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稻浅湿间歇灌溉适宜间歇天数的试验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马世浩,杨丞,王贵兵,张赓,李小坤[1](2021)在《水稻节水灌溉技术模式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为了应对水资源紧缺对水稻生产的威胁,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外水稻科技工作者对水稻节水灌溉技术或模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缺少系统地比较以及根据不同区域实际田间情况进行节水效果的评价梳理。本文采用文献数据分析的方法,综述了几种常见的水稻节水灌溉技术模式,比较了不同技术模式在节水和增产效果上的差异及其优、缺点。结果表明,"浅湿晒灌溉"的增产效果较好,但对田块的要求较高,并且难以确定灌溉定额;"间歇灌溉"的节水效果较好,但操作复杂,推广性差;"控制灌溉"能提高水稻的抗逆性,但没有统一的灌水指标;"适雨灌溉"节水效果较好,但增产效果一般;"滴灌"能提高水肥利用率,但可能会导致产量降低。综合来看,"滴灌"和"控制灌溉"适合在北方稻区推广,"蓄雨型灌溉"技术具有较大的节水和增产潜力,适合在南方稻区推广。
钱浩宇[2](2021)在《大气二氧化碳与主要农艺措施对水稻生长及稻田甲烷排放的综合效应》文中提出水稻(Oryza sativa L.)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口粮作物,而稻田是全球第二大温室气体甲烷(CH4)的主要排放源之一,所以水稻丰产与CH4减排的协同至关重要。到本世纪末,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升高(e CO2)趋势已经难以遏制。CO2作为水稻光合作用的底物,e CO2会促进水稻生长,进而可能刺激CH4排放;此外农艺措施对水稻生长和CH4排放同样具有调控作用。然而,至今关于e CO2与农艺措施对水稻生长和稻田CH4排放的综合效应认识尚不甚清楚。为此,本文在荟萃(Meta)分析的基础上,借助步入式人工气候室及开顶式植物生长室开展盆栽试验,研究了CO2浓度与水稻品种、秸秆利用、氮肥用量、水分管理等主要农艺措施对水稻生长、土壤碳氮、CH4排放及其相关土壤微生物的综合效应,并探讨了其潜在的互作机制。本研究获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CO2浓度与农艺措施存在显着的互作效应。Meta分析表明,水稻品种类型、秸秆管理、氮肥用量和水分管理等主要农艺措施均显着影响e CO2对水稻生长和CH4排放的效应,其中品种类型和秸秆管理分别起主导作用。(2)CO2浓度升高对不同类型品种的水稻生长及CH4排放的效应差异显着。在e CO2下,杂交籼稻(五优308)的光合速率及分蘖的增幅均高于常规粳稻(宁粳7号)和常规籼稻(绿银占),其生物量和产量增幅分别达到43%和85%;同时,其根生物量和耕层土壤可溶性有机碳(DOC)含量的增幅分别达到82%和27%,为产甲烷菌提供充足底物,导致五优308的CH4排放增幅达到117%,显着高于其它品种。(3)秸秆管理显着影响CO2浓度升高对CH4排放的促进效应。e CO2显着促进水稻生长,但秸秆管理不影响e CO2对水稻生长效应的大小。不加秸秆时,e CO2显着提高产甲烷菌丰度达59%~70%,但不影响甲烷氧化菌,导致CH4排放显着增加;在秸秆还田时,e CO2增加甲烷氧化菌丰度27%~77%,对甲烷产生菌的影响不显着,导致CH4排放呈降低趋势。据此预测,在目前稻田秸秆利用状况下,未来e CO2对全球稻田CH4排放的提高效应仅为3.7%。(4)氮肥用量与CO2浓度对水稻生长及CH4排放的综合效应显着。随着氮肥用量增加,e CO2对水稻生长的促进效应随之提高。在本试验条件内,N>150kg hm-2时,e CO2显着促进水稻根系生长,进而提高耕层含氧量,促进CH4氧化,维持CH4的减排效应。(5)水分管理显着影响CO2浓度升高对CH4排放的促进效应。e CO2均显着促进水稻生长,但不同水分管理不影响e CO2对水稻生长的效应大小。持续淹水下,e CO2显着提高CH4排放46%~50%;而间歇灌溉下,由于土壤氧化还原电位(Eh)提高,产甲烷菌生长受限,e CO2对CH4排放的影响不显着。可见,在秸秆还田、间歇灌溉等现代稻作措施大面积推广的情景下,过去的研究可能高估了大气CO2浓度升高对稻田CH4排放的促进效应。本研究结果有望降低对未来气候条件下水稻产量和稻田甲烷排放变化预测的不确定性,并为应对气候变化的水稻丰产与甲烷减排稻作技术创新提供理论依据与途径。
李健陵[3](2018)在《水氮管理方式对水稻生长发育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文中指出为了筛选出既能增产又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稻田水氮管理措施,本研究采用以下5个处理:(1)普通尿素+常规灌溉(U+CI),对照;(2)普通尿素+薄浅湿晒节水灌溉(U+SWD);(3)树脂包膜控释氮肥+薄浅湿晒节水灌溉(CRU+SWD);(4)碧晶尿素(含0.5%2-氯-6-三氯甲基吡啶)+氢醌+薄浅湿晒节水灌溉(NU+HQ+SWD);(5)EM菌剂+普通尿素+薄浅湿晒节水灌溉(EM+U+SWD)。结果如下:(1)与U+CI相比,U+SWD处理提高了晚稻灌浆结实期叶片SPAD值、叶面积指数和生物量,对早稻无显着影响;抑制了无效分蘖,早稻和晚稻成穗率提高6.0%-8.8%。与U+SWD相比,CRU+SWD和NU+HQ+SWD处理增加了早晚稻株高、生育后期叶片SPAD值和叶面积指数以及生物量,进一步抑制无效分蘖;EM+U+SWD处理对早稻生长带来一定影响,晚稻效果不明显。(2)与U+CI相比,U+SWD处理降低了早稻的结实率,产量降低3.5%-6.7%,但差异不显着;提高了晚稻穗粒数,增加了7.6%-8.5%产量。与U+SWD相比,CRU+SWD和NU+HQ+SWD处理增加了早稻穗粒数以及晚稻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和穗粒数,获得了更高的产量;EM+U+SWD处理的早稻产量增加2.0%-7.6%,晚稻无显着差异。(3)与U+CI相比,U+SWD处理显着地减少12.6%-44.9%种植季CH4排放量,CRU+SWD、NU+HQ+SWD和EM+SWD处理进一步减少种植季CH4排放,早稻和晚稻分别以CRU+SWD和NU+HQ+SWD处理减排效果最好。早稻季实行薄浅湿晒灌溉能够减少晚稻犁田期CH4排放量,施用树脂包膜控释氮肥、碧晶尿素+氢醌有利于冬闲期稻田吸收大气CH4。(4)灌溉方式的改变引起稻田CH4和N2O排放此消彼长。与U+CI相比,U+SWD处理显着地增加早晚稻种植季N2O排放量。