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术中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在不可切除的胰腺癌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张富强,李德宇,丁献敏,杨辉[1](2021)在《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晚期胰腺癌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评估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术治疗晚期胰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63例晚期胰腺癌的患者资料(男48例, 女15例), 所有患者均在CT引导下行125I粒子植入术, 术后定期随访资料完整。所有患者随访3~36个月, 评估临床疗效, 包括比较治疗前后癌肿体积、肿瘤标志物CA199及腹痛、黄疸等并发症变化情况, 记录患者生存状况。结果 63例患者粒子植入术后3个月癌肿完全缓解9例(14.3%), 部分缓解33例(52.4%), 稳定15例(23.8%), 疾病进展6例(9.5%), 总有效率为67.7%。治疗后3个月癌肿体积(31.92±14.93)cm3较治疗前(44.88±16.19)cm3显着性减小(t=6.79, P<0.01)。治疗后3个月血清CA199(77.21±58.69)U/ml较治疗前(327.76±110.42)U/ml显着性降低(t=16.56, P<0.05)。125I粒子植入治疗晚期胰腺癌平均生存期(13.04±0.92)个月, 中位生产期11个月。57例腹痛症状患者中49例较前好转, 疼痛缓解率为85.9%。42例黄疸症状患者中31例较前好转, 黄疸缓解率为73.8%。所有患者均未发生与治疗相关的严重并发症。结论 125I粒子植入治疗可安全、有效地治疗晚期胰腺癌, 缓解腹痛、黄疸等相关临床症状。
张玲[2](2021)在《影像引导下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联合化疗治疗胰腺癌有效性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文中提出目的:探讨并比较影像引导下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联合化疗与单纯化疗治疗胰腺癌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为不能或不愿接受根治性手术的胰腺癌患者提供更多更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改善其生活质量。方法:以“胰腺癌”、“125I粒子”、“化疗”等作为检索词,检索从数据库建库至2020年12月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 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收录的有关影像引导下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联合化疗治疗胰腺癌的随机对照试验及回顾性队列研究。根据已制定的纳入及排除标准,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评价纳入文献质量和提取数据,最后采用Rev Man5.4及Stata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分别从肿瘤有效率、临床受益率、生存率、不良反应等方面,分析比较影像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联合化疗与单纯化疗治疗胰腺癌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应用Rev Man5.4软件时,采用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isk,RR)为效应指标、95%可信区间(95%Confidence Interval,95%CI)及概率P值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应用Stata16.0软件时,采用Log RR值为效应指标、95%CI及概率P值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当各研究之间异质性较小时,选择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合并分析;异质性较大时,选择随机效应模型。各研究之间的异质性用I2衡量。应用Rev Man5.4软件进行敏感性分析和亚组分析,评估可能引起异质性的因素。应用敏感性分析评估Meta分析结果的稳定性。使用Stata16.0软件绘制漏斗图,进行Egger检验,定性及定量评估是否存在发表偏倚。结果: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最终纳入20篇研究文献,共1407例患者,实验组为:影像引导下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联合化疗组,共705例;对照组为:单纯化疗组,共702例。Meta分析结果:(1)肿瘤客观有效率:实验组高于对照组(RR=1.99,95%CI:1.58~2.52,P<0.00001)。(2)总临床受益率:实验组优于对照组(RR=2.08,95%CI:1.71~2.52,P<0.00001);其中实验组的疼痛缓解率(RR=2.13,95%CI:1.79~2.55,P<0.00001)、镇痛药物用量减少阳性率(RR=6.56,95%CI:2.05~20.94,P=0.002)、体力改善阳性率(RR=2.93,95%CI:1.57~5.46,P=0.0008)以及体重增加阳性率(RR=4.54,95%CI:1.51~13.66,P=0.007)均显着优于对照组。