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在医院的应用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林翠英[1](2020)在《隔姜灸对肝硬化患者腹水和血清内毒素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隔姜灸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及对内毒素的影响,并分析隔姜灸的安全性。为探讨新的中医外治法提供有益参考。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将2018年6月至2019年11月的60例的肝硬化腹水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综合内科治疗基础+隔姜灸方法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综合内科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观察患者临床症状、腹水深度、肝肾功能、凝血功能、血常规、腹水与血清内毒素含量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中医症候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为66.7%,两组中医症状改善有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组前后患者腹胀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为60%,两组腹胀总有效率有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组前后中医症候平均积分低于对照组,两组中医症候平均积分有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组前后腹水深度低于对照组,两组腹水深度有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肝功能(TBi L、ALT、AST、ALB)均有一定的改善,但两组治疗后的改善程度无明显差别(P>0.05)。治疗组血常规的中性粒细胞百分比(GR%)有显着的降低(P<0.05),WBC、PLT无明显改变;对照组前后WBC、PLT、GR%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后肾功能(BUN、Cr)、K+、凝血功能(PLT、INR、APTT)、腹水与血清内毒素无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隔姜灸治疗肝硬化腹水患者临床疗效确切,且无明显的毒副作用,但其并不能降低腹水和血清内毒素。其治疗腹水的机制可能与内毒素以外的机制有关。
郑璐侠[2](2020)在《提取类生化药物的关键质量指标研究及其应用》文中研究说明提取类生化药物是一类来源于生物体,经分离、提取、纯化制得的药物,在临床上多年来应用广泛,在近期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亦发挥了有效作用。由于这类药物存在生物多样性和组成不确定性,部分已上市多年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不完全确切,使得制订科学合理的质量评价体系成为生产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和我国药品监管部门实现对上市药品科学监督的迫切需求。本研究隶属国家药典委员会十三五规划的组成部分,选择尿激酶、胰酶、磷脂、琥珀酰明胶4个特点各异的有代表性品种作为切入点,涵盖提取类生化药物的3大类型和2种主要剂型,采用包括色谱、酶动力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等多学科领域的现代分析新技术,针对这类药物国内外法定标准中存在的难点和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涉及纯度、溶出度、分子量与分子量分布、热原、种属鉴定、病毒检测、效价测定、组成分析等多个具有生化特色的关键质控项目。经过系统的研究,开发了合适的分析方法,进行了相关方法学验证。将研究应用于上述品种的质量评价,首次发现了一些潜在的质量问题。基于课题研究成果制订的脂肪酸组成、甾醇组成、聚合酶链式反应、单核细胞活化反应测定法4个新方法已获得药典会认可,首次收入中国药典2020年版通则。制订的相关品种的国家质量标准,正在上报药典会的过程中。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首次创新性地形成提取类生化药物的质量评价策略和基本的技术通用要求,从战略高度上总结归纳出其质量控制要点,提出应结合具体品种的特性和剂型特点,采用组合技术手段进行综合分析,并加强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为我国和国际上此类药物的质量研究提供解决思路和指导。品种研究主要开展了以下创新性工作。(1)尿激酶首次采用分子排阻色谱和毛细管电泳两种技术分别建立了测定尿激酶原料分子组分比的方法,并发现原料中含有少量高分子量杂质,需加以控制。首次将离子交换层析技术应用于提取类生化药物的分析,建立了去除注射用尿激酶中的人血白蛋白辅料干扰的样品前处理方法,在国际上率先解决了制剂标准中无法控制分子组分比的难题。同时,建立了生色底物法测定尿激酶原料及制剂效价的方法。应用所建立的方法,发现部分尿激酶原料和制剂产品的分子组分比不符合规定;部分企业不同批次间差异较大,工艺一致性差;个别企业存在原料和制剂分子组分比测定结果差异较大的不合理现象,有采用不合格原料投料的可能性。(2)胰酶基于本品效价高低不一的现状,首次将自身对照法应用于提取类生化药物的分析,创新性地建立了以胰蛋白酶效价为测定指标的溶出度检查方法。将绝对效价修订为相对效价,解决了绝对效价法因牛胆盐试剂来源不同而导致的测定结果差异大的问题。建立了聚合酶链式反应法对胰酶原料进行种属鉴定和猪细小病毒核酸检测,可用于从源头对该品种进行质量控制。应用所建立的方法,发现各企业样品的溶出速率与进口参照制剂间一致性差,效价水平高低不一,国产样品总不合格率高达57%,临床有效性存疑。各家企业原料中均检出猪细小病毒核酸,生产企业未能严格执行新版生化药品GMP的要求。(3)磷脂以蛋黄卵磷脂、大豆磷脂、蛋黄磷脂酰胆碱和大豆磷脂酰胆碱4种应用范围最广的磷脂为研究对象,建立了采用超临界流体色谱技术同时测定8种磷脂组分含量的方法和采用三氟化硼甲酯化-气相色谱技术同时测定20种脂肪酸组成的方法,并在国际上首次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分离不皂化物后经衍生化处理-气相色谱技术同时测定9种甾醇的方法。应用所建立的方法,发现不同种类、来源的磷脂具有各自特征的磷脂、脂肪酸和甾醇组成,以这3类组成作为指标进行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分类结果与样品的种类和来源关系显着,可作为区分不同性质和来源磷脂的特征指标,并首次提出对蛋黄卵磷脂、大豆磷脂进行分型管理的理念。(4)琥珀酰明胶建立了采用分子排阻色谱与多角度光散射联用技术测定琥珀酰明胶注射液绝对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的直接方法。以细胞系法为基础,首次建立了HL60/IL-6的单核细胞活化反应测定法用于该品种的热原检测,为国际上首次将该方法成功应用于提取类生化药物的热原检测。
