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不同世代棉铃虫昆虫状况调查

1997年不同世代棉铃虫昆虫状况调查

一、1997年棉铃虫各世代虫态发生调查(论文文献综述)

南俊科[1](2019)在《沈阳地区美国白蛾天敌复合体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Drury)]属于鳞翅目(Lepidortera)灯蛾科(Arctiidae),是我国农、林业检疫害虫,对我国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损害。为更全面地了解美国白蛾天敌种类,探究美国白蛾天敌复合体的组成以及其内部种群间的互作关系,为我国美国白蛾的生物防治提供新思路和方法。本研究对中国沈阳地区美国白蛾种群的天敌复合体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对沈阳地区美国白蛾天敌的调查显示,该地区有33种天敌。其中,寄生性天敌14种和1种重寄生天敌,包括8种寄生蜂和6种寄生蝇。寄生性天敌复合体优势种群为白蛾聚集盘绒茧蜂(Cotesia gregalis Yang et You)>康刺腹寄蝇[Compsilura concinnata(Meigen)]>白蛾周氏啮小蜂(Chouioia cunea Yang)。捕食性天敌19种,包括7种捕食性昆虫和12种蜘蛛。其中捕食性天敌复合体优势种群只有三突伊氏蛛[Ebrechtella tricuspidata(Fahricius)],但就捕食性昆虫而言,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Pallas)]和丽草蛉(Chrysopa formosa Braue)对美国白蛾有较强的捕食能力。在国内首次发现锦州细颚姬蜂[Enicospilus kigasirae(Uchida)]、黄须盆地寄蝇[Bessa remota(Aldrich)]和黑须菲寄蝇[Phebellia nigripalpis(Robineau-Desuoidy)]3种天敌可以寄生美国白蛾幼虫,另外,首次发现1种美国白蛾重寄生天敌(钩腹蜂科Trigonalyidae sp.),该天敌重寄生于美国白蛾寄生蝇蛹。(2)通过对美国白蛾各世代和虫态的天敌多样性等指标分析发现:(1)沈阳地区美国白蛾天敌复合体优势种群白蛾聚集盘绒茧蜂、康刺腹寄蝇和白蛾周氏啮小蜂的相关性不显着。(2)美国白蛾天敌复合体各世代和虫期综合评价及排序为2018年美国白蛾第2代幼虫期>2017年美国白蛾第2代幼虫期>2018年美国白蛾第1代幼虫期,表明美国白蛾天敌复合体在幼虫期复合程度较高,并且在第2代幼虫期复合程度达到最高。(3)通过丽草蛉和异色瓢虫对美国白蛾卵和幼虫的捕食行为、捕食能力和捕食功能反应的研究发现:丽草蛉3龄幼虫、异色瓢虫4龄幼虫和成虫对美国白蛾1龄幼虫的捕食功能反应均符合HollingⅡ型圆盘方程,并且通过圆盘方程得到,异色瓢虫成虫对美国白蛾1龄幼虫理论最大捕食量达49.47头·d-1,高于丽草蛉3龄幼虫和异色瓢虫4龄幼虫的理论日最大捕食量。

方容[2](2019)在《2种专性传粉八角瘿蚊滞育调控的温光周期效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八角黄瘿蚊及八角红瘿蚊是八角的2种专性传粉昆虫。本文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试验,研究了这2种八角瘿蚊的生长环境温度以及世代,光周期和温度对这2种八角瘿蚊滞育诱导和解除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2017年9月-2018年9月,广西国有高峰林场界牌分场八角林年内空气温度和土壤温度变化趋势一致,呈现明显的季节变化。6-8月空气和土壤的平均温度及夜间温度均在25℃以上。9月中下旬,空气平均温度仍有25℃,但夜间温度已降至23℃以下,开始出现19℃以下低温;土壤平均温度及夜间温度均低于25℃。10月后,空气和土壤的平均温度均在25℃以下,夜间温度低于20℃,直至翌年5月份中下旬,温度才逐渐升至25℃以上。2、八角黄瘿蚊及八角红瘿蚊的滞育虫态为圆茧期幼虫,滞育圆茧呈乳白色。2种八角瘿蚊滞育诱导的敏感虫期为幼虫低龄期。不同温度下,2种八角瘿蚊各虫态发育历期存在显着差异,均随温度上升而缩短。3、八角黄瘿蚊和八角红瘿蚊在广西地区一年可发生5代,不同世代的2种八角瘿蚊滞育率存在显着差异(P<0.05),随着世代数的增加滞育率逐渐提高,第5代滞育率最高。4、八角黄瘿蚊和八角红瘿蚊均属于短日照滞育型昆虫。16℃时,2种八角瘿蚊临界光周期在12hr/d~14hr/d之间,19℃时,临界光周期在10hr/d~12hr/d之间。13-22℃时,短日照能够诱导2种八角瘿蚊进入滞育,各光周期条件下2种八角瘿蚊的滞育率存在显着差异(P<0.05),温度大于25℃时,2种八角瘿蚊滞育率极低,光周期作用不显着。温度和光周期协同作用共同调控诱导2种八角瘿蚊进入滞育,温度起主要作用,光周期起辅助作用。5、温度对2种八角瘿蚊的滞育率有极显着影响(P<0.01),2种八角瘿蚊的滞育率随温度的上升逐渐下降。全暗条件下,恒温滞育反应曲线显示,八角黄瘿蚊和八角红瘿蚊的临界温度约为17.8℃和17.5℃。温周期(16℃:28℃)反应曲线显示,八角黄瘿蚊和八角红瘿蚊的临界低温持续期约为12.3h和12.8h。温周期通过低温期温度和持续时间影响这2种八角瘿蚊的滞育诱导,随着温周期低温期温度的升高以及低温持续时间的缩短,滞育率逐渐降低。光周期12L:12D条件下的温周期(CT12:12)反应表明2种八角瘿蚊滞育诱导受到暗期温度的强烈影响。6、自然条件下,八角黄瘿蚊与八角红瘿蚊越冬幼虫在每年7月中下旬解除滞育,野外采集的2种八角瘿蚊越冬幼虫在室内25℃条件下解除滞育,其羽化时间与自然条件下一致,2种八角瘿蚊的室内滞育种群在5月即可解除滞育。光周期对2种八角瘿蚊滞育解除无显着作用。不同温度条件下,八角黄瘿蚊和八角红瘿蚊的解除率以及滞育解除时间存在极显着差异(P<0.01),高温有利于2种八角瘿蚊的滞育解除。

卢亚菲[3](2018)在《紫外辐射对三叶草彩斑蚜生物学及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文中认为三叶草彩斑蚜(Therioaphis trifolii)是苜蓿上的优势害虫之一,广泛分布于我国各个地区,大发生时造成苜蓿大量减产。近年来由于环境等问题,导致平流层中臭氧总量减少,明显增加了到达地表的紫外辐射,改变昆虫的生存环境。本研究采用不同持续时间的UV-B辐射三叶草彩斑蚜初生12 h后的若蚜,连续辐射8代,通过组建生命表计算种群参数,同时测定其体内保护酶系活性及蛋白、糖和脂肪等物质含量,明确紫外辐射对三叶草彩斑蚜的影响,为预测三叶草彩斑蚜种群动态变化和综合防治提供理论基础,研究结果如下:1.紫外辐射对三叶草彩斑蚜生物学特性的影响紫外辐射对三叶草彩斑蚜生长发育和繁殖的抑制作用随辐射代数增加先增强后减弱,30 min处理抑制作用最强。同一世代辐射时间延长体长缩短显着短于对照(P<0.05),辐射世代增加体长先增大后减小,最小值1.14 mm仅为对照的68.26%;辐射时间增加若蚜历期先延长后缩短,各处理在F2F8代均长于对照,最长为6.56 d;成蚜寿命随辐射时间增加先缩短后延长,随辐射代数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最小值10.67 d仅为对照的83.16%;净增值率随辐射代数和辐射时间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大,最小值仅为对照的45.91%,各处理在F3F8代较对照均显着减小(P<0.05),F4F8代均在30 min处理出现最小值;平均世代周期随着辐射时间的延长先缩短后延长;各处理内禀增长率在F3F8代随辐射代数增加先减小后增大且均显着小于对照(P<0.05),各世代均在30 min处理时最小,最小值仅为对照的77.78%;辐射代数增加周限增长率先减小后增大,各处理均小于对照,F3F7代减小显着(P<0.05),最小值为对照的92.31%。F8代各参数均未恢复F1代的水平。2.紫外辐射对三叶草彩斑蚜体内保护酶系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紫外辐射三叶草彩斑蚜时,其体内CAT活性随辐射代数和辐射时间增加先升高后降低,F1F7代活性显着高于对照(P<0.05),各世代均在40 min处理时最大,最大值为对照的7.58倍;各处理POD活性均高于对照并随辐射代数和时间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最大值为对照的2.09倍;各处理SOD活性显着高于对照(P<0.05),随辐射代数和辐射时间增加先升高后降低,除F6代外,其余世代均在40 min处理时活性最高,最大值为对照的8.05倍;可溶性蛋白含量随辐射时间和辐射代数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各处理均显着高于对照(P<0.05),除F7代在30 min处理外其余世代均在40 min处理时最大,最大值为9.72 ug/mg。三叶草彩斑蚜通过增加体内CAT、POD、SOD活性以减弱紫外辐射对虫体的伤害,其中CAT和SOD起主要作用,长期紫外辐射下三叶草彩斑蚜会产生适应性,30和40 min处理的变化最显着。3.紫外辐射对三叶草彩斑蚜体内糖和脂肪含量的影响紫外辐射下三叶草彩斑蚜体内可溶性糖、海藻糖、糖原以及脂肪含量均高于对照,辐射代数增加可溶性糖和糖原含量先升高后降低,海藻糖含量先降低后升高,辐射时间延长可溶性糖、海藻糖、糖原和脂肪含量先升高后降低,F2F7代各处理可溶性糖含量显着高于同世代对照(P<0.05),最大值为14.31ug/mg约为对照的1.84倍;各世代海藻糖含量在3050 min处理时显着高于对照(P<0.05),除F6代外,其余世代均在40 min处理时含量最高,最大值较对照增加了48.15%;各处理糖原含量显着高于同世代对照(P<0.05),各处理均在F6代最高,各世代均在40 min处理时最高,最大值为对照的5.36倍;各处理脂肪含量均显着高于同世代对照(P<0.05),最大值为对照的2.00倍。紫外辐射使三叶草彩斑蚜体内可溶性糖、海藻糖、糖原以及脂肪含量升高,30和40 min紫外辐射处理对三叶草彩斑蚜胁迫最强,紫外辐射后期三叶草彩斑蚜产生了一定适应性。

