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景山拓宽科技融资渠道

石景山拓宽科技融资渠道

一、石景山为科技融资开辟广阔的渠道(论文文献综述)

陈杨[1](2020)在《杭州九乔创新空间规划设计实践研究》文中提出创新发展逐渐成为新时代下引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在此大背景下,本文以杭州九乔创新空间为例,并尝试归纳出城市创新空间的规划设计框架,为众多创新城市空间发展提供一些针对性的设计参考。全文首先对研究的背景、意义及研究的内容、目标、相关概念理论、方法及框架做全面的介绍,为下文的分析研究夯实理论基础。以实践案例为基础,对创新空间的发展演变进行了详细分析,研究最新发展趋势,提出创新要素的四个维度即城市、产业、企业、人。文章的重点部分是城市创新空间的设计框架。城市创新空间的设计策略以杭州九乔国际数字商贸城为切入点,四个维度由浅入深地进行。城市维度,倡导创新回城的空间发展理念,合理控制容量,构建完善的服务配套设施,营造一个产城融合、复合活力的城市化创新公园。产业维度,遵循产业从初创-成长-成熟的发展规律,构建全周期的产业链生长闭环及共享服务平台,形成高效链接、集群共享的创新生态链条。企业维度,针对大、中、小型创新企业使用需求偏好,定制街坊-地块-建筑单体-户型多级弹性灵活的空间分配模型。人的维度,划分创新工作者和普通住区居民两大群体,着重探究创新人本需求,增加交流密度与浓度,创造工作、娱乐无界限的空间场所。在项目后期交流实践的过程中,得到了专家和政府的宝贵意见,进一步调整完善城市创新空间设计框架。引入城市设计导则运作机制,以图示等方式强化其可读性与目标可预测期性,融入控制性详细规划,从而提高城市设计编制质量,加强城市地区的整体筹划、提升城市品位和特色。

弋桂凤[2](2020)在《中关村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探究》文中指出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吸纳就业,促进技术创新,增强地区经济实力,提升人民生活质量,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工业进入“4.0”时代,创新成为各个国家占领经济发展前沿的重要竞争因素,并成为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的大背景下,科技型中小企业凭借其较高的创新能力迎来了重要发展机遇期,因此,科技型中小企业必须把握机会,克服自身发展局限,充分发挥自身活力,为繁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贡献力量。北京市作为中国的科技创新中心,在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健康发展,提高首都创新能力,推进新旧动能转换等问题上承担着重要责任,而在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解决融资问题是最为关键的一步。我国由于特殊的历史发展背景,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体制尚未健全,融资途径依然存在某些问题亟待解决。本文以中关村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为研究对象,选取中关村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现状为切入点,深入分析目前中关村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主要融资方式及存在的问题,并从企业自身经营管理方式单一,可质押资产不足;金融机构服务理念保守落后,偏好于向发展稳定规模较大的国有企业发放贷款;政府政策操作性不强,且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针对性不足及资本市场发展潜力尚未充分释放等角度思考科技型中小企业存在融资困境的原因。在深入了解相关融资理论的基础上,探讨目前中国的企业、金融机构、政府及资本市场在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举措上存在的不足,并借鉴美国、日本在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及政策支持、法律完善、人才培养等方面的经验。通过灰色关联度模型选取企业知识产权融资,小额信贷,担保机构,孵化器,保险机构等多种指标分析中国资本市场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空间。最后,从科技型中小企业提高自身经营管理,金融机构改变传统观念,政府提出切实有效针对性政策,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等多个角度提出解决中关村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参考性对策,并为解决全国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提供意见。

王杨阳[3](2020)在《中国独角兽企业的创新生态环境研究 ——基于京沪杭深的比较研究》文中认为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中国许多行业都出现了企业爆发式成长的现象,这些爆发式成长的企业能在短时间内抓住机遇,又迅速跃升为“独角兽”企业,他们激发了中国市场的创新活力并逐渐改变着中国的经济形态。通过调查发现京沪杭深独角兽企业的数量一直居于全国前四名,有鉴于此,本文在对生态学理论以及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以京沪杭深独角兽企业的创新生态环境为研究对像,首先从行业、估值分布、所处环境和存在问题等方面分析了中国独角兽企业的发展现状,接着分析了中国独角兽企业的创新形态以及影响其创新发展的因素。其次,总结了独角兽企业创新生态环境的基本构成,设计出可以对独角兽企业创新生态环境进行实证分析的指标体系,通过实证分析和对比研究对京沪杭深四大城市独角兽企业的创新生态环境做了评价,最后为中国其他城市独角兽企业创新生态环境的构建及发展提供了建议。中国独角兽企业大致兴起于2012年,因此选取了 2012年-2017年四个城市的相关指标,从创新主体、创新资源、创新效率以及创新环境上进行了实证分析。通过因子分析和熵值法发现京沪杭深独角兽企业的创新生态环境有以下共同特征:1.完善的创业服务体系;2.丰富且容易获得的创新资源;3.有利于大市场的建立或者本身就有很大的市场;4.拥有浓厚的创新创业文化,允许多次试错,有很强的包容性;5.政府重视独角兽企业的发展,愿意提供政策支持,能够正确认识到独角兽企业背后真实的经济效益。不同在整体的创新能力上,深圳得分最高,上海得分最低,但是上海的创新潜力较强,未来的发展空间最大,深圳次之,这都得益于两个城市开放的对外开放态度。而在经济发展上,北京还是领先于其他三个城市,上海次之,杭州的经济发展还有待提高。从当地政府的角度来看,独角兽企业的创新生态环境建设需要区域新经济发展的支持。坚持企业政府有机结合,利用金融支持、人才吸引补贴,减免税收等政策精准服务独角兽企业,扶持独角兽企业度过发展瓶颈期。而站在独角兽企业自身来看,最重要的就是持续运营和保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薄宏涛[4](2019)在《存量时代下工业遗存更新策略研究 ——以北京首钢园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针对存量时代下工业遗存更新这一热点课题,本研究以国内外工业遗存更新相关理论为基础,结合工业遗存更新实践发展的沿革及现状,分析中外不同法制环境、城市能级、转型动能等背景下呈现的更新实践之异同及该领域的发展趋势。从跨学科的多维度研究视角,集成国内外工业遗存更新领域主要策略并建构我国工业遗存更新实践的实施路线。通过横向更新策略集成与纵向技术实施路线梳理,清晰建构出中国工业遗存更新实践所需要的“道”与“术”的全景认知。研究分析当今工业遗存更新策略的成因机制和解决要素,总结并集成出在工业遗存更新实践中八个维度的主要策略。顺承策略研究,以首钢工业园区更新工程实践为主要实证,阐述其更新选择的策略要点、解决的困难问题、及实施的全景流程,验证策略的落地性。对照国内遗存更新实践环节常见的问题,研究梳理了从宏观政策环境到中观评估设计再到微观实施运管的全流程线索,以前后关联、层层递进的关系阐述了工业遗存更新实施进程涉及的八个阶段的纵向技术流程,为更新实践能动者提供过程引导。结合我国工业遗存更新实践领域现状,对制度环境平台搭建、更新策略选择、产业及实施策略选择三方面主要问题提出了针对性解答思路,以期提供尽可能完善清晰、整体有效的实践指引。为寻求更加理性和恰当的更新方法建言献策。

