定性及定量分析了新疆发展特色林果业具备的优势,剖析了新疆特色林果业发展的特征、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此作为全文研究的另一背景。研究篇:对林果业发展的重大问题进行综合研究:在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一个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用来解释和分析新疆特色林果业发展要素的“钻石模型”,探讨了新疆特色林果业发展主要影响因素;在分析影响因素及借鉴林果发达国家和地区经验的基础上,构建了新疆特色林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并尝试地对林果业可持续法指标体系进行评价;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探提出了适合新疆区情的林果业发展战略;探寻新疆特色林果业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对策篇: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探讨新疆特色林果业的基地能力建设、加工能力建设、科技支撑能力建设、市场营销能力建设、灾害防控能力建设及政府宏观调控能力建设等问题,为有关部门制定决策提供依据。
谷中原[5](2007)在《农村发展的农业多功能研究》文中指出农业是人类通过生产劳动,利用农村社区资源,从事各种涉农产业的经济部门。从经济史角度看,农业是人类创造出来并不断完善的为自己提供农产品的生产模式;从经营形态来看,农业具有多种经营模式和经营手段;从生产本质看,农业具有多功能性。农业的多功能性表现为农业同时具有人文功能、生态功能、经济功能、社会功能。农业多功能的显现是一个从潜功能向显功能转变的漫长过程。随着人类社会发展,农业经营形态逐渐地从单功能转向有限功能、从有限功能转向多功能。多功能农业的兴起不仅是因为人类对农业功能认识水平的提高,更多的是因为社会系统中的农业要素的结构资源发生了变革。可以说,社会系统的经济要素、文化要素、意志要素的协同变革直接导致了多功能农业的兴起。多功能农业具有传统农业不同的特质,从其自然性来说,多功能农业具有对自然的依赖性、生产的地域性、社会圈与自然圈的融合性;从人文性来说,多功能农业具有人类强干预性、维护地域文化、人文关怀、借用文化活动形式发展农业的特点;从生产特点来说,多功能农业具有开放性经营、需要高素质经营主体、效率空间增大、标准化生产、经营效益复合性等特点。多功能农业体系目前主要由有机农业、生态农业、旅游农业、文化农业、能源农业、都市农业等经营模式和产业构成。多功能农业发展中存在的冲突与同一并存现象直接决定着我们必须制定一个满足“四效合一”、“四能皆备”、“三农发展”的综合性要求的多功能农业评价体系,为多功能农业良性运行创造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多功能农业评价体系由经营性指标、功能性指标、效益性指标、发展性指标构成,是考核多功能农业项目的特性、产生、运行过程以及社会价值的评价标准。为了推动传统农业向多功能农业转变和推动多功能农业健康发展,我们必须根据多功能农业评价体系和多功能农业经营者与管理者的发展意图,建立起一种经营者与管理者良性互动机制。相对传统农业而言,多功能农业具有全面的、可持续的、内发性的推动“三农发展”的效能。就推动农业经济发展而言,多功能农业从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农产品商品率、转变农业经营形式、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等途径,推动着农业经济发展。就推动农民和农村社会发展来说,多功能农业从促使农民现代化、充分利用农村非物质文化资源、农村社区公共事业发展等维度,推动农民和农村社会发展。相比而言,多功能农业与工具改造运动、土地关系调整、乡镇企业、农民区际流动等在我国陆续出现的动力因素不同,具有内涵发展、综合发展、人文关怀、可持续发展的特征,是农村发展的可靠动力。既然多功能农业具有传统农业不可比拟的发展效能,世界上的每个国家不能错过推动农业发展的难得机遇,应该用明确的发展目标和发展对策积极回应多功能农业的兴起。
李瑞雪[6](2005)在《三峡库区小流域治理模式和决策支持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山区小流域治理,是以产业结构调整、投资分配和土地利用优化等为基础,通过工程、生物和农业等综合措施,建立以经济植物、防护性植物、观赏性植物为核心的,农、林、牧业综合协调发展的,可为工业和商业提供优越生产、生态环境的人工生态经济系统的一系列活动或过程。目前对小流域治理研究大多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以工程措施和造林措施为主,研究小流域山洪和泥石流等灾害,综合配置和集中实施山区小流域治理措施;二是从水文学、地质学、水利工程学等角度研究小流域陡坡地土壤侵蚀机理,包括侵蚀泥沙、径流和养分的流失特征,影响因素及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三是应用层次分析法、模糊聚类法等定性定量方法在较小尺度上研究小流域分类及其治理优化模式,尺度推绎问题较突出。三峡库区山区分布有大量的小流域,而且小流域类型复杂,是三峡水库泥沙的主要策源地,加之三峡库区土地资源稀缺,小流域亦可提供大量的耕地资源。到目前为止,三峡库区尚未深入开展小流域治理方面的研究,难以为三峡库区山区水土保持、三峡工程建设以及小流域水土资源保护、改良与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决策支持系统能以迅速和灵活的方式通过模型分析为管理者提供管理决策的支持和帮助。当前决策支持系统更加注重各种技术的综合运用,而且相继提出了群决策支持系统、智能决策支持系统、分布式决策支持系统、集成式决策支持系统等更高层次的决策支持系统,分别适应不同要求,不同层次决策部门的需要,这也代表了决策支持系统发展的趋势。 本项目采用地理信息技术,开展三峡库区山区小流域现状调查、治理优化模式及决策支持系统研究,查明该地区小流域的现状特征、土壤侵蚀因子及强度,构建出适用于小流域治理规划的决策支持系统,提出三峡库区山区小流域治理优化模式,取得了以下主要研究成果: (1)三峡库区小流域特征分析 在分析三峡库区小流域地貌形成特征的基础上,应用GIS技术及数学模型对三峡库区水土肥流失量进行了预测;并结合典型小流域自然资源分异特征及社会经济结构状况,提出了小流域分区治理模式及发展策略。①小流域地貌是在内外营力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其中地质构造等内营力是形成小流域地貌基本骨架的因素,气候、水文等外营力因素是在内营力作用的基础上对地貌形态的进一步雕饰,对地貌演化的后期或现代地貌的演化起主导作用;小
邹积慧[7](2005)在《黑龙江垦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创新问题研究》文中提出进入新世纪以来,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已经成为全球探讨的热点和重点。作为一种新的发展观、新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战略,农业可持续发展已通过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被世界不同意识形态,不同社会制度和不同信仰的许多国家所接受,围绕环境与发展这一主题,国际上已经形成了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社会学、生态学等研究领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趋向于多学科交叉,围绕同一个主题在理论上逐步融合。 我国做为一个农业大国,农业问题举足轻重。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可持续发展又是整个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重点研究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以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大大促进了农业现代化进程。但是我们也要看到,由于长期以来面临着资源、环境、人口等多重压力,严重阻碍了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中国农业的发展道路,只能从原有的靠大量增加资源消耗的粗放式的农业生产方式,转到尽量节约农业资源,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依靠科学技术、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上来。 黑龙江是一个农业大省,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黑龙江垦区的国有农场从1947年开始创建到现在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分布在黑龙江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和小兴安岭南麓等54个县(市),现有土地面积5.43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12%;耕地面积205万公顷,约占全国农垦系统耕地面积的二分之一,全省耕地面积的近四分之一;拥有林地87万公顷,草原37万公顷,水面27.4万公顷。