郑巧[3](2019)在《二芥酰磷脂酰胆碱的质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二芥酸磷脂酰胆碱是一种人工合成磷脂,是布比卡因脂质体和丙泊酚脂质体制剂中一种重要的药用辅料,且在制剂组分中用量占比最高。合成磷脂是通过化学改性或全合成得到的磷脂,与天然磷脂相比性质更加稳定,是制备脂质体制剂的关键辅料。在胆固醇的辅助下,选择不同的合成磷脂,可以满足不同药物成分的要求,从而成功制备出脂质体。磷脂的纯度和杂质含量对脂质体制剂的稳定性以及药效、药物安全性十分重要。因此,合成磷脂的质量研究在脂质体质量及工艺评价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二芥酰磷脂酰胆碱目前未收载于任何数据库中,对其系统性的质量研究目前还处于空白状态。基于此,本研究参考同类辅料药典收录标准和各项技术指导原则,首次对自制的二芥酸磷脂酰胆碱开展了系统的质量研究,开发了二芥酸磷脂酰胆碱主要成分和杂质的分析方法,并制定了二酰磷脂酰胆碱质量标准,为二酰磷脂酰胆碱的质量控制提供了可靠依据。主要工作内容如下:首先,本文通过外观、引湿性试验、溶解度试验,考察了二芥酰磷脂酰胆碱的性状特点;并通过紫外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质谱多种鉴定手段进行了化学结构的确证。其次,建立了合成二芥酰磷脂酰胆碱的主要原料芥酸的气相色谱分析方法。根据二芥酰磷脂酰胆碱的结构特征与合成工艺特点,其原料芥酸中含有潜在的微量其他脂肪酸杂质(如油酸等),此类脂肪酸也可参与甘油磷酸胆碱的工艺反应,生成对应的脂肪酸磷脂酰胆碱,作为二芥酸磷脂酰胆碱的类似物,较难在薄层色谱中加以区分。因此本研究中首次增加了对脂肪酸纯度(C22:1)的考察,采用间接检测的方法,将芥酸从产品分子中水解后酯化,经有机相萃取后,采用气相色谱直接进样检测,并进行方法学研究与验证,该检测项目的增加可应用于同类合成磷脂的质量研究中,能进一步提高对合成磷脂的质量控制。再次,建立了二芥酰磷脂酰胆碱有关物质和溶剂残留的检测方法。二芥酰磷脂酰胆碱及其主要杂质亦无紫外特征吸收,且蒸发光散射检测器的灵敏度差、线性范围窄,因此对于二芥酰磷脂酰胆碱的杂质控制难以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器或蒸发光散射检测器进行。故采用薄层色谱法,硫酸铜磷酸溶液喷淋后加热显色,可见光检测,并对该步骤进行方法学验证,从而建立有关物质检测方法。同样参考多批次产品的检测数据和ICH Q3C指导原则所列溶剂安全限度,针对工艺中使用到的溶剂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和丙酮,采用气相色谱顶空进样法检测了溶剂的残留量并进行方法学验证,方法的专属性、重复性、线性和准确度均符合要求。最后,建立了二芥酰磷脂酰胆碱的高效液相色谱含量测定方法,使用的检测器为-通用型蒸发光散射检测器(ELSD)。对方法学进行了验证,包括专属性、线性、精密度等。并根据二芥酰磷脂酰胆碱作为注射剂辅料的要求,添加了致热物质检查,即建立了内毒素检查方法,且进行了系统的方法学验证,该方法可以用于企业内部快速检查内毒素。
梁辰[4](2018)在《复用手术器械表面细菌内毒素污染现状及去除效果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初步了解医院复用手术器械使用后表面细菌内毒素污染现状,研究复用手术器械在清洗消毒灭菌各环节中内毒素去除有效性及其影响因素,为科学制定复用手术器械表面内毒素限值提供实验数据,为研究复用手术器械表面内毒素去除方法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北京市四家三甲医院,对使用后的手术器械分别在清洗前、清洗后、消毒后和灭菌后四个时间点进行采样,每家医院每个时间点采集两个样本,每个样本包含止血钳、镊子、剪J刀各一把,并将其分为夜间组(夜间急诊手术器械)和白天组(白天手术器械);采集的样本分别放入含600ml细菌内毒素检查用水的托盘中(浸没),浸提约2~6h后,每个样本取5mL浸提液送实验室,用凝胶法和动态显色法分别对手术器械的内毒素含量进行定性和定量检测。结果本研究共采集样本9%份,清洗前、清洗后、消毒后和灭菌后四个时间点分别为24份;白天组64份,其中器械表面无明显污染组样品32份,有明显污染组32份;夜间组32份。凝胶法:在清洗前、清洗后、消毒后、灭菌后四个时间点,手术器械表面内毒素阳性率分别为58.3%、37.5%、12.5%和8.3%。白天组在四个时间点的阳性率分别为43.75%、31.25%、6.25%和0,夜间组在四个时间点的阳性率分别为88%、50%、25%和25%,灭菌后仍为阳性的样本均来自夜间组,夜间组在四个时间点的阳性率均高于白天组。动态显色法:在清洗前、清洗后、消毒后、灭菌后四个时间点,手术器械表面内毒素平均值为92.3 EU/件、26.5 EU/件、10.8 EU/件和5.3 EU/件,清洗前24个样本中细菌内毒素含量最高为882 EU/件,灭菌后24个样本中细菌内毒素含量最高为36 EU/件;白天组在四个时间点的平均值分别为26 EU/件、16 EU/件、8 EU/件和4EU/件,夜间组在四个时间点的平均值分别为226 EU/件、48 EU/件、18 EU/件和10EU/件。手术器械经清洗、消毒、灭菌后,表面细菌内毒素消除率分别为 71.3%、88.3%、94.2%。统计学分析表明:凝胶法与动态显色法对手术器械表面细菌内毒素的检测结果一致性较好;夜间组(清洗前)细菌内毒素含量高于白天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无论手术器械表面是否有肉眼可见明显污染物,其细菌内毒素含量无统计学差异;清洗前至清洗后、清洗后至消毒后器械表面细菌内毒素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消毒后至灭菌后器械表面细菌内毒素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复用手术器械使用后(清洗前)内毒素污染较为严重,特别是未能及时处理的手术器械;清洗消毒可有效去除部分内毒素,但无法彻底清除,灭菌后仍有部分手术器械上残留内毒素;灭菌对清楚器械表面内毒素作用有限。无论有无可见污染物,使用后的手术器械内毒素污染均较为严重,建议所有手术器械应及时进行充分的清洗消毒;若无法及时处理,建议在清洗消毒后增加干热环节,而后在进行灭菌处置。由于不同手术器械内毒素引起的风险程度不同,建议将胸内应用及接触脑脊液的手术器械单独处理,清洗消毒后增加干热环节。
晏成倩[5](2018)在《红花注射液热原检测方法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针对中药注射剂安全性问题的日益突出,严格控制中药注射剂的质量,选择可靠/较优的检验检测方法已成为焦点,本研究针对中药注射剂热原安全性问题,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红花注射液进行家兔热原检查法和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的比较研究,为红花注射液乃至中药注射液的热原安全性检查方式提供一定研究思路和新的检测模式。方法:(1)红花注射液家兔热原检查法:(1)对家兔热原检查法主要影响因素的考察:a.按月统计本实验室近3年内热原检查试验中新兔和休息48 h的二次使用兔的基础体温,研究其变化规律。b.按饲养方式统计并比较本实验室热原用兔筛选合格率和升温率。c.按4个基础体温段统计并比较本实验室近3年热原检查试验中不同家兔在每个温度段的动物数量和升温率。d.取符合热原检查试验要求的家兔36只随机分成3个组,每组12只。分别耳缘静脉分别注射细菌内毒素2.5、5.0、10.0 EU·kg-1,连续4次,每次间隔17 d。记录各剂量组家兔每次给药的入选动物数,计算动物入选率、平均升温值和升温率,进一步验证本实验室家兔的最低热原灵敏度。(2)基于前期的热原检查背景数据对红花注射液进行家兔热原检查的方法学考察,并与现有标准进行分析比较。(2)通过干扰试验建立红花注射液的细菌内毒素检查凝胶法、动态浊度法和动态显色法。