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展农业机械化 推进农业“三增”——赴吉林省榆树市弓棚镇的调研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赵义平[1](2018)在《吉林省中部旱区耕作模式调研分析》文中指出耕作制度是指在农业生产中,为了达到持续高产所采取的全部农田技术措施,包括种植制度、土壤耕作制度以及田间管理制度等。耕作模式则具体体现了耕作制度的主要内容与方法,并与不同地区农业生产基本条件紧密相关。一种耕作模式是否合理,必须适应该地区农艺要求,并随农艺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而不断完善与提高[3]。吉林省中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粮食主产区和商品粮生产基地,也是吉林省重点黑土地保护区,包括长春地区、四平地区、吉林地区和辽源地区。吉林省黑土总面积大约为110万hm2,占全国黑土总面积的1/5,其中耕地面积就有83.2万hm2。根据数据统计2014年,吉林省粮食总产量已经达到了706.56亿斤,位居全国第四名。但在我省粮食持续高产的背后,却要面临着黑土层里的有机质含量由历史上的4%—8%下降至2%—3%的现状。上百年的垦殖作业,特别是近60年的铧式犁耕翻作业和灭茬旋耕机旋耕作业,造成吉林省中部地区黑土层变薄、有机质含量下降、土壤理化性状变差、水土流失严重等、沙尘暴频繁、环境污染加剧等严重危害。2007年起吉林省加大了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实施推广,历经10年的发展,截止到2016年7月底全省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推广面积已达到1011万亩,约占全省玉米播种面积的1/6。然而,吉林省保护性耕作技术发展现状仍存在很多问题,需进一步明确技术内容与模式,探索未来推进形式和发展路径。本文以四平地区梨树县和榆树市弓棚镇为研究基地,对比分析了翻耕法、旋耕法、松耕法的特点,分析了各种耕作方法的土壤理化指标、机具配套及作业效益等指标,确定了适于吉林省雨养农业特点的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根据吉林省中部旱区机械化保护性耕作在技术、装备、管理、资金、土地、人员等各方面的有利条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有针对性对策手段和实际有效的推广措施,为加快适于吉林省中部旱区雨养农业生态区域特征的耕作模式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撑。
张彬[2](2016)在《吉林省松辽平原玉米带生态补偿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吉林省松辽平原玉米带是我国商品粮生产的核心区域,改革开放以来为国家提供了数千亿斤商品粮,对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突出贡献。但与此同时,玉米带也出现了耕地和水资源透支性使用问题,具体表现为玉米常年连作、耕作方式不合理、长期过量施用化肥、玉米秸秆不能有效还田、水资源污染严重、地下水资源长期超采,致使玉米带的农业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影响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和农业可持续发展。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强农业生态治理。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深入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大力推广生物有机肥、低毒低残留农药,开展秸秆、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和农田残膜回收区域性示范;开展东北黑土地保护试点工作;建立健全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加强问责监管,依法依规严肃查处各种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吉林省作为产粮大省,吉林省松辽平原玉米带生态补偿问题必将成为生态文明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必将深入推进松辽平原玉米带生态文明建设和农业可持续性发展。鉴于此研究目的,本文以吉林省松辽平原玉米带生态补偿问题为研究对象,界定松辽平原玉米带、资源透支、农地生态补偿、水资源生态补偿、农户生态补偿行为、农地生态补偿政策等概念,结合外部性理论、生态资本理论、农户行为理论等多学科理论知识,揭示玉米带土壤资源和水资源方面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现状及其成因,并总结评价了玉米带现有生态补偿措施,对影响玉米带生态补偿的决定性因素——农户生态补偿行为进行实证研究,以理论结合实际,设计出玉米带生态补偿制度框架,为政府制定和完善生态补偿政策措施提出建议。本文拟突破的创新点:(1)目前国内对生态补偿政策研究主要是从自然保护区、生态功能区、矿产资源开发、流域水环境保护等方面来寻找关于生态补偿的政策措施。但学者们一般是从区划的资源环境本身去思考防治污染和保护生态环境对策,多数成果是从宏观层面去分析问题,系统研究成果少见,立足于农户生态补偿行为的研究成果较少,尤其是粮食主产区和黄金玉米带特定区域农户。作为农业生产中微观经济组织,农户既是农业生态的受益者和破坏者,即农户是生态补偿的主体,亦是农业生态的保护者,即农户是生态补偿的客体。研究玉米带生态补偿问题就必须深入分析农户的生态补偿行为方式和特点及剖析其原因,才能全方位思考、制定系统和有效的生态补偿对策;(2)本文利用农安、榆树、德惠、公主岭、梨树、前郭6个市县市地区350个农户调研数据,运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建立Logistic二元回归模型,通过向后LR迭代剔除方法对影响农户生态补偿行为的农户认知、意愿等深层次因素进行分析,并得出影响农户生态补偿行为因素的相关程度;(3)本文以松辽平原玉米带生态补偿作为研究切入点,创造性地构建出吉林省松辽平原玉米带生态补偿制度框架,从激励和约束微观主体农户行为这一新视角,提出符合玉米带生态补偿实际的建议,为政府完善生态补偿管理体制和制定相关制度、政策提供了参考依据。
常春辉[3](2016)在《榆树市农村居家养老服务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弓棚镇为例》文中提出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快,农村老人的养老需求也日益增加,一系列的养老问题随之而出,农村老人的养老问题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的长期稳定发展,如何解决好农村老人的养老问题已成为一个非常现实的社会问题。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向城镇流动,农村地区的家庭养老功能在逐渐弱化,大多数老年人日益多样化的养老需求得不到满足,受传统养老观念的影响,大多数农村老人不愿意离开故土而到养老机构养老。在这样的社会经济背景下,一种新的养老模式应运而生,农村居家养老服务在政府政策支持的背景下逐渐在农村发展起来。本文选取农村劳动力较多并大量进城务工的榆树市弓棚镇作为经验数据基础,以65岁及以上的农村老年人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形式,对榆树市弓棚镇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的发展情况进行了相关调研分析,来了解当地居家养老服务发展的实际情况。在调查过程中,重点对农村老人的基本情况、收入情况、自理能力、精神慰藉和生活情况等方面展开调研,并对调查数据整理分析,掌握了当地老人对养老服务的需求情况。由于榆树市弓棚镇经济条件和地理环境的制约,在发展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的过程中也存在:服务资金匮乏、养老服务设施薄弱、服务功能不完善、精神关怀程度不够、医疗服务欠缺等问题。在发展榆树市弓棚镇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居家养老发展的先进经验和成功做法,并结合当地农村实际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把握好开展农村居家养老发展的原则、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完善农村居家养老的配套制度,加强养老服务人员的专业化培训、整合村集体的公共资源、提高公共设施的利用率、重视老年人的精神慰藉需求、发挥村卫生所功能,根据老人实际养老需求不断完善服务内容。研究榆树市农村居家养老服务问题有助于解决老龄化趋势下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难问题。