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平管内油气水三相流动摩擦压降特性的试验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黄作男[1](2020)在《油田多相混输管道热力水力特性及常温集输半径计算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油田开发的深入,多数油田已进入注水开发阶段,采出液含水率日渐上升。由于水的比热较大,含水率的升高使传统集输工艺的加热能耗迅速增长,为油田经济效益带来一定损失,故亟需开展常温集输工作以降低集油能耗,提高企业效益。在油田实际生产中,大多采用油气水混输方式进行集油,常温集输的边界条件还处于现场摸索的经验总结阶段,并未与含水率、产气量等运行参数相结合。基于以上问题,本文拟结合传热学原理、多相流理论构建混输管道热力水力模型,分析其热力水力特性,并通过温降压降耦合计算确定常温集输半径,绘制图版,进而为油田常温集输工作提供技术支持。首先,根据传热学相关原理计算集油管道热力模型中总传热系数的理论值,并使用MATLAB软件,结合油田现场实测数据对总传热系数理论值进行修正。经统计,模型修正后计算值与实测值间的平均相对误差为4.16%,其精度符合工程实际应用条件。采用控制变量法研究了不同参数对温降的影响趋势,发现油气水三相流管道的温降随产液量、含水率、气油比、环境温度的增大而减小。然后,使用多个气液两相流压降模型计算了油田现场混输管道的压降,误差分析表明杜克勒II法精度最高。基于最小二乘法对杜克勒II法修正后,计算值与实测值间的平均相对误差可降至9.45%,适合工程应用。研究了不同因素对压降的影响,结果表明,混输管道的压降随产液量、气油比的增加而增大,当含水率大于转相点时,压降随含水率的升高而减小。接下来,将常温集输半径定义为管道全程无热能补充时起点压能驱使管内介质流动的距离。若常温集输半径大于管道长度,则该管道可以实施常温集输。在常温集输半径计算过程中,考虑管道热力特性与水力特性的相互影响,确定了常温集输半径的耦合计算方法,并就不同因素对常温集输半径的影响趋势开展了研究。同时采用单因素敏感性分析方法确定了常温集输半径对不同因素的敏感性,选取其中最敏感的四个影响因素制作了常温集输半径图版,为油田常温集输工作提供理论指导。最后,基于Visual Basic 6.0语言利用修正后的热力水力模型编制了油气水混输管道常温集输半径计算软件,其功能包括天然气物性参数计算、集油管道总传热系数计算、油气水混输管道热力计算、基于多种气液两相流压降模型的混输管道水力计算、基于热力水力耦合的混输管道常温集输半径计算。该软件界面友好,运行稳定,可为现场工作人员的日常管理提供便利。
耿华荣[2](2020)在《油气水多相流实验架应用模拟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科学实验研究的发展,实验架模拟逐渐在各大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石化企业等拥有核心地位。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实验架对研究实际油气输送管线问题至关重要,给研究人员带来极大便利。目前,各机构实验架的建设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已建成符合各种实验需求的不同类型实验架。本文在本校现有实验架结构、功能不足的现状下,结合大量调研文献资料与实验数据对实验架进行改进研究,解决利用实验架做实验受限制问题,满足实际工程需求。着重介绍本校多相流实验架及实验架的改进。结合相关研究,因地制宜,对本校实验架提出改进建议,提升各实验装置的最大利用率。利用现有实验架和改进后的实验架,进行不同工况模拟,加深对本校实验架的认识。利用模拟所得实验数据、相关参数,建立多相流实验数据库,为科研人员今后利用本实验架提供便利。对于工程实际问题,针对陕北管线蜡沉积问题,利用实验架结合多相流模拟软件OLGA,进行蜡沉积影响因素分析,为今后管线清管提供可行性建议。
邱子涵[3](2020)在《倾斜管气水两相段塞特性的数值模拟研究》文中指出气液两相段塞流广泛存在于石油与化工工业中,由于其流动的间歇性和相分布的复杂性,目前对其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对其流动机理研究尚缺乏。为高效实现对段塞流流动机理及流动参数特性的科学计算分析,本文采用数值计算与室内试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基于欧拉与VOF模型相结合的多相流模型,建立了水平-倾斜管路气水两相段塞流流动过程计算模型,系统对管路内气液两相段塞流的发生过程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通过多工况下水平-倾斜管路气水两相段塞流流动过程数值计算,系统地分析了气液两相混合速度、含气率和倾斜角度对气液两相段塞流形成机理的影响。得到了气液界面的扰动现象与混合速度、含气率和倾斜角度的相关关系,通过速度矢量图和压力分布相图对段塞流流场进行分析,总结了段塞流发生时气液相速度及压力分布特征。