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质量体系如何向2000版标准要求转换(论文文献综述)
王雪[1](2020)在《美国现行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师专业标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今国际竞争的关键在教育,而教育质量依赖于教师;语言教育是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在国际竞争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美国自古便是一个多语言的国家,大量的海外移民和其他各类母语非英语学习者的持续增长给美国英语作为第二语言(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简称为ESL)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美国教师专业标准的开发与完善一直走在世界前列,已经构建了比较完善的多学科、多层次、多维度教师专业标准体系,贯穿教师职前、入职和职后优秀与杰出四个发展阶段,对教师质量进行三位一体的保障。作为国家教师专业标准体系中的一部分,美国ESL教师专业标准已经出台了职前和优秀(职后)教师专业标准,作为ESL教师职前培养和职后发展的指针和规范准则,并且标准与时代发展相结合,与时俱进地进行修改与完善。中华民族有着古老的文明和璀璨的文化,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汉语言的推广、汉文化的传播是促进中外人文交流的根本保障,是国家语言强国战略的基本要求,是“一带一路”愿景实现的重要条件,更是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重要支撑。这就对我国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师,尤其是对未成年阶段学习者进行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教师提出了更加专业化的要求;然而,这一领域却经常被忽视。美国的ESL教师专业标准与我国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师专业标准适用的群体类似、语境类似,且发展比较成熟、实践经验丰富,值得关注并展开深入研究。基于以上思考,本论文选取美国现行的全部3套ESL教师专业标准:2010版与2018版《学前—12年级教师职前教育计划认证标准》(2010版和2018版现处于并行状态,都属于现行职前教师专业标准范畴)和《英语作为一门新语言标准》(即职后优秀教师专业标准)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研究法、历史分析法和比较研究法,对美国现行的学前至12年级阶段ESL教师系列专业标准进行全面剖析与解读,挖掘出该系列标准的产生背景、实然状态、总体特征、成效弊端和借鉴意义。美国现行的ESL教师专业标准是时代发展与社会需求的产物,背后蕴含着政治、文化、语言、教育、需求等因素。因此,本论文首先把美国现行的ESL教师专业标准放置于宏大的社会、历史背景中去,从国家语言政策的发展要求与社会、文化、教育的整体环境和教师、学生及学科发展的现实需求两大维度六个方面对美国ESL教师专业标准出台的背景做深入挖掘,追根溯源,找出成因。然后以舒尔曼的教师知识理论为指导,分别对美国现行的ESL教师专业发展两个阶段(职前和职后)的三套标准从标准制定的机构和主体、标准产生的依据和核心思想、标准产生的过程、标准的框架与内容、基于标准的教师认证和标准的特点几个方面进行个体分析。同时抓住新、旧职前标准并行这一难得的机会,在现行标准研究范畴内,在对职前标准进行个体分析的基础上,本文从历时的角度比较、探究不同时期同一标准的承接性与发展性、不变本质与时代发展趋势的融合,以便可以更加全面地分析美国职前ESL教师专业标准的特点。在分别对美国现行的ESL职前、优秀(职后)教师专业标准进行充分分析后,论文从美国ESL学科整体性、ESL教师专业标准体系完整性的角度,以库玛的语言教师教育理论为指导,打乱标准原有的结构,对处于教师不同发展阶段的专业标准从基本要素、整体框架、具体内容以及基于标准的认证四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阐释不同阶段标准之间的异同、产生的原因及内在联系。进而发掘美国现行ESL学科教师专业标准在研制理念、主体结构、涵摄内容、秉持视角、言说话语、认证方式上的共性与特质,并探讨该学科教师专业标准所产生的影响。此外,结合国家语言政策的发展要求与社会的现实需要,分析我国第二语言教师、教学与教师专业标准发展现状,参照美国ESL教师专业标准的研究,本文从七大方面提出了一些思考和启示。希望本研究可以为我国第二语言教师教育研究的深化与发展,为我国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师,特别是中小学及幼儿园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师专业标准的制定与完善、教师教育的改革与优化、教师质量与教学水平的提高,教师专业的长足发展、以及我国汉语及汉文化的国际传播带来些许启示。
