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年金,中国401K

企业年金,中国401K

一、企业年金,中国的401K(论文文献综述)

曹飞[1](2021)在《中美养老金融发展比较与启示》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人口结构进入老龄化阶段,以及延迟退休政策的逐步落地,养老金融成为银行业发展热点。面对中国历史上第一代数量庞大且个人财富相对充盈的老年人群体,越来越多的银行意识到养老金融对自身业务发展的重要性,加速构建养老金融服务体系。本文通过对标分析美国银行业养老金融服务特点,针对国内银行构建养老金融体系过程中存在的难点、问题进行剖析,并基于银行不同业务条线提出养老金融发展建议。

陈先玲[2](2021)在《企业年金制度演进历程、运行现状和发展路径》文中研究指明回顾企业年金制的发展,结合我国企业年金制的运行现状以及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提出制定合理的税收优惠政策、采取多元化的投资策略以及完善监管机制等,发挥企业年金制度在养老保障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张维[3](2021)在《我国企业年金发展问题及路径优化研究》文中指出

张一杰[4](2021)在《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法律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陈洋洋[5](2021)在《我国企业年金与职业年金协同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郑秉文[6](2021)在《面向2035和2050:从负债型向资产型养老金转变的意义与路径》文中认为近年来中央发布的一系列文件和领导人的重要言论都一再强调要发展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夯实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社会财富储备。本文基于"终身财务安全"的分析框架,对未来养老金收支缺口进行估算,认为实现从当前的负债型养老金体系向资产型转变是一个解决方案。在对发达国家资产型养老金制度主要特征进行归纳,尤其在对美国资产型养老金体系实现四个转变的分析基础上,对中国负债型养老金体系存在的差距、向资产型转变可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等诸多深远意义进行详细论述,提出资产型养老金作为长期资本是生产要素,可以创造社会财富,指出第一、第二、第三支柱养老金和全国社保基金四个板块在税收政策和制度设计两个方面改革的关系进行分析,认为第一支柱统账结合养老保险制度向资产型转变的抓手和关键在于扩大个人账户比例,以期重构激励相容的机制设计,第二、第三支柱的改革成功与否取决于税收政策和制度设计二者并重,全国社保的改革前途在于其功能定位的调整。

刘桂莲[7](2021)在《中国企业年金市场化投资的特征、困境及优化措施——基于资产配置的分析》文中指出资产配置是我国企业年金基金市场化投资运营的重要环节,投资范围选择和投资比例限制是资产配置管理的硬约束。受到政策约束、制度设计障碍和资本市场不完善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我国企业年金基金资产配置受限明显,面临可投资资产规模有限、资产配置效率低下、资产配置结构欠佳和同质化管理等现实困境,通过借鉴美国、澳大利亚多元化资产配置的实践经验,文章提出三点完善企业年金市场化投资的建议:一是政策优化层面,完善委托代理结构和拓展年金投资范围的广度和深度;二是制度设计层面,通过引入自动加入机制、有限放开个人投资选择权和设计默认投资选择等综合改革增强制度吸引力;三是市场完善层面,加强资本市场建设和鼓励产品创新。