与U+SWD相比,CRU+SWD、NU+HQ+SWD和EM+SWD处理种植季N2O排放量下降14.5%、27.2%和12.6%,但CRU+SWD、NU+HQ+SWD处理增加了晚稻犁田期和休闲期N2O排放量。(5)与U+SWD和U+CI相比,CRU+SWD和NU+HQ+SWD处理的土壤有机碳固定速率加快,EM+U+SWD处理略有下降。总体而言,薄浅湿晒节水灌溉具有减少稻田净温室气体排放量的作用,减排效果视不同氮肥种类而定。与U+CI相比,U+SWD处理净温室气体排放量显着地下降了19.8%。CRU+SWD、NU+HQ+SWD和EM+U+SWD较U+SWD进一步降低6.8%-37.5%净温室气体排放量,具有更低的排放强度。(6)与U+CI相比,U+SWD处理提高了60.8%-83.5%灌溉水分利用效率和29.6%-57.8%总水分利用效率,早稻季的氮肥利用效率略有下降但差异不显着,显着地增加了晚稻氮肥利用效率。与U+SWD相比,CRU+SWD、NU+HQ+SWD和EM+SWD处理进一步增加水分和氮肥利用率。综上所述,薄浅湿晒节水灌溉或者配合施用树脂包膜控释氮肥、碧晶尿素+氢醌、EM菌剂,是实现稻田温室气体减排和保证水稻产量可持续稳增双目标的可行技术。
刘佳[4](2017)在《江淮丘陵区水稻节水潜力研究》文中认为安徽省是水稻生产大省,江淮丘陵区是安徽省重要的水稻种植区,现阶段水资源供需矛盾成为了粮食生产的一个重要限制因素。在这样背景下,如何高效利用有限的水资源生产出更多的粮食,满足粮食对人们的需要显得尤为重要。为探求不同灌溉制度下水稻需水量和需水规律,本人于2014年和2015年在安徽省水利科学研究院肥东农水综合试验站开展水稻浅湿灌溉试验,通过设计水稻种植过程中不同生育期落干灌溉方式和全程浅湿灌溉方式的的不同灌溉处理作对比,以实测日耗水量和产量等数据为依据对江淮丘陵区水稻不同灌溉处理下的耗水规律、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进行分析,并绘制各生育阶段落干天数与增产率关系曲线。结果表明:水稻在不同生育时期,不同落干天数灌溉处理下,水稻耗水量都比全程浅湿灌溉处理下不落干耗水量小,随着落干天数的增加水稻耗水量有逐渐减少趋势,由2014年水稻浅湿灌溉试验数据分析可得水稻四个生育期节水率大小顺序为:抽穗开花期>分蘖期>拔节孕穗期>成熟期;2015年水稻四个生育期节水率大小顺序为:抽穗开花期>拔节孕穗期>分蘖期>成熟期;水稻落干处理结束后水稻的耗水量往往会出现反弹现象,在落干处理结束后的短时间内,水稻日耗水量会比落干时候大;拔节孕穗期和抽穗开花期是日耗水量较多的生育期,在这两个生育期落干处理节水效果最明显,节水率在14.5%53.3%之间;随着落干天数的增加,水稻产量也逐渐增加,但是落干天数进一步增加反而会使增产率减少,尤其成熟期过度控水还可能导致减产,产量增幅在-18%34.9%之间;单从产量来看,水稻浅湿灌溉分蘖期、拔节孕穗期、抽穗开花期、成熟期适宜落干天数分别为46d、34d、34d、3d。结合本地区现有生产条件、农时、气象条件,不同生育期适当落干天数的浅湿灌溉很容易操作,更容易被用户接受,较容易推广。
王孟雪,张忠学[5](2015)在《适宜节水灌溉模式抑制寒地稻田N2O排放增加水稻产量》文中研究说明2014年在大田试验条件下,设置控制灌溉、间歇灌溉、浅湿灌溉及淹灌4种水分管理模式,采用静态暗箱-气相色谱法田间观测寒地水稻生长季N2O排放特征,研究不同灌溉模式对寒地稻田N2O排放的影响及N2O排放对土壤环境要素的响应,同时测定水稻产量,以期为寒地稻田N2O排放特征研究提供对策。结果表明:不同灌溉模式下N2O排放的高峰均出现在水分交替频繁阶段,水稻生育阶段前期,各处理N2O排放都处于较低水平,泡田期几乎无N2O排放。与淹灌相比,间歇灌溉使N2O排放总量增加47.3%,控制灌溉和浅湿灌溉使N2O排放总量减少40.7%和39.6%。寒地稻田N2O排放通量与土壤硝态氮含量关系密切,与土壤10 cm温度显着相关(P<0.05)。水稻生长期间各处理N2O排放顺序间歇灌溉>淹灌,二者均显着高于浅湿灌溉和控制灌溉(P<0.05)。各处理水稻产量以浅湿灌溉最低、其他方式差异不显着。可见,间歇灌溉有助于提高水稻产量,但会促进稻田N2O的排放。在综合考虑水稻产量及稻田温室效应的需求下,控制灌溉为最佳灌溉方式,应予以高度重视。该研究可为黑龙江寒地稻作区选择节水减排模式提供科学支撑。
徐佳,沈瑞[6](2015)在《不同生育阶段水分控制对浅湿间歇灌溉水稻株高及产量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研究不同生育阶段水分控制对浅湿间歇灌溉水稻株高及产量的影响。[方法]采用田间试验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试验方法,在水稻浅湿间歇灌溉条件下,在不同生育阶段进行水分控制,研究水稻株高及产量的变化情况。[结果]浅湿间歇灌溉处理下的水稻株高比常规灌溉118.1 cm要小,分别为93.1、98.2、109.2、100.5、109.3、101.5 cm,因此水稻具有较强的抗倒伏性;对最终产量来说,常规灌溉下水稻产量最高,全程浅水灌溉产量最低。分蘖期、拔节孕穗期、乳熟期分别进行水分控制的水稻平均产量分别为5 702.0、7 208.0、6 046.5 kg/hm2。[结论]水稻前后期生产中水分条件显得尤为重要,中期可进行适度的水分亏缺。
王喜华[7](2012)在《吉林省水稻节水灌溉与水分管理的技术与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水稻灌溉历来都是耗水大户,传统的水稻灌溉都是长期的深水淹灌、漫灌,既浪费水,增产效果并不显着。因此,水稻灌溉节水潜力巨大。吉林省是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也是我国贫水省份之一。目前,吉林省的水稻种植,传统淹灌、漫灌份额大,现有的节水灌溉又以工程节水灌溉为主,而根据水稻作物的生理需水规律、土壤状况等条件下的水分管理模式等科技节水措施仍很少见,严重阻碍了吉林省水稻节水灌溉效果的大幅度提高。本文根据吉林省特定的自然气侯条件、水稻的生理需水规律及水稻田的土壤条件,于2011年在吉林省永吉县岔路河镇试验站开展了水稻的水分管理模式与非充分灌溉试验,获得了第一手资料,并根据试验资料,研究建立吉林省水稻田的优化灌溉制度和节水高产的水分管理模式,既要实现高产,又要节省水资源,同时还要使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本文选取了在吉林省应用广泛的超级稻作为试验品种,在吉林省永吉县岔路河镇开展了野外田间试验,经过2011年的实地观测,获取了第一手的试验资料。2.根据不同水分管理模式的对比试验,测坑试验以及水文气象等数据资料,求解了吉林省超级稻各生育期的蒸发蒸腾量,渗漏量,研究得出超级稻的各生育期需水、耗水规律,分析不同水分管理模式对超级稻的蒸发蒸腾量,渗漏量以及水稻最终产量的影响。研究表明拔节孕穗期和抽穗开花期是超级稻全生育期中的需水关键期。