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23”苹果的生态适应性与栽培管理调查(论文文献综述)
王昭[1](2021)在《农业科技园区可持续集约技术的扩散与采用研究 ——以黄土高原苹果主产区为例》文中提出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长期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的农业快速增长累积下来的问题和矛盾相继凸显,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重大挑战。可持续集约技术以其有效结合农业生产收益、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特性受到了学者和决策者的广泛关注。可持续集约技术的扩散和采用对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大意义,据此,本文从空间分析和行为分析相结合的视角出发,系统研究农业科技园区可持续集约技术扩散和采用问题,致力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撑。首先,借鉴经济地理学、行为地理学和农业经济学等相关理论,构建了可持续集约技术扩散与采用系统和分析框架;其次,构建了杨凌农业科技园区苹果矮砧技术扩散和采用系统,并进行了分析验证;第三,从空间视角研究了异质环境下苹果矮砧技术的空间扩散规律,从行为视角分析了新型经营主体苹果矮砧技术采用的机理;最后,基于空间扩散规律和新型经营主体采用行为机理的揭示,提出了提升可持续集约技术扩散和采用效率的对策建议。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农业可持续集约技术扩散与采用系统和分析框架构建。基于经济地理学的空间扩散理论和农业经济学的农户行为理论,构建了以农业科技园区为扩散源,以可持续集约技术为代表,以新型经营主体为技术采用者,以特定区域自然、社会、经济和文化环境为支撑,以技术“势差”为动力,以信息和物资的流通为条件的可持续集约技术扩散与采用系统。在此基础上,构建融合技术扩散和采用的分析框架,在对扩散环境进行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引入非均质空间扩散方程研究空间扩散规律;将新型经营主体苹果矮砧技术采用看成是“技术信息获取—采用意愿形成—做出采用决策”的行为过程,并对这一行为过程进行深入分析。(2)杨凌农业科技园区苹果矮砧技术扩散与采用系统构建与验证。构建以杨凌农业科技园区为技术扩散源,以苹果矮砧技术为可持续集约技术典型代表,以黄土高原苹果主产区为技术扩散区域,以新型经营主体为技术采用者的扩散与采用系统。通过识别新型经营主体技术来源、偏好及其与杨凌农业科技园区技术信息联系,分析技术信息联系对技术信息获取和技术采用的影响,验证了杨凌农业科技园区苹果矮砧技术扩散与采用系统的现实存在。(3)揭示了异质环境下杨凌农业科技园区苹果矮砧技术的空间扩散规律。基于扩散环境评价,引入非均质空间扩散方程展开研究,结果表明:黄土高原苹果主产区的技术扩散环境表现出较强的空间异质性,这种异质性主要由气候、地形、外部交通联系等结构性因素造成;园区苹果矮砧技术在黄土高原苹果主产区表现出以扩展扩散为主、带状扩散和等级扩散为辅的空间扩散规律;在扩散环境质量不变的情况下,技术扩散概率随着距离的增加而降低,扩散表现出较强的距离衰减效应;扩散概率的衰减程度随着扩散环境质量的提升而降低,改善扩散环境可以削弱距离的衰减效应。(4)基于理性小农理论和社会网络理论建立了新型经营主体苹果矮砧技术信息获取影响因素的分析框架,利用Tobit模型和CLAD模型检验了推广服务、社会网络、技术来源和社会经济因素对技术信息获取的影响。结果表明,推广强度、推广质量和与技术信息联系强度均有显着正向影响;社会网络规模和弱社会联系有显着促作用,社会网络密度和强社会联系有显着抑制作用;公共推广来源和大众媒体来源有显着正向影响,社会网络和私人推广来源的影响不显着;教育和信贷获取有显着促进作用,负责人年龄、资源禀赋和经营规模的影响并不显着。(5)整合技术—组织—环境理论和创新扩散理论,构建了新型经营主体苹果矮砧技术采用影响因素的分析模型,运用结构方程模型验证了技术、组织和环境因素对技术采用意愿和技术采用决策的影响路径和作用大小。结果表明:影响苹果矮砧技术采用的所有因素中,区域农业生态条件差异对采用意愿和采用决策的影响程度最大;相对优势、感知障碍和农技推广服务对采用意愿和采用决策均有显着影响,但在采用意愿阶段的作用小于采用决策阶段;管理能力和风险应对能力对采用意愿都没有影响,而对采用决策则有显着的正向影响;组织规模对采用意愿和采用决策均没有影响;采用意愿对采用决策有显着正向影响。(6)基于空间扩散规律和技术采用行为机理研究结果,从技术扩散路径优化和技术采用行为干预两方面提出了提升可持续集约技术扩散与采用效率的对策建议。技术扩散路径优化方面:要通过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提高劳动力素质和提升信息获取的便利性等方式改善技术扩散环境;要注重等级效应发生的区域,通过在此类区域建设实验示范站等方式扩大农业科技园区的辐射带动范围;要关注交通基础设施落后的区域,通过提升交通可达性促进农业科技园区技术扩散的均衡发展。技术采用行为干预方面:要实施以经营者需求为导向的技术推广策略;建立以新型经营主体为中介的农业科技园区技术推广模式;要重视可持续集约技术在所推广区域的适宜性;要针对潜在采用者制定有针对性技术推广方案。
金宇宁[2](2021)在《东北葡萄产区不同产地及树龄对‘北冰红’酒质影响的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山葡萄‘北冰红’为实验材料,研究了冰酒酿造工艺中的不同酵母对酒质的影响;探索不同树龄的‘北冰红’葡萄果实品质的差异、不同树龄‘北冰红’干葡萄酒、冰葡萄酒的酒质差异;分析了东北葡萄产区不同产地(宽甸、柳河、左家、松原、集安、东宁)‘北冰红’干葡萄酒、葡萄蒸馏酒以及冰葡萄酒的酒质差异。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检测CEC01、BV818、PL09、CECA、RV171、ADT、MST、VIC、RV100、NSD十种商业酵母发酵的‘北冰红’冰酒中的总糖、总酸、总花色苷、有机酸以及挥发性化合物的含量,综合分析发现RV100、NSD酿造的‘北冰红’冰酒酸低、花色苷含量高、挥发性物质含量高,效果较佳。(2)以2年生、6年生、11年生、14年生的‘北冰红’葡萄酿造干葡萄酒及冰葡萄酒,秋季与冬季采收的葡萄果实皆为11年生‘北冰红’的可溶性固形物与总糖含量显着高于其余树龄,且树龄较小的两组‘北冰红’果实的总酸含量更高;6年生与2年生树龄‘北冰红’的干酒与冰酒中总花色苷含量显着高于其余树龄;干酒样品和冰酒样品中的挥发性物质的总含量排序皆为由14年生到2年生逐渐提升,干酒样品和冰酒样品中的矿物质元素的总含量排序皆为由14年生到2年生逐渐减少。(3)在6个产地的干酒样品中,宽甸与东宁干酒样品的总糖含量较低,松原、宽甸、东宁干酒样品的总酸含量较低,松原与集安干酒样品的总花色苷含量较高。松原产地干酒样品的Na、Mg、Cu、Fe元素含量显着高于其余产地,左家产地干酒样品的Zn、Mn的含量显着高于其余产地。通过主成分分析发现宽甸、柳河、左家样品较为相似,松原、东宁干酒样品的风味与其它样品差别较大。在感官评价中东宁、松原干酒样品得分在前两位。(4)比较6个产地的蒸馏酒样品,东宁、柳河集安产地样品中挥发酸含量较高。样品中挥发性物质含量差异较大,醇类、酯类物质较多,酸类、酮类、醛类物质较少,通过PCA分析发现宽甸、柳河、左家产地的蒸馏酒较为相似。(5)比较通化产区柳河与集安两个产地的冰酒理化指标,柳河产地的冰酒干浸出物、总糖、总酸、单宁、总花色苷的含量,以及挥发性物质的总量皆高于集安产地。乙酸异戊酯、乙酸乙酯等物质对香气影响较大,从感官评分结果来看两地‘北冰红’冰酒样品均得分较高,适宜酿造发酵冰酒。
李呈呈[3](2021)在《彩叶桂抗寒及光合特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彩叶桂是桂花(Osmanthus fragrans L.)栽培品种新梢或新叶具有明显色彩变异的品种群,与传统桂花相比,观赏期更长,园林用途更广泛,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由于低温的限制,彩叶桂的发展主要局限于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且迄今关于彩叶桂抗寒相关的系统研究尚未见报道,其不同品种的抗寒性和适宜种植的范围尚不明确,这极大地限制了彩叶桂的推广和应用。彩叶桂作为彩叶树种,叶片色素与传统桂花品种有所不同,光合色素影响其光合作用,光合能力的大小能够反映彩叶桂对周围环境变化的应对能力,在引种栽培中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本文以4a生彩叶桂扦插苗1a生枝上大小均匀的叶片为试材,研究不同彩叶桂品种的抗寒性以及不同月份的光合特性。通过测定分析24个彩叶桂品种在人工低温胁迫下离体叶片各项生理指标的动态变化及不同月份的光合特性日变化、光响应曲线、光合色素含量,应用隶属函数法、聚类分析等方法进行彩叶桂的抗寒性综合评价,据此筛选出抗寒能力较强、具有在北方露地栽培开发潜力的优良彩叶桂品种,并根据光合特性的研究结果,探索彩叶桂在山东泰安地区的光照管理措施,为当地彩叶桂的大规模引种栽植、耐寒品种选育及推广应用提供理论支持。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对不同梯度人工低温胁迫处理下各彩叶桂品种的抗寒性研究,结果表明:(1)各彩叶桂品种相对电导率随温度的降低呈“S形”曲线,拟合Logistic回归方程得出LT50较低的是‘傲霜’、‘冬荣’、‘罗彩2号’、‘闽彩25号’;丙二醛(MDA)含量变化规律和变化幅度有所不同,但最终均呈上升趋势,其变化与抗寒能力表现出负相关性;可溶性糖(SS)、可溶性蛋白(SP)两种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大致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但各品种间的增加幅度和拐点温度有所差异;‘紫嫣公主’SOD、POD活性呈持续下降的趋势,部分品种POD活性呈“下降—上升—下降”趋势,其余彩叶桂品种两种酶活性变化趋势大体分为“上升—下降”的单峰曲线和“升—降—升—降”的双峰曲线两种形式。(2)彩叶桂各项抗寒生理指标间相关性并不显着,其抗寒性受到各生理因素的综合影响,需要将各项指标进行综合分析才能较为准确的评价其抗寒能力强弱。(3)应用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得分较高的为‘傲霜’、‘冬荣’、‘罗彩2号’、‘闽彩25号’,在彩叶桂抗寒品种的推广中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2.在6、8、10三个月份,对‘永福金彩’、‘朝阳金钻’、‘闽农桂冠’以及‘永福粉彩’的光合特性进行了测定,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品种彩叶桂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曲线在不同月份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规律。