陈栉妤[8](2021)在《中国养老保障制度体系的演进发展 ——基于经济改革背景下的制度历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生育率的降低以及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的延长,老龄人口在我国人口中的占比越来越大。20世纪以来,中国社会就开始面临人口老龄化的挑战,且挑战情形不断加剧,造成了我国在解决养老问题方面任重道远的局面。早在建国初期我国就有了社会养老保障的雏形,养老保障体系制度随着人口结构以及经济社会的变革和发展而不断改革完善。“十三五”期间我国在解决养老问题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以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以及以商业养老保险为主要内容的“三支柱”养老保障体系朝向全覆盖、更公平、可持续的方向迈进。当前制度的改革正处于关键时期,改革进程不断加快,为使制度越来越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个性化的需要,有必要对制度改革的历史过程进行回顾,梳理改革发展中的问题所在,找到新的改革空间并继续提升制度覆盖率,提升制度公平性,提升制度保障性,促进养老保障制度体系长远健康发展。本文主要运用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定量和定性结合的方法对“三支柱”制度的发展情况、发展背景、发展困境及政策建议进行论述与研究。以中国养老保障制度体系的演进发展为主要内容,开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综合讨论三支柱制度发展中研究的热点问题。接着综合介绍我国养老保障体系的性质、历史等,并分别对一些代表性国家在分散养老风险方面所建立的养老保障体系制度进行梳理,将国内国外制度进行比对。第三章到第五章分别结合我国各阶段经济改革背景对养老保障三支柱制度的发展演进过程进行梳理,提出各阶段所存在的问题。最后,借鉴国际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发展过程中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为逐步健全和完善多层次的中国特色养老保障体系提出建议。

刘盼芳[9](2021)在《Z公司企业年金实施现状及优化路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世纪90年代,国家首次提出提倡、鼓励发展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个人储蓄型养老保险。后逐渐将企业为职工办理的补充养老保险加以明确,确定了新的名称“企业年金”。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建立企业年金,逐步形成基本养老保基础,企业年金增保障的更加全面的保障体系。首批建立企业年金的企业集中于电力、烟草、能源等国有企业,近年来发展增速逐步加快,截止2019年底参加企业数95963家,覆盖职工2500万人,积累年金基金达到17000亿元,近10年年均投资收益率5.05%,有效保障了职工企业年金基金的长期保值增值。但仍面临着两个问题,第一是覆盖面较低,很多企业对企业年金并不了解;第二是部分较早建立企业年金计划的公司对年金管理的方式较为陈旧,没有充分激发其吸引、激励、稳定人才,切实提高员工退休待遇的作用。Z公司企业年金运作周期长,经历了我国企业年金制度从发展阶段到完善阶段,企业年金基金规模积累由少到多,企业年金的缴费、支付、转移以及变更等业务覆盖全面,企业年金计划的建立对国家、企业以及个人的益处得以彰显。但是正因为Z公司年金制度与我国企业年金制度由发展到完善的过程相伴而行,制度不断完善的过程中,也发现了Z公司年金计划运营管理的一些薄弱环节。本文以Z公司企业年金运作情况进行全面研究,对通过建立年金计划对职工待遇水平的提高,企业完善薪酬福利体系中的重要作用进行分析,同时指出企业年金运作中存在的问题,在缴费比例、权益归属、激励措施以及企业年金管理模式和机制上提出优化建议,有利于提高企业年金管理水平和效率,充分发挥企业年金制度优势。