王儒星[5](2018)在《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智谷科技综合体发展战略研究》文中提出21世纪以来,我国以经济开发区带动产业经济发展的趋势越发凸显,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而科技综合体建设作为开发区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点在于通过一系列创新改革的措施,包括科技企业孵化器、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工程技术中心、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等多功能创新平台建设,为当地经济创新发展创造良好的经营环境。但同时,科技综合体建设同样面临着内部建设和管理以及外部竞争压力等多方面的挑战。如何发挥科技综合体作用,不断引进和培育更多具有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企业发展,促进经济开发区乃至整个地区经济蓬勃向上,对各地方政府产业经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本文主要的研究目的。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智谷科技保持稳步发展,位于开发区内的智谷科技综合体牢牢把握住了开发区的发展机遇,在政府大力支持下,已初具规模,并形成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但是,在当前工业化、信息化、科技化的飞速发展,市场竞争环境变幻莫测,智谷科技综合体在稳步发展的同时也接受着外部环境的挑战。本篇论文研究以智谷科技综合体为例,具体从开发区和科技综合体的内涵出发,并依据战略管理理论、产业集群理论、公共政策评估理论等产业发展和公共管理理论,结合智谷科技综合体发展现状,通过查找文献资料、实地走访考察等方式确定该综合体发展的关键要素,结合智谷科技综合体的内外优势与劣势,运用SWOT分析法对综合体进行分析,建立结果矩阵模型,并以此初步推断智谷科技综合体未来应选择的战略方向—即增长型发展战略,并通过国内外典型案例的比较分析,进一步总结借鉴经验。最后提出了战略定位和战略目标,以及应着重在科技创新战略、产业集聚战略、人才发展战略三个方向上下功夫,并总结了四大工程建设和服务保障措施作为具体的战略实施措施。本文通过对智谷科技综合体发展的研究以及提出的战略措施,能够较好的解决智谷科技综合体如何有效应对外在挑战、克服外在压力、完善自身发展和服务机制、解决自身劣势等方面问题,从而达成研究目标,对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以及本篇课题的研究提供了良好借鉴。

李燕[6](2018)在《中国文化创意产业融资效率的测算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指出作为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中国拥有众多的文化遗产与资源。配合国家经济结构调整战略和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需要,文化创意产业已成为中国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之一。正处于形成期和成长期的中国文化创意产业要想获得长足的发展,既要加强国家产业政策的引导性作用,也要强调要发挥市场在文化金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中国渐进式文化体制改革和金融改革为测算文化创意产业融资效率、检验产业政策和金融发展对文化创意产业融资效率的影响提供了良好的制度背景。有鉴于此,在现实背景、理论分析和文献梳理的基础上,研究从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现有的融资模式和发展现状出发,采用2012年至2016年的相关数据,通过DEABCC模型以及DEA-Malmquist指数方法分别测算了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融资静态和动态效率,并深入分析了二者的时空演变格局。然后,采用Tobit模型进一步分析了产业政策与金融发展对文化创意产业融资效率的影响作用。研究共计七章:第一章为绪论;第二章为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第三章为中国文化金融发展与文化创意产业融资概况;第四章测算了中国文化创意产业融资效率并分析了其时空演变格局;第五章分析了产业政策对文化创意产业融资效率的影响;第六章考察了金融发展对文化创意产业融资效率的影响,并检验了知识产权保护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第七章为本文研究结论、研究局限与展望。研究结论如下:首先,银行贷款是文化创意产业融资的主要来源,政府资金起着积极的引导作用。虽然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已经初步形成了多层次的融资渠道,但文化金融产品与服务的创新仍然不足。其次,采用DEA-BCC模型和DEA-Malmquist指数方法分别测算了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融资静态和动态效率。从中国文化创意产业融资的静态效率来看,测算结果表明,文化创意产业融资效率的总体均值为0.633;分地区来看,东部地区文化创意产业融资效率最高,融资效率均值为0.845;从规模报酬变动情况来看,文化创意产业整体上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分行业来看,文化制造业融资效率最高,融资效率均值为0.504。由文化创意产业融资静态效率的时空演变格局可知,文化创意产业融资效率波动幅度较小,文化制造业与文化批发与零售业的融资效率出现小幅的下降,文化服务业的融资效率稳步上升。从省际空间分布可以看出,融资效率较高的地区仍然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特别是文化制造业。从中国文化创意产业融资的动态效率来看,总体上融资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均值提高了1.6%。从细分行业来看,文化制造业融资全要素生产率有所下降,下降幅度位于0.45%至0.47%之间;文化批发与零售业融资全要素生产率总体上上升0.8%;文化服务业融资全要素生产率总体上增加了19.3%。其中,东部地区文化服务业融资全要素生产率上升了16.1%,中、西部地区分别为9.7%和29.2%。由中国文化创意产业融资动态效率的时空演变格局可知,总体上文化创意产业的动态效率波动幅度较小,但文化服务业在观测期内波动较为明显,并且全要素生产率值呈现出上升的趋势。分地区来看,相较于东部地区,文化创意产业融资各动态效率值在中、西部地区的增长幅度更大。可见,文化创意产业的融资效率在东部地区较高,中、西部地区较低。但从融资效率增长率来看,中、西部地区融资效率增长率高于东部地区。并且,文化服务业融资效率增长最为迅速。再次,研究考察了产业政策对文化创意产业融资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产业政策有助于提升文化创意产业的融资效率。相较于金融政策,财政政策(尤其是财政支出)对文化创意产业融资效率的促进作用更为显着。这一现象存在明显的行业与地区差异:从细分行业来看,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均有助于提升文化服务业的融资效率;分区域分析,东部地区产业政策对文化创意产业融资效率的提升作用较弱。在中、西部地区,产业政策对文化创意产业融资效率的促进作用更为显着。最后,研究分析了金融发展对中国文化创意产业融资效率的影响,并检验了知识产权保护对这种影响关系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金融创新有助于提升文化创意产业的融资效率,金融发展深度与金融发展规模对文化创意产业融资效率的提升作用有待加强,金融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未充分发挥。知识产权保护对金融深化与文化创意产业融资效率关系以及金融规模发展与文化创意产业融资效率关系的正向调节作用十分有限,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提高也不利于金融创新提升文化创意产业的融资效率,且这一现象在文化服务业尤为突出。研究结论支持继续深化中国金融体制改革、加快文化金融创新以及强化适度的知识产权保护,以缓解文化创意产业的融资约束和提高文化创意产业的融资效率,实现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彭媛[7](2017)在《湖南省文化科技融合创新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普及,文化科技融合创新已经成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文化软实力、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形式。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经济竞争形势,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的发展战略。在深入贯彻实施十八大发展战略的背景下,《创新型湖南建设纲要》中也明确提出,将文化科技融合创新工程作为创新型湖南建设九大工程之一。以科技创新引领文化创新,以文化创新推动科技创新,指导湖南文化科技融合创新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融合创新能力、创新平台、创新模式有了长足发展,为区域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深入研究湖南文化科技融合创新,对于转变湖南经济发展方式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文化科技融合创新是一种面向需求的渐进式融合,通过文化科技各要素有效嵌入、耦合形成创新共生体,实现文化的科技化、科技的文化化。运用协同创新理论、竞争优势理论和内生增长理论,探讨文化科技融合创新对于推动企业改革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意义。基于湖南省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问卷调查,对湖南省文化科技融合创新的现状、问题及原因进行系统分析,发现湖南文化科技融合创新的快速发展得益于政府的政策支持、组织协调和资金扶持,但也面临着资金不足、成果转化能力不足、资源共享机制和人才培养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湖南文化科技融合创新出现以上种种问题的原因主要是文化科技融合创新意识不够、激励约束机制和投融资机制不健全。根据问题及原因分析,湖南文化科技融合创新的提升策略可从空间布局、运行机制和保障体系三个方面着手,通过加强区域联动、产业集聚和园区建设来优化文化科技融合创新的空间布局,完善主体统筹协调机制、投融资机制、人才引进与培养机制和成果转化机制以改进文化科技融合创新的运行机制,健全文化科技融合创新的法律保障体系和政策保障体系,从而推动湖南经济社会有序发展。

