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汉口近郊韩家墩地方轶事(论文文献综述)
周帆[1](2021)在《李德全与中国妇女抗日救亡运动(1931-1945)》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李佩瑜[2](2020)在《《历朝杭郡诗辑》整理与研究》文中提出浙江图书馆藏《历朝杭郡诗辑》清稿本四十卷,是丁丙仿吴颢《国朝杭郡诗辑》编纂体例,在《武林耆旧集》残本内容的基础上纂1而成的一部地域性通代诗选集。《诗辑》以“人、传、诗”的形式收録杭郡一地六朝迄明的诗人2625位,诗作5720首,小传2487条。其中,卷一至卷三十二爲南朝至明代科名与闲人;卷三十三爲闺秀艺伎;卷三十四爲名流寄寓;卷三十五至卷三十七爲僧人;卷三十八至卷三十九爲道士;卷四十爲无名氏与仙鬼謡谚。《诗辑》立足於乡邦文献的挖掘和整理,与《国朝杭郡诗辑》前後相续,展现杭郡一地诗歌繁荣昌盛的历史风貌,凸显杭州地区的自然山水、人文景观、地域文化等特色。整理研究此书能爲杭郡文献的存续补遗、诗史的谱系构建、文学的地域特色研究发挥重要作用,是一部从文献、文学、文化等方面对杭郡地区都非常重要的地域诗歌总集。本文主要分研究编和文献编两大部分。研究编包含绪论、正文。绪论部分主要对《历朝杭郡诗辑》的版本作详细介绍并阐明其研究价值及意义。目前学界还未对《历朝杭郡诗辑》有过任何的整理爬梳,更无具体的作品介绍和详细系统性的研究,可借鉴《国朝杭郡诗辑》系列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对《历朝杭郡诗辑》展开深入的研究。正文部分包含四章,从文本、内容及其价值等方面进行介绍和研究。第一章阐述了丁丙编纂《诗辑》的社会背景与个人机缘。其中,论证了《国朝杭郡诗辑》系列和《武林耆旧集》二者对《历朝杭郡诗辑》编纂的重要影响,揭示其内在联系。第二章从内容样貌与收録标准两方面阐释《诗辑》的基本体例。内容样貌包括了内容形式与编排次序;收録标准包括收録范围、收诗标准、收传原则。其中,收诗标准与丁丙的诗学倾向密不可分。第三章从诗歌的来源、题材和小传的来源、内容两大主体部分对《诗辑》着録的内容进行全面详细地展现。第四章揭示了《诗辑》的文献、文学、史料价值及地域文化特色。文献编是对《历朝杭郡诗辑》四十卷的整理点校。附録部分爲《历朝杭郡诗辑》中,人物介绍条目所提及诗集诗稿的名目存録整理。
马瑜理[3](2019)在《明末清初山左孝妇河流域文学家族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明清时期,山左地区世家大族云集,尤其以孝妇河流域的家族最为集中。这些家族多秉承忠孝传统,诗书礼仪传家,形成了婚娅、师生、宦友、交游四位一体的多元关系。本文选取孝妇河流域文学业绩最为显着的五个家族为研究对象,探讨家族之间的文学互动、文学传承、文学影响之关系。这五个文学家族分别是:益都(颜神)赵氏、益都(颜神)孙氏、新城王氏、淄川高氏、淄川张氏。本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考察孝妇河流域的地理、历史概况以及文化特性。孝妇河上游为益都县,古称颜神镇,雍正十二年后改称博山县。此地环山带水,地寡土瘠,但矿藏丰富,尤其适宜陶瓷业、琉璃业以及炉料业的发展。益都(颜神)孙氏家族的繁荣便得益于琉璃业的兴盛。孝妇河流域商业及手工业的繁荣带来了此地教育业的发达和书院的建立,为世家大族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孝妇河流域文化的形成是与颜文姜的传说紧密联系起来的,考察颜文姜传说的发展演变,可以清晰地看到孝妇河文化的形成脉络。由于受到孝妇河文化的浸染,家族多仗义疏财、好善乐施、赈灾救民。孝妇河畔家族园林的建造,乃为文学家族之间的交往提供了重要的交游场所。孝妇河流域处在东部半岛地区和西部运河区域的过渡地段,同时受到以“海洋文化”为代表的齐文化和西部“运河文化”的影响。因此,孝妇河流域的文化呈现出多元性、混合性的特征。这一流域的文学则雅俗交融,各种文学体裁兼备,呈现出一种集大成的发展态势。第二章考察明万历至清雍正时期,孝妇河流域文学家族的崛起、繁盛、衰落、中兴的发展过程。这些文学家族的崛起大都集中于明万历朝前后,其中新城王氏以军籍起家,益都(颜神)孙氏以商业起家,其他家族均以农耕起家。明清鼎革之际,孝妇河家族面临着不同的选择:或保节殉国,或退隐山林,或出仕新朝。由于孝妇河“忠孝”文化的濡染,以及儒家君臣纲常的影响,孝妇河流域的家族成员除殉国外,大都选择归隐林下。部分出仕的也选择了屡仕屡归式的方式,以高珩最为代表性;其他如孙廷铨、高玮等最终也解职归里。孝妇河家族大多由科举起家,入仕为宦,并逐渐走上文学之路。这些家族多注重庭训,形成良好的家风;注重教育,延请名师教育子孙;,同时重视才艺,文化氛围浓厚。通过科举入仕后,着奇绩,有惠政,从此世代簪缨,书香传家。孝妇河文学家族着述颇丰,诗文成就颇高,家族成员至少连续五代均有着述、作品可考。第三章通过对孝妇河流域文学家族关系的考察,将家族的多元关系划分为以下四种:联姻关系、师生关系、宦友关系、文学交游关系。第一节考察联姻关系。孝妇河流域的文学家族,因地缘较近,加之门当户对,故姻亲关系盘根错节,联姻现象非常之多。联姻关系,有助于扩大家族的势力,同时促进了家族之间的交往。第二节考察师生关系。由姻亲关系而形成的师生关系,是孝妇河流域文学家族的一个重要特点。师生之间,有着文学上的传承关系,师生关系影响着家族成员文学道路的选择,乃至诗文风格的取向。第三节考察宦友关系。同科中第、同朝为官、官署做官,均可称为宦友关系。这些政治上的联系对文学创作的风格亦有影响。第四节考察文学交游关系。通过表格的形式展示孝妇河家族的交游关系,并旁及蒲松龄、唐梦赉以及毕氏家族。文学家族之间的交游,促进了孝妇河流域文学的繁荣,又加强了家族之间创作的融合。第四章考察孝妇河文学家族诗歌创作之间的影响。孝妇河文学家族成员因社会关系及文学关系的多元化,故在文学创作上存在着多样性的影响。第一节探讨赵氏家族与王氏家族在文学创作上的交叉影响。其中王象春、王象艮、王象明与赵进美诗歌取径相近,诗风亦相似。赵进美的诗风与诗论影响了王士禛诗风的形成。而王士禛从诗歌理论到诗歌创作分别从正向和反向影响着赵执端与赵执信。第二节探讨高氏家族、王氏家族以及张氏家族的文学创作的特点,不同家族之间存在传承关系。高氏家族的高珩清远超逸、禅理妙悟之作,启发了王士禛对兴象超逸、妙悟自得的追求。张氏家族的张笃庆学诗于王士禛,其诗中雄浑的风骨与缥缈的风韵正是王士禛所标举的。张元则瓣香王士禛,承继神韵诗风。第三节论述赵进美、孙廷铎与王士禛三人在诗学观念和审美趣味上的一致性。第五章主要考察了孝妇河家族在多种文体创作上的相互影响。第一节论述赵进美与王士禛词作中的诗化倾向。第二节论述赵进美与高珩通过戏曲的形式来阐释自己的佛教思想,由此推知赵进美对高珩的影响。第三节考察了孝妇河家族的散文创作,从赵进美、王士禛、孙廷铨等人的纪游文中可窥见诗歌与散文文体间的渗透与交融。赵执信与王士禛多有书信往来,在二人交往过程中,赵执信对王士禛散文的学习与吸收是显而易见的,并形成了相近的散文观及散文创作特点。第六章主要探考孝妇河文学家族与淄川蒲松龄、唐梦赉在诗、文、小说的创作上的文学关系,并通过考察这些家族对蒲松龄创作的态度来展示家族成员的雅俗创作倾向及雅俗文学观。在第一节中,考察了王氏家族的王士禛与蒲松龄在文学创作上的相互影响。王士禛的淡远诗风影响了蒲松龄闲适自然的诗歌创作,王士禛对《聊斋志异》的评点又从一定程度上鼓励着蒲松龄小说的创作。而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对王士祺创作《池北偶谈》也产生了影响。第二节,探讨淄川高氏、毕氏、张氏三家族的文学创作与蒲松龄之间的关系。因蒲松龄与淄川高氏、毕氏家族之密切关系,其在创作《聊斋志异》时的素材来源于高氏家族与毕氏家族,毕氏家族又参与、续补了《聊斋志异》的某些篇章。蒲松龄坐馆毕氏家族长达三十年之久,毕氏家族写作散曲的传统对蒲松龄俚曲的创作亦有影响。通过孝妇河家族对蒲松龄作品的序跋,考察这些家族的雅俗文学观。高珩曾题序并摘抄《聊斋志异》,为蒲松龄俚曲作跋文,重视俗文学的社会功用。张笃庆的家学传统崇尚雅正,其以《聊斋志异》“谈空”而规劝蒲松龄数次;而张永跻、张元父子却能认识蒲松龄俚曲及《聊斋志异》的旨趣所归。第三节考察了淄川高氏家族与唐梦赉的文学创作关系。高氏家族与唐梦赉交往最为密切,高珩、高之騱父子与唐梦赉在文学创作及文学观点上,产生了交叉影响,高珩影响着唐梦赉的诗歌、古文创作,而唐梦赉对高之騱诗风的转变亦有影响。