不同水分管理模式对超级稻的各生育期的蒸发蒸腾量、渗漏量以及产量影响是显着的。3.根据超级稻田间试验的气象、水文、作物及试验数据,对水稻生长模拟模型ORYZA2000进行参数调试与验证,确定该模型能用于吉林省地区超级稻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方面的模拟;同时利用调试检验好的ORYZA2000模型模拟分析超级稻在吉林省地区的不同水分管理模式下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形成过程,进行田面水层模拟、水量平衡要素以及水分生产率的模拟分析。最终得出经过调参及检验后的ORYZA2000模型可以用来模拟超级稻生长特点及稻田水量平衡状况,模型对吉林地区的超级稻的模拟具有较好的适应性。这是首次运用ORYZA2000水稻生长模拟模型对吉林省水稻在不同水分限制下的适应性做出了探讨。4.通过非充分灌溉试验资料,分析得出了超级稻需水规律,并对Jensen、Minhas、Blank、Stewart、Singh五种水分生产函数模型进行求解,确定Jensen水分生产函数模型为试验区最适宜的水分生产函数模型,得出的分蘖期、拔节孕穗期、抽穗开花期及乳熟期的水分敏感系数分别为:0.1104、0.2902、0.4924、0.107。5在得出超级稻水分生产函数的基础上,运用动态规划方法建立了吉林省超级稻非充分灌溉下的灌溉制度优化模型并进行求解,确定了不同的灌溉定额在超级稻各生育期的最佳分配量,可以把有限的水资源用到超级稻对缺水最为敏感的时期,能大幅度节约灌水量,提高水分生产率,对于指导吉林省超级稻的节水灌溉具有重要的意义。
聂晓[8](2012)在《三江平原寒地稻田水热过程及节水增温灌溉模式研究》文中提出三江平原是我国9大商品粮基地之一,在国家的粮食安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目前在黑龙江省新增200亿斤粮食的规划中,三江平原水田的种植面积还将继续扩大,在耕地面积增加的前提下,保持粮食稳定增产,提高单产也是保证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三江平原地下可开采水资源量已经达到极限,如何解决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是三江平原农业可持续发展亟待解决的紧迫问题。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湿地保护的角度以及未来灌溉成本考虑,发展节水增产灌溉农业将是未来的方向。本文对三江平原寒地稻田水分交换过程、蒸散发、以及稻田热量平衡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针对寒地稻作区农业的春季稻田土壤增温缓慢以及三江平原井灌水稻灌溉水温偏低,致使田间温度和土壤温度过低,影响水稻正常发育的问题,创新性地开展了一种适合三江平原寒地稻田的高效节水增产的水分调控模式—早期浅水增温结合中后期间歇灌溉模式(控I和控II)的研究,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三江平原寒地常规淹灌稻田水热交换过程三江平原寒地淹灌水田(试验中)水稻非生理生态需水(棵间蒸发和渗漏)占绝大部分(部分属无益耗水),2010年占到总耗水量的62%;三江平原寒地稻田蒸散发在蒸发旺盛期或蒸腾旺盛期出现最大值,2010年稻田蒸散量在蒸发旺盛期出现峰值,为7.0mm/d,2011年最大值出现在蒸腾旺盛期,为7.2mm/d。2010年和2011年稻田整个生育期内的的平均蒸散速率分别为5.7mm/d和5.5mm/d;传统淹灌处理稻田蒸散发主要受气象因素的影响,蒸散发与净辐射、空气温度和饱和水汽压差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59,0.64和0.62,均在0.05置信度水平显着相关;对三江平原寒地常规淹灌稻田的热量平衡的研究表明,太阳净辐射能的大部分都分配给蒸散发所带来的潜热交换。(2)三江平原寒地稻田实际蒸散估算方法评估波文比能量平衡法估算的蒸散发较实测蒸散发偏低9.1%,但总体有较好的相关性(R2=0.87),RMSE值为0.75mm/d,MAE值为0.64mm/d,与观测值的一致性指数d为0.79;利用校正的作物系数Kc值与Penman-Monteith模型得到的估算ET与实测ETa比较的结果表明, PM-Kc模型低估了2011年水稻生长中期和后期的累积ET,但其相对误差均小于10%,而2011年的生长初期,PM-Kc模型得到的累积ET比实测的累积ETa高19.3%,以2011年生长初期为例进一步分析PM-Kc模型与实际蒸散ETa的关系,展现了随着间隔日数的增加,RMSE、MAE有降低的趋势,一致性系数有提高的趋势,PM-Kc模型得到的7日平均模拟实际蒸散与实测蒸散数据最为接近。(3)早期浅水增温结合中后期间歇灌溉模式(控I和控II)的节水潜力通过改进灌溉方式,在对作物生理需水(蒸腾耗水)影响很小的情况下保持浅水层或土壤表层干燥是减少水稻耗水量和后期稻田排水量的一种主要措施,早期浅水增温结合中后期间歇灌溉的节水效果较显着:2010和2011年控I和控II稻田蒸散总量分别减少了9.6%10.3%、15.2%15.8%,耗水总量分别减少14.0%18.7%、20.5%23.4%,排水总量分别减少了14.4%30.4%、19.5%43.5%。(4)早期浅水增温结合中后期间歇灌溉模式(控I和控II)的增温增产潜力不同水层控制的早期浅水增温结合中后期间歇灌溉模式(控I和控II)田间建立浅水层或无水层,有利于0~15cm的表层土壤温度的提升,晴天各层土壤平均地温分别比对照淹灌要高出0.5℃1.2℃,尤其对以冷水灌溉的井灌稻区有着重要的意义。早期浅水增温结合中后期间歇灌溉模式可以促进水稻的有效分蘖,分蘖成穗率高,形成合理的高产群;控制无效分蘖,使得水稻光和产物用于穗生长,每穗实粒数增多,增大了水稻的“库”容,产量构成更合理,提高了收获期水稻地上生物量和籽实产量,2010年和2011年控I灌溉、控II灌溉的实际籽实产量分别增加9.4%8.6%、12.7%11.9%。