(3)比较分析5批红花注射液的分别采用所建立的家兔热原法,细菌内毒素(凝胶法、动态浊度法和动态显色法)的检查结果。结果:(1)红花注射液家兔热原检查法:(1)对家兔热原检查法主要影响因素的考察:a.家兔体温随季节改变而变化,14份基础体温较低,710月份基础体温较高,二次用兔基础体温平均值普遍高于同期新兔,其中最大温差分别可达到0.21℃,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1)。b.湿养条件下的家兔筛选合格率低于干养条件下的家兔,家兔升温率则相反。c.基础体温在38.0038.39℃的家兔升温率最高,可达到23.00%,随着基础体温上升,家兔升温率下降。d.2.5EU·kg-1、5.0 EU·kg-1和10 EU·kg-1剂量组之间的平均升温值和升温率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或P<0.01),呈现剂量依赖性。随着给药次数的增加,除2.5EU·kg-1组的升温率在第2和第3次明显升高外,同一剂量组的平均升温值和升温率均未见明显变化,而家兔入选数明显减少。此外,家兔入选率还与细菌内毒素剂量呈明显相关性,剂量越大,入选率越低。(2)红花注射液的家兔热原检查方法学考察结果显示,当红花注射液的检查剂量从2 mL·kg-1提高至6 mL·kg-1时,未见家兔异常反应,且对细菌内毒素致家兔体温升高无干扰。(2)拟定红花注射液细菌内毒素限值为8 EU·kg-1,将其稀释16倍及以上时,凝胶法干扰试验结果符合鲎试剂灵敏度复核试验的要求,动态浊度法和动态显色法回收率均在50%200%之间,表明其无干扰作用。(3)用热原家兔法和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凝胶法、动态浊度法和动态显色法)检查5批样品,均符合规定。结论:家兔热原法主要影响因素的考察结果补充、完善了本实验室热原检查的相关背景数据,有利于指导日常检验检测工作,应对突发药品不良事件的应急检验。试验中所建立的红花注射液的家兔热原法和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凝胶法、动态浊度法和动态显色法),为该品种质量标准的提高提供了一定的研究思路和理论依据,基于前述几种方法的比较研究,提示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可作为红花注射液热原检查的补充方法,但有待进一步确认。
董闪闪[6](2016)在《单核细胞激活试验方法在单克隆抗体药物热原检测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课题针对目前传统热原检测方法的不足,研究单核细胞激活试验方法(Monocyte-Activation Test,MAT)在单克隆抗体药物热原检测中的应用,希望能够更好地评价单克隆抗体药物的安全性。本课题的工作如下:一、建立一种新的单核细胞激活试验。参照欧洲药典(European Pharmacopoeia,EP)、英国药典(British Pharmacopeia,BP)及相关文献对5种单核细胞及相关的细胞因子进行筛选,找到对热原敏感的细胞系及相应的细胞因子,并对该试验的重要参数如接种细胞密度、孵育时间、胎牛血清(Fetal Bovine Serum,FBS)浓度等进行探讨研究。(1)本试验探讨了人白血病THP-1、SJ1细胞、淋巴瘤Raji、WIL2-S细胞和人红白血病K562细胞在内毒素(endotoxin,也称磷酸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酵母多糖(zysoman)和脂壁酸(lipoteichoic acid,LTA)常见热原的刺激下分泌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量,结果表明SJ1细胞在LPS、zysoman、LTA的刺激下分泌的IL-6的量与阴性对照有明显区别,而其他细胞对热原刺激均不敏感,因此,SJ1/IL-6法可能是一种新的单核细胞激活试验方法;(2)探讨了细胞密度对试验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细胞接种密度在1.0×105个/m L1.0×107个/m L范围内,LPS、zysoman、LTA刺激SJ1细胞后,细胞分泌IL-6的量随细胞密度的增大而增加,最终确定该试验接种的细胞密度为5.0×106个/m L;(3)探讨不同孵育时间对结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热原刺激SJ1细胞48小时,细胞分泌IL-6的量最高,最终确定热原孵育时间为48小时;(4)探讨FBS浓度对试验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FBS浓度在0.5%20%的范围内,随着FBS浓度的降低,LPS、zysoman、LTA刺激SJ1细胞后,细胞分泌IL-6的量逐渐增加,最终确定用含2%FBS浓度的培养液进行试验。通过以上探讨,首次建立了SJ1/IL-6单核细胞激活试验作为热原检测的补充试验。二、对SJ1细胞进行鉴定。按欧洲药典、中国药典(Chinese Pharmacopoeia,Ch P)中相关章节对细胞系的要求,对SJ1细胞进行细胞形态鉴定、无菌检查、支原体检查、外源病毒污染检查、细胞功能稳定性检查。镜下观察到本实验室SJ1细胞的形态与美国菌种保藏中心(American type culture collection,ATCC)细胞库中细胞形态一致。无菌检查、支原体检查和外源病毒污染检查均按照2015版中国药典相关规定进行检查,结果均为阴性。细胞功能稳定性检查包括测定不同代次细胞生长曲线和不同代次细胞热原敏感性。结果表明各个代次细胞生长曲线基本一致;细胞生长到10代左右对热原刺激最敏感,细胞生长到20代以后,对热原刺激的敏感性逐渐下降。三、对建立的SJ1/IL-6方法进行准确度、重复性、定量限、线性和专属性的验证。测得LPS?zysoman?LTA在流感疫苗、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麻腮风联合减毒活疫苗、麻疹腮腺炎联合减毒活疫苗的回收率均在50%200%范围内,表明该方法在以上品种热原测定中准确度良好。对A群C群脑膜炎球菌疫苗进行内毒素含量测定,RSD值小于20%(n=6),表明该方法的重复性良好。LPS、zysoman、LTA的检测限分别为0.06EU/m L,0.06μg/m L和0.06μg/m L。用一系列浓度的LPS?zysoman?LTA标准品溶液刺激SJ1细胞后,IL-6的分泌量与不同浓度LPS?zysoman?LTA的线性关系良好,R2均大于0.95。四、将SJ1/IL-6法与传统细菌内毒素检查法(the Bacterial Endotoxins test,BET)进行比较。分别用本实验室建立的SJ1/IL-6方法和中国药典收载的浊度法,测定两个厂家10个批次A群C群脑膜炎疫苗球菌多糖疫苗的内毒素含量,经t-检验分析两种方法测得的10个批次的A群C群脑膜炎疫苗球菌多糖疫苗内毒素含量无显着性差别(P>0.05)。五、考察该方法在阿达木单抗注射液热原检测中的应用。对该方法用于阿达木单抗注射液热原检测进行了系统的探讨。(1)测3种热原在阿达木单抗注射液2倍、10倍、20倍、50和100倍稀释液中的回收率,结果表明阿达木单抗注射液稀释倍数大于50倍时,LPS、zysoman、LTA的回收率均在50%200%范围内,因此阿达木单抗注射液在稀释50倍时适合用该方法进行热原检测;(2)探讨高、中、低3种浓度LPS、zysoman、LTA在阿达木单抗50倍稀释液中的回收率变化情况,结果表明3种浓度LPS、zysoman、LTA在阿达木单抗50倍稀释液中的回收率均在50%200%范围内,说明该方法用于阿达木单抗注射液热原检测时准确度较好;(3)将稀释50倍的不含内毒素的阿达木注射液加入LPS(LPS终浓度为0.25EU/m L)刺激SJ1细胞,测分泌的IL-6的量,RSD值小于20%(n=6),说明该方法用于阿达木单抗注射液热原检测时重复性较好;(4)用该方法测定5个不同批号阿达木热原含量,结果均为阴性。六、考察该方法在其他单抗样品热原检测中的应用。将该方法应用于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尼妥珠单抗注射液、重组抗CD25人源化单克隆抗体注射,雷珠单抗注射液和贝伐珠单抗注射液的热原检测,测LPS、zysoman、LTA在这5种单抗合适稀释倍数下的的回收率以及这5种单抗热原含量。结果表明,LPS、zysoman、LTA在这5种单抗注射液的回收率均在50%200%范围内,测得的内毒素含量结果均为阴性。