发展榆树市农村居家养老服务既可以解决传统家庭养老功能的削弱问题,减轻子女的照料负担,又能够缓解社会养老机构的压力,不仅关系到榆树市农村经济和社会稳定的协调发展,而且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及同心共筑中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薛英会[4](2013)在《绥化市农业结构调整对农民增收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三农”问题的核心问题是农民,提高农民收入是解决农民问题的关键,影响农民收入持续增加的关键因素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农村城镇化水平的高低。农民收入的高低关系到国家经济政策的能否贯彻落实,国民经济能否持续、快速、稳定发展,甚至是国家的长治久安。农村经济发展成果和农民生活水平的高低都通过农民收入体现。通过研究发现,绥化市农民收入水平偏低的主要原因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深入剖析这种规律的成因,除了宏观政策因素和经济环境等外部因素的影响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速度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致使农业产出效益过低才是影响农民收入的根本因素。绥化市作为国家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之一,为了兼顾收入增长目标与食品安全目标问题,仍然要充分发挥粮食主产区的地理优势,农民要以生产粮食为主,在坚持粮食生产的同时,要积极发展特色作物、经济作物生产,要加快畜牧业和劳务业的发展步伐。因此在绥化市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当中,要充分考虑粮食主产区的特殊性,要想实现社会整体结构自发调整,就必须着眼于农业自身的内部产业结构,要通过调整农业的品种结构、区域结构、技术结构、产业结构,从而促进劳动力转移,实现农民增收,达到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增长的目的。农业结构调整要在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前提下,向农业发展的广度和深度进军。
刘彦伟[5](2011)在《中国共产党在农村基层执政基础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执政基础问题,是关系马克思主义政党前途命运的重大课题。当今中国,正处在一个伟大的社会变革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不断变动,利益格局逐步调整,思想观念进一步解放。这种新形势、新情况,使党的执政基础面临新的矛盾和问题,也使党对人民群众的影响力、吸引力和凝聚力面临新考验。只有深刻分析当前我国社会阶层构成发生的新变化,明确提出巩固和扩大党的执政基础的历史任务,才能巩固和扩大党的执政基础问题。党在农村执政基础问题,是关系中国共产党的前途和命运的重大现实问题,这已成为人们不争的共识。但对于诸如什么是党的执政基础、怎样去巩固党的执政基础这些基本问题,就目前的现状来看,人们的认识还不够深刻、明确。对其中许多具体的问题,人们的认识也不尽一致。本书从党的农村执政基础的新变化、党在农村执政基础建设、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的组织保证等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深入的阐析和研究,并按照“理论分析—内涵—历史沿革—面临的机遇的挑战—相关地区经验做法—基本构想”的逻辑线索,展开对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的研究。并提出了具有一定独到性的见解和思路,为推进党的执政基础建设研究提供了理论参考。本文正文共分七个部分,各部分主要内容如下:引言主要介绍论文所涉及研究课题的选题背景与依据,课题研究的目标、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综述,论文研究的基本方法,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创新点与结构等内容。第一章:从马克思和恩格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理论出发,阐述政治合法性的理论去研究党的执政基础建设,进而研究政党和政权关系去阐述党在农村执政的合法性,从而揭示党执政建设的本质:代表和实现最广大中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能否赢得最广大中国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第二章:主要运用逻辑与历史相统一分析法,回顾党在巩固农村执政基础的历史实践过程,总结其中的基本经验。具体从“建国初期”、“十年探索时期”、“改革开放以后”这三个时期的经济基础、政治基础、思想基础三个方面,考察了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历史实践过程。第三章:本章分别从国际新环境、国内新形势、党自身情况等新变化这几个个方面,分析了经济全球化、国内阶级结构新变化、党的自身情况的新变化以及榆树在加强和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方面所面临的一系列机遇和挑战。第四章:本章从加强和巩固党的农村执政基础建设的指导意义出发,总结中国共产党在农村执政的经验,从而提出党在新时期执政基础历史实践的重要启示,以及对榆树市加强和巩固党在农村执政基础的指导意义。第五章:本章从陕甘宁革命老区、晋察冀革命老区等地区党在农村执政基础建设入Ⅰ手,研究分析在加强和巩固党在农村执政基础建设中采取的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的方法和措施及达到的效果。第六章: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提出了新时期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的基本思路。具体结合榆树当地现实状况从主要任务、总体规划入手,提出三个立足、五个抓法、二项机制。结语部分则对论文的总体思想、论文研究过程中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进行高度概括,为进行深入的研究找到新的起点。
刘博[6](2011)在《吉林省中部旱区农业机械化经营管理模式的研究》文中认为农业机械化是用各种动力机械和配套农机具装备农业,从事农业生产,改善农业生产经营条件,提高农业的生产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实现农业生产工具现代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标志之一,没有机械化,就没有现代化[1]。农业机械化经营管理模式是以农业机器经营者为主体,以追求较高综合效益和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为目的,通过科学合理的组织农业生产活动,强化农业机器维护管理手段等措施,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降低农业机器作业成本,实现经营主体、农业生产资源和综合效益有机统一的一种组织形式。农业机械化经营管理模式关系到农业机械、农业生产与劳动者能否最佳组合,从而直接影响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速度、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生态效益。合理的农业机械化经营管理模式,对促进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否则将造成农业机械不能充分发挥作用、农机投资效果差、机组生产率低、经济效益不佳,进而制约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我国实行家庭承包联产责任制以来,农业发展的速度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农业机械总动力迅速增加。然而以小农户自主经营为主的农机化经营管理模式导致了农机具购买重复率相当高,严重的阻碍了大型农机具的发展和推广,成为制约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核心的农业机械化各项措施改革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农机大户和农机合作社等各种作业组织逐渐发展起来,形成了农机作业服务市场多元化的局面。农业机械化经营管理模式作为一种农业生产制度随着农业生产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我国的农业机械化经营管理模式经历了国有国营、集体经营、户有户营以及农机大户和农机合作社等发展阶段与形式,传统的农业机械装备和不断变化的农机化经营管理模式在艰苦的探索中为吉林省农业机械化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然而,任何一种经营管理模式都以特定的历史时期和生产方式为主。