为验证水平-倾斜管内气液两相段塞流计算模型的可靠性,依托室内油气水三相试验平台,设计水平-倾斜管路多相流流动封闭式回路试验系统,基于数值分析结果,对段塞流液塞频率及长度进行试验研究,将室内试验结果与数值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验证并完善气液两相段塞流计算模型。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基于数字信号理论,进行解析和数值计算,得到段塞流在不同条件、不同时期的功率谱密度函数特征,进一步利用段塞流功率谱密度演化特征,实现不同工况条件下段塞流流型的合理识别。研究成果有助于实现不同工况条件下段塞流流场的科学计算分析,补充并完善段塞流流型的识别方法,为考虑气液两相段塞流的管道工程设计提供科学参考。
邹少杰[4](2020)在《鄂南某区块伴生气回收中油气混输工艺优化研究》文中指出有一些站场地处偏远伴生气回收很困难,但不能回收的伴生气会对环境造成破坏、资源浪费,因此拟采用将原油和伴生气用一条管线进行输送。油田在进行伴生气回收中油气混输技术很关键。在进行油气混输过程中,混输管道的多相流流动比较复杂致使油气混输的实现比较困难。在多相流混输研究中水力、热力的计算非常重要,因此本文主要研究持液率、压降、温降随着影响因素的变化情况,为后面的工艺计算及适用性分析和流程改造奠定基础。本文利用OLGA软件对油气混输管道进行了稳态模拟,分析了压降和持液率随着气油比、入口温度等影响因素的变化情况,对比国内外持液率、压降计算方法,并对进行压降和持液率计算的新的组合模型BBEB和BMB进行编程,发现BBEB对持液率计算的结果误差小于BMB,但BMB对压力的计算精度更高一些。最后综合考虑持液率和压力的影响因素,利用SPSS软件拟合出关于持液率、压力的影响因素的计算公式。用两种方法对温降进行编程计算:方法一是考虑液体的摩擦生热;方法二是在计算油气混合比热时用持液率替换质量含气率。并利用OLGA软件对油气混输管路进行模拟,得出温降随气油比、入口温度、原油输量的变化情况。运用OLGA软件对管道段塞流动进行瞬态模拟,对气油比以及管道地形变化剧烈处管道的段塞流动特征进行探究,并在管道出口安装节流阀,控制节流阀的开度进行模拟段塞控制分析。在选泵时不仅探究了影响泵工作性能的参数,而且将泵的质量、性能、价格、售后服务以及操作等纳入影响范围,提出了四个选泵方案。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对所选方案进行评价,最终选择2W.W系列的双螺杆混输泵。并提出对原油与伴生气的输送采用油气混输工艺技术,进而对管道起点增压站的工艺流程进行改造。
肖春宇[5](2019)在《结构参数对Z型管内油气水三相流影响的数值模拟》文中研究指明多相流在我们的周围普遍存在,广泛地存在于工业应用中,并且具有巨大的经济意义。多相混输技术对陆地油气田开发和海洋油气田开发意义重大。管道中的局部构件可以起到改变流体速度和方向的作用,但同时受到流体的巨大的压力和冲击。通过CFD软件模拟了介质为油气水多相流的组合,管道模型为2个改变流体方向的局部构件加立管的Z型组合管道,反Z型管道以及用以上两种管道组合成的n型管道。分析了局部构件在不同弯折角度下,不同的立管长度和流体以不同的初始速度,原油粘度和气体体积分数的情况下进入Z型管管壁压力的变化,速度分布以及不同立管长度下的流型图,结果表明,z型管道中随着弯管角度增大,弯管外径壁面受到流体撞击的压力减小,作用面面积增大。增加立管长度后,经过弯头的外径壁面压力值降低。且在管中易形成不易被排出管道的断塞流;增大流体入口速度,一定程度会使弯管外壁压力增大明显,在较大速度时增大流体速度,外壁压力变化不明显。反z型管道中,压力分布情况与z型管道基本相同,但受到重力作用,速度最大值出现在第二个弯头的外径处。随着原油粘度的增大,油相逐渐由肖油滴向体积较大的油团趋势发展。而随着气体体积分数的增大,流体由小气泡逐渐向大气泡形势发展,流型也向气泡流向段塞流的趋势发展。
宋艳[6](2019)在《油水两相流流动特性的太赫兹光谱研究》文中指出油气勘探开发及输送过程均会涉及单相流、油水两相流乃至油气水三相流。基于管道运输不断增长的技术需求,既需要明确油水在管道内的具体相分布及压力降的情况,也需要明确油水两相流的流动特性及机理,以科学地指导管道的设计及管理。这就需要不断发展实用且经济的新方法来提高油水两相流特征参数表征评价技术的多样化和高效化,进而丰富油水两相流动力学理论体系。本论文基于太赫兹光谱并结合计算机模拟技术开展了油水两相流流动特性的分析与研究,取得了以下研究成果:1、分析研究了油、空气和水的太赫兹光谱参数特性。由于三者在分子构成和极性上的差异,油、气、水在太赫兹波段的光谱响应差异明显,进而实现了油、气、水分布的太赫兹光谱识别;2、研究了水平圆管柴油-水两相流在太赫兹波段的响应特性,根据其体积流量-时域谱峰值曲线的转折点得到了层流和过渡流的临界雷诺数,证实了不同流型的两相流在太赫兹波段的吸收特性不同,分析了不同流型下两相流滑移程度的变化规律,建立了太赫兹光谱参数和滑移程度的关系;3、利用太赫兹光谱技术研究了微通道单相水和油水两相的流动过程,根据不同流速下流体光谱参数的变化规律,实现了流体流型的区分,确定了单相水流在微通道流动时从层流到过渡流的转变流速,监测了微通道油水两相流从液相注入到稳定的流动过程,为微通道内单相流和两相流流动特性的研究和分析提供了补充方法;4、设计了太赫兹波段类电磁诱导透明超材料,建立了超材料共振频率和乳状液含水率之间的数学模型,实现了高含水原油乳状液的精确预测;将“十”字型超材料应用于微通道油水两相流的分析,实现了“T”型微通道油水两相流流型的识别。