张虞婷,丁苏苏,李倚云[7](2015)在《细菌内毒素的研究进展及其检查法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分析和总结了细菌内毒素的起源、化学结构、生物活性及其毒性反应,就其检查法的应用进行了三点介绍。细菌内毒素在科学检验与研究中有重要意义,应进一步加强细菌内毒素及其检查法的研究,将其更好地应用于科学检验与研究。
潘宇虹,钟岩[8](2014)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在疫苗生产检查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在进行疫苗生产检查的过程中,主要采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进行检查,其应用具有非常大的广泛性,并且检查的准确性非常高。因此,本文主要针对于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在疫苗生产检查中的应用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和研究,希望通过本文的探讨,能够为相关方面的研究提供理论性的参考。
陈宇[9](2011)在《移植级壳聚糖中生物质杂质的检测和去除》文中提出以壳聚糖为壁材制备的微胶囊用于体内移植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研究,然而移植材料的纯度直接影响了体内移植效果。壳聚糖是天然高分子材料,随着其来源不同、制备批次不同、生产厂家不同,壳聚糖中杂蛋白质、细菌内毒素等杂质含量及其他性质都有较大的差别。因此对壳聚糖中的杂质含量进行检测和控制,保证其后续产品特性和产品安全可重复性是临床应用的必然要求。本文旨在建立快速有效的检测壳聚糖中的杂蛋白质及细菌内毒素含量的实验方法,考察不同的纯化工艺对于这些杂质的去除效果,为制定移植级的壳聚糖的质量标准提供参考。首先本文建立了以考马斯亮蓝法对壳聚糖中杂蛋白质的相对含量进行检测、以及动态浊度法对壳聚糖中的细菌内毒素含量进行了检测的实验方法。并通过上述方法对壳聚糖中的杂蛋白质、细菌内毒素等杂质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实验证明,以上方法可快速可靠的检测壳聚糖中的这两种杂质含量。其次本文尝试了过滤醇洗、活性炭吸附、HCl处理、NaOH处理、Sevag法、表面活性剂处理等多种方法对壳聚糖中的杂蛋白质进行去除,实验结果表明:过滤醇洗法、活性炭吸附法、Sevag法对壳聚糖中杂质蛋白质的去除率低于10%,NaOH处理、表面活性剂SDS法对壳聚糖中杂质蛋白质的去除率在15~20%之间,而表面活性剂吐温20法对蛋白质的去除率最高,当体系pH=3.00,吐温20与壳聚糖的投料量比为5:2时,对壳聚糖中杂质蛋白质的去除率可达73%。另外对比了过滤、活性炭吸附、NaOH法、表面活性剂等方法对壳聚糖中的细菌内毒素的去除效果,实验结果表明:过滤、活性炭吸附、表面活性剂等工艺都对壳聚糖中的细菌内毒素有一定的去除效果;NaOH法可使壳聚糖溶液中的细菌内毒素含量降为3118EU/g,去除率达94%。改进并结合实用方法,活性炭吸附法与表面活性剂法结合、NaOH法与表面活性剂法结合去除壳聚糖中细菌内毒素,都可使其含量降到625EU/g以下。
狄宏晔[10](2011)在《补体抑制活性柴胡多糖的制备、纯化与表征》文中指出补体系统(complement system)是将对病原体的识别有效地转化为宿主对最初感染发挥防御功能的主要机制之一。补体活化的三个主要结果是对病原体的调理作用、招募炎症细胞及形成膜攻击复合物(MAC)直接杀死病原体。然而,该系统的非正常激活会引起人体免疫系统的过度反应,造成正常组织的损伤,参与多种疾病的病理过程,临床上目前尚无理想的治疗药物。近年来,本课题组致力于中药补体抑制剂的研究,分离得到一些高效、低毒的小分子或均一的大分子多糖类天然补体抑制剂。本文在以往对小叶黑柴胡(Bupleurum smithii Wolff var. parvifolium Shan et Y. Li)抗补体活性成分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针对小叶黑柴胡总多糖的制备工艺优化及多糖内毒素清除等多糖的质量控制方面展开研究,优化了柴胡多糖的制备工艺;建立了总多糖中内毒素(LPS)的清除方法。北柴胡(Bupleurum chinense DC.)为中国药典收载品种,是传统清热毒中药,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应用历史,也是商品柴胡的主流品种;通过体外活性筛选发现北柴胡总多糖具有较强体外抗补体活性;同时,北柴胡的总多糖部位对内毒素(LPS)诱发的小鼠急性肺损伤(ALI)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故本课题也以北柴胡总多糖作为研究对象,以期发现总多糖中有价值的补体抑制活性成分并对其在补体激活过程中的作用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本文对北柴胡及小叶黑柴胡总多糖各种衍生物的抗补体活性及作用靶点进行了初步研究,以期找到活性增强的产物。并以柴胡属药材为例,对清热解毒中药体外抗补体活性测定法在药材质量评价中的应用进行了初步探讨。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柴胡抗补体活性部位的确定考察了10批次柴胡商品药材的醇提物和水提物的体外抗补体活性。结果表明:各批样品的醇提部位均无抗补体活性,水提部分则显示不同程度的抗补体活性。选取承德产北柴胡(水提液CP50:0.236±0.03mg/ml)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水提液进行醇沉,沉淀除去游离蛋白,透析除去小分子后得到总多糖部位(CP50:0.135±0.03mg/ml; AP50:0.418±0.02mg/ml)的抗补体活性最强,同时,我们在内毒素(LPS)诱导的急性肺损伤小鼠模型上给予北柴胡总多糖,进行北柴胡总多糖对急性肺损伤的药效研究,结果表明总多糖对小鼠急性肺损伤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因此确定总多糖为北柴胡抗补体活性部位。2.柴胡总多糖的制备工艺以小叶黑柴胡为研究对象,采用正交试验考察了总多糖的水提、醇沉工艺参数;比较了Sevage法、三氯醋酸法和木瓜蛋白酶法的对游离蛋白的清除效果。确定总多糖制备工艺流程如下:药材粉碎成粗粉,经95%乙醇渗漉脱脂后晾干,加16倍水,浸泡1.5小时,煎煮2次,每次2小时;提取液浓缩至相当于0.12g生药/ml,加乙醇至醇浓度为80%,静置24h,离心后弃上清液,沉淀以水复溶;复溶液在4℃下加入三氯醋酸至7%(体积分数),于4℃冰箱中放置2小时,取出后以10%NaOH中和至溶液PH值等于7,离心后取上清液对流水透析3天,减压浓缩至小体积,冻干即得总多糖。工艺验证实验表明,总多糖得率在5%左右,糖、糖醛酸及蛋白含量稳定,多糖得率较高。本工艺简便、快速、稳定、得率高,为柴胡总多糖制备流程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提供借鉴。3.