到2004年底,黑龙江垦区拥有资产总额545亿元,实现生产总值195.3亿元,农业机械总动力达371万千瓦,大中型拖拉机2.31万台,大型联合收获机械8115台,喷灌机5024套,挖掘机382台,水稻插秧机2.18万台,农用飞机30架,机场53处,各种汽车1.62万辆,旱地农田田间作业机械化率达95%。水田田间作业机械化率达84%,综合机械化率达86.5%以上。粮食生产占全省粮豆总量的30%,商品率达87.3%以上,同时还向国家交售大量的农副产品。黑龙江农垦在全省农业乃至全国农业生产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目前,黑龙江农垦总局下辖九个分局,104个国有农(牧)场,各类工、商、运、建、服企业1354个,从业人员70.8万人,总人口157.5万人,是一个以粮食生产为主,农、林、牧、渔全面发展,工、商、运、建、服综合经营,政、社、企一体的社会经济区域。 黑龙江垦区是我国目前最大的国有农场群,机械化程度较高,耕地面积较大,每年上交的商品粮可以供京、津、沪和陆海空三军一年的口粮,是共和国重要的粮食安全战略基地。由于长期以来重开发轻保护,资源和环境也不同程度地受到了破坏,如何实现黑龙江垦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这是摆在垦区人面前既现实又严肃的重大课题。因此,本论文所选定的研究课题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围绕黑龙江垦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创新这一主题展开全面论述,主要内容和创新之处如下: (1) 本文首先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特别是农业可持续发展在黑龙江垦区的地位和
罗双林[8](2004)在《红壤丘陵区混农林经营模式数据库的建立及其应用》文中指出为了科学、合理、有效地开发红壤,创造良好的红壤生态环境,建立良性循环的农业生态系统。本研究应用系统学的观点,初步的设计了混农林科学决策体系的框架,并取得了一些进展,取得了一些有意义的研究结果,主要有: 1.应用计算机技术,建立了一个混农林经营模式信息管理系统的数据库 建立了一个混农林经营模式信息管理系统数据库。通过实地调查和文献查询,运用生态学原理了解混农林系统内部交互作用,以模式名为关键字段,设立了混农林模式的“模式的结构、物种名称、结构形式、产品输出、立地条件、结构功能和系统效益、系统存在的问题”七个描述指标,并对现有复合模式进行收集和整理,在此基础上用FoxPro建立混农林模式数据库。该模式数据库管理信息系统的管理功能强大,操作方便,具有良好的人机交流界面,可以根据需要随时更新数据库内容。 2.构建了一个混农林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各个指标项的权重 利用特尔菲咨询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对预选指标体系进行筛选。从结果可以看出综合指标项为:产值、纯收益新增率、产出投入比例、投资回收期、劳动生产率、产品外销率、收益当量比、系统生物产量、光能利用率、能量产投比、土壤水分涵养对比率、系统小气候改善能力、土地当量比、产品品质改善能力、系统生物多样性、提高土壤肥力效益、水利用效率、生产产品种类、就业人数、劳动力文化技术培训率。 3 筛选出一批典型的红壤区混农林经营模式,为咸宁发展混农林业提供科学参考 咸宁是南方红壤低岗区的典型区域。通过对咸宁现有的农林业种植方式和习惯的了解,以树种为关键字段,从数据库里搜索出一系列的混农林经营模式,为咸宁的农林业发展提供了科学的参考依据。针对咸宁的茶园经营模式,本文提出了“湿地松+茶树复合模式、泡桐+茶树复合模式、杜仲+茶树复合模式、柿树+茶树复合模式”及其种植配置等方案。针对咸宁单一果园经营的现状,本文提出了“果树禽类混养发展模式,果树+蔬菜复合栽培模式,果树+药复合栽培模式,果树+食用菌复合栽培模式和牧草+果结合发展模式”。针对咸宁单一竹子种植现状,本文提出了“竹+农作物模式、竹+蔬菜模式、竹+经济树种红壤丘陵区混农林经营模式数据库的建立及其应用模式、竹十针(阔)叶树模式和竹+渔十禽+牧模式和竹十食用菌”等模式和方案。本文同时还对咸宁地区的其他农业种植模式提供了复合种植模式。
魏新雨[9](2003)在《药材间套有技巧 立体种植效益高》文中指出 农作物同药材植物间种套作或药材植物之间间种套作,是在药材种植密度不减少或基本不减少的情况下,科学地安排农作物(或药材),造成相互有利的环境,增加复种指数,不仅降低了种植药材的风险,还能充分合理地利用土地,保持水土并改良土壤,获得较高的生态效益。建立科学的间套作制度,是一项促进用地和养地相协调,保持持续增产的有效农业技术措施,在药材栽培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农作物同药材间套作需要掌握以下原则:
李梓田[10](2018)在《乡村振兴战略视角下衡阳市生态农业发展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进入新时代,农业农村更新换代是大势所趋,发展生态农业是世界农业发展的主流方向;生态农业注重经济、社会、生态三种效益共同发展,强调资源投入最小化,生产过程清洁无害化,资源利用最大化;生态农业并不是农业发展的简单回归,生态农业在缓解农业资源不足、突破环境约束的瓶颈、改善农产品品质、提高农业产出效益与农产品的竞争力等方面都具有明显的优势,是农业生产方式发展的重大飞跃。而发展生态农业是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是践行生态文明理念和科学文化理念的重要表现;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在进行农村建设过程中注重对农村生态文明的建设,农业生产也要符合生态农业的标准,在农村通过建设现代生态农业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已经成为时代的潮流。衡阳市农业资源较为丰富,独特的地理资源,强大的科研实力,为发展生态农业提供了良好发展条件。本文借助生态经济理论、循环经济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从乡村振兴战略视角对衡阳市发展生态农业的基础条件、现状成果、困境等多方面进行了探索分析,并据此提出对策和建议。论文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梳理了生态循环农业相关研究,归纳出生态循环农业的概念和特点。通过实地考察,总结衡阳市生态农业发展的基本模式和阶段性成果,发现了衡阳市当前生态农业发展中还存在农业废弃物处理能力偏低、生态农业发展规模偏小、生态农业科技支撑体系不完善等困境,通过学习国内外生态农业发展经验,结合衡阳市生态农业发展实际,从乡村振兴视角从生态农业发展需要提升农业废弃物处理能力,推进生态农业规模化发展,加强生态农业创新能力建设三个方面提出了衡阳市生态农业发展的建议。
二、药材间套有技巧 立体种植效益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药材间套有技巧 立体种植效益高(论文提纲范文)
(1)间作对甘肃贝母经济效益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种子 |
1.2 试验地基本情况 |
1.3 播种育苗方法 |
1.4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作物间作对甘肃贝母成活指标的影响 |
2.2 不同间作对甘肃贝母个体质量的比较 |
2.3 不同作物间作对甘肃贝母经济效益的影响 |
3 讨论 |
3.1 覆膜间作的作用 |
3.2 莴笋/甘肃贝母白膜覆盖间作有利于提高出苗数且成活率高 |
3.3 莴笋/甘肃贝母白膜有利于提高产量和经济效益 |
3.4 结论 |
(2)四川宝兴县综合生态管理示范区替代生计发展途径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2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2.1 选题依据 |
2.2 研究意义 |
3 文献综述 |
3.1 生计概念及其内涵 |
3.2 国外替代生计理论研究 |
3.2.1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对可持续性生计的研究 |
3.2.2 英国海外发展部(DFID)的可持续性生计研究 |
3.2.3 CARE的农户生计安全框架 |
3.2.4 脆弱性分析 |
3.3 国内替代生计的理论研究 |
3.4 替代生计研究方法 |
3.4.1 农村快速评估(RRA) |
3.4.2 参与性乡村评估(PRA) |
3.5 国内替代生计实践 |
3.5.1 草海自然保护区扶贫计划 |
3.5.2 大熊猫保护区替代生计项目 |
3.5.3 湿地保护区替代生计项目 |
3.5.4 云南山地生计发展项目 |
3.5.5 云南省滇西北农牧生计改良项目 |
3.6 替代生计的发展展望 |
4 研究区概况 |
4.1 自然地理及资源概况 |
4.2 社会经济状况 |
5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5.1 主要研究内容 |
5.2 研究方法 |
5.2.1 资料收集与整理 |
5.2.2 调查方法 |
5.3 研究的技术路线 |
6 结果与分析 |
6.1 社区及农户现状分析 |
6.1.1 社区及农户基本情况 |
6.1.2 社区农户家庭收入构成 |
6.1.3 农户家庭支出状况 |
6.1.4 农户家庭生活条件 |
6.2 传统生计与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的冲突与根源分析 |
6.2.1 传统生计与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的冲突 |
6.2.2 产生冲突的根源 |
6.3 替代生计模式分类与适用性评价 |
6.3.1 种植替代 |
