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汉长安城发掘出长乐宫大型建筑遗迹(论文文献综述)
孔令通[1](2021)在《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职官材料整理与研究》文中提出《汉书·百官公卿表》《续汉书·百官志》等传世文献中比较系统地记载了汉代职官的设置情况,同时,在玺印、封泥、简牍等出土文献中亦存在着大量的汉代职官材料,这些内容对於研究汉代职官具有极其重要的学术价值。本文广泛搜1整理出土文献所见西汉职官材料,与《百官表》进行比照,并讨论相关问题。论文分爲上下编:上编爲研究篇。绪论介绍了出土文献中所见西汉时期职官研究史、已有研究的不足、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本文的创新与不足。第一章是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中央职官考述,分爲五节,将出土文献中所见高祖至吕后时期、文景时期、西汉中期、西汉晚期的职官与《百官表》进行了对比,并总结了未见於《百官表》且无法判断归属之中央职官。经过对比发现《百官表》所述职官体系至文景时才开始颇具雏形,至西汉中期方形成,而西汉晚期是“省减”期,注重机构的裁撤与省并。第二章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王国及侯国职官考述,分爲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王国、侯国及未见於《百官表》且无法判断归属的王国职官三节。汉承秦制,但其实刘邦称帝前後都部分继承了楚制,因此这一部分着重追溯职官至战国时期,并对其职能进行概括总结。通过梳理发现,西汉早期侯国即已存在侯家吏和上属於中央的两套行政系统。第三章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郡县职官考述,分二节:第一节爲郡职官,第二节爲县职官。重点梳理了西汉早期和西汉中晚期的郡县属吏,通过梳理发现,西汉早期郡守以军事职能爲主,属吏设置相对简单。西汉中晚期,郡属吏设置增多。且少数民族地区可能亦存在汉廷所辖职官与少数民族职官两套行政系统。第四章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特种官署考述,本章分爲工矿商业类、军事类、农林水利类、畜牧类、仓储类五节,对西汉时期的盐铁官、都水官、工官等秩比县令长的职官进行了考察。下编是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职官汇编,将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职官汇集成五个表格,分别是: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中央、王国、郡、县、侯国职官表,其中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中央职官分爲出土文献中见於《百官表》和未见於《百官表》职官两个表格。
茹彤[2](2021)在《汉长安城遗址村落文化空间基因修补与优化研究 ——以未央区六村堡村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十三朝古都,三千年历史”,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赋予了西安的古都文采和魅力。“西罗马,东长安”,汉唐时期,长安城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1]。在汉长安城遗址中,散乱分布着很多村落,其中遗址村落是汉长安历史时期存在于大遗址中逐渐演化形成的村落,承载着汉长安城重要的历史文化信息,具有遗址价值、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然而,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这些村落的发展未能充分考虑其所在大遗址的文化基因,现状遗址村落出现了文化基因受损,文化传承断代,文化空间特色消逝,文化产业发展受限,村民文化认知薄弱等一系列问题。因此,论文以六村堡村为例,梳理了遗址村落文化空间要素和文化基因要素,构建了文化基因谱系图,提出了遗址村落文化空间基因修补与优化的方法。论文第一部分通过对文化基因、叙事学、文化空间等相关理论及国内外案例分析,奠定了遗址村落文化空间的基因修补与优化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二部分析了汉长安城遗址村落形成年代、历史演进、现状分布概况、文化产业、人群特征及六村堡村现状等内容。第三部分总结了文化基因筛选提取的方法,识别提取了六村堡村文化空间要素与文化基因要素。第四部分展开叙述了文化空间基因修补与优化方法的具体内容,基因修补优化方法主要以文化空间的场景化叙述实现文化基因修补,以文化空间的语言化表达完善实现文化基因激活,以文化空间的符号化表达完善实现文化基因植入,文化空间场景感知优化和文化产业类型优化。第五部分构建了遗址村落文化基因空间表达体系,即串联文化基因修补优化后的文化空间,形成三种主题文化路径,将其叠加形成文化网络。最后以六村堡村为例,应用文化空间基因修补与优化方法、文化基因空间表达体系进行实践,提出了具体的空间设计策略,以及遗址村落发展的内驱动力的优化策略,试图为汉长安城遗址村落文化传承与文化空间的完整化重现提供思路方法与案例参考。
关伟锋[3](2021)在《大遗址展示效能提升的景观策略研究 ——以汉长安城遗址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遗址展示在西方已经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从1955年的《雅典宪章》到2008年《文化遗产地阐释与展示宪章》的出现,标志着遗址展示理论日渐达成国际共识。中国大遗址是追溯华夏之源、国家记忆的重要载体,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和科学艺术价值。然而,趋向于遗址“现状价值”还是文献研究的“历史原貌价值”的展示导向诉求博弈仍然存在,大遗址重保护而轻展示,展示方式多为静态展示,展示缺乏历史动态层次性,遗址潜在文化价值挖掘不够,由以上诸多问题导致的遗址展示效能差及遗址区社会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这些都成为当前急需应对的社会时代命题。本文选取我国大遗址中城址类遗址为主要研究对象,从风景园林学科视角出发,采取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基本研究思路,借助景观规划设计相关理论及遗产保护经典理论作为支撑,把大遗址中的遗址本体、本体复原再现形象、本体周边环境、人工辅助展示设施、人文场景实物再现及大遗址周边景观风貌等都作为遗址展示中的“景观要素”,探寻大遗址本体及遗址环境展示的景观策略。文章把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方法运用到大遗址保护展示当中,微观层面,把遗址本体展示的时间纵轴转换为遗址空间展示横轴,形成遗址本体的现状价值展示、遗址历史原貌展示、非物质文化要素及叠压的遗产展示相融合的多维综合展示格局。