总多糖中内毒素的含量测定及清除本文使用显色基质鲎试剂,建立了针对多糖类化合物中内毒素的(LPS)含量测定方法。测定了本课题组自制的紫草、小叶黑柴胡、北柴胡和鱼腥草总多糖的LPS含量,分别为:29.58±3.27ng/mg、28.39±0.73ng/mg、66.77±1.90ng/mg、59.33±1.79ng/mg,结果说明各总多糖中LPS含量较低(ng级)。采用柱色谱联用技术对紫草和小叶黑柴胡总多糖中少量的LPS进行清除,疏水色谱与亲和吸附色谱联用得到了较好的清除效果:对紫草和小叶黑柴胡总多糖中LPS的清除率分别为44.51%、39.77%;紫草和小叶黑柴胡总多糖清除LPS后的经典途径抗补体活性值分别为:0.096±0.013mg/ml、0.288±0.037mg/ml,与原多糖相比,活性相当或略有提高。以上结果表明疏水色谱与亲和吸附色谱联用清除LPS的方法可行,并且不会减弱总多糖的抗补体活性。4.北柴胡总多糖部位的抗补体活性成分以经典途径的抗补体活性为导向,从北柴胡总多糖部位分离得到两个具有较强抗补体活性的多糖BC-PS1和BC-PS2,经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法(HPGPC)和高效毛细管电泳法(HPCE)确定两成分是均一的。采用NMR, GC、GC-MS、IR和甲基化等方法确定BC-PS1和BC-PS2的结构特征。BC-PS1为浅棕色疏松粉末,分子量>200万,蛋白含量:1.21%;糖醛酸含量:36.95%;糖含量97.56%;不含硫酸基。完全酸水解得到糖组成主要有Gal:GalA:Glc:Ara:Man:-1.6:1.1:1.8:1.7:1.0及少量Rha、Fuc、Xyl。甲基化分析结合完全酸水解结果显示其主要连接方式有:末端、1,4-和1,3-连接的Gal;末端、1,6-、1,4-、1,4,6-连接的Glc;末端、1,5-连接的Ara和末端、1,6-、1,4,6-连接的Man。其中以末端、1,5-连接的阿拉伯糖和末端、1,3-连接的半乳糖为主。BC-PS2为浅黄色疏松粉末。分子量160万,蛋白含量:1.11%;糖醛酸含量:0.75%;糖含量97.03%;不含硫酸基。完全酸水解得到糖组成主要有Glc:Ara:Gal:Man:=3.5:2.4:2.0:1.0及少量Rha、Xyl。甲基化分析结合完全酸水解结果显示其主要连接方式有:末端、1,6-、1,3-、1,3,6-连接的Glc;末端、1,5-连接的Ara;末端、1,6-、1,4-、1,4,6-连接的Gal和末端、1,4-、1,4,6-连接的Man。其中以末端、1,6-连接的葡萄糖和末端、1,4-连接的半乳糖为主。利用人血清作为补体来源评价两均一多糖的抗补体活性,结果显示BC-PS1和BC-PS2不仅对豚鼠血清中的补体成分有抑制作用,同样可以拮抗人血清中的补体成分。BC-PS1、BC-PS2对补体系统经典途径激活的半抑制浓度(CP50)分别为0.234±0.025mg/ml、0.264±0.013mg/ml; BC-PS1、BC-PS2对补体系统旁路途径激活的半抑制浓度(APso)分别为0.369±0.017mg/ml、0.362±0.032mg/ml;阳性对照药物肝素钠的CPso和APso值分别为0.226±0.014mg/ml、0.329±0.026mg/ml。自制了补体成分C1q、C2、C3、C4、C5、C9缺失的类补体缺失血清,进行了初步机制研究:考察了BC-PS1、BC-PS2和北柴胡总多糖的在补体激活过程中的作用靶点。研究发现BC-PS1作用于补体成分Clq、C2、C5和C9;BC-PS2作用于补体成分Clq、C2和C9;而北柴胡总多糖则作用于C1q~C9所有被测成分。以上结果提示BC-PS1、BC-PS2对补体系统作用的选择性比北柴胡总多糖增强了。肝素因具抗凝血作用而限制了其体内抗补体作用的发挥。本文采用凝血酶试剂考察了BC-PS1和BC-PS2对凝血系统的影响,结果显示二者无抗凝血作用。BC-PS1、BC-PS2抗补体活性与肝素相当,但不具抗凝血性质,预示着两个均一多糖将有良好的应用前景。5.北柴胡及小叶黑柴胡多糖衍生物的抗补体活性以北柴胡和小叶黑柴胡总多糖为底物,进行了硫酸化、羟乙基化和羧甲基化修饰,得到一系列多糖衍生化产物。硫酸化产物的IR光谱与原多糖相比,不仅位于3400cm-1左右的O-H键的伸缩振动峰变窄缩小,同时在818cm-1和1232cm-1出现了分别归属为C-S-O和S=O键的拉伸振动特征吸收;羟乙基化产物IR光谱与原多糖相比,位于3200-3600cm-1区域的O-H键的伸缩振动峰显着增强变宽,同时近2900cm-1处的C-H伸缩振动峰也大大增强,表明羟乙基已经取代在糖环的部分羟基上;羧甲基化衍生物IR图谱中显示了一个位于1736cm-1处羧基的特征吸收。最优衍生化条件下的硫酸化、羟乙基化和羧甲基化的北柴胡及小叶黑柴胡总多糖衍生物CPso值分别为0.107±0.03mg/ml、0.145±0.02mg/ml、0.099±0.02mg/ml和0.159±0.013mg/ml、0.327±0.022mg/ml、0.059±0.006mg/ml;最优衍生化条件下的硫酸化、羟乙基化和羧甲基化的北柴胡及小叶黑柴胡总多糖衍生物AP50值分别为0.102±0.04mg/ml、0.164±0.03mg/ml、0.188±0.04mg/ml和0.22±0.03mg/ml、0.144±0.02mg/ml、0.164±0.04mg/ml、结果表明衍生化产物比原多糖的体外抗补体活性均有显着提高。北柴胡和小叶黑柴胡多糖的各种衍生化产物的抗补体作用靶点也表现出多样性。6.体外抗补体活性测定法在柴胡质量评价中的应用进一步优化了溶血实验法,进行了方法学考察,建立起系统完善的中药材、活性部位及指标成分的体外抗补体活性测定技术,旨在对清热解毒中药体外抗补体活性测定法在药材质量评价中的应用进行初步探讨。收集了不同品种和产地的22批柴胡药材,按照优化的工艺流程制备了22批柴胡总多糖,对其进行了经典和旁路途径的抗补体活性测定,结果表明黑柴胡(Bupleurum smithii Wolff)总多糖的抗补体活性最强。对22批柴胡总多糖的活性测定结果取平均值后上浮20%作为活性限定值,暂定柴胡药材总多糖部位的经典途径抗补体活性CPs0值不得高于0.426mg/ml,旁路途径抗补体活性APs0值不得高于0.694mg/ml。
二、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在医院的应用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在医院的应用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隔姜灸对肝硬化患者腹水和血清内毒素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西医诊断标准 |
1.2.1 肝硬化失代偿期诊断标准 |
1.3 肝硬化腹水分级标准 |
1.4 中医诊断标准 |
1.5 纳入标准 |
1.6 排除标准 |
1.7 剔除标准 |
2 研究方案 |
2.1 研究分组 |
2.2 治疗方法 |
2.2.1 对照组治疗方案 |
2.2.2 治疗组治疗方案 |
2.3 观察周期与随访 |
2.4 标本来源与内毒素检测 |
3 观察指标 |
3.1 疗效性指标 |
3.2 血液及腹水检查指标 |
3.3 腹部B超检查 |
3.4 安全性指标 |
4 疗效评价标准 |
4.1 腹胀疗效评价标准 |
4.2 临床症状疗效评估标准 |
4.3 中医症状积分标准 |
5 统计学处理 |
6 研究结果与说明 |
6.1 一般情况 |
6.2 两组病人一般资料比较 |
6.2.1 性别比较 |
6.2.2 年龄与病程比较 |
6.2.3 肝硬化病因比较 |
6.3 疗效比较 |
6.3.1 腹水消退比较 |
6.3.2 腹胀疗效比较 |
6.3.3 中医症状疗效比较 |
6.3.4 中医症状平均积分比较 |
6.4 检验指标比较 |
6.4.1 肝功能比较 |
6.4.2 凝血功能比较 |
6.4.3 肾功能及钾离子比较 |
6.4.4 血常规比较 |
6.4.5 内毒素(ET)比较 |
6.4.6 内毒素差值比较 |
6.5 安全性分析与随访 |