付丽琴[8](2016)在《电子商务促进中国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研究》文中提出装备制造业是我国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提供生产技术装备,是“生产机器的机器制造业”,产业关联度高,其发展水平和先进程度决定了一国经济发展的现代化程度与国防实力,是实现《中国制造2025》提出的制造强国战略的重要载体。但是当前我国装备制造业存在“高端失守、低端混战”的问题,一方面大部分高端设备和关键部件依靠进口,经济安全与国防安全没有保障,另一方面低端设备产能过剩,库存居于高位,陷入价格战的恶性竞争,利润空间越来越小。与此同时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环境日益严峻,不仅面临美国等发达国家“再工业化”战略和发展中国家崛起的双重挤压,同时也受到人民币汇率上升、劳动力成本上升、国际原油价格上涨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研究我国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当前电子商务已成为我国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新趋势,出现一些装备制造业电子商务示范企业,同时大规模网民及其基于电子商务的网络购物习惯、日益完善的政策环境等都将为我国装备制造业电子商务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通过研究总结和发现电子商务促进我国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一般规律,有助于提高我国装备制造业电子商务应用水平进而提高其竞争力,实现我国制造强国梦。按照总(理论基础、现状分析)——分(动力机制、传导机制、组织模式)——总(建议对策)的分析框架对电子商务促进我国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进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第一,第三章分别从我国装备制造业电子商务应用和电子商务应用环境、存在的问题三个方面对电子商务促进我国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现状进行分析。对我国装备制造业电子商务应用现状分析发现装备制造业电子商务具有如下特点:装备制造业是我国电子商务的应用主体、装备制造业电子商务模式多样化以及我国装备制造业电子商务向供应链协同管理和客户管理发展。对我国电子商务应用环境分别从政策及法律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技术环境四个方面来分析,政策及法律环境分析表明政府是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推动者,通过政策引导、扶持以及法律规范促进我国电子商务的健康快速发展;经济环境分析表明我国已培养起一批网络购物用户,全国广大城镇和农村居民已具备电子商务的意识,我国电子商务的网络基础环境正在不断发展;社会环境分析表明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商务部的电子商务示范评选活动促进了我国各地电子商务的普遍发展,但各地电子商务发展水平差异很大,北京、上海、广东、浙江等地的电子商务发展水平目前处于领先水平;技术环境分析表明云计算和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将推动我国电子商务模式的创新。但是当前我国装备制造业电子商务应用存在认识水平低、应用深度不够、需要组织模式创新等问题。第二,对电子商务促进我国装备制造业动力机制的分析表明电子商务扩大本土市场规模,总体上提高我国装备制造业的盈利能力。本文采用互联网普及率与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的交叉项来测度我国装备制造业电子商务发展水平,第四章利用我国2001—2011年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电子商务显着提高我国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的盈利能力。在控制变量中,总体来看地区生产总值、电子商务基础设施、职工人数对装备制造业盈利能力的影响为正。第三,对电子商务促进我国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传导机制分析表明电子商务提高我国装备制造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本文认为电子商务从两个方面提高我国装备制造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一方面电子商务为我国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创造一个统一大市场,使得我国庞大的本土市场规模成为其自主创新的比较优势;另一方面电子商务促进我国装备制造业供应链管理,使得我国完整的工业生产体系成为其自主创新的比较优势。本文采用层次法和熵权法对电子商务环境下我国大陆地区除西藏外其余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01—2011年装备制造业7个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进行测算。总体来看产业要素对我国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为50%左右,电子商务的市场要素为30%左右,环境要素为20%左右。第四,电子商务促进我国装备制造业组织模式网络化发展。第六章选取我国装备制造业中目前比较成功的黎明重工与海尔集团进行案例分析,这两家企业在电子商务应用方面走在我国其它装备制造企业的前列,分别被评为河南省和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企业。这两家企业的个案分析表明电子商务促进我国装备制造业组织模式网络化发展。围绕“电子商务促进我国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主题,本文主要从以下三个问题开展研究:第一,产业层面电子商务促进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动力机制是什么?第二,电子商务促进我国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传导机制是什么?第三,我国装备制造业如何应用电子商务以实现转型升级?这三个问题相互关联,互为支撑,对第一个问题的回答是电子商务促进我国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这一主题的立足点,第二个问题和第三个问题分别从传导机制和组织模式创新方面对第一个问题进行强化,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深化电子商务促进我国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这一主题。基于这三个问题,本文的创新点有三个:第一,针对第一个问题提出电子商务革命的观点,并从产业层面对电子商务促进我国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动力机制进行定量研究。基于委内瑞拉演化经济学家、英国剑桥大学和苏塞克斯大学研究员卡萝塔·佩蕾丝技术—经济范式理论,我国正在经历一场电子商务革命。本文采用互联网普及率与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的交叉项来测度我国装备制造业电子商务发展水平,在此基础上利用我国2001—2011年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电子商务显着提高了我国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的利税总额。第二,针对第二个问题研究电子商务促进我国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传导机制并测算电子商务对我国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本文中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的内涵定义为:装备制造企业拥有关键技术控制权、并由关键技术决定的的装备制造产品的价值实现。电子商务从两个方面提高了我国装备制造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一方面电子商务为我国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创造一个统一大市场,使得我国庞大的本土市场规模成为其自主创新的比较优势;另一方面电子商务促进我国装备制造业供应链管理,使得我国完整的工业生产体系成为其自主创新的比较优势。本文系统分析我国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主体,构建电子商务环境下我国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结构模型,提出从自主创新产业要素、市场要素与环境要素三个方面来评价我国装备制造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第三,针对第三个问题提出电子商务促进我国装备制造业组织模式网络化发展的观点。网络组织模式既包括企业内部组织网络化,即在企业内部压缩中间层级,建立扁平化组织结构,也包括企业之间建立基于企业的合作关系。为验证理论分析结果,本文选取我国装备制造业中目前比较成功的黎明重工与海尔集团,这两家企业在电子商务应用促进企业转型升级方面进行组织模式变革,分别被评为省级和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性企业。对黎明重工、海尔集团网络组织模式的案例分析表明线上支付并不是判断影响电子商务成败的关键因素,真正重要的是企业能否建立与电子商务信息流相匹配的网络组织模式从而将电子商务带来的交易成本节约转化为企业的利润。