白家维[2](2020)在《基于差异化需求的三原县中心城区社区公服设施优化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不少城市社区公服设施的配置由于过去缺乏对社区居民差异性需求的研究,渐渐与不同社区居民的多元化需求显现出不适应,社区公服设施的供给能力不能满足居民的差异化的需求。在当前注重质量和品质的内涵式城市发展语境下,社区公服设施的品质的提升是其中重要一环。因此,本文针对当前社区公共服务设施供给与居民差异化需求存在脱节的问题,选取三原县中心城区社区作为研究对象,探究基于居民差异化需求视角下的社区公共服务设施优化策略。研究主要包括居民差异化需求呈现、社区公服设施现状与居民差异化需求匹配性研究及社区公共服务优化策略研究三个部分内容。论文首先梳理当前国内外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研究现状,总结目前社区公服设施配置研究的相关研究成果,由此自定研究思路,并对当前我国社区公服设施规划从规划方法、标准解读和案例借鉴三个方面进行研究,进而对未来社区公服设施规划的趋势做出研判。其次,以三原县中心城区社区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三原县社区基本建设情况和社区特征,选取代表四种不同类型的典型社区进行重点研究,通过发放问卷和实地访谈获取居民对设施公服设施的使用情况和需求情况,总结不同类型社区之间居民差异化需求的典型特征,并对居民未来公服设施的需求进行研判;再次,结合当前社区公服设施的建设情况,分析设施供给现状与居民差异性需求的匹配性,并对造成当前供需关系现状的原因进行剖析。最后,在提出优化原则和优化路径前提下,从整体性和分类别两个角度对三原县中心城区社区提出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优化策略。
周云[3](2020)在《效度视角下的SAT考试开发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考试机构的责任不仅仅是开发考试,还要证明对考试结果解释和使用的有效性,也就是效度。效度是评价考试开发质量的核心指标。论文以美国SAT考试作为研究对象,以SAT历次改革与效度的关系为基础展开研究。以2014年新一轮改革后的SAT考试为研究重点,通过凯恩(Kane)的基于论证的效度验证理论,对SAT考试开发进行效度验证。在总结SAT考试开发特征的基础上,思考对我国高考评价体系的启示。效度理论的发展对教育心理测量标准和考试改革都有影响作用。通过对SAT历次改革分析发现,当SAT考试的效度验证模式没有及时跟上最新的效度理论时,SAT考试结果的解释和使用就会引起质疑。2014年新一轮SAT改革的主要原因是,越来越多地高中毕业生没有为大学学习和职业生涯做好准备。本研究介绍大学学习和职业生涯准备和美国州际共同核心标准的形成路径和内涵,明确了对SAT考查目标的认识。然后通过介绍SAT考试的测量目标、考试内容和考试形式,论述SAT考什么和怎么考两个问题。并通过基于论证的效度验证理论的解释论证框架,梳理要实现大学学习和职业生涯准备目标,SAT考试要收集的证据。最后根据效度论证框架和SAT考试开发的逻辑过程,验证新一轮改革的SAT考试开发能否真正收集到考试分数预期解释的证据,也就是SAT考试能否有效测量大学学习和职业生涯准备这一目标。研究结果表明,新一轮改革后的SAT考试开发总体上是有效的。SAT考试的基于证据的目标确立,基于标准的考试开发和基于基准的分数报告,使得SAT考试从目标到结果呈现都有理有据,证据层层传递,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评价体系。但是由于SAT是一个商业化的考试,成本—效益的追求导致其考查形式单一,能测量的学术能力相对有限。相比于SAT考试,我国的高考评价体系设计多了一层价值引导,考查内容更丰富,考查方式也更加多样,这同时也增加了我国高考开发的难度。但是,考试效度在我国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这必然会影响高考评价体系的顶层设计落实的有效性。因此我国高考评价体系应加大教育测量理论和技术的应用,提高教育考试实证研究水平,以此提高考试开发的效度。通过加强考试机构专业化建设,提高考试评价的理论和实践能力。
李羚青[4](2019)在《R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改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建设符合国家军用标准要求的质量管理体系,可以帮助军工企业达到提高产品质量水平、提升产品在供应商中竞争力的根本需求。R公司是一个具备多年军品研发生产经验的中小型国有军工企业,致力于为多个军兵种提供定制化需求的产品,由于产品种类众多而批次量相对较小,如何运用科学的质量管理手段提高产品质量,是全公司一直努力探索的方向。因此,建设符合GJB9001标准要求的质量管理体系并使之持续良好的运行,是公司领导和管理层非常关注的工作重点,作者作为R公司的质量工程师,承担着监控和保持产品质量要求的工作任务,如何利用改善质量体系的运行进一步帮助公司提高整体质量状况,是作者日常工作之外经常思考的问题。介于以上的情况,本文提出了帮助R公司梳理历史质量体系运行情况,总结体系运行问题,提出体系改进措施的基础研究方向。与此同时,GJB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进入了新的运行阶段,为帮助R公司在原有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基础上向新的体系要求转变,提出了工作框架建议。