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幽门螺杆菌除菌治疗准则(论文文献综述)
孙白杨,张丽娟,曲波,李惠[1](2021)在《幽门螺杆菌初次根除失败后补救治疗的研究进展》文中提出幽门螺杆菌是一种长期寄生于人体胃黏膜的细菌,在我国有较高感染率,由于抗生素耐药率不断增加、患者依从性差、治疗时间不足、胃酸分泌抑制不充分等原因,首次根除的成功率仍较低,补救治疗成为目前临床相关研究的重点。既往四联疗法、高剂量二联疗法、个体化治疗、中西医整合治疗、益生菌辅助治疗等多种方案均已应用于补救治疗,但尚无被一致认可的"准则",本文主要对近年来国内外幽门螺杆菌初次根除失败后补救治疗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概述。
宋敏[2](2021)在《小儿便秘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导师冯晓纯教授在多年治疗小儿便秘的临床经验中发现,便秘患儿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较高,而现在并未有文献指出小儿便秘与幽门螺杆菌之间存在明确相关性,本文通过对照试验的方法探讨小儿便秘与幽门螺杆菌感染之间的关系,以期为临床诊疗开阔思路,为解决小儿便秘问题提供新的角度和方法。目的:1.探讨小儿便秘与幽门螺杆菌感染之间的关系;2.探讨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便秘患儿与非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便秘患儿在相关临床症状上的差异性。方法:收集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就诊于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儿科门诊的便秘患儿200例作为便秘组、儿童保健科的健康体检儿童200例作为健康组,两组受试儿童均提检13C,比较便秘儿童与健康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率的差异性。进一步对便秘组的受试患儿进行临床观察,以探讨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便秘患儿与非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便秘患儿在年龄、性别、饮食、证候等方面的差异性。结果:1.本次研究显示,便秘组患儿幽门螺杆菌阳性者49例,占24.50%,健康组幽门螺杆菌阳性者13例,占6.50%。P=0.000<0.01,显示便秘组幽门螺杆菌阳性率与健康组之间存在明显差异性。2.幽门螺杆菌感染在小儿便秘中医证型的分布上有统计学意义(P<0.01)。3.幽门螺杆菌感染在小儿便秘的病程分布上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幽门螺杆菌感染在小儿便秘的严重程度上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家族史间具有明显差异性(P<0.01)。6.幽门螺杆菌阳性的便秘患儿与幽门螺杆菌阴性的便秘患儿在性别、年龄、饮食上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7.通过对便秘组患儿的病例观察显示,男性121例,占60.50%,女性79例,占39.50%,男性约为女性的1.53倍。8.从年龄分层上看,<7岁的儿童48例,占24.00%,≥7岁且<12岁的儿童80例,占40.00%,年龄≥12岁的儿童72例,占36.00%。9.饮食情况上看,婴儿期母乳喂养者37例,占18.50%,人工喂养者91例,占45.50%,混合喂养者72例,占36.00%;添加辅食后,饮食结构正常的患儿44例,占22.00%,肉制品偏多者82例,占41.00%,蔬果偏多者21例,占10.50%,零食及加工制品偏多者49例,占24.50%,滋补品偏多者4例,占2.00%。10.从便秘患儿的家族史上看,父母双方均有便秘史者7例,占3.50%,某一方有便秘史者151例,占75.50%,双方均无便秘史者42例,占21.00%。11.父母中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患儿93例,占46.50%。12.从便秘的严重程度上看,轻度便秘者63例,占31.5%,中度便秘者83例,占41.5%,重度便秘者54例,占27.00%。13.从中医辨证分型上看,食积便秘证55例,占27.50%,燥热便秘证81例,占40.50%,气滞便秘证26例,占13.00%,气虚便秘证30例,占15.00%,血虚便秘证8例,占4.00%。结论:1.两组相比便秘组13C阳性率更高。2.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小儿便秘中医证型分布具有相关性,幽门螺杆菌感染合并便秘者以食积便秘证居多,非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便秘患儿中医证型以燥热便秘证为主。3.便秘病程超过6个月者其13C的阳性率更高。4.幽门螺杆菌感染与便秘的严重程度相关,幽门螺杆菌感染合并便秘者多以重度便秘为主。5.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便秘患儿其家族中大多同样存在幽门螺杆菌的感染者。6.幽门螺杆菌感染与便秘患儿的性别、年龄、饮食上不具有相关性。7.小儿便秘的发病以男性居多。8.学龄期及青春期的发病率较高。9.便秘患儿在婴儿期母乳喂养的发病率较人工喂养、混合喂养低,添加辅食后饮食结构中以肉制品及零食制品偏多的儿童便秘发病率高。10.便秘患儿绝大多数存在便秘的家族史。
胡明哲[3](2021)在《新型预测因子、幽门螺杆菌感染及中医证候要素与广东地区sICAS的相关性研究》文中指出研究一 新型炎症、脂质标记物与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颅内动脉狭窄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相关性及其中医证候要素分布规律的回顾性分析目的:(1)通过对电子病案系统10年的信息回顾,总结广东地区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symptomatic intracranial atherosclerotic stenosis,sICAS)患者临床资料特点以及中医证候要素分布规律;对比不同颅内动脉狭窄程度以及不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患者的临床资料、证候要素分布差异;(2)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ratio of neutrophils to lymphocytes,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ratio ofplatelets to lymphocytes,PLR)、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ratio of lymphocyte to monocyte,LMR)、单核细胞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ratio of monocytes to HDL cholesterol,MHR)以及血浆致动脉硬化指数(atherogenic index of plasma,AIP)等新型炎症、脂质标记物与sICAS患者颅内动脉狭窄程度以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相关性,并评估其预测价值,挖掘简便、直观、稳定的血清学预测指标。方法:(1)回顾性收集2009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广东省中医院脑病中心住院治疗的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sICAS患者的电子病案资料。