以建筑类遗址本体展示为代表,提出建筑遗址异地复原再现示意展示、建筑遗址异地复原再现展示、建筑原址复原再现示意展示、建筑模拟示意展示等展示模式。宏观层面,景观规划指引下的大遗址整体环境观理念在大遗址展示中的运用能从大遗址展示主题拟定、遗址区功能调整与标识体系构建、重点展示节点控制及遗址环境景观风貌控制给予探讨。同时提出更为宏观的大遗址地景文脉的展示,以汉长安城遗址为例,分别从城址类大遗址都城选址、规划思想、都城形态、水系格局等方面给出相应的展示策略,拓宽了遗址展示的范畴,能更为有效的为公众提供更为详尽的城市信息,增强文化感知,更好地发挥大遗址历史文化传播功能。在此基础上,针对遗址展示效果的判定首次提出“展示效能”这一概念。借助对大遗址使用人群及互动性体验展示方式的研究,选取20个遗址展示景点,从遗址景点的真实性、遗址信息可读性、游客互动体验性、大遗址景观风貌四个方面构建大遗址展示效能评价体系,通过实际调研游客驻足时间对遗址展示景点展示效能评价结果进行初步验证,评价模型的构建对于提升遗址展示效能具有重要作用。
葛威,鄢宇倩,羊泽林,林繁德[4](2020)在《福建武夷山市城村汉城植物考古及年代学新资料》文中认为城村汉城遗址位于武夷山市兴田镇城村村西南,是一处重要的汉代城址。我们在2016年对该城址北城门发掘区土样进行了浮选,发现可鉴定炭化种子167粒,包括粳稻(Oryza sativa ssp. japonica, n=58)、稗(Echinochloa crusgalli, n=11)、滨柃(Eurya emarginata, n=81)、蓼科(Polygonaceae sp., n=5)、莎草科(Cyperaceae sp., n=3)、菊科(Compositae sp., n=4)、野慈姑(Sagittaria trifolia, n=1)、紫苏(Perilla frutescens, n=3)、悬钩子属(Rubus sp., n=1)等。这些植物遗存的发现为研究西汉中期闽越地区的农业和经济形态提供了重要信息。结果表明,水稻应该是城村汉城先民最重要的农作物和主食。滨柃是一种优良的园艺树种,具有耐盐和抗风的特性,其自然分布带位于滨海地区。滨柃在城村汉城的发现表明闽越国时期存在将沿海树种引种至内地的行为。同时,我们还对发现的炭化稻和竹篾进行了碳十四年代测定,结果显示北城门废弃的年代与历史文献所载汉武帝灭闽越国的时间是一致的。针对城址可再利用金属物品的分析表明城村先民在战争结束之后迁往别处,也与《史记》的记载相吻合。本研究提供了有关城村汉城经济生活和年代问题的新线索。
吴悦娜[5](2020)在《东汉仿木石阙初探》文中研究指明阙,是一种中国古代的礼制建筑,它成对地建立在都城、宫室、陵园等建筑群入口两侧。阙发轫于先秦时期,兴盛于秦汉时期,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一种重要代表形式。然而历经千年沧桑,早期的土木阙基本已经消失殆尽,唯有仿造土木阙建造的东汉石阙得以留存。据资料统计,国内现存的东汉石阙共有三十余处,集中出现在河南、山东、四川、重庆这四个省市境内,其中四川和重庆地区的数量所占比重最高。从石阙的形式来看,特别是位于四川、重庆地区的仿木结构石阙,非常准确、严谨地摹写了当时的土木阙,为汉代木构建筑的研究提供了珍贵的材料。加之,石阙是从东汉时期留存至今的仿木构阙,其上雕刻反映出许多目前已经较为模糊的汉代木构建筑的特征。因此,东汉石阙的研究对了解我国汉代建筑的建筑形制、构造逻辑和结构技术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以现存的东汉石阙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的方式,结合历史学、考古学、文献学等相关学科在这一方面取得的成果,对中国汉代木构特征进行研究。论文计划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第一,厘清阙的定义,对阙的发展历程和阙的类型进行概述;第二,结合考古学和文献学的现有成果,依据秦汉阙的考古遗迹,探寻阙建筑形式的发展脉络;第三,通过实地调研测绘和查阅历史文献资料,将现存石阙分为仿木石阙和非仿木石阙两类,并重点选取保存较为完整的仿木石阙,进行个案研究,建立图文数据库;第四,结合前文的案例分析,从平面形制、构造特征、整体结构三个方面,对石阙所反映的中国汉代木构建筑特点进行总结归纳;第五,依据上述总结的木构建筑特征,推测性复原汉代阙类建筑,以期对中国汉代木构建筑的学术研究作相应的补充。
陈丽娟[6](2020)在《汉长安城未央宫考古遗址公园使用状况调查与功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汉长安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2012年成为第一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项目,2017年汉长安城未央宫考古遗址公园被确立为第三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与此同时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区在申遗成功正式开放后的使用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本论文尝试通过现状调查与功能研究,研究汉长安城未央宫考古遗址公园在城市中扮演的角色,为下一步汉长安城未央宫考古遗址公园的功能发展提供借鉴,为其他考古遗址公园的发展利用提供参考。本论文通过文献阅读与实地调研,梳理了未央宫考古遗址公园的规划、建设及使用现状。通过观察、访谈、轨迹记录和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从定性与定量辩证分析的角度对未央宫考古遗址公园的使用状况进行了分析。论文通过对未央宫考古遗址公园使用状况调查,总结了未央宫考古遗址公园基本实现了科研功能,教育功能中存在的展示体系较为单一和文化内涵挖掘不够,教育功能发挥受到限制的问题,游憩功能存在的游憩活动较为单一,内部交通连贯性较差、使用感差和配套服务设施缺乏的问题。同时在调查中发现的其他问题包括汉文化形象输出不足、地方政府财政负担过大、汉长安城遗址区民生问题突出和未央宫考古遗址公园的生态作用凸显。在此基础上,本论文总结提出了汉长安城未央宫考古遗址公园的功能包含基本功能和附属功能。基本功能包括科研功能、教育功能和游憩功能,附属功能包括文化功能、生态功能、经济功能和社区服务功能,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功能提升和拓展策略。本论文尝试以汉长安城未央宫考古遗址公园为例,提出考古遗址公园的附属功能,为考古遗址公园在城市中的功能拓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孙政委[7](2020)在《秦汉时期关中地区大型房屋建筑基址研究》文中认为自秦汉一统,建立起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在社会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远影响。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发展中的重要阶段,也是古代大型房屋建筑发展的重要时期。