李柏霖[4](2018)在《庚子事变文学研究》文中指出发生于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的庚子事变不仅给国家带来了深重苦难,也深刻影响了中国的历史进程。这场伴随着20世纪来临的重要事变在近代文学中也得到了全面充分的反映。史学界一直以来都十分重视对庚子事变的研究。然而孕育自庚子事变的诗词、小说、戏曲、说唱等各类文学作品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挖掘,但相比于历史研究,关于庚子事变的文学研究要冷清许多,不论是宏观研究还是微观研究都还存在许多空白。事实上,对作为特定时代产物的庚子事变文学加以整体的、系统的、细致的研究不仅能够集中且深刻地展现近代文士对庚子事变这一家国劫难的认知与判断,而且可以为后人观察庚子事变时期人们的精神风貌与社会状况打开另外一扇窗户。鉴于此,本文力图通过文史互证的方式,兼顾整体研究与个案研究,并结合知人论世、文本细读的方法来对有关庚子事变的诗词、小说、戏曲、说唱作一全面、具体且深入的解析。虽然作为历史事件的庚子事变早已化为历史的云烟,飘逝远去。但于此事件的文学书写却并没有因庚子事变的结束而停止。在长达一个多世纪的时光流逝中,不断有关于庚子事变的文学文本出现。为了避免误解,必须说明本文论述的“庚子事变文学”是对近代文人创作的反映庚子事变的大量诗词、小说、说唱、戏曲等文学作品的统称。综合以上,文章分六章展开论述。第一章对庚子事变文学产生的各方面背景予以揭示。第一、二节着重从分析义和团运动的兴起的重要原因,梳理庚子事变的历史进程来呈现庚子事变文学产生的历史背景。第三节从探讨嘉道以来经世致用思潮的勃兴对文学观念变革产生的重要影响以及文学观念变革的具体内容出发来考察庚子事变文学产生的思想、文学背景。第二章对庚子事变的诗歌抒写进行概述。晚清庚子事变激发诗人们长歌当哭,留下了一批宝贵的诗歌文献。据笔者不完全统计,约有160多位诗人创作了 3300余首庚子事变诗歌。为略窥以庚子事变为重大题材的诗歌创作概貌,第一节分类介绍了代表诗人及其诗作,具体以身居庙堂,主张“剿拳和洋”的诗人;困处北京的诗人;在两宫西逃期间随侍其左右的诗人;偏安东南的诗人;筹谋勤王的诗人作为分类说明的依据。第二节分庚子事变进程的记录;社会血泪史的呈现;时代风貌的反映三个层面论述了庚子事变诗歌的“诗史”价值。为了展现“庚子”诗在叙事艺术方面的特色,第三节从叙事方法入手,概括、分析了诗人是如何以诗题、诗序、诗注叙事;片段呈现式叙事;组诗叙事;长篇铺敷来进行诗意化的叙事。第三章主要结合时局走向、诗人经历及其诗歌创作来勾勒庚子事变时期的诗人的心路历程。第一节重在推导庚子事变时期诗人对外心态由求战转向求和。第二节选择蒋楷、李希圣、易顺鼎三位代表诗人对庚子事变时期诗人济世无门的失落心态作一微观考察。第三节分析袁昶、康有为、周馥、敦崇等诗人在庚子事变期间产成孤独心态的原因以及他们各自的孤独心态在诗歌中的反映。第四节着重探讨乌目山僧(黄宗仰)、赵必振、潘飞声等诗人创作的《<庚子纪念图>题词》所传达出来的诗人的羞耻心态。第四章试图在尊重基本史实的前提下,以庚子事变诗歌为线索,研讨慈禧太后与珍妃这两位与庚子事变有着密切关联的女性历史人物在诗人笔下的形象特征,进而揭示诗人在这两位历史人物身上所贯注的思想情感。第一节主要对关于慈禧太后的庚子事变诗歌加以梳理、分析,力图还原慈禧太后在庚子事变时期的真实面目并揭露诗人对慈禧太后的情感态度,并由此认定在国家面临重重危机时,慈禧太后与一个最高统治者应有的素养和精神面貌还有很大距离。第二节主要围绕诗人对珍妃死宫井事的题咏议论展开解析。通过细读文本,可以了解到对珍妃与光绪帝爱情悲剧的同情;对现实政治的讽刺与家国兴亡的感伤是关于珍妃之死的诗歌中所包含的重要意蕴。第五章探讨《庚子秋词》的作者生平、“情性”含蕴与整体风格。第一节就创作《庚子秋词》的王鹏运、朱祖谋、刘福姚、宋育仁等四位词人的生平、政治生涯及词学几方面作概述。第二节对《庚子秋词》所包孕的种种愁情加以梳理、分析,进而得出词人的愁情是由乱而生,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忧愁;对政治理想难以实现的悲愁;对生活流离、人生短暂的哀愁是《庚子秋词》愁情的主要内涵。第三节在探讨陈廷焯《白雨斋词话》所提出的“沉郁”说的基础上,分析《庚子秋词》在比兴寄托、用典、章法布局的等方面的艺术特点,进而证明“沉郁”实可代表《庚子秋词》的整体词风。第六章以典型个案分析的方式论述关于庚子事变题材的小说、说唱、戏曲作品。第一节分析连梦青《邻女语》所展现的封建末世的全景图画。第二节论述吴趼人《恨海》如何通过叙写两对男女在庚子事变时期所遭遇的爱情悲剧来展现挣扎在乱世中的普通个体的悲剧命运,进而论证吴趼人主张以“恢复旧道德”作为拯救国家、人民的重要手段。第三节分析林纾《剑腥录》“兼贻史料”与“自写风怀”的创作特色,从中可发现林纾主张以改良维新的方式来挽救国家。第四节探讨陆士愕《孽海花续编》所表现出来的鼓吹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特点。第五节探讨李伯元《庚子国变弹词》在艺术化再现庚子事变全貌时所表现出来的主要创作特色。第六节分别探析林纾《蜀鹃啼传奇》、陈季衡《武陵春传奇》、赵祥瑗、吴梅《枯井泪杂剧》、包天笑《燕支井》在思想内容与艺术表现方面的重要特点。综合以上已大致描叙出近代文人笔下的庚子事变文学的整体图景。最后,在.搜集关于庚子事变诗人的生平资料的基础上,本文还编制了“庚子事变诗人群体考论简表”附于文后,表由姓名、字号、籍贯、生卒年、生平概况、庚子活动、庚子诗作、资料来源等栏目组成,能够为庚子事变诗歌研究提供一定的资料与线索。但由于本人学识、精力有限,还有很多创作有庚子事变诗歌的诗人生平未及考论,特此说明。