7 结果分析 |
7.1 一般基线分析 |
7.2 症状、体征疗效的影响 |
7.3 内毒素结果分析 |
7.4 肝功能(TBil、ALT、AST、Glb、ALb)分析 |
7.5 凝血功能(PT、INR、APTT)分析 |
7.6 血常规(WBC、GR%、PLT)结果分析 |
7.7 肾功能及钾离子分析(BUN、Cr、K~+) |
8 讨论 |
8.1 西医对肝硬化腹水、内毒素的认识 |
8.1.1 肝硬化腹水发病机制及治疗 |
8.1.2 内毒素损伤肝脏的作用机制及相关炎症通路 |
8.1.3 肝硬化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形成机制的相关研究 |
8.2 中医对肝硬化腹水及内毒素的认识 |
8.2.1 对肝硬化腹水(臌胀)的认识 |
8.2.2 中医对内毒素病因病机认识 |
8.2.3 中医对肝病内毒素血症的治疗 |
8.3 传统医学对灸法的认识 |
8.4 生姜的作用 |
8.5 穴位选择依据 |
8.6 隔姜灸的作用 |
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缩略词表 |
综述 灸法治疗肝硬化腹水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提取类生化药物的关键质量指标研究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说明 |
第1章 绪论 |
1.1 提取类生化药物的特点 |
1.2 提取类生化药物的生产管理与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 |
1.3 提取类生化药物的质量标准现状与存在问题 |
1.4 本课题的立项意义和研究内容 |
第2章 尿激酶与注射用尿激酶的关键质量指标研究与应用 |
2.1 前言 |
2.1.1 临床用途 |
2.1.2 生产工艺 |
2.1.3 原料的质量标准现状和存在问题 |
2.1.4 制剂的质量标准现状和存在问题 |
2.2 尿激酶分子组分比研究 |
2.2.1 仪器与试药 |
2.2.2 分子排阻色谱法研究 |
2.2.3 毛细管电泳法研究 |
2.2.4 三种测定尿激酶分子组分比的方法比较 |
2.2.5 结论 |
2.3 注射用尿激酶分子组分比研究 |
2.3.1 仪器与试药 |
2.3.2 实验方法 |
2.3.3 结果与讨论 |
2.3.4 结论 |
2.4 尿激酶与注射用尿激酶的效价测定研究 |
2.4.1 仪器与试药 |
2.4.2 实验方法 |
2.4.3 结果与讨论 |
2.4.4 结论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胰酶肠溶片的关键质量指标研究与应用 |
3.1 前言 |
3.1.1 临床用途 |
3.1.2 生产工艺 |
3.1.3 制剂的质量标准现状和存在问题 |
3.2 溶出度研究 |
3.2.1 仪器与试药 |
3.2.2 实验方法 |
3.2.3 结果与讨论 |
3.2.4 结论 |
3.3 胰脂肪酶效价测定研究 |
3.3.1 仪器与试药 |
3.3.2 实验方法 |
3.3.3 结果与讨论 |
3.3.4 结论 |
3.4 种属鉴定和病毒检测研究 |
3.4.1 仪器与试药 |
3.4.2 种属鉴定 |
3.4.3 猪细小病毒检测 |
3.4.4 结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磷脂的关键质量指标研究与应用 |
4.1 前言 |
4.1.1 磷脂的结构组成 |
4.1.2 磷脂的功能和用途 |
4.1.3 磷脂的质量标准现状和存在问题 |
4.2 磷脂组成研究 |
4.2.1 仪器与试药 |
4.2.2 实验方法 |
4.2.3 结果与讨论 |
4.2.4 结论 |
4.3 脂肪酸组成研究 |
4.3.1 仪器与试药 |
4.3.2 实验方法 |
4.3.3 结果与讨论 |
4.3.4 结论 |
4.4 甾醇组成研究 |
4.4.1 仪器与试药 |
4.4.2 实验方法 |
4.4.3 结果与讨论 |
4.4.4 结论 |
4.5 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 |
4.5.1 聚类分析 |
4.5.2 主成分分析 |
4.5.3 结论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琥珀酰明胶注射液的关键质量指标研究与应用 |
5.1 前言 |
5.1.1 临床用途 |
5.1.2 生产工艺 |
5.1.3 制剂的质量标准现状和存在问题 |
5.2 分子量与分子量分布研究 |
5.2.1 仪器与试药 |
5.2.2 实验方法 |
5.2.3 结果与讨论 |
5.2.4 结论 |
5.3 热原检测研究 |
5.3.1 仪器与试药 |
5.3.2 实验方法 |
5.3.3 结果与讨论 |
5.3.4 结论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提取类生化药物的质量评价策略与质量控制技术要求 |
6.1 前言 |
6.2 提取类生化药物的质量评价策略 |
6.3 提取类生化药物的质量控制技术要求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创新性分析 |
对进一步研究工作的设想和建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专利申请 |
致谢 |
(3)二芥酰磷脂酰胆碱的质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第一章 绪论 |
1.1 脂质体 |
1.1.1 脂质体的发展 |
1.1.2 脂质体膜材——磷脂 |
1.1.3 已上市的脂质体 |
1.2 药用辅料——磷脂 |
1.2.1 磷脂药用辅料的发展 |
1.2.2 磷脂的来源 |
1.2.3 磷脂的物理化学性质 |
1.3 磷脂类辅料的质量标准研究 |
1.3.1 磷脂类辅料国内外质量标准研究现状 |
1.3.2 磷脂类辅料的质量标准控制要点 |
1.4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
第二章 特性鉴定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2.2 引湿性实验 |
2.2.3 溶解度 |
2.2.4 表征部分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性状 |
2.3.2 引湿性试验 |
2.3.3 溶解度 |
2.3.4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
2.3.5 红外吸收光谱 |
2.3.6 核磁共振谱图 |
2.3.7 质谱检测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杂质研究及脂肪酸纯度测定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材料与设备 |
3.2.2 有关物质检查 |
3.2.3 残留溶剂检查 |
3.2.4 脂肪酸纯度测定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有关物质方法开发 |
3.3.2 有关物质检查检出限试验 |
3.3.3 有关物质检查 |
3.3.4 残留溶剂方法开发及方法学验证 |
3.3.5 脂肪酸纯度(C22:1)检查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含量测定及内毒素检查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4.2.2 含量测定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色谱条件的选择 |
4.3.2 含量测定的线性关系 |