一方面延续着先秦建筑业已形成的中国古代建筑特色,另一方面又不断探索与统一帝国和中央集权制度相适应的新的建筑形制。本文以秦汉时期关中地区大型房屋建筑基址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类型结构进行细致梳理,探索建筑形制演进规律,并探讨及背后所蕴含的社会与历史因素。通过分析认为,功能与等级是影响大型房屋建筑形制选择的核心因素,而中央集权制度及相关社会思想观念的完善与发展是大型房屋形制演变背后最重要的动因。本文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为绪论。对研究对象及相关概念进行界定;梳理有关研究对象的研究及现状;介绍本文研究的意义及方法与创新。第二章为建筑基址资料的初步整理。截止2019年12月底,本文共收集秦汉时期关中地区使用,并经过考古发掘的或勘探的,资料清楚且比较完整的大型房址共计35处,59座。按照始建年代可将其分为先秦时期、秦帝国时期、西汉早期、西汉中晚期、新莽时期五组。第三章为大型房屋建筑的类型学研究。根据大型房屋建筑基址结构复杂的材料特点以及相关考古工作规模(揭露程度)不一等工作特点,灵活运用类型学研究方法,将大型房屋建筑基址分解为房间、房间组合、台基、院落等不同层面进行类型学分析。第四章为大型房址建筑的形制演变规律与原因分析。综合始建年代与类型学分析结果,可以考察大型房屋建筑基址的形制演变规律。例如房间由半地下室至地面式的抬升;房间组合由各型房间集中至中心建筑相对独立;台基设置由整体多层高台基向中心建筑独立低台基转变;院落布局由不设围墙范围不明发展为普遍具有围墙乃至隔墙的封闭结构等。而这些形制变化,又可归纳为以水平维度与垂直维度变化为特征的大型房屋建筑基址整体演变规律。进而结合建筑功能性质,分析宫殿建筑、礼制建筑、官署建筑、仓储建筑等不同类型建筑的演进特点,籍此考察影响建筑形制演变的原因。可以说功能与等级因素是影响大型房屋建筑形制选择的关键。第五章结语。
胡岩涛[8](2019)在《秦汉都城军事防御体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秦汉四百年间是中国历史从分裂走向统一,由王国迈入帝国的重要时期,也是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都城发展的关键阶段。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秦都咸阳、西汉长安城、东汉洛阳城考古发掘工作的持续进行,历经半个多世纪,出土大量物质文化遗存,极大丰富人们对秦汉文明的认知。《左传·成公十三年》云:“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一语道出军事在国家发展中的地位。学术界虽在秦汉都城方面的成果层出不穷,但与军事相关的探讨却非常薄弱,专门性的研究更是鲜见。秦汉都城防御体系是由诸多要素组成的空间大范围、多层架构相结合的有机整体。根据考古现有的成果和材料,结合历史文献学与历史地理学,采用“多重证据法”,在跨学科的基础上发挥各自特长,以此达到相得益彰的研究效果,从而实现对秦汉都城防御体系的历史构建和多元化、多学科交叉的综合研究。本研究分别对秦都咸阳、西汉长安城、东汉洛阳城的军事防御设施及相关的考古材料进行信息提炼、梳理及阐释,使之具有启迪利用其它学科进行交叉研究的思路,并通过这些材料来透视人类行为和研究需要提出的问题与假设。针对单方面利用考古材料无法解决秦汉都城防御体系的诸多问题,结合历史文献学和历史地理学对其进行研究,得出结论如下:第一,秦汉都城防御体系在空间布局上圈层特征明显,层次分明,分为城区军事防御、周边军事防御和外围军事防御。以都城宫城为核心,城区军事防御为中心,三个圈层之间各个要素互相影响、联系紧密、互动强烈,共同形成对大一统国家政权的有效保护。虽然每个圈层在军事防御设施、军事地位、地理环境、社会形势等诸多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它们在都城防御体系中却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各个圈层的对都城的军事防御意义都极为重要。第二,秦汉都城防御体系犹如一张巨大的网络,以都城为中心,都城周围一些扼守交通要道、物资丰富、等级较高的城邑,地处军事要地的离宫别馆,对都城具有防护作用的战略要地、驻军营地、关隘等等,是这张庞大网络上的节点,如众星拱日般环卫都城。直道、驰道、栈道及其他各类型的道路,桥梁、漕渠,烽燧、邮、亭、驿等,在这张网络中起到着连线与通讯的作用,一旦有进犯之敌,朝廷可以迅速调兵遣将、运送军需、下达军令。兵器作坊、武库、仓储是重要的后勤保障设施在战时情形紧张之际,能够极大提升军队战斗力,支撑战争进行。第三,山川形胜、河流池泽在秦汉都城防御体系中也发挥着无可比拟的作用,它们是阻挡敌人进攻都城的天然屏障。尽管秦都咸阳、西汉长安城与东汉洛阳城的自然地理环境不同,但这三座大一统王朝的都城在构建防御体系过程中,都因地制宜,对地形地势进行充分的利用,特别是高度重视周边和外围关隘的军事战略地位。第四,秦汉都城防御体系及内部设施、结构的发展演变,在漫长的时间里,既存在着合理的成分,也与当时的政治、军事形势有很大关系,背后凸显出大一统王朝在历史进程中的沧桑巨变。总之,本文以秦汉都城防御体系为研究对象,但因考古材料、文献记载各自存在一定的欠缺及军事防御空间的广阔,所以本研究必然要采用“多重引证法”。利用考古材料自下而上、文献资料自上而下的重建和历史地理学的空间大范围审视,围绕着古代都城为核心问题,重点考察了历史时期秦汉都城的军事防御体系,并对相关问题进行阐述,在一定程度上增补了当前学术界对秦汉都城研究在军事领域的不足。
季佳慧[9](2019)在《汉长安城遗址区阁老门村保护与发展协同策略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伴随着我国快速的城镇化,人类经济活动密集区域的城乡建设使得大遗址保护与遗址区村落发展之间产生显着博弈。作为我国大遗址的典型代表,汉长安城遗址保护与村落发展的矛盾由来已久,并持续多年一直难于解决。受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入围世界遗产名录和西安市城市快速扩张的影响,遗址区保护与发展环境已发生变迁,遗址区村落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导致村落的保护与发展问题日益复杂。面对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和错综复杂的矛盾问题,遗址区出现了城中村型、景区型、封闭型、腹地型和交通节点型村落并置的现象。然而目前学术界鲜有针对某一类型村落的专门化研究,更未见对村落保护与发展协同策略的系统性探索。为此,笔者基于攻读硕士阶段对于汉长安城遗址保护与区域发展问题的研究,在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时空观视角下的汉长安城遗址保护与民生发展协同性研究》的基础上,针对汉长安城遗址区保护与村落发展的矛盾问题,对汉长安城的景区型村落—阁老门村进行了深入研究。论文以国内外文化遗产保护理论为指导,借助“城乡规划学、人文地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相关理论,在人本主义规划思想和历史性城镇景观方法的启示下,运用参与式评价的方法,对阁老门村的保护与发展的协同策略进行探索。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1)对近年来“国内外文化遗产地的民生和人居环境问题,国内大遗址和汉长安城遗址的村落发展问题的研究”进行系统的梳理与总结。(2)结合文献研究和实地调查,对汉长安城遗址区阁老门村保护与发展的现状及其问题进行梳理,并从历史性城镇景观的视角对其保护与发展问题进行诊断。(3)基于人本主义规划思想对阁老门村保护与发展的协同策略进行了居民的参与式评价,借助历史性城镇景观方法并结合国际遗产理论发展规律,展开了评价过程中“保护与发展初步策略的设计与修正”。(4)基于对阁老门不同居民群体参与式评价的结果分析,梳理并总结阁老门村保护与发展的策略要点。(5)依据对阁老门村居民进行的参与式评价结果,从指导思想与目标、空间整合、道路交通与游线组织等面向对阁老门村的保护与发展的协同策略进行探索。