郝常利[7](2018)在《水平管油水和油气水多相流冷却过程流动与换热实验研究》文中提出目前,冷却换热条件下综合考虑油水两相分布的油气水三相段塞流的流动与换热研究相对较少,因此研究油水和油气水多相流的流动和换热规律对多相混输系统的流动和换热的不稳定性、系统设备设计和安全运行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价值和实用意义。首先对原有气液两相水平实验系统进行改造,引入三相加热计量分离系统,优化Labview流动参数采集系统和IMP温度参数采集系统,实验中采用自制热电偶、自制热电堆和热电阻等温度测量技术以及双平行电导探针和差压传感器等流动测量技术获取冷却和无冷却条件下多相流的换热参数和流动参数。研究不同冷却液温度、不同含水率下油水两相的流动和换热特性,结果表明油水两相流冷却条件时水包油、混合界面分层流以及油包水三种流型的范围均减少,但分层流、油包水&水包油和水包油&水流型的范围均增大,其中分层流与混合界面分层流的转变分界线向更高油速和水速延伸,而混合界面分层流与油包水&水包油的转变分界线向更低流速延伸等。压降和含水率对油水两相冷却换热的影响可归结为流型和入口流速的影响,并且换热系数在低含水率下变化显着,在高含水率下基本稳定。由于气液相表观流速、流体各相所占份额、热流体温度以及冷却液温度等对油气水三相段塞流冷却对流换热效果有显着影响,发现气液相表观流速、压降和液塞频率对三相对流换热的影响有普遍规律,即对流换热系数与流型和流速密切相关,低流速时换热系数主要受流速的影响,随着流速的增加而增大,高流速时换热系数主要受流型以及流型转变的影响,流型转变过程中会减弱换热;而液塞速度、平均液塞长度以及液塞区液相含水率对三相换热的影响较为复杂。在不同含水率下hTP随液相表观流速、压降、液塞速度、液塞频率以及液塞区液相含水率等流动参数的变化与冷却液温度基本无关,但h TP随气相表观流速的变化和不同气相表观流速下hTP随压降、液塞速度、液塞频率以及液塞区液相含水率等流动参数的变化与冷却液温度以及含水率有很大关联。同时发现油气水三相液塞速度随混合速度的变化趋势虽与含水率无关,但不同含水率下的液塞速度拟合公式的系数V0值与C0值各不相同。
刘琪[8](2018)在《含水率对气液混输管路流型和压降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石油和天然气工业中,为了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减少输送能耗,气液混输管路大量被使用。然而,伴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东部许多主要油田慢慢进入到开发后期,石油资源开发方向慢慢转向海洋、沙漠、滩海和极地等地区,这就导致油井产物的含水率会有所不同。目前,大多数学者研究气液两相流时,很少考虑不同含水率对流动型态和压降的影响,从而很难预测油田产物的真实流动特性,因此亟需探究含水率对气液混输管路流型和压降影响的研究。本文在长江大学多相流实验平台上,采用白油、水和空气作为油气水三相介质,进行不同含水率(0%、30%、60%、90%)下水平管内的气液两相流实验。利用实验现象和实验数据,建立了不同含水率下油气水三相流的流型图,并分析了含水率对油气水三相流流型界限和压降的影响。实验中通过压降突变法,论述了油水混合液的反相现象,反相点为含水率40%。为了研究含水率对油气水三相流流型影响的机理,对油气水三相流流型采取了两种划分方式,并分析了两种情况下流型转变的机理。此外,建立了高含水率下气液两相流压降模型。采用经典的Baker、Mandhane和Beggs-Brill三种压降算法进行压降的计算,对比三种模型的计算值和油气水三相集输管道实测值后,发现Mandhane和Beggs-Brill模型误差较大,而Baker压降模型误差较小;利用油气水三相集输管道实测值来修正Baker压降模型。
杨凝畅[9](2017)在《北三三转油脱水站管网压降规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由于油气水三相流流动的复杂性,目前还没有具有普通适用性的模拟计算公式来计算混输管道的工艺设计。PIPEPHASE软件在这一领域运用的比较广泛,自身具有计算模型简单化、缩短时间等特点,采用比较简单的经验计算公式组合。PIPEPHASE软件内有多种经验计算公式,由于每一种计算公式的适用范围不同,所以便会导致在相同条件下,通过各个公式计算出来的结果会不一样。所以在利用PIPEPHASE计算多相流混输管道压降时,所选用的经验计算公式会影响最终的结果。每种经验公式都有他相适应的油品物性,而PIPEPHASE软件无法根据现有的条件做出相适合的判断,并选取较为匹配的公式,所以在利用PIPEPHASE软件模拟计算时,人为选择会对结果造成比较大的影响,误差相对的也会增加,还需要利用实验和现场的实际数据进行核实,分析其影响因素。