杜娟[4](2016)在《斜纹夜蛾生物学及人工饲料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属鳞翅目Lepidoptera、夜蛾科Noctuidae,是国内外重大的农业害虫之一。本文以哈尔滨地区采集到的斜纹夜蛾作为研究对象,探求温度与其生长发育的关系,营养补充物对斜纹夜蛾成虫繁殖能力及寿命的影响,并进行了斜纹夜蛾蛹的室外越冬模拟测试和低温检验,为本地区对斜纹夜蛾的测报和防治提供理论基础。本试验对已有的夜蛾科人工饲料,探究添加不同的叶粉成分后,对斜纹夜蛾生长发育的影响,筛选有利于斜纹夜蛾生长发育的―叶因子‖成分饲料,为实验室大量饲养繁殖斜纹夜蛾,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大量研究试虫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明确斜纹夜蛾在哈尔滨地区各虫态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卵、幼虫、蛹、卵至性成熟成虫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9.07±0.92℃、11.23±3.52℃、13.88±0.65℃、12.01±2.21℃,有效积温分别为57.76±3.08日度、225.10±6.12日度、122.03±6.00日度、437.29±30.77日度。(2)明确了斜纹夜蛾各虫态发育的最适温度卵发育的最适温度为27.47℃,预计卵的孵化率最高达到92.98%。幼虫发育的最适温度为28.86℃,预计幼虫的最高存活率为86.71%。蛹发育的最适温度为25.84℃,预计蛹的最高存活率为93.85%。(3)明确了营养补充物质对斜纹夜蛾成虫产卵量和寿命的影响以15%蜂蜜水作为营养补充液的斜纹夜蛾产卵前期最短为1.94d,雌虫寿命最长为10.97d。10%蜂蜜水单头雌虫的产卵量最高为2016.00粒,与15%蜂蜜和15%蔗糖之间无显着差异,斜纹夜蛾成虫的最佳营养补充液为10%蜂蜜水。(4)明确了斜纹夜蛾在哈尔滨地区的越冬情况经过对斜纹夜蛾蛹的室外越冬的模拟和室内低温测试,发现斜纹夜蛾蛹在-5℃和-20℃低温均不能长时间存活,冬季在哈尔滨地区不能正常存活和羽化,室外无法越冬。(5)明确了添加不同叶粉的人工饲料对斜纹夜蛾生长发育的影响对第一代斜纹夜蛾生长发育的影响:饲喂第一代斜纹夜蛾不同配方的人工饲料,蛹重、蛹期、性比、产卵前期、成虫寿命、卵期和孵化率均与取食天然饲料(白菜叶片)的斜纹夜蛾无显着差异。取食添加白菜叶粉人工饲料的斜纹夜蛾幼虫存活率最高,取食添加灰菜叶粉人工饲料的斜纹夜蛾化蛹率、羽化率和产卵量最高,与取食未添加叶粉的人工饲料和天然饲料的斜纹夜蛾呈显着差异,与取食添加白菜叶粉的人工饲料无显着差异。说明,在人工饲料中添加白菜叶粉和灰菜叶粉有利于第一代斜纹夜蛾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对斜纹夜蛾连续5代生长发育的影响:取食人工饲料的斜纹夜蛾5世代历期均值,显着高于对照(白菜叶片)。其中取食添加白菜叶粉的人工饲料25代斜纹夜蛾幼虫存活率、化蛹率、羽化率和蛹重最高,5代均值均显着高于取食未添加叶粉的人工饲料和天然饲料,且随着饲养代数的增加幼虫存活率和化蛹率下降幅度最小,各世代间羽化率和蛹重均无显着差异,适合在实验室连续多代饲养。其次为添加灰菜叶粉的人工饲料,各世代幼虫存活率、羽化率、蛹重与添加白菜叶粉的人工饲料均无显着差异,5代存活率均值、羽化率均值和蛹重均值均显着高于取食未添加叶粉的人工饲料和对照(白菜叶)。(6)明确了斜纹夜蛾幼虫对含有不同―叶因子‖饲料的利用效率在饲料中添加白菜叶粉能有效的提高斜纹夜蛾3龄幼虫的相对生长率,与未添加叶粉的人工饲料差异显着。斜纹夜蛾3龄幼虫对添加灰菜叶粉人工饲料的食物转化率最高,与白菜叶粉人工饲料无显着差异,与其他人工饲料差异均显着,但各人工饲料食物利用率并无明显差异。

黄铮昱[5](2015)在《斑蝥素对小菜蛾亚致死效应及其抗性机理研究》文中提出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L.)是世界范围内危害十字花科蔬菜最严重的害虫之一,几乎对所有类型的药剂均产生了抗药性。在当前小菜蛾防治仍旧以化学防治为主的背景下,新型杀虫剂的开发和应用将为小菜蛾有效防治提供保障。斑蝥素是芫菁科昆虫产生的一种防御性毒素,已被证明对小菜蛾有很强的毒杀作用,且与多种传统杀虫剂混配具明显的增效作用,具有一定开发利用的前景。要全面评价药剂对害虫的影响,除了需要明确其毒杀活性外,更重要的是要考察其较长时间内对害虫生物学特征及种群动态的影响。此外,当一种新杀虫剂被开发用于防治某种害虫时,对其进行抗性风险评估及抗性机理研究也非常重要。本文通过构建种群生命表,研究斑蝥素对小菜蛾的亚致死效应及慢性亚致死效应,来评价短期和长期亚致死剂量斑蝥素胁迫对小菜蛾生长发育、繁殖及种群发展动态的影响。并在室内继代汰选种群的基础上,初步分析了小菜蛾对斑蝥素的抗性机理。此外,还对伴随着抗药性所带来的行为和生殖不利性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用亚致死剂量斑蝥素(LC10,LC25及LC50)短期(48小时)处理小菜蛾3龄幼虫后,发现不仅会造成小菜蛾当代蛹重、化蛹率及羽化率显着降低;而且能扰乱其子代的生长发育,改变种群发展趋势。斑蝥素对小菜蛾各生物学特征的影响随着处理浓度的升高而加剧,对当代的影响也比子代要显着的多。值得注意的是,极低剂量斑蝥素(LC2)短时间处理,将会刺激小菜蛾繁殖。2.在亚致死剂量斑蝥素长时间胁迫下,小菜蛾种群始终保持对斑蝥素高度敏感,但是大部分生物学特征及种群发展受到严重影响:各发育阶段存活率降低,幼虫期、蛹期延长,繁殖力和卵孵化率降低;种群净增殖率、内禀增长率及周限增长率均显着降低;这都将严重影响小菜蛾种群的增长速率。然而,这些影响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将会逐渐减弱。除此之外,亚致死剂量斑蝥素长时间胁迫后,还会导致成虫翅严重畸形,并随着胁迫世代数的增加,畸形率上升。当胁迫压力的解除时,虽然多数生物学特征,如:幼虫、蛹发育历期,成虫寿命,产卵期等已经恢复至正常水平,但种群的相对适合度仍较低,种群增长仍然受到抑制。3.用LC50剂量斑蝥素对小菜蛾进行室内继代汰选,12代后,得到抗性倍数为5.68的筛选品系,并以此品系为研究对象测定三种增效剂(PBO,DEM和TPP)对斑蝥素的增效作用。实验结果显示PBO对敏感品系及筛选品系均具有一定程度的增效作用,特别是筛选品系中,增效比为1.60;TPP在两个品系中都有增效作用,但两品系差异不显着;DEM几乎不具有增效作用。4.分别测定敏感品系及筛选品系细胞色素P450 O-脱甲基(PNOD)活性、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和羧酸酯酶(CarE)活力。结果显示在筛选品系中仅有P450 O-脱甲基活性显着提高,是敏感品系的1.87倍;谷胱甘肽S-转移酶和羧酸酯酶活性变化不明显。5.分别检测筛选品系与敏感品系14条P450 CYP6家族基因的转录水平,发现有大部分基因表现出上调现象,6条基因上调显着,其中有1条基因表达量达到了敏感品系的3.95倍。6.比较筛选品系与敏感品系小菜蛾成虫一系列生殖行为如求偶、交配、产卵的变化以及不同交配组合小菜蛾繁殖能力的改变。结果表明,与敏感品系相比,筛选品系雌蛾求偶率下降,平均求偶持续时间也显着缩短,初次求偶时间也明显晚于敏感品系。除此之外,筛选品系成虫交配竞争能力弱、交配成功率及繁殖力低,表明筛选品系存在明显的生殖劣势。综上所述,小菜蛾对斑蝥素产生抗性的风险较低,同时斑蝥素筛选品系表现出很明显的生殖劣势,且亚致死剂量斑蝥素胁迫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对小菜蛾种群的增长始终具有抑制作用,说明斑蝥素在防治小菜蛾上具很好的应用前景。另外,在斑蝥素筛选品系中(抗性倍数为5.68),PBO对其的增效作用加强,且细胞色素P450氧化酶受到激活,部分CYP6家族基因表达量也显着升高,表明斑蝥素的解毒代谢及抗性的产生与P450s关系密切。

颜学武[6](2014)在《花绒寄甲人工饲料及林间应用技术研究》文中指出松材线虫病pine wilt disease是全球最重要的检疫性有害生物,也是我国头号外来林业有害生物和重大植物疫病。在我国,传播松材线虫的主要媒介是松墨天牛Monochamusalternatus Hope。有效地控制松墨天牛的发生,切断松材线虫的侵染途径是目前松材线虫病综合治理中的关键。由于松墨天牛危害的隐蔽性,化学防治一般难于奏效,利用生物防治方法防治松墨天牛已经成为关键措施。其中花绒寄甲Dastarcus helophoroides Fairmaire是目前为止利用生物防治方法防治松墨天牛和阻断其传播松材线虫病最为有效的手段之一。为此,世界上许多国家的研究人员都开展了对花绒寄甲的生物学特性、人工繁育技术及林间应用技术的研究。但大量研究结果表明:(1)花绒寄甲人工繁育技术还并不完善,主要表现在其幼虫人工饲料尚不能在实际生产中应用;(2)林间防治效果还不稳定,在我国花绒寄甲对松墨天牛的防治效果为1.69%92.42%,差异非常大。因此,本文通过对花绒寄甲幼虫和成虫的人工饲料的研究和优化,解决了利用人工饲料大规模饲养花绒寄甲的问题。同时,通过对人工饲料效能评价和花绒寄甲成虫复壮技术的研究,掌握了早期检测花绒寄甲退化的关键指标及复壮方法。此外,通过大量林间试验探索了影响花绒寄甲林间防治效果稳定性的相关因素。针对不同利用途径的林地,建立了2套可操作性较强、防治效果稳定的林间应用技术,以期为花绒寄甲大规模繁育和应用于松墨天牛的防治提供示范。本文主要结果如下:1、在用大蜡螟Galleria mellonella幼虫饲养出花绒寄甲2日龄幼虫后,利用人工饲料可以成功饲养出花绒寄甲成虫,其幼虫结茧率和羽化率可达到83.2%和78.6%;2日龄幼虫在人工饲料上发育至结茧和羽化历期分别为13.4±3.6d和44.4±7.6d。利用人工饲料饲养花绒寄甲的成功率与利用松墨天牛饲养相当,但效率为其的58倍。通过正交试验设计,得出花绒寄甲幼虫人工饲料最佳配方为:大麦虫幼虫干粉10g、黄粉虫幼虫干粉10g、蒸馏水60mL、脯氨酸0.5g、羟脯氨酸0.5g、丝氨酸0.5g、胱氨酸1g、葡萄糖5g;亚油酸7g、纳他霉素0.5g。2、本文研制的花绒寄甲成虫饲料取代了前人研究饲料中难以获得的松墨天牛幼虫干粉、蟋蟀干粉等成分,并在取食量、寿命、产卵能力及子代卵孵化率等判断饲料优劣的直观指标上均表现良好。优化后的最佳配方为:大麦虫Zophobas atratus幼虫干粉25g、黄粉虫Tenebrio molitor幼虫干粉75g、蚕蛹粉15g、干酵母15g、葡萄糖5g、冻干蛋黄粉5g、松树皮粉20g、葵花籽油30g。3、对花绒寄甲幼虫和成虫人工饲料饲养效果评价表明:利用人工饲料饲养的花绒寄甲幼虫,其第1代、第5代、第10代、第15代在体重和体长、结茧时间、成虫羽化率、羽化时间、性比及成虫体重等基本指标上与松墨天牛幼虫饲养组相比均无显着差异。人工饲料饲养的第1代、第5代、第10代、第15代花绒寄甲成虫在饲料取食量、体重和体长、交配行为及孕卵量、搜寻寄主能力、寄生能力、活动能力等指标上与对照组相比也无显着差异。直到第20代时才会表现出羽化率、孕卵量、寄生能力和活动能力的下降。但从第15代开始,花绒寄甲幼虫和成虫体内SOD活力均开始出现显着下降,可作为检测花绒寄甲早期退化的生理指标。4、花绒寄甲复壮的试验结果表明:(1)回接自然寄主松墨天牛幼虫和替代寄主大麦虫蛹能使花绒寄甲退化种群的成虫羽化率和SOD活力回复到正常值。回接3代后,其成虫的羽化率均达到70%以上。(2)采用变温锻炼法能一定程度上促进花绒寄甲成虫羽化率和SOD活力的提升,但作用有限,难以快速恢复其种群活力。(3)野生种群交配复壮法成功与否与野生个体的性别有关,利用野生雌成虫进行复壮效果较为理想。5、松墨天牛蛀道特征:沿树干呈上下分布的松墨天牛蛀道占92.7%,天牛蛀道平均长4.8cm,宽2.4cm。在引诱木中超过90%的产卵刻槽和蛀入孔分布在中、下段,而在梢段分布的不到10%。引诱木上的天牛产卵刻槽和蛀入孔数约为随机选择木的3倍和3.5倍,表明通过设置引诱木的方法能有效地实现林间种群的聚集,进而防治松墨天牛。6、引诱木打孔能够提高花绒寄甲防治松墨天牛的效率和成功率。其搜寻、捕食或寄生的效率与成功率与打孔的位置、直径、深度、数量及释放数量有关。其中打孔位置最为关键,以选择在天牛排粪孔上方2cm处为宜;打孔的直径和打孔数量最佳值分别为0.4cm和2孔/米。7、释放花绒寄甲成虫与卵对松墨天牛的防治效果都比较理想,但显效时间有较大差异。释放花绒寄甲卵可以在短期内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而释放成虫防治显效时间长。中华甲虫蒲螨Pyemotes zhonghuajia对花绒寄甲成虫寿命影响较大,能造成30%左右的花绒寄甲成虫在短期内死亡,而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对花绒寄甲成虫寿命的影响非常小。室内试验证明,释放携带中华甲虫蒲螨的花绒寄甲60d后天牛死亡率可达到67.6%,其防治效果较单独释放中华甲虫蒲螨好。释放携带白僵菌的花绒寄甲效果较携带中华甲虫蒲螨组差,按3头/段释放携带白僵菌的花绒寄甲天牛死亡率仅为15.2%。温度对释放花绒寄甲卵的寄生效果有非常大的影响,最适合释放花绒寄甲卵的温度在20℃25℃,在此温度下释放花绒寄甲天牛死亡率可达59.4%。8、林间试验结果表明,花绒寄甲对松墨天牛的寄生效果受花绒寄甲自身活力、释放方式及林间环境条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释放花绒寄甲防治松墨天牛应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利用途径的林地采用不同防治技术。对可采伐的商品林,可利用天牛引诱木将大量天牛吸引到引诱木上集中产卵、危害,然后在打孔的基础上释放携带有中华甲虫蒲螨或白僵菌的花绒寄甲,尽量降低林间松墨天牛虫口密度,即可取得较理想的防治效果。对不可采伐的生态公益林,宜采用松墨天牛性引诱防治和释放携带有中华甲虫蒲螨、白僵菌花绒寄甲的方法进行防治。