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关键时期,如何为吉林省农业机械化发展及农业机械化经营管理模式的选择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是摆在农业机械化工作者和研究人员面前的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在介绍了国内外农业机械化经营管理模式研究现状,分析了吉林省农业机械化经营管理模式发展历程,特别是吉林省中部地区农业机械化经营管理模式的发展历史与现状,以农业机器运用管理学为基础,运用SPSS软件的因子分析方法,对吉林省中部旱区有代表性的选择了15个农机大户和12个农机合作社两种农业机械化经营管理模式进行了因子分析。通过研究得出农机合作社是最适于吉林省当前和未来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经营管理模式,并对目前农机合作社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与方法。根据目前吉林省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来看,由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生产经营方式和农机化经营主体的经济水平、文化素质、经营理念等诸多因素影响,农机化管理模式必将存在多样性的局面。然而,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的颁布以及农机购机补贴等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实施,标志着传统农业已经进入了向现代农业转型的关键时期,农机经营管理模式也必将由多样化走向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农机合作社是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以及在土地集中流转后加快吉林省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有效途径。
赵有生[7](2011)在《蔬菜工厂化育苗的智能管理与综合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蔬菜种植业作为仅次于粮食种植业的农业第二支柱产业,蔬菜秧苗在蔬菜种植业中的技术贡献份额占一半以上,提高蔬菜秧苗的质量已成为促进蔬菜产业发展,满足人们对蔬菜需求的重要任务。我国蔬菜工厂化集中育苗虽然经历了三十余年的发展,积累了一些有益的经验。但从总体上来说,我国蔬菜工厂化集中育苗还处于起步阶段,在育苗技术的研发与推广应用及蔬菜秧苗的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产业化和市场化生产等方面,与蔬菜种植业发达的国家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为了进一步推动我国蔬菜产业现代化进程,本文选择了以蔬菜工厂化育苗的实施与推广为切入点,在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的蔬菜工厂化育苗技术和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蔬菜工厂化育苗的现实情况,以相关的理论研究和定性定量分析为基础,以蔬菜工厂化育苗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为目的,综合运用各种研究分析方法和手段,分析了在我国实施蔬菜工厂化育苗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对蔬菜工厂化育苗的智能管理和技术、经济、社会等综合评价方面开展了研究和探索。以瓜类蔬菜为研究对象,根据移钵技术要求,基于现代计算机视觉技术,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农业专家的实践经验,开展了蔬菜工厂化育苗的智能化管理系统研究。通过对智能温室控制系统的系统构成和工作原理,包括系统组成结构、系统功能模块设计和温室环境因子数据库的设计及实现的分析研究,确定了温室环境因子的控制策略,进行了智能温室环境管理系统的设计。为了快速、准确地获取蔬菜秧苗的图像数字化信息,提出了将蔬菜秧苗的形态、颜色、大小三个特征量与秧苗健康度相关联的设计理念,并基于此确定了健康苗标准,建立了健康苗识别模型、判别准则,以及健康苗识别批量处理和健康苗识别标准数据库的设计与实现。运用技术经济分析的基本理论,从技术上的先进性、经济上的合理性、生产上的可行性对蔬菜育苗工厂开展了技术分析与经济评价,构建了较为完整的技术经济评价体系。从蔬菜育苗温室设施设备、育苗穴盘的选择,到蔬菜健康秧苗识别、蔬菜秧苗的销售和包装运输的分析研究,以黄瓜工厂化穴盘育苗为个案,系统地分析研究了育苗过程的技术问题和管理问题,确立了蔬菜工厂化育苗的生产工艺流程,明晰了蔬菜工厂化育苗的技术要点。通过对育苗工厂厂址的选择、投入产出情况和生产组织运行过程的分析研究,构建了蔬菜工厂化育苗的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围绕农业产业化、集约化、现代化的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等问题,开展了蔬菜工厂化育苗的社会效果分析与评价。通过对我国实施、推广蔬菜工厂化育苗的深入调查、分析,明晰了实施蔬菜工厂化育苗不仅可以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增加农民收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而且在推进中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转变、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具有重要的作用。提出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应采取向外转移和就地吸纳并重的思路,通过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农业现代化建设来提高劳动者素质,增强蔬菜种植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避免农民工大量涌入城镇给城镇公共设施带来的过重负担,缓解城镇就业压力。通过对吉林省蔬菜产业现状与发展、蔬菜秧苗市场需求的个案分析研究,为缓解吉林省蔬菜季节性生产和均衡性供应的矛盾,结合吉林省百万亩棚膜蔬菜产业发展规划,提出了吉林省蔬菜产业的发展与工厂化育苗企业建立的对策建议。蔬菜工厂化育苗在我国作为科技含量高、专业化、集约化程度高的新兴产业,为了高效、有序地推广实施蔬菜工厂化育苗,推动蔬菜产业专业化、集约化、规模化发展,更好地解决市场经济条件下小生产与大市场、大流通的矛盾,改变传统的蔬菜生产经营方式,充分发挥育苗工厂培育的优质、高产秧苗的作用。运用经济学、管理学等相关理论,对蔬菜育苗工厂的合理布局、蔬菜秧苗品牌的培育、蔬菜育苗的技术开发与服务、蔬菜秧苗营销体系的建立、与育苗企业相配套产业的发展、从业人员整体素质的提高等方面,进行了科学的分析和论证,构建了较为完善的实施蔬菜工厂化育苗的保障体系。
刘权政[8](2010)在《当代中国农民经济利益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三农”问题,之所以成为问题,是因为有一个共同的“弱”字,即农业是弱质产业,农民是弱势群体,农村是弱势地域。“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的经济利益问题,关注农民经济利益、研究农民经济利益、实现农民经济利益,不仅是解决农民问题的前提,也是最终解决农业问题、农村问题的前提。农民经济利益不仅是农民自身的利益,而且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利益。农民经济利益能否实现、能否提高,事关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党的执政地位,国家的稳定和长治久安。建国以来,农民经济利益的实现和提高经历了曲折的过程,但基本上是不断提高的态势。改革开放以前为缓慢增长阶段,以后为快速增长阶段。但随着工业化、现代化步伐的加快,市场经济体制的强力推进和农产品供求关系的变化,现阶段农民经济利益的实现遇到越来越多的挑战。农业相对于工业的边缘化,农村相对于城市的边缘化,农民相对于市民的边缘化,三个边缘化叠加导致农民阶层整体上经济利益被边缘化。农民阶层成为社会数量最为庞大的弱势群体,纯农户、农民工、失地农民则是最典型的代表。本文以当代中国农民经济利益作为研究对象,其实质是如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背景下实现农民的经济利益。本文认为:第一,增加农民收入是维护农民经济利益必先破解的难题。从经济运行角度分析,影响农民收入增长深层次的制约因素有三个:其一,农产品需求制约越来越明显,来自农业的收入减少。其二,由于工农业技术水平的差异,工农业劳动生产率差距拉大,更使农民增收的难度加大。其三,农村富余劳动力在非农产业就业的难度增大。第二,家庭承包经营制是确保农民经济利益的制度基石。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实质就是通过给农民土地以维护农民的经济利益,为农民提供了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它是稳定农村社会与农民心理最低防线的基石。