6.3.2 养殖替代 |
6.3.3 能源替代 |
6.3.4 开发替代 |
6.3.5 经营替代 |
6.3.6 生态农业 |
6.4 替代生计发展途径 |
6.4.1 宝兴综合生态管理示范区种植替代生计模式布局 |
6.4.2 宝兴综合生态管理示范区养殖替代生计模式布局 |
6.4.3 宝兴综合生态管理示范区能源替代生计模式布局 |
6.4.4 宝兴综合生态管理示范区开发替代生计模式布局 |
6.4.5 宝兴综合生态管理示范区经营替代生计模式布局 |
6.4.6 宝兴综合生态管理示范区生态农业替代生计模式布局 |
6.5 替代生计发展的综合管理对策 |
6.5.1 建立替代生计实施的组织领导机构和社区实施队伍 |
6.5.2 建设典型替代生计模式示范基地 |
6.5.3 开展替代生计实用技术培训 |
6.5.4 建立资金筹措体系 |
6.5.5 构建“公司+协会+基地+农户”运作模式 |
6.5.6 优化农业信息平台 |
7 结论与讨论 |
7.1 主要结论 |
7.1.1 示范区社区及农户现状 |
7.1.2 示范区传统生计与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的冲突与根源 |
7.1.3 示范区替代生计的模式分类与适用性 |
7.1.4 示范区替代生计发展途径 |
7.1.5 示范区替代生计发展综合管理对策 |
7.2 问题讨论 |
7.3 论文的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参与科研 |
(3)现代中药产业集群模式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中药产业发展现状 |
1.1.2 集群化:培育与提升中药产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
1.1.3 中药产业集群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
1.1.4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1 产业集群内涵与分类相关研究 |
1.3.2 产业集群竞争力相关研究 |
1.3.3 产业集群运行机制相关研究 |
1.3.4 产业集群战略相关研究 |
1.3.5 中药产业及中药产业集群相关研究 |
1.4 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 |
1.4.2 研究内容 |
1.4.3 主要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现代中药产业集群基础理论研究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产业集群 |
2.1.2 中药产业与中药产业现代化 |
2.1.3 现代中药产业集群 |
2.2 现代中药产业集群的理论支撑 |
2.2.1 产业集群理论 |
2.2.2 现代产业组织理论 |
2.2.3 产业集群生命周期理论 |
2.2.4 产业竞争力波特“钻石模型”理论 |
2.3 现代中药产业竞争力理论模型 |
2.3.1 现代中药产业集群竞争力模型 |
2.3.2 现代中药产业集群的内在机制 |
2.3.3 现代中药产业集群的外在支持体系 |
2.3.4 现代中药产业集群要素的关联机理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现代中药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与组织形式 |
3.1 现代中药产业集群形成的条件、方式与动力 |
3.1.1 现代中药产业集群的形成条件 |
3.1.2 现代中药产业集群的形成方式与过程 |
3.1.3 现代中药产业集群形成的内在动力 |
3.2 现代中药产业集群的形成模式 |
3.2.1 资源因素主导型 |
3.2.2 传统文化因素主导型 |
3.2.3 本土大企业主导型 |
3.2.4 园区优势主导型 |
3.3 现代中药产业集群的组织形式 |
3.3.1 “中卫型”现代中药产业集群 |
3.3.2 依托产业集群的“小巨人”现代中药产业集群 |
3.3.3 “网络式”现代中药产业集群 |
3.3.4 空间聚集的中药现代化产业集群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现代中药产业集群的运行机制 |
4.1 现代中药产业集群的组织结构与运行平台 |
4.1.1 现代中药产业集群的构成 |
4.1.2 现代中药产业集群的组织结构设计 |
4.1.3 现代中药产业集群的运行平台分析 |
4.2 现代中药产业集群运行模式的构建 |
4.2.1 集群信息集成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
4.2.2 集群技术联盟的建立与运作方式 |
4.2.3 集群物流运作中心的设立 |
4.2.4 契约机制与信任机制的建立 |
4.2.5 “官产学研”合作机制的建立 |
4.3 现代中药产业集群的竞争合作与技术学习机制的建立 |
4.3.1 现代中药产业集群竞争合作机制 |
4.3.2 现代中药产业集群技术学习机制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现代中药产业集群支持体系的构建 |
5.1 现代中药产业集群的市场服务体系 |
5.1.1 现代中药产业集群中介组织的培育 |
5.1.2 现代中药产业集群的财政与金融支持 |
5.1.3 现代中药产业集群物流服务系统的建立 |
5.2 现代中药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体系 |
5.2.1 现代中药产业集群技术创新网络的构建 |
5.2.2 现代中药产业集群技术创新模式及选择 |
5.2.3 技术创新成果转化载体——中药产业高科技园区的建设 |
5.2.4 现代中药产业集群技术创新激励机制与发展机制的建立 |
5.2.5 现代中药产业集群技术创新环境建设 |
5.3 现代中药产业集群的政府支持体系 |
5.3.1 中药现代化产业集群中政府支持的理论依据 |
5.3.2 政府在现代中药产业集群的作用和原则 |
5.3.3 现代中药产业集群中政府角色的合理定位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现代中药产业集群的发展研究 |
6.1 现代中药产业集群发展模式选择 |
6.1.1 现代中药产业集群的基本发展模式 |
6.1.2 现代中药产业集群生命周期阶段划分 |
6.1.3 基于生命周期的现代中药产业集群发展模式选择 |
6.2 现代中药产业集群发展战略的选择与实施 |
6.2.1 现代中药产业集群发展战略界定及目标定位 |
6.2.2 基于“现代中药产业集群竞争力模型”的集群发展战略选择 |
6.2.3 现代中药产业集群发展战略模型的构建 |
6.2.4 现代中药产业集群发展战略的实施与控制机制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案例研究:湖南现代中药产业集群及其发展战略 |
7.1 运用“竞争力模型”分析湖南现代中药产业集群竞争力 |
7.1.1 要素条件 |
7.1.2 需求条件 |
7.1.3 相关与支持性产业 |
7.1.4 企业间协作与竞争行为 |
7.1.5 人文环境与机遇 |
7.1.6 政府的引导和扶持 |
7.2 湖南现代中药产业集群发展分析 |
7.2.1 湖南现代中药及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发展规划 |
7.2.2 生物医药园:湖南现代中药产业集群发展的载体 |
7.2.3 湖南现代中药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模式 |
7.2.4 湖南现代中药产业集群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
7.3 提升湖南现代中药产业集群竞争力战略选择 |
7.3.1 优化区域布局,做大做强中药产业 |
7.3.2 打造现代中药物流基地,构建中药营销“大网络” |
7.3.3 建立产学研合作机制,充分发挥中介组织的作用 |
7.3.4 整合资源,构建创新平台,加强中医药基础理论研究 |
7.3.5 培育壮大中医药人才队伍,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 |
7.3.6 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作用 |
7.3.7 加强领导与政策支持,保障发展中医药战略的实施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基本结论 |
8.2 主要创新之处 |
8.3 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4)可持续视角下的新疆特色林果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导言 |
1.1 研究主题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主题 |
1.1.3 选题意义 |
1.2 研究目的和方法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方法 |
1.3 国内外有关林果业发展的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概况 |
1.3.2 国内研究概况 |
1.3.3 研究评述 |
1.4 相关概念界定 |
1.4.1 产业的含义 |
1.4.2 特色产业的含义 |
1.4.3 优势产业、主导产业、支柱产业、战略产业 |
1.4.4 林果业相关概念 |
1.5 本文的研究范围 |
1.6 研究思路与基本框架 |
1.6.1 研究思路 |
1.6.2 论文结构与主要内容 |
1.7 论文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1.7.1 可能的创新 |