文章首先介绍了GJB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背景和发展,明确了军工企业依据GJB9001标准要求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性。接着,介绍了R公司在GJB9001B版要求体系运行阶段的质量管理架构、文件体系和运行的基本状况。继而通过对其文件体系与内外部审核不符合项的对标分析,总结归纳了R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在GJB9001B标准要求下存在的缺陷和亟待解决的问题。GJB9001C-2017要求的颁布,从主导的管理思想到标准的条款布局都发生了较大变化。如何为R公司的换版换证工作制定合理可行的策划方案并予以实施,是本文第二阶段的重点内容。文章首先对比了GJB9001C版体系要求与旧版标准的主要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如何通过修改现行体系文件及改进质量体系运行过程得以落实;其次根据得出的文件修改框架,对本次换版工作进行总体布局,为R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换版换证提出文件制度和操作流程方面的建议。
魏頔[5](2011)在《ISO9001:2008版最新动向及主要修订点对照》文中研究指明首先介绍了ISO 9001:2008版标准的修订情况以及获证企业的转换时间要求等情况;为便于组织理解和应用2008版的ISO 9001系列标准,通过对比说明了ISO 9001:2000和ISO 9001:2008的主要变化;最后说明了ISO9001系列标准总体的发展和修订趋势。
杨河,涂哲蓉[6](2004)在《浅谈ISO9001:94版向2000版标准转换的几点思考》文中研究说明论述了对从ISO9001:94向ISO9001:2000转换过程中,组织最高领导层重视是转换的重要前提,进行培训是获证组织转换的基础,修订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并实施是认证转换的关键,而实现持续改进、顾客满意是认证转换追求的目标。
安庆宇[7](2004)在《质量管理体系如何向2000版标准转换》文中提出
李杰[8](2003)在《工程监理单位如何贯彻国际质量标准体系》文中研究指明 工程监理是监理单位根据业主的授权和委托,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工程建设文件、监理合同以及其他工程建设合同提供智力和技术服务。在质量、进度和投资三方面对建筑产品加以控制,就目前而言,我国的工程监理主要侧重于对建筑产品的质量控制,质量控制的效果的优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监理服务的质量。国际上,工程建设监理的质量控制主要是通过贯彻ISO9000族质量标准,建立质量保证体系来完成的,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起,我国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对国内的建设监理单位也实施了贯彻ISO9000族质量标准体系的工作。
吴荣华[9](2002)在《ISO9000:2000版转换做法的思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对ISO9000:2000版标准转换过程中的体系策划、转换工作的关键环节和转换工作的注意事项等做法作了详尽描述和探讨,对工业企业2000版标准转换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高微[10](2002)在《获证组织如何向ISO9000新版转换》文中研究表明
二、质量体系如何向2000版标准要求转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质量体系如何向2000版标准要求转换(论文提纲范文)
(1)美国现行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师专业标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国际教师教育改革呼唤教师专业标准研究 |
(二)美国第二语言教师专业标准的研究需要深化 |
(三)我国第二语言教师专业发展的现实诉求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相关概念界定 |
(一)第二语言 |
(二)美国英语作为第二语言(ESL)教师 |
(三)教师专业标准 |
五、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一、关于美国教师专业标准的研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二、关于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师专业标准的研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现状评析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一、舒尔曼教师知识理论 |