土地的家庭承包经营,具有土地所有权的分享性质。正因为这种土地承包权具有有限所有权的性质,所以必须长期保持稳定,不能随意变更。同时,稳定土地承包关系,允许农户在承包期内可以转让、出租、入股和继承土地经营权。一方面,满足了农民对土地的特殊眷恋之情,实现了土地的社会福利和生活保障的职能;另一方面,又可以使农民通过土地流转在经济上得到补偿,使转移别业的农户能放心地让出土地,为建立土地流转机制打下了基础。第三,发展现代农业是维护农民经济利益的经济基础。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民纯收入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对应关系,依据世界农业发展的规律及目前面临新的国际国内农业形势,维护农民经济利益就必须把现代农业作为中国农业发展的目标。第四,推行惠农政策是实现农民经济利益的政策保证。健全农业补贴政策体系的最终目标是维护我国农民的经济利益,具体途径是通过农业补贴政策的推行增强我国农业的竞争力,辅之以对农业生产者实行适度的收入援助政策。第五,提高农民现代素质、推进农民顺利就业是保障农民经济利益的最终途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现了世界近代以来大国发展史上从未有过的持续30年均增长速度接近10%的高速发展。经济总量由世界第10位跃升为世界第3位。所有这些成就都为农民经济利益的实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使我国从总体上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乡村的经济实力。早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胡锦涛同志就提出了“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提出了新阶段解决“三农”问题的指导思想,为我国在新形势下形成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机制定下了基调。这样以来,制约农民经济利益实现的根本原因也在慢慢地发生变化,由落后的社会生产力逐步演变为,“二元结构”背景下农民现代素质缺失导致的就业不足。综合分析现阶段我国农民的经济利益问题,从政治角度看,其实就是权利问题;从文化角度看,其实就是素质问题;从社会角度看,其实就是公正问题。相应的对策选择应该是,从注重技术层面的治理转换到着重制度层面的综合改革。为此,除了继续增强减负增收政策的执行力度外,更重要的是要在思想观念上为农民树立科学公正的利益观,从改变二元结构以改变农民的权利地位入手,从保护弱势群体的社会公义出发,深化改革,彻底废除歧视和限制农民选择范围的外部制度条件,以提高农民现代素质推进农民顺利就业作为最终途径。从根本上拆除二元体制及制度藩篱,为农民经济利益的实现和提高提供一个公平的制度环境、竞争环境和社会环境。
王宏兴[9](2009)在《绥化市农民收入变化态势及增收对策建议》文中认为农民问题是“三农”问题的核心,而农民问题的关键是提高农民收入,农民收入是综合反映农村经济发展成果的重要指标,是衡量农民生活水平的主要标志。农民收入问题直接关系到我国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方针的贯彻落实,直接关系到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快慢,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能否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直接关系到农村社会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所以说,提高农民收入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点。绥化市总人口558万,其中72.9%是农业人口。这样一个农业大市,既要千方百计增加绥化市的农民收入,又要下大力气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因此,研究其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历程,对于探索粮食主产区农民收入的稳定增加、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意义。论文依据黑龙江省统计资料和绥化市统计资料,通过对绥化市农民收入变化态势的深入分析,找寻影响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提出绥化市农民增收的对策建议,为未来绥化市农村、农业发展找准方向,进而为粮食主产区的农民增收提供参考。论文主要采用了共性分析和个性分析、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实证分析与规范研究的研究方法。本文对绥化市一系列农民收入的相关统计数字进行研究发现:绥化市农民收入绝对水平偏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渐扩大,传统农业收入比重有所回升,劳动报酬性收入对农民收入的贡献率逐年增长。影响绥化市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在农业结构不合理、农产品市场价格低迷、剩余劳动力转移难、农业和农村投入不足、农业科技水平低、农民素质不高等诸多制约环节中,最主要的制约因素是农业结构调整缓慢,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农业效益低下。农业结构的不合理导致农民收入结构不合理,使农民收入增长缓慢。针对影响绥化市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本文提出农民增收的对策建议:绥化市做为粮食主产区的中心,农民收入要想得到根本性的改变,仍需从农业自身内部挖掘:应充分发挥粮食主产区的地缘优势,拓宽高效作物领域,优化作物品种结构;应对农业进行区域结构、产业结构调整,突出区域特色,从本地区各资源的实际和市场的需要出发,发展相应的产业和产品,实现区域化布局、专业化分工、规模化生产。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立足区位优势,构筑主导产业,稳定粮食和其它农产品的综合生产能力,增加粮食产品的附加值,加快畜牧业的发展,实现过腹增值,延长产业链条;增加农产品的技术含量,引进先进的种养殖技术,加强农业标准化科技示范区建设,在产、加、销的各个环节加大技术投入,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使农村丰富的劳动力资源转化成劳动力资本,以减少农民的办法富裕农民,从而全面提高绥化市农民的收入水平。
鞠卫平[10](2007)在《江苏省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创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我国农业正面临发达国家现代农业的竞争和挑战。现代农业是以农业机械化生产为主要标志,而我国农业正处于半现代化的生产阶段,也就是机械化生产与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并存的阶段。如何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步伐,农业机械化服务体制的改革是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而农机社会化服务模式,是符合我国农村实际情况而且又能解决农业机械化生产的重大制度创新。但我国的农机社会化服务模式是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自发产生的,存在较多的局限性,同时也缺乏一定的理论指导。论文结合江苏省农村的实际情况,对江苏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完善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和研究。首先,论文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运用比较分析法,通过分析后发达国家在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运作模式的发展进程中的成功经验,找出了其中一些对我省乃至我国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具有借鉴意义的经验。其次,论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国内和江苏省农机社会化服务的现状和在发展过程中取得的成功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并试构建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对江苏省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进行了实证分析,找出提升江苏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的因素,为发展江苏农机社会化服务提供一定的理论思路。最后,论文就制度建设、组织体系建设、服务管理等领域对构建江苏省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二、发展农业机械化 推进农业“三增”——赴吉林省榆树市弓棚镇的调研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发展农业机械化 推进农业“三增”——赴吉林省榆树市弓棚镇的调研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吉林省中部旱区耕作模式调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意义 |