北三三转油脱水站是属于萨北油层的脱水站,该站管网复杂,且运行时间长,因其特殊情况的存在,导致管道腐蚀现象增多,为了保证该脱水站的正常生产运行,就需要对站内管线进行经常性的检查,并对腐蚀导致不能正常生产的管线进行更换,本文正是针对这种情况,通过PIPEPHASE软件,运用更准确、更直观的软件技术来分析北三三转油脱水站的管道运行基本情况,从而为此后选取合理的设计参数打下坚实的基础,并为提高管道安全生产系数提供重要的保障。本文利用PIPEPHASE软件,根据北三三转油脱水站所提供的生产数据,将模拟出的结果与实际数据进行误差对比,并对北三三转油脱水站的部分管网进行误差因素分析,分析出含水率、管路温度、产油量、产气量、管径大小等因素对计算误差有影响。其中DR的计算模型应用于北三三转油脱水站的误差最小,但当产油量大于140m3/d或含水率大于90%时,该方法的误差变高,因此对PIPEPHASE中的压降相关式DR模型进行修正,修正后,扩大了DR的适用范围和计算精度,更加适用于北三三转油脱水站的压降计算研究,为工程设计建设提供可靠的依据。最后,利用C++Builder6.0软件自主编制一套适用于北三三转油脱水站的程序,该程序可以自由录入管道的基本参数,流动参数,节点数据以及图象的显示。
汪国琴,赵方强[10](2016)在《水平管油气水三相流压降特性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了深入了解水平管内油气水三相流的流动特性并准确预测流动过程中的压降变化,以白油、自来水和空气为实验介质,在多相流实验平台上进行了油气水三相流流动实验研究。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流型进行整理,将水平管内油气水三相流的流型划分为分层流、泡状流、间歇流(段塞流和弹状流)和环状流。基于Chishlom的压降关联式,重新定义了关联参数C,并提出了适用于水平管油气水三相流的压降预测关联式。通过与实验测量压降比较可知,改进的压降预测关联式能较好地预测水平管内的油气水三相流压降,可以作为水平管油气水三相流摩擦压降计算的通用关系式。
二、水平管内油气水三相流动摩擦压降特性的试验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水平管内油气水三相流动摩擦压降特性的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油田多相混输管道热力水力特性及常温集输半径计算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油气水混输管道热力计算研究现状 |
1.2.2 油气水混输管道水力计算研究现状 |
1.2.3 油气水混输管道集输半径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油气水三相流管道热力特性 |
2.1 热力模型构建 |
2.2 总传热系数计算 |
2.3 热力模型中相关参数计算 |
2.4 热力模型修正及验证 |
2.4.1 模型修正 |
2.4.2 模型验证 |
2.5 温降影响因素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油气水三相流管道水力特性 |
3.1 水力模型构建 |
3.1.1 杜克勒Ⅰ法 |
3.1.2 杜克勒Ⅱ法 |
3.1.3 Beggs-Brill法 |
3.1.4 Baker法 |
3.2 水力模型中相关参数计算 |
3.3 模型计算精度对比 |
3.4 杜克勒Ⅱ法修正及验证 |
3.4.1 模型修正 |
3.4.2 模型验证 |
3.5 压降影响因素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油气水三相流管道常温集输半径图版制作 |
4.1 常温集输半径计算方法 |
4.2 常温集输半径影响因素分析 |
4.2.1 产液量对集输半径的影响 |
4.2.2 含水率对集输半径的影响 |
4.2.3 起点温度对集输半径的影响 |
4.2.4 起点压力对集输半径的影响 |
4.2.5 环境温度对集输半径的影响 |
4.3 常温集输半径图版制作 |
4.3.1 集输半径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 |
4.3.2 集输半径图版绘制 |
4.4 常温集输半径图版现场应用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热力水力及常温集输半径计算软件编制 |
5.1 编程语言 |
5.2 软件运行环境要求 |
5.3 软件总体框图 |
5.4 软件功能 |
5.4.1 软件主界面 |
5.4.2 天然气物性参数计算模块 |
5.4.3 集油管道总传热系数计算模块 |
5.4.4 油气水三相流管道热力计算模块 |
5.4.5 油气水三相流管道水力计算模块 |
5.4.6 油气水三相流管道常温集输半径计算模块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2)油气水多相流实验架应用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现状 |
1.2.2 国内现状 |
1.3 发展趋势 |
1.4 研究内容和关键技术 |