(一)教师知识的来源 |
(二)教师知识的结构 |
(三)教师知识的运用 |
(四)舒尔曼教师知识理论在本研究中的应用 |
二、库玛语言教师教育理论 |
(一)三大教学参数与十大宏观策略 |
(二)库玛语言教师教育“KARDS”模块模型 |
(三)库玛语言教师教育理论在本研究中的应用 |
第三章 美国现行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师专业标准产生的背景 |
一、美国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师专业标准产生的政策与环境 |
(一)国家语言教育政策日臻完善加速第二语言教师专业标准的出台 |
(二)标准化运动的蓬勃发展呼唤第二语言教师专业标准的出台 |
(三)多元化的社会环境引领第二语言教师专业标准的出台 |
二、美国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师专业标准产生的现实需要 |
(一)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学科科学化的需要 |
(二)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师专业化的需要 |
(三)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学生日益增长的需要 |
第四章 美国现行英语作为第二语言职前教师专业标准分析 |
一、英语作为第二语言职前教师专业标准的制定 |
(一)标准制定的机构及主体 |
(二)标准制定的依据、核心思想 |
(三)标准制定的过程 |
二、英语作为第二语言职前教师专业标准的框架及内容 |
(一)2010现行版职前教师专业标准框架及内容分析 |
(二)2018现行版职前教师专业标准框架及内容分析 |
(三)2010版标准与2018版标准比较分析 |
三、基于英语作为第二语言职前教师专业标准的认证 |
(一)认证的原则和目标 |
(二)认证的程序 |
(三)认证的内容和方法 |
四、英语作为第二语言职前教师专业标准的特点 |
(一)标准结构的层次性:接近标准、达到标准、超越标准三层进路 |
(二)标准评价的科学性:倡导“绩效本位”的评价理念 |
(三)标准原则的一致性:国家要求与学科特点有机融合 |
(四)文化的包容性:母语文化与美国文化相结合 |
(五)学生的主体性: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理念 |
(六)专业的发展性:合作与反思中成长 |
第五章 美国现行英语作为第二语言优秀教师专业标准分析 |
一、英语作为第二语言优秀教师专业标准的制定 |
(一)标准制定的机构和主体 |
(二)标准制定的依据、核心思想 |
(三)标准制定的过程 |
二、英语作为第二语言优秀教师专业标准的框架及内容 |
(一)现行版优秀教师专业标准框架分析 |
(二)现行版优秀教师专业标准内容分析 |
三、基于英语作为第二语言优秀教师专业标准的认证 |
(一)认证的理念 |
(二)认证的程序 |
(三)认证的内容和方法 |
四、英语作为第二语言优秀教师专业标准的特点 |
(一)体现五项核心要求与学科专业特点的融合 |
(二)强调教师知识的专业性与实践的综合性 |
(三)突出教师的反思能力 |
(四)关注教师专业领导力与批判性思维能力 |
(五)重视学生背景的多样性和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
(六)加强教师评价的灵活性与公平性 |
第六章 美国现行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师专业标准总体评析 |
一、美国现行英语作为第二语言职前与优秀教师专业标准的比较 |
(一)基本要素比较分析 |
(二)标准框架比较分析 |
(三)标准内容比较分析 |
(四)标准认证比较分析 |
二、美国现行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师专业标准的总体特点 |
(一)标准研制理念:以人为本、观照师生 |
(二)标准主体结构:体系完整、层级分明 |
(三)标准涵摄内容:知识、能力与品格兼具 |
(四)标准秉持视角:多元文化取向 |
(五)标准言说话语:用词精确、实践倾向 |
(六)标准认证方式:科学性与民主性相结合 |
三、美国现行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师专业标准的影响 |
(一)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师专业标准的积极影响 |
(二)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师专业标准的消极影响 |
第七章 思考与启示 |
一、我国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师专业标准的发展现状 |
(一)国家语言强国战略话语语力的提升 |
(二)对我国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师专业标准的分析 |
(三)基础教育领域来华学生对我国第二语言教师的现实需要 |
二、美国现行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师专业标准对我国的启示 |