王斐[10](2021)在《个税递延商业养老保险对个人养老金财富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为缓解基本养老金压力,促进商业养老保险发展,我国于2018年5月1日颁布个税递延相关政策,并采用国外成熟的EET税延模式进行个税递延商业养老保险试点。在之前学者的研究基础上,本文将死亡率分布、退保价值、个税减免引入模型,构建了个税递延商业养老保险对个人养老金财富影响的期望精算现值模型,并运用数值模拟给出不同初始参保年龄、不同初始参保年薪所对应的个人养老金财富现值变化情况;为了更好的测算该养老保险的保障水平,构建了养老金净替代率模型。通过使用MATLAB进行数值模拟,并对模拟结果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在相同参保年龄下,由于男性比女性退休时间晚,因此男性参保比女性可以获得更高的个人养老金财富积累;无论收入高低,参保均可以使个人养老金财富得到增加;低收入人群虽然没有高收入人群参保获得的个人养老金财富增长多,但其养老金替代率增长显着,从而可以更好地保障退休后的生活水平;无论收入水平高低,参保均可获得有效的个税减免,只是减免税额不同。男女均适合参保个税递延商业养老保险,初始参保年龄越小,参保时间越长,越能对个人养老金财富产生正向的影响,因此男性的收益要高于女性。个人养老金财富的变化受初始参保年薪与初始参保年龄共同影响,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较低的年薪参保对个人养老金财富的影响较小,但可以有效的增加养老金替代率及相对水平。因此,参保个税递延商业养老保险可以增加低收入人群的养老金替代率使其退休后的生活质量得到提升,高收入人群则可以通过参保提高个人整体的财富水平。参保人只要参保该保险,就会获得不同程度的个税减免,但节税数额的多少与性别、初始参保年龄以及初始参保年薪有关,同时也受到缴费限额及缴费比例的限制。进一步构建的个人消费效用模型,寻求最优缴费限额及比例的组合,如男性1.2万缴费限额所对应的最优缴费比例为7.3%而女性为10.6%。综上所述,为了更好的平衡和发展个税递延商业养老保险,我们建议采取以下措施:第一,根据精算平衡原则,将参保家庭按照双收家庭、单收家庭进行区分,对家庭进行分段纳税减免;给予独生子女以及相应“二孩”政策的参保人员更加优惠的税延政策,提高在各个收入人群的参保积极性;第二,将个税递延商业养老保险与企业税延型年金进行结合,扩大参保范围以及提高参保水平,提高商业养老保险的普及率使其可以真正的辅助社会基本养老保险;第三,适当放宽个税递延商业养老保险资金的投资范围,提高其收益率,增加高商业养老金的领取额,从而吸引更多的在职人员参保。

二、企业年金,中国的401K(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企业年金,中国的401K(论文提纲范文)

(1)中美养老金融发展比较与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中美两国养老保障体系对标
美国银行业养老金融服务体系发展特点
国内银行业养老金融发展的特点及问题
    国内银行业养老金融服务特点
    国内银行业养老金融服务存在的问题
我国商业银行开展养老金融服务的对策
    业务条线顶层设计方面
    零售业务条线
    公司业务条线
    金融市场业务条线
    品牌建设方面
    信息技术开发方面

(2)企业年金制度演进历程、运行现状和发展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我国企业年金制度的演进历程
    1.1 企业年金制度初建阶段(1991-1999年)
    1.2 企业年金制度改革试点阶段(2000-2003年)
    1.3 企业年金制度规范阶段(2004-2015年)
    1.4 企业年金制度新发展阶段(2016-至今)
2 我国企业年金制度的运行现状
    2.1 资金筹集
    2.2 参与人数
    2.3 年金投资
3 企业年金制度的国际经验
    3.1 美国的401k计划
    3.2 日本的公共年金制度
    3.3 澳大利亚超级年金
4 企业年金制度的发展路径
    4.1 制定合理的税收政策
    4.2 采用多元化的投资策略
    4.3 建立全方位的监管机制

(6)面向2035和2050:从负债型向资产型养老金转变的意义与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资产型养老金体系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优势
    (一)人口老龄化对养老金可持续性提出的挑战及其应对的理论框架
    (二)中国养老金制度收支缺口预测及其供需两侧改革效果比较
    (三)资产型养老金制度对冲收支缺口及其提高可持续性的基本原理
三、资产型养老金体系国际实践的主要经验
    (一)发达国家资产型养老金制度的主要特征
    (二)美国第一支柱养老金从DB型现收现付制向“DB型部分积累制”的转变
    (三)美国第二支柱养老金快速实现从DB型向DC型的转变
    (四)美国第三支柱的增长规模标志着从单支柱向多支柱的转变
    (五)美国养老金体系完成从“自在成长”向“自为增长”的转变
四、中国建立资产型养老金体系的深远意义
    (一)资产型养老金体系有助于社会稳定
    (二)资产型养老金作为长期资本,属于一种生产要素
    (三)资产型养老金可提高其在资本市场的占比水平
    (四)提高养老金在资本市场占比的改革路径
五、中国第一支柱养老金向资产型养老金过渡的策略
    (一)向资产型养老金过渡的模式抉择与实现路径
    (二)扩大个人账户的具体构想及其目的
    (三)其他资源用于做实个人账户的可行性分析
六、中国构建多层次资产型养老金体系的政策思考
    (一)四个板块和两个方面要联动改革
    (二)关于税收制度的配套改革
    (三)关于三支柱养老金的制度改革
    (四)关于全国社保基金的功能定位