1.3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现状 |
1.3.2 国内现状 |
1.4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吉林省中部旱区农业生产现状分析 |
2.1 吉林省中部地区基本情况 |
2.1.1 地理及气候资源 |
2.1.2 土壤类型 |
2.1.3 水资源 |
2.1.4 农用土地资源 |
2.1.5 农业基本情况 |
2.2 吉林省中部旱区耕作方法概况 |
2.2.1 翻耕耕作模式的内容及特点 |
2.2.2 旋耕耕作模式的内容及特点 |
2.2.3 松耕耕作模式的内容及特点 |
2.2.4 免耕耕作模式的内容及特点 |
2.2.5 少耕耕作模式的内容及特点 |
2.3 吉林省中部旱区主要耕作模式 |
2.3.1 传统农作 |
2.3.2 常规均匀垄作模式 |
2.3.3 宽窄行垄作模式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吉林省中部旱区主要耕作模式调研分析 |
3.1 研究地区和分析方法 |
3.1.1 四平梨树县基本情况 |
3.1.2 榆树市弓棚镇基本情况 |
3.1.3 分析方法 |
3.2 不同耕作模式对土壤物理化性质的影响的对比分析 |
3.2.1 土壤硬度 |
3.2.2 土壤容重 |
3.2.3 土壤持水量 |
3.2.4 土壤有机质含量 |
3.3 不同耕作模式下效益分析 |
3.3.1 三种耕作方法使用的机具对照 |
3.3.2 效益比较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吉林省中部地区耕作模式主要问题与建议 |
4.1 传统耕作模式存在的问题 |
4.1.1 形成厚而坚固的犁底层 |
4.1.2 水土流失严重 |
4.1.3 有机质变少,土壤肥力下降 |
4.1.4 生产成本高 |
4.2 保护性耕作模式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
4.2.1 农户对保护性耕作的认识度不高,难以接受新鲜事物 |
4.2.2 缺乏保护性耕作区域性规划 |
4.2.3 配套农机具问题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2)吉林省松辽平原玉米带生态补偿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
绪论 1.1 |
研究背景 1.2 |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
文献评述 1.4 |
生态补偿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1.5 |
研究目标与研究思路 1.6 |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7 |
本文创新之处 1.8 |
本文不足之处 第二章 |
吉林省松辽平原玉米带的农业地位 2.1 |
吉林省松辽平原玉米带的形成与发展 2.2 |
吉林省松辽平原玉米带的农牧结构 2.3 |
吉林省松辽平原玉米带农业的重要性 第三章 |
吉林省松辽平原玉米带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 3.1 |
松辽平原玉米带作物种植结构与生态环境问题 3.2 |
松辽平原玉米带土壤耕作方式与生态环境问题 3.3 |
松辽平原玉米带玉米秸秆利用与生态环境问题 3.4 |
松辽平原玉米带肥料施用与生态环境问题 3.5 |
松辽平原玉米带农业面源污染与生态环境问题 3.6 |
松辽平原玉米带地下水超采与生态环境问题 第四章 |
吉林省松辽平原玉米带生态环境问题影响因素分析 4.1 |
松辽平原玉米带作物种植结构不合理的影响因素分析 4.2 |
松辽平原玉米带土壤耕作方式不合理的影响因素分析 4.3 |
松辽平原玉米带玉米秸秆综合利用不合理的影响因素分析 4.4 |
松辽平原玉米带肥料施用不合理的影响因素分析 4.5 |
松辽平原玉米带农业面源污染的影响因素分析 4.6 |
松辽平原玉米带地下水水位下降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五章 |
吉林省松辽平原玉米带现行生态补偿措施及效果分析 5.1 |
松辽平原玉米带作物结构优化措施及效果分析 5.2 |
松辽平原玉米带土壤耕作方式优化措施及效果分析 5.3 |
松辽平原玉米带玉米秸秆综合利用优化措施及效果分析 5.4 |
松辽平原玉米带肥料施用优化措施及效果分析 5.5 |
松辽平原玉米带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措施及效果分析 5.6 |
松辽平原玉米带地下水资源合理利用措施及效果分析 第六章 |
吉林省松辽平原玉米带生态补偿影响因素分析 6.1 |
松辽平原玉米带生态补偿的影响机理分析 6.2 |
松辽平原玉米带农户生态补偿行为的内涵和表现 6.3 |
松辽平原玉米带农户生态补偿行为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6.4 |
松辽平原玉米带农户生态补偿行为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第七章 |
吉林省松辽平原玉米带生态补偿制度框架与保障措施 7.1 |
建立松辽平原玉米带农地生态补偿制度框架 7.2 |
松辽平原玉米带农地生态补偿制度的保障措施 第八章 |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8.1 |
研究结论 8.2 |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
(3)榆树市农村居家养老服务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弓棚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居家养老 |
2.1.2 居家养老服务 |
2.1.3 农村居家养老服务 |
2.2 理论基础 |
2.2.1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
2.2.2 福利多元理论 |
2.2.3 社会嵌入理论 |
第三章 榆树市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现状 |
3.1 农村居家养老服务调查设计 |
3.2 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现状 |
3.2.1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
3.2.2 服务现状 |
第四章 榆树市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的问题分析 |
4.1 农村居家养老服务资金匮乏 |
4.1.1 资金筹措渠道单一 |
4.1.2 社会资金参与程度低 |
4.2 农村居家养老专业服务人才匮乏 |
4.2.1 养老服务队伍素质不高 |
4.2.2 综合服务水平较低 |
4.3 农村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滞后 |
4.3.1 服务设施薄弱 |
4.3.2 设施利用效率低 |
4.4 精神养老重视程度低 |
4.4.1 忽略精神慰藉 |
4.4.2 缺少情感沟通 |
4.5 医疗设施及服务欠缺 |
4.5.1 医疗条件简陋 |
4.5.2 医疗服务水平低 |
第五章 解决榆树市农村居家养老服务问题的对策 |
5.1 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拓宽筹资渠道 |
5.1.1 设立养老服务专项资金 |
5.1.2 社会资金多元参与 |
5.2 加强养老服务人员培训,提高服务队伍素质 |
5.2.1 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 |
5.2.2 为村民志愿者提供培训机会 |
5.3 整合村集体公共资源,提高设施利用率 |
5.3.1 充分利用现有服务设施 |
5.3.2 根据需要新建服务设施 |
5.4 满足老年人的精神需求,加强情感沟通 |
5.4.1 加强与老年人的情感交流 |
5.4.2 丰富文化娱乐生活 |
5.5 依托卫生机构,完善医疗服务内容 |
5.5.1 与乡镇卫生机构建立合作关系 |
5.5.2 充分发挥村卫生所服务功能 |
第六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调查问卷 |