(一)完善我国具有本土特色的第二语言教师专业标准 |
(二)凸显教师专业标准中第二语言学科的本质特点 |
(三)关注教师专业标准中第二语言学生的源文化差异 |
(四)重视教师专业标准中第二语言学生的汉文化融入 |
(五)加快教师专业标准引领下第二语言教师角色的转变 |
(六)完善基于教师专业标准的第二语言教师评价体系 |
(七)倡导更多符合标准的专业第二语言教师走进中小学课堂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2)基于差异化需求的三原县中心城区社区公服设施优化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社会背景——19大以来民生问题已经上升到更高的层次 |
1.1.2 现状背景——我国当前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存在困境 |
1.1.3 机遇背景——三原县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面临提升与完善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完善城市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体系 |
1.2.2 实践意义——优化三原县中心城区社区公服设施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相关概念界定 |
1.4.1 社区 |
1.4.2 社区公共服务设施 |
1.4.3 差异性需求 |
1.5 研究思路和研究框架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框架 |
1.6 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内容 |
2 我国城市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现状 |
2.1 我国社区公服设施规划的基本方法 |
2.1.1 我国社区公服设施规划的思想内涵 |
2.1.2 我国社区公服设施规划的控制方法 |
2.1.3 我国社区公服设施规划的保障措施 |
2.2 社区公服设施规划标准解读和案例借鉴 |
2.2.1 国家标准解读 |
2.2.2 地方标准解读 |
2.2.3 案例借鉴 |
2.3 未来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思想研判 |
2.3.1 关注居民群体差异化的使用偏好和行为特征 |
2.3.2 注重社区差异化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条件 |
2.3.3 强调社区差异化的全龄公共服务设施配置 |
2.3.4 强调多元化的设施运营和保障技术 |
2.4 本章小结 |
3 三原县中心城区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差异性需求研究 |
3.1 三原县中心城区社区整体发展概况 |
3.2 典型社区与调研方式的选取 |
3.2.1 典型社区选取原则 |
3.2.2 调研内容与调研方式 |
3.2.3 典型社区的概况 |
3.3 典型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差异化需求特征分析 |
3.3.1 园区型社区——北城社区公服设施差异化需求特征分析 |
3.3.2 单位型社区——车站社区公服设施差异化需求特征分析 |
3.3.3 商品房社区——南郊社区公服设施差异化需求特征分析 |
3.3.4 老城区社区——东关社区公服设施差异化需求特征分析 |
3.4 典型社区居民差异需求研判 |
3.4.1 居民差异化需求的影响因素分析 |
3.4.2 典型社区居民未来差异化需求判读 |
3.5 本章小结 |
4 三原县中心城区社区公服设施与差异化需求的匹配性研究 |
4.1 典型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现状 |
4.1.1 园区型社区——北城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现状 |
4.1.2 单位型社区——车站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现状 |
4.1.3 商品房社区——南郊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现状 |
4.1.4 老城区社区——东关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现状 |
4.2 典型社区公服设施建设情况与居民差异性需求的匹配性分析 |
4.2.1 项目配置的同质化与居民差异化的项目配置需求相冲突 |
4.2.2 项目层次类型的单一化与居民差异化的需求相冲突 |
4.2.3 项目布局的随意性与居民差异化的使用习惯相互冲突 |
4.3 三原县中心城区社区公服设施建设与差异性需求匹配现状解析 |
4.3.1 社区公服设施的更新速率与居民需求的变化速率存在滞后 |
4.3.2 社区公服设施规划与实施缺乏多方主体共同参与协作 |
4.3.3 社区公服设施配置缺乏对居民的差异性特征给予考虑 |
4.3.4 社区公服设施配置缺乏对居民需求的研判 |
4.4 本章小结 |