杨建华[5](2015)在《明清扬州城市发展和空间形态研究》文中认为扬州具有2500年的历史,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的积淀。明清扬州是中国重要的食盐供应地和南北漕运咽喉,加上康熙、乾隆帝分别六次南巡,就使扬州在经济、文化方面更加繁荣起来,并成为当时重要的都会之一。从城市性质来说,明清扬州是一座以盐业经济为主的运河沿岸长江下游的商业贸易都会型的大城市。目前研究扬州的专着和论文已经有不少了,但大多是从社会学、经济学、城市文化等角度来阐述扬州历史和发展,成果偏重于少数专业性的个案探讨,对扬州明清城市史的整体研究比较缺乏。本文以明清扬州的城市发展和空间形态为研究对象,采取长时段的研究方法,主要研究扬州城从明弘治1488年到清道光1850年时期的城市发展和空间形态。并采用实地调查和查阅历史文献相结合、考古发掘成果与历史文献的记载进行印证相结合的方法,并将明清扬州城市发展过程中的的各种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社会生活等活动与扬州城市空间的规模、结构、形态的演变和发展结合起来。本文通过对明清时期扬州城发展的地理因素,以及京杭大运河的修通、盐法改制、永乐迁都、康熙乾隆南巡的社会历史背景的考察,揭示了扬州城市空间兴起与发展的先天优势和强大的外在动力;通过对明清扬州城市文化空间的考察,可以发现明清时期扬州经济的高度发达,富裕阶层、官员士大夫们对文化、教育的追求和推动,带动了扬州文化的高度发展,并对城市建筑产生影响;通过对明清扬州宗教空间的考察,可以发现寺院是扬州城市中重要的空间类型。各种大小不一的宗教建筑充斥着扬州大街小巷,城外风景名胜区也有较大的寺观,并对城市空间微观形态产生影响;通过对扬州会馆空间的考察,可以看出扬州会馆与其他城市有着显着不同,与扬州的盐业经营活动密切相关,主要分布在盐商麋居区内;对扬州民俗生活方式以及茶馆、浴室、街道、寺观、瘦西湖风景区、教场等重要的城市公共空间的考察考察,揭示了这个城市的空间是如何被使用的,人们在这个城市是怎样生活的;通过对明清扬州城市防灾的研究,可以看到防灾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对扬州城市空间扩张起到了保护作用,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缓和了城市内的社会冲突,并导致诸如善堂等新的建筑类型的诞生和分布。文章最重要的部分是从城市规划学、城市形态学和建筑史学的角度对明清扬州城市空间从外部形态的演变到内部规划布局与结构以及内部空间形态作了全面的、整体性的分析和研究,以建立明清扬州城市空间形态的整体印象。对扬州从春秋邗城到明清扬州城的城市外部空间形态进行了分析,指出其空间形态演变的特点不同于西方的“同心圆式”,是“跃迁式”。分析了明清扬州“双城”空间形态的演变过程以及背后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原因。将明清扬州城市内部空间形态分解为城墙、道路、水系、街区、居住建筑、衙署建筑、园林等,并对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指出了这些空间要素既有中国古代城市共同的地方,又具有扬州的地方特色。本文不仅着眼于分析物质实体空间形态,还系统、全面的研究了明清扬州实体空间形态演变背后动力机制——城市发展过程中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社会生活的各种活动以及地理交通背景因素,将城市发展中的各种非物质空间与物质空间结合起来研究,揭示明清扬州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内在动力。本文的研究丰富和发展了扬州城市史的研究,为中国城市史的研究提供了一个研究案例。
王富盛[6](2015)在《竹枝词的社会史解读 ——以近代北京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清中叶始随着西方文明的传入,北京城市近代化起步,城市建设的开展改变了北京市民传统的物质生活结构,冲击和改变了人们原有的生活方式,老百姓的衣、食、住、行等均被纳入了近代先进生活方式的轨道。北京竹枝词里有着众多关于清至民国首都民众日常生活的真实记载,描述了北京的风土人情,同时也记录了古老中国的都城从传统落后一步一步走向现代文明的艰难历程,其社会史内涵丰富而深邃。北京竹枝词缘起于元代,发展于明代,因近代特有的政治格局、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当时的思想革新而鼎盛于清末民初。涵盖自然景观、怀古咏史、时政与制度、日常社会生活图景和民风民俗等内容题材,同时具备京味儿十足和大量使用典故等文艺特征。竹枝词里近代北京市民的日常饮食品种齐全优质,节日食俗丰富多彩,饮食生活则苦乐参半;饮食市场综合与专业饮食店愈加鲜明,饮食摊点和商贩更加机动灵活,茶馆和酒肆则遍布北京城。呈现出多地区聚集、多民族杂糅和中西餐并立的文化地域性。此历史时期北京城市交通工具则经历了传统马车等畜力拉车向火车、汽车等现代方式的转变,道路建设也由尘土漫天的土路向洁净绿化的新式马路过渡,市民交通法规意识从匮乏到逐步的建立。娱乐生活层面,一定程度上可谓北京市民促成了京剧的形成,北京人不管是普通市民、文人雅士还是贵胄官员,不管是喜庆大事、节令假日还是社交宴会,均前往专门戏园、茶楼茶园和宫廷堂会等场所观戏,而京剧也以其丰富多彩回馈了晚清民国的北京市民。
胡雪涛[7](2014)在《近代天津寓公群体研究(1912~1937)》文中研究说明辛亥革命后,一些晚清遗老遗少开始寓居天津,随着民国前半期的军阀混战和政局动荡,失势的各派军政大员和政府的部分官僚也陆续寓居在天津租界,于是就逐渐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群体即寓公。本文考察这些寓公活动的时段限定在1912至1937年间,由于寓居天津的人物来源众多,而本文所关注的对象是寓居前政治上有一定的职务和地位,政治失势后寓居在天津租界的群体。无疑,这一精英群体在失去政治特权后,他们为延续权势的种种行为对近代天津的各方面均产生了影响,特别是在经济方面,驱动这一时期天津乃至北方经济发展的部分力量就是他们,因此对该问题进行研究有其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然而检索相关文献,以往对此问题的研究均缺乏深入和系统。本文首先对近代天津的开埠与租界的发展进行概括,阐述天津以其独特的地理空间优势,吸纳了不少政治精英寓居,继而对天津寓公的产生阶段与群体的大致特性进行了梳理与归纳。其次,深入探究和挖掘晚清遗老遗少以及北洋要员政治失势后的活动与生活。指出一些失势的政治人物虽然选择寓居天津,但实际上他们以租界为依托,网络派系人物,观望时局,试图谋划政治上的东山再起;尤其是他们大多在任时都聚敛了巨额财富,失势后不仅在天津购置地产,还选择在近代工矿、金融、商业等领域进行投资;在社会领域他们也进行了有限的参与,开展了赈恤灾民、慈善救济、捐资助学等方面的活动。就其个人及家庭生活而言,各人因旨趣不同,有的着书立说,有的参禅拜佛,有的归隐消遣,不一而足,而寓公的家庭因处于社会上层,生活往往奢华,因此举凡他们的家庭婚恋、官司诉讼,甚至被敲诈绑架等,都被时人所关注。寓公之间往往相互援引,构成了一个相对封闭的圈子,固化了他们的联系和交际。论文还分析了寓公与北洋政局、南京国民政府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南京国民政府对寓公处理政策的转变。而且随着日本不断侵华,东北、华北局势危急,寓公对日态度也发生了变异。文章最后对寓公群体的消解与命运走向进行了探讨,寓公群体的命运各异,有的为日本人所用,有的被政敌仇杀,有的被特别保护,有的避隐不出,有的保持晚节。随着时势的变动,寓公无论在历史舞台上,还是在自然生命方面,都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而时人对寓公的人生谢幕也反应不一。显然,寓公作为一个群体的存在,对近代天津的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各方面均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近代以来对晚清遗老和北洋要员的评析已包涵太多的道德评判和政治褒贬,实际上对其个体乃至整体都缺乏精细化的研究与客观的对待,从而导致我们对其只有抽象的概念认知。激进的时代变革,不断向前的“革命”导向,使人无暇顾及寓公群体的存在,也使人无暇回顾这段历史,当历史不断的层叠累积,他们与我们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天津寓公群体在政治失势后,多数人出于权势延续的动机,立足天津等地,参与各项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活动,既具有一定的能量,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文通过对这一群体的研究,可以从一个侧面丰富对近代天津城市史的研究,认识在近代中国失势的政治精英群体的大体走向,而且有助于推进对北洋军阀以及民国历史与社会更为客观和完整的认识。