根据颅内动脉狭窄程度将患者分为轻度、中度及重度狭窄3组;根据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将患者分为轻度、中度及重度神经功能缺损3组;(2)收集人口统计学信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实验室检查结果、影像学检查结果以及中医四诊、证候要素等信息;(3)采用卡方检验、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或非参数检验分析不同颅内动脉狭窄程度以及不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sICAS患者临床资料、证候要素分布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分析上述新型炎症、脂质标记物对sICAS患者颅内动脉狭窄程度以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预测价值,并判断其最佳切入点。结果:(1)本研究共筛选纳入 649例sICAS患者,其中男性患者比例高于女性;患者发病节气以立秋、夏至以及秋分为主;个人史以吸烟史为主;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均为轻度或中度缺损;(2)所有患者颅内动脉狭窄程度以中度及重度狭窄为主;责任血管Mori分型以A型为主;脑白质病变程度多为轻度;(3)所有患者中医辨证分型以风痰瘀血、肝阳上亢及气虚痰瘀证为主;舌象以淡暗舌、暗红舌及暗紫舌为主;苔象以白腻苔、黄腻苔及薄白苔为主;脉象以弦滑脉、数脉及弦脉为主;证候要素则以痰、瘀、风为主;(4)不同颅内动脉狭窄程度的3组患者在性别、责任血管Mori分型(A、B、C型)、脑白质病变分级(0、1、3级)、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1-1.2mm、>1.2mm)、中医辨证分型为风火痰瘀、气虚湿热痰阻证的患者人数构成比以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发病时间、BMI、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同型半胱氨酸水平、NLR、PLR比值等方面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多元无序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仅有高同型半胱氨酸是sICAS患者责任血管中度及重度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B=0.301,P=0.006;B=0.330,P=0.002);(6)神经功能轻度及中度缺损的sICAS患者在合并糖尿病病史、责任血管Mori分型(B型)、脑白质病变分级(1级)、合并颈动脉斑块、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1-1.2mm、>1.2mm)等方面的人数构成比以及BMI、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同型半胱氨酸水平、NLR、PLR、MHR、AIP 比值等方面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7)二元 Logistic 回归分析提示高 NLR 比值(B=0.504,P=0.000)、高 LMR比值(B=0.293,P=0.008)以及合并糖尿病病史(B=1.055,P=0.009)、高甘油三酯(B=1.477,P=0.033)以及高同型半胱氨酸(B=0.093,P=0.000)等是影响sICAS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结果提示高NLR比值对sICAS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有一定的预测价值(P=0.000);而高LMR比值对sICAS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预测价值较低(P=0.489)。结论:本回顾性分析的主要研究结果提示广东地区sICAS患者中医证候要素以痰、瘀、风为主;高同型半胱氨酸是影响sICAS患者责任血管中度及重度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合并糖尿病病史、高甘油三酯、高同型半胱氨酸以及高NLR、LMR 比值是影响sICAS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高NLR 比值对sICAS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预测价值较高。研究二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缺血性脑卒中及其亚型发病风险相关性的Meta分析目的:通过实施观察性研究的Meta分析,探讨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与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IS)及其亚型发病风险的相关性,以期更新循证医学依据,为进一步的临床研究奠定理论基础。方法:计算机检索 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包括 CENTRAL 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NKI、万方、重庆VIP等数据库。纳入报告了多变量调整优势比(odds ratios,OR)及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的观察性研究。检索时限为自数据库成立至2020年4月。利用Stata 1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选取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合并分析,同时进行亚组分析、异质性检验、敏感性分析以及发表偏倚风险评估。结果:(1)共纳入24项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观察性研究,其中17项为病例对照研究,7项为队列研究。效应量合并结果提示Hp感染与IS发病风险增加显着相关[OR(95%CI)=1.52(1.31-1.77)];(2)亚组分析结果提示研究类型、患者背景、Hp检验方式以及国家地域差异等因素可能是导致研究之间存在较大异质性的主要原因。其中以脑卒中分型及Hp感染检测手段为分组依据进行亚组分析的效应量合并结果提示Hp感染与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卒中的发病风险增加显着相关[OR(95%CI)=2.69(1.63-4.44)];而IgG抗体阳性及CagA抗体阳性的Hp感染均与IS的发病风险呈正相关[OR(95%CI)=2.09(1.23-3.56);OR(95%CI)=1.42(1.18-1.70)];(3)尽管各研究之间存在较大的异质性(I2=65.8%,P=0.000),但敏感性分析提示效应量合并结果稳定,并且漏斗图未发现明显的发表偏倚(P=0.112)。结论:Hp感染与IS及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卒中的发病风险密切相关,但Hp感染与单纯颅内动脉狭窄的相关性等问题尚需进一步研究证实。