王明鹏[9](2015)在《我国中小企业的影响因素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以来,经过三十余年的发展,我国的中小企业在市场经济大潮中,不断发展充实。作为商品经济的产物,我国中小企业能很好地适应市场的不断变化,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已经成为了国民经济的“半壁江山”。截至2013年末,我国中小企业注册数量已经超过4200万家,占全国企业总数九成以上,创造近60%的经济总量。我国中小企业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构造市场经济主体,促进社会稳定的基础力量。特别是当前,在确保国民经济适度增长、缓解就业压力、实现科教兴国、优化经济结构等方面,均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中小企业的大量存在是一个不分地区和发展阶段而曾遍存在的现象,是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结果,是保证正常合理的价格的形成、维护市场竞争活力、确保经济运行稳定、保障充分就业的前提和条件。无论是在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还是处于制度变迁的发展中国家,中小企业的重要作用和地位已经日益显现。但是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政策不公,对大企业优待多,中小企业考虑少;对公有制企业优待多,对非公有制企业考虑少;政策适用不够公平;人才流失严重,许多中小型企业难以留住高水平的人才;融资困难,告贷无门,一是供应不足,我国尚无专门为中小企业贷款的金融机构,二是保证缺乏,我国中小企业担保机构少;不同省市的非均衡发展现象特别严重。可以看出中小企业是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大力扶持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成为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当然对这个问题的研究也就不乏其多,但是绝大部分都是定性的理论研究,实证研究偏少。因此本文没有停留在抽象的属性讨论之上,而是将中小企业数量与其影响因素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构成系统模型进行仿真研究,借鉴系统动力学的方法对未来几年我国中小企业数量进行预测,并对影响该数量的因子是如何对其造成影响以及影响到何种程度进行深入剖析,从而为我国中小企业的理论研究增添一个新的视角,为政府对中小企业制定扶持政策给予一些有效的分析及可行的建议。本文从一开始就将研究的对象直指中小企业,从中小企业的定义入手,对当今世界上一些主要发达国家(或地区)以及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中小企业界定方法进行了比较研究,再结合我国中小企业界定标准的制定历程对不同背景下的界定方法做了详细阐述。鉴于美国、日本、德国的中小企业界定标准,认为中小企业的界定应该以定量界定与定性界定相结合的复合性标准更为适宜,一方面定量界定便于统计研究、方便立法规制,另一方面定性界定可以更明确的反应中小企业的本质,为政府调整经济发展的战略战术给予指导。从印度、俄罗斯、我国台湾地区的中小企业界定标准的发展历程上来看,对不同的产业应有不同的细分标准,更为准确的描述各类中小企业的现实情况,防止以偏概全,避免出现政策不效率、覆盖范围不当的状况。无论定性还是定量,不管细分还是统一,中小企业的界定标准都应与环境相适宜,对不同地域、不同时间情况下的中小企业界定应有不同的方法。在明确了对中小企业的界定之后,本文又对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历程作出了详细的梳理,将建国后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1949年到1965年的发展初级阶段;1966年到1977年的稳步上升阶段;1978年至今的变革转型阶段。然后对现存的多种中小企业分类方法进行比较,并按照企业所拥有的技术资源尝试性的将我国中小企业分为三类:传统型中小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和专业型中小企业三类。接着对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三个主要特征——企业所有制多元化、区域发展不平衡以及企业更替速度快——进行了分析讨论。最后对我国中小企业促进经济发展、缓解就业压力、推动科技创新、扩大出口总额以及调节市场机制的作用地位作出了证明与展示。经过对上述各部分内容的研究,确定了什么样的企业是中小企业,我国中小企业经历了怎样的艰辛历程,当前中小企业的分类特征以及地位作用之后,本文对影响中小企业的创办因素做出了理论研究与阐述,提出中小企业的STEEPL分析法,对各个影响因素做出了详细阐述。首先将影响中小企业创办、发展、灭亡的因素分为六个部分:社会因素、技术因素、经济因素、环境因素、政治因素和法律因素。再将每个因素细分并分析细分因素与中小企业生存发展的关联,论证其是否具有显着的正相关或负相关关系。将社会因素分为人口因素、教育因素和劳动力市场因素,经分析发现人口数量、教育水平与劳动力市场供给与中小企业的新生呈显着的正相关关系;将技术因素分为技术创新因素和研发投入因素,经分析发现技术创新、研发投入与中小企业的新生呈显着的正相关关系;将经济因素分为经济增长因素和企业竞争程度因素,经分析发现经济增长与中小企业数量呈显着的正相关关系,但是企业竞争程度显示出双向作用,既加速新生企业迸发,又促使那些不具核心竞争优势的中小企业倒闭消亡;环境因素主要考察了对资源的依赖程度,并发现资源依赖程度越高,中小企业的新生率越低,这与“资源诅咒”理论不谋而合;政治因素主要考察政府对中小企业管制的宏观政策导向,它通过准入政策、产业政策、收入分配政策、财税政策、科技政策、信息政策、金融政策等对中小企业的生存发展造成影响;法律因素主要指法律法规,不同的法律法规以及其实施的力度都对中小企业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通过对中小企业数量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构建出我国中小企业数量系统模型,其中包含人力资源子系统、技术创新子系统、宏观经济子系统、环境资源子系统以及中小企业子系统,将它们有机结合成为中小企业总量系统。通过对企业总量、GDP、企业新生率、人力资源水平、技术创新水平、资源依赖指数等三十多个变量之间的关系研究,对变量间进行一元线性回归以及多元线性回归计算出各个参数值,建立变量之间的关系方程。其中在人力资源水平的测算用到教育年限法,在资源依赖指数上主要采用资源依赖程度的评价方法,但为了适应本研究对原始方法都做了一定的修正。创新性的提出中小企业新生率的概念,指以某一特征时期的中小企业新生数量为基准,其他时期的中小企业新生数量与之比值计算得到的当量。并以之为因变量,人力资源水平、技术创新水平、资源依赖指数为解释变量来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发现它与人力资源水平、技术创新水平呈正相关关系,而与资源依赖指数呈负相关关系。通过该方程将中小企业新生率与技术创新水平、人力资源水平和资源依赖指数三者连接起来,探索各个影响因素对中小企业数量的影响机制以及影响程度。最终利用仿真工具Vensim对系统模型进行仿真得出结果:预计到2020年为止我国中小企业数量将达到18112.9万家,比2009年的4292万家增长13820.9万家,复合年增长率为12.7485%;GDP将达到1716530亿元,比2009年的340506增加1376024亿元,复合增长率为14.4311%;在未来的几年里,由于人力资源水平在增长中受到人口数量增速放缓的影响,造成中小企业的新生数量增速的减慢,通过反馈回路间接影响到研发投入的数量,形成轻微的阻碍效应,同时,受到人力资源水平的影响,教育投入也出现增速下降的趋势,但并不明显;与原始状态相比,税率的上浮会导致中小企业数量的增长出现前期降低后期升高的趋势。通过对模型仿真得到的数据与历史数据进行对比计算误差,发现与历史数据吻合较好,误差在可接受范围之内。最后对模型中控制变量的调整,探寻中小企业数量及其各个影响因素之间的内在关系,从而在教育、研发、资源依赖等多个方面为政府提出可能有效的政策建议以扶持促进中小企业的合理、高速发展。提高弱势地区的人力资源水平,如大学园区向三线城市转移,改变小企业生成率在省会及非省会城市之间的显着差异,提供更多的专业技术培训平台解决城乡间的人力差异。提供相应的政策使劳动力能够从高密集区域如北京、上海向其它中密度或低密度城市转移,减少大城市因就业竞争而导致的劳动力闲置与小城市因劳动力不足而导致的创办企业难之间的矛盾。“全面扶持,重点培养”,降低企业创办门槛,提供鼓励企业创办政策,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激励小企业持续进行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建议政府建立一个综合性质的网络信息平台完善中小企业社会服务。

王鲁湘,刘继文,张宇红,张树森,秦明玉,陈钢利,孙铁虹,刘玉捷,张保芬,韩侠,戚惠然[10](2015)在《中关村领舞“双创”潮——写在“2015中关村创新创业论坛”后》文中研究指明相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熟悉的面孔和陌生的主题。当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简称科博会)再次启动的时候,我们又充满无限期待。对于已经成功举办过十八届的科博会来说,她的影响力无需多言。虽然主题每年都会有所变化,但始终延续"创新"的精髓。借助科博会的平台,各种论坛粉墨

二、石景山为科技融资开辟广阔的渠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石景山为科技融资开辟广阔的渠道(论文提纲范文)

(1)杭州九乔创新空间规划设计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源起
        1.1.1 研究背景
        1.1.2 课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框架
2 相关理论及规划建设启示
    2.1 知识经济背景下的城市创新空间
    2.2 城市创新空间的概念阐释
        2.2.1 何为城市创新空间
        2.2.2 城市创新空间的概念群
    2.3 城市创新空间的开端
    2.4 城市创新空间的建设实践
        2.4.1 早期创新空间的规划与建设
        2.4.2 当代创新空间的新发展
    2.5 创新空间规划建设的经验与启示
        2.5.1 创新空间发展演进趋势
        2.5.2 创新空间规划建设的经验借鉴
        2.5.3 启示—构建完整的城市创新空间设计框架
3 城市创新空间规划设计框架
    3.1 城市维度
        3.1.1 合理控制容量
        3.1.2 构建公园城市
    3.2 产业维度
        3.2.1 产业链集聚
        3.2.2 资源共享服务
    3.3 企业维度
        3.3.1 国内外城市创新企业空间建筑需求
        3.3.2 创新企业建筑需求总结
    3.4 人的维度
        3.4.1 创新人群的主要诉求
        3.4.2 城市居民的主要诉求
    3.5 本章小结
4 杭州九乔创新空间设计探索
    4.1 项目概况
        4.1.1 规划使命
        4.1.2 现状解读
        4.1.3 问题剖析
    4.2 目标与策略
        4.2.1 目标主旨
        4.2.2 规划策略
    4.3 优化城市功能布局
        4.3.1 用地调整
        4.3.2 人口规模
        4.3.3 完善服务配套设施
        4.3.4 营建蓝绿融城城市骨架
    4.4 构建全周期产业链
        4.4.1 产业链生长闭环
        4.4.2 共享服务平台
    4.5 企业创新场所营建
        4.5.1 实用的企业成长
        4.5.2 地块划分
        4.5.3 定制街坊
    4.6 品质活力空间设计
        4.6.1 交流平台塑造
        4.6.2 高品质空间打造
    4.7 本章小结
5 杭州九乔创新空间规划实践调整
    5.1 产业选择博弈
    5.2 加强地域文化元素植入
        5.2.1 建筑空间
        5.2.2 景观场所
    5.3 引入城市设计导则运作机制
6 结语
    6.1 结论
    6.2 不足
    6.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2)中关村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四)主要创新点与不足
二、相关概念界定与融资市场概况
    (一)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界定
    (二)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市场概况
三、中关村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及困境分析
    (一)中关村科技型中小企业主要融资方式
    (二)中关村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困境
    (三)中关村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分析
四、中关村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有效性实证分析
    (一)融资有效性的模型构建
    (二)综合性结论
五、国外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方式借鉴
    (一)美国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方式的借鉴
    (二)日本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方式的借鉴
六、化解中关村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的对策
    (一)提高企业自身的硬实力
    (二)创新金融机构的服务方式
    (三)优化政府相关政策的可操作性
    (四)完善我国资本市场发展
参考文献
致谢