4.3.3 重复性试验 |
4.3.4 回收率试验 |
4.3.5 稳定性试验 |
4.3.6 供试品含量测定 |
4.3.7 细菌内毒素方法开发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工作总结 |
5.1.1 质量标准 |
5.1.2 质量标准制定的依据 |
5.1.3 本论文工作创新点 |
5.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复用手术器械表面细菌内毒素污染现状及去除效果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前言 |
1.1 热原及内毒素相关 |
1.2 概况 |
1.3 热原的危害 |
1.4 国外内毒素相关报道 |
1.5 国内内毒素污染现况 |
1.6 热原检测方法进展 |
1.7 手术器械处理操作流程 |
1.8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二部分 凝胶法对手术器械表面内毒素含量定性研究 |
2.1 引言 |
2.2 仪器与试剂 |
2.3 实验前准备 |
2.4 研究设计与研究对象 |
2.5 研究方法 |
2.6 试验方法 |
2.7 试验结果 |
2.8 讨论 |
第三部分 显色基质法对手术器械表面内毒素含量定量研究 |
3.1 引言 |
3.2 仪器与试剂 |
3.3 实验前准备 |
3.4 研究设计与试验对象 |
3.5 研究方法 |
3.6 试验方法 |
3.7 试验结果 |
3.8 讨论 |
第四部分 结论 |
4.1 结论及建议 |
4.2 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 |
个人简历 |
致谢 |
(5)红花注射液热原检测方法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实验材料 |
1.1 受试物 |
1.2 实验动物 |
1.3 实验动物饲养管理与环境条件 |
1.4 试剂 |
1.5 仪器设备 |
2 实验方法和结果 |
2.1 红花注射液家兔热原检查方法学研究 |
2.1.1 家兔热原检查影响因素的考察 |
2.1.2 红花注射液家兔热原检查适用性研究 |
2.2 红花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的研究 |
2.2.1 细菌内毒素限值(L)确定 |
2.2.2 凝胶限度法 |
2.2.3 动态浊度法 |
2.2.4 动态显色法 |
2.3 红花注射液热原检测方法结果的比较 |
3 讨论 |
3.1 红花注射液家兔热原检查方法学研究 |
3.1.1 家兔热原检查的影响因素 |
3.1.2 红花注射液家兔热原检查的适用性 |
3.2 红花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查的可行性 |
3.3 红花注射液热原检测方法的比较 |
3.4 中药注射剂热原控制的思考 |
3.4.1 中药注射剂热原检查标准 |
3.4.2 中药注射剂原料质量和生产工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图 |
综述 中药注射剂热原控制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
(6)单核细胞激活试验方法在单克隆抗体药物热原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绪论 |
1.1 热原检查 |
1.1.1 家兔法 |
1.1.2 细菌内毒素检查法 |
1.1.3 单核细胞激活试验 |
1.2 单克隆抗体药物 |
1.2.1 单克隆抗体药物生产工艺简介 |
1.2.2 单克隆抗体药物安全性控制项目 |
1.2.3 单抗药物的热原检查 |
1.3 本课题立题依据 |
1.3.1 国内热原检测现状 |
1.3.2 国外热原检测现状 |
1.4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单核细胞激活试验方法的建立 |
2.1 试剂和仪器 |
2.1.1 试剂和耗材 |
2.1.2 仪器 |
2.2 试验方法 |
2.2.1 热原标准品溶液的配制 |
2.2.2 试验用细胞培养 |
2.2.3 操作方法 |
2.3 试验结果 |
2.3.1 细胞系筛选试验结果 |
2.3.2 细胞密度的探讨结果 |
2.3.3 药物作用时间的探讨结果 |
2.3.4 FBS浓度的探讨结果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SJ1细胞的鉴定 |
3.1 试剂与仪器 |
3.1.1 试剂和耗材 |
3.1.2 仪器 |
3.2 试验方法 |
3.2.1 细胞鉴别 |
3.2.2 无菌检查 |
3.2.3 支原体检查 |
3.2.4 外源病毒污染检查 |
3.2.5 不同代次细胞生长稳定性检查 |
3.2.6 不同代次细胞热原敏感性检查 |
3.3 试验结果 |
3.3.1 细胞鉴别检查结果 |
3.3.2 无菌检查试验结果 |
3.3.3 支原体检查试验结果 |
3.3.4 外源病毒污染检查试验结果 |
3.3.5 不同代次细胞生长稳定性检查结果 |
3.3.6 不同代次细胞的热原敏感性检查结果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方法验证 |
4.1 试剂与仪器 |
4.1.1 试剂和耗材 |
4.1.2 仪器 |
4.2 试验方法 |
4.2.1 热原标准溶液的配制 |
4.2.2 样品溶液的配制 |
4.2.3 试验用细胞培养 |
4.2.4 细胞铺板 |
4.2.5 加样及孵育 |
4.2.6 细胞因子IL-6 的测定 |
4.3 试验结果 |
4.3.1 准确度 |
4.3.2 重复性 |
4.3.3 线性 |
4.3.4 定量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SJ1/IL-6 法与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的比较 |
5.1 试剂与仪器 |
5.1.1 试剂和耗材 |
5.1.2 仪器 |
5.2 试验方法 |
5.2.1 细菌内毒素(LPS)标准品溶液的配制 |
5.2.2 样品溶液的配制 |
5.2.3 试验用细胞培养 |
5.2.4 细胞铺板 |
5.2.5 标准品、样品溶液的加样及孵育 |
5.2.6 细胞因子IL-6 的测定 |
5.3 试验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SJ1/IL-6 法在阿达木单抗样品热原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
6.1 试剂与仪器 |
6.1.1 试剂和耗材 |
6.1.2 仪器 |
6.2 试验方法 |
6.2.1 热原标准品溶液的配制 |
6.2.2 样品溶液的配制 |
6.2.3 试验用细胞培养 |
6.2.4 细胞铺板 |
6.2.5 标准品、样品溶液的加样及孵育 |
6.2.6 细胞因子IL-6 的测定 |
6.3 试验结果 |
6.3.1 LPS、zysoman、LTA在不同稀释倍数的阿达木单抗注射液中的回收率 |
6.3.2 不同浓度LPS、zysoman、LTA在稀释50倍的阿达木中的回收率 |
6.3.3 阿达木样品内毒素含量重复6次测定结果 |
6.3.4 阿达木样品LPS、zysoman、LTA含量的测定结果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SJ1/IL-6 法在其他各类单抗样品热原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
7.1 试剂与仪器 |
7.1.1 试剂与耗材 |
7.1.2 仪器 |
7.2 试验方法 |
7.2.1 样品溶液的配制 |