(3)近期生存率:实验组的6个月生存率(RR=1.19,95%CI:1.01~1.39,P=0.03)、12个月生存率(RR=1.51,95%CI:1.25~1.84,P<0.0001)及18个月生存率(RR=4.01,95%CI:1.64~9.81,P=0.002)均高于对照组。(4)实验室指标:实验组血清肿瘤标志物CA19-9水平降低更显着(RR=2.00,95%CI:1.50~2.65,P<0.00001)。(5)不良反应发生率:实验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影像引导下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联合化疗治疗胰腺癌较单纯化疗治疗胰腺癌能更有效提高肿瘤的治疗有效率。(2)影像引导下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联合化疗治疗胰腺癌较单纯化疗治疗胰腺癌能更有效提高患者临床受益率。(3)影像引导下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联合化疗治疗胰腺癌较单纯化疗治疗胰腺癌能更有效提高患者近期生存率。(4)影像引导下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联合化疗治疗胰腺癌较单纯化疗治疗胰腺癌能更有效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CA19-9水平。(5)影像引导下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联合化疗治疗胰腺癌较单纯化疗治疗胰腺癌并未增加患者的不良反应,并且影像引导下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术后的并发症可控、可预防,说明影像引导下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联合化疗治疗胰腺癌安全可行。
邵浦[3](2021)在《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Ⅲ期胰腺癌优势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胰腺癌作为一种恶性程度极高的肿瘤,通常发现时已经错过最佳的手术切除时机,不能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本文通过回顾超声引导下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的160例胰腺癌以明确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Ⅲ期胰腺癌的优势。方法:回顾分析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2008年1月至2019年7月超声引导下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的160例胰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肿瘤是否侵犯重要血管等不同情况分组统计患者的生存期。其中,160例患者肿瘤TNM分期分别为Ⅰ期10例,Ⅱ期18例,Ⅲ期95例,Ⅳ期37例。84例患者就诊时出现黄疸症状,均在放射性粒子植入术前行减黄治疗,有55例行经皮经肝胆道造影及支架植入术,经皮肝穿胆道引流术(PTCD)21例,经十二指肠镜胆管引流术8例。160例患者术前均行病理检查,诊断为胰腺导管腺癌;所有患者入院后均以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为首要治疗手段,粒子植入前未行其他抗肿瘤治疗;所有患者术后1周内均行2个疗程以上的以吉西他滨为主的方案化疗。患者行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后1、2、4个月来院复查,行胸部CT、腹部CT和/或腹部超声及CA19-9检查以了解治疗效果,明确患者是否有局部肿瘤进展、复发、转移等情况,之后的2年内每3~6个月复查一次。结果:全部患者均按照术前计划完成手术,Ⅰ期-Ⅱ期、Ⅱ期-Ⅲ期、Ⅲ期-Ⅳ期间生存期比较P值分别为0.0022、0.8230、0.0026;T4-any N-M0分型生存期与Ⅰ期、Ⅱ期比较P值分别为0.0115、0.6561;ⅠA期与No.4组之间比较,P=0.6921;ⅠB期与No.7组之间比较,P=0.1442;ⅡA期与No.10组之间比较,P=0.1151;ⅡB期与No.5,No.8,No.11三组合并数据之间比较,P=0.1138。本组Ⅰ、Ⅱ、Ⅲ期病例中肿瘤最大径≤2cm者(D1组:ⅠA,No.1,No.4,No.5,No.6)平均生存期为35.23±19.67(月);肿瘤最大径>2cm,≤4cm者(D2组:ⅠB,ⅡB-T2N1M0,No.2,No.7,No.8,No.9)平均生存期为13.60±7.94(月);肿瘤最大径>4cm者(D3组:ⅡA,ⅡB-T3N1M0,No.3,No.10,No.11,No.12)平均生存期为10.02±4.79(月)。D1组与D2组比较,D2组与D3组比较P值分别为<0.0001,0.0054。本组Ⅰ、Ⅱ、Ⅲ期病例中无淋巴结转移者(N0组:ⅠA,ⅠB,ⅡA,No.4,No.7,No.10)平均生存期为17.24±12.82(月);区域淋巴结转移1~3个(N1组:ⅡB,No.5,No.8,No.11)平均生存期为9.63±3.79(月);区域淋巴结转移≥4个(N2组:No.1,No.2,No.3,No.6,No.9,No.12)平均生存期为7.41±2.50(月)。N0组与N1组比较,N1组与N2组比较P值分别为0.0121,0.0179。Ⅰ期、Ⅱ期、Ⅲ期、Ⅳ期病例术后平均生存期(月)分别为24.80、12.89、13.51、7.49,Ⅱ期与Ⅲ期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胰腺癌的疗效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数量关系密切,与肿瘤是否侵犯血管无关。结论: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是无法手术切除及无法耐受手术治疗胰腺癌患者的有效的治疗手段,并且相比于常规手术方式,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作为一种微创的治疗手段患者的生活和生存质量均显着提高,尤其是对Ⅲ期无法切除胰腺癌的治疗具有显着优势,可以显着提高患者的生存期。