熊廷华,段明[8](2014)在《向忠发沉浮新解密(上)》文中认为"湖北全省总工会委员长"、"中共第二任总书记"、"中共历史上最大的叛徒",这是向忠发给人的三大印象。关于其传奇经历、荣辱沉浮、生死秘闻、功过是非,一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某些党史书更因其"不光彩"或着墨不多,或语焉不详。此文以丰富翔实的史料、客观公正的视角、鲜为人知的内幕,独家解密了一个全新的向忠发。
陈琼莲[9](2014)在《黄濬诗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黄濬是近代同光体闽派后劲之一,其诗歌一定程度上表现了同光体后期诗歌的发展。然而长期以来,人们多因其叛国的历史事实而未能全面、客观地评价黄溶的文学成就。本文以黄溶的诗歌作品为研究对象,试图在考察黄溶生平经历和同光派发展的基础上论述黄溶的诗学渊源和诗学理论,以期对黄濬在同光派中的地位作一个恰当的评价。
贺治民[10](2014)在《黄冈城市空间营造研究 ——基于多民族融合的儒禅文化视野下的空间博弈》文中认为当前,中国正从快速城镇化阶段进入到了城镇化中期阶段,城镇化到了转折的关键时期,大量的人口和财富聚集带来了物质空间的空前繁荣,城市成为空间生产的重要产品。但是快速城镇化也带了一系列问题,空间营造符号在很多时候失去了本地族群特征的表达和历史文化的印记,成为单一的商业标识,这使我们的生活变成类似工业流水线的生产体验。城市空间的形态和使用价值之间出现对立,各种社会关系形成权利博弈网络,博弈失衡的结果就是谋取利润的商业空间对历史文化空间的侵占,城市失去“城市魂”。由于当前规划师缺乏对城市空间演变的历史性和社会性的研究,津津乐道于城市蓝图式规划,对城市空间发展的缺乏有力控制和指导,很多地方的城市发展表现出明显的“去地域性”,一些规划人员成为规划的技术官僚。黄冈是长江中游有5000年文化和历史的一个有特色的城市,它是鄂东地区的首府城市,也是武汉城市圈东部重要的战略支点。从地形特征来看,黄冈有“大别之名、五水之地”的特征;从历史来看,黄冈曾经是江淮地区最具影响力的城市之一,秦汉时期曾两度国都,三国到五代十国之间一直是南北民族分界线上的军事重镇,宋元明清及之后回归到鄂东地区的政治文化中心;从族群和文化来看,黄冈是历史上重要的流放之地,有很多族群和历史的叠痕,具有不同于荆州、汉江的地域及文化特征。但是目前,相比江南的黄石和鄂州,黄冈城市经济较为落后。对内,城市没有凝聚力和辐射力,族群气质和传统人文符号丧失殆尽;对外,城市实力与“武鄂黄黄”发展战略的主轴区位及武汉都市圈“大十字”结构的东部支点地位也难以相称。面临城市空间形态的剧烈演变和复杂多样的影响因素,黄冈城市空间营造的基础性研究迫在眉睫。本文正式基于这样的问题,成为导师的长江中游空间营造研究系列中的一个个案,论文框架和体例遵循统一的标准,论证以实证研究为主,以个案特征的基础性研究为重心,不以套用和建立高大的理论框架为主。论证过程主要是两条线,一是从黄冈城市形态演进的历史脉络入手,对黄冈城市空间营造的点、线、面、体的空间特征进行实证研究;二是研究城市空间演变的具体场景,包括社会经济和文化背景,和社会各阶层的分异及对城市发展的话语权。从而把黄冈放入历史——空间——社会的研究框架中,揭示其城市空间形态演化的族群气质、文化特征、动力机制和影响因素,并得出黄冈城市空间发展的规律,用以预测和指导黄冈城市未来的规划和发展。本论文共分为十个章节,本文的第一章节介绍论文的研究背景和进行理论推介的研究。第二、三、四、五、六、七、八章,是论文的主体部分,从历史分期的角度把黄冈城市划分为战国以前、唐代以前、宋元明清(1859年以前)、晚清开埠时期(1859年-1919年)、民国时期(1919年-1949年)、计划经济时代(1949年-1979年)、转型期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1979年-2009年)七个阶段,并分别对各个阶段的城市空间个性和气质特征、营造过程、社会文化背景进行考证和研究。第九章通过理论归纳和地图演进方法分析黄冈城市空间营造的影响因素、动力机制以及黄冈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轨迹。第十章研究黄冈当前城市发展所面临的问题,运用黄冈空间营造的规律分析和预测黄冈的城市空间形态未来的走向。通过研究,我们发现黄冈的原始地理特征和东坡文化是贯穿古代本地族群和城市发展的主线。地理条件对黄冈的聚居形成和城市发展有极大的制约作用,城市的发展轨迹开始由东部大别山区向西部长江冲击的平原湖区扩散,然后由城区的上游向下游平原发展,最后来到中部的赤壁山岗地,奠定了现在城区发展的基础。由于堤防和港口条件较差,本地始终没有出现较大规模的城市,商业始终不能成为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而政治和军事则在权利网络的构成中占据重要地位。秦汉时代及以前,由于分封诸侯国,黄冈曾经成为江淮一带的中心之一,南北朝之后,黄冈由于地处南北民族分界线上,战争和流放是城市的主题,黄冈的地位迅速没落,成为碉堡式的军事职能城市,虽然一直也是鄂东的中心,但只是行政意义上的中心。这期间,黄冈发生了“十二进两出”的族群迁移事件,各种文化和习俗在这里碰撞和融合,其中主要有邹鲁的儒雅、巴人的勇武、禅宗的宽恕,奠定了黄冈贫穷落后,但文风鼎盛的儒禅底蕴。自苏东坡之后,由于“两赋一词”的卓越成就,儒禅文化更发展为东坡文化,成为一种特殊印记一直贯穿于黄冈人的日常生活和城市建设中,使得宋之后的黄冈成为全国着名的“蛟翔鸾峙之地”和旅游城市。明洪武之后,黄冈修建了蕲黄干堤,完全改变了黄州的地理形势,使得黄冈城区发生了巨大变化,也一定程度促进了码头交通的发展,使得黄冈农业条件和商贸功能有所提升。建国后,历经权威式政治结构时代和转型期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黄冈城市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交通仍旧成为主要的制约因素,使得黄冈城市发展远远不如隔江相对的黄石和鄂州。随着武汉新港规划的实施和“1+8”城市圈城际快铁的修建,必将去掉黄冈几千年来的交通困境,如果能够再度继承“东坡文化”的精髓,一个“和合”黄冈必然出现。
二、汉口近郊韩家墩地方轶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汉口近郊韩家墩地方轶事(论文提纲范文)