6月‘永福粉彩’为单峰型,其余均为双峰型,出现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8月四者均呈双峰型,10月份均为单峰型。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Cond)日变化与Pn日变化有很强的正相关关系,胞间CO2浓度(Ci)与Pn成负相关性。彩叶桂Pn的降低既受气孔限制也受非气孔限制,植物本身的气孔关闭,强光、高温、干旱等环境条件下,使植物受到光抑制,光合相关的超微结构和酶等受到不利影响、光合产物的累积等均是引发“午休”的原因。(2)光合作用与光合色素的关系。各品种光合色素含量均是8月最高,6月次之,10月最低。根据4个彩叶桂品种三个月份叶绿素a/b值均值得出耐阴性大小顺序为‘闽农桂冠’>‘永福粉彩’>‘朝阳金钻’>‘永福金彩’。观测时间内,4个彩叶桂品种Pn平均值与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总量及类胡萝卜素含量之间均表现出一定的正相关性。‘永福金彩’、‘朝阳金钻’、‘永福粉彩’平均Pn与叶绿素a/b含量成负相关性,‘闽农桂冠’的Pn与叶绿素a/b含量成正相关性。(3)4个彩叶桂品种在不同月份不同条件下其光响应特性是不同的。‘闽农桂冠’在整个观测期内光补偿点最低,光饱和点最高,对强光和弱光均有着较强的利用能力;而‘永福金彩’在6月和8月光照生态幅最窄;‘朝阳金钻’在10月份光照生态幅最窄。各彩叶桂品种的光补偿点均在17~65μmol·m-2·s-1之间,光饱和点均在893~1219μmol·m-2·s-1之间,可见彩叶桂是典型的阳生植物,其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的范围较大,在生长中对光照强度的需求范围较宽,能够充分地利用强光和弱光进行生长。‘闽农桂冠’表观量子效率较大,表明其对弱光的利用能力较强,‘永福粉彩’数值偏小,表明其对弱光利用能力较差。(4)影响彩叶桂光合生理的因素。从彩叶桂叶片光合指标与影响因子间的相关性分析可以看出,Pn与Tr之间具有极显着的正相关性,与Cond之间具有显着的正相关性,与大气温度(Ta)、光合有效辐射(PAR)、相对湿度(RH)均成正相关关系,而与Ci之间表现出负相关性;Tr也与Cond、Ta、PAR之间表现出显着正相关性。以上表明PAR、Ta等环境因子与彩叶桂自身因素会共同影响其Pn、Tr等指标,而不是仅受到单一某项因素的决定性作用。(5)在山东泰安地区栽培管理彩叶桂时,春末至夏季强光高温条件下,应于10:00~14:00给予适当保护,如叶面喷雾、加遮阴网等;秋季可不采取遮阳措施;在园林中配植彩叶桂时可适当栽植于稀疏的高大乔木下或者适当的建筑物旁,以满足其对光照的需求。
余逍[4](2021)在《基于喀斯特水肥耦合的黄金梨品质提升机制与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国家在“十一”至“十三五”期间投入专项资金开展石漠化治理,探索与石漠化环境适宜的生态产业技术。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要求科学推进石漠化综合治理,根据市场需要和当地实际,在喀斯特地区以黄金梨为主的生态产业推广种植恰恰符合石漠化综合治理需求。基于水肥耦合理论提升果实品质可以为相关生态产业理论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水肥高效利用是遗产地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安全的有效手段,可有效增加石漠化地区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根据地理学、植物学、土壤学有关人地关系协调与经济发展权衡、植物水分调节与环境适应机制、水肥耦合与生态环境功能等理论,针对水肥耦合如何改善土壤环境,提升果实品质,确定灌溉水量和施肥方式,集成水肥一体化技术等科技问题,在代表南方喀斯特环境类型总体结构的贵州高原山区选择施秉喀斯特为研究示范区,2018年-2020年通过对研究区20个实验样地连续定位监测土壤水分和植物水分及水土采样测试,运用方差分析、TOPSIS综合评价法和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围绕喀斯特水肥耦合与黄金梨品质提升基础前沿研究、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应用示范进行全链条设计、一体化部署、分模块推进进行系统研究,重点阐明水肥耦合对土壤因子及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机理,揭示水肥高效利用与产量品质提升机制,评价土壤养分质量及果实产量品质,提出适宜不同岩性喀斯特区水肥耦合品质提升技术,集成品质提升调控技术并进行应用示范与验证,为国家和地方石漠化治理特色经果林的可持续经营提供科技参考。1轻度亏缺灌溉处理下土壤养分含量高于不灌和全灌处理,相较于对照组和复合肥模式,生物有机肥及蚯蚓粪施肥模式更能增加土壤养分含量:白垛研究区在W2F3(轻度亏缺+生物有机肥)配比模式下,土壤有效磷(AP)、全钾(TK)、钙(Ca)、钠(Na)、全磷(TP)含量达到最高,在W2F4(全灌+豆饼粉)配比模式下,土壤有机碳(SOC)含量较高;石桥研究区在W2F1(亏缺灌溉+蚯蚓粪)处理下,土壤全量养分和速效养分含量均达到最高值。水肥耦合后土壤养分总体增加,白垛研究区施肥后土壤速效钾、有效磷、全磷含量显着增加,土壤微量元素Ca、镁(Mg)、Na含量的增幅均值为22.46%;石桥研究区水肥耦合后,土壤全量养分的增幅较土壤速效养分增幅高10.42%,土壤微量元素中Ca含量增幅最大,增幅为29.04%。2合理水肥配置增长干周、新梢生长量、枝条数、花芽数,表明水肥耦合对黄金梨生长发育具有正效应,白垛(白云岩)地区黄金梨生长更易受到N限制,石桥(石灰岩)地区黄金梨生长受P限制更大:白垛研究区W2F1(轻度亏缺+蚯蚓粪)处理对干周、中枝增长最明显,W1F3处理(不灌+生物有机肥)对花芽数增加最明显,W2F3处理(轻度亏缺+生物有机肥)对新稍、长枝、短枝增长最明显;石桥研究区W1F1处理(不灌+蚯蚓粪)对干周增长最明显,W3F1(全灌+蚯蚓粪)对花芽数、新稍、长枝、中枝、短枝增加最明显。白垛(白云岩)研究区植物叶片N:P(14.3)与全国植物叶片尺度的N:P相当(14.4),与其他关于喀斯特次生林的叶片N:P值一致(14.3),表明白云岩喀斯特地区黄金梨生长更易受到N限制;石桥(石灰岩)地区植物叶片N:P(20.76)>16,表明黄金梨生长受P限制更大。今后应对黄金梨实施精准配方施肥,避免养分元素浪费,调控土壤环境。3合理水肥配比具有提高土壤养分质量、提升果实品质的生态效益及经济效益,W2F3处理为白垛研究区最优水肥配比,W2F1为石桥研究区最优水肥配比:白垛研究区在W2F3处理下,土壤质量综合得分(3.67)及果实品质综合评价得分(0.76)均达到最大值,为最优水肥配置模式;石桥研究区在W2F1处理下,土壤质量综合得分(3.35)及果实品质综合评价得分(0.85)均达到最大值,为最优水肥配置模式。白垛研究区黄金梨在W2F3水肥配比下,果实产量增加2741.04 kg·hm-2,果实含水率、维生素C含量、还原糖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葡萄糖含量依次增加了4.17%、1.91%、0.74%、2.75%、5.14%,可滴定酸含量减少0.05%。石桥研究区在W2F1水肥配比下,黄金梨果实产量增加了2646.55 kg·hm-2,果实含水率、维生素C含量、还原糖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葡萄糖含量依次增加了11.09%、1.69%、1.28%、5.02%、9.28%,可滴定酸含量减少0.11%。4不同岩性土壤水势灌溉阈值(ψsoil)不一致,白云岩喀斯特地区黄金梨灌溉阈值为ψsoil=-2.13 MPa,石灰岩喀斯特区黄金梨灌溉阈值为ψsoil=-1.72 MPa:土壤水势灌溉阈值的差异性与赋存水有关,白云岩地区出露水源更丰富,石桥石灰岩地区较白垛白云岩地区更易受到干旱胁迫的限制。土壤含水率与土壤水分不具有线性相关,土壤水势并不会随土壤体积含水量的增加而无限升高,当土壤体积含水量大于一定值时,土壤水势趋于稳定,土壤水分有效性最高。白垛研究区0~15cm和15~30 cm土壤水势的谷值分别为-2.13 MPa、-0.63 MPa;石桥研究区土壤体积含水量变化区间为0.16~0.44,土壤水势出现2个波动谷值,0~15 cm的土壤水势谷值分别为-1.46 MPa、-1.19 MPa,15~30cm土壤水势谷值分别是-1.72 MPa、-0.83 MPa。确定黄金梨生命过程的关键土壤水势阈值,可以为实现生产实践中的精准灌溉制度奠定基础。5基于理论研究及研究区现有黄金梨灌溉、施肥技术,研发黄金梨土壤改良技术、植物水分监测技术、节本高效技术等关键创新技术,并对关键创新技术进行示范验证,示范效果明显:土壤改良后,土壤容重下降,土壤质量改善。施加生物肥后,土壤有机碳、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等主要土壤养分含量显着提高。应用示范后果实产量、果实含水率、维生素C含量、还原糖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葡萄糖含量均有所提升,可滴定酸含量有所下降,黄金梨核心品质指标明显提高。评估示范后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示范累积节约成本达20万~30万元·hm-2,2018年10月~2020年11月在示范区布设示范点并进行应用示范验证,示范面积达20 hm2。在未来石漠化生态恢复过程中,需要挖掘生态产品的附加价值,提升生态产业的价值空间,将“石漠化治理+精准扶贫+乡村振兴”工作有机结合。