赵玉琪[4](2021)在《125I粒子植入联合化疗治疗胰腺癌的临床疗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对比125I粒子联合化疗与单纯化疗在胰腺癌治疗中的临床疗效,为胰腺癌的临床治疗提供有效参考。方法:收集甘肃省人民医院2016年1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50例胰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接受125I粒子联合全身化疗的患者作为观察组,仅全身化疗的患者为对照组。收集患者治疗前的一般资料,即:性别、年龄、表现症状、肿瘤部位、大小、TNM分期以及转移情况,记录不同方案治疗前及治疗后2个月的肿瘤大小和实验室指标(CEA、CA125和CA199等)情况,统计不同方案治疗后的毒副反应、并发症和中位生存期(MST),绘制生存曲线图。以上数据均通过SPSS 24.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近期疗效:与治疗前对比,治疗后2个月复查结果显示观察组的ORR及DCR分别为38.09%和85.71%,对照组的分别为10.34%和51.72%(P=0.014),具有显着差异;(2)肿瘤标志物:去除前后两次无效测值数据,治疗后2个月观察组可见70%、58.8%和50%的CEA、CA125和CA199的下降,而对照组可见47.6%、29.4%和66.7%的下降;(3)不良反应及并发症:观察组恶心呕吐、骨髓抑制、肝功能损害及皮疹的发病率分别约66.7%、52.4%、9.5%和4.8%,对照组的分别约58.6%、55.2%、13.8%和3.4%(P>0.05),无统计差异;另于观察组中可见3例发热、3例血象升高、1例胃肠穿孔,1例消化道出血和2例粒子游走,均考虑由粒子植入所致,对症治疗后均有效缓解,无死亡病例;(4)生存情况:观察组的平均生存时长和MST分别为(12.81±0.59)个月和12个月,对照组分别为(8.27±0.43)个月和9个月(P<0.05),二者具有显着差异;(5)影响因素:治疗方式是影响胰腺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125I粒子联合化疗在胰腺癌的近期疗效显着优于单纯化疗,可有效延长患者的中位生存期;而且联合治疗的安全性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金铨,赵江生,祁付珍[5](2020)在《氩氦冷冻消融技术在不可切除胰腺癌中的应用进展》文中研究说明胰腺癌为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消化道肿瘤,治疗方法包括外科手术、化疗、放疗及消融治疗。氩氦冷冻消融技术作为一种新兴消融技术,在影像学引导下能有效摧毁肿瘤组织,现已广泛应用于肝癌、前列腺癌、肾癌和乳腺癌。目前氩氦冷冻消融技术已单独或联合其他方法用于胰腺癌的治疗。文章就氩氦冷冻消融治疗不可切除胰腺癌的临床使用、治疗进展等予以综述。
董阿茹汗[6](2020)在《疏郁散结方联合125Ⅰ粒子植入治疗乳腺癌临床疗效观察及网络药理学机制分析》文中指出研究目的1.通过回顾性研究评价疏郁散结方联合125I粒子植入治疗局部乳房肿瘤临床疗效并分析其预后相关影响因素。2.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分析疏郁散结方有效成分及成分间协同作用探析其治疗乳腺癌作用机制。研究方法1.收集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2013年12月1日-2019年6月30日期间收治的经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乳房局部肿瘤治疗同时口服疏郁散结方治疗的乳腺癌患者资料52例,以患者行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时间为随访起点,至疾病发生进展或失访、死亡。收集术后6个月病灶影像学结果对中西医联合治疗进行疗效评价,对不同证型间疗效差异进行对比,评价无进展生存期,分析预后影响因素。2.借助TCMSP平台筛选疏郁散结方中有效活性成分,Uni Prot Knowledgebase数据库查找其作用靶点,通过Therapeutic Target Database数据库、Gene cards数据库挖掘乳腺癌相关作用靶点,使用Venny 2.1.0工具绘制韦恩图,得到疏郁散结方与乳腺癌共同靶点,将靶点代入String数据库获得蛋白互作图,利用Cytoscape 3.2.1软件构建疏郁散结方有效活性成分-疾病-靶点-通路PPI网络图,借助DAVID数据库对共同靶点进行GO功能注释及通路富集分析,对疏郁散结方治疗乳腺癌作用机制进行进一步分析讨论。研究结果1.术后6个月局部病灶控制率:评价52例患者在术后6个月局部乳房病灶体积变化情况,根据WHO实体瘤评价标准,13例病灶完全缓解(CR),32例部分缓解(PR),4例病灶稳定(SD),3例病灶进展(PD),近期局部病灶控制率(CR+PR)86.5%。2.中医证型间疗效差异比较:将52例患者根据证型分布情况,分为虚证组与实证组,比较2组间疗效差异,两组数据经检验,P=0.932>0.05,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将虚证患者根据证型分布情况通过非参数检验比较组间疗效差异,P=0.633>0.05,提示气阴两虚组、气血两虚组、冲任失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将实证患者根据证型分布情况通过非参数检验比较组间疗效差异,P=0.248>0.05,提示气滞痰凝组、毒热蕴结组、瘀毒互结3组间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无进展生存期:随访时间12-72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28个月。