(2)《历朝杭郡诗辑》整理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研究编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方法及价值 |
第一章 《历朝杭郡诗辑》编纂缘起 |
第一节 杭郡的社会文化环境 |
一、官方政策对民间的影响 |
二、地域意识日渐凸显 |
三、乡邦文献的需要 |
第二节 丁丙的编纂机缘 |
一、不忍文献纸毁帙散 |
二、藏书、刊刻、编者的身份优势 |
三、契机出现:《武林耆旧集》 |
小结 |
第二章 《历朝杭郡诗辑》基本体例 |
第一节 文本体例 |
一、文本形式 |
二、编排次序 |
第二节 收録体例 |
一、诗人收録范围 |
二、诗歌收録标准 |
三、小传遴选原则 |
小结 |
第三章 《历朝杭郡诗辑》内容概述 |
第一节 《诗辑》收诗情况 |
一、诗作来源 |
二、内容题材 |
第二节 《诗辑》选传情况 |
一、小传来源 |
二、小传内容 |
小结 |
第四章 《历朝杭郡诗辑》价值 |
第一节 《诗辑》的文献与校勘价值 |
第二节 《诗辑》的文学价值 |
第三节 《诗辑》的史料价值 |
第四节 《诗辑》的地域文化特色 |
小结 |
结语 |
文献编 |
《历朝杭郡诗辑》点校凡例 |
《历朝杭郡诗辑》 |
附録 《历朝杭郡诗辑》存録诗集诗稿 |
徵引文献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明末清初山左孝妇河流域文学家族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学术研究成果述评 |
一、孝妇河文化研究成果 |
二、孝妇河流域文学家族研究成果 |
三、孝妇河流域文学家族关系研究 |
第三节 概念界定与研究思路 |
一、概念界定 |
二、研究思路与创新点 |
第一章 孝妇河流域的文化与文学 |
第一节 孝妇河流域的地理、历史概况 |
一、孝妇河流域的地理概况 |
二、孝妇河流域与齐鲁文化之关系 |
第二节 颜神故事的流变与孝妇文化 |
一、北宋之前的颜文姜故事 |
二、宋元时期孝妇被敕封 |
三、明清时期颜神的撰铭与祭拜 |
四、孝妇河文化对文学家族的影响 |
第三节 孝妇河流域文化的独特性 |
一、孝妇河畔的家族园林 |
二、雅俗交融的文学 |
三、历代士人对孝妇河的吟咏 |
第二章 孝妇河流域文学家族的仕宦与文学 |
第一节 明万历至明末文学家族的起兴 |
一、明万历前后家族的崛起 |
二、明末家族的发展 |
第二节 明末清初文学家族的沉浮 |
一、明清易代与家族的选择 |
二、明清鼎革对孝妇河家族的影响 |
三、清初文学家族的仕宦与中兴 |
第三节 仕宦家族的文学之路 |
一、藏书丰富与家风优良 |
二、家学渊源与学业修养 |
第四节 文学家族着述略考 |
一、益都(颜神)赵氏着述考 |
二、淄川高氏着述考 |
三、淄川张氏着述考 |
四、益都(颜神)孙氏着述考 |
五、新城王氏家族着述考 |
第三章 孝妇河流域文学家族多元关系研究 |
第一节 文学家族联姻关系研究 |
第二节 孝妇河文学家族师生关系 |
一、生员与座师 |
二、受业弟子 |
三、私淑弟子 |
四、后世门生 |
第三节 孝妇河文学家族宦友关系 |
第四节 孝妇河文学家族文学交游关系 |
第四章 孝妇河文学家族诗歌创作之间的多样影响 |
第一节 赵氏家族与王氏家族世系间的交叉影响 |
一、王象春、王象艮、王象明与赵进美 |
二、赵进美对王士禄、王士禛的影响 |
三、王士禛与赵执信的和而不同与“谈龙”公案 |
四、王士禛对赵执端的正向影响 |
第二节 高氏、王氏、张氏家族的传承关系 |
一、高玮、高珩对王士禛的启发 |
二、王士禛对张笃庆的直接影响 |
三、张元受王士禛的间接影响 |
第三节 孙廷铎与赵进美、王士禛诗学趣味的一致性 |
第五章 孝妇河家族在其他文体创作上的相互影响 |
第一节 赵氏家族与王氏家族的词作 |
一、王士禛评点赵进美的小令 |
二、王氏家族的词学渊源 |
三、王士禄与赵执信词作中的身世之感 |
第二节 赵进美与高珩的戏曲创作 |
一、赵进美散曲、杂剧的诗化与雅化 |
二、赵进美与高珩戏曲中的佛教思想 |
第三节 孝妇河家族在散文创作上的相互影响 |
一、赵进美与王士禛的纪游散文 |
二、孙廷铨与赵执信的纪游、考证散文 |
三、赵执信对王士禛散文的吸收 |
第六章 孝妇河家族与蒲松龄、唐梦赉的文学关系 |
第一节 王士禛与蒲松龄在文学上的双向互动 |
一、王氏家族及王士禛对蒲松龄的影响 |
二、蒲松龄对王士禛“谈异”笔记的影响 |
第二节 淄川文学家族与蒲松龄创作之关系 |
一、《聊斋志异》取材于高氏、毕氏家族 |
二、毕木的词曲对蒲松龄俚曲的启发 |
三、高珩与蒲松龄相互之间的序跋题词 |
第三节 高氏家族与唐梦赉在诗文上的交叉影响 |
一、唐梦赉受高珩诗风的浸染 |
二、唐梦赉对高之騱诗风转变的影响 |
三、高珩与唐梦赉的济世之文 |
结语 |
附录 |
附录一: 孝妇河流域图 |
附录二: 孝妇河流域文学家族世系简表 |
附录三: 孝妇河流域文学家族联姻表 |
附录四: 赵进美年谱简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4)庚子事变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动机、对象与意义 |
二、相关研究文献探讨 |
三、研究方法、思路 |
第一章 庚子事变文学创作背景综述 |
第一节 义和团运动的兴起 |
第二节 庚子国祸 |
第三节 嘉道以来经世思潮的勃兴与文学观念的变革 |
第二章 庚子事变的诗歌抒写 |
第一节 庚子诗人与诗歌文献 |
第二节 庚子事变诗歌的“诗史”价值 |
第三节 庚子事变诗歌的叙事艺术 |
第三章 庚子事变时期诗人的心路历程 |
第一节 对外心态之转折——从求战到求和 |
第二节 济世无门的失落心态——以蒋楷、李希圣、易顺鼎为例 |
第三节 “黍离麦秀孤臣泪”——乱世之中诗人的孤独心态 |
第四章 关于慈禧太后、珍妃的诗歌 |
第一节 “褒姒灭周天丧乱,离骚忧国语涕洟”——关于慈禧太后的诗 |
第二节 “堪怜一夕哀笳动,眢井长埋玉女魂”——关于珍妃的诗 |
第五章 《庚子秋词》论 |
第一节 《庚子秋词》的作者概论 |
第二节 《庚子秋词》的“愁情”含蕴 |
第三节 《庚子秋词》的“沉郁”词风 |
第六章 庚子事变题材的小说戏曲研究 |
第一节 《邻女语》——封建末世社会的全景图画 |
第二节 《恨海》——历史灾难下普通个体悲剧命运的展现与反思 |
第三节 《剑腥录》——“兼贻史料”与“自写风怀” |
第四节 宣传资产阶级革命的《孽海花续编》 |
第五节 《庚子国变弹词》——艺术化再现庚子事变的弹词 |
第六节 叙庚子事变的四部戏曲—《蜀鹃啼传奇》《武陵春传奇》《枯井泪杂剧》《燕支井》 |
结语 |
附录一:庚子事变诗人群体考论简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5)明清扬州城市发展和空间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文献综述 |
1.1.1 西方城市史学研究概况 |
1.1.2 中国城市史学研究概况 |
1.1.3 明清扬州研究概况 |
1.2 论文研究界定 |
1.2.1 研究时段界定 |
1.2.2 名词解释 |
1.3 选题意义和研究方法 |
1.4 论文研究的框架 |
第二章 明清扬州兴起和发展的原因探讨 |
2.1 明清扬州兴起与发展的地理因素 |
2.1.1 自然地理因素 |
2.1.2 大运河与明清扬州的发展 |
2.2 明清扬州兴起与发展的历史背景 |
2.2.1 唐宋以来的政治、经济格局 |