禄亚洲[5](2021)在《大花黄牡丹生态适应性及濒危机制研究》文中指出大花黄牡丹(Paeonia ludlowii(Stern et Taylor)Hong)为西藏特有濒危植物,生存条件苛刻,为丛生灌木,较耐寒,喜温和气候。大花黄牡丹主要分布在林芝市米瑞乡至山南市隆子县狭长的河谷地带,为探究其生态适应性,本研究先调查收集不同产地的地理数据,并采集所有野生产地的土壤样本测定土壤理化性质,检测土壤微生物,以米瑞乡居群为代表检测其内生菌,并通过简化基因组测序技术研究其种群遗传特性,然后预测其潜在分布区,探究大花黄牡丹对环境的适应情况。然后通过种子代谢组学研究和种胚培养试验,侧面解析其濒危机制。该研究主要成果如下:(1)10个大花黄牡丹产地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全氮含量均很丰富,全磷含量中等,土壤全钾含量中等或较缺乏,土壤碱解氮含量均很丰富,土壤速效磷含量很丰富或较为丰富,速效钾含量较丰富、中等或较缺乏。10个大花黄牡丹产地的土壤肥力较为丰富,适宜野生大花黄牡丹的生长,且野生大花黄牡丹已经适应了土壤钾含量的相对缺乏。土壤理化性质是影响土壤酶活的主要因素。并且,土壤理化性质和地理特征直接影响着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异同。此外,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丰富度会随着野生居群的地理位置、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酶活的差异而发生改变,表明大花黄牡丹野生居群通过调控土壤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及丰度来适宜不同的生态环境。(2)座囊菌纲(Dothideomycetes)和子囊菌纲(Sordariomycetes)作为大花黄牡丹组织内生真菌和根际土壤真菌的标志类群,并且座囊菌纲(Dothideomycetes)和子囊菌纲(Sordariomycetes)具有一定重要的药用价值,因此内生真菌与大花黄牡丹的药用功能可能存在一定的关联性。有益菌属假单孢菌属(Pseudomonas)在大花黄牡丹根、叶、花和果实中的含量较少,甚至在茎中不含有,因此我们预测由于内生生防菌的丰富度较低或者缺失,从而导致大花黄牡丹抗逆能力较弱,这有可能是大花黄牡丹濒危的原因之一。(3)群体遗传结构分析表明10个大花黄牡丹野生居群可聚类为5个类群,分别为隆子县知能村类群、隆子县普玉村类群、隆子县三安曲林乡类群、雅鲁藏布江北岸类群和雅鲁藏布江南岸类群。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表明,山南类群相比,林芝类群的群体遗传多样性较高,并且山南类群和林芝类群之间存在高度水平的分化,即林芝类群通过提升自身的群体遗传多样性,从而提高自身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提升其在环境中的竞争力。(4)西藏东南部、四川西部和云南北部少数地区为大花黄牡丹在我国的适宜分布区。等温性、海拔、最冷季节平均温度、最干月份雨量、土壤含黏土量、11月份的月平均温度、12月份的月平均温度和1月份的月平均温度等生态因子主导着大花黄牡丹在我区的分布。(5)大花黄牡丹去胚种子主要代谢产物为黄酮类和酚酸类化合物,种皮和胚乳中的苯甲酸、对羟基苯甲酸的含量均相对较高。大花黄牡丹种皮和胚乳所合成的黄酮类、酚酸类、萜类以及生物碱类代谢物可能通过互相作用,产生自毒作用,抑制其种胚萌发,从而导致自然条件下大花黄牡丹种子萌发率降低,这有可能是大花黄牡丹濒危的原因之一。(6)大花黄牡丹种皮和胚乳中确实含有影响大花黄牡丹种胚萌发的化感物质(自毒物质),这些物质通过相互作用,明显抑制了种胚萌发。大花黄牡丹人工栽培过程中最好起垅育苗和移栽,冬季补充适宜水分即可,夏季(雨季)要及时排除田间积水,定期补充有机肥并除草松土,方可实现其人工栽培。
夏春华[6](2020)在《基于生态价值的公园城市适生植物资源系统构建与应用》文中研究表明2018年公园城市及生态价值理念被提出,包括发展战略、经济建设、运行管理、社会共享、生态价值、城市品牌与生活品质及生态价值等方面建设内容。公园城市建设是具有前沿性的人居环境改善工程,生态是本底。生态环境价值是公园城市生态价值的核心,依赖于生态本底的适生植物资源的生态功能。本研究立足于公园城市建设的生态环境价值,针对公园城市人居环境体系建设过程中存在适生植物资源不足、绿地系统不能涵盖生态空间以及公园城市生态价值缺乏系统性等问题,基于国内外相关绿带、公园体系、绿地系统及绿色生态空间等生态城市建设的基础,应用植物生物多样性、植物生理生态学、植物群落生态学等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与基本原则,采用实地观测、文献检索、问卷调查、层次分析、软件模型分析、实验数据分析等研究方法,探讨公园城市生态绿网结构,重构公园城市生态价值体系,构建适生植物资源库,评价探索典型适生植物在生态绿网的应用模式。目的在于丰富公园城市生态价值研究内涵,为地域性公园城市及其生态价值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和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基于市域绿色生态空间的生态安全、防护、生产及风景游憩等四大生态功能,实地观测分析综合性公园、红树林湿地与农业生态田园所构建生态绿网现状,发现生态绿网具备风景游憩、生态防护的生态价值,但目前城乡绿地系统不能有效涵盖绿色生态空间。应用公园城市国土空间规划、生态空间规划及植物多样性的基础理论,分析海洋生态绿网规划特点,提出以生态绿网替代区域绿地,借助生态空间网络研究植物资源的生态价值。综合分析地域城市面临的重要生境因子,以及特殊热带、滨海、台风等自然条件对植物及其生态价值的影响力,提出抗风性、抗逆性、治污性是生态防护类价值的主要指标,绿网生态价值体系由生态防护(抗风性、抗逆性、治污性)与风景游憩(生态景观性、生态教育性)两大类组成。2实地调查与文献查阅相结合,收集发现湛江适生野生木本植物种类103科317属543种,红树林群落植物种类有14科25种,主要热带种植作物有20科29种。而目前生态绿网应用的适生植物只有79科202种,其中公园绿化应用也才有47科154种,并以无瓣海桑群落生态修复红树林,以甘蔗为农业田园的主要生态植物。应用的适生植物资源存在多样性不足,外来引种速生树种过多,生态价值不高等问题。3通过对543种野生木本植物及市域其他植物资源的调研分析,筛选出有较高生态价值的适生植物共计231种,分属72科177属,为适生植物资源系统构建提供物质基础。进一步依据植物的抗风性、抗逆性、治污性、生态景观价值、生态教育作用进行功能分类、汇总,借助Python语言代码重复利用、免费开源、模块化、函数化的精炼优势,建立适生植物资源的分类数据库,系统可实时动态化更新,实现适生植物资源系统成果共享。4立足于植物资源的生态价值,对综合性公园调查,分析评价绿网不同植物资源特点,发现风景游憩类的适生植物季相景观模式单一,骨干、基调树种季相景观缺乏等问题;红树林湿地外来速生树种数量过大,风景游憩功能低;农业生态田园风景游憩类的生态产品少、经济效益低下。依据公园城市建设以人为本的公众生态价值需求和绿网生境与植物资源特点,从植物资源分类库中选用典型适宜的适生植物资源,重塑生态价值及路径如下:①综合性公园生态景观价值构建选用典型适生植物有:美丽异木棉+红花羊蹄甲+红鸡蛋花+朱缨花+琴叶珊瑚;榄仁树+红花羊蹄甲+红千层+红花檵木+龙船花;铁冬青+黄槐+狐尾椰+夹竹桃+鸡冠刺桐+灰莉。②湖光红树林湿地公园生态教育、景观价值构建选用典型乡土红树植物有:红海榄、黄槿+海漆(水黄皮和杨叶肖槿)、银叶树+海芒果、白骨壤、桐花树等。③农业生态田园生态景观、教育价值选用典型适生植物采取“菠萝蜜+红掌”的林下两层间种群落模式。地域性适生植物资源系统的构建,尚需不断收集具有较高生态价值的植物资源研究成果,以丰富资源库的植物种类,这一研究值得持续进行。
朱晨桥[7](2020)在《柑橘模式材料的开发与金柑属植物系统发育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柑橘是世界最重要的果树作物和贸易农产品之一,但柑橘的童期长、种子多胚性、植株高大、基因组高度杂合等生物学特点,限制了其基因功能和遗传学研究的进展。山金柑(Fortunella hindsii)属于芸香科(Rutaceae)、金柑属,具有完整柑果结构、童期极短、植株矮化等突出特点,本课题组在2009年的资源调查中发现了具有单胚特点的山金柑株系,是目前最有潜力成为柑橘“模式”实验材料的种质。本研究围绕进一步开发和科学利用单胚山金柑,即个体小、童期短、杂交容易(单胚)、纯合度高的实验材料,开展了相关研究;创建了单胚山金柑纯和自交系,评价了单胚山金柑的主要农艺性状,以单胚山金柑作为母本进行种间杂交实验、创建了遗传群体;利用纯系材料测序、组装了山金柑基因组,并基于转录组和基因组分析,对山金柑生活史基因共表达模式和早花机理进行了初步探索;基于核SSR、叶绿体扩增序列和全基因组SNP,对金柑属植物进行了系统发育、遗传多样性、群体结构和种群动态等分析,解析了金柑属系统发育地位和种群分化历史,提出了栽培金柑起源的新观点。主要研究结果简述如下:1. 山金柑纯系创建、栽培评价和杂交群体创制扩繁了单胚山金柑自交第二代(S2)118个株系、自交第三代(S3)28个株系,利用n SSR分子标记筛选了一系列纯合度>90%的高纯合材料;其中,单株S3y-45杂合度低至0.62%。评价了单胚山金柑的重要农艺性状,发现~70%的实生苗可在当年成花(童期约8个月),单胚性状稳定(单胚率>90%),植株极矮化(一年生实生苗平均株高15.29cm);以嫁接苗首次坐果数作为评价标准,在自交系中筛选了一系列单胚优系材料,其中‘S2f-179’第一年(首次)平均坐果数最高,达到了5.90个。构建了单胚山金柑PN02(F.hindsii)×滑皮金柑(F.crassifolia)种间杂交群体,获得了包含222个杂种子代的F1群体;基于F1群体中的单胚单株,繁育了F2群体,目前获得了包含713个单株的F2群体。2. 山金柑基因组测序、基因共表达模式分析及早花机理初探以纯系材料‘S3y-45’作为材料,使用Pacbio、Illumina和10X genomics平台测序、组装了山金柑基因组1.0,组装大小373.6 Mb,contig-N50=2.21 Mb,scaffold-N50=5.16 Mb。注释到了32,257个蛋白编码基因,其中的12,360个基因在9个柑橘亚科植物基因组中具有直系同源基因,986个是山金柑特有基因。基于低拷贝基因的系统发育分析揭示了,相比于枳(Poncirus),山金柑与柑橘属主要栽培种质,如柚(C.grandis)、枸橼(C.medica)、橙(C.sinensis)等有较近的系统发育关系,与橘(C.reticulata)最近,两者约分化于5.32百万年前。对山金柑生活史13个不同组织进行了转录组测序并进行了WGCNA分析,鉴定了27个共表达模块;对比山金柑与柚和柠檬的86个成花发育关键基因的表达水平,发现31个基因差异表达,其中的18个涉及成花诱导阶段。对山金柑SPL基因家族进行了鉴定,发现了19个Fh SPLs;系统发育分析表明山金柑比甜橙多了2个SPL3/4/5(内源成花诱导途径关键基因)同源拷贝:Fh SPL7/9;进一步的定量表达实验,验证了Fh SPL7/9在成熟叶片、茎、腋芽分生组织中上调表达,并与光周期成花诱导关键基因SOC1的表达呈正相关(r=0.94),与抑制成花发育的mi R156a表达负相关(r=-0.91)。3. 金柑属植物系统发育分析利用46个核SSR和5个叶绿体位点对38份金柑属种质资源进行了遗传多样性、群体结构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金柑属植物核遗传多样性较高(Na=4.34;Ne=2.27;Ho,He,u He=0.49),叶绿体的遗传多样性较低(Hd=0.693;Pi=0.00073;Nh=13)。结合Nei氏遗传距离聚类和叶绿体系统发育树,证明了金柑属独立的种系起源。PCo A分析和群体结构分析表明,金柑属内包含两大种群:栽培金柑(罗浮、罗纹和金弹)和山金柑。对15份栽培金柑种质和15份野生山金柑进行了基于基因组SNP的群体遗传学分析。PCA和群体结构分析都验证了金柑属内“栽培金柑—山金柑”两大种群的遗传结构;在栽培金柑内,显示了清晰的“罗浮(F.margarita)—金弹(F.crassifolia)”遗传结构;所有罗纹(F.japonica)材料都显示了罗浮和金弹混合的遗传背景,表明罗纹可能起源于罗浮和金弹的杂交或回交;但这三个栽培种间的遗传分化指数Fst均大于0.25,证明它们都应有“种”(species)的地位。栽培金柑种群的基因组SNP多样性水平(Pi=0.12,Theta=0.10)显着低于山金柑种群(Pi=0.23,Theta=0.26),两个种群的Tajima’s D、Fu&Li’s D*、Fu&Li’s F*值均显着背离0,拒绝中性进化检验,说明它们的进化过程中都经历了定向选择。连锁不平衡分析结果显示,栽培金柑种群的连锁不平衡强度高,连锁不平衡衰减速度慢,衰减距离更长,说明栽培金柑种群经历的选择强度更高,暗示其经历了人工选择。种群动态分析发现,栽培金柑祖先和山金柑祖先分别在距今70-120万年前和30-60万年前各经历了一次与第四纪冰期相关的种群缩减,而后,栽培金柑在距今1-2万年前又经历了一次急速的种群扩张。以上结果暗示了金柑属在与橘分支分化后至第四纪冰河期开始前已经有了一定的种群分化,栽培金柑的祖先种群的地理分布更北,栽培金柑经历的急速种群扩张很可能与人类的选择和驯化有关。