研究三 Hp感染与sICAS患者颅内动脉狭窄程度及其中医证候要素分布规律的相关性研究目的:基于Meta分析结论,通过前瞻性病例系列分析的形式,进一步评价Hp感染与广东地区sICAS患者发病特点及其中医证候要素、阴阳类证分布规律之间的相关性,为sICAS患者的病因防治、中医证候辨证思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1)连续性纳入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于广东省中医院脑病中心的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sICAS患者;根据颅内动脉狭窄程度将入组患者分为轻度、中度及重度狭窄三组;根据Hp毒力菌株感染情况将入组患者分为I型感染、II型感染及Hp阴性三组;(2)收集入组患者人口统计学信息、实验室检查结果、影像学检查结果以及中医证候要素、阴阳类证分布规律等信息;(3)采用卡方检验、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或非参数检验等分析不同颅内动脉狭窄程度的sICAS患者临床资料特征差异以及Hp感染与各类临床资料特征的相关性;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Hp感染与sICAS患者颅内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结果:(1)共筛选纳入148例sICAS患者,其中颅内动脉轻度狭窄者49例,中度狭窄者27例,重度狭窄者72例;HpⅠ型感染者88例,Ⅱ型感染者12例,Hp阴性者48例;所有患者中医证候要素以痰湿证、内火证为主,阴阳类证以阴证类为主;(2)不同颅内动脉狭窄程度的3组患者在职业为农民、HpⅠ型感染或Hp阴性的患者人数构成比以及脂蛋白a、超敏C反应蛋白、D-二聚体水平、ApoA1/ApoB 比值等方面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重度狭窄组在职业为农民、Hp Ⅰ型感染或Hp阴性的人数构成比以及脂蛋白a水平、ApoA1/ApoB 比值等方面与轻度狭窄组相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不同Hp感染分型的3组患者在BMI评分、颈动脉等回声斑块检出率以及证候要素为内火证的人数构成比等方面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Hp Ⅰ型感染组在BMI评分、颈动脉等回声斑块检出率以及证候要素为内火证等方面的人数构成比与Hp阴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p Ⅱ型感染组在颈动脉等回声斑块检出率以及证候要素为内火证等方面的人数构成比与Hp阴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多元无序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ApoA1/ApoB比值及Hp Ⅰ型感染是sICAS患者颅内动脉重度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Hp感染程度与颅内动脉狭窄程度呈正相关(B=0.959,P=0.038)。结论:Hp感染是sICAS患者颅内动脉重度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且感染程度越重,狭窄程度越高。合并Hp感染的sICAS患者的中医证候要素以痰湿及内火证为主,阴阳类证则以阴证类为主。
刘慧敏[4](2021)在《健脾化湿法治疗耐药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观察》文中提出背景:幽门螺杆菌(H.pylori)是目前所知唯一能寄生于胃黏膜的对生长条件要求极为严苛的革兰氏阴性杆菌。饮水源、居住条件、生活环境等可能与H.pylori的感染与传播有关。研究发现,H.pylori感染是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的致病因素,肠型胃癌的启动因子,根除H.pylori具有重大意义,可预防疾病的进一步发展。目前推荐的根除方案主要是三联疗法、四联疗法,一般都需要使用两种抗生素,但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耐药H.pylori的出现,H.pylori根除率不断下降,耐药H.pylori感染已成为困扰H.pylori感染者生活质量的一大难题,也是临床和科研亟需解决的问题。近年来,有关中医药治疗H.pylori感染的研究日益增多,中医药在提高H.pylori根除率的同时,可以改善临床症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有鉴于此,导师根据自已多年的临床经验,创新性地提出健脾化湿法治疗耐药H.pylori感染的治疗方案,在临床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因此,在当前H.pylori耐药率日益增长的背景下,开展健脾化湿法治疗耐药H.pylori感染的临床研究,进一步验证其疗效和安全性,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目的:通过比较健脾化湿法治疗方案和西药补救治疗方案,进一步验证健脾化湿法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从而为耐药H.pylori感染提供新的治疗思路。通过分析耐药H.pylori感染的中医证型和中医体质的分布特点,进一步从中医药角度认识耐药H.pylori感染,从而指导临床治疗,提高临床用药准确性。方法:采用观察性疗效评价研究设计,以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就诊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消化科门诊的耐药H.pylori感染者为研究对象,一共纳入60例,其中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观察组给予健脾化湿中药治疗,对照组给予西药补救治疗方案。观察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治疗前及治疗后的中医症状积分、治疗前及治疗后的中医证型判定、治疗前及治疗后的13C-尿素呼气试验DOB值、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1)本研究所纳入的60例耐药H.pylori感染病例中,脾胃虚弱证最多,占40%(24例);其次是脾胃湿热证,占35%(21例);肝胃不和证占20%(12例);胃阴不足证占5%(3例)。(2)本研究所收集的60例耐药H.pylori感染病例中,阳虚体质最为多见,占全部病例的38.3%(23例);其次是湿热体质,占13.3%(8例);气郁体质占11.7%(7例)。(3)观察组根除率为43.3%,对照组根除率为50.0%,两组根除率无统计学差异。(4)两组治疗方案均可以改善临床症状,但观察组疗效更为显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不同证型的根除率情况,观察组以脾胃虚弱证、脾胃湿热证以及肝胃不和证的根除率较高;对照组中以胃阴不足、脾胃虚弱、肝胃不和证的根除率较高。(6)不同体质的根除率情况,观察组以气虚质、特禀质、平和质的根除率较高,对照组以阴虚质、痰湿质、血瘀质的根除率较高。(7)健脾化湿法治疗耐药H.pylori感染的根除率与性别、年龄、婚姻情况、身高、体重、吸烟与否、饮酒与否、文化程度、居住条件、中医证型及体质等无关,但可能与职业相关。(8)观察组未发生不良反应,对照组有1例出现不良反应,表现为头痛恶心、皮肤瘙痒。结论:1.健脾化湿法治疗耐药H.pylori感染根除率略低于西药补救治疗方案,但两组根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在改善临床症状方面,健脾化湿法优于西药补救治疗方案,提示健脾化湿法治疗耐药H.pylori感染具有潜在优势。3.耐药H.pylori感染中医证型以脾胃虚弱证多见;在体质方面,耐药H.pylori感染以阳虚偏颇体质多见。