2.2.2 明清时期扬州兴起与发展的历史机遇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明清扬州文化与文化空间 |
3.1 府学与书院——扬州教育的兴盛 |
3.1.1 扬州府学 |
3.1.2 扬州书院 |
3.2 艺术与学术——扬州文化的繁荣 |
3.2.1 扬州戏曲 |
3.2.2 扬州学派 |
3.2.3 扬州画派 |
3.2.4 扬州刻书与印刷 |
3.3 多元与多层——扬州文化的特质 |
3.3.1 多元交融的移民文化 |
3.3.2 多层复合的扬州文化 |
3.4 扬州文化建筑及空间分布 |
3.4.1 虹桥修禊 |
3.4.2 文选楼 |
3.4.3 梅花书院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明清扬州宗教与宗教空间 |
4.1 明清扬州的宗教空间 |
4.1.1 佛教寺院 |
4.1.1.1 大明寺、鉴真纪念堂、平山堂 |
4.1.1.2 莲性寺、白塔 |
4.1.1.3 文峰塔 |
4.1.2 道教的宫观 |
4.1.2.1 武当行宫 |
4.1.2.2 蕃厘观(琼花观) |
4.1.3 伊斯兰教建筑 |
4.1.3.1 普哈丁墓 |
4.1.3.2 仙鹤寺 |
4.1.4 西方宗教的教堂 |
4.2 明清扬州宗教空间分布与城市影响 |
4.2.1 与商业的结合 |
4.2.2 与戏曲的结合 |
4.2.3 与娱乐的结合 |
4.2.4 与文化的结合 |
4.3 明清扬州城的正祀与民间祭祀 |
4.3.1 明清扬州的正祀 |
4.3.2 明清扬州的民间祭祀 |
4.4 明清扬州祠祀空间分布 |
4.5 明清扬州的祭祀特征 |
4.5.1 财神崇拜的流行 |
4.5.2 外地神只的渗入 |
4.5.3 对水、火神的崇祀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明清扬州社会生活与社会空间 |
5.1 明清扬州的人口规模及其阶层分布 |
5.1.1 人口规模 |
5.1.2 人口结构与职业状况 |
5.2 明清扬州的市民职业生活状况 |
5.2.1 盐商 |
5.2.2 手工业工匠 |
5.2.3 小商贩 |
5.2.4 艺人 |
5.2.5 从事服务行业者 |
5.2.6 务农的小民 |
5.3 会馆与扬州社会空间 |
5.3.1 明清扬州会馆的兴建和分布 |
5.3.2 明清扬州会馆的主要功能 |
5.3.3 明清扬州会馆建筑 |
5.4 明清扬州的岁时节令与庙会 |
5.4.1 传统的岁时节令 |
5.4.2 扬州的庙会 |
5.5 明清扬州社会公共空间 |
5.5.1 茶馆 |
5.5.2 浴室 |
5.5.3 街道 |
5.5.4 寺观 |
5.5.5 瘦西湖 |
5.5.6 教场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明清扬州城市外部空间形态与内部布局 |
6.1 城市空间形态学术视野扫描 |
6.1.1 中外城市形态学研究概述 |
6.1.2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三种思想体系 |
6.1.3 中世纪城市革命——中国古代城市内部结构的变革 |
6.1.4 中西方古代城市规划和空间形态的差异 |
6.2 明清扬州城市外部空间形态及其演变 |
6.2.1 从邗城到明清扬州城“跃迁式”空间形态演变 |
6.2.1.1 春秋邗城 |
6.2.1.2 汉广陵城 |
6.2.1.3 唐代扬州两重城 |
6.2.1.4 宋代扬州三城 |
6.2.1.5 明清扬州双城 |
6.2.1.6 思考一:为何明清扬州城市规模没有超越唐、宋时期 |
6.2.1.7 思考二:为何古代扬州城市空间形态是“跃迁式”的发展 |
6.2.2 明清扬州城的“双城”空间形态演变 |
6.2.2.1 1357年~1370年——旧城空间形成 |
6.2.2.2 1370年~1555年——旧城空间的成熟和新城空间的初步形成 |
6.2.2.3 1556年~1662年——“一水分新旧,东西两座城”的双城格局形成 |
6.2.2.4 1662年~1850年——双城格局的成熟和城市郊区化扩展 |
6.3 明清扬州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与布局 |
6.3.1 城市规划布局 |
6.3.2 城市功能分区 |
6.4 明清扬州城市空间形态特征 |
6.4.1 城市空间的扩张性——动态特性 |
6.4.2 城市空间的高密性——静态特性 |
6.4.3 城市空间的混杂性——社会特性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明清扬州城市内部空间形态要素 |
7.1 明清扬州城墙——空间形态之边界 |
7.1.1 城墙规模和结构 |
7.1.2 城墙防御体系和城门 |
7.1.3 城墙修筑的经费来源 |
7.1.4 城墙的消亡 |
7.2 明清扬州道路、水系和桥梁——空间形态之骨架 |
7.2.1 道路系统和分布 |
7.2.2 河网与水系 |
7.2.3 桥梁 |
7.3 明清扬州街区——空间形态之区域和肌理 |
7.3.1 街区空间形态与肌理 |
7.3.2 街坊空间结构构成 |
7.3.3 街巷空间 |
7.4 明清扬州空间标志——空间形态之节点 |
7.4.1 四望亭 |
7.4.2 文昌阁 |
7.4.3 东圈门、南圈门、北圈门 |
7.4.4 大东门、小东门 |
7.5 明清扬州居住建筑——空间形态之基本单元 |
7.5.1 建筑总平面布局 |
7.5.2 建筑结构和构造 |
7.5.3 建筑外观和建筑风格 |
7.6 明清扬州园林——空间形态之文化景观 |
7.6.1 扬州园林的空间分布 |
7.6.2 扬州园林的历史发展 |
7.6.3 扬州园林的园林艺术 |
7.7 明清扬州衙署建筑——空间形态之重要单元 |
7.7.1 明清扬州衙署建筑的空间分布 |
7.7.2 明清扬州衙署建筑实例 |
7.8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明清扬州城市发展保障体系 |
8.1 扬州城市灾祸 |
8.1.1 扬州火灾记录 |
8.1.2 扬州水旱灾害记录 |
8.1.3 扬州城的战争灾害 |
8.2 扬州城市防火 |
8.2.1 建筑防火 |
8.2.2 防火、救火措施 |
8.2.3 消防机构与设施 |
8.3 水旱灾害防御与赈灾措施 |
8.3.1 灾害来源 |
8.3.2 疏浚河道,修建堤、坝、闸的防洪措施 |
8.3.3 赈灾措施 |
8.4 扬州城的社会保障系统 |
8.4.1 明清时期扬州的仓储 |
8.4.2 明清时期扬州的善会、善堂 |
8.5 本章小结 |
结论 |
附录1 历代志书所附扬州城图 |
附录2 扬州历代修城历史一览表 |
附录3 乾隆皇帝巡视过的私家园林 |
附录4 18世纪两淮盐务官员等级 |
附录5 有关扬州古城保护现状和规划图 |
参考文献 |
考古报告 |
基本古籍 |
专着 |
期刊论文 |
学位论文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附表 |
(6)竹枝词的社会史解读 ——以近代北京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缘起与意义 |
1.选题缘起 |
2.选题意义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1.时间界定 |
2.空间界定 |
(三)相关研究综述 |
1.竹枝词研究现状 |