杨豫[8](2020)在《宁夏桃、苹果、酿酒葡萄枝条抗寒性研究》文中提出为探究宁夏地区主要种植的果树品种枝条抗寒性,以宁夏吴忠园艺场的3个桃树品种(京陇7号、中油14、大久保)、宁夏恒通绿机公司苹果基地的3个苹果品种(金冠、惠民富士、秦冠)、立兰酒庄的4个酿酒葡萄品种(北红、赤霞珠、西拉、威代尔)的一年生枝条为试材,设计了新梢石蜡切片、不同低温程度胁迫和不同低温时间胁迫三部分试验,测定各处理下果树枝条中相关抗逆指标的含量变化,综合分析比较各类果树不同品种间的抗寒性差异,使用隶属函数法对所有抗寒指标进行抗寒性综合分析及排序,并根据分析结果进行宁夏全区的越冬灾害风险等级区域划分,为宁夏地区的三种常见果树的冬季防寒及产业发展提供理论依据。试验结果表明:1)抗寒性强的果树品种,枝条新梢中的导管分子直径、木质部面积、木质部占维管束面积比率均较大。2)不同低温胁迫处理中,各品种一年生枝的相对电导率随温度的降低呈“S”型曲线上升;不同冷冻时间处理中,枝条相对电导率先升高,在6h处理后升高趋势趋于平缓。3)3种桃的LT50分别为大久保(-24.41℃)、中油14(-24.13℃)、京陇7号(-21.89℃);3种苹果的LT50分别为秦冠(-32.98℃)、惠民富士(-29.66℃)、金冠(-27.70℃);4种酿酒葡萄的 LT50 为北红(-29.57℃)、威代尔(-27.26℃)、赤霞珠(-23.99℃)、西拉(-14.10℃)。4)SOD、POD、CAT活性随温度降低和低温时间的延长均呈升高或者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抗寒性强的品种枝条中保护酶活性高,酶活的增加幅度大。MDA含量呈现出与保护酶相适应的变化特征,抗寒性强的品种枝条MDA含量低,且随低温胁迫的深入含量变化小。5)在-30℃的极端低温环境下,6 h是多数品种发生冷害的临界时间。6)3个桃品种抗寒性综合排序结果为大久保>中油14>京陇7号;3个苹果品种抗寒性综合排序结果为秦冠>金冠>惠民富士;4个酿酒葡萄抗寒性综合排序结果为威代尔>北红>赤霞珠>西拉。此抗寒性排序结果与LT50排序结果相差不大,相对电导率结合Logistic方程计算的半致死温度可较为准确地判断果树抗寒性。7)沙坡头区北部和盐池县的东部气温较低,为桃树的越冬冻害高度风险区;苹果可在宁夏全区广泛种植,遭受越冬冻害的风险较低;酿酒葡萄冬季必须埋土,否则均有中、重度的风险遭受越冬冻害。
刘妮雅[9](2018)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中国枣产业经济发展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枣树是我国第一大干果树种,而枣产业已经成为全国两千万农民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发展枣产业对于带动贫困山区产业发展、提高农民经济收入、维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我国发展木本粮油的战略,枣产业作为五大木本粮油产业的代表产业之一,其还具有保障国家粮油安全的战略作用。中国枣产业发展从迅速崛起到开始遭遇发展困境,仅仅用了十几年的时间。2000年后中国枣产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枣受到了消费者青睐,市场价格被推升至历史最高点;随着产量迅速增加,市场供不应求的状况得到了扭转,价格也随之急速下降,至此枣产业发展进入了瓶颈期。解决枣产业面临的经济发展问题对于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产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研究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背景下,以中国枣产业为研究对象,采用定量分析、定性分析、案例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供给和需求两个角度,对枣产业的生产、加工、流通、消费等环节进行了全面系统分析,找出市场供求结构性失衡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为今后中国枣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充分的决策依据。本研究系统梳理了中国枣产业市场供求变化情况,市场从供不应求变为供过于求,当前的供过于求本质上是供求结构性失衡,即低端产品供过于求、高端产品供不应求,而市场有效需求并未真正得到完全满足。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新疆枣产区带动下的产业规模迅速扩张使得消费者对枣产品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但是,随着产量继续增加,消费需求结构开始升级,中高端需求显着增加,而供给结构并未发生改变,最终导致了市场供求结构性失衡。为了解决枣产业供求结构性失衡问题,首先需要从供给侧层面解决生产和流通中存在的问题。从中国枣产业生产情况看,生产呈现高度集中化和区域化的特点,生产重心已从传统枣产区转移至新兴枣产区新疆。通过对比分析不同枣产区的生产成本收益得出,新疆具有发展生产的绝对优势,但也存在品种结构单一、地区发展不均衡、人工成本偏高、土壤质量退化等问题。传统枣产区虽不具有发展生产的绝对优势,然而种植枣树仍具有比较优势,亟待以提质增效为目标,创新生产发展思路,通过特色发展实现传统枣产业生产的转型升级。另外,本研究通过分析中国枣产业的流通模式得出,当前枣产业存在组织化程度低、传统流通模式单一主导、流通效率不高、利润分配不均衡等问题,需要通过完善市场流通体系、创新流通模式提高流通效率和产业组织化程度,实现不同流通主体间利润的合理分配。在当前流通模式下,本研究采用季节调整法和HP滤波法深入剖析了枣的市场价格变化规律,得出市场价格呈现整体下滑、规律性波动的特征,季节性变化特征明显,周期性波动规律呈现出波动频率逐渐增高而波幅逐渐减少的特点。枣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以市场需求为基础,本研究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消费者个体特征、消费行为和消费态度等需求特征,采用交叉因素法初步分析了消费者特征和偏好与枣产品消费之间的关系,进而采用有序多分类Logistic模型分析了影响消费需求主要因素,得出消费者年龄结构、受教育程度、职业、收入均会影响其对枣产品的消费,而知名品牌产品、精深加工品和绿色有机产品更加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在分别研究中国枣产业供给和需求的基础上,本研究将枣产业供给和需求进行综合对比分析,采用情景分析法预测了不同消费结构下未来市场需求量,将其与供给量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中国枣产品消费仍具有较大发展潜力;通过对枣产业市场供求关系的理论分析得出,从根本上解决市场供求结构性失衡问题,最有效的措施即为枣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体而言,中国枣产业要通过“控制总量、调整结构、增加供给”三步走的战略逐步实现长期供求均衡。基于以上研究,本文主要提出以下对策建议:优化枣产业区域布局,各枣产区根据自身优势寻求特色发展;以提质增效为目标发展生产,加大对科技研发创新的支持力度;加大市场流通体制改革,提高产业组织化程度,完善利润分配机制,大力支持企业的品牌建设;开拓国际市场,弘扬中国传统枣文化;强化枣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提高政策支持的效率。
蔡妤[10](2017)在《基于植物扩散格局及其外界影响因子的北京绿道生态群落模式构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的不断推进,促使景观破碎化日益严重,绿道作为线性连接廊道,对生境的丧失和破碎起到了补偿作用,发挥着重要的连通效应,但不合理的绿道植物配置也会造成入侵植物的迅速传播。本研究根据北京市绿道位置类型选取18条绿道作为研究对象,采取生态学群落调查方法对绿道的人工栽培植物和自生植物的物种、株高、冠幅、株数、盖度等基础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期探讨具有不同扩散模式的自生植物在绿道内的扩散格局及其扩散的外界影响因子,并构建适宜在北京绿道应用的生态群落模式。主要研究结果表明:(1)调研统计北京市绿道有维管束植物91科264属484种(含品种/变种),各生活型中,乔木96种,灌木67种,草本308种,木质藤本7种,竹类2种,蕨类4种。其中栽培植物57科127属228种(含品种/变种),自生植物78科224属364种(含品种/变种)。(2)不同类型绿道人工植物景观中,环城公园绿道栽培植物108种,中心城滨水绿道栽培植物109种,郊野休闲环绿道栽培植物88种,森林公园环绿道栽培植物65种,东翼大河绿道栽培植物83种,西北翼大河绿道栽培植物78种。在栽培植物群落的垂直结构方面,环城公园绿道、中心城滨水绿道、郊野休闲环绿道的栽培群落层次丰富,以乔灌草复层结构为主。在栽培群落郁闭度方面,环城公园绿道、东翼大河绿道和西北翼山水绿道的郁闭度相对较高。在栽培群落的养护管理等级方面,环城公园绿道和中心城滨水绿道养护管理等级高。(3)北京市绿道记录有动物扩散型植物189种(含品种/变种),其中乡土植物比例68.75%,植物区系覆盖12类型和5变型,以北温带、世界广布和泛热带成分为主;风扩散型植物215种(含品种/变种),其中乡土植物比例69.30%,植物区系覆盖13类型和6变型,以北温带、旧世界温带和世界广布成分为主。(4)植物扩散格局中,动物扩散型植物、风扩散型植物的物种多样性空间分布差异明显,其中风扩散型植物的扩散格局最显着。绿道北侧和西侧的自生植物物种多样性较高,在南北方向的物种多样性分布差异更明显。随着样方位置远离健身步道,不同扩散型植物的物种多样性呈下降趋势,表现出明显的游憩渗透干扰效应(边缘效应增加,景观破碎化加剧)。季节性动态中,春秋两季动物扩散型植物在风向主导下的空间分布差异减弱,动物媒植物群体逐渐远离游憩路径向绿道内部聚集;风扩散型植物多样性的季节性动态波动较小,夏季风媒植物的游憩渗透干扰效应最显着。(5)植物扩散外界影响因子中,动物扩散型植物的物种多样性与绿道宽度、城市化梯度、绿道鸟类物种多样性、海拔等因子之间显着正相关,与栽培群落物种多样性之间显着负相关,在不同绿道类型、栽培群落垂直结构、生境类型、养护管理等级的组别中,动物扩散型植物的物种多样性具有显着差异。风扩散型植物的物种多样性与城市化梯度、海拔等因子之间显着正相关,与栽培群落物种多样性之间显着负相关,绿道类型、栽培群落结构、生境类型、养护管理等级不同,风扩散型植物的物种多样性差异显着。(6)北京市绿道记录有入侵植物34种,植物区系覆盖7类型和2变型,以世界广布、北温带和泛热带成分为主。入侵植物的物种多样性的空间分布与风扩散型植物的扩散格局相似,但在春秋两季表现出明显的动物传播适应性,扩散格局向动物扩散型植物靠拢。入侵植物的物种多样性与城市化梯度呈显着正相关,与绿道宽度、绿道建植年代、栽培群落郁闭度、海拔等因子显着负相关。(7)依据以上研究结果,针对北京市绿道植物群落的植物扩散效益和实际应用提出三种生态群落类型。1)扩散主导型群落,应旨在促进植物扩散,兼具景观功能;2)扩散限制型群落,应强调绿道景观功能,植物的扩散受到限制;3)入侵抵御型群落,应抑制具有入侵威胁的外来物种传播,弱化景观功能。最终根据不同类型生态群落的使用功能提出设计原则并推荐植物群落模式。本研究以生态学实地调研和群落清查为基础,运用群落生态学、植物运动生态学、物种遗传学等学科理论,探索风景园林学中生态绿道的设计途径,研究了不同扩散模式自生植物在绿道中的扩散格局及其外界影响因子,基于研究结论推出适用于北京绿道的生态群落的设计原则和群落模式,为生态型绿道的推广奠定理论基础。
