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52例(论文文献综述)
韩鑫[1](2019)在《不同方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气的疗效分析》文中认为目的探讨不同方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气的疗效。方法将80例腹股沟疝气患者按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一组实施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为疝环充填式组,一组实施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为平片组,每组各40例,比较两组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及半年内的复发率。结果疝环充填式组手术时间为(43.71±4.84)min,卧床时间为(2.75±0.53)h,术后疼痛持续时间为(1.27±0.77)d,明显少于对照组(35.42±5.66)min、(8.97±1.57)h、(2.54±0.17)d(P<0.05)。疝环充填式组术后并发阴囊血肿2例(5.0%),尿储留3例(7.5%),明显少于对照组6例(15.0%)、6例(15.0%)(P<0.05)。疝环充填式组术后复发率0例(0.0%),平片组术后复发率1例(2.5%),比较差异不显着(P>0.05)。结论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较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手术时间更短,术后并发症更少,术后恢复更快,是治疗腹股沟疝气的一个不错的选择。
王晶斌[2](2018)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对腹股沟疝的治疗效果》文中认为目的研究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对腹股沟疝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安阳市第五人民医院2012年1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104例腹股沟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对照组接受传统疝修补术,观察组接受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比较两组疗效、手术时长、恢复情况(胃肠道复常时间、下床时间、住院时长)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5. 00%(39/52),观察组为94. 23%(49/52),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手术时长、胃肠道复常时间、下床时间、住院时长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8. 85%(15/52),观察组为11. 54%(6/52),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对腹股沟疝疗效显着,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加快患者术后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梁峰,张玮,李飞,聂双发,高晓斌[3](2018)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疗效及对患者微环境相关指标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微环境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于我院收治的128例腹股沟疝患者,每组64例。对照组行传统疝修补术,观察组行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术后1 d微环境相关指标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0.01),手术时间则无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术后同时点相比,观察组术后1、3 d VAS评分均有明显降低(P<0.01)。与对照组术后1 d比较,观察组的血清β-内啡肽(β-EP)水平显着降低,总抗氧化能力(T-AOC)、生长激素(GH)、胰岛素(In S)水平显着升高(P<0.01);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以及基质金属蛋白酶的组织抑制剂(TIMP-1、TIMP-2)水平显着降低(P<0.01)。观察组急性尿潴留、阴囊积液、术后疼痛发生率及术后复发率与对照组比较均显着降低(P<0.01),两组低热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疗效显着,并发症少,复发率低,且对微环境相关指标影响较轻。
刘永洪[4](2017)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腹股沟疝治疗中的应用》文中提出目的观察腹股沟疝患者行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对照研究法,纳入104例于2014年2月至2016年9月接受治疗的腹股沟疝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干预组和传统组。其中,干预组行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传统组采用传统Bassini氏疝修补术。对两组患者各临床指标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术后一年病症复发情况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干预组手术操作、术后活动和住院恢复所用时间均少于传统组(P<0.05),干预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两年内病症复发率明显低于传统组(P<0.05)。结论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腹股沟疝患者治疗中的疗效确切,能够明显缩短手术、术后活动、住院恢复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病症复发率。
谢伟涛[5](2017)在《采用超普疝装置疝修补术与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疗效比较》文中认为目的探讨超普疝装置疝修补术与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治疗效果。方法 102例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50例)和实验组(5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超普疝装置疝修补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为(49.78±8.79)min、术后住院时间为(2.15±0.49)d;对照组手术时间为(51.23±9.24)min、术后住院时间为(3.79±0.78)d。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腹股沟疝采用超普疝装置疝修补术,患者能在短时间内消除痛苦,操作也比较简单,术后住院时间短,有助于患者快速康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王庆广,王燕红,张彩坤,张豪英,孔繁忠[6](2016)在《Modified kugel补片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的生物相容性》文中提出背景:腹股沟疝的治疗过程中,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是一种常用的治疗方法。术中可以选择不同的补片材料,其中Modified kugel补片的应用十分广泛。目的:观察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中M odified kugel补片的生物相容性。方法:纳入腹股沟疝患者79例,均实施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治疗。将入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41例,分别使用巴德材料和普理灵疝装置补片。术后随访12个月,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白细胞介素6、C-反应蛋白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进行比较,并记录两组不良事件发生,包括包括伤口感染或者补片材料所导致的感染等。结果与结论:(1)炎性因子水平:治疗前后,分别对两组进行炎性因子水平检测,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的白细胞介素6、C-反应蛋白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均显着下降(P<0.05)。(2)不良事件: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伤口感染或者补片材料所导致的感染。术后两组各有2例患者出现阴囊积液现象,予以积极的穿刺抽吸治疗之后均显着好转,未出现其他严重问题。术后随访12个月,均未出现复发病例。(3)结果表明: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中M odified kugel补片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莫春林[7](2015)在《传统腹股沟疝修补术、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及腹腔镜疝修补术的临床比较》文中提出目的:比较传统腹股沟疝修补术、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及腹腔镜疝修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进行手术的人群,随机分为3组各100例,进行手术各项指标的对比,在术后进行12年的跟访,确定患者术后的复发率,进行统计。结果:传统腹股沟疝修补术的手术时间一般为7090 min,并发症发病率为8%,复发概率为3%;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手术时间一般为5065 min,并发症发病率为6%,复发率为3%;腹腔镜疝修补术手术时间一般为6080 min,并发症发病率为4%,复发率为2%。结论:与传统腹股沟疝修补术相比,无张力疝修补术和腹腔镜疝修补术在控制术后并发症和复发率上都得到了显着提高。