胡园园[9](2011)在《施肥与灌溉对水稻颖壳不闭合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水稻是安徽的主要粮食作物,全省水稻种植面积231万hm2,年均生产稻谷1580万t左右(2006年),水稻种植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全省粮食作物的33.3%和47.1%。在安徽省农业生产及国民经济中居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近年来,安徽省江淮丘陵地区出现了严重的水稻“颖壳不闭合”现象,造成水稻严重减产甚至出现绝收现象,严重挫伤了稻农的积极性。同时给农民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影响了安徽省的农业发展。本次研究主要是针对“颖壳不闭合”现象,根据水稻不同生育期所需营养特点,及不同水分需求特点,设计了有机无机复混肥结合科学施肥的方法、以及不同灌溉模式的试验方案,并在颍上、寿县、定远永康镇和西卅店采用小区试验和大田对比试验探讨了其对安徽省江淮丘陵地区水稻发生“颖壳不闭合”现象是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施用有机无机复混肥结合科学施肥方法(小区试验)对水稻“颖壳不闭合”现象的发生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以显着降低水稻颖壳不闭合发生率。颍上、寿县、定远永康及西卅店镇试验区OCF+sf处理(有机无机复混肥科学施肥处理)水稻颖壳不闭合发生率与CCF+cf处理(普通合肥常规施肥处理)相比降低了26.9%-39.7%,OCF+sf处理、CCF+cf处理水稻颖壳不闭合发生率与CK处理相比分别降低了53.0%-64.9%、14.3%-31.8%,差异性均达1%极显着水平;其中颍上县、定远永康的OCF+sf处理水稻颖壳不闭合发生率降低最为明显,分别为34.8%、34.7%,与CCF+cf相比达1%极显着水平。颍上县、寿县、定远永康及西卅店镇试验地区施肥处理(CCF+cf处理、OCF+sf处理)与未施肥处理CK相比,水稻株高、穗长差异达显着水平;其中寿县和定远西卅店OCF+sf处理与CCF+cf处理相比水稻穗长差异达1%极显着水平;各试验区CCF+cf处理、OCF+sf处理与CK处理相比、OCF+sf处理与CCF+cf处理相比水稻有效分蘖数差异均达到1%极显着水平。其中,OCF+sf处理与CCF+cf处理相比,水稻有效分蘖数增加了12.1-60.9个/m2。颍上、定远永康和西卅店镇OCF+sf处理水稻穗粒数为197.6-221.9粒/穗,与CCF+cf处理和CK相比差异极显着。而四个地区小区试验OCF+sf处理水稻结实率为66.3%-88.7%,与CCF+cf处理和CK相比差异均达极显着水平,其中定远永康镇OCF+sf处理水稻结实率与CCF+cf处理相比增加了39.9%。与CCF+cf处理相比OCF+sf处理水稻产量增产幅度为43.8%-66.6%,其中颍上县OCF+sf处理水稻增产效果最为明显, OCF+sf处理水稻产量与CCF+cf处理和CK相比差异均达极显着水平。说明有机无机复混肥科学施肥处理在提高水稻产量方面效果极为显着。大田对比试验颍上、寿县、定远永康镇和西卅店CCF+cf处理水稻颖壳不闭合发生率较高,分别为41.5%、51.9%、41.2%和43.8%,而OCF+sf处理分别为10.8%、22.4%、13.0%和15.1%,与CCF+cf处理相比减少28.2%-30.7%。各地区OCF+sf处理水稻每穗实粒数较CCF+cf处理平均增加了13.1-48.3粒,颍上和寿县水稻每穗实粒数增加较为明显; OCF+sf处理试验区水稻的千粒重较CCF+cf处理试验区增加了0.6-12g,其中定远永康镇水稻千粒重增加最为明显; OCF+sf处理试验区水稻产量均明显高于CCF+cf处理试验区水稻产量,其中颍上县、寿县OCF+sf处理水稻增产效果较明显,较CCF+cf处理分别增产67.3%、53.1%。不同灌溉模式处理水稻“颖壳不闭合”发生率的差异性是极显着的,其对水稻“颖壳不闭合”现象的发生有一定的影响。其中,浅湿间歇灌溉处理水稻“颖壳不闭合”发生率为13.7%,与其他三种处理相比分别减少5.97%、4.07%、2.47%,差异均达到1%极显着水平;湿润灌溉水稻“颖壳不闭合”发生率与CK处理、浅水灌溉处理相比分别减少3.50%、1.60%,差异达到5%显着水平;浅水灌溉处理水稻“颖壳不闭合”发生率与CK处理相比减少1.90%,差异达1%极显着水平。浅水灌溉处理水稻有效穗、每穗粒数、结实率及产量分别为178.35×104hm-2、143.36粒/穗、67.44%和4.50t,相对CK处理、湿润灌溉处理和浅湿间歇灌溉处理最低,处理间差异显着;其中,湿润灌溉处理水稻有效穗比浅湿间歇灌溉处理低0.337×104hm-2,差异显着,其他不同灌溉模式处理间水稻每穗粒数、结实率与产量差异均达显着水平。浅水灌溉相对CK处理水稻严重减产每公顷减产2.39t左右;相对CK处理,湿润灌溉处理水稻每公顷增产1.16t左右,浅湿间歇灌溉水稻每公顷可增产1.74t左右。
张身壮[10](2007)在《灌区节水农业问题研究》文中指出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本世纪影响全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农业是用水大户,占总用水量的70%,如何节水,发展节水农业,已成为世界各国发展农业的主攻方向。我国是世界上水资源极度缺乏的国家之一,是世界上最大水稻生产国和消费国,全国水稻产量约占粮食作物总产量的44%,水稻种植面积达3260万hm2,约占全国粮食作物总面积的29.1%。水稻是耗水大户,我国水稻用水量占到总用水量的62.5%。实行水稻节水灌溉,提高水分利用效率,是节水农业的核心内容之一,已成为我国保障粮食安全和国家安全、生态安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最重要措施之一。本文以安徽省淠史杭灌区为例,研究不同环境条件下水稻需水量和水分生产函数,有限水量条件下的非充分灌溉模式,优化灌溉制度,为节水灌溉提供理论依据。
二、水稻浅湿间歇灌溉适宜间歇天数的试验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水稻浅湿间歇灌溉适宜间歇天数的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水稻节水灌溉技术模式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水稻节水灌溉技术模式 |
1.1“浅、湿、晒”灌溉 |
1.2 间歇灌溉技术 |
1.3 控制灌溉技术 |
1.4 蓄雨型灌溉技术 |
1.5 适雨灌溉 |
1.6 滴灌技术 |
1.7 自动控制灌溉 |
2 不同灌溉技术的优缺点对比 |
3 展望 |
(2)大气二氧化碳与主要农艺措施对水稻生长及稻田甲烷排放的综合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水稻生长的影响 |
1.2.2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稻田甲烷排放的影响 |
1.2.3 农艺措施与大气CO_2对水稻生长及甲烷排放的综合效应 |
1.3 研究意义与主要内容 |
1.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理论假设与技术路线 |
1.4.1 理论假设 |
1.4.2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
1.4.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水稻生长和甲烷排放影响的综合分析 |