朱军生[7](2011)在《小波分析在害虫预测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如何提高害虫预测预报特别是中长期预测预报的准确率,始终是农作物害虫预测预报工作中的核心和热点问题。由于生态系统本身所固有的复杂性特点,造成害虫种群动态变化表现出不均匀性、差异性、多样性、突发性和随机性等特征,导致了害虫的预测预报在准确率方面或多或少的存在着不尽如人意。近年来,得益于预测相关理论和信息技术的进步,农作物害虫预测预报技术也有了长足的发展,其中,将传统的线性理论与非线性科学中的分形、神经网络、混沌和小波分析等理论有机结合,建立各学科相互融合的方法论,实现害虫发生的分析与描述,建立快速准确的预测预报体系,是害虫预测预报发展的新方向之一。目前,神经网络、混沌、分形在害虫预测预报中已有应用,而作为非线性理论重要组成部分的小波分析理论在害虫预测领域尚未有应用。本论文借助于小波分析理论的发展,首次将小波分析方法系统地引入到农作物害虫预测预报领域,利用小波分析时频局部化好的优势对害虫发生进行了精细化的分析,基于害虫发生的历史调查数据研究了如何利用小波方法分析害虫发生的特征和规律,深入探讨了小波分析如何与时间序列分析、神经网络相结合,以实例分析为基础建立了新的害虫预测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检验。概括起来,本论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基于小波分析的方法,对害虫年际和年代际发生规律进行分析,通过对郓城县2、3、4代棉铃虫年卵量时间序列、烟台市1、2代玉米螟年诱蛾量时间序列以及济宁市、文登市2代粘虫年诱蛾量时间序列的实例分析结果表明:小波分析可以清晰的挖掘出害虫发生的年际和年代际周期,分析确定其中的主要周期,展现各演变周期中害虫数量的高低波动、分布变化以及周期突变点、周期拐点等特征;基于多分辨率分析的方法,对害虫的短期变化特征进行分析,通过临清市1995年、汶上县1994年棉铃虫逐日诱蛾量时间序列以及招远市2008年金纹细蛾逐日诱蛾量时间序列的实例分析结果表明:小波分析能够对害虫在一年中的世代更替、发生高峰等特征进行准确定位。2、利用Lipschitz指数对害虫发生时间序列的周期突变点进行奇异性分析,通过对烟台市1代玉米螟年蛾量时间序列和郓城县二代棉铃虫年卵量时间序列中部分周期突变点的实例分析结果表明:结合小波变换所得到的Lipschitz指数能够揭示害虫发生时间序列中各周期突变点不同的奇异性特征并衡量了各突变点的奇异性大小。3、将小波分解应用于害虫发生非平稳时间序列的分析和预测,通过小波分解,将非平稳时间序列分离为多个分量,然后分别针对各分量进行分析和建模,最后将各分量模型进行组合,从而得到原非平稳时间序列的预测模型。通过对烟台市一代玉米螟发生程度非平稳时间序列和文登市一代玉米螟蛾量非平稳时间序列进行的实例分析建模表明:小波分析适合于处理非平稳时间序列,对于那些采用传统非平稳时间序列分析难以完成建模的害虫发生非平稳时间序列,该方法能够很好的完成建模。4、将径向基小波网络首次引入农作物害虫预测预报领域,并改进了径向基小波网络的学习算法,使之适合于害虫预测的应用。以惠民县棉铃虫的监测数据为基础建立的2代棉铃虫卵量峰值日期9维输入1维输出径向基小波网络模型、以鲁西棉区棉铃虫监测数据为基础建立的2代棉铃虫发生程度6维输入1维输出径向基小波网络模型、以德州市玉米螟监测数据为基础建立的1代玉米螟发生程度5维输入4维输出径向基小波网络模型,并分别利用5年的实况数据对上述3个模型的预测效果进行了检验,检验结果表明上述3个模型的预测效果令人满意。5、基于cmorl-1复小波变换和统计分析的相关分析,对害虫发生与气象因素之间的多尺度相关性进行了研究和初步探索。通过对惠民县2代棉铃虫卵量数据序列和气象因子数据序列、烟台市1代玉米螟蛾量数据序列和气象因子的实例分析结果表明:害虫发生与气象因素之间存在着多尺度的复杂相关性,而采用小波分析结合统计相关的多尺度相关分析,则可以这种复杂相关,从而为分析和建立预测模型提供参考。总之,本文运用新理论、新方法,进行了农作物害虫预测预报新方法的研究,对如何提高农作物害虫预测预报的准确率作了积极的探索。

徐遥[8](2010)在《新疆棉区Bt棉花对靶标与非靶标昆虫的生态效应》文中认为近年来,新疆转Bt基因棉花对棉田靶标、非靶标害虫及天敌昆虫的影响受到重视。本文针对当前转Bt基因棉田生态安全评价中关注的问题,运用分子生物学、昆虫种群、群落生态学原理,于2002-2009年在南、北疆通过酶联免疫法研究了转Bt基因棉花杀虫毒蛋白的时空表达,在此基础上通过田间调查结合室内生物测定以及透射电镜技术,研究了转Bt基因棉花对新疆棉田靶标、非靶标害虫及天敌昆虫的影响作用,具体研究结果如下:两个转Bt基因棉花品种比较结果表明,南、北疆在整个棉花生育期,大部分器官杀虫毒蛋白含量差异达到显着或极显着水平。SGK321各生育期各器官毒蛋白含量均整体高于GK-19。蕾期不同器官杀虫毒蛋白含量南疆表现为顶叶显着高于棉蕾,北疆总体无显着差异。花期、花铃期和铃期不同器官杀虫毒蛋白含量南、北疆趋势基本一致,即生殖器官大于营养器官,各器官杀虫毒蛋白含量差异均达到极显着水平。顶叶在各生育期的杀虫毒蛋白含量随棉花生长呈逐渐下降趋势;棉蕾、花瓣、花柱和花苞叶在各生育期杀虫毒蛋白含量随生育期进程上下波动,差异显着。不同年度转单价基因棉和转双价基因棉在南、北疆大部分器官杀虫毒蛋白含量变化很大,差异均达到显着和极显着水平。研究表明,新疆棉区转Bt基因棉花对棉铃虫幼虫生长发育有显着抑制作用。与对照相比,取食转Bt基因棉花的幼虫各龄期发育时间明显延长,差异均达显着水平;3龄以后体重和蛹重均显着低于对照;各龄期幼虫存活率均显着低于对照,转Bt双价基因棉花对棉铃虫毒杀作用更显着。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南疆种植转Bt基因棉花对棉铃虫的抑制作用随着棉花生育期逐渐减弱。转Bt基因棉花对第2代棉铃虫的抗性很强,完全适合于控制南疆棉铃虫。三种密度情况下,转Bt基因棉花和对照的百株落卵量均无显着差异,但百株幼虫数量差异显着。研究表明,转Bt基因棉花对棉蚜体重没有直接影响,转Bt基因棉花各处理田与对照田棉蚜、棉蓟马、棉叶螨种群数量没有显着差异,表明南疆转Bt基因棉花对等非靶标主要害虫的种群数量未产生显着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田相比,转Bt基因棉花对蜘蛛类、多异瓢虫和食虫蝽类种群数量没有显着影响。取食转Bt基因棉花上和常规棉花上的蚜虫后多异瓢虫幼虫各龄期及预蛹、蛹的发育历期均无显着差异,多异瓢虫各虫态发育历期在地区间、棉花品种间均无显着差异。取食转Bt基因棉花花粉后,多异瓢虫成虫和幼虫中肠各细胞器与对照相比没有明显改变,表明转Bt基因棉花花粉没有对多异瓢虫成虫和幼虫中肠上皮细胞产生明显影响。群落研究结果,转Bt基因棉田和常规棉田的亚群落个体总数、物种数、多样性指数、优势度指数和均匀度指数等指标在整个调查期变化规律基本相似,季节动态波动明显。转Bt基因棉田对棉田节肢动物的害虫亚群落、中性昆虫亚群落和天敌昆虫亚群落的个体总数、物种数等,总体没有明显改变,转Bt基因棉田对棉田节肢动物的总群落多样性指数、总群落均匀度指数及总群落优势集中性指数等指标,总体没有明显影响,对棉田害虫亚群落和天敌亚群落的生物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总体也没有明显影响。本研究在多年数据的基础上,明确了新疆独特的干旱、半干旱荒漠生态区转Bt基因棉花杀虫毒蛋白的时空表达动态。明确了新疆独特的干旱、半干旱荒漠生态条件下,转Bt基因棉花对靶标害虫的控制作用,以及对非靶标害虫和天敌的影响效应。本文所得结果丰富了国内外干旱、半干旱荒漠生态区转Bt基因棉花生态安全评价的内容,为新疆棉区将转Bt基因棉花纳入棉花害虫防控技术体系,实现新疆棉花害虫可持续治理提供可靠的理论基础和依据。