张雪莲[5](2020)在《慢性胃炎六经辨证规律探讨》文中提出目的:统计分析120例慢性胃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慢性胃炎患者的证候进行六经归类,总结慢性胃炎的六经辨证分型特点,为临床从六经论治慢性胃炎提供参考。方法:通过采集并统计分析120例慢性胃炎患者的四诊信息,对其证候进行六经辨证分型分析,应用SPSS20.0对患者的性别、年龄、职业、病程、饮食偏好、主症、兼证、舌脉象、脏腑辨证、六经辨证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120例CG发病患者女性多于男性,男女比例约为1:1.35;发病年龄从18-76岁之间,以41-65岁的中年人为多见,约占63.3%,大多数患者病程≤1年,约占60.0%;发病患者的职业以工人为多见,约占30.8%,其次为退休人员,约占28.4%,职员约占20.8%;患者的饮食偏好以辛辣饮食为多见,约占32.5%。2.CG临床最常见的中医证型为肝胃不和证,约占38.3%,其次为脾胃虚弱证,约占35%;临床最常见的主要症状为胃脘疼痛,约占58.3%,其次为反酸(32.5%)、嗳气(31.7%)、胃脘胀闷(25.0%);而胃脘疼痛又以隐痛为多见,约占25.0%,其次为胀痛,约占18.3%;常见中医兼证主要为胸闷、头晕、口干、寐差、大便溏、心悸、乏力等;临床常见的舌质是红舌(56.7%)、淡红舌(24.2%);常见的舌苔为薄白苔(30.8%)、薄黄苔(24.2%)、黄腻苔(21.7%);常见的脉象为弦滑脉(15.8%)和弦脉(13.3%)。3.120例CG患者的六经辨证分型表现以单经病为多见,约占71.7%,其次为两经合病,约占26.7%,三经合病仅占1.7%。在单经病变中,以少阳病为多见,约占20.8%,其次为太阴病,约占18.3%;两经合病以太阳少阳病为多见,约占7.5%。将慢性胃炎的六经证型拆分为单经形式,出现频率最高的为少阳病,约占44.2%,其次为太阴病25.0%、少阴病24.2%、阳明病24.2%、太阳病20.8%、厥阴病5.8%。表明慢性胃炎多有少阳病表现,与少阳密切相关,这可为慢性胃炎从少阳论治提供客观参考依据。结论:1.慢性胃炎的发病以女性为多见,其发病可能与患者年龄、职业及饮食偏好有关。2.慢性胃炎六经证型分布中,以单经病多见,其次为两经合病,慢性胃炎患者的单经病变出现频率较高的依次为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3.慢性胃炎病程较短者以阳经单经病为主,病程较长者以阴经两经病为主。4.慢性胃炎肝胃不和证主要以少阳病多见,脾胃湿热证以阳明病多见,脾胃虚弱证以太阴病多见,胃络瘀阻证以厥阴病多见,胃阴不足证以少阴病多见。5.慢性胃炎可从少阳论治。
王瑞昕[6](2020)在《荆花胃康胶丸联合标准四联疗法对Hp相关性慢性胃炎患者的疗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及背景: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是临床中的常见疾病,幽门螺杆菌作为其致病因子,长期持续性感染可以进一步进展为胃黏膜萎缩、肠化,甚至不典型增生。根除Hp作为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的根本手段,可以缓解患者各种不适症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逆转胃黏膜组织病理学的变化,一直是临床研究中的热点问题。但是由于在我国抗生素耐药的大背景下,根除幽门螺杆菌的治疗方案每每因为逐渐减低的根除率而不断推陈出新。根据最新的第五次全国幽门螺杆菌处理共识意见,目前的临床中多采取两种抗生素的四联疗法,但众多研究结果显示,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并不能始终维持在一个90%以上的满意水平。且随着疗程中药物使用剂量和周期的不断延长,不良反应也逐渐增多,幽门螺杆菌耐药性逐渐增强,Hp根除过程中的瓶颈问题日益显现。中医药疗法由于具有独特的辨证论治优势,在许多临床和基础研究中都显示出了良好的前景,具体体现在中药可以改善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其不良反应,提高Hp根除率等。荆花胃康胶丸作为临床中的常用中成药,具有对多种消化系统疾病治疗效果好,便于服用,患者接受度高等众多优势。故本文拟通过评价荆花胃康胶丸联合标准四联疗法对于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患者(脾胃湿热证)的治疗效果,探索荆花胃康胶丸对于该类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优势环节,为临床中更为针对性地选择选择用药提供参考。研究方法:本研究为实用型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按照纳排标准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1月就诊于北京中医医院门诊部的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且经中医辨证为脾胃湿热证的患者共77例,采用随机数字生成软件产生的分配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和治疗组39例。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钠肠溶片+枸橼酸铋钾胶囊+阿莫西林胶囊+克拉霉素片的四联疗法14天,治疗组给予荆花胃康胶丸联合铋剂四联疗法14天。在治疗结束后采用13C呼气试验、中医症状评价量表评价两组完成研究的70例患者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临床症状缓解程度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其中临床症状缓解程度包括中医证候积分和单项症状积分。研究结果:本研究共入组70例患者,对照组35例,治疗组35例。1.主诉情况分析:在70例脾胃湿热证的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患者中,以上腹胀、上腹痛、口臭为三大主症出现的频率最高。2.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两组患者经ITT分析和PP分析,对照组和治疗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无明显差异。在痞满组的40例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的患者中,治疗组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高于对照组。3.证候疗效:治疗组在治疗后的证候积分显着低于治疗前证候积分(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证候积分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临床痊愈率、显效率、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4.单项症状疗效:治疗组在治疗后上腹胀、口臭的症状积分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对于上腹胀、纳差及口苦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5.不良反应发生率:对照组和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本研究结果显示,在常规四联疗法中加用荆花胃康胶丸具有一定的增效作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并可显着提高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程度,尤其是在改善上腹胀、纳差及口苦、口臭症状方面疗效明显。提示在临床中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中医诊断为痞满的患者,尤其是伴随上腹胀、纳差及口苦、口臭症状的患者,在结合整体情况的前提下,可以选择辅以荆花胃康胶丸以期提高临床疗效。