2.1 综合分析方法 |
2.1.1 水稻生物量及产量 |
2.1.2 稻田甲烷排放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对水稻生物量及产量影响的综合分析 |
2.2.2 对稻田甲烷排放影响的综合分析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第三章 不同品种类型下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水稻生长及甲烷排放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设计 |
3.1.2 取样与测定方法 |
3.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水稻植株生长 |
3.2.2 稻田甲烷排放 |
3.2.3 稻田土壤指标 |
3.2.4 稻田甲烷产生菌及氧化菌 |
3.3 讨论 |
3.3.1 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的生长对大气CO_2浓度升高的响应 |
3.3.2 不同类型水稻品种下甲烷排放对大气CO_2浓度升高的响应 |
3.4 小结 |
第四章 秸秆还田下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水稻生长及甲烷排放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设计 |
4.1.2 取样与测定方法 |
4.1.3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稻田CH_4排放影响的预测 |
4.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水稻植株生长 |
4.2.2 稻田甲烷排放 |
4.2.3 稻田土壤指标 |
4.2.4 稻田甲烷产生菌及氧化菌 |
4.2.5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稻田CH_4排放影响的预测 |
4.3 讨论 |
4.3.1 不同秸秆管理措施下水稻生长对大气CO_2浓度升高的响应 |
4.3.2 不同秸秆管理措施下甲烷排放对大气CO_2浓度升高的响应 |
4.4 小结 |
第五章 不同氮肥用量下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水稻生长及甲烷排放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设计 |
5.1.2 取样与测定方法 |
5.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水稻植株生长 |
5.2.2 稻田甲烷排放 |
5.2.3 稻田土壤指标 |
5.3 讨论 |
5.3.1 不同氮肥用量下水稻生长对大气CO_2浓度升高的响应 |
5.3.2 不同氮肥用量下甲烷排放对大气CO_2浓度升高的响应 |
5.4 小结 |
第六章 不同水分条件下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水稻生长及甲烷排放的影响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试验设计 |
6.1.2 取样与测定方法 |
6.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水稻植株生长 |
6.2.2 稻田甲烷排放 |
6.2.3 稻田土壤指标 |
6.2.4 稻田甲烷产生菌及氧化菌 |
6.3 讨论 |
6.3.1 不同水分管理措施下水稻生长对大气CO_2浓度升高的响应 |
6.3.2 不同水分管理措施下甲烷排放对大气CO_2浓度升高的响应 |
6.4 小结 |
第七章 讨论与结论 |
7.1 全文讨论 |
7.1.1 不同农艺措施下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水稻生物量及产量的影响 |
7.1.2 不同农艺措施下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稻田甲烷排放的影响 |
7.1.3 本研究对高产低碳排放稻作技术创新的意义 |
7.2 主要结论 |
7.3 主要创新点 |
7.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3)水氮管理方式对水稻生长发育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稻田水分管理方式的研究进展 |
1.2.1 水分管理方式的发展现状 |
1.2.2 水分管理方式对产量的影响 |
1.2.3 水分管理方式对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 |
1.2.4 水分管理方式对稻田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
1.3 稻田氮肥管理方式的研究进展 |
1.3.1 高效氮肥的发展现状 |
1.3.2 高效氮肥对产量的影响 |
1.3.3 高效氮肥对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
1.3.4 高效氮肥对稻田温室气体的影响 |
1.4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思路与流程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点 |
2.2 供试材料 |
2.3 水分管理 |
2.4 试验设计 |
2.5 测定项目和分析方法 |
2.5.1 气象数据 |
2.5.2 温室气体采集和测定 |
2.5.3 土壤样品采集和测定 |
2.5.4 植物样品采集和测定 |
2.5.5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三章 水氮管理方式对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不同水氮管理方式对水稻株高的影响 |
3.2.2 不同水氮管理方式对水稻叶片SPAD值的影响 |
3.2.3 不同水氮管理方式对水稻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
3.2.4 不同水氮管理方式对水稻分蘖的影响 |
3.2.5 不同水氮管理方式对水稻生物量的影响 |
3.2.6 不同水氮管理方式对水稻产量及构成因子的影响 |