附录2访谈提纲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4)绥化市农业结构调整对农民增收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3.1 具体研究问题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绥化市农民收入的实证分析 |
2.1 绥化市农业概况 |
2.2 绥化市农民收入的变化规律 |
2.3 绥化市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变化分析 |
2.3.1 城市居民收入增长情况 |
2.3.2 农村居民收入增长情况 |
2.3.3 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差距明显 |
2.3.4 黑龙江省与绥化市居民收入同期平均水平比较 |
2.4 绥化市农民人均纯收入来源结构分析 |
第三章 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成因及制约因素 |
3.1 管理体制不合理影响农民收入 |
3.2 农业生产结构调整与食品消费结构不协调影响农民收入 |
3.3 自然条件制约农业经济的发展影响农民收入 |
3.4 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机会的影响农民收入 |
3.5 资金短缺严重制约农业和农村经济增长影响农民收入 |
3.6 农民自身素质影响农民收入 |
第四章 绥化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 |
4.1 种植业结构调整 |
4.1.1 拓宽高效作物领域 |
4.1.2 优化作物品种结构 |
4.2 畜牧业结构调整 |
4.3 农产品加工业结构调整 |
4.3.1 玉米产业 |
4.3.2 大豆产业 |
4.3.3 水稻产业 |
4.3.4 亚麻产业 |
4.3.5 马铃薯产业 |
4.3.6 乳品产业 |
4.3.7 肉类加工产业 |
第五章 提高绥化市农民收入的几项措施 |
5.1 农业区域结构调整 |
5.2 农业内部产业结构调整 |
5.3 农业技术结构调整 |
5.4 农业社会结构调整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5)中国共产党在农村基层执政基础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三、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
四、基本研究思路、框架与研究方法 |
五、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创新之处和可预期的创新性成果 |
第一章 党在农村执政基础的基本理论分析 |
一、无产阶级政党执政基础的相关理论 |
二、政治合法性探源 |
三、党在农村执政基础的基本内涵 |
四、中国共产党农村执政基础的构成 |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在农村执政基础的历史性变化 |
一、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
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
三、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
第三章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农村执政基础建设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
一、经济全球化对党在农村执政基础建设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
二、国内阶级结构的新变化对党在农村执政基础建设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
三、党的自身情况的新变化对党在农村执政基础建设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
四、榆树在加强和巩固党在农村执政基础建设方面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
第四章 中国共产党在农村执政的经验与启示 |
一、对加强和巩固党的农村执政基础建设的指导意义 |
二、党在农村执政的经验 |
三、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五点重要启示 |
四、对榆树市加强和巩固农村执政基础的启示 |
第五章 中国共产党在农村执政基础的个案分析 |
一、陕甘宁边区党的农村执政基础建设概况 |
二、晋察冀及其他革命老区党的农村执政基础建设概况 |
第六章 进一步巩固中国共产党在农村执政基础建设的基本构想 |
一、新时期加强党的执政基础建设的基本思想 |
二、新时期加强党在农村基层执政基础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
三、榆树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基本经验 |
四、加强党在农村执政基础建设的基本情况和基本构想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6)吉林省中部旱区农业机械化经营管理模式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历程 |
1.3 国内外农业机械化经营管理的现状 |
1.3.1 国外农业机械化经营管理的现状 |
1.3.2 国内农业机械化经营管理的现状 |
1.4 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面临的新机遇 |
第二章 吉林省农业机械化经营管理模式发展历程与现状 |
2.1 吉林省农业机械化发展历程 |
2.1.1 国有经营时期(1949-1957) |
2.1.2 集体经营时期(1968-1977) |
2.1.3 农户自主经营时期(1979年以来) |
2.1.4 农机大户 |
2.1.5 农机合作社 |
2.1.6 农机协会 |
2.2 吉林省中部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 |
第三章 吉林省各地区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的研究 |
3.1 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
3.2 指标体系的设置 |
3.3 评价指标的计算 |
3.4 指标的标准化处理 |
3.5 评价方法 |
3.6 吉林省各地区农业机械化水平的研究 |
第四章 吉林省中部旱区农机化经营管理模式的研究 |
4.1 标准化处理 |
4.2 因子分析 |
4.3 分析结果 |
4.4 小结 |
第五章 吉林省中部旱区实行农机合作社经营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
5.1 土地流转面积不足 |
5.2 配备人员整体素质较低 |
5.3 经营管理不规范 |
5.4 政府扶持力度有待加强,农户认识程度不高 |
5.5 农机合作社服务范围窄,缺乏长效机制和发展后劲 |
5.6 农机具使用寿命短,售后服务水平不高 |
第六章 促进吉林省中部旱区农机合作社发展的对策和意见 |
6.1 增加土地流转面积,实现土地规模化经营 |
6.2 提高合作社人员整体素质 |
6.3 规范农机合作社经营管理 |
6.4 大力宣传农机合作社,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
6.5 实施项目带动增强农机服务功能 |
6.6 规范农机售后服务 |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蔬菜工厂化育苗的智能管理与综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的背景 |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蔬菜工厂化育苗技术研究与应用概况 |
1.2.1 国外蔬菜工厂化育苗技术研究与应用 |
1.2.2 国内蔬菜工厂化育苗技术研究与应用 |
1.2.3 蔬菜工厂化育苗的发展趋势 |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方法 |
1.3.1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结构 |
1.3.2 研究的技术路线 |
1.3.3 研究的基本方法 |
第2章 我国实施蔬菜工厂化育苗分析 |
2.1 蔬菜工厂化育苗的概念和特点 |
2.1.1 蔬菜工厂化育苗的基本内涵 |
2.1.2 蔬菜工厂化育苗的特点 |
2.2 实施蔬菜工厂化育苗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2.2.1 实施蔬菜工厂化育苗的必要性 |
2.2.2 实施蔬菜工厂化育苗的可行性 |
2.3 现阶段实施蔬菜工厂化育苗存在的困难 |
第3章 蔬菜工厂化育苗的智能化管理系统研究 |
3.1 蔬菜工厂化育苗的管理系统框架 |
3.2 温室环境管理系统研究 |
3.2.1 影响温室环境的主要因子分析 |
3.2.2 温室环境因子的监测 |
3.2.3 温室环境因子的控制策略 |
3.2.4 智能温室环境管理系统的设计 |
3.3 健康苗管理系统研究 |