王艺菡[10](2019)在《武夷山城村汉城与西汉长安城的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市是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古代城市在一定程度上浓缩了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生活水平等各项指标,对我们理解古代文化有着重要意义。西汉是中华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和确立的关键时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将同一时代背景下的中原西汉王朝都城长安与作为闽越王城的城村汉城遗址进行比较研究。在对二者的自然人文环境、选址规划思想异同进行比较后发现,汉长安城起墙垣围筑郭城,闽越王城则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山溪之险以天然峦群和溪流为郭;对两城址的建筑风格、建筑技术、建筑材料及手工业作坊、出土的生产生活用品、武器等进行对比发现,此时的闽越地区已深受中原汉文化的影响,学习了中原地区先进的职官制度,也学习了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但同时在房屋架构、防御体系、建筑风格、生活用品方面仍保留了浓厚的闽越特色。史籍记载和考古线索告诉我们,闽越文化在形成的过程中始终不断与其他地区文化交流碰撞,逐步受到汉文化的影响,经过曲折的变迁,最终融入到华夏人文之中。除绪论和结论外,全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主要介绍武夷山城村汉城的概况,包括其自然、人文环境及考古发掘情况;第二章主要介绍西汉长安城的概况,包括自然环境和历史沿革、考古发掘情况及其城市布局规划;第三章分别从城市选址规划、布局结构、建筑技术和风格等方面对城村汉城和西汉长安城进行比较;第四章回归到汉文化与闽越文化的差异和交流方面,发现闽越文化在形成过程中不断与其他地区文化碰撞、交流,既保留自身风格,也逐渐深受汉文化影响,最终形成成熟的闽越文化。
二、汉长安城发掘出长乐宫大型建筑遗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汉长安城发掘出长乐宫大型建筑遗迹(论文提纲范文)
(1)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职官材料整理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凡例 |
绪论 |
一、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职官研究史 |
二、已有研究的不足 |
三、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中央职官考述 |
第一节 高祖至吕后时期中央职官对比 |
第二节 文景时期中央职官对比 |
第三节 西汉中期中央职官对比 |
第四节 西汉晚期中央职官对比 |
第五节 未见於传世文献且无法判断归属的中央职官 |
第二章 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王国及侯国职官考述 |
第一节 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王国职官考述 |
一、楚汉之际王国职官 |
二、汉初之异姓诸侯王王国职官 |
三、汉初之同姓诸侯王王国职官 |
四、西汉中晚期之王国职官 |
第二节 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侯国职官考述 |
一、楚汉之际侯国职官 |
二、自刘邦称帝至武帝时侯国职官 |
三、自武帝时至西汉末侯国职官 |
第三节 未见於《百官表》且无法判断归属的王国职官 |
第三章 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郡县职官考述 |
第一节 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郡职官考述 |
一、边郡管理系统 |
二、内郡管理系统 |
第二节 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县职官考述 |
一、西汉早期县职官设置 |
二、西汉中晚期县职官设置 |
第四章 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特种官署考述 |
第一节 工矿、商业类 |
一、工类 |
二、矿业类 |
三、商业类 |
第二节 军事类 |
第三节 农林、水利类 |
一、农林类 |
二、水利类 |
第四节 畜牧类 |
第五节 仓储类 |
下编 |
一、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中央职官表 |
出土文献中见於《百官表》的西汉中央职官表 |
出土文献中未见於《百官表》的西汉中央职官表 |
二、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王国职官表 |
三、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郡职官表 |
四、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侯国职官表 |
五、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县道邑职官表 |
引用谱录简称 |
参考文献 |
职官索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
(2)汉长安城遗址村落文化空间基因修补与优化研究 ——以未央区六村堡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与范围 |
1.3.1 遗址村落概念界定 |
1.3.2 研究对象与范围 |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1 国外研究综述 |
1.4.2 国内研究综述 |
1.4.3 国内外研究综述总结 |
1.5 研究框架和内容 |