3.2.7 不同水氮管理方式对水稻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3.2.8 不同水氮管理方式对水稻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
3.2.9 相关性分析 |
3.3 讨论 |
3.3.1 不同水氮管理方式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 |
3.3.2 不同水氮管理方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
3.3.3 不同水氮管理方式对水稻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
3.3.4 不同灌溉方式对水稻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3.4 小结 |
第四章 水氮管理方式对稻田CH_4排放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CH_4排放通量季节变化规律 |
4.2.2 CH_4累积排放量 |
4.2.3 不同灌溉方式对稻田CH_4排放的影响机理 |
4.2.4 不同氮肥种类对稻田CH_4排放的影响机理 |
4.3 讨论 |
4.3.1 灌溉方式对水稻种植季CH_4排放的影响评价 |
4.3.2 氮肥类型对水稻种植季CH_4排放的影响评价 |
4.3.3 非种植季稻田CH_4排放 |
4.4 小结 |
第五章 水氮管理方式对稻田N_2O排放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N_2O排放通量季节变化规律 |
5.2.2 N_2O累积排放量 |
5.2.3 土壤环境因子与稻田N_2O排放的关系 |
5.3 讨论 |
5.3.1 土壤环境因子对双季稻田N_2O排放通量的影响 |
5.3.2 灌溉方式对水稻种植季N_2O排放的影响评价 |
5.3.3 氮肥类型对水稻种植季N_2O排放的影响评价 |
5.3.4 非种植季稻田N_2O排放 |
5.4 小结 |
第六章 水氮管理方式对双季稻田温室气体排放量和排放强度的影响 |
6.1 引言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种植季温室气体排放量 |
6.2.2 犁田期温室气体排放量 |
6.2.3 休闲期温室气体排放量 |
6.2.4 土壤有机碳变化 |
6.2.5 2014 -2017年双季稻田净温室气体排放量 |
6.2.6 排放强度 |
6.3 讨论 |
6.3.1 不同水氮管理方式对稻田土壤有机碳的影响 |
6.3.2 不同水氮管理方式对双季稻田净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影响 |
6.4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全文结论 |
7.1.1 不同水氮管理方式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 |
7.1.2 不同水氮管理方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
7.1.3 不同水氮管理方式对水稻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 |
7.1.4 不同水氮管理方式对稻田CH_4排放的影响 |
7.1.5 不同水氮管理方式对稻田N_2O排放的影响 |
7.1.6 不同水氮管理方式对双季稻田温室气体排放量和排放强度的影响 |
7.2 研究创新点 |
7.3 存在的不足 |
7.4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4)江淮丘陵区水稻节水潜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自然条件 |
1.1.2 水稻种植现状 |
1.1.3 节水面临的问题 |
1.1.4 发展节水灌溉的必要性 |
1.1.5 节水有利条件 |
1.1.6 研究目的 |
1.1.7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1.2.2 国内研究进展 |
1.3 现有主要节水灌溉模式及其特点 |
2 试验设计 |
2.1 试验区基本情况 |
2.1.1 试验地基本情况 |
2.1.2 肥东试验站2014年降雨量调查表 |
2.1.3 肥东试验站2015年降雨量调查表 |
2.2 试验设计 |
2.2.1 水稻节水灌溉技术试验设计 |
2.2.2 栽培与施肥设计 |
2.2.3 试验观测项目和方法 |
3 节水潜力分析 |
3.1 同一生育期不同处理耗水总量分析 |
3.2 水稻日耗水规律 |
4 落干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
4.1 落干对水稻产量和生长发育影响分析 |
4.2 落干对水稻株高和穗长的影响 |
4.3 适宜落干天数研究 |
5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
(5)适宜节水灌溉模式抑制寒地稻田N2O排放增加水稻产量(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 |
1材料与方法 |
1.1研究区概况 |
1.2试验设计 |
1.3试验管理 |
1.4样品采集 |
1.4.1气体样品 |
1.4.2土壤样品 |
1.5样品的测定 |
1.6计算方法和数据分析 |
2结果与分析 |
2.1节水灌溉对稻田生长季N2O排放的影响 |
2.1.1N2O排放通量的季节变化特征 |
2.1.2节水灌溉对N2O总排放量和水稻产量的影响 |
2.2不同灌溉模式下土壤无机氮的变化 |
2.3不同灌溉模式下N2O排放的环境影响因素 |
3讨论 |
4结论 |
(6)不同生育阶段水分控制对浅湿间歇灌溉水稻株高及产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材料与方法 |
2结果与分析 |
3结论 |
(7)吉林省水稻节水灌溉与水分管理的技术与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2章 试验设计与处理 |
2.1 试验基地概况 |
2.2 试验设计与处理 |
2.2.1 水分管理模式试验 |
2.2.2 非充分灌溉试验 |
2.3 观测项目和方法 |
2.3.1 气象观测 |
2.3.2 田间水量观测 |
2.3.3 水稻生理观测 |
2.3.4 田间管理观测 |
2.3.5 土壤物理性状测定的项目 |
第3章 水分管理模式试验研究 |
3.1 超级稻的需水量及耗水规律研究 |
3.1.1 测坑试验 |
3.1.2 超级稻的需水规律及特性分析 |
3.2 不同水分管理模式对超级稻需水量(蒸发蒸腾量)的影响 |
3.3 不同水分管理模式对超级稻耗水量的影响 |