2.竹枝词研究的基本趋势与展望 |
3.北京竹枝词研究综述 |
(四)基本结构与思路 |
(五)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一、北京竹枝词的文献类析 |
(一)作品概况 |
1.群聚的时段分布 |
2.鲜明的文艺特征 |
3.丰富的内容题材 |
4.多元化的创作群 |
(二)清末民初北京竹枝词创作繁盛的原因 |
1.独有的政治素材 |
2.深厚的文化积淀 |
3.适时的思想革新 |
(三)北京竹枝词文本编撰考述 |
1.《中华竹枝词全编(北京卷)》纠缪 |
2.《中华竹枝词全编(北京卷)》补遗 |
二、竹枝词的社会史解读之一:北京市民饮食生活结构及其文化特色 |
(一)家居饮食结构 |
1.“迸齿泥沙老米香”:日常饮食质优类全 |
2.“咬春萝卜咬秋瓜”:节日食俗丰富多彩 |
3.“三分味苦七分甜”:饮食生活苦乐参半 |
(二)饮食市场结构 |
1.“何处卖茶兼卖酒”:综合与专业饮食店分明 |
2.“沿街卖遍货声扬”:饮食摊点商贩机动灵活 |
3.“茶楼酒肆近倡寮”:茶馆酒肆盛行北京城乡 |
(三)饮食文化特色 |
1.“各处全开狍鹿棚”:多地区聚集 |
2.“哈尔巴同打辣酥”:多民族杂糅 |
3.“两洋风味一家开”:中西餐并立 |
三、竹枝词的社会史解读之二:北京城市交通的近代转型 |
(一)交通工具 |
1.“四轮飙举马如飞”:传统代步工具的沿革 |
2.“天外飞来风鹤声”:现代交通工具的出现 |
3.“行驶如飞似虎狼”:市民的抉择与适应期 |
(二)道路建设 |
1.“黄沙如粉满街飞”:传统马路的弊病 |
2.“新修马路平如砥”:现代道路的修筑 |
3.“绿杨垂柳马缨花”:道路美化与养护 |
(三)交通法规 |
1.“香车宝马乱如麻”:交通法规意识的匮乏 |
2.“条条路线分明甚”:现代交通法规的建立 |
3.“市巷通衢自指挥”:交通管理机构与群体 |
四、竹枝词的社会史解读之三:京剧与北京市民娱乐生活 |
(一)北京市民与京剧的形成 |
1.“年年岁岁出新编”:促成花雅竞艳 |
2.“都下传闻数十年”:推动徽班成长 |
3.“二奎今日已沦亡”:驱使徽汉合流 |
(二)北京市民观戏时间分布 |
1.“执事排来异样新”:喜庆大事 |
2.“广场百戏上元齐”:节令假日 |
3.“寿筵公宴不时开”:社交宴会 |
(三)北京市民观戏空间分布 |
1.“到处戏园人坐满”:专门戏园 |
2.“且听小戏上茶楼”:茶楼茶园 |
3.“畅音阁里趁新装”:宫廷堂会 |
(四)观戏人身份考略 |
1.“典衣看戏是京师”:普通市民 |
2.“学士神驰小月香”:文人雅士 |
3.“宦款游来气焰熏”:贵胄官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主要获奖情况 |
(7)近代天津寓公群体研究(1912~1937)(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缘起与意义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三、研究对象及相关说明 |
四、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第一章 近代天津开埠与寓公群体的形成 |
第一节 天津开埠与租界的发展 |
一、天津开埠与近代化的起步 |
二、租界的设立 |
第二节 天津寓公的出现与壮大 |
一、寓公群体产生的阶段分析 |
二、寓公群体的整体分析 |
第二章 天津寓公的主要活动 |
第一节 寓公的政治失意与谋求再起 |
一、寓公与地方政局 |
二、寓公与中央政局 |
三、溥仪筹谋复辟大业 |
第二节 寓公在经济上的逐利与开拓 |
一、寓公聚敛的大量财富 |
二、寓公投资的产业选择 |
三、投资寓公代表及绩效分析 |
第三节 寓公对社会活动的有限参与 |
一、赈灾恤民 |
二、投身文化教育事业 |
三、参与诵经活动 |
第三章 天津寓公的个人与家庭生活 |
第一节 寓公的个人生活 |
一、修身养性、着述立说 |
二、崇信道教与佛教 |
三、生活规律、乐其所好 |
第二节 寓公的家庭生活 |
一、购置房产、居住奢华 |
二、挥霍财富、遭人勒索 |
三、家庭纠纷、诉至公堂 |
四、生活拮据、节衣缩食 |
第三节 寓公家族间的联姻 |
一、家族联姻、相互攀援 |
二、婚礼奢华、婚姻自由 |
第四章 天津寓公群体与时局 |
第一节 寓公与南京国民政府 |
一、南京国民政府对寓公由打压到拉拢 |
二、多数寓公依然关心时局 |
第二节 寓公对日的不同态度 |
一、卖国求荣 |
二、保持晚节 |
第五章 寓公群体的消解与影响 |
第一节 寓公的谢幕与时人的回应 |
第二节 晚年命运各异的寓公 |
结语 动荡时代权势的延续与消亡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8)向忠发沉浮新解密(上)(论文提纲范文)
一初涉风雨 |
二疾恶如仇 |
三崭露头角 |
四船帮大哥 |
五组织罢工 |
六党国代表 |
七名闻遐迩 |
八跻身中央 |
九国际红人 |
十跃居巅峰 |
(9)黄濬诗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目录 |
绪论 |
一、论文选题的理由或意义 |
二、该选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
三、本选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一章 黄濬之家世与生平 |
第一节 黄濬之家世背景 |
第二节 黄濬之生平及其着述概述 |
一、黄溶之生平事迹 |
二、黄溶之着述概述 |
第二章 黄濬之诗学渊源与诗学思想 |
第一节 黄溶之诗学渊源 |
第二节 黄溶之诗学思想 |
一、崇尚宋诗的诗学祁向 |
二、私淑陈三立 |
三、作诗应首辩声律,巧用双声叠韵 |
第三章 黄濬诗歌之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 |
第一节 黄濬诗歌之思想内容和风格流变 |
一、辛亥之前,清新俊逸 |
二、国变之后,慷慨怅惘 |
三、复出为官,沉着苍秀 |
第二节 黄濬诗歌之艺术特色 |
一、学问富赡,用典隶事 |
二、造句清新,摹景真切 |
三、斗韵律,炼字句 |
四、纪事性强 |
第四章 黄溶在同光体中的地位 |
第一节 从传媒视角看黄溶诗歌在文坛流布情况——以《青鹤》、《庸言》、《东方杂志》为观照 |
第二节 黄溶诗在同光体中的地位 |
一、“北来莫问新人物,邺下风流尽付君”——黄溶诗歌在同光体耆宿中的影响 |
二、“杜、韩之骨干,兼苏、黄之恢诡”——黄溶诗歌在同光体平辈诗人中的影响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黄冈城市空间营造研究 ——基于多民族融合的儒禅文化视野下的空间博弈(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基于微观的长江流域城市营造个案研究 |
1.2.2 基于和合意境的城市建设理想的探索 |
1.3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3.1 城市形态 |
1.3.2 空间生产和权力 |
1.3.3 城市空间营造 |
1.4 国内外城市空间理论研究 |
1.4.1 国外的城市空间研究 |
1.4.2 国内的城市空间研究 |
1.5 研究对象、范围、概况 |
1.5.1 研究对象 |
1.5.2 研究范围 |
1.5.3 城市概况 |