1.4.1 研究内容 |
1.4.2 关键技术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实验架改进 |
2.1 国内外实验架 |
2.1.1 国外实验架 |
2.1.2 国内实验架 |
2.2 本校实验架 |
2.2.1 实验系统设备介绍 |
2.2.2 供气系统 |
2.2.3 供水系统 |
2.2.4 多相流实验段 |
2.2.5 数据参数采集系统 |
2.2.6 实验流程 |
2.3 实验架基础数据 |
2.3.1 几何管道参数 |
2.3.2 流体物性参数 |
2.3.3 实验标定要求及注意事项 |
2.4 实验架对比 |
2.4.1 基础数据比较 |
2.4.2 实验架系统组成比较 |
2.4.3 科研水平比较 |
2.4.4 本校实验架优势 |
2.5 实验架改进 |
2.5.1 实验架结构改进 |
2.5.2 针对不同实验问题改进实验架 |
2.5.3 改进为油气水三相流实验架 |
2.5.4 局部改进措施 |
2.5.5 实验室整体优化布局 |
2.5.6 改进后实验架 |
2.6 实验室17025 认证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工况模拟 |
3.1 多相流模拟软件概述 |
3.1.1 多相流稳态模拟软件 |
3.1.2 OLGA软件选择 |
3.2 物性软件选择 |
3.2.1 物性参数定义 |
3.2.2 PVTsim物性软件 |
3.2.3 物性软件对比 |
3.3 实验架模拟 |
3.3.1 实验架模拟步骤 |
3.3.2 搭建OLGA模型 |
3.4 实验架原始模拟(工况1) |
3.4.1 实验架管线模拟压降 |
3.4.2 实验架管线模拟积液量 |
3.4.3 实验架管线模拟持液率 |
3.4.4 实验架管线模拟流型 |
3.4.5 实验架管线模拟气液相速度 |
3.4.6 实验架管线模拟温度 |
3.5 实验架管线模拟不同工况 |
3.5.1 实验架管线模拟不同输量(工况2) |
3.5.2 实验架管线模拟不同产液量(工况3) |
3.6 实验架管线模拟极限工况(工况4)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多相流实验数据库 |
4.1 多相流数据库简介 |
4.2 国内外多相流数据库 |
4.3 采用的主要技术 |
4.3.1 sqlite数据库 |
4.3.2 sqlite developer |
4.4 多相流数据库结构 |
4.5 逻辑结构设计 |
4.6 多相流数据库数据 |
4.7 录入时存在的问题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工程应用 |
5.1 陕北管线问题 |
5.2 利用实验架研究优势 |
5.3 本校实验架模拟特点 |
5.4 OLGA蜡沉积分析 |
5.5 管线蜡沉积干扰分析 |
5.5.1 流体组分(工况1) |
5.5.2 管线起伏影响(工况2) |
5.5.3 不同管径(工况3) |
5.5.4 实际应用 |
5.6 实验架清管作业过程模拟分析(工况4) |
5.7 模拟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对今后工作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3)倾斜管气水两相段塞特性的数值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流体动力学模型 |
2.1 计算流体力学理论及工作步骤 |
2.1.1 计算流体力学理论 |
2.1.2 计算流体力学的工作步骤 |
2.2 多相流模型 |
2.2.1 VOF模型 |
2.2.2 Mixture模型 |
2.2.3 Eulerian模型 |
2.2.4 多相流模型的选择 |
2.3 算法 |
2.4 物理模型 |
2.4.1 质量守恒定律 |
2.4.2 动量守恒定律 |
2.4.3 能量守恒方程 |
2.4.4 相间作用力 |
2.5 湍流模型 |
2.5.1 湍流的基本方程 |
2.5.2 湍流模型的选取 |
第三章 倾斜管内段塞流的数值模拟 |
3.1 物理模型建立 |
3.2 网格划分与独立性验证 |
3.2.1 网格划分 |
3.2.2 网格独立性验证 |
3.3 边界条件 |
第四章 速度对倾斜管内段塞流的影响 |
4.1 段塞流特征流型出现及液体结构的循环 |
4.1.1 三维结构相图 |
4.1.2 监测面处气液两相的变化 |
4.2 速度对段塞流特征参数的影响 |
4.2.1 速度对液塞频率的影响 |
4.2.2 速度对液塞长度的影响 |
第五章 含气率对倾斜管内段塞流的影响 |
5.1 段塞流特征流型出现及液体结构循环 |
5.1.1 三维结构相图 |
5.1.2 监测面处气液两相的变化 |
5.2 含气率对段塞流特征参数的影响 |
5.2.1 含气率对液塞频率的影响 |
5.2.2 含气率对液塞长度的影响 |
第六章 倾斜角度对倾斜管内段塞流的影响 |
6.1 段塞流特征流型出现及液体结构循环 |
6.1.1 三维结构相图 |
6.1.2 监测面处气液两相的变化 |
6.2 倾斜角度对段塞流特征参数的影响 |
6.2.1倾斜角度对液塞频率的影响 |