3.3.1 健康苗管理概述 |
3.3.2 健康苗标准的确定 |
3.3.3 健康苗识别技术研究 |
3.3.4 健康苗判别准则的建立 |
3.3.5 健康苗识别标准数据库的设计 |
第4章 蔬菜工厂化育苗的技术经济分析与评价 |
4.1 技术经济效果分析评价的基本原理 |
4.1.1 技术与经济的关系 |
4.1.2 经济效果与经济效益 |
4.1.3 技术经济分析的指标体系 |
4.1.4 技术经济分析的基本原则 |
4.2 蔬菜工厂化育苗的技术分析 |
4.2.1 蔬菜工厂化育苗流程 |
4.2.2 蔬菜工厂化育苗技术要点 |
4.2.3 黄瓜工厂化穴盘育苗技术要点 |
4.3 蔬菜工厂化育苗的经济分析与评价 |
4.3.1 蔬菜育苗工厂厂址的选择 |
4.3.2 蔬菜秧苗生产的成本构成分析 |
4.3.3 蔬菜秧苗的销售收入分析 |
4.3.4 蔬菜秧苗生产计划的编制 |
4.3.5 蔬菜工厂化育苗的经济评价 |
第5章 蔬菜工厂化育苗的社会效果分析与评价 |
5.1 蔬菜工厂化育苗可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增加农民收入 |
5.1.1 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 |
5.1.2 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
5.1.3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 |
5.2 蔬菜工厂化育苗可以推进中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转变 |
5.2.1 二元经济理论 |
5.2.2 中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分析 |
5.2.3 改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 |
5.3 蔬菜工厂化育苗可以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
5.3.1 产业及其特点 |
5.3.2 农业现代化进程中遇到的困难 |
5.3.3 工厂化育苗与蔬菜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
第6章 吉林省实施蔬菜工厂化育苗的分析研究 |
6.1 吉林省蔬菜种植与需求状况分析 |
6.1.1 吉林省蔬菜产业的现状 |
6.1.2 吉林省蔬菜供求分析 |
6.2 吉林省蔬菜工厂化秧苗市场分析 |
6.3 吉林省蔬菜产业的发展与工厂化育苗企业的建立 |
第7章 蔬菜工厂化育苗的保障体系研究 |
7.1 加强政策引导,科学合理规划布局 |
7.1.1 加大力度,引导农民转变传统的种植观念 |
7.1.2 科学规划秧苗生产中心基地的布局 |
7.1.3 提高秧苗生产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水平 |
7.2 培育秧苗生产的龙头企业,实施品牌战略 |
7.2.1 培育秧苗生产龙头企业,实现规模化生产 |
7.2.2 综合利用区域资源优势,实施品牌战略 |
7.2.3 建立现代农业企业制度,完善运行机制 |
7.3 实施"产学研"合作,加强技术研究与服务 |
7.3.1 加强工厂化育苗技术的研究和标准的制定 |
7.3.2 加强育苗技术科技成果的转化 |
7.3.3 增强科技服务的力度 |
7.4 树立现代营销理念,实现商品化运营 |
7.4.1 以市场为核心,建立起秧苗管理和营销体系 |
7.4.2 以市场为载体,加强秧苗基地与蔬菜种植户的对接 |
7.4.3 大力发展订单农业 |
7.5 推动工厂化育苗相关配套产业的发展 |
7.5.1 蔬菜育苗产业对上游产业的影响 |
7.5.2 蔬菜育苗产业对下游产业的影响 |
7.5.3 蔬菜育苗产业的发展对中介服务机构的影响 |
7.6 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人员的整体素质 |
第8章 论文总结 |
8.1 全文总结 |
8.2 创新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学习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导师简介 |
(8)当代中国农民经济利益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选题依据 |
1.3 研究动态综述 |
1.3.1 国内研究动态 |
1.3.2 国外研究动态 |
1.3.3 国内外研究动态评述 |
1.4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1.5 预期结果 |
1.6 论文的可能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农民经济利益的理论分析 |
2.1 农民的传统观念与思想 |
2.1.1 农民的性格特征 |
2.1.2 农民的心理特征 |
2.1.3 农民的行为特征 |
2.2 社会转型时期农民观念的变迁 |
2.2.1 经济理性明显增强 |
2.2.2 价值观念正在转变 |
2.2.3 制约传统观念变迁的因素 |
2.3 农民经济利益的科学内涵 |
2.3.1 农民经济利益的界定 |
2.3.2 农民经济利益的特点 |
2.3.3 影响农民经济利益实现的因素 |
第三章 维护农民经济利益的原则与思路 |
3.1 农民经济利益的现状分析 |
3.1.1 农民经济利益的现状 |
3.1.2 农民经济利益受损原因 |
3.1.3 维护农民经济利益关系国家长治久安 |
3.2 维护农民经济利益的原则 |
3.2.1 农业基础地位不可动摇原则 |
3.2.2 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的原则 |
3.2.3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原则 |
3.3 实现农民经济利益的思路 |
3.3.1 农村社会稳定是前提 |
3.3.2 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 |
3.3.3 保护土地权益是根本 |
第四章 增加收入是维护农民经济利益必先破解的难题 |
4.1 农民增收的理论基础 |
4.1.1 资源禀赋论 |
4.1.2 公共产品性质论 |
4.1.3 人力资本约束下的产业空洞论 |
4.2 农民增收的市场载体建设 |
4.2.1 组建合作经济组织的原则 |
4.2.2 健全合作经济组织的政策 |
4.2.3 完善合作经济组织的法律 |
4.3 农民增收的制度创新 |
4.3.1 生产经营制度创新 |
4.3.2 财税分配制度创新 |
4.3.3 价格运行机制创新 |
第五章 家庭承包经营是维护农民经济利益的制度基石 |
5.1 家庭承包经营制是适合国情的土地制度 |
5.1.1 家庭承包经营是农村土地政策的基础 |
5.1.2 家庭承包经营需要完善与创新 |
5.1.3 土地流转会促进家庭承包经营的稳定 |
5.1.4 关于土地流转的案例分析 |
5.2 集约经营是土地资源利用的必然趋势 |
5.2.1 土地集约经营及其评价标准 |
5.2.2 加速土地流转的必要性分析 |
5.2.3 土地集约化经营的绩效分析 |
5.3 推进农村土地集约经营的途径 |
5.3.1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现状 |
5.3.2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制约因素 |
5.3.3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基本途径 |
第六章 现代农业是维护农民经济利益的经济基础 |
6.1 中国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
6.1.1 现代农业的内涵 |
6.1.2 现代农业的类型 |
6.1.3 现代农业的意义 |
6.1.4 传统农业区发展现代农业的调研 |
6.2 以高科技为基础的企业生产体系 |
6.2.1 现代农业的支撑体系 |
6.2.2 现代农业的基本保障 |
6.2.3 现代农业的必然要求 |
6.3 中国发展现代农业的路径选择 |
6.3.1 发展现代农业的制约因素 |
6.3.2 发展现代农业的有利条件 |
6.3.3 发展现代农业的对策建议 |
第七章 惠农措施是维护农民经济利益的政策保证 |
7.1 现行惠农政策亟待完善 |
7.1.1 部分政策缺乏可操作性 |
7.1.2 农业补贴资金投入不足 |
7.1.3 监管不力使政策屡遭扭曲 |
7.2 健全农业补贴政策体系 |
7.2.1 明确目标提高标准 |
7.2.2 扩大范围完善办法 |
7.2.3 健全机制增强监督 |
7.3 以维护现实利益为契机加大惠农力度 |
7.3.1 建立合理的土地征用制度 |
7.3.2 健全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机制 |
7.3.3 建立失地农民的培训就业机制 |
第八章 提高素质推进就业是解决农民经济利益的最终途径 |
8.1 农民现代素质的现状 |
8.1.1 科学文化知识匮乏 |
8.1.2 职业技能素质低下 |
8.1.3 经营管理素质欠缺 |
8.2 农民现代素质缺失的原因 |
8.2.1 社会原因:根深蒂固的二元结构 |
8.2.2 历史原因:千年积累的保守心理 |
8.2.3 制度原因:普遍滞后的科技培训 |
8.3 农民现代素质培育的途径 |
8.3.1 树立现代社会理念 |
8.3.2 加强科学技术素质 |