二、“123”苹果的生态适应性与栽培管理调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123”苹果的生态适应性与栽培管理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农业科技园区可持续集约技术的扩散与采用研究 ——以黄土高原苹果主产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拟解决关键科学问题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可能的创新点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回顾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可持续集约技术 |
2.1.2 苹果矮砧技术 |
2.1.3 农业技术扩散 |
2.1.4 农业技术采用 |
2.1.5 农业科技园区 |
2.1.6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
2.2 理论基础 |
2.2.1 空间扩散理论 |
2.2.2 行为地理学理论 |
2.2.3 社会网络理论 |
2.2.4 农户行为理论 |
2.3 文献回顾与研究评述 |
2.3.1 农业技术扩散研究 |
2.3.2 农业技术采用行为研究 |
2.3.3 文献评述 |
2.4 本文研究的理论框架 |
2.4.1 技术扩散与采用系统构建 |
2.4.2 分析框架 |
第三章 研究区选择与数据分析 |
3.1 研究对象及研究区选择 |
3.1.1 杨凌农业科技园区 |
3.1.2 杨凌农业科技园区主推技术 |
3.1.3 苹果矮砧技术—典型可持续集约技术 |
3.1.4 黄土高原苹果主产区 |
3.1.5 苹果生产新型经营主体发展情况 |
3.2 实地调研及数据获取 |
3.2.1 调研安排 |
3.2.2 调研内容 |
3.2.3 空间及统计数据收集 |
3.3 数据分析 |
3.3.1 样本特征分析 |
3.3.2 新型经营主体苹果矮砧技术来源及偏好 |
3.3.3 技术来源和技术信息获取相关性分析 |
3.3.4 技术信息联系和技术信息获取相关性分析 |
3.3.5 技术信息联系和技术采用的相关性 |
3.3.6 技术信息获取和技术采用的相关性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杨凌农业科技园区苹果矮砧技术空间扩散 |
4.1 技术扩散环境评价及HSDM参数确定 |
4.1.1 扩散环境质量评价 |
4.1.2 HSDM应用于农业科技园区技术扩散的思路 |
4.1.3 HSDM应用于农业科技园区技术扩散参数的确定 |
4.2 技术扩散环境空间分布特征及技术扩散规律 |
4.2.1 技术扩散环境的空间分布特征 |
4.2.2 技术的空间扩散规律 |
4.2.3 扩散概率和扩散环境的相互关系 |
4.3 扩散机理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新型经营主体苹果矮砧技术信息获取 |
5.1 技术信息获取的理论分析与假设 |
5.1.1 推广服务影响的理论分析及假设 |
5.1.2 社会网络影响的理论分析及假设 |
5.2 技术信息获取影响分析的方法和变量 |
5.2.1 技术信息获取影响分析的计量模型 |
5.2.2 技术信息获取影响分析的变量界定 |
5.3 公共推广服务、社会网络和技术信息获取相关性分析 |
5.3.1 公共推广服务与技术信息获取的相关性 |
5.3.2 社会网络与技术信息获取的相关性 |
5.4 技术信息获取的影响因素 |
5.4.1 影响因子的多重共线性检验 |
5.4.2 模型结果对比 |
5.4.3 公共推广服务的影响分析 |
5.4.4 社会网络的影响分析 |
5.4.5 技术来源的影响分析 |
5.4.6 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新型经营主体苹果矮砧技术采用 |
6.1 技术采用的理论分析及假设 |
6.1.1 技术背景影响的理论分析及假设 |
6.1.2 组织背景影响的理论分析及假设 |
6.1.3 环境背景影响的理论分析及假设 |
6.1.4 采用意愿影响的理论分析及假设 |
6.2 影响因素分析的方法和变量 |
6.2.1 影响因素分析的计量模型 |
6.2.2 影响因素分析的变量选取 |
6.3 结构方程模型验证与分析 |
6.3.1 结构方程模型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
6.3.2 结构方程模型的假设性检验 |
6.4 技术采用的影响因素分析 |
6.4.1 技术属性的影响分析 |
6.4.2 组织特征的影响分析 |
6.4.3 自然和政策环境的影响分析 |
6.4.4 采用意愿的影响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对策与建议 |
7.1 技术扩散路径优化 |
7.1.1 改善技术扩散环境 |
7.1.2 加强技术扩散网络节点建设 |
7.1.3 提高技术扩散滞后地区的交通可达性 |
7.2 技术采用行为干预 |
7.2.1 实施以需求为导向的技术扩散策略 |
7.2.2 建立以新型经营主体为中介的园区技术扩散模式 |
7.2.3 重视可持续集约技术扩散的区域适宜性 |
7.2.4 制定针对性的技术扩散方案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东北葡萄产区不同产地及树龄对‘北冰红’酒质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酿酒葡萄及‘北冰红’品种介绍 |
1.1.1 酿酒葡萄简介 |
1.1.2 山葡萄品种‘北冰红’ |
1.2 酿酒葡萄及葡萄酒品质的影响因素 |
1.2.1 栽培管理对葡萄及葡萄酒的影响 |
1.2.2 生态环境对葡萄及葡萄酒的影响 |
1.2.3 树龄对葡萄及葡萄酒的影响 |
1.2.4 酿酒工艺对葡萄及葡萄酒的影响 |
1.3 葡萄酒理化指标及感官评价 |
1.3.1 葡萄酒主要理化指标 |
1.3.2 葡萄酒感官评价 |
1.4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4.1 目的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发酵‘北冰红’冰葡萄酒的酵母筛选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供试材料 |
2.1.2 试剂与仪器 |
2.1.3 试验方法 |
2.1.4 数据分析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不同酵母发酵‘北冰红’冰葡萄酒的常规理化指标 |
2.2.2 不同酵母发酵‘北冰红’冰葡萄酒的有机酸含量 |
2.2.3 不同酵母发酵‘北冰红’冰葡萄酒挥发性成分的比较 |
2.3 小结 |
第三章 不同树龄‘北冰红’的酒质评价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供试材料 |
3.1.2 试剂与仪器 |
3.1.3 试验方法 |
3.1.4 数据分析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不同树龄‘北冰红’果实的基本品质 |
3.2.2 不同树龄‘北冰红’干红葡萄酒品质差异 |
3.2.3 不同树龄‘北冰红’冰葡萄酒品质差异 |
3.3 小结 |
第四章 不同产地‘北冰红’的酒质评价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供试材料 |
4.1.2 试剂与仪器 |
4.1.3 试验方法 |
4.1.4 数据分析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不同产地‘北冰红’干红葡萄酒品质差异 |
4.2.2 不同产地‘北冰红’蒸馏酒品质差异 |
4.2.3 不同产地‘北冰红’冰葡萄酒品质差异 |
4.3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不同产地秋季采收‘北冰红’果实 |
致谢 |
作者简历 |
(3)彩叶桂抗寒及光合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彩叶桂生态适应性研究现状 |
1.2 植物抗寒性研究 |
1.2.1 细胞膜与抗寒性 |
1.2.2 渗透调节物质与抗寒性 |
1.2.3 保护酶活性与抗寒性 |
1.2.4 植物抗寒性鉴定与测试方法 |
1.3 植物光合作用研究进展 |
1.3.1 光合日变化与光合作用 |
1.3.2 光强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
1.3.3 光合色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试验材料 |
2.3 试验方法 |
2.3.1 彩叶桂抗寒生理指标及测定方法 |
2.3.2 彩叶桂光合特性研究方法 |
2.4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彩叶桂抗寒生理指标分析 |
3.1.1 相对电导率(REC)变化及半致死温度(LT_(50)) |
3.1.2 丙二醛(MDA)含量变化 |
3.1.3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变化 |
3.1.4 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变化 |
3.1.5 可溶性蛋白(SP)含量变化 |
3.1.6 可溶性糖(SS)含量变化 |
3.2 不同彩叶桂品种抗寒性综合评价 |
3.2.1 抗寒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
3.2.2 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24个彩叶桂品种的抗寒性 |
3.2.3 聚类分析 |
3.3 彩叶桂光合特性分析 |
3.3.1 不同月份彩叶桂光合作用日变化动态比较 |
3.3.1.1 不同月份环境因子日变化 |
3.3.1.2 不同月份彩叶桂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 |
3.3.1.3 不同月份彩叶桂蒸腾速率(Tr)日变化 |
3.3.1.4 不同月份彩叶桂气孔导度(Cond)和胞间CO_2浓度(Ci)日变化 |