(3)中国独角兽企业的创新生态环境研究 ——基于京沪杭深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1.2.1 主要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独角兽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相关理论追溯
        2.1.1 创新型企业
        2.1.2 创新生态系统
        2.1.3 创新生态系统评价方法的相关研究
    2.2 相关理论依据
        2.2.1 创新理论
        2.2.2 生态学理论
        2.2.3 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理论
第三章 中国独角兽企业创新发展现状与环境分析
    3.1 中国独角兽企业创新发展现状
        3.1.1 中国独角兽企业发展概括
        3.1.2 中国独角兽企业创新发展形态
        3.1.3 影响中国独角兽企业创新发展的因素
    3.2 中国独角兽企业的PEST外部环境分析
        3.2.1 政治环境(P)
        3.2.2 经济环境(E)
        3.2.3 社会环境(S)
        3.2.4 技术环境(T)
第四章 中国独角兽企业创新生态环境指标体系的构建
    4.1 中国独角兽企业创新生态环境指标体系设计
        4.1.1 设计原则
        4.1.2 指标构成
    4.3 指标权重确定
第五章 京沪杭深独角兽企业创新生态环境比较研究
    5.1 京沪杭深独角兽企业创新生态环境对比评价方法与步骤
        5.1.1 数据来源与数据处理
        5.1.2 评价方法
        5.1.3 实证分析
    5.2 京沪杭深独角兽创新生态环境对比与分析
        5.2.1 北京独角兽创新生态环境分析
        5.2.2 上海独角兽创新生态环境分析
        5.2.3 杭州独角兽创新生态环境分析
        5.2.4 深圳独角兽创新生态环境分析
第六章 中国独角兽企业创新生态环境的构建与政策选择
    6.1 中国独角兽企业创新生态环境模型的构建
    6.2 构建中国独角兽企业创新生态环境的政策选择
第七章 结论
    7.1 全文总结
    7.2 论文的创新点
    7.3 论文的不足之处
第八章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4)存量时代下工业遗存更新策略研究 ——以北京首钢园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缘起
    1.2 研究背景
        1.2.1 我国城市化发展
        1.2.2 我国城市更新发展
        1.2.3 工业遗存更新的必要性
    1.3 研究概念界定
        1.3.1 城市更新
        1.3.2 工业遗存
        1.3.3 工业遗存更新
    1.4 研究范围、目的和意义
        1.4.1 研究范围界定
        1.4.2 研究目的
        1.4.3 研究意义
    1.5 研究方法以及研究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1.6 研究的未尽事宜
        1.6.1 研究对象的时空局限性
        1.6.2 更新实践案例的局限性
        1.6.3 研究方法手段的局限性
第2章 国内外工业遗存更新研究
    2.1 工业革命推动的城市化进程与更新
    2.2 国外工业遗存更新研究发展与实践
        2.2.1 国外工业遗存更新研究综述
        2.2.2 国外工业遗存相关法规政策
        2.2.3 国外工业遗存更新发展脉络
        2.2.4 国外工业遗存更新实践
        2.2.4.1 静态保护和博物馆式更新
        2.2.4.2 适应更新与有机更新
        2.2.4.3 城市复兴
    2.3 国内工业遗存更新研究发展与实践
        2.3.1 国内工业遗存更新研究综述
        2.3.2 国内工业遗存更新发展脉络
        2.3.2.1 中国工业遗存更新的探索阶段(1995-2005)
        2.3.2.2 中国工业遗存更新的发展阶段(2006-2015)
        2.3.2.3 中国工业遗存更新的繁荣阶段(2016年至今)
        2.3.3 国内工业遗存更新实践
        2.3.3.1 静态保护和博物馆式更新
        2.3.3.2 适应更新与有机更新并存
        2.3.3.3 从有机更新迈向城市复兴
    2.4 小结
第3章 工业遗存更新策略研究
    3.1 工业遗存价值评估与信息采集
        3.1.1 工业遗存价值评估
        3.1.2 工业遗存信息采集
        3.1.2.1 特征数据采集
        3.1.2.2 详尽掌握资料
        3.1.2.3 充分踏勘基地
        3.1.2.4 精细测绘现状
        3.1.2.5 准确鉴定结构
    3.2 工业遗存更新的引擎
        3.2.1 工业遗存的空间生产模式转型
        3.2.2 工业遗存更新的差异化引擎
        3.2.2.1 以大事件为导向的工业遗存更新
        3.2.2.2 以文化为导向的工业遗存更新
        3.2.2.3 以邻里为导向的工业遗存
    3.3 工业遗存更新的空间再生
        3.3.1 城市尺度下的空间再生
        3.3.1.1 都市针灸,点状更新
        3.3.1.2 都市链接,线状更新
        3.3.1.3 都市织补,面状更新
        3.3.2 单体尺度下的空间再生
        3.3.2.1 缝合与叠置
        3.3.2.2 内置与包络
        3.3.2.3 并置与对偶
        3.3.2.4 嵌固与植入
        3.3.2.5 封存与再现
    3.4 工业遗存更新的空间公共性再造
        3.4.1 工业遗存更新与城市空间转型的关系
        3.4.2 工业遗存更新的区域空间开放化
        3.4.3 工业遗存更新的城市结构邻里化
        3.4.4 工业遗存更新的公共空间公平化
        3.4.5 工业遗存更新的城市记忆空间化
    3.5 工业遗存更新的产业活化
        3.5.1 产业活化的“工业+”模式
        3.5.1.1 产业升级还是植入
        3.5.1.2 智力储备和政策支持
        3.5.1.3 产业孵化的平台建设
        3.5.2 产业活化的“文化+”模式
        3.5.2.1 以传统历史文化为锚点的产业活化模式
        3.5.2.2 以符号文化嫁接为手段的产业复制模式
        3.5.3 产业活化的“产业+”模式
        3.5.3.1 原发性升级的传统产业模式
        3.5.3.2 渐进迭代的传统产业模式
        3.5.3.3 颠覆传统地缘经济的新产业模式
    3.6 工业遗存更新的社会融合
        3.6.1 传统工业化进程中的产居共同体
        3.6.2 工业遗存更新的再城市化进程
        3.6.3 工业遗存更新的空间正义修复
    3.7 工业遗存更新的可持续发展
        3.7.1 工业遗存更新的生态可持续
        3.7.2 工业遗存更新的空间可持续
        3.7.2.1 保持空间风貌
        3.7.2.2 优化基础设施
        3.7.2.3 制定适宜目标
        3.7.3 工业遗存更新的经济可持续
    3.8 工业遗存更新的法律制度环境
        3.8.1 工业遗存更新中的法律制度环境构建
        3.8.2 工业遗存更新制度的指向性实践推动
        3.8.3 工业遗存更新中的相关制度环境创新
    3.9 小结
第4章 以北京首钢园区更新为典型代表的策略实证
    4.1 首钢工业遗存价值评估与信息采集
        4.1.1 首钢工业遗存价值评估
        4.1.1.1 历史价值(历史代表性、历史重要性)
        4.1.1.2 社会价值(城市综合贡献、文化情感认同)
        4.1.1.3 工艺价值(技术先进性、工艺完整性)
        4.1.1.4 艺术价值(厂区保存状况、建构筑物特征)
        4.1.1.5 实用价值(空间保持状态、再利用可行性)
        4.1.1.6 溢出价值(景观交通条件、级差地价状态)
        4.1.2 首钢工业遗存信息采集
        4.1.2.1 特征信息采集
        4.1.2.2 详尽掌握资料
        4.1.2.3 充分踏勘基地
        4.1.2.4 精细测绘现状
        4.1.2.5 准确鉴定结构
    4.2 首钢园区的更新引擎
        4.2.1 首钢园区的空间生产模式
        4.2.1.1 北京城市化及差异化城市过程
        4.2.1.2 首钢园区空间生产模式变迁
        4.2.2 首钢园区更新引擎的选择
        4.2.2.1 以大事件为导向的首钢园区更新引擎
        4.2.2.2 以文化为导向的首钢园区更新引擎
        4.2.2.3 以邻里为导向的首钢园区更新引擎
    4.3 首钢园区空间再生策略
        4.3.1 城市尺度下的园区空间再生
        4.3.1.1 都市针灸,局部点状更新
        4.3.1.2 都市链接,区域跳跃式更新
        4.3.1.3 都市织补,面状区域更新
        4.3.2 单体尺度下的建筑空间再生
        4.3.2.1 缝合与叠置(水平织补和垂直织补)
        4.3.2.2 内嵌与包络(结构加固和风貌保持)
        4.3.2.3 并置与对偶(新旧并置和新旧对比)
        4.3.2.4 嵌固与植入(局部加建和地下更新)
        4.3.2.5 封存与再现(面层涂装和旧材保持)
        4.3.2.6 利用与统筹(遗存利用和设备综合)
    4.4 首钢园区的公共性再造
        4.4.1 首钢园区更新与城市空间转型关系
        4.4.2 首钢园区更新的区域空间开放化
        4.4.3 首钢园区更新的空间结构邻里化
        4.4.4 首钢园区更新的公共空间公平化
        4.4.5 首钢园区更新的城市记忆空间化
    4.5 首钢园区更新产业活化
        4.5.1 城市能级与产业活化的关系
        4.5.2 首钢业态再生的“工业+”模式
        4.5.2.1 首钢产业活化的城市背景
        4.5.2.2 首钢的“钢铁”产业升级
        4.5.2.3 首钢的“非钢”产业升级
        4.5.3 首钢业态再生的“文化+”模式
        4.5.3.1 以传统文化为锚固点的产业活化模式
        4.5.3.2 以符号文化嫁接为手段的产业复制模式
        4.5.4 首钢业态再生的“产业+”模式
        4.5.4.1 原发性植入的传统产业模式
        4.5.4.2 颠覆传统地缘经济的新产业模式
    4.6 首钢园区更新的社会融合
        4.6.1 首钢园区的“产居共同体”瓦解
        4.6.2 首钢园区的“再城市化”进程
        4.6.3 首钢园区的“空间正义”修复
    4.7 首钢园区工业遗存更新的可持续性
        4.7.1 首钢遗存更新中的生态可持续
        4.7.1.1 首钢园区生态策略
        4.7.1.2 首钢园区生态系统
        4.7.1.3 首钢园区污染治理
        4.7.1.4 首钢能源综合利用
        4.7.2 首钢遗存更新中的空间可持续
        4.7.2.1 保持园区工业特色风貌
        4.7.2.2 保持园区景观开放特征
        4.7.2.3 优化交通基础设施系统
        4.7.3 首钢遗存更新中的经济可持续
    4.8 首钢园区更新的规划与政策环境
        4.8.1 首钢转型更新的多维度诉求
        4.8.2 首钢转型更新的重要政策依据
        4.8.3 首钢转型更新的制度环境创新
        4.8.4 首钢转型更新的规划实现路线
    4.9 小结
第5章 建构中国工业遗存更新技术路线
    5.1 工业遗存更新的土地获取
        5.1.1 政府主导推进一级开发
        5.1.2 政企合作推进一二联动
        5.1.3 企业自主区域统筹升级
        5.1.4 不同模式存在的问题
    5.2 工业遗存更新的政策支持
        5.2.1 契合国家政策导向
        5.2.2 契合地方政策导向
        5.2.3 契合城市公共诉求
    5.3 工业遗存更新的价值评定
        5.3.1 上位风貌保护规划
        5.3.2 相关专家论证评定
        5.3.3 企业自荐遗存名录
    5.4 工业遗存更新的经济评估
        5.4.1 改变土地性质的自持土地经济评估
        5.4.2 不改变土地性质的自持土地经济评估
        5.4.3 不改变土地性质的出租土地经济评估
    5.5 工业遗存更新的规划调整
        5.5.1 明确城市设计优先
        5.5.2 设定城市更新单元
        5.5.3 推进综合交通评估
        5.5.4 确认土地用地性质
        5.5.5 明确上位规划边界
        5.5.6 开展更新城市设计
        5.5.7 落实控制规划调整
    5.6 工业遗存更新的操作主体
        5.6.1 主体与过程的关系
        5.6.2 兼容经营与公众参与
    5.7 工业遗存更新的设计进程
        5.7.1 梳理上位条件
        5.7.2 编制建设方案
        5.7.3 推进更新产策
    5.8 工业遗存更新的实施运管
        5.8.1 操作资金构成
        5.8.2 运管团队构成
        5.8.3 工作机制创建
    5.9 小结
第6章 结论与讨论
    6.1 主要研究结论
        6.1.1 建立适当的制度与环境平台
        6.1.1.1 加快建设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
        6.1.1.2 统筹工业遗存价值评定机构标准
        6.1.1.3 建立工业遗存弹性再利用评定机制
        6.1.1.4 逐步转变土地治理模式和政策
        6.1.1.5 搭建跨部门协同的管控治理平台
        6.1.1.6 建构适用存量更新的规划审批模式
        6.1.2 选择适当的工业遗存更新模式
        6.1.2.1 选择技术经济和艺术适合的更新手段
        6.1.2.2 鼓励公共空间及场所精神的再造
        6.1.2.3 建立全面的可持续观
        6.1.3 选择适当的产业及实施策略
        6.1.3.1 探索匹配城市能级的更新之路
        6.1.3.2 寻求恰当的引导产业
        6.1.3.3 建构再城市化的融合之路
    6.2 主要创新点
        6.2.1 梳理并集成基于城市过程的多维度协同的工业遗存更新策略
        6.2.2 梳理基于中国国情的全流程工业遗存更新的技术路线
    6.3 需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致谢
参考文献
图表索引
作者简介及成果