1.7.2 不足之处 |
本章注释 |
2. 林果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 |
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 比较优势理论 |
2.3 竞争优势理论 |
2.4 规模经济理论 |
2.5 产业经济理论 |
2.5.1 产业结构理论 |
2.5.2 产业组织理论 |
2.5.3 产业政策理论 |
2.6 农业产业化理论 |
本章注释 |
3. 国外林果业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
3.1 世界林果业发展概述 |
3.1.1 世界林果产品生产及其加工概况 |
3.1.2 世界果品贸易概况 |
3.2 国外林果业发展的经验与借鉴 |
3.2.1 国外林果业发展概况 |
3.2.2 国外林果业发展的经验与借鉴 |
3.2.3 国外林果业可持续发展对新疆的几点启示 |
本章注释 |
4. 新疆特色林果业发展现状剖析 |
4.1 新疆特色林果业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
4.1.1 发展新疆特色林果业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
4.1.2 发展新疆林果业有助于实现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换 |
4.1.3 发展新疆林果业有助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 |
4.1.4 发展新疆林果业有利于深化农村改革 |
4.1.5 发展新疆林果业有利于新疆生态环境的保护 |
4.2 新疆特色林果业发展的特征分析 |
4.2.1 供需矛盾性 |
4.2.2 栽培的地域性 |
4.2.3 劳动密集性 |
4.2.4 产销安全性 |
4.2.5 生态性 |
4.2.6 市场需求多重性 |
4.2.7 发展的不平衡性 |
4.2.8 鲜活易损性 |
4.2.9 复杂性 |
4.3 新疆特色林果业比较优势分析 |
4.3.1 比较优势的内涵 |
4.3.3 新疆林果业比较优势的定性分析与定量测算 |
4.4 新疆特色林果业发展现状 |
4.4.1 新疆特色林果业发展阶段分析 |
4.4.2 新疆特色林果种植现状 |
4.4.3 新疆特色林果贮藏加工现状 |
4.4.4 新疆特色林果销售现状 |
4.4.5 特色林果业对果农增收的贡献 |
4.5 新疆特色林果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4.5.1 基地建设水平低 |
4.5.2 林果产业结构不合理 |
4.5.3 科技管理水平低 |
4.5.4 生产技术难已突破 |
4.5.5 产业化程度低 |
4.5.6 市场营销能力弱 |
4.5.7 社会化服务水平低 |
本章注释 |
5. 新疆特色林果业发展要素分析 |
5.1 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 |
5.1.1 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理论 |
5.1.2 对波特“钻石模型”的评价 |
5.2 可持续视角下的林果业发展“钻石模型” |
5.3 林果业发展的自然资源要素 |
5.3.1 自然条件 |
5.3.2 气候资源 |
5.3.3 水资源 |
5.3.4 土地资源 |
5.3.5 生物资源 |
5.3.6 林果业发展的自然资源要素分析结论 |
5.4 林果业发展的经济要素 |
5.4.1 资本资源 |
5.4.2 市场因素 |
5.4.3 相关产业和支持性产业 |
5.4.4 林果产业结构 |
5.4.5 企业组织、战略和竞争状态 |
5.4.6 果农收入 |
5.4.7 品牌 |
5.4.8 林果业发展的经济因素分析结论 |
5.5 林果业发展的社会要素 |
5.5.1 新疆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
5.5.2 人力资源状况 |
5.5.4 机械化 |
5.5.5 果农组织 |
5.5.6 基础设施 |
5.5.7 林果业发展的社会要素分析结论 |
5.6 林果业发展的环境要素 |
5.6.1 生态环境 |
5.6.2 自然灾害 |
5.6.3 林果业发展的环境要素分析结论 |
5.7 机遇 |
5.7.1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机遇 |
5.7.2 西部大开发带来了发展机遇 |
5.7.3 国家政策带来了发展机遇 |
5.7.4 政策带来了发展机遇 |
5.7.5 新亚欧大陆桥的开通带来机遇 |
5.7.6 市场需求空间大 |
5.7.7 信息化带来的机遇 |
5.8 政府因素 |
5.8.1 制度因素 |
5.8.2 政府行为因素 |
5.9 新疆特色林果业发展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分析 |
5.10 新疆特色林果业发展机理分析 |
5.10.1 新疆特色林果业发展的动力机制 |
5.10.2 新疆特色林果业发展的保障机制 |
小结 |
本章注释 |
6. 新疆特色林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及评价 |
6.1 构建林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意义及必要性 |
6.1.1 构建林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意义 |
6.1.2 构建林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必要性 |
6.2 新疆特色林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构建 |
6.2.1 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类型 |
6.2.2 构建林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方法 |
6.2.3 构建林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原则 |
6.2.4 林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框架 |
6.2.5 计算各指标的权重及一致性检验 |
6.2.6 层次总排序 |
6.2.7 权重总排序小结 |
6.3 新疆特色林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 |
6.3.1 评价的基本步骤 |
6.3.2 评价的方法-目标值和指标基础数据的确定 |
6.3.3 林果业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估模型 |
6.3.4 结论和建议 |
本章小结 |
本章注释 |
7. 新疆特色林果业发展战略构想 |
7.1 新疆特色林果业发展的战略环境分析 |
7.1.1 SWOT 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
7.1.2 新疆特色林果业发展的SWOT 分析 |
7.2 新疆特色林果业发展指导思想和战略原则 |
7.2.1 指导思想 |
7.2.2 战略原则 |
7.3 新疆特色林果业发展战略目标和战略重点 |
7.3.1 战略目标 |
7.3.2 战略重点 |
7.4 战略规划 |
7.4.1 主要果品品种规划 |
7.4.2 主要果品种植基地区划布局 |
7.4.3 主要果品贮藏、保鲜与精深加工基地建设规划 |
7.4.4 投资概算与效益分析 |
7.5 新疆特色林果业发展战略选择 |
7.5.1 政府驱动战略 |
7.5.2 科技创新战略 |
7.5.3 产业集群战略 |
7.5.4 名牌果品战略 |
7.5.5 人才战略 |
本章注释 |
8. 新疆特色林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选择 |
8.1 发展模式概述 |
8.1.1 模式的概念 |
8.1.2 模式的特征 |
8.1.3 模式的选择 |
8.2 新疆林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 |
8.2.1 生态林果业模式 |
8.2.2 绿色林果业模式 |
8.2.3 休闲林果业模式 |
8.2.4 设施林果业模式 |
本章小结 |
本章注释 |
9. 新疆特色林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 |
9.1 加强林果业基地能力建设 |
9.1.1 优化区域布局和调优品种结构 |
9.1.2 加强良种苗木繁育工作 |
9.1.3 加强无公害、绿色果品基地建设 |
9.1.4 加强出口果品基地建设 |
9.1.5 加大林果业基地的基础设施建设 |
9.1.6 加强土地管理,实现适度规模经营 |
9.1.7 加强节水灌溉型林果业基地建设 |
9.2 通过强化产业化提高林果业加工能力 |
9.2.1 林果产业化的内涵及其意义 |
9.2.2 林果业产业化的基本条件 |
9.2.3 加快培育和扶持龙头企业 |
9.2.4 建立林果业产业化的运行机制 |
9.2.5 做好产后商品化处理 |
9.3 加强林果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 |
9.3.1 创新林果业科技机制 |
9.3.2 创新林果业科技体系 |
9.3.3 创新科技管理方式 |
9.3.4 创新科技人才政策 |
9.3.5 积极推广林果业机械化 |
9.3.6 加强林果业标准化建设 |
9.3.7 建立林果产品贮藏保鲜技术体系 |
9.4 加强林果业市场营销能力建设 |