5 三原县中心城区社区公共服务设施优化策略 |
5.1 优化原则和路径 |
5.1.1 优化原则 |
5.1.2 优化路径 |
5.2 整体性优化策略 |
5.2.1 优化设施配置层级 |
5.2.2 完善设施分类项目 |
5.2.3 构建社区生活圈 |
5.2.4 校正设施配置规模 |
5.2.5 改进建筑内部空间设计 |
5.2.6 强化设施之间关联性 |
5.2.7 创新社区公服设施动态化更新机制 |
5.2.8 注重设施的后期运营和实施保障 |
5.3 园区型社区公共服务设施优化策略 |
5.3.1 体现设施供给公平公正,全面完善居民基础保障 |
5.3.2 强调均衡多元,完善产城融合的公服设施生活圈 |
5.3.3 衔接居民钟摆出行特征,打造双核集中布局模式 |
5.3.4 关注社区居民就业,提供便民高效的就业服务 |
5.3.5 挖掘空间使用多样性,合理活化工业用地 |
5.4 单位型社区公共服务设施优化策略 |
5.4.1 体现对弱势群体的关怀,加强弱势群体的人性化服务 |
5.4.2 强调步行可达,完善老年友好的公服设施生活圈 |
5.4.3 打造扁平化的公服设施布局模式 |
5.4.4 关注长者健康,塑造全面的医养体系 |
5.4.5 打造步行友好的交通体系,强调设施使用的连续性 |
5.4.6 唤醒居民社区记忆,活化社区老旧设施 |
5.5 商品房社区公共服务设施优化策略 |
5.5.1 体现设施供给质量,补充高品质多样化的公服设施 |
5.5.2 强调共建共享,塑造活力共享的公服设施生活圈 |
5.5.3 整合设施服务资源,打造集中一站式的公服设施布局模式 |
5.5.4 提升设施服务层次,激发街道的交往功能 |
5.5.5 合理利用城市资源,转换社区公服设施功能 |
5.6 老城型社区公共服务设施优化策略 |
5.6.1 凸显社区文化内涵,补充满老城社区居民需求的公服设施 |
5.6.2 强调灵活相融,塑造文化彰显的公服设施生活圈 |
5.6.3 塑造步行友好的街区格局,打造小集中大分散的布局模式 |
5.6.4 完善慢行交通空间,鼓励错峰共享停车位 |
5.6.5 发展嵌入式空间,灵活添补社区公服设施 |
5.7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6.2.1 研究不足 |
6.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图目录 |
表目录 |
附录一 |
致谢 |
(3)效度视角下的SAT考试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1.2.1 拓展高考研究者的国际视野 |
1.1.2.2 了解SAT考试开发的流程和质量 |
1.1.2.3 关照本土实践,为我国高考评价提供借鉴 |
1.2 基本概念的界定 |
1.2.1 何为SAT |
1.2.2 考试开发 |
1.2.2.1 考试开发的定义和流程 |
1.2.2.2 考试开发的测量学指标 |
1.3 文献综述 |
1.3.1 文献检索说明 |
1.3.2 国内高考效度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对SAT考试的研究现状 |
1.3.4 国外对SAT考试发展及效度验证研究的现状 |
1.3.4.1 SAT考试发展研究 |
1.3.4.2 不同模式下的SAT效度研究 |
1.3.5 文献述评 |
1.4 研究设计 |
1.4.1 研究问题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路线 |
1.5 研究价值 |
1.5.1 学术价值 |
1.5.2 应用价值 |
第2章 效度理论的发展及对SAT改革的影响 |
2.1 效度及效度验证 |
2.1.1 效度验证对象 |
2.1.2 效度验证模式 |
2.2 效度概念的演化 |
2.2.1 效标效度发展时期 |
2.2.2 分类效度发展时期 |
2.2.2.1 内容效度 |
2.2.2.2 构念效度 |
2.2.3 整体效度发展时期 |
2.2.4 基于论证的效度验证时期 |
2.3 教育与心理测量标准中的效度思想 |
2.3.1 教育与心理测量标准的产生与发展 |
2.3.2 教育与心理测量标准中效度概念的发展 |
2.4 效度理论的发展对SAT改革的影响 |
2.4.1 美国大学入学考试和考试机构的诞生 |
2.4.2 SAT考试诞生:天资可以测量 |
2.4.2.1 SAT考试的诞生 |
2.4.2.2 哈佛大学奖学金项目的证据 |
2.4.2.3 有效的大学预测补充工具 |
2.4.3 SAT第一次改革:增加学业测试作为补充 |
2.4.3.1 SAT考试的发展和完善 |
2.4.3.2 触发事件:哈佛评论的质疑 |
2.4.3.3 改革举措:考试一分为二 |
2.4.4 SAT第二次改革:增强内容一致性 |
2.4.4.1 分类效度理论的出现 |
2.4.4.2 触发事件:阿特金森的发难 |
2.4.4.3 改革举措:考试、课程和教学相一致 |
2.4.5 SAT第三次改革:重新设计满足升学和就业准备的考试 |
2.4.5.1 与新的教育目标相匹配 |
2.4.5.2 关键人物:科尔曼 |
2.4.5.3 改革举措:证据收集 |
2.5 基于论证的效度验证框架 |
2.5.1 新一轮SAT的效度检验模式 |
2.5.2 基于论证的效度验证框架 |
第3章 SAT考查目标:大学学习和职业生涯准备 |
3.1 大学学习和职业生涯准备的定义 |
3.2 大学学习和职业生涯准备形成的路径 |
3.2.1 成功标准项目:大学学习准备标准 |
3.2.2 文凭项目:高中毕业基准 |
3.2.2.1 文凭项目发起的背景 |