陈建[9](2007)在《棉大卷叶螟主要生物生态学习性的再研究及主害代种群动态分析》文中提出本文以转Cry1Ac单价基因棉“国抗22”及其亲本棉“泗棉3号”、转Cry1Ac+CpTI双价基因棉“中抗310”及其亲本棉“苏棉12”为材料,通过田间调查、室内辅助试验等,对棉大卷叶螟主要生物学、生态学习性、生活史及大田种群动态进行了系统研究;同时以这4个棉花品种为材料研究了对棉大卷叶螟实验种群与自然种群的影响,并初步分析了棉大卷叶螟的越冬机制。结果如下:根据大田调查及室内饲养观察,绘制了扬州地区2005年棉大卷叶螟年生活史图。指出江苏棉区棉大卷叶螟年发生5-6代,主要以第五代老熟幼虫越冬,次年4月中下旬越冬幼虫化蛹,棉田幼虫始见在6月中下旬,但发生量少,进入7月中下旬虫量开始激增,8月-9月上旬达到高峰。2003-2005年田间调查数据显示,本地棉大卷叶螟种群在田间发生量大,“泗棉3号”棉田百株虫量三年分别平均是2077.1、2091.1、1711.8头,“苏棉12”棉田分别是1656.0、2324.3、1966.9头,始终保持高发态势,对棉花造成了较大损失。转基因棉田棉大卷叶螟种群受到抑制,其中“国抗22”田间发生最轻,百株虫量三年分别为618.6、772.9、788.7头,其次是“中抗310”田块,百株虫量分别为1133.0、1240.3、1358.3头。通过对棉大卷叶螟生物生态学习性的详细观察,表明成虫多在夜间羽化,羽化后当天或第二天晚上交配,交配时间多在夜间20:00-2:00,交配时雌雄个体附于攀附物上呈“-”字形,交配持续时间1-4个小时。交配后的成虫一般在第2天、第3天开始产卵,少数在第4天产卵。成虫不同世代、同世代不同雌虫产卵量差异大,从73-638粒不等。成虫性比随着世代的不同有着一定变化,不同寄主条件下的实验种群性比也有所不同。幼虫多在下午及夜间孵化,上午孵化量少,同一天产的卵孵化时间比较整齐。幼虫共有5龄,以夜晚蜕皮为主,5龄幼虫老熟后即觅地化蛹,化蛹持续时间2-4天。通过组建五种寄主(4种棉花寄主和1种杂草苘麻)的实验种群生命表,发现取食转基因棉花“国抗22”、“中抗310”棉花叶片的棉大卷叶螟不能完成1个世代,且幼虫各虫龄历期比亲本对照棉明显延长。在三个常规寄主“泗棉3号”、“苏棉12”和苘麻上繁殖的棉大卷叶螟各个虫态发育状况良好,均能完成1个世代。各个虫态发育历期稍有差异,但差异不显着。三个常规寄主上的实验种群趋势指数分别是25.67、16.35、33.68,不同寄主对棉大卷叶螟总产卵量影响不显着,但是三个寄主上的性比差异较大。成虫产卵寄主选择性试验和初孵幼虫取食趋性的研究发现,转基因棉花对棉大卷叶螟产卵选择和幼虫寄主选择有负趋性。室内试验结果表明,“泗棉3号”、“苏棉12”、苘麻都是该虫的适宜寄主,而在转基因棉花“国抗22”、“中抗310”上则不适宜生存。通过组建四个棉花品种田棉大卷叶螟自然种群生命表,以及分析不同品种棉田自然种群的致死因子,结果发现,转基因棉“国抗22”和“中抗310”棉田棉大卷叶螟种群趋势指数I值分别是0.08和0.01,远远小于1。“泗棉3号”和“苏棉12”上棉大卷叶螟种群趋势指数分别是1.61和1.12。这说明棉大卷叶螟在“泗棉3号”和“苏棉12”棉田能很好地完成一个世代,在转基因棉田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比较不同田块棉大卷叶螟死亡因子致死力K值发现,常规棉田以捕食性天敌、寄生性天敌和田间病菌感染对棉大卷叶螟控制作用大,致死力K值分别为0.3462-0.4687、0.2084-0.2257和0.2417-0.2515,转基因棉田以抗虫棉的抗性致死、捕食致死对棉大卷叶螟种群的影响大,K值分别是0.9659-1.8612和0.573-0.9881。研究同时发现,寄生性天敌在两个转基因棉田的控害效果明显小于常规棉田。此外卵的孵化率低、各虫期的自然死亡率高等因素也对棉大卷叶螟种群的增长起到了一定的抑制作用。通过对棉大卷叶螟第五代、第六代室内种群的饲养,初步发现该虫的有效越冬虫源为第五代滞育的老熟幼虫,滞育率24.43%-33.09%,第六代棉大卷叶螟的发生对第二年的种群基数影响不大。滞育老熟幼虫的越冬存活率为60%-71.88%。次年越冬代羽化的成虫雌虫少,雄虫多,单雌产卵量平均为163.44-198.83粒。通过系统测定非滞育老熟幼虫与越冬代老熟幼虫越冬过程各阶段体内水分、生化物质含量及过冷却点,结果发现,越冬代滞育老熟幼虫过冷却点最高-18.23℃,最低-22.33℃,明显低于非滞育老熟幼虫。体内自由水含量非滞育老熟幼虫为78.00%,高于滞育老熟幼虫的74.72%,结合水、糖原、脂肪含量则以滞育老熟幼虫偏高。在越冬阶段前期,幼虫过冷却点逐步降低,体内自由水含量慢慢减少,糖原含量下降快,脂肪、结合水含量稍有增加;越冬后期,糖原含量减少趋势变缓,脂肪含量大幅度下降,自由水含量略有增加。说明棉大卷叶螟在越冬过程中能够随着外界温度的降低进一步适应环境,在越冬前期主要消耗糖原,后期则以脂肪为主要营养消耗物质。

李建成[10](2005)在《中红侧沟茧蜂生物学特性及在新疆棉田释放对棉铃虫的控制效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红侧沟茧蜂Microplitis mediator(Haliday)属膜翅目,茧蜂科,小蜂茧蜂亚科,侧沟茧蜂属,是棉铃虫低龄幼虫寄生蜂。本论文在室内研究了中红侧沟茧蜂的生物学特性,筛选出粘虫为室内大量繁育中红侧沟茧蜂的替代寄主,建立了室内大量繁育中红侧沟茧蜂的工艺技术流程。并研究了人工繁育的中红侧沟茧蜂在新疆棉田扩散行为及田间释放对棉铃虫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释放中红侧沟茧蜂可有效地控制棉田二代棉铃虫的危害,利用天敌昆虫对棉铃虫进行生物防治可作为新疆棉田害虫综防体系的一个主要措施。 1、中红侧沟茧蜂的寄生对棉铃虫幼虫取食量和发育的影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中红侧沟茧蜂寄生明显降低寄主的取食量,被寄生的6日龄和8日龄幼虫较未被寄生的同龄期幼虫取食量分别减少75.4%和67.0%;被寄生的6日龄幼虫的取食量显着小于被寄生的8日龄幼虫取食量。被寄生后棉铃虫幼虫取食量和体重缓慢上升,到第8天至第9天其取食量和幼虫体重缓慢下降。中红侧沟茧蜂寄生能明显影响棉铃虫的取食行为,棉铃虫被寄生后在棉株上取食次数明显减少、静息时间增加、爬行时间减少、吐丝下垂时间减少。田间释放中红侧沟茧蜂在压低虫口基数的同时,可有效的控制当代棉铃虫的危害。 2、室内研究了不同日龄中红侧沟茧蜂成蜂对寄主幼虫龄期的选择、寄主被寄生时的龄期对寄生蜂幼期发育历期和茧重的影响。结果表明:当1-5龄幼虫同时存在时,该蜂可以寄生1-4龄寄主粘虫,不寄生5龄幼虫;偏爱寄生2龄和3龄幼虫,其寄生率高于对1龄或4龄幼虫的寄生率;对1、2、3和4龄幼虫的选择系数分别为0.21、0.31、0.27和0.21;寄主幼虫供寄生后,其寄生率随寄主幼虫供寄生时的龄期增大而下降。寄生于4龄寄主幼虫的蜂,其卵至结茧的历期显着长于寄生于2或3龄寄主幼虫的蜂,寄生4龄寄主幼虫所育出的茧重明显高于寄生于2龄或3龄寄主幼虫所育出的蜂茧茧重。随着雌蜂日龄的增加、寄生能力下降;但雌蜂日龄对寄生蜂子代卵至结茧的历期和茧重没有影响。 中红侧沟茧蜂对寄主棉铃虫大小有显着的选择性,主要寄生3龄棉铃虫幼虫以下幼虫,4龄以上棉铃虫很少被寄生。2-3龄棉铃虫幼虫为中红侧沟茧蜂的最佳寄生龄期。寄生时寄主幼虫龄期与卵-结茧期、茧蜂茧重、茧-成虫期、成虫羽化率和成蜂寿命之间存在相关性,寄生1龄幼虫其卵-结茧期明显长于寄生于2-3龄幼虫:随着寄生时寄主龄期的增加,后代的茧重明显增加,但是茧-成虫期的历期、成虫的羽化率以及成虫寿命没有差异,雌蜂的寿命稍长于雄性。 3、室内以6日龄粘虫作寄主研究了不同蜂密度对中红侧沟茧蜂寄生效能的影响,用1、2、4、6、8对中红侧沟茧蜂连续5日分别寄生50头粘虫幼虫,4对蜂和6对蜂处理粘虫的总出茧率最高,但平均每头雌蜂的出茧率却随蜂密度的增加而降低;在不同蜂密度的处理中后代茧重和羽化率没有显着变化;子代雌蜂的比例随寄生蜂密度的增加呈升高趋势。 4、在室内控温和田间罩笼条件下研究了温度和补充营养对中红侧沟茧蜂成虫寿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成虫寿命缩短,不同温度条件下成虫寿命存在显着差异;补充蜂蜜水能明显延长成虫的寿命;相同条件下雌虫寿命明显长于雄虫寿命。在18℃并饲喂10%蜂蜜水条件