9.4.1 完善市场营销体系 |
9.4.2 实施果品品牌营销 |
9.4.3 构建新的分销网络 |
9.4.4 强化营销沟通 |
9.4.5 制定有效的果品包装策略 |
9.4.6 完善果品物流体系 |
9.4.7 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
9.4.8 提高果农组织化程度 |
9.4.9 组建果品产销战略联盟 |
9.5 加快林果业灾害防控能力建设 |
9.5.1 林果业生产经营的外部性特点 |
9.5.2 新疆林果业灾害防控能力建设的目标 |
9.5.3 新疆林果业灾害防控能力建设 |
9.6 加快政府对林果业宏观调控能力建设 |
9.6.1 发挥政府对新疆林果业的宏观调控作用 |
9.6.2 加强政府宏观调控能力建设 |
本章小结 |
本章注释 |
10. 总结与展望 |
10.1 研究结论 |
10.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5)农村发展的农业多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 研究动因 |
1.1 学术研究目的 |
1.2 研究的现实基础与学理基础 |
2 文献回顾 |
2.1 对传统农业理论的回顾 |
2.2 对多功能农业相关理论的回顾 |
2.3 对社会和农村社会发展理论的回顾 |
2.4 文献评价 |
3 研究设计 |
3.1 研究框架 |
3.2 对研究框架的具体说明 |
3.3 核心概念 |
3.4 人文主义研究视角 |
3.5 使用的研究方法 |
4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4.1 研究的创新点 |
4.2 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二章 农业的多功能性 |
1 农业具有人文功能 |
1.1 农业的生命保障功能 |
1.2 农业的文化孕育与传承功能 |
2 农业具有生态功能 |
2.1 农业的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功能 |
2.2 农业的人文生态环境保护功能 |
3 农业具有经济功能 |
3.1 农业的产业基础功能 |
3.2 农业为国家提供财源的功能 |
3.3 农业的提供能源功能 |
3.4 农业的创汇功能 |
4 农业具有社会功能 |
4.1 农业的容纳社会剩余劳力功能 |
4.2 农业的保障社会稳定功能 |
5 农业功能显现过程 |
5.1 农业功能在不同社会形态的显现 |
5.2 农业功能的显现是潜功能向显功能的演变过程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多功能农业兴起之因与经营体系的确立 |
1 社会系统的结构要素变迁过程 |
1.1 社会形态划分举例 |
1.2 社会形态划分模型的借用 |
2 社会系统的经济要素进化促使多功能农业兴起 |
2.1 社会生产模式变化促使农业转变经营模式 |
2.2 农业地位小部门化迫使农业扩大基础地位内涵 |
2.3 农业多功能化经营是对社会经济要素转型的积极回应 |
3 社会主流思想演化促使多功能农业兴起 |
3.1 人类社会的三种主流思想 |
3.2 人本主义思想的主流地位的确立 |
3.3 人本主义在经济学中的体现 |
3.4 人本主义思想推动多功能农业的兴起 |
4 社会意志进步要求多功能农业兴起 |
4.1 现时代市民的生活追求需要农业进行多功能化经营 |
4.2 现时代人的可持续发展理念要求建立生态农业体系 |
4.3 工业社会的人类高层需求呼唤多功能农业的兴起 |
5 多功能农业经营体系的确立 |
5.1 有限功能农业的缺陷 |
5.2 多功能农业对有限功能农业的超越 |
5.3 当代社会的多功能农业经营体系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多功能农业的特质 |
1 多功能农业的自然特点 |
1.1 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 |
1.2 生产经营的地域性 |
1.3 社会圈与自然生物圈的融合性 |
2 多功能农业的人文特点 |
2.1 人类强干预性 |
2.2 维护与创造地域文化 |
2.3 人文关怀性 |
2.4 借用文化活动形式发展农业 |
3 多功能农业的生产特点 |
3.1 经营模式的开放性 |
3.2 经营主体的高素质性 |
3.3 标准化生产 |
3.4 效率空间的扩展性 |
3.5 经营效益的复合性 |
3.6 经营类型的矛盾性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多功能农业体系的实物商品经营类——有机农业、生态农业、能源农业 |
1 有机农业 |
1.1 有机农业的涵义与发展有机农业的理论根源 |
1.2 有机农业经营状况及经营结构 |
1.3 有机农业的功能表现 |
1.4 有机农业发展趋势 |
2 生态农业 |
2.1 生态农业的概念 |
2.2 生态农业的生态学基础 |
2.3 生态农业经营特点、现状与结构 |
2.4 生态农业发展趋势 |
2.5 生态农业的功能表现 |
3. 能源农业 |
3.1 能源农业的定义与兴起 |
3.2 能源农业的经营特点 |
3.3 能源农业的经营结构 |
3.4 能源农业的功能表现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多功能农业体系的服务商品经营类型—旅游农业、文化农业 |
1 旅游农业 |
1.1 旅游农业的定义与发展 |
1.2 旅游农业的经营特点 |
1.3 旅游农业经营结构 |
1.4 旅游农业的功能表现 |
2 文化农业 |
2.1 文化农业的定义与兴起 |
2.2 文化农业经营类型 |
2.3 文化农业的经营特点 |
2.4 各种文化农业经营形式成因 |
2.5 文化农业的功能表现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多功能农业体系的综合经营类型——都市农业 |
1 都市农业概念的提出及定义 |
1.1 都市农业概念的提出 |
1.2 都市农业的定义 |
2 都市农业的产生与发展根源 |
2.1 城市生态恶化是都市农业产生与发展的生态致因 |
2.2 现代市民对田园生活方式的追求是都市农业发展的精神致因 |
2.3 保障食物安全是都市农业发展的生理致因 |
2.4 农民富裕是都市农业发展的经济致因 |
3 都市农业经营特点 |
3.1 都市农业具有区位优势 |
3.2 都市农业是高投入的集约化农业 |
3.3 都市农业具有特殊的经济结构 |
3.4 都市农业具有较强的生产能力 |
4 都市农业的经营结构 |
4.1 都市农业分类 |
4.2 都市农业的经营结构 |
5 都市农业的功能表现 |
5.1 具有满足市民食物需求的功能 |
5.2 具有促进城郊第三产业发展的功能 |
5.3 具有提高经营者收入的功能 |
5.4 具有保护城市生态环境的功能 |
5.5 具有服务都市的综合性社会功能 |
5.6 具有向市民传播农业文化的功能 |
5.7 具有强身健体功能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多功能农业的评价体系 |
1 建立多功能农业评价体系的必要性 |
1.1 消解多功能农业经营者与管理者之间的利益冲突 |
1.2 适应工业社会对农业生产进行标准化管理的要求 |
1.3 提高多功能农业生产水平的需要 |
1.4 对多功能农业实行科学管理的需要 |
2 多功能农业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 |
2.1 多功能农业评价指标体系设置原则 |
2.2 多功能农业的多级评价指标 |
2.3 多功能农业评价指标计算方法和标准值及权重确定 |
2.4 多功能农业评价的指标体系表 |
3 多功能农业评价方法 |
3.1 立项评价与效果评价相结合 |
3.2 经营者自我评价与管理者评价相结合 |
3.3 横向评价与纵向评价相结合 |
3.4 单指标评价与指标体系评价相结合 |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多功能农业转成和发展机制 |
1 多功能农业转成和发展的内在冲突 |
1.1 农业经营者的转成和经营行为 |
1.2 农业管理者的转成和管理行为 |
1.3 多功能农业转成和发展过程中的基本冲突 |
2 两种多功能农业的转成与发展路径 |
2.1 市场自为型路径 |
2.2 政府计划型路径 |
2.3 两种路径的差异与效能缺陷 |
3 管理者—经营者良性互动机制 |
3.1 管理者—经营者良性互动机制的涵义 |
3.2 管理者—经营者良性互动过程 |
3.3 经营者—管理者良性互动机制的运行 |
3.4 利用经营者—管理者良性互动机制发展多功能农业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多功能农业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的效能 |
1 农业经济发展的变量分析模式 |
1.1 农业经济发展的生产手段变量 |
1.2 农业经济发展的生产效率变量 |
1.3 农业经济发展的生产商品化变量 |
1.4 农业经济发展的经营形式变量 |
1.5 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变量 |
2 多功能农业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的效能 |
2.1 多功能农业促使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 |
2.2 多功能农业促使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 |
2.3 多功能农业的生产商品化效能显着 |
2.4 多功能农业促使农业经济转变经营形式 |
2.5 多功能农业具有推动农业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效能 |