3.3.1.5 彩叶桂叶片光合指标与影响因子间的相关性分析 |
3.3.2 不同月份彩叶桂光合速率对光照强度的响应 |
3.3.3 光合色素含量分析 |
4 讨论 |
4.1 彩叶桂抗寒性 |
4.1.1 膜系统与彩叶桂抗寒性的关系 |
4.1.2 保护酶系统与彩叶桂抗寒性的关系 |
4.1.3 渗透调节物质与彩叶桂抗寒性的关系 |
4.1.4 不同彩叶桂品种抗寒性的综合评价 |
4.2 彩叶桂光合特性 |
4.2.1 不同彩叶桂品种光合作用日变化和光合“午休”现象 |
4.2.2 光合指标与主要生态因子的关系 |
4.2.3 不同彩叶桂品种的光响应曲线 |
4.2.4 光合色素含量对不同品种彩叶桂光合作用的影响 |
4.2.5 对于栽培管理的指导意义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4)基于喀斯特水肥耦合的黄金梨品质提升机制与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 研究现状 |
(一)水肥耦合与果实品质 |
(二)喀斯特水肥耦合与果实品质 |
(三)水肥耦合与果实品质研究进展 |
1 文献的获取与论证 |
2 研究阶段划分 |
3 国内外主要进展与标志性成果 |
4 国内外拟解决的关键科技问题与展望 |
二 研究设计 |
(一)研究目标与内容 |
1 研究目标 |
2 研究内容 |
3 研究特点与难点及创新点 |
(二)技术路线与方法 |
1 技术路线 |
2 研究方法 |
(三)研究区选择与代表性论证 |
1 研究区选择的依据和原则 |
2 研究区基本特征与代表性论证 |
(四)实验方案与资料数据可信度分析 |
1 实验方案分析 |
2 野外调查数据 |
3 收集资料数据 |
三 水肥耦合对黄金梨生长环境的影响机理 |
(一)水肥耦合对土壤因子的影响 |
1 水肥耦合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
2 水肥耦合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
3 不同岩性下水肥耦合对土壤因子影响的对比分析 |
(二)水肥耦合对黄金梨生长发育的影响 |
1 水肥耦合对黄金梨生长特征的影响 |
2 水肥耦合对叶片营养元素的影响 |
3 不同岩性下水肥耦合对黄金梨生长发育的对比分析 |
四 水肥耦合高效利用对黄金梨产量品质提升机制 |
(一)不同水肥处理对果实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
1 不同水肥处理下的果实产量 |
2 不同水肥处理对黄金梨物理品质的影响 |
3 不同水肥处理对黄金梨化学品质的影响 |
(二)水肥耦合对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机制 |
1 产量及品质对水肥利用率的响应 |
2 土壤养分对水肥利用效率的响应机制 |
3 果实产量及品质综合评价 |
4 水肥耦合对品质提升机制的对比分析 |
五 黄金梨水肥耦合与果实品质提升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验证 |
(一)石漠化地区果林现有成熟技术 |
1 果树水分监测技术 |
2 果树施肥技术 |
3 果实套袋技术 |
(二)石漠化地区共性技术与关键技术研发 |
1 水肥一体化技术 |
2 土壤改良培肥技术 |
3 水分调节技术 |
4 黄金梨节本高效品质提升技术 |
(三)喀斯特黄金梨提升品质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验证 |
1 示范点选择与代表性论证 |
2 示范点建设目标与建设内容 |
3 示范点现状评价与措施布设 |
4 示范点规划设计与应用示范过程 |
5 示范点应用示范成效与验证分析 |
六 结论与讨论 |
(一)主要结论 |
(二)主要创新点 |
(三)讨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致谢 |
(5)大花黄牡丹生态适应性及濒危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意义 |
1.2 濒危植物大花黄牡丹研究进展 |
1.2.1 大花黄牡丹的分类研究 |
1.2.2 大花黄牡丹的生物学特征研究 |
1.2.3 大花黄牡丹种群结构动态和群落研究 |
1.2.4 大花黄牡丹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物质的研究 |
1.2.5 大花黄牡丹生理病理学研究 |
1.2.6 大花黄牡丹种群遗传多样性研究 |
1.2.7 大花黄牡丹濒危的因素 |
1.3 植物根际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多样性研究概述 |
1.4 植物内生菌研究概述 |
1.5 植物简化基因组分析研究概述 |
1.6 植物分布适宜区研究概述 |
1.7 植物组织代谢组研究概述 |
1.8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创新点 |
1.8.1 主要研究内容 |
1.8.2 研究目标 |
1.8.3 技术路线 |
1.8.4 创新点 |
第二章 大花黄牡丹产地土壤理化性质及微生物多样性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材料与采集 |
2.1.2 主要仪器与试剂 |
2.1.3 实验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不同产地土壤理化性质差异分析 |
2.2.2 不同产地土壤酶活差异分析 |
2.2.3 不同产地土壤微生物差异分析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第三章 大花黄牡丹内生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样品采集及消毒 |
3.1.2 总DNA提取 |
3.1.3 PCR扩增 |
3.1.4 数据分析与处理 |
3.2 结果和分析 |
3.2.1 大花黄牡丹组织内生真菌及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组成及多样性分析 |
3.2.2 大花黄牡丹组织内生细菌及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组成及多样性分析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四章 大花黄牡丹群体遗传分析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样本采集 |
4.1.2 主要仪器与试剂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测序数据产出统计 |
4.2.2 居群间的系统进化关系 |
4.2.3 群体遗传结构分析 |
4.2.4 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第五章 大花黄牡丹分布适宜区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材料 |
5.1.2 数据收集 |
5.1.3 MaxEnt模型构建 |
5.1.4 绘制生态适宜性区划图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大花黄牡丹资源与分布 |
5.2.2 大花黄牡丹分布的主要生态因子及模型准确性检验 |
5.2.3 大花黄牡丹分布适宜区预测 |
5.3 讨论 |
5.4 小结 |
第六章 大花黄牡丹种子代谢组研究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样品采集和提取方法 |
6.1.2 方法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代谢组成分总体分析 |
6.2.2 大花黄牡丹种子种皮和胚乳中代谢物的定量分析 |
6.2.3 种皮和胚乳代谢组学差异分析 |
6.3 讨论 |
6.4 小结 |
第七章 大花黄牡丹种胚培养 |
7.1 材料与方法 |
7.1.1 材料 |
7.1.2 实验方法 |
7.1.3 数据统计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不同外植体处理方式对无菌苗诱导的影响 |
7.2.2 不同植物激素配比对无菌苗的诱导效果 |
7.2.3 无菌苗的炼苗移栽 |
7.2.4 大花黄牡丹的驯化栽培 |
7.3 讨论 |
7.4 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存在的问题 |
8.3 未来工作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基于生态价值的公园城市适生植物资源系统构建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4 公园城市概述 |
1.4.1 公园城市定义 |
1.4.2 公园城市在园林、森林与生态园林等方面的前期探索 |
1.4.3 公园城市建设的地域性生态原则 |
1.4.4 公园城市建设的内涵 |
1.5 国内外公园城市建设实践与理论研究现状 |
1.5.1 绿带—绿道—绿廊—公园体系 |
1.5.2 生态绿网理论 |
1.5.3 生态绿网规划实践探索 |
1.5.4 生态绿网特点分析 |
1.5.5 基于植物生态学理论的生态价值指标分类 |
1.5.6 植物多样性专题研究 |
1.6 研究问题 |
1.6.1 公园城市绿地系统不能有效涵盖生态空间网络 |
1.6.2 基于生态功能的适生植物资源应用不足 |
1.6.3 公园城市生态价值侧重于生态防护且未形成体系 |
1.7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7.1 研究内容 |
1.7.2 创新点 |
1.8 研究策略与方法 |
1.8.1 研究策略 |
1.8.2 研究方法 |
1.9 研究技术路线 |
2 基于地域特殊自然地理要素的城乡绿网及生态价值体系构建 |
2.1 湛江市概况 |
2.2 湛江市绿网的生态结构 |
2.2.1 市域生态空间格局 |
2.2.2 市域生态空间的生态安全、防护、生产及风景游憩功能 |
2.2.3 城区与环城绿网 |
2.2.4 城区绿地与环城绿网生态功能评价及生态绿网结构 |
2.3 绿网生态价值体系构建要素分析 |
2.3.1 生态价值构建的地域化原则 |
2.3.2 风景游憩类生态价值分析 |
2.3.3 基于地域性城市特殊自然地理要素因子影响力评价 |
2.3.4 地域性城市生态防护价值指标分析 |
2.3.5 湛江生态绿网不同植物资源生态价值的公众评价 |
2.4 地域性公园城市绿网的生态价值体系 |
2.5 本章小节 |
3 湛江市域适生植物资源收集与分类 |
3.1 市域植物多样性 |
3.2 绿网生态植物资源分析 |
3.2.1 综合性公园景观游憩空间及其骨干基调树种资源 |
3.2.2 红树林湿地生态保护空间及其植物群落 |
3.2.3 农业生态田园及其生态产品 |
3.2.4 植物资源应用现状分析 |
3.3 基于生态价值优势的植物资源收集、分类 |
3.4 地域性适生植物分类 |
3.4.1 适生植物 |
3.4.2 适生植物资源种类库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PYTHON语言的适生植物资源分类库构建 |