二、1997年棉铃虫各世代虫态发生调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1997年棉铃虫各世代虫态发生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沈阳地区美国白蛾天敌复合体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美国白蛾相关研究
        1.1.1 传播与分布
        1.1.2 寄主与危害
        1.1.3 美国白蛾天敌的研究进展
        1.1.3.1 寄生性天敌
        1.1.3.2 捕食性天敌
        1.1.3.3 天敌防治
    1.2 天敌复合体及其相关理论
    1.3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第二章 沈阳地区美国白蛾寄生性天敌复合体的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调查地的选择
        2.1.2 试验仪器与用具
        2.1.3 试验方法
        2.1.4 分析方法
        2.1.4.1 寄生性天敌复合体优势种群的确定
        2.1.4.2 寄生性天敌复合体的多样性和均匀度
        2.1.4.3 寄生性天敌复合体优势种群间的相关关系
        2.1.4.4 寄生性天敌复合体的主成分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寄生性天敌种类
        2.2.2 寄生性天敌的分布
        2.2.3 寄生性天敌的生境
        2.2.4 寄生性天敌复合体优势种
        2.2.5 寄生性天敌复合体的多样性和均匀度
        2.2.6 寄生性天敌复合体优势种群间的相关关系
        2.2.7 寄生性天敌复合体的主成分分析
    2.3 小结
第三章 沈阳地区美国白蛾捕食性天敌复合体的研究
    3.1 试验材料
        3.1.1 调查地的选择
        3.1.2 试验仪器与用具
    3.2 美国白蛾捕食性天敌的研究
        3.2.1 试验方法
        3.2.2 分析方法
        3.2.3 结果与分析
        3.2.3.1 捕食性天敌种类
        3.2.3.2 捕食性天敌的分布
        3.2.3.3 捕食性天敌的生境
        3.2.3.4 捕食性天敌复合体优势种
        3.2.3.5 捕食性天敌复合体的多样性和均匀度
        3.2.4 小结
    3.3 美国白蛾优势捕食性昆虫对其捕食作用的研究
        3.3.1 试验方法
        3.3.1.1 丽草蛉与异色瓢虫对美国白蛾卵的捕食行为和捕食量
        3.3.1.2 丽草蛉与异色瓢虫对美国白蛾幼虫的捕食行为和不同龄期的捕食能力
        3.3.1.3 丽草蛉与异色瓢虫对美国白蛾1 龄幼虫的捕食功能反应
        3.3.2 分析方法
        3.3.3 结果与分析
        3.3.3.1 丽草蛉与异色瓢虫对美国白蛾卵的捕食行为和捕食量
        3.3.3.2 丽草蛉与异色瓢虫对美国白蛾幼虫的捕食行为和捕食能力
        3.3.3.3 丽草蛉与异色瓢虫对美国白蛾1 龄幼虫捕食功能反应
        3.3.3.4 不同捕食性天敌对美国白蛾1 龄幼虫搜寻效应的估计
        3.3.4 小结
第四章 沈阳地区美国白蛾天敌复合体的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分析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美国白蛾天敌复合体优势种群的确定
        4.2.2 美国白蛾天敌复合体的多样性和均匀度
        4.2.3 美国白蛾天敌复合体优势种群间的相关关系
        4.2.4 美国白蛾天敌复合体的主成分分析
    4.3 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5.1 结论
    5.2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表一 中国记载的美国白蛾寄生性天敌名录
    附图一 沈阳地区美国白蛾寄生性天敌
    附图二 沈阳地区美国白蛾捕食性天敌
致谢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文章

(2)2种专性传粉八角瘿蚊滞育调控的温光周期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两种八角瘿蚊研究现状
    1.2 昆虫滞育研究进展
        1.2.1 光周期对昆虫滞育的影响
        1.2.2 温度对昆虫滞育影响作用
    1.3 瘿蚊科昆虫滞育研究进展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调查样地概况
    2.2 供试材料
        2.2.1 试验昆虫
        2.2.2 仪器设备
    2.3 研究方法
        2.3.1 八角林年温度变化
        2.3.2 八角黄瘿蚊和八角红瘿蚊滞育状态确定
        2.3.3 2种八角瘿蚊滞育诱导的敏感虫期
        2.3.4 世代、光周期和温度对2种八角瘿蚊滞育诱导的影响
        2.3.5 光周期和温度对2种八角瘿蚊的滞育解除的影响
        2.3.6 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八角林年温度变化
        3.1.1 八角林年内空气温度变化
        3.1.2 八角林年内土壤温度变化
    3.2 2种八角瘿蚊滞育虫态确定
        3.2.1 不同温度条件下2种八角瘿蚊各虫态发育历期
        3.2.2 2种八角瘿蚊滞育圆茧与非滞育圆茧形态特征
        3.2.3 2种八角瘿蚊的滞育判定
    3.3 世代、光周期和温度对2种八角瘿蚊滞育的影响
        3.3.1 不同世代的2种八角瘿蚊滞育率
        3.3.2 光周期对2种八角瘿蚊滞育诱导的影响
        3.3.3 温度对2种八角瘿蚊滞育诱导的影响
        3.3.4 温度和光周期对八角黄瘿蚊滞育的交互作用
        3.3.5 2种八角瘿蚊的敏感虫期
        3.3.6 2种八角瘿蚊滞育诱导过程中温周期的作用
    3.4 温度和光周期对2种八角瘿蚊的滞育解除的影响
        3.4.1 光周期对2种八角瘿蚊越冬幼虫滞育解除的影响
        3.4.2 温度和光周期对2种八角瘿蚊滞育解除的影响
        3.4.3 温度和光周期对2种八角瘿蚊滞育解除时间的影响
4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4.1.1 八角林年温度变化
        4.1.2 2种瘿蚊滞育状态确定
        4.1.3 不同世代、光周期和温度对2种八角瘿蚊滞育的影响
        4.1.4 光周期和温度对2种八角瘿蚊的滞育解除的影响
    4.2 讨论
        4.2.1 八角林的年温度变化
        4.2.2 2种八角瘿蚊滞育状态的确定
        4.2.3 世代及光温条件对2种八角瘿蚊滞育的影响
        4.2.4 温度和光周期对2种瘿蚊越冬幼虫滞育解除的影响
    4.3 本研究的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3)紫外辐射对三叶草彩斑蚜生物学及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三叶草彩斑蚜
        1.1 生物学特性
        1.2 种群空间分布和生命表
        1.3 环境因子影响
        1.4 危害
        1.5 综合治理
        1.5.1 农业措施
        1.5.2 化学措施
        1.5.3 生物措施
        1.5.4 物理措施
    2.紫外线
        2.1 臭氧的形成
        2.2 臭氧层的现状
        2.3 紫外线
        2.4 紫外辐射对植物的影响
        2.5 紫外辐射对昆虫的影响(植物与昆虫的相互关系)
        2.6 紫外辐射对蚜虫的影响
        2.6.1 对蚜虫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2.6.2 对保护酶的影响
        2.6.3 对蚜虫基因表达的影响
    3.试验设计思路
第二章 不同紫外辐射(UV-B)时间对三叶草彩斑蚜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1.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虫源
        1.2 试验方法
        1.2.1 试虫饲养
        1.2.2 试验处理
        1.2.3 观察记录
        1.2.4 体长测定
        1.2.5 数据处理与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紫外辐射(UV-B)时间对三叶草彩斑蚜体长的影响
        2.2 不同紫外辐射(UV-B)时间对三叶草彩斑蚜若蚜历期的影响
        2.3 不同紫外辐射(UV-B)时间对三叶草彩斑蚜成蚜寿命的影响
        2.4 不同紫外辐射(UV-B)时间对三叶草彩斑蚜实验种群净增值率的影响
        2.5 不同紫外辐射(UV-B)时间对三叶草彩斑蚜实验种群平均世代周期的影响
        2.6 不同紫外辐射(UV-B)时间对三叶草彩斑蚜内禀增长率的影响
        2.7 不同紫外辐射(UV-B)时间对三叶草彩斑蚜实验种群周限增长率的影响
        2.8 不同紫外辐射(UV-B)时间对三叶草彩斑蚜实验种群种群加倍时间的影响
    3.小结与讨论
第三章 紫外辐射(UV-B)对三叶草彩斑蚜保护酶系和 体内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1.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虫源
        1.2 试验处理
        1.2.1 供试虫体饲养
        1.2.2 供试虫体处理
        1.3 测定方法
        1.3.1 保护酶系活性和可溶性蛋白总量的测定
        1.3.1.1 酶液制备
        1.3.1.2 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测定
        1.3.1.3 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测定
        1.3.1.4 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测定
        1.3.2 可溶性蛋白含量的测定
        1.3.2.1 牛血清蛋白标准曲线
        1.3.2.2 可溶性蛋白含量测定
    2.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紫外辐射(UV-B)时间对三叶草彩斑蚜保护酶系的影响
        2.1.1 对CAT的影响
        2.1.2 对POD的影响
        2.1.3 对SOD的影响
        2.2 对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3.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紫外辐射(UV-B)对三叶草彩斑蚜 体内糖和脂肪含量的影响
    1.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虫源
        1.2 试验处理
        1.2.1 供试虫体饲养
        1.2.2 供试虫体处理
        1.3 试验方法
        1.3.1 糖含量测定
        1.3.1.1 糖类测定的标准曲线制作
        1.3.1.2 总糖测定
        1.3.1.3 海藻糖和糖原提取
        1.3.1.4 糖含量计算
        1.3.2 脂肪含量测定
        1.3.2.1 标准曲线
        1.3.2.2 脂肪含量测定
    2.结果与分析
        2.1 对糖含量的影响
        2.1.1 对可溶性糖总量的影响
        2.1.2 对海藻糖含量的影响
        2.1.3 对糖原含量的影响
        2.2 对脂肪含量的影响
    3.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结论与创新
    1.结论
    2.创新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4)斜纹夜蛾生物学及人工饲料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1 引言
    1.1 目的和意义
    1.2 斜纹夜蛾的为害特征
    1.3 斜纹夜蛾的形态特征
    1.4 斜纹夜蛾在我国的发生情况及发生原因分析
    1.5 斜纹夜蛾的发生规律
    1.6 斜纹夜蛾的无害化防治方法
        1.6.1 田块的管理及配种
        1.6.2 诱杀技术的应用
        1.6.3 无公害药剂防治
    1.7 昆虫人工饲料的研究
        1.7.1 昆虫人工饲料研究的意义
        1.7.2 人工饲料的评价指标
        1.7.3 昆虫人工饲料的添加成份
        1.7.4 斜纹夜蛾人工饲料的研究进展
    1.8 研究内容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1.1 仪器设备及器具
        2.1.2 供试虫源
        2.1.3 试验试剂
    2.2 试验方法
        2.2.1 温度对斜纹夜蛾生长发育和存活情况的影响
        2.2.2 营养补充液对斜纹夜蛾成虫的影响
        2.2.3 斜纹夜蛾室外越冬模拟检验
        2.2.4 斜纹夜蛾蛹的耐低温测试
        2.2.5 不同“叶因子”成分人工饲料的筛选
        2.2.6 斜纹夜蛾幼虫对不同“叶因子”成分人工饲料的利用效率
    2.3 数据的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温度对斜纹夜蛾生长发育和存活的影响
        3.1.1 温度对斜纹夜蛾各虫期发育历期和发育速率的影响
        3.1.2 斜纹夜蛾各虫态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
        3.1.3 温度对斜纹夜蛾各虫态存活的影响
    3.2 营养补充液对斜纹夜蛾成虫的影响
        3.2.1 营养补充液对斜纹夜蛾成虫繁殖的影响
        3.2.2 营养补充液对斜纹夜蛾成虫寿命的影响
    3.3 斜纹夜蛾蛹室外越冬检验
    3.4 斜纹夜蛾蛹室内耐低温测试
    3.5 “叶因子”饲料对斜纹夜蛾的饲育成绩
        3.5.1 “叶因子”饲料对第一代斜纹夜蛾的饲育成绩
        3.5.2 “叶因子”成分饲料对斜纹夜蛾连续5代的饲养效果
    3.6 斜纹夜蛾对人工饲料的利用效率
4 讨论
    4.1 温度对斜纹夜蛾生长发育和存活的影响
    4.2 营养补充液对斜纹夜蛾成虫的影响
    4.3 斜纹夜蛾蛹的越冬检验
    4.4 斜纹夜蛾蛹的耐低温测试
    4.5 斜纹夜蛾的人工饲养技术
    4.6 斜纹夜蛾对人工饲料的利用效率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5)斑蝥素对小菜蛾亚致死效应及其抗性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小菜蛾简介
        1.1.1 小菜蛾的起源,分布与发生
        1.1.2 小菜蛾生物学特征
        1.1.3 小菜蛾的危害
        1.1.4 小菜蛾抗性现状
        1.1.5 小菜蛾抗性机理研究
    1.2 杀虫剂对昆虫的亚致死效应
        1.2.1 亚致死效应
        1.2.2 对昆虫行为的影响
        1.2.3 对昆虫生长发育的影响
        1.2.4 对昆虫繁殖的影响
        1.2.5 对昆虫种群的影响
        1.2.6 对抗性发展的影响
    1.3 斑蝥素研究概况
        1.3.1 斑蝥素简介
        1.3.2 斑蝥素的理化性质
        1.3.3 斑蝥素的生物活性
        1.3.4 斑蝥素的杀虫机理
    1.4 研究内容、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斑蝥素对小菜蛾亚致死效应研究
    2.1 实验材料
        2.1.1 供试虫源及饲养
        2.1.2 主要化学药剂
    2.2 实验方法
        2.2.1 胃毒活性测定及亚致死剂量确定
        2.2.2 不同亚致死剂量斑蝥素处理后对当代小菜蛾各生物学参数的影响
        2.2.3 不同亚致死剂量斑蝥素处理后对子代小菜蛾各生物学参数的影响
        2.2.4 生命表构建及分析
        2.2.5 数据处理
    2.3 结果与分析
        2.3.1 斑蝥素对小菜蛾3龄幼虫的毒杀活性
        2.3.2 不同亚致死剂量斑蝥素胁迫下对小菜蛾蛹重的影响
        2.3.3 不同亚致死剂量斑蝥素胁迫下对小菜蛾化蛹率,蛹期及羽化率的影响
        2.3.4 不同亚致死剂量斑蝥素胁迫下对小菜蛾子代各阶段发育的影响
        2.3.5 不同亚致死剂量斑蝥素胁迫下对小菜蛾子代繁殖的影响
        2.3.6 不同亚致死剂量斑蝥素胁迫下小菜蛾子代各年龄阶段存活率曲线(S_(xj))的变化
        2.3.7 不同亚致死剂量斑蝥素胁迫下小菜蛾子代特定年龄存活率曲线(l_x)和特定年龄繁殖力曲线(m_x)的变化
        2.3.8 不同亚致死剂量斑蝥素胁迫下对小菜蛾子代生命表各参数的影响
    2.4 小结与讨论
第三章 斑蝥素对小菜蛾慢性亚致死效应研究
    3.1 实验材料
        3.1.1 供试虫源及饲养
        3.1.2 主要化学药剂
    3.2 实验方法
        3.2.1 生物测定及亚致死剂量确定
        3.2.2 亚致死剂量斑蝥素长时间胁迫实验
        3.2.3 小菜蛾不同品系生物学特性及种群参数的变化
        3.2.4 卵的大小
        3.2.5 数据处理
    3.3 结果与分析
        3.3.1 SS,Sub和SubR品系各种群对斑蝥素敏感性的变化
        3.3.2 不同品系SS,Sub和SubR小菜蛾生活史的变化
        3.3.3 不同品系SS,Sub和SubR各世代成虫繁殖潜力的变化
        3.3.4 不同品系SS,Sub和SubR各世代小菜蛾各年龄阶段存活率曲线(S_(xj))的变化
        3.3.5 不同品系SS,Sub和SubR各世代小菜蛾特定年龄存活率曲线(l_x)和特定年龄繁殖力曲线(m_x)的变化
        3.3.6 不同品系SS,Sub和SubR各世代种群生命表各参数的变化
        3.3.7 致畸现象
    3.4 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斑蝥素对小菜蛾的抗性选育及增效剂的增效作用
    4.1 实验材料
        4.1.1 供试虫源及饲养
        4.1.2 主要试剂
    4.2 实验方法
        4.2.1 抗性品系的选育
        4.2.2 室内毒力测定
        4.2.3 三种增效剂对斑蝥素的增效作用测定
        4.2.4 数据处理
    4.3 结果与分析
        4.3.1 小菜蛾种群敏感性变化
        4.3.2 三种增效剂对小菜蛾敏感品系及筛选品系的增效作用
    4.4 讨论与小结
第五章 小菜蛾对斑蝥素抗性的生化机理初探
    5.1 实验材料
        5.1.1 试虫
        5.1.2 主要仪器
        5.1.3 主要试剂
    5.2 实验方法
        5.2.1 蛋白质标准曲线的制备
        5.2.2 三种代谢酶酶液制备及其活性测定方法
        5.2.3 数据处理
    5.3 结果与分析
        5.3.1 细胞色素氧化酶P450 O-脱甲基(PNOD)活性
        5.3.2 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活性
        5.3.3 羧酸酯酶(CarE)活性
    5.4 小结与讨论
第六章 小菜蛾筛选品系P450s基因转录水平的变化
    6.1 实验材料
        6.1.1 试虫
        6.1.2 主要试剂
        6.1.3 实验仪器
    6.2 实验方法
        6.2.1 总RNA提取
        6.2.2 实时定量PCR
        6.2.3 数据处理
    6.3 结果与分析
    6.4 小结与讨论
第七章 小菜蛾筛选品系成虫行为及其繁殖能力的变化
    7.1 实验材料
        7.1.1 供试虫源及饲养
        7.1.2 主要化学药剂
    7.2 实验方法
        7.2.1 雌虫求偶节律观察
        7.2.2 交配选择性试验
        7.2.3 不同组合交配试验
        7.2.4 产卵选择性试验
        7.2.5 数据处理
    7.3 结果与分析
        7.3.1 不同品系小菜蛾求偶节律的变化
        7.3.2 小菜蛾不同品系雄蛾交配选择性
        7.3.3 小菜蛾不同交配类型对交配成功率、雌虫繁殖力及卵孵化率的影响
        7.3.4 不同品系小菜蛾雌蛾的产卵偏好
    7.4 小结与讨论
第八章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缩略语
致谢
作者简介