3 多功能农业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的特性 |
3.1 具有内涵发展的特征 |
3.2 具有巩固农业基础地位的可靠性强的特征 |
3.3 具有提高农业比较利益的特征 |
本章小结 |
第十一章 多功能农业推动农村社会发展的效能 |
1 农村社会发展的变量分析模式 |
1.1 农村社会发展的农民进步分析变量 |
1.2 农村社区公共事业发展分析变量 |
1.3 农村非物质文化资源利用水平提高分析变量 |
2 多功能农业推动农村社会发展的效能 |
2.1 多功能农业推动农民群体进步的效能 |
2.2 多功能农业推动农村社区公共事业发展的效能 |
2.3 多功能农业推动农村非物质文化资源利用水平提高的效能 |
3 多功能农业推动农村社会发展的特点 |
3.1 具有内涵发展的特征 |
3.2 具有综合发展的特征 |
3.3 具有人文关怀的特征 |
3.4 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特征 |
本章小结 |
第十二章 中国发展多功能农业的目标和对策 |
1 中国发展多功能农业的目标 |
1.1 保证国民食物安全 |
1.2 为中国成功工业化提供保障 |
1.3 维护中国社会稳定 |
1.4 改善生态环境 |
1.5 保护中国农业文化 |
1.6 推动新农村建设 |
2 中国发展多功能农业的对策 |
2.1 用农业多功能性观念重新定位农业 |
2.2 处理好市场配置资源机制和国家计划调节的关系 |
2.3 实施多功能农业与传统农业协调发展策略 |
2.4 加速农户生产的劳动分工和经营模式转变 |
2.5 创造农民学用科技的社会环境和运行机制 |
2.6 培养农村经济能人 |
本章小结 |
第十三章 结语 |
1 研究的基本结论 |
1.1 多功能农业是多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新型农业经营模式 |
1.2 多功能农业是与有限功能农业存在重大区别的新型产业 |
1.3 发展多功能农业应该走规范化发展道路 |
1.4 多功能农业是一种具有强大发展效能的新型产业 |
1.5 各国应确立本国发展多功能农业的目标和策略 |
2 推动多功能农业研究的建议 |
2.1 建构大型理论和扩展研究领域 |
2.2 加强中国多功能农业问题的应用研究 |
参考文献 |
调查问卷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2004-2007)发表的论文及获奖情况 |
(6)三峡库区小流域治理模式和决策支持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山区小流域治理研究进展 |
1.1.1 山区小流域的界定 |
1.1.2 山区小流域基本特征 |
1.1.3 山区小流域治理发展趋势 |
1.2 小流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 |
1.2.1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
1.2.2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 |
1.2.3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 |
1.2.4 存在问题及发展前景 |
1.3 小流域治理决策支持系统研究 |
1.3.1 决策支持系统的有关概念 |
1.3.2 决策支持系统的产生发展及其发展动力 |
1.3.3 决策支持系统的构造与系统结构 |
1.3.4 决策支持系统的应用 |
1.4 小结 |
第2章 立体依据和研究方案 |
2.1 立题依据 |
2.2 研究方案 |
2.2.1 研究目标 |
2.2.2 研究内容 |
2.2.3 研究方法 |
2.2.4 技术路线 |
第3章 三峡库区小流域特征分析 |
3.1 三峡库区小流域地貌及其形成特征 |
3.1.1 小流域地貌的地质气候环境背景 |
3.1.2 小流地貌演化的因素分析 |
3.1.3 三峡库区小流域地貌演化的过程分析 |
3.2 三峡库区典型小流域土壤流失量分析 |
3.2.1 USLE中各因子值的确定及因子图的生成 |
3.2.2 栅格流失量的计算和土壤侵蚀等级图的生成 |
3.2.3 土壤流失量预测结果与讨论 |
3.3 典型小流域自然特征及其分异 |
3.3.1 山区小流域自然资源垂直分异 |
3.3.2 山区小流域分区治理模式 |
3.4 三峡库区小流域社会经济现状分析 |
3.4.1 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分析 |
3.4.2 农民生产和生活情况分析 |
3.4.3 小流域社会经济发展存在问题 |
3.3.4 小流域社会经济发展策略 |
3.3.5 小流域社会经济发展展望 |
第4章 三峡库区小流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 |
4.1 三峡库区小流域土地利用及经济分析 |
4.1.1 小流域土地利用空间变化分析 |
4.1.2 石碗溪小流域土地利用对土壤质量影响分析 |
4.1.3 石碗溪小流域土地利用社会经济分析 |
4.1.4 石碗溪小流域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 |
4.2 小流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 |
4.2.1 石碗溪小流域土地利用影响因子分析 |
4.2.2 石碗溪小流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 |
4.2.3 石碗溪小流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方法 |
4.2.4 石碗溪小流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 |
4.3 小流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 |
4.3.1 深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耕地经济效益 |
4.3.2 发挥资源优势,合理布局农林牧业用地 |
4.3.3 加大农业生产投入,提高农民科技水平 |
4.3.4 扩大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增加农民收入 |
4.3.5 合理利用和保护耕地,改善生态环境 |
第5章 三峡库区小流域治理决策支持系统 |
5.1 山区小流域治理决策支持系统总体设计 |
5.1.1 山区小流域治理决策支持系统的系统分析 |
5.1.2 山区小流域治理决策支持系统总体设计 |
5.2 山区小流域立地因子库的设计 |
5.2.1 山区小流域治理决策支持系统的数据分析 |
5.2.2 山区小流域立地因子库设计 |
5.2.3 山区小流域立地因子库的建立过程 |
5.3 山区小流域治理专家知识库 |
5.3.1 知识的获取与解释 |
5.3.2 知识整理 |
5.3.3 知识表示 |
5.3.4 知识形式化与形成知识库 |
5.4 山区小流域治理模型库 |
5.4.1 山区小流域治理应用模型 |
5.4.2 山区小流域治理决策支持系统模型的实现方案 |
5.5 山区小流域治理决策支持系统的实现 |
5.5.1 系统实现的软硬件平台 |
5.5.2 山区小流域治理决策支持系统用户界面 |
5.5.3 系统功能的实现 |
第6章 三峡库区小流域生态调控模式研究 |
6.1 三峡库区小流域生态调控的理论框架 |
6.1.1 生态适宜性与敏感性原理 |
6.1.2 景观结构和功能理论 |
6.2 三峡库区小流域生态环境调控方法 |
6.3 三峡库区小流域水土肥流失治理的耕作模式 |
6.3.1 顺坡耕作农作系统 |
6.3.2 横坡耕作农作系统 |
6.3.3 梯田农作系统 |
6.3.4 秸秆覆盖农作系统 |
6.3.5 垄沟格网式耕作农作系统 |
6.3.6 等高植物篱农作系统 |
6.4 案例分析——以重庆市开县石碗溪小流域为例 |
6.4.1 石碗溪小流域生态适宜性和敏感性分析 |
6.4.2 基于格局优化的整体格局选择与空间布局 |
6.4.3 三峡库区小流域生态调控措施 |
6.5 三峡库区小流域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对策 |
6.5.1 改变传统观念,提高农业生态环境建设的地位 |
6.5.2 加强农业基础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
6.5.3 切实加强对土地资源和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 |
6.5.4 制定生态农业建设规划,实施重点生态农业工程 |
6.5.5 因地制宜建立和示范推广生态农业模式 |
6.5.6 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着力培育优势产业 |
6.5.7 完善政策,放活土地使用权和经营权,加快土地流转和荒山荒坡治理 |
6.5.8 以市场为导向,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 |
第7章 结论、建议与展望 |
7.1 结论 |
7.1.1 三峡库区小流域特征分析 |
7.1.2 三峡库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 |
7.1.3 小流域治理决策支持系统 |
7.1.4 小流域生态调控的空间途径 |
7.2 研究特色与创新 |
7.3 相关领域内亟需开展的研究和拟待解决的问题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参与课题与发表论文 |