4.1 构建适生植物资源库的目的与任务 |
4.2 Python语言特点 |
4.3 基于Python语言构建适生植物资源库原理与流程 |
4.3.1 原理 |
4.3.2 流程 |
4.4 基于Python语言构建湛江适生植物资源库 |
4.5 基于Python语言构建湛江适生植物资源生态价值分类库 |
4.6 本章小结 |
5 综合性公园植物生态景观价值评价及重构 |
5.1 城区绿地综合性公园 |
5.2 综合性公园植物群落季相景观分析 |
5.3 综合性公园冬春季植物资源生态景观价值——观花 |
5.4 综合性公园冬春季植物资源生态景观价值——观果 |
5.5 综合性公园冬春季植物资源生态景观价值——观叶 |
5.6 综合性公园冬春季植物资源生态景观评价 |
5.7 综合性公园适生植物群落资源筛选 |
5.7.1 综合性公园适生植物资源筛选原则 |
5.7.2 综合性公园适生植物资源种类筛选 |
5.8 综合性公园生态景观价值重塑 |
5.9 本章小节 |
6 湖光红树林湿地公园风景游憩价值重塑 |
6.1 湖光红树林湿地公园生态景观价值 |
6.2 红树林湿地生态游憩经验借鉴 |
6.3 基于生态景观、教育价值的乡土红树植物资源选用 |
6.4 湖光红树林湿地公园风景游憩价值的重塑路径 |
6.4.1 区位自然条件分析 |
6.4.2 场地挑战与策略 |
6.4.3 系统功能构建 |
6.4.4 乡土红树植物群落规划 |
6.5 本章小节 |
7 农业生态田园生态景观及教育价值重塑 |
7.1 基于绿网生态价值的农业生态田园 |
7.2 基于生产性景观的农业生态田园生态价值 |
7.3 植物生理生态学相关理论与生态产品品质 |
7.3.1 植物生理生态学理论 |
7.3.2 环境因子与植物生态产品生产模式的关系分析 |
7.3.3 生产性花果资源筛选及其生态产品生产模式 |
7.4 红掌产品花色质量提升的植物生理学研究 |
7.4.1 材料与方法 |
7.4.2 结果与分析 |
7.4.3 讨论与结论 |
7.5 菠萝蜜果品质量提升的植物生理学研究 |
7.5.1 材料与方法 |
7.5.2 结果与分析 |
7.5.3 讨论与结论 |
7.6 农业生态田园的生产生态景观价值重塑 |
7.7 本章小节 |
8 讨论与结论 |
8.1 讨论与展望 |
8.2 结论与创新性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湛江公园城市适生植物资源库 |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7)柑橘模式材料的开发与金柑属植物系统发育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前言 |
1.课题的提出 |
2.前人研究进展 |
2.1 模式植物的开发与应用研究进展 |
2.1.1 模式植物拟南芥开发与应用历史 |
2.1.2 水稻、番茄和杨树模式材料的开发与应用 |
2.1.3 前人在柑橘基因功能研究中使用的实验材料与研究进展 |
2.1.4 山金柑的生物学特点及其开发和应用进展 |
2.2 果树植物全基因组测序研究进展 |
2.2.1 温带果树 |
2.2.2 亚热带果树 |
2.2.3 热带果树 |
2.3 真柑橘果树系统发育与金柑属起源研究进展 |
2.3.1 真柑橘果树分类与系统发育研究进展 |
2.3.2 中国柑橘种质资源研究进展 |
2.3.3 金柑的栽培与传播历史 |
3.本研究的目的与内容 |
3.1 研究目的 |
3.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单胚山金柑纯系和杂交群体的构建及栽培评价 |
1.引言 |
2.材料与方法 |
2.1 单胚山金柑纯系的构建 |
2.2 单胚山金柑农艺性状评价指标 |
2.3 单胚山金柑×滑皮金柑F1群体和F2群体的构建 |
2.4 DNA提取、分子标记初步估计纯合度与杂种鉴定 |
2.5 山金柑基因组特点检测 |
3.结果与分析 |
3.1 单胚山金柑纯系的构建 |
3.2 单胚山金柑农艺性状评价 |
3.3 单胚山金柑自交优系的选择 |
3.4 单胚山金柑PN02×滑皮金柑F1的构建与表型的初步调查 |
3.5 单胚山金柑PN02×滑皮金柑F2的繁育 |
4.讨论 |
4.1 山金柑纯系材料的进一步科学利用 |
4.2 “模式柑橘”“模式栽培”的继续探索 |
4.3 单胚山金柑PN02×滑皮金柑F1、F2群体的未来应用 |
第三章 山金柑全基因组测序 |
1.引言 |
2.材料和方法 |
2.1 植物材料与核酸提取方法 |
2.2 基因组测序与组装流程 |
2.3 基因组与转录组分析方法 |
2.4 山金柑成花基因表达分析、SPL基因家族分析和实时定量荧光PCR实验方法 |
3.结果与分析 |
3.1 山金柑基因组测序 |
3.1.1 基因组测序和组装 |
3.1.2 基因组注释 |
3.1.3 基因组共线性分析 |
3.1.4 同源基因分析 |
3.1.5 系统发育分析 |
3.2 山金柑生活史转录组测序与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 |
3.2.1 山金柑生活史转录组测序 |
3.2.2 山金柑生活史基因共表达模式分析 |
3.2.3 山金柑成花机理比较转录组分析 |
3.3 山金柑SPL基因家族分析 |
3.3.1 山金柑SPL基因鉴定 |
3.3.2 山金柑SPL基因系统发育分析 |
3.3.3 山金柑SPL基因表达模式分析 |
4.讨论 |
4.1 山金柑基因组的进一步优化 |
4.2 山金柑在柑橘植物树体发育研究中的未来应用 |
4.3 山金柑作为柑橘生殖发育研究的模式材料及山金柑早花机理的进一步深入研究 |
第四章 金柑属植物系统发育研究 |
1.引言 |
2.材料与方法 |
2.1 植物材料与DNA提取方法 |
2.2 核SSR分子标记实验与分析方法 |
2.3 叶绿体序列测序实验与分析方法 |
2.4 重测序数据分析方法 |
3.结果与分析 |
3.1 基于核SSR的金柑属植物遗传评价 |
3.1.1 基于核SSR数据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3.1.2 基于核SSR数据的主坐标分析 |
3.1.3 基于核SSR数据的系统发育分析 |
3.1.4 基于核SSR数据的群体结构分析 |
3.2 基于叶绿体序列的金柑属植物遗传多样性与系统发育分析 |
3.2.1 基于叶绿体序列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3.2.2 基于叶绿体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 |
3.3 基于全基因组SNP的栽培金柑与山金柑群体遗传学分析 |
3.3.1 栽培金柑与野生山金柑系统发育与主成分分析 |
3.3.2 栽培金柑与野生山金柑群体结构分析 |
3.3.3 栽培金柑种群与野生山金柑种群基因组遗传多样性分析 |
3.3.4 栽培金柑种群与野生山金柑种群遗传分化分析 |
3.3.5 栽培金柑种群与野生山金柑种群连锁不平衡分析 |
3.3.6 栽培金柑种群与野生山金柑种群基因组高分化区检测 |
3.3.7 栽培金柑种群与野生山金柑种群动态分析 |
3.3.8 基于本研究结果和前人报道的栽培金柑起源假说 |
4.讨论 |
4.1 栽培金柑种质资源收集和评价的思考 |
4.2 金柑属植物的分类、系统发育与起源争议问题的新观点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附表 |
附录Ⅱ:附图 |
附录Ⅲ:补充数据 |
附录Ⅳ:科研产出 |
致谢 |
(8)宁夏桃、苹果、酿酒葡萄枝条抗寒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词目录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果树抗寒性与越冬冻害 |
1.2 桃树抗寒性研究进展 |
1.3 苹果树抗寒性研究进展 |
1.4 酿酒葡萄抗寒性研究进展 |
1.5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6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参试材料生物学概述 |
2.1 三个桃品种 |
2.2 三个苹果品种 |
2.3 四个酿酒葡萄品种 |
第三章 枝条显微结构与抗寒性 |
3.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3.2 结果分析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四章 不同低温处理下枝条抗寒性研究 |
4.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4.2 结果分析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第五章 不同冷冻时间处理下枝条抗寒性研究 |
5.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5.2 结果分析 |
5.3 讨论 |
5.4 小结 |
第六章 抗寒性综合评价 |
6.1 评价方法 |
6.2 结果分析 |
6.3 讨论 |
6.4 小结 |
第七章 宁夏地区三种果树越冬冻害风险区划 |
7.1 研究区简介 |
7.2 区划指标 |
7.3 区划方法 |
7.4 结果分析 |
7.5 讨论 |
7.6 小结 |
第八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9)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中国枣产业经济发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言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目的和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3.4 技术路线图 |
1.4 研究特色与创新说明 |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2 理论基础 |
3 中国枣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
3.1 中国枣产业发展概况 |
3.1.1 发展历史 |
3.1.2 产量和面积 |
3.1.3 品种结构 |
3.1.4 区域布局 |
3.1.5 市场流通 |
3.1.6 产品加工 |
3.1.7 国际贸易 |
3.2 传统枣产区发展现状分析 |
3.2.1 产量波动增长 |
3.2.2 种植面积稳定 |
3.2.3 具有生产优势 |
3.2.4 品种资源丰富 |
3.2.5 栽培区域集中 |
3.3 新兴枣产区发展现状分析 |
3.3.1 新疆各地市发展现状分析 |
3.3.2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现状分析 |
3.3.3 新疆各地市和生产建设兵团比较分析 |
3.4 传统枣产区与新兴枣产区的比较分析 |
3.4.1 资源禀赋优势比较分析 |
3.4.2 专业化程度比较分析 |
3.4.3 组织管理方式比较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中国枣产业发展问题分析 |