(6)花绒寄甲人工饲料及林间应用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松材线虫病研究进展
        1.1.1 松材线虫病及其危害
        1.1.2 松材线虫病的传播媒介
    1.2 松墨天牛研究进展
        1.2.1 松墨天牛的分类地位
        1.2.2 松墨天牛的生物学
        1.2.3 松墨天牛的林间分布规律
        1.2.4 松墨天牛防治技术研究进展
    1.3 花绒寄甲研究进展
        1.3.1 分类地位及分布
        1.3.2 形态特征
        1.3.3 寄主
        1.3.4 生活史
        1.3.5 生活习性
        1.3.6 林中分布情况
        1.3.7 人工繁育技术
        1.3.8 花绒寄甲林间释放技术和效果
    1.4 本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花绒寄甲幼虫人工饲料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供试虫源
        2.1.2 主要药品及试剂
        2.1.3 主要仪器及器皿
        2.1.4 幼虫饲料制作方法
        2.1.5 试验方法
        2.1.6 数据处理
    2.2 结果与分析
        2.2.1 不同寄主饲养对花绒寄甲 2 日龄幼虫获得情况比较
        2.2.2 人工饲料饲养结果
        2.2.3 每份人工饲料最大饲养量
        2.2.4 花绒寄甲幼虫人工饲料优化结果
    2.3 讨论
第三章 花绒寄甲成虫人工饲料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供试虫源
        3.1.2 主要药品及试剂
        3.1.3 主要仪器及器皿
        3.1.4 成虫饲料制作方法
        3.1.5 试验方法
        3.1.6 数据处理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人工饲料对花绒寄甲成虫寿命的影响
        3.2.2 人工饲料对花绒寄甲成虫繁殖能力的影响
        3.2.3 花绒寄甲成虫对不同人工饲料取食量的差异
        3.2.4 花绒寄甲成虫人工饲料优化结果
    3.3 讨论
第四章 花绒寄甲人工饲料饲养效果评价体系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供试虫源
        4.1.2 幼虫人工饲料配制
        4.1.3 成虫人工饲料配制
        4.1.4 花绒寄甲幼虫饲养
        4.1.5 花绒寄甲成虫饲养
        4.1.6 花绒寄甲幼虫人工饲料效能评价
        4.1.7 花绒寄甲成虫人工饲料效能评价
        4.1.8 数据处理
    4.2 结果与分析
        4.2.1 人工饲料对各世代花绒寄甲幼虫生长速率的影响
        4.2.2 人工饲料对各世代花绒寄甲幼虫发育的影响
        4.2.3 人工饲料对花绒寄甲幼虫 SOD、CAT、POD 活力的影响
        4.2.4 各世代花绒寄甲成虫饲料取食量和生长速率的差异
        4.2.5 人工饲料对各世代花绒寄甲交配行为及孕卵量的影响
        4.2.6 人工饲料对各世代花绒寄甲成虫搜寻寄主能力的影响
        4.2.7 人工饲料对各世代花绒寄甲成虫寄生能力的影响
        4.2.8 人工饲料对各世代花绒寄甲成虫活动能力的影响
        4.2.9 人工饲料对花绒寄甲成虫 SOD、CAT、POD 活力影响
    4.3 讨论
        4.3.1 花绒寄甲幼虫人工饲料评价
        4.3.2 花绒寄甲成虫人工饲料评价
第五章 花绒寄甲人工复壮技术研究
    5.1 材料与方法
        5.1.1 供试虫源
        5.1.2 试验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退化个体的筛选标准
        5.2.2 回接自然寄主或替代寄主对花绒寄甲种群生命力的影响
        5.2.3 变温锻炼对花绒寄甲种群生命力的影响
        5.2.4 与野生种群交配对花绒寄甲种群生命力的影响
    5.3 讨论
第六章 松墨天牛蛀道特征研究
    6.1 材料和方法
        6.1.1 调查地概况
        6.1.2 松墨天牛引诱木设置方法
        6.1.3 蛀道特征研究方法
        6.1.4 数据统计方法
    6.2 结果与分析
        6.2.1 产卵刻槽在树干上的分布
        6.2.2 蛀入孔在树干上的分布
        6.2.3 松墨天牛蛀道分布特征
    6.3 讨论
第七章 利用花绒寄甲防治松墨天牛的增效途径研究
    7.1 材料和方法
        7.1.1 供试材料
        7.1.2 花绒寄甲成虫对松墨天牛的防治效果
        7.1.3 花绒寄甲卵对松墨天牛的防治效果
        7.1.4 打孔后花绒寄甲成虫搜寻松墨天牛行为与防治效果
        7.1.5 打孔数量对花绒寄甲防治引诱木中松墨天牛效果的影响
        7.1.6 中华甲虫蒲螨和球孢白僵菌对花绒寄甲成虫寿命的影响
        7.1.7 花绒寄甲成虫携带中华甲虫蒲螨对松墨天牛的防治效果
        7.1.8 花绒寄甲成虫携带球孢白僵菌对松墨天牛的防治效果
        7.1.9 人工气候室温、湿度条件设置及模拟温度变化试验
    7.2 结果与分析
        7.2.1 引诱木段上花绒寄甲成虫对松墨天牛的防治效果
        7.2.2 引诱木段上花绒寄甲卵对松墨天牛的防治效果
        7.2.3 打孔后花绒寄甲成虫搜寻松墨天牛行为与防治效果
        7.2.4 打孔数量对花绒寄甲防治引诱木中松墨天牛效果的影响
        7.2.5 中华甲虫蒲螨和球孢白僵菌对花绒寄甲成虫寿命的影响
        7.2.6 花绒寄甲成虫携带中华甲虫蒲螨对松墨天牛的防治效果
        7.2.7 花绒寄甲成虫携带球孢白僵菌对松墨天牛的防治效果
        7.2.8 模拟温度变化对花绒寄甲防治松墨天牛效果的影响
    7.3 讨论
第八章 花绒寄甲林间应用技术研究
    8.1 材料和方法
        8.1.1 试验地概况
        8.1.2 试验地林间环境监测及统计分析方法
        8.1.3 江垭林场防治试验
        8.1.4 梓木岗林场防治试验
    8.2 结果与分析
        8.2.1 试验地林间气候环境
        8.2.2 江垭林场防治试验结果
        8.2.3 梓木岗林场防治试验结果
    8.3 讨论
第九章 全文总结
    9.1 主要结果
        9.1.1 花绒寄甲幼虫人工饲料
        9.1.2 花绒寄甲成虫人工饲料
        9.1.3 花绒寄甲人工饲料效能评价
        9.1.4 花绒寄甲成虫室内人工复壮技术
        9.1.5 松墨天牛蛀道特征
        9.1.6 利用花绒寄甲防治松墨天牛的增效途径
        9.1.7 花绒寄甲林间应用技术
    9.2 主要创新点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获得的专利
参考文献
图版