陈锋[7](2019)在《脑血栓片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文中提出目的探讨脑血栓片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医院神经内科的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依达拉奉行静脉滴注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脑血栓片口服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日常生活能力、营养不良情况。结果试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6.7%,高于对照组的8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及营养不良情况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使用脑血栓片联合依达拉奉进行治疗,可提高治疗有效率,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日常生活能力及营养不良情况。
胡伏莲[8](2019)在《从整合医学角度诠释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原则和策略》文中认为目前幽门螺杆菌(H. pylori)感染的治疗面临着严峻挑战,如何提高H. pylori根除率是当前研究的热点。本文对2018年发表的《全国中西医整合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病-证共识》有关概念及原则做了介绍,旨在阐明如何正确理解和运用共识,如何界定"难治性H. pylori感染"及其处理原则和策略,什么是"H. pylori治疗新路径"等当前临床医生极为关注、并为H. pylori研究所聚焦的问题。
黄江[9](2019)在《张氏益胃汤对脾胃气虚证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胃肠激素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临床研究,观察中药张氏益胃汤对脾胃气虚证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胃肠激素水平的影响,从而探讨张氏益胃汤治疗脾胃气虚证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效果及作用机制,为张氏益胃汤治疗消化性溃疡提供客观依据。方法:收集2018年3月至2018年12月在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消化科住院及门诊患者64例,患者均符合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的西医诊断标准,并且符合脾胃气虚证型的中医症候诊断标准,按照就诊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患者予四联疗法规范治疗,治疗组患者予质子泵抑制剂加服中药张氏益胃汤治疗,以2个月为治疗周期。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患者GAS、SS;13C红外光谱仪检测患者HP,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关于消化性溃疡的中医诊治原则评价患者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疗效。观察指标:(1)采用卡方、t检验分析探讨消化性溃疡与临床资料的相关性;(2)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症候总积分、临床疗效;(3)对比治疗前后胃肠激素水平的变化。(4)胃镜疗效。结果:(1)消化性溃疡患者与性别之间的分析:所有患者中女性26例,占总人数的40.63%,男性38例,占总人数的59.37%,男女之间的比值为1.46:1.0,男性明显多于女性。(2)消化性溃疡患者与年龄之间的分析:18-33岁年龄层所占人数最多,占42.19%,其次为中年组,占29.69%。(3)消化性溃疡患者与病程之间的分析:病程3-6个月者32例,总人数0.00%,病程>6个月者26例,占总人数40.63%。(4)消化性溃疡患者与致病因素之间的分析:主要为生活工作压力、饮食无规律;工作、生活压力(25.00%)>饮食无规律(21.88%)>辛辣、肥甘厚味(20.31%)>饮酒(15.63%)>受凉及饮食生冷(10.93%)>吸烟(6.25%)。(5)中医症候积分方面: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对神疲懒言的改善无明显变化(P>0.05);对其他中医症候均有所改善,且治疗组患者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6)临床疗效方面:治疗组总显效率为71.88%,总有效为87.50%;对照组总显效率为62.50%,总有效率为78.13%,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7)胃肠激素方面:治疗组GAS水平在治疗前、后比较(P<0.05),有显着性差异,表明治疗组可显着降低GAS水平,使患者异常GAS水平进入正常参考范围之内;治疗组的SS水平在治疗前、后比较(P<0.05),有显着性差异,表明治疗组可显着升高SS水平;而对照组GAS和SS水平在治疗前后比较(P>0,05),均无显着性差异,表明对照组对患者异常GAS和SS 水平无显着调节作用。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GAS水平比较(P<0.05),有统计学差异。两组治疗后SS水平比较(P<0.05),有统计学差异。(8)Hp根除率方面:两组患者在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为87.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25%,两组总有效率相比有显着差异。(9)胃镜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显效率为68.75%,总有效为87.50%;对照组总显效率为62.50%,总有效率为78.13%,两组总显效率与总有效率相比均有显着性差异。结论:张氏益胃汤治疗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疗效较好,其机制可能与其调节胃肠激素水平、抑制Hp有关。此外,张氏益胃汤在改善症状、用药安全及防复发方面有明显优势。
刘敏[10](2019)在《八段锦对耐药Hp感染患者心理状态及睡眠质量的研究》文中指出研究目的1.通过对胃部不适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率及患者心理健康状态、睡眠质量的现状调查;进一步了解耐药幽门螺杆菌患者的心理健康状态、睡眠质量的现状。2.将八段锦用于耐药幽门螺杆菌患者,探讨八段锦对改善其心理健康状态和睡眠质量的临床效果,为耐药幽门螺杆菌患者提供新的护理方法。研究方法本研究分为两个部分。1.对胃部不适患者现状调查和分析:采用13C尿素呼气试验、Kessler10量表、PSQI量表问卷调查法对胃部不适患者进行心理健康状态、睡眠质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2.采用随机数字法将符合标准的耐药幽门螺杆菌患者分为对照组(n=30)和研究组(n=30)。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发放知识手册,研究组在常规健康教育、发放知识手册基础上给予八段锦养生干预,为期3个月,干预前后分别采用Kessler10量表、PSQI量表对患者进行评估,客观评价干预效果。研究结果1.现状调查结果:对胃部不适患者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心理健康状态及睡眠质量与目前Hp感染情况、喜食辛辣、腹痛、腹胀、反酸、烧心、嗳气、胃肠道症状严重程度及胃肠道症状发作频率有关,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2.