1年、2年无进展生存率为76.9%、51.4%,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25个月,平均无进展生存期为29.9个月。4.预后影响因素分析:将可能影响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年龄、BMI、激素受体状态、临床分期、有无远处器官转移、是否联合治疗、术前血小板计数、肿瘤标志物CA15-3、中医辨证虚实纳入预后分析中。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激素受体状态(P=0.001)、临床分期(P<0.001)、是否伴远处器官转移(P<0.001)、是否联合治疗(P<0.001)与疏郁散结方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乳房局部肿物预后相关,对单因素分析中P<0.05的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是否伴远处器官转移(P<0.001)、是否联合其他治疗方法(P=0.004)、临床分期(P=0.012)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5.疏郁散结方中药活性成分:通过数据库检索,经过筛选后,共得到疏郁散结方活性成分65种,其中柴胡17种,枳壳5种、郁金15种、姜黄3种、白芍13种、川芎7种、茯苓15种、浙贝母7种、猫爪草12种,鸡内金直接得到靶点17个。6.疏郁散结方有效成分及核心靶点:通过有效成分靶点信息筛选,共得到疏郁散结方有效成分对应靶点175个,筛选出Degree≥15的成分为疏郁散结方主要成分,共20个,同时筛选出Degree≥10的靶点为核心靶点,共32个。7.疏郁散结方-乳腺癌共同靶标及蛋白互作图中关键靶点:通过搜索相应数据库,共得到乳腺癌相关疾病靶点407个,疏郁散结方-乳腺癌共同靶点13个,分别为:ADRB2、AR、BCL2、CHEK1、ESR1、ESR2、GSK3B、NOS2、NR3C1、PGR、PIK3CG、PPARG、PTGS2,其中ESR1、PTGS2、NR3C1、GSK3B为4个关键作用靶点。8.疏郁散结方GO功能注释及通路富集分析:通过DAVID数据库进行GO功能分析,结果显示疏郁散结方主要参与调控RNA聚合酶启动子转录、DNA转录、基因表达、细胞间信号传导、细胞生长、平滑肌收缩、类固醇激素介导相关信号通路、雌激素受体信号通路、药物反应、乳腺腺泡发育等15个生物学过程;相关基因靶点富集于细胞核、核浆、细胞质、蛋白质复合体、胞浆核周区、线粒体外膜等7种细胞成分;影响类固醇激素受体活性、RNA聚合酶II转录因子活性、蛋白结合、酶结合、锌离子结合等15个分子功能,KEGG分析共得到显着性通路10条,其通路包括肿瘤相关通路、催乳素信号通路、雌激素信号通路、甲状腺激素信号通路、脂肪细胞脂解通路等,并在小细胞肺癌、前列腺癌、结直肠癌相关信号通路中富集。疏郁散结方在乳腺癌的治疗过程中,可能通过调控细胞凋亡、肿瘤血管生成、改善甲状腺激素、催乳素、雌激素等相关激素水平及激素受体水平发挥抗肿瘤效应。
陈建建[7](2020)在《放射性125I粒子治疗人喉癌细胞裸鼠移植瘤的有效性研究》文中指出目的通过建立人喉癌细胞系TU212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观察放射性125Ⅰ粒子对肿瘤组织的抑制作用,研究1251粒子对喉癌移植瘤凋亡、增殖的影响,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以及研究基础。方法建立人喉癌细胞系TU212裸鼠移植瘤模型8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4只,对照组植入0 mCi空壳粒子,实验组植入0.8 mCi粒子。CT引导下经18G穿刺针在各组裸鼠瘤体内分别植入2枚粒子,放射治疗计划系统(TPS)用于术前计划设计和术后计划验证。植入粒子后每4天观察肿瘤生长状况,并测量肿瘤大小以计算肿瘤体积。125Ⅰ粒子植入30天后处死裸鼠取材,根据肿瘤体积绘制肿瘤体积-时间曲线以观察抑瘤效果。瘤体取材后分别进行如下检测:(1)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肿瘤组织病理学变化;(2)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法检测肿瘤组织Bax、Bcl-2、Ki67、PCNA的mRNA表达;(3)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肿瘤组织Bax、Bcl-2、PCNA的蛋白表达。(4)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肿瘤组织Bax、Bcl-2、Ki67、PCNA的蛋白表达。结果(1)干预结束后实验组移植瘤体积、重量均显着小于对照组(均P<0.05)。(2)HE染色切片示对照组肿瘤组织癌细胞核大深染、排列紧密,实验组肿瘤组织癌细胞可见大量变性坏死。(3)q-PCR结果示实验组肿瘤组织与较对照组Bax的mRNA相对表达量增多,Bcl-2、Ki67、PCNA的mRNA相对表达量均减少(均P<0.05)。(4)Western blot结果示实验组肿瘤组织较对照组Bax蛋白相对表达量增多,Bcl-2、PCNA蛋白相对表达量均减少(均P<0.05)。(5)免疫组织化学结果示实验组肿瘤组织与对照组相比Bax蛋白相对表达量增多,Bcl-2、Ki67、PCNA蛋白相对表达量均减少(均P<0.05)。结论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可明显抑制人喉癌细胞裸鼠移植瘤的生长,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可能是其主要作用机制。