(7)中国企业年金市场化投资的特征、困境及优化措施——基于资产配置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我国企业年金基金扩大投资范围的改革及特征分析
    (一)企业年金基金资产配置标的变化:三次扩围改革的比较分析
    (二)企业年金基金资产配置的特征分析
        1.准信托型治理结构和协同监管方式保证了基金资产的相对安全
        2.投资工具多样化增强了大类资产配置的灵活性
        3.企业年金产品化投资趋势愈发明显
二、企业年金基金市场化投资的困境:资产配置受限明显
    (一)可投资基金规模受限,难以有效发挥规模经济效应
    (二)投资决策主体缺失和专业能力不足,影响配置效率
    (三)年金资产配置结构不佳,造成长期投资收益不理想
    (四)企业统一决策的运行模式,加大了资产配置同质化管理的风险
三、企业年金多元化资产配置策略的国外经验借鉴:以美国、澳大利亚为例
    (一)传统型资产配置的积极探索:美国401(k)计划(1)
        1.自动加入和缴费自动增加机制的引入壮大了基金资产规模
        2.多元化、平衡式资产配置策略发展优势明显
        3.生命周期基金的广泛使用
    (二)专设型资产配置的积极探索:澳大利亚超级年金
        1.多资产、跨市场的资产配置带来稳定的长期投资收益
        2.默认投资选项的优化设计推动资产配置的产品化发展
        3.健全的治理结构和双峰监管模式提升了资产配置效率
四、优化中国企业年金资产配置投资管理的对策
    (一)强化受托人核心地位,完善治理结构
    (二)拓展年金投资范围的广度和深度,实行多元化配置策略
    (三)创新一揽子制度设计,壮大基金资产规模
    (四)鼓励产品创新和培养优秀投资管理人才,推进养老金产品市场高质量发展

(8)中国养老保障制度体系的演进发展 ——基于经济改革背景下的制度历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三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
        一、国外文献
        二、国内文献
    第四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五节 研究创新与不足
        一、本文的创新之处
        二、本文的不足之处
第二章 养老保障制度体系概述
    第一节 养老保障制度体系概述
        一、养老保障制度演进发展
        二、现行养老保障制度体系结构特点
        三、养老保障制度体系的发展趋势
    第二节 国外主要养老保障体系制度模式
        一、北欧国家养老保障制度体系概述
        二、美国养老保障制度体系概述
        三、英国养老保障制度体系概述
        四、日本养老保障制度体系概述
    第三节 我国养老保障制度体系情况
        一、我国养老保障制度体系发展过程
        二、我国养老保障制度管理机构
        三、我国养老保障制度的国际比较
第三章 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建设和发展
    第一节 建国初期退休金制度概述
        一、退休金制度描述
        二、退休金制度发展的经济背景
        三、退休金制度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改革开放后的三元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一、制度描述
        二、经济背景
        三、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整合
        一、制度描述
        二、经济背景
        三、改革的方向
    第四节 我国基本养老保险改革发展情况
        一、基本养老保险覆盖情况
        二、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情况
        三、基本养老保险省际差异
    第五节 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制度结构体系复杂,公平性欠缺
        二、政府企业职责划分不清
        三、部分群体缴费意愿与能力考虑不足
第四章 我国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制度建设和发展
    第一节 我国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制度概述
        一、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制度概念
        二、相关概念辨析
        三、我国现行企业年金制度
        四、我国现行职业年金制度
    第二节 我国企业年金制度建设和发展
        一、我国企业年金制度发展历程
        二、我国企业年金的经济背景
        三、我国企业年金发展现状
        四、我国企业年金制度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我国职业年金制度建设和发展
        一、我国职业年金制度发展历程
        二、我国职业年金的经济背景
        三、我国职业年金发展现状
        四、我国职业年金制度存在的问题
第五章 我国第三支柱养老保障体系制度建设和发展
    第一节 第三支柱养老保障体系概述
        一、第三支柱养老保障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
        二、第三支柱养老保障体系结构分析
        三、第三支柱养老保障体系发展趋势分析
        四、第三支柱养老保障体系制度发展的经济背景
    第二节 商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与发展分析
        一、年金保险与商业养老保险
        二、商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概况
        三、年金保险市场发展概况
        四、年金保险在养老风险管理中的作用
        五、个人税收递延商业养老保险试点政策及推进情况
    第三节 其他第三支柱制度建设与发展
        一、银行理财业务的养老风险保障
        二、证券业务的养老风险保障
    第四节 我国第三支柱养老保障体系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涉及多方主体,协调效率低
        二、制度设计存在短板,有待完善
        三、税收优惠覆盖面窄,优惠程度低
第六章 我国养老保障制度体系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第一节 基本养老保险发展对策建议
        一、划分政府企业责任
        二、提高制度统筹层次
        三、推进延迟退休政策
    第二节 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发展对策建议
        一、明确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和基本养老保险的关系
        二、扩大覆盖面,提升参与度
        三、加快投资管理改革
        四、优化治理结构
    第三节 第三支柱制度发展对策建议
        一、优化税收激励政策
        二、打造政府管理的公共平台
        三、鼓励金融和保险企业广泛参与
    第四节 我国养老保障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对养老保障体系进行结构性改革
        二、打通个人账户三支柱间资金流通
参考文献
致谢