7.2.2 其他 |
7.3 试验结果 |
7.3.1 各单抗样品LPS、zysoman、LTA回收率测定结果 |
7.3.2 各单抗样品LPS、zysoman、LTA含量测定结果 |
7.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 |
创新性分析 |
对进一步研究工作的设想和建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专利申请 |
致谢 |
(7)细菌内毒素的研究进展及其检查法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细菌内毒素的研究进展 |
2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的应用 |
3小结 |
(8)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在疫苗生产检查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概述 |
2 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在疫苗生产检查中的应用 |
2.1 鲎试验法在疫苗生产检查中的应用以及质量问题 |
2.2 干扰试验在疫苗生产检查中的应用 |
2.3 阳性对照在疫苗生产检查中的应用 |
3 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在疫苗生产检查中应用的注意细节 |
3.1 检查使用的试验器具的细节要求 |
3.2 检查中使用混合器的细节要求 |
4 结语 |
(9)移植级壳聚糖中生物质杂质的检测和去除(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壳聚糖简介 |
1.1.1 壳聚糖 |
1.1.2 壳聚糖的来源及组成 |
1.2 壳聚糖的功能特点及其应用 |
1.2.1 壳聚糖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 |
1.2.2 壳聚糖作为药物载体的应用 |
1.2.3 壳聚糖作为医用敷料和膜的应用 |
1.3 壳聚糖材料移植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
1.3.1 壳聚糖的质量标准 |
1.3.2 壳聚糖中的杂蛋白质 |
1.3.2.1 杂蛋白质的来源 |
1.3.2.2 杂蛋白质与壳聚糖的相互作用 |
1.3.2.3 杂蛋白质的危害 |
1.3.3 壳聚糖中的细菌内毒素 |
1.3.3.1 细菌内毒素的简介 |
1.3.3.2 细菌内毒素的基本性质 |
1.3.3.3 细菌内毒素的测定方法 |
1.3.3.4 细菌内毒素的生物学特性 |
1.4 课题研究内容、意义及创新点 |
1.4.1 课题研究内容 |
1.4.2 课题研究意义及创新点 |
第二章 壳聚糖中杂质蛋白质的检测和去除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
2.2.1 实验材料 |
2.2.2 仪器设备 |
2.3 壳聚糖中杂质蛋白的检测 |
2.3.1 考马斯亮蓝法 |
2.4 杂质蛋白的去除工艺 |
2.4.1 过滤醇洗法 |
2.4.2 活性炭吸附法 |
2.4.3 HCl法 |
2.4.4 NaOH法 |
2.4.5 Sevag法 |
2.4.6 表面活性剂法 |
2.5 结果与讨论 |
2.5.1 检测方法的确定 |
2.5.2 考马斯亮蓝法 |
2.5.3 去除壳聚糖中蛋白质的不同工艺 |
2.5.3.1 过滤醇洗法 |
2.5.3.2 活性炭吸附法 |
2.5.3.3 HCl法 |
2.5.3.4 NaOH法 |
2.5.3.5 Sevag法 |
2.5.3.6 表面活性剂法 |
2.6 小结 |
第三章 壳聚糖中细菌内毒素的检测和去除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
3.2.1 实验材料 |
3.2.2 仪器设备 |
3.3 壳聚糖中细菌内毒素的检测方法 |
3.3.1 细菌内毒素检测使用玻璃器皿的处理 |
3.3.2 细菌内毒素工作标准品的配制 |
3.3.3 鲎试剂的准备 |
3.3.4 加样和测定 |
3.4 细菌内毒素的去除工艺 |
3.4.1 过滤法 |
3.4.2 活性炭吸附法 |
3.4.3 NaOH法 |
3.4.4 表面活性剂法 |
3.4.5 优化方法 |
3.5 结果与讨论 |
3.5.1 动态浊度法 |
3.5.2 去除壳聚糖中细菌内毒素的不同工艺 |
3.6 小结 |
第四章 总结与建议 |
4.1 结论 |
4.1.1 壳聚糖中杂蛋白质的检测和去除 |
4.1.2 壳聚糖中细菌内毒素的检测和去除 |
4.2 不足及后续工作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补体抑制活性柴胡多糖的制备、纯化与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柴胡抗补体活性部位的确定 |
第一节 材料与方法 |
第二节 结果与讨论 |
第二章 柴胡总多糖的制备工艺 |
第一节 材料与方法 |
第二节 结果与讨论 |
第三章 总多糖中内毒素的去除 |
第一节 材料与方法 |
第二节 结果与讨论 |
第四章 北柴胡总多糖部位的抗补体活性成分 |
第一节 抗补体成分的活性导向分离 |
第二节 BC-PS1和BC-PS2的结构特征 |
第三节 BC-PS1和BC-PS2的抗补体活性 |
第四节 BC-PS1和BC-PS2对凝血系统的影响 |
第五章 柴胡多糖的化学修饰及产物活性 |
第一节 材料与方法 |
第二节 结果与讨论 |
第六章 抗补体活性测定方法在柴胡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
第一节 材料与方法 |
第二节 结果与讨论 |
全文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多糖的质量控制及构效关系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在医院的应用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隔姜灸对肝硬化患者腹水和血清内毒素的影响[D]. 林翠英.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
- [2]提取类生化药物的关键质量指标研究及其应用[D]. 郑璐侠. 中国医药工业研究总院, 2020(05)
- [3]二芥酰磷脂酰胆碱的质量研究[D]. 郑巧. 东南大学, 2019(07)
- [4]复用手术器械表面细菌内毒素污染现状及去除效果影响因素研究[D]. 梁辰.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18(01)
- [5]红花注射液热原检测方法的比较研究[D]. 晏成倩.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8(01)
- [6]单核细胞激活试验方法在单克隆抗体药物热原检测中的应用研究[D]. 董闪闪. 中国医药工业研究总院, 2016(11)
- [7]细菌内毒素的研究进展及其检查法的应用[J]. 张虞婷,丁苏苏,李倚云. 天津药学, 2015(05)
- [8]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在疫苗生产检查中的应用[J]. 潘宇虹,钟岩. 生物技术世界, 2014(03)
- [9]移植级壳聚糖中生物质杂质的检测和去除[D]. 陈宇. 大连工业大学, 2011(07)
- [10]补体抑制活性柴胡多糖的制备、纯化与表征[D]. 狄宏晔. 复旦大学, 2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