3.4 不同水分管理模式对超级稻生物产量的影响 |
3.4.1 水稻产量分析 |
3.5 小结 |
第4章 超级稻水分调控的数学模拟 |
4.1 水稻生长模型 ORYZA2000 及其参数调试和适应性检验 |
4.1.1 ORYZA2000 模型的简介 |
4.1.2 模型原理 |
4.1.3 4 种水分管理模式下 ORYZA2000 模拟效果评价 |
4.1.4 模型参数识别效果的检验 |
4.2 水稻生长模型 ORYZA2000 的检验 |
4.2.1 生物量检验 |
4.2.2 水层模拟检验 |
4.2.3 叶面积指数的检验 |
4.3 基于 ORYZA2000 模型的超级稻农田水量平衡要素和水分生产率的模拟分析 |
4.3.1 不同水分管理模式下田面水层模拟 |
4.3.2 不同水分管理模式水分生产率的模型评价 |
4.4 小结 |
第5章 超级稻的非充分灌溉试验研究 |
5.1 非充分灌溉原理 |
5.2 作物水分生产函数 |
5.3 水稻水分生产函数的选取 |
5.3.1 Jensen 模型 |
5.3.2 Minhans 模型 |
5.3.3 Blank 模型 |
5.3.4 Stewart 模型 |
5.3.5 Singh 模型 |
5.4 水稻水分生产函数模型参数的求解 |
5.5 水分生产函数模型回归方程的显着性检验 |
5.5.1 相关系数检验法 |
5.5.2 F 检验方法 |
5.6 计算结果 |
5.6.1 水分生产函数模型的对比分析 |
5.6.2 超级稻水分敏感指数的变化分析 |
5.7 优化灌溉制度的建立与求解 |
5.7.1 水量平衡要素研究 |
5.7.2 土壤水消退模型 |
5.7.3 水稻田水量平衡 |
5.7.4 模型的建立 |
5.7.5 模型的求解 |
5.7.6 优化灌溉制度的求解 |
5.7.7 结果分析及讨论 |
5.8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8)三江平原寒地稻田水热过程及节水增温灌溉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意义 |
一、 选题背景 |
二、 选题目的与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进展 |
一、 田间蒸散研究进展 |
二、 农田水热平衡研究进展 |
三、 稻田节水模式研究进展 |
四、 寒地稻田增温技术研究进展 |
第三节 论文研究内容、创新点及技术路线 |
一、 论文研究内容 |
二、 研究方法 |
三、 技术路线(图 1-1) |
四、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五、 创新点 |
第二章 试验区概况和试验方案设计 |
第一节 三江平原自然环境概况 |
一、 地形地貌景观 |
二、 气候条件 |
三、 水文状况 |
四、 植被状况 |
五、 土壤条件 |
第二节 三江平原农业发展概况 |
第三节 试验方案设计 |
一、 田间试验设计 |
二、 野外观测及考种测产工作 |
第三章 三江平原寒地稻田水热过程研究 |
第一节 三江平原寒地稻田水热交换特征 |
一、 三江平原寒地稻田水分交换季节变化特征 |
二、 三江平原寒地稻田热量平衡特征 |
第二节 三江平原寒地稻田蒸散发变化规律及影响因子分析 |
一、 气象因子变化过程 |
二、 传统淹灌稻田周蒸散量与影响因子 |
第三节 三江平原寒地稻田蒸散发的估算 |
一、 蒸散发估算值评估指标 |
二、 基于波文比能量平衡的三江平原寒地稻田蒸散发的估算 |
三、 基于 Penman-Monteith 参考作物蒸散-作物系数法(PM-Kc)的三江平原寒地稻田蒸散发的估算 |
小结 |
第四章 不同灌溉处理下三江平原寒地稻田耗水规律研究 |
第一节 不同灌溉处理水稻本田期耗水规律 |
一、 稻田灌溉水量和降雨量 |
二、 不同灌溉处理水稻本田期耗水量、耗水强度对比 |
三、 排水量对比 |
第二节 不同灌溉处理寒地稻田蒸散和渗漏 |
一、 稻田蒸散 |
二、 稻田渗漏 |
第三节 不同灌溉处理寒地稻田棵间蒸发和水稻蒸腾 |
一、 稻田棵间蒸发 |
二、 水稻蒸腾 |
小结 |
第五章 不同灌溉处理下三江平原寒地稻田地温和水稻生长发育研究 |
第一节 不同灌溉处理下寒地稻田土壤温度对比 |
一、 土壤温度日变化规律研究 |
二、 土壤温度的季节变化研究 |
三、 土壤温度的垂直变化 |
第二节 不同灌溉处理寒地水稻生长动态 |
一、 水稻分蘖动态变化 |
二、 水稻株高动态变化 |
三、 水稻叶面积指数动态变化 |
四、 水稻收获期地上生物量及其各器官分布特征 |
第三节 不同灌溉处理寒地水稻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 |
一、 水稻产量及其构成要素 |
二、 水分利用效率对比 |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第二节 存在的问题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 |
致谢 |
(9)施肥与灌溉对水稻颖壳不闭合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 |
1.2 水稻“颖壳不闭合”现象发生特点 |
1.2.1 水稻“颖壳不闭合”植株症状 |
1.2.2 水稻“颖壳不闭合”发生特点及分布特点 |
1.3 水稻“颖壳不闭合”现象研究概况 |
1.3.1 水稻颖花突变体 |
1.3.2 雌雄性器官发育不全或成熟不一致 |
1.3.3 穗部营养受到障碍,致使子房或胚乳中途停止发育 |
1.3.4 高温热害 |
1.3.5 土壤水肥条件不平衡 |
1.3.6 重金属砷毒害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2 施肥对水稻颖壳不闭合的影响研究 |
2.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小区试验设计 |
2.1.3 大田对比试验设计 |
2.1.4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1.5 数据处理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有机无机复混肥对水稻颖壳不闭合发生率的影响 |
2.2.2 有机无机复混肥对水稻颖壳不闭合小区试验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 |
2.2.3 有机无机复混肥对水稻颖壳不闭合小区试验水稻产量的影响 |
2.2.4 大田对比试验机无机复混肥对水稻颖壳不闭合发生率的影响 |
2.2.5 大田对比试验机无机复混肥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
2.3 讨论 |
3 灌溉对水稻颖壳不闭合的影响研究 |