8.3.3 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
8.4 推进农民就业的对策建议 |
8.4.1 加强促进农民就业的宏观环境建设 |
8.4.2 培育城乡一体化劳动力市场体系 |
8.4.3 加强农民就业能力建设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绥化市农民收入变化态势及增收对策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提出的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前言 |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分析方法 |
1.4.1 共性分析和个性分析 |
1.4.2 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 |
1.4.3 实证分析与规范研究 |
第二章 绥化市农民收入变化态势分析 |
2.1 绥化市农业概况 |
2.2 绥化市农民收入的变化及特征 |
2.2.1 低水平快速增长阶段 |
2.2.2 高速增长阶段 |
2.2.3 平稳增长阶段 |
2.2.4 下滑回落阶段 |
2.2.5 滞涨性恢复性增长阶段 |
2.3 绥化市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变化分析 |
2.3.1 城市居民收入高速增长 |
2.3.2 农村居民收入中高速增长 |
2.3.3 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差距逐步拉大 |
2.3.4 与黑龙江省同期平均水平比较 |
2.4 农民人均纯收入来源结构考察 |
2.4.1 传统农业收入比重有所回升 |
2.4.2 劳务收入比重快速上升 |
2.5 绥化市农村居民收入地区结构考察 |
第三章 影响绥化市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分析 |
3.1 结构性因素 |
3.2 素质性因素 |
3.3 市场性因素 |
3.4 灾害性因素 |
3.5 闲置性因素 |
第四章 绥化市农民增收的对策与建议 |
4.1 农业区域结构调整 |
4.2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
4.2.1 种植业结构调整 |
4.2.2 畜牧业结构调整 |
4.2.3 农产品加工业结构调整 |
4.3 增强农业科技含量 |
4.4 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江苏省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1.2 农机社会化服务理论概述 |
1.2.1 对农机社会化服务的界定 |
1.2.2 发达国家或地区农机社会化服务现状概述 |
1.2.2 国内农机社会化服务现状概述 |
1.2.3 江苏省农机社会化服务现状概述 |
1.3 论文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第二章 后发达国家或地区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比较分析 |
2.1 韩国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运作模式 |
2.1.1 劳动力转移和老龄化为农机合作组织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 |
2.1.2 设有完整的农业行政管理机构 |
2.1.3 完善的农机合作组织 |
2.1.4 完善的农业机械化发展扶持政策 |
2.2 日本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运作模式 |
2.2.1 日本农业机械化发展概况 |
2.2.2 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的主要特点 |
2.2.3 日本促进农机社会化服务的主要措施 |
2.3 中国台湾省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运作模式 |
2.3.1 农业已经实现了全程机械化 |
2.3.2 积极扶持农业机械化发展 |
2.3.3 大力辅导成立代耕中心,促进农机合作共享 |
2.4 后发达国家或地区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的特点和启示 |
2.4.1 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
2.4.2 农业合作组织发展的特点与经验 |
2.4.3 后发达国家发展农机社会化服务的启示 |
第三章 我国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运作模式变迁 |
3.1 我国农机社会化服务的发展历程 |
3.1.1 农机社会化服务开创了新形势下农机经营的新模式 |
3.1.2 农机社会化服务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提高 |
3.1.3 农机社会化服务提高了农业生产要素的市场化水平 |
3.1.4 农机社会化服务使农机制造行业迅速发展 |
3.2 目前我国农机社会化服务现状分析 |
3.2.1 农机服务组织经营规模小,市场经济观念不强 |
3.2.2 农机社会化服务契约制度不健全 |
3.2.3 政策脱节,主管部门职责难尽,使中介人(组织)缺少 |
3.2.4 服务组织不完善 |
3.2.5 市场问题制约农机社会化服务的发展 |
3.2.6 联合收割机的质量、售后服务等方面问题突出 |
3.2.7 我国目前农机经营组织现状分析 |
3.3 江苏省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体系现状 |
3.3.1 江苏省基层农机服务组织现状 |
3.3.2 农机社会化服务具体组织形式 |
3.3.3 农机社会化服务中介——经纪人 |
3.3.4 农机协会初步形成网络 |
3.3.5 江苏省农机社会化服务发展趋势 |
第四章 江苏省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研究 |
4.1 农机社会化服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和假设 |
4.1.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4.1.2 指标体系构建假设 |
4.2 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2.1 层次分析法 |
4.2.2 指标设置 |
4.2.3 对江苏省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的定量研究 |
4.3 结论分析 |
第五章 江苏省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构建 |
5.1 发展农机社会化服务的原则 |
5.1.1 对现行农机作业现状的经济性思考 |
5.1.2 制度支持原则 |
5.1.3 社会主义道德的导向原则 |
5.2 江苏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和管理体系建设 |
5.2.1 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体系建设 |
5.2.2 农机社会化服务管理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发展农业机械化 推进农业“三增”——赴吉林省榆树市弓棚镇的调研报告(论文参考文献)
- [1]吉林省中部旱区耕作模式调研分析[D]. 赵义平. 吉林农业大学, 2018(03)
- [2]吉林省松辽平原玉米带生态补偿问题研究[D]. 张彬. 吉林农业大学, 2016(02)
- [3]榆树市农村居家养老服务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弓棚镇为例[D]. 常春辉. 长春工业大学, 2016(08)
- [4]绥化市农业结构调整对农民增收影响的研究[D]. 薛英会.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3(02)
- [5]中国共产党在农村基层执政基础问题研究[D]. 刘彦伟. 东北师范大学, 2011(06)
- [6]吉林省中部旱区农业机械化经营管理模式的研究[D]. 刘博. 吉林农业大学, 2011(12)
- [7]蔬菜工厂化育苗的智能管理与综合评价研究[D]. 赵有生. 吉林大学, 2011(09)
- [8]当代中国农民经济利益问题研究[D]. 刘权政.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0(07)
- [9]绥化市农民收入变化态势及增收对策建议[D]. 王宏兴.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9(10)
- [10]江苏省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创新研究[D]. 鞠卫平. 南京农业大学, 20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