胡小四[8](2019)在《125I粒子腔内照射联合瘤体内粒子植入治疗局部进展期胰头癌》文中提出目的探索金属胆道支架(SEMS)联合导管载入式125I粒子(SEMS-CL-125I)腔内照射联合瘤体内125I粒子植入治疗局部进展期胰头癌(LA-PHC)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7年6月在我科行125I粒子照射法治疗的55例LA-PHC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SEMS-CL-125I腔内照射法治疗31例(腔内组),SEMS-CL-125I腔内照射联合瘤体内125I粒子植入法治疗24例(联合组)。比较2组病人术后主要生化指标变化、疼痛缓解、影像学改善、中位生存期及相关并发症发生等情况。结果与腔内组相比,联合组病人具有更佳的疼痛消除率(75.0%vs.45.1%,P=0.030)、更低的术后止痛药物使用比例(8.3%vs.19.3%,P<0.05)及更佳的肿瘤影像学完全缓解(33.3%vs.6.4%,P=0.027)。两组之间总体并发症发生率无显着差异(P>0.05),且均未出现术后出血、胰漏、粒子移位等严重并发症。与腔内组比较,联合组病人中位生存时间显着延长(12个月vs.9个月,P<0.001)。结论与单纯125I粒子腔内照射相比,125I粒子腔内照射联合实体瘤粒子植入的治疗方法对LA-PHC病人疗效更佳,可改善病人一般身体状况、提高支架通畅率,同时表现出更佳的肿瘤进展控制、生存质量提高及生存期延长,且并不增加并发症。
杨文涛[9](2020)在《胰腺癌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术后联合吉西他滨化疗用药量的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探讨胰腺癌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术后联合吉西他滨化疗的最佳剂量,为今后临床治疗提供相应的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7年12月至2019年7月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收治的55例无法手术切除的中晚期胰腺癌患者相关资料,所有患者都经病理诊断为胰腺癌。其中男性33例,女性22例,年龄3979岁,平均年龄59.7±9.82岁。其中III期36例,IV期19例。肿瘤位于胰头部22例,胰体部24例,胰尾部9例。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实验组行超声引导下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术后一周联合吉西他滨化疗,对照组单纯行超声引导下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实验组为30例,其中,12例术后联合吉西他滨化疗剂量为常规剂量的分为A组,11例术后联合吉西他滨化疗剂量为常规剂量的2/3分为B组,7例术后联合吉西他滨化疗剂量为常规剂量的1/3分为C组;对照组25例。所有患者在术后和化疗后即开始密切随访,观察并记录肿瘤疗效、临床受益疗效、毒性反应及实验组治疗完成情况。结果实验组有效率(CR+PR)为50%,对照组有效率(CR+PR)为2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为0.048)。实验组临床受益疗效为60.0%,对照组为3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为0.038)。实验组IIIIV级白细胞降低、恶心发生率分别为40.0%、33.3%,对照组分别为12.0%、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44、0.007);实验组IIIIV级血小板降低、血红蛋白降低、呕吐发生率分别为30.0%、20.0%、16.7%,对照组分别为12.0%、8.0%、4.0%,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200、0.383、0.286)。在耐受性方面,A组有4例患者完成了全部化疗疗程(4/12,33.3%),B组有9例完成(9/11,81.8%),C组有6例完成(6/7,85.7%),B、C两组患者的耐受性几乎相等,显着高于A组;A、B两组耐受性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为0.019);B、C两组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为0.828);A、C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为0.027)。结论胰腺癌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术后联合吉西他滨临床疗效确切,与单纯行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进行对比,得出以下结论:1、肿瘤疗效及临床受益疗效显着提高;2、白细胞降低及恶心等毒性反应发生率上升;3、胰腺癌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术后联合吉西他滨化疗的剂量为常规剂量的2/3时,患者的化疗耐受性显着提高,可完成既定的化疗方案;当进一步减量时,耐受性无明显变化;4、在患者能耐受化疗的前提下,为获得最佳的肿瘤疗效及临床受益疗效,尽可能降低化疗副反应发生率,推荐胰腺癌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术后联合吉西他滨化疗的剂量为常规剂量的2/3。