(7)黑龙江垦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创新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引言 |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
1.2.1 国外研究概况 |
1.2.2 国内研究概况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2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概述 |
2.1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概念界定 |
2.1.1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
2.1.2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
2.1.3 农业可持续发展在黑龙江垦区的地位和作用 |
2.2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特征 |
2.2.1 人与自然的协调性 |
2.2.2 农业发展的可持续性 |
2.2.3 农业资源利用的永续性 |
2.2.4 农业生态环境的协调性 |
2.2.5 人口规模的适度性 |
2.2.6 各种因素的互联性 |
2.2.7 发展目标的多元性 |
2.2.8 增长方式的集约性 |
2.3 垦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特点 |
2.3.1 农业资源的规模性 |
2.3.2 资源环境的相对优越性 |
2.3.3 人口增长的低速性 |
2.3.4 产业结构的多元性 |
2.3.5 生产经营的先进性 |
2.3.6 人力资源的丰富性 |
2.4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 |
2.4.1 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
2.4.2 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评价方法 |
3 垦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制约因素 |
3.1 垦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 |
3.1.1 国家商品粮基地的战略地位 |
3.1.2 实现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
3.2 垦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创新优势 |
3.2.1 垦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资源优势 |
3.2.2 垦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优势 |
3.2.3 垦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组织优势 |
3.2.4 垦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企业文化优势 |
3.3 垦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 |
3.3.1 资源和经济环境方面的制约因素 |
3.3.2 资金和技术方面的制约因素 |
3.3.3 制度和管理方面的制约因素 |
4 垦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人力资源开发创新 |
4.1 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统领垦区发展 |
4.1.1 人口、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 |
4.1.2 以人为本与人力资源开发 |
4.1.3 人力资源开发在垦区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
4.1.4 提高企业人力资源价值的途径 |
4.2 垦区农业的人力资本投资 |
4.2.1 人力资本投资与农业发展 |
4.2.2 人力资本投资与垦区农业可持续发展 |
4.2.3 建立新型的垦区人力资本投资方式 |
4.3 垦区农业的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 |
4.3.1 大力发展基础教育和科学普及工作 |
4.3.2 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 |
4.3.3 充分发挥各级农技推广组织的作用 |
4.3.4 增强农工体质和提高生活质量 |
5 垦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创新 |
5.1 技术创新与垦区农业可持续发展 |
5.1.1 以技术创新改造传统农业 |
5.1.2 以技术创新优化配置生产要素 |
5.1.3 以技术创新推动农业结构调整 |
5.2 垦区农业技术创新的优势与劣势 |
5.2.1 垦区农业技术创新的优势 |
5.2.2 垦区农业技术创新的劣势 |
5.3 垦区农业技术创新的趋势、领域及重点 |
5.3.1 垦区农业技术创新的基本趋势 |
5.3.2 垦区农业技术创新的主要领域 |
5.3.3 垦区农业技术创新的战略重点 |
6 垦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农业创新 |
6.1 生态农业的性质、类型及特征 |
6.1.1 生态农业的性质和类型 |
6.1.2 生态农业的特征 |
6.2 垦区发展生态农业的原则、模式及技术 |
6.2.1 垦区发展生态农业的基本原则 |
6.2.2 垦区发展生态农业的具体模式 |
6.2.3 垦区发展生态农业的适用技术 |
6.3 垦区的绿色食品开发 |
6.3.1 绿色食品与生态农业 |
6.3.2 垦区开发绿色食品的成效及问题 |
6.3.3 垦区绿色食品开发的措施 |
6.4 垦区生态示范区建设 |
6.4.1 自然保护区是自然生态系统的样板 |
6.4.2 建立绿色账户 |
6.4.3 依法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 |
7 垦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循环经济创新 |
7.1 可持续发展呼唤走循环经济之路 |
7.1.1 循环经济的概念、特征和原则 |
7.1.2 循环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有效实现方式 |
7.2 垦区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
7.2.1 垦区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 |
7.2.2 垦区发展循环经济的可能性 |
7.3 垦区发展循环经济的路径 |
7.3.1 发展清洁生产 |
7.3.2 改造传统产业和发展循环经济技术支撑 |
7.3.3 要倡导绿色消费方式 |
7.3.4 强化循环经济立法 |
8 垦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经营方式创新 |
8.1 农业产业化经营助推农业可持续发展 |
8.1.1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特征 |
8.1.2 农业产业化经营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作用 |
8.2 垦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现状 |
8.2.1 垦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主要成就 |
8.2.2 垦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现存缺陷 |
8.3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垦区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举措 |
8.3.1 以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 |
8.3.2 以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 |
8.3.3 以农业产业化经营提升垦区农业的市场竞争力 |
8.3.4 以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 |
9 垦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创新 |
9.1 垦区农地制度改革 |
9.1.1 完善家庭承包经营制度 |
9.1.2 积极推行农地流转制度 |
9.1.3 严格实行耕地保护制度 |
9.2 垦区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 |
9.2.1 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 |
9.2.2 积极培育农产品市场的行为主体 |
9.2.3 改善农产品市场的运行环境 |
9.3 垦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完善 |
9.3.1 转变机关职能和强化服务组织的作用 |
9.3.2 大力发展新型的合作经济组织 |