(9)Z公司企业年金实施现状及优化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企业年金基础理论综述
        1.2.2 国外企业年金发展情况综述
        1.2.3 中国企业年金发展情况综述
        1.2.4 税收政策对年金制度的影响综述
        1.2.5 企业年金计划运营管理综述
    1.3 研究思路、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2章 企业年金相关概念及基础理论
    2.1 企业年金相关概念
        2.1.1 企业年金概念
        2.1.2 企业年金待遇支付方式
        2.1.3 企业年金计划运作方式
    2.2 企业年金基础理论
        2.2.1 养老金“三支柱”体系
        2.2.2 生命周期消费理论
        2.2.3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2.2.4 “双因素”理论
    2.3 企业年金管理模式
    2.4 小结
第3章 我国企业年金发展历程与现状
    3.1 我国企业年金制度发展历程
    3.2 我国企业年金发展现状与需求分析
        3.2.1 我国企业年金发展现状
        3.2.2 国有企业建立企业年金制度需求分析
        3.2.3 民营企业建立企业年金制度需求分析
    3.3 我国大力发展企业年金制度的必要性
        3.3.1 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并轨后的必然选择
        3.3.2 提高养老金替代率的必然选择
    3.4 小结
第4章 Z公司企业年金现状分析
    4.1 Z公司企业年金概况
    4.2 Z公司企业年金待遇积累情况
        4.2.1 退休职工待遇水平
        4.2.2 年金积累待遇测算
    4.3 Z公司企业年金基金运作情况
        4.3.1 Z公司年金基金运作模式
        4.3.2 Z公司年金基金投资业绩
    4.4 Z公司企业年金实施效果分析
        4.4.1 职工退休待遇提高
        4.4.2 企业及职工纳税降低
        4.4.3 薪酬福利制度进一步完善
        4.4.4 离职率影响相关性不高
    4.5 Z公司企业年金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4.5.1 企业年金方案有待完善
        4.5.2 企业年金运作模式应适时调整
        4.5.3 未构建科学的企业年金管理机制
        4.5.4 企业年金制度的宣导有所欠缺
    4.6 小结
第5章 Z公司企业年金优化路径
    5.1 优化企业年金方案
        5.1.1 企业年金方案优化的原则
        5.1.2 企业年金优化设计方案
    5.2 调整运作模式
        5.2.1 集合型向单一运作转变
        5.2.2 单一计划模式优势分析
    5.3 建立健全企业年金组织管理机制
        5.3.1 健全企业年金组织管理
        5.3.2 建立管理机构绩效评估机制
    5.4 加强企业年金宣导和定期披露机制
    5.5 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展望及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10)个税递延商业养老保险对个人养老金财富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思路
        1.2.3 研究方法
    1.3 创新点与不足
        1.3.1 创新点
        1.3.2 本文的不足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关于个税递延
    2.2 关于企业年金
    2.3 关于福利效应
    2.4 关于社会保障
    2.5 文献评述
第3章 模型建立
    3.1 模型建立的制度依据
        3.1.1 养老保险制度
        3.1.2 我国现行的个税递延政策
    3.2 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养老金财富模型