赖中伟[10](2020)在《125碘放射性粒子近距离放疗技术在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1.探讨125碘放射性粒子近距离放疗技术应用于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的疗效评价。2.探讨125碘放射性粒子近距离放疗技术应用于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的安全性。3.为临床医师治疗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提供参考。方法:1.收集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及武汉大学口腔医院2014年7月-2019年6月间口腔颌面头颈恶性肿瘤患者,并进行回顾性分析,详细记录入选患者相关资料(姓名、性别、年龄、肿瘤情况、吸烟史、饮酒史、CT检查结果)后,定期随访观察患者临床疗效及生存期等,分析这些病例的年龄、性别、T分期、原发灶部位、吸烟饮酒史、病理类型、全身系统状况等因素对患者预后的影响。2.数据分析:使用SPSS22.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计算出对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风险因素,通过Kaplan-Meier生存曲线计算出患者的总体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及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相关数据。结果:1.患者的2、4、6月临床治疗有效率分别为76.9%、65.4%、53.8%。2.研究期间患者随访时间6月至60月,中位随访时间28月。术后1年、2年总体生存率为92.3%、86.5%;术后1年、2年无进展生存率为57.7%、36.5%。3.经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T分期是影响患者生存结局的独立风险因素。4.17.3%患者术后近期出现轻度放疗不良反应(RTOG1-2级),无严重近远期放疗不良反应发生(RTOG3-4级)。结论:125碘放射性粒子近距离放疗技术联合手术治疗口腔颌面头颈部恶性肿瘤具有微创、高效、安全性高的特点,尤其是对于无法接受手术治疗的口腔颌面头颈恶性肿瘤患者,是一种可供选择的治疗方案。
二、术中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在不可切除的胰腺癌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术中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在不可切除的胰腺癌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2)影像引导下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联合化疗治疗胰腺癌有效性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第1章 引言 |
第2章 综述 |
2.1 放射性~(125)I粒子源及其治疗肿瘤机制 |
2.2 影像引导下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胰腺癌 |
2.2.1 经皮CT或超声引导下放射性~(125)I 粒子植入治疗胰腺癌 |
2.2.2 经皮CT引导下~(125)I 粒子植入治疗胰腺癌优势及不足 |
2.2.3 经皮超声引导下~(125)I 粒子植入治疗胰腺癌优势及不足 |
2.3 影像引导下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联合化疗治疗胰腺癌优势 |
2.4 影像引导下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联合化疗治疗胰腺癌疗效 |
2.4.1 影像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联合化疗治疗胰腺癌实体肿瘤疗效 |
2.4.2 影像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联合化疗治疗胰腺癌患者疼痛缓解情况 |
2.4.3 影像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联合化疗对胰腺癌患者生存期影响 |
2.5 影像引导下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联合化疗治疗胰腺癌的安全性 |
2.6 影像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联合化疗治疗胰腺癌的问题及展望 |
第3章 资料与方法 |
3.1 资料来源 |
3.2 文献纳入与排除标准 |
3.3 文献筛选与数据提取 |
3.4 文献质量评价 |
3.5 数据统计分析 |
第4章 结果 |
4.1 文献检索结果及筛选 |
4.2 纳入文献一般特征 |
4.3 纳入文献质量评价 |
4.4 疗效分析 |
4.4.1 实体肿瘤治疗疗效 |
4.4.2 临床受益情况 |
4.4.2.1 疼痛缓解 |
4.4.2.2 镇痛药物用量减少 |
4.4.2.3 体力改善 |
4.4.2.4 体重增加 |
4.4.3 生存情况 |
4.4.4 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 |
4.5 不良反应分析 |
4.5.1 血红蛋白减少 |
4.5.2 白细胞减少 |
4.5.3 血小板减少 |
4.5.4 肝肾功能损伤 |
4.5.5 恶心、呕吐 |
4.5.6 腹泻 |
4.5.7 便秘 |
4.6 敏感性分析 |
4.7 亚组分析 |
4.7.1 纳入研究类型亚组分析 |
4.7.2 疾病分期亚组分析 |
4.8 发表偏倚评估 |
第5章 讨论 |
5.1 Meta分析结果 |
5.1.1 疗效性评价 |
5.1.1.1 实体肿瘤治疗疗效 |
5.1.1.2 患者临床受益情况 |
5.1.1.3 生存情况 |
5.1.1.4 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 |
5.1.2 安全性评价 |
5.2 敏感性分析 |
5.3 亚组分析 |
5.4 文献质量评价 |