3.1 试验内容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设计 |
3.1.3 试验过程及管理情况 |
3.1.4 测定项目与方法 |
3.1.5 数据处理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不同灌溉模式下水稻“颖壳不闭合”现象的发生率 |
3.2.2 不同灌溉模式处理水稻产量及构成因素分析 |
3.3 讨论 |
4 结论与讨论 |
4.1 结论 |
4.1.1 有机无机复混肥对水稻颖壳不闭合发生率的影响 |
4.1.2 有机无机复混肥对水稻颖壳不闭合小区试验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 |
4.1.3 有机无机复混肥对水稻颖壳不闭合小区试验水稻产量的影响 |
4.1.4 大田对比试验机无机复混肥对水稻颖壳不闭合发生率的影响 |
4.1.5 大田对比试验机无机复混肥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
4.1.6 不同灌溉处理条件下水稻“颖壳不闭合”现象的发生率 |
4.1.7 不同灌溉处理水稻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
4.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就读期间获奖情况 |
攻读硕士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攻读硕士期间参加的国内学术会议 |
(10)灌区节水农业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第一章 绪论 |
1.1 节水农业概述 |
1.2 发展节水农业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
1.2.1 因地制宜地选择恰当的节水方法与措施 |
1.2.2 节水灌溉与农业节水综合措施以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紧密结合 |
1.2.3 重视旱地节水农业与节水灌溉相结合 |
1.2.4 加强节水农业管理 |
1.3 我国节水农业中需要研究的问题 |
1.3.1 节水农业理论 |
1.3.2 田间节水灌溉技术与设备开发 |
1.3.3 节水农业综合技术 |
1.3.4 投资与效益 |
1.4 研究的背景目的意义 |
1.4.1 中国缺水、安徽缺水 |
1.4.2 我国农业用水浪费严重、问题多 |
1.4.3 农业节水灌溉是一场革命 |
1.5 节水农业新技术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1 节水农业新技术 |
1.5.2 我国节水农业发展现状 |
1.6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2003年水稻需水量试验 |
2.1 |
2.1.1 淠史杭灌区概况 |
2.1.2 淠史杭灌区灌溉试验总站概况 |
2.2 水稻需水量和稻田需水量概念 |
2.3 试验目的 |
2.4 基本情况 |
2.5 本年度影响水稻耗水量和产量主要气象因子变化规律及特点 |
2.6 水稻需水量、需水规律 |
2.7 试验结果分析 |
2.8 结论 |
第三章 2003年水稻受旱试验研究 |
3.1 试验目的 |
3.2 试验处理及方法 |
3.3 试验结果分析 |
3.3.1 分蘖期受旱情况分析 |
3.3.2 拔节孕穗期受旱情况分析 |
3.3.3 抽穗开花期和乳熟期受旱情况分析 |
3.3.4 各生育期在相同受旱天数的减产量、缺水量 |
3.3.5 水稻水分生产函数 |
3.4 结论 |
第四章 2004年水稻需水量试验 |
4.1 试验目的、意义 |
4.2 试验处理设计 |
4.3 观测项目 |
4.4 试验处理使用的灌溉制度为目前在水稻种植中大面积使用的水稻“浅湿间歇”灌溉制度 |
4.5 试验结果分析 |
4.5.1 不同品种在不同施肥水平下的需水规律 |
4.5.2 不同品种在不同施肥水平下的需水总量的无差异性 |
4.5.3 同品种在不同施肥水平下的产量 |
4.6 结语 |
第五章 2005年水稻需水量试验和水稻灌溉制度试验 |
5.1 水稻需水量试验 |
5.1.1 基本情况 |
5.1.2 影响水稻产量和耗水量主要气象因素及特点 |
5.1.3 水稻需水量、需水规律 |
5.2 水稻灌溉制度试验 |
5.2.1 目的、意义 |
5.2.2 试验处理设计 |
5.2.3 观测项目 |
5.2.4 试验结果分析 |
5.2.5 结论 |
第六章 水稻节水灌溉技术示范推广 |
6.1 基本情况 |
6.2 水稻节水灌溉技术及高产的机理 |
6.3 水稻节水推广灌溉制度内容及技术要点 |
6.4 节水推广措施 |
6.4.1 布置工作 |
6.4.2 做好宣传工作,选好示范点 |
6.4.3 示范户的节水推广基本情况及成果 |
6.5 结论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四、水稻浅湿间歇灌溉适宜间歇天数的试验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水稻节水灌溉技术模式研究进展[J]. 马世浩,杨丞,王贵兵,张赓,李小坤. 节水灌溉, 2021(08)
- [2]大气二氧化碳与主要农艺措施对水稻生长及稻田甲烷排放的综合效应[D]. 钱浩宇.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01)
- [3]水氮管理方式对水稻生长发育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D]. 李健陵.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8(01)
- [4]江淮丘陵区水稻节水潜力研究[D]. 刘佳. 安徽农业大学, 2017(02)
- [5]适宜节水灌溉模式抑制寒地稻田N2O排放增加水稻产量[J]. 王孟雪,张忠学. 农业工程学报, 2015(15)
- [6]不同生育阶段水分控制对浅湿间歇灌溉水稻株高及产量的影响[J]. 徐佳,沈瑞. 安徽农业科学, 2015(21)
- [7]吉林省水稻节水灌溉与水分管理的技术与模式研究[D]. 王喜华. 吉林大学, 2012(01)
- [8]三江平原寒地稻田水热过程及节水增温灌溉模式研究[D]. 聂晓.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012(10)
- [9]施肥与灌溉对水稻颖壳不闭合影响研究[D]. 胡园园. 安徽农业大学, 2011(01)
- [10]灌区节水农业问题研究[D]. 张身壮. 合肥工业大学, 20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