干预研究结果: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各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通过比较对照组和研究组的Kessler10总分、PSQI量表总分均有所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变化更为显着,其中研究组干预后Kessler10总分均分为11.83±1.662分,较基线水平下降7.67分。对照组干预后Kessler10总分均分为15.86±0.345分,较基线水平下降3.47分;研究组干预后PSQI总分均分为7.30±1.417分,较基线水平下降5.6分。对照组干预后PSQI总分均分为10.10±1.493分,较基线水平下降2.43分,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心理健康状态及睡眠质量与目前Hp感染情况、喜食辛辣、腹痛、腹胀、反酸、烧心、嗳气、胃肠道症状严重程度及胃肠道症状发作频率有关。2.未感染幽门螺杆菌患者心理状态及睡眠质量优于首次感染幽门螺杆菌患者。耐药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的心理健康状态差,睡眠质量低。3.八段锦可以改善耐药幽门螺杆菌患者的心理健康状态、睡眠质量。
二、幽门螺杆菌除菌治疗准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幽门螺杆菌除菌治疗准则(论文提纲范文)
(1)幽门螺杆菌初次根除失败后补救治疗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四联疗法 |
1.1 含铋剂的四联疗法 |
1.2 非铋剂四联疗法 |
2 高剂量二联疗法 |
3 基于药敏试验的个体化治疗 |
4 其他疗法 |
4.1 含伏诺拉生的疗法 |
4.2 含利福布汀的疗法 |
4.3 中西医整合疗法 |
4.4 益生菌疗法 |
4.5 兼治口腔H.pylori感染 |
4.6 改变生活习惯及环境 |
5 总结 |
(2)小儿便秘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引言 |
综述一:祖国医学对小儿便秘的相关研究 |
1.历史文献对本病的研究 |
2.病名 |
3. 病因病机 |
综述二:现代医学对小儿便秘的认识及其相关研究进展作一概述 |
1.现状概述 |
2.现代医学对便秘发病机制的认识 |
综述三: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小儿便秘的治疗进展相关研究进展作一概述 |
1.古代医家对于幽门螺杆菌的认识 |
2.现代医学对幽门螺杆菌的研究 |
3.小儿便秘及幽门螺杆菌研究的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
临床研究 |
前言 |
临床资料 |
1 研究内容 |
2 研究对象 |
3 研究方法 |
4 试验方法 |
5 研究指标 |
6 安全性评价 |
7 数据处理及统计方法 |
结果 |
结果 1:小儿便秘与幽门螺杆菌相关性研究 |
结果 2: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便秘患儿与非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便秘患儿在相关临床指标上的差异性分析 |
讨论 |
结论 |
创新点 |
不足与展望 |
心得与体会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介 |
(3)新型预测因子、幽门螺杆菌感染及中医证候要素与广东地区sICAS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1.1 中医学对中风病的认识 |
1.1.1 中医学对中风病的病名认识 |
1.1.2 中医学对中风病的病位认识 |
1.1.3 中医学对中风病的病因病机认识 |
1.1.4 中医学对中风病的辨证论治认识 |
1.2 中医学对血脉病的认识 |
1.3 中医学对sICAS的认识 |
1.3.1 中医学对sICAS的病因认识 |
1.3.2 中医学对sICAS的病机认识 |
1.4 现代医学对sICAS的认识 |
1.4.1 sICAS的流行病学特征 |
1.4.2 sICAS的病因及危险因素研究 |
1.4.3 sICAS的病理生理学研究 |
1.4.4 炎症反应与sICAS |
1.4.5 菌群感染与sICAS |
1.4.6 临床分型标准 |
1.4.7 sICAS的现代医学诊疗进展 |
第二章 新型炎症、脂质标记物与sICAS患者颅内动脉狭窄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相关性及其中医证候要素分布规律的回顾性分析 |
2.1 研究背景 |
2.2 研究方案 |
2.2.1 研究目的 |
2.2.2 研究设计 |
2.2.3 研究对象 |
2.2.4 诊断标准 |
2.2.5 纳入标准 |
2.2.6 排除标准 |
2.2.7 数据采集标准 |
2.2.8 数据录入标准 |
2.2.9 质量控制标准 |
2.2.10 伦理考虑 |
2.2.11 统计学方法 |
2.3 研究结果 |
2.3.1 数据筛选流程图 |
2.3.2 人口统计学信息分布情况 |
2.3.3 中医四诊信息、辨证分型及证候要素分布情况 |
2.3.4 发病节气分布规律 |
2.3.5 不同颅内动脉狭窄程度的sICAS患者临床资料对比结果 |
2.3.6 sICAS患者颅内动脉狭窄程度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
2.3.7 不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sICAS患者临床资料对比结果 |
2.3.8 sICAS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
2.3.9 NLR、LMR比值对sICAS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预测价值 |
2.4 讨论 |
2.4.1 研究背景及主要研究结果 |
2.4.2 新型炎症标记物与sICAS患者发病特点的相关性 |
2.4.3 新型脂质标记物与sICAS患者发病特点的相关性 |
2.4.4 sICAS患者24节气发病规律探讨 |
2.4.5 sICAS患者中医证候要素分布规律探讨 |
2.4.6 研究优势及局限性 |
2.5 结论 |
第三章 Hp感染与缺血性脑卒中及其亚型发病风险相关性的Meta分析 |
3.1 研究背景 |
3.2 研究目的 |
3.3 资料与方法 |
3.3.1 文献检索策略 |
3.3.2 文献纳入标准 |
3.3.3 文献排除标准 |
3.3.4 文献资料提取及评价标准 |
3.3.5 统计学方法 |
3.4 结果 |
3.4.1 文献检索及筛选结果 |
3.4.2 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 |
3.4.3 Hp感染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病风险的相关性分析 |
3.4.4 亚组分析结果 |
3.4.5 敏感性分析及发表偏倚分析结果 |
3.5 讨论 |
3.5.1研究背景及主要研究结果 |
3.5.2 研究优势及局限性 |
3.6 结论 |
第四章 Hp感染与sICAS患者颅内动脉狭窄程度及其中医证候要素分布规律的相关性研究 |
4.1 研究背景及研究目的 |
4.2 研究设计 |
4.3 材料与方法 |
4.3.1 研究对象 |
4.3.2 诊断标准 |
4.3.3 纳入标准 |
4.3.4 排除标准 |
4.3.5 数据采集项目 |
4.3.6 样本含量估计 |
4.3.7 数据录入标准 |
4.3.8 质量控制标准 |
4.3.9 伦理考虑 |
4.3.10 统计学方法 |
4.4 研究结果 |
4.4.1 不同颅内动脉狭窄程度的sICAS患者临床资料对比结果 |
4.4.2 Hp感染与sICAS患者临床特征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