5.5 研究的局限性及启示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获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Ⅲ期胰腺癌优势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1章 前言 |
第2章 综述 胰腺癌的诊疗及放射性粒子治疗胰腺癌的优势与不足 |
2.1 胰腺癌的临床症状及诊疗 |
2.2 胰腺癌的治疗方法 |
2.2.1 胰腺癌的手术方式 |
2.2.2 胰腺癌的化学药物治疗 |
2.2.3 胰腺癌的放射治疗 |
2.2.4 胰腺癌其他治疗方式 |
2.3 放射性粒子治疗胰腺癌的优点 |
2.4 放射性粒子治疗胰腺癌的不足 |
第3章 材料及方法 |
3.1 一般资料 |
3.1.1 入组标准 |
3.1.2 排除标准 |
3.2 放射性粒子植入操作 |
3.2.1 术前准备工作 |
3.2.2 术中操作 |
3.2.3 术后管理 |
3.3 治疗后随访 |
3.4 后续治疗 |
第4章 结果 |
4.1 肿瘤最大径与生存期的关系 |
4.2 淋巴转移与生存期的关系 |
第5章 讨论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获得科研成果 |
致谢 |
(4)125I粒子植入联合化疗治疗胰腺癌的临床疗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对象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1.1 研究对象 |
1.1.2 纳排标准 |
1.1.3 粒子与药物 |
1.2 治疗流程 |
1.2.1 治疗前准备 |
1.2.2 治疗方案 |
1.2.3 手术过程 |
1.2.4 术后处理 |
1.3 观察指标与随访 |
1.3.1 基线资料 |
1.3.2 近期疗效 |
1.3.3 肿瘤标志物的变化 |
1.3.4 不良反应及并发症 |
1.3.5 随访 |
1.4 统计学方法 |
结果 |
2.1 基线资料 |
2.2 近期疗效 |
2.3 肿瘤标志物的变化 |
2.4 不良反应及并发症 |
2.5 治疗后随访及处理 |
2.6 生存分析 |
2.7 预后因素分析 |
讨论 |
3.1 胰腺癌及其微环境 |
3.2 GEM在胰腺癌中的应用 |
3.3 ~(125)I粒子及其在胰腺癌中的应用 |
3.4 ~(125)I粒子联合GEM化疗在胰腺癌中的应用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胰腺癌诊疗的临床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5)氩氦冷冻消融技术在不可切除胰腺癌中的应用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氩氦冷冻消融技术的概况与机制 |
2 氩氦冷冻消融技术治疗不可切除胰腺癌临床现状 |
2.1 经皮氩氦冷冻消融技术 |
2.2 姑息性手术术中氩氦冷冻消融技术 |
2.3 氩氦冷冻消融联合术中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 |
2.4 氩氦冷冻消融联合免疫治疗 |
3 氩氦冷冻消融技术治疗不可切除胰腺癌的并发症与处理 |
4 小 结 |
(6)疏郁散结方联合125Ⅰ粒子植入治疗乳腺癌临床疗效观察及网络药理学机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研究一 疏郁散结方联合~(125)I粒子植入治疗乳腺癌临床疗效观察 |
1 临床资料 |
2 操作过程及技术方法 |
3 疏郁散结方组成 |
4 随访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价标准 |
5 统计学方法 |
6 结果 |
讨论 |
1 疏郁散结方立方思想 |
2 ~(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技术及乳腺癌临床治疗中的优势 |
3 疏郁散结方联合~(125)I粒子植入治疗乳腺癌临床疗效 |
4 疏郁散结方联合~(125)I粒子植入治疗乳腺癌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
参考文献 |
研究二 疏郁散结方治疗乳腺癌网络药理学机制分析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方法 |
3 结果 |
讨论 |
1 疏郁散结方组成及有效成分分析 |
2 疏郁散结方配伍机制分析 |
3 疏郁散结方作用机制分析 |
参考文献 |
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综述一 ~(125)I粒子植入治疗恶性肿瘤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中医药治疗乳腺癌临床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放射性125I粒子治疗人喉癌细胞裸鼠移植瘤的有效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2 实验结果 |
2.1 裸鼠模型建立及干预 |
2.2 裸鼠移植瘤体积和重量对比 |
2.3 HE染色检查结果 |
2.4 qPCR结果 |
2.5 Western Blot结果 |
2.6 免疫组化结果 |
3 讨论 |
3.1 喉癌治疗现状 |
3.2 ~(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肿瘤现状 |
3.3 ~(125)I放射性粒子治疗肿瘤的机制与优势 |
3.4 喉癌~(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的现状 |
3.5 喉癌细胞裸鼠移植瘤模型~(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放射性~(125)Ⅰ粒子植入近距离放射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应用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及在校期间获得奖励和发表论文 |