1.5.1 研究框架 |
1.5.2 研究方法 |
1.5.3 研究内容 |
1.6 本章小结 |
2 相关理论与案例分析 |
2.1 文化基因理论 |
2.1.1 文化基因起源与发展 |
2.1.2 文化基因类型划分 |
2.1.3 文化基因修补与优化的重要性 |
2.1.4 文化基因理论对研究的指导作用 |
2.2 文化空间理论 |
2.2.1 文化空间的起源与发展 |
2.2.2 村落文化空间保护的重要性 |
2.2.3 文化空间理论对研究的指导作用 |
2.3 空间叙事理论 |
2.3.1 叙事的概念 |
2.3.2 空间叙事理论 |
2.3.3 空间叙事学理论应用于文化空间 |
2.3.4 空间叙事学理论对研究的指导作用 |
2.4 相关案例 |
2.4.1 村落文化基因修补与特色基因传承案例分析 |
2.4.2 村落文化产业案例分析 |
2.4.3 国内外案例总结 |
2.5 本章小结 |
3 汉长安城遗址村落现状分析 |
3.1 汉长安城遗址村落形成年代 |
3.2 汉长安城遗址村落发展演变历史进程 |
3.2.1 汉代至明清历史时期遗址村落的形成与演变 |
3.2.2 建国后80 年代遗址村落发展演变 |
3.2.3 2005 年汉长安城遗址村落发展演变 |
3.2.4 现状汉长安城遗址村落发展演变 |
3.3 汉长安城现状遗址村落分类 |
3.3.1 文化展示型遗址村落 |
3.3.2 文化体验型遗址村落 |
3.3.3 文化服务型遗址村落 |
3.4 汉长安城遗址与现状遗址村落叠合情况 |
3.5 汉长安城遗址村落现状文化产业发展 |
3.5.1 遗址村落现状遗址文化产业类型 |
3.5.2 遗址村落文化产业现状调研 |
3.5.3 遗址村落现状文化产业问题分析 |
3.6 汉长安城遗址村落现状人群特征分析 |
3.6.1 现状遗址村落人口构成分析 |
3.6.2 遗址村落现状人群活动类型 |
3.6.3 遗址村落现状人群需求分析 |
3.7 遗址村落六村堡村概况分析 |
3.7.1 六村堡村现状概况 |
3.7.2 六村堡村村民的基本情况分析 |
3.7.3 六村堡村历史概况 |
3.7.4 六村堡村遗址考古概况 |
3.7.5 六村堡村村落发展的现状问题 |
3.8 本章小结 |
4 汉长安城六村堡村村落文化空间的文化基因分析 |
4.1 相关概念分析 |
4.1.1 遗址村落文化基因 |
4.1.2 遗址村落文化空间 |
4.1.3 文化空间与文化基因的关系 |
4.2 遗址村落文化基因要素谱系框架构建 |
4.2.1 文化基因框架构建的案例分析与总结 |
4.2.2 文化基因的分类选取方法 |
4.2.3 文化基因表达形式分类 |
4.2.4 文化基因的表达载体 |
4.3 六村堡村文化空间要素整理分析 |
4.3.1 现状六村堡村文化空间要素整理 |
4.3.2 六村堡村文化空间的现状调研分析 |
4.4 六村堡村文化基因要素识别提取 |
4.4.1 文化基因分类识别 |
4.4.2 村落文化基因的梳理整合与框架构建 |
4.5 遗址村落文化基因与文化空间问题 |
4.5.1 现状遗址村落文化基因自身问题 |
4.5.2 现状遗址村落文化空间问题 |
4.5.3 现状文化基因与空间匹配存在问题 |
4.6 本章小结 |
5 汉长安城遗址村落文化空间基因修补与优化方法 |
5.1 基因修补与优化方法的思路 |
5.2 文化基因修补方法 |
5.2.1 文化基因激活 |
5.2.2 文化基因植入 |
5.2.3 文化基因复制 |
5.3 文化基因优化方法 |
5.3.1 文化空间场景感知 |
5.3.2 文化产业优化 |
5.4 本章小结 |
6 汉长安城遗址村落文化基因的空间表达体系建构 |
6.1 文化基因的空间表达体系建构思路 |
6.2 步骤1——文化空间修补与优化 |
6.3 步骤2——文化路径的叙事建构 |
6.3.1 村落场景叙事线一:遗址历史文化叙事线 |
6.3.2 村落场景叙事线二:村落特色民俗文化叙事线 |
6.3.3 村落场景叙事线三:村落生活体验叙事线 |
6.4 步骤3——叙事网络的织补构建 |
6.4.1 叙事网络存在的问题 |
6.4.2 织补构建叙事网络 |
6.4.3 强化叙事主次干线 |
6.5 本章小结 |
7 汉长安城六村堡村文化空间基因修补与优化案例研究 |
7.1 基因修补优化实践思路概述 |
7.1.1 文化空间基因修补优化定位 |
7.1.2 文化空间基因修补优化目标 |
7.1.3 文化空间基因修补优化原则 |
7.1.4 文化空间基因修补优化思路 |
7.2 六村堡村文化空间设计 |
7.2.1 空间视角的修补优化案例设计 |
7.2.2 基因视角的修补优化案例设计 |
7.3 六村堡村文化路径重构 |
7.4 六村堡村文化网络织补 |
7.5 六村堡村叙事场景标识设计 |
7.5.1 文化家具的语言化设计 |
7.5.2 空间界面的符号化表达 |
7.6 完善六村堡村的发展动力机制 |
7.6.1 引导公众参与 |
7.6.2 引导文化产业多样化及表达创新 |
7.7 强化六村堡村的基因修补策略 |
7.7.1 文化基因修补延续文化生活脉络 |
7.7.2 文化基因修补丰富现代文化生活 |
7.7.3 文化基因修补激活文化产业输出 |
7.8 本章小结 |
8 总结与展望 |
8.1 论文结论与创新点 |
8.1.1 论文结论 |
8.1.2 论文创新点 |
8.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8.2.1 论文研究的不足 |
8.2.2 遗址村落发展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图录 |
附录二 表录 |
附录三 调研问卷 |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3)大遗址展示效能提升的景观策略研究 ——以汉长安城遗址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缘起: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范畴及相关概念的界定 |
1.2.1 研究范畴 |
1.2.2 相关概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及分析 |
1.3.2 国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1.3.3 研究现状总结 |
1.4 研究内容与目的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目的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框架 |
2 相关理论及其对大遗址展示的启发 |
2.1 景观规划设计的三个方面理论基础及对遗址展示的启发 |
2.1.1 景观规划设计三个理论基础 |
2.1.2 对遗址展示的启发 |
2.2 系统论及其对遗址展示的启发 |
2.2.1 系统论的概念认知 |
2.2.2 对遗址展示的启发 |
2.3 遗址保护展示经典理论及其对遗址展示的启发 |
2.3.1 基于国际宪章的遗址展示分析 |
2.3.2 基于遗址保护展示原则的反思 |
2.3.3 基于经典保护理论的展示实践 |
2.4 小结 |
3 大遗址本体展示的价值诉求与历史动态层次设计模式 |
3.1 大遗址本体展示的价值诉求 |
3.1.1 遗址本体展示的价值诉求分歧 |
3.1.2 价值诉求分歧的景观设计思考 |
3.1.3 景观规划设计与遗址展示的内涵联系 |