6.2.2 倾斜角度对液塞长度的影响 |
第七章 水平-倾斜管路系统多相流流动试验研究 |
7.1 试验系统介绍 |
7.2 试验流程 |
7.2.1 实验前准备 |
7.2.2 实验步骤 |
7.3 段塞流特征模拟值与试验值对比分析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4)鄂南某区块伴生气回收中油气混输工艺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多相流混输管道压降研究现状 |
1.3 多相流混输管道温降研究现状 |
1.4 混输泵的研究与应用 |
1.5 多相流混输工艺发展现状 |
第二章 气液两相管流数学模型及工艺计算方法 |
2.1 气液两相管流的参数和术语 |
2.2 气液两相基本方程 |
2.3 气液两相管流的流动模型 |
2.3.1 均相流数学模型 |
2.3.2 分相流数学模型 |
2.3.3 漂移流数学模型 |
2.4 气液两相管流的工艺计算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气液混输管道持液率、压降计算方法与影响因素分析 |
3.1 基础数据 |
3.2 流型划分及判别 |
3.3 气液混输管道持液率影响因素分析 |
3.3.1 气油比对持液率的影响 |
3.3.2 出口压力对持液率的影响 |
3.3.3 入口温度对持液率的影响 |
3.4 气液混输管道压降影响因素分析 |
3.4.1 气油比对压降的影响 |
3.4.2 入口温度对压降的影响 |
3.4.3 原油输量对压降的影响 |
3.5 持液率、压降新组合模型对比研究 |
3.5.1 软件介绍 |
3.5.2 软件程序流程图 |
3.5.3 软件界面介绍 |
3.5.4 持液率模型对比研究 |
3.5.5 压降模型对比研究 |
3.5.6 持液率、压降影响因素拟合公式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温降研究 |
4.1 温降公式的推导 |
4.2 气液混输管道温降影响因素 |
4.2.1 气油比对温降的影响 |
4.2.2 入口温度对温降的影响 |
4.2.3 原油输量对温降的影响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气液混输管道的瞬态模拟 |
5.1 不同气油比下的段塞流计算 |
5.2 地形起伏处段塞流计算 |
5.3 段塞控制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油气混输泵的选择及工艺流程设计 |
6.1 选泵方案分析 |
6.1.1 油气混输泵制造技术及其类型介绍 |
6.2 混输泵选取方案优选 |
6.2.1 方案评价指标矩阵 |
6.2.2 方案决策模型 |
6.2.3 评价对象指标体系的建立 |
6.3 比较矩阵及权值确定 |
6.3.1 评价矩阵的确定 |
6.3.2 指标的组合权重 |
6.4 综合评定 |
6.5 伴生气回收工艺流程改造 |
6.5.1 伴生气回收工艺流程选择 |
6.5.2 工艺流程改造 |
6.6 本章总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5)结构参数对Z型管内油气水三相流影响的数值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成果 |
1.2.1 两相流 |
1.2.2 三相流的流型 |
1.2.3 三相流压降 |
1.2.4 三相流流动方向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 创新点 |
2 多相流 |
2.1 混输管路多相流动的特点与研究难度 |
2.2 基本原理及步骤 |
2.3 控制方程 |
(1)质量守恒方程 |
(2)动量守恒方程 |
(3)能量守恒方程 |
2.4 湍流模型 |
2.5 多相流模型 |
2.6 仿真参数设置 |
2.6.1 物性参数的设置 |
2.6.2 边界条件的设置 |
2.6.3 仿真模型的设置 |
2.7 本章小结 |
3 Z型管内油气水三相流模型的建立 |
3.1 管道模型及网格划分 |
3.2 物理特性以及边界条件 |
3.3 流动特性分析 |
3.3.1 压力分布 |
3.3.2 速度对压力分布的影响 |
3.3.3 速度分布图 |
3.3.4 流型图 |
4.结构参数对Z型管内多相流体混输的影响 |
4.1 Z型管道模型及网格划分 |
4.2 物理参数设置 |
4.3 Z型管流动特性分析 |
4.3.1 压力分析 |
4.3.2 流型分析 |
4.4 反Z型管数值模拟计算 |
4.4.1 压力分布 |
4.4.2 速度分析 |
4.4.3 流型分布 |
4.5 弯管角度对多相输影响数值模拟计算 |
4.5.1 管道模型及网格划分 |
4.5.2 压力分析 |
4.6 n型管数值模拟计算 |
4.6.1 n型管道物理参数级边界条件设定 |
4.6.2 压力分析 |
4.6.3 速度分析 |
4.6.4 流型分析 |
4.7 结论 |
5 参数对Z型管道数值模拟的影响 |
5.1 物理参数设置及网格划分 |
5.2 数值模拟结果及分析 |
5.2.1 气体体积分数对流型影响 |