陈春山[8](2015)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探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6月我院治疗的胆囊结石患者11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8例与对照组57例。观察两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切口疼痛时间,并进行比较。以及比较两组患者止痛药应用率、疝复发率及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手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切口疼痛时间明显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止痛药应用率、疝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8.9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2.6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股沟疝采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疗效显着,为目前腹股沟疝手术治疗的首选术式。
吴任鸿,李佳勇,郭汉东[9](2015)在《不同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疗效比较》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对比分析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Lichtenstein术)、疝环充填式疝修补术(Rutkow术)和开放TEP术在成人腹股沟疝患者中应用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成人腹股沟疝患者100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A组(行Lichtenstein术)52例,B组(行Rutkow术)36例和C组(行开放TEP术)12例。所有患者以电话或门诊的形式随访536个月,平均24个月,记录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三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2周内恢复正常非限制性活动人数及住院费用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ichtenstein术、Rutkow术和开放TEP术三种手术方式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疗效均显着,临床上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最有利的手术方式。
叶秀存[10](2015)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1月至2014年11月普外科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60例,将其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传统疝修补术组30例和无张力疝修补术组30例,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无张力疝修补术组患者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均低于传统疝修补术组,且尿潴留、阴囊水肿、术后疼痛发生率及复发率均低于传统疝修补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效果明显,预后良好。
二、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52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52例(论文提纲范文)
(1)不同方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气的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比较: |
2.2 两组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率比较: |
3 讨论 |
(2)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对腹股沟疝的治疗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选取标准 |
1.3 方法 |
1.3.1 观察组 |
1.3.2 对照组 |
1.4 观察指标 |
1.5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治疗效果 |
2.2 手术时长、恢复情况 |
2.3 并发症 |
3 讨论 |
(3)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疗效及对患者微环境相关指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 |
1.3.1 纳入标准 |
1.3.2 排除标准 |
1.4 方法 |
1.5 观察指标 |
1.6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对比 |
2.2 两组手术前后VAS评分比较 |
2.3 两组术后1d血清β-EP、T-AOC、GH、In S水平比较 |
2.4 两组术后1d血清MMP-2、MMP-9、TIMP-1、TIMP-2水平比较 |
2.5 两组手术并发症比较 |
2.6 两组术后复发情况比较 |
3 讨论 |
(4)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腹股沟疝治疗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临床资料 |
1.1 基线资料 |
1.2 治疗方法 |
1.2.1 传统组采用Bassini氏疝修补术 |
1.2.2 干预组采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各类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
2.2 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操作时间、术后活动和住院恢复时间, 见表1。 |
3 分析和讨论 |
(5)采用超普疝装置疝修补术与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疗效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6)Modified kugel补片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的生物相容性(论文提纲范文)
文章快速阅读: |
文题释义: |
普理灵疝装置补片 |
无张力疝修补术 |
0引言Introduction |
1 对象和方法Subjects and methods |
1.1 设计 |
1.2 时间及地点 |
1.3 对象 |
纳入标准 |
排除标准 |
1.4 材料 |
PHS补片 |
Modified kugel补片 |
1.5 方法 |
1.6 主要观察指标 |
炎性因子水平 |
记录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
1.7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Results |
2.1 患者数量分析 |
2.2 基线资料比较 |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不同炎性因子水平变化情况分析 |
2.4 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随访情况 |
3 讨论Discussion |
作者贡献 |
利益冲突 |
伦理问题 |
文章查重 |
文章外审 |
作者声明 |
文章版权 |
(7)传统腹股沟疝修补术、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及腹腔镜疝修补术的临床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手术方法 |
1.2.1 传统腹股沟疝修补术 |
1.2.2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 |
1.2.3 腹腔镜疝修补术 |
1.3 评定标准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8)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两组手术时间、 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及切口疼痛时间比较 |
2.2 两组患者止痛药应用率、疝复发率比较 |
2.3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
3 讨论 |
(9)不同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疗效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手术方法 |
1.2.1 A组 |
1.2.2 B组 |
1.2.3 C组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三组患者术中术后指标比较 |
2.2 并发症及复发 |
3 讨论 |
四、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52例(论文参考文献)
- [1]不同方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气的疗效分析[J]. 韩鑫. 中国医药指南, 2019(19)
- [2]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对腹股沟疝的治疗效果[J]. 王晶斌. 河南医学研究, 2018(21)
- [3]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疗效及对患者微环境相关指标的影响[J]. 梁峰,张玮,李飞,聂双发,高晓斌. 实用医学杂志, 2018(06)
- [4]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腹股沟疝治疗中的应用[J]. 刘永洪.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7(99)
- [5]采用超普疝装置疝修补术与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疗效比较[J]. 谢伟涛.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7(15)
- [6]Modified kugel补片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的生物相容性[J]. 王庆广,王燕红,张彩坤,张豪英,孔繁忠.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6(25)
- [7]传统腹股沟疝修补术、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及腹腔镜疝修补术的临床比较[J]. 莫春林.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22)
- [8]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研究[J]. 陈春山. 中国医药科学, 2015(21)
- [9]不同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疗效比较[J]. 吴任鸿,李佳勇,郭汉东. 海南医学, 2015(14)
- [10]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J]. 叶秀存.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