3.2 大遗址历史动态层次展示内涵与结构 |
3.2.1 大遗址历史动态层次展示的内涵 |
3.2.2 大遗址历史动态层次展示的结构 |
3.2.3 大遗址历史动态层次展示的尺度 |
3.3 大遗址历史动态层次展示模式 |
3.3.1 基于历史动态层次的建筑遗址展示 |
3.3.2 基于历史动态层次的城墙遗址展示 |
3.3.3 基于历史动态层次的河渠遗址展示 |
3.3.4 基于历史动态层次的聚落遗址展示 |
3.3.5 基于历史动态层次的手工业遗址展示 |
3.4 基于历史动态层次的遗址展示实例解析 |
3.4.1 明德门遗址展示 |
3.4.2 大明宫丹凤门遗址展示 |
3.4.3 南宋皇城遗址展示 |
3.5 小结 |
4 大遗址整体环境展示的价值诉求与景观规划模式 |
4.1 大遗址整体环境展示的价值诉求与景观规划的内涵联系 |
4.1.1 景观规划的概念认知 |
4.1.2 大遗址整体环境观的内涵 |
4.1.3 景观规划运用于大遗址展示的思考 |
4.2 景观规划在大遗址展示中的应用模式 |
4.2.1 大遗址展示主题拟定 |
4.2.2 大遗址展示功能区调整与标识体系构建 |
4.2.3 大遗址展示重点节点控制 |
4.2.4 大遗址环境景观风貌把控 |
4.3 大遗址地景文脉综合展示 |
4.3.1 城址类大遗址都城选址 |
4.3.2 城址类大遗址规划思想 |
4.3.3 城址类大遗址都城形态 |
4.3.4 城址类大遗址水系格局 |
4.4 小结 |
5 基于环境行为心理的大遗址互动体验展示方式研究 |
5.1 大遗址互动体验展示的认知与使用人群分类 |
5.1.1 互动体验展示的概念 |
5.1.2 大遗址互动体验人群分类及特点 |
5.1.3 互动体验展示与景观三个理论基础的关系 |
5.2 大遗址互动体验展示调查与特征提取 |
5.2.1 调查对象 |
5.2.2 调查目标 |
5.2.3 调查方法 |
5.2.4 数据获取 |
5.2.5 遗址展示中互动体验特征的提取 |
5.3 互动体验展示理念下遗址展示效能提升策略 |
5.3.1 大遗址互动体验展示提升策略应用 |
5.3.2 单体建筑类遗址互动体验展示策略 |
5.3.3 城址类遗址互动体验展示策略 |
5.4 小结 |
6 大遗址展示效能综合评价 |
6.1 大遗址展示效能及研究对象选择 |
6.1.1 遗址展示效能 |
6.1.2 对象选择原则 |
6.1.3 研究对象概况 |
6.2 大遗址展示效能评价因子及评价方法构建 |
6.2.1 评价因子 |
6.2.2 评价方法 |
6.2.3 评价指标赋值 |
6.3 大遗址展示效能综合评价及分析 |
6.3.1 遗址展示效能评价 |
6.3.2 遗址展示效能评价分析 |
6.3.3 评价结果聚类分析及应对策略 |
6.4 小结 |
7 汉长安城遗址展示现状及效能提升的景观策略 |
7.1 汉长安城遗址 |
7.1.1 汉长安城遗址概况及构成 |
7.1.2 汉长安城遗址价值 |
7.1.3 汉长安城遗址面临问题 |
7.2 汉长安城遗址展示规划及展示现状 |
7.2.1 汉长安城遗址展示规划 |
7.2.2 汉长安城遗址展示现状 |
7.2.3 汉长安城遗址展示现状的思考 |
7.3 景观规划在汉长安城遗址展示中的应用 |
7.3.1 展示主题拟定 |
7.3.2 遗址功能调整 |
7.3.3 重要节点控制 |
7.3.4 遗址风貌把控 |
7.3.5 周边风貌协调 |
7.4 汉长安城汉文化展示 |
7.4.1 汉文化展示的作用 |
7.4.2 汉长安城汉文化展示体系 |
7.5 小结 |
8 结论 |
8.1 主要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不足及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读博期间研究成果 |
附录2 文中图片及表格说明 |
附录3:问卷调研 |
(4)福建武夷山市城村汉城植物考古及年代学新资料(论文提纲范文)
一、材料与方法 |
(一)植物考古 |
(二)碳十四测年 |
二、植物遗存 |
(一)稻 |
(二)稗 |
(三)滨柃 |
(四)紫苏 |
(五)其他 |
三、碳十四测年结果与讨论 |
四、可再利用金属物品被遗弃的问题 |
五、结语 |
(5)东汉仿木石阙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3.1 相关研究范围的定义 |
1.3.2 相关时间范围的定义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内研究现状 |
1.4.2 国外研究现状 |
1.4.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案 |
1.7 研究框架 |
第2章 阙的概述 |
2.1 阙的定义 |
2.1.1 阙的词源 |
2.1.2 阙与观 |
2.1.3 阙的功能 |
2.2 阙的发展 |
2.2.1 秦汉木阙的辉煌 |
2.2.2 东汉石阙的出现 |
2.2.3 阙的后期流变 |
2.3 阙的类型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秦汉阙的形制 |
3.1 秦代阙制 |
3.1.1 秦阙的形成 |
3.1.2 秦阙的考古学发现 |
3.1.3 秦始皇帝陵的三出阙 |
3.2 西汉阙制 |
3.2.1 西汉阙的发展 |
3.2.2 西汉阙的考古学发现 |
3.2.3 西汉帝侯陵的门阙 |
3.3 东汉阙制 |
3.3.1 东汉石阙的发轫 |
3.3.2 东汉阙的考古学发现 |
3.3.3 东汉墓园的石阙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东汉仿木石阙的个案研究 |
4.1 现存东汉石阙地域分布 |
4.1.1 中原石阙 |
4.1.2 巴蜀石阙 |
4.2 现存仿木石阙个案研究 |
4.2.1 巴郡石阙 |
4.2.2 蜀郡石阙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东汉仿木石阙的建筑特征 |
5.1 平面形制 |
5.2 构造特点 |
5.2.1 阙基 |
5.2.2 阙身 |
5.2.3 阙楼 |
5.2.4 阙顶 |
5.3 整体结构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推测性复原汉代木构阙类建筑 |
6.1 汉阳陵南门阙遗址分析 |
6.1.1 南门阙遗址概况 |
6.1.2 汉阳陵南门阙建筑复原分析 |
6.2 汉阳陵南门阙建筑平面推定 |
6.3 汉阳陵南门阙建筑立面推定 |
6.3.1 夯土台立面高度推测 |
6.3.2 木构阙立面形式推测 |
6.4 汉阳陵南门阙建筑结构推定 |
6.4.1 楼面 |
6.4.2 柱 |
6.4.3 斗栱 |
6.4.4 梁架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6)汉长安城未央宫考古遗址公园使用状况调查与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内外考古遗址公园发展历程 |
1.1.2 考古遗址公园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考古遗址公园研究 |
1.3.2 汉长安城未央宫考古遗址公园研究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 |