5.2.2 原油粘度对流型的影响 |
6 结论及展望 |
6.1 结论 |
6.2 建议 |
符号说明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6)油水两相流流动特性的太赫兹光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油水两相流流动参数研究现状及进展 |
1.2.1 油水两相流流型特性研究 |
1.2.2 油水两相流压降特性 |
1.3 流体物性的太赫兹光谱表征评价 |
1.4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方法与分析 |
2.1 样品制备 |
2.2 实验系统及仿真软件 |
2.2.1 太赫兹时域光谱系统 |
2.2.2 CST Microwave Studio |
2.2.3 COMSOL Multiphysics |
2.3 样品太赫兹光谱参数的提取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油、气、水相分布及原油含水率的太赫兹光谱分析 |
3.1 实验方法 |
3.2 油、气、水分布的太赫兹光谱分析 |
3.3 高含水原油含水率的太赫兹光谱表征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水平管油水两相流的太赫兹光谱研究 |
4.1 实验方法 |
4.2 水平管油水两相流的太赫兹光谱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微通道油水两相流流型及压降规律研究 |
5.1 微通道单相流流型及压降规律的太赫兹光谱分析 |
5.2 微通道油水两相流流型识别及流动过程监测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太赫兹波段超材料的油水两相流研究 |
6.1 基于超材料的油水乳状液含水率传感器模拟 |
6.2 基于超材料的微通道油水两相流流型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水平管油水和油气水多相流冷却过程流动与换热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参数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总结 |
1.2.1 无冷却条件下油水两相流流动特性研究 |
1.2.2 无冷却条件下油气水三相流流动特性研究 |
1.2.3 多相段塞流换热研究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系统与测量方法 |
2.1 实验环路 |
2.1.1 液相循环系统 |
2.1.2 气相循环系统 |
2.1.3 三相混合循环系统 |
2.1.4 气液分离系统 |
2.1.5 空气加热系统 |
2.1.6 液相加热系统 |
2.1.7 冷却液循环系统 |
2.2 测量仪表简述 |
2.3 实验操作流程 |
2.4 实验介质 |
第三章 油水两相流流动与换热特性研究 |
3.1 白油-水流型分析 |
3.1.1 白油-水流型分类 |
3.1.2 冷却液对流型的影响 |
3.1.3 不同流型图对比 |
3.2 水-白油流动特性研究 |
3.2.1 压降分析 |
3.2.2 流动含水率分析 |
3.3 不同油-水流型下的换热特性研究 |
3.3.1 液相流速对两相流对流换热影响分析 |
3.3.2 含水率对两相流对流换热影响分析 |
3.3.3 压降对两相流对流换热影响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冷却和无冷却液条件下油气水三相段塞流流动特性研究 |
4.1 冷却和无冷却液条件对压降的影响分析 |
4.2 冷却和无冷却液条件对液塞速度的影响分析 |
4.3 冷却和无冷却液条件对液塞频率的影响分析 |
4.4 冷却和无冷却液条件对液塞长度的影响分析 |
4.5 冷却和无冷却液条件对液塞区液相含水率分析 |
4.5.1 液塞区液相含水率分析 |
4.5.2 段塞流液相含水率概率密度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油气水三相段塞流冷却换热特性研究 |
5.1 换热数据处理方法 |
5.2 实验系统可靠性分析 |
5.2.1 单相水对流换热研究 |
5.2.2 单相白油对流换热研究 |
5.3 实验系统温度场分析 |
5.3.1 空白实验温度场 |
5.3.2 单相实验温度场分析 |
5.3.3 两相实验温度场分析 |
5.3.4 三相段塞流实验温度场分析 |
5.4 空气--白油-水段塞流冷却对流换热特性分析 |
5.4.1 液相流速对段塞流对流换热影响分析 |
5.4.2 气相流速对段塞流对流换热影响分析 |
5.4.3 压降对段塞流对流换热影响分析 |
5.4.4 液塞速度对段塞流对流换热影响分析 |
5.4.5 平均液塞长度对段塞流对流换热影响分析 |
5.4.6 液塞频率对段塞流对流换热影响分析 |