(5)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智谷科技综合体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开发区科技综合体内涵研究
        1.2.2 开发区科技综合体发展战略研究
        1.2.3 科技成果转化政策现状研究
        1.2.4 文献综述总结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2. 核心概念及相关理论
    2.1 科技综合体相关概念
        2.1.1 科技综合体内涵
        2.1.2 科技综合体构成要素
    2.2 相关理论
        2.2.1 战略管理理论
        2.2.2 产业集聚理论
        2.2.3 公共政策评估理论
3. 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智谷科技综合体发展现状及分析
    3.1 智谷科技综合体基本情况介绍
        3.1.1 智谷科技综合体概况
        3.1.2 开发区科技综合体的发展特点
    3.2 智谷科技综合体的发展历程
        3.2.1 起步初创阶段
        3.2.2 形成发展阶段
        3.2.3 充实成熟阶段
    3.3 智谷科技综合体发展的重要意义
        3.3.1 扬州市适应产业变革发展趋势的必然选择
        3.3.2 扬州市优化城市战略布局的重要举措
        3.3.3 推动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转型开发的内生诉求
    3.4 智谷科技综合体发展现状的PEST-SWOT分析
        3.4.1 PEST分析法及SWOT分析法介绍
        3.4.2 智谷科技综合体目前的战略现状
        3.4.3 智谷科技综合体的PEST- SWOT分析
    3.5 基于模型的SWOT定性分析及战略选择
        3.5.1 战略分析
        3.5.2 战略选择
4. 国内外先进科技综合体发展的主要做法与启示
    4.1 国内开发区科技综合体的主要做法
    4.2 国外先进科技综合体的主要做法
    4.3 经验与借鉴
5. 扬州经济开发区科技综合体发展定位与战略措施
    5.1 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科技综合体的发展定位
    5.2 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科技综合体的发展目标
    5.3 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科技综合体的战略措施
    5.4 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主要保障措施
6. 结论
    6.1 本文结论
    6.2 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6)中国文化创意产业融资效率的测算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的目的
        1.3.2 研究的意义
    1.4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的思路
        1.4.2 研究的方法
    1.5 研究内容及框架结构
    1.6 论文的创新点
2 基础理论及研究综述
    2.1 新经济增长理论、文化经济与文化创意产业
        2.1.1 新经济增长理论:文化经济的奠基石
        2.1.2 中国文化创意产业概念的衍生和辨析
    2.2 产业融合理论、文化金融与文化创意产业融资
        2.2.1 文化金融:文化创意与金融融合发展
        2.2.2 中国文化创意产业融资特征
    2.3 信息不对称理论、财务效率与文化创意产业融资效率
        2.3.1 信息不对称理论与资本结构选择
        2.3.2 财务效率理论与企业融资效率
        2.3.3 中国文化创意产业融资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综述
    2.4 本章小结
3 中国文化创意产业融资现状分析
    3.1 中国金融制度分析
    3.2 中国文化金融市场分析
    3.3 中国文化创意产业融资规模概况
    3.4 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主要融资模式及发展现状
        3.4.1 政府财政扶持
        3.4.2 风险投资
        3.4.3 银行贷款
        3.4.4 企业债券融资
        3.4.5 股票上市融资
        3.4.6 并购重组
        3.4.7 其他融资方式
    3.5 本章小结
4 中国文化创意产业融资效率的测算
    4.1 文化创意产业融资效率的内涵及测算方法
    4.2 样本选择和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3 中国文化创意产业融资静态效率的测算
        4.3.1 中国文化创意产业融资静态效率测算结果的总体分析
        4.3.2 中国文化创意产业融资静态效率的时空格局演变
    4.4 中国文化创意产业融资动态效率的测算
        4.4.1 中国文化创意产业融资动态效率测算结果的总体分析
        4.4.2 中国文化创意产业融资动态效率的时空格局演变
    4.5 本章小结
5 产业政策对中国文化创意产业融资效率的影响研究
    5.1 理论框架
        5.1.1 财政政策
        5.1.2 金融政策
    5.2 研究假设的提出
    5.3 研究设计
        5.3.1 样本选择
        5.3.2 模型设计与变量定义
        5.3.3 描述性统计
    5.4 实证结果分析
        5.4.1 基准模型的回归结果分析
        5.4.2 按区域分组的回归结果分析
        5.4.3 稳健性检验
    5.5 产业政策促进中国文化创意产业融资效率提升的启示
    5.6 本章小结
6 金融发展、知识产权保护与中国文化创意产业融资效率
    6.1 文献综述与研究假设
        6.1.1 金融发展与文化创意产业融资效率
        6.1.2 知识产权保护的调节作用
    6.2 研究设计与样本描述
        6.2.1 研究模型
        6.2.2 数据来源与描述性统计
    6.3 回归结果及其分析
        6.3.1 金融发展对文化创意产业融资效率影响的回归结果分析
        6.3.2 知识产权保护调节作用的回归结果分析
    6.4 进一步讨论
    6.5 资本市场促进中国文化创意产业融资效率提升的启示
    6.6 本章小结
7 研究结论、局限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局限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7)湖南省文化科技融合创新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述评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2.3 简要述评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1.4.1 研究内容
        1.4.2 创新点
第2章 文化科技融合创新的理论阐释
    2.1 文化科技融合创新的内涵和机理
        2.1.1 文化科技融合创新的内涵
        2.1.2 文化科技融合创新的内在机理
    2.2 文化科技融合创新的理论基础
        2.2.1 协同创新理论与文化科技融合创新
        2.2.2 竞争优势理论与文化科技融合创新
        2.2.3 内生增长理论与文化科技融合创新
    2.3 文化科技融合创新的重要意义
        2.3.1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2.3.2 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2.3.3 推动企业改革发展
第3章 湖南省文化科技融合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分析
    3.1 湖南省文化科技融合创新的现状
        3.1.1 湖南省文化科技融合创新的基本概况
        3.1.2 湖南省文化科技融合创新的主要做法
        3.1.3 湖南省文化科技融合创新的主要成效
    3.2 湖南省文化科技融合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
        3.2.1 文化科技融合资源共享机制不健全
        3.2.2 文化科技融合创新成果转化能力不足
        3.2.3 文化科技融合创新资金不足
        3.2.4 文化科技人才培养机制不健全
    3.3 湖南省文化科技融合创新存在问题的原因
        3.3.1 融合创新意识较为淡薄
        3.3.2 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
        3.3.3 投融资机制不健全
第4章 国内外文化科技融合创新的经验与启示
    4.1 国外文化科技融合创新的经验
        4.1.1 美国文化科技融合创新的经验
        4.1.2 日本文化科技融合创新的经验
        4.1.3 澳大利亚文化科技融合创新的经验
    4.2 国内文化科技融合创新的经验
        4.2.1 北京市文化科技融合创新的经验
        4.2.2 上海市文化科技融合创新的经验
        4.2.3 浙江省文化科技融合创新的经验
    4.3 国内外文化科技融合创新的启示
        4.3.1 优化文化科技融合创新生态
        4.3.2 完善文化科技中介服务体系
        4.3.3 健全文化科技人才培养体系
第5章 推进湖南省文化科技融合创新的对策建议
    5.1 优化文化科技融合创新的空间布局
        5.1.1 建立文化科技融合创新区域联动格局
        5.1.2 促进文化科技融合创新集群发展
        5.1.3 优化文化科技融合创新产业园区功能
    5.2 建立健全文化科技融合创新运行机制
        5.2.1 建立健全文化科技融合创新主体统筹协调机制
        5.2.2 建立健全文化科技融合创新投融资机制
        5.2.3 建立健全文化科技融合创新人才引进与培养机制
        5.2.4 建立健全文化科技融合创新成果转化机制
    5.3 完善文化科技融合创新的保障体系
        5.3.1 完善文化科技融合创新的法律保障体系
        5.3.2 完善文化科技融合创新政策保障体系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湖南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情况调查问卷
附录B: 企业文化和科技融合情况调查表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8)电子商务促进中国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概念界定
        1.2.1 电子商务
        1.2.2 装备制造业及其转型升级
    1.3 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评述
        1.3.1 关于电子商务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动力机制研究
        1.3.2 关于电子商务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传导机制研究
        1.3.3 关于电子商务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组织模式研究
        1.3.4 综合述评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的创新点
第2章 电子商务促进我国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理论基础
    2.1 技术—经济范式理论
        2.1.1 技术—经济范式理论概述
        2.1.2 技术—经济范式理论在电子商务促进我国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中的应用
    2.2 创新理论
        2.2.1 创新理论概述
        2.2.2 创新理论在电子商务促进我国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中的应用
    2.3 电子商务促进我国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理论分析框架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电子商务促进我国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现状分析
    3.1 电子商务促进我国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应用分析
        3.1.1 装备制造业是我国电子商务的重要应用主体
        3.1.2 我国装备制造业电子商务模式具有多样化特点
        3.1.3 我国装备制造业电子商务向供应链协同管理和客户管理方向发展
    3.2 电子商务促进我国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环境分析
        3.2.1 我国装备制造业电子商务应用的政策及法律环境分析
        3.2.2 我国装备制造业电子商务应用的经济环境分析
        3.2.3 我国装备制造业电子商务应用的社会环境分析
        3.2.4 我国装备制造业电子商务应用的技术环境分析
    3.3 我国装备制造业电子商务存在的问题
        3.3.1 我国装备制造业电子商务认识水平较低
        3.3.2 我国装备制造业电子商务应用深度不够
        3.3.3 我国装备制造业电子商务应用还需要组织模式创新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电子商务促进我国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动力机制分析
    4.1 电子商务促进我国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动力机制理论分析
        4.1.1 电子商务具有羊群效应
        4.1.2 电子商务具有零边际成本特点
    4.2 电子商务促进我国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动力机制实证分析
        4.2.1 电子商务发展水平测度
        4.2.2 模型设定
        4.2.3 实证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电子商务促进我国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传导机制分析
    5.1 电子商务促进我国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传导机制理论分析
        5.1.1 电子商务使得庞大的本土市场规模成为我国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的比较优势
        5.1.2 电子商务使得完整的工业生产体系成为我国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的比较优势
    5.2 电子商务促进我国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传导机制实证分析
        5.2.1 电子商务环境下我国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构成要素分析
        5.2.2 电子商务环境下我国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5.2.3 电子商务环境下我国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测度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电子商务促进我国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组织模式分析
    6.1 电子商务促进我国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组织模式理论分析
        6.1.1 我国装备制造业组织网络化发展的必然性分析
        6.1.2 电子商务为我国装备制造业组织网络化的运行提供保障
    6.2 电子商务促进我国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组织模式案例分析
        6.2.1 电子商务促进黎明重工组织网络化的案例分析
        6.2.2 电子商务促进海尔集团组织网络化的案例分析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建议与展望
    7.1 全文总结
    7.2 相关对策建议
    7.3 研究展望
    7.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博士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后记