致谢 |
(8)125I粒子腔内照射联合瘤体内粒子植入治疗局部进展期胰头癌(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1.临床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中英文术语和缩略词对照表 |
附录 B |
附录 C 综述 |
参考文献 |
(9)胰腺癌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术后联合吉西他滨化疗用药量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第2章 材料及方法 |
2.1 入选标准 |
2.2 一般资料 |
2.2.1 实验组 |
2.2.2 对照组 |
2.3 仪器及材料 |
2.4 治疗方案 |
2.4.1 实验组 |
2.4.2 对照组 |
2.5 随访 |
2.6 疗效评价 |
2.6.1 肿瘤疗效评价 |
2.6.2 临床受益疗效评价 |
2.6.3 毒性反应评价 |
2.6.4 实验组患者的耐受性 |
2.7 统计学方法 |
第3章 结果 |
3.1 肿瘤疗效 |
3.2 临床受益疗效 |
3.3 毒性反应 |
3.4 实验组患者的耐受性 |
第4章 讨论 |
4.1 胰腺癌~(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术后联合吉西他滨化疗的临床疗效 |
4.2 胰腺癌~(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术后联合吉西他滨化疗的临床受益情况 |
4.3 吉西他滨的放射增敏作用 |
4.4 胰腺癌~(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术后联合吉西他滨化疗的安全性 |
4.5 胰腺癌~(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术后联合吉西他滨化疗的耐受性 |
4.6 胰腺癌~(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术后联合吉西他滨化疗的用药量 |
4.7 治疗期间的防护问题 |
4.8 ~(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选用超声引导的优势 |
4.9 本研究的不足及需要解决的问题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125碘放射性粒子近距离放疗技术在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
2.1 病例来源、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
2.1.1 研究对象 |
2.1.2 纳入标准 |
2.1.3 排除标准 |
2.2 仪器设备 |
2.3 操作过程及方法 |
2.3.1 术前准备 |
2.3.2 手术操作 |
2.3.3 术后处理 |
2.4 跟踪观察指标和评价标准 |
2.4.1 随访观察 |
2.4.2 疗效评价标准和观察指标 |
2.5 统计方法 |
2.6 研究内容及分组标准 |
第3章 结果 |
3.1 研究对象基本信息 |
3.2 临床疗效(肿瘤大小变化) |
3.3 患者生存期分析 |
3.4 影响OS生存结局的因素分析 |
3.5 术后不良反应 |
3.6 两例典型病例 |
3.6.1 一般资料 |
3.6.2 一般资料 |
第4章 结论与讨论 |
第5章 展望与不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四、术中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在不可切除的胰腺癌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晚期胰腺癌的临床研究[J]. 张富强,李德宇,丁献敏,杨辉. 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 2021(06)
- [2]影像引导下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联合化疗治疗胰腺癌有效性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D]. 张玲. 吉林大学, 2021(01)
- [3]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Ⅲ期胰腺癌优势分析[D]. 邵浦. 吉林大学, 2021(01)
- [4]125I粒子植入联合化疗治疗胰腺癌的临床疗效研究[D]. 赵玉琪. 甘肃中医药大学, 2021(01)
- [5]氩氦冷冻消融技术在不可切除胰腺癌中的应用进展[J]. 金铨,赵江生,祁付珍. 疑难病杂志, 2020(10)
- [6]疏郁散结方联合125Ⅰ粒子植入治疗乳腺癌临床疗效观察及网络药理学机制分析[D]. 董阿茹汗.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0(04)
- [7]放射性125I粒子治疗人喉癌细胞裸鼠移植瘤的有效性研究[D]. 陈建建. 郑州大学, 2020(02)
- [8]125I粒子腔内照射联合瘤体内粒子植入治疗局部进展期胰头癌[D]. 胡小四. 蚌埠医学院, 2019(01)
- [9]胰腺癌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术后联合吉西他滨化疗用药量的研究[D]. 杨文涛. 吉林大学, 2020(08)
- [10]125碘放射性粒子近距离放疗技术在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中的应用[D]. 赖中伟. 南昌大学, 20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