4.1 供大于求结构失衡 |
4.2 缺乏科技创新引领 |
4.3 品种结构单一,亟需更新换代 |
4.4 加工产品初级,技术水平落后 |
4.5 流通效率较低,利润分配不均衡 |
4.6 组织化程度较低,缺乏龙头企业引领 |
4.7 国际市场亟待开发 |
4.8 本章小结 |
5 中国枣产业生产成本和收益分析 |
5.1 调研设计与数据说明 |
5.1.1 调研方法 |
5.1.2 数据来源说明 |
5.1.3 调研问卷设计 |
5.2 不同枣产区生产成本收益分析 |
5.2.1 成本比较分析 |
5.2.2 收益比较分析 |
5.3 与其他农作物的比较分析 |
5.3.1 新兴枣产区的比较分析 |
5.3.2 传统枣产区的比较分析 |
5.4 影响中国枣产业成本收益的因素分析 |
5.4.1 自然因素 |
5.4.2 技术因素 |
5.4.3 经济因素 |
5.4.4 政策因素 |
5.5 案例分析:酸枣产业 |
5.5.1 酸枣产业发展概述 |
5.5.2 酸枣产业成本收益分析 |
5.5.3 酸枣产业成本收益影响因素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 中国枣产业的流通与市场价格分析 |
6.1 中国枣产业的流通现状分析 |
6.1.1 流通主体 |
6.1.2 流通渠道 |
6.1.3 流通模式 |
6.1.4 主要流通模式对比分析 |
6.1.5 主要流通模式案例分析 |
6.2 流通环节的利益分配 |
6.2.1 传统流通模式的利润分配 |
6.2.2 “合作社+农户”模式的利润分配 |
6.2.3 “龙头企业+基地+农户”模式的利润分配 |
6.2.4 网络平台模式的利润分配 |
6.3 市场流通特征分析 |
6.4 市场价格波动分析 |
6.4.1 数据来源 |
6.4.2 市场价格水平描述性分析 |
6.5 基于HP滤波法的市场价格波动特征分析 |
6.5.1 研究方法 |
6.5.2 季节调整法下的价格特征分析 |
6.5.3 基于HP滤波法的长期趋势和周期性分析 |
6.6 市场价格波动规律及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
6.6.1 市场价格波动规律 |
6.6.2 市场价格波动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
6.7 本章小结 |
7 中国枣产业的消费需求分析 |
7.1 调研设计与数据说明 |
7.1.1 调研方法 |
7.1.2 数据来源说明 |
7.1.3 调研问卷设计 |
7.2 枣产品的消费现状与特征分析 |
7.2.1 人口统计变量分析 |
7.2.2 消费行为变量分析 |
7.2.3 消费态度变量分析 |
7.3 枣产品的消费影响因素分析 |
7.3.1 实证模型构建 |
7.3.2 交叉因素分析 |
7.3.3 变量选择说明 |
7.3.4 模型结果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8 中国枣产业市场供求均衡分析 |
8.1 有效需求分析 |
8.1.1 市场需求现状与需求特征分析 |
8.1.2 基于情景分析法的市场需求量预期 |
8.1.3 市场需求潜力分析 |
8.2 市场供给分析 |
8.2.1 供给总量激增,增速呈放缓趋势 |
8.2.2 低端初级加工品供应过多 |
8.2.3 高端精深加工品供应严重不足 |
8.3 市场供求均衡理论分析 |
8.3.1 市场供求关系变化分析 |
8.3.2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后的市场供求关系分析 |
8.4 市场供求均衡路径分析 |
8.4.1 市场供求的差距分析 |
8.4.2 市场供求均衡的路径分析 |
8.5 本章小结 |
9 主要结论与对策建议 |
9.1 主要结论 |
9.2 对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发表论文和承担科研情况 |
作者简介 |
致谢 |
详细摘要 |
(10)基于植物扩散格局及其外界影响因子的北京绿道生态群落模式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景观破碎化和外来物种入侵 |
1.1.2 北京市绿道建设现状 |
1.1.3 北京市绿道类型 |
1.1.4 绿道与生态廊道 |
1.1.5 栽培植物与自生植物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绿道的连通效应研究 |
1.2.2 植物的迁移与扩散研究 |
1.2.3 生态群落模式设计研究 |
1.3 小结 |
2 研究方案 |
2.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2.2 研究内容 |
2.2.1 北京市绿道栽培植物的物种构成及景观特征研究 |
2.2.2 北京市绿道自生植物的物种构成及扩散模式研究 |
2.2.3 北京市绿道不同扩散模式自生植物的扩散格局研究 |
2.2.4 北京市绿道自生植物扩散的外界影响因子研究 |
2.2.5 北京市绿道入侵植物的扩散格局及其外界影响因子研究 |
2.2.6 北京市绿道生态群落构建模式途径探讨 |
2.3 研究方法 |
2.3.1 研究区域概况 |
2.3.2 自生植物扩散格局研究方法 |
2.3.3 自生植物扩散外界影响因子研究方法 |
2.3.4 栽培植物物种构成及其景观特征研究方法 |
2.3.5 鸟类研究方法 |
2.3.6 物种识别与分类 |
2.3.7 相关概念界定 |
2.3.8 相关指标计算 |
2.4 技术路线 |
3 北京市绿道栽培植物的物种构成及景观特征研究 |
3.1 北京市绿道栽培植物物种构成 |
3.2 不同类型绿道栽培群落景观特征 |
3.2.1 环城公园绿道栽培群落景观特征 |
3.2.2 中心城滨水绿道栽培群落景观特征 |
3.2.3 郊野休闲环绿道栽培群落景观特征 |
3.2.4 森林公园环绿道栽培群落景观特征 |
3.2.5 东翼大河绿道栽培群落景观特征 |
3.2.6 西北翼山水绿道栽培群落景观特征 |
3.3 讨论与小结 |
3.3.1 北京市不同类型绿道栽培群落景观特征 |
3.3.2 小结 |
4 北京市绿道自生植物的物种构成及扩散模式研究 |
4.1 北京市绿道自生植物的物种构成 |
4.1.1 自生植物的种类构成 |
4.1.2 自生植物的物种来源 |
4.1.3 自生植物的区系类型 |
4.2 北京市绿道自生植物的扩散模式 |
4.2.1 不同扩散模式自生植物的种类构成 |
4.2.2 不同扩散模式自生植物的物种来源 |
4.2.3 不同扩散模式自生植物的区系类型 |
4.3 讨论与小结 |
4.3.1 北京市绿道不同扩散模式自生植物的种类构成 |
4.3.2 北京市绿道不同扩散模式自生植物的区系类型 |
4.3.3 小结 |
5 北京市绿道不同扩散模式自生植物的扩散格局研究 |
5.1 不同扩散模式自生植物的空间扩散格局 |
5.1.1 动物扩散型植物空间分布多样性动态 |
5.1.2 风扩散型植物空间分布多样性动态 |
5.1.3 自生植物总体空间分布多样性动态 |
5.2 不同扩散模式自生植物的时间扩散格局 |
5.2.1 动物扩散型植物季节性分布多样性动态 |
5.2.2 风扩散型植物季节性分布多样性动态 |
5.2.3 自生植物总体季节性分布多样性动态 |
5.3 讨论与小结 |
5.3.1 不同扩散模式自生植物的空间扩散格局 |
5.3.2 不同扩散模式自生植物的时间扩散格局 |
5.3.3 小结 |
6 北京市绿道自生植物扩散的外界影响因子研究 |
6.1 绿道尺度下外界影响因子 |
6.1.1 绿道类型 |
6.1.2 绿道宽度 |
6.1.3 绿道建植年代 |
6.1.4 绿道鸟类物种构成 |
6.1.5 城市化梯度 |
6.1.6 海拔 |
6.2 群落尺度下外界影响因子 |
6.2.1 栽培群落物种构成 |
6.2.2 栽培群落垂直结构 |
6.2.3 栽培群落郁闭度 |
6.2.4 坡度和坡向 |
6.2.5 生境类型 |
6.2.6 养护管理等级 |
6.3 绿道自生植物扩散的外界影响因子排序 |
6.3.1 物种及影响因子指标选取 |
6.3.2 植物扩散影响因子的排序结果分析 |
6.3.3 RDA排序结果 |
6.4 讨论与小结 |
6.4.1 绿道尺度下影响自生植物扩散的因子 |
6.4.2 群落尺度下影响自生植物扩散的因子 |
6.4.3 小结 |
7 北京市绿道入侵植物的扩散格局及其外界影响因子研究 |
7.1 北京市绿道入侵植物的物种构成 |
7.1.1 入侵植物种类构成 |
7.1.2 入侵植物物种来源 |
7.1.3 入侵植物区系类型 |
7.2 北京市绿道入侵植物的扩散格局 |
7.2.1 入侵植物的空间扩散格局 |
7.2.2 入侵植物的时间扩散格局 |
7.3 北京市绿道入侵植物扩散的外界影响因子 |
7.3.1 绿道宽度对入侵植物的影响 |
7.3.2 绿道建植年代对入侵植物的影响 |
7.3.3 城市化梯度对入侵植物的影响 |
7.3.4 海拔对入侵植物的影响 |
7.3.5 栽培群落郁闭度对入侵植物的影响 |
7.4 讨论与小结 |
7.4.1 入侵植物的物种构成及其时空扩散格局 |
7.4.2 入侵植物扩散的外界影响因子 |
7.4.3 小结 |
8 绿道的生态群落模式构建途径探讨 |
8.1 扩散主导型生态群落 |
8.1.1 扩散主导型生态群落设计原则 |
8.1.2 扩散主导型生态群落模式推荐 |
8.2 扩散限制型生态群落 |
8.2.1 扩散限制型生态群落设计原则 |
8.2.2 扩散限制型生态群落模式推荐 |
8.3 入侵抵御型生态群落 |
8.3.1 入侵抵御型生态群落设计原则 |
8.3.2 入侵抵御型生态群落模式推荐 |
8.4 讨论与小结 |
8.4.1 绿道的积极传播效益对于入侵威胁的影响 |
8.4.2 绿道的积极传播效益对于景观均质化的影响 |
8.4.3 小结 |
9 结论 |
参考文献 |
表目录 |
图目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四、“123”苹果的生态适应性与栽培管理调查(论文参考文献)
- [1]农业科技园区可持续集约技术的扩散与采用研究 ——以黄土高原苹果主产区为例[D]. 王昭. 西北大学, 2021(10)
- [2]东北葡萄产区不同产地及树龄对‘北冰红’酒质影响的研究[D]. 金宇宁.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09)
- [3]彩叶桂抗寒及光合特性研究[D]. 李呈呈. 山东农业大学, 2021(01)
- [4]基于喀斯特水肥耦合的黄金梨品质提升机制与技术研究[D]. 余逍. 贵州师范大学, 2021
- [5]大花黄牡丹生态适应性及濒危机制研究[D]. 禄亚洲. 西藏大学, 2021(10)
- [6]基于生态价值的公园城市适生植物资源系统构建与应用[D]. 夏春华.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0(01)
- [7]柑橘模式材料的开发与金柑属植物系统发育学研究[D]. 朱晨桥. 华中农业大学, 2020
- [8]宁夏桃、苹果、酿酒葡萄枝条抗寒性研究[D]. 杨豫. 宁夏大学, 2020(03)
- [9]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中国枣产业经济发展问题研究[D]. 刘妮雅. 河北农业大学, 2018(04)
- [10]基于植物扩散格局及其外界影响因子的北京绿道生态群落模式构建研究[D]. 蔡妤. 北京林业大学, 20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