1.6 研究方法、框架与论文创新点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框架 |
1.6.3 论文创新点 |
第2章 战国以前黄冈城市空间营造研究 |
2.1 大别之名与五水之地 |
2.2 远古印记 |
2.2.1 史前及旧石器时代遗址 |
2.2.2 新石器时代村庄遗址 |
2.2.3 石器与陶器 |
2.2.4 神话与图腾 |
2.3 觅踪商周 |
2.3.1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
2.3.2 青铜与战争 |
2.3.3 从茅茨土阶到建城卫国 |
2.3.4 麻城余家寨西周城堡 |
2.3.5 蕲春毛家咀城 |
2.4 原始城市和聚落的选址和形态 |
2.4.1 “我从山中来”到“小河文明” |
2.4.2 从风水布局到“幻方”之城 |
2.5 小结 |
第3章 战国到五代十国时期黄冈城市空间营造研究 |
3.1 建制更迭,烽火边城 |
3.2 社会文化背景 |
3.2.1 六次移民,两度国都 |
3.2.2 文化与宗教 |
3.3 战国邾城的空间营造研究 |
3.3.1 邾城遗址 |
3.3.2 体:洛邑型方形国都 |
3.3.3 面:从井田到闾里 |
3.3.4 线:道路不必中准绳 |
3.3.5 点:民居和墓葬 |
3.4 赤壁之争与长江变迁 |
3.5 唐代黄州城的探源 |
3.5.1 体:两府并治重心南移 |
3.5.2 面:没有城墙萧瑟孤城 |
3.5.3 线:野径和驿道 |
3.5.4 点:佛教从林 |
3.6 小结 |
第4章 宋代到晚清时期黄冈城市空间营造研究 |
4.1 宋元明清的建制更迭 |
4.1.1 从蕲黄并治到蕲黄合一 |
4.1.2 四进两出,城市兴废 |
4.2 社会文化背景研究 |
4.2.1 宋之寒食生活 |
4.2.2 渡口和商贸 |
4.2.3 士绅阶层的形成 |
4.2.4 里坊和保甲制度 |
4.3 黄州宋城 |
4.3.1 宋城遗址的考古 |
4.3.2 体:双中心结构 |
4.3.3 面:朝案格局 |
4.3.4 线:水陆交通 |
4.3.5 点:名楼、寺院、雪堂、亭子及其他 |
4.4 明清古城 |
4.4.1 体:内聚型单核 |
4.4.2 面:金汤甲诸郡 |
4.4.3 线:街道和驿道 |
4.4.4 点:府衙、学宫、书院、青云塔及其他 |
4.5 黄州赤壁 |
4.6 蕲黄干堤与围垸屯田 |
4.7 小结 |
第5章 1859-1919黄冈城市空间营造研究 |
5.1 晚清社会背景 |
5.1.1 落日栖霞 古城涵晖 |
5.1.2 太平天国运动 |
5.2 激烈的文化碰撞 |
5.2.1 教案冲突 |
5.2.2 新式学堂 |
5.3 晚清的工商经济 |
5.3.1 自然经济和社会结构的解体 |
5.3.2 工商业的发展和阶层分异 |
5.4 晚清城市建设 |
5.4.1 体:首位度极高的地方中心 |
5.4.2 面:“内三外五”的街区 |
5.4.3 线:狭窄的方格网街巷 |
5.4.4 点:衙署、学宫、祠堂、民居、戏台 |
5.5 古黄八景 |
5.6 港口交通 |
5.7 小结 |
第6章 1919-1949黄冈城市空间营造研究 |
6.1 社会文化背景研究 |
6.1.1 建制变化 |
6.1.2 众鬼日行 |
6.1.3 西洋文化及沙漏结构 |
6.2 民国的经济和基础设施 |
6.2.1 民族经济的发展 |
6.2.2 电力企业的发展 |
6.3 民国城市营造特征 |
6.3.1 体:地方小城镇的崛起 |
6.3.2 面:最初的理想蓝图 |
6.3.3 线:道路改造与公路建设 |
6.3.4 点:民居的变化 |
6.4 港口的发展 |
6.5 小结 |
第7章 1949-1979黄冈城市空间营造研究 |
7.1 社会和城市发展背景 |
7.1.1 新时期的行政建制 |
7.1.2 权威政治和城市发展 |
7.1.3 集中分配和单位社会 |
7.1.4 单一商业和票据生活 |
7.2 计划经济时代的城市营造特征 |
7.2.1 体:行政和工业挂帅的城市建设 |
7.2.2 面:七五年城市规划蓝图 |
7.2.3 线:道路和公路建设 |
7.2.4 点:新式建筑 |
7.2.5 港口的发展 |
7.3 小结 |
第8章 1979-2009黄冈城市空间营造研究 |
8.1 社会和城市发展背景 |
8.1.1 行政建制变化 |
8.1.2 转型期的社会经济特征 |
8.2 1979-1991年转型期城市营造 |
8.2.1 转型期的城市发展 |
8.2.2 转型期的城市规划 |
8.2.3 转型期的城市空间特征 |
8.3 1992-2009年市场经济时期城市营造 |
8.3.1 市场经济时期的城市建设活动 |
8.3.2 市场经济时期的城市规划 |
8.3.3 历年总体规划的回顾 |
8.3.4 市场经济时期的城市空间特征 |
第9章 黄冈城市空间演变的动力机制和轨迹研究 |
9.1 农业社会黄冈城市空间演变的动力机制和轨迹 |
9.1.1 农业社会影响城市空间营造的因素 |
9.1.2 农业社会城市空间演变的轨迹 |
9.2 工业社会黄冈城市空间演变的动力机制和轨迹 |
9.2.1 工业社会影响城市空间营造的因素 |
9.2.2 工业社会城市空间演变的轨迹 |
9.3 后工业时代空间营造的驱动力 |
9.3.1 后工业时代空间营造的驱动力 |
9.3.2 后工业时代空间营造影响因素 |
第10章 黄冈城市空间未来发展的预测与建议 |
10.1 机遇与挑战 |
10.1.1 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 |
10.1.2 交通发展面临的问题 |
10.1.3 城区空间布局的问题 |
10.1.4 外部动力机制 |
10.2 黄冈城市空间发展的预测 |
10.2.1 体:团-黄-浠簇团结构 |
10.2.2 面:跳跃式组团发展 |
10.2.3 线:高效的综合交通系统 |
10.2.4 点:城市绿心的构造 |
10.3 旧城的保护与更新 |
10.3.1 人文资源的梳理 |
10.3.2 多元文化的理念 |
10.3.3 基于儒禅文化的城市设计 |
中外文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汉口近郊韩家墩地方轶事(论文参考文献)
- [1]李德全与中国妇女抗日救亡运动(1931-1945)[D]. 周帆. 华中师范大学, 2021
- [2]《历朝杭郡诗辑》整理与研究[D]. 李佩瑜.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2)
- [3]明末清初山左孝妇河流域文学家族关系研究[D]. 马瑜理. 山东大学, 2019(09)
- [4]庚子事变文学研究[D]. 李柏霖. 山东大学, 2018(11)
- [5]明清扬州城市发展和空间形态研究[D]. 杨建华. 华南理工大学, 2015(04)
- [6]竹枝词的社会史解读 ——以近代北京为例[D]. 王富盛. 安徽师范大学, 2015(06)
- [7]近代天津寓公群体研究(1912~1937)[D]. 胡雪涛. 华中师范大学, 2014(01)
- [8]向忠发沉浮新解密(上)[J]. 熊廷华,段明. 今古传奇(单月号), 2014(05)
- [9]黄濬诗歌研究[D]. 陈琼莲. 福建师范大学, 2014(03)
- [10]黄冈城市空间营造研究 ——基于多民族融合的儒禅文化视野下的空间博弈[D]. 贺治民. 武汉大学, 201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