9.3.3 营造利于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运行的外部环境 |
9.4 完善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机制 |
9.4.1 制定农业劳动力转移战略 |
9.4.2 建立健全劳动力市场 |
9.4.3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
9.4.4 大力发展劳动力密集型企业 |
9.4.5 加快城镇化进程 |
10 垦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管理创新 |
10.1 生产过程的“斤粮成本逆控法”管理 |
10.1.1 “斤粮成本逆控法”及其社会意义 |
10.1.2 推行“斤粮成本逆控法”的经济成效 |
10.1.3 进一步推行“斤粮成本逆控法”的措施 |
10.2 垦区的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管理 |
10.2.1 农业资源管理 |
10.2.2 农业生态环境管理 |
10.2.3 “三S”技术应用和数字农业 |
10.3 垦区农业企业的人本化管理 |
10.3.1 创建以人为本的企业管理模式 |
10.3.2 垦区农场要成为学习型组织 |
10.3.3 完善农业企业的内部治理结构 |
11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红壤丘陵区混农林经营模式数据库的建立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 前言 |
1.1 混农林研究的背景 |
1.2 混农林的定义与演变历史 |
1.2.1 混农林的定义 |
1.2.2 混农林的演变历史 |
1.3 国内外混农林的研究进展 |
1.3.1 国外研究的进展概况 |
1.3.2 国内研究的进展概况 |
二、 本文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2.1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2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2.2.1 研究区域的概况 |
2.2.2 研究思路 |
2.2.3 研究方法 |
2.3 研究的技术路线 |
三、 南方红壤丘陵区混农林模式数据库的建立 |
3.1 混农林模式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 |
3.1.1 数据库对软件和硬件的环境要求 |
3.2 数据库结构的设计 |
3.3 混农林模式的分类和收集 |
3.3.1 国内外专家对混农林系统不同的划分方法 |
3.3.2 数据库收集和分类的依据 |
3.3.3 中国南方主要混农林模式类型收集和整理 |
3.3.4 几种典型模式数据库的收集 |
3.4 混农林模式管理信息系统的管理和运行 |
3.4.1 混农林模式管理信息系统的运行演示 |
3.4.2 模式数据库的检索演示 |
四、 混农林经营模式的评价方法 |
4.1 常用混农林经营模式效益评价方法的概述 |
4.1.1 比较分析法 |
4.1.2 综合效益评价法 |
4.2 构建综合评价法的指标体系并确立指标体系的权数 |
4.2.1 混农林系统评价指标设置的原则 |
4.2.2 指标体系的构建 |
4.2.3 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系数的确定方法 |
4.2.4 预选指标体系的确定 |
4.2.5 指标权数的确定 |
五、 咸宁混农林业的现状及改造 |
5.1 咸宁农林业发展的概况 |
5.2 咸宁农业发展的战略与布局 |
5.3 咸宁混农林业的调查 |
5.4 咸宁现有农林业经营现状与分析 |
5.5 咸宁几种典型农业种植模式的改造方法 |
5.5.1 咸宁单一茶园种植模式的改造 |
5.5.1.1 几种茶园复合种植模式的效益比较 |
5.5.1.2 茶园复合种植的主要效益 |
5.5.1.3 咸宁地区茶园种植可以引进的复合模式 |
5.5.1.4 咸宁可以引进的复合模式图 |
5.5.2 咸宁单一果园种植模式的改造 |
5.5.2.1 果园复合模式的效益分析 |
5.5.2.2 林果复合种植的主要效益 |
5.5.2.3 咸宁地区果园种植可以引进的复合模式 |
5.5.2.4 果园复合种植模式的注意事项 |
5.5.2.5 咸宁可以引进的复合模式图 |
5.5.3 咸宁单一竹子种植的改造 |
5.5.3.1 咸宁竹子种植现状 |
5.5.3.2 几种竹子复合种植模式的效益比较 |
5.5.3.3 竹子复合经营的主要效益 |
5.5.3.4 咸宁可以引进的复合模式 |
5.5.4 咸宁其他农林业种植模式的现状和改造 |
5.6 混农林综合效益比较的方法和步骤 |
5.6.1 综合效益评价的方法与步骤 |
5.6.2 评价指标体系在综合效益评价中的应用 |
六、 结果和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乡村振兴战略视角下衡阳市生态农业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3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思路 |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生态农业 |
2.1.2 生态农业特征 |
2.1.3 乡村振兴战略 |
2.2 理论基础 |
2.2.1 生态经济理论 |
2.2.2 循环经济理论 |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3 衡阳市乡村振兴下的生态农业发展现状分析 |
3.1 衡阳市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进程 |
3.2 衡阳市生态农业发展概况 |
3.3 衡阳市乡村振兴下的生态农业运行模式 |
3.3.1 近郊多功能都市生态农业模式 |
3.3.2 规模化多功能现代生态农业模式 |
3.3.3 综合效益生态农业发展模式 |
3.3.4 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园区模式 |
3.4 衡阳市乡村振兴下的生态农业发展成果 |
3.4.1 农业经济效益稳步提高 |
3.4.2 农业生态环境大幅改善 |
3.4.3 农业生态科技广泛推广 |
3.4.4 农业生态品牌持续增强 |
4 衡阳市乡村振兴下的生态农业面临困境及成因分析 |
4.1 衡阳市生态农业发展面临的困境 |
4.1.1 农业废弃物处理能力低 |
4.1.2 生态农业发展规模偏小 |
4.1.3 生态农业科技支撑不完善 |
4.2 衡阳市生态农业发展面临困境成因 |
4.2.1 生态农业发展意识不强 |
4.2.2 生态农业发展规模不足 |
4.2.3 生态农业创新动力不足 |
5 国内外发展生态农业发展经验及启示 |
5.1 国外生态农业发展经验 |
5.1.1 瑞典生态农业发展经验 |
5.1.2 美国生态农业发展经验 |
5.1.3 日本生态农业发展经验 |
5.2 国内生态农业发展经验 |
5.2.1 浙江松阳生态农业发展经验 |
5.2.2 山西沁水生态农业发展经验 |
5.2.3 吉林永吉生态农业发展经验 |
5.3 国内外生态农业发展经验启示 |
5.3.1 提高生态农业认识 |
5.3.2 加强生态农业管理 |
5.3.3 加大生态农业扶持 |
6 衡阳市乡村振兴战略视角下发展生态农业的建议 |
6.1 提升农业废弃物处理能力 |
6.1.1 加强生态农业科技投入 |
6.1.2 强化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
6.1.3 完善农业废弃物补偿机制 |
6.1.4 加大农村环境治理力度 |
6.2 推进生态农业规模化发展 |
6.2.1 加强企业与农户之间互动 |
6.2.2 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
6.2.3 加快生态农业龙头企业培育 |
6.2.4 构建生态农业市场机制 |
6.3 加强生态农业创新能力建设 |
6.3.1 加强生态农业科学认识 |
6.3.2 加大生态农业人才引进 |
6.3.3 培养新型生态职业农民 |
6.3.4 加强生态农业市场培育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药材间套有技巧 立体种植效益高(论文参考文献)
- [1]间作对甘肃贝母经济效益的影响[J]. 赵亚兰,王嵛德,代立兰,徐琼,牛元,庄健,赵永伟,刘世海.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19(01)
- [2]四川宝兴县综合生态管理示范区替代生计发展途径与对策研究[D]. 吴辉. 四川农业大学, 2009(06)
- [3]现代中药产业集群模式与发展研究[D]. 陈弘. 中南大学, 2009(02)
- [4]可持续视角下的新疆特色林果业发展研究[D]. 孙兰凤. 新疆大学, 2009(01)
- [5]农村发展的农业多功能研究[D]. 谷中原. 湖南农业大学, 2007(06)
- [6]三峡库区小流域治理模式和决策支持系统研究[D]. 李瑞雪. 西南农业大学, 2005(06)
- [7]黑龙江垦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创新问题研究[D]. 邹积慧. 东北农业大学, 2005(01)
- [8]红壤丘陵区混农林经营模式数据库的建立及其应用[D]. 罗双林. 华中农业大学, 2004(01)
- [9]药材间套有技巧 立体种植效益高[J]. 魏新雨. 农家参谋, 2003(01)
- [10]乡村振兴战略视角下衡阳市生态农业发展对策研究[D]. 李梓田.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