(9)我国中小企业的影响因素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理论综述
    2.1 企业边界相关理论
        2.1.1 新古典经济学理论
        2.1.2 交易费用理论
        2.1.3 资源决定理论
        2.1.4 选择权理论
    2.2 中小企业生存发展相关理论
        2.2.1 企业进化理论
        2.2.2 规模经济理论
        2.2.3 产业分工理论
        2.2.4 生产力本位论
    2.3 中小企业创办影响因素相关理论
        2.3.1 西方工业区位理论
        2.3.2 内生增长理论
    2.4 系统动力学相关理论
        2.4.1 一般系统论
        2.4.2 企业系统论
        2.4.3 组织修炼论
        2.4.4 区域经济系统论
第三章 中小企业的界定
    3.1 中小企业的界定方法
    3.2 发达国家(或地区)的中小企业界定标准
        3.2.1 美国
        3.2.2 日本
        3.2.3 德国
    3.3 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中小企业界定标准
        3.3.1 俄罗斯
        3.3.2 印度
        3.3.3 台湾
    3.4 我国中小企业的界定标准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概况与分类特征
    4.1 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历程
        4.1.1 我国中小企业发展初级阶段
        4.1.2 我国中小企业稳步上升阶段
        4.1.3 我国中小企业变革转型阶段
    4.2 我国中小企业的分类
        4.2.1 中小企业分类方法
        4.2.2 传统型中小企业
        4.2.3 科技型中小企业
        4.2.4 特质型中小企业
    4.3 我国中小企业的特征
        4.3.1 企业所有制多元化
        4.3.2 区域发展不平衡
        4.3.3 企业更替速度快
    4.4 我国中小企业的作用及地位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小企业创办的影响因素分析
    5.1 中小企业的STEEPL分析
    5.2 社会因素对中小企业创办的影响
        5.2.1 人口因素
        5.2.2 教育因素
        5.2.3 劳动力市场因素
    5.3 技术因素对中小企业创办的影响
        5.3.1 技术创新因素
        5.3.2 研发投入因素
    5.4 经济因素对中小企业创办的影响
        5.4.1 经济增长因素
        5.4.2 企业竞争程度因素
    5.5 环境因素对中小企业创办的影响
    5.6 政治因素对中小企业创办的影响
    5.7 法律因素对中小企业创办的影响
    5.8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我国中小企业存量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
    6.1 模型基础分析
        6.1.1 模型边界
        6.1.2 模型原理
        6.1.3 结构流图
    6.2 模型方程建立
        6.2.1 人力资源水平
        6.2.2 技术创新水平
        6.2.3 资源依赖指数
        6.2.4 财政收入支出
        6.2.5 中小企业数量
    6.3 模型仿真设置
        6.3.1 时间边界设定
        6.3.2 变量方程输入
    6.4 模型信度检验
        6.4.1 结构检验
        6.4.2 参数检验
        6.4.3 历史检验
    6.5 模型仿真结果
        6.5.1 仿真结果图
        6.5.2 仿真结果分析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政策模拟与分析
    7.1 单变量的调整
        7.1.1 调整教育投入比例
        7.1.2 调整研发投入比例
        7.1.3 调整税率
        7.1.4 调整财政支出系数
        7.1.5 调整资源依赖指数
        7.1.6 调整中小企业贡献率
    7.2 多变量的组合调整
        7.2.1 教育投入比例与研发投入比例的综合调整
        7.2.2 税率与财政支出系数的组合调整
    7.3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我国中小企业发展对策分析
    8.1 我国中小企业宏观政策环境
    8.2 政策法规
        8.2.1 我国小企业政策法规现状
        8.2.2 我国中小企业政策法规方面存在的问题
        8.2.3 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法规建议
    8.3 我国中小企业金融支持政策研究
        8.3.1 我国小企业金融政策的现状与存在问题
        8.3.2 中小企业金融支撑政策建议
    8.4 完善我国中小企业社会服务体系对策
        8.4.1 我国中小企业社会服务体系及有关问题
        8.4.2 完善中小企业社会服务对策建议
    8.5 我国中小企业人才引进政策和使用问题
        8.5.1 我国中小企业人才引进政策现状
        8.5.2 我国中小企业人才引进政策和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8.5.3 对中小企业人才引进和具体使用政策的建议
    8.6 本章小结
第九章 总结与展望
    9.1 主要结论
    9.2 主要不足
    9.3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10)中关村领舞“双创”潮——写在“2015中关村创新创业论坛”后(论文提纲范文)