2 汉长安城未央宫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状况 |
2.1 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概况 |
2.1.1 历史沿革 |
2.1.2 考古工作历程 |
2.1.3 整体格局 |
2.1.4 遗存内容 |
2.2 汉长安城未央宫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历程 |
2.2.1 申遗前阶段 |
2.2.2 申遗阶段 |
2.2.3 申遗后阶段 |
2.3 汉长安城未央宫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现状 |
2.3.1 功能分区 |
2.3.2 展示服务设施现状 |
2.3.3 道路交通设施现状 |
2.3.4 配套服务设施现状 |
2.3.5 绿化景观现状 |
2.4 本章小结 |
3 汉长安城未央宫考古遗址公园使用状况调查与分析 |
3.1 调查内容与调查方法 |
3.2 科研功能现状调查与存在问题分析 |
3.2.1 考古工作分析 |
3.2.2 研究工作分析 |
3.2.3 科研功能存在问题分析 |
3.3 教育功能现状调查与存在问题分析 |
3.3.1 展示效果分析 |
3.3.2 使用群体分析 |
3.3.3 使用空间分析 |
3.3.4 使用行为分析 |
3.3.5 教育功能存在问题分析 |
3.4 游憩功能现状调查与存在问题分析 |
3.4.1 使用群体分析 |
3.4.2 使用行为分析 |
3.4.3 使用空间分析 |
3.4.4 使用时间特征分析 |
3.4.5 游憩设施满意度分析 |
3.4.6 游憩功能存在问题总结 |
3.5 调研发现的其他问题和启示 |
3.5.1 汉文化形象输出不足 |
3.5.2 地方政府财政负担过大 |
3.5.3 汉长安城遗址区民生问题突出 |
3.5.4 考古遗址公园生态作用凸显 |
3.6 本章小结 |
4 汉长安城未央宫考古遗址公园功能提升及拓展 |
4.1 汉长安城未央宫考古遗址公园功能拓展的可能性分析 |
4.1.1 考古遗址公园的基本功能 |
4.1.2 城郊型考古遗址公园资源属性分析 |
4.1.3 城郊型考古遗址公园城市功能要求分析 |
4.1.4 汉长安城未央宫考古遗址公园的功能拓展探讨 |
4.2 汉长安城未央宫考古遗址公园的基本功能提升策略 |
4.2.1 科研功能提升 |
4.2.2 教育功能提升 |
4.2.3 游憩功能提升 |
4.3 汉长安城未央宫考古遗址公园的附属功能拓展策略 |
4.3.1 文化功能拓展 |
4.3.2 生态功能拓展 |
4.3.3 经济功能拓展 |
4.3.4 社区服务功能拓展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 图目录 |
2 表目录 |
3 调查问卷 |
4 自由访谈记录 |
5 管理部门访谈记录 |
研究生在读期间成果 |
(7)秦汉时期关中地区大型房屋建筑基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对象与相关概念界定 |
一 研究对象及定义 |
二 时空范围 |
第二节 考古发现与前人研究现状 |
一 考古发现 |
二 研究现状 |
第三节 选题意义、研究方法与创新 |
一 选题意义 |
二 研究方法与创新 |
第二章 秦汉时期大型房屋建筑基址初步整理 |
第一节 先秦时期始建 |
第二节 秦帝国时期始建 |
一 宫室建筑 |
二 仓储建筑 |
第三节 西汉早期始建 |
一 宫室建筑 |
二 官署建筑 |
三 仓储建筑 |
四 礼制建筑 |
第四节 西汉中晚期始建 |
一 宫室建筑 |
二 仓储建筑 |
第五节 新莽时期始建 |
第六节 具体时代不详遗址 |
一 仓储建筑 |
二 其他性质 |
第三章 秦汉时期大型房屋建筑基址类型学研究 |
第一节 房间结构 |
第二节 台基形式 |
第三节 房屋群组结构 |
第四节 院落结构 |
第四章 大型房址建筑的形制演变规律与原因分析 |
第一节 形制演变与特征 |
一 秦汉时期关中地区大型房屋建筑的形制演变 |
二 秦汉时期关中地区大型房屋建筑的形制演变特征 |
第二节 大型房屋建筑基址形制与功能 |
一 宫室建筑 |
二 礼制建筑 |
三 官署类建筑 |
四 仓储类建筑 |
五 其他性质建筑 |
第三节 大型房屋建筑形制演变原因分析 |
一 彰显空前强盛的皇权与国力的需要。 |
二 不同类型建筑功能上的改变 |
三 汉代崇尚无为与民休息的政策影响 |
第五章 结语 |
附录一 秦汉时期关中地区大型房屋建筑基址统计表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致谢 |
(8)秦汉都城军事防御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目的与对象 |
一 研究目的 |
二 研究对象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一 古代城邑军事防御思想 |
二 秦汉都城军事防御设施 |
三 学术研究不足之处 |
第三节 研究意义、方法与思路 |
一 研究意义 |
二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第四节 城区、周边和外围的层次划分 |
第一章 秦都咸阳军事防御设施 |
第一节 咸阳宫、渭南宫殿区、望夷宫 |
一 咸阳宫 |
二 渭南宫殿区 |
三 望夷宫 |
第二节 都城周围的城邑、关隘 |
一 都城周围的城邑 |
二 关隘 |
第三节 道路、烽燧 |
一 道路 |
二 烽燧 |
第五节 与军事防御相关的设施 |
一 兵器作坊 |
二 武库、仓储 |
第二章 西汉长安城军事防御设施 |
第一节 郭城、宫城、甘泉宫 |
一 郭城 |
二 宫城 |
三 甘泉宫 |
第二节 都城周围的城邑、关隘 |
一 都城周围的城邑 |
二 关隘 |
第三节 渭桥、漕渠 |
一 渭桥 |
二 漕渠 |
第四节 与军事防御相关的设施 |
一 武库 |
二 仓储 |
第三章 东汉洛阳城军事防御设施 |
第一节 郭城、宫城 |
一 郭城 |
二 宫城 |
第二节 都城周围的城邑、关隘 |
一 都城周围的城邑 |
二 关隘 |
第三节 与军事防御相关的设施 |
一 武库 |
二 太仓 |
第四章 秦汉都城军事防御体系的构建 |
第一节 秦都咸阳防御体系的构建 |
一 选择形胜之地作为都城 |
二 通过对争夺周围城邑扩大防御地带 |
三 依托山河险峻御敌于外围关隘之外 |
四 不断完善大一统王朝的都城防御体系 |
第二节 西汉长安城防御体系的构建 |
一 建造城防设施与组建卫戍部队 |
二 重视周边重要城邑与战略要地 |
三 强化北部、西部外围地区的防御力度 |
四 扩大东部外围地区的防御范围 |
五 都城周围其他城邑、关隘的军事防御 |
第三节 东汉洛阳城防御体系的构建 |
一 加强城区军事防御建设 |
二 以八关之险遏控周边交通 |
三 利用四邻郡国拱卫都城 |
四 建立黎阳营、雍营、长安营 |
第五章 秦汉都城军事防御体系相关问题 |
第一节 宫城、都城周围城邑、武库的防御问题 |
一 宫城 |
二 都城周围的城邑 |
三 武库 |
第二节 霸上、棘门、细柳的防御地位 |
一 霸上 |
二 棘门 |
二 细柳 |
第三节 汉武帝“广关”及相关举措 |
一 “广关”出现的直接原因 |
二 新安函谷关军事防线 |
三 新安函谷关与长安城防御体系东拓 |
四 京师仓对新安函谷关的军事意义 |
第四节 渭桥、漕运与西汉长安城防御体系 |