        3.2.1 符号设定
        3.2.2 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养老金期望精算现值
        3.2.3 社会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退保价值期望精算现值
        3.2.4 社会基本养老保险缴费的期望精算现值
        3.2.5 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养老金财富的期望精算现值
    3.3 个税递延商业养老保险养老金财富模型
        3.3.1 符号设定
        3.3.2 个税递延养老保险养老金期望精算现值
        3.3.3 个税递延养老保险账户缴费阶段退保价值的期望精算现值
        3.3.4 个税递延养老保险账户领取阶段退保价值的期望精算现值
        3.3.5 个税递延养老保险缴费的期望精算现值
        3.3.6 个税递延养老保险税收优惠的期望精算现值
        3.3.7 个税递延养老保险的养老金财富
    3.4 个人养老金财富模型
    3.5 养老金保障水平模型
    3.6 个人效用模型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数值模拟及结果分析
    4.1 参数设定
    4.2 养老金财富期望精算现值结果分析
        4.2.1 社会基本养老金财富分析
        4.2.2 个税递延商业养老金财富期望精算现值分析
        4.2.3 养老金财富期望精算现值总体分析
    4.3 养老金保障水平结果分析
        4.3.1 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养老金替代率分析
        4.3.2 个税递延商业养老保险养老金替代率分析
        4.3.3 替代率及相对水平分析
    4.4 节税效果分析
    4.5 个人效用最大化的最优缴费比例及限额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1.1 个人养老金财富
        5.1.2 养老保障水平
        5.1.3 节税效果
        5.1.4 最大消费个人效用
    5.2 建议
        5.2.1 制定长期的税收优惠战略,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5.2.2 丰富个税递延产品种类,满足不同种类人群需求
        5.2.3 探索符合国情的发展道路,将养老制度的“三大支柱”有效结合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四、企业年金,中国的401K(论文参考文献)

  • [1]中美养老金融发展比较与启示[J]. 曹飞. 银行家, 2021(10)
  • [2]企业年金制度演进历程、运行现状和发展路径[J]. 陈先玲. 科技创业月刊, 2021(07)
  • [3]我国企业年金发展问题及路径优化研究[D]. 张维. 西北大学, 2021
  • [4]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法律制度研究[D]. 张一杰. 南京财经大学, 2021
  • [5]我国企业年金与职业年金协同优化研究[D]. 陈洋洋. 兰州财经大学, 2021
  • [6]面向2035和2050:从负债型向资产型养老金转变的意义与路径[J]. 郑秉文.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03)
  • [7]中国企业年金市场化投资的特征、困境及优化措施——基于资产配置的分析[J]. 刘桂莲.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03)
  • [8]中国养老保障制度体系的演进发展 ——基于经济改革背景下的制度历史研究[D]. 陈栉妤. 云南财经大学, 2021(09)
  • [9]Z公司企业年金实施现状及优化路径研究[D]. 刘盼芳. 山东财经大学, 2021(12)
  • [10]个税递延商业养老保险对个人养老金财富的影响研究[D]. 王斐. 山东财经大学, 2021(12)

标签:;  ;  ;  ;  ;  

企业年金,中国401K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