(7)小波分析在害虫预测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害虫预测预报概述
    2 害虫预测方法回顾
        2.1 经验预测
        2.2 实验预测
        2.3 统计预测
        2.4 信息预测
    3 害虫预测预报的非线性方法
    4 小波分析方法及其应用
        4.1 小波变换
        4.2 小波分析在害虫预测领域的应用现状
    5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害虫发生规律的小波分析
    1 引言
    2 害虫发生年际和年代际发生规律的小波分析
        2.1 分析方法
        2.2 郓城县二、三、四代棉铃虫年际和年代际发生规律分析
        2.3 烟台市一、二代玉米螟年际和年代际发生规律分析
        2.4 济宁市、文登市二代粘虫年际和年代际发生规律分析
    3 害虫发生短期变化规律的小波分析
        3.1 分析方法
        3.2 实例分析
    4 结论和讨论
第三章 害虫发生时间序列局部点的奇异性分析
    1 引言
    2 分析方法
        2.1 李氏指数(Lipschitz exponent)
        2.2 小波系数极大值与李氏指数间的关系
        2.3 三类不同的奇异点
    3 实例分析
        3.1 实例数据
        3.2 烟台市一代玉米螟蛾量时间序列突变点的奇异性分析
        3.3 郓城县二代棉铃虫卵量时间序列突变点的奇异性分析
    4 结论和讨论
第四章 基于小波分解的害虫发生非平稳时间序列的分析和预测
    1 引言
    2 时间序列分析简介
        2.1 平稳时间序列分析
        2.2 非平稳时间序列分析
    3 基于小波分解的害虫发生程度非平稳时间序列分析和预测
        3.1 建模方法
        3.2 实例分析
    4 基于小波分解的害虫发生量非平稳时间序列分析和预测
        4.1 建模方法
        4.2 实例分析
    5 结论和讨论
第五章 基于径向基小波神经网络的害虫预测模型
    1 引言
    2 建模方法
        2.1 多维径向基小波网络结构
        2.2 建模步骤
    3 惠民县2代棉铃虫卵峰日预测模型
        3.1 实例资料和数据处理
        3.2 数据分析和建模
    4 鲁西棉区2代棉铃虫发生程度预测模型
        4.1 实例资料和数据处理
        4.2 数据分析和建模
    5 德州市1代玉米螟发生程度预测模型
        5.1 实例资料和数据处理
        5.2 数据分析和建模
    6 结论与讨论
第六章 天气因素与害虫发生多尺度相关分析研究初探
    1 引言
    2 分析方法
        2.1 两变量相关系数的计算
        2.2 相关系数的显着性检验
        2.3 连续小波分析方法
    3 实例分析
        3.1 实例数据
        3.2 惠民县二代棉铃虫卵量与气象因素多尺度相关分析
        3.3 烟台市一代玉米螟蛾量与气象因素多尺度相关分析
    4 结论与讨论
第七章 全文总结
    1 结论
        1.1 害虫发生规律的小波分析
        1.2 害虫发生时间序列局部点的奇异性分析
        1.3 基于小波分解的害虫发生非平稳时间序列的分析和预测
        1.4 基于径向基小波神经网络的害虫预测模型
        1.5 天气因素与害虫发生多尺度相关分析
    2 研究展望
    3 本文创新点
附录 小波分析理论
    1 小波变换
        1.1 小波函数的概念
        1.2 连续小波变换
        1.3 几种常用的小波函数
        1.4 离散小波变换
    2 小波框架理论
        2.1 框架原理
        2.2 小波框架
    3 二进小波变换
    4 多分辨率分析和Mallat算法
        4.1 多分辨率分析
        4.2 尺度函数和小波函数
        4.3 二尺度差分方程和滤波器系数
        4.4 Mallat算法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8)新疆棉区Bt棉花对靶标与非靶标昆虫的生态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图索引
表索引
第一章 绪论
    1.1 转Bt基因棉花的抗虫性
        1.1.1 转Bt基因棉和Bt杀虫剂的抗虫机理
    1.2 转Bt基因棉花抗虫性的时空动态
        1.2.1 Bt杀虫毒蛋白表达量
        1.2.2 转Bt基因棉花的抗虫效率
    1.3 转Bt基因棉花对鳞翅目害虫的影响
        1.3.1 转Bt基因棉花对棉铃虫的影响
        1.3.2 转Bt基因棉花对红铃虫的影响
        1.3.3 转Bt基因棉花对斜纹夜蛾的影响
        1.3.4 转Bt基因棉花对甜菜夜蛾的影响
        1.3.5 转Bt基因棉花对其他鳞翅目害虫的影响
    1.4 转Bt基因棉花对非靶标刺吸式口器害虫的影响
        1.4.1 转Bt基因棉花对棉蚜的影响
        1.4.2 转Bt基因棉花对盲蝽蟓的影响
        1.4.3 转Bt基因棉花对烟粉虱的影响
        1.4.4 转Bt基因棉花对棉叶螨的影响
        1.4.5 转Bt基因棉花对其他刺吸式口器害虫的影响
    1.5 转Bt基因棉花对天敌昆虫的影响
        1.5.1 转Bt基因棉花对捕食性天敌昆虫的影响
        1.5.2 转Bt基因棉花对寄生蜂的影响
    1.6 转Bt基因棉花对节肢动物群落结构与功能的影响
    1.7 结语
    1.8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及目的意义
    1.9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第二章 南疆棉区转Bt基因棉花杀虫毒蛋白的时空表达
    2.1 材料与方法
        2.1.1 供试棉花品种
        2.1.2 棉花种植与管理方法
        2.1.3 取样方法
        2.1.4 酶联免疫生测试剂盒
        2.1.5 数据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不同品种间杀虫毒蛋白含量比较
        2.2.2 同一生育期不同器官中杀虫毒蛋白含量比较
        2.2.3 同一器官不同生育期杀虫毒蛋白含量比较
        2.2.4 同一品种不同年度间杀虫毒蛋白的含量比较
    2.3 小结与讨论
第三章 北疆棉区转Bt基因棉花杀虫毒蛋白的时空表达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供试棉花品种
        3.1.2 棉花种植与管理方法
        3.1.3 取样方法
        3.1.4 酶联免疫生测试剂盒
        3.1.5 数据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不同品种间杀虫毒蛋白含量比较
        3.2.2 同一生育期不同器官中杀虫毒蛋白含量比较
        3.2.3 同一器官不同生育期杀虫毒蛋白含量比较
        3.2.4 同一品种不同年度间杀虫毒蛋白的含量比较
    3.3 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转Bt基因棉花对棉铃虫生长发育的影响及抗虫效果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时间与地点
        4.1.2 供试棉花品种
        4.1.3 试验处理
        4.1.4 室内棉铃虫幼虫生长发育观察
        4.1.5 田间抗虫性调查
        4.1.6 数据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转Bt基因棉花对棉铃虫生长发育的影响
        4.2.2 转Bt基因棉花对棉铃虫幼虫的毒杀效果
        4.2.3 同一种植密度条件下转Bt基因棉花对棉铃虫的田间抗虫效果
        4.2.4 不同种植密度条件下转Bt基因棉花对棉铃虫的抗虫效果
    4.3 小结与讨论
        4.3.1 转Bt基因棉花对棉铃虫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
        4.3.2 转Bt基因棉花对棉铃虫抗虫性的季节变化
        4.3.3 转Bt基因棉花对棉铃虫的田间抗虫效果
        4.3.4 不同种植密度条件下转Bt基因棉花对棉铃虫的影响
第五章 转Bt基因棉花对新疆棉田非靶标害虫的影响效应
    5.1 材料与方法
        5.1.1 供试棉花品种
        5.1.2 试验时间与地点
        5.1.3 处理设置
        5.1.4 调查方法
        5.1.5 分析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转Bt基因棉花对非靶标害虫种群数量的影响
        5.2.2 对棉蚜体重的影响果
    5.3 小结与讨论
第六章 转Bt基因棉花对新疆棉田捕食性天敌昆虫的影响效应
    6.1 材料与方法
        6.1.1 试验时间与地点
        6.1.2 供试棉花品种
        6.1.3 处理设置
        6.1.4 试验方法
        6.1.5 数据分析
    6.2 结果与分析
        6.2.1 转Bt基因棉花对主要捕食性天敌发生数量的影响
        6.2.2 转Bt基因棉花通过棉蚜介导对多异瓢虫生长发育的影响
        6.2.3 转Bt基因棉花花粉对多异瓢虫中肠细胞的影响
    6.3 小结与讨论
        6.3.1 转Bt基因棉花对非靶标害虫种群数量的影响
        6.3.2 转Bt基因棉花通过棉蚜介导对多异瓢虫生长发育的影响
        6.3.3 转Bt基因棉花花粉对多异瓢虫中肠细胞的影响
第七章 新疆转Bt基因棉花对棉田节肢动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7.1 材料与方法
        7.1.1 试验处理
        7.1.2 调查方法
        7.1.3 数据分析
    7.2 结果与分析
        7.2.1 转Bt基因棉花对棉田节肢动物亚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7.2.2 转Bt基因棉花对棉田节肢动物物种多样性指数的影响
        7.2.3 转Bt基因棉花对棉田生物群落均匀度的影响
        7.2.4 转Bt基因棉花对棉田节肢动物总群落优势集中性的影响
    7.3 小结与讨论
第八章 研究结论、创新点及展望
    8.1 研究结论
        8.1.1 南疆棉区转Bt基因棉花杀虫毒蛋白的时空表达
        8.1.2 北疆棉区转Bt基因棉花杀虫毒蛋白的时空表达
        8.1.3 转Bt基因棉花对棉铃虫的影响及抗虫效果
        8.1.4 转Bt基因棉花对新疆棉田非靶标害虫的影响
        8.1.5 转Bt基因棉花对新疆棉田天敌昆虫的影响
        8.1.6 新疆转Bt基因棉花对棉田节肢动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8.2 主要创新点
    8.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9)棉大卷叶螟主要生物生态学习性的再研究及主害代种群动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前言
    1 文献综述
        1.1 寄主植物对昆虫影响的研究进展
        1.1.1 昆虫对寄主植物的选择
        1.1.2 取食不同寄主植物对昆虫的影响
        1.2 转基因棉花的应用现状
        1.3 转基因棉花对植食性昆虫的影响
        1.3.1 转基因棉对棉铃虫的抗性研究
        1.3.2 转基因棉对红铃虫的抗性研究
        1.3.3 转基因棉对玉米螟的抗性研究
        1.3.4 转基因棉对斜纹夜蛾的作用
        1.3.5 转基因棉对棉大卷叶螟的作用
        1.4 昆虫种群生态学常用研究方法
        1.5 昆虫耐寒性机制研究进展
    2 立题依据和目的意义
第二章 棉大卷叶螟种群动态及年生活史再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地点
        1.3 田间种群发生及为害情况调查
        1.4 年生活史绘制
        1.5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年生活史
        2.2 2003-2005 年棉大卷叶螟田间种群发生动态
        2.2.1 不同棉花品种棉田棉大卷叶螟种群动态分析
        2.2.2 不同年度间棉大卷叶螟种群动态
        2.2.3 棉大卷叶螟种群动态分析
    3 讨论
第三章 棉大卷叶螟主要生物学、生态学习性补充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虫源及饲养条件
        1.1.1 虫源
        1.1.2 饲养方法
        1.2 室内观察
        1.3 大田调查
    2 结果与分析
        2.1 棉大卷叶螟各虫态特征
        2.1.1 成虫
        2.1.2 卵
        2.1.3 幼虫
        2.1.4 蛹
        2.2 棉大卷叶螟各虫态生活习性
        2.2.1 成虫
        2.2.1.1 羽化习性
        2.2.1.2 成虫活动及交配产卵习性
        2.2.1.3 成虫性比与寿命
        2.2.2 幼虫
        2.2.2.1 孵化
        2.2.2.2 幼虫取食及大田危害状
        2.2.2.3 蜕皮
        2.2.2.4 化蛹
        2.2.2.5 越冬
    3 大田调查情况小结
        3.1 大田发生情况
        3.2 天敌的补充调查
第四章 不同寄主植物对第四代棉大卷叶螟种群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1.1 虫源
        1.1.2 寄主植物
        1.2 试验条件
        1.3 试验方法
        1.3.1 实验种群研究方法
        1.3.1.1 实验种群生命表的组建
        1.3.1.2 成虫产卵选择性试验
        1.3.1.3 初孵幼虫取食趋性的观察
        1.3.2 自然种群研究方法
        1.3.3 棉田捕食性天敌的调查
        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棉大卷叶螟实验种群
        2.1.1 不同寄主植物对棉大卷叶螟发育历期的影响
        2.1.2 取食不同寄主植物的棉大卷叶螟蛹重及蛹发育进度
        2.1.3 不同寄主植物对棉大卷叶螟各虫态存活率的影响
        2.1.4 不同寄主植物对棉大卷叶螟成虫发育及繁殖的影响
        2.1.5 棉大卷叶螟成虫的产卵选择
        2.1.6 棉大卷叶螟初孵幼虫取食趋性的观察
        2.2 棉大卷叶螟自然种群
        2.2.1 棉大卷叶螟在不同棉花品种田种群趋势指数分析
        2.2.2 影响棉大卷叶螟自然种群增长的因子分析
        2.2.2.1 常规棉田作用因子分析
        2.2.2.2 转基因棉田作用因子分析
        2.2.2.3 转基因棉田与其亲本对照棉田影响因子的比较
        2.2.3 棉大卷叶螟的种群存活曲线
        2.2.4 影响棉大卷叶螟种群的主要天敌
    3 讨论
第五章 棉大卷叶螟越冬代种群动态及越冬机制初步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1.1 虫源
        1.1.2 寄主植物
        1.2 试验方法
        1.2.1 第五代棉大卷叶螟实验种群的研究
        1.2.2 第六代棉大卷叶螟实验种群的研究及大田调查
        1.2.3 滞育幼虫的处理
        1.2.4 越冬代幼虫的处理
        1.2.5 滞育幼虫的滞育解除研究
        1.2.6 滞育与非滞育老熟幼虫过冷却点和结冰点的测定
        1.2.7 滞育与非滞育老熟幼虫自由水、结合水含量的测定
        1.2.8 滞育与非滞育老熟幼虫体内脂肪和糖原含量的测定
        1.3 数据统计
    2 结果与分析
        2.1 第五代(越冬代)棉大卷叶螟实验种群生命表
        2.2 第六代棉大卷叶螟种群的观察
        2.3 两个品种棉花饲养的越冬代棉大卷叶螟一些参数的比较
        2.4 光温诱导对越冬代滞育幼虫的滞育解除
        2.5 滞育与非滞育幼虫过冷却点和冰点的测定结果
        2.6 棉大卷叶螟滞育与非滞育幼虫体内水分和生化物质的测定
    3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发表论文情况