一 渭桥 |
二 漕运 |
第四节 东汉洛阳城城垣曲折与军事防御 |
一 城垣曲折的军事防御意义 |
二 东汉洛阳城城垣的军事防御规划 |
第六章 秦汉军事防御体系的比较 |
第一节 秦汉都城防御体系的共性 |
第二节 秦汉都城防御体系的差异性 |
一 城区军事防御的差异性 |
二 周边军事防御的差异性 |
三 外围军事防御的差异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汉长安城遗址区阁老门村保护与发展协同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大遗址保护与利用研究面临新机遇 |
1.1.2 汉长安城遗址区村落发展面临新挑战 |
1.2 研究对象和内容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和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研究基础 |
2.1 相关概念解析 |
2.1.1 大遗址 |
2.1.2 大遗址保护规划 |
2.1.3 协同 |
2.2 相关研究综述 |
2.2.1 国内外关于遗产地民生问题的研究 |
2.2.2 国内外遗产地人居环境问题研究 |
2.2.3 汉长安城遗址区村落发展问题研究 |
2.3 相关理论支持 |
2.3.1 人本主义规划思想 |
2.3.2 历史性城镇景观 |
第三章 阁老门村现状与问题分析 |
3.1 汉长安城遗址区村落发展概况 |
3.2 阁老门村概况 |
3.2.1 阁老门村历史沿革 |
3.2.2 阁老门村现存遗址及周围分布状况 |
3.3 阁老门村社会经济现状 |
3.3.1 人口构成 |
3.3.2 工作和收入状况 |
3.3.3 生活方式 |
3.4 阁老门村建设现状 |
3.4.1 建筑现状 |
3.4.2 道路交通现状 |
3.4.3 公共服务设施现状 |
3.4.4 环境现状 |
3.4.5 市政基础设施现状 |
3.5 阁老门村保护和发展面临的问题 |
3.5.1 宏观:城市扩张使阁老门村成为城中村 |
3.5.2 中观:遗址保护限制村落发展并引发村民自发建设行为 |
3.5.3 微观:景区发展难于惠及村落 |
第四章 历史性城镇景观视角下的阁老门村保护与发展 |
4.1 历史性城镇景观视角下的阁老门村保护与利用问题诊断 |
4.1.1 对阁老门村的历史层积缺乏认知,引致保护缺乏依据,利用难觅亮点 |
4.1.2 对阁老门村的关联性缺乏认知,导致村落与区域难于互动,村落展示利用不力 |
4.1.3 系统性缺失,导致村落和遗址空间缺乏关联,居民难于融入遗址保护与利用 |
4.2 历史性城镇景观方法启示下的阁老门村保护与发展 |
4.2.1 历史性城镇景观视角下的大遗址保护与利用 |
4.2.2 历史性城镇景观方法对于阁老门村保护与发展的启示 |
第五章 阁老门村保护与发展的参与式评价 |
5.1 问卷设计思路概述 |
5.2 居民参与式评价的测度 |
5.3 问卷的设计与发放 |
5.3.1 居民咨询问题设计 |
5.3.2 预问卷的设计与发放 |
5.3.3 问卷的修正 |
5.3.4 问卷的发放 |
5.3.5 数据统计与样本选取 |
5.4 问卷的统计与分析 |
5.4.1 居民整体认同度分析 |
5.4.2 分类策略居民认同程度的纵向对比分析 |
5.4.3 分类策略居民认同程度的横向对比分析 |
5.5 参与式评价结果分析与总结 |
第六章 阁老门村保护与发展协同的策略研究 |
6.1 保护与发展协同的目标与原则 |
6.1.1 依法保护 |
6.1.2 分期保护与渐进疏解 |
6.1.3 村庄振兴的人口政策 |
6.1.4 遗址区村庄振兴的人居环境整治与提升 |
6.1.5 促进村——景——遗址——城市的互动与协同 |
6.1.6 建立人——遗址——文化三者系统关联及其系统有序演进 |
6.2 空间整合 |
6.2.1 减量增质疏解转型——阁老民俗村落板块 |
6.2.2 以游纳众有效利用——长乐遗址公园板块 |
6.2.3 内外协同重注活力——汉城文创板块 |
6.2.4 提升环境凸显内涵——汉坊历史板块 |
6.2.5 优化配套惠及居民——综合服务板块 |
6.3 道路交通与旅线组织 |
6.3.1 交通组织 |
6.3.2 旅线组织 |
6.4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武夷山城村汉城与西汉长安城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来源 |
第二节 研究史回顾 |
1、武夷山城村汉城研究综述 |
2、西汉长安城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研究目标与意义 |
2、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武夷山城村汉城概况 |
第一节 自然和人文环境 |
第二节 考古工作概况 |
第二章 西汉长安城概况 |
第一节 自然环境与历史沿革 |
第二节 考古工作概况 |
第三节 西汉长安城的规划与布局 |
1、都城范围及平面形制 |
2、未央宫概况 |
3、长乐宫概况 |
4、武库遗址概况 |
第三章 武夷山城村汉城与西汉长安城的比较研究 |
第一节 城市选址与规划的比较分析 |
第二节 城市布局的比较研究 |
1、宫城、郭城、郊与野 |
2、城墙、城门、城壕和角楼 |
3、官署和武库 |
4、市、手工业作坊和里居 |
5、道路、水网、码头、津渡 |
6、明堂、社稷和宗庙 |
第三节 城市营造、建筑技术的比较分析 |
1、“大山之下,广川之上”与“沿山阜而建” |
2、高台建筑与干栏建筑 |
3、板瓦、筒瓦与瓦当 |
第四章 西汉中原地区与东南闽越的文化交流 |
第一节 文献史籍中的闽越遗风 |
第二节 考古材料中的中原与闽越文化交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汉长安城发掘出长乐宫大型建筑遗迹(论文参考文献)
- [1]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职官材料整理与研究[D]. 孔令通. 吉林大学, 2021(01)
- [2]汉长安城遗址村落文化空间基因修补与优化研究 ——以未央区六村堡村为例[D]. 茹彤.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3]大遗址展示效能提升的景观策略研究 ——以汉长安城遗址为例[D]. 关伟锋.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4]福建武夷山市城村汉城植物考古及年代学新资料[J]. 葛威,鄢宇倩,羊泽林,林繁德. 南方文物, 2020(06)
- [5]东汉仿木石阙初探[D]. 吴悦娜. 北京建筑大学, 2020(01)
- [6]汉长安城未央宫考古遗址公园使用状况调查与功能研究[D]. 陈丽娟.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7]秦汉时期关中地区大型房屋建筑基址研究[D]. 孙政委. 郑州大学, 2020(02)
- [8]秦汉都城军事防御体系研究[D]. 胡岩涛. 西北大学, 2019(04)
- [9]汉长安城遗址区阁老门村保护与发展协同策略研究[D]. 季佳慧. 长安大学, 2019(07)
- [10]武夷山城村汉城与西汉长安城的比较研究[D]. 王艺菡. 厦门大学, 2019(08)