引领创新创业生态趋势
架设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以下为嘉宾演讲精粹
    从总理扶持创客说起
    中关村核心区的创新创业潮
    驱动第四波创新创业浪潮的着力点
    中关村引领中国创新创业进入新时代
    以色列与中国在科技创新领域的合作
    巴西政府科技创新新政策解读
    京津冀协同创新的机遇和举措
    众创空间进一步引发思想解放
    掀起“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双创潮
    万众创新让新三板有望成为中国的纳斯达克
    万物互联下的金融生态系统
    当虹膜识别遇上移动互联网
    重构绿色循环, 助力生态文明
    中关村山后产业与现代办公
    知识产权处于创新创业核心地位
    为中关村创新创业擂鼓助阵

四、石景山为科技融资开辟广阔的渠道(论文参考文献)

  • [1]杭州九乔创新空间规划设计实践研究[D]. 陈杨. 浙江大学, 2020(01)
  • [2]中关村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探究[D]. 弋桂凤. 中共北京市委党校, 2020(08)
  • [3]中国独角兽企业的创新生态环境研究 ——基于京沪杭深的比较研究[D]. 王杨阳. 天津科技大学, 2020(08)
  • [4]存量时代下工业遗存更新策略研究 ——以北京首钢园区为例[D]. 薄宏涛. 东南大学, 2019(01)
  • [5]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智谷科技综合体发展战略研究[D]. 王儒星. 扬州大学, 2018(05)
  • [6]中国文化创意产业融资效率的测算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李燕. 东北师范大学, 2018(02)
  • [7]湖南省文化科技融合创新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 彭媛. 湘潭大学, 2017(02)
  • [8]电子商务促进中国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研究[D]. 付丽琴. 中央财经大学, 2016(11)
  • [9]我国中小企业的影响因素系统研究[D]. 王明鹏. 北京邮电大学, 2015(03)
  • [10]中关村领舞“双创”潮——写在“2015中关村创新创业论坛”后[J]. 王鲁湘,刘继文,张宇红,张树森,秦明玉,陈钢利,孙铁虹,刘玉捷,张保芬,韩侠,戚惠然. 中关村, 2015(06)

标签:;  ;  ;  ;  ;  

石景山拓宽科技融资渠道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