3.2.2.2 高中毕业基准的研制过程 |
3.2.2.3 文凭项目发起的行动议程 |
3.2.3 美国州际共同核心标准 |
3.2.3.1 州际共同核心标准行动的背景 |
3.2.3.2 州际共同核心标准的开发采用 |
3.2.3.3 州际共同核心标准的特点和内容 |
3.2.3.4 大学学习和职业生涯准备锚标准 |
3.3 大学学习和职业生涯准备提升为国家教育目标 |
3.4 大学学习和职业生涯准备的内涵 |
3.5 构成大学学习和职业生涯准备的四个“关键”维度 |
第4章 SAT收集的证据:考试内容和形式 |
4.1 SAT的测量目标 |
4.2 SAT考试的内容和要求 |
4.2.1 SAT考试内容结构 |
4.2.2 SAT各部分考试的内容和要求 |
4.2.2.1 SAT阅读考试 |
4.2.2.2 SAT语法考试 |
4.2.2.3 作文考试(可选) |
4.2.2.4 SAT数学考试 |
4.2.3 SAT考试的总体框架 |
4.3 SAT考试的分数报告 |
4.3.1 SAT考试分数报告构成 |
4.3.2 SAT考试分数合成方式 |
4.3.3 SAT分数报告的呈现方式 |
4.3.4 SAT考试分数的解释和预期用途 |
4.3.4.1 评估学生的大学学习和职业生涯准备情况 |
4.3.4.2 大学入学决定和大学课程安排 |
4.4 SAT收集的证据 |
4.4.1 SAT考试分数解释的逻辑过程 |
4.4.2 SAT考试分数的解释论证框架 |
4.4.3 SAT考试分数的解释论证 |
4.4.3.1 设计推断证据 |
4.4.3.2 评分推断证据 |
4.4.3.3 概化推断证据 |
4.4.3.4 外延推断证据 |
4.4.3.5 内涵推断证据 |
4.4.4 SAT效度论证框架:SAT要收集的证据 |
第5章 SAT证据收集的有效性:考试开发效度验证 |
5.1 SAT考试开发过程 |
5.1.1 SAT考试开发指导原则 |
5.1.2 SAT考试开发流程 |
5.2 设计推断的效度论证 |
5.2.1 假设1:考试内容规范与考试测量目标一致 |
5.2.1.1 SAT考试设计关键特征与考试测量目标的一致性分析 |
5.2.1.2 考试内容规范与SAT考试测量目标的一致性分析 |
5.2.2 假设2:考试内容领域与课程标准一致 |
5.2.2.1 阅读考试内容领域与CCSS的一致性分析 |
5.2.2.2 语法考试内容领域与CCSS的一致性分析 |
5.2.2.3 数学考试内容领域与CCSS的一致性分析 |
5.2.3 假设3:试题内容规范与考试内容规范一致 |
5.2.3.1 SAT考试试题开发 |
5.2.3.2 SAT考试内容评审 |
5.2.4 假设4:试题质量符合教育测量学要求 |
5.3 评分推断的效度论证 |
5.3.1 假设5:评分规则是适当的 |
5.3.1.1 SAT考试的题型和答题方式 |
5.3.1.2 SAT考试的评分方式 |
5.3.2 假设6:原始分转化为量表分数的模型与观察数据是拟合的 |
5.3.2.1 量表的设计 |
5.3.2.2 量表的研究 |
5.4 概化推断的效度论证 |
5.4.1 假设7:试题是样本的有效单元 |
5.4.1.1 SAT考试试题编码 |
5.4.1.2 试题考查的内容领域属于考试内容规范的范围 |
5.4.1.3 试题考查的关键特征属于考试内容规范的范围 |
5.5 外延推断的效度论证 |
5.5.1 假设8:概化全域覆盖的内容领域与目标领域相一致 |
5.5.1.1 概化全域的内容种类与目标领域一致 |
5.5.1.2 概化全域的内容覆盖范围与目标领域一致 |
5.6 内涵推断的效度论证 |
5.6.1 假设9:考生分数结构能够反映考试要求考查的结构内涵 |
5.6.1.1 考试考查的子维度分数结构与考试内容规范结构一致 |
5.6.1.2 考试考查的跨学科主题结构与考试内容规范结构一致 |
第6章 结论及启示 |
6.1 SAT考试开发效度验证结论 |
6.2 SAT考试主要特征 |
6.2.1 基于证据的考试目标的确立 |
6.2.1.1 美国的证据文化 |
6.2.1.2 SAT考试目标确立的证据基础 |
6.2.2 基于标准的考试开发 |
6.2.2.1 标准指导考试开发的程序 |
6.2.2.2 标准指导考试开发的规范 |
6.2.3 基于基准的分数报告方式 |
6.3 SAT考试与我国高考评价体系的比较 |
6.3.1 为什么考:“大学学习和职业生涯准备”和“一核” |
6.3.2 考什么:“七个子维度”和“四层” |
6.3.3 怎么考:“一级”和“四翼” |
6.3.4 考查载体:情境确定和不确定 |
6.3.5 比较结论 |
6.4 SAT考试改革和开发对我国高考评价体系的启示 |
6.4.1 加大教育测量理论和技术的应用 |
6.4.2 提高教育考试实证研究水平 |
6.4.3 加强考试机构专业化建设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 SAT阅读考试内容规范表 |
附录 B SAT阅读考试内容领域 |
附录 C SAT语法考试内容规范表 |
附录 D SAT语法考试的内容领域 |
附录 E SAT数学考试内容规范表 |
附录 F SAT数学内容领域 |
附录 G 分测验分数转换量表 |
附录 H 子维度分数转换量表 |
附录 I 主题分数转换量表 |
附录 J SAT样卷 |
致谢 |
(4)R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改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
1.2 选题使用的主要分析方法 |