4.4.3 Hp感染与sICAS患者颅内动脉狭窄程度相关性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
4.5 讨论 |
4.5.1 研究背景及主要研究结果 |
4.5.2 Hp感染与sICAS患者发病特点的相关性 |
4.5.3 Hp感染与sICAS患者凝血功能的相关性 |
4.5.4 合并Hp感染的sICAS患者中风病阴阳类证分布规律 |
4.5.5 合并Hp感染的sICAS患者中风病证候要素分布规律 |
4.5.6 研究优势及局限性 |
4.6 结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附件 |
(4)健脾化湿法治疗耐药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幽门螺杆菌感染研究概况 |
1 幽门螺杆菌的发现与命名 |
2 幽门螺杆菌的生物学特性 |
3 幽门螺杆菌的传播途径 |
4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流行病学 |
5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致病机制 |
6 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性疾病 |
7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耐药幽门螺杆菌感染研究概况 |
1 耐药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定义 |
2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耐药现状 |
3 幽门螺杆菌耐药的影响因素 |
4 耐药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治疗原则 |
5 耐药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西医治疗现状 |
6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三 中医药治疗耐药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研究概况 |
1 中医学对幽门螺杆菌的认识 |
2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中医证型 |
3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中医体质 |
4 中医证型和中医体质的相关性 |
5 耐药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中医治疗现状 |
6 小结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研究资料 |
1 研究对象 |
2 诊断标准 |
3 纳入与排除标准 |
4 脱落标准 |
5 治疗方案 |
6 观察方法与观察指标 |
7 疗效评价标准 |
8 统计方法 |
研究结果 |
1 一般资料 |
2 耐药H.pylori感染中医证型及体质分布情况 |
3 耐药H.pylori感染根除疗效及相关因素分析 |
4 症状改善情况 |
5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
讨论 |
1 选方依据与组方分析 |
2 耐药H.pylori感染中医证型及体质分布特点 |
3 耐药H.pylori感染根除疗效分析 |
4 健脾化湿法根除耐药H.pylori的相关因素 |
5 临床症状改善情况 |
6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
7 结论 |
8 创新性 |
9 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
附录2 中医症状量化评分 |
附录3 辨证分型 |
附录4 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表 |
致谢 |
个人简介 |
(5)慢性胃炎六经辨证规律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1 现代医学对慢性胃炎的研究概况 |
1.1 定义及流行病学特点 |
1.2 病因学研究 |
1.3 慢性胃炎的诊断 |
1.4 治疗 |
2 祖国医学对慢性胃炎的认识 |
2.1 命名 |
2.2 病因 |
2.3 病机 |
2.4 中医辨证分型 |
2.5 慢性胃炎的中医治疗 |
2.6 六经辨证治疗慢性胃炎的研究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研究对象 |
2 诊断标准 |
2.1 西医诊断标准 |
2.2 中医辨证分型标准 |
2.3 六经辨证分型标准 |
2.4 纳入标准 |
2.5 排除标准 |
3 研究方法 |
3.1 病例采集 |
3.2 辨证分析 |
3.3 调查内容 |
4 统计学处理 |
5 研究结果 |
5.1 一般资料分析 |
5.1.1 性别、年龄分布情况(表1) |
5.1.2 职业分布情况(表2) |
5.1.3 病程分布情况(表3) |
5.1.4 饮食偏好分布情况(表4) |
5.2 临床症状分布情况 |
5.3 中医证型分布情况(表8) |
5.4 中医舌脉象情况(表9、10、11) |
5.5 六经辨证结果分析 |
5.5.1 六经辨证分型具体分布情况(表12) |
5.5.2 单经及多经证型分布情况(表13) |
5.5.3 拆分后六经病变分布情况(表14) |
5.5.4 病程与六经分型分布情况(表15) |
5.5.5 病程与单经分布情况(表16) |
5.5.6 中医与六经分布情况(表17) |
5.5.7 中医证型与单经分布情况分析(表18) |
6 讨论 |
6.1 一般情况(性别、年龄、病程、饮食偏好)分析 |
6.2 临床症状分布情况分析 |
6.3 中医证型分布情况分析 |
6.4 六经辨证分型分析 |
7 问题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慢性胃炎临床资料收集表 |
英文缩略词表 |
综述 应用六经辨证治疗慢性胃炎的研究概况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6)荆花胃康胶丸联合标准四联疗法对Hp相关性慢性胃炎患者的疗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文献综述—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研究现状 |
1.幽门螺杆菌的致病机理 |
2.幽门螺杆菌与消化系统疾病的关系 |
3.幽门螺杆菌根除适应症的变迁 |
4.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治疗进展 |
5.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前言 |
第一节 选题依据 |
1.1 幽门螺杆菌感染和耐药率高 |
1.2 幽门螺杆菌治疗方案在探索中发展 |
1.3 运用中西医结合理论对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的认识 |
1.4 荆花胃康胶丸在Hp相关性慢性胃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
1.5 小结 |
第二节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方案 |
2.2 病例来源 |
2.3 诊断标准 |
2.4 研究对象 |
2.5 伦理学审查及质量监控 |
2.6 随机分组方案 |
2.7 治疗方案 |
2.8 合并用药 |
2.9 观察指标和观察节点 |
2.10 疗效评价方式 |
2.11 统计方法 |
2.12 技术路线图 |
第三节 研究结果 |
3.1 一般情况 |
3.2 患者基本情况 |
3.3 两组患者主诉情况 |
3.4 两组患者幽门螺杆菌根除率比较 |
3.5 痞满和胃脘痛组患者幽门螺杆菌根除率比较 |