5.4.7 液塞区液相含水率对段塞流对流换热影响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8)含水率对气液混输管路流型和压降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油气水三相流动的物性参数和基本方程 |
2.1 基本参数 |
2.2 油水混合物的物性参数 |
2.3 基本方程 |
2.4 本构方程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油气水三相的实验研究 |
3.1 实验流程与主要设备 |
3.2 实验参数及物性 |
3.3 实验的流型 |
3.4 实验的压降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油气水三相流流型及其转变 |
4.1 基于油水界面的流型划分及转变 |
4.2 基于气液界面的流型划分及转变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高含水油气水混输管路压降计算 |
5.1 压降计算模型介绍 |
5.2 三种典型压降计算模型的误差分析 |
5.3 Baker模型修正 |
5.4 对修正后的模型进行误差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9)北三三转油脱水站管网压降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第一章 前言 |
1.1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水平管道压降研究国内外现状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油气水水平管的压降计算方法 |
2.1 穆贾沃-饶方法 |
2.2 洛克哈特—马蒂内利(LM)方法 |
2.3 泰特尔-杜克勒方法 |
2.4 XIAO方法 |
2.5 贝克(BAKER)方法 |
2.6 杜克勒方法 |
2.7 贝格斯—布里尔(BBM)方法 |
第三章 PIPEPHASE软件对北三三转油脱水站适应性研究 |
3.1 PIPEPHASE软件介绍 |
3.1.1 PIPEPHASE软件的基本结构 |
3.1.2 PIPEPHASE软件的计算能力 |
3.2 北三三转油脱水站简介 |
3.3 不同压降公式的模拟结果 |
3.4 误差因素分析 |
3.4.1 含水率的影响 |
3.4.2 产气量的影响 |
3.4.3 产油量的影响 |
3.4.4 管路温度的影响 |
3.4.5 管径的影响 |
3.5 LINGO软件简介 |
3.5.1 LINGO软件修正DR方法 |
第四章 北三三转油脱水站压降计算软件的编制与应用 |
4.1 C++ BUILDER 6.0 简介 |
4.2 编制软件的主要功能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北三三转油脱水站部分生产数据表 |
附录B PIPEPHASE软件模拟压降部分计算误差表 |
致谢 |
(10)水平管油气水三相流压降特性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 |
2实验结果及分析 |
2.1划分水平管油气水三相流流型 |
2.2油气水三相流分流型的压降变化 |
3 流动阻力压降计算模型 |
3.1油水两相流动中的阻力特性 |
3.2水平管油气水三相流动阻力特性 |
4结论 |
四、水平管内油气水三相流动摩擦压降特性的试验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油田多相混输管道热力水力特性及常温集输半径计算方法研究[D]. 黄作男. 东北石油大学, 2020(03)
- [2]油气水多相流实验架应用模拟研究[D]. 耿华荣. 西安石油大学, 2020(12)
- [3]倾斜管气水两相段塞特性的数值模拟研究[D]. 邱子涵. 西安石油大学, 2020(02)
- [4]鄂南某区块伴生气回收中油气混输工艺优化研究[D]. 邹少杰. 西安石油大学, 2020(11)
- [5]结构参数对Z型管内油气水三相流影响的数值模拟[D]. 肖春宇.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2019(06)
- [6]油水两相流流动特性的太赫兹光谱研究[D]. 宋艳.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9(01)
- [7]水平管油水和油气水多相流冷却过程流动与换热实验研究[D]. 郝常利.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
- [8]含水率对气液混输管路流型和压降影响的研究[D]. 刘琪. 长江大学, 2018(12)
- [9]北三三转油脱水站管网压降规律研究[D]. 杨凝畅. 东北石油大学, 2017(02)
- [10]水平管油气水三相流压降特性实验研究[J]. 汪国琴,赵方强.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16(03)
标签:油水分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