(10)中红侧沟茧蜂生物学特性及在新疆棉田释放对棉铃虫的控制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前言
    1.2 世界天敌昆虫的研究与应用概况
    1.3 我国天敌昆虫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1.4 中红侧沟茧蜂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1.4.1 中红侧沟茧蜂的命名
        1.4.2 中红侧沟茧蜂生物学方面的研究
        1.4.3 中红侧沟茧蜂的分布及寄主范围
        1.4.4 寄主和寄主植物对中红侧沟茧蜂的影响研究
        1.4.5 中红侧沟茧蜂的发育和滞育生理研究
        1.4.6 中红侧沟茧蜂的大量繁殖及田间释放技术研究
    1.5 本项研究的目的意义和技术路线
第二章 中红侧沟茧蜂寄生对寄主昆虫取食行为的影响
    2.1 材料与方法
        2.1.1 中红侧沟茧蜂寄生对棉铃虫幼虫取食量及取食行为的影响
    2.2 结果与分析
        2.2.1 中红侧沟茧蜂寄生对棉铃虫幼虫取食量和取食行为的影响
    2.3 讨论
第三章 中红侧沟茧蜂成虫日龄及寄主幼虫龄期对寄生效果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供试昆虫
        3.1.2 中红侧沟茧蜂对粘虫幼虫龄期的选择性
        3.1.3 寄主幼虫龄期对中红侧沟茧蜂寄生率的影响
        3.1.4 中红侧沟茧蜂成虫日龄对寄生率及子代生长发育的影响
        3.1.5 中红侧沟茧蜂产卵行为与棉铃虫幼虫大小的关系
        3.1.6 中红侧沟茧蜂生长发育与棉铃虫幼虫大小的关系
        3.1.7 数据处理与分析
    3.2 结果及分析
        3.2.1 中红侧沟茧蜂对粘虫幼虫的选择性
        3.2.2 寄主幼虫龄期对中红侧沟茧蜂寄生率的影响
        3.2.3 中红侧沟茧蜂成虫日龄对寄生率和子代生长发育的影响
        3.2.4棉铃虫寄主龄期对中红侧沟茧蜂寄生率的影响
        3.2.5 中红侧沟茧蜂寄生不同龄期棉铃虫幼虫对子代生长发育的影响
    3.3 讨论
第四章 寄生蜂密度对中红侧沟茧蜂寄生效能和后代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供试昆虫
        4.1.2 不同寄生蜂密度处理对子代发育的影响研究
        4.1.3 数据处理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不同蜂密度对出茧率的影响
        4.2.2 不同蜂密度对茧重的影响
        4.2.3 不同蜂密度对后代羽化率影响
        4.2.4 不同蜂密度处理对后代雌雄比的影响
    4.3 讨论
第五章 温度和补充营养对中红侧沟茧蜂成虫寿命的影响
    5.1 材料和方法
        5.1.1 供试虫源
        5.1.2 田间罩笼试验地点及试验田基本情况
        5.1.3 试验处理
    5.2 结果与分析
        5.2.1 中红侧沟茧蜂室内不同条件下成虫寿命
        5.2.2 中红侧沟茧蜂田间罩笼条件下成虫寿命
    5.3 讨论
第六章 中红侧沟茧峰的人工大量繁育方法和产品质量控制
    6.1 中红侧沟茧蜂繁育寄主的选择
    6.2 中红侧沟茧蜂群体接蜂繁育方法与工艺技术流程
    6.3 中红侧沟茧蜂滞育蜂茧的贮存及质量控制
    6.4 结论
第七章 中红侧沟茧蜂田间有效扩散距离和扩散方向研究
    7.1 试验材料与方法
        7.1.1 供试虫源
        7.1.2 试验地点
        7.1.3 试验田基本情况
        7.1.4 试验处理
        7.1.5 田间释放时间与方法
        7.1.6 调查方法
        7.1.7 田间气象因子观测
    7.2 结果与分析
        7.2.1 中红侧沟茧蜂在新疆棉田的扩散方向
        7.2.2 中红侧沟茧蜂在新疆棉田的扩散距离
        7.2.3 在棉田不同距离中红侧沟茧蜂对棉铃虫的寄生率及保蕾铃效果
    7.3 讨论
第八章 棉田人工释放中红侧沟茧蜂对棉铃虫控制效果及影响因子研究
    8.1 材料与方法
        8.1.1 试验田基本情况
        8.1.2 供试虫源
        8.1.3 试验处理
    8.2 结果与分析
        8.2.1 新疆棉田二代棉铃虫的田间发生动态
        8.2.2 中红侧沟茧蜂的田间羽化率
        8.2.3 新疆棉田大面积释放中红侧沟茧蜂防治棉铃虫示范
        8.2.4 中红侧沟茧蜂不同释放数量对棉铃虫的控制效果影响
        8.2.5 中红侧沟茧蜂不同释放次数对棉铃虫的控制效果影响
        8.2.6 中红侧沟茧蜂不同释放布点数量对棉铃虫的控制效果影响
    8.3 讨论
        8.3.1 中红侧沟茧蜂释放数量与棉铃虫发生种群密度
        8.3.2 中红测沟茧蜂的释放次数
        8.3.3 中红测沟茧蜂的布点数量和方式
        8.3.4 中红侧沟茧峰田间释放后的累积效应
第九章 总结与讨论
    9.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9.2 本研究的创新点
    9.3 有待进一步研究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四、1997年棉铃虫各世代虫态发生调查(论文参考文献)

  • [1]沈阳地区美国白蛾天敌复合体的研究[D]. 南俊科. 沈阳农业大学, 2019(02)
  • [2]2种专性传粉八角瘿蚊滞育调控的温光周期效应研究[D]. 方容. 广西大学, 2019(01)
  • [3]紫外辐射对三叶草彩斑蚜生物学及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D]. 卢亚菲. 甘肃农业大学, 2018(02)
  • [4]斜纹夜蛾生物学及人工饲料的研究[D]. 杜娟. 东北农业大学, 2016(02)
  • [5]斑蝥素对小菜蛾亚致死效应及其抗性机理研究[D]. 黄铮昱.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5(05)
  • [6]花绒寄甲人工饲料及林间应用技术研究[D]. 颜学武. 南京林业大学, 2014(04)
  • [7]小波分析在害虫预测中的应用研究[D]. 朱军生. 南京农业大学, 2011(12)
  • [8]新疆棉区Bt棉花对靶标与非靶标昆虫的生态效应[D]. 徐遥. 浙江大学, 2010(10)
  • [9]棉大卷叶螟主要生物生态学习性的再研究及主害代种群动态分析[D]. 陈建. 扬州大学, 2007(06)
  • [10]中红侧沟茧蜂生物学特性及在新疆棉田释放对棉铃虫的控制效果研究[D]. 李建成. 中国农业大学, 2005(06)

标签:;  ;  ;  ;  ;  

1997年不同世代棉铃虫昆虫状况调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