1.3 研究内容和思路 |
第二章 质量管理的发展及国军标质量管理体系 |
2.1 质量管理的发展 |
2.2 国军标质量管理体系 |
2.2.1 GJB9001 质量管理体系介绍 |
2.2.2 国军标体系认证 |
2.2.3 国军标体系认证机构 |
第三章 R公司质量体系运行现状 |
3.1 R公司基本情况介绍 |
3.2 R公司质量管理现状与制度介绍 |
3.2.1 组织结构与权责划分 |
3.2.2 质量体系建设 |
3.2.3 质量方针与质量目标 |
3.3 R公司质量体系文件 |
3.3.1 R公司管理制度分类 |
3.3.2 R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
第四章 R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运行问题研究 |
4.1 GJB9001B运行期内R公司内/外审不符合项总结分析 |
4.1.1 审核情况统计 |
4.1.2 审核情况分析 |
4.2 R公司质量体系文件对标GJB9001B问题分析 |
4.2.1 体系文件的发布与修订分析 |
4.2.2 体系文件对标分析 |
第五章 R公司GJB9001C-2017 质量体系改进与换版研究 |
5.1 GJB9001C标准变化分析 |
5.2 R公司现行质量体系同GJB9001C标准要求的差距分析 |
5.3 R公司GJB9001C质量体系过程梳理与改进 |
5.3.1 策划 |
5.3.2 实施 |
5.3.3 检查 |
5.3.4 改进 |
5.4 R公司GJB9001C质量体系文件换版 |
5.4.1 质量手册换版 |
5.4.2 程序文件与第三层次文件换版 |
5.5 R公司质量体系GJB9001C换版工作方案 |
第六章 总结 |
6.1 本文取得的成果 |
6.2 本文存在的不足 |
6.3 总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ISO9001:2008版最新动向及主要修订点对照(论文提纲范文)
1 引 言 |
2 ISO9001标准的修订情况 |
2.1 ISO9000系列标准的修订状态 |
2.2 ISO 9001:2008标准的修订情况及认证转换要求 |
3 ISO 9001:2008与ISO 9001:2000主要修订点对照 |
4 ISO9001:2008的新变化对企业实施ISO9001:2008的影响 |
5 ISO9001系列标准发展趋势 |
(6)浅谈ISO9001:94版向2000版标准转换的几点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组织最高领导层重视是2000版标准转换的重要前提 |
2 进行2000版标准的培训是获证组织转换的基础 |
2.1 标准名称的变化 |
2.2 标准的适用范围和目的变化 |
2.3 标准结构的变化 |
2.4 2000版相对于94版内容上增加了新的要求 |
2.5 引入八项质量管理原则 |
2.6 文件要求的变化 |
2.7 供应链中组织的关系变化 |
3 修订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并实施是认证转换的关键 |
4 实现持续改进、顾客满意是认证转换追求的目标 |
(7)质量管理体系如何向2000版标准转换(论文提纲范文)
一、2000版标准的主要特点 |
1. 概念出新 |
2. 标准更具有通用性 |
3. 强调了和其他管理体系的兼容性 |
4. 重视闭环管理 |
5. 引入“顾客导向”的思想 |
6. 提出了新的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
二、如何向2000版标准要求转化 |
1. 质量手册的转换 |
2. 程序文件的转换 |
四、质量体系如何向2000版标准要求转换(论文参考文献)
- [1]美国现行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师专业标准研究[D]. 王雪.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5)
- [2]基于差异化需求的三原县中心城区社区公服设施优化策略研究[D]. 白家维.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3]效度视角下的SAT考试开发研究[D]. 周云.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4]R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改进研究[D]. 李羚青. 电子科技大学, 2019(01)
- [5]ISO9001:2008版最新动向及主要修订点对照[J]. 魏頔. 技术与创新管理, 2011(05)
- [6]浅谈ISO9001:94版向2000版标准转换的几点思考[J]. 杨河,涂哲蓉. 四川兵工学报, 2004(02)
- [7]质量管理体系如何向2000版标准转换[J]. 安庆宇. 中国检验检疫, 2004(03)
- [8]工程监理单位如何贯彻国际质量标准体系[J]. 李杰. 监督与选择, 2003(06)
- [9]ISO9000:2000版转换做法的思考[J]. 吴荣华. 铁道技术监督, 2002(11)
- [10]获证组织如何向ISO9000新版转换[J]. 高微. 铁道技术监督, 20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