3.6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
3.7 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
3.8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单项症状积分比较 |
3.9 两组患者治疗后单项症状疗效比较 |
3.10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 |
第四节 讨论 |
4.1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的人口学特征 |
4.2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的中医诊断学特征 |
4.3 荆花胃康胶丸对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患者Hp根除率的影响 |
4.4 荆花胃康胶丸对改善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患者脾胃湿热证候的影响 |
4.5 荆花胃康胶丸对改善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患者单项症状的影响 |
4.6 荆花胃康胶丸的不良反应评价 |
4.7 小结 |
第五节 结论 |
第六节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成果 |
(7)脑血栓片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临床评价 |
1.4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 |
2.2 两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日常生活能力及营养不良情况比较 |
3 讨论 |
(9)张氏益胃汤对脾胃气虚证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胃肠激素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现代医学对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的认识及进展 |
1 流行病学调查 |
2 病因及发病机制 |
3 临床治疗 |
3.1 Hp的临床治疗认识与进展 |
3.2 Hp治疗方案 |
3.3 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治疗 |
4 总结与展望 |
第二部分 传统医学对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的认识及进展 |
1 病名起源 |
2 病因病机 |
3 中医治疗 |
4 总结与展望 |
第三部分 临床研究 |
1 研究设计 |
1.1 研究目标 |
1.2 病例数及分组方法 |
2 病例选择标稚 |
2.1 诊断标准 |
2.2 纳入标准 |
2.3 排除标准 |
3 治疗方法 |
3.1 研究用药 |
3.2 服药方法 |
3.3 疗程 |
3.4 随访 |
4 观察项目 |
4.1 疗效性及安全性观察指标 |
4.2 胃肠激素指标检测 |
4.3 Hp根除率检测 |
5 疗效评定标准 |
5.1 临床综合疗效评定标准 |
5.2 单项症状疗效评定标准 |
6 安全性评价标准 |
7 统计方法 |
8 研究结果与分析 |
8.1 一般资料 |
8.2 治疗前比较 |
8.3 临床疗效分析 |
8.4 两组病例Hp根除率比较 |
8.5 治疗后胃肠激素比较 |
8.6 胃镜疗效比较 |
8.7 两组治疗后舌脉象改善情况比较 |
8.8 后续随访情况 |
8.9 安全性评价 |
8.10 小结 |
第四部分 讨论 |
1 临床疗效分析 |
2 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与临床资料及致病因素的分析 |
3 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的病因病机特点 |
4 脾胃气化学说指导消化性溃疡的治疗 |
5 胃肠激素与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的关系 |
6 张氏益胃汤治疗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作用机理探讨 |
7 张氏益胃汤方药分析及药理机制的探讨 |
8 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答辩委员会名单 |
(10)八段锦对耐药Hp感染患者心理状态及睡眠质量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词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Hp阳性患者心理健康状态、睡眠质量的现状调查分析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3 调查工具 |
2.4 统计分析 |
2.5 质量控制 |
2.6 研究结果 |
2.7 讨论 |
2.8 小结 |
第三章 八段锦对耐药幽门螺杆菌患者心理健康状态、睡眠质量的干预研究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3 研究结果 |
3.4 讨论 |
3.5 结论 |
3.6 局限性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获得证书 |
附录 |
附录A |
附录B |
附录C |
附录D |
附录E |
附录F |
四、幽门螺杆菌除菌治疗准则(论文参考文献)
- [1]幽门螺杆菌初次根除失败后补救治疗的研究进展[J]. 孙白杨,张丽娟,曲波,李惠.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21(09)
- [2]小儿便秘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临床研究[D]. 宋敏.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新型预测因子、幽门螺杆菌感染及中医证候要素与广东地区sICAS的相关性研究[D]. 胡明哲.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1
- [4]健脾化湿法治疗耐药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观察[D]. 刘慧敏.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5]慢性胃炎六经辨证规律探讨[D]. 张雪莲.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
- [6]荆花胃康胶丸联合标准四联疗法对Hp相关性慢性胃炎患者的疗效研究[D]. 王瑞昕.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7]脑血栓片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J]. 陈锋. 医疗装备, 2019(18)
- [8]从整合医学角度诠释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原则和策略[J]. 胡伏莲. 中华医学杂志, 2019(20)
- [9]张氏益胃汤对脾胃气虚证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胃肠激素影响的研究[D]. 黄江.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19(02)
- [10]八段锦对耐药Hp感染患者心理状态及睡